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的法硕和复旦大学法硕好考吗的法硕哪个好

择校是考研学子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但比较困难的问题,尤其对于那些具有&选择困难症&的学生来说,在数百所院校中选择一所作为报考院校,简直是要命。其实每个院校都有各自的优劣势,关键在于个人的需求,是比较注重师资条件、学术氛围、硬件设备还是就业情况、地理位置?总之,考研择校需要综合考虑,两个字概括就是&走心&。小编为广大考研学子整理了一系列文章,希望对大家选择目标院校有帮助。下文是2017年法硕考研性价比较高的10大高校,请参考!
这里的法硕专业排名前十的研究生院,不同与以往学校招生广告上宣传的内容,只是集合一些学生口碑和实际情况来做的一个简单的评价,供大家选校时参考。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何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梦想。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近5万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在深圳上课其间每个生活补贴1000元,回北京后每个月有400的补贴,但是由于分两地上课,所有收费以及补贴情况并不是很明朗。回北京之后,主要住在万柳。就业情况,以05年来看,是相当不错的。这几年报考人数基本上都维持在2800左右。尽管报的人不多,而招收的人也不少,但是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位于法硕的高分段,从中也可以看出北大的号召力及生源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学费两年3万9,往年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清华大学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学院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武汉大学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其中有一位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一个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
复旦大学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给人的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2.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3.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医疗保险。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南京大学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
基本情况是:
1、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复试公平。
3、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4、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就会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对法硕也非常重视。另外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400-883-2220这10个法律硕士院校,最有钱途
查看 : 4279
原创作者: yesppg
该文章转自: 学法网 xuefa.com
文 | 智合LawSchool,杨阳
怎么判定一家法学院校是否是最具“钱途”?有希望入选的院校至少满足下述4个条件中的3个:
1、学校所在的城市2016年GDP超过一万亿;
2、法学实力排名全国前20,参照2012年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排名和2017QS世界大学排名法学专业2017年榜单;
3、学校的综合实力(学校档次)排名全国前20,参照上海软科正式发布2017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4、法律硕士生源质量排名全国前20,参照年三年各校法律硕士复试分数线平均值。
法律硕士择校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理由如下:
不可否认,学校档次对以后的就业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在综合实力、人脉资源、学习环境、教学质量等方面,名牌大学都对学生的发展极具帮助。所以,名牌大学的法硕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法硕专业择校,学校档次是第一考虑要素。
法学实力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法学实力强的学校在法律圈内有广泛的人脉资源、较高的师资教学水平、数不清的的高端学术讲座等等。对法律真正有兴趣的同学需要考虑这点。有些传统五院四系的法学实力不错,一些新兴法学院,如清华、复旦、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的法学院法学实力也不容小视。
区位优势也是不能忽略的。对很多人来说,选择读研院校的地理位置就是选择将来的就业地。在读研的城市或周边地域找工作比满世界赶场的机会成本要小得多,也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此外,用人单位对本地高校毕业生的认可度、读研期间对所在城市人文地理的熟悉以及积累的人脉关系,对找工作都是非常有利的。从个人生存和利益来考虑,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法律硕士就业环境最好,收入报酬也最高,行业发展前景好,也最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生源质量好本身就说明院校社会认可度高。去生源质量好的院校深造意味着你能接触到更加优秀的同龄人,其中很多人毕业以后都成了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不论是在校期间还是毕业以后都有机会认识杰出校友,为自己的事业发展积累很多潜在的优质人脉。
以下是据此总结的榜单。
第十名: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综合实力位居大陆高校7-10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十九。近三年法律硕士录取线328分,排名全国第15-20位。
中大法学院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出国机会也不少,中大法硕在华南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法学院的就业质量在华南地区的院校当中可谓出类拔萃,毕业生当中很多去了广州、深圳地区的党政机关、知名金融机构、一流律所、腾讯、网易著名企业工作。
●&&难度系数 ★★★☆☆
●&&法学实力 ★★☆☆☆
●&&综合排名 ★★★★☆
●&&区位优势 ★★★★☆
●&&生源质量 ★★★☆☆
中山大学的法律硕士培养模式非常好,是目前全中国独创的JM/MBA/MPA联合培养,JM会学习很多管理层面上的知识,在华南地区,中山大学名气非常大,地处华南地区广州,就业非常乐观。
第九名: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五院四系”之一,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五强。近三年法律硕士录取线334分,排名全国第10-15位。
华政的法学教育师资力量强,人才辈出,重视外语教育,在华东地区可以说是没有其他学校能匹敌。华政地处国际化大都市,国际金融中心,法律人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华政的法律硕士毕业之后很多去了上海的法院、检察院、工商局等党政机关,也有一部分去了君合、中伦、大成、锦天城等魔都的一流律所。
●&&难度系数 ★★★☆☆
●&&法学实力 ★★★★☆
●&&综合排名 ★★☆☆☆
●&&区位优势 ★★★★★
●&&生源质量 ★★★☆☆
如果你有坚定的法律信仰,愿意投身法律事业,不论是想要搞学术还是打算搞实务,华政都能帮你踏实走上法律之路第一步。
第八名: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综合实力位居大陆高校6-8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十二。近三年法律硕士录取线347分,排名全国第5-10位。
南大法学院的就业在京沪以外的法学院中也是一流的。江苏、上海、苏州一流的律师事务所,知名金融机构,外企,多的是南大法学院毕业生,很多毕业生在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高院,省高检等一些省级的政府机关担任重要职务。
●&&难度系数 ★★★★☆
●&&法学实力 ★★★☆☆
●&&综合排名 ★★★★☆
●&&区位优势 ★★★★☆
●&&生源质量 ★★★★☆
南京大学法学院务实,治学严谨,少一些浮躁。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对外交流也比较多,尤其对学生的培养侧重综合能力和人文精神!当然,全国顶级的法学院是在北京。
第七名: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属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综合实力位居大陆高校6-10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四。近三年法律硕士录取线346分,排名全国第5-10位。
武大法学院毕业生主要前往武汉、深圳、广州、上海工作,知名的律所、大型国企、基金、证券、省级法检等单位均有涉猎。
●&&难度系数 ★★★★☆
●&&法学实力 ★★★★☆
●&&综合排名 ★★★★☆
●&&区位优势 ★★★★☆
●&&生源质量 ★★★★☆
法学算是武汉大学的招牌学科了,有非常多的大牛在这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第六名: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系国家“211工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院校之一,被誉为“政法人才的摇篮”。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QS世界大学排名法学专业2017年榜单,中国政法大学表现棒棒哒,位列全球101-150名,大陆地区排名第6。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二。近三年法律硕士录取线345分,排名全国第5-10位。
法大是华北地区尤其是北京的主要的法学人才输送者,有些毕业生去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工作,诸如外交部、商务部、农业部、中共中央办公厅、最高院、最高法等机构,会不会觉得很高大上呢?也有不少小伙伴去了金杜、大成、中伦、竞天公诚等顶级律师事务所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法硕毕业生总体的就业质量还是很高的。
●&&难度系数 ★★★★☆
●&&法学实力 ★★★★★
●&&综合排名 ★★☆☆☆
●&&区位优势 ★★★★★
●&&生源质量 ★★★★☆
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友里面有很多知名人物,政界省部级以上仅在职的就超过百十人,更不用说法律界的知名律师等,这些其实都是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的隐形财富,就看你会不会用了。
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十一位,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QS世界大学排名法学专业2017年榜单上,凯原法学院表现不俗,排在全球第67位,稳居大陆地区第五名,近三年法律硕士录取线351分,学校排名全国3-5位。
交大法硕就业应该算是上海法硕院校中数一数二的了,因为地理位置和学校的自身名气效应,毕业生大部分留在上海工作,有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去500强外企的、有去著名投资公司的、大券商投行的,还有很多小伙伴去了魔都的红圈律所、外资所和政府机构,真可谓前途无量!
●&&难度系数 ★★★★★
●&&法学实力 ★★★★☆
●&&综合排名 ★★★★★
●&&区位优势 ★★★★★
●&&生源质量 ★★★★☆
依照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规划,法学的定位是交大的未来优势学科和强势学科,是交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大文科建设“有选择追求卓越”的重点之一。
第四名: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QS世界大学排名法学专业2017年榜单人民大学法学院依旧出色,排在全球第67位,稳居大陆地区第四名。在教育部及2012年三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全国法学学科中均排名第一,并开始跻身于世界一流法学院行列。近三年法律硕士录取线358分,排名全国第2-4位。
人大法学院是国内最顶尖的法学院之一,其毕业生也为社会所青睐。人大法学院校友遍布海内外,其中不少都担任各级政府、司法机关及其企事业单位要职。历年毕业生都分布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大型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其中包括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各部委、中纪委、最高人民法院等中央党政机关。留京比例位居北京市高校前列,绝大多数奔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
●&&难度系数 ★★★★★
●&&法学实力 ★★★★★
●&&综合排名 ★★★★☆
●&&区位优势 ★★★★★
●&&生源质量 ★★★★★
请相信,世界一流法学院——人大法学院将是你终生无悔的选择。
第三名: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学之一,综合实力位居大陆高校3-5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13名。但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QS世界大学排名法学专业2017年榜单上复旦大学法学院依旧出色,排在全球第56位,稳居大陆地区第三名。近三年法律硕士录取线353分,排名全国第3-5位。
据笔者了解,复旦法硕的就业表现还是很华丽的,主要集中在上海的知名律所、银行等金融机构、公务员、公司几类,去的好像都是金杜君合这种顶尖律所,还有交行管培,大券商投行。
●&&难度系数 ★★★★★
●&&法学实力 ★★★★☆
●&&综合排名 ★★★★★
●&&区位优势 ★★★★★
●&&生源质量 ★★★★★
作为上海滩TOP2的名校,复旦大学非常值得报考。
第二名: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院校。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7。但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QS世界大学排名法学专业2017年榜单上清华大学表现抢眼,清华大学法学院排在全球第33位,稳居大陆地区第二名。近三年法律硕士录取线358分,排名全国第2-4位。
法学院选择就业的学生就业率在全国各大法学院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分布于与法律相关的各个领域,清华法律硕士毕业生80%进入了中央或地方国家机关、司法机关、金融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等,如外交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中国银行。
●&&难度系数 ★★★★★
●&&法学实力 ★★★★☆
●&&综合排名 ★★★★★
●&&区位优势 ★★★★★
●&&生源质量 ★★★★★
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园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第一名: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3。具有全球影响力的QS世界大学排名法学专业2017年榜单于3月8日公布。北大法学院以总成绩80.1分(包括学术声誉、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雇主评价、h指数引用四项指标)排在全球第20位,连续三年稳居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名及亚洲前三名。近三年法律硕士录取线371分,排名全国第1位。
总体来看,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毕业之后有的进入美国凯易、英国富而德等外资知名律师事务所;部分进入方达、金杜等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有的进入招商局、中信、华为等知名大企业从事公司国际法务工作;有的获得国家公务员资格,被国务院办公厅,国安局等国家机关部委录取。
●&&难度系数 ★★★★★
●&&法学实力 ★★★★★
●&&综合排名 ★★★★★
●&&区位优势 ★★★★★
●&&生源质量 ★★★★★
北大是中国最具精神魅力和学府气质的大学,未名湖畔是读书求学最理想的环境。
☆ 补充说明:
1.全日制的法律硕士分为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两种,由于很多顶尖院校没有开设法律硕士(法学)专业,但是都开设了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为了方便比较录取线,本文中提到的法律硕士指的是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
2.上述排名纯属个人观点,没有上榜的一些综合性院校比如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一些特色专业类院校诸如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些顶尖的理工类院校诸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也是很有报考价值的。
3.从大数据统计来说,名校法硕毕业生成功的概率是要大一些,与学生的智力努力,学校的投入产出和平台都有关系,但是一般学校的法硕毕业生也有相当多的人取得不错的成就与成功。
4.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6年学科评估的工作已经进行了,但是法学学科的排名还没有公布,只能用2012年的数据。
刚表态过的朋友 ()
都是主流法律硕士院校啊
为大家转载及分享法律实务干货文章
Copyright &8被浏览925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擦亮眼睛,慎重选择!
经过三年的痛苦经历,去年秋天我终于踏上了南下的列车,来到我梦寐以求的学校——同济。虽然同济法学不是很强,但是对于我这一个小小的专科生而言,我已经很知足了!但其中考研所经历的辛酸只有象我这样有过多次考研经历的人才能体会。
附上我的择校经历:
2005年我首次参加备考法硕,第一次报考法硕心中酬躇满志,壮志凌云。但是我专科是药学的,而本科是法学的,只能以同等学历报考,而且苏大对同等学历也没什么要求,考虑到苏州大学是所211名校,地处“人间天堂”古城苏州,法学院实力不俗,当然自己也缺乏对自己实力和备考时间的认识,所以当时就报考了苏州大学,结果可想而知。
2006年一开始,我又开始了我的07法硕征程,这次我报了四联的辅导班,考虑到第二次要必须走掉才行,考上才为上策,所以我就报考了兰州大学,目的就是考上麻,而且兰州大学法学院实力还是挺不错的,校园环境也是十分的漂亮,兰大也是西北部的重点211名校,但是当时的复习效果甚差,命运不济,以几分之差而落入深渊。
2007年伊始,我永不言弃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的斗志,这次我准备比较充分,而且汲取了以前的经验和教训,在单位闲暇时间按部就班地定计划学习,于是我报考了地处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名校-同济211、985名校,而且同济是08年首次招法硕的院校,对同等学历又没什么要求。又是自主定线的院校,如果未达复试线或者虽达复试线遭到淘汰,我可以有调剂的机会啊,这就是报自主划线学校的好处,不过天道酬勤,我圆满了自己的法硕梦想。
整理这篇材料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为了不让太多的人步我三次考研后尘,所以想给各位想考法硕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其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及时掌握法硕的就业前景及院校情况对于我们这些考生来说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好机会。
再次,如何选择报考一所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位考生面临的一次重要的选择,考研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要很好地把握。
最后,非法律毕业生一般对法硕院校了解甚少,选择联考院校多少会产生一些迷茫,拿不准主意。为此,我们特收集整理以下材料,为大家把握方向。
第一点:了解法律硕士(JM)及其就业前景。
法律硕士(简称JM),其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目标为高层次复合型、实践性法律人才。法律硕士联考我们要重点关注一月份全日制法硕联考。
全日制法硕报考要求报考者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毕业生。本科同等学历者一般要求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后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有十三个专业不可以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它们分别是经济法、法律事务、国际法、法学、国际经济法、商法、刑事法公证、劳动改造法、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
准备参加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同学最好了解一下法硕的职业前景,以便选择好自己未来的专业,我们法硕同济吧辅导团队,特精心梳理了相关资料,并对法律硕士的就业方向、薪酬状况、从业行业、就业前景、事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飨广大法硕考友。
法硕就业状况统计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以后主要从事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企业管理等实际工作,工作单位当然可以是法院、检察院、律所、公证处,也可以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的规定,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担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均应具备法律硕士学位以上文化程度,但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如果作为书记员,也可以不通过司法考试。
市场急需的四类法律人才
第一类:熟悉涉外法律方面的人才。第二类:擅长房地产方面法律的人才。第三类:侧重金融方面的人才。第四类:熟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人才。
法硕就业前景观察
法硕就业前景是每一个有兴趣、有意向,并且准备报考法律硕士的同学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法硕就业前景大致会有如下几个方向,并且各个方向的前景与发展空间会有所差别。
1.企业法务
企业法务的职业机会原先不多,不过正在逐年增加。一些大型的公司才有自己的法务部,并且一些中型企业也开始设立企业法务。现在设立企业法务的行业有银行、证券、制造业、IT业、能源、航空等。
一般到高校就业的话,法硕毕业只能从事一般行政工作,想教书的话学历还是偏低,大多需要博士级别,估计一些同学有意向到高校就业的话,需要考个博士学位。
3、司法系统与律师事务所
如果想走法律职业道路的话,还要通过司法考试。无论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甚至博士生,如果你想从事国家司法机关工作或者走律师路线的话,通过司法考试是必要的,因为司法考试是准入型的东西,你既然考过了法律硕士,同学们大可放心了司法考试不是大挑战。
第二点:全面掌握院校信息和动态
我们为此把2009年79所联考院校的详细信息详尽地整理出来,以供同学们参考: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法律硕士[030180]
自主定线类院校:1、北京师范大学(招200人,含推荐免试生100人)2、南京大学(招85人)
3、北京大学(招260人,含推荐免试生130人)4、华南理工大学(招70人)5、上海交通大学(招100人)6、四川大学(招100人)7、东南大学(法学院共招80人)8、武汉大学(法学院共招420人)9、中国人民大学(招200人,其中脱产180人,不脱产20人)10、兰州大学(招300人)11、清华大学(招185人,含免试80人)12、南开大学(招70人)13、复旦大学(招150人)14、浙江大学(招53人)15、山东大学(招120人)16、中南大学(招50人)17、西安交通大学(招25人)18、同济大学(未定)19、华中科技大学(招160人)20、中山大学(招80人)21、吉林大学(招200人)22、湖南大学(招80人)23、厦门大学(招130人)
在这23所自主定线类法硕院校中不乏“梦幻型”、
“名气型”和“实力型”院校,像人大、北大、武大、清华、吉大、复旦、厦大、中大、浙大、南大、南开、山大、北师大,因为这些学校无论是名气还是法学实力都很强,能考上这些学校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过这类学校的录取线之高、录取率之低可想而知。这类学校适合两种人考:一类是实力很强的人;另一类是很有毅力的人。当然你的英语必须要过A类地区国家线,也就是55分以上。重点向大家推荐,法律圈所谓“五院四系”中的人大、北大、武大、吉大,现在的清华法学院发展迅速,在排名上已经超过吉大了,所以清华也是大家的理想选择,不过清华、北大法硕生有一部分在深圳研究生院就读。无论如何,只要你实力强,总分能上370,外语60以上,这些法硕名校仍你选。
自主院校中的华南理工、上交、川大、东南、兰大、中南、西交、同济、湖大等9所院校从区位优势来看,中南、同济、交大、华科、华南理工以及东南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报考自主划线类院校有几点优势要和大家说说:
报考自主定线名校的好处之一——分数线存在低于国家线的可能。因为自主定线,所以如果名校的分数情况不理想,完全可以降分录取。
报考自主定线名校的好处之二—— 调剂
自主定线名校的自主定线权对于报考名校的考生而言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及时知道自己能不能上线。名校的分数线一般要比教育部早一个多月就下来了,在国家线下来之前绝大多数名校的复试工作都已经结束了,所以那些分数不是很理想初试被刷的考生和那些虽达初试线但是复试被刷的考生马上就知道自己上不了了,因为国家线还没有下来,一般院校的招生工作尚未开始,所以这些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联系调剂。而非自主定线的考生等到知道国家线时,达了国家线而未达报考学校分数线,想联系调剂就有点仓促了,因为在时间上已经比别人要晚了。而对于那些报考一般院校复试被刷的考生则更是调剂希望渺茫了。因为这个时候所有的学校都结束了录取工作了。
但是并非所有的名校都有自主定线权,如中政,华政,西南政法,西北政法,对外经济贸易等都没有。所以报考这些院校被刷下来的考生往往是调剂的最大牺牲品。因为这些考生中有不少是达了国家线的,就是因为赶不上调剂的时间差而不能够被调剂。
报考非自主定线学校怎么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调剂劣势:在知道分数之后,别傻等着分数线了,管他能不能上,先往各大院校寄调剂申请,每天狂打电话,就对研招办的老师说虽然分数线还没下来但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排名,是肯定上不了第一志愿了(虽然是谎言但是为了自己,就算说谎也不是恶意的啦),如果最后上了分数线皆大欢喜(不过损失了一点电话费和特快专递费),如果没有上则没有耽误调剂的时间。
当然自主定线院校中也不缺少“易考型”学校,如川大、兰大、华科、华南理工以及西交,能考到330分以上完全有把握上这些院校。
关于自主定线类院校,我就和大家说这些,反正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家好好复习,端正心态就行了下面,我再来和大家说说国家线类学校。
国家线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严格制订的,各个学校都必须遵守的!是最低线!包括各种学校。
A类地区院校:1、中央财经大学(招55人)2、烟台大学(招20人)3、南京师范大学(招86人)4、中国海洋大学(招40人)5、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共招210人)
6、湘潭大学(招50人)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共招475人)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未定)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80人)10、华东政法大学(招220人)
11、上海财经大学(招80人)12、苏州大学(招50人)13、浙江工商大学(招42人)
14、郑州大学(招150人)15、中南民族大学(招11人)16、宁波大学(招50人)17、深圳大学(招20人)18、广东商学院(招50人,含推免生5人)
19、上海大学(招100人)20、北方工业大学(未定)21、湖南师范大学(未定)22、中央民族大学(招30人,含推免生1人)23、华侨大学(招20人)24、天津师范大学(招16人)25、青岛大学(招50人)26、福州大学(招60人)27、大连海事大学(招100人)28、河南大学(未定):29、中国政法大学(招200人,含法庭科学方向30人)30、暨南大学(招50人)3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未定)
32、中国社会科学院(招20人)
A类地区32所院校中,论法学实力及区位优势,当属中政、中南政法、华政、华中师大、南师大、华东师大、暨南大学、苏大,只要过A类地区国家线,总分340,外语54,基本上这些学校就没什么问题,其中的中政和华政是“五院四系”的法学名校,分别坐落于的政治中心-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是大家报考的首选,另外苏州大学是座美丽的校园,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高校和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隶属于苏州大学,为江苏省最早成立的法律人才培养的基地。苏州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这里我要重点推荐。
另外的中财、上财、上大、公安大学、深圳大学、北方工大、对外经贸、民族大学、宁波大学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只要你复习得当,结合自身情况,相信你能走进这些校园。
B类地区院校:1、江西财经大学(招27人)2、安徽财经大学(招30人)
3、河北经贸大学(招10人)4、重庆大学(招120人)
5、河北大学(招20人)6、黑龙江大学(招30人)7、西北政法大学(招150人)8、安徽大学(招50人)9、西北大学(招50人)10、江西师范大学(招8人)11、西南财经大学(招20人)12、辽宁大学(招110人):13、西南政法大学(招300-310人)14、山西大学(招36人)15、沈阳师范大学(招60人)16、南昌大学(未定)17、东北财经大学(招40人)
B类地区院校总共17所院校,虽然地理位置一般,地处不发达的经济区域,但是里面不乏法学强校,像“五院四系”中的西北政法、西南政法其法学实力、学术氛围以及就业状况都很理想,这里我还是要重点向大家推荐西南政法大学,地处直辖市重庆,学院重视法学教育,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的全国重点大学。
C类地区院校:1、贵州大学(招150人)2、新疆大学(招35人)3、内蒙古大学(招120人)4、云南大学(招80人)5、海南大学(招70人左右)6、青海民族学院(招50人)7、广西师范大学(招25人)
另外处于C类地区的院校一般都会依国家政策降分录取,对于备考不是很充分的同学,也不妨考虑一下这些学校,毕竟——考上才是我们最大的目标。其中的云南大学和海南大学,以其校园位于风光绮丽、气候清新的昆明市和三亚市而成为我们同学中法硕低分的首选,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其中的云南大学地处“春城”昆明,同时云大法学院实力不凡,在全国的法学排名中名列23名,大家不妨可以考虑。
关于法硕各院校的学费情况我还是要说一说:不可否认,法硕的收费在研究生中是比较高的,一般学校都在每年一万元左右,一些法学名校如北大、人大等收费更是吓人,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必须面对。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学校提供有公费名额或者全额奖学金,也有一些学校提供有助学贷款,另外各校的每月津贴也不尽一致,经济不是很宽裕的考友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这里我重点推荐苏州大学和安徽大学,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法律硕士学费总计24000元,公费比例大概是60%,免学费,补助每月220元;自费无补助;住宿费500—1200每年。安徽大学:公费70%,有补助,补助200每月;自费5000一年,无补助。其他的学校如中政、西政等也有少量的公费,大家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可到网上去搜集。
还有就是需要注意一下您所报考的学校是否提供住宿,因为如果不提供住宿,那么又将会有一笔不小的花费和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再说说关于院校就业问题,这是大家都不可回避的问题,总的来说,京沪地区院校就业形势良好,在国际都市上学,不仅自己能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还会有一个好的就业发展前景,这应该是报考法律硕士的首选。除大城市以外,优先考虑的应该还有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海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环海地区。这些地方经济科技发达,发展前景广阔,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法硕毕业生应该会有更多的机遇。就业更多时候是与个人的能力相关的;基本上各个学校的知名度与其就业好坏是成正相关的;以这个作为就业考虑已经足够了。文凭只是敲门砖,考上才是硬道理。希望大家安心学习,认真备考。让我们充满实力和信心去选择院校,而不是让院校来选择和淘汰我们。
&&& 第三点:全盘考虑自身的学习能力、备考情况、经济条件等。
希望诸位考友都认真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切实可行的选择。不要根据去年的录取分数和招生比例来选择学校,因为每年都可能会变化。有些院校头年报考的人数多,录取分数自然就上去了,而来年很多考生不敢报考该所学校,自然录取分数又下去了,录取比例就高。关键是初试成绩,还是以自己的实力来选择报考学校。另外提请以同等学历(大专毕业两年以上)报考的各位学友务必注意一下各校对同等学历考生的特殊要求(如要求四六级证书或发表论文等),以免到时遭遇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当然也有对同等学历没有限制的学校如:苏州大学、华中科大、中南财经政法、华中师大、山西大学、西南政法、兰州大学、贵州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
搜集信息是最好渠道,各校的历年招生简章、招办的咨询电话以及各校的在读法硕,这些渠道所得知的信息应当是最权威可靠的。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困惑或不便之处,我们也非常愿意向您提供帮助,希望为实现您的法硕梦想尽绵薄之力。
同时大家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考研复习成绩来决定报考院校,学习成绩是报考和被录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考生想要实现进入理想中的大学,必须有个优异的学习成绩。考生如果到09年10月份左右能确信自己复习的功底很扎实,完全可以考到370分左右,那么您就可以考虑报考人大、北大、武大、清华、吉大、复旦、浙大、南大之类的一流名牌重点院校。
如果你感觉复习得一般化,能考到340-355左右,你就可以报考二流名牌,如“五院四系”,中“五院”学校华政、中政、西南政法、西北政法、中南政法,以及像中山、同济、山大、南开、交大等院校。还有A类地区的其他院校,不过你的英语必须要过线才行啊。估计考分低于340以下的,或者外语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们,你可以考虑B类、C类地区的学校,毕竟考上了都是研究生,都拿硕士文凭啊。总之,院校的选择取决于我们的实力和努力,否则你会有“江郎才尽”、“名落孙山”的结局。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其实择校是考研的一个关键,就象踢抽签一样,如果抽好了就能如虎添翼,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衷心希望你们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学校。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经过自己的缜密思考后,做出自己的最明智合适的抉择,最终成功实现自己的法硕梦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政法大学法硕难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