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o4有哪些化学键的本质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发射航天火箭常用肼(N2H4)与N2O4作燃料与助燃剂.(1)肼(N2H4)与N2O4的反应为:2N2H4(g)+N2O4(1)═3N2(g)+4H2O(g)△H=-1225kJomol-1已知反应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
E/(kJomol-1)
则使l&mol&N2O4(1)分子中化学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是___(2)N2O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g)?2NO2(g).将一定量的N2O4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aN2O4)]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①由图推测该反应△H___0(填“&”或“&”),若要提高N2O4的转化率,除改变反应温度外,其它措施有___(要求写出一条).②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N2O4的起始压强P0为108kPa,列式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③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N2O4、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v(N2O4)=k1p(N2O4),v(NO2)=k2p2(NO2),其中k1、k2是与反应温度有关的常数.相应的速率-压强关系如图2所示,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的关系是k1=___,在图标出的点中,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为___.(3)某科研人员设计如图3甲所示新型燃料电池,已知固体电解质可以传导O2-,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将燃料电池的正负两极与装置乙中M、N两惰性电极连接,两极室均可产生乙醛酸(HOOC-CHO).其中M电极区的乙二醛(OHC-CHO)与电极产物发生反应生成乙醛酸.则:①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②a极与___(填“M”或“N”)相连,写出N极电极反应式___.③若有1.5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反应,则该装置中生成的乙醛酸为___mol.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1)设1mol N2O4(1)完全分解成相应的原子时需要吸收的能量QKJ,则:190kJ/mol×2+390kJ/mol×8+QkJ/mol-946kJ/mol×3-460kJ/mol×8=-1225 kJ/mol,解得Q=1793,故答案为:1793kJ;(2)①根据图知,升高温度转化率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若要提高N2O4转化率,除改变反应温度外,其他措施有减小体系压强、移出NO2,故答案为:&;减小体系压强、移出NO2;②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是0.4,设原来四氧化二的物质的量为xmol,转化的物质的量为0.8xmol,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x-0.4x+0.8x)mol=1.4xmo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反应后压强==151.2KPa,四氧化二氮的分压=151.2KPa×=64.8KPa,二氧化氮的分压=151.2KPa×=86.4KPa,化学平衡常数K==264.8=115.2,故答案为:115.2;③化学平衡常数Kp=[p(NO2)]2÷p(N2O4),二者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υ(NO2):υ(N2O4)=k2[p(NO2)]2:k1op(N2O4)=2:1,化学平衡常数Kp=[p(NO2)]2÷p(N2O4),则K1=K2.Kp,满足平衡条件υ(NO2)=2υ(N2O4)即为平衡点,BD点的压强之比等于其反应速率之比为1:2,所以BD为平衡点,故答案为:K2.Kp;B点与D点;(3)①燃料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2O2-4e-=N2+2H2O,故答案为:N2H4+2O2-4e-=N2+2H2O;②根据图知,a极为负极,M电极上有氯气生成,说明M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则M为阳极、N为阴极,负极与阴极相连,N电极上乙二酸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乙醛酸,电极反应式为HOOC-COOH+2e-+2H+═HOOC-CHO+H2O,故答案为:N;HOOC-COOH+2e-+2H+═HOOC-CHO+H2O;③若有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了反应,根据HOOC-COOH+2e-+2H+═HOOC-CHO+H2O知右边装置有1mol乙醛酸生成,M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l2+OHC-CHO+H2O═HOOC-CHO+2HCl,有1.5mol氢离子生成时同时生成乙醛酸0.75mol,所以若有1.5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了反应,则该装置中生成的乙醛酸为1.5mol,故答案为:1.5.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已知:2NO2(g)?N2O4(g)△H<0.现将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恒温密闭..
已知:2NO2(g)?N2O4(g)△H<0.现将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B.25&min末,若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C.25&min末,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10min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moloL-1omin-1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2NO2(g)?N2O4(g)△H<0.现将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恒温密闭..”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反应的限度&&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的限度:研究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也就是化学平衡状态。 达到反应限度的判断: (1)v正=v逆 (2)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或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3)全是气体参加的、前后化学计量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压强、平均相对分子量保持不变。 (4)对于有颜色的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颜色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5)对于同一物质而言,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2NO2(g)?N2O4(g)△H<0.现将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恒温密闭..”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7124251134132587137935216335202385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山东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选修1
山东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选修1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66次
资料类型:备课课件
文档大小:923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精讲精析】 (1)石墨晶体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键角120°,层与层之间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2)由于元素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根据电子对偏向得C、Si、H的电负性大小为C>H>Si。
(3)SnBr2中的成键电子形成的两个Sn—Br键与孤对电子相互排斥,尽可能远离,故Sn—Br键的键角小于120°。
【答案】 (1)sp2 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
(2)C>H>Si (3)< 5.(2012·日照质检)某一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B2,A属ⅥA族元素,B属ⅦA族元素,A和B在同一周期,它们的电负性值分别为3.44和3.98,已知AB2分子的键角为103.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AB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B.A—B键为极性共价键,AB2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C.AB2与H2O相比,AB2的熔点、沸点比H2O的低
D.AB2分子中无氢原子,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而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解析】 根据A、B的电负性值及所处位置关系,可判断A元素为O,B元素为F,该分子为OF2。O—F键为极性共价键。因为OF2分子的键角为103.3°,OF2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抵消,所以为极性分子。
【答案】 B
高考题组一 化学键及分子间作用力 1.(2011·安徽高考)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
【解析】 由于N、O为不同原子,其电负性不同,所以N、O间形成极性键,A错,如图四个氮原子形成三角锥形结构,所以B错。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3个原子,D错。
【答案】 C 2.(2011·山东高考节选)(1)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原子采用________杂化。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水分子内的O—H键为化学键,氢键为分子间作用力。
(2)H2O、H3O+中的O原子均采取sp3杂化,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具有排斥作用,而孤电子对数多的H2O中排斥力大,键角小。
【答案】 (1)O—H键、氢键、范德华力
形成分子内氢键,而
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2)sp3 H2O中O原子有2对孤电子对,H3O+中O原子上只有1对孤电子对,排斥力较小 3.(2009·福建高考节选)(1)在[Cu(NH3)4]2+离子中,Cu2+的空轨道接受NH3分子提供的________形成配位键。
(2)C与Si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
【解析】 (1)在[Cu(NH3)4]2+中Cu2+的空轨道接受NH3分子提供的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2)稳定性是CH4>SiH4,因为C非金属性比Si强;沸点是SiH4>CH4,是因为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其沸点越高,故选b。
【答案】 (1)孤对电子(孤电子对)
高考题组二 分子的空间构型 4.(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节选)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W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X单质与水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______,O—C—O的键角约为________。
【解析】 W为氧元素,X、Y、Z分属于不同周期且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氧原子序数的5倍,说明它们分别位于第2、3、4周期,则X为F元素。Y如果是Na,则Z为Ca,Y如果是Mg,则Z是K。但Y如果是Na,则Na2O的熔点没有CaO高,故Y应是Mg,Z是K。(1)O3与SO2是等电子体,其分子构型应是相似的。(3)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时形成的四条化学键间夹角为109°28′,采用sp2杂化时形成的化学键间夹角为120°。 【答案】 (1)2s22p4 V形 (2)2F2+2H2O===4HF+O2 (3)sp3和sp2 120° 5.(2011·福建高考节选)(1)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N2O4(l)+2N2H4(l)===3N2(g)+4H2O(g)
ΔH=-1 038.7 kJ·mol-1
若该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有________mol。
③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的晶体内不存在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d.范德华力 (2)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 【答案】 (1)①三角锥形 sp3 ②3 ③d (2)c 
1.共价键的分类与存在 (1)分类 化学键
第2节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2.化学键间的比较 类型
比较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配位键 本质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相邻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成键条件(元素种类) 成键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差别很大(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 成键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同(同种非金属原子) 成键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差别较小(不同非金属原子) 成键原子一方有孤对电子,另一方有空轨道(中心原子或离子) 金属或合金 特征 无方向 性、无饱和性 有方向性、有饱和性 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表示方式 (电子式) 存在 离子化合物(离子晶体) 单质(如H2、O2、N2等),共价化合物(如H2O2),离子化合物(如Na2O2) 共价化合物(如HCl、 NH3、H2O),离子化合物(如NaOH、CuSO4、NaNO3等) 共价化合物(如H2SO4)、离子化合物(NH4Cl) 金属单质(金属晶 体) 及合金
 (2012·三明模拟)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nmpn;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形成的单质分子式为________,含__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2)H2X2分子中含的键有________(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精讲精析】 先推导出元素是解题的前提:①29号为Cu。②Y价电子:msnmpn中n只能取2,又为短周期,则Y可能为C或Si。③R的核外L层为奇数,说明是第二周期的Li、B、N或F。④Q、X的p轨道为2和4,则Q为C或Si、X为O或S。再从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可推出:Q为C,R为N,X为O,Y为Si。
(1)N2的结构式为N≡N,1个σ键,2个π键。
(2)H2X2的结构式为H—O—O—H。
(5)非金属性越强,与H形成键长越短,越稳定。
(6)Q为C,含有2个C的常见氢化物有C2H6、C2H4、C2H2。
【答案】 (1)N2 1 2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3)配位 (4)离子
(5)H2O>NH3>CH4>SiH4
(6)C2H6、C2H4、C2H2 (7)金属 1.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原子跟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该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
B.水分子内氧原子结合的电子数已经达到饱和,故不能再结合其他氢原子
C.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D.配位键也具有方向性、饱和性
【答案】 A 分子的空间构型
1.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类型 杂化轨道数目 杂化轨道间夹角 空间构型 实例 sp1 2 180° 直线形 BeCl2 sp2 3 120° 平面三角形 BF3 sp3 4 109°28′ 正四面体形 CH4
说明:如果分子中存在孤对电子或在一定场效应作用下,分子构成会发生变化,如NH3、H2O等。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电子 对数 成键 对数 孤电子 对数 电子对空 间构型 分子空 间构型 实例 2 2 0 直线形 直线形 BeCl2 3 3 0 三角形 三角形 BF3 2 1 V形 SnBr2 4 4 0 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CH4 3 1 三角锥形 NH3 2 2 V形 H2O
A、B、C、D四种元素处于同一短周期,在同族元素中,A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周期中是最强的,C的电负性介于A、B之间,D与B相邻。
(1)C的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B的单质分子中存在________个π键,________个σ键。
(3)已知B的气态氢化物很容易与H+结合,B原子与H+间形成的键叫________,形成的离子立体构型为________,其中B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
【答案】 (1)2s22p4 (2)2 1
(3)配位键 正四面体形 sp3杂化 2.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
②CH2===CH2 
A.①②③        B.①⑤⑥
【解析】 sp2杂化轨道形成夹角为120°的平面三角形杂化轨道,①BF3为平面三角形且B—F键夹角为120°;②C2H4中C原子以sp2杂化,且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③与②相似;④乙炔中的C原子为sp1杂化;⑤NH3中N原子以sp3杂化;⑥CH4中的碳原子为sp3杂化。
【答案】 A 1.分子的极性
(1)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两方面共同决定: 分子极性的判断
(2)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
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 2.分子的极性与溶解性的关系
(1)“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2)“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和水互溶(C2H5OH和H2O中的羟基相似),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戊醇中烃基较大,二者羟基相似因素小)。
短周期的5种非金属元素,其中A、B、C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可表示为:A:asa,B:bsbbpb,C:csccp2c,D与B同主族,E在C的下一周期,且是同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C、E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分子,下列分子①BC2 ②BA4 ③A2C2 ④BE4,其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C的氢化物比下周期同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还要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两元素能和A元素组成两种常见的溶剂,其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DE4在前者中的溶解性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在后者中的溶解性。
(4)BA4、BE4和DE4的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A、C、E三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含氧酸,如AEC、AEC2、AEC3、AEC4等,以上列举的四种酸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精讲精析】 由s轨道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可得:a=1,b=c=2,即A为H,B为C,C为O。由D与B同主族,且为非金属元素得D为Si;由E在C的下一周期且E为同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可知E为Cl。
(1)①、②、③、④分别为CO2、CH4、H2O2、CCl4,其中H2O2为极性分子,其他为非极性分子。
(2)C的氢化物为H2O,H2O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是其沸点较高的重要原因。
(3)B、A两元素组成苯,C、A两元素组成水,两者都为常见的溶剂。
(4)BA4、BE4、DE4分别为CH4、CCl4、SiCl4,三者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故它们的沸点顺序为SiCl4>CCl4>CH4。
(5)这四种酸分别为HClO、HClO2、HClO3、HClO4,含氧酸的通式可写为(HO)mClOn(m≥1;n≥0),n值越大,酸性越强,故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ClO3>HClO2>HClO。
【答案】 (1)③ (2)H2O分子间形成氢键
(3)C6H6 H2O 大于
(4)SiCl4>CCl4>CH4
(5)HClO4>HClO3>HClO2>HClO
3.(2012·淮南高三期末)下列物质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
A.二氧化硫      B.四氯化碳
【解析】 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则分子必须有同种元素原子间成键,又有不同种元素原子间成键;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则分子中原子的排列一定对称。
【答案】 D 1.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配合物
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CoCl3·6NH3(黄色)、CoCl3·5NH3(紫红色)、CoCl3·4NH3(绿色)和CoCl3·4NH3(紫色)四种化合物各1 mol,分别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氯化银,沉淀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1 mol和1 mol。
(1)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CoCl3·6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Cl3·5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Cl3·4NH3(绿色和紫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种物质组成相同而颜色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都是_____________。
【精讲精析】 由题意知,四种络合物中的自由Cl-分别为3、2、1、1,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Co(NH3)6]Cl3、[Co(NH3)5Cl]Cl2、[Co(NH3)4Cl2]Cl。最后两种应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1)[Co(NH3)6]Cl3 [Co(NH3)5Cl]Cl2
[Co(NH3)4Cl2]Cl
(2)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3)6 4.向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表示。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请按要求填空:
(1)Fe3+与SCN-反应时,Fe3+提供__________,SCN-提供________,二者通过配位键结合。
(2)所得Fe3+与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血红色。含该离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Fe3+和SCN-形成配合物时,Fe3+提供空轨道,SCN-提供孤对电子,Fe3+和SCN-以1∶1和1∶5形成络离子时写化学式要用Cl-和K+分别平衡络离子的电荷,使络合物呈电中性。
【答案】 (1)空轨道 孤电子对
(2)[Fe(SCN)]Cl2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
范德华力 氢键 概念 物质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力,又称分子间作用力 当一个分子中的氢原子和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充分接近时,产生静电作用和一定程度的轨道重叠作用 作用微粒 分子或原子(稀有气体) 氢原子、原子 特征 无方向性 无饱和性 有方向性 有饱和性 强度比较 氢键>范德华力 影响强度的因素 ①随着分子极性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对于A—H…B,A、B的电负性越大,原子的半径越小,键能越大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①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如F2<Cl2<Br2<I2,CF4<CCl4H2S,HF>HCl,NH3>PH3
碳族元素包括C、Si、Ge、Sn、Pb。
(1)碳纳米管由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__________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________结合在一起。
(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Br键的键角________120°(填“>”、“<”或“=”)。 (3)RH中有四个共价键,其中只有一个属于________键。
(4)ZX化合物中的化学键是________键。
(5)Q、R、X、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填分子式)。
(6)写出Q2Hx的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____。
(7)Z的晶体中的化学键是________。
【精讲精析】 根据题给信息,A为短周期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同族元素氢化物中不是最大的,而沸点最高,说明A的氢化物可形成氢键,故A可能是N、O、F中的一种,则A、B、C、D为第2周期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周期中是最强的,则B为N,C的电负性介于A、B之间,则C为O,A为F;D与B相邻则为碳。
(1)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指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
(2)B的单质即N2,其结构式为N≡N,三键中有1个σ键,2个π键;
(3)NH3分子N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可与H+以配位键结合成NH,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该微粒为正四面体形,其中N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________(填标号)。
【解析】 (1)肼分子中有4个N—H键,故有4 mol N—H键断裂时,有1 mol 肼发生反应,生成1.5 mol N2,则形成2×1.5 mol=3 mol π键。SO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N2H与SO之间存在离子键,离子晶体中不存在范德华力。(2)与4个氮原子形成4个氢键,要求被嵌入微粒能提供4个氢原子,并至少存在“N…H”、“H…O”、“H…F”三类键中的一种,对照条件知,NH符合此要求。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结构和化学键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结构和化学键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3|
上传日期: 10:42:36|
文档星级:&#xe60b;&#xe60b;&#xe60b;&#xe60b;&#xe60b;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xe71b; 2000 积分
&#xe602;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结构和化学键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键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