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长途流量漫游费取消了吗流量怎么算

手机长途漫游费将取消 流量为啥还分本地和全国通用?
关注新华网
  “我上月套餐内流量还有剩余,去了趟外地,账单产生了套餐外流量费。”相信不少人曾碰到过这种情况,并把其归咎于流量漫游费。
  不过,流量到底有没有漫游一说?电信运营商为什么要区分本地流量、全国通用流量?部分套餐流量使用超出后,流量单价为啥不一样?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对此进行了梳理与调查。
  近日,中国新闻网微博发起关于“手机流量竟还分本地流量和全国通用,你咋看?”的小调查。
  现状:区分本地流量和全国通用流量
  今年10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这意味着以后在国内,全国哪打电话资费都一样,不再区分本地和外地长途。不过,在流量方面,不少套餐仍区分本地流量、全国通用流量。
  “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国流量不够用。”近来,不少网友给中新网反映,使用手机流量时遇到该情况。北京移动用户张女士对中新网表示,这个月她去大连玩了几天,手机套餐内流量虽然很多,但多是北京本地流量,所以去大连后也只能紧巴巴地使用流量,照片都不敢晒。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中新网近日发起的一项关于本地流量、全国通用流量的意见调查中,微博网友@徐小同表示:我河北的号码,人在河南,每月套餐里的流量有2GB,河北省内流量不能用,每月还得充话费。
不少网友在本地流量和全国通用流量上面存在困惑。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为什么要分本地流量、全国通用流量?
  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很多人很难长期待在一个地区内,换手机号又很麻烦,因为绑定了很多网络账号。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三大运营商还要区分本地流量、全国通用流量呢?中新网联系了三大运营商相关人士。
  中国联通方面解释,中国联通集团推出的是全国流量通用套餐,地方公司会根据地方特点推出一些本地流量套餐,主要针对不经常出差的人群。
  中国电信表示,为了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中国电信提供了按区域、按时间、按内容、按终端类型等区分的多元化流量产品,以及促销赠送流量等多种优惠形式,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有中国移动知情的工作人员表示,各个地方网络资源不均衡,流量消耗也有差异,流量消耗比价少的省份,可能就会把富余的当地流量赠送给消费者,或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就产生了本地流量和全国通用流量。
  通信行业专家、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其实本地流量是一种优惠流量,价格相对全国流量要便宜一些,但现在用户的想法是:用全国通用的流量,而付出本地流量的价格。
  “目前来看,这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未来的趋势是流量价格会不断下调,但这需要时间。”项立刚说。
资料图:用户在用手机流量看视频。中新网程春雨 摄
  套餐外流量价格不一致,为何?
  中新网还发现,即便是同一个电信运营商,不同的套餐,超出套餐外流量费用也不一致。如,中国联通4G组合套餐全国版,国内流量超出套餐限额后按0.2元/MB计费;但中国联通4G组合套餐流量超值版,国内流量超过套餐限额后按0.27元/MB计费。
  中国电信也一样,其乐享家套餐套餐外流量价格为0.0001元/KB;乐享4G套餐超出套餐外的流量按0.3元/MB的价格收费。中国移动套餐外流量价格均按0.29元/MB的价格收费,全国统一。(注:三大运营商对套餐外流量均有赠送优惠措施,不再一一介绍。)
  中国联通对此解释,“因为本地流量套餐价格低,所以超出套餐外流量价格就会相对高一点。” 中国电信方面表示,套餐内外的价格是优惠资费和标准资费的区别,套餐实际上是一种优惠组合,这也是国际上电信运营商通行的做法。
  项立刚认为,这是一种营销方式,多买多用就有优惠,很多行业都在使用。“举例来说,对每月使用10GB流量的用户和每月使用1GB流量的用户,对超出套餐限额后的流量制定不同的单价标准,这并无不妥。”项立刚说。
  不过,中新网发起的上述调查显示,截至15日17时,有84.8%的网友认为,同一个运营商,套餐外流量价格应该一致;11.9%的网友支持电信运营商流量套餐多样化、价格也多样化。
资料图:市民买菜时使用手机流量进行支付结账。中新网吴涛 摄
  流量价格下降仍是未来趋势
  中新网在采访中了解到,不止一家电信运营商否认了流量存有漫游的说法。上述中国移动知情人士表示,流量没有漫游费一说,只是区分本地流量和全国通用流量,而且全国流量统一价是大势所趋,流量价格也会不断下调。
  不过项立刚认为,未来的流量定价趋势可能就是和现在一样,有一定的区分,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如果全国流量一个价,可能对那些每月使用流量较多的用户是一种不公平,因为他们享受不到本地流量优惠价格了。”
  种种迹象表明,流量价格下调仍是未来的趋势。今年3月份,三大运营商公布了自提速降费以来的成效,涉及移动流量方面,中国移动称,2014年到2016年间,中国移动手机上网平均单价累计降幅为63.5%。中国电信表示,过去两年,中国电信手机流量费下降57.4%。中国联通表示,中国联通2016年流量平均资费水平降至新低,相比2015年底降幅超过48%。(吴涛)
责任编辑:
大洋彼岸无限流量服务重启,国内运营商们“无限流量”猫腻仍在持续。上海联通、河南联通和广东联通此前也相继推出了无限流量、通话的“冰激凌套餐”,目前月费5折,199元起(截止到3月31日)。
根据思科第11次年度VNI全球移动数据流量预测(2016年至2021年),到2021年全球手机用户数(55亿)将超过银行用户数(54亿)、自来水用户数(53亿)和固定电话用户数(29亿)。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从1月27日除夕到2月2日正月初六,全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共消费25901万G,是2016年的两倍。按照工信部去年公布的8.6亿移动宽带用户计算,平均每人消费移动流量超过300M。评论 | 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长途漫游费 账怎么算?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央视网消息:27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相继宣布:9月1日起取消漫游费!这比之前预计的十月份取消长途漫游费提前了一个月。
  诞生于2G时代的漫游费已难为时代所容
  据了解,手机漫游费是2G时代的产物,诞生于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其中要求移动电话需收取每分钟0.6元的自动漫游费。到了2008年,工信部正式规定主叫每分钟0.6元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
  不可否认的是,漫游费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平衡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为落后地区的通信建设提供一种额外资金。但随着中国大步迈向5G时代,通信基站建设成熟稳定,仍然坚挺的漫游费愈难为时代所容。
  手机长途漫游费将取消 流量还在分本地和全国通用
  手机长途漫游费都要取消了,这里还有一个现实问题要正视,那就是手机流量仍然分为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
  现在人们对流量的需求早已多于通话,公众对于流量漫游费的&痛感&要比通话漫游费大得多。对于一些人来说,出差在外如果全国流量用完,而本地流量仍然大量富余,这是最尴尬的。超出套餐之外的流量收费并不便宜,通常一兆就需要两三毛。在智能手机时代,随随便便用几十兆是很快的事情。
  通话方面的长途漫游费可以取消,流量漫游费是不是可以取消?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通话方面的长途漫游费,这本账到底该怎么算?
  央视评论
  无论如何,都得给三大运营商点个赞!毕竟,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这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也让人们感受到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的诚意。
  三大运营商终将利民好事落到实处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在工信部的不断督促下,三大运营商不断调整资费项目和标准,把一大批不合时宜的收费项目逐步降低或取消。而全面取消手机漫游费的说法,始于今年3月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报告行至此处,大会堂内的代表委员掌声雷动。足见,这是百姓期盼已久的事情。从那时起,三大运营商抓紧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入手,完成相关调整工作,终于让这项让利于民的好事可以提前落到实处。
  漫游费取消多数民众感受不深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次取消手机漫游费,一些人不会感受到变化。许多消费者的账单里,早就没了漫游费、长途费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套餐费及固定费、套餐外语音通讯费、套餐外短信费以及流量费等。
  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运营商的营收结构和比例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语音收入逐步式微,而流量成为了收费的新宠,通过流量来通话早就成为了可能。就拿中国移动举例,2017年一季度,中国移动实现营收1840亿元,手机上网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01%,总通话分钟数较上年同期下降7.0%。其他两家运营商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流量费给消费者带来的痛感更强。运营商选择提前取消长途漫游费虽然是向消费者让利,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送了一个顺水人情。反正这块业务已经式微,在国外很多地方也早就取消长途漫游费。
   提速降费成推动社会创新发展必要手段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用一部手机,我们就能方便地逛商场、进便利店,甚至买煎饼果子。近一段时间,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出现的无人超市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行业的巨大前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仍有非常大的潜力,但各种互联网应用软件在使用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流量,整个社会对流量消耗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这个角度讲,电信运营商给社会提供的服务,同样具有基础性和协同性。提速降费这本账不是运营商的小账,而关乎国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以及新业态发展的大账。
  最后,从本质上讲,在一国之内对费用进行区域划分的架构并不符合互联网产业的逻辑。研究表明,从技术的角度讲,国内漫游的成本并不高。而之所以会产生成本,很大程度上就是各个以区域来划分的分公司的利益。当下,三大电信巨头受到互联网企业的冲击很大,拥抱互联网思维是适应变革的必选之路。因此,破除这样的收费模式本身也是在突破传统的地域分割思维,走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期待取消通话的长途漫游费只是一个开始。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王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赵晋
责任编辑:田宏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国内长途漫游费取消 流量费何时降?
9月1日起,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这意味着,今天起,国内手机通话资费不再区分本地和外地长途。记者从江苏省通信管理局获悉,此举将惠及江苏3000万用户。
漫游费是指将手机号码带出归属地使用业务所产生的费用。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市场部高级项目经理季婷说,“今后江苏移动手机客户在国内拨打电话,通话标准均按其现行资费中的本地市话标准收取,在国内接听电话,全部免费。比如,套餐原收费标准为市话0.2元/分钟,国内长途0.4元/分钟,9月1日全面取消后,将统一按照0.2元/分钟收费。”
部分老套餐用户成受益主体
“像我这种常年在外打工的,就盼望着取消漫游费。给家里打电话都掐着时间,以后长话市话一个价,同样的钱可以多聊一会了。”在山东烟台做工的南京六合籍泥瓦匠李福生对记者说。
取消长途费、漫游费无疑是利民之举。去年7月,中国移动停售包含长途漫游的套餐。去年8月,中国联通的主流套餐取消长途漫游,仅剩4%用户还有长途漫游费。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推出的3G、4G套餐等核心主套餐都已取消长途漫游费,只有少部分神州行、动感地带用户仍需缴纳长途漫游费。
“取消漫游费,惠及了那些竞争照顾不到的中低端用户。”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说,取消漫游费在运营商的通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不高,运营商让利也有限。根据此前测算,今年9月—12月,三大运营商预计将让利五六十亿元,不会影响运营商年度利润。
此次取消长途费、漫游费,三大运营商的用户均无需申请,自动生效。就江苏电信而言,此次受益群体将有430万,占江苏电信用户量的近三成。
降流量费用呼声更高
与漫游费、长途费相比,手机用户似乎更关注“流量费”。中国移动用户王女士每月除了定制手机的基础套餐,还要补订高达百元的流量叠加包。“每个月用几个G的流量跟玩儿似的,都说提速降费,流量这块儿的优惠力度再大些就好了。”王女士说。
在公共场合,很多网民都会在手机刷屏时遭遇“请在有WiFi环境下观看”的尴尬。面对高额流量费用,在没有WiFi的环境下,不少用户只能放弃观看,这也侧面印证了提速降费的一大民生期待——降低流量资费,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
“之前买10M流量的钱,现在可买100M。”江苏电信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这两年流量费一直在降。季婷也表示,2015年以来,江苏移动的流量费至少下降70%。
今年3月,三大运营商公布自提速降费以来的成效。中国移动称,2014年到2016年间,中国移动手机上网平均单价累计降幅达63.5%;中国电信表示,过去两年,中国电信手机流量费下降57.4%;中国联通表示,中国联通去年流量平均资费水平降至新低,相比2015年底降幅超过48%。
江苏电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2009年前后,随着3G、4G的全面商用,移动网络开始普及,流量处于“限量”时代,“流量是值钱的,个体、企业都会向运营商批发流量,虽然不断降费,但用户需求快速增长,从每年的财务报表上看,流量收入都不错。”但他预计,各家运营商靠流量挣钱的时代,可能到今年底就会结束。
提速降费倒逼5G加速布局
“流量资费持续下调是必然趋势。”通信产业战略研究员李旭明说,4G以后,手机更多以移动智能终端的形式存在,移动支付、新闻信息、娱乐、出行等等,手机更多承担的是互联网服务,语音通话实际上只是手机的众多功能之一。手机也从语音通话时代步入流量时代,“降流量费用”自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管道先行的三大运营商,既要契合民众提速降费的需求,又要让自身拥有一定的利润,只有加快技术更新才能让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这也倒逼5G和物联网的布局加快步伐。”
记者了解到,江苏电信正在组建智慧家庭、物联网、翼支付等生态圈。中国移动已制定面向2020年的5G发展规划,并成立“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围绕基础通信能力、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与产业伙伴开展业务应用和产业布局。
李旭明介绍说,与4G相比,5G网速更快,用户在一秒钟之内,就可轻松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除了速度,5G具备更强的性能、更多的场景、全新的生态,不仅考虑人与人的交流,也考虑人与物、物与物的交流,比如车联网、云端机器人,是又一项技术革新。可以预见,随着技术进步、5G普及以及民营通信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提速降费”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朱秀霞 黄红芳)
[责任编辑:9月1日起,收了20多年的国内手机长途漫游费全面取消,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实施。这是电信提速降费工作中的一部分,那么关于提速降费,三大运营商还有哪些动作?手机用户关注的流量资费会下降吗?
  资料图:市民正在体验移动4G。陈超 摄
用户无需申请、自动生效
9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所有手机用户无需申请,自动生效。
三大运营商8月30日公布的相关材料中,有运营商称,由于计费规则调整和系统改造情况复杂,工作量巨大,因此在国内手机长途漫游费取消初期,欢迎用户咨询或反映相关问题。
截至7月底,三大运营商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3.7亿户。中国电信称,取消国内手机长途漫游费,预计将惠及中国电信8000万用户。中国联通表示,该措施让亿万用户早日获得提速降费政策带来的“红利”。
注意到,在手机长途漫游费取消的同时,移动电话通话量在持续下降。工信部数据显示,1至7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1.57万亿分钟,同比下降4.7%。其中,国内长途通话时长0.24万亿分钟,比上年同期下降34.3%。
  1至7月,国内手机长途通话时长情况。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截图。
提速降费还有哪些动作?
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宣布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漫游费后,将持续不断深入推进提速降费工作,2017年将大幅度降低面向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等。
中国移动还提出,打造高品质有线宽带网络,新建宽带全部采用光纤到户。中国电信也称将加大光网投入,年底前基本实现南方区域乡镇以上光网全覆盖,行政村光网覆盖比例提升到75%。中国联通提出,将全面推出“不限流量”产品,如“冰激凌套餐”。
注意到,在三大运营商公布的2017年提速降费措施上,均提到降低国际长途漫游费,并已有措施实施。以中国联通为例,今年以来,曾2次下调国际漫游费,其在5月底最新的一次调整中,国际漫游费最高降幅达99%。
另,三大运营商8月份发布的半年报均显示,三大运营商将积极参与5G标准制定和技术试验,并在多个城市进行5G外场试验。按计划,运营商将最快在2020年实现5G正式商用。
  资料图:当地民众在山西太原一移动营业厅内体验4G网络。中新社发韦亮 摄
用户手机流量费会降吗?
近来,三大运营商发布的关于提速降费消息中均显示,要提升用户“感知”。工信部今年1月份的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中也显示,要有效提升用户“获得感”。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用户对流量使用量加大。工信部数据显示,7月份,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超1700M,所以消费者对流量降费期待自不必说。
中国移动在半年报中称,上半年,中国移动手机流量资费下降36%。中国联通称,过去两年,中国联通手机上网每兆流量平均价格降幅超过48%。中国电信称,移动上网资费平均单价两年内下降57.4%。种种迹象表明,流量价格下调仍是未来的趋势。
  资料图:用户在用手机看视频,使用流量越来越多。中新网程春雨摄
流量统一收费、携号转网等会实现吗?
近期,不少网友还反映,使用手机流量时遇到“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国流量不够用”的情况。在中新网微博发起的相关调查中,微博网友@徐小同表示:我河北的号码,人在河南,每月套餐里的流量有2GB,河北省内流量不能用,每月还得充话费。
针对该问题,三大运营商此前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流量没有漫游费一说,本地流量实质上是一种优惠价格的流量。”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认为,“如果全国流量一个价,可能对那些每月使用流量较多的用户是一种不公平,因为他们享受不到本地流量优惠价格了。”
另外,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换手机号或换套餐。但现状是,在人口流动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很多人难以长期待在一个地方,既有异地消耗流量的需求,又不愿更换手机号。据了解,很多人的手机号使用了多年,也和众多银行、网络应用账号进行了绑定,换号无疑会很麻烦。
还有一部分用户在换套餐时注意到,可能另外一家的运营商套餐更适合自己,但又不愿意更换手机号转网,这该怎么办呢?甭着急,《规划》中也提到了,将推动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完)评论 | 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长途漫游费 账怎么算?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央视网消息:27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相继宣布:9月1日起取消漫游费!这比之前预计的十月份取消长途漫游费提前了一个月。
  诞生于2G时代的漫游费已难为时代所容
  据了解,手机漫游费是2G时代的产物,诞生于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其中要求移动电话需收取每分钟0.6元的自动漫游费。到了2008年,工信部正式规定主叫每分钟0.6元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
  不可否认的是,漫游费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平衡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为落后地区的通信建设提供一种额外资金。但随着中国大步迈向5G时代,通信基站建设成熟稳定,仍然坚挺的漫游费愈难为时代所容。
  手机长途漫游费将取消 流量还在分本地和全国通用
  手机长途漫游费都要取消了,这里还有一个现实问题要正视,那就是手机流量仍然分为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
  现在人们对流量的需求早已多于通话,公众对于流量漫游费的&痛感&要比通话漫游费大得多。对于一些人来说,出差在外如果全国流量用完,而本地流量仍然大量富余,这是最尴尬的。超出套餐之外的流量收费并不便宜,通常一兆就需要两三毛。在智能手机时代,随随便便用几十兆是很快的事情。
  通话方面的长途漫游费可以取消,流量漫游费是不是可以取消?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通话方面的长途漫游费,这本账到底该怎么算?
  央视评论
  无论如何,都得给三大运营商点个赞!毕竟,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这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也让人们感受到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的诚意。
  三大运营商终将利民好事落到实处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在工信部的不断督促下,三大运营商不断调整资费项目和标准,把一大批不合时宜的收费项目逐步降低或取消。而全面取消手机漫游费的说法,始于今年3月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报告行至此处,大会堂内的代表委员掌声雷动。足见,这是百姓期盼已久的事情。从那时起,三大运营商抓紧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入手,完成相关调整工作,终于让这项让利于民的好事可以提前落到实处。
  漫游费取消多数民众感受不深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次取消手机漫游费,一些人不会感受到变化。许多消费者的账单里,早就没了漫游费、长途费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套餐费及固定费、套餐外语音通讯费、套餐外短信费以及流量费等。
  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运营商的营收结构和比例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语音收入逐步式微,而流量成为了收费的新宠,通过流量来通话早就成为了可能。就拿中国移动举例,2017年一季度,中国移动实现营收1840亿元,手机上网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01%,总通话分钟数较上年同期下降7.0%。其他两家运营商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流量费给消费者带来的痛感更强。运营商选择提前取消长途漫游费虽然是向消费者让利,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送了一个顺水人情。反正这块业务已经式微,在国外很多地方也早就取消长途漫游费。
   提速降费成推动社会创新发展必要手段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用一部手机,我们就能方便地逛商场、进便利店,甚至买煎饼果子。近一段时间,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出现的无人超市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行业的巨大前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仍有非常大的潜力,但各种互联网应用软件在使用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流量,整个社会对流量消耗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这个角度讲,电信运营商给社会提供的服务,同样具有基础性和协同性。提速降费这本账不是运营商的小账,而关乎国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以及新业态发展的大账。
  最后,从本质上讲,在一国之内对费用进行区域划分的架构并不符合互联网产业的逻辑。研究表明,从技术的角度讲,国内漫游的成本并不高。而之所以会产生成本,很大程度上就是各个以区域来划分的分公司的利益。当下,三大电信巨头受到互联网企业的冲击很大,拥抱互联网思维是适应变革的必选之路。因此,破除这样的收费模式本身也是在突破传统的地域分割思维,走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期待取消通话的长途漫游费只是一个开始。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王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赵晋
责任编辑:田宏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