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b等于1伏,那10db1千伏安等于多少瓦伏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远动试题库管理部分
作者:矸电人 &&&&文章来源:矸石热电有限公司&&&&更新时间:日 &&&&
判断题1. 《电网调度二次设备分析制度》所指的二次设备包括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通信系统、电网继电保护设备和安全自动控制装置等。( )→√ 2. 反事故措施计划不应纳入检修、技改计划。( )→× 3. 本企业雇用的民工在本企业的作业现场,从事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可以不统计为人身事故。( )→× 4. 职工在电力生产区域内,由于他人从事电力生产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身伤亡,不统计为人身事故。( )→× 5. 所有特大、重大和一般事故,无论原因和责任归属,均应中断事故发生单位的安全纪录。( )→√ 6. 安全监督人员对违反规定,隐瞒事故或阻碍事故调查的行业有权纠正或越级反映。( )→√ 7. 在处理事故、进行重要的测试或操作时,可进行交接班。( )→× 8. 某变电站有一台31500千伏安主变压器,还有一台50千伏安的外接站用变压器,则该变电站的总容量应是31500千伏安。( )→√ 9. 电力系统的设备状态一般划分为 运行 、 热备用 、 冷备用 和 检修 四种状态。 ( )→√ 10. 远动(telecontrol)是应用通信技术,完成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等功能的总称。( )→√ 11. 自动化系统的专责人员应定期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测试和记录,定期核对自动化信息的准确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并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汇报。( )→√ 12. 新设备投运前,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组织新设备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 ( )→√ 13. 不同调度中心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通信应采用网络方式,通信规约宜采用IEC60870-6 TASE.2。( )→√ 14. 根据DL/T《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规定,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平均负荷率在电网正常运行时任意30min内宜小于40%,在电网事故情况下10s内宜小于60%。( )20%,50%→× 15. 报请实用化验收的地调系统必须是已投运的、按实用化要求考核至少有三个月连续和完整记录的、并已达到实用化要求的系统。( )→× 16.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事故遥信正确率(年)指标为≥99%。( )98%→× 17.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控误动率(年)指标为≤0.5%。( ) (应为≤0.01%)→× 18.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SOE分辨率(站间)指标为≤20ms。( )→√ 19. 模拟屏数字显示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数字显示器发光元件的亮度应均匀,笔划全亮时,任一笔划规定测点的平均亮度不小于80cd/m2,连续运行两年内,其平均亮度的降低不大于10%。( )→√ 20. 计划检修造成RTU停用可以不计入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率。( ) →× 21. 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过其控制系统正常下达的指令也是调度指令。( )→√ 22. 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规程规定:应不定期校核遥测的准确度,检查遥信和遥控的正确性。( ) →× 23. 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 )→√ 24.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及仪器仪表等的火灾。( )→√ 25. 事故报告由事故调查组织单位的安全员填写。( )→× 26. 电缆着火时禁止使用沙子进行扑救。( )→× 27. 在室外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时,人应站在上风位置进行喷射。( )→√ 28. 严禁在运行的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 )→√ 29. 当发生火情时,应立即拨打119,并说明详细地址。( )→√ 30.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 31. 实现安全三级控制,班组控制轻伤和异常。( )→× 32. 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制止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违章行为。( )→√ 33. 表示设备断开和允许进入间隔的信号、经常接入的电压表等,可视为设备无电压的根据。( )→× 34. 同一工作票依次在几个工作地点转移工作时,不需要再办理转移手续。( )→√ 35. 临时工可以单独从事有危险性工作,但应在有经验的职工领导或监护下进行。( )→× 36. 远动装置连续故障停止运行时间超过24h者,应定为异常:连续故障停止运行时间超过48h者,应定为障碍。( )→√ 37. 由于主站计算机系统故障导致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失效,单机系统联系失效时间超过20h者,应定为异常:超过36h者,应定为障碍。( )→√ 38. 工作班负责人有权更改工作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 39. 工作负责人对于检查停电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不必负责。( )→× 40. 运行中的高压设备的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点应视作不带电体。( )→× 41. 电力控制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事故与电网事故应等同对待。( )→√ 42. 调度自动化运行设备退役,应由设备所在地单位向上级调度自动化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 43. 部颁CDT206中最多能表示256个遥信量和256个遥测量。( ) (512个遥信量)→× 44. 远动中遥测综合误差要求小于1.5%,是指系统相对误差小于1.5%。( ) (是指系统的引用误差)→× 45. 新部颁CDT206的遥信信息容量是512点。( )→√ 46. 通道中断造成RTU停运可以不计入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率。( )→× 47. 外力破坏造成RTU停运可以不计入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率。( )→× 48. 远动终端系统停运时间应包括各类检修、通道故障。( )→√ 49. 与一次设备相关的调度自动化设备的检验应尽可能结合一次设备的检修进行。( )→√ 50. 运行中设备的定期检验分为全检和部分检验,其检验周期和检验内容应根据各设备的要求和实际运行状况在相应的现场专用规程中规定。( )→√ 51. 由于一次系统变更,需要修改相应的数据库、画面、报表、模拟屏接线等内容时,应以经过批准的书面通知为准。( )→√ 52. 地调自动化必须负责所管辖范围内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并定期上报和下发。( )→√ 53.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图纸与现场情况不符时,可直接修改图纸。( )→× 54.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系统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柱。( )→√ 55.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防范的重点是指:“防人身事故、防人为责任事故、防电网事故”。 ( )→√ 56. 发电厂、变电站应设立或明确自动化运行维护人员,负责本侧运行系统和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故障处理和协助检查、运行日志记录、信息定期核对等。( )→√ 57. 负责组织调度管辖范围内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是安监部的职责。( )(应是电力调度机构的职责)→× 58. 电力系统使用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在出厂前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验收应邀请对该装置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技术人员参加。( )→√ 59. 经自动化系统运行主管部门和有关调度同意,允许自动化设备退出运行的情况有设备定期检修、设备异常检修、因有关设备检修而停运及其它特殊情况。( )→√ 60.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规定:由于自动化系统原因使电网发生《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中所列事故条款之一者,应定为自动化系统事故,处理程序按照《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中有关要求办理。( )→√ 61. 调度数据网络多个核心、骨干节点故障导致网络瘫痪,定为事故。( )(应定为障碍)→× 6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自动化子站设备故障停止运行时间是指从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发出故障通知时算起,到故障消除、恢复使用时止。( )→√ 63. 编制子站设备的现场运行规程是发电厂/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部门职责之一。( )→√ 64. 子站设备故障检修应立即与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的自动化值班人员取得联系报告故障情况、影响范围和检修工作内容,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情况紧急时,可先进行处理,然后尽快将故障处理情况报以上调度机构自动化管理部门。( )→√ 65. 自动化设备的检验按照规程规定分为新安装设备的验收检验、运行中设备的定期检验两种。( )(还应包括运行中设备的补充检验共三种)→× 66. 临时检验是指在系统运行中,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数值出现明显偏差时,使用标准检验装置依照检验规程规定进行的检验。( )→√ 67. 新建、改建、扩建的发电机组并网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发电厂至调度机构具备两个以上可用的独立路由的通信通道。( )→√ 68. 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其电能的质量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没有联系。( )→× 69. 基本标准是制定和理解配套标准的依据,但配套标准不一定都要引用基本标淮。( )→× 70. 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若遇紧急情况,可先切断设备电源,然后报告。设备恢复运行后,及时通知调度和有关人员。( )→√ 71. 数据通信系统停运时间不应包括各类检修、故障的时间。( )→× 7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子站设备临时检修是指对其运行中出现的设备异常或缺陷进行处理的工作。( )→√ 73.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子站设备故障检修是指对其运行中出现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故障进行处理的工作。( )→√ 74. 加强电网调度管理,保障电网安全,保护用户利益,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而制定的条例是调度管理条例。( )→√ 单选题75. RTU分为( )两种方式。→C A. 分布和集中&& B. 模拟和数字&& C. 交流采样和直流采样76. ?运行中的远动终端,其电源要稳定可靠,应采用不间断电源,在交流失电时宜不少于( )min。→A A. 20&& B. 60&& C. 10&& D. 5077. “伪(假)在线”指的是()→C A. 通信中断,数据不变&& B. 通信中断,数据变化&& C. 通信未断,数据不变&& D. 通信未断,数据变化78. 如一开关的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000/5,现测得二次电流为3.3A,则一次电流值为( )→B A. 66&& B. 660&& C. 33&& D. 33079. 在非电量遥测中,需要通过( )把非电量的变化转化为电压值。→D A. 电容器&& B. 放大器&& C. 电抗器&& D. 传感器80. 目前RTU与主站数据通讯传输系统中,调制方法一般采用( )→B A. 振幅键控&& B. 移频键控&& C. 移相键控81. 一个能将高级语言转换成机器语言的程序,称为( )→A A. 编译程序&& B. 驱动程序&& C. 编辑程序&& D. 载入程序82. ?奇偶校验是对( )的奇偶性进行校验。→C A. 数据块&& B. 字符&& C. 数字位&& D. 信息字83. ?远动通道不采用( )方式传输数据。→C A. 同步&& B. 异步&& C. 中断84. 遥测量要进行死区运算,是为了( )。→A A. 提高通道的利用率&& B. 抗通道干扰&& C. 提高采集精度85. 如果远动装置RTU的信息发送速率为600bit/s,表示1s发送600个( )。→A A. 二进制数&& B. 十六进制数&& C. 字节&& D. 十进制数86. RTU和厂站监控对遥信量的采集处理过程中,首先经过( )→D A. 电平转换电路&& B. 串行输入/输出&& C. 采用保持器&& D. 光电隔离装置87. 在50Hz系统中,如果采样频率fs=1200Hz,则每个工频周期采样( )→B A. 20次&& B. 24次&& C. 12次88. 按实用化验收细则要求,站与站之间遥信的分辨率应小于( )ms →C A. 5&& B. 1&& C. 20&& D. 1089. 当远动装置的交流工作电源不超过额定电压220V的( )时,均认为正常→D A. ±5%&& B. ±3%&& C. ±15%&& D. ±10%90. RTU中的那些设备是进行模/数转换的设备?( )→A A. 遥测板&& B. 变送器&& C. 遥调输出板&& D. 遥信板91. RTU中的那些设备是进行数/模转换的设备?( )。→C A. 遥测板&& B. 变送器&& C. 遥调输出板&& D. 遥信板92. 《DLT 0kV~500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中规定,远动装置光电耦合器输入输出之间的绝缘耐压可达( )伏以上。→A A. 2000&& B. 200&& C. 20&& D. 2000093. A/D模数转换装置是把采集的模拟量转换成( )。→A A. 二进制的数字量&& B. 十进制的数字量&& C. 八进制的数字量94. 交流采样电路中采样保持器的主要作用是( )。→A A. 保证A/D转换的同一回路的多路输入信号(如三相电流电压)的同步性&& B. 保证A/D转换时间内信号不变化&& C. 降低对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要求95. 在交流采样电路中如不测量频率,频率跟踪电路是否必需( )。→B A. 必需有频率跟踪电路,主要为保证每一周波的采样点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化,从而消除由于频率变化产生的误差&& B. 不必,频率跟踪电路就是为采样频率的96. 要使主站系统能正确接受到厂站端设备的信息,必须主站与厂站端的( )一致。→C A. 系统软件&& B. 设备型号&& C. 通讯规约&& D. 同一厂家97. ? RTU的A/D转换芯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 )的准确性和精度。→D A. 遥调&& B. 遥控&& C. 遥信&& D. 遥测98. 某变电站RTU信号中断,该站有主备两个通道,主站值班人员首先应( )。→C A. 通知远动检修人员检查RTU&& B. 通知通讯人员检查&& C. 切换到备用通道检查,进行分析后通知有关人员99. 当变压器的油温升高时,测温探头的电阻阻值( )不变→A A. 变大&& B.&&& C. 变小100. 交流采样装置是否都采用三表法测量功率( )是→C A. 否&& B.&&& C. 不一定101. 测得某线路功率值为实际值的一半,其原因是( )。→B A. RTU装置死机&& B. 某相电流被短接&& C. 变送器辅助电源减小102. 电流测量回路中( )→B A. 不能短路&& B. 不能开路&& C. 不能接地103. 电压测量回路中( )。→B A. 不能开路&& B. 不能短路104. 交流采样与直流采样不同点在于输入信号是交流弱信号,要计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还要求采样的电压和电流信号的离散数据在( )上保持一致。→C A. 频率&& B. 速度&& C. 时间105. 为防止现场干扰,模拟量应具有( )保护。→B A. 过电流&& B. 过电压&& C. 欠电压106. ? 变电站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是( )。→B A. 间隔层、站控层&& B. 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 C. 过程层、网络层和站控层107.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有集中式、( )和分布式结构集中组屏三种类型。→A A. 分布分散式&& B. 主控式&& C. 被拉式&& D. 集控式108. 变送器输入互感器的作用主要是( )。→A A. 隔离、大信号变小信号&& B. 提高精确度&& C. 接线方便&& D. 降低造价109. 检定电压变送器时,试验点一般应不小于( ) 。→D A. 9&& B. 11&& C. 3&& D. 6110. 在正常通讯时,RS-232接口所能支持的最大传送距离约为( )。→B A. 100m&& B. 15m&& C. 无穷大&& D. 1000m111. 远动通道工作方式有( )、半双工、全双工,有主备通道时应能自动切换。→D A. 下行&& B. 上行&& C. 对时&& D. 单工112. 现场校验遥测时,当线电压为100V、相电流为2.5A、功率因数为0.9时,二次有功功率为( )。→D A. 433&& B. 400&& C. 225&& D. 390113. 在智能设备的通讯中,9针RS-232C最常用的管脚是( )。→C A. 2、3、4&& B. 1、2、3&& C. 2、3、5&& D. 3、4、5114. A、B两台计算机在通讯中,A机RS-232C插头的RXD端引出线对应B机232插头的( )。→A A. TXD&& B. GND&& C. RTS&& D. RXD115. 有一数字信号,测得在25ms中传输了15个码元,该信号的传输速率为( )bit/s。→B A. 500&& B. 600&& C. 300&& D. 400116. 现场输入值与调度端主站系统显示值的综合误差小于( )。→A A. 0&& B. 0&& C. 0&& D. 0117. 远动系统站间时间顺序记录分辨率及厂站端RTU事件顺序分辨率分别是( )。→A A. 20ms,10ms&& B. 8ms,4ms&& C. 10ms,20ms&& D. 20ms,8ms118. 对于两端都是RS-232插头的通讯线,如一端焊接的管脚是2、3、5,那么另一端焊接的管脚对应的是( )。→D A. 5,3,2&& B. 2,3,5&& C. 5,2,3&& D. 3,2,5119. 二次回路发生熔断器熔断时,现场出现( )。→C A. 预告信号&& B. 事故信号&& C. 预告信号和控制回路断线信号&& D. 音响信号120. 调制解调器发送电平应在( )。→A A. -10dB~0dB&& B. -10dB~10dB&& C. 0dB~40dB&& D. 0dB~20dB121. 调制解调器接受电平应在( )。→D A. 0dB~40dB&& B. -40dB~40dB&& C. 0dB~20dB&& D. -40dB~0dB122. 遥控出口的直流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应在( )直流电源电压之间。→D A. 45%~60%&& B. 35%~50%&& C. 95%~110%&& D. 50%~75%123. 变送器检定装置中的标准表的检定周期应不超过( )。→B A. 2年&& B. 1年&& C. 4年&& D. 3年124. 交流采样校验装置的检定周期应不超过( )。→A A. 1年&& B. 2年&& C. 3年&& D. 1.5年125. 我国规定: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绕组的额定电压相与相之间为( )。→C A. 57.7V&& B. 120V&& C. 100V&& D. 5V126. 变压器和互感器都是根据( )原理工作的。→C A. 电流变化&& B. 电压变化&& C. 电磁感应&& D. 电压和电流同时变化127. 某输电线路的TA变比为600/5,TV变比为220KV/100V,变送器输出满值对应的二次功率为866,求该遥测量的满码值( )。→D A. 114.32W&& B. 114.32MW&& C. 228.624W&& D. 228.624MW128. 某输电线路的TA变比为600/5,TV变比为220KV/100V,则当二次功率为20W时一次功率为( )MW。→D A. 528&& B. 4&& C. 480&& D. 5129. 远动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器通常采用()方式。→B A. 调相&& B. 调频&& C. 调幅130. 采用异步传输方式,设数据位为7位,1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则其通讯效率为:( )。→A A. 0&& B. 0&& C. 0&& D. 0131. 某一主变压器的档位采集方式采用16进制码,用五位遥信表示,主站收到的遥信从高到低为10010,问该变压器现在的档位是多少?( )。→D A. 17&& B. 12&& C. 10&& D. 18132. 某一主变压器的档位采集方式采用BCD码,用五位遥信表示,主站收到的遥信从高到低为10010,问还变压器现在的档位是多少?( )。→B A. 17&& B. 12&& C. 10&& D. 18133. 常开触点表示绕组未通电时触点为()状态;常闭触点表示绕组未通电时触点为()状态。→A A. 断开、闭合&& B. 断开、断开&& C. 闭合、闭合&& D. 闭合、断开134. IEC 870-5-101规约中采用3种帧格式,即固定帧长、可变帧长和( )。→B A. 单字节&& B. 单个字符&& C. 双字节&& D. 双字符135. 检查调制解调器输出频率准确的办法是( )。→C A. 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频率&&& B. 用频率计测量运行通道的频率&& C. 在调制解调器上分别加“0”、“1”电平,用频率计分别测量这两个频率。&& D. 用万用表测量运行通道的频率136. 软件测试的目的( )。→A A. 尽可能多的发现程序中的所有错误&& B. 发现程序中的所有错误&& C. 证明程序作了应作的事&& D. 证明程序是正确的137. 监控系统以一个变电站的( )作为其监控对象。→C A. 主变压器&& B. 电流、电压、功率&& C. 全部运行设备&& D. 控制室内运行设备138. 某开关正向电能表的TV变比为110KV/100V,TA变比为600/5,则该设备的电量倍率参数为( )。→C A. 114300&& B. 66000&& C. 132000&& D. 55000139. 远动遥控操作时,重合闸放电回路中的遥控继电器触点是( )的。→B A. 断开&& B. 接通&& C. 不一定&& D. 交替通断140. 在二次接线图中,继电器的触点位置是指线圈( )。→B A. 通电情况下的位置&&& B. 未通电时的位置&& C. 检修情况下的位置&& D. 运行情况下的位置141. 在遥控回路编号中,( )表示断路器跳闸操作控制回路。→A A. 1,33&&& B. 1,3&& C. 1,2&& D. 2,40142.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多种,目前使用较多的数据模型为( )模型。→D A. 网状&& B. 层次&& C. 拓扑&& D. 关系143. 每个遥信信息字传输( )个状态位。→D A. 16个&& B. 8个&& C. 48个&& D. 32个144. 二次回路标号A630表示( )。→A A. 交流电压回路A相&& B. 交流电流回路A相&& C. 交流功率回路&& D. 直流回路正极145. SOE表示( )。→A A. 事件顺序记录&& B. 电能脉冲计数值&& C. 对时命令&& D. 重要遥测146. 遥控跳闸时,由分闸继电器引出两组( )接点来完成现场的跳闸和重合闸放电。→D A. 压板&&& B. 连接片&& C. 动断&& D. 动合147. 遥控跳闸时,闭锁事故音响的方法之一是将跳闸继电器的一对动断接点( )在事故音响回路。→B A. 并接&&& B. 串接&& C. 跨接&& D. 跳接148. 二次回路符号“HWJ”表示( )。→B A. 跳闸位置继电器&& B. 合闸位置继电器&& C. 跳闸线圈&& D. 合闸线圈149. 二次回路符号“TWJ”表示( )。→A A. 跳闸位置继电器&&& B. 合闸位置继电器&& C. 跳闸线圈&& D. 合闸线圈150. 某条线路因工作停电,恢复运行后,显示的功率值和电流值均为线路实际负荷的一半,其原因可能是()。→D A. 电压互感器更换, 线路的二次电压互感器(TV)变比增大一倍&& B. 电压互感器(TV)电压失相;&& C. 电流互感器更换,线路的二次电流互感器(TA)变比减小一倍&& D. 电流互感器更换,线路的二次电流互感器(TA)变比增大一倍151. 某温度变送器测量范围-30~100oC,输出范围0~5V,当现场温度为50 oC时,变送器输出电压是( )V。→C A. 3&& B. 2&& C. 3&& D. 4152. CDT规约的意义是( )。→A A. 循环式规约&&& B. 问答式规约&& C. 网络式规约&& D. 包含前两者的意义153. Poling规约的意义是( )。→B A. 循环式规约&& B. 问答式规约&& C. 网络式规约&& D. 包含前两者的意义154.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为( )。→B A. 将计算机侧模拟信号变为通道侧数字信号,或将通道侧数字信号变为计算机侧模拟信号;&& B. 将计算机侧数字信号变为通道侧模拟信号,或将通道侧模拟信号变为计算机侧数字信号;&& C. 将计算机侧数字信号变为通道侧电流信号,或将通道侧电流信号变为计算机侧数字信号;&& D. 将计算机侧模拟信号变为通道侧电流信号,或将通道侧电流信号变为计算机侧模拟信号;155. 由于仪表分度不准造成的误差是( )。→B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绝对误差&& D. 疏失误差156. 用两只单相功率表测量三相三线制电路的有功功率时,各功率表的读数( )。→A A. 不代表任一测相功率&& B. 代表所测相功率&& C. 代表三相电路的功率和&& D. 代表所测两相的功率和157. 使用功率表测量功率时,如果发现指针反转,只能更换( )的输入输出极性。→A A. 电流&&& B. 电压&& C. 无功&& D. 有功158. 检查功率测量回路的步骤为( )。→B A. 确定电压线相序,确定电流线,确定B相电压线&& B. 确定B相电压线,确定电压线相序,确定电流线&& C. 确定电压线相序,确定B相电压线,确定电流线&& D. 确定电压线,确定B相电压线,确定电流线相序159. 交流回路中常用P、Q、S表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而功率因数通常可用( )来表示。→A A. P/S&& B. Q/P&& C. P/Q&& D. Q/S160. 27256芯片的存储容量为( )字节。→A A. 32K&& B. 27K&& C. 256K&& D. 56K161. IEC规约物理层一般适用于( )。→C A. RS232数字传输方式&&& B. 音频传输方式&& C. 网络传输方式&& D. RS-485总线传输方式162. 部颁CDT规约最多可传输( )遥信数据。→A A. 512&& B. 256&& C. 2048&& D. 1024163. 在CDT规约中,61H帧类别是指( )。→B A. 次要遥测&& B. 重要遥测&& C. 特除遥测&& D. 一般遥测164. 事故追忆中记录的信息为( )。→C A. 将事故发生前后的遥信量信息记录下来,信息量不带有时标&& B. 将事故发生前后的遥信量信息记录下来,信息量带有时标&& C. 将事故发生前后的遥测量信息记录下来,信息量不带有时标&& D. 将事故发生前后的遥测量信息记录下来,信息量带有时标165. EB90EB90EBBC是( )。→B A. 新部颁遥信控制字&& B. 新部颁遥测控制字&& C. 101规约遥信控制字&& D. 101规约遥测控制字166. 按扰动进行补偿的控制系统属于( )。→B A. 闭环控制系统&&& B. 开环控制系统&& C. 反向控制系统&& D. 正向控制系统167. 远动装置连续故障停止运行超过( )者,应定为异常;连续故障停止运行超过( )者,应定为障碍。→C A. 10h,20h&&& B. 1h,2h&& C. 24h,48h&& D. 20h,36h168. 遥控板的作用( )。→D A. 将开关量变为数字量&&& B. 将模拟量变为数字量&& C. 将数字量变为模拟量&& D. 将数字量变为开关量169. 遥控步骤顺序是( )。→B A. 对象、执行、撤销&& B. 选择、返校、执行&& C. 执行、命令、返校&& D. 对象、性质、执行170. 在远动系统中,遥信变位传送到调度端的时间要求不大于( )s。→D A. 2&& B. 1&& C. 4&& D. 3171. RS-232采用负逻辑,即( )。→B A. 逻辑“1”为+5~+15V,逻辑“0”为-5~-15V&& B. 逻辑“1”为-5~-15V,逻辑“0”为+5~+15V&& C. 逻辑“1”为0~-15V,逻辑“0”为0~+15V&& D. 逻辑“1”为0~+15V,逻辑“0”为0~-15V172.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同期功能只能由( )来实现。→D A. 站控层&& B. 远方调度&& C. 设备层&& D. 间隔层173. 在下列数据传送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 )。→C A. 查询方式&& B. 中断方式&& C. DMA方式174. 奇偶校验是对( )的奇偶性进行校验。→B A. 数据块&& B. 数字位&& C. 字符&& D. 信息字175. 循环冗余码CRC校验是对( )进行校验。→A A. 数据块&& B. 数字位&& C. 字符&&& D. 信息字176. 远动系统遥测误差不大于 ( ) 越死区传送整定最小值不小于 ( )→B A. ±0.5% 1%&&& B. ±1.5% 0.5%&& C. ±1.5% 1%&& D. ±0.5% 1.5%177. RS-485 的通讯距离一般不超过( )米。→C A. 100&& B. 15&& C. 1200&& D. 800178. 对于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当输入的三相电流极性接反时,它的输出( )。→D A. 数值大小改变,符号不变&& B. 数值大小不变,符号不变&& C. 数值大小改变,符号相反&& D. 数值大小不变,符号相反179. 交流采样检定装置的测量误差由( )来确定。→D A. 各部件误差综合相加&& B. 各部件误差的最大值&& C. 主要部件误差&& D. 整体综合试验180. ?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基本误差是指在( )下测定的误差。→B A. 常温下&& B. 参比条件&& C. 室外条件&& D. 室内条件181. 自动化I/O 测控单元原则上采用站内( )供电。→B A. 交流&& B. 直流182. 变电站监控系统在出厂前必须进行( )小时的稳定性试验。→A A. 72 小时&& B. 48 小时&& C. 168 小时183. I/O 测控屏电源电压最低下降至( ),各I/O 测控单元仍能正常运行。→B A. 0&& B. 0&& C. 0&& D. 0184. TM 代表( )。→B A. 遥信&& B. 遥测&& C. 遥调&& D. 遥控185. TS 代表( )。→A A. 遥信&& B. 遥测&& C. 遥调&& D. 遥控186. TC 代表( )。→D A. 遥信&& B. 遥测&& C. 遥调&& D. 遥控187. IEC 870-5-101规约中,若认为帧收到干扰或超时未收到确认帧时,则主站帧计数位FCB状态( )。→D A. 置1&&& B. 置0&& C. 取反&& D. 不变188. Q/GDW140-2006《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与 DL410-9《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相比减少了( )内容。→B A. 运行检验技术指标&& B. 变送器输出的所有要求&& C. 运行管理&& D. 运行检验189. 交流采样装置运行检验管理工作由( )统一归口负责。→A A. 国网公司所属地(市)级及以上调度机构&& B. 国网公司所属县级及以上调度机构&& C. 国网公司所属县级及以上计量管理归口部门&& D. 国网公司所属地(市)级及以上计量管理归口部门190. 交流采样装置的采样值采用模拟(电阻器调整)方法进行校准的,检验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年。→C A. 1&& B. 3&& C. 2&& D. 6191. Q/GDW140-2006《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规定,交流工频电量每一电流输入回路的功率消耗应不大于( )VA,每一电压输入回路的功率消耗应不大于( )VA。( )→B A. 1、0.5&& B. 0.75、0.5&& C. 0.5、1&& D. 0.5、0.75192. Q/GDW140-2006《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规定,检验环境温度宜不超过( )。→B A. 0℃~+35℃&& B. +15℃~+35℃&& C. +15℃~+25℃&& D. -10℃~+35℃193.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进行虚负荷检验时,为保证数据的刷新频率和数据的准确度,若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内部设置有数据变化死区,应将死区变化值设定为( )。→B A. 原设定值的2.5%&& B. 0&& C. 原设定值的5%&& D. 原设定值的2%194. 投入运行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应纳入( )技术监督范围。→B A. 信息&& B. 电测&& C. 电信&& D. 自动化195. 自( )起,新投入运行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符合《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要求并通过安全测试认证。→B A. 2009 年 1 月 1 日&& B. 2008 年 1 月 1 日&& C. 2010 年 1 月 1 日196. Q/GDW140-2006《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与 DL410-9《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相比增加了( )内容。→B A. 运行检验技术指标&& B. 智能化后的要求&& C. 变送器输出的所有要求197.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投运前检验采用虚负荷检验方法进行,对《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规定的检验测点应进行( )的检验,检验合格率达到( )的产品方可投入使用。( )→A A. 100%,100%&& B. 99%,99%&& C. 95%,100%198.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规定,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周期检验测量点检验率应为( ),对不合格测量点的装置应进行调整,调整后检验仍不合格的装置应及时更换。→B A. 0&& B. 1&& C. 0&& D. 0199. 计算机监控系统防误闭锁功能应实现对受控站( )的实时采集,实现防误装置主机与( )的一致性。当这些功能故障时应( )。( )→C A. 电气设备二次测量值、现场设备状态、发出告警信息&& B. 电气设备位置信号、现场设备状态、实现操作闭锁&& C. 电气设备位置信号、现场设备状态、发出告警信息2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操作控制功能可按( )的分层操作原则考虑,无论设备处在哪一层操作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和选择切换开关的状态都应具备防误闭锁功能。→C A. 远方操作、站控层、间隔层&& B. 站控层、间隔层、设备级&& C. 远方操作、站控层、间隔层、设备级201.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具有( ),以允许监护人员在操作员工作站上对操作实施监护。→D A. 操作预演功能&& B. 操作票功能&& C. 操作反演功能&& D. 操作监护功能202. 当一次设备运行而自动化装置需要进行维护、校验或修改程序时,应能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 )功能闭锁对所有设备进行遥控操作。→D A. 检修挂牌&& B. 维护&& C. 人机界面&& D. 闭锁挂牌203. 当进行断路器检修等工作时,应能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 )功能禁止对此断路器进行遥控操作。→A A. 检修挂牌&& B. 维护&& C. 人机界面&& D. 闭锁挂牌204. 远动遥信输入应采用( )方式。→C A. 有源触点&& B. 有源、无源触点均有&& C. 无源触点205. 远动遥控输出应采用( )方式。→C A. 有源触点&& B. 有源、无源触点均有&& C. 无源触点206. *远动信息的海明距离:( )。→D A. <4&& B. <5&& C. ≥5&& D. ≥4207. 变电站测控柜应装设专用的、与柜体绝缘的接地铜排母线,其截面不得小于( ),并列布置的屏柜柜体间接地铜排应直接连通。→C A. 80mm2&& B. 120mm2&& C. 100mm2&& D. 50mm2208. 某块电压表的最大量程为500V,测量时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5V,则该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为( )级。→A A. 0&& B. 0&& C. 0&& D. 0209. 变电站监控系统后台机显示某一条线路电流为320A,从CT 二次侧测得电流4A(二次侧标准值5A),则该线路的CT 变比是( )。→A A. 400/5&& B. 600/5&& C. 500/5&& D. 300/5210.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在校验前通电预处理不少于( )分钟。→D A. 60&& B. 100&& C. 90&& D. 30211. 被校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等级指数为0.2,则标准装置的等级指数应不低于( )。→C A. 0&& B. 0&& C. 0212. 按照国网公司颁布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电流校验点应为 ( ) →A A. 0、20%In、40% In、60% In、80% In、100% In、120% In(InC标称电流值)&& B. 0、50% In、60% In、80% In、100% In、120% In(InC标称电流值)&& C. 0、20%In、40% In、50% In、80% In、100% In、120% In(InC标称电流值)&& D. 0、20%In、60% In、80% In、100% In、120% In(InC标称电流值)213. 按照国网公司颁布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在施加标称电压值的条件下,cosφ=1有功功率校验时,电流的变化点为( ) 。→D A. 0、20%In、50%In、80%In、100%In、120%In&& B. 0、20%In、40%In、50%In、80%In、100%In、120%In&& C. 0、40%In、50%In、60%In、80%In、100%In、&& D. 0、20%In、40%In、50%In、60%In、80%In、100%In、120%In214. 按照国网公司颁布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在施加标称电压值的条件下,cosφ=0.5(L)有功功率校验时,电流的变化点为( ) 。→C A. 50% In、100% In。&& B. 50% In、80% In。&& C. 40% In、100% In。215. 按照国网公司颁布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 cosφ=0.5(L)有功功率校验时,频率校验点为:( ) 。→C A. 标称频率值(50Hz)、标称频率值的±0.5Hz、标称频率值的±1Hz&& B. 标称频率值(50Hz)、标称频率值的±1Hz、标称频率值的±2Hz。&& C. 标称频率值(50Hz)、标称频率值的±0.5Hz、标称频率值的±1Hz、标称频率值的±2Hz216. IEC 870-5-101规约中,主站向子站传输时召唤用户二级数据的功能码为( )。→D A. 0AH&& B. B3H&& C. 61H&& D. 0BH217. IEC 870-5-101规约中,主站向子站传输时召唤用户一级数据的功能码为( )。→A A. 0AH&&& B. F4H&& C. 61H&& D. 0BH218. 用IEC 870-5-101:2002规约传送远动信息,最多可传送( )个遥测量、最多可传送( )个遥信量、最多可传送( )个电度量。→D A. 、512&&& B. 、256&& C. 、512&& D. 、512219. IEC 870-5-101规约是什么类型的规约( )。→A A. 问答式&& B. 网络式&& C. 循环式220. 部颁CDT规约中最多能传送( )个遥测量、( )遥信量。→C A. 512512&& B. 512256&& C. 256512&& D. 5121024221. 目前电力系统电能计量宜采用的传输规约为( )。→A A. IEC 规约&& B. IEC 规约&& C. IEC 规约&& D. IEC 规约222. IEC 规约要求使用的端口号定义为( ),已由IANA(互联网编号分配管理机构)确认。→C A. 1424&& B. 2424&& C. 2404&& D. 1404223.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操作优先权顺序为()。→D A. 远方控制-站控层控制-间隔层控制-就地控制&& B. 就地控制-站控层控制-间隔层控制-远方控制&& C. 间隔层控制-就地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控制&& D. 就地控制-间隔层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控制224. 自动电压控制(AVQC)的主要作用是()。→C A. 调节系统频率和系统电压&& B. 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潮流&& C. 调节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 D. 调节系统频率和系统潮流225. AVQC 的主要功能是()。→A A. 自动电压无功控制&& B. 保护闭锁&& C. 曲线调整&& D. 五防操作226. 对于220kV 电压等级的某一条高压线路,其线路电流互感器(TA)变比为1200/5,则该线路的有功功率测量满度值为()(KW)。→A A. 1.732×220×1200&& B. 2×220×1200&& C. 3×220×1200227. D/A 转换器是将( )转换成( )的器件。()→A A. 直流、交流&& B. 模拟量、数字量&& C. 数字量、模拟量&& D. 电压、电流228. 1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压互感器(TV)的典型输出电压和电流互感器(TA)的典型输出电流是()。→C A. 220V,5A&& B. 220V,1A&& C. 100V,5A&& D. 100V,3A229. 自动化系统的电流、电压、功率三类遥测数据中,其数值大小与相角有关的是()。→B A. 电压&& B. 功率&& C. 电流230. 存储在远动终端的带时标的告警信息是()。→C A. 事故总信号&& B. 遥信变位信号&& C. SOE(事件顺序记录)&& D. 遥信信息字231. 子站反复收到主站询问同一规约报文,监视上行报文正确,可能的原因为()。→C A. 子站报文错误&& B. 下行通信通道不通&& C. 上行通信通道不通&& D. 主站询问报文错误232. 16位单极性模拟量转换范围为()。→A A. 0~65535&& B. 3&& C. -3&& D. 0~32767233. 计算机中满码值是2047,某电流遥测量的最大实际值是600A,现在计算机收到该点计算机码为500,其该电流实际值是(A)。→D A. 600/2047A&& B. 500A&& C. (500/600)*2047A&& D. (500/A234. 电能表一般采用()与电能量远方终端通信。→D A. RS232&& B. 网络&& C. 无线&& D. RS485 总线235. 主、副电能表应安装在()。→D A. 不同计量点&& B. 不同测量点&& C. 相同测量点&& D. 相同计量点236. 电能量远方终端从电能表中采集到的电能量数据是()。→A A. 电能表二次值&& B. 5 分钟脉冲累计值&& C. 5 分钟电量累计值&& D. 脉冲总累计值237. 电能量远方终端对每只电能表进行数据采集是采用()方式。→C A. 电能表有变化数据时向电能量远方终端发送数据&& B. 主站端进行数据召唤时,读取电能表中的数据&& C. 电能量远方终端负责逐个查询、读取电能表中的数据&& D. 电能表定时向电能量远方终端发送数据238. 当电能量远方终端与电能表通信中断后,终端内的电量数据()。→C A. 此后的数据为零&& B. 不确定&& C. 保持中断前最后采集到的数据&& D. 丢失239. 某220kV线路三相平衡时,当一相电压熔丝熔断时,电能表(三表法)所计量的数值是正常的()。→ A. 0240. 某220kV线路电流互感器(TA)、电压互感器(TV)变比分别为600A/5A和220kV/100V,电能表上月和本月正向有功电量抄表数分别为10kWh和20kWh,该线路本月共输出()电量。→B A. 200 万度&& B. 264 万度&& C. 457 万度&& D. 152 万度241. 当计量关口主电能表故障时,一般采取()方法进行电量的追补。→A A. 用计量关口副电能表在故障时段的数据来替代进行计算&& B. 通过线损软件进行计算&& C. 利用母线进出电量平衡进行计算&& D. 用计量关口的负荷在故障时段的积分电量数据进行计算242. 依据《220kV~500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机负荷率在系统正常时宜低于( ) ,在系统事故时宜低于( )。( )→B A. 20%、40%&& B. 30%、50%&& C. 40%、60%&& D. 10%、30%243. 依据《220kV~500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网络正常负荷率宜低于( )。→A A. 0&& B. 0&& C. 0&& D. 0244. 依据《220kV~500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模拟量越死区传送时间不大于()至站控层显示屏。→A A. 2s&& B. 3s&& C. 4s&& D. 1s245. 依据《220kV~500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开关量变位传送时间不大于()至站控层显示屏。→D A. 2s&& B. 3s&& C. 4s&& D. 1s246. 依据《220kV~500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冗余配置的在线设备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双机切换从开始至功能恢复时间应不大于()。→B A. 20s&& B. 30s&& C. 40s&& D. 10s247. ?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16-2006)规定,省级及以上调度自动化系统子站设备月可用率应不小于() 。→B A. 0&& B. 0&& C. 0&& D. 0248. 220kV~500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U、I 交流采样测量量基本误差的绝对值应小于或等于()。→A A. 0&& B. 0&& C. 0&& D. 0249. 220kV~500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P、Q 交流采样测量量基本误差的绝对值应小于或等于()。→B A. 0&& B. 0&& C. 0&& D. 0250. 220kV~500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站内SOE 分辨率为(B)。→A A. ≤2ms&& B. ≤3ms&& C. ≤4ms&& D. ≤1ms25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16-2006)规定,远动专线通道发送电平应符合通信设备的规定,在信噪比不小于(17dB)的条件下,其专线通道入口接收工作电平应为()。→A A. -5dBm~-15dBm&& B. -5dBm~-20dBm&& C. -10dBm~-40dBm&& D. 0dBm~-20dBm252. 交流采样装置的采样值是通过数字(参数)方法进行校准的,检验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年。→B A. 两&& B. 三&& C. 四&& D. 一253. 河南电量计费系统传输的电量是( )。→D A. 增量值&& B. 变化值&& C. 最大值&& D. 表底值254. 若一块电能表配置四个采集量(+A、-A、+R、-R),则仅配置一个采集模块的FAG12.4最多能接入( )块关口电能表。→D A. 16&& B. 32&& C. 36&& D. 9255. 若一块电能表配置四个采集量(+A、-A、+R、-R),则配置了三个采集模块的FAG12.4最多能接入( )块关口电能表→D A. 16&& B. 32&& C. 48&& D. 27256. FAG12.4最多可配置( )采集模块。→D A. 8&& B. 16&& C. 32&& D. 4257. FAG12.4最多可同时配置( )个积分周期→D A. 2&& B. 4&& C. 1&& D. 3258. FBC21最多可同时配置( )个积分周期→D A. 3&& B. 4&& C. 1&& D. 2259. FAG12.4最大可配置容量为( )MB byte的数据卡→D A. 2&& B. 8&& C. 16&& D. 4260. FBC21最大可配置容量为( )MB byte的数据卡→D A. 4&& B. 8&& C. 16&& D. 2261. FAG12.4内部的COM Buffer容量为( )MB byte→D A. 2&& B. 8&& C. 16&& D. 4262. FBC21内部的COM Buffer容量为( )MB byte→D A. 4&& B. 8&& C. 16&& D. 2263. FAG12.4内部的COM Buffer可分割为( )个独立的分区。→D A. 2&& B. 8&& C. 16&& D. 4264. 设定为V.23 Protocol的Modem其通信速率为( )Bd→D A. 2400&& B. 9600&& C. 4800&& D. 1200265. 设定为V.22bis Protocol的Modem其通信速率为( )Bd→D A. 1200&& B. 9600&& C. 4800&& D. 2400266. 采用屏蔽电缆连接时,电能表处理器和电能表之间的连线最长不能超过( )米→A A. 1200&& B. 120&& C. 15&& D. 600267. 关口电能表与电能表处理器之间的串行通信接口为( )→D A. RS232C&& B. RS422&& C. RS423&& D. RS485268. FBC21、FAG12.4所配备的后备电池的电压标称值为( )伏→D A. 4&& B. 6&& C. 1&& D. 3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下是对 []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顶客DIGG排行
最新电力书籍
赞助商链接
建议使用分辨率浏览本站,本站网络实名:中国电力资料网
客服QQ: |
网站2000人超级QQ群:
|变电群号:|投稿信箱:
Copyright &
WWW.52data.CN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伏等于多少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