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问我英语练习册的题怎么做,我看了几遍结果很尴尬

怎么练好英语口语?
来源:zhihu.com
【好多方法论,能否提供些不错的资料,谢谢大家!】
在知乎上答了好几个关于学习英语的问题后,有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口语怎么提高。因为最近忙成狗,没有回复请见谅。这边我借这个题目说一下口语的学习方法,并围绕口语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吧。先说口语,因为这无疑是听说读写里面最难的一个部分。要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最重要的,大家别喷我,真的就是多说,多练,反复练习。你可能听到某句话很多遍,但是经常要你说你就是说不出口。举个例子,比如以前复习考试的时候,我经常喜欢偷懒,一边看模拟题目一边看参考答案,以为这样考试的时候就能凭靠记忆写出来。但是结果你知道的,哪怕那个答案你看过5-6遍,叫你写出来却总是有哪里回忆不起来。这和英语是一样的,你以为多听几遍就能说,但是到说的时候,就是感觉不怎么对。所以还在校园的同学们,复习考试一定要把答案自己写几遍,才能在考试的时候万无一失。英语一定要说出来,别人在歪果仁面前说的每句话,说不定都是在家练习了100遍。因为没有什么事情是那么容易的。当然,大家会说,我们都知道要多练多说,可是关键是缺少渠道啊。要么我身边没有歪果仁也没有口语好的国人,要么我就是天生很内向不喜欢跟(陌生)人说话,更别说说鸟语了。其实我自己就是第二种。我性格内向,本来就话少;又要面子,怕说错了丢脸。基本上,之前如果我没有90%的把握能把这句话说对,我根本不开口。所以我想可能大部分同学在这一点上都比我好。那我用的什么方法呢?很简单。自己跟自己说话,自己演讲给自己听,自己讲故事给自己听,自己分饰几角演戏给自己看,等等等等。其次呢,如果不知道该说什么,就看电视剧,跟着电视说。选一个角色,他说一句你说一句,语气语调也一起模仿。总之通过先自己跟自己反复练习,达到一定成果(能脱口而出几句话,或者一个小故事),然后慢慢去英语角和其他人类说话,然后再慢慢可以和外国人聊一聊,最后可以和任何人谈笑风生。从每一个小步骤里获得自信,成就感和满足感,然后慢慢得向下一个目标前进。但是大多数人都想从磕磕巴巴一句话说不清楚的程度,直接跳到谈笑风生,然后发现自己完全不可能做到,于是灰心丧气的说:我试过了,但我没这个语言天赋。。。其实大多数人的天赋都差不多,我反正是通过这些自言自语的练习慢慢提高了英语口语。之后我还自学广东话,也是用了类似的方式(基本上就是看TVB,跟着说学会的)。然后我再说说具体怎么操作。首先开始描述你身边的东西和发生的事情。走在路上可以做,坐在车上也可以做。不想被人当神经病的话,就小声点说。一开始可以很简单的比如 “a pretty girl is driving a car" 看到啥都可以描述,而且自言自语也不怕犯错,没压力。然后每天晚上睡前,你可以尝试说说你今天都干了些啥啊,吃了啥啊。流水账也无所谓。又不是要给谁打分,对吧。我会说说自己今天对什么事情比较感恩。比如 "I am thankful that my mom did my laundry today, and I am grateful that my dad cooked us a delicious dinner." 如果你脑洞大的话,可以幻想你在某种场景,把人物对话自己演出来。或者自己编故事,自己讲出来。跟着电视剧读的操作方法呢。。。很简单。。。就是跟着读啊。。。这个自言自语的过程,可以让你熟悉自己已知的单词,句型,和说话方式。这样在以后需要表达这些意思的时候,你至少可以自如的运用自己本来有的东西。当你做这个事情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你已经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好说了。因为你已知的单词,句式都反反复复用得差不多了,你也已经可以出口成章。为了进一步提高姿势水平,那就必须要增加语言的输入。这个很容易理解,没有输入,怎么有更好的输出呢。而语言的输入无非是听和读。听和读的内容稍微语言化一点,那么基本上能拿来就用。在我之前的回答里,我有提到过听和读的方法。这里总结一下。先说听吧。听的话分为两种,精听和泛听。精听就是一篇材料反复听,直到听到每一个字都听清楚。想提高英语听力最好的练习方式就是精听听写啦。我的这篇答案里有做听写的操作方法,给大家做参考。所谓精听,就是把一篇文章听到极致。比如我之前用过四级听力题,托福听力题,和VOA做精听材料,每篇文章都要反复的听直到完全听清楚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而检验是否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听写。首先根据自己水平程度选择材料的难易,网上有很多网站提供这些资源(最好选3-5分钟左右的文章)。选择的标准是,大概第一遍能听懂60-70%就差不多。然后开始听写,不管要听多少遍(一般15遍-30遍),我会把每一篇材料听得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来。然后开始对答案,这时会发现大概10%-15%的内容听错了或者没有听写出来。把这些内容找出来,然后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和复习。问自己这些问题:为什么听错呢?是因为这个词不认识?那就赶紧背单词去。。。是因为读音不熟悉?那就跟着正确的读音多读几遍。。。还是自己本来这个音就读错了?赶快自我纠正,防止以后有类似音的词搞错。 总之,听写只是找出自己的弱点,而之后的修正才是最最重要的地方。基本上做30-40篇听写,就能基本听出95%的内容。然后提高一个难度等级,继续做30-40篇听写。提高的同时,词汇量一定也要同时提高。毕竟如果单词不认识,那就不可能听得出来的啊。再补充几句,有的人问,是听一句暂停写一句,还是让他一直反复放,不按暂停呢。我个人是先放个5-10遍,我把大概的写出来,留出空余的位置。然后到听不出来了,再一句一句反复听,把空余填满。 泛听的话,其实目的就在于使自己接触更多类型和风格的英语环境。这个也是语言输入的最好的方法。听的东西多了,用词和和固定搭配就会越丰富,自己经常不知不觉就能说出口一些很酷炫很地道的英语。这篇回答里也有写我是怎样听老友记的。最起码每一集刷10遍吧,基础不好的需要刷更多次。第一遍可以看剧情和中文字幕,第二遍看英文字幕,不会的词和表达赶快查查。第三遍之后用听的就可以了。听到什么程度?基本上人家说上一句你能接下一句就差不多了。如果方便的话,自己跟着剧中角色读也挺好。就是容易累。。。比如走在路上就可以跟着读啊,我曾经就是这样做的,缺点是会被不少人骂煞笔。如果嫌总是听一集乏味,那也可以一集听2-3遍换下一集,听个3-4遍然后再换回来听之前那一集。不要一季一季的听,不然又在关注剧情了。如果发现听了几遍还是没怎么懂,那就再跟着中英字幕看几次。如果你最后需要听30次才能达到效果,那就听30次甚至更多。关键是,宁愿你听100遍然后把这一集完完全全背下来,也不要去听100集然后发现自己就知道谁睡了谁,谁又和谁出轨了,最后超人拯救了地球却救不了你。其实这种泛听就是和跟着电视剧读是一个意思。我也是建议能读出声就尽量读出来,因为这样效果会好很多。。。但是久了也确实很累。大家可以结合一下。听二集,读一集。还有很多人问我,听生活大爆炸或者福尔摩斯行不行。。。这个呢,第一是实在语速太快,不看字幕根本跟不上节奏。。。再就是,就算你听到可以倒背如流了,又有多少场合可以用到这些用法呢?我觉得吧,还是老友记,摩登家庭,老爸老妈这种偏向生活化的最好。然后再说说读。其实阅读的话,主要帮助的是“写”这个输出方式。因为一般来说,正儿八经的读物的用词和文法都不太适合说出来,除非你是那种逼格忒高的文艺青年。但是如果你的阅读量大了,对说肯定是有帮助的,不过这个边际效应应该没有听老友记那么高。我推荐儿童或者青少年文学,比如哈利波特这种的。一个是比较容易懂,特别是看过中文版的故事之后,这样比较容易读下来。二是里面对话还是很多的,读多了对口语的帮助比较大。这个答案有写关于不同词汇量人群的阅读技巧,供大家参考。这些差不多就是我在技巧和方法上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价值。最后说说我的体会吧。我觉得要学好英语就一定要沉浸到这个语言环境里。没有环境就要想尽办法创造环境。比如我当时高中的时候,只要不上课,就听mp3里放托福听力。不管是走在路上还是自己吃饭的时候,哪怕我不在仔细听,我也要让他放着老友记。周末在家的时候,从我睡醒那一刻,电脑就开始循环放某一部英文电影。再比如我整个房间都用便签贴满了我记不住的单词和短语,还有一些激励我的话(鸡血)。。。有时候某一刻突然听到一句对白,会让你立马学会。有时候在某一刻突然瞥到一个难词,就能永远记住。然后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固定搭配,一句话,慢慢的理解,慢慢的日积月累。当你开始认真的做这件事了,你会发现从量变到质变其实也没有那么久,那么难。最后,还是用那句话作为英语学习篇的总结和结束吧。不疯魔,不成活。其实又有哪件事不是如此呢?------------------------------------------------------------------------收藏又是点赞的两倍。。。555表酱紫啊 好累
谢邀。【答主背景】非英语专业。前某校托福听力、口语基础班讲师。改行后多年全英文工作环境。【声明】如果你按照以下方法严格执行,你三个月之内口语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此方法在非正规的探索研究中效果显著,我之前的很多学生都亲测有效。但仍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对照组研究,所以也没有数据可以提供。仅供参考。目前正在不断优化这个自我训练方法,欢迎反馈意见并注明具体原因。(但一定是要按照方法执行过后再反馈哦)————————————————这个方法和其它方法比较有以下优点:单天花费时间短大脑负担轻不易产生挫败感【认识口语训练的三个阶段】语料的积累对话的反射语音的训练【语料的积累】1. 背单词(第一周、第二周)所需教材(大家不要被名字吓到了,这是一本背词法的书,而不是GRE词汇书)(前10个list是根据北美日常口语词频统计,之后的是校园和生活分类专业词汇,第一个周期只要背熟前10个list就好了)使用方法拿出两周时间,给自己做个时间表,每天抽早起半小时和晚上睡觉半小时按照17天上的方法来背词汇小伴侣,唯一不同的是你需要跟着音频一起大声诵读,而不是默背。注意!!!按照17天的方法背单词千万不要担心记不住,记不住是应该的。只要让你的脑子有个印象就好了,它会在你不停给它看的时候自己就记住那个词的。所以不要给自己有压力说“要背”多少词,而是“要过多少词”。特别熟的单词直接用笔划掉,不要浪费时间。2. 造句练习(第三周、第四周)两周过去后,用造句练习的方式把这些词放置在语境里来复习。给自己再次订一个两周的时间表。仍然是早晚半小时,把所有的单词都口头造不同的三个句子,注意一定要读出来。仍然需要像17天中所说的每天复习,复习还是造三个句子,不一定和你之前造的句子一样。不复习是没有用的。3. 语料的及时弥补准备一个小本子或者词典app。在对话反射训练中遇到的生词,或者自己用英文无法表达的词记下来。当天晚上睡觉前回顾一遍。再次注意!!!不用追求每次的记忆效果,但是一定要复习,尤其是记不住的,多过几遍。【对话的反射】为什么叫“反射”?是因为在你没有训练以前,你的英文说出口之前大多数情况都会在脑子里翻译一遍(除了Sh*t, F*ck,H*llo, Bye-B*e这样的词你根本不用翻译,就直接说了)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以后就变成了可以直接反应不用翻译的话了,就跟你的母语一样,就像背乘法口诀。1. 跟读模仿(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所需材料:《摩登家庭》视频任意一季(没看过的当然最好用第一季)它的对白是我觉得美剧中最接近生活的对白之一,大量地道的语句都可以直接抓来用。(老友记还有BBT感觉对白还是剧作感比较重,虽然是生活化场景,但是并不自然。Gossip Girl的语料也很好,但语速较快,不太适合一开始就拿来当素材)(评论补充
:貌似那个摩登家庭的字幕错了,live up to 的意思应该是不辜负、达到某人的期望,而不是与某人比肩。)使用方法只看前5集,1周花5天时间,每天1集,每次1个半小时。第五周像下图这样,找一张纸把中文字幕贴起来,借助英文字幕看剧,先从头到尾看一遍。(评论补充
: 推荐一下qq影音,可以自己决定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加马赛克,不用纸挡着这么不容易……之前上英语综合训练课的时候,老师推荐使用的!)看得过程中遇到你连英文都看不懂的,找个本子,把那句话记录下来。当时不要看中文,一集完全看完以后把纸条撤掉,反查你记录下来看不懂的英文是什么意思。然后开始逐句跟读,就是放一句,你读一句,要跟他说的一样一样的,模仿他的语音语调和速度,每句跟读5遍。一些简单的句子就不要跟读了,什么hello how are you之类。第六周还是那5集,从第1集开始看,把英文字幕也一起用纸贴起来挡住。现在开始一边看一边跟读,发现有英文不记得什么意思的或者听不懂的,就大致记下来。等全集跟读完了,回头再看是哪里有问题,记在小本子里第七周仍然是那5集,仍然每天1集,把那一集值得记住可以用在日常对话里的段落摘抄到小本子里。每抄一段,跟读三遍。然后设想一个你自己平时的生活场景,把那句话用进去。比如说刚才图里有一句:It's about being spontaneous. 你就可以想一下谁对你说什么话的时候你可能会说这句,然后假装这事儿发生了,你回复他。(一定要出声,并且带着场景感。)2. 强化训练(第八周)开始复习小本子上你记下来的句子,仍然是每天一集,每个小段落读3遍,背两遍。时间安排仍然要像17天单词的方法一样,一定要复习。因为这时候你对于台词已经翻滚了好几遍了,所以背起来会觉得特别轻松。3. 实战训练所需材料一个以英语母语国家的老外。(渠道有太多了:在中国的留学生,语言交换网站等等)比如说这个:使用方法聊天。很多人开不了口都是因为怕翻语法错误。一见到人就紧张,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就是说不出来。这个负担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换位思考一下,一个美国人说中文的时候你对他能有多大期望?他胡乱蹦几个词,加上环境背景,你基本大差不差也都能听懂了,你也不会觉得他怎么着,更不会笑话他或者歧视他中文不好吧。所以反之亦然,不要担心犯错,这是最最最最最关键的一步。开始的时候尽量用短句和简单句,你会发现这些短而简单的句子已经能够覆盖很大一部分对话了。然后你可以在每次聊天的过程中把你强化训练的句子用上。不懂的地方尽管问,不要害羞不懂装懂,短语和单词在情境中的使用你的记忆会特别深刻。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是我以前只知道呕吐是puke,有一次一个宿醉的同学很恐慌和我说I think... I'm...I'm gonna throw up. 刚说完他就在我面前吐了一地...然后throw up这个词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代替方案一个英语好的国人。使用方法全英文沟通。我那会儿为了练英语,鼓动全班同学都和我说英语,如果抓到我说中文,就罚我钱。效果非常好,大概仅仅过了两个月左右我的英语就愉快地满地打滚了。当然你们不一定要像我一样做的这么绝,这和环境有关,我知道一定会有同学觉得你装逼或者得了什么精神病。所以就去找愿意这么做的同学吧,肯定能找到的。【语音的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读模仿,你的语音应该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了。如果需要更加优化,可以用American Accent Training,效果相当显著。使用方法也是,你需要给自己安排个时间表,每天训练半小时左右。另外Andy Krieger的教程也挺好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在国内不太有人知道。他专门在好莱坞纠正外国明星的口音,职业去口音专家。(突然觉得很有喜感)*注意:其实有口音并没有问题,反而是一种自身特色。如果对语音没有什么特殊爱好的话,不用太把精力花在语音的训练上。(你想想印度同学那么流利地说着难懂的印度英语时是多么的自信,你这口音又算得了什么?)——————下面是我自己配音的一个小视频。(你可以听出并不是native speaker, 但并不妨碍理解。相反,正因为有一些口音所以才会有exotic的特色感觉。所以当时这个视频出来以后还有一些native speaker找过我去配音。)
http://v.qq.com/page/y/l/v/y0156n35ilv.html
香奈儿的整个系列宣传视频都找了这个有着法国口音的配音。反而有种独特的风格在里面。
香奈儿Inside CHANEL第一章:《N°5》—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5MDY4MzQ4.html?from=s1.8-1-1.2
最后,很多人都会下载一堆乱七八糟的材料,买那种厚厚的口语800句大全什么的却从来都不看,下载了很多口语app也不用。不要欺骗自己了,先把词背好,然后踏踏实实去练习跟读,然后再背。最后的最后,最好的方式就是和歪果仁多交流。最后的最后的最后,时间表很重要,坚持更重要。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训练口语的效率并且降低一定痛苦,但是它并不能帮你加什么特效。————————————情商、智商、职业、外貌,生活的全面提升。 多来进化论,你整个人都变好了。 【我们是】 两个女博士, 一个非主流前微软设计师, 还有一个辞了麦肯锡的创业狗。 【我们产】 80%干货+20%鸡精微信公众号:hibetterme
说一说我对口语学习的一些思考吧。希望它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当谈到口语这个话题时,很多人往往会问“口语应该怎么练呢?”这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在回答之前,我们不妨先思考另一个问题,口语真的是靠练出来的吗?并不是。一个最常见的说法是,“我口语不好,说英语时头脑一片空白,一定是因为我练得太少了。”但事实可能并不是如此,你口语不好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练得太少,而是读得太少听得太少了。语言是一个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听力和阅读属于输入,而口语和写作则属于输出。如果没有大量的听力和阅读输入,你的口语将是无源之水,根本得不到有效提升。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口语好的同学可能不是练得最多的,但他们一定有可观的听力和阅读输入。因此,提升口语最重要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输入决定输出,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输入是有效提升口语的前提。确定了基本原则之后,我们还需要讨论更加细节的东西,比如口语的分类问题。我们可以把口语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叫 General English (生活英语),另一种叫 Academic English(学术英语)。生活英语非常好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购物旅游时用到的英语都属于生活英语的范畴。而学术英语则应用在相对正式的场合,比如深层次的交流,课堂学术讨论,演讲,辩论,采访,各种presentation等。举个例子,下面是汤唯在戛纳电影节上接受BBC全英采访的视频,这就是一个General English案例
汤唯英语访谈
http://v.qq.com/boke/page/s/0/d/s01249jj2td.html
汤唯在接受采访前曾经在英国生活过一段时间,期间还上过语言学校。从视频中的表现来看,她的英语水平要应付国外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简单英语采访已经基本没问题了,跟老外谈笑风生也是可以做到的。之前网上曾经误传这段视频是“雅思9分口语”,但说实话这样的口语水平远远够不上雅思口语满分的标准,仔细看视频你会发现汤唯当时的口语还是存在不少瑕疵的,比如整个采访过程中用的都是简单句,没有并列句和主从句,用词不够灵活,有语法错误。比如female被误读成"male" 。按实际的雅思口语评分标准来看她的口语应该在6分到6.5分之间。下面这个是两年前很火的“中日大使BBC激辩钓鱼岛问题”的视频,当时钓鱼岛局势紧张,BBC邀请了中日两国驻英大使进行了现场辩论,当时中国的驻英大使是刘晓明。
中日驻英大使BBC激辩钓鱼岛(中字)
http://v.qq.com/cover/3/36c7xt2gh2sg2at.html?vid=y0124d4tii5
这是一个典型的学术英语案例。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听写了一小段现场陈述:主持人:It's nothing to do you say then with the natural resources which may be connected to this island or may be available from this island ?大使:It was about sovereignty,you know that's about territory integrity. Let me finish about why it came up.You know,when we normalized relation( with Japan) in (19)72,both leaders agreed, you know,there's a dispute over island .We should shelve the difference. Deng Xiaoping in 1978, when he visited Japan he was asked this question about diaoyu island and he said,"we have a dispute with Japan,but I think we can shelve it for the time being. The (next) huge generation would be wiser than us." So we agreed to shelve it but the Japanese want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in the past few years.You know what did they do? They tried to nationalize this island.They wanted to purchase this island by their government.主持人:How far are you prepared to take this issue?大使:How far? First of all, we ask them they have to face to the fact that we have a dispute over this island even they refuse to recognize that there is a disput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整个访谈过程中刘大使的陈述逻辑清晰,句式多样,用词准确,没有一句废话,可以看出英文水平相当不错。这种学术英语也可以称为是 Educated English, 是General English的进阶。这也是我们英语学习中应该追求的目标。举上面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生活英语和学术英语的区别,同时,两者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一条学习曲线来说明,口语的提升是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的。打个形象的比方,任何人通过一段不太长时间(几个月到一两年)的努力完全可以达到汤唯的口语水平(没有要黑汤女神的意思),但要达到刘大使的境界就没那么简单了。 我们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能日常生活出国旅行沟通无障碍的程度,那是欧美小学生的水平。正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能够讲一口用词得体,文法正宗的英文(Educated English),写一手漂亮文章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接下来我们将根据这条学习曲线来谈一谈口语的提升问题。对于口语提升来说,其大致的学习曲线是:先掌握基本的生活英语(初阶口语),然后再慢慢过渡到学术英语(高阶口语)上来。我们先来看看生活英语。怎样提升生活英语水平?假如你现在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平时几乎没开口说过英语,一碰到需要说英语时就头脑一片空白,磨磨蹭蹭说不出一句话来,好不容易挤出来一句可能还是" My English is poor." ,如果要让你达到能够日常生活沟通无障碍的程度,你需要做些什么?初阶口语提升的关键,是口语素材的积累,而口语素材积累很大的一部分其实是词汇量的积累。也就是说,你说不出什么像样的内容来最根本的原因是你词汇量太小了,积累的口语素材太少了。 刷过单词的同学们可能会发现,短期内随着词汇量的快速上涨,口语水平也会有明显的提升,最直观的一个表现是自己能够表达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了。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提升词汇量。那多大的词汇量才能达到日常沟通的基本要求呢??10000? 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是对语料库进行统计,看看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多少常用词。好在这件事国外早就有人做过了,各大词典出版社都有统计过,我们可以采用麦克米伦词典给出的一个数据:7500词。所以如果你想达到日常沟通的基本要求,词汇量怎么也不能低于7500吧?所以现在我们又回到了背单词的问题上来了。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我一直提倡通过语境来记单词,在阅读中记单词,并使用英英词典来加深对单词的理解,这种方法效果最好。有很多人会问“我能不能先通过背单词书,使用APP记单词的形式快速积累单词,然后再通过阅读的方法巩固提高?”这可以算是一种折衷的方法,关键的一步是背完单词后通过大量阅读巩固提高。通过背单词书得到的词汇还不是你的,它们只能算消极词汇,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听力重现才可能让他们变成你的积极词汇。在积累基础词汇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来积累口语素材。阅读和听力材料的选取应符合简单易懂,贴近日常生活的原则。听力材料推荐使用ESLPOD,ESLPOD语速适中,材料多为口语体,基本上可以现学现用,实用性很高。阅读材料推荐简单易懂,词汇量要求低的原版书,如果是畅销书更好,比如Charlotte's web,The Houseon Mango Street,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icient People 等。通过学习美剧来提升生活口语水平你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学了十年的英语到了国外却连点杯咖啡都不知道怎么说,一句"How do you like your coffee?" 可能就让你觉得莫名其妙了。造成这种诡异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材料与实际生活的脱节。从初高中到大学的传统教材其实都是偏向于学术英语,与实际生活英语有不少差别。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丰富的影视材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个缺憾。比如美剧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生活口语素材来源。并不是所有的美剧都适合用来提高生活口语,要选择那些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故事情节较强的影视材料,如肥皂剧。推荐一部比较不错的,美国中产阶级肥皂剧 Desperate Housewives(绝望的主妇),该剧的语言比较简单规范地道,而且没有像情景剧那么多的惯用法、流行语和俚语,非常适合入门。当然,利用美剧学英语也要按照基本法,不对,是科学方法,来进行。之前很多人想通过看美剧学英语,结果经常把持不住,只顾着追剧情去了,根本没心思放在英语学习上。建议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准备好一小集美剧以及其对应的剧本(这个很重要)1. 先看一遍带字幕的版本,一遍不够看两遍,扫清剧情,以便让自己接下来的关注点落在台词上2. 学习对应的剧本,把剧本中实用的台词记下来,做好笔记,遇到不懂的生词去查英英词典3. 把这一集再看一遍,看的时候遮掉字幕,遇到听不出来的地方就停下看看对应的英文字幕4. 前三步走完后你应该对剧情和对白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时候可以看第三遍,同时进行跟读练习上面这个过程近乎自虐,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比较有效地学习一部电视剧中的精华,认真学习完几季Desperate Housewives 对生活口语的提高会有巨大作用。除了输入练习之外,如果有条件的话,找一个母语人士聊聊,也会有一个拔高和促进的效果。在国外的话条件会方便一些,如果在国内可以尝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目前有一些语言交换学习网站,有些平台也有提供免费的外教课程,譬如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怎样提高学术英语水平?通过前面的训练之后相信你的口语已经有一定基础,日常基本交流应该已经问题不大了。接下来我们要慢慢过渡到学术英语上来,实现口语进阶。高阶口语拼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词汇量和口语素材了,还有逻辑,词汇和语法的多样性,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对上至国际政治下至名人八卦等知识的积累等。比如钓鱼岛视频中面对英国人的采访,大使很巧妙的运用了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名言 "Those who do not learn from history are doomed to repeat it.",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而这些离不开平时的积淀。这个阶段的任务除了继续广泛阅读外还要有意识地对说话的逻辑进行训练,在词汇的多样性和语法上面下功夫。怎么训练?一个方法是精读外刊,比如说经济学人。这本杂志由全球顶级记者执笔,文章写得睿智幽默,逻辑严谨,用词往往精准得像巡航导弹。每周精读几篇经济学人文章(比如Leaders社论板块),学习它用词的多样性和精准性,感受逻辑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严谨性,学习怎样对一个问题抽丝剥茧层层分析最终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举个用词的例子,比如要表达经济下滑,你能想到几个词?大部分人能想到的应该是"decline,drop,fall",我们来看看大神是怎么写的。经济学人今年1月份社论板块有一篇文章:Eventually, America ran into trouble too. The tech-stock bubble burst in early 2000, prompting a broader share price slump. Business investment, particularly in technology, sank; and as share prices fell, consumers cut back. By early 2001 America, along with most of the rich world, had slipped into recession, albeit a mild one.Germany’s growth rate has tumbled to around 1%.But if the world economy does stumble, restoring stability will be harder this time round because policymakers have so little room for maneuver.短短三段话中表示下降的词就有“slump, sink, fall,slip into, tumble, stumble”这么多。这些词难吗?并不难,完全可以用在口语中,口语中的用词的多样性和精准性就是这样体现的。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语法,学术英语中往往会较多使用长句、复句、结构严谨的完整句,这要求我们具有良好的语法句法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有必要重新巩固一下语法。可以先通读一两本语法,完成书上的练习,后面在阅读训练中不断提高。高阶口语平时的训练可以尝试一下用口头作文法。这种训练形式有点像雅思的口试中的卡片题,每次选取一个话题进行陈述训练,训练的过程中记得用上最近学到的句式词汇等知识点,并且要连贯地有逻辑地组织自己的观点。每个话题的陈述时间是5分钟左右,过程中可以录音。陈述结束后记得进行总结,对刚才说得不好的地方进行改进,重新陈述,直到满意为止。(之前我帮一位朋友准备雅思口语的时候就用到了这个方法,天天逼着他做话题陈述,后来他雅思口语考了7.5)以上就是口语提升的主要方法。口语水平的提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词汇量水平,听力水平等综合英语能力的提升。理论上口语的提升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逆水行舟,奋力向前,究其一生也不过是希冀于能够触摸到母语水平那条虚线而已。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的学习,最后都是一种修行。一些资源下载:ESL资源下载链接:
密码: ftjyDesperate Housewives剧本及笔记:
密码: 5wbk美剧以及电影剧本下载:另:喜欢阅读经济学人,致力于提高英文水平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经济学人赏析(ID:read_the_economist),公众号每周会分享对经济学人文章的翻译,点评以及赏析,还有我个人的英文学习相关文章,欢迎关注,感谢!
题主的问题让我想起我狡猾的老爹,当年在尼日利亚练我英语的一个方法,说出博诸君一笑:那时在尼日利亚已经呆了1个月余,但是英语说得磕磕绊绊。不过英语一贯是我的弱项,老爹倒也觉得正常。只是有一天,老爹突然领着我去家门口一个杂货店处,塞给我一个文曲星,让我去问那个杂货店老板一个问题:“上帝存在吗?”那个杂货店老板是个不折不扣的基督徒,而且相当虔诚。在尼日利亚这个伊斯兰教与基督教颇有冲突的地方,宗教是个不能乱碰的敏感区。我当时就觉得:“爸,咱俩是想上明天的国内头条吗?”老爹不以为意,说“杂货店老板以前也是个大学生很斯文不打人”云云,推着我就过去了。于是我硬着头皮坐下,开始和正在晒太阳的杂货店老板打招呼。像所有标准国内口语白痴一样,我以“好肚油肚”开头。老板是个近六十的粗壮白发伊博族大叔,笑笑让我坐下。然后我甩出了问题(为便于理TOU解LAN以下全用中文):“上帝存在吗?”老板一脸震惊,问了我一个词,我表示没听懂,于是他写下来给我,我再输入到文曲星里,哦,atheist(无神论者)。我觉得我没那么绝对,比划半天,老板想了想,又写了个词给我,我再输入到文曲星里,哦,agnostic(不可知论者)。于是我们的争论就这么开始了。“我跟你说这个国家没上帝不成,你看贪污,贪污(抢过我的文曲星打corruption),还有巫术,巫术(witchcraft),没上帝怎么...”“不是吧,上帝不是...我靠我查查...almighty(万能的)么,让上帝来解决不就行么”“拿衣服!没有我们的赎罪,赎罪!(redemption),上帝是不会拯救我们的!”“可是我们哪有...罪是啥来着...crime?(老板:是sin啦!)我们哪有sin啦?!”“你看看这个国家的corruption和witchcraft!”.........这套“文曲星吵架法”在之后的几个月,成为我老爹折磨我英语口语的绝佳工具。除了警察和政府官员不招惹,压同行的价格、催清关公司提货、和从小在台湾读远华班的老黑争辩两岸问题(虽然他台普说的特溜),反正都是高对抗性的对话,每天都有那么两三次,搞得我紧张兮兮的,深怕客死他乡。但是四个月下来,我能听得懂班图人和印度旁遮普人的英语了。(做过外贸的盆友应能理解这两种人说英语的奇葩程度...说多了都是泪...)老爹后来告诉我:假如把语言学习比作练兵,那么阅读就好比阅兵,闲聊就好比演习,而辩论就是开战,激烈辩论堪称全面战争。1.进入“英语思维”在辩论中,你根本来不及在脑海中走“英文-中文-中文-英文”的翻译过程,情绪和环境会直接逼着你进“英文-英文”的语言系统里,也就是别人玄而又玄的“英语思维”。在闲聊时,你下意识里可能会想想对方说的英语是什么中文意思,然后再想你回应的中文语言,然后翻译成英语,然后说出去。但是在辩论中,你会突然发现很多单词你直接就蹦出来了,完全不用在下意识里翻译(急的);2.高效查漏补缺对于很多中国学生,单词和用法分两种:记得和不记得的。但是实际上记得的单词和用法里,还分两种: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如果你在辩论中卡壳,很有可能是你不熟悉这个词及使用方法。这不意味着你不记得这个词,而是你没用过它。天天打靶和上阵杀敌是两码事。而且让你在辩论中卡壳的词,你往往会把他记得分外清楚(好比打仗时爆你头的敌人)。例如我对agnostic,至今仍在讨论神学时偶尔拿出来,以示我逼格之高;3.理解语言逻辑日常生活中,一两次没听懂无所谓。但在辩论中,我要揪你小辫子,我要抓你逻辑上的把柄,你对对方说话的理解力会突然奇迹般提升(尤其是像我这种心眼小的)。过往学过的那些语法突然活过来:为什么用in不用on,那个that分句解释的是前面哪个词,他的do省略的是前面哪个行为。你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单词,而是逻辑,因为在辩论中,你最想进攻对方的逻辑,这样恰好能真正理解语法。-------------------我是总结的分割线---------------------离题万里回归一下:怎么练好口语?既然你说要“练好”,那我姑且就当你练兵多年(学习基础好)、定期阅兵(有阅读量)、偶尔演习(和老外也聊过天)。但是你肯定很少开战乃至全面战争(辩论)。尝试一下:把单词看做士兵、把句子看做战斗小组、把语法当做传令方法,在你的逻辑指挥下,组成陈述、质疑、反驳等进攻手段,朝着你注意力听出来的弱点,进攻!放下书本,多和老外或者老师进行有目的有规则的辩论。记得不FUCK U不人参公鸡,记得做好资料和单词准备,记得理解对方并找出对方逻辑的弱点,记得牙齿不要有菜叶(泥垢了!每场“有效的”辩论保持在十五分钟左右,每场仗结束后,回想一下,复盘一下,然后补缺中间的遗漏,下次再来。这样来个40到60场,我觉得以后你就算是面对再纠结的面试官、谈判对象、别部门同事,你都能轻松把对方爆出翔。这时候你回头看看什么日常交流啦介绍自己或事物啦抒发感情啦,弱爆了,真的。最后重申:一家之言。
俊杰Benny:
我推荐一个方法叫“影子练习法”(shadowing),对于在没有老外可以对练的情况下,可以短期快速提高英语的听说水平。具体方法可以参考Quora文章:,或者。也可以参考本人的文章《影子练习法:提高听力速度、口语发音的一种“另类”方法》,链接:。为了方便,我把我的文章粘贴在此(其余两篇英文的就不贴了,怕版权问题):==================分割线====================在一文种,我介绍了自己英语后起后学的经历,得到了一些朋友的回应和鼓励。在此表示感谢。然而正如我文中所讲,我的英语并不完美。我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因为起点低,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尤其是中国人英语的通病——听力速度和口语发音。即便大学时期有机会幸运地在国外求学,我仍然经常碰到跟不上老外语速的情形,无论是谈话、还是看电视、电影。常常刚听清楚一个单词,就把前后的内容统统忽略掉了。因而交流起来甚感吃力。除此以外,我还有口语发音的问题。我开口就是中式英语发音,想改但一直没能够成功的纠正过来,因为总觉得舌头转不过来。后来有幸通过同声传译的学习,接触到了“影子练习法“(shadowing)。影子练习,顾名思义,那是几乎同步跟读英语录音,形影不离的复述原话。影子练习法每天训练15分钟,给同传学生锻炼口音、听力,并且提高语速、语感,以便在同声传译的时候,确保跟上并一字不漏地听清楚原话。此乃同声传译的第一步。虽然我没有能够最终成为同传,因为同声传译的第二步翻译还需要更多的积累,但影子练习法却一直保留至今。五年多来的断续练习,它帮助了我突破听力速度、口语发音的瓶颈,同时增强了我的阅读量和知识面。见缝插针般的长期练习帮助建立了口腔肌肉和听觉之间的条件反射联结。那么,如何进行影子练习呢?大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练习为期六个月到一年,可以采用诸如VOA Special English () 那样句式简单、明晰、语速缓慢、有字幕的素材进行练习。第二阶段再练习六个月到一年,不过需要换正常语速的英语音频,比如剑桥雅思3-7真题听力,或者采用电影对白、新闻、演讲、访谈对话等,需要找到音频相关的文字用作事后对照、学习。初次练习的障碍可能不小,所以得控制节奏和练习量,以免打击积极性。把影子练习想象成马拉松吧,一开始不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那样会提前出局。刚开始,每次练习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因为两、三分钟左右会感觉头皮发紧、大脑缺氧,每天总计练习不超过十五分钟。克服了以上症状,才可以逐渐加码,但仍然每次练习不超过十五分钟,每天不超过半小时。练习其它注意事项,比较重要的有:一、首先不管音频在说什么,当前任务是说得快,跟得上,理解以后再谈,事后再去清除生词、语法障碍;二、尝试自己扮演讲者的角色,密切关注并模仿每个字的发音和腔调;三、每天坚持十五分钟,把它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花两年时间,积累满200个小时,等待厚积薄发。总之,“影子练习”可以帮助提高语速和语感,进而克服听力速度和口语发音的问题。需要做的是,找到合适的资料,每天十五分钟,每天坚持,累积200个小时,等待厚积薄发。我个人受益匪浅,因此不敢敝帚自珍,实乃一文中蜻蜓点水般提到了该法,于是很多朋友纷纷询问。我尝试过搜索影子练习法相关文章,但除了口译专业人士就专业考证的相关述评,尚未有人将此方法转移到公众领域用于提高英语听力速度、口语发音。故撰此文,权当抛砖引玉。另,附本人“影子练习”的主要资料来源,也是应众多朋友之请。因本人从事金融行业,故资料都与经济、金融相关,专业性较强,请各位包涵。相信其它领域也有相当好的练习材料,请大家慷慨补充!The Economist,EconTalk, China Money Podcast,
我分享一个简单直接有效的~适用人群:英语达到4级水平。美剧口语训练法:1.针对个人学习的首先,选一部语速、词汇、剧情适合自己的美剧。(我选择最受欢迎的《Friends》,老友记作为美剧场景喜剧的鼻祖,幽默有趣,语速中等,词汇也大多贴近日常生活,每节时间短)第一遍,先看一次这部剧,对剧情有大概的了解。(20mins )第二遍,剪个小纸遮住中文字幕,看英文字幕,尽力去翻译。如果有生单词或者get不到的点,就把生单词记下来(先准备一个本子),然后看翻译。(40 mins)第三遍,跟着剧中的人物,他说一句,跟读一句。简单的就不用停顿,复杂的要停顿。在这里非常关键的就是学习他们的语速语调和表达方式。(比如Joye最喜欢说 How'r you doing Monica最喜欢大吼Oh my god,Rachel最喜欢Really? )(30 mins)有时间的1天一集,没有时间的2—3天一集。坚持两季(50集,三个月)相信我!你的口语会突飞猛进~2.针对有小伙伴一起学的第一遍,也是要先看一次,熟悉剧情。第二遍,遮住中文字幕,去跟读去翻译。第三遍,打印剧本出来(百度文库有下载,我也有第一季的,如果需要的可以留邮箱)采用role play的方法,一个人扮演一个或两个角色,看着剧本去演绎,对话。也是要坚持三个月~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的!最好有一个互相监督小组,共同进步。加油!想要口语好,真的要多说多练~当没有人对话的时候我就自言自语(真的,好像傻子那样自问自答哈哈),或者看到什么就用英语说,不会马上查字典。比如现在我在想:Why would I answer this question,?because I wanna help the lovely guys who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Cenacating:
这是一篇来自人人影视翻译组长的日志:今天写点儿正事。说说该如何修炼咱们的耳朵。此文只针对能力的提高,不针对应试!往往能力提高了,应试就不会有问题!先说一个基础问题:有一个真理是不变的,那就是,语言,是一种能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任何一个,没有连续的三个月以上的辛苦付出,是不会有显著提高的。不管怎样的方法,怎样的秘诀,如果你不坚持,是不可能有任何提高的,所以这个得先明确了。其次再来说技术性问题:该如何练听力。不同人适合不同的办法,没有一套方案是可以做到放诸四海皆准的。所以我只能分享我自己的练习耳朵的过程,然后提些建议。1. "到底应该怎么练听力啊?"
我正式开始重视起听力,是从大一开始的。郑老师给我们推荐Step by Step四册书听,于是我就和张希开始每天听这套书。一共四册,我每个学期听一册,用两年听完了这四册书,上面的题都认真做了。最一开始一定是什么都听不懂的,因为高中之前,我基本没怎么练习过听力,准确地说,那时候不知道原来耳朵是需要练习的。。我没有别的办法,听不懂就重新听,用复读机一遍一遍地听,四册书我觉得我听了不下二十遍,听坏了两台复读机,N个耳机,耳朵插耳机插的出水疱,后来换成戴在头上的大耳机就稍微好了些。这套教材很好,因为难度是一点点提升的,所以比较推荐。除了Step by Step以外,同时进行的听力练习就是听广播。专四有新闻听力,所以我和张希就去店里买收音机,因为是痛下决心要练好听力的,所以我们都狠下心买最好的收音机,接收效果强的那种。于是,我们就买了全店里最大的收音机,比一般的正常收音机都大两倍,我俩买的一模一样的,只是她是黑色的我是灰色的。于是学校里就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总有两个人拿着砖头大的收音机在学校的清晨走来走去,嘴里还一直念念叨叨。起初刚开始听的时候,听的是VOA,因为传说BBC很快,所以我没敢碰它,只碰了VOA。第一天听的时候我给崩溃掉了,只能听懂"This is VOA。。。"。但是没有办法,只能一天覆一天的听,不能断开。于是我就每天像一个石头一样,早晨六点半到八点整,雷打不动,起床听VOA。正好步行去学校。到后来的时候,八点开始上课了,我还偷偷把天线伸出去继续转台听BBC。大家别觉得听不懂很可怕,咱们是中国人,北方人第一次听广东话也听不懂,但是你多听,硬着头皮听,不就也慢慢能听懂了吗?比如小怡子,她一开始也不懂上海话啊,那么复杂,谁能听懂?但是在上海活了四年,现在小怡子不但能听懂上海话说话,还能听懂上海话骂人,还会说上海话,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别问,你就听。听不懂咋办?听不懂继续听啊!说那么多废话干啥!你就听就行了!只要你别放弃,你早晚有一天能听懂!就比如我,大一一年基本没咋听懂,但是就傻傻地听,在大二的一天早晨,我正在刷牙,广播里好像正在播布什的一个演讲,我突然发现我一字不落的都能听懂了,我一兴奋,就把刷牙水喝了。后来越听VOA越觉得速度慢,于是转战BBC。第一次听BBC,以为是在辩论会,后来发现,是正常语速,我就给崩溃了。崩溃完以后,继续听,终于发现,要想练耳朵,BBC才是王道。我觉得跟读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法,他说一句,你就在三秒钟以后重复他的话,你只要能重复下来,你必定是听懂了才去重复的吧。我就那么一直跟读了好几个月。英音和美音都听习惯了,才是真正听力好。光吃美音,不吃英音,那不行。毕竟现在国际正式场合,新闻发布会的同传之类,都说的是英音。我就这样听力教材加VOA和BBC,坚持了四年没断,当然肯定有过年之类早晨没起来的可能。但如果一般早晨没起来,那么当天的听力我一定会在下午五点补回来。听力,是需要每天都坚持的,一天都不能断,不能断,把它当成吃饭和喝水。耳朵这个东西,你不用了,一定会生疏的。如果听广播因为条件等没法做到的人,可以上网听,我博客左边有VOA,BBC,CNN,CSPAN等听力网站的链接,进去以后都有在线可以听的。再说一下,我的这个办法,不可能保证都能提高听力,到底可行不可行,完全看你自己的坚持程度。坚持的时间越久,你的听力会越好。 2. "我真的认真听了,但是我为啥就听不懂呢?"
、 这是一般人们爱问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如果听不懂的话,有两个可能。第一,你练习的不够久。比如小怡子,她如果只在上海待了一年,是不可能听懂上海话的,只有她待了四年,她才能真正听懂。明白?第二,很可能是你发音不准。听力能听懂东西,是一个语音识别的问题。比如你一直把"尴尬"念成"监介",那么别人说"尴尬"的时候,你一定听不出来那是"尴尬"。所以,如果你真的很下辛苦练听力了,坚持了至少三个月以上,你还是一点起色都没有,就也许是你的语音识别有问题,当然不可能像尴尬监介那么严重的语音识别有误,但只要发音不准确,就绝对可能导致你听差。这样的情况下,就好好补习一下音标一类的知识,让自己首先能把音念准了,然后再听。这样也许会有帮助。3. "我听听力的时候总走神,到底怎么回事啊?"
有人听听力总是听着听着就差了,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如果是这样,就说明你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做事,这样的话,你要是总走神,就算坚持了三个月,其实也相当于只听了3天的功力,没啥大用。你要是坚持不了,你可以试一下跟读,哪怕隔句跟读,也能保证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因为你要是要做到跟读,就必须使劲听,并努力记忆他的话,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了。还有,强烈建议早晨听听力,可以很清爽,不要再睡过去了。 4. "给推荐点儿练习听力的教材哇!"
这个问题我没什么发言权,因为我用过的书版的教材很少,只有Step by Step和中级听力、高级听力。我练听力主要就是听广播了。 5. "咋能通过看电影来练习听力呢?我发现我每次电影看了,但是听力没练"
我自己是在听力练到一定程度以后,才开始做电影的。我最一开始的听力,并不是通过看电影提高的。我最一开始看电影,也是看中央六台那种的,中文配音,中文字幕,跟英文不沾边。后来才开始买碟看(那个年代还没开始流行从网上下载看)。买碟租碟的时候就遇到了问题,说的是英文,我觉得我好像似乎能听懂他们说什么,但是底下的字幕翻译却和我听到的不一样,我就郁闷啦,觉得他们翻译的好烂,自己很愤怒,因为很搞笑的东西我都笑翻了,但是我妈看了底下的字幕都笑不出来。后来就加入了字幕组,一开始没敢尝试听译,因为我对我自己的听力那时候还没自信到那种程度。听电影和听新闻绝对不是一回事,就算你BBC和VOA都听得百分之百了,电影绝对有听不出来的东西,一是因为角色发音各种奇怪,各种口音,二是因为新闻里是正式用语,而电影里是俚语偏多,语速快的时候能吓死人。 你要是选择用电影练习听力,建议最好有听力基础,至少VOA的水平应该能听懂百分之七十。可以选择一部你最喜欢的百看不厌的电影,反复看好几遍,遇到听不懂的地方,拖回来重新听,听了五遍以上若是还没听懂,就不要听了,直接挂字幕看看人家说的是啥,看到subtitle以后再分析一下你为啥没听懂,如果单词明明都认识,但你就是没听懂,那八成就是因为吞音连音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好解决,你自己学会这样的读法,下次就能听懂了,还是一个语音识别的问题。如果你决定用电影来提高听力,那你一定要记住你看这个电影的目的不是for fun,是要练听力,所以别看着看着太高兴,到后来直接挂着字幕一路看过去,那样就没有效果啦。谁最一开始都不习惯看裸片(即无字幕),你得坚持住,哪怕半懂不懂半猜半懂得也得看完,多看几遍,多听几遍,就明白了。然后再外挂字幕看。 6. "为啥电影里总有听不懂的东西"
这个问题我专门问过阿比大叔,就是我最最崇拜的听译牛人,他的答案就是缺乏对画面的分析,在短短两分钟左右的预告片里,很有可能突然插出来一句莫名其妙的台词,这个时候如果能仔细分析背景画面,就能分析出来很多剧情。这点我做的很不好,因为每个预告片里,总有那么一句两句我听不懂,郁闷的要死。还是缺乏练习,得多练多练,啥时候电影能看到阿比大叔那个水平,我就开心了。所以我还要努力!!!再强调一遍,语言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捷径而言。(有捷径,书山有路勤为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都是硬功夫,你什么时候不狠下心死练,是不会有实质性提高的。我想起了XDF一个老师说的经典的话,能力提高的最大捷径就是努力,但是努力最痛苦,所以很少人能走成捷径。So,如何提高,其实人们自己心里都清楚,但还是会期望度很高的去问别人该如何做,当得到一个答案的时候,自己又失望,怪人家没有把"真经"传授给你。但其实,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真经,没有秘诀,唯一有的,只有一日一日的切实付出。如果你能疑虑的少一些,付出的多一些,你的听力早就上去了。(说得多好啊,还说自己语文不好,让本人汗颜了!)所以,赶快抓起任何一个材料,只要是native speaker说的东西,开始练吧。时间很宝贵。Hard work counts,其他都是扯淡。 单词篇:Ragbear Survivor听译组组长我们为什么要默写六级单词?(一种由我发明的英语学习方法的理论化叙述)WHY我们为什么要默写六级单词?◆CET-6在非英语专业的求职过程中起着Vital般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六级这个分数是会伴随你一生的。◆CET-6这些单词并非是中国CET考试院从某本Dictionary里面挑出来的,而是由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词汇家Webster根据生活实际经验以及通过统计学意义上的计算而筛选出来的。◆因此六级单词非常具有现实意义:(1)六级单词属于报刊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Basic Vocabulary。(2)六级单词几乎涵盖了所有生活中要常用的、比较fancy的meaning.◆六级单词在考试过程中的重要性比其他考试体现地要明显很多。◆在听说读写译的五项技能中,先不论最高层次的译。只有说和写才能真正地做到:make a direct profit! 因为只有这两者是output.(只进无出,那叫闷骚!)而写的过程中,拼写这个问题困绕了太多人。英语单词拼错,就像中文写白字那样,是一种写作者自身修养还未到家的体现!◆何谓我认识这个单词(e.g: exaggerate)?第一,是音。我听到别人读exaggerate,我明白这是夸张的意思。这就引出了
第二点,意。
第三点,是形。也就是说我看到这个词,我知道她表达的意思是夸张这个concept。。
好,现在我们来过一遍是怎么默写exaggerate这个单词的?首先你听到了发音,如果你熟悉"音",就知道是在说夸张的concept。OK接着开始默,根据发音e-xa-gge-rate。事实上如果你对这个词形不熟悉的话。你根本无法确认自己根据发音而作的拼写是否正确。因此,如果你能准确默出一个单词。95%的情况下说明你对这个word的音形意都掌握了。(5%的情况是:不知道词的意思,恰好根据发音猜对了拼写)◆因此默写的整个思维过程就是一种将音形意完全融合在一起,相互碰撞,相互促进的BrainStorm(直译)。◆如果能在读完单词的下一秒中就默出一个单词,95%的情况说明你已经完全掌握这个单词的音形意了。反过来说,如果音形意任何一项的掌握不牢都会导致单词的默写错误。◆语言学上有所谓的"记单词的最佳路径":先记发音,再通过发音识记词形,最后才是把音形与意通过记忆、实际运用等方式牢牢掌握住。[其实整套学习思维方法Follow的就是这条Best Route]HOW我们怎样默写六级单词?◆我不认识俞敏洪,也和NEWOriental无任何利益瓜葛。但好书就是好书:《六级词汇 词根+联想 记忆法》 [这个软文写的厉害的,不过组长应该是真心推荐的]◆这本书最好的几个优点叙述如下
(1)分为30个lists。滴水穿石,每天7到8分钟。累计起来不得了。实际上"任务分解法"应该算是一种很好的英语学习方法。
(2)联想法(胡思乱想),词根法,漫画法…俞敏洪同志发扬了无论用什么猫狗方法,只要能背出单词的就是好方法的伟人思路写下了这本书。将各类单词记忆法发挥到了极致!
(3)有mp3光盘。这是默写的基本条件。这其实也预示了另一个真理:词汇书必须有发音光盘。(其实我觉得新东方其实可以做得更好:把例句也读出来,那就更棒了。[伟大的Time1000就是这样的])◆推荐默3遍。(半年时间内搞定)
每天默1到2个unit。我第一遍默的时候是这样的:第一天晚上先看两个unit。然后勾出自己不稳作的词。第二天早上默。默好后对,错了抄在书上。并再听一遍,跟读,有例句的读例句。第二天晚上再看后面2个unit……
虽然我觉得自己从小就比较注重拼写,但默第一遍时还是会错得比较多,此时一定要挺住。现在错绝对是好事,不错哪能进步。
语言学家说:当接触一个单词7遍后,你将能永远记住这个单词。由于每次默写后还要读一遍,再加上第一遍默的时候还在前一晚看过一遍:加起来正好7遍。◆Note:当一个单词意思比较多时,不要黑心,每次就记一个意思就成。 口语篇: 我是怎么看friends练口语的 很早就开始看F6,最开始是从起床开始,就一个人对着电脑,傻笑一天,每天吃一顿饭,傍晚和同学一起吃饭的时候,基本就不会说中国话了,被人说什么第一个反应就是英文。周末同学都回家了,更是变本加厉,因为没有人和我说话,内心独白都是F6里的各种声音,还有那种“哄笑”配乐,一个周下来,感觉人快疯了。大学的时候是为了好玩,没想着真的用它来学英语。后来工作了几年,因为一直野心勃勃的要去美国公干,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重新FAN F6,很长一段时间过去,学下来,感觉有些许体会了,上来冒个泡。第一遍,带中文字幕看一遍 10季真不是个小数字,看了一遍把当初那种感觉找了回来,所谓的感觉,就是在内心独白的时候都是英语,说话的第一个反应也是英文。第二遍,带英文字母看了一遍我买的是60张的那种DVD,英文字母有几季还是不错的,后面的越做越差,真是没法看,就当了剧本。第二次看,基本都能听懂了,就帮着DVD校对字幕,校对的过程中,听力本身就是一个提升。第三遍,不说你也知道了,去掉字幕, 去掉字母有一个好处,就像丢了拐棍,你听起来就不会像看着英文字母那样一下就反映到脑子里,还要想一下,哦,这个单词是什么来着,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对于掌握了的单词,突然冒出来,还是会思维停滞一下,就在这停滞的一下,新的内容又冲进来了,你就顾此失彼,到最后,前面的没想起来,后面的又忘了听,刚开始的时候是懊丧不已,因为前两遍的信心全被他给摧毁了,不过没关系,很正常的么,这个地方,你就要不停的重复听,所以你买DVD机比较好,有那个A-B重复健,可以无限重复你要听的句子,你总有想起来的那一刻吧第三遍是最痛苦的,也是最能升华的一个阶段。 我在做第三遍的时候,是听力口语一起来的,其实这两个本来就是分不开的,口语,要求自己强力模仿!!!!!注意这个词哦~~~不是吃干饭的,充分利用了A-B健,一个句子重复放,跟着读,然后跟着说,最后脱口而出,一点也不比他们差,甚至可以在语气,语调上,和他们一模一样。作这一部分的时候,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跟着读剧本,这是十分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像学鸟叫一样,学他们的声音,不要把自己原来读英文的习惯带到里面去,剧本只是告诉你他们再说什么内容,只是一个提示的作用,因为他们有很多连度,四个音节,在他们嘴里常常变成了2个音节,甚至一个音就带过了,你根本就反应不过来,这也就是我们听不懂他们说话的原因,太快了,而你根本不知道他连读了,如果按照自己的读英文的习惯,永远也做不到他们一样快。所以记住,!!!!!!学他们发出的声音,而不是读他们说出的句子!!!!!!!这第三遍,我可以用老牛拉破车来形容,实在是很慢很无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特别是一开始,记得101背到我想吐,莫尼卡的那句 “THERE IS NOTHING TOTELL@!#$%@#%@!%@$#%”可以直接当减肥药了,一听到就想吐!!但是,有一点保证,以后老外用多快的速度,我都能听懂她在说“THERE IS NOTHING TOTELL@!#$%@#%@!%@$#%”而且可以和她说的一样快,一样纯正的美国纽约音。兄弟们~~~代价惨重阿~~~~~`你可以算一下,一集大约20分钟,每句话重复10遍,那是什么概念,就是一集学下来要200分钟,折合3个多小时,如果你特别笨的话,多跟几遍,时间又上去了,我经常会思想溜号,A-B的时候不知道想什么去了,就要多重复几遍。我当初算了一下,我大约要跟到第7遍的时候才有感觉,前面不是语速慢了,就是快了,要么就是停顿不对,也可能我比较笨?加上笨的原因,加上溜号,大约有4个小时一集把.下面分析一下他们六个人的口音语速,RACH,我最喜欢的角色,她的口音不很好学,因为她经常会发出很可爱的声音,感情丰富啊,而且连音也比较多,但是学她很有用,因为她的发音很性感,个人认为。CHANDLER这个家伙经常会把我逼疯的,他太贫了,语速又快,最难学了,,最好学的是PHEEBS,很喜欢她,她的发音很圆润,语速也很正常,MONIKA 可以用她来练长句子,她经常会一口气说很多,JOEY,他反映慢,语速适中应该是最好学的一个,可是他的声音太低了,不适合女生学,我学他太吃力了,男生的话是个首选~~~~这样我整了3季的时候,除了生词,在新天地泡吧的时候,可以和老外自由对话,心理满足了一把过了3季,后面的7季就会块很多,因为很多句子,在你的耳朵里已经是很简单的,根本不需要重复,你要练习的只是特别难的那些长句,记不记得伦敦之行?走之前,莫尼卡的那一口气说完的长句子,呵呵,那就是最高境界,你可以脱口而出,和她一样快,一样不喘气,后面的你就不用跟了,你可以出师了~~~
但是,这是3季以后的事了,3季不过,一切免谈~~~而且有一项工作是必须作的,是贯穿10季的工作,那就是笔记!!! 除非你的牛人,不过牛人也就不来看我这个帖子了,呵呵笔记很重要,里面会有生词,特别是“该死的ROSS”,他在里面经常不出好词,你就查吧,再就是俚语,很多俚语这才是地道的美语,你只有作了笔记你才有积累,最重要的是多有成就干啊,看到那么多的笔记,我的笔记可以从地板摞到写字台那么高,因为我字特别大?不是!是我做得很细!细到从头看IS的用法,把它当作一个事业来做,当作一个重整英语的契机,好好的梳理一下自己的存货。说实话,这也很痛苦的~~~~~看肥皂剧是很开心的,可是学肥皂剧就没那么开心了 最后,就是坚持的动力了, 我不知道别人是为什么,要学好英语,但是你的动力要足,而且经常要受受刺激,否则的话很容易坚持不下来。
shangyao wang:
【你不是口语不好,你是什么都不好】很多人说自己英语口语不好,但是,你问他,你听力好吗?你阅读好吗?你写作好吗?你有词汇量吗?然后,你会惊喜地发现,他们不仅仅是口语不好,而是听说读写都有严重的问题。许多人对于“口语”的概念,仍然停留在旅行的时候问个地方,点个菜,买个酒,聊个天气之类的;如果你的目标止步于此,并且只愿意练习这些话题,你的口语是不可能变好的。因为,它们真得太简单,甚至谈不上是真正的交流。练习口语的目标应该是——能够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谈论较为深入的话题,如学术交流,时事文化,电影音乐等等。你可以去阿卡索这样的平台申请口语课(注册就有免费课的,网络教学,课程可以录制方便复习,挺专业的。我试过一次是个外教MM。妹子长得特别可爱。还互加汤不热了。不够&感觉好的可以自己加课~!价格蛮便宜的……),可以找前排学霸帮你练习口语,还可以找基友/男盆友/女朋友没事就陪你说几句!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输入!当你的输入不够的时候,这些深入交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词汇量,读书太少,你可能永远只能用很粗糙的表达方式,也不能精准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如果你连result,depress,fragment这种特别初级的单词都认不全,听不懂,那么意味着你能输出的东西更好,每次你想说什么,都会发现自己说都说不出来。(本文最后有免费学习资源,请各位放心自取)【第一步:把你的根基搭建起来】要记住,口语是输出!打算突破口语的时候,请问问自己的词汇,阅读,听力,是否已经有相对应的积累。没有词汇,意味着你能表达的内容将会大大受限;没有阅读,意味着你看得太少,自然不懂得表达;没有听力,人家说什么你都听不明白,口语怎么提高?词汇和阅读,我已经在里提到过,这里不再说多。感兴趣的的同学可以回去看看。在这里说说听力。不知道什么时候,外面盛传一种听力提高方法——每天无意识地听N小时英文广播,就会变成听力巨牛的人。这种方法非常扯淡,要提高听力的关键在于“互动”,就是你必须回馈你所听到的东西,要去确认你是否听到,听对,听漏;无意识的学习是很浪费时间的,尤其是对于“没有多少时间的成年人”。泛听要有,但至少也要脑子不停地过一下到底人家讲什么了!我的泛听材料是一个哲学节目,叫做Philosophize This!很好玩的节目,比听新闻好玩多了。听力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的。o 选择文本。文本以你能看懂80%以上的,如果你什么都看不懂,那么就赶紧去补单词,补句子,补阅读。不建议去听那种每个词都不认识的文章,因为……那种训练根本达不到效果,你都忙着查词去了o 第一遍听,大概抓住全文的要义 。听完以后,快速在脑子里过一遍文章结构。o 仔细听,愿意做听写的可以做听写,不愿意做的把听不明白的地方抓出来,反复跟读。一定要做好笔记,把听不出来的东西反复听。o
再听。直到听懂为止。o 有人问,看中英字幕的美剧能不能提高听力?我想说的是……你为什么要这样自欺欺人……说真的,我认为对于刚开始练听力的人,应该踏踏实实从正经儿的文本开始。比如说《科学60秒》这种开始,它的文章很规范,语速较快,行文较短,是很好的学习材料。系统的学习,肯定是比胡乱看更有效的。其实,我也看美剧练习过听力,我把节目分成10分钟一段,先听3次无字幕的,标注出听不懂的地方;然后打开英文字幕,看自己哪里没有听懂,做好笔记,跟读几次;关掉字幕继续听N次,直到听懂为止。整个过程非常的无聊,如果不是该电视剧的真爱粉,真得干不下去。《汉尼拔》的好多台词我都能背出来……不是我热爱学外语,而是我太TMD爱汉尼拔……!如果你不能抵抗诱惑,不能忍受无聊,千万不要这样做,否则你就会沦为电视剧的奴隶!!!!PS.千万不能下中文字幕!我是认真的!要提高听力,最重要的是每天听,大量听,并且精听。一个月精听个100篇《科学60秒》,连续数月,听力自然就上来了。千万不可三天钓鱼,两天晒网;对自己格外宽容也是要不得的。【第二步:口语,从正确说话开始】口音不是大事情,发错音才是大事情。就那中文来说“吃饭”,这个词北方人可能会更卷舌,南方人的舌头则可能是偏直的(所以听起来很温柔),这个就是个人特色……但是,你不能把“吃饭”发成“滋饭”。错误的发音不仅会影响口语,还会影响听力、拼写。平日要多注意音标,多培养敏锐的听觉,很多人常年发错音,是因为根本听不出区别,这个是最要命的。【第三步:学习说没有语法错误的句子】某些童鞋学习口语的时候,完全是靠背诵的。比如说,他们打算去机场,就背下一堆“Where can I get my baggage?”“Do you have anything to declare”之类的句子,但是,你让他独立说个句子出来,不是语法有错,就是别人根本听不明白。语法重要吗?我认为是重要的。语法真得很美,很有趣。你和老外说“She dog”,对方也能知道你真实的意思是“Her dog”,但是这个就好奇怪了……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能抱着“对方能听懂”就好了,而是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进步。刚开始练习口语的时候,不要光顾着去学炫酷的俚语,或者随意省略句子里的元素,否则就是走路还没有学会,就想着跑了……你首先要对句子结构有基本的认识,主谓宾千万不能忘记,并且要熟练地掌握多种表达形式,例如说比较级,各种时态(一定要把时态学好!),as,从句等等,都要熟练地运用。不仔细研究句子,永远说出来的话都是“I have a dog. It is cute. It is big”,永远只有一个句式。句子在英语学习里真得很重要,要能读、听长难句,也要能说、写出漂亮精良的句子。多做造句练习,是肯定有帮助的。如果你现在觉得“说”会反应不过来,不如先从写开始;一边写,一边思考怎么表达最为恰当,渐渐地,你就发现自己能说出完整、精准贴切的句子了。【第四步:去练习一些有难度的话题】说个心得,我以前学习托福听力的时候,刚开始,conversation听得云里雾里的……后来,我果断从比较难的lecture和科学60秒开始,结果,听了一段时间,再回头看,发现conversation变得简单了。总而言之,反正都是要搞定的!不如从难的地方开始!一定要去挑战高于自己难度的东西,而不是和自己水平平行的东西。平时练习口语的时候,哪怕是找了老师,也不要总是去聊最简单的话题。什么天气啊,吃什么,你家猫叫什么名字啊,我家狗叫Tobby啊……之类的!去聊一些正经的话题。你今天读了一本书,就可以尝试复述这本书的内容;看完《穿越星际》,可以用英文简单讲讲剧情;然后再查查资料,在自己的基础上改变表达方式;平时读完国外的杂志和报道,也可以说一段自己的意见……练习的时候,要多注意逻辑,保持脑子清晰,千万不要陷入无意识的状态~!要尽量多去使用新句型,新单词~!久而久之,就会说得越说越好!当你能讨论更为复杂的议题,你还有必然担心简单的生活用语吗?再强调下,俚语、当地表达这种东西就像是“醉了”“惊呆了”是一样的,到当地混一段时间就会了;我认为先学会规范、正确的表达,才是最为要紧的。其次,我推荐大家可以跟着托福口语来学,它的考试其实设计得蛮科学的,口语这个项目里涉及到听,读,说;按照上面的话题来练习,可以省去选择口语材料的烦恼。【第五步:要不要找老师?】我觉得老师这件事情,是见仁见智的……就是主要看预算,看有没有朋友帮忙,我以前是有老师的,但是到了一个能自学的阶段就开始自己弄了。口语老师是不是老外,来自哪个国家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好的是耐心、教学方法科学,并且适合你。要找个帮你指定学习计划,上课不是陪聊而是真得在教学的老师。如果你玻璃心,就要找个比较温柔的老师;如果你拖延狂,最好找个严厉点的……签完不要一口气买无数节昂贵的课程,要是要试课,或者买1-3节,确认对方是适合你的~!要理性花钱~!我必须要说:好老师不是陪你聊天,而是纠正你,指导你的人;按照这个准则去找老师,肯定是没有错的。【第六步:学习资源推荐】学习资源我就不推荐太多了。否则,大家哗啦啦地下,然后又不看。首先,语法书我要推荐《语法俱乐部》,不过貌似国内没有出版,可能得在淘宝,或者大家去搜搜下载地址。这本语法真得非常好,作者认为一切语法现象都是合乎逻辑,可以解释的,并不需要死记硬背。推荐!听力资料,我推荐《科学六十秒》音频+文本。我已经传到(大家可以戳)。每天精听个2-3篇,水平很快就能变好哟!(其实也没有很快,至少要2-3个月吧……),科学话题真得很有意思~!口语书我推荐《黄金十例句》,这本书是我备考的时候用过的。里面有很多例句,还有范文,可以根据这个对照练习。大家可以戳→_→。这本书有些东西挺书面的……也可以当小作文书……T_T……(一举两得。。。。)【总结】学习口语有什么快速的秘籍吗?我觉得是没啥秘籍的……要是有秘籍我早发财了……还至于在这里写这些么……!顺便说一下,我为什么觉得“背诵”口语学习法是不太好的。因为我觉得,背诵例句是无尽头的,你不可能背下所有的句型;其次,你不能永远在替换句型,而是要学会自己来遣词造句!当然,记住一些短语,经典的表达方法是可以的,但是,最终的目的是自己遣词造句,学会运用句子。我觉得学习口语大概就是,打好基础,对自己有高要求,大量练习,不断反省,慢慢地,就会好起来的啦!
恶喵的奶爸: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lxg-milk,这是一个致力于提高英文的知识水平和分享一些有关职场生活的人生经验的平台,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灌水,但是在公众号里几乎只有严肃认真的文章,可以尽情自取所需如果账号搜不到,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题注:我跟多个口语老师和老外都仔细商谈过,最后的结论就是,没有口语不好这回事,只有英语不好这回事=========================================================题主要资料那就给资料了这个帖子从一到最后,算是整理出了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顺序,一个个慢慢学完就足够了,从视频的量来说,每个课程需要时间从几周到一个月不等。但是不适合完全没基础,连VOA的慢速都听不懂的人因为版权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知乎一直到现在都没删,如果哪天被删了,这里还有备份:以上材料算是你需要花钱和不需要花钱搞得到的最优解另外稍微点评下所谓练口语的各种办法:1,多跟老外辩论是个好办法,注意带手机,手机里面不仅要装朗文,还得装牛津搭配词典不过这办法,条件限制太大,很难说有什么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大部分人不具备这种条件,只好另谋出路了↓↓↓↓↓↓↓↓↓↓↓↓↓2,有关跟读首先要明白,练口语的跟读,和口译中所谓的shadowing有本质的区别,shadowing我自己也练过,高翻也亲自追过(没追上,她嫌弃我英文说的太浅显像个白痴,赚的也太少,现在我赚的多了,但是佳人去联合国工作了,叹),shadowing最大的功能是练分脑和注意力,而不是口语,练习时候也不需要复读机,而口语中的跟读练习,作为人类学习外语时候的本能习惯,复读机也最好备一个。口语的所谓跟读主要是三种模式:1,不看原文听录音,听一句暂停再照着说,没听懂就按下复读;2,听原文,不暂停,看着文本同时朗读,反复多次;3,不看原文听录音跟着读,反复多次。三种模式的难度是由浅入深的,自己结合对材料的需求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次数和搭配3,大声朗读和李阳所谓的三最法:朗读的确是有效的,但是舌位都不对,你大声喊有个屁用?!连读规律都掌握不好,说的最快速有个屁用?!李阳自己英文都极烂(这个烂不是说他有口音,而是说他连英文最基本的连读都没有),你跟他学有个屁用?!在用这个方法前,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语音知识过关,然后最好照着原声模仿过了,然后再大声朗读4,听写——听写效率太低,不要做练口语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水平层级来使用,但所有的办法,都比不上一个道理:自己瞎整,效率低下,远比不上老师教导来的好但是好老师不常见,所以必须要选择播讲类材料——上面的材料基本都是播讲类材料,题主大可摈弃所有方法,跟着播讲类材料里的老师老老实实学习做笔记大声模仿即可PS:有关所谓英式口音:我个人是不教口音的,尽管选择材料名称上有很多accent作为噱头,但词和词的连接,强读式弱读式,重音,节奏等这些基础才最重要,至于卷舌音R要不要卷,说英式还是美式,这个随便你只是在学习者在没有初窥门径之前,建议选择美音作为基本发音规范,选择美音作为基本规范的原因是材料丰富,环境充足,难度自然就更容易些,也可大幅加速你的学习过程。待所谓的基础打好了,那时候可自己选择不同材料和偏好的口音(管你是印度口音还是澳洲口音)进行学习。再强调下,所谓的口音教授,这不是身为教育者的义务,语言的core和essence才是PPS,所谓的英语思维(并不是为了反驳最高票答案,而是对其补充)——人脑袋想事情很快,但是嘴巴却不够快,中国人英文说不好最大的问题不是因为想的不够多不够快,而是嘴巴说起英文来不够快且不习惯自己这么说英文(卡壳磕磕巴巴相当严重),自然发音的方法和练习太少,很少有人能够很快速自然充满节奏感的把大段话说出来——简而言之,还是嘴巴练习的太少,而想的太多,在这个现实基础上,过分强调英语思维无益不理解我这段话意思的人请去试着跟述一集囧叔的The Daily Show,你会发现我说到的三种跟读模式在大魔王囧叔面前都完全无效了,然后你就明白,自然发音和这类能够让你提高语速的练习是多么重要了PPPS,连VOA慢速英文都听不懂的人,或者那些叫嚣每个字都听懂合一起句子就听不懂的人,你们的英文应该退回到基础重念,请当做自己没学过英文,把以前的都忘掉,然后购买赖世雄美语发音,初级,中级和语法这几本书,慢慢仔细研读听老师讲课大声模仿和朗读,待半年之后,再来解除上面给的材料,钦此~本文只是粗浅之谈,稍微整理下想法,以后更多更详细的方略系统和安排,日后会在我的专栏里更新
我认为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找好切入点。就像我觉得减肥的切入点是迈开腿去运动。当你养成了运动的习惯之后,那些之前让你困扰的饮食、皮肤和心情问题都会自然而然被解决。而练习口语的切入点,我认为是发音。说实话,一上来先急着跟读或学习地道的表达方法,你已经失败了一半。为什么看了那么多美剧,你还是说不了一口地道的英语?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的口语水平。其实你连一个元音都发不准。我练习口语的时候,正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跟之前的很多回答一样,我认为模仿是一个练习口语的最好方法。但是有两点非常非常重要:1.最开始模仿时一定要说得够慢多慢?想象一下用电脑放0.x倍速的感觉。换句话说,就是在不打破节奏(连读,停顿等)的情况下说到最慢,能多慢有多慢。这样能保证发音准确,以及锻炼到正确部位的肌肉。2.一定,必须要录音。很多人练不好口语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发Bed的/e/时,嘴巴普遍张得太开,介于标准的e和a之间。发/a/,/au/ /ai/以及/ei/时,嘴的打开程度都不够到位。发little, people, all的尾音l时,舌尖没有顶上去。除了每个音节的发音,需要模仿的还有语调,节奏(哪里停顿,哪里连读,哪里放慢)以及每个单词在句子中发音的轻重。我觉得这个方法最困难的一点是,有时你根本听不出自己和原音的区别在哪。怎么办?一个方法自然是多听,培养感觉。至于听什么,我下面会推荐一些素材。另外,我通常先假设自己说的全部都是错的,然后一个字,一个音节仔仔细细去对比和纠正。千万不能有“差不多就好”的心态,只要你心中有那么一丝疑虑:“我是不是说的和原音还是有点不一样?”,就说明你的模仿还不够到位。拿自己举个栗子:这个视频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材料:我练习口语,就是从模仿视频中的这段话开始:“A lot of people ask me if it’s possible to sound like a native speaker if you weren’t born in the US.They want to know how long it will take. That, of course, depends entirely upon the individual.Really focused pronunciation practice can yield great results. In this video, I’m going to go over two different ways to study English to perfect your pronunciation. All you need is the audio or video of a native speaker speaking.”看似极其简单易懂,却涵盖了大部分需要练习的元音和辅音。在视频中,作者会为你一一标示和讲解发音重点,以及连读、轻重等。这短短的一段话,我练习了至少三个早上,但是我觉得一点都不算长。我的方法是:1. 在模仿之前,先用自己的发音和断句方法把这段话读一遍录下来。2.用比原音慢大约一倍的语速,以一句话为单位,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对比和纠正。语调,节奏和轻重也要注意。3. 当你认认真真练习完一小时之后,切换成正常语速。一经对比,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有多大。4.第二天练习之前,先听一遍第一天的录音找出不足的地方(虽然前一天你已经认为自己做到最好,但有些发音的问题当下听不出来),然后重复之前的步骤。直到有一天,你听完自己前一天的录音,实在分辨不出是一个Local还是一个中国人在说话为止。请至少给自己三天时间。当你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模仿完这段话后,就能体会到这四个字:豁然开朗。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再找一段话,用同样的方法开始练习,重复以上的步骤。关于找练习素材这件事很多人都推荐模仿电影或美剧。但其实多多少少,对白和现实生活中的用语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为台词都是被仔细斟酌过之后才搬上荧屏。我推荐这个神奇而强大的资源库--YouTube。 现在大部分有名的YouTubers都是全职拍摄视频的。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经营一个到几个频道,每个频道都有针对的主题。比起电影和电视剧,Youtube视频中的口语表达更加简单地道、贴近生活。视频可以调整播放速度,近一两年还添加了字幕功能。上面不仅有我之前提到的英语口语教学还潜伏着一些什么都会、什么都教的神人。(这个人之前很火)妹子们可以看看新出的化妆品好不好用想学地道的泰式料理?咳咳?总之挑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天天当娱乐节目看,当你习惯了他们的发音方式之后,再听听自己的录音,就能开始听出区别。对于模仿,当我找到一个练习素材之后,我会选取一个大约两分钟的clip,先在电脑上把我听到的打成文字,然后再开始模仿。我觉得可以从模仿英文教学视频开始,逐渐过渡到product review。另外一个比较推荐的主题是Vlog (Video Blog) 。Youtubers把一天发生的小事都拍下来给我们看。听着是挺无聊,但是这些生活用语正是我们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去餐厅怎么点餐,在商店怎样请店员帮忙找东西,排队的时候和周围人聊些什么,当别人送你礼物时你该有什么样的反应?视频作者有时还会对着镜头跟你聊聊心事,讲讲自己从前的经历。这些通常都是第一反应,不经仔细斟酌思考说出的话。表达简单地道、贴近生活,很适合模仿。在你练习发音的时候,这些地道的表达不也自然而然学会了吗?---------------------------------其实我本来的期望值是20个赞..谢谢大家的支持!如果有人尝试了我的方法,觉得有效,能不能把前后对比发给我:3谢谢!!
玛格丽特兔博士:
文章选自我的公众微信号。很久之前,看过一期《鲁豫有约》,嘉宾是杨澜。鲁豫采访杨澜,这对组合有点意思,两人都是外语系毕业(鲁豫是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杨澜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系),两人又先后在年加入凤凰卫视。同行采访同行,节目一开始,鲁豫就说到,好像很多主持人都是外语系毕业的,比如她自己、杨澜、许戈辉……对于这个现象,杨澜也表示认同,她说了一段话我印象很深刻,大意是:学语言的人,会注意怎么去说话,会学着去说,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并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我本人也比较赞成这个说法。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和交流,那怎么说好一门语言?我在刚进入大学学习英语专业的时候,也不会说。我之前提到过,我所在的高考省份不考听力,对口语就更不重视了,高中时期唯一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可能也就是读课文和上课回答问题,没有什么交流的机会。所以,进入大学之后,我发现周围的同学,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的同学们,口语普遍比较好,而我,做基本的自我介绍也比较困难。那问题在哪儿呢?后来,我带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总结了一些口语当中的问题。1. 发音不标准。语音在一门语言当中很重要,最好是有一个好的启蒙老师,这里的老师可以是音频、视频,当然真实存在的老师最好。这一点我在学习法语的时候很有感受,因为发音体系一旦形成,会很难纠正。我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问到我,是学习美音还是英音。这里我建议美音,为什么?一方面是我们在初高中(现在的孩子可能更早,幼儿园就开始学习了)接受英语教育的时候,老师的发音大多为美音,已经形成了听觉习惯。另一方面是平常看美剧、接受美国文化比较多,对美音更熟悉一些。我本人也是美音,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做大会翻译,尤其是级别高的会,同传如果是英音会非常漂亮,听起来很有感觉。我在学习口译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影响,会不自觉的采用偏英式的发音来翻一些大会的发言稿。不管你选择哪一个,重要的是把音发正确,发饱满,在我的学生中,有不少人总是发一些中间音,/a/听着像/∧/,[ae]和[e]之间也听不出差别。《American Accent Training》这本书可以好好拿来学习一下。有一点要注意,学习音标的时候,抛开中文的思路,不要去把某个发音等同于汉字的某个发音,杜绝这样的学习方式,包括市面上的一些单词书,有直接用汉字来标注发音的,为了好记,其实这样很不好。我补充一点关于词汇和发音结合的问题,背单词的时候,留意一下音标,看清楚是那几个音素,尤其是生单词,第一次记住了,发准确了,后面不容易错。如果纠正语音,一定要重新学习音标,如果想提高发音的美感,选择跟读。我自己跟读的材料就是VOA Special English,这一点是和听力练习在一起做的,用VOA慢速做完听写之后,进行跟读。此外,我在学习口译的时候,注意到一个人,她的发音很舒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我很喜欢翻她的演讲,口齿清晰,音色明亮,说话的pace(速度)掌握得很好,因此是非常好的学习说话包括演讲的素材。口译网上有一些她的视频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一下。2. 说不出来这应该是大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最近我收到很多留言,基本都是:兔博士,我英语口语不好,说不出来。这一点是需要自我分析的,找到你说不出来的原因。我观察了我的学生,说不出来的情况有:①词汇、表达、基本句式的积累不够。语言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口语属于输出的部分。你的输入没有达到一定的量,说不出来很正常。这里的输入,就需要自己做功课了,背单词、巩固语法、学习课文……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②说的量不够,嘴生。有同学反映说,老师我也知道这个词或短语用英语怎么表达,可我就是说不出来。我个人觉得,咱们大部分说英语其实还是停留在一个语言转换或者说翻译的阶段,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都是中国人,平常接受教育的方式也比较应试,所以很难形成英语思维(这是语言的高级行为)。包括我自己在内,也一样,只不过我能说的流利,是因为我大脑当中对语言的转换很快,因为熟,所以快。而说不出来的同学是因为不熟悉,平常不总说,只是在心里想,在脑海里演练,这样作用是不大的,可能如果让你写下来,你会写得还不错,因为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完成语言转换,但是让你说,你就开始磕磕巴巴,上句接不上下句了。想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张嘴说。下面提供两个练习说的方法:第一:找partner。找和你一样,想要提高口语的同学。两个人可以就当前热门的话题、流行的电影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换观点。那也有同学问我,老师,没人给我纠正,我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我回复他,让你做第一步量的积累就是为这一步准备的啊,在积累词汇、表达和句型的过程中,不要只是机械地去记忆,想着在自己的口语中把它们用出来。我总和学生们说,这些知识点,你记住了不用,永远是别人的,你学会用了,它才是自己的。所以说的时候,就好好说,哪怕刚开始说得很慢也没关系,使用简单的句子,口语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