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与烯丙基丙二烯双自由基基(丙二烯双自由基基在双键上)相比,哪个更稳定

含烯丙基环氧树脂/硫体系的固化特性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含烯丙基环氧树脂/硫体系的固化特性研究
【摘要】:文中首次报导了含烯丙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 (DADGEBA)在硫磺作用下的固化行为。通过凝胶化时间 ,DSC ,FTIR的测定 ,对该体系的固化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硫磺与环氧树脂DADGEBA的反应机理。该体系可在高温下固化 ,有两个明显的放热峰 ;固化反应的机理可能为硫磺在高温下八元环首先发生均裂从而产生链自由基 ,然后硫磺自由基一方面与烯丙基双键作用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 ;另一方面烯丙基中α位的活泼氢向硫磺链自由基发生转移 ,从而产生巯基 ,然后巯基与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反应。最终 ,通过上述两种反应使整个体系交联固化。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TQ3235【正文快照】:
引 言环氧树脂由于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及优异的尺寸稳定性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目前广泛使用的热固性树脂仍以环氧树脂为主。环氧树脂存在着耐热性差、性脆等不足,因此,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公司以及研究机构都在致力于高性能环氧树脂的开发,并已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韦春,谭松庭,刘敏娜,王霞瑜;[J];高分子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孟季茹,赵磊,梁国正,赵冬一;[J];工程塑料应用;2000年08期
李齐方,杨庆泉,金日光;[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12期
冀克俭,邓卫华,张银生,尤瑜升,刘元俊,毛如增,汪信,陆路德,杨绪杰;[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4期
杨杰,王华东,龙盛如,杜宗英,陈永荣,李光宪;[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4期
李智,詹茂盛,肖威;[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3期
崔杰,刘长丰;[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8期
于萌;王涛;张立新;万平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闫联生;[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0年06期
王靖,张富新,沈学宁,黄发荣;[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2年03期
丁尚宗;[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copper-师剑英;;[A];第二届全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文选[C];2001年
刘锦霞;陈淳;孙超明;;[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莫毓敏;张佐光;顾轶卓;李敏;孙志杰;;[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亚萍;[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李玲;[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冀克俭;[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左瑞霖;[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杨军校;[D];四川大学;2005年
向海;[D];四川大学;2005年
陆绍荣;[D];湘潭大学;2005年
王戈;[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耿东兵;[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程群峰;[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增芳;[D];湘潭大学;2004年
杨明;[D];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000年
肖永栋;[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张吉法;[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王严杰;[D];华北工学院;2002年
陈科;[D];重庆大学;2002年
李强;[D];浙江大学;2003年
董奇志;[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刘义红;[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龙威;[D];浙江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文峰;梁国正;陈淳;王国建;;[J];高分子学报;2006年06期
官建国,王维,龚荣洲;[J];中国胶粘剂;2000年05期
尹力力,宁霞,朱聪慧;[J];皮革化工;199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海江;[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卜东飞;;[J];汽车与配件;2011年37期
李宏静;刘伟区;魏振杰;;[J];石油化工;2010年10期
赵敏;潘福奎;郭宪英;;[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年02期
王琦玲;赵勃;李玲;;[J];化工中间体;2011年08期
罗健军;刘强;李镇江;孙鹏;张勇;张林;;[J];化学与黏合;2011年04期
李建明;王小妹;陈为都;;[J];粘接;2011年07期
孙九立;张秋禹;邢瑞英;王雯雯;张军平;;[J];材料导报;2011年08期
仇伟;潘沛颐;李晓艳;李欣欣;韩哲文;;[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1年03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学建;高俊刚;王士臣;闰明涛;董喜华;;[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张伟民;董炳祥;王小萍;陈文秀;周菊兴;;[A];第十三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冯连芳;薛裕华;顾雪萍;胡国华;;[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孙培勤;杨勋兰;孙绍晖;刘大壮;;[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李亚锋;程珏;刘小頔;张军营;杨万泰;;[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张英强;姚国英;严浦;周胜斌;;[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薛妍;李文彬;;[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张程夕;罗晓霞;凌红;顾宜;;[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蔡少君;范敦贵;刘学清;刘继延;;[A];2011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玉香;[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许景哲;[D];延边大学;2005年
傅深渊;[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建勋;[D];吉林大学;2005年
区耀光;[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韩秀萍;[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任国飞;[D];浙江大学;2006年
姚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王婷婷;[D];吉林大学;2012年
王浩林;[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许元花;[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刘丹丹;[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柏永伟;[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自由基的稳定性:
A.丙烯基自由基
B.烯丙基自由基
C.丙基自由基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2.问答题 3.问答题 4.问答题 5.问答题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浅析NBS自由基取代反应的几种历程 三亿文库
浅析NBS自由基取代反应的几种历程
第18卷第2期夫乎札乎2∞3年4月‘阻浅析NBs自由基取代反应的几种历程于世钧赵洪霞吕丹(辽宁师范大学化学系大连儿6029)摘要N一嗅代丁二酰亚胺(NBS)是烯丙卤化最常用试剂.本文着重论述了NBs与烯烃反应的几种历程,并加以分析,从而帮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NBs自由基取代反应的历程。卤代化合物是许多合成反应的起始原料,这些化合物太多易于从母体烃类通过采用卤索单质或其他卤化剂的自由基取代反应制得,最为常见的是烯丙卤化。在实践中,有很多卤化试剂如N-溴代酰胺,N?溴代叔丁胺,l,2一二溴一l,2,3,4一四氯乙烷,N一溴代丁二酰亚胺(NBs)等可以在烯丙基位上发生卤化反应,其中N一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是一种最常用的试剂。采用这一试剂的反应称wolll一zied”反应。然而,许多同学对这一反应的反应历程仍然不是很清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现行的一些教材对这一反应提出了不同历程,使学生无所依从。另一方面是许多教材由于篇幅限制没能把这一历程讲述透彻,导致学生产生疑问。本文试述了几种NBs溴代反应的历程并作了一些粗浅的透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NBs溴代反应。19“年,B100m6eld曾提出一个以丁二酰亚胺自由基链递体为基础的反应历程…,可表示搬:p与…◇?能◇一蛐一◇…?扣巾一◇一陆6l万方数据O终止:2f八00Y》.一V~O00人人人0O0◇.姐一V川0H?+H?一R―H在B100m6eld历程中,NBs直接提供了丁二酰亚胺自由基,是反应的实体。这一反应历程曾得到广泛的承认。但后来,在研究环境因素(氧气、光)、反应杂质(水、溴化氢、分子溴)、引发剂(过氧化物)等对NBS溴代反应的影响时,人们发现在反应过程中连续地除去环境因素和反应杂质能使反应时间延长,最后烯丙溴代产物减少,溴加成产物增多。这些现象用B100m―Beld历程是无法解释的,这是Bl∞m6eld历程的不足。1953年,G0l曲nger提出了以溴自由基链递体为基础的反应历程”1,可表示如下:一昕人0≮㈣0HBoO+Bk引发:传递:心即Ⅲ一H。十Bk―Br’+KB‘终止:R.+R.一R―RBr?+Br?一B如R?+Br?――'R―B‘。◇篡。一晰人0旷“+BbG0l曲nger观察到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性质像N-氯代丁二酰亚胺一样,并已经知道N一氯代丁二酰亚胺是提供低浓度分子氯的来源,因而确定NBs也是一种正的卤素化合物,即分子中具有较强极性的化合物,同样能和微量的卤化氢反应,从而提供实际的溴化剂分子溴,据此,他提出了上述反应历程。G01dfinger提出的这一反应历程能很好地解释诸如NBs溴代反应在有微量的演化氢时,为什么能够进行等现象,因此,比B100nlfield历程更为合理。在G01dfing”历程中,NBs的作用是持续提供低浓度的分子溴,而不是直接提供溴自由基,即该反应的实体是分子溴。实验证明,用低浓度的溴进行溴代反应与用NBs的溴代反应是相似的”’。如在汞灯照射下,在环己烷或丁烯酸甲酯的四氯化碳回流中,在氮气流下缓慢地通人溴,就能达到在烯丙基上溴代的目的。另外,通过取代甲苯和有关化合物的竞争的溴代反应的研究,也能获得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些体系中的苄基上的氢对于分子溴和NBs具有相似的活泼性,在甲苯和含氘的甲苯这两种试剂进行的溴代反应中,氘的同位素效应基本上是相同的”。。此外,Pea卜62万方数据son和MaItin曾用分子溴、NBs、N一溴代四氟丁二酰亚胺和N一溴代四甲基丁二酰亚胺等对取代甲苯的溴代反应进行Harnmett研究,并获得了几乎等同的p值,即所有试剂在80℃都是一1.36(与,+相关)。因而形成了这样的结论,对于苄基的溴代反应来说,是溴原子完成了夺氢反应”J。综上所述,用G0l曲nger历程解释NBs溴代反应更为合理。1970年,Incremona也提出了以溴自由基链递体为基础的反应历程”J,这种历程不同于GOLd6nger的历程,可表示如下:g发.量一。人。1专递:Br.+RH―R.+HBr。◇一人V。8”“一V“椰。人R-+BT2一h?+RBr终止:R-+R.一R―丑Br?+Br?―-BqR?+Br-一R―Br在Incremona历程中,引发阶段与B100nlfjeld历程的第一步相同,而传递、终止阶段与Goldfinger历程的后两步相同。在Incremona历程中,NBs起两个作用,一方面是在光照作用下生成溴自由基完成链的引发,起提供溴自由基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在链的增长过程中,NBs与反应中生成的溴化氢反应,生成了分子溴,提供了溴源以备下步反应,从而NBs又起提供分子溴的作用。因此,这一反应历程既不同于B100m6eld历程也不同于Goldfinger历程。虽然它能很好地解释在反应中有少量的溴化氢或分子溴时能加速反应,但从本质上看,它未能很好地解释在有微量溴化氢存在时,为什么NBS溴代反应也能发生这一现象。因此该反应历程仍存在一定的缺陷。1959年,Dauben和Mccoy提出了另一个以溴自由基链递体为基础的反应历程‘“,可表示如下:。◇川m一。◇.叫喁引发:鳓一―1@三鳓++@…。:传递:Br.+RH―R.+HBr@…t一9“一?万方数据R。+Bk―Br。+RBr(B乜来自HBr和N鹏的反应)。◇川埘叶一。令啦终止:R?+R?一R―RBr.+Br。一BbR?+Br-一R―BoD¨ben和Mccoy发现NBs溴代反应对自由基引发剂和抑制剂十分敏感,如果不用微量的引发剂。该反应就不能发生,据此提出了上述历程。这一反应历程从形式上看不同于G0ld一6nger历程,但在本质上和G0ldfinger历程是一致的。NBS在反应中的作用都是持续提供微量的溴化剂分子溴。这一历程是Gold丘Il目”历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在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溴代反应加速这一现象。2总结与讨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NBs溴代反应是以溴自由基为链递体的历程进行的。但NBs在反应中,只起了连续稳定地提供低浓度溴化剂分子溴的作用,并不直接提供溴自由基。该反应的实体是分子溴。因此,G0ld丘Ilger历程是更为合理的。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在NBs滇代反应中,反应的实体是分子溴,那么为什么分子溴不以离子或自由基机理与双键进行加成反应呢?这是因为在这一反应历程中,NBs和分子溴都显示了类似的选择性”’,由于分子溴的浓度太低,就双键的溴化来讲,只是进攻的溴分子中一个原子转为与基质相连,不论这是亲电加成还是自由基加成,另一个溴原子必然是来自另一个含有溴的分子或离子。B,一陆+一f;―。B前一+Ⅳ一一f一&m一陆+L‘―28q一+Ⅳ一m―2一一瞰一卧+拿Br一』一+瓯一Br一』一一C?一C―BrBr―C―●m―C一由于浓度很低。合适的实体在附近出现的几率不是很高,中间体一旦形成,平衡将向左面移动,使加成速率减慢,结果烯丙取代可以竞争成功。所以,尽管NBS溴代反应是以分子溴为反应实体,但仍以自由基取代为主。参考文献lHL幽gRL,GohSH,O吨SH.neCh蛐istryoffbeRadical岛k出n:EdWardA删ld,19742Mccfa山BP。俐d盯JM.尸hch研sDc.196l(2):∞31hkW^,HuyBerES.Method3in№Radic日lCh啪is时.N_Yo出:M帆dDekk廿,19694B娜们R.E.MartinJC,^m恤m‰,1%3,85:31425王积博.高等有机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6D日ubeI'HJ.McC吖LL,^mC妇R鼬.1959.8I:4%37W扯唱C,m铝盯^L,1h越吖DD』^m‰胁.1963,85:365“万方数据
联系客服:cand57il.com小木虫仪器共享
lab.muchong.com
实验样品检测、分析CNAS/CMA认证资质
当前位置:
&烯丙基自由基与苄基自由基谁更稳定
烯丙基自由基与苄基自由基谁更稳定
作者 积跬步
如上,烯丙基自由基与苄基自由基谁更稳定
如果是没有其他基团的影响,只是单独比较烯丙基自由基与苄基自由基,他们俩的稳定性相当,比较不了。
两者大致相当,非要比较的话,苄基因为电子离域程度大比烯丙基大一点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烯丙基自由基稳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