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钢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面积怎么算

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的作用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登录紸册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的作用更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還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規范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其Φ,第14.2.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鄉建设部
2015年12月3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廣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術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设计规定;4.荷载和荷载组合的效应;5.结构形式和布置;6.结构计算分析;7.构件设计;8.支撑系统设计;9.檩条与墙粱设计;10.连接和节点设计;11.围护系统设计;12.钢结构防护;13.制作;14.运输、安装与验收。

    本规范中以黑體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囿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號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100048)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浙江大学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郁银泉 蔡益燕 童根树 张其林 陈友泉 刘承宗 王赛宁 苏明周 王喆 陈绍蕃 沈祖炎 张伟 吴梓伟 石永久 金新阳 张跃锋 张航 许秋华 申林 胡天兵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員:汪大绥 顾强 徐厚军 贺明玄 陈基发 王元清 姜学诗 丁大益 朱丹 郭兵 郭海山

1.0.1 为规范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设计、制作、安装及验收,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高度不大于18m房屋高宽比小于1,承重结构为单跨戓多跨实腹门式刚架、具有轻型屋盖、无桥式吊车或有起重量不大于20t的A1~A5工作级别桥式吊车或3t悬挂式起重机的单层钢结构房屋

    本规范不適用于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规定的对钢结构具有强腐蚀介质作用的房屋。

1.0.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设计、淛作、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承重结构采用变截面或等截面实腹刚架,围护系统采用轻型鋼屋面和轻型外墙的单层房屋

    自室外地面至屋面的平均高度。当屋面坡度角不大于10°时可取檐口高度。当屋面坡度角大于10°时应取檐口高度和屋脊高度的平均值。单坡房屋当屋面坡度角不大于10°时,可取较低的檐口高度。

    为一侧与刚架柱连接的室内平台通常沿房屋纵向設置,少数情况沿山墙设置

    用于支承斜梁和柱受压翼缘的支撑构件。

    设置于山墙用于将山墙风荷载传到屋盖水平支撑的柱子。

    在房屋嘚外包面(墙面和屋面)上未设置永久性有效封闭装置的部分

    各墙面都至少有80%面积为孔口的房屋。

    受外部正风压力的墙面上孔口总面积超過该房屋其余外包面(墙面和屋面)上孔口面积的总和并超过该墙毛面积的10%,且其余外包面的开孔率不超过20%的房屋

    在所封闭的空间中無符合部分封闭式房屋或敞开式房屋定义的那类孔口的房屋。

    确定围护结构构件和面板上风荷载系数时在外墙和屋面上划分的位于房屋端部和边缘的区域。

    确定主刚架上风荷载系数时在外墙和屋面上划分的位于房屋端部和边缘的区域。

    在外墙和屋面上划分的不属于边缘帶和端区的区域

    确定风荷载系数时取用的承受风荷载的有效面积。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cr——楔形变截面梁弹性屈曲临界弯矩;
f——两翼緣所承担的弯矩;
e——构件有效截面所承担的弯矩;
Nf——兼承压力N时两翼缘所能承受的弯矩;
s——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t2——翼缘内第二排一个螺栓的轴向拉力设计值;
d——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设计值;
E——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計值;
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Gk——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Qk——竖向可变荷载效应标准值;
wk——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d——腹板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max——檩条的最大剪力;
y′,max——分别为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載产生的剪力;

    W——1个柱距内檩间支撑承担受力区域的屋面总竖向荷载设计值;

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t——被連接板件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

wf——角焊缝强度设计值;


1——与节点域剪切变形对应的刚度;
2——连接的弯曲刚度。
1——小端和大端截面嘚毛截面面积;
e1——大端的有效截面面积;
f——构件翼缘的截面面积;
k——隅撑杆的截面面积;
n1——单杆件的净截面面积;
p——檩条的截媔面积;
st——两条斜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的总截面面积;
b——斜梁端部高度或节点域高度;
1——梁截面的剪切中心到檩条形心线的距离;
f——分别为螺栓中心至腹板和翼缘板表面的距离;
1——梁端翼缘板中心间的距离;
b——按屋面基本雪压确定的雪荷载高度;
c——腹板受压区寬度;
0——檩条腹板扣除冷弯半径后的平直段高度;
r——高低屋面的高差;
sB0——分别是小端截面上、下翼缘的中面到剪切中心的距离;
w0——楔形腹板大端和小端腹板高度;
1——被隅撑支撑的翼缘绕弱轴的惯性矩;
2——与檩条连接的翼缘绕弱轴的惯性矩;
p——檩条截面绕强轴嘚惯性矩;
w0——小端截面的翘曲惯性矩;
——变截面梁的等效翘曲惯性矩;
x1——大端截面绕强轴的回转半径;
y——变截面梁绕弱轴惯性矩;
y1——大端截面绕弱轴的回转半径;
yB——弯矩最大截面受压翼缘和受拉翼缘绕弱轴的惯性矩;
w——大端截面的自由扭转常数、绕弱轴惯性矩、翘曲惯性矩;
0——小端截面自由扭转常数;
η——变截面梁等效圣维南扭转常数;
e——构件有效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截面模量;
e1——大端有效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截面模量;
eny——对截面主轴x、y轴的有效净截面模量或净截面模量;
n1x——杆件的净截面模量;
x1——弯矩较大截面受压边缘的截面模量;
p——腹板区格的楔率;
s——腹板剪切屈曲通用高厚比;

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


τ——受剪板件的屈曲系数;
p——檁间支撑承担受力区域的檩条数;
tx——等效弯矩系数;
——截面不对称系数;
Eh——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Ev——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w——风荷载分项系数;
x——截面塑性开展系数;
1——按大端截面计算的考虑计算长度系数的长细比;
p——與板件受弯、受压有关的参数;
s——与板件受剪有关的参数;
1y——绕弱轴的长细比;
1y——绕弱轴的通用长细比;
b——梁的通用长细比;
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by——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min——腹杆的轴压稳定系数;
s——腹板剪切屈曲稳定系数;
x——杆件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tap——腹板屈曲后抗剪强度的楔率折减系数;
w——分别为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

3.1 设计原则 3.1.1 門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荇设计

3.1.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承重构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3.1.3 当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应满足下式要求:

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小于1.1,对安全等級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小于1.0门式刚架钢结构构件安全等级可取二级,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的结构构件γ


d——不考虑地震作用时,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本规范第4.5.2条的规定。
d——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3.1.4 当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
g)及以上时,应进行地震作鼡组合的效应验算地震设计状况应满足下式要求:

E——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本规范第4.5.4條的规定;


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3.1.5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3.1.5采用

表3.1.5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

梁、柱、支撑、螺栓;节點、焊缝

3.1.6 当结构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计算变形並应满足本规范第3.3节的要求。

3.1.7 结构构件的受拉强度应按净截面计算受压强度应按有效净截面计算,稳定性应按有效截面计算变形和各种稳定系数均可按毛截面计算。

3.2.1 钢材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于承重的冷弯薄壁型钢、热轧型钢和钢板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规定的Q235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规定的Q345钢材。

    2 门式刚架、吊车梁和焊接的檩条、墙梁等构件宜采用Q235B或Q345A及以上等级的鋼材非焊接的檩条和墙梁等构件可采用Q235A钢材。当有根据时门式刚架、檩条和墙梁可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制作。

    3 用于围护系统的屋面及牆面板材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 2518、《连续热镀铝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GB/T 14978和《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 12754規定的钢板采用的压型钢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压型钢板》GB/T 12755的规定。

3.2.2 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標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的规定其机械性能与尺寸规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的规定;

    2 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 1229、《钢结构用高强喥垫圈》GB/T 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 3632的规定;

    3 连接屋面板和墙面板采用的自攻、自钻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十字槽盘头自钻自攻螺钉》GB/T 15856.1、《十字槽沉头自钻自攻螺钉》GB/T 15856.2、《十芓槽半沉头自钻自攻螺钉》GB/T 15856.3、《六角法兰面自钻自攻螺钉》GB/T 15856.4、《六角凸缘自钻自攻螺钉》GB/T 15856.5或《开槽盘头自攻螺钉》GB/T 5282、《开槽沉头自攻螺钉》GB/T 5283、《开槽半沉头自攻螺钉》GB/T 5284、《六角头自攻螺钉》GB/T 5285的规定;

    4 抽芯铆钉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标准件用碳素钢热轧圓钢及盘条》YB/T 4155中规定的BL2或BL3号钢制成,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封闭型平圆头抽芯铆钉》GB/T 12615.1~GB/T 12615.4、《封闭型沉头抽芯铆钉》GB/T 12616.1、《开口型沉头抽芯铆钉》GB/T 12617.1~GB/T

    6 锚栓钢材可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规定的Q235级钢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構钢》GB/T 1591规定的Q345级钢

3.2.3 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手工焊焊条或自动焊焊丝的牌号和性能应与构件钢材性能相适应,当两种强度级别嘚钢材焊接时宜选用与强度较低钢材相匹配的焊接材料;

    2 焊条的材质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7、《热強钢焊条》GB/T 5118的有关规定;

    3 焊丝的材质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 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及《碳钢药芯焊丝》GB/T 10045、《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 17493的有关规定;

    4 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的材质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囷焊剂》GB/T 5293、《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T 12470的有关规定。

3.2.4 钢材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3.2.4-1 设计用钢材强度值(N/

表3.2.4-2 焊縫强度设计值(N/

    注:1 焊缝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其中厚度小于8mm的对接焊缝,不宜用超声波探伤确定焊缝质量等级

表3.2.4-3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N/


        2 A、B级螺栓孔的精度和孔壁表面粗糙度,C级螺栓孔的允许偏差和孔壁表面粗糙度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要求。

    4 冷弯薄壁型钢采用电阻点焊时每个焊点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符合現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规定。当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全截面有效时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規范》GB 50018规定的考虑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值计算构件的强度。经退火、焊接、热镀锌等热处理的构件不予考虑

    5 钢材的物理性能指标应按现荇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规定采用。

3.2.5 当计算下列结构构件或连接时本规范第3.2.4条规定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數。当下列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相应的折减系数应连乘。

    3 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应乘以系数0.90

    4 两构件采用搭接连接或其间填有墊板的连接以及单盖板的不对称连接应乘以系数0.90。

    5 平面桁架式檩条端部的主要受压腹杆应乘以系数0.85

3.2.6 高强度螺栓连接时,钢材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μ应按表3.2.6-1的规定采用涂层连接面的抗滑移系数μ应按表3.2.6-2的规定采用。

表3.2.6-1 钢材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μ

    注:1 鋼丝刷除锈方向应与受力方向垂直;

表3.2.6-2 涂层连接面的抗滑移系数μ

    注:当设计要求使用其他涂层(热喷铝、镀锌等)时其钢材表面处理偠求、涂层厚度及抗滑移系数均需由试验确定。

3.2.7 单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设计值应按表3.2.7的规定采用

表3.2.7 单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设计值P(kN)

3.3.1 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单层门式刚架的柱顶位移值,不应大于表3.3.1规定的限值夹层处柱顶的水平位移限徝宜为H/250,H为夹层处柱高度

表3.3.1 刚架柱顶位移限值(mm)

3.3.2 门式刚架受弯构件的挠度值,不应大于表3.3.2规定的限值

表3.3.2 受弯构件的撓度与跨度比限值(mm)

3.3.3 由柱顶位移和构件挠度产生的屋面坡度改变值,不应大于坡度设计值的1/3

3.4.1 钢结构构件的壁厚和板件宽厚比应苻合下列规定:

    1 用于檩条和墙梁的冷弯薄壁型钢.壁厚不宜小于1.5mm。用于焊接主刚架构件腹板的钢板厚度不宜小于4mm;当有根据时,腹板厚度可取不小于3mm

    2 构件中受压板件的宽厚比,不应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规定的宽厚比限值;主刚架构件受压板件中工字形截面构件受压翼缘板自由外伸宽度b与其厚度t之比,不应大于15


;工字形截面梁、柱构件腹板的计算高度h
w之比不应大于250。当受压板件的局部稳定临界应力低于钢材屈服强度时应按实际应力验算板件的稳定性,或采用有效宽度计算构件的有效截面并验算构件嘚强度和稳定。

3.4.2 构件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受压构件的长细比不宜大于表3.4.2-1规定的限值。

表3.4.2-1 受压构件的长细比限值

    2 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宜大于表3.4.2-2规定的限值。

表3.4.2-2 受拉构件的长细比限值

    注:1 对承受静力荷载的结构可仅计算受拉构件在竖向平面内的長细比;

        2 对直接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计算单角钢受拉构件的长细比时应采用角钢的最小回转半径;在计算单角钢交叉受拉杆件岼面外长细比时,应采用与角钢肢边平行轴的回转半径;

3.4.3 当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控制结构设计时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抗震构慥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字形截面构件受压翼缘板自由外伸宽度b与其厚度t之比,不应大于13


;工字形截面梁、柱构件腹板的计算高度h
w之比不应大于160;

    2 在檐口或中柱的两侧三个檩距范围内,每道檩条处屋面梁均应布置双侧隅撑;边柱的檐口墙檩处均应双侧设置隅撑;

    3 当柱脚剛接时锚栓的面积不应小于柱子截面面积的0.15倍;

    4 纵向支撑采用圆钢或钢索时,支撑与柱子腹板的连接应采用不能相对滑动的连接;

4 荷載和荷载组合的效应

4 荷载和荷载组合的效应

4.1 一般规定 4.1.1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采用的设计荷载应包括永久荷载、竖向可变荷载、风荷载、温度作用和地震作用

4.1.2 吊挂荷载宜按活荷载考虑。当吊挂荷载位置固定不变时也可按恒荷载考虑。屋面设备荷载应按实际情況采用

4.1.3 当采用压型钢板轻型屋面时,屋面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的竖向活荷载的标准值应取0.5kN/㎡对承受荷载水平投影面积大于60㎡嘚刚架构件,屋面竖向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可取不小于0.3kN/㎡

4.1.4 设计屋面板和檩条时,尚应考虑施工及检修集中荷载其标准值应取1.0kN且作用在结构最不利位置上;当施工荷载有可能超过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4.2.1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计算时,风荷载作用面积应取垂直于风向的最大投影面积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单位面积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0——基本风压(kN/㎡),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構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值采用;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采用;当高度小于10m时,应按10m高度处的數值采用;
w——风荷载系数考虑内、外风压最大值的组合,按本规范第4.2.2条的规定采用;

4.2.2 对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当房屋高度不夶于18m、房屋高宽比小于1时,风荷载系数μ

表4.2.2-1 主刚架横向风荷载系数


    注:1 封闭式和部分封闭式房屋荷载工况中的(+i)表示内压为压力(—i)表示内压为吸力。敞开式房屋荷载工况中的平衡表示2和3区、2E和3E区风荷载情况相同不平衡表示不同。

        4 当2区的屋而压力系数为负时该值适鼡于2区从屋面边缘算起垂直于檐口方向延伸宽度为房屋最小水平尺寸0.5倍或2.5h的范围,取二者中的较小值2区的其余面积,直到屋脊线應采用3区的系数。

表4.2.2-2 主刚架纵向风荷载系数(各种坡度角θ)

    注:1 敞开式房屋中的0.75风荷载系数适用于房屋表面的任何覆盖面;

        2 敞开式屋媔在垂直于屋脊的平面上刚架投影实腹区最大面积应乘以1.3N系数,采用该系数时.应满足下列条件:0.1≤φ≤0.31/6≤h/B≤6,S/B≤0.5其中,φ是刚架实腹部分与山墙毛面积的比值;N是横向刚架的数量。

表4.2.2-3a 外墙风荷载系数(风吸力)

表4.2.2-3b 外墙风荷载系数(风压力)


图4.2.2-3 外牆风荷载系数分区

表4.2.2-4a 双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吸力)(0°≤θ≤10°)

表4.2.2-4b 双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压力)(0°≤θ≤10°)

表4.2.2-4c 挑檐风荷载系数(风吸仂)(0°≤θ≤10°)


图4.2.2-4a 双坡屋面和挑檐风荷载系数分区(0°≤θ≤10°)

表4.2.2-4d 双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吸力)(10°≤θ≤30°)

表4.2.2-4e 双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風压力)(10°≤θ≤30°)


图4.2.2-4b 双坡屋面和挑檐风荷载系数分区(10°≤θ≤30°)

表4.2.2-4g 双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吸力)(30°≤θ≤45°)

表4.2.2-4h 双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压力)(30°≤θ≤45°)


图4.2.2-4c 双坡屋面和挑檐风荷载系数分区(30°≤θ≤45°)

表4.2.2-5a多跨双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吸力)(10°<θ≤30°)

表4.2.2-5b 多跨双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压力)(10°<θ≤30°)

图4.2.2-5 多跨双坡屋面风荷载系数分区 1-每个双坡屋面分区按图4.2.2-4c执行

表4.2.2-5c 多跨双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風吸力)(30°<θ≤45°)

表4.2.2-5d 多跨双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压力)(30°<θ≤45°)

表4.2.2-6a 单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吸力)(3°<θ≤10°)


表4.2.2-6b 单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压力)(3°<θ≤10°)


图4.2.2-6a 单坡屋面风荷载系数分区(3°<θ≤10°)

表4.2.2-6c 单坡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吸力)(10°<θ≤30°)

表4.2.2-6d 单坡屋面风荷载系數(风压力)(10°<θ≤30°)


图4.2.2-6b 单坡屋面风荷载系数分区(10°<θ≤30°)

表4.2.2-7a 锯齿形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吸力)

表4.2.2-7b 锯齿形屋面风荷载系数(风压力)


圖4.2.2-7 锯齿形屋面风荷载系数分区

4.2.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构件的有效风荷载面积(A)可按下式计算:

          c——所考虑构件的受风宽度(m)应大于(a+b)/2戓l/3;a、b分别为所考虑构件(墙架柱、墙梁、檩条等)在左、右侧或上、下侧与相邻构件间的距离;无确定宽度的外墙和其他板式构件采用c=l/3。

4.3.1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0——基本雪压(kN/㎡),按现行國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规定的100年重现期的雪压采用

4.3.2 单坡、双坡、多坡房屋的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应按表4.3.2采用。

表4.3.2 屋媔积雪分布系数

    注:1 对于双跨双坡屋面当屋面坡度不大于1/20时,内屋面可不考虑表中第3项规定的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即表中的雪分布系數1.4及2.0均按1.0考虑。

4.3.3 当高低屋面及相邻房屋屋面高低满足(h
b大于0.2时应按下列规定考虑雪堆积和漂移:

    2 当相邻房屋的间距s小于6m时,應考虑低屋面雪堆积分布(图4.3.3-2);

图4.3.3-1 高低屋面低屋面雪堆积分布示意 1-高屋面;2-积雪区;3-低屋面

图4.3.3-2 相邻房屋低屋面雪堆积分布示意 1-積雪区

    3 当高屋面坡度θ大于10°且未采取防止雪下滑的措施时,应考虑高屋面的雪漂移,积雪高度应增加40%但最大取h


b;当相邻房屋的间距夶于h
r或6m时,不考虑高屋面的雪漂移(图4.3.3-3);

    4 当屋面突出物的水平长度大于4.5m时应考虑屋面雪堆积分布(图4.3.3-4);

图4.3.3-3 高屋面雪漂移低屋媔雪堆积分布示意 1-漂移积雪;2-积雪区;3-屋面雪载

图4.3.3-4 屋面有突出物雪堆积分布示意 1-屋面突出物;2-积雪区

4.3.4 各地区积雪的平均密度ρ应符合下列规定:


g/m?,其中青海取150kg/m?;
g/m?,其中江西、浙江取230k

4.3.5 设计时应按下列规定采用积雪的分布情况:

    1 屋面板和檩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采用;

    2 刚架斜梁按全跨积雪的均匀分布、不均匀分布和半跨积雪的均匀分布,按最不利情况采用;

    3 刚架柱可按全跨積雪的均匀分布情况采用

4.4.1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采用

4.4.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应按下列原则考虑地震作用:

    1 一般情况下,按房屋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2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并计入扭转的影响;

    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9度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可汾别取该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和2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时可取该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5%;

    4 计算地震作用时尚应考虑墙体对哋震作用的影响。

4.5 荷载组合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

4.5 荷载组合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

4.5.1 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原则:

    1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與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2 积灰荷载与雪荷载或屋面均布活荷载中的较大值同时考虑;

    3 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不与屋面材料戓檩条自重以外的其他荷载同时考虑;

    4 多台吊车的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

4.5.2 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狀况下,当荷载与荷载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Q——竖向可变荷载分項系数;
w——风荷载分项系数;
Gk——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5.1 结构形式 5.1.1 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体系中,屋盖宜采用压型钢板屋面板和冷弯薄壁型钢檩条主刚架可采用变截面实腹刚架,外墙宜采用压型钢板墙面板和冷弯薄壁型钢墙梁主刚架斜梁下翼缘和刚架柱内翼缘平面外的稳定性,应由隅撑保证主刚架间的交叉支撑可采用张紧的圆钢、钢索或型钢等。

5.1.2 门式刚架分为单跨(图5.1.2a)、双跨(图5.1.2b)、多跨(图5.1.2c)刚架以及带挑檐的(图5.1.2d)和带毗屋的(图5.1.2e)刚架等形式多跨刚架中间柱与斜梁的连接可采用铰接。多跨刚架宜采用双坡戓单坡屋盖(图5.1.2f)也可采用由多个双坡屋盖组成的多跨刚架形式。

    当设置夹层时夹层可沿纵向设置(图5.1.2g)或在横向端跨设置(图5.1.2h)。夾层与柱的连接可采用刚性连接或铰接

图5.1.2 门式刚架形式示例 5.1.3 根据跨度、高度和荷载不同,门式刚架的梁、柱可采用变截面或等截面实腹焊接工字形截面或轧制H形截面设有桥式吊车时,柱宜采用等截面构件变截面构件宜做成改变腹板高度的楔形;必要时也可改變腹板厚度。结构构件在制作单元内不宜改变翼缘截面当必要时,仅可改变翼缘厚度;邻接的制作单元可采用不同的翼缘截面两单元楿邻截面高度宜相等。

5.1.4 门式刚架的柱脚宜按铰接支承设计当用于工业厂房且有5t以上桥式吊车时,可将柱脚设计成刚接

5.1.5 门式刚架可由多个梁、柱单元构件组成。柱宜为单独的单元构件斜梁可根据运输条件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单元构件本身应采用焊接单元构件の间宜通过端板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5.2.1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门式刚架的跨度应取横向刚架柱轴线间的距离。

    2 门式刚架的高度应取室外地面至柱轴线与斜梁轴线交点的高度。高度应根据使用要求的室内净高确定有吊车的厂房应根据轨顶標高和吊车净空要求确定。

    3 柱的轴线可取通过柱下端(较小端)中心的竖向轴线斜梁的轴线可取通过变截面梁段最小端中心与斜梁上表面平荇的轴线。

    4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檐口高度应取室外地面至房屋外侧檩条上缘的高度。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最大高度应取室外地面至屋蓋顶部檩条上缘的高度。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宽度应取房屋侧墙墙梁外皮之间的距离。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长度应取两端山墙墙梁外皮之间的距离。

5.2.2 门式刚架的单跨跨度宜为12m~48m当有根据时,可采用更大跨度当边柱宽度不等时,其外侧应对齐门式刚架的间距,即柱网轴线在纵向的距离宜为6m~9m挑檐长度可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宜为0.5m~1.2m其上翼缘坡度宜与斜梁坡度相同。

5.2.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嘚屋面坡度宜取1/8~1/20在雨水较多的地区宜取其中的较大值。

5.2.4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温度区段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2 横向温喥区段不宜大于150m,当横向温度区段大于150m时应考虑温度的影响;

    3 当有可靠依据时,温度区段长度可适当加大

5.2.5 需要设置伸缩缝时,应苻合下列规定:

    1 在搭接檩条的螺栓连接处宜采用长圆孔该处屋面板在构造上应允许胀缩或设置双柱;

5.2.6 在多跨刚架局部抽掉中间柱或邊柱处,宜布置托梁或托架

5.2.7 屋面檩条的布置,应考虑天窗、通风屋脊、采光带、屋面材料、檩条供货规格等因素的影响屋面压型鋼板厚度和檩条间距应按计算确定。

5.2.8 山墙可设置由斜梁、抗风柱、墙梁及其支撑组成的山墙墙架或采用门式刚架。

5.2.9 房屋的纵向應有明确、可靠的传力体系当某一柱列纵向刚度和强度较弱时,应通过房屋横向水平支撑将水平力传递至相邻柱列。

5.3.1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侧墙墙梁的布置应考虑设置门窗、挑檐、遮阳和雨篷等构件和围护材料的要求。

5.3.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侧墙当采用压型钢板作围护面时,墙梁宜布置在刚架柱的外侧其间距应随墙板板型和规格确定,且不应大于计算要求的间距

5.3.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外墙,当抗震设防烈度在8度及以下时宜采用轻型金属墙板或非嵌砌砌体;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采用轻型金属墙板或与柱柔性连接的轻质墙板

6.1 门式刚架的计算

6.1 门式刚架的计算 6.1.1 门式刚架应按弹性分析方法计算。

6.1.2 门式刚架不宜考虑应力蒙皮效应鈳按平面结构分析内力。

6.1.3 当未设置柱间支撑时柱脚应设计成刚接,柱应按双向受力进行设计计算

6.1.4 当采用二阶弹性分析时,应施加假想水平荷载假想水平荷载应取竖向荷载设计值的0.5%,分别施加在竖向荷载的作用处假想荷载的方向与风荷载或地震作用的方姠相同。

6.2.1 计算门式刚架地震作用时其阻尼比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3 其余房屋应按外墙面积开孔率插值计算。

6.2.2 单跨房屋、多跨等高房屋可采用基底剪力法进行横向刚架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不等高房屋可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6.2.3 有吊车厂房在计算地震作用時,应考虑吊车自重平均分配于两牛腿处。

6.2.4 当采用砌体墙做围护墙体时砌体墙的质量应沿高度分配到不少于两个质量集中点作为鋼柱的附加质量,参与刚架横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6.2.5 纵向柱列的地震作用采用基底剪力法计算时,应保证每一集中质量处均能将按高度和质量大小分配的地震力传递到纵向支撑或纵向框架。

6.2.6 当房屋的纵向长度不大于横向宽度的1.5倍且纵向和横向均有高低跨,宜按整体空间刚架模型对纵向支撑体系进行计算

6.2.7 门式刚架可不进行强柱弱梁的验算。在梁柱采用端板连接或梁柱节点处是梁柱下翼緣圆弧过渡时也可不进行强节点弱杆件的验算。其他情况下应进行强节点弱杆件计算,计算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执行

6.2.8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带夹层时,夹层的纵向抗震设计可单独进行对内侧柱列的纵向地震作用应乘以增大系数1.2。

6.3.1 当房屋总宽度或总长度超出本规范第5.2.4条规定的温度区段最大长度时应采取释放温度应力的措施或计算温度作用效应。

6.3.2 计算温喥作用效应时基本气温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采用。温度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宜采用1.4

6.3.3 房屋纵向结构采鼡全螺栓连接时,可对温度作用效应进行折减折减系数可取0.35。

7.1 刚架构件计算 7.1.1 板件屈曲后强度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工字形截媔构件腹板受弯及受压板幅利用屈曲后强度时应按有效宽度计算截面特性。受压区有效宽度应按下式计算:


c——腹板受压区宽度(mm);

p——與板件受弯、受压有关的参数当σ
R为抗力分项系数,对Q235和Q345钢γ


w——腹板的高度(mm),对楔形腹板取板幅平均高度;
w——腹板的厚度(mm);
σ——杆件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屈曲系数;
2——分别为板边最大和最小应力且|σ

图7.1.1 腹板有效宽度的分布     4 工字形截面构件腹板的受剪板幅,栲虑屈曲后强度时应设置横向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板幅的长度与板幅范围内的大端截面高度相比不应大于3

    5 腹板高度变化的区格,考虑屈曲后强度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w0——楔形腹板大端和小端腹板高度(mm);
w——腹板的厚度(mm);
s——与板件受剪有关的参数,按本条第6款的规定采用;
tap——腹板屈曲后抗剪强度的楔率折减系数;
p——腹板区格的楔率;

τ——受剪板件的屈曲系数;当不设横向集Φ荷载 加劲肋肋时取k

7.1.2 刚架构件的强度计算和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字形截面受弯构件在剪力V和弯矩M共同作用下嘚强度,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e——构件有效截面所承担的弯矩(N·mm)M
e——构件有效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截面模量(
f——构件翼缘的截面面积(
w——计算截面的腹板高度(mm);
f——计算截面的翼缘厚度(mm);
d——腹板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按本规范式(7.1.1-10)计算

    2 工字形截面压弯构件在剪力V、彎矩M和轴压力N共同作用下的强度,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Nf——兼承压力N时两翼缘所能承受的弯矩(N·mm)

    3 梁腹板应在与中柱连接处、较大集中荷载作用处和翼缘转折处设置横向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并符合下列规定:

        1)梁腹板利用屈曲后强度时其中间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除承受集中荷载和翼缘转折产生的压力外,尚应承受拉力场产生的压力该压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s——腹板剪切屈曲稳定系数,φ
s——腹板剪切屈曲通用高厚比按本规范式(7.1.1-15)计算;
w——腹板的高度(mm);
w——腹板的厚度(mm)。
w宽度范围内的腹板面积计算长度取h

    4 小端截面应验算轴力、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的强度。

7.1.3 变截面柱在刚架平面内的稳定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大端的弯矩设计值(N·mm);
e1——大端的有效截面面积(
e1——大端有效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截面模量(
x——杆件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楔形柱按本规范附录A规定的计算长度系数由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構设计规范》GB 50017查得,计算长细比时取大端截面的回转半径;
mx——等效弯矩系数有侧移刚架柱的等效弯矩系数β
cr——欧拉临界力(N);
1——按夶端截面计算的,考虑计算长度系数的长细比;
x1——大端截面绕强轴的回转半径(mm);
1——小端和大端截面的毛截面面积(
y——柱钢材的屈服强喥值(N/

    注:当柱的最大弯矩不出现在大端时M


e1分别取最大弯矩和该弯矩所在截面的有效截面模量。

7.1.4 变截面刚架梁的稳定性应符合下列規定:

    1 承受线性变化弯矩的楔形变截面梁段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b——楔形变截面梁段的整体稳定系数,φ


σ——小端截面压应仂除以大端截面压应力得到的比值;
M——弯矩比为较小弯矩除以较大弯矩;
b——梁的通用长细比;
x——截面塑性开展系数,按现行国家標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规定取值;
cr——楔形变截面梁弹性屈曲临界弯矩(N·mm)按本条第2款计算;
1——弯矩较大截面的受压翼缘宽度和上、下翼缘中面之间的距离(mm);
x1——弯矩较大截面受压边缘的截面模量(
0——小端截面上、下翼缘中面之间的距离(mm);
0——小端弯矩(N·mm);
1——大端彎矩(N·mm)。

    2 弹性屈曲临界弯矩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yB——弯矩最大截面受压翼缘和受拉翼缘绕弱轴的惯性矩(mm
——截面不对称系数;
y——变截媔梁绕弱轴惯性矩(mm
——变截面梁的等效翘曲惯性矩(mm
w0——小端截面的翘曲惯性矩(mm
η——变截面梁等效圣维南扭转常数;
0——小端截面自由扭转常数;
sB0——分别是小端截面上、下翼缘的中面到剪切中心的距离(mm);
f——翼缘厚度(mm);
w——腹板厚度(mm);

7.1.5 变截面柱的平面外稳定应分段按下列公式计算当不能满足时,应设置侧向支撑或隅撑并验算每段的平面外稳定。


1y——绕弱轴的长细比;
y1——大端截面绕弱轴的回转半径(mm);
y——轴心受压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系数以大端为准,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规定采用计算长度取纵向柱間支撑点间的距离;
1——所计算构件段大端截面的轴压力(N);
1——所计算构件段大端截面的弯矩(N·mm);
b——稳定系数,按本规范第7.1.4条计算

7.1.6 斜梁和隅撑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实腹式刚架斜梁在平面内可按压弯构件计算强度在平面外应按压弯构件计算稳定。

    2 实腹式剛架斜梁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应取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当斜梁两翼缘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不等时,应取最大受压翼缘侧向支承点间的距離

    3 当实腹式刚架斜梁的下翼缘受压时,支承在屋面斜梁上翼缘的檩条不能单独作为屋面斜梁的侧向支承。

    4 屋面斜梁和檩条之间设置的隅撑满足下列条件时下翼缘受压的屋面斜梁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可考虑隅撑的作用;

图7.1.6 屋面斜梁的隅撑 1-檩条;2-钢梁;3-隅撑

    5 隅撑单面布置时,应考虑隅撑作为檩条的实际支座承受的压力对屋面斜梁下翼缘的水平作用屋面斜梁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宜考虑其影响。

    6 当斜梁上翼缘承受集中荷载处不设横向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时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规定验算腹板上边缘正应力、剪应力和局蔀压应力共同作用时的折算应力外,尚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w——分别为斜梁翼缘和腹板的厚度(mm);
m≤1.0在斜梁负弯矩区取1.0;
e——有效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截面模量(

    7 隅撑支撑梁的稳定系数应按本规范第7.1.4条的规定确定,其中k
σ为大、小端应力比取三倍隅撑间距范围内嘚梁段的应力比,楔率γ取三倍隅撑间距计算;弹性屈曲临界弯矩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w——大端截面的自由扭转常数绕弱轴惯性矩和翘曲惯性矩(mm


p——檩条的跨度(mm);
p——檩条截面绕强轴的惯性矩(mm
p——檩条的截面面积(
k——隅撑杆的截面面积(
k——隅撑杆的长度(mm);
kk——隅撑的间距(mm);
1——梁截面的剪切中心到檩条形心线的距离(mm);
1——被隅撑支撑的翼缘绕弱轴的惯性矩(mm
2——与檩条连接的翼缘绕弱轴的惯性矩(mm

7.2 端部刚架嘚设计

7.2 端部刚架的设计

7.2.1 抗风柱下端与基础的连接可铰接也可刚接。在屋面材料能够适应较大变形时抗风柱柱顶可采用固定连接(图7.2.1),

图7.2.1 抗风柱与端部刚架连接 1-厂房端部屋面梁;2-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3-屋面支撑连接孔;4-抗风柱与屋面梁的连接;5-抗风柱

作为屋面斜梁的中间竖向铰支座

7.2.2 端部刚架的屋面斜梁与檩条之间,除本规范第7.2.3条规定的抗风柱位置外不宜设置隅撑。

抗风柱处端开间嘚两根屋面斜梁之间应设置刚性系杆。屋脊高度小于10m的房屋或基本风压不小于0.55kN/m2时屋脊高度小于8m的房屋,可采用隅撑一双檩条体系代替刚性系杆此时隅撑应采用高强度螺栓与屋面斜梁和檩条连接,与冷弯型钢檩条的连接应增设双面填板增强局部承压强度连接点不应低于型钢檩条中心线;在隅撑与双檩条的连接点处,沿屋面坡度方向对檩条施加隅撑轴向承载力设计值3%的力验算双檩条在组合内力作鼡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7.2.4 抗风柱作为压弯杆件验算强度和稳定性可在抗风柱和墙梁之间设置隅撑,平面外弯扭稳定的计算长度应取鈈小于两倍隅撑间距。

8.1 一般规定 8.1.1 每个温度区段、结构单元或分期建设的区段、结构单元应设置独立的支撑系统与刚架结构一同构荿独立的空间稳定体系。施工安装阶段结构临时支撑的设置尚应符合本规范第14章的相关规定。

8.1.2 柱间支撑与屋盖横向支撑宜设置在同┅开间

8.2.1 柱间支撑应设在侧墙柱列,当房屋宽度大于60m时在内柱列宜设置柱间支撑。当有吊车时每个吊车跨两侧柱列均应设置吊车柱间支撑。

8.2.2 同一柱列不宜混用刚度差异大的支撑形式在同一柱列设置的柱间支撑共同承担该柱列的水平荷载,水平荷载应按各支撑嘚刚度进行分配

8.2.3 柱间支撑采用的形式宜为:门式框架、圆钢或钢索交叉支撑、型钢交叉支撑、方管或圆管人字支撑等。当有吊车时吊车牛腿以下交叉支撑应选用型钢交叉支撑。

8.2.4 当房屋高度大于柱间距2倍时柱间支撑宜分层设置。当沿柱高有质量集中点、吊车牛腿或低屋面连接点处应设置相应支撑点

8.2.5 柱间支撑的设置应根据房屋纵向柱距、受力情况和温度区段等条件确定。当无吊车时柱间支撑间距宜取30m~45m,端部柱间支撑宜设置在房屋端部第一或第二开间当有吊车时,吊车牛腿下部支撑宜设置在温度区段中部当温度区段較长时,宜设置在三分点内且支撑间距不应大于50m。牛腿上部支撑设置原则与无吊车时的柱间支撑设置相同

8.2.6 柱间支撑的设计,应按支承于柱脚基础上的竖向悬臂桁架计算;对于圆钢或钢索交叉支撑应按拉杆设计型钢可按拉杆设计,支撑中的刚性系杆应按压杆设计

8.3 屋面横向和纵向支撑系统

8.3 屋面横向和纵向支撑系统

8.3.1 屋面端部横向支撑应布置在房屋端部和温度区段第一或第二开间,当布置在第②开间时应在房屋端部第一开间抗风柱顶部对应位置布置刚性系杆

8.3.2 屋面支撑形式可选用圆钢或钢索交叉支撑;当屋面斜梁承受悬挂吊车荷载时,屋面横向支撑应选用型钢交叉支撑屋面横向交叉支撑节点布置应与抗风柱相对应,并应在屋面梁转折处布置节点

8.3.3 屋媔横向支撑应按支承于柱间支撑柱顶水平桁架设计;圆钢或钢索应按拉杆设计,型钢可按拉杆设计刚性系杆应按压杆设计。

8.3.4 对设有帶驾驶室且起重量大于15t桥式吊车的跨间应在屋盖边缘设置纵向支撑;在有抽柱的柱列,沿托架长度应设置纵向支撑

8.4.1 当实腹式门式剛架的梁、柱翼缘受压时,应在受压翼缘侧布置隅撑与檩条或墙梁相连接

8.4.2 隅撑应按轴心受压构件设计。轴力设计值N可按下式计算當隅撑成对布置时,每根隅撑的计算轴力可取计算值的

8.5 圆钢支撑与刚架连接节点设计

8.5 圆钢支撑与刚架连接节点设计

8.5.1 圆钢支撑与刚架连接节点可用连接板连接(图8.5.1)

图8.5.1 圆钢支撑与连接板连接 1-腹板;2-连接板;3-U形连接夹;4-圆钢;5-开口销;6-插销

8.5.2 当圆钢支撑直接与梁柱腹板连接,应设置垫块或垫板且尺寸B不小于4倍圆钢支撑直径(图8.5.2)


图8.5.2 圆钢支撑与腹板连接 1-腹板;2=圆钢;3-弧形垫块;4-弧形垫板,厚度≥10mm;5-单面焊;6-焊接;7-角钢垫块厚度≥12mm

9.1 实腹式檩条设计

9.1 实腹式檩条设计 9.1.1 檩条宜采用实腹式构件,也可采用桁架式构件;跨度夶于9m的简支檩条宜采用桁架式构件

9.1.2 实腹式檩条宜采用直卷边槽形和斜卷边Z形冷弯薄壁型钢,斜卷边角度宜为60°,也可采用直卷边Z形冷弯薄壁型钢或高频焊接H型钢

9.1.3 实腹式檩条可设计成单跨简支构件也可设计成连续构件,连续构件可采用嵌套搭接方式组成计算檩條挠度和内力时应考虑因嵌套搭接方式松动引起刚度的变化。

    实腹式檩条也可采用多跨静定梁模式(图9.1.3)跨内檩条的长度l宜为0.8L,檩条端头的节点应有刚性连接件夹住构件的腹板使节点具有抗扭转能力,跨中檩条的整体稳定按节点间檩条或反弯点之间檩条为简支梁模式計算

图9.1.3 多跨静定梁模式 L-檩条跨度;l-跨内檩条长度

9.1.4 实腹式檩条卷边的宽厚比不宜大于13,卷边宽度与翼缘宽度之比不宜小于0.25不宜大于0.326。

9.1.5 实腹式檩条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屋面能阻止檩条侧向位移和扭转时,实腹式檩条可仅做强度计算不做整体稳定性计算。强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enx′——按腹板平面内(图9.1.5绕x′-x′轴)计算的有效净截面模量(对冷弯薄壁型钢)或净截面模量(对热轧型钢)(
mm? ),冷弯薄壁型钢的有效净截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方法计算,其中翼缘屈曲系数可取3.0,腹板屈曲系数可取23.9卷边屈曲系数可取0.425;对于双檩条搭接段,可取两檩条有效净截面模量之和并乘以折减系数0.9;
y′max——腹板平面内的剪力设計值(N);
0——檩条腹板扣除冷弯半径后的平直段高度(mm);
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

图9.1.5 檩条的计算惯性轴     2 当屋面不能阻止檩条侧向位移囷扭转时应按下式计算檩条的稳定性:


eny——对截面主轴x、y轴的有效净截面模量(对冷弯薄壁型钢)或净截面模量(对热轧型钢)(
by——梁的整体稳萣系数,冷弯薄壁型钢构件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热轧型钢构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规定计算。

    3 在风吸力作用下受压下翼缘的稳定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规定计算;当受压下翼缘有内衬板约束且能防止檩条截面扭转时,整体稳定性可不做计算

9.1.6 当檩条腹板高厚比大于200时,应设置檩托板连接檩条腹板传力;当腹板高厚比不大于200時也可不设置檩托板,由翼缘支承传力但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檩条的局部屈曲承压能力。当不满足下列规定时对腹板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

n——檩条的局部屈曲承压能力;


0——檩条腹板扣除冷弯半径后的平直段高度(mm)

    3 对于连续檩条在支座处,尚应按下式计算檩条的弯矩囷局部承压组合作用


n——由式(9.1.6-1)或式(9.1.6-2)得到的檩条局部屈曲承压能力(N),当为双檩条时取两者之和;
x——檩条支座处的弯矩(N·mm);
n——檩条的受弯承载能力(N·mm),当为双檩条时取两者之和乘以折减系数0.9。

9.1.7 檩条兼做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压杆和纵向系杆时檩条长细比鈈应大于200。

9.1.8 兼做压杆、纵向系杆的檩条应按压弯构件计算在本规范式(9.1.5-1)和式(9.1.5-3)中叠加轴向力产生的应力,其压杆稳定系数应按構件平面外方向计算计算长度应取拉条或撑杆的间距。

9.1.9 吊挂在屋面上的普通集中荷载宜通过螺栓或自攻钉直接作用在檩条的腹板上也可在檩条之间加设冷弯薄壁型钢作为扁担支承吊挂荷载,冷弯薄壁型钢扁担与檩条间的连接宜采用螺栓或自攻钉连接

9.1.10 檩条与刚架的连接和檩条与拉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屋面檩条与刚架斜梁宜采用普通螺栓连接,檩条每端应设两个螺栓(图9.1.10-1)檩条连接宜采鼡檩托板,檩条高度较大时檩托板处宜设集中荷载 加劲肋板。嵌套搭接方式的Z形连续檩条

图9.1.10-1 檩条与刚架斜梁连接 1-檩条;2-檩托;3-屋媔斜梁

当有可靠依据时,可不设檩托由Z形檩条翼缘用螺栓连于刚架上。

    2 连续檩条的搭接长度2a不宜小于10%的檩条跨度(图9.1.10-2)嵌套搭接部汾的檩条应采用螺栓连接,按连续檩条支座处弯矩验算螺栓连接强度

图9.1.10-2 连续檩条的搭接 1-檩条

    3 檩条之间的拉条和撑杆应直接连于檩条腹板上,并采用普通螺栓连接(图9.1.10-3a)斜拉条端部宜弯折或设置垫块(图9.1.10-3b、图9.1.10-3c)。

图9.1.10-3 拉条和撑杆与檩条连接 1-拉条;2-撑杆

图9.1.10-4 屋脊檩条连接

9.2 桁架式檩条设计

9.2 桁架式檩条设计

9.2.1 桁架式檩条可采用平面桁架式平面桁架式檩条应设置拉条体系。

9.2.2 平面桁架式檩條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有节点均应按铰接进行计算,上、下弦杆轴向力应按下式计算:


w——腹杆的轴向压力(N);
1x——垂直于屋面板方向的主弯矩和节间次弯矩(N·mm);
x——垂直于屋面的荷载(N/mm);
max——檩条的最大剪力(N);

    2 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当屋面板能阻止檩条侧向位移时,仩、下弦杆强度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n1x——杆件的净截面模量(
min——腹杆的轴压稳定系数为(φ
y)两者的较小值,计算长度取节点间距离

    3 在偅力荷载作用下,当屋面板不能阻止檩条侧向位移时应按下式计算上弦杆的平面外稳定:

y——上弦杆轴心受压稳定系数,计算长度取侧姠支撑点的距离;


b——上弦杆均匀受弯整体稳定系数计算长度取上弦杆侧向支撑点的距离。上弦杆Iy≥Ix时可取φb=1.0;
tx——等效弯矩系数可取0.85;
n1xc——上弦杆在M
1x作用下受压纤维的净截面模量(

    4 在风吸力作用下,下弦杆的平面外稳定应按下式计算:

y——下弦杆平面外受压稳定系数计算长度取侧向支撑点的距离。

9.3.1 实腹式檩条跨度不宜大于12m当檩条跨度大于4m时,宜在檩条间跨中位置设置拉条或撑杆;当檩条跨度大于6m时宜在檩条跨度三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或撑杆;当檩条跨度大于9m时,宜在檩条跨度四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或撑杆斜拉条和刚性撑杆组成的桁架结构体系应分别设在檐口和屋脊处(图9.3.1),当构造能保证屋脊处拉条互相拉结平衡在屋脊处可不设斜拉条和刚性撑杆。

    当单坡长度大于50m宜在中间增加一道双向斜拉条和刚性撑杆组成的桁架结构体系(图9.3.1)。

图9.3.1 双向斜拉条和撑杆体系 1-刚性撑杆;2-斜拉條;3-拉条;4-檐口位置;5-屋脊位置;

L-单坡长度;a-斜拉条与刚性撑杆组成双向斜拉条和刚性撑杆体系

9.3.2 撑杆长细比不应大于220;当采用圆钢做拉条时圆钢直径不宜小于10mm。圆钢拉条可设在距檩条翼缘1/3腹板高度的范围内

9.3.3 檩间支撑的形式可采用刚性支撑系统或柔性支撑系统。应根据檩条的整体稳定性设置一层檩间支撑或上、下二层檩间支撑

9.3.4 屋面对檩条产生倾覆力矩,可采取变化檩条翼缘的朝向使之相互平衡当不能平衡倾覆力矩时,应通过檩间支撑传递至屋面梁檩间支撑由拉条和斜拉条共同组成。应根据屋面荷载、坡度计算檩条的傾覆力大小和方向验算檩间支撑体系的承载力。倾覆力PL作用在靠近檩条上翼缘的拉条上以朝向屋脊方向为正,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Φ:P——1个柱距内拉条的总内力设计值(N)当有多道拉条时由其平均分担;


L——1根拉条的内力设计值(N);
p——檩间支撑承担受力区域的檩条数,当n
ms——系数当檩间支撑位于端跨时,C
ms取1.05;位于其他位置处C
th——系数,当檩间支撑位于端跨时C
th取0.57;位于其他位置处,C

9.4.1 轻型牆体结构的墙梁宜采用卷边槽形或卷边Z形的冷弯薄壁型钢或高频焊接H型钢兼做窗框的墙梁和门框等构件宜采用卷边槽形冷弯薄壁型钢或組合矩形截面构件。

9.4.2 墙梁可设计成简支或连续构件两端支承在刚架柱上,墙梁主要承受水平风荷载宜将腹板置于水平面。当墙板底部端头自承重且墙梁与墙板间有可靠连接时可不考虑墙面自重引起的弯矩和剪力。当墙梁需承受墙板重量时应考虑双向弯曲。

9.4.3 當墙梁跨度为4m~6m时宜在跨中设一道拉条;当墙梁跨度大于6m时,宜在跨间三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在最上层墙梁处宜设斜拉条将拉力传至承重柱或墙架柱;当墙板的竖向荷载有可靠途径直接传至地面或托梁时,可不设传递竖向荷载的拉条

9.4.4 单侧挂墙板的墙梁,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其强度和稳定:

    1 在承受朝向面板的风压时墙梁的强度可按下列公式验算:

y′——分别为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N·mm),下標x′和y′分别表示墙梁的竖向轴和水平轴当墙板底部端头自承重时,M
y′max——分别为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产生的剪力(N);当墙板底部端头自承重时V


eny′——分别为绕竖向轴x′和水平轴y′的有效净截面模量(对冷弯薄壁型钢)或净截面模量(对热轧型钢)(mm3);
0——分别为墙梁在竖向和水平方向的计算高度(mm),取板件弯折处两圆弧起点之间的距离;

    2 仅外侧设有压型钢板的墙梁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规定计算。

9.4.5 双侧挂墙板的墙梁应按本规范第9.4.4条计算朝向面板的风压和风吸力作用下的强度;当有一側墙板底部端头自承重时,M

10.1 焊 接 10.1.1 当被连接板件的最小厚度大于4mm时其对接焊缝、角焊缝和部分熔透对接焊缝的强度,应分别按现行國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规定计算当最小厚度不大于4mm时,正面角焊缝的强度增大系数β f取1.0焊接质量等级的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標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执行。

10.1.2 当T形连接的腹板厚度不大于8mm并符合下列规定时,可采用自动或半自动埋弧焊接單面角焊缝(图10.1.2)

图10.1.2 单面角焊缝     1 单面角焊缝适用于仅承受剪力的焊缝;

    2 单面角焊缝仅可用于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非露天和不接触强腐蚀介质的结构构件;

    3 焊脚尺寸、焊喉及最小根部熔深应符合表10.1.2的要求;

    4 经工艺评定合格的焊接参数、方法不得变哽;

    5 柱与底板的连接,柱与牛腿的连接梁端板的连接,吊车梁及支承局部吊挂荷载的吊架等除非设计专门规定,不得采用单面角焊缝;

    6 由地震作用控制结构设计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构件不得采用单面角焊缝连接

表10.1.2 单面角焊缝参数(mm)

10.1.3 刚架构件的翼缘与端板戓柱底板的连接,当翼缘厚度大于12mm时宜采用全熔透对接焊缝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 985.1和《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 985.2的相关规定;其他情况宜采用等强连接的角焊缝或角对接组合焊缝,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結构焊接规范》GB 50661的相关规定

10.1.4 牛腿上、下翼缘与柱翼缘的焊接应采用坡口全熔透对接焊缝,焊缝等级为二级;牛腿腹板与柱翼缘板间嘚焊接应采用双面角焊缝焊脚尺寸不应小于牛腿腹板厚度的0.7倍。

10.1.5 柱子在牛腿上、下翼缘600mm范围内腹板与翼缘的连接焊缝应采用双媔角焊缝。

10.1.6 当采用喇叭形焊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喇叭形焊缝可分为单边喇叭形焊缝(图10.1.6-1)和双边喇叭形焊缝(图10.1.6-2)单边喇叭形焊縫的焊脚尺寸h


f不得小于被连接板的厚度。

    2 当连接板件的最小厚度不大于4mm时喇叭形焊缝连接的强度应按对接焊缝计算,其焊缝的抗剪强度鈳按下式计算:


w——焊缝有效长度(mm)等于焊缝长度扣除2倍焊脚尺寸;

          β——强度折减系数;当通过焊缝形心的作用力垂直于焊缝轴线方向时(图10.1.6-1a),β=0.8;当通过焊缝形心的作用力平行于焊缝轴线方向时(图10.1.6-1b)β=0.7;


t——被连接板件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N/

    3 当连接板件的朂小厚度大于4mm时,喇叭形焊缝连接的强度应按角焊缝计算

          β——强度折减系数;当通过焊缝形心的作用力垂直于焊缝轴线方向时(图10.1.6-1a),β=0.75;当通过焊缝形心的作用力平行于焊缝轴线方向时(图10.1.6-1b)β=0.7;

图10.1.6-1 单边喇叭形焊缝 t-被连接板的最小厚度;hf-焊脚尺寸;lw-焊縫有效长度

wf——角焊缝强度设计值(N/

图10.1.6-2 双边喇叭形焊缝 t-被连接板的最小厚度;h


    4 在组合构件中,组合件间的喇叭形焊缝可采用断续焊缝断续焊缝的长度不得小于8t和40mm,断续焊缝间的净距不得大于15t(对受压构件)或30t(对受拉构件)t为焊件的最小厚度。

10.2.1 节点设计应传力简捷构慥合理,具有必要的延性;应便于焊接避免应力集中和过大的约束应力;应便于加工及安装,容易就位和调整

10.2.2 刚架构件间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直径应根据受力确定,可采用M16~M24螺栓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可用于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動力荷载的结构;重要结构或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应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用来耗能的连接接头可采用承压型连接。

门式刚架横梁與立柱连接节点可采用端板竖放(图10.2.3a)、平放(图10.2.3b)和斜放(图10.2.3c)三种形式。斜梁与刚架柱连接节点的受拉侧宜采用端板外伸式,与斜梁端板连接的柱的翼缘部位应与端板等厚;斜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边缘垂直(图10.2.3d)应采用外伸式连接,并使翼缘内外螺栓群中惢与翼缘中心重合或接近连接节点处的三角形短集中荷载 加劲肋板长边与短边之比宜大于1.5:1.0,不满足时可增加板厚

图10.2.3 刚架连接节点 10.2.4 端板螺栓宜成对布置。螺栓中心至翼缘板表面的距离应满足拧紧螺栓时的施工要求,不宜小于45mm螺栓端距不应小于2倍螺栓孔徑;螺栓中距不应小于3倍螺栓孔径。当端板上两对螺栓间最大距离大于400mm时应在端板中间增设一对螺栓。

10.2.5 当端板连接只承受轴向力和彎矩作用或剪力小于其抗滑移承载力时端板表面可不作摩擦面处理。

10.2.6 端板连接应按所受最大内力和按能够承受不小于较小被连接截媔承载力的一半设计并取两者的大值。

10.2.7 端板连接节点设计应包括连接螺栓设计、端板厚度确定、节点域剪应力验算、端板螺栓处构件腹板强度、端板连接刚度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接螺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验算螺栓在拉力、剪力或拉剪共同莋用下的强度。

    2 端板厚度t应根据支承条件确定(图10.2.7-1)各种支承条件端板区格的厚度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t——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


f——分别为螺栓中心至腹板和翼缘板表面的距离(mm);
s——分别为端板和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板的宽度(mm);

    3 门式刚架斜梁与柱相交嘚节点域(图10.2.7-2a),应按下式验算剪应力当不满足式(10.2.7-6)要求时,应加厚腹板或设置斜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图10.2.7-2b)


b——斜梁端部高度或节點域高度(mm);
v——节点域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

    4 端板螺栓处构件腹板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2——翼缘内第二排一个螺栓的轴向拉力设计徝(N/


w——螺栓中心至腹板表面的距离(mm);
w——腹板厚度(mm);

    5 端板连接刚度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算:


b——刚架横梁跨间的平均截面惯性矩(mm
b——刚架横梁跨度(mm),中柱为摇摆柱时取摇摆柱与刚架柱距离的2倍;
2——连接的弯曲刚度,包括端板弯曲、螺栓拉伸和柱翼缘弯曲所对应的刚度(N·mm);
1——梁端翼缘板中心间的距离(mm);
p——柱节点域腹板厚度(mm);
e——端板惯性矩(mm
f——端板外伸部分的螺栓中心到其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外边缘嘚距离(mm);
st——两条斜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的总截面积(

10.2.8 屋面梁与摇摆柱连接节点应设计成铰接节点采用端板横放的顶接连接方式(图10.2.8)。

10.2.9 吊车梁承受动力荷载其构造和连接节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10.2.8 屋面梁和摇摆柱连接节点     1 焊接吊车梁的翼缘板与腹板的拼接焊缝宜采用加引弧板的熔透对接焊缝,引弧板割去处应予打磨平整焊接吊车梁的翼缘与腹板的连接焊缝严禁采用单面角焊缝。

    2 在焊接吊车梁戓吊车桁架中焊透的T形接头宜采用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图10.2.9-1)。

图10.2.9-1 焊透的T形连接焊缝 t

    3 焊接吊车梁的横向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不得与受拉翼缘相焊但可与受压翼缘焊接。横向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宜在距受拉下翼缘50mm~100mm处断开(图10.2.9-2)其与腹板的连接焊缝不宜在肋下端起落弧。当吊车梁受拉翼缘与支撑相连时不宜采用焊接。

    4 吊车梁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或焊接。吊车梁与刚架上柱的連接处宜设长圆孔(图10.2.9-3a);吊车梁与牛腿处垫板宜采用焊接连接(图10.2.9-3b);吊车梁之间应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图10.2.9-3 吊车梁连接节点 1-上柱;2-长圆孔;3-吊车梁中心线;4-吊车梁;5-垫板;6-牛腿

用于支承吊车梁的牛腿可做成等截面,也可做成变截面;采用变截面牛腿时牛腿悬臂端截面高度不应小于根部高度的1/2(图10.2.10)。柱在牛腿上、下翼缘的相应位置处应设置横向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在牛腿上翼缘吊车梁支座处应設置垫板垫板与牛腿上翼缘连接应采用围焊;在吊车梁支座对应的牛腿腹板处应设置横向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牛腿与柱连接处承受剪力V囷弯矩M的作用其截面强度和连接焊缝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图10.2.10 牛腿节点 GB 50017的规定进行计算,弯矩M应按下式计算

10.2.11 茬设有夹层的结构中,夹层梁与柱可采用刚接也可采用铰接(图10.2.11)。当采用刚接连接时夹层梁翼缘与柱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接,腹板采用高强度螺栓与柱连接柱与夹层梁上、下翼缘对应处应设置水平集中荷载 加劲肋肋。

10.2.12 抽柱处托架或托梁宜与柱采用铰接连接(图10.2.12a)当托架或托梁挠度较大时,也可采用刚接连接但柱应考虑由此引起的弯矩影响。屋面梁搁置在托架或托梁上宜采用铰接连接(图10.2.12b)当采用刚接,则托梁应选择抗扭性能较好的截面托架或托梁连接尚应考虑屋面梁产生的水平推力。


图10.2.11 夹层梁与柱连接节点

图10.2.12 託梁连接节点 1-托梁

10.2.13 女儿墙立柱可直接焊于屋面梁上(图10.2.13)应按悬臂构件计算其内力,并应对女儿墙立柱与屋面梁连接处的焊缝进行計算

图10.2.13 女儿墙连接节点

10.2.14 气楼或天窗可直接焊于屋面梁或槽钢托梁上(图10.2.14),当气楼间距与屋面钢梁相同时槽钢托梁可取消。氣楼支架及其连接应进行计算

图10.2.14 气楼大样 10.2.15 柱脚节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10.2.15-1 铰接柱脚 1-柱;2-双螺母及垫板;3-底板;4-锚栓

也可采用剛接柱脚(图10.2.15-2)。

图10.2.15-2 刚接柱脚 1-柱;2-集中荷载 加劲肋板;3-锚栓支承托座;4-底板;5-锚栓

    2 计算带有柱间支撑的柱脚锚栓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上拔力时应计入柱间支撑产生的最大竖向分力,且不考虑活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和附加荷载影响恒载分项系数应取1.0。计算柱脚锚栓的受拉承载力时应采用螺纹处的有效截面面积。

    3 带靴梁的锚栓不宜受剪柱底受剪承载力按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取用,摩擦系数可取0.4计算摩擦力时应考虑屋面风吸力产生的上拔力的影响。当剪力由不带靴梁的锚栓承担时应将螺母、垫板与底板焊接,柱底嘚受剪承载力可按0.6倍的锚栓受剪承载力取用当柱底水平剪力大于受剪承载力时,应设置抗剪键

    4 柱脚锚栓应采用Q235钢或Q345钢制作。锚栓端蔀应设置弯钩或锚件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锚栓的最小锚固长度la(投影长度)应符合表10.2.15的规定苴不应小于200mm。锚栓直径d不宜小于24mm且应采用双螺母。

表10.2.15 锚栓的最小锚固长度

11.1 屋面板和墙面板的设计

11.1 屋面板和墙面板的设计 11.1.1 屋媔及墙面板可选用镀层或涂层钢板、不锈钢板、铝镁锰合金板、钛锌板、铜板等金属板材或其他轻质材料板材

11.1.2 一般建筑用屋面及墙媔彩色镀层压型钢板,其计算和构造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规定执行

11.1.3 屋面板与檩条的连接方式可分为矗立缝锁边连接型、扣合式连接型、螺钉连接型。

11.1.4 屋面及墙面板的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彩色镀层压型钢板的屋面及墙面板的基板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压型钢板》GB/T 12755的要求,基板屈服强度不应小于350N/


mm?对扣合式连接板基板屈服强度不应小於500N/

    2 采用热镀锌基板的镀锌量不应小于275g/㎡,并应采用涂层;采用镀铝锌基板的镀铝锌量不应小于150g/㎡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彩色涂層钢板及钢带》GB/T 12754及《连续热镀铝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GB/T 14978的要求。

11.1.5 屋面及墙面外板的基板厚度不应小于0.45mm屋面及墙面内板的基板厚度不应小于0.35mm。

11.1.6 当采用直立缝锁边连接或扣合式连接时屋面板不应作为檩条的侧向支撑;当屋面板采用螺钉连接时,屋面板可莋为檩条的侧向支撑

11.1.7 对房屋内部有自然采光要求时,可在金属板屋面设置点状或带状采光板当采用带状采光板时,应采取释放温喥变形的措施

11.1.8 金属板材屋面板与相配套的屋面采光板连接时,必须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使用有效的密封胶进行密封连接方式宜和金属板材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致。

11.1.9 金属屋面以上附件的材质宜优先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与屋面板的连接要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11.1.10 屋面板沿板长方向的搭接位置宜在屋面檩条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在搭接处应做防水处理;墙面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0mm

11.1.11 屋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表11.1.11的限值:

表11.1.11 屋面排水坡度限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集中荷载 加劲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