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在发布问卷星怎么发链接链接的时候,怎样才能不止是出现一个链接,还有问卷星怎么发链接标题,

如何更好地设计调查问卷
一、社会调查概述
  社会调查是一种以问卷为工具,采用自填问卷或结构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类型: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研究性调查。
  社会调查的题材主要分为三大类:
  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
  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
  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社会调查的程序:
  1。选题阶段;
  2。准备阶段(道路选择与工具选择,调查设计、抽取样本、变量测量、问卷设计);
  3。调查阶段;
  4。分析阶段;
  5。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
  社会调查中的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
  即我们所熟悉的“抽签”方法。抽签的方法,保证了每一单位都具有同等的获得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的机会。
  简单随机抽样常用于总体中单位数目较少的情形。它可完全按抽签的方式进行。例如,要从一个有200名学生的年级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进行调查。可先给每个学生编上号码。比如说从1号到200号,再在200张纸条上也分别写上1到200的数字,然后把这些写有数码的小纸条放在盒子里搅乱,并任意地从中抽出30张小纸条。
  显然,当总体单位很多时,写纸条的工作太繁琐,这样抽签方法就不大适用。在单位很多时,人们往往利用“随机数表”来抽取,或者采用其他方法抽取。
  2。系统抽样
  当总体中单位较多时,我们往往采用其他几种方法来进行抽样。首先是系统抽样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总体“分成”若干个“队列”,而随机地抽取其中的一个队列。
  其具体做法是:先计算出抽样的“间距”,然后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第一个间距中抽取一个对象,再每隔一个间距抽取一个对象。比如,要在一个有1000名工人的工厂中抽取100名工人进行调查,先给工人编上序号,然后计算出一个抽样间距,计算方法是用总体规模除以样本规模。
  然后,我们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1-10中任意抽出一个号码。比如说,抽到7号,那么从第7号开始,每隔10个再抽一个。
  3。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或属性分层若干个子类别或层次,然后再按照相同的比例(或不同的比例),在各个子类别或层次中随机抽取。最后,将这些不同类别或层次中抽出的单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调查的样本。
  比如,上例中,我们可先按性别把1000名工人分成两类,假设男工700名,女工300名。然后,按照1000人中抽100人的比例,在男工和女工中分别随机抽取70人和30人构成一个样本;也可采取不同的比例从男工和女工中各抽取50人来构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
  它的抽样单位不是单个的个人,而是一群个人,即某种群体,如班组、家庭、居委会、车间等。
  比如,要在某市全部中学中抽取一个由1000名中学生构成的样本。我们就可以从全市所有中学中,随机抽取20个整班(假定每班有50名学生),这20个班的所有学生就构成我们所调查的样本。
  5。多段抽样
  比如,要在某市抽取一个由200名工人构成的样本,可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以工厂为抽样单位,从全市所有工厂中随机抽取10个工厂。
  第二个阶段以车间为抽样样本,在抽中的10个工厂中进行,从每个工厂的所有车间中随机抽取2各车间。
  第三阶段以工人为抽样样本,在抽中的20个车间进行,从每个车间的全体工人中随机抽取10名工人。
  6。偶遇抽样
  7。判断抽样或立意抽样
  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选取一部分对象。我们常说的典型调查,使用的就是判断抽样的抽样方式。它是研究者在对所要调查的总体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他的经验和判断,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调查,并以此来达到认识总体的目的。
  8。定额抽样
  又称作配额抽样,它的做法是先根据某些因素对总体分层,并找出具有不同特征的成员在总体中的比例。然后依据这种划分以及各类成员的比例去有目的地寻找调查对象,使样本中的成员在上述各种因素、各种特征方面与总体一致。
  搜集资料的方法
  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
二、问卷与问卷设计
  1。问卷方法的特点
  问卷是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预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表格,它的用途在于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特征。
  “问卷是调查研究的支柱。”(艾尔·巴比)
  (1)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节省时间、金钱和人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调查许多人的情况,收集到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料。可以采用邮寄的方式,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有很好的匿名性。
  可以减少主观偏见。
  调查结果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
  (2)问卷调查的弱点
  自填问卷的方式要求回答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回答率往往难以保证。
  不能保证填答的环境和质量。(代填、和别人商量、和别人共同完成)
  2。问卷的类型
  自填问卷与访问问卷
  3。问卷的适用范围
  问卷的适用范围主要受到被调查者文化水平的限制。
  结构式访问的方法不用被调查者阅读问卷,对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
  如果时间、经费和人力等条件都不允许我们进行结构式访问调查,就只能进行自填问卷调查。
  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的一个前提,就是被调查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从文化水平的角度分析,自填问卷方法的适用范围还有如下几个特点:
  城市比农村适用,大城市比小城市使用;
  男性农民中比女性公民中适用;
  专业技术人员、干部及行政人员中比商业人员和工人中适用,而后者中又比服务业人员及农业劳动者中适用;
  农村妇女中几乎不可能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方法与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方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不是靠研究者亲自耳闻目睹直接得到,也不是靠调查文献资料获得,而是考被调查者向调查者传递资料中介物的问卷,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这种“真实反映社会现象的资料”的收集。
  4。问卷设计的科学和艺术
  由于问卷是一种用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工具,并且,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研究的顺利进行以及研究的最终结果。所以,任何一个希望采用问卷作工具进行社会调查的人,有必要对问卷的结构、类型、问卷设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问卷设计在社会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具有较明确的认识。
  同时,问卷设计工作也是一种艺术,即灵活地、恰到好处地运用书面语言的艺术。(1)问卷设计是正确表达研究者的意图、圆满地为研究目的服务的艺术。(2)问卷设计是使被调查者说真话的艺术。要使被调查者说真话,就必须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调查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创造出一个使他们容易说真话的气氛。(3)问卷设计是用词造句的艺术。(4)问卷设计还包括一定的版面设计的艺术,一份完整的问卷就像一份报纸杂志,从版面的设计、问题次序的排列,到印刷的格式、纸张的规格、装订的形式等,无一不需要精心的考虑。
三、问卷的结构
  大体说来,一份问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即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编码等。
  1。封面信
  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有时放在封面,有时作为卷首语。
  问卷中为什么要有一封给被调查者的信?在这封短信中我们要说明一些什么问题?这封信应该如何写?
  访问调查时,进门就是一道关口。
  在封面信中,一般需要说明下列内容:
  (1)我是谁
  即介绍调查的主办单位或调查者个人的身份。可以在信中说“我是**小学的教师,我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学生纪律情况的调查。”也可以通过落款来说明。要注意,以落款方式做自我介绍,一定要有明确的单位名称。如果能附上单位的地位、电话号码、联系人姓名等更好。
  (2)我们要调查什么
  即说明调查的主要内容。
  要注意的是:
  不要欺骗回答者,比如不能在封面信中说调查学生学习情况,可问卷中却尽是些询问家庭经济背景的问题。这样会引起被调查者的反感和不信。
  也不必在封面信中十分详细地介绍调查的各种具体内容,通常只要用一两句笼统地指出这次调查的大致内容。
  (3)我们为什么进行这项调查
  不能笼统地说“为了进行科学研究”,而要对调查的主要目的作出明确的说明。比如说:“本次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同伴关系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目的叙述得当,可使人感到你们的调查是正当的,有价值的,应该做的,从而调动回答者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的作用。
  (4)我们为什么找你做调查
  即要解释我们是根据什么标准和采取什么方法来选择调查对象的。如“我们根据科学的方法选定了一部分家长作为全班家长的代表,您是其中的一位。”
  加上有不记名的说明和对回答保密处理的许诺,就会减轻和消除回答者心理上的压力。
  (5)我们的调查有什么用?
  即被调查者花时间和精力来填写问卷值不值得。如果能指出该调查与调查对象的利益密切相关,或指出被调查者的合作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则更好。总之要使被调查者感到,这项调查不仅是正当的,还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是值得完成的事情。比如,“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参与者,您对调查所涉及的各项问题都有很大的发言权。”
  (6)我们的调查不会有损于被调查者的利益
  一定要清楚地告诉回答者:不用填写姓名,我们不需要知道回答者的姓名,我们仅仅只需要他回答的结果。同时,我们关心的也不是某一个人的回答结果,而是所有人的回答结果。
  除了以上内容外,有时还可以把填表的要求、方法、寄回的时间等内容写进封面信。
  结尾处一定要真诚地感谢被调查者的帮助。
  整个方面信的文笔要亲切,语气要诚恳、礼貌,但不要太随便。
  最关键的要说明三点:一是调查的目的和大致的内容;二是请求合作并感谢支持;三是匿名回答和资料保密。
  2。指导语
  指导语就是那些告诉被调查者如何正确地填答问卷,或提示访问员如何正确地完成问卷调查工作的语句。
  它包括对回答者如何填写问卷,如何回答问题,对问卷中某些问题含义的进一步解释,对某些特殊的或复杂的填答形式的举例等等。
  指导语的主要目的有:(1)限定回答的范围。比如“限选一种答案”。(2)指导回答方法,比如“请按重要程度排列”,“请在适合您的情况的答案后的方框中打‘√’号”等。(3)指导回答过程。比如,“若回答为‘不是’,则请从第12题答起”等;(4)规定或解释概念和问题的含义。比如,“计算房间的数目时,要包括教室、活动室、体育馆、办公室。”
  总之,问卷中一切有可能使回答者不清楚、不明白、有疑问、难理解的地方,一切有可能成为阻碍回答者正确顺利地填答问卷的地方,都需要给予某种指导。
  指导语的形式、安排等问题,随问卷本身的复杂程度,填写方式的难易程度,以及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等情况的不同而不仅相同。
  指导语的常见形式是在封面信的下面专门设计出“填报说明”一项,对填表的要求、方法、注意事项等作一个总的说明。
  在指导语的设计方面,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被调查者可能从来没有见过问卷调查表,更没有填过问卷表。
  3。问题及答案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其他部分都是为问题和答案服务的。
  (1)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就是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填答的问题。
  “你喜欢什么样的同学?”
  “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你对现在的品德课有什么看法?”
  封闭式问题,就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若干个特定的答案,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回答的问题。
  开放式问题的主要优点是:它允许被调查者按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地对问题作出回答,不受任何限制。它能最自然地反映出回答者各不相同的特征、行为和态度。调查者有时能获得一些实现不曾料想到的资料。
  封闭式问题:长相、学历、职业、感情、性格、政治面貌、经济条件、家庭条件
  开放式问题:身材、风度、健康、房子、地位、有事业心、尊重老人、会持家、体贴人、通情达理、作风正派、肯学习、求上进、勤俭、温柔、忠厚、诚实、贤惠、聪明、活泼、能力、才华、有男子气概等等。
  但是开放式问题也有令人头痛的缺点:首先是它要求回答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就大大限制了我们调查的范围和对象。其次开放式问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第三,对调查者来说,统计和处理开放式问题的答案比统计和处理封闭式问题的答案要困难得多,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最后,开放式问题往往产生许多与研究无关的资料。
  封闭式问题的优缺点正好与开放式问题的优缺点相反。
  缺点:
  首先,它限制的回答范围和回答方式。
  其次,回答中的各种偏误难以发现。有的记号是理解的情况下打的,有的可能是随便打的或不理解的情况下打的。
  优点:
  首先,回答问题十分方便,也十分容易。
  其次,所得的资料便于统一处理和进行定量分析。
  再次,资料集中,避免无关回答的出现。
  开放式问题适合于用来探索问题的范围,以及掌握某些重要的回答类型。当我们对某个问题了解不多,或对某方面的情况不大熟悉,我们就可用开放式问题来搜集大量、尽可能详细的感性材料。其目的不是作统计分析,而是为了让我们对问题有初步的了解。
  封闭式问题则主要用于检验假设。当我们对问题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需要收集大量的定量材料来证明我们的假设时,我们往往用封闭式问题构成自填问卷,并把它们用于正式的、大规模的调查。
  (2)问题的内容
  在内容上,问卷的所有问题又可以归于特征问题、行为问题和态度问题三大类。
  A 特征问题
  用来测量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如年龄、性别、年级、学校、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地区。
  人们常常需要以这些特征作为基本的自变量来描述和分析总体的各个部分在某一方面的分布情况,或解释某一现象的原因。
  B 行为问题
  用来测量被调查者过去发生的现在进行的某些实际行为和有关事件的问题。
  请问你上周与同学一起玩了几次?
  请问你家里订了几份报纸?
  这类问题是我们了解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过程的重要工具。通过这类问题,我们可以掌握某一事物或人们某一行为的现状、历史、程度、范围等多方面的情况。
  C 态度问题
  那些测量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意愿、态度、情感、认识等主观因素的问题。
  你认为当前的班会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你赞同值日班长制度吗?
  各种社会现象都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人们的行为又总是在一定思想观念、一定的主观动机的支配下作出的。因此,了解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态度、动机等等,既是说明某一现象的直接原因的重要因素,又是揭示更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关键一环。
  4。编码
  编码就是给问题和答案编上数码,用这些数码来代替问卷中的问题及其答案。
  之所以要编码,是因为只有把问题和答案转换成数码,才能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事前编码与事后编码)
四、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标准
  1。出发点:为回答者着想
  不同质量、不同形式的问卷,对被调查者提出的要求和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合适的问卷可使得被调查者愿意并且容易填答,而质量低劣的问卷则既可能使被调查者拒绝填答,也可能使他们难于填答。
  几种不为被调查者考虑的错误:
  (1)问卷长、问题多、填答量大。
  一份由社会科学院青少年所开发的《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调查表》,共155个选择题目,还有5个开放式问题。
  (2)要求回忆和计算的难度大。
  “孩子2-3岁时,平均每月抚育费约需多少钱?(抚育费指一切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包括家里吃、穿、用、住等所占部分和零花钱、保姆费、托育费、以及老人和亲人为孩子买东西所花的钱。请估计一个月的平均值。)”
  “您家每月每人的平均消费水平,约为多少元?(每月的一切支出总额除以在一起吃饭的人数,平均每人要花多少钱?)”
  “您全家调价前食物消费(吃饭)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多少?”
  “您带孩子到过的最远的的地方是公里。”
  (3)问题过于复杂。
2.教务主任
3.德育主任
4.总务主任
5.科任教师
7.兴趣班教师
8.补习班教师
9.本班同学
10.其他朋友
1.在第一行的11类人员中,你对不同的人感到是亲近还是疏远?
2.在第一行的11类人员中,你愿意跟谁在一起?
3.在第一行的11类人员中,你觉得哪类人员对你学习的影响大?
  以上问题的原因是问卷设计者在设计问卷时,处处只想到自己,而没有考虑回答者填答这些问题困不困难,放不方便,可不可能。
  只要设计者头脑中时刻想着回答者,尽量把麻烦留在自己,这些现象都可改变成更为合理的形式。
  比如:您家平均消费水平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一下:
  您家平常在一起吃饭的有个人。
  您全家每月大约花掉元。
  2。问卷调查面临哪些障碍
  (1)主观障碍
  畏难情绪(内容多、开放式问题需要思考)
  顾虑重重(家庭收入、对于政策的态度、对于学校的意见、对于教师的看法)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马马虎虎、高兴怎么填就怎么填)
  毫无兴趣(脱离被调查者的生活实际)
  (2)客观障碍
  阅读能力的限制
  理解能力的限制
  表达能力的限制(开放式问题)
  记忆能力的限制(一些需要记忆来回答的问题)
  计算能力的限制
  3。问卷设计应同时考虑多种因素
  (1)调查的目的
  在不同目的的调查中,问卷设计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如果想从总体上了解和描述研究对象在某一方面的现状和特征,那就全面地询问被调查者的各种客观事实。
  如果是想对某种社会现象作出解释,或者要收集某种理论的经验事实,问卷中必须提什么问题,不必提什么问题,都将受到理论假设、研究框架和主要变量的制约。
  (2)调查的内容
  有些内容是被调查者比较熟悉的。
  有些内容是被调查者比较陌生的。(你对于教师的教学法有什么意见?)
  有些内容是被调查者不想回答的。(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父母离婚?)
  问卷设计者要充分认识这种差别,对不利因素采取各种办法尽量加以弥补。
  (3)样本的性质
  被调查者的职业、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民族、社区等。
  问卷设计越是紧紧围绕这一特定群体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特点,其效果就会越好。
  它要求研究者在设计问卷时,充分考虑到各种身份、各种群体的人所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谨小慎微”地安排好每一个问题,写好每一句话,用好每一个字。
  (4)资料的处理及分析方法
  问卷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也是问卷设计前研究者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资料处理和分析方法,对问卷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
  如果是手工处理,样本不多,问卷的内容也不能多。
  如果是采用定量分析就应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如果是定性分析就以开放式问题为主。
  (5)财力、人力和时间
  (6)问卷的使用方式
  如果是集中分发、当场填写、当场收回的问卷,封面信就可以十分简略,甚至不要。
  4。优良问卷的标准
  (1)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测量所得的数据或资料死否与研究者感兴趣的特征有关?测量所得的结果是否正是研究者所希望测量的东西?当这种测量的时间、地点及操作者发生改变时,测量的结果将会收到什么样的影响?
  信度(reliability):即测量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它指的是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一致性程度越高,即信度越高,反之则信度越低。比如,我们用磅秤测量某学生的体重,如果前天是35公斤,昨天和今天也是35公斤,那么我们的测量是可信的。如果前天是35公斤,昨天是30公斤,今天是40公斤,那么我们的测量就是不可信的,所用的测量工具——磅秤一定有毛病。
  效度(validity):一项测量真正测量的是它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当一项测量所测得的正是它所希望测量的事物时,测量是具有效度的。一项测量所测得的并不是它要测量的事物时,这项测量不具有效度。比如,假设我们打算测量某个样本中的中学生的智商分布情况。如果我们采用的是一份英文的智商测验量表,就不具有效度。因为,我们测量的还有他们的英文水平。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测量。当我们所测量到的正是我们想要测量的事物时,这种测量同时也是稳定的,即“它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从而也必定是可信的。”
无效的测量既可能是可信的,也可能是不可信的。比如,我们原打算测量变量甲,结果测得的并不是变量甲,而是变量乙。每次测量都是围绕乙,对于变量乙也是有效的。
可信的测量既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当可信的测量所测量的的确是所希望测量的对象时,它同时也是有效的。如果不是,则是无效的。
  D 不可信的测量一定是无效的。
  提高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关键在于提高问卷中每一个问题的效度和信度。
  (2)适合研究目的和内容
  一份问卷中,与研究目的和内容不相关的问题越多,则调查结果所得到的对研究有用的资料就会越少,问卷的价值就越小。
  (3)适合调查对象
  有的调查者会把问卷视为“档案表”,有的视为“废纸”。
  回收率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回收率越高,适合对象的可能性越大。(回收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4)问题少而精
  不是无条件的少。
  “几乎所有的问卷都含有一些多余的问题。”
  精是指问题的质量高:涵义明确、概念具体、答案具体、形式恰当、形式简单、语言通俗易懂、填答方便。
五、问卷设计的步骤
  主要步骤及工作内容包括:设计准备、变量操作化、初步探索、设计问卷初稿、试用与修改、问卷印制。
  1。问卷设计的准备工作
  (1)明确调查的总体目标
  调查和研究的总体目标是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问卷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研究的假设和关键的变量是什么?根据假设和变量应寻求什么资料?希望以什么样的信息作为结果?研究的类型如何?是一般的描述性研究还是探讨特定变量间关系的解释性研究?除了问卷方法外,还应采取哪些辅助方法以弥补问卷方法的不足?
  只有在设计具体问题前对整个调查的总体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研究者才能在实际设计中做到心中有数、系统周密。
  (2)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确定所需要的信息范围
  动手设计问卷以前,应围绕研究的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必要的阅读,同时问自己:我所需要的主要是什么样的资料?研究者可以先列出所需资料的纲目,然后反复推敲每一条纲目。确定所需信息范围时所应遵循的总的原则:“先宽后窄,先松后紧”。先扩大范围,然后再严格地一一审查。
  (4)确定问卷调查的具体形式
  不同的问卷调查形式在问卷设计要求、问题表达形式、对被调查者的影响、资料收集的难易程度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
  2。探索性工作
  探索性工作不能由其他人替代,而必须由问卷设计者亲自去做。探索性工作最常见的方式是:问卷设计者深入到社会生活背景中,进行一段时间的非结构式访问,把研究者的各种设想在不同类型的回答者中进行尝试和比较,从中既可获得对各方面问题的提法、实际语言、可能的回答种类等内容的初步印象,还可帮助我们接近回答者的方式、封面信的设计、问题的数量与顺序、问题与答案的形式、减少不回答率等方面形成客观的、有用的认识。
  也可以通过观察获得相关情况。
  在设计问卷中具体的问题和答案时,许多致命的含糊性以及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回答,常常潜伏在设计者难以察觉、未曾料到的地方,而探索性工作对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有较大的帮助。
  等到设计者对每一部分的问题提法、答案类型等都“心中有数”时,正式动手设计问卷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3。设计问卷初稿
  这里既涉及到各种问题的具体表述、答案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也涉及到各种问题的前后顺序、整个问卷的逻辑结构、对回答者的心理影响、是否便于被调查者回答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需要一种尽可能统筹兼顾的眼光和具体办法。
  两种方法:卡片法与框图法
  (1)卡片法
  第一步:根据前期的研究与认识,把那些通过探索性工作得到的问题及答案逐一写在一张张单独的卡片上,每张卡片仅写一个问题及其答案。
  第二步:将卡片分成若干堆。
  第三步:按一定的逻辑结构,对每一个卡片堆的问题进行排序。
  第四步:排定各堆卡片的顺序。
  第五步:分别从回答者阅读和填写问卷是否方便、是否会造成对回答者的心理影响等不同方面,反复检查问题的相互关联性和前后顺序,对不妥当之处逐一调整。
  最后:从各方面考虑觉得都比较满意后,再按此结构和顺序将卡片上的问题全部打印出来,并加上封面信、指导语、编码等内容,形成问卷初稿。
  (2)框图法
  第一步是根据研究假设和所需资料的逻辑结构,在一张纸上画出整个问卷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前后顺序的草图。
  第二步是分别从回答者回答问题是否方便、是否会形成心理压力等方面反复考虑为部分间的连接和前后顺序,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第三步是在另外若干张纸上分别写出每一部分的问题及答案,并安排好这些问题在每一部分中的形式和前后顺序。
  最后,从总体上对问题及答案的形式、前后顺序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调整,指导满意后再将其打印出来,并加上封面信等内容,形成问卷初稿。
  综合以上两种方法后的程序:
  第一步:根据研究假设和所测量变量的逻辑结构,列出问卷各大部分的内容,并初步安排它们的顺序。
  第二步: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将探索性工作中得到的问题及答案写在一张张卡片上。
  第三步:在每一部分中安排卡片之间的结构并调整其前后顺序,并按总的结构将各部分卡片首尾相接。
  第四步:从便于回答、减少心理压力等方面反复对卡片系列进行检查和调整。
  第五步:将最终满意的结果打印,并加上封面信、指导语、编码等内容,形成问卷初稿。
  4。试用与修改
  (1)试用的作用
  问卷一旦发下去就无能为力了。
  数量型答案的合适分组,试用有着特别的帮助。
  例1:请问您每月的工资收入在哪个范围?
500元以下&&&B
500-999元&&&C
2000元以上
  如果不试用,调查的结果会是:
  500元以下&&&&38人
  500-999元&&&&150人
  元&&10人
  元&&2人
  2000元以上&&&0人
  答案设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总的范围过大,导致有些组别中无个案;二是分组间隔不合适,导致有些组别中个案过于集中,不易区分他们之间的差别。
  如果试用后,我再调整,得到的结果会是:
  400元以下&&&&&&&20人
  400-599元&&&&&&&48人
  600-799元&&&&&&&80人
  800-999元&&&&&&&40人
  1000元以上&&&&&&12人
  这时的分组就比较合适,因为它较好地揭示出这个200个家长在每月工资收入上的分布状况。
  (2)试用的方法
  A 客观检查法
  20-50份试测
  第一种情况:回答不全的情况
  一是对问卷中的若干问题未作回答。——从问题的内容、形式,到答案及语言,都要认真思考,找出未被回答的原因。特别是对那些有相当多回答者都未回答的问题,一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是从问卷的某处开始,整个后半部分都没有填写。——一种原因是前部分问题太难,花费时间太多,不愿继续填下去了。另一种原因是中断部分连续出现几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卡壳后放弃继续填答。
  第二种情况:填答错误
  一是内容错误:答非所问——被调查者对问题含义不理解或误解,要仔细检查问题的表达和语言是否简明易懂,概念是否清楚、明确、具体。
  一是形式错误:被调查者在填答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出现的错误,往往是由于问题形式过于复杂,或者指示不清楚。
  第三种情况:回答无变化
  选择了同样的答案。——可以怀疑回答的真实性。
  除了试测之外,还可以对被试者进行访谈。
  B 主观检查法
  送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实际调研部门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估。
  5。问卷的打印
  (1)用不同字体将问题和答案区分开
  也可以通过加大间距的方式实现,但这样会加大篇幅。结构式访谈中可以,但如果是自填式问卷,最好不要这样做,以免增加被调查者的畏难心理。
  (2)决定问卷中字体的大小
  自填式问卷中的字体不能太大,以免加大整个问卷的篇幅。比较常见的是五号字体或小四号字体。
  访问式问卷中,字体大一点没有关系,有时甚至要大一点,以免访问员看得清。常见为四号字体。
  (3)尽可能按问题内容将问卷分为几个部分,并列出小标题。
  如:课堂学习、课外活动、校外生活几个板块。
  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是访问员还是被调查者,都会从小标题中得到某种暗示,自然从心理上做好不同内容之间的转换和回答新的方面的问题的准备。
  同时,它也可以使问卷的设计者对问卷内容及其结构更加明确,在对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时更加方便。
  (4)将问题和答案打印在同一页上。
  如果答案有两行,被调查者看见问题和前3个答案时,会误以为该问题仅有3个答案,于是只从这三个答案中进行选择。
  (5)注意选择题答案的打印方式
  您在课余时间最常让您的孩子看什么书?(可多选) ()
  A.和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
  B.世界名著
  C.文学杂志
  D.新闻报纸
  E.漫画
  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
  您在课余时间最常让您的孩子看什么书?(可多选)()
  A.和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B.世界名著
  C.文学杂志&&&&&&&&&&&&&&&&&&&&&&&&&&&&D.新闻报纸
  E.漫画&&&&&&&&&&&&&&&&&&&&&&&&&&&&&&&&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
  您在课余时间最常让您的孩子看什么书?(可多选)()
  A.和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B.世界名著&&&&&&C.文学杂志
  D.新闻报纸&&&&&&&&&&&&&&&&E.漫画&&&&&&&&&&F.其他_________________
  例1最清楚,但会增大篇幅。
  通常的做法是:设计结构式访问的问卷时,尽可能将每一个答案都分行排列;而设计自填式问卷时,则要兼顾到问卷的篇幅,在可能的情况下一行排列两个、三个(或最多四个)答案。
  (6)认真校对,避免印刷错误。
  一看有没有遗漏的问题。(打印时遗漏了。)
  您通常会怎样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得到放松?()
&&&&A.在家陪孩子聊天&&&&&&&&&&&&&&&&&&B.在家打电动游戏
&&&&C.带孩子出去参观&&&&&&&&&&&&&&&&&&B.让他和小朋友一起玩
&&&&E、其他___________
六、概念的操作化
  调查中所要测量的许多变量都是十分抽象的概念,比如“权力、地位、能力、兴趣”等等。这些概念通常都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要使这些概念能够被我们所测量,必须对它们进行操作化处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操作化的概念与方法,有必要先对概念、变量和指标的概念及其关系做简要的说明。
  (1)概念
  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比如,“椅子”,有木头的、有塑料的、有铁的,有圆的、有方的。其共同特征是:有若干条腿支撑着一个供人坐的平面。
  概念的抽象层次有差异:事业心、责任感、生活方式等概念的抽象层次,就比苹果、椅子、书等概念的抽象层次要高。
  抽象层次高的概念往往包含多个抽象层次低的概念,并且它往往是难以直接观察和描述的。
  (2)变量
  许多概念往往包括若干个范畴、值或亚概念。所谓变量,就是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而那些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值的概念,叫做常量。
  性别、职业都是变量。
  变量具有两个重要的性质:
  其一,构成变量的各个值必须是穷尽的。即每个被调查者的情况都应能归于某个取值。如果小学生这一变量只设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那么,这个变量就不是穷尽的。
  其二,构成变量的取值必须是互斥的。即每个被调查者的情况仅属于一个取值,而不能同时属于两个或多个取值。比如,家长职业中,既有工人,又有司机、车工等,那么,它的取值就不是互斥的,而是互相包含的。
  (3)指标
  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
  概念是抽象的,而指标则是具体的;概念是人们的主观印象,而指标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因此,概念只能想想,而指标则可以观察和辨认。
  2。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所谓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比如,将抽象概念“同情心”转化为“主动帮助盲人过街”、“主动给逃犯者钱物”、“主动向灾区捐款”。“将学生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的成绩按3、2、1的权重分别加权,然后相加并计算出平均值”,则是对抽象概念“智力水平”进行操作化的一个例子。
  3。操作化与命题
  女学生比男学生更负有同情心
  操作化指标:A 给讨饭者钱、物;B 捐献衣物给受灾地区人民;
C 帮助走失的小孩找到父母;D 搀扶盲人过马路。
  以上指标是我们可以观察,并进行统计的。
  不同学科的教师受欢迎的程度不同
  操作化指标:A 学生评价老师的评分值;B
各科教师上课时学生的缺勤率;C
教师节、元旦、春节起见各科教师收到的学生送的明信片、贺年卡及其他礼物的件数;
  学生越是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成绩就越好。
  操作化指标:A 学生听课时点头的次数;B
学生回答对老师提问的次数;C 学生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次数。
  操作化后的指标,实际上就是我们在问卷中提问的内容,即我们验证假设所需要的资料。
  溺爱孩子
  将其操作化为4个不同的维度,以反映这一概念的4个不同层面。
  这4个维度是:
  A 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B 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C 对孩子过分迁就
  D 物质上对孩子尽量满足
  然后,在每个维度上选择若干个具体指标。比如,第一个维度所选择的指标有是否自己洗头、洗澡、穿衣、收拾书包、整理床铺、自己上下学。第二个维度所选择的指标有在家是否抹桌、扫地、洗碗、洗手绢、上街买东西等。
七、问题和答案的设计
  1。问题的形式
  (1)开放式问题
  比较简单。不需要列出答案。只需要留出空白处。
  空白的大小,要依据问题的内容、回答者总体的文化程度、研究者提出问题的目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封闭式问题
  A.填空式
  让回答者直接在空白处填写。一般用来回答容易回答,有容易填写的内容,通常只需填写数字的调查问题。如被调查者的年龄、家庭人口、子女数目、收入、从事某项活动的时间、以及对事物的评分等。
  您的年龄多大? 周岁
  您每天放学后用来写作业要花多少时间?&&小时
  这类问题的最大有点是所得结果的测量层次高(定比测量),包含的信息最充分,统计分析十分方便。因而,只要有可能,这类问题应尽量采用填空式设计。
  B.列举式
  只提供回答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列举出若干回答。之所以采用这种问题形式,主要是因为有时我们的问题所能够列举出的答案类别实在太多。
  如:您认为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请列举你最看重的两个品质)
  品质一:品质二:
  这种问题,本质上也是开放式问题。没有事先为回答者准备答案,因而设计者也无法对它进行预编码。这种问题所得的结果只有等问卷收回后再进行单独的编码工作。
  C.二项选择式
  是和不是,肯定或否定。
  一种情况是所列举的答案本身就只有两种可能。比如,性别只有男女两种,你是否住在城区,你家是否有电视机。
  另一种情况是在询问人们的态度或看法时所进行的两极区分。比如,你是否同意民主选举班长?你是否同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说法?
  二项选择式的优点是答案简单明确,可以严格地把回答者分成两类不同的群体,可以简化人们的回答分布,便于集中、明确地从总体上了解被调查者的看法。
  缺点是:对于态度问题它所得到的信息量太少,两种极端的回答类型不能很好地测量出人们在态度上的程度差异,因而不便于了解和分析回答者中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态度层次。另一方面,这种问题形式也会使得原本处于中立状态的回答者违心地偏向一方。
  (4)多项单选式
  其答案特别适合于进行频数统计和交互分析。
  在设计上,这种问题类型的关键之处是要保证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
  (5)多项多选式
  它比多项单选的方式更能反映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很多方面,人们实际上是存在着不止一种情形的。比如,学生喜欢或不喜欢上的课。(有时候,虽然规定选一项,但有些被调查者主动地选择了两项。)
  多项多选式的问题编码已不是1个,而是3个。即1个问题的答案结果,相当于3个不同问题的回答结果。
  对这种问题的答案,可以作频数统计,即将被调查者选择每一个答案的频数汇总起来,计算百分比,以比较不同答案被选择的比例。但我们却无法从这种形式的问题回答中看出被调查者选择的程度差别。当统计结果现实选择答案1和答案3的比例均为25%,我们只能得出这两个动机在被调查者中同等重要的结论,而无法区分和比较它们之间实际存在的程度上或先后顺序上的差别。
  (6)多项排序式
  是针对多项多选不足而发展的。可以看作是多项单选与多项多选的结合。
  例:您认为,作为一名校长,最重要的3种素质是什么?(请将答案号码填入表中)
  ①大公无私②坚持原则③感想敢干④以身作则
  ⑤团结教师⑥思想敏锐⑦专于管理⑧关爱学生
  ⑨其他(请写明)
  多项排序的结果既可以像多项多选那样,按3个变量分别进行统计,也可以将这3个变量的结果合并成类似多项单选那样的一个单一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将此表的3项回答结果进行合并分析时,需要对答案进行加权平均。具体作法是:给第一重要的结果加权数3,给第二重要的结果加权数2,给第三重要的结果加权数1。将每一答案的各种频率(被选为第一、或第二、或第三重要的频率)分别乘以加权值,然后相加并除以6(总的加权数=3+2+1=6),就得到该答案的相对频率p。用这个相对频率就可以进行类似多项选一式那样的统计分析。
  (7)多项任选式
  您的孩子上过下列哪些培训班?(请在上过的答案号码上打√)
  ①音乐舞蹈班②电子琴班③美术班④计算机班
  ⑤英语班⑥书法班⑦作文班⑧游泳班
  (8)矩阵式
  1种将同一类型的若干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1各问题的表达方式。
  你认为下列现象在你的班级中是否严重?(请在每一行适当的方框内打√)
①纪律散漫
②上课分神
③课间打架
④抄袭作业
  这种矩阵式的优点是节省问卷的篇幅,同时由于同类问题集在一起,回答方式也相同。因此,也节省了回答者阅读和填写的时间。
  但要注意的是,矩阵形式虽然有简明、集中的优点,但它们并不减少实际问题的数目。上一题其实是5个题目。
  (9)表格式
表格式其实是矩阵式的一种变体。
①纪律散漫
②上课分神
③课间打架
④抄袭作业
  矩阵式和表格式虽然具有简单集中的优点,但也容易使人产生呆板、单调的感觉。在一份问卷中这种形式不宜用得太多。
  另外,设计表格式问题时,要注意横标题与纵标题的安排:询问和了解的内容应放在表的左边,即作为纵标题;而问题的答案类别则放在表的上边,即作为横标题。两者的位置不要颠倒。
  2。答案的设计
  如何设计答案,不仅关系到被调查者能否回答、是否容易回答,同时还关系到问卷调查所得资料的价值大小。
  (1)答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A 穷尽性: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
  例:你的性别①男②女
  例:你最喜欢看哪类电视节目?
  ①新闻节目②体育节目③电视剧④教学节目
  B 互斥性:答案互相之间不能交叉重叠或相互包含。
  例:您的职业是什么?
  ①工人 ②农民③干部
  ④商业人员⑤医生⑥售货员
  ⑦专业人员⑧教师⑨其他
  商业人员与售货员,专业人员与教师、医生,教师与医生都是不互斥的。
  (2)答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A 答案要与所提的问题相互呼应,内容上应协调一致。
  B 要注意根据研究的需要来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
  因为高层次的变量可以转化为低层次的变量使用,我们在设计问题的答案时,先要看所测量的变量是哪个层次的变量,然后再根据研究的要求和变量的层次来确定答案所应具备的特征,并根据这种特征来决定答案的形式。
  您每月的工资收入是元。
  您每月的工资收入处于下列哪个范围中?
  ①1000元以下②元③元
  ④元⑤元⑥元
  ⑦元⑧元⑨4500元以上
  您的月工资收入属于下列哪一类?
  ①1200元以下②1200元以上
  C “其他”类答案的问题。
  当问卷收回时,如果发现选择“其他”这一类的回答者非常多,在总体中占的比例相当大,或者远远大于所列的另外积累,这说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整个答案设计有毛病。
  D 要注意答案的排列方式可能带来的系统偏差。
  对于一般的陈述性问题,一些被调查者常常倾向于选择第一个或最后一个答案。(随机地排列顺序)
  对于具有程度差别的答案,大多数调查者往往倾向于选择非极端的答案。(增加分组数量)
  E 注意等级答案的明确性。
  问卷中经常会有大量的等级答案,比如经常、有时、偶尔、从不;很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很不好;十分赞同、比较赞同、不太赞同、很不赞同。
  每个人的参考框架是不一样的,有可能同样的频率在不同的眼里会被当作不同的等级。
  比如,看电影的例子。
  ①每月5次以上②每月3-4次③每月1-2次④完全不看
  3。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1)问题所用的语言简单吗?
  不要使用专业术语(体谅模式、关心模式)
  避免使用复杂、抽象的概念(教学理念、政治体制)
  (2)问题的陈述可以再缩短一些吗?
  一般而言,问题越短小,产生含糊不清的可能性就越小。
  (3)问题具有双重或多重含义吗?
  你是否认为,教师在学校抽烟或公共场所吸烟是不道德的?
  你父母失业了吗?
  (4)问题带有倾向性吗?
  应保持中立的提问方式,使用中性的语言。
  你喜欢你的同桌吗?
  你喜欢你的同桌,是吗?
  你知道张丽莉吗?
  张丽莉的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她是当代优秀教师的典型代表。你听说过她吗?
  (5)问题是用否定形式提出的吗?
  你是否赞成当前的品德课进行改革?
  你是否赞成当前的品德课不进行改革?
  当以否定形式提出问题时,由于人们不习惯,因而许多人常常容易漏掉问题中的“不”字。
  (6)回答者具有必要的知识吗?
  你对当前我国的政治课的体系是否满意?
  (7)问题是被调查者愿意回答的吗?
  离婚、收入、城乡
  (8)需要采取间接的方式提问吗?
  关于改进当前的班主任工作有三种意见:第一,⋯⋯;第二⋯⋯;第三⋯⋯。你倾向于哪一种观点。
  可以尽量将敏感性问题放在最后。
  或者加上,“很多人认为,⋯⋯”
  (9)问题是含糊的吗?
  你的孩子在上哪一类学校?
  ①幼儿园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⑤中专⑥大学
  (可能有两个孩子)
  (10)问题强迫那些无看法的回答者作出回答了吗?
  在一些研究者的眼里,似乎回答者对各种问题都会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情况常常不是如此。
  您同意还是不同意下面的说法:一个人的道德表现在根本上是由其性格决定的。
八、问卷设计中的其他问题
  1。态度量表
  教育调查中,研究者常常需要测量一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以及测量人们的态度、看法、意见、性格等主观性较强的内容。由于这些抽象概念和这些主观性的内容一方面具有潜在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其构成也往往比较复杂,它们一般很难用单一的指标进行测量。因此,在许多教育调查所用的问卷中,常常可以看到以量表形式出现的复合测量。由于这种复合测量可以将多项指标概括为一个数值,因而可以有效地缩减资料数量,并有效地区分出人们在这些概念或态度上的程度差别。
  对概念的符合测量可以有两种主要的方式:指数和量表。
  一个量表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符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
  (1)李克特量表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ing)量表由一组对某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回答者对于这些陈述的回答不是被简单的分成“同意”或“不同意”两类,而是被分成“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类,或者“赞成、比较赞成、无所谓、比较反对、反对”五类。由于答案类型增多,人们在态度上的差别就能更清楚地反映出来。
  请你对下列看法发表意见(在每一行选一个方框内打√)
①学生缺乏班委选举的自主权
②任课教师与学生课后交流少
③课外活动的形式单调
  (2)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如果研究者希望定量地测量人们相互间交往的程度、相互关系的程度或者对某一群体所持的态及所保持的距离,则可采用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Bogardus
Social Distance
Scale)。这种量表是由内容上具有某种趋强的逻辑结构的一些列陈述所构成。不同的陈述代表了人们在态度上的不同程度。
  例:测量人们对于农民工子女学生的态度:
1.你愿意城市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学生学习吗?
2.你愿意农民工子女学生在你的学校里学习吗?
3.你愿意农民工子女学生在你班上学习吗?
4.你愿意农民工子女学生跟你在一个合作小组吗?
5.你愿意农民工子女学生做你的同桌吗?
6.你愿意与弄明子女学生交朋友吗?
  (3)语义差异量表
  主要用来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义,用于文化的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等等。
  语义差异量表的形式由处于两端的两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构成,每一对反义词中间分为7个等级。每一等级分数从左到右分别为7、6、5、4、3、2、1。
  你对于女同学的认识
  热情的::::::::冷漠的
  主动的::::::::被动的
  大方的::::::::拘谨的
  强的: &&:::::::弱的
  快的:&&:::::::慢的
  善的:&&:::::::恶的
  2。相倚问题与跳答指示
  问卷设计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只适用于样本中的一部分调查对象。如,你获得过三好学生?你看过某部电影?
  所谓相倚问题,是指在前后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问题中,被调查者是否应当回答后一个(或后几个)问题,要由他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决定。
  在箭头的帮助下,我们能够较好地将具有不同情况的回答者区分开,并询问相应问题。通过箭头和方框来帮助询问不同情况的方法,常常用于后续性问题只有一个或两个的情况。当需要某一类人回答的问题超过两个时,设计者往往采用另一种被称作跳答指示的方法。
  3。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1)问题的数量
  依据调查的内容、样本的性质、分析的方法、拥有的人力财力时间等因素来决定,没有固定的标准。
  一般来说,问题不宜太多,问卷不宜太长。通常以20分钟内完成为宜,不要超过30分钟。
  如果能够每位被调查者一些报酬或礼品,问卷本身质量高,调查的内容是回答者熟悉的,则可以长一点。
  (2)问题的顺序
  A 把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B 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前面,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C 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后面。
  D 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
  E 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九、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分析
  1。概念抽象
  一个民族的传统道德总是会改变的,你认为这些年中国这种情况是:
改变得太快了&&&&&B
还可以&&&&C
慢了些&&&&D
  什么是一个民族的传统道德?什么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呢?在不同的回答者心目中,它的含义是不同的。实际上,一个民族的传统道德包含众多的方面,每一个方面又都需要若干具体的指标来测量。因此,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的是一份包括若干个问题的问卷,而远不止这几个简单的答案。
  你认为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创新型&&&&&B
学习型&&&C
兴趣型&&&D
  没有说明什么样的学生属于创新型、学习型、兴趣型或盲目型。
  您的家庭类型属于()
  ①单身家庭②核心家庭③主干家庭
  ④隔代家庭⑤联合家庭⑥其他
  2。问题含糊
  问题的含义不清楚、不明确,或者有歧义。
  您对本班级最近一年来情况的感觉是?
  ①几乎没有什么变化②变化不大
  ③变化较大④变化很大
  你认为这种情况(变化或没变化)是:
  ①好的②不好的③说不清
  该问题没有说明问的是班级的什么情况?是学习情况、团结情况、纪律情况,还是其他?这种情况对谁好,对谁不好也不明确。
  在子女的生活安排上(吃、穿、用等方面),谁负有更多的责任?
  ①本人②丈夫③夫妻
  ④公婆⑤全家
  在子女的教育方面(学习指导、品德教育等),谁负有更多的责任?
  ①本人②丈夫③夫妻
  ④公婆⑤全家
  3。问题带倾向性
  看了《火烧圆明园》、《南京!南京!》以后,你是否想更多地了解一点中国近代史?
  ①是②否
  看了《火烧圆明园》、《南京!南京!》以后,你有没有下列想法?
  ①制片厂应该多拍一些反映历史的影片□□
  ②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中国近代史□□
  ③国家应该不断加强国防建设□□
  4。问题提法不妥
  请判断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错误不知道
  ①“打是疼,骂是爱”,打骂是家庭□□□
  教育不可缺少的方式。
  ②对孩子应该多表扬,少批评。□□□
  ③孩子的学习,练习得越多效果越好。□□□
  “请您判断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这样的提法是不应该出现的。它多见于考试的试卷。可以把这种提法改为“下列看法您是否同意”,再把答案改为“同意、不同意、不一定”。
  您对孩子的期望(任选两条)
  ①学文化②学技术③经商④做一个好人⑤吴所谓
  您及家人在子女教育方面(任选两项)
  ①经常讲故事②教识字③教生产技术或其他专业技术
  ④教孩子怎样做人⑤什么也没做⑥其他
  5。问题与答案不协调
  你和同学、好友谈论得较多的问题是:
①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
②升学、就业和前途问题
③课外活动的形式单调
  你认为自己目前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是:
迫切需要解决
较迫切需要解决
基本上可以
①书籍、资料来源问题
②书籍的质量问题
③学习时间问题
④学习的辅导问题
⑤学习的环境问题
  你和同学、好友谈论得较多的问题是:
①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
②升学、就业和前途问题
③课外活动的形式单调
  你认为自己目前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是:
①书籍、资料来源问题
②书籍的质量问题
③学习时间问题
④学习的辅导问题
⑤学习的环境问题
  或改变提问方式:
  你和同学、好友在一起交谈的情况如何?
  你认为自己在学习中各方面情况怎样?
  6。双重含义问题
  有人认为,班主任现在的待遇太低,应该加以改革,提高待遇。您同意这一观点吗?
  ①同意②不同意
  你们班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强吗?
  ①很强②比较强③不怎么强④很不强
  你们班同学尊敬老师吗?
  ①很尊敬②比较尊敬③不大尊敬④很不尊敬
  7。答案设计不合理
  A.答案不穷尽、不互斥,或者相互之间不处于同一层次、同一方向。
  在下列各种能力和素质中,您认为一个校长最应具有哪五种?(排序)
1.业务能力
2.交往能力
3.创新能力
4.任贤能力
5.指挥协调
6.表达能力
7.决策能力
8.综合分析能力
9.责任感和事业心
10.自学能力
11.谋略能力
12.马列理论水平
13.组织纪律性
16.管理科学知识
17.社会科学知识
18.竞争精神
  这些答案中,相互包含的很多。如业务能力,就包括管理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等。
  另外,指挥协调能力、任贤能力、决策能力、谋略能力、创新能力,与原则性、民主性、责任感、事业心不处于同一层次上,与它们同处一层次的是业务能力。
  B 有些表示程度、频率的答案量化处理不够。
  你是否经常看电视?
  ①经常②有时③极少④每天都看一会
  在校上学以外,你和同学之间:
  ①交往很少②交往较少③交往较多④交往很多
  有些人心目中“较多”实际上比另一些人心目中的“较少”还少。如此获得的结果几乎没有什么用。只有经过某些量化工作,才可能有客观的标准,所得的结果才能反映现实。
  请问你平常看电视的情况如何?
  ①基本上每天都看②每周看三四次③每周看一二次④几乎完全不看
  C 有些答案内容不合实际,或有多重含义,有些答案的形式不妥当等。
  下列几种学习方式,你愿意选择哪种?
  ①学习5天,休息2天
  ②学习10天,休息4天
  ③学习15天,休息6天
  现实中有连续学习15天的吗?学习15天,这种学习时间的安排可能吗?另外,将“学习方式”改为“学习时间安排”较合适。
  在下面几种品质中,你认为哪些是最优秀的品质;按顺序排列在下面的方框里:
  1.爱己、爱家、爱别人&&2.尽到孝子的职责、丈夫的职责、对工作、对社会的职责&&3.严格遵守道德、法律、制度、社会规范&&4.勇敢、顽强&&5.忠于本职工作、忠于家庭、忠于朋友、忠于集体&&6.节俭、朴素&&7.讲信用、言而有信、讲真话&&8.学识渊博、多才多智、聪明
  有的答案是多重的,如“尽到孝子的职责、丈夫的职责、对工作、对社会的职责”;有的在意思上相互重复,如“讲信用”与“言而有信”;而有的则并非品质,如“学识渊博、多才多智、聪明”。
  8。语言方面的毛病
  语言正确通顺、简明易懂是最基本的要求。
  (1)语言太书面化,不符合口头语言的习惯。
  你是否是共青团员?——你是共青团员吗?
  当您刚上中学时,您家里有多少人?——您刚上中学时,家里有多少人?
  (2)不注意调查对象的文化背景,语言的书生气太重。
  您与孩子的关系
  ①比较融洽②一般③不够融洽
  融洽——关系很好
  (3)语句本身不通顺或不正确。
  您认为,增加课外活动能否促进学校德育的效果,或相反?
  ①能促进②毫不相干③不能促进
  您认为所在班级集体的相互关系状况是
  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②彼此关系还可以,无大的矛盾
  ③集体中分几派
  9。封面信及指导语中的毛病
  (1)有些封面信中对有关内容介绍不够
  朋友,您好!放在您面前的是一份调查试卷,里面的问题大多轻松有趣。这些问题的答案无所谓对错,只不过是人们的各种想法,这些想法都是现实合理的。您可以在这些答案中挑选一个比较而言,最合乎您的想法的,但请尽快回答,无需在每个问题上太多思索。回答时不必考虑应该怎样,只回答您平时是怎样的就行了。本问卷不记单位、行为,并对您的回答保密,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
  好!现在就请您填写这份问卷。谢谢!
  (单位署名)
  该问卷调查什么?对我有什么意义?
  (2)有些封面信的内容过于啰嗦,不简明扼要。
  亲爱的家长:
  您好!
  目前大家都很关系自己子女的教育和成长,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将围绕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状况等问题,作一些有关的科学调查研究,请您给予协助、回答。希望这种研究将会对教育孩子和协调家庭关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同时,我们将用社会学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目的是为党和政府提供参考,以便对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有一些帮助。我们保证,对您的回答结果将严格保密,而且,此调查不会给您带来任何不利。所以,请您务必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看法实事求是地填写。
  谢谢您给予我们的帮助!祝您全家健康、愉快!
  (单位署名)
  内容重复,叙述拖泥带水,有些内容多余。
  亲爱的家长:
  您好!
  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是每个家长都十分关系的问题。为了探索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和儿童成长的一般规律,我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合作。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这份问卷。本问卷不记姓名,答案无所谓对错,所以您不必有任何顾虑。
  占用了您的宝贵时间,向您致以深切的谢意!
  (单位署名)
  (3)有些封面信中不恰当地使用了一些文学描写中的语言、一些不通俗的缩略语和某些专业术语。
  “希望你在填表时不要有任何顾虑,怎么干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填,毫不隐讳地将您的欢乐和苦恼、愿望和需求,尽情的倾诉。”
  问卷的问题和答案都是调查者事先拟定的,回答者实际上只能对问卷中提出的有限问题进行回答。所以说是不可能将其“欢乐和苦恼、愿望和需求,尽情地倾诉。”
  另外,有些问卷封面信中所用的“调研”、“酌情”等字眼,也最好用一些通俗明白的话去表达。比如用“调查研究”、“根据你的实际情况”。
问卷设计注意事项
问卷调查法是目前在市场调查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通过所设计的调查问卷,直接对单位或个人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由于它具有简明、通俗、客观、真实、反馈快、保密性好等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市场研究与咨询机构等所采用。如何通过问卷调查活动获取准确、全面而又有价值和符合要求的资料,关键在于能否设计出一份高质量的调查问卷表。然而,问卷设计需要很高的技巧,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缺乏理论和经验往往不能设计出完美的调查问卷,从而使调查无法搜集到准确而全面的资料,不能正确地分析和说明市场的变化情况.(我们在这周实习时就有很深的体会,确实是这样的,真的,设计一份问卷尤其是一份好的问卷真的很难的,也许你在填别人的问卷时没有觉得这些问卷是什么特别之处,其实只要你稍微懂一点这方面的知识的话,你就会知道问卷的每一道题目的措辞和语气都是经过细心的推敲和琢磨的,每一道题目的先后顺序也是经过精心排列的.甚至有时为了一句话的逻辑或者一个答案的安排你会和你的同学争吵上半天呢.)设计问卷常出现的问题有:
  问题定义不准确
  一个问题对于每个被调查者而言,应该代表同一主题,只有一种解释。定义不清的问题会产生很多歧义,使被调查者无所适从。例如,“您使用哪个牌子的洗发液?”这个问题表面上有一个清楚的主题,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很多地方含糊不清,假如被调查者使用过一个以上的洗发液品牌,则他对此可能会有4种不同的理解或回答,①回答最喜欢用的洗发液品牌②回答最常用的洗发液品牌(最常但并不一定是最喜欢用的,例如受支付能力的影响)③回答最近在用的洗发液品牌④回答此刻最先想到的洗发液品牌;另外,在使用时间上也不明确:上一次?上一周?上一月?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可由被调查者随意理解,这样的问题显然无法搜集到准确的资料。因此明确定义你的问题极其重要,以下几条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1.采取六要素明确法,即在问题中尽量明确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六要素。问题的含糊往往是对某个容易产生歧义的要素,缺乏限定或限定不清引起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或在检查问题时,可以参照这六要素进行。如上的问题明确几个要素后改为:“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你在家中使用什么牌子的洗发液?如果超过一个,请列出其他的品牌名称”。这样定义的问题显然明确多了。
  2.避免使用含糊的形容词、副词,特别是在描述时间、数量、频率、价格等情况的时候。像有时、经常、偶尔、很少、很多、相当多,几乎这样的词,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这些词应用定量描述代替,以做到统一标准。下面这个例子中。②显然比①精确得多。①“在普通的一个月中,你到百货商店的采购情况如何?”①A.从不B.偶尔C.经常D.定期②A.少于一次B.1到2次C.3到4次D.超过4次。
  3.避免问题中含有隐藏的选择和选择后果,使隐藏的选择和后果明晰化。无论是是非式问题还是选择式问题,都是在几个备选选项中作出选择,因此必须使被调查者清楚所有的备选选项及其后果,否则不能全面地搜集信息。如下面这个例子,②显然比①好得多。一家航空公司想分析旅客对短途飞机旅行的需求量,①“在做300公里以内的短途旅行时,您喜欢乘飞机进行吗?”②“在做300公里以内的短途旅行时,你喜欢乘飞机呢,还是喜欢坐汽车或者其他方式?”同样,问题中有新的后果也应该尽量明晰,以便被调查者进行合理的选择。“你喜欢喝纯净水吗?”(纯净水中缺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这个问题中有无括号内的部分,结果大为不同。
  问题形式不妥当
  问题的形式多种多样,大的可分为开放式、是非式、选择式、排序式、评分式、联想式等等;小的则涉及到一些语言技巧的运用和处理。问题形式的选择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合理的形式选择与处理应使被调查者愿意,并且以最小的努力就能提供客观真实的答案。不恰当的形式选择会导致被调查者不愿意或不能够提供问题所要求的信息。例如,①“请问你家每人平均每年的食品支出是多少”?②“请问你个人每月的工资收入是多少”③“人们都说A牌电视机比B牌电视机好,您是不是也这样认为?”这3个问题都存在形式运用不当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求被调查者付出额外的努力,进行复杂的计算:首先把每月的食品支出估算出来,然后乘以12,最后再除以家庭成员数以得出结果。这样烦琐的计算可能使被调查者单方面结束访问。第二个问题涉及敏感的个人隐私,直接的提问容易遭拒绝。第三个问题则带有引导性倾向,会影响被调查者的选择。问题形式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问题中包含过多的计算。问题的设计应着眼于取得最基本的信息,计算应在数据处理阶段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这样可以减少被调查者的负担。例如上面第一个问题可以改为“请问你家每月食品支出大概是多少”和“请问你家有几口人”两个小问题。取得这两个数据后,计算人平均年食品支出也就容易多了。
  2.避免单纯依靠被调查者的记忆回答问题,应提供一定的提示或选择。在当今信息过度的时代,遗忘和记忆的差错导致被调查者无法提供全面和准确的资料。例如,很多人都不能直接回答“昨天晚上你看了哪个牌子的洗发液广告?”这个问题,但要是提供可供选择的选项,回答则容易并准确的多。因此这类问题应采用选择式,而非填空式。
  3.避免直接提问窘迫性问题。窘迫性问题指应答者不愿在调查人员之前作答的某些问题,如私人问题、不为一般社会道德所接纳的行为或态度或有碍声誉的问题。这类问题直接提问往往会遭拒绝,因此应改为采用非直接、联想式提问。如上面第二个问题,可以提供几个收人段“1000元以下,1000元至2000元,2000元至3000元,3000元以上”作为选项,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窘迫性。此外还可通过说明信息的正当用途降低敏感性。
  4.避免出现诱导性倾向,提问尽量客观。在有外界压力存在的情况下,被调查者提供的是符合压力施加方偏好的答案,而不是他自己真正的想法。因此,提问应创造被调查者自由回答的气氛,避免诱导性倾向。如上面第三题的结果会夸大A牌比B牌好的比例,应改为“您认为A牌和B牌电视机哪个更好”,这样更为客观。
  问题顺序不正确
  问题顺序的安排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正确的排序应该合乎问题之间的逻辑,前后连贯,先易后难,避免因顺序的安排不当而导致访问被调查者中止。现在有很多问卷在顺序安排上存在错误,比如问卷开始就要求被调查者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婚否、职业等等,好像在填申请表,而不是调查,这样很容易遭致被调查者的反感和拒绝。这就是明显的顺序安排上存在的错误。在进行问题顺序安排时可参考以下几点:
  1.基本信息应安排最前,分类信息居中,鉴别性信息放在最后。调查信息主要包括了3种信息类型:一类是基本信息,是达到研究目标所必带的信息。如对产品、价格、分销、促销信息的调查;一类是分类资料,即将被调查人按年龄、性别、职业等予以分组归类的资料;第三类是鉴别性信息,如被调查人的姓名、住址等。一般来说,应将最主要问题(基本信息)置于最前面,然后列举后两类问题,只要前面的问题得到回答,那么后面的问题如果被调查者不愿回答或因事中止也就无关大局了。
  2.先易后难。容易、直观、清楚的问题置前,困难、复杂、敏感、窘迫的问题置后。随着调查的进行,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交流的深入,被调查者可能降低或消除原有的戒备心理,愿意回答一些复杂、敏感的问题,从而使调查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点的目的与第一点目的相同,它可作为第一点的补充。
  3.总括性问题应先于特定性问题。总括性问题指对某个事物总体特征的提问。①“在选择冰箱时,哪些因素会影响你的选择”?就是一个总括性的问题。特定性问题指对事物某个要素或某个方面的提问。如②“您在选择冰箱时,耗电量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重要程度?”总括性问题应置于特定性问题之前,否则特定性问题在前会影响总括性问题的回答。如把②放在①的前面,则③的答案中“耗电量”选择会偏大。
  问题取舍不合理
  问题的数量必须合理,应该既能保证搜集到全面的资料,又尽量保持问卷的简短,同时也尽力使问卷整体连贯、和谐、生动,能调动被调查者的积极性。现在有的问卷过于冗长,其中充斥着一些与调查主题毫无相关的问题;有的虽然短小,却不能全面搜集所需资料,而且过于严肃、死板,全文贯穿一问一答的形式,压抑被调查者的主动性。问题的取舍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调查主题组织问题,每个问题都应有益于调查信息的取得。首先要明确调查的主题是什么,这是整个调查的基础,也是问卷设计的灵魂和核心所在。应绝对避免为节省费用而附带调查主题之外的问题。问题东拉西扯,会使被调查者产生调查组织不严密的印象,影响他们的答卷态度。
  2.为了融洽调查气氛,不至于过于严肃、呆板,可以设置一些表面上与调查主题无关,但实质上有益于调查的问题。当问卷的调查主题较为敏感时,这点尤其有效。如在问卷开始,可以设置一些轻松的开放式问题,请被调查者畅述自己的看法,有利于调动被调查者的积极性;在各类信息的连接处,可以设置一些过渡性问题,顺畅被调查者的思维。
  3.为节省调查时间,保证被调查者符合调查对象的标准,可以在问卷开始设置一个“过滤性”问题,检查被调查者的合格性。如想调查现有掌上电脑的不足之处,则必然要调查掌上电脑的使用者。可以在问卷开始提问“您使用过掌上电脑吗?”这样就可检查被调查者是否合格,及时“过滤”不合格者了。
  问题排版装订不雅观
  问卷的排版装订也是问卷设计的重要内容。排版应做到简洁、明快、便于阅读,装订应整齐、雅观、便于携带,便于保存。现在的一些调查问卷,卷面排版凌乱,为了节省用纸或为了使问卷显得简短,压缩了一切可以压缩的空间,使卷面显得异常复杂和冗长,容易使被调查者产生反感情绪;有些问卷用纸粗糙低劣,装订混乱,类似街头小广告,也易遭拒绝。问卷的排版装订可参考以下几点:
  1.应避免为节省用纸而挤压卷面空间。如多项选择题的选项,应采用竖排形式。竖排虽占用一定的空间,但能使卷面简洁明快,一目了然,便于阅读和理解。例如可对选项的两种排版方式作一比较。“您的月工资收入是()”
  横排方式A.100元以下B.100元到2000元
      C.2000元到3000元D.3000元以上
  竖排形式A.1000元以下
      B.1000元到2000元
      C.2000元到3000元
      D.3000元以上
  显然竖排形式比横排方式更为直观、明快。多题累加之后,此点更为明显。
  2.同一个问题,应排版在同一页。避免翻页对照的麻烦和漏题的现象。
  3.问卷的问题按信息的性质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中间以标题相分,如第一、二、三、四部分形式。这样可以使整个问卷更为清楚,也便于后阶段的数据整理与统计。
  4.调查问卷用纸尽量精良。超过一定的页数,应把它们装订成小册,配上封皮,而不应仅仅用订书钉订在一起而已。这样既可利用纸的双面进行排版,节省用纸,还便于携带和保存;更可使问卷显得庄重、专业,使被调查者以更认真的态度对待调查。
这些都是人家的经验之谈,我只是把他弄下来以便自己以后查询,不过,这里面很多东西我都是有同感的,真的.而且这些问题看起来好象都是小问题,一般我们好象都觉得自己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其实不然,在自己设计问卷的时候,我们都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犯这些我们曾满不在乎的错误呢,学习还是虚心一点好,问卷设计特别讲究严谨.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一、问卷设计的原则
  (一)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设计问卷时要考虑研究的需要,同时要考虑到被调查者多种实际情况。设计问卷的一条首要原则就是要认识到为回答者考虑是设计问卷的出发点。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编制什么问题上,还要注意问卷过程中人的因素。
  (二)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
  由于问卷调查需要被调查者的密切合作,因此,在设计问卷时,必须对那些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因素有清楚的认识。阻碍被调查者合作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
  首先是主观上的障碍。即由被调查者心理上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所形成的障碍。
  1.问卷内容太多,问卷表太厚,或者问卷中需要花时间思考、回忆、计算的问题太多时,回答者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2.问卷中的问题涉及个人隐私等敏感的内容时,回答者就容易产生种种顾虑;
  3.问卷的封面信对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解释不够时,回答者就可能对问卷调查不重视,缺乏积极合作的责任感,填写问卷时随随便便,马马虎虎;
  4.当问卷内容脱离被调查者的生活实际,或者所用的语言与被调查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协调,或者问卷形式设计得呆板、杂乱时,被调查者就可能对问卷调查毫无兴趣、置之不理,甚至将问卷表弃如废纸。
  其次是客观上的障碍。即由被调查者自身的能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所形成的障碍。
  1.阅读能力的限制,一个被调查者起码要能看得懂问卷才能做出他的回答;
  2.理解能力限制,无论是对于问题的内容还是对于填写问卷的方法,常常会有一些被调查者理解不了的;
  3.还有记忆能力、计算能力的限制,在问卷中,研究者常常询问有关被调查者过去的经历或生活的问题,也常常询问诸如每年的收入、每月的生活费用、每天用于某件事的时间等问题;这些问题常常要求被调查者进行一定的(有时甚至是很困难的)回忆、思考和计算;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对自己所经历的各种事情都能进行调查者所要求的计算的。
  (三)明确问卷设计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
  1.调查的目的。对于任何一项问卷设计工作来说,调查的目的都是其灵魂。
  2.调查的内容。调查内容也是影响设计问卷工作的一个因素。对于回答者比较熟悉的调查内容,容易引起回答者兴趣;对不会产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内容来说,问卷设计工作就相对容易一些,这时内容可相对详细、深入,提问可比较直接,问题的数目也可适当多一点;但当调查的内容回答者不熟悉时,或者比较枯燥,不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时,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敏感的内容时,问卷设计工作就困难一些,这时问卷中的问题相对来说就只能问得概略一些、浅显一些、间接一些,问题的数量也应少一些,而问卷的封面信和指导语就得比较详细,措辞也得更加小心。
  3.样本的性质或样本的构成情况。样本的构成对问卷设计工作同样有着较大的影响。构成调查样本的被调查者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的分布状况如何,相互之间差异大小等等,都是设计者应该有所了解的。
  4.资料处理、分析方法和问卷的使用方法等因素。不同的资料处理和分析方法,对问卷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采用手工进行资料整理的统计,一般情况下问卷的内容就不能很复杂,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则问卷的内容就可以多一些。另外,若对资料主要进行定性分析,那么就应以开放式问题为主;反之,若进行定量分析,则应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对于自填式问卷来说,设计应该尽量简单明了,便于阅读,便于理解,便于填写;若是访问问卷,则可相对复杂一些。用于邮寄方式进行调查的问卷,其封面信要特别注意设计。除上述各种因素外,当然还不能忽视调查经费多少、调查人员多少、调查时间长短等对问卷设计工作的限制。
二、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
  (一)探索性工作
  探索性工作,通俗地说,就是先摸摸底,熟悉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以便对各种问题的提法和可能的回答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探索性工作的最常见方式,是问卷的设计者亲自进行一定时间的非结构式访问,即围绕着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十分随便、自然、融洽的方式,同各种各样的对象交谈。通过这种交谈,常常可以避免在设计问卷时,出现许多含糊的问题,也可以避免设计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回答来。
  (二)设计问卷的初稿
  经过探索性工作,在对所要询问的各种问题及其可能的答案有了初步印象之后,可以动手设计问卷初稿了。有两种具体的设计方法,一种称为卡片法,另一种称为框图法。
  卡片法的第一步是根据探索性工作所得到的印象和认识,把每一个问题和答案写在一张卡片上。第二步是根据卡片上问题的主题内容,将卡片分成若干堆,即把询问相同事物的问题卡片放在一起。第三步是在每一堆中,按合适的询问顺序将卡片前后排序。第四步是根据问卷整体的逻辑结构排出各堆的前后顺序,使卡片联成一个整体。第五步是根据回答者阅读和填答问题是否方便、是否会形成心理压力等角度,反复检查问题前后顺序及连贯性,对不当之处逐一调整和补充。最后把调整好的问题卡片依次写一纸上,形成问卷初稿。
  框图法的第一步是根据研究假设和所需资料的内容,在纸上画出整个问卷的各个部分及前后顺序的框图。第二步是具体地写出每一个部分中的问题及答案,并安排好这些问题相互间的顺序。第三步是根据回答者阅读和填答问卷是否方便等方面,对所有问题进行检查、调整和补充。最后将调整的结果重新抄在另一张纸上,形成问卷初稿。
  这两种方法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从具体问题开始,然后到部分,最后到整体;而后者相反,先从总体结构开始,然后到部分,最后到具体问题。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进行。
  (三)试用和修改
  试用这一步在问卷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这是因为问卷设计中所出现的任何一点不足或缺陷,都将在调查所得到的问卷资料中留下印记,有时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试用问卷初稿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叫做客观检验法,另一种叫做主观评价法。
  客观检验法的具体做法是,将问卷初稿打印若干份(一般在30-100份左右),然后在正式调查的总体中抽取(随机或不随机均可)一个小样本,用这些问卷初稿对他们进行调查。最后认真检查和分析试调查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和缺陷并进行修改。
  主观评价法的具体做法是,将设计好的问卷初稿抄写或复印若干份(3-10份),分别送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研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请他们新闻记者和分析问卷初稿,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认识对问卷进行评论,指出不妥之处。
  只有经过试用,找出了问题并进行了修改,才能把问卷用于正式调查中。
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一、问题形式的设计
  问题从形式上分有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两种。
  (一)开放式问题由于不需列出答案,故其形式很简单。在设计时,只需要提出问题,然后在问题下留出一块空白即可。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这块空白留多大比较合适。在设计开放式总是时,要根据问题的内容、样本的文化程度、研究的目的等综合考虑。(参看样题)
  (二)封闭式问题包括问题及答案两部分,其形式主要有:
  1.填空式(参看样题),即在问题后面划一短横线,让回答者填写。填空式一般只用于对回答者来说既容易回答、又容易填写的问题,通常只需填写数字。
  2.是否式(参看样题),即问题的答案只有是和不是(或其他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两种。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
  3.多项选择式(参看样题)。即给出的答案至少在两个以上,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这也是问卷中采用得最多的一种问题形式。而其答案的具体表达方式又有几种不同类型。
  4.矩阵式(参看样题),即一种将同一类型的若干个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问题的表达方式。
  5.表格式(参看样题),它其实是矩阵式的一种变体,其形式与矩阵式十分相似。
二、答案的设计
  首先要做到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
  1.穷尽性是指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如:
  您的性别(请选一项打√)
  ①男  ②女
  对于任何一个被调查者来说,问题的答案中总有一个是符合他的情况的。
  2.互斥性是指答案相互之间不能相互重叠或相互包含。也即对于每个回答者来说,他最多只能有一个答案适合他的情况,如果一个回答者可同时选择属于某一问题的两个或更多的答案,那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就一定不是互斥的。例如下列问题的答案就不是互斥的。
  您的职业是什么?(请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打√)
  ①工人  ②农民  ③干部
  ④商业人员  ⑤医生  ⑥售货员
  ⑦教师  ⑧司机  ⑨其他
  在所列的答案中,“工人”与“司机”,“商业人员”与“售货员”都不互斥。
  其次,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来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不同的变量具有不同的测量层次,高层次的变量可转化为低层次的变量来使用。
  要确定所测变量属于什么层次,然后根据这一层次的特征来决定答案的形式。比如,如果我们要测量"人们每月的工资收入"这一变量,就应首先明确它属于定比的变量,是最高层次的变量。然后再根据研究的具体要求来决定采用哪种形式的答案。
  1.如果研究需要准确地了解每一回答者的具体收入,那么就可采用填空形式,即:“您每月的工资收入是多少?”
  2.如果研究想了解的是总体中人们的工资收入处于不同等级的分布情况,那么,就可把月工资收入转化成定序变量来测量,即:
  “您每月工资收入落在下列哪个范围中?(请选一个)”
  &#元以下 &#0元 &#00元
  3.如果研究只需要了解某一总体中的人们月工资收入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假设为100元)以下的比例,那么,就可以把月工资收入转化成定类变量来测量,即:
  “您的月工资收入属于下列哪一类(请选一个)”
  ①高于1000元  ②低于或等于1000元
  最后要注意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书面语言是编制问题的基本材料,要使问题含义清楚,简明易懂,就必须高度重视使用好书面语言。除了语言外,提问的方式对调查也有一定影响。语言表达和提问方式的几条常用规则,
  1.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无论是设计问题还是设计答案,所用语言的第一标准应该是简单。要尽可能使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而不要使用一些复杂的、抽象的概念以及专业术语。
  2.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问题的陈述越长,就越容易产生含糊不清的地方,回答者的理解就可能越不一致。而问题越短小,产生这种含糊不清的可能性就越小。
  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含义。双重含义指的是在一个问题中,同时询问了两件事情,或者说,一句话中同时问了两个问题。
  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即问题的提法和语言不能使被调查者感到应该填什么,这就是说不能对回答者产生诱导性。应保持中立的提问方式,使用中性的语言,要避免使回答者感到提该问题是想得到某种特定的回答,或是在鼓励他、期待他做出某种回答。
  5.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人们往往习惯于肯定陈述的提问,而不习惯于否定陈述的提问。
  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这就是说,我们所问的问题都应该是被调查者能够回答的,或者说,被调查者都具有回答的问题,那么被调查者是无法回答的。
  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的问题。当问及某些个人隐私或人们对顶头上司的看法这样一些问题时,人们往往具有一种本能的自我防卫心理。因此,如果直接提问,往往引起很高的拒答率。因此,对这些问题最好采取间接询问的形式,并且语言要特别委婉。
三、相倚问题
  在设计问题时,有的问题只适用于一部分被调查对象。而一个被调查者是否需要回答这一问题,常常依据他对于该问题前的另一个问题的回答来定。前一问题通常叫做过滤性问题或筛选性问题,而把后一问题叫做相倚问题。
  在问卷设计中,相倚问题的格式常如下例:
  您外出以来有没有遇到完全没有工作的情况?
  1.遇到过 遇到过几次?( )次
  2.没有遇到过
  有时相倚问题中又有相倚问题,其设计方法同上述情形是完全类似的。
  对于连续几个问题都只适用于一部分回答者,设计时往往采用跳答指示的方法来解决。如:您的户口是?
  1.城市户口
  2.农村户口(跳答题11)
四、问题的数目和顺序
  1.问题数目的多少,决定着整个问卷的长短。一份问卷应包含多少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内容、样本的性质、分析的方法、拥有的人力、财力、时间等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调查问卷链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