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一枚火箭成功长征5号运载火箭失败最多卫星进入轨道的世界纪录是多少?

长征六号一箭二十星打破亚洲纪录
|产业经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打破亚洲纪录
  长征六号 『一箭二十星』
  《中国经济周刊》 实习生 房宝群|综合报道
  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一枚火箭搭载20颗卫星不仅打破了亚洲纪录,还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力。
  将20颗卫星送上天的长征六号
  有多牛?
  长29.3米、起飞重量103吨的长征六号,是我国新研制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的发射需求,作为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的新成员,长征六号具有许多创新之处。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次采用了我国最新研制的高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的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起飞推力达到1200千牛,最重要的是绿色无污染无毒。其具有大范围推力调节能力,如同自动挡的汽车,可以实现无级变速。
  不同于以往,这次长征六号创造性地采用“三平”测发新模式。以往,火箭研制完毕从总装车间运往发射场,大多是分段运输,然后在发射场的塔架上完成火箭各子级的垂直吊装总装和测试。长征六号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了彻底变革,创造性地采用了“三平”测发新模式,即水平整体测试、水平整体星箭对接、水平整体运输起竖发射。始终“躺着”的长征六号,发射准备周期仅需7天,适应了卫星发射低成本、短周期的需求。
  此外,长征六号还可以实现更高的导航精度,确保卫星入轨精度达到百米级,在浩瀚太空,这就像是“太空快递”能够“上门投递”,其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颗卫星中最小的比手机还小
  作为主要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的火箭,此次长征六号所载的20颗卫星,来自多个“东家”,包括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这20颗卫星中,有11颗属于军事应用卫星,9颗民用卫星。长征六号主任设计师张晓东介绍说,20颗卫星都不大,“身材”最高大的是中国集团公司所属的东方红海特公司的开拓一号卫星,也才100多公斤重,它位于最顶层,也是最先被释放出去的。最“迷你”的子星只有几十克,比一部小手机还小。这些卫星有的用于验证在轨技术,有的用于相关技术应用。
  这20颗卫星有些是“主星”,有些则是它们分别“抱着”的“子星”,“主星”采用金字塔式分列三层排列,最底层安放5颗卫星,中间层是4颗主卫星,最上层是1颗卫星,在卫星与火箭分离后,其中多颗卫星再分别释放出子星。
  一箭多星的“特价旅行”
  更具市场竞争力
  随着世界卫星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1吨以下的小卫星层出不穷,卫星研制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是国际卫星研制的一个基本趋势。发射低轨道卫星的运载火箭要比发射高轨卫星的火箭花费少,而小卫星一般采用500公里以下高度的轨道就够了。因此使用大型火箭进行运载发射,无疑是“大马拉小车”,严重浪费其运载能力。此次长征六号“一箭20星”,其实是反映了经济、灵活、便捷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
  有需求就有市场,一箭多星发射可以充分利用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还能进一步降低单颗卫星的发射成本,犹如品质依旧上乘的“特价旅行”,这次长征六号的成功发射,无疑令中国在国际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将来,火箭服务的对象将进一步扩大,商用图片、纪念品、超高空气球、区域通讯中继等都将成为座上客。
  目前,世界上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只有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和印度。各国一直在激烈争夺一次性发射卫星数量的纪录。日,美国用一枚火箭成功地将29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新的一箭多星世界纪录。在这29颗卫星中,还包括一颗由高中生制造的微型卫星,这是第一颗由高中生开发制造的卫星。而两天后的11月21日,俄罗斯就用一枚火箭将32颗卫星送入轨道。日,俄罗斯利用 第聂伯火箭成功将3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迄今为止的世界纪录。
  在亚洲,印度在2008年成功实现“一箭10星”,这一亚洲纪录一直保持到此次长征六号发射。早在1981年,中国就曾实现“一箭三星”,并初步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箭6星”,包括“高分一号”卫星,两个荷兰卫星和3颗分别由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土耳其研制的小卫星。帖子主题:震撼!印度将创航天世界纪录:一箭103星
共&2275&个阅读者&
军号:5337675 工分:621608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震撼!印度将创航天世界纪录:一箭103星
[观察者网 综合]印度目前正筹划在下月进行一次火箭发射。若发射成功,印度将在航天领域创造一项新的世界纪录。据《印度斯坦时报》1月4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将在今年2月初发射一枚火箭,一次将103颗卫星送入轨道。印度PSLV运载火箭(C34发射任务)在去年6月“一箭20星”《今日印度》透露,这103颗卫星中有100颗是来自外国的微小卫星,包括美国、德国、以色列、哈萨克斯坦、荷兰和瑞士等国。这些微小卫星总重约500千克。而另外3颗较大的卫星,为印度本国卫星:重约730千克的Cartosat-2D地球观测卫星、INS-1A和INS-1B卫星。本次发射载荷总重约为1300千克。本次发射任务将使用印度自行研制的PSLV-XL型运载火箭(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火箭将从印度南部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ISRO液体推进系统中心主任周三对媒体表示,有关计划自去年10月就开始筹划。原计划是在1月最后一周发射“一箭83星”。但由于新增了20颗的发射计划,发射时间也相应推迟到了2月首周。PSLV-CA运载火箭发射,2007年C8发射任务这已经不是印度首次进行一箭多星的发射。2008年,印度使用PSLV火箭完成了“1箭10星”的发射任务。去年6月,又一次将20颗卫星送入轨道,20颗卫星总重达1288千克。印度相关官员称,印度本次发射任务将“创造历史”。如果发射成功,印度将创下一次发射最多卫星的世界纪录。目前世界纪录为“一箭37星”,由俄罗斯在2014年使用“第聂伯”运载火箭达成。而美国的记录是“一箭29星”。“一箭多星”发射就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发射技术。它是一种优越的发射方式,它能充分地利用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卫星发射成本,但技术难度较大。按入轨模式,“一箭多星”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一批卫星送入基本相同的轨道,当火箭抵达预定轨道后,所有的卫星就像天女散花一样被释放出去;另一类则是把多颗卫星分别送入不同参数的轨道,通常需要专门的分配器。目前,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及欧空局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中国在日使用长征6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箭20星”,当时创造了亚洲纪录。 据印度媒体此前透露,有关的发射计划早在去年10月就开始筹划。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官员表示,最初计划在本月底发射“一箭83星”,但后来有关发射计划进行了调整,增加了20颗卫星,发射时间也调整至今年2月的第一周。 印度官员称,这次发射将为印度“创造历史”,如果发射成功,印度将创下一项世界纪录。俄罗斯和乌克兰联合研制的“第聂伯”运载火箭2014年曾一次把30多颗卫星送入轨道。美国的相关纪录是“一箭29星”。 据报道,目前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日本等国以及欧洲航天局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 13:28:01 观察者网
新浪博客 等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震撼!印度将创航天世界纪录:一箭103星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34346 工分:3110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又送了1斤黄豆上去?!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86830 工分:36004
左箭头-小图标
3楼& 追求这个有意义吗?先说你服不服吧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86265 工分:4522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政府有义务告诉民众,过些天被天上的东西砸坏了东西向谁索赔。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52513 工分:57
左箭头-小图标
发射的是图钉还是螺丝钉啊?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80555 工分:5128
左箭头-小图标
确定他不是发射了一颗集束炸弹上去?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12481 工分:976
左箭头-小图标
弄这么多的垃圾叫我怎么去扫?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78402 工分:21143
左箭头-小图标
追求这个有意义吗?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34346 工分:3110
左箭头-小图标
又送了1斤黄豆上去?!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8条记录]&分页:
&对震撼!印度将创航天世界纪录:一箭103星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俄罗斯用一枚运载火箭顺利发射32颗卫星创纪录|俄罗斯|卫星|运载火箭_新浪军事
俄罗斯用一枚运载火箭顺利发射32颗卫星创纪录
第聂伯火箭可能有些军迷不知道,但它的另一个名字,大伙儿应该很清楚:SSN-18撒旦
  俄罗斯21日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顺利发射了多颗卫星。根据计划,本次发射的一颗意大利卫星在入轨一个月后,还将释放出其携带的多颗子卫星,使发射载荷总数达到32个,超过美国19日“一箭29星”的世界纪录。
  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代表说,“第聂伯”运载火箭于莫斯科时间21日11时10分(北京时间21日15时10分)在俄奥伦堡州的亚斯内发射基地升空,所携带的卫星于16分钟后与助推器分离,进入预定近地轨道。
  据介绍,此次发射的卫星中最大的一颗是阿联酋的地球遥感卫星,质量为300千克。本次发射还有14颗微型立方体卫星,每颗质量不超过10千克,这类卫星常用作科研或测试。
(新浪军事)
(编辑:SN087)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现在的位置:
一箭20星!中国“长征六号”创亚洲纪录
www.taihainet.com
用手持设备访问
中国长征六号新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环球军事报道】20日上午7时01分,中国长征六号新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一箭20星&的发射任务不仅创造了国内单次发射卫星数量之最,同时也改写了2008年印度&一箭10星&的亚洲纪录,标志着中国掌握的多星发射技术仅次于美俄。那么究竟是什么诱惑各国纷纷参与到&一箭多星&的竞争中呢?
  &一箭多星&竞争激烈
  一名航天相关领域的专家2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箭多星&可以充分利用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余量,经济便捷地将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为卫星发射服务提供多种选择模式,对微小卫星的发展而言尤其重要。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多颗卫星,按入轨模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一批卫星送入基本相同的轨道,当火箭抵达预定轨道后,所有的卫星就像天女散花一样被释放出去。另一类则是把多颗卫星分别送入不同参数的轨道,通常需要专门的分配器。
  据介绍,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和组织并不多,仅有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中国和印度。目前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竞争相当激烈,日,美国创造了&一箭29星&的世界纪录,仅仅两天后,俄罗斯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将32颗微型卫星送入轨道,刷新了美国的纪录。目前&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仍由俄罗斯保持&&2014年6月发射的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实现&一箭37星&。
  上世纪80年代,中国首次实现&一箭三星&发射,后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曾多次开展&一箭多星&的国内国际发射任务。2013年,中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一号&对地观测卫星和其他3颗卫星分别送入不同轨道,实现 &一箭四星&发射。印度则于2007年完成&一箭四星&,并在2008年实现&一箭10星&,创造了当时的亚洲纪录。
责任编辑:明小莉
【环球军事报道】一则有关中国发射一箭20星潜在军事用途的消息21日在微博上被广泛转发。这则消息还称,&这种技术实际上就是美国人设想但从未实施的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不过,《环球时报》记者21日采访了多个领域的专家,他们都认为这种观点不靠谱,有些解读过度。   这条微博消息称,中国这次一箭20星的技术实际上就是美国人设想但从未实施的&上帝之杖&...
2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长征六号开创我国一箭多星发射新纪录。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飞箭,长征六号&新&在哪里?记者走访了长征六号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三平&的测发新模式   以往,火箭研制完毕从总装车间运往发射场,大多是分段运输,然后在发射场的塔架上完成火箭各子级的垂直吊装总装和测试。...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现场 解放军报摄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现场 解放军报摄  中新社太原9月20日电 (宗兆盾 张素)日7时01分,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
集大学子陈鸿杰刷新残运会跳高亚洲纪录
台海网(厦门海峡在线传媒有限公司)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欢迎您访问荥阳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超越美俄!印度成功发射一箭104星 创造新世界纪录& & [摘要]印度成功用一枚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发射104颗卫星,这也是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来,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一次,打破俄罗斯创造的一箭37星世界纪录。&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PSLV火箭升空画面& & 腾讯太空(桂林)印度当地时间2月15日9时28分(北京时间2月15日11时58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该国南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一箭104星,打破俄罗斯在2014年6月创造的“一箭37星”世界纪录,是迄今人类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一次。&101颗微小卫星被装配在这25个“箱子”里&来自美国同一家公司的88颗微小卫星& & 本次发射的104颗卫星来自7个国家,印度本国研制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Cartosat-2D”是此次发射的主载荷,该卫星重714公斤,这也是印度“Cartosat-2”系列遥感卫星的第四颗。此次发射还包括两颗印度纳米卫星:“INS-1A”与“INS-1B”,这两颗卫星搭载了由ISRO空间应用中心与光电系统实验室提供的四种不同载荷,将在太空进行各种实验,两颗卫星预期工作寿命6到12个月。& & 其余101颗纳米卫星分属6个国家,其中96颗来自美国,另外5颗分属以色列、哈萨克斯坦、荷兰,瑞士与阿联酋。104颗卫星总质量1378公斤,这些卫星被部署在距离地面505千米高的太阳同步轨道(SSO)上。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在本次发射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航天机构或私人公司一次发射如此多的卫星。此前印度一箭多星发射纪录是2016年6月创造的一箭20星,追平中国长征六号火箭在2015年9月创造的一箭20星亚洲纪录。&本次发射主载荷:印度-CartoSat-2D卫星& & 同一家公司88颗卫星打包发射& & 本次发射的96颗美国卫星中,有88颗来自旧金山“行星”(Planet)公司,这些卫星组成名为“Flock-3p”的地球成像星座,这也是迄今全球卫星公司规模最大的一次发射。该公司运营着名为“鸽群”的多颗微小卫星,为商业用户提供中等分辨率的地球图像。在此次任务前,行星公司已向太空部署了总计133颗鸽群卫星,这些卫星大部分在国际空间站进行轨道部署,少部分由PSLV火箭搭载升空。& & “Flock-3p”地球成像星座由100颗微小卫星组成,首批12颗卫星已在2016年6月由PSLV火箭送入太空,本次发射的88颗卫星使该星座完成组网,可每天对整个地球进行扫描成像。& & 另外8颗美国微小卫星来自施派尔公司,该公司计划组建由29颗微小卫星组成的“狐猴-2”星座。该星座将采集大气数据用于气象研究,并跟踪全球船舶位置。狐猴星座可利用GPS掩星测量提供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的垂直分布数据,应用于天气预报,而自动识别系统捕捉的信号可进行海面船舶跟踪。&此前在国际空间站被释放的“鸽群”卫星& & 低成本微小卫星成大趋势& & 在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质量与体积更小的微小卫星受到用户青睐。最初,这些微小卫星因为低成本优势,被应用于教育与科普项目。随着技术进步,成像系统等有效载荷已能够装备在这些微小卫星上,很多商业公司开始关注微小卫星市场。& & 在2013年前,教育类微小卫星还占据多数,但现在这个局面已经改变,更多商用微小卫星开始主导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PSLV火箭发射的这一百多颗微小卫星就涵盖了多项应用,包括对地观测、气象应用、船舶跟踪、以及其他研究平台。这些微小卫星可以作为次要载荷进入太空,节省大量发射成本。&本次发射使用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所用火箭成功率较高& & 印度本国研制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执行了此次发射任务。该火箭全长44.4米,起飞质量320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75吨。这也是PSLV火箭的第40次发射,此前该火箭39次发射37次获成功,目前成功率95%。& & 本次发射的PSLV火箭属XL版本,配置了捆绑式固体助推器,拥有更强的运载能力,可将固体火箭发动机原始动力与液体燃料发动机的精准相结合,精确地将有效载荷送抵目标轨道。&PSLV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飞行轨迹& & 火箭飞行过程& & 在芯一级火箭点火工作后,捆绑在一级火箭周围的六枚固体助推器中的四枚开始工作,火箭开始垂直爬升,随后程序转弯向东南方向飞行。在升空后25秒,剩余两枚固体助推器开始工作,此时火箭推力超过800吨,飞行速度很快超过声速。在飞行过程中,PSLV火箭还进行了一次“狗腿机动”,以避开斯里兰卡岛上的居民区。& & 火箭在升空后70秒至92秒开始抛助推器,芯一级火箭168吨的液体燃料也在升空后1分51秒消耗殆尽。随后一二级火箭分离,二级火箭Vikas发动机工作2分22秒。两片整流罩在火箭升空后2分38秒被抛弃,此次火箭已爬升至117千米高空,这里空气稀薄,对搭载的卫星不会产生危害。& & 二级火箭工作完成后,三级火箭发动机开始点火并工作113秒。而四级火箭在升空后8分22秒开始工作,工作时间持续8分25秒,将搭载的卫星送入500多千米的SSO轨道。& & 火箭将在升空后17分钟停止工作,半分钟后CartoSat-2D卫星首先分离进入轨道,印度两个纳米卫星也在十秒钟后分离,所有卫星分离在火箭升空后30分钟内完成。在太空一次性释放如此多微小卫星也是有风险的,特别在对这些卫星的识别上,这一过程预计需要几天至数周的时间,直到这些小卫星在太空慢慢疏散开来。& & 以往一箭多星发射纪录& & 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用“弥诺陶洛斯”火箭成功在东海岸外瓦勒普斯岛发射一箭29星,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 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一枚“第聂伯”火箭,将32颗卫星送入太空,打破美国两天前创造的世界纪录。& & 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一枚“第聂伯”火箭,将37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 日,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成功发射“一箭20星”,创造新的亚洲纪录。& & 日,印度成功发射一枚PSLV火箭,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追平中国在2015年创造的亚洲纪录。& & 日,印度成功用一枚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发射104颗卫星,打破俄罗斯创造的一箭37星世界纪录。来源:腾讯太空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荥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 特别声明&欢迎投稿Email: &地址:荥阳市索河西路120号 电话:3 && & & & & 网站编辑: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 一枚运载火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