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诊断4级肺癌晚期能活多久一般久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苏雷大夫本人发表
四期肺癌还能活多久
状态:就诊前
看上面简单的描述,也能看出病情重而复杂。
一般来讲,IV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期很低或根本没有5年生存期。但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如靶向治疗、肿瘤病灶射频消融治疗等方法的应用,确实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可以根据病变部位、大小、患者体质情况选择。
关于中药,在肺癌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中药是不够的。需要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及免疫坚强治疗。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苏雷大夫通知分享: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苏雷大夫通知分享: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疾病名称:鳞状细胞癌纵膈肿大淋巴结心包积液右肺密影&&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问:肺部鳞状细胞癌保守治疗下一步该怎么治疗,用什么药好?
病情描述:两个月前感觉浑身没劲,分别住了两次院,做了肺穿刺,确诊是肺部鳞状细胞癌,因患者82岁,年龄较大,采用了保守治疗,输的消炎和康艾药,现在出院了有一个月,感觉越发的没劲,出院的一个月服用...
疾病名称:中央型癌,做不手术,除放化疗其他有方法吗&&
希望得到的帮助:看看微创手术能做不能,是中央型肺癌,还有只放化疗治疗有好的效果吗,有没有中医药的...
病情描述:15年2月28日去检查,之前就是咳嗽,带血。镇上诊所说是感冒引起的就没有去大医院检查,有三四个月时间了。饭量下降多近一年来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苏雷大夫的信息
肺结节的诊断、早期肺癌微创治疗、肺癌病灶射频消融及靶向治疗,胸壁及纵隔肿瘤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及胸腺...
苏雷,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CSCO纵隔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肺癌...
苏雷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胸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肿瘤医院
肺部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肿瘤医院
肺部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癌4期不治疗能活多久_百度知道
肺癌4期不治疗能活多久
我有更好的答案
看病人身体状况还有心理状态。如果不接受医院治疗,建议还是保守中药如虫草、rh2、铁皮石斛这些调养,让病人不要太痛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肺癌晚期中的第四期病人一般能活多久
肺癌晚期中的第四期病人一般能活多久
发病时间:不清楚
男61岁,10月低检查医生说是肺癌晚期中的第四期,11月到现在大便没拉出5次,现在小便越来越少,也开始咳嗽,左脚膝盖以下也肿了,吗啡吃4粒才能管12小时,大概还能活多久
补充提问:头颅和胸椎脊椎,手也抬不起来了吃东西有时要吐,食量很小,不能自主翻身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精选回答(4)
擅长:泌尿系结石,肿瘤,尿路感染等其他泌尿外科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失眠,脑外伤,脑肿瘤,脑积水,及脑部疾病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及其他外科常见病。
从你上面描述的情况看,目前已经是处于肿瘤的终末期,也就是处于临终状态。目前出现尿少是属于肾功能衰竭的表现,这种情况能够存活的时间已经非常少了,至于具体的时间不好判断,这跟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及治疗情况有关系,平时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营养,能够延长一段生存期,有可能能存活一两个月时间,也有可能在几天内出现器官衰竭死亡。
擅长: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常见疾病的手术放化疗,现代中药治疗。
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治疗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联合治疗。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依赖肿瘤的分类和分期进行。晚期肺癌患者,应选择全身化疗为主,亦可适当选用姑息性手术与放疗。近年来,即使肺癌的治疗方法不断创新改进,但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复发转移几率还是较高。此时应该配合中医药,不良反映小、毒性小、具有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作用。中医药中应用效果最为明显的是人参皂苷RH2——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等效果。有研究证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胡硕等检测了人参皂苷Rh2对肺腺癌A549细胞、顺铂耐药细胞A549 DDP的抑制率。发现人参皂苷Rh2对这两种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人参皂苷Rh2对A549 DDP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强。表明人参皂苷Rh2能促使A549 DDP细胞凋亡。RH2对肺癌的作用效果在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也有播报。此外,为了更优质的长期生存,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的信念也会为抗癌斗争带来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擅长: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及肿瘤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
对于患者的情况,需要考虑为肺癌晚期的情况,晚期肿瘤的话主要还是需要采取延长患者时间,其次就是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姑息性的治疗。可以活多长时间,这个不好说的绝对性的。需要结合实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
白云山汉方
你好,按照你描述的情况如果患者已经到达晚期,以目前的医学水平很难进行治愈的,但是还是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性的治疗,通过饮食方面的调理,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目前的情况建议与患者沟通,保持稳定的情绪,具体存活时间很难确定。
医生回答(15)
擅长:中医动态疗法治疗肿瘤,通过中药消除肿瘤,调整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防止复发。
你好,生存期取决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建议采用中医动态的疗法服用中草药治疗,减轻症状和痛苦,延长生命.
擅长:擅长以藏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肿瘤。
晚期肺癌的生存期有的不会超过五年,且肺癌容易发生转移,转移到其他部位或者组织、器官,要做手术切除,也是极其痛苦的,肺癌一般没有偏方治愈,临床上只能通过手术、化疗、放疗的治疗方法来进行缓解症状、是不能根治的。
由于在放疗化疗的过程中,将使患者非常的痛苦,可结合一些藏药来进行治疗,降低机体对放疗化疗的反应度,减轻痛苦,对饮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和正常时候一样饮食.。多陪亲人在一起,希望奇迹发生。
  肺癌的预后取决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已经发展到晚期才发现,情况非常的不乐观,若早期发现,医学上均以5年存活率来估算生存时间,确诊后86%的患者在五年内死亡。所以晚期肺癌的生存时间是不会超过五年的,且肺癌容易发生转移,转移到其他部位或者组织,器官,要做手术切除,也是极其的痛苦。
早期肺癌手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及身体状况,中西医结合综合巩固治疗,有治愈的可能的.你这么年轻,术后一定要跟上相应的巩固治疗,预防复发转移的发生.可以和医院联系,提供检查资料,根据检查结果,再制定下一步的治疗用要方案.
肺癌晚期中的第四期病人一般能活多久?肺癌的预后取决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已经发展到晚期才发现,情况非常的不乐观,若早期发现,医学上均以5年存活率来估算生存时间,确诊后86%的患者在五年内死亡。所以晚期肺癌的生存时间是不会超过五年的,且肺癌容易发生转移,转移到其他部位或者组织,器官,要做手术切除,也是极其的痛苦。肺癌是没有偏方治愈的,临床上只能通过手术,化疗,放疗的治疗方法来进行缓解症状,是不能指本的。由于在放疗化疗的过程中,将使患者非常的痛苦,可结合一些中药来进行治疗,降低机体对放疗化疗的反应度,减轻痛苦。对饮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和正常时候一样饮食。
建议:如果到了晚期比较危险的程度,具体时日无法回答,但需做好心理准备。目前的治疗主要是要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以期延长寿命。
您好,根据您的情况肺癌多处转移,治疗肺癌晚期可以选择综合治疗,肺癌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效果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生存期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而定。建议肺癌晚期患者可以放化疗结合中药治疗,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你好,生存期撒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建议采用中医的疗法服用中草药治疗,减轻症状和痛苦,延长生命.
擅长:全科
你用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对肺癌效果非常好,临床应用于肺癌患者的治疗。
擅长:全科
肝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因我国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数量递增,肝癌的发病率大增,治疗方式仍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化疗。但很多患者初诊就已经是晚期,肿块巨大或者多处转移者不宜手术,这时多采用伽马刀、化疗,介入治 疗、中医药、保守治疗等。肝癌晚期化疗无效者还可用靶 向治疗,短期内效果明显但价格昂贵,易产生耐药性。。 从治疗效应看,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都为局部治疗的方法。因此,肿瘤化学治疗专家除了重视局部肿瘤外,更多地把着眼点放在恶性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上。他们对于肿瘤治疗的观点为细胞指数杀灭的观点
擅长:全科
你好,大小便失禁大多已发展到晚期,能彻底治愈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可以采用免疫技术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系统彻底清除肿瘤细胞,防复发、防转移。肺腺癌晚期骨转移/脑转移生存期还有多长?生存时间主要看癌种的发展状况、个人的身体机能还有医院的治疗方案,脑转移主要要看肿瘤在脑部的生长大小,如果过大会导致颅内压过高,导致猝死
擅长:全科
您好,肺癌晚期大小便失禁还能活多久?因人而异,只要能够做到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可以做到有效控制癌症的,肺癌病人应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尽快接受正规的治疗。患者要做到合理地休息,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给病人带来愉快的心情,减少忧愁。肺癌病人经过正规治疗后一般体质都比较差,这对于肺癌一般能活多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此要使疲惫的身体迅速恢复,一定要保证充分的休息。
擅长:全科
对于患者的情况,需要考虑为肺癌晚期的情况,晚期肿瘤的话主要还是需要采取延长患者时间,其次就是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姑息性的治疗。可以活多长时间,这个不好说的绝对性的。需要结合实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
擅长:全科
肺腺癌中后期大概能活多长时间跟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有关,治疗方面患者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清除术后残余肿瘤细胞,增强患者对于治疗的耐受性,提升治疗效果。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术后要做好后期治疗工作。肺腺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利用高能电磁辐射线作用于癌细胞,适合肿瘤类型对放疗敏感的癌症病种 ,化学治疗是将药物经血管带到全身,对身体所有细胞都有影响。化学疗法为所用药物都是有害,甚至是带毒性的,体内细胞,无论是否恶性细胞,都受到破坏。
擅长:全科
建议早做检查,确定下是恶性还是良性,早确诊早治疗。可以做肿瘤指标检查、穿刺活检术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治疗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联合治疗。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依赖肿瘤的分类和分期进行。晚期肺癌患者,应选择全身化疗为主,亦可适当选用姑息性手术与放疗。肿瘤癌症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
向医生提问
(支气管癌,支气管肺癌)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亦称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女性发病率也迅速增高,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或第3位。男女发病比率为3~5﹕1,发病年龄多在60-79岁。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多年吸烟每日40支以上者,肺鳞癌和未分化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城市居民肺癌的发病率比农村高,这可能与大气污染和烟尘中含有致癌物质有关。因此应该提倡不吸烟,并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工作。
多发人群:40岁以上男性,抽烟者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元)“肺癌应该检取至少16个淋巴结”的亲身解读和讨论&—抗癌管家__新浪博客
“肺癌应该检取至少16个淋巴结”的亲身解读和讨论&—抗癌管家
加入“抗癌管家微信互助群”,与全国的病友一起抗癌,还有抗癌专家免费指导。
添加管家微信立即加群。
抗癌管家-你身边的抗癌专家。
肺癌能治好吗 www.kangaiguanjia.com 抗癌管家
JCO上一篇题为“Impact of Examined Lymph Node Count on Precise Staging
and Long-Term Survival of Resec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Population Study of the US SEER Database and a
Chinese Multi-Institutional
Registry”的文章引起了业内不少的争论,现原文作者梁文华博士亲自详细解说肺癌淋巴结检取数目问题。
最近笔者所在团队在J Clin Oncol发表了一篇题为“Impact of Examined Lymph Node Count
on Precise Staging and Long-Term Survival of Resec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Population Study of
the US SEER Database and a Chinese Multi-Institutional
Registry”的文章【1】,引起了业内不少的争论。
由于原文篇幅有限,而且有一些思考也是写作期间没有考虑到的,笔者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点作进一步的解释,希望这个结论不会被误读,也权作抛砖引玉,吸收更多的建议。
1. 每一个病人都至少检出16个淋巴结才合格吗?
有同行开玩笑,“你发了这个文章,以后很多病人都拿着病理结果告我们没有给他清干净”。病人可能误读,但咱们业内可要先站稳脚跟。首先,这是一个群体的分析,结论也是一个群体中的趋势,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个体,因为总所周知,每个人实际具有或反应性产生的淋巴结的数目肯定千差万别,因此不可能强求医生从每个病人身上都能获得16个以上的淋巴结。
但总体人群而言,淋巴结数目的分布也基本符合正态,所以作为一个粗略的判断也未尝不可。比如说,如果这个病人已经找到16个以上的淋巴结,我们是比较有信心这个病人确实是采样比较彻底了,对于淋巴结阴性的病人,出现残留的阳性的淋巴结的概率已经非常低;但反过来,如果一个病人病理报告中显示的淋巴结数目少于16个,我们不能绝对地说淋巴结没有清彻底,因为很有可能这位病人确实只能找到这个数量的淋巴结。从群体的角度而言,检出低于16个的病人情况比较复杂,生存被拉低的一部分原因主要来自包含了一部分实际为N1甚至N2但因为检取较少而没有被发现的患者,也包含了一部分尽管没有检取彻底但确实没有转移的患者,更包含了一部分已经检取干净但确实找不到更多淋巴结的人。这里插个题外话,有专家认为病人本身淋巴结少是一种免疫反应不强的表现,这部分病人预后其实也差。也就是说,因为没有进行彻底的系统性淋巴结检取或已经接受了比较彻底的系统性淋巴结检取而最后还是低于16个,都可以认为是预后差的标志,统一起来也不冲突,贸然套用,也只是连累了那些确实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
2. 更好的打开方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作为一个粗略的判断标准以外,我们发展这个标准其实更希望成为胸外科医生对自身的一个标杆。很多时候,很多胸外科医生声称自己进行了系统性淋巴结采样,如何评价执行的质量呢?我们要有一个标杆,按引流区进行每一站的采样是其中一个,但很多时候一来不同分站之间的界限不是那么清晰,此外每站取一个淋巴结检查和彻底多取几个还是有差异的,所以这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用中国数据库分析站数与生存的时候没有发现明显的关联(数据没有在后期的文章中显示),因此我们确实需要更完整的评价信息,检取的淋巴结个数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个在很多其他的肿瘤都是已经公认的现象甚至标准。如果某位医生确实是按照系统性淋巴结检取的规范进行手术,那么在样本量均衡了患者间差异的条件下,平均下来他一定是高于这个16个淋巴结这个值的,我们中心的传统是严格执行系统性淋巴结检取,统计了一下所有主刀医生每年的淋巴结检出平均数都在20个左右,年资稍低的大夫最低的均值也在16个以上。而据我所知,国内有不少中心都把检出淋巴结均数纳入手术质量考核的指标之一。
一些法国的学者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2】,我们在讨论中也引用了:他们收集了1000多例进行了彻底的纵隔和肺内淋巴结解剖的肺癌病人,发现淋巴结总数平均是17.4±7.3,和我们从两个数据库中看到的转折点非常接近。也可以这么理解,由于人群中实际具有的淋巴结总数均值就是17个左右,对大部分人来讲,达到这个数目这也说明基本采样彻底了。这也解释了我们在文章中分期迁移的分析中看到,两个数据库由于检出数目较多而发生分期调整的趋势在16个以后趋于平缓,此外在大多数研究系统性采样对比清扫的RCT中,淋巴结检出数目均值都在16、17个左右,再次支持淋巴结检取16个是完成了系统性淋巴结采样的标志之一。这些证据相互之间都是高度一致的。
另外引申一下,从这个角度而言,‘16个’不仅仅适用于‘N0’的病人,因为不管是否是N0,这个数目已经代表了所有存在淋巴结的一个均值,也应该适用于淋巴结已经被判为阳性的患者。当然,由于疾病分期的升高,不排除会有更多反应性的淋巴结增生而导致数目上升,但目前还是可以考虑使用的。另外提一下,对于淋巴结阳性的病人,淋巴结转移的负荷也很重要(阳性转移数),因此从预后判断的角度,LNR(阳性淋巴结比例)可能更合适。
3. ‘N1’比’N2’更重要
其实,对于纵隔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大部分外科医生都非常重视,NCCN指南都推荐明确要求了清扫的站。然而,对于肺内淋巴结(11-14组),一直是没有清晰的要求的,除了极个别大中心,绝大部分医院都不会报告11-14组的情况,有些可能会记录偶得的支气管旁淋巴结。在大家都重视纵隔肺门淋巴结的情况下,个数上带来的差异更多是来自肺内淋巴结的影响,还是法国那篇文章,他们得出的纵隔淋巴结的均数是10.7
5.6,换言之,肺内大概是7个。由于肺内淋巴结没有被检查,很多实际已经发生了11-14组转移的患者被“漏”检了,尽管这些肺内淋巴结已经随切除的肺叶一并取走,并不会由于残留而影响生存,但由于分期的低估,会导致术后治疗不足(N1以上目前是推荐辅助化疗的),从统计来讲,会使不解剖肺内淋巴结的这个群体病人包含了一部分实际为N1的病人而显出生存较低。今年WCLC上,有个来自北京的团队展示了一项有趣的结果【3】,病理报告中没有显示13、14组淋巴结情况的,比有显示的病人“生存更差”,也是一样的道理。
解剖肺内淋巴结的工作,应该是外科医生还是病理科医生的责任呢?综合了不同专家的意见,可能还是外科医生来解剖比较合适。一来病理科接受来自全院的任务,而且要保证时效性,很难做到仔细解剖,另外一方面,外科医生对于肺解剖结构还是更熟悉一点。这就给了胸外科医生在淋巴结检取方面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希望外科医生能够不辞劳苦,正如我们国内一些顶尖中心的同行一样。
有外科医生问,在术中就要数数目吗?解释一下,这个结论是用来根据术后病理报告进行判断,评估一下整个淋巴结检出是否足够,而不是指导术中医生按着这个数目去做,既不代表必须检查满16个,也不代表到了16个就不用往下清了。外科医生要做的就是按照系统性检取的要求进行手术,包括上面提到的肺内淋巴结的检取。
4. 淋巴结碎片问题?
这个在文章的讨论中已经有提及。由于操作的难度本身,有时候淋巴结并非是完整取出,造成碎片化,这个会假性增加淋巴结的数目。由于这是回顾性数据,我们无法获知每例病人当时出现碎片的情况。但我们目前的观点是,首先是尽量保持淋巴结的完整取出,其次如果出现碎片,可以考虑和病理医生积极沟通准确记录,如果无法确定,我们建议只算完整的淋巴结数目。
5. 这个标准适用于所有情况吗?
由于篇幅有限没有展示的结果,不同病理、大小等的亚组根据16个划分都显示了生存差异,当然,差异的大小肯定是不一致的,比如说鳞癌,生存差异会更大的一点,这个可能和鳞癌容易合并淋巴结转移以及更倾向于原位复发有关,另外在以前的‘BAC’(回顾性数据库)的亚组中生存差异不那么明显,这个可能和里面包含了一部分AIS(原位腺癌)和MIA(微浸润腺癌)有关,因为这两种类型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极少。笔者团队此前发过一篇文章【4】,总结了所有AIS/MIA发表文献中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总共800多例的病人仅仅有1例是有淋巴结转移,可见对于这部分患者是否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采样提出了挑战。其实对于AIS/MIA这种特殊的非浸润性癌,包括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策略都要调整,甚至有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明确AIS/MIA的可以大楔形切除已经足够,而淋巴结采样是否能够免去或者精简,笔者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另外这个数目只是一个总体的概念,针对一些细致的情况我们无法细分。比如不同肺叶是否一样的数目?暂时没有答案,这个也涉及到能否用各个肺叶特异的淋巴结采样取代统一的系统性采样(比如上肺叶是否需要检查下纵隔区的淋巴结),如果问我资不资糍,我是资糍的,而且也有不少的文献支持【5】。
6. 和ESMO口头汇报的结论不一致?
其实这个研究笔者在2014年的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上已经做过一次Proffered
Oral(重要口头汇报),是当年中国仅有的3个重要口头汇报之一。当时提出的结论是以14个为界,而现在文章推荐是16个。其实最大的差异在于,我们在ESMO汇报的时候用的分析方法沿用以往找生存差异最大的地方,因为中国的数据库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所以是可以的,但后续进一步纳入美国SEER数据库分析的时候,由于淋巴结数目分布偏态很明显(SEER数据库里的采样数绝大部分在6个以下;这个要为我们中国胸外科大夫的认真细致点赞),这个时候用人群生存差异的方法就会不准确,因此我们统一采用了单点对比拟合变化趋势曲线,寻找结构变化‘断点’的方法,这样不会受到人数分布的影响。因此非常有趣地,尽管由于操作习惯导致的中美之间的数目分布差异如此之大,但两者显示的变化趋势改变都在16个左右,相互印证了结论的可靠性。因此稍有差异,但内涵其实是一样的。
最后分享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笔者2015年去苏黎世大学的肺癌中心(中心主任是Lung Cancer杂志的主编R.A.
Stahel)参加一个大(ke)师(pu)班的时候,其中一位美腻冻人的主讲Dr.
Curioni在课上一再提及14年她在ESMO听到的关于评判淋巴结采样数的大会发言,然后ji动的笔者下课后就迫不及待地去和她“相认”了,大家都表示很惊讶,然后还拉着他们主任邀请我们投稿到Lung
Cancer。其实正如笔者当时做这个研究的初衷,我们确实需要一个这样的判断标准。诚然,没有一个研究是完美的,尤其是回顾性的研究,我们所做的,是希望通过最广泛的数据库分析,给淋巴结采样数这个问题“盖棺定论”,然后继续往前走(比如更详尽的系统性采样的标准)。我们希望再次重点强调的就是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这个结论:数目不是重点,完整的系统性淋巴结检取才是!
参考文献:
1. Liang W, et al. J Clin Oncol 2016 Dec 28:JCO. [Epub
ahead of print]. Impact of Examined Lymph Node Count on Precise
Staging and Long-Term Survival of Resec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Population Study of the US SEER Database and a Chinese
Multi-Institutional Registry.
2. Riquet M, et al. Number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Gaussian curve, not a prognostic
factor. Ann Thorac Surg ):224-31.
3. Wang X, et al. Omitting Intrapulmonary Lymph Node Retrieval
May Affect the Oncological Outcome of pN0 Lung Cancer Patients: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 Analysis WCLC 2016 OA07.02.
4. Jiang L, et al. Prognosis and status of lymph node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in situ and 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pooled-data analysis. J Thorac Dis ):2003-9.
5. 丁宁宁,等。T1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清扫方式研究进展。中国肺癌杂志2 0 1 6年6月第1
9卷第6期。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0,405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腺癌一般能活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