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语文最规范标准的书,就是可以当语文课本的书,谢谢。如果词汇丰富就更好了。

语文英语字词什么书记载了一个语文字词最原始的意思,以及英文单词的由来比如说,饿,为什么是饥饿的意思
语文英语字词什么书记载了一个语文字词最原始的意思,以及英文单词的由来比如说,饿,为什么是饥饿的意思
  最常用的词典,就汉语词典而言,是《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因为它们最权威最实用.当然我也很推崇《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因为它们具有最高的学术水平,是最权威性的. 这些词典有一个共性:规范性.从中国词典的祖师爷、东汉的许慎和他所编写的、中国词典的开山之作《说文解字》开始,规范意识(或时髦一些叫做“情结”)就是中国词典的生命线!“典”者,规范也.从规范意识角度上说,20世纪里,最有规范意识的词典就是《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
与《语文英语字词什么书记载了一个语文字词最原始的意思,以及英文单词的由来比如说,饿,为什么是饥饿的意思》相关的作业问题
1.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英语啊.就要多多积累单词,你词汇量大了,看阅读也就轻松了.还有就是多读,多背.题也就难不到你了.语文还是要多看书(世界名著).除了背书本上的,还有一些课外的,像一些比较著名的词和诗.你一定会用得着的.
1.chicken chick2.bo tubo
挤满教堂.packed打包好的.一般行李打包好了的话,就是满满的.
语文是人教版的,数学是北师大的,英语是仁爱的
你是说国际音标的书么.很多口语书里都有发音现象的解释的啦
应该用steal 因为不定式to 后面需要跟动词原形啊 stole是steal 的过去式完成时其实可以看句子中有没有already,for many years 等词,有就是用完成时肯定是一个时间段,就是have been 句型 再问: 如何自己造句呢,那什么时候使用? 再答: 就是看这个动作对你有没有影响,比如,i
答案:英语考了96分语数英总分为276语文数学平均分为90即是不管语文数学各考了多少,这两科的总分是90+90=180分所以剩下的一科英语考了276-180=96分懂了吗?
(95 *3- 6 -9 ) 除以 3 = 90 分 语文90+6=96 分 数学90+9=99 分 英语
90,90,60 再问: 能写出过程吗 再答:
推荐几本吧.虽然需要非名著类,但是还是要推荐下《红楼梦》,实在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了.一开始可能会看不下去,一定要挺过这个坎,第一次读建议借本《红楼梦诗词鉴赏》配合看,仔细读懂第五回后就对书有了个大体掌握啦.看完红楼后可以看看周汝昌老先生对红楼的相关点评,87版的电视剧也很不错的.哲学类可以看看鲍鹏山的《风流去》点评先
谁让我们是学生呢
不要遗忘就没什么,闲暇之余回顾下语文英语,采纳我吧
最少可能人数=(39+49+41)-(14+13+9)=93(人).最多可能人数=(39+49+41)-(14+13)=102(人).
  因为语文和数学的比是3:2,语文和英语的比是4:3,所以语文和数学和英语的比是12:8:9,所以语文考了232/(12+8+9)*12=96分
我不是什么高人,但我想对你说:加油!你记那么多还不如现在先把老师叫背的东西背了先,再多做做一些阅读题,多看看一些作文一些诗词,如果看到自己觉得很好的句子或者诗词就摘抄下来或者背,到考试写作文的时候说不定能派上用场.对了,如果你觉得乱,可以分开本子记,这样找的时候也方便也不会很乱.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语文很重要,中国人连语文都学不好,还谈其他?多读书,多看报,你的语文成绩可以提高上去的.英语也一样相当重要,以后你上了大学就会知道英语不好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再问:
谢啦 可以的话请发给我一下
语文:1 文言文两则【字词荟萃】1、形近字组词.弈( ) 俱( ) 援( ) 盂( )奕( ) 惧( ) 缓( ) 孟( )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 )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 ) ( )3、选字填空.诲 悔(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 )的.(2)对丁艳萍 生命阅读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1956年《汉语》《文学》课本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对比研究
上传: 丁艳萍 &&&&更新时间: 14:30:20
1956年《汉语》《文学》课本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对比研究
1956年《汉语》《文学》课本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对比研究1956年《汉语》《文学》课本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对比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09级教育硕士(语文) 王慧
(一)研究背景与写作的出发点
2009年秋季随着内蒙古自治区高中全面使用新课改语文教材以来,人们对新课改语文教材的评价褒贬不一。这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材的重要作用和它对日常教学的重要影响。语文教材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工具,它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语文教材、新的教学方法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尤其是语文教材,已经从&一纲一本&的时代跨入&一纲多本&的时代,使语文教育有了更多的发挥余地,但是,随之而来的评论声也不绝于耳。因此,人们对语文教材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探讨如何编写语文教材既适合我们的民族心理,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新的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教材编写者在思考教会学生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由过去的只注重总结性评价到现在的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再到教师,服务的对象都是学生,所以,衡量一套语文教材编写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应该是学生究竟从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学习的过程。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们运用语文教材的目的是&用教材教&,而现在&教教材&的现象却广泛地存在着。在努力改变这种现状的同时,当前,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语文教材显得迫在眉睫。当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套教材我们能够称之为毫无瑕疵,所以,教材探索之路也会永远延续。
语文教材从一纲一本发展到一纲多本,每一个时期教材的发展都吸引人们的目光,人们研究的脚步也紧跟教材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人们对于教材的研究,以横向研究居多,即同一时期各种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如西北师范大学杨小平的硕士论文《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等,同一时期教材的各种系统设计完备程度相当,可以互相比较,所以,也有的教材比较方面单拿出某一系统比较,这类研究成果较多,如扬州大学江虹的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教材选文系统的比较研究》,但是在教材比较方面纵向比较的相对较少,即不同时期语文教材的比较。人们有的时候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把过去的一切都抛弃,包括优点和缺点,因此,教材比较有必要向前看的同时向后看,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研究。教材纵比方面,华东师范大学钱小红的硕士论文《&国文百八课&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的比较研究》将两套跨越百年的教材进行比较,开拓了教材比较的新领域。
本文所要比较的两套教材即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材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前人没有做过对比研究。关于《汉语》《文学》教材的研究,王富仁、郑国民主编的《当代语文教育论争》详细介绍了20世纪50年代汉语、文学分科的时代背景、内在原因以及分科后文学教材的价值。浙江师范大学刘颍贤的硕士论文《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改革述评》通过对分科改革历史文献的梳理,较为详细的描述了分科改革的背景、起因、实施和终止,并在此基础上,对这次分科改革作出分析与评价。
当然,在不断探索新道路新方法的同时,更应该善于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无论是同时期教材的横向比较还是不同时期教材的纵向比较,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可以从中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便于今后编写出更合适的教材。本文就是通过对人教版1956年出版的《汉语》《文学》分科语文教材和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探讨两套教材的优长和缺点,为教材编写提供一点可以借鉴的经验,试图为教材编写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的研究意义即在此。
(二)概念的界定
根据顾黄初、顾振彪的《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王相文、韩雪屏、王松泉《语文教材研究》和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的观点,语文教材有泛指、专指和特指之分。泛指语文教材,顾名思义,范围相当广泛,一切对人们的语言行为可以产生影响的书面的、口头的材料,比如书本、杂志、报刊等。特指语文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或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直接用于教学或者与教学相关的材料,包括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指导书、语文教学参考书、各类选修教材、学生的辅助读物,还有幻灯片、音像教材、教学软件等。专指语文教材就是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和依据,是教学内容最基本的载体,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本论文中所指的语文教材即专指语文教材。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
《汉语》《文学》课本是1956年到1958年间使用的语文教材,采取汉语和文学分科编排的形式。《汉语》课本由张志公主编,《文学》课本由张毕来、蔡超尘主编,其中《汉语》课本共六册,《文学》课本共六册,都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56年到1957年间陆续出版,以下简称56人教版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到2003年出版。以下简称现行人教版教材。
本论文拟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内容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汉语》《文学》教材所依据的教学大纲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所依据的课程标准。
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两套教材的选文系统和语文知识的比较。
一、教材编写的历史沿革
从历史的角度总结语文教材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比较56人教版教材与现行人教版教材的优缺点。以下分别就建国之前和建国之后两个历史时期加以简要叙述。
(一)建国之前语文教材发展概说
&&& 由于建国之前,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古代社会、动荡的近代和现代社会,所以以下介绍分别就这三个阶段进行简要地梳理。
在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之前,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的语文教育都是与经学教育、哲学教育、史学教育和伦理学教育连在一起的,并没有独立设科,所以,语文教学并没有单独的教学体系。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从不同的角度看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但是,蒙学教材、经学教材、文选教材和诗选教材为古代语文的主体教材则是确定无疑的。[]
1.蒙学教材
中国古代的蒙学教材是比较发达的,最早的识字教材可推至周宣王时期的《史籀篇》。由于古代没有汉语拼音,识字教学只能靠口耳相传和多读多写。这些蒙学教材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儿童识字,但它们同时又可以对儿童进行伦理教育、常识教育和历史故事传播等。如果说这些蒙学教材中每一本的教育任务是单一的或者不全面的,那么,从周秦时代发展到明清时代,中国古代的蒙学读本则发挥了优势互补的作用,它们发挥的是整合优势。下面举几本有代表性的蒙学教材加以说明:
《急就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识字教材,西汉时史游编撰。《急就篇》作为当时主要的识字课本,流传时间达600余年。按照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等分类,汇编成三言、四言、七言的整句,便于背诵。尽量避免字的重复,同时每个句子都表达一个独立意义,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生活常识,同时达到识字的目的。
《千字文》传为南北朝时期梁代的周兴嗣编著,是古代成书时间较早、流传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的蒙学教材。直至清末的农村地区仍在使用这本蒙学教材。采用对偶的形式清楚地介绍了天文、地理、自然、伦理、园林、起居等方面的知识,字数只有1000个但传播范围异常广泛。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不能不说也不得不说的教材,至今少儿的启蒙读物中仍有它的身影。全书共1122个字,既是识字教材又能对儿童进行很好的思想教育。同样是韵文,便于学习,如第一部分&人之初,性本善&&幼不学,老何为&等是很好的思想教育的范例。
《增广贤文》最大的特色就是许多富于哲理的名言警句至今人们仍然在用,可见其影响之久。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等一些富有生活哲理的警句既便于背诵又能给儿童指明生活的方向。
2.经学教材
在语文学科没有独立设科的封建时代,经学教学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正宗。&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是贯穿整个封建时代的经学教材,还有儒家的经典教材《论语》《孟子》,是封建时代士子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孔子就曾经在《论语&为政》中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正是孔子倡导的儒家伦理道德准则。再如《礼记》中&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有很多道德标准已经变成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至今仍然代代相传,例如前面讲到的人与人之间的&礼&&孝&的观念,我们在去其糟粕的同时,经学教材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的地方。
&&& 3.文选教材
我国语文教材的文选型课本最早可推至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太子萧统(谥号:昭明)所编的《昭明文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觉醒时代,这种意识在《昭明文选》的编撰上就能反映出来。萧统在编书的时候把文采作为主要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而不把经书和子书作为选材内容,按选文的体裁分类,但是除了选文并没有其他相关内容的介绍。科举制产生以后,《昭明文选》更是书生的必读之作,古语有云:&《文选》烂,秀才半。&《文选》中的选文为写文章提供选材和模仿文章作法有积极的作用。直至今日,这种按体裁给文章分类的方法仍然被人们沿用。
4.诗选教材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尤其是唐诗达到了中国诗歌的巅峰,这与唐代重视诗歌有很大的关系,唐代科举就曾经把诗歌列为考试内容。因此,宋人把诗歌教学作为蒙学教材的内容,如《神童诗》《千家诗》。其中,《千家诗》作为诗歌类的蒙学教材,在中国古代流传是相当广泛的。现在流行的《千家诗》共收录诗歌226首,按照季节、时令排序,同一主题不同作者,既方便比较风格又能收到良好的审美效果。此外,《唐诗三百首》也是长盛不衰的诗歌类教材,由清人孙洙编写,民间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其影响之大。
&&& 当然,除了以上列举的四类主要教材,古代的语文教材还有很多种类,如专门讲文字和声韵知识的工具书,前者有王筠的《文字蒙求》,后者有叶苏云的《幼学平仄易记略》等。从今天的角度看语文教材的发展,显然文选教材和诗选教材更贴近语文独立设科后语文教材的发展趋向,但是,古代还没有出现把上述内容综合到一起的综合类教材,教材除了教学本身的内容外没有辅助教学的知识,全凭讲解者和学习者的主观判断,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很多教材内容在流传的过程中未免有失偏颇。
一般来讲,划分历史时期的时候是把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五四&运动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阶段划分为近代,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建国划分为现代。语文学科的发展虽然跟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它毕竟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在近现代这一历史时期,对于语文学科本身来讲,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1902年到1904年&壬寅&&癸卯学制&的颁行,它标志着&中国文学&正式设科,语文学科从此走向了独立化、科学化的道路,这是古代的语文教育和其他学科混合到一起的传统语文教育走向近代具有科学意义的语文教育的重要一步。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材的形成不是与语文独立设科同步发展的,它是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点,是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最终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教材所具备的练习系统、作业系统等体系完备的教科书。这里把语文教材的发展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1840年到1904年,1904年到1919年,1919年到1949年。
1.1840年到1904年之间的语文教材发展概说
这一阶段虽然语文教材的发展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阶段,但是这一时期又不同于前一阶段的情况。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大刀长矛和坚船利炮的对决使国人把救亡图存的希望放到了西学上。于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下,洋务学堂开始建立,再加上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古老的为科举而进行的教育在这一轮对决中失败了。
教育思想的变化自然导致教科书编写思想的变化。梁启超从中西幼教的比较中发现了我国幼教的不足,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学院师生编写出一套《蒙学课本》,这是我国自行编写教科书之始。其编辑大意:&泰西教育之学,其旨万端,而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三大纲&&&[],这套教材在&德、智、体&编写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我国传统蒙学教材的形式编写,中西杂糅,这也正是这一时期语文教育的发展特点。
2.1904年到1919年语文教材发展概说
年,&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文学&正式设科。这里的&中国文学&并非纯文学课,是相对于当时设立的&外国文学&而言的科目。从这时开始,语文教育开始真正走向独立,走向学科科学化的道路。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材有林纾编的《中学国文读本》,吴曾祺编的《中学堂国文教科书》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选文按照先今后古、由近及远的顺序编排,以每学期为单位分册、分集编写,每集之前有例言一篇,综述文学渊源,评论文章优劣,这是语文教材中编入语文知识的雏形。尤其是谢无量编的《国文教本评注》影响最大,这本书突破了以时间为序的编排体系,从时代先后和文字深浅两方面入手,并尝试以文体分编。选文前面增加题解、作者介绍还有注释和夹注等内容,起到帮助学生阅读的作用,扩充了教材的助读系统。
这些都是语文独立设科后教材编写的有益尝试,无论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还是教材编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这一时期的语文教材仍然呈现出保守的倾向,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尤其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以后,重新倡导&尊孔&&读经&,并且教材的选文基本上仍然是文言文,与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材仍然有距离。
3.1919年到1949年语文教材发展概说
这一时期是个极为动乱的时期,三十年间中国几更政府,我们的国家多灾多难,但是,这一时期对于语文教材的发展却是最为关键的时期。而且,不仅是语文教材,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理论,教学观念和方法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1919年爆发了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白话文和文言文的斗争。关于白话文,早在清末人们就认识到文言的滞后性,从清末到&五四&运动爆发,白话文运动从来未曾停止过。尤其是西学东渐以后,梁启超深切地认识到&言文不一致,足以阻科学之进步&,他发动的&小说界革命&有力地提高了白话小说的地位。到了&五四&运动,白话文在和文言文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白话文运动对语文学科的贡献巨大,它改变了语文教学的手段,为普及教育、开启民智打开了大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材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言文不再是教材的正宗,而是变成了文言、白话并列的局面;教材的体系也开始趋于完善,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教材的规模。
1919年到1927年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是语文教材由全文言到文言、白话兼备的转型时期。教材一般按文体将选文分为记叙文、抒情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除此之外,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发生重大转变,反映新文化的大量作品被选入教科书,如郭沫若的新诗,周树人的小说,周作人的散文,陈独秀的论文,胡适的演讲等。同时还扩大了古文的选材范围,并选入外国文学作品,使得教科书的编写紧跟时代脉搏。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教材有顾颉刚、叶绍钧合编的新学制初中《国语教科书》,沈星一编、黎锦熙和沈颐校对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穆济波编的《高级国语读本》还将作业系统作为教材的结构要素被编进教材之中,这是对旧式语文教材的又一大突破。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中国存在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又称为&解放区&),另一方面是国民党领导的白色政权(又称为&国统区&)。语文教材的发展也紧跟时代形势,呈现不同的发展局面。可以说,抗战以前的这十年,是我国语文教材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国统区的教材由民间编写,政府部门只负责审查。代表性的课本有叶圣陶编的《开明国语课本》,夏丏尊、叶绍钧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孙俍工编的初、高中《国文教科书》,朱文叔编的《新课程标准适用&初中国文读本》,傅东华编的《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等。其中,夏丏尊、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是当时影响很大的教材,直至今日,它对教材编写的影响依然很大。&编者在《编辑大意》里说&给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把选文按体裁分类,按&文章学&系统依次排列,每一课为一个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单元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这套教材的文体知识趋向系统化,读写任务趋向明确化,为以后新语文教材的编制,勾勒了一个基本的模式。&[]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使用的正规教材开始由&自由编制&向&统一编制&转变,教材中加进了&党义文选&,地方官僚和封建遗老还鼓动学生&尊孔读经&,大讲文言文,这一时期的语文教材出现了明显的倒退。由于特殊的社会形式,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自学课本&、&活用课本&和&进修课本&。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然坚持教材统一编制,由于特殊的政治形势,这一时期的&活用课本&仍在使用。
四十年代,解放区的语文教材发展也初具规模,值得大书一笔。这一时期的教材编写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为抗日斗争服务,为生产斗争服务。教材编写更注重实用文化,注重提高广大群众的语文水平。1945年由新华书店出版的《中等国文》是这一时期解放区语文教材的代表。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把汉语汉文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用途的掌握作为国文教学的目的,选文兼顾文艺文和实用文,而侧重点却在实际应用,这与解放区迫切需要人民学习文化知识的要求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该书的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也相对完善。总之,该书的指导思想就是实用。
纵观&五四&运动后到建国前的这一时期,虽然政权几经更迭,却是我国语文教材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教材内容经历了从文言到文言、白话兼具的变化,经学内容消亡而各种文艺文体、实用文体发展起来;教材的形式也经历了由单一的文选转变为助读系统、作业系统、练习系统完善的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材。语文教材的编撰更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注重实用性。在现代文学史上,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大家,如鲁迅、钱钟书、沈从文、汪曾祺等,他们虽然不是生于这一时期,却是在这一时期成长和有所作为的,这应该与他们所受到的语文教育不无关系。这一时期的教材发展脉络复杂,与政治形势的发展紧密相关,以上种种原因值得我们对这一时期的语文教材再进行深入研究,笔者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不做过多赘述。
(二)建国之后语文教材发展概说
通过以上对古代语文教材发展和近现代语文教材发展的简单回顾,我们发现,整个封建时代,除了朝代的更替,社会性质没有明显的变化,于是教材的发展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蒙学教材、&四书&&五经&等教材沿袭几千年;近代社会性质复杂,战乱频繁,于是语文教材也频繁更换。新中国建立以后,语文教材的发展也是在波折中前行并逐渐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我国著名语文教材研究专家顾黄初把当代语文教材的探索以文革为分界线加以介绍:
从1949年到1955年,这一时期正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1949年的语文教材是以老解放区的《中等国文》为基础,吸收旧中国国统区的一些语文课本有益的编写经验为了应急修订出来的。1951年的语文教材已经把过去的&国语&或&国文&改称&语文&,开始注重&听、说、读、写&四项训练。1953年语文教材在参考了各地意见的基础上对原来的课本进行修订。过渡时期的语文教材注重政治思想性,对当时肃清反动思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却忽略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这在后来的课本编写中被人们逐渐认识并得到重视。
到了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材开始应用。这是新中国语文教材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这次分科教学的准备工作从1951年一直持续到1955年分科教材编写出来,但是分科教材真正实行却不到两年就草草结束了。当年分科教材的编写者很多已经作古,但是分科教材的使用者至今回忆起那套教材,仍然觉得自己收获颇多,认为自己的语文基础就是靠当年的语文学习打下的。这里对分科教材不做过多叙述,留待下文详述。
1958年,全国出现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特点的&大跃进&,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语文教育紧跟政治形势,在没有编写教学大纲的情况下匆匆编写了当时的中学语文教材。课本选文大多是当时报刊上的实事性很强而质量不高的文章和一些不适合学生水平的政论文,而且很多课文还存在着&浮夸风&的问题,严重脱离实际,语文知识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960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以后经济形势好转。新形势下,中学语文教材也开始了适应新形势的改革,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课本是1963年使用的新编十二年制中学语文课本。这套课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更加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线索;选材面广,无论是体裁还是题材都很丰富;课文量比大跃进时期增加了一倍还多;选文文质兼美,具有思想和艺术双重典范作用;对语文基础训练格外重视。
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中国陷入了&十年浩劫&中,国民经济几近崩溃,教育形势也是紧跟政治形势的。这种环境决定了当时不可能有真正的语文教育。因此,文革时期的语文教材由各个省、市、自治区以至学校自行编写,教材内容几乎都是标语、口号和语录的汇编、批判性的文章再加上鲁迅的文章。有些地方还将政治、语文教材合编,称为&政文&教材,这种今天看来十分荒谬的语文教材在当时却是全国各地比比皆是,强调&语文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对语文的定性上把语文教育引入歧途。总之,&文革&十年使语文教育和语文教材的发展处于倒退阶段。
从建国之后到文革之前的这段时间,语文教材的发展与政治形势紧密相连。当&左&的思想严重的阶段,语文教材则紧跟政治形势,失去语文本身的特点,更多的是充当政治宣传的工具,这种情况下语文教材的发展基本处于倒退阶段。当政治形势好转,比如1956年建国之初和1960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语文教材的编排就会遵循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选入的内容是关乎语文学科自身的,直至粉碎&四人帮&之后,语文教材的发展才开始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揭开了语文教育的新篇章。随着1978年教学大纲的出台,语文教育逐渐回归正轨,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并分别为初、高中制定了不同的读写目标。这一时期代表性的语文教材有1978年出版并分别于年进行两次修订的人教社&合编本&语文教材,这套教材的编排以年级为基本层次,以能力训练为线索,将阅读、写作、听说和基础知识训练贯穿整个教材。还有1982年开始编写的人教社重点中学&分编本&语文教材,这套教材初中分为《阅读》《写作》,高中课本的阅读部分又分为《文言读本》(高一)、《文学读本》(高二)、《文化读本》(高三),再加上《写作》课本,这套教材迈出的改革步伐较大,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986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同年9月国家教委成立了第一个权威的教材审定机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改变了过去&编审合一&的教材审定制度,变成&编审分开&,这极大地激发了从中央到地方教材改革与编审的热情,国家教委亲自组织了八套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六三制&&五四制&各一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五四制&一套,上海、浙江&五四制&各一套(上海自己又编两套),广东、四川八家师范院校&六三制&各一套,辽宁省、江苏省、北师大实验中学和四川颜振遥同志的&六三制&各一套。其中部分教材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1992年审查通过,准予1993年秋季全国适用。在此期间发生于二十世纪末的&语文大讨论&引发了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又一次争论,国家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明确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针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又一次调整了语文教材的内容,对此不做过多叙述,留待后文比较的时候说明。
纵观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有一条规律一直没有变:那就是语文教材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究竟什么样的语文教材更适合我们的学生,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借鉴经验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我国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毕竟是我们的母语,探寻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特殊道路,才能提高全民族整体的语文素养。
二、两套教材的编写背景介绍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学科的含义和性质是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对语文学科含义和性质认识的不同决定了人们的语文教育观和教材编写理念的不同,甚至是教学思想的不同。因此,探求语文学科的含义及性质有利于我们理解当时教材编写的理念。&语文&这个词产生的时候就具有随意性,建国前的小学语文称为&国语&,中学称&国文&,&语&指口头语,&文&指书面语,合称&语文&是针对当时口头语和书面语相脱节的状况而言的。关于&语文&这个词的来历,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经在一封信中谈到:&&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字之含义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本意合矣。&[]由叶圣陶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语文&一词定名之初是理解为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但同时从这段话中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叶老所说的书面语是口头语写成文章后的书面语,即成篇的文章,所以语文也可以理解为语言和文章。当然,还有人根据构词法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而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很显然把语文的内涵理解为语言和文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中没有提到关于语文的含义,但是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上面叙述中,如果我们把语言作为语文工具性的一部分,那么语文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恐怕就是文化了,从教材的编排角度来看,这里的&语文&含义还应该包括文章。正因为这两套教材所依据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不同,对语文学科的内涵理解不同,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研究的价值。
(一)1956年人教版《汉语》《文学》分科教材的编写背景及大纲解读
每一套语文教材的编写除了其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不同之外,还跟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们的认识水平以及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许多研究者后来认为,汉语、文学分科作为一次可贵的尝试,是中国语文教育科学化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了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学有语言和文学双重任务,第一次提出语言和文学虽然密不可分,但又各有其特点和不同的知识结构,第一次根据语言、文学和写作的不同要求,建立了各自的教学体系&。[]&第一次提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案,不但在语文教育史上是一次重大突破,而且对今后的语文教育有重要启发&。[]
外部原因: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依托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各方面建设都没有自己的经验,于是,借鉴苏联的经验便成为各方面建设的首选。1949年,刘少奇就多次提出&苏联有许多世界上所没有的完全新的科学知识,我们只有从苏联才能学到这些科学知识,例如经济学、银行学、教育学等等&&[],&要学习苏联,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技术上,在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要学习苏联&。[]从1949年到1953年,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苏联的自然科学和文化方面的书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凯洛夫的《教育学》,各个学校也展开了向苏联学习的热潮。此外,苏联的语言理论也影响了当时的中学教学。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斯大林发表的一系列语言理论方面的文章引起了我国教育界对于语法的重视。1953年5月,苏联专家普希金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听了实习生讲授《红领巾》之后,发表了要加强语言课的语言因素和文学因素、课堂要用谈话法讲课等意见。
内部原因:1904年语文学科独立设科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它的实用性方面,这是&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精神中的&科学&诞生以来便一直延续的选文的风格,这些选文更多地承载了&道&的内容,还有一些美文,除此之外,语文学科的内容少之又少。因此,无论是从学科科学化的角度还是从语文的实用性角度,语文教育更应该探求一种科学有序的状态,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混乱无序的状态。叶圣陶也在当时《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语言是科学,文学是艺术&。二者是不同的学科,性质不同,知识体系不同,教学任务也就不同,所以应该分成两科教学。加之建国初期,原来解放区的人们语文基础知识较差,迫切需要从实用的角度先解决当务之急,使人们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于是,分科教学的思想开始酝酿出来。
酝酿、准备和实施的过程:1951年3月,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胡乔木在第一次全国中学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语言与文学教育分开&的设想。1953年12月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在给党中央提交的报告中也指出了过去的混编教材既没有教给学生系统的语言知识,造成写作上语法的混乱,也没有注意文学教育,造成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两败俱伤。1954年2月,在毛泽东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并批准了上述报告,决定中学语文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同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着手编写分科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955年秋季教育部在指定的79所学校进行分科实验,1956年秋季分科教学全面展开。1957年,教育领域内部对汉语、文学分科实验的成绩和问题展开讨论,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不久&整风反右&运动开始,对语文分科教学进行了根本指导思想上的批判。1958年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中共中央宣传部宣布停止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分科教学到此为止。
跟分科教材配套的是《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根据上述分析的分科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加上语文教学大纲本身的特点,教学大纲属于指令性文件,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所以,《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说明部分介绍了初中汉语教学的任务、教学内容、教材的编排系统和汉语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在初级中学汉语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中提到了汉语教学方法中必须始终贯彻的基本原则,&观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得到规律,再通过具体的材料印证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从而巩
固对它的认识和掌握&[],并且一再强调语法教学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明白了术语和定义,必须要求语法学习能够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都能利用正确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大纲特别提到为了巩固学过的知识,应该采取口头练习、课堂和课外作业、复习等方法。由此看来,在注重知识教学的当时,实践能力已经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汉语知识是为了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
《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说明部分介绍了初级中学文学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体系、文学教学法。文学大纲承袭了汉语大纲的观点,认为汉语和文学都是工具,大纲规定初级中学文学的教养任务&指导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里,丰富语言知识,并学习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明确地表达思想感情&[],这就已经把知识教学和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大纲认为,文学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欣赏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文学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人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学会怎样对待生活。这些要求无疑是把文学本身的含义扩大化了,要求学生在文学的指导下正确地对待生活,注重用文学指导学生的实践。这套大纲无论是文学的教学任务还是文学教学内容,都指明了同样的方向,教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并不是根本目的,编写者试图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这才是文学教学的目的。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的编写背景及课程标准解读
上个世纪汉语、文学分科结束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波折阶段。其中1958年到1960年,全国城乡都在搞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极&左&思想不仅影响了我国的政治和经济,还直接影响到我国正常的教育秩序。当时语文被说成是&反映社会现实,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有力工具&,这显然是背弃了语文的基本性质。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中国又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教育领域又成为直接受灾的地区。语文课完全被当作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工具。这两次劫难的直接后果就是语文没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直接为政治服务。
在两次劫难中的1960年冬到1966年4月,语文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日的《文汇报》的社论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应当是: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并通过教学内容的教育和感染,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观点,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当时的语文教育界掀起了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的浪潮。
1976年到1978年拨乱反正之后,改革的春风吹进大门,语文教育也揭开了崭新的篇章。人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文本身。这时,人们发现学生几周不上语文课却不用补课,照样跟着其他人一起考试,成绩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差距。于是,语文教育者开始了改革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践。这就为八九十年代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在中国的盛行奠定了基础。目标教学理论就是把看似杂乱的教育目标整合成有序的目标系统,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都能够按部就班,有章可循。于是,在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首次将语文教学内容细化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和基础知识四个部分,并且将不同的能力安插在各个年级,教科书则追求单元编排的序列化。教科书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及知识结构,编排成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有序的单元教学系统。再加上语文教学方法的程序化,试题答案的标准化,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改革忽视了语文的综合性而突出了知识的分解,忽视了语言的模糊性而强调它的精确性,从而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基于语文教育改革的上述特点,还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也趋向多级,原来的&一统&文化也变为多级文化。人们开始反思我国过去的语文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在这样的状况下,文化论争此起彼伏,于是发生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年间的&人文精神&的论争。要拯救整个社会正逐渐丢失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就得依靠培养理想人格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众多学科当中,语文学科当然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而文学教育又是语文学科展示人文性的最佳渠道。所以,这次大讨论之后,首先产生变化的必然是语文教科书,语文教科书中变化最大的当然是选文,选文的时代性和对于课文的解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与人教版教材相对应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是建国以后第一套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并且采用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做了如下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客观而全面地在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概括语文学科的性质。关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早在建国之初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这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语文作为基本工具的重要作用。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这个概念在课标中表述的不是很清楚,在《汉语大词典》中关于&人文&有如下解释:[](1)指礼乐教化。《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泛指各种文化现象。孙中山《民权初步自序》:&会此世运进化之时,人文发达之际,犹未能先我东邻而改造一富强之国家者,其故何也?&(2)人事。指人世间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李贤注:&人文犹人事也。&(3)习俗,人情。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大约就是因为山水比较清秀的原故罢,一般的人文风尚比起临近的村镇也觉稍有不同。&《新华词典》《应用汉语词典》《辞海》中关于&人文&的解释不外乎以上三种,结合新课标的表述,最恰当的解释就是指各种文化现象了。新课标中的&人文&应该是指人类文化中正确的、优秀的,科学的那部分,强调的是语文对人的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笔者认为,人文如果等同于文化,新课标中运用&人文&一词显然过于晦涩;人文的内涵如果还包含其他,那么这样宽泛的概念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难把握的。
其实,语文的人文性无论是理解成文化还是比文化更为宽泛的概念,都是在强调人们注重语文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人们曾经有一段时间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人文性的那部分则被思想政治教育所代替,忽略了人自身的发展。当人们认识到语文本身的元素正在逐渐丧失的时候,&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开始作为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新认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好比一杯桃汁,你不能把桃子的那部分再从水中分离出来,所以,教育工作者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在同步进行着。但是,如果失去了&工具性&这个领地,&人文性&便无从谈起,就像桃汁,没有水或者没有桃子都不可能称其为桃汁。新课标的表述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人文性&是人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概念,加之过去几十年人们对于语文的认识是过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新概念就占领了语文教学的大部分领地,尤其是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还有&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表述,于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大量建造空中楼阁的现象,脱离知识空谈培养能力,脱离语文的基本工具作用大谈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基于人们对课标的这种理解,课堂上讲解语法和生字的老师少了,更多的老师在课堂的前十分钟组织学生讨论,后三十分钟则完全交给学生,对于学生讨论的答案不可置否,据说目的是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于是,大量在课堂上浑水摸鱼的学生开始闲聊,语文教育现状令人忧虑,因此,我认为新课标关于这部分的表述是不够明确的。
此外,新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可以说是新课标的核心概念。关于&素养&一词,《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都是&平时的修养&,那么&语文素养&也就是学生平时的语文方面的修养。新课标对此的阐述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段文字其实还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思想品德提出的要求,所以,新课标对于&语文素养&的表述同样是之前人们曾热烈讨论过的内容,并没有新的要求提出。
新课标无论是课程的基本理念还是课程目标以及实施建议,都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和课标的实施建议中,多次反复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内在体验,在课程评价中重点强调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所有这些,都看出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自身的关照,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但是,过度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脱离知识本身来谈能力,这种如同空中楼阁一样舍本逐末的语文能力到底能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呢?学生的自主一定需要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进行,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学生发挥自主性,也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只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第四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关于阅读要求&在阅读中了解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等目标。表达方式、文学样式都是知识性、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教师在讲授时采取学生学与教师介绍的方式相结合更切合实际,有些概念性的知识是需要教师分析和总结的,这样的教学目标在学生没有理论知识的情况下怎样强调他们的自主性呢?是不是应该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拿出相似的文段让学生辨别从而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所以,在知识与能力之间,自主型与接受型之间,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我们不能在全盘否定过去的知识教学之后又铺天盖地地空谈能力,任何事物都不能矫枉过正,只有切实地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够让学生得到真正高水平的发展。
两套教材的不同编写背景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带给语文教育领域乃至教科书的变化,为我们研究教科书本身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而两套教材所依据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也从侧面反映了两套教材的发展方向,56年的汉语和文学教学大纲目标详细而具体,有知识体系但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少,现行人教版的课程标准重实践但不重视语文知识,更没有知识体系。在下一章,将对两套教材的内容做详细比较。
三、两套教材的比较研究
语文教材的编排是一项神圣而且任务很重的工作,在这有限的几本书中,编者们要确保编写的是学生们必需而且基础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选文的经典性,所以,归根到底,语文教材的编写既要能够教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又要涵养学生的内在情操。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既要注重精选内容,又要考虑怎样编排才能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因此,自语文单独设科以来,众多的语文教材编写者一直为此而默默努力着。由于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不同以及外在环境的影响,最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语文教材。但是无论教材怎么变化,它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终目的是不变的。56版《汉语》《文学》教材和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改革的、使用人群广泛的教材,两套教材中有很多地方仍然是今天教材编写争论的焦点,因此,在这里,我们比较异同,找到优长,希望为今后教材编写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由于56版初中课本是《汉语》《文学》分科编排,而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是综合编排,所以在下面比较的过程中采取56版《文学》《汉语》课本和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别比较的方法。
(一)两套教材编排体系的介绍及比较
1.56年《文学》课本的编排体系介绍
检验一套语文教材编写成功与否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学过此教材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1956年的分科教材具有不朽的魅力。有人曾在不同的场合与当年教材的使用者交谈,这些使用者大多数声称非常喜欢并且留恋那套教材,对它的印象非常深刻。[]还&有一个事实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当时的中学生一毕业,汉语课本当废纸卖了,而把文学课本送了人&[],当年北京市101中学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试教员王兆苍在二三十年后写文章对那场改革进行了分析和回顾,对自己曾经执教过的那套教材更是念念不忘,情有独钟,他说:&当时根据学科系统制定了较为严密的教学大纲,编印了相应的教材,有很高的价值。至今仍有不少师生怀念那套教材,至今还有人说自己的语文能力是得益于分科教学的学习。&[]此外,刘国正在《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蒋仲仁在《语文教学三十年》中也都有类似的观点表述,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文学课本当时受欢迎程度的证据。此外,在一些回忆性的文章中我们也可以鲜明地感受到1956年教材对于当时学生的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湖南宁乡一中的周后坤在《我们那时的语文课&&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思想扫描与课堂回忆》中说:&那时的中学语文教材按照文学史的顺序编写,从《诗经》开始,依次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诗经》中的《关雎》《伐檀》,小说中的&三言二拍&、《红楼梦》中的选段都令我百读不厌,当时语文教材的分量很足,一些基础好的学生拿到教材后就情不自禁的自读。&&我一辈子当语文老师,有一定的文学底子,应该得益于中学时代汉语、文学的分科教育。&[]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欧阳黛娜对这套文学教材曾经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多次给予很高的评价,她说:&&文化大革命&前有1956年汉语文学分家的课本问世,至今还得到人们的称道与怀念。&[]她还说:&一套好的语文教材对我们的教育与影响,其作用之大,是难以估量的;其时间之久也是终身难忘的。这指的是1956年问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文学与汉语分科的高中语文课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0年的时间证明这是一套好教材,它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他们在各条战线上都是中流砥柱、业务精英。不少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誉说自己的成长是得益于这套教材的培养。&[]文学课本的编写者之一吴伯箫先生也讲:&要搞出一套好教材不容易。为大家所普遍称道的教材,70年以来还没有。比较起来,《汉语》《文学》分家的那套教材好一点,是新中国较完备的一套语文教材。&[]这么多的语文大家对这套教材赞誉颇高,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人们仍然不能忘怀这套分科教材,可见分科教材的确是有它持之以恒的魅力的。
自20世纪30年代《国文百八课》诞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便开始了对语文教材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有意识地探索。一篇作品为什么放在这一年级而不是那一年级?同一个作家的作品为什么这一篇放在这一年级而那一篇却放在那一年级?课文与课文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些问题很难从课本本身找到依据,也很难说出具体的道理来。
当时的教育专家认识到:&文学教材并不等于文章选读,它应该结合作品系统地安排哲学文学方面和语言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阅读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和表达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1956年文学课本对落实繁杂的语文知识点做出了努力,在编排体系的科学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956年的文学教材首先让初一学生初步接受文学作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叙述事物的能力,逐渐扩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文学同社会生活的联系。教材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事件、人物、风景等各方面的作品,根据思想内容组织单元。初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能力,借以开拓学生的思想领域。文学课本选入比较深刻描写人物面貌的作品,编选历代著名的文学作品,按照作家和作品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使学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大致的了解。初三的文学课本按照文学体裁组织单元,目的是除了继续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对各种体裁的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主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按照这几种体裁组织单元,每一类中又按照作品的年代先后排列,方便学生对每种体裁不同年代的发展情况有大致的了解。文学教材每学年的教材又采用圆周循环的排列方法,组成两个圆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每个学期都可以学到不同时代、不同内容或者不同形式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多次接触同一类型的作品而加深记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这与中学生认识特征的螺旋反复性是相吻合的。教材中的作家介绍和文学常识则是直线式排列,这是因为这两种课文都编在具体的作品之后,前面已经结合作品讲过的类似内容,后面就不用重复了。
这套教材在编排上的精心构思,构建起了一个科学有序的教学体系和认知顺序,方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习的知识,在头脑中构建一张从整体到部分的知识网络。这一点要优于我们现在的课本编排相对单一的方式,现行初中教材按照主题组织单元 ,高中按照文体组织单元,彼此毫无关联,给人的感觉就是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课文,再无其他,而且课文与课文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56年这套课本的可贵之处就是初中和高中的教材有重合而又不重复之处,彼此衔接很紧密,高中课本前四册是按照文学史的顺序从古至今编排,后两册是外国文学,这样高中的古代文学部分有很多作品的作者是初中已经接触过的,对于这些作者的风格很了解,学起来容易掌握,而且头脑中还能留下&史&的概念,整个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学过之后在学生的头脑中应该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欧阳黛娜所说,1956年的文学教材的系统性体现了&重在整体把握&的我国母语教学传统经验的精华,非常符合当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论。把握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知识的整体,也就拥有了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角度和一个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新基础,而用这样的教材来实施系统的文学教学,也就富有成效了。[]这套文学课本的编排方式对后来的语文教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人教社的周正逵等人编写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就借鉴了这套文学教材的编排方式,其中的阅读教材分为《文言读本》、《文学读本》、《文化读本》三套,在高中二年级集中学习《文学读本》,课外辅之以《文学作品选读》,这样就保证了文学教学相对独立的地位;又如现在通行的人教社的《高中语文课外读本》就是按照文学体裁组织单元,这些都体现了1956年这套文学教材对后来语文教材编排的影响。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编排体系介绍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特别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获得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在每册教科书的&写在前面&都有编者写给同学们的信,其中强调了&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同时也强调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人教版教材的编排还是按照主题单元来组织的,每个单元基本由选文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板块构成,每个单元的选文都围绕一个主题,这个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为&自然景物&,所选篇章为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还有古代诗词四首,包括曹操的《观沧海》,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为&感受自然&;又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为&民风民俗&,所选篇章有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萧乾的《吆喝》,琦君的《春酒》和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个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为&到民间采风去&。如上面所举的两个单元的例子,这套教材每个单元都是按照这样类似板块结构构成的,每个版块中的选文主题都和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相联系,这种板块模式不同于以往以体裁分类的方式,以单元主题来组织写作题材,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选文与写作结合的程度。
现行人教版的七至九年级教材的最大特色就是将写作与口语交际融入其中的综合性学习,这应该是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符合的,调查、采访、搜集信息、写作等多种动手的形式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同时,也加大了语文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例如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单元主题为&文化艺术&,这个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为&戏曲大舞台&,为我们介绍了我国几种主要戏曲的特点,还选了几个精彩的唱段;又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为&科学世界&,这个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为&探索月球奥秘&,其中第二部分要求学生观察月亮运行情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思考:为什么天文台大多建在山顶上?为什么天文台观测室大多为圆顶?通过这次参观,你对月球有什么新的认识?通过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已经完全是地理学科甚至是跟建筑学相关的知识了,由此可见这套教材在很多地方建立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但是,这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会在这些科目中学到,语文究竟该学什么?不禁让人感到困惑。
&&& 3.两套教材编排体系的比较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从这三个目标本身来看,知识与能力目标应该是其他两个目标的基础,张志公曾经在日的《教材改革要面向现代化建设》中说道:&知识是好东西,只是在知识运用上存在好不好的问题。所以我们的使命不是废除语文知识,而是改进运用知识的方法,及改进教材编写,改革语文教学。&任何一个学科都应该传授给学生本学科的知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从中获得切身体验。我国的语文教材从《昭明文选》开始就进入了文选的模式,虽然建国以后语文教材的编写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是这种文选模式却始终没有大的改变。同样是往教材里编选文章,选择什么样的文章以及按照什么顺序编选文章,要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还要便于学习,可见教材里选文的学问之深。
从这两套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1956年初中《文学》六册课本配合得很紧密,初一的编排从思想内容入手,引起学生学习文学和语文的兴趣。初二从年代入手,尤其是古代文学部分,便于学生心中形成整体的印象,在比较著名作家的作品后面还有这个作家的专题介绍,例如初中《文学》课本第四册,在第三课《楚辞两首》的后面就是第四课关于屈原的介绍,这样充分做到了&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了屈原的经历和遭遇,学生才会明白为什么屈原在作品里会有那样深沉的爱国思想,方便学生更好地把握屈原作品的主旨,这样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三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一个层次,按照文体编排,便于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这样三年下来,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涵养提高了,脑中更形成了对文学的理性理解。
虽然新课标强调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不应该刻意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是这并不代表语文课本的编排可以没有知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三个大的板块来编写的,每个单元的选文都是除了在内容上有点关联之外其他并没有任何联系,甚至有的单元选文在内容上的关联也不是很紧密。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理想信念,这个单元的选文有流沙河的诗歌《理想》,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周素珊的短文《第一次真好》,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包括《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还有《论语》十则,在这些选文中,流沙河的诗歌《理想》和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直接谈到了理想信念,《行道树》谈的是奉献,《第一次真好》的主题是尝试第一次,《人生寓言》告诉人们拥有财富却可能让人失去乐趣,遭受厄运可能锻炼人的意志,至于《论语》十则的话题有的谈求知的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从这些选文的主题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选文主题都围绕着理想信念的,再看这些选文的体裁更是品类繁多,有小散文,有寓言,有诗歌,有古文,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漫游语文世界&,跟理想和信念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像这样松散的单元组合方式还有很多。尤其是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古文编排,并没有单独组织单元,而是分布在各个主体单元之中,这样对于初中生来讲本来就很难的古文学习,会因为这样松散的编排而把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语感和刚刚积累起来的文言知识在下一次学习古文之前遗忘。尽管我们的目的不是教给学生文言知识,而是让他们体会古代文化的魅力,但是这是应该建立在他们掌握了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所以读懂古文是学习古文的第一步,而文言文的编排松散会让学生刚刚弄懂这篇文章就在学习下一篇之前忘记了古文学习的要领。同时,人教版的这套教科书在单元写作板块除了这个单元选文的题材与此相关联之外,并没有写作技巧上的指导,在体裁上的区分不明朗。现在高考作文有很多&四不像&的作文,结构上像议论文,又采用散文化的语言,再加上记叙文的叙事,这不能不说与学生平时接受的训练有直接的关系,随着教材编写的倾向,一线教师也越来越多地把作文训练的注意力放到题材方面而不去区分体裁,所以学生的写作就缺乏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虽然56版的《文学》课本没有专门的写作板块,值得注意的是,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不久,教育部对中学作文教学也作了专门规定,提出了作文教学改革的问题,认为学生高中毕业,若能写通文章,那就是汉语和文学教学的成功;若是学生高中毕业还写不通文章,那么无论怎样汉语、文学分科,教多少文学作品,还是教学的失败。实际上,学生作文水平高低被当做衡量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效果的一把重要尺子。1956年,时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在全国语文教学会议上谈到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时也指出,作文应当是汉语和文学的综合课程,要有一套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科学的作文教学设计与计划。他还指出,为配合分科教学,有关部门应尽快编出独立的作文教学方案和作文教材。据当时的文学编辑室主任张毕来先生回忆,他们在1956年已着手编辑作文教材,只是由于后来形势变化没有如愿罢了。相信,如果这套写作教材出版的话,一定会对学生的写作有更专业的指导。
(二)两套教材选文系统的比较
早在语文还没有单独设科的时候,选文就成为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通常我们把其他的练习系统、助读系统等看成是辅助部分。2001年颁布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建国后的几十年,教材改革中变化最大的还是选文这一部分,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审视选文的标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比如五十年代的大量英雄主义的作品,现在已经很少在课本中见到了,但是,不管课本怎么改变,我认为我们都更应该从人的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变化角度来考虑选文,还有很多属于语文学科自身的东西是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56年《文学》课本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很多文章在现在的中学课本中已经看不到了,但是当时的选文编排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1.选文体裁的比较
正如上文所说,56年的《文学》课本和现行人教版的课本由于对&语文&的含义理解不同,直接造成了选文的不同标准,56年把语文课本分成《汉语》《文学》是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而现行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是把语文理解成为语言和文章甚至文化。显然现行人教版的课本使语文学科的范围更广泛了,所以两套课本的选文方面,56年的《文学》课本是按照文学文体来分类的,选文的文体主要分为小说、诗歌、戏剧、散文还有少量的寓言和民歌等,现行的人教版7-9年级的课本除了上述的文学体裁外还有大量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是属于文章范围而不属于文学作品的选文,当然这种分类方法本身就是存在争议的,所以为了对比方便进行下面的说明。
第一组对比:
按照56版《文学》课本的选文划分标准,共分为小说、诗歌、戏剧、散文这几大类,还有少量的寓言、民歌等。现行人教版的课本并不是严格按照这种文学文体的标准划分的,为了对比标准的统一,这里按照路德庆《普通写作学教程》的观点,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即与韵文、骈文相对的,凡不押韵、不重骈偶的文章,皆是散文。狭义的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相并列的一种文体,而作为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文体,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包括报告文学、杂文、回忆录等,即本文所采取的划分标准,狭义的散文指取材广泛、篇幅短小、能灵活地记叙见闻、自由地抒发感情的一种文章体裁。笔者把两套教材的文学作品即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和其他作品的数量做了统计,列表如下:
56版《文学》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选文列表
56版《文学》
现行人教版7-9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56版的《文学》课本小说所占比例较大,达到26.4%,而人教版只有11.1%,诗歌也同样占有很大的比重,达到36.5%,而人教版的比例是23.2%,人教版的散文比重很大,达到55.6%,56版的散文只有16.8%。通过以上的几组数据对比我们发现,56版《文学》课本中小说和诗歌占得比重很大,而人教版的选文中散文占得比重更大一些。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时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的支持,思维中的具体形象仍然起着主要作用。比如&奴隶&这个概念,初中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奴隶被迫从事劳动、过着非人的生活的特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形象性较强,更容易吸引学生进入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的情节,但小说中的情节大都是现实社会的写照,所以从小说中学生也可以得到相应的人生体验。56版《文学》课本所选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篇幅很长,短的十几页,长的达万字以上,如《三里湾》近万字,《一架弹花机》约1.1万字,《岳飞枪挑小梁王》有30多页,2.6万字左右,这样长的选文将学生带入小说的情节当中,学生很容易沉浸其中,设想自己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现实生活中也不由自主地向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学习。当时,众多长课文的入选使当时盛行的&红领巾教学法&捉襟见肘,人们在如何进行长课文教学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1956年的文学大纲也指出:&分析作品的方法应该多样化,不要千篇一律,哪些作品应该采取哪些适当的方法,要从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特点出发,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教学方法,拘泥于老一套是错误的选择。于是,《文学课长课文教学》《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良好开端》等教学指导书开始了在长课文教学方面的有益探索。
现在的初中生当中没读过&四大名著&的大有人在,更不要说其他许多文学史上的名著,在这样的速食时代,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多读几部名著未尝不是件好事。其实《文学》课本的小说过多也带来了教学上的困难,虽然人们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小说的篇幅过长教师驾驭起来也不是都能得心应手的。散文的篇幅较短,想要在很短的篇幅表现出一定的道理或思想那就不能用很多形象的事例来说明道理,只能用小的事例或者不用事例来表达情感,这显然不如小说那样形象可感,接受起来不如小说容易,在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占据思维主导的初中生那里显然小说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但是,这里并不是说散文就不应该选或者少选,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使他们的思维发生变化。所以,教材的选文应该针对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可以在初一的时候让学生多接触小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到了初三可以适当加大散文的选篇,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二组对比:
在上面数据的对比中我们还发现,56版《文学》课本的诗歌共有76首,其中古代的诗词曲有48首,占到诗歌总数的63.2%,而现行人教版的7-9年级课本诗歌总数是48首,古代诗词曲共28首,占诗歌总数的58.3%,从这两个百分比我们可以看到,两套教材对古代诗歌的选篇有一定的差距。通过以往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于中国古代诗词的偏爱程度远大于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学习这些诗歌学生带着一种心理优越感,认为这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同时,古代诗歌利于吟诵,所以我更赞成56版教材对于中国古代诗词曲的取舍态度。当然,人教版在每册书的后面都有十首课外古诗词背诵,六册书就是60首,如果加上这些课外篇目,人教版教材关于古诗词的编排就占到相当大的数量,但是这种课外背诵的方式灵活性较大,这不是教师必须的教学任务,所以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是参差不齐,在初中生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前提下,这种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成效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三组对比:
这两套教材的外国文学的选篇数量相差也是很大的,两套教材关于外国文学选文的体裁主要是诗歌、散文和小说,这里对每种体裁不做单独统计,56版《文学》课本中外国文学作品入选21篇(首),占到选文总数的9.8%,而现行人教版7-9年级的外国文学则入选41篇,占选文总数的18.3%,二者数量上相差近一半,56年的课本之所以入选这么少,是跟当时的意识形态相关的,当时入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以苏联作家作品居多,其他国家的很少,而现行人教版的课本入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大,而且国别更多,体裁也更加广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国外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教材发展史上的进步。但是,这两套教材的外国文学的选文都没有给学生&史&的概念,学生在学完之后对外国文学可以说还是一知半解,不如对中国作家了解的那样透彻,不容易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而且现行人教版教材入选的外国作品仍然是散文居多,限制了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多样性的机会,尤其是外国名著以小说居多,但学生却知之甚少。
第四组对比:
此外,人教版7-9年级的课本还有许多在第一组对比中把它们划到散文类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在第一组对比中为了标准的统一,把它们划到散文类中,这三种文体一般都是在学校语文的学习中出现,通常并不是指那些具有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文体,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练习性的文体,这种文体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于初学作文的人有章可循,从这几种文体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便于模仿。另一方面,长久固定模式的训练使学生的作文简单而雷同,缺乏个性,记叙文先抑后扬,首尾呼应,说明文离不开总分总的结构模式,议论文离不开论点、论据、论证的步骤,这样的作文看上去模式单一,勉强称之为文章,而能够称得上具有美感的作文真是凤毛麟角。我们的学生经过近十年的学习发现,语文学科中的作文仍然是他们最为头疼的一部分。应该说人教版的这类选文比56版几乎全部是文学作品要有进步,但是在教材的编排上只有八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下册的部分单元是按照这三种文体分类的,其他的几册书都是杂糅在其他单元之中,并且在写作板块并没有关于文体的要求,那么这些选文的作用就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没能够起到典范作用。如果说这些选文的选入仅仅是为了增加教材题材方面的丰富性,那么笔者认为它们远没有小说和诗歌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所以,56版教材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看到写作教材的出版,现行人教版中以上提到的为写作而准备的选文及材料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选文题材的比较
56版的《文学》课本和现行的初中7-9年级的课本因为间隔半个世纪之久,在这半个世纪中,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语文是各个学科中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学科,因为语文书的选文要兼顾时代性和经典性,所以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的选文题材是跟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因为建国初期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所以56版的《文学》课本有很多课文是跟国家建设和发展生产相关的,而现在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和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人们更加关注具体的&人&的发展,更加注重个性,所以现行人教版教材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选文。虽然56版《文学》课本的很多选文在今天的人教版7-9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已经看不到踪影,但是也有很多堪称经典的内容被保存下来,这就为我们今天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契机和内容。
在两套教材的选文中重复的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的《石壕吏》,《论语》中的《学而》和《吾日三省吾身》,《墨子》中的《公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木兰诗》,辛弃疾的《破阵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郦道元的《三峡》,魏学洢的《核舟记》,还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都德的《最后一课》。除此之外,在现行人教版7-9年级教材每册书最后的课外古诗词部分还有和56版《文学》课本的正式课文重复的篇章,包括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王磐的《朝天子》,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浣溪沙》,白居易的《观刈麦》,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的《南乡子》,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
两套教材中这些相同的选文主要是古代文学作品和鲁迅的作品,都是文学史上堪称经典的作品,这反映了两套教材的编写者相同的编写思想,就是要选入经典的作品,尤其是在古代选文方面两套教材基本达成一致。
第一组对比:
除了这些相同的选文,两套教材的大多数选文是不同的,现行人教版教材的选文大多数是56年以后甚至更多的是近些年的作品,因为教材的选文要注意时代性,这一点本无可非议。但是我们会发现,在现行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古代文学的选文,有当代文学的选文,唯独现代文学这一部分选文颇少。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以后直至建国之前的这三十年称为现代文学,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形态极为复杂,而这一时期的文学也最为自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五四&以来的文学在两方面表现出了它高度科学的精神:一方面,它对自己落后的民族性和沉重的&文化负荷&进行了有史以来最自觉、最系统地批判和清理;另一方面,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包括文学思潮)面前,它始终都没有失去理智,一步一步地走向和接近了真理,最终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高度。[]&五四&民主精神的发扬,使文学拥有了更广大的读者和使读者在更广泛的程度上参与文学事业,创造出了真正属于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而且,&五四&以后,普遍增强的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要求文学面对现实,进行变革,将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问题,提到主要议事日程上来。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但是爱国主义情感对于现在衣食无忧的学生来说,显得太空泛,所以,让他们感受落后民族的生存状态和当时人们的生活以及&五四&精神的内涵,他们才会对今天的生活倍感珍惜。可能,他们会觉得那样的时代离自己很遥远,正因为没有感受到痛苦,所以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没有深刻的体悟。而56版《文学》课本中入选了大量现代文学史上名家名篇,内容精彩纷呈,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描写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很容易让学生对祥子产生同情,进而对毁灭祥子美好生活的旧社会产生憎恨,所以他们会体悟今天的生活原来很幸福。这套教材入选的现代文学的名篇还有很多,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以及艾芜、孙犁等人的作品。现行人教版教材更注重让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更加注重人自身的发展,但是课本上出现的现代作家的作品也是短小的散文,不能代表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很多人生经验是年纪还小的学生并没有经历过的,很难理解作品中细微的情感变化。如果让学生对过去和现在稍加对比,那么生活的美好不言自明。当然,教材的选文还应注重时代性,但是笔者认为适当加入现代文学的各类题材的名著还是有必要的。这种看法合适与否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第二组对比:
56版《文学》课本跟爱情有关的篇目有《牛郎织女》《夜雨寄北》《木瓜》《采葛》《君子于役》《小二黑结婚》《王贵和李香香》,共7篇(首),占《文学》课本全部篇目的3.2%,现行人教版教材跟爱情有关的篇目有《致女儿的信》《武陵春》《蒹葭》《关雎》,共4篇(首),占全部选文的1.8%。从比例上看,虽然《文学》课本的年代更早,但是关于爱情题材的作品却比现行人教版的课本更多。
现在的初中生大都在12到16岁之间,生理和心理正处于青春萌动期,这一时期他们的好奇心特强,对性和爱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但是初中阶段男女同学的爱慕之情是很稚嫩的,缺乏牢固的基础,他们往往把这种感情埋藏心底而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加上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书刊、电影的影响,他们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假性早熟&和&假性恋爱&倾向。现在的初中校园里,早恋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有的甚至因为早恋酿成悲剧。所有这些,无论是埋藏心底的爱恋还是过早的恋爱,都妨碍了初中生的正常发展,甚至有的青少年因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听不进家长的劝告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可是,真正的爱情是什么?谁来告诉他们真正的爱情?语文教材中的美丽爱情应该为懵懂的少年启蒙,作为无声的老师来填补学生心灵的空白,教材上编排,再通过教师的讲解,这种极为自然的引导比起教师和家长冗长的说教,更为容易让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接受。早恋问题也是整个中学教育面临的大问题,文学史上那么多爱情题材的作品,应该入选教材,让学生受益终生。
第三组对比:
56版《文学》课本节选于&四大名著&的课文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群英会蒋干中计》《谢珍谢宝》《刘玄德三顾茅庐》《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尸魔三戏唐三丈,圣僧恨逐美猴王》共6篇,且每部名著都有节选,占全部选文的2.8%。现行人教版7-9年级的教材从&四大名著&中选入的篇目有《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共3篇,占全部选文的1.3%,没有从《西游记》中选入。两套教材关于&四大名著&的选文不仅数量上相差很大,而且56版《文学》课本选入的篇目采用的是原著中的回目,使学生更能亲近原著,而现行人教版都是自定入选的课文名称,让学生跟原著产生距离感。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而现在的初中生甚至高中生却有相当一部分人没看过&四大名著&,这是一代人的悲哀。有的人说看过关于这些名著的电视剧,但是这却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提起林黛玉,学生脑中浮现的就是陈晓旭,而且学生更不能像读原著那样领略那精彩的文字,读来满口余香。语文学习承担着一部分文学教育的任务,那么选入多少名著的篇章,选什么篇章直接关系到能否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课后去细心体会来自名著的趣味。现行人教版教材不仅从&四大名著&选入的篇目少,而且选入的内容趣味性不如56版《文学》课本。以《红楼梦》为例,56版《文学》课本选入的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现行人教版选入的是《香菱学诗》。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不喜欢读《红楼梦》,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他们看来这部书读起来没意思,从入选的这两篇文章来看,《香菱学诗》无非想告诉学生一个学习刻苦的道理,当然不如刘姥姥更能带给他们乐趣,而乐趣往往是学生入门的关键一步。笔者认为,两套教材对于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介绍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教材完全可以在综合性学习部分设置关于《红楼梦》的自主学习的内容,结合上一组关于爱情题材的比较,加以引导,像宝黛那样心灵契合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从《红楼梦》的一个角度入手,教师加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会发现原来《红楼梦》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所以,教材应该加大对名著的挖掘力度,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些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这一点56版教材比现行人教版教材做的稍好但还是有所欠缺的。
第四组比较:
鲁迅的作品在建国以后的语文教材中长盛不衰,而且选入的篇目往往数量很多。56版《文学》课本选入的鲁迅的作品有《社戏》《一件小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故乡》《论雷锋塔的倒掉》《我们不再受骗了》《风波》《聪明人和傻子的奴才》《为了忘却的纪念》《祝福》《藤野先生》共12篇,占全部选文的5.6%。现行人教版教材入选的篇目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共7篇,占全部选文的3.1%。
在最近的语文教材编写中,鲁迅作品的存在与否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一代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对鲁迅记忆犹新,不仅因为鲁迅剖析国民性的深刻,更因为他的文章让人看不懂。之前说到现在语文教材的选文缺少现代文学选篇,学生不能理解鲁迅为什么有那么多剖析国民性题材的作品,鲁迅文章的语言又难懂,学生读不懂就不难理解了。56版《文学》课本在有限的选文中采用这么多鲁迅的文章有违选文的多样性原则,而且杂文很多,很多学生理解不了,不如把更多鲁迅的杂文放在高中阶段,而且不用选入太多选文,注重经典就可以了。这一点现行人教版做的相对好些,选入的鲁迅作品不仅少了一些,而且选入的作品题材方面更贴近现实生活,如《风筝》《社戏》等等,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样讲鲁迅的杂文不容易让学生因为看不懂而引起反感。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课文先理解其人再学习其文,学生了解了鲁迅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他们就会明白鲁迅为什么对当时的中国人既悲哀又愤怒。
在文学课的教学方面,当时的人们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学习凯洛夫论著和普希金谈话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认识到回归文本、把握形象的重要作用,&不应该离开形象去空谈理论,这就是文学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也就是文学教学的主要特点&&[]。文学教学还同时强调文学形象的完整,能否让学生获得&完整的印象&成为当时文学课评课的重要标准,这也是当时苏联教育经验的总结,这些与今天教学中的立足文本、整体感知是不谋而合的,但不同的是在文学课上注重这些教法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语言学习。不仅是在文学课上,汉语、文学分科后还有专门的汉语课,所以56年文学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之上的,而现在教学中的整体感知却少见语言教学的支撑,这一点详见下文论述。
(三)两套教材语法知识的比较
初级中学汉语课本是根据《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按照《暂拟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规定编写的,主编是张志公先生,编辑(实际上就是课本的编写者)有吕冀平、郭翼舟、张中行及徐萧斧、孙功炎、洪心衡等。
课本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册和第二册合编,分绪论、语音、文字、词汇共四编。绪论介绍全部汉语课的轮廓,并就汉语教学内容的每个方面,特别是语法方面教给学生必要的、最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