无论是什么物体燃烧的条件,只要它燃烧,释放出的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化学]可燃物的燃烧问题它是吸热还是放热怎么确定.我要使物体燃烧,要给它能量,使化学键断裂,物体燃烧需要吸热,燃烧的时候又要放热,这个热量是不是守恒的啊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这是由于各种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不同的.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一部分能量就会转变成热能等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放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这就是吸热反应.由此可见,化学反应的过程,也可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而被释放出来,或者是热能等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而被“贮存”起来的过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
声学与光学 初中物理中光现象与声现象的知识点包括声音的由来,光的反射,光 的折射,透镜等知识点。? ? ? ?声现象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透镜物态与热能 初中物理中物态与热能知识点包括物态变化,质量与密度,机械能和 热学等知识点。? ? ? ?物态变化 质量与密度 机械能 热学电学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包括电路与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计算,电 与磁的产生等知识点。? ? ? ? ?电路与电流 电压与电阻 欧姆定律 电功率 电与磁力学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包括力的产生,压力,压强,浮力,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 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 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 (辨别是什么 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声音的利用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 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 B 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 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 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 慢(软木除外) ;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 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v=s/t;声 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声音在传播时需要通过介质传递声波。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 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慢,而且 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如果在 25℃是,声音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6m/s。 特殊:软木 500m/s。 声音进入橡胶速度会变慢。声音其实就是震动,而橡胶本身有弹性还有一定的强度,会 吸收声音震动的动能,也即阻尼大,所以变慢了。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 )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 (2)从环保的角 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 dB,超过 90dB 会损害健康;0dB 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 (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 (3) 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回声的产生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 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0.1s 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 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低 于 20Hz 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 产生次声波;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 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 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 ;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 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光的反射定义光的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 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光的基本知识点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 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 为 3/4C,玻璃中为 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 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 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平面镜对光的作用与应用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两种反射现象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 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 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 度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光的反射术语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拓展:画光的反射图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拓展:镜面反射与漫反射1.分类:人们根据反射面的不同,将光的反射分为 镜面反射 和漫反射两类。 2.定义: 平滑的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线都沿某一相同方向反射出去,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这就是镜面反射。 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入射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漫反射时,由于反射光线分散,光变弱了,人看物体时就不觉得耀眼了。我们能从各个 方向都看到物体,也是由于这一物体表面对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3.判断: ①.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一定是平行的。 × ) ( ②.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一定是不平行的。 × ) ( ③.漫反射中有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拓展:“观察平面成像”实验中的物理方法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是使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关键。 如图 2 那样, 在桌面上竖直放置一 块薄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另 外拿一只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 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 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像的大小;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 上面的实验,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上面实验很容易总结出教材中“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和“像与物体大小相 等”的结论,并且还可以让学生把手放在像的火焰上感受像是“虚”像。 这个实验的设计有三个巧妙之处,体现出了等效转换的物理思想。 ①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玻璃板既可以当平面镜用于成像, 又可以让光线透过看到镜后 的物体,使实验能够找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能比较像的大小。 ②把点燃的蜡烛在镜后成的像转换成了与它完全重合的另一只蜡烛, 这样就能真实的比 较像与物的大小和到镜面的距离。 ③蜡烛的像转换成了与它完全重合的另一只蜡烛,以实物代“虚”像,用手放到镜后像 的火焰上,感受像是“虚”像。 等效转换方法, 就是当我们沿着原来的思路不能或者不易解决问题时, 等效的转换一个 “角度”进行思考,就可以解决或者比较简单地解决问题,利用等效转换方法最基本的一个 原则是必须保持“效果相同”。 为什么用薄玻璃板? 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 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 当蜡烛火焰射出的光经玻璃 板镜面反射而生成蜡烛的像。对厚玻璃,其前、后两表面分别为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玻璃板 厚度)的平面镜,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就是由厚玻璃板前、后两个镜面所成的蜡烛的 像。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拓展:典型例题剖析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光的折射定义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 射 理解: 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 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 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 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光折射要注意事项光折射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否则光只会被反射。 ②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是透明的介质交界面会发生两种光现象:折射和反射。 如果介质不是透明的,比如钢板等等,就只会发生“反射”。 ③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将不变化, 也就是说,折射不一定都“折”。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和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和应用 (1)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折射有关:水中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一些;由于光的 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从水下看岸上的 物体,好像变高了。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制成了三棱镜、还制成各种透镜来成像。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②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③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 0。 ④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 显微镜、照相机、 投影仪、 近视眼镜、 老花镜、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 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光的折射定律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 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三条特殊光线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 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 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 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 像; 放大镜:1、放大镜是凸透镜;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 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注意事项:“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 心等高”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 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透镜的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 CC/表示; 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 距用“f”表示。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 点;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透镜分类及定义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 ,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 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初二物理透镜知识点:透镜定义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 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初二物理知识点:透镜基本概念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初二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初二物理知识点: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 ,下面放一 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 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初二物理透镜知识点: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 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 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初二物理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特点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 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初二物理凸透镜知识点: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 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而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什么呢? (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而成的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 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性质上的区别,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 看到,不能被光屏接收到。初二物理透镜的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应用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 大的像;初二物理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 像;初二物理知识点定: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 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透镜一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 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 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 F&表示 虚焦点: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 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 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 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 应用 u & 2f f&υ &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 = 2f υ =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 υ & 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 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 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 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 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四、 眼睛和眼镜 眼睛: 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 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 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 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 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 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 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 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注: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视角越大,成的像越大。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物态变化含义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凝固知识点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1、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2、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3、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4、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 5、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 温度差;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熔化知识点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 80.5℃。当温度为 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 81℃时, 萘为液态。当温度为 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 冬天温度常低于-39℃, 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 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 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 0℃的冰比 0℃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而非晶 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凝华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升华 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升华现象: 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 (冰升华成水蒸气) 升华吸热: 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液化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1.液化现象: 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 2.液化的方法分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⑴降低温度(遇冷、放热)液化:①雾与露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 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夏天, 冰棍周围冒“白气”。 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 ③冬天, 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 (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 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 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 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 (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 上) ⑵压缩体积液化: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③打火机中,常用压 缩后的液态“丁烷”作为燃料。 3.液化放热: ①北方的冬天, 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 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 的是水。 (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 ②100℃的水蒸气比 100℃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 100℃的水蒸气液化成 100℃的水要放 ( 热)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汽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1.沸腾: ⑴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⑵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⑶液体沸腾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⑷有关沸点知识: 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固态氧的熔点是-218℃。-182℃时,氧为气态。 -184℃时,氧为液态。-219℃时,氧为固态。-183℃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 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 (水沸腾时,保持在 100℃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 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 80℃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 (酒精汽化成了蒸气。酒精沸点为 78℃,高于 78℃时为气态) 2.蒸发: ⑴蒸发现象: ①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⑵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 ②一杯 40℃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 40℃。 (蒸发要向周围环 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 (酒精蒸发吸热,使温 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影响熔点(凝固点)的因素 影响熔点(凝固点)的两大因素 ①压强。平常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物质,熔 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铋、锑、冰来说, 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小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降低。 ②物质中混有杂质。纯净水和海水的熔点有很大的差异。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常见温度计分类a)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b)一般说来,一切物质的任一物理属性,只要它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显着的变 化,都可用来标志温度而制成温度计。 c)构造: ①粗细均匀的玻璃壳,壳上有刻度和符号 ②壳中间是一个毛细管 ③毛细管下端内的玻璃泡内装液体 d)分类: ①实验室用温度计: 用在实验室里测试温度, 测温物质一般是水银、 酒精和煤几种液体。 它的量程是:-20~100℃,它的最小刻度为 1℃ ②体温计:测温物质是水银。它的玻璃泡容积比一般温度计的大,玻璃管内径也更细, 对于微小的体温变化能显示出较长的水银柱变化, 因此测量结果更精确。 体温计成水银的玻 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玻璃管中,读 体温计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 仍指示原来的温度, 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而普通温度计则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而读数。 要使温度计中已上升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中, 需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向下甩。 它的量程是: 35~42℃,最小分度值:0.1℃ ③寒暑表:家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气温。它的测温物质是酒精。量程是:-30~50℃, 最小分度值:1℃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物质的三种状态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1)固态: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2)液态:不容易被压缩且有一定的体积,但由于它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 3)气态:很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即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4)等离子态: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成。 (了解,重在强调应用)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温度计表示与用法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而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把 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 100 度,0 度和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 1 摄氏 度。-6℃读作负 6 摄氏度或零下 6 摄氏度。 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观察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即分度值 (3)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沸腾与熔化的比较沸腾与熔化的比较 1、液体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晶体熔化也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 3、沸腾的必要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需要继续加热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与联系蒸发和沸腾联系:它们都属于汽化现象;液体在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蒸发和沸腾区别: A、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 发生的汽化现象 B、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 烈的汽化现象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质量概念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有吨(t) 、克(g) 、毫克(mg) 。 1t=103kg1kg=103g1g=103m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 改变。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密度与温度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 4℃ 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水的密度水的密度 ρ 水=1.0× 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 1m3 的水的质量为 1。0× 103kg。 应用: (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 (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密度基本概念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公式:ρ=m/v 密度单位:1g/cm3=103kg/m3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 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ρ=mv=m1-m2v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测量固体的密度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 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 v2;4、计算固体的密度: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①鉴别物质; (求出密度查表判断) ②分别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③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④判断几个物体的 ρ,m,V 的大小比较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 ⑴形状为规则的长方体固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m ②用刻度尺测量出该物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a、b、c ③固体的密度 ρ=m/(a? c) b? ⑵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m ②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 V? ③把物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液面到达 V? ④固体的密度 ρ=m/(V?-V?) ⑶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 m? ②把容器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量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 m? ③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V ④液体的密度 ρ=(m?-m?)/V ⑷用天平、玻璃杯和水测定液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空玻璃杯的质量 m? ②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量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 m? ③在玻璃杯中装满液体,用天平测量出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 ④液体的密度 ρ=(m?―m?)/(m?―m?)?ρ(水)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密度知识的应用密度知识的应用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物质密度的测量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 弄湿,弄脏,以免锈蚀。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天平的使用方法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 ,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 , 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 ,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 天平重新平衡; (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质量的测量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初中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能的定义与理解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 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 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1)做功角度:对某一物体,若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 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则该物体机械能守恒. (2)能转化角度:对某一系统,物体间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系 统和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3、表达形式:EK1+Epl=Ek2+EP2 (1)我们解题时往往选择的是与题目所述条件或所求结果相关的某两个状态或某几个 状态建立方程式.此表达式中 EP 是相对的.建立方程时必须选择合适的零势能参考面.且 每一状态的 EP 都应是对同一参考面而言的. (2)其他表达方式,ΔEP=一 ΔEK,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等于系统动能的减少量. (3)ΔEa=一 ΔEb,将系统分为 a、b 两部分,a 部分机械能的增量等于另一部分 b 的机 械能的减少量,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分析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 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 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 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 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 ?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块做功的多少。 ?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 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初二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机械能的定义与理解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 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初中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机械能知识结构图 初二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的区别机械能守恒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初、末状态的机械能间关系,且守恒是有条件的,而动能 定理揭示的是物体动能的变化跟引起这种变化的合外力的功间关系,既关心初末状态的动 能,也必须认真分析对应这两个状态间经历的过程中做功情况.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动量守恒是矢量守恒,守恒条件是从力的角度,即不受外力或外力的和为零。机械能守恒 是标量守恒,守恒条件是从功的角度,即除重力、弹力做功外其他力不做功。确定动量是否 守恒应分析外力的和是否为零, 确定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应分析外力和内力做功, 看是否只 有重力、 系统内弹力做功。 还应注意, 外力的和为零和外力不做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以, 系统机械能守恒时动量不一定守恒;动量守恒时机械能也不一定守恒。 判定系统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关键是明确守恒条件和确定哪个过程,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首先应特别提醒注意的是,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外力的功等于零, 更不是合外力等 于零, 例如水平飞来的子弹打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内的过程中, 合外力的功及合外 力都是零,但系统在克服内部阻力做功,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而机械能的总量在减 少. (1)用做功来判断:分析物体或物体受力情况(包括内力和外力) ,明确各力做功的情 况,若对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没有其他力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 机械能守恒; (2)用能量转化来判定:若物体系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 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机械能守恒. (3)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除非题目的特别说明,机械能必定不 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机械能不守恒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WG=ΔEP 减=EP 初一 EP 末,克服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W 克=ΔEP 增=EP 末-EP 初 特别应注意:重力做功只能使重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不能引起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机械能的天然资源利用 1、知识结构:2、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 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练习:☆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 答: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时能转化为更多 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初二物理机械能的知识点: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初中物理热和能的知识点:内燃机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 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 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 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 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初三物理热和能的知识点:热机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 热机的效率: 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 率。 公式:η=W 有用/Q 总=W 有用/qm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 减小摩擦。初三物理热和能的知识点:比热容概念与意义比热容: ⑴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⑵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初三物理热和能知识点:内能基本概念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 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初三物理热和能知识点: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 10-10m 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 分子之间有间隙。B 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 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 扩散、 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而飞扬的灰尘, 液、 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 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 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 镜子不能 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初三物理热和能的知识点:能量守恒定律1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 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 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 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 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2、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 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初三物理热和能的知识点:比热容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 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的比热容为 4.2× 103J(kg? ℃)表示:1kg 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 量为 4.2× 103J 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计算公式:Q吸=Cm(t-t0) ,Q放=Cm(t0-t)初三物理热和能的知识点:热值1、定义: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3、关于热值的理解: ①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 是针 对燃料的质量而言, 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 1kg, 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 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 1kg 燃料化学能 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 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 化学能转 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 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3、公式:Q=mq(q 为热值) 。实际中,常利用 Q 吸=Q 放即 cm(t-t0)=ηqm′联合解题。 4、酒精的热值是 3.0× 107J/kg,它表示:1k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3.0× 107J。 煤气的热值是 3.9× 107J/m3,它表示:1m3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3.9× 107J。 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6、炉子的效率: ①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②公式:η=Q 有效/Q 总=cm(t-t0)/qm′初三物理热和能的知识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初三物理热和能的知识点: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 可能不同。初三物理热和能的知识点: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 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 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 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 动。初三物理热和能的知识点:内能的利用方式内能的利用方式: ⑴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⑵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初三物理热和能知识点:内能的改变表现与方法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④解释事例:图 15。2-5 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 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 15。2-5 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 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 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 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 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 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 前者能的形式发 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初二物理电流知识点:电流定义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初二物理电流知识点:电荷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初二物理电路知识点:电路的形成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初二物理电流知识点:电荷分类及性质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初二物理电流知识点: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 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 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 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 去认识事物的方 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初二物理电路知识点: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 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初二物理电流知识点: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 e 表示; e=1.60× 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 原子呈中性;初二物理电流知识点:验电器构造验电器构造初二物理电路知识点:电路的组成初 二物理电路知识点: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 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 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 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 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 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 连接情况。初二物理电路知识点:电路三种状态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 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 起火灾。初二物理电流知识点:电流的测量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 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 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 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初二物理电流知识点:电流的符号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 I 2、单位:安培,符号 A,还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1mA=1000μA 3、电流强度(I)等于 1 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I=Q/t,其中 I 的单位 A,Q 的单位 C,t 的单位 s。 4、大体知道一些常见电流值。初二物理电阻知识点:电阻定义及符号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初二物理电压知识点: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 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 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 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初二物理电压知识点: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初二物理电压知识点: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V 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1Kv=00mV1mV=1000μV 2、 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 1.5V 一节.电池 2V 家庭电压 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初二物理电压知识点:电压表的连接(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2)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压表的正极线柱靠近电池的正极; 负极线柱靠近电池的负极) ;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0~3V;0~15V) ,各量程的分度值依次是 0。 1V,0。5V;电压表的读数等于指针偏转的格数乘以分度值; 注意:使用电压表前要先看清电压表的量程,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读数时,要看清 量程,认清各量程的分度值。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与各节电池的电压相等;电磁的正极的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初二物理电阻知识点:滑动变阻器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 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 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50Ω 或 变阻范围为 0~50Ω。1。5A 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5A。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 护电路。 应用:电位器 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 阻;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 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初二物理电阻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 例如将一个 7Ω 的电阻替换某支路中 2Ω 和 5Ω 串联的 电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支路中电流不变,说明一个 7Ω 的电阻与阻值为 2Ω 和 5Ω 串联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等效的,所以可用 7Ω 的电阻替代 2Ω 和 5Ω 串联的电 阻。 利用如上图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 Rx 是待测电 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 是滑动变阻器,R0 是电阻箱(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阻值大小的变阻 器,此电阻箱的最大阻值大于 Rx)。 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 R0 的阻值调至最大; ②闭合开关 S1 前,滑片 P 置于 a 端; ③闭合开关 S1; ④闭合开关 S3, 调节滑片 P, 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 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I; ⑤先断开开关 S3,再闭合开关 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调节电阻箱 R0,使电 流表的示数仍为 I,则此时电阻箱 R0 的示数即为 Rx 的大小。 (2)在此实验中,若将电流表改为电压表,其他器材不变,请你用等效替代法测量 Rx 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在连接好后,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连接情况) 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 R0 的阻值调至最大; ②闭合开关 S1 前,滑片 P 置于 a 端; ③闭合开关 S1; ④闭合开关 S3,调节滑片 P,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U 1; ⑤先断开开关 S3,再闭合开关 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调节电阻箱 R0,使电 压表的示数仍为 U1,则此时电阻箱 R0 的示数即为 Rx 的大小。 查初二物理电阻知识点:影响电阻的因素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 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 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 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 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 R=ρL/S, 其中 ρ 叫电阻率, 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记住: 银&ρ 铜&ρ ρ 铝,ρ 锰铜&ρ 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 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初二物理电阻知识点:电阻单位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1A,这段 导体的电阻是 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 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 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初二物理电压知识点:测量电压注意事项1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 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2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 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 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 3V`15V 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 3V 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 电压大于 15V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初二物理电压知识点: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异同点 初二物理电阻知识点:电阻分类及表示符号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初二物理电压知识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 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 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 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 导致无电流。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欧姆定律定义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电流 I=U/R (2)电压 U=IR (3)电阻 R=U/I(但 R 的大小与 U、I 无关! (4)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的(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在该实验中若 R 增大了,为保持 R 两端电压不变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欧姆定律原理实验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R=U/I 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 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该式是用比值来定义导体的电阻的,是电阻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导体电阻 2、实验原理欧姆定律 I=U/R 变形 R=U/I 3、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 阻器、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4、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 R,读取并记录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U≤U 额) (4)计算导体阻值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阻特点: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1)若 n 个相同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的 n 分之一;R 并= (2)并联相当于增大横截面积,总电阻小于每个分电阻; 2、电流特点: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 总=I1+I2; 3、电压特点:并联电路个支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U 总=U1=U2;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阻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1)R 串=R1+R2 (2)n 个电阻串联 R 串=R1+R2+R3+…+Rn (3)n 个相同电阻 R 串联:R 串=nR (4)R 串大于每一个部分电阻,原因是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2、电流特点:串联电路各点的电流处处相等:I=I1=I2=I3; 3、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阻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1)R 串=R1+R2 (2)n 个电阻串联 R 串=R1+R2+R3+…+Rn (3)n 个相同电阻 R 串联:R 串=nR (4)R 串大于每一个部分电阻,原因是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2、电流特点:串联电路各点的电流处处相等:I=I1=I2=I3; 3、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欧姆定律公式与说明欧姆定律公式 标准式:I=U/R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 或 I=U/R=GU(I=U:R) 欧姆定律公式说明 定义: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通过的其中 G=I/R,电阻 R 的倒数 G 叫做电导,其国际 单位制为西门子(S)。 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I=Q/t 电流=电荷量/时间(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 也就是说:电流=电压/电阻 或者电压=电阻×电流『只能用于计算电压、电阻,并不代表电阻和电压或电流有变化 关系』 注意:在欧姆定律的公式中,电阻的单位必须用欧姆、电压的单位必须用伏特。如果题 目给出的物理量不是规定的单位,必须先换算,再代入计算。这样得出来的电流单位才是安 培。 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 在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等中欧 姆定律将不适用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电功率概念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电功概念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 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 表现。 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 间的乘积。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焦耳定律(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 通电时间成正比。 (2)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U2t/R= 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I2Rt。Q1:Q2:Q3:…:Qn=R1:R2:R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U2t/R;Q1:Q2=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 Q=Q1+Q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U2t/R=Pt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 额=U 额 I 额=U2 额/R 某灯泡上标有“PZ22O 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 220V,额定功率 25W 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 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 220V,额定功率 25W,额定电流 I=P/U=0。11A 灯丝阻值 R=U2 额/P=2936Ω 。 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 P=U2/R 得 ②根据 P=U2/R 如果 U 减小为原来的 1/n 如:U 实=12U 额 P 实=14P 额 当 U 实&U 额时 P 实&P 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 实=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当 U 实=U 额时,P 实=P 额(灯正常发光) 当 U 实&U 额时,P 实&P 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 当 U 实&U 额时,P 实&P 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当 U 实&U 额时,P 实=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⑶灯 L1“220V100W”,灯 L2“220V25W”相比较而言,L1 灯丝粗短,L2 灯丝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 额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 L2 亮,两灯并联时,灯 L1 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U 额相同) ⑷“1 度”的规定:1kw 的用电器工作 1h 消耗的电能。 P=W/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P1:P2:P3:…P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2/RP1:P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 P=P1+P2+…Pn 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电功率三个物理量电能(W)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J) ,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 h)俗称度, 1 度=1kW? h= 电功率(P)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是千瓦(kW) 。 电热(Q)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焦耳(J) 。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电功率两重要实验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测量原理 电路设计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A.连接时,开关断开,防止因短路而损坏电源或灯泡。 B.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处,防止电路中的电 流过大,将灯烧坏。 C.电源电压应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防止无法调节到额定电压。 D. 电压表的量程应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电流表的量程应大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E.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要大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最大 电阻值应与灯泡的电阻差不多,以使调节效果明显。 F.通过三次不同电压下(额定电压,1。2 倍额定电压和低于额定电压)的测量,体会 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并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而是取决于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 G.在做第二次实验时(实际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的 1。2 倍)需要小心调节滑动变 阻器,以免烧坏灯泡。 H.实验前,要检查电路并试触,实验结束后,要先断开开关,再整理器材。 ②探究影响电热大小的因素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电路设计:根据煤油的温度变化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电热的多少。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电功率三个基本公式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生活用电(1)家庭电路 ①组成: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龟器、插座、灯座、 开关。 ②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人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 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③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 220V 的电压,火 线和地线之间也有 220V 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 0V。 ④测电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观 察氖管是否发光。 ⑤插座:连接家用电器,给可移动家用电器供电。分为二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两种。 (2)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 丝。 (3)安全用电 触电事故: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动力电路 电压 380V,家庭电路电压 220V 都超出了安全电压。 低压触电形式: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电功率的应用应用──电热器 ①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 ②原理:焦耳定律。 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练习:☆家庭电路中有一只标有名牌的灯泡正常发光,现给的器材有电能表、电流表、 电压表、钟表,请用三种方法测出这只灯泡的此时功率,说明道理并写出表达式。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电功率测量测量: Ⅰ、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原理:P=UI;②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 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 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 I 额=P 额/U 额或 I 额=U 额/R 选择量程。 Ⅱ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秒表原理:P=W/t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电功测量方式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 220V;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 3000 转。 ⑶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 1 0 分钟内转 36 转则 10 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初二物理电功率知识点:电功计算公式与单位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I2Rt=U2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2RtW1:W2:W3:…W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U2t/RW1:W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 W=W1+W2+…Wn 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1 度=1 千瓦时=1kwh=3。6× 106J初中物理电与磁知识点:电生磁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体燃烧的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