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考研方向385分可以上河科大吗?

高考385分真能上川内名校?_新浪新闻
  7月28日,冯先生每天都会接到很多自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
  华 西 都 市 报 记 者 调 查“ 名 校 招 办 ”疯 狂 游 说 入 学 电 话
  高校声明:请注意辨识真伪,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律师说法:泄露考生信息,情节严重可追究刑责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秀江实习生张艳华
  摄影陈羽啸
  “您是某某的家长吗?您的孩子可以来报考我们学校……”成都市民冯先生只要接到这样的电话,就直接挂掉,然后拉黑。但他挂掉一个,另一个的电话又来了。自从孩子的高考成绩放榜后,他的电话就没消停过。对方全是自称“高校招生办”的老师,并承诺低分也可以就读。
  7月28日,冯先生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讲述了遭遇电话骚扰的烦心事:平均每天接到20多个类似的骚扰电话,只要电话一响,他就会莫名的烦躁和恐惧,“就像苍蝇整天围着你转,烦人得很!”在冯先生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从22日至今,光被拉黑的电话号码就有124个。
  此外,冯先生最想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到底是怎样泄露出去的?
  不请自来的“好事”烦!每天超过20个电话骚扰
  冯先生儿子今年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只考了385分。冯先生说,这样的成绩只能上一些专科和高职类院校,他儿子填报的都是天津、北京两地的专科院校。奇怪的是,自从7月22日起,他陆续接到自称是省内一些重点高校招生办电话。
  “你是冯科(化名)的家长吗?我是某某学校的招生办老师……”一开始,冯先生还客气地跟对方聊起来。时间不长,他却招架不住了。“才挂掉一个电话,另一个电话又进来了。”冯先生说,从早到晚,一整天都没有消停过,平均一天至少要接到20多个,“同一个招生办的人就有三四个人打来电话。”
  “只要一听是招生办的,我就直接挂了,然后拉黑。”冯先生给记者展示了他的手机,在陌生来电拦截里,被拉黑的电话就有124个。可拉黑也不能解决问题,“你拉黑一个,另外的还会打进来。”现在只要电话一响,冯先生就觉得烦躁,“我都不敢接电话了。”
  事实上,冯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案。成都市民郑女士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自己也经常接到招生电话,甚至在晚上10点过,还有自称是四川某重点大学招生办打来的。
  鲜为人知的“秘密”狠!招聘兼职人员轮番游说
  冯先生说,这些骚扰电话几乎都自称为“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四川大学”等省内著名高校的本科招生办。记者从冯先生的电话记录中,随意挑选了一个电话拨打过去。
  接通电话后,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自称是某知名大学本科助学班,在成都校区就读三年,还能享受同等师资和实验室设备等。
  “毕业证的章也是一样的。”该工作人员说,毕业证上会写清楚,是自考本科,“含金量很高,相当于普通二本院校。”他还介绍,目前四川省只有四所大学有本科助学班,该校是唯一 一家是在本部上课。“不管高考考得多少分都能来读,主要是给高考没考好的学生一个机会。”
  这位“招生办”人员还告诉记者,他是南京大学的在校学生,放暑假回来做兼职的。“招生办招聘了400多名兼职人员,有在校大学生和社会人员,不过都是要熟手。”“我们手上有上千家长的信息,然后一个个给他们打。”
  “至少会有四个不同的人同一个家长打,尽量说服家长来报我们学校。”他透露,他们会分时间段集中打电话,分别是高考前、高考一批次后以及专科填报志愿录取前。
  考生信息泄露路径
  >>>一所公立高校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介绍,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院校生源比较紧张,所以部分人会把主意打在了购买学生信息上。
  >>>“名校招办”人员称,他们手里的档案信息,早在2012年就拿到了,“这是学生高一刚入学登记的信息。”
  那124个电话早在你高一就准备好了
  让冯先生不解的是,这些自称名牌大学的招生者,是从哪里得到了自己的信息?
  该工作人员透露:“我们是自主招生,档案信息从‘正规渠道’来。我们不受统招的影响,所以考生的档案信息,我们都能看得到。”
  随后,他补充说,现在手上的这一批档案信息,其实在2012年就拿到了。“这是学生高一刚入学登记的信息。”
  当询问他们的信息从哪个渠道得到的,对方回答“不清楚”。相关声明本科录取工作已经结束
  28日,电子科大本科招生办工作人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已经接到学生和家长反映,有人冒充本科招生办老师,主动联系家长,提供虚假承诺“可就读电子科技大学校本部”的消息。
  对此,招生办工作人员表示,电子科大招生办已于当天在学校本科招生网发表声明。随即,华西都市报记者登录该校官网,查看到声明如下: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郑重声明,我校所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录取工作均严格按照教育部及各省级招办工作规定执行,且目前录取工作已结束。录取结果仅通过各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及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请广大考生及考生家长注意辨识真伪,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律师说法出售个人信息可追刑责
  一所公立高校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介绍,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院校生源比较紧张,所以部分人会把主意打在了购买学生信息上,“拿到考生信息,意味着可以游说考生和家长,增加生源。”
  此前,教育部曾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明确提出“属于考生个人信息及有关录取过程中需要保密的工作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并强调,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川思沃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纯认为,考生的分数等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未经个人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可以滥用。泄露考生信息,如果情节严重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原标题:高考385分真能上川内名校?)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从某种意义上讲,释永信现在已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大和尚了,而是中国佛教界的一面旗帜,嵩山少林寺的一个象征,一种精神。因此,处于这种巅峰之上的释永信必须圣洁,也应该圣洁,并经得起任何质疑和调查。这也就决定了对这次的举报决不能再让其演绎成八卦。
一个向政府要补贴的国有大型企业,它的任何支出都可以看做全民承担,它的所有负债实际上也是全民消化。即便矿泉水不计入票价,终归不是矿泉水公司免费提供,自然要消耗铁路总公司的运营成本,那么这项成本最终将由谁埋单,就一目了然。
我不想“一分为二”地说什么“监管也有其必要性”。至少对那些非盈利、非政府的NGO组织(不管它们是来自境内还是境外)来说,还是要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对它们的监督,还是要严格遵循法治精神,合法则保护,违法则追究。
瑞士年轻人愿意选择技校,那是因为技校的地位并不低,学到一门技能之后,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在日内瓦,甚至75%的老板均出自技校,而劳动也在这个国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行业、不同岗位有着相同的社会福利保障待遇。而在我国呢?这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拒绝访问 | www.qsiedu.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qsiedu.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8fdaa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英语专业考研的四大方向及相关信息
英语专业的五条读研之路及四类相关院校分析
&&&&&&&& 英语专业的五条读研之路及四类相关院校分析
英语专业一直是招生大户和就业热门,是大学扩招过程中招生人数增长最多的专业之一。在经济危机中,英语专业的就业问题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依据传统培养计划培养的人才只具备单一的英语技能,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曾经&只要是英语毕业生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有分析认为,外语专业人才就业的主要问题是:从事英语语言相关的翻译、教学等对口领域的人才趋近饱和,但是进入其他行业如机械、电子、信息、贸易之类的经济部门从事翻译、交流、沟通、管理类工作,又往往隔行如隔山。这无疑提醒了广大有志于考研的英语专业学生,除了在英语领域发展之外,还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研究生专业,向复合性、综合型人才发展。
在此,让我们一起思考&英语本科生考研怎么考&?
语言文学之路
很多时候知道去哪里比去的过程更为艰难,考研也是如此。当你来到考研候车亭前就意味着你已经有了新的方向,将要开始新的人生旅途。英语本科生报考与英语相关的研究生意味着走一条轻车熟路,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最通常的选择。
至今,全国拥有英语专业硕士点的高校已达220所之多。对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英语方向最近两届的一些研究生的进行了调研,以了解他们考研过程中的基本情况。
从所报考的专业来看,大部分人都选择与翻译相关的方向报考,而选择文学和语言学方向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对这一专业感兴趣。同时,翻译学方向的同学都认为考研过程十分艰辛,而文学和语言学则相对容易,考取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此外,还有少数同学选择了对外汉语、国际贸易之类的英语相关专业。大部分英语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都是本科就读英语专业的考生,且本科阶段基础比较扎实。2010年考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女生小杨说:&我比较喜欢英语,而且底子还不错,但之所以报考语言学专业,有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用考数学。&提及对2011年的考生有什么建议时,中南民族大学的一位研究生表示:&英语专业的同学还是跨专业考研比较好,因为英语能与其他专业结合起来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比如跨考旅游、管理、广告、商务英语或对外汉语方面等专业的研究生就很不错&。如今很多院校招生翻译硕士(MTI),在职考研的考生不妨考虑一下。
目前英语专业考研的辅导班并不多,建议大家还是要选择参加正规、成熟机构的考研辅导班。武汉大学语言学的唐宁认为,长期坐着看书的中途能够上上辅导班,至少可以改变下学习方式,换一种心情。在基础英语的复习上,小杨认为&这个复习情况应该看个人的英语底子,我自己应该先把真题做一遍,然后按照各个题型做专项训练&。至于专业课的参考书,很多同学都提到如果没有推荐书目,一定要选择最权威的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的叶洋同学认为有些英文原版教材实在难度太大,建议买中文参考书一起看,可以节省时间。
在复习过程中,不同的人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小杨认为最困难的是&基础英语的阅读理解,这次考试他就砸在上面了&。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位同学则认为他最大的难度是综合英语不知道如何去准备复习,涉及的面太广,不好把握。湖北大学的邓同学说了一些细节问题,说到名词解释和作家作品很难记忆,作家的名字狂练了很多遍。其他很多同学都提到关于二外的问题,一些学校第二外语开设特别晚,建议想考研的同学能及早接触第二外语,比如报读辅导班,然后自己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二外的成绩,同时复习阶段时间也比较充沛。很多考生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同时也面临&专八&的复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半夜了,鬼故事可以整起来了
我崇拜你像个英雄
热门日志推荐
...动车,D317/8次;北京西重庆北,动车,D319/20次。2011年1月...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王柯岸·16湖大建筑考研385分(第三名)·考研经验分享_AArch工作室建筑规划考研辅导_新浪博客
王柯岸·16湖大建筑考研385分(第三名)·考研经验分享
我的自拍,哈哈哈
1、关于我为什么考研
大家好,我叫王柯岸,本科湖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今年考研分数总分385分,排名第三。我出生于一个理工科家庭,父母都对文化不感兴趣,自己也觉得文科过于主观不足以称之为科学,按道理我不应该喜欢建筑。但是由于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一般都只能呆在家里看动画搭积木,所以比较内向敏感,但是敏感让人更容易发觉美,所以我就在动画和积木中感悟到了美和设计。我一直以来对美术非常感兴趣,但因为傲娇没成为美术生,后来大学准备学习设计的,又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导致大学因为对本科专业不是很感兴趣学得浑浑噩噩的,就这样慢慢到了考研这样一个分叉路口,突然觉得人生只有一次,所以还是下定决心转设计,觉得建筑设计相对偏理工科一点于是就选了建筑。
2、我想先谈谈我的考研过程与经历
&&&&&由于本科的专业和规划有一点接壤,所以本科还是对建筑有一个非常模糊非常模糊的概念,本科也有学一下手绘画一下钢笔画,不过后来来AAS学快题了才知道这种美术和考快题需要的技能有着天壤之别。因为AAS确实对我帮助很大,所以我想简单回顾一下以示感激之情!
&当时我们是报的跨专业班,一开始只有3个人,后来才慢慢发展到7个人,但是为了让我们有更稳定的画快题和学习的环境,涛哥还专门为我们租了一间房子上课。因为是跨专业,所以快题历史构造都有上。
设计课上,因为跨专业,涛哥从一个很小的快题开始教我们设计怎么入手,告诉我们什么是门厅,什么是过厅,走道最窄要做多少,能过人的地方最低是多少,效果图每个部件的尺度感要准确等等。到后来规模体量功能流线不断变大,变复杂。场地也从原来的平地开始临山临水,开始着重要考虑环境限制对设计的影响。如何从一个设计任务书通过逻辑分析生成出设计方案,慢慢的我开始开窍并知道如何入手去做一个方案了。术姐教我们如何从一个平面,生成出多种造型形式,才发现原来自己本以为排完功能立起来就可以了的傻傻的方盒子原来可以这么好看。虽然每次做方案都会有很多问题,但是改掉并记住这些出现过的问题便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个人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勤学好问的,每次都比较积极,涛哥和术姐回答得也很有耐心。记得有一次快题书上有不懂的,就去找涛哥问,结果他虽然前天晚上刚在工作室通完宵,才睡醒没多久就给我讲解了好几个小时方案,记得当时好像讲到凌晨1点了,涛哥要我注意安全早点回去下次再讲才继续休息。因为师生比很小,涛哥和术姐每次看我们的方案都看得很认真,反复跟我们讲各种问题应该怎么处理比较好,如何保证基本功能和场地环境不出现漏洞,所以基础打得很扎实。快题能出彩能很有好想法固然很好,但是基本功必然一个老师衡量一副快题的重要标准。至于快题要做到出彩,涛哥反复跟我们讲抄绘大师作品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只有多吸收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好的处理手法,在遇到设计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才不至于找不到出路。虽然我最后考场上的快题也没能很出彩,不过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我还是能明显感到每一次画图每一次讲评之后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历史课上,涛哥用他自己做得很详细PPT给当时几乎是历史盲的我们梳理中国建筑历史和外国建筑历史的脉络,还很生动的讲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自然语境,为什么古希腊人那么崇拜保护神,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柱式代表了他们什么样的信仰。梁思成先生是如何在外国人嘲笑中国居然找不出一座唐代建筑的情况下,和林徽因如何翻山跃岭在深山古林中找寻到了佛光寺。还给我们做了一张很详细的历史时间表,给我们推荐了几本很好的参考书,要我们多扩大知识面,为后面有针对性应对湖大的试题做了准备。当时觉得有些东西对考试没有直接效果,但是现在想起来感觉不仅激起了我们几个在建筑学门外张望者的浓厚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刚好这个复试笔试的题目很多书上都没有主要是考课外的,如果当时就直接一头扎进考试范围中去了,复试笔试估计会死得很惨。我复习历史的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涛哥说的,要比考试的程度深一点广一点,这样万一题目出现变动的话也能应付。结果去年就出现了很多之前好多年都没考过的古建筑的构造细部,今年简答题论述题的分数也比往年要大很多,要是仍像以往那样答巴洛克建筑的特点就写炫耀财富追求新奇趋向自然那肯定是得不了太多分的。
构造课上,娜姐各种实地教学,给我们讲什么是墙垛,什么是梁,台阶,墙体防水层为什么要贴在防水面上。湖南大学建筑构造使用的教材是重大版的,不过上面有的图有很多错误,娜姐都仔细研究过这些图,然后确认是图错误后要我们把图改过来。最后娜姐还帮我们列整个构造的逻辑体系,点出以往湖大考试所考的重点内容,在我们掌握相应的知识之后再及时拿历年的真题来演练,慢慢的我才开始看懂构造这一门高深的学科。
上完课之后涛哥他们还给我们准备了很详实的笔记作为参考(话说涛哥的字写得很赞挺秀丽的,有个妹纸看到之后还问过我,只可惜不是我写的额),还有不断的快题沙龙让我们了解其他同学的实力水平,看到别人的进步。还不断叮嘱我们安排好时间进度,帮我们提建议,尤其是最后一个月的快题模拟和综合模拟,简直就是神提分。
3.下面我再分别谈谈我自己复习各个科目的一些经验体会吧&
——英语:
&英语是最费力不讨好的,尤其是对于英语特渣渣的人来说,但又是不得不搞的,毕竟英语最容易徘徊在过线不过线边缘的(不过今年英语好像暴简单额,希望大家也能好运),没过线的话其他考得再好也是空话。所以一定要过线。
&我英语很烂,所以后面复试的时候英语面试很吃亏,各种听不懂吓得我额头上都直接冒汗了,虽然初试不考听力,现在感觉记单词的时候最好稍微听一下,不过考虑到今年复试的人数过多所以英语面试会对总分产生一些影响,明年如果复试的人数不多的话,影响会比较小,所以应该根据自身水平实际情况来把握一个度,毕竟记字形的同时还记声音是会增大记忆量。
报不报班可能也需要视自身水平,英语成绩不好的可以报个作文班(其实我至今没太搞懂作文到底可不可以写得特别万金油),听同学说像词汇语法还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这几个虽然能学到一些东西,但是干货含量不是很高所以也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市面上的资料上也会有把题目的解题技巧写出来,貌似并不是很必要报。
&至于背单词,药不能停是肯定的。然后要把记忆术(就是刘一男的词根词缀记忆,还有周思成的联想记忆诸如此类。不过每个人已有的知识体系不同,所以要按自己擅长的联想方法记忆,不能死搬别人的联想方法)和死记硬背结合好。用记忆术的好处就是记起来比较快,也比较有意思,不认识单词也可以慢慢猜出大概意思,坏处就是回想意思的速度会比较慢,这严重影响到了阅读理解做题的速度。直接死记硬背就和它完全相反。两种方法都要用,毕竟试卷上会有考纲里面单词加词根词缀合成的新词,而且估计会有人英语烂得如我一般完全死记硬背完全来不及。周期就参照记忆周期吧(遗忘曲线百度百科里面有)。单词书我用的黄皮书送的那本薄薄的真题词汇,因为就只有单词和意思记忆量最小。背个几遍后直接做真题在真题里面记单词,因为每个单词有大量不同意思,不可能全部记住,所以只能尽量记住考研中出现过的。感觉释义例句比较详细的单词书的英语大牛可以用,我用了一下感觉有点hold不住。
&——政治:
&我自己开始看政治是10.1,可能是由于后面的时间没安排好,结果导致最后20天冲刺的时候没来得及把知识点再过一遍就直接上考场了,有点遗憾。建议早点开始复习,但也别太早了,个人感觉9.15开始会比较好,太早了容易忘记。我用的参考书是肖秀荣的,似就他的最后四套卷每年能猜到问答题的两小问左右吧,如果之前用别人的最后冲刺的资料用他的可能会有点衔接不上,所以我就全程跟着肖走的,先后用了肖的《历年真题》——《知识点精讲精练》——《知识点提要》and《历年真题》and《一千题》——《八套卷》——《四套卷》
&建议政治要学会放弃,我首先是看《历年真题》的知识点归纳表晓得了一下政治什么。然后就把《大纲解析》放弃掉了,因为大纲写得就像txt电子书一样,排版完全没有结构感,粗体字好像也不是重点,不知道他为什么是粗体,而且对于哲学这种思路比较复杂的东西居然它都没写个行文思路之类的东西看起来真的很不舒服,所以我直接看的肖的《精讲精练》(《精讲精练》选择题可以做一下,问答题不用看,不记得有没问答题了)。虽然貌似政治大纲每年都会改,辅导书更新没大纲快,但是肖作为以前的命题人基本会知道改变的方向,加上大纲解析出来后他也会在微博上发补充资料。然后再《知识点提要》and《历年真题》and《一千题》一起上的,根据《知识点提要》的哲学框架图自己用xMind画了另一个框架图,只把问答题可能要答的要点留下了,然后调整了一下框架结构,让它更好记忆(别把小知识点从属于哪个大知识点给调动了,问题可能会给出明确答题角度和范围,所以必须调的话也把原来的位置记住。)做历年真题会发现每年会考很多大纲解析上都没有的点,肖说要把握这种命题趋势,但是建议直接放弃,因为性价比太低,然后《历年真题》的马原问答可以做做,其他的问答可以看看答题思路,《一千题》只做选择。最后《八套卷》只把选择题做掉,《四套卷》也把选择题做完(我没来得及做),倒数第十天开始把问答题全部背下来效率比较高,然后肖那几天貌似有一个点题班,会点一下四套卷重要的问答题,还有四套卷增值服务的那个讲义里面的重点(网上会共享出来不用买正版),点的题必须背下来(不过前提是要知道消息,所以考研多认识点人,然后多加几个群。像我就是考完之后才知道各种伤心)。因为最后十天基本没时间复习选择题,所以在倒数第20到10天的时候最好把做过的选择题或者书本再瞟一遍。
&PS:每看一段回过头把绿体字看一遍,毕竟字太多了,不回望一眼的话看了跟没看差不多。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持续做同一件事,所以我基本上3天只看一本书的,知识点提要好像是11月10号才出,所以我学政治的时间比较偏后,每个人情况不同自己实际调整吧。
&&&&近几年改革比较厉害,所以多做外校的题目,尤其是老八校后面的四所。同时不要局限在6小时快题,训练一下2小时3小时4小时快题,一来对六小时快题有帮助,也为复试可能考快题做准备。
&&&&我快题分也不是很高没上120,个人看法觉得快题表现还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是要画得浮夸,只需美观舒适然后能起到吸引导师注意力即可。快题成绩评定的普遍标准是图面表现30%,方案设计60%,优秀加分10%,在不同阶段表现和设计起着不同的作用。评分一般分为5轮,第一轮将所有考生的试卷铺开,评委浏览所有试卷,挑出表现上相对很差的,兼顾方案能力也很差的,作为不及格之列,同时也选出卷面效果比较好的。所以评委的第一印象便是表现的好坏,这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因为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表达是最需要终生不辍反复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其中,制图、模型和口头陈述是最主要的方式,所以快题考试中表现占30%的分数无可非议。第二轮是将剩下来的几个试卷评出ABCD四档,第三轮将各档次试卷分为上中下三类,评委各分担一个档次的阅卷,再集体确认,不允许跨档提升或下调,第四轮对不及格的试卷分档,第五轮按照档次量分转换成分数成绩。
如果把快题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实践。实践无疑很重要,因为快题最大的要求就是必须画完,而能不能画完的第一影响因素就是时间安排,只有你掌握住了适合自己的时间点,才能按部就班的把快题完成。由于设计包含了多个方面,各方面是同步推进的过程,而人脑的思维又是线性的(好像有人坚持说是非线性的),这一矛盾加上每个人的知识体系都不同,所以每个人画快题的顺序时间也不同,别人的只能拿来参考。另外学习方面好的参考资料也很重要,看了几本之后感觉东南大学黎志涛教授的设计逻辑性很强,具体有他的《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应试指南(第三版)》《快速建筑设计方法入门》《建筑设计方法入门》《快速建筑设计100例》(100例思路很好,但是快题类型和空间造型处理普遍认为比较过时了)。
&&&&&找到能找到的所有历年真题,然后自己按章节整理考点,将三本历史书整合为一本笔记,笔记的逻辑性要强,就是尽量多用表格形式,一是历史脉络更清晰,二是建筑史出难题的话一般就是比较几种思潮的差异,这样知识点提取比较快。
&&&&&历史图建议不记年代,中国建筑直接记朝代,外国建筑直接记时代,湖大也有意识到考年代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现在都不考年代了。建议用一个单独的笔记记,背诵的时候更方便一些。历史图靠后期记忆,因为图的比例是毫无意义的数字,都知道没有含义的知识点的记忆储存时间较短。
&&问答论述根据具体的分数来判断答多少字,综合一共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留30分钟机动时间,然后一分钟要得一分,算一下一分钟能写多少字,然后和那个题的分数相乘便是你应该要写的字数。比如今年的简答题就普遍比以往高,以前是5分一个,现在是8分一个。所以个人感觉以前5分一个的中国近代建筑思潮把中国固有之形式答上去基本就可以了,但是今年如果不加上洋式建筑还有现代样式那两部分,8分应该就拿不满。
3.​对于复试我也想说几点
我复试笔试考得还算可以,虽然之前有想过会改革,但是仅根据往年的准备论述题考点时间都比较紧张,所以就算想过也没准备。​专业笔试考建筑设计理论及规范,今年的题目较往年完全改革,往年为选择题+论述题,论述题多为湖大建筑研究领域和最新建筑热点,今年更像重考了一次初试综合,主要为构造规范历史理论热点,个人觉得属于超纲了文不对题,尤其是较多课外知识对跨专业学生的难度比较大,但是算了一下把握住初试考试范围以及当前热点应该也可以刚好过线。但是笔试甚至初试379的人都有跪的。
英语复试我考得很差,主要原因是自己英语听力和口语太差,另一方面就是准备方向有问题。个人觉得由于口语不是短期能提起来的,但是听力提升的速度还是快一点。听力相对于口语更重要,毕竟只要能听懂问题,能想到什么单词就会马上强行用出来,不会估计太多语法,但是听不懂问题就只能pardon(自行换成委婉一点表达方式),一般再说一遍也很难听懂就会很紧张。​因为我本来不是学建筑的,所以老师再问了我两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发觉我听不太懂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之后就开始问我接近生活一点的,比如本科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喜欢旅游吗,旅游看到了什么建筑等。但是我以为会问为什么转建筑,你觉得建筑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所以完全没准备加上自己比较宅,所以当时直接被问蒙了。但是也有认识的说了自己喜欢苏博被问了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建议大家学术一点生活一点的问题都准备一下,毕竟考前写过一遍的话当时想怎么回答和还有组织语言都快一些。
专业面试成绩一般,我觉得大家以后作品集不要做太大,最好用硬一点的纸做,因为老师比较喜欢拿在手上翻不放在桌子上,而且小一点显得更精致。可能也是因为我不是学的建筑,所以作品集里面只有快题,结果老师问的问题都比较接地气,所以又完全被问懵了。他问了我对我学校图书馆加建后的看法,所以建议大家了解一下自己学校有哪些建筑是湖大建的比较好,如果是湖大建的,最好总的回答是好,然后讲一讲各种好的地方,最后再稍微补一点自己认为的不足,并说明这是自己个人的看法也许有欠妥之处。
我想说的就这么多了,考建筑学是个爱上建筑的旅途,如果你真的爱建筑,别让它成为孤单日子里让你烦躁的事情。破了旅途,毁了心情,废了心情,这并不是考研的初衷,一定想好自己在做什么,然后带着你的慷慨快乐出发,愿你也能爱上这段旅途。别随意说它苦,别随意放弃,多少人毁了它的初衷,希望不是你。加油!!
&最后我想写一句话送给17年考研的你们!加油吧少年!
AArch工作室建筑规划考研辅导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6,745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专业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