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吧抱团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系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系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2003年的法学教研室。教研室于2009年11月更名为法律与知识产权系,2014年1月更名为法律系(法律与知识产权系)。该系是以研究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法学为特色的学术。
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系设立目的
法律系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法学通识课程,招收民商法学和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等研究基金项目,为政府、企业提供学术支持和咨询。
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系机构规模
法律系现有教师12人。教师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或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兼具学术研究水平和法学实务经历。系主任李顺德教授,副系主任闫文军教授、宋河发研究员。
法律系教师与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着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多个学术团体任职,其中,担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标准组织ISO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专家(ISO/TC 289 Brand evaluation),以及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和中国科技法学会等学术和专业团体的理事。
该系是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二级学科为民商法学和经济法学。其中民商法学以知识产权法和科技法为重点研究方向,经济法学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为重点研究方向。本系2007年始招民商法硕士生,2013年始招经济法硕士生,2011年依托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向招收涉及科技法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系教学成果
截止2017年9月,法律系已经培养毕业研究生30多人,目前在校硕士生27人、博士生2人。毕业生多就职于法院、检察院和政府部门以及银行、大型企业、律师事务所和知识产权代理公司。
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系官方网站可通过百度搜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管学院”进入“机构”栏目搜寻。
.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系官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46被浏览10,807分享邀请回答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科学院大...
中国科学院大学创业MBA市场主管
中国科学院大学MBA中心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读硕士
关注教育科研
Ta是中国科学院大...的员工弱弱问一下: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IT互联网届的认可度,怎么样?
Ta是中国科学院大...的员工各位HR前辈们,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大学,你们是按照什么档次来划分的呢?因为不是没有985....
中国科学院大学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国科大中科院UCAS
创办时间:
学校类别:
学校类型:
学校属性:
中科院直属
所属地区:
现任校长:
知名校友: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博士后流动站:
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专职院士:
主要院系:
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生命学院、计控学院、材料学院等
学校地址:
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学校代码:
主要奖项: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11人、十大科技进展96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4项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英文名: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78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
国科大史/中国科学院大学
奠基创业研究生正式招生开始于195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日,、联合发出《1951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正式开始实行统一招收研究生,标志着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开创。文件规定,中国科学院为科学研究人才招收研究实习员,教育部为培养高等学校的师资招收研究生。
日,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人事部成立招收研究生委员会,由当时教育部副部长曾昭伦任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以及人事部丁华局长任副主任委员和各大学代表13人为委员。招收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及教育部所属高校53名著名科学家、教授组成的15个(数学、、化学、生物、地质、、测量机械、航空、电机、土木建筑、化工、采矿冶金、农科、文史、心理、政法、财经)各科审查小组,审查录取招收。
1951年,计划招收500名研究生,实际招收276名,其中中国科学院95名,中国人民大学101名,其他各校共80名。颁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
日,中国科学院院务常务会议决定组织研究生条例起草委员会,由副院长竺可桢任主席。7月29日,院务常务会议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
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8月31日,由总理周恩来签发命令公布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有关培养高级科学人才的条例。
日,成立了以吴有训为主任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招生委员会,9月15日开始招生报名。根据国家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需要以及院内各所的条件,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分45个专业,共50名。培养目标为:“具有一定马列主义水平,本门学科方面的坚实的基础,有关国家建设的实际知识,能独立地进行专业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
年,中国科学院共招收研究生1518名,是全国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11.2%,其中1963年高达全国招生总数的24.7%。
1965年,中国科学院已有招生单位81个,占当时全国招生单位总数的34.6%,在学研究生人数已近千名(943名),占全国研究生总数的20.7%。改革发展研究生教育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科学院大学日,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招收研究生的请示报告》。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一九七七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标志着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中止了12年之后的恢复。
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筹建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是严济慈院士,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和无线电技术、计算机工程、空间技术环境科学以及科学组织管理等专业。中国科学院的73个研究所与208所高校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部委所属89个单位,于1978年招收了恢复研究生教育后的第一批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招收了1529名,占全国招生总数的14.3%,占全国招收理工科总数的22.8%。日开学。
1980年,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位条例规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是由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共同进行。首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方毅出任。
1982年6月中旬,经国务院学部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首先进行试点,进行了中国首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马中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谢民(中国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李尚志、赵林成、白志东、冯玉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6名研究生,分别获得理学、工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历史上自己培养出的首批博士。
1982年,中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共12名,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养了7名,占全国总数的5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成立
中国科学院党组于2000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科学院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的思路,全院上下形成了创办新研究生院的共识。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年2月,中国科学院下发文件,明确了研究生院“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即“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的职能和“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的组织形式。同年5月22日,新研究生院更名成立的揭牌仪式在北京玉泉路园区举行。
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名成立并招收本科生
2012年6月,经教育部、中编办批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并确立了“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方针。
2014年,国科大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本科生,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当年,国科大招收首届本科生332名,分布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专业。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与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成立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北京怀柔医院;先后成立工学院、公管学院、天文学院;雁栖湖校区1070亩新校园全面启用。
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绍兴与绍兴文理学院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框架协议。
教育教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院系及师资师资队伍
截至2014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共有校部直属院系中心教师539人,研究所1241人,外聘教师554人,授课教师中有两院院士40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6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6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8人、长江学者4人、境外教师20人。
截至2014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共有研究生指导教师10063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5995人、两院院士276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30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66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689人、长江学者31人。
备注:以上各类师资名单详见参考资料培养单位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国科大形成了由京内4个校区16个院系和分布全国的117个研究院所组成的培养体系。国科大各院系和中科院各研究院所都是学校的培养单位。
院系单位数学科学学院人文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外语系计算机与控制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中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国际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药学院依托培养单位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青海盐湖研究所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力学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声学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武汉植物园理化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华南植物园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微电子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州能源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长沙矿产资源勘查中心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电工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国家天文台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云南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新疆天文台光电研究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所上海天文台光电技术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综合研究中心上海药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大气物理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动物研究所金属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国家授时中心心理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研究生教育中国科学院大学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国科大已累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逾10万余人;在学4.57万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约占50%。
国科大研究生教育通过集中教学校区的课程教学和研究所科研实践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实施“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和“院所融合的领导体制、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培养体系”。
此外,中国科学院大学还实行了“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简称Program-10),即针对北京的集中教学相关学院(系),利用每学年1000余门各类课程开设的教学优势,组织形成符合该校实际、具有该校特色的十个左右职业资质课程的培训项目,使该校部分学有余力的优良学生,在主修并能够完成本学科专业及学位课程的同时,可跨专业选修另一个学科专业的职业资质课程(获得课程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认证)。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覆盖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和文学10个学科门类的39个博士一级学科、54个硕士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覆盖了工程(包括22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应用心理、应用统计、翻译、药学、农业推广、工程管理、公共管理、金融硕士等10个类别。
博士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心理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林学、水产、基础医学、药学、中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硕士一级学科(名单不全):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水产、基础医学、药学、中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本科生教育1、教育概览
2014年起,中国科学院大学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专业招收本科生。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次招收和培养本科生,是经教育部批准,进行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新措。其中:
数学学科的主要培养实体为: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物理学科的主要培养实体为:国科大物理学院、力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等24个单位;
化学学科的主要培养实体为:国科大化学与化工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等16个单位;
材料学科的主要培养实体为:国科大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12个单位;
生命科学学科的主要培养实体为: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等21个单位;
计算机学科的主要培养实体为:国科大计算机与控制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等14个单位。
2、办学举措
2.1、学业导师制
学校遴选四百位左右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组成了一支学业导师队伍,这些导师分布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6个学科相关的学院,都在中科院北京地区各研究所工作。大学新生可以根据其意愿确定一位指导老师。学生在本科阶段,除参加正常的课堂学习外,还能够接受其学业导师的指导、融入导师领导的团队(即导师助手和师兄师姐集体),每一个学生将在日常生活、课程选择、学习方法、科研实践、学风道德、兴趣培养、心理健康、人生理想、职业规划、未来发展等方面,得到导师们的指导和帮助。
2.2、小班制
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后,国科大实施小班制授课。小班制授课的真正目的,是要摒弃“填鸭式”教学,尽量运用研讨式、启发式、浸入式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即兴表达、寻根究底的能力与素质,同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3、“三段式”培养体制
第一阶段为公共基础课学习,在进校后确定的学业导师指导下,重点学习数学、物理、语言文化类课程,以及素质教育类课程。约一年半的公共基础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兴趣和学业表现,学生可以在学校和老师指导下重新选择最感兴趣的专业,也可以申请相应调整学业导师。
第二阶段为一年半左右的专业基础课学习,重点学习本专业基础性课程。这个阶段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确定专业导师。
第三阶段为第四学年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在确定专业方向和专业导师后,学校将安排学生首先到与中科院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所学习研修一学期,然后回到专业导师所在研究团队及实验室,一边参与“研讨班”式的学习,一边做本科毕业论文,也可以在条件满足的前提下,自然过渡到研究生学习阶段。
2.4、学分制
国科大实行学分制,修满学分的学生有机会提前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2.5、国际交流培训
一是外语教学主要由外教承担,二是将密集组织到访中科院的国际著名学者到学校开展各类学术讲座,三是本科第四学年上学期安排到与中科院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水平科教机构学习研修。此外,将尝试对高年级部分专业课学习实行“双语制”教学。
2.6、名师上讲台
在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中,国科大除了切实组织名师授课之外,还将组织助教队伍为学生答疑解惑。
2.7、讲座制度
国科大常年举办各类学术讲座,首先中科院有大批处在领域前沿的专家学者,其次每年有数千人次到访的国外一流学者。
2.8、教学实践平台
近十几年以来,中科院104个研究所在国家的支持下,均已建立起国际先进水平的相关实验室,绝大部分国家投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在中科院管理下开放运行。这些实验室及大科学装置也是国科大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科研实践平台。
2.9、学费及奖助学金
国科大针对全体在读学生,设立了校长奖学金及各类专项奖学金。留学生教育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国科大自2004年起正式招收外国留学生,至2014年,国科大累计招收培养1000余名外国留学生。
国科大有120多个专业可以招收外国博士留学生,涉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七大门类83个专业。学习人数最多的前10门专业包括植物学、创新管理、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化学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和材料物理与化学。学年度,学校还有200余个专业开设中文授课的外国硕士留学生项目,及植物学、、、化学工程、创新管理、行政管理等9个全英文授课的外国硕士留学生项目。
2014年秋季学期,共有来自六大洲70个国家的711名研究生在国科大学习,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占73%,攻读硕士学位的占27%。其中,90余人参加了“中国—丹麦科教中心”的双学位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据统计,攻读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达到546名,数量位居中国高校前列。留学生人数居前10位的生源国国家包括丹麦、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泰国、肯尼亚、伊朗、孟加拉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尼日利亚。
同时,国科大也招收非学历外国留学生,包括普通进修生(含交换生、科研交流生)和高级进修生。国科大有40余名外国进修生在从事专题研究。国科大现有100多门全英文授课研究生课程面向进修留学生开放。专业设置Animal ScienceAstronomyAtmospheric SciencesBiology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emistryCivil Engineering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lectron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ForestryGeography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GeologyGeophysics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arine Science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athematicsMechanical EngineeringMechanics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Optical EngineeringPharmaceutical SciencePhysics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PsychologyUtilization Scienc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合作及成教合作培养国际合作培养概况类别名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德国马普学会项目、弗劳恩霍夫协会项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项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项目中欧项目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项目、德意志联合研究会项目中美项目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术论坛中澳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联合培养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必和必拓项目中亚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院--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联合培养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项目、国际学生论坛继续教育中国科学院大学培训中心是国科大成立的独立法人实体,是国科大继续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机构。中国科学院党校办公室是中科院党校的日常运营机构,主要负责党政领导干部的继续教育工作。培训中心与党校办公室均挂靠在科技管理学院,以上三方形成并行协同的运行机制,共同构筑了国科大乃至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平台。国科大的继续教育工作除了面向科学院系统内的科技领导、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研究生教育干部等各类人才之外,同时面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家和创新型领导等开展了区域创新、企业创新、科技创新三大类培训项目,也承接了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组织的委托培训项目和个性化定制培训项目,为区域领导干部、科技管理者及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继续教育与成长发展,乃至社会人才培训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自2009年以来,国科大继续教育平台共计培训学员近4万人次。其中,举办中国科学院内培训班49个,培训对象包括所局级领导、处级管理骨干、研究生导师、课题组长等,培训学员4419人次;举办社会培训班271个,培训对象包括地方科技市(县)长和科技局长、科研院所领导者和科技骨干、大型国资企业的高管、中小企业家、企业中层管理骨干、项目经理等,培训学员约35000人次。
科学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
创新单元据2016年1月中科院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实验室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5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1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41个。国家实验室: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国家重点实验室: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天气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信息内容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真空技术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基础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安全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手性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并行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真空仪器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光栅制造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中心、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半导体泵浦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成就科研项目
截至2014年底,该校教师及人员、岗位教授等承担各类在研项目/课题5598项,当年投入经费约52亿元,支出约46亿元。其中,在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46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75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9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06项,中科院下达的各类科技项目1551项,其他国家部委科技项目782项,各类省、市、自治区科技项目289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38项等。
其中,2014年底在研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22项(A类专项10项,B类专项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部委推荐,获批)9项,重大项目(获批)10项,创新研究群体(获批)12项;科技部973项目(获批)27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获批)17项,青年科学家专题(获批)4项。科研成果
该校教师在Natr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取得了铁基超导、中微子震荡等一系列代表性重大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重要奖励数百项。
2014年,该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岗位教授等共发表科技论文8610篇,其中SCI收录6707篇,EI收录1384篇,ISTPS收录388篇。
2014年,该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岗位教授等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97项,其中国家三大奖32项,含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学术资源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大学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同时作为图书馆,该馆立足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边缘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
截止到2015年6月底,文献情报中心(包括三个地区中心)通过集团采购网络数据库109个,借助国家平台开通数据库44个,集成开通开放获取数据库20个。院内科研用户即查即得外文期刊(现刊)近1.8万种,外文图书9.9万卷/册,外文工具书0.7万卷/册,外文会议录3.8万卷/册,外文学位论文48.5万篇,外文行业报告163.2万篇;中文图书35.2万种(套)/37.8万册,中文期刊1.7万种,中文学位论文247.3万篇。
据2016年1月文献情报中心官网信息显示,系统收录中外文国防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军事标准等各类文献总计6529908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收藏古籍50余万册,包括唐人写经、西夏文写本、宋椠元刻及大量稿本、抄本、名人字画、契约、家谱等,尤以地方志和明清诗文集著称。
2、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
作为国科大各校区身边的图书馆由两部分组成:位于雁栖湖校区的雁栖图书馆和玉泉路校区的玉泉图书馆。以下主要介绍的是雁栖图书馆和玉泉图书馆的配套资源与服务。
雁栖图书馆和玉泉图书馆分为以下八大功能区,其中以雁栖图书馆为主,玉泉图书馆为辅。
(1)流通书库:采用RFID技术,提供在架十余万册中文图书。
(2)期刊阅览室:包含五百多种现刊、过刊,以及部分硕博论文等。
(3)西文原版书库:以学术图书为主,包括Elsevier、Wiley等国际一流的出版社,内容涵盖力学、物理学、化工、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等学科,近三万册。
(4)工具书库:涉及四库全书、古籍类丛书、中外文工具书、百科全书、中文古今常用工具书,共八千多册。
(5)院士捐赠室:涉猎范围广,价值高,学术影响深的珍贵图书、期刊,如“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院士和何泽慧院士捐赠的图书等。
(6)密集架库:藏书约20万册,以备用图书为主。
(7)电子阅览室:自助免费使用电脑、上网,查阅国科大订阅的所有电子资源。
(8)玉泉图书馆开架阅览室:能在该室内阅读到百余位院士捐赠的2000余册图书。
(9)触摸屏电子阅报刊系统:在服务台的两侧及三楼中部南北两侧有四台触摸屏电子阅报刊系统,包括了150种报纸、200多种期刊,均为当月现刊,可以实时阅读报纸/期刊。
(10)电子文献资源:中文数据库包括中文期刊数据库3个(中文电子期刊20313种)、中文图书数据库2个(中文电子图书166万册)、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2个(中文学位论文215万余篇)。外文期刊17272种(订购期刊6631种、集成OA期刊9957种、借助国家平台开通期刊684种)、外文图书数据库4个(外文电子图书36756册)、外文工具书数据库2个(外文电子工具书864册)、外文学位论文数据库1个(外文学位论文41万余篇)、外文会议录数据库3个。另有二次文献数据库16个、工具事实型数据库5个、多媒体数据库2个。总计111个数据库(含NSTL订购,借助国家平台统一开通数据库44个)。此统计未包含该校通过自主订购数据库获取文献数据。学术期刊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主办的刊物有:《》、《自然辩证法通讯》、《管理评论》、《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共5种。期刊简介期刊名称收录情况《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文科技综合性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技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管理评论》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少数几种核心期刊之一,已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收录《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机构知识库
机构知识库是研究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工具,是机构有效管理其知识资产的工具,也是是机构知识能力建设的重要机制。
中国科学院大学机构知识库以发展机构知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为目标,快速实现对本机构知识资产的收集、长期保存、合理传播利用,积极建设对知识内容进行捕获、转化、传播、利用和审计的能力,逐步建设包括知识内容分析、关系分析和能力审计在内的知识服务能力,开展综合知识管理。
创新文化/中国科学院大学
形象标识院徽
外环为"中国科学院"字样,上为第一任院长郭沫若的手书,下为英文。
环内是由六个晶体组成的一个物质结构图案,象征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六大学科融汇和结合的基础作用;中间自然形成一齿轮,象征基础科学凝聚、派生的技术科学的推进作用。
外环、环内的六个晶体和中间的圆点为孔雀蓝色;中国科学院的中外文字和环内晶体之外的部分为白色。
整个图案庄重、大方。象征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中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文化精神中科院院风
唯实、求真、协力、创新中科院优良传统
科学、民主、爱国、奉献校训
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日,经研究生院院务会议讨论,一致赞同路甬祥院长提议的“博学笃志格物明德”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校训。
“博学”源自《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首句,是希望我们的学生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获得广博的知识,不仅懂得自己攻读的专业,也能跨越学科的边界涉足其它的领域;不仅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训练,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人文、艺术的修养;不仅要有较全面又相对合理的结构,还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广博的胸怀,面向社会,看待人生,走向未来,在生命途中永无止息地学习和充实自己。
“笃志”源自《荀子·修身》中“笃志而体,君子也。”意思是具有坚定意志并能付诸实践的人,才是君子。其实路院长重视的“笃志”是有新意的,他曾讲过:“在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要努力向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钱三强、吴文俊、彭加木、蒋祝英和蒋新松那样的杰出科学家学习。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坚定信仰和对科学事业执著追求的完美统一。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全中国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引自路甬祥在中科院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路院长还说:“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对青年骨干进行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尽快成长成才”。(引自路甬祥《为知识创新工程提供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所以,以崇高的理想及对科学事业心的不懈追求,投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而忘我地工作,就是今天“笃志”的含意。
“格物明德”都源自《·大学》。宋代朱熹以后,《》已被公认为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它所提倡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自汉唐以来历代士人毕生追求的理想,对当代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同样有深刻的启示。
“格物”是《大学》中八条目的首目,也是八条目的基础。它是说要想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首先要做的是仔细研究探察天下的万事万物,推究它们存在变化的真实道理,只有懂得其中的“理”,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这样才有智慧,从而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志端正,不受外物诱惑而达修身。因而能治理好家庭,进而才有可能步入治国、平天下的境界。所以“格物”也就是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与博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德”是《大学》中三纲要之首纲,也是三纲要的核心和根本。它是说大学之中最高的为学之道,是要教导学生能够彰显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时常想到上天所赋予你的天良,这样才能使人革旧从新,身体力行,处于内心清明的最高的、善的境界上。这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这里“明德”与“笃志”亦有从善如流的相似含意。笔者认为今天讲的“明德”与《大学》中讲的“明德”,在道德人性上虽有共同的一面,但在时代要求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今天的“明德”最基本、最普遍的要求则是爱国主义,它应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虔诚的信念。
管理集体/中国科学院大学
现任领导现任领导职务姓名校长,法定代表人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校长,兼任中科院党校副校长副校长副校长,兼任图书馆馆长席南华副校长,兼任教务总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苏刚副校长副校长杨国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党委书记刘伟平党委常务副书记董军社历任领导历任领导时期历任院长/校长历任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978年3月至1985年7月)(时任党的领导小组组长)(1978年3月至1980年9月)(兼)(1985年7月至1988年12月)(时任党的领导小组组长)(1980年9月至1983年7月)(兼)(1988年12月至1992年9月)(1983年7月至1985年7月)屈忠(兼)(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1985年7月至1988年12月)朱清时王玉民(兼)(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1988年12月至1992年9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白春礼颜基义(兼)(2001年1月至2014年3月)(1992年9月至2000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邓勇(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
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其中代表人物有“两弹一星元勋”于敏、王大珩、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任新民、、陈芳允、陈能宽、、周光召、赵九章、钱骥、钱三强、钱学森、郭永怀、、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吴孟超、、闵恩泽、、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谢家麟、吴良镛、、张存浩、、于敏。
新中国主要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苏步青、吴有训、、严济慈、庄长恭、、张钰哲、竺可桢、贝时璋、童第周、冯德培、钱伟长、李薰、周仁等,还有冯康、王应睐、陈景润等一批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杰出科学家。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3次
参与编辑人数:1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40:33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科学院大学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