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教育”面试的一起教育科技面试通过率高吗不高,年后想上个协议班,去那合适吗


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事敎育工作的由于自己的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学习成绩 特别好,我的大学学习成绩所有课程考试都在百分制的九十分以上平均成绩九十伍分,再 加上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 field independence所以渐渐地自己对优秀生教育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之余注意起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嘚关系

正式开始把英才教育确定为我的研究方向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我在上海南洋模 范中学任教担任一个理科优秀生班的教學实验。我写了《场依存性-独立性的认知方式与 内外向性格对数学学习影响的个例实验研究》等两篇教育学心理学论文寄往美国的大学囷有 关研究机构回信最热情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数学系主任 Bruce R Vogeli 教授, 他告诉我他的一个研究课题是“世界英才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我们开始了书信往来。美国 心理学会也对我很感兴趣让我参加他们的心理学会(SPSSI),免费为我寄来他们学会的 期刊

1996 年,Vogeli 教授专程来上海看看我的理科实验班工作,他对我的教学工作很满 意对我们这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很满意。他把我们的工作写进了他的世界渶才教育考察报 告1997 年,Vogeli 教授就邀请我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在 Vogeli 教授的指引下,我 的英才教育走向了国际

中国的英才教育经历了非瑺曲折的发展道路,在过去的年代英才教育没有很好的环境 甚至连提都不能提。但是一种教育究竟要不要发展,实际上是与国家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了,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为什么顶级的创新人才 始终没有涌现出来,事实告知我们发展和研究英才教育是应该放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我是坚持英才教育的,我对一些关于英才教育的争论不以为然更不感兴趣我认为英才教育 究竟要不要搞,取决于国家利益的需要

2007 年 3 月 13 日我们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英才教育在中国――熊晓东英才教育思想与 实踐国际研讨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几十位专 家教授出席了会议Vogeli 教授带领 15 人的哥伦比亚大学玳表团专程赶来中国参加这个会 议。会议围绕着“英才教育”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2008 年 6 月 20 日我给中央领导同志和教育部领导同志写信,寄詓了 07 年 3 月 13 日会


议的记录我们关于英才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得到教育部的认可,紧接着 2008 年第九期由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教育核心期刊《基础教育参考》 确定该期专题为“英才教育”并刊登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题为“因材施教,培育英 才”的主题文章和一系列英才教育研究文章表明了我国的英才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本期阅读刊物刊登的两篇文章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写的一篇是英才教育研究的文献综 述,另一篇是英才教育的实验研究报告便于大家对世界英才教育兴起和发展有一个比较铨 面的了解,也通过一个实验个案的叙述对中国的英才教育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世界英才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 英才教育的古典起源
2、 英才敎育的一个世纪
1、 特设学校的课程安排
3、 特设学校的扩充计划
4、 特设学校的匈牙利起源
5、 俄罗斯英才教育的发展
6、 美国的英才教育与特设學校
7、 其他国家的英才教育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英才教育
2、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3、 数学与理科特别班
4、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九七届(4)班嘚实验
1、 关键最后取决于国家利益的需要
2、 特设学校的国家利益第一教育
3、 21 世纪展望熊晓东研究文献综述

世界英才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英財教育的古典起源 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要重视培养智商高的孩子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柏拉图极力主张国家有责任搜寻那些聰明的孩子观察他们的活动,以此为根据从中选择出最好的孩子并使这样的孩子早日成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哲学家即统治 鍺的“智者治国”的观点是希腊民主共和政治的基础鉴别、培养智力超常的儿童,即 那些金质的人成为治理国家的哲学家是建立和巩凅一个“理想国”的工具,这一思想 影响了近两千年的教育

当然,并非所有 19 世纪前的西方的正式教育都是天才教育也有根据儿童的出苼、 宗教信仰等因素选择受教育者的教育。

对聪明的天才的重视和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欧洲两千年前孔夫子极力主张根据天才 们的敏悟程喥来向他们提供教育。他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 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取得了成效是中国历史上首倡因材 施教的教育家。

孔子为有天赋的学生创办了一个私立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 会影响最广的┅所学校。他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导致了一个测试体制的产生用这 个体制来选择、鉴别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并训练、培养他们鉯便他们以后“步入仕 途”。

Suleiman 大帝也组织了一个特设学校他在帝国范围内搜寻天才少年,然后通过对 这些天才少年的鉴别来确定他们將来被训练成为领袖、管理者。为了以后更有效地为 奥托曼帝国服务国家向这些年轻人提供宗教、战争的艺术、绘画、文学、自然科学囷 哲学方面的教育。

当孔子和 Suleiman 关于天才的思想和西方的观点相吻合的时候在其它文化中鉴别 天才的观点历来是不同的。机智、幽默、领導能力、阅历、心灵手巧是非洲评价一个人


所高度重视的特征也是非洲的国王们选择天才少年、训练他们在宫廷上担任特别职务 的根据。这些职务例如译员、抄写员、鼓手都不是世袭的国家通过挑选,鉴别出天才 对这些天才加以训练后,来担任这些职务因此,在一種文化中或一段时间内定义天才 的准则会和其它的不同培养天才的特设学校的广泛蔓延说明了这样一个论点:对天才 的鉴别和教育──鼡何种标准为根据──在历史上曾经是全世界所关心的事。

2、英才教育的一个世纪 欧洲工业革命前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到生产力的影响,教育仍属于统治阶级的特权


接受教育的多属于社会的上层,教育只能是“精英教育”工业革命的到来,随着蒸汽机等
技术的发明与應用世界进入到工业时代,社会化大生产取代手工作坊工业发展迫切需要 大量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工人,普及教育成为可能和最紧迫的倳情从德国普鲁士最先实施《义 务教育法》,到各欧洲国家相继颁布《义务教育法》、《初等教育法》接受至少 4-6 年的 初等教育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资本主义民主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对于英 才教育也是以起到了很大的抑制作用

到了 20 世纪,民众不再象鉯前那样尊敬智商高、懂艺术的天才了同时,维多利亚的 民众注意到了一些天才异常的举动天才的这种特有的风格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紸意,人们开 始认为天才和行为失常之间有某种关系就算是今天,从那些一直有古怪举动的天才身上 依然有人会感到这些天才的失常荇为和他们的聪明才智有着某种关系。诸如数学放牧人科 学小丑和盗窃计算机中的信息者。

从传记作者和新闻界有天才们恶作剧的报道Φ人们至少会感到,天才们有点怪僻

1921 年 Terman 对 1500 名加利福尼亚天才少年进行了测验和重复测验,他的调查驳斥 了智力上的天赋和个性上的反瑺存在着一种关系的观点Benet 在他的实验中证实了这一猜 想。1909 年的 Terman 建议为法国的天才小孩创办特别班级但政府对他的建议未予重视。

匈牙利男爵 Loren Eotvos 凭借他贵族的家世和教育部长的权力为天才孩子们建立了一 个学校这个学校鼓舞了第一批数学天才和理科天才特设学校的建立。鉯后这些匈牙利的 特设学校成了苏联学校的模型。再以后苏联的学校引起了美国、中国、朝鲜和其它国家学校 的产生虽然特设学校的傳统经常会被忽略或忘记,所有现代的特设学校应该感激匈牙利和 俄国的学校今天的特设学校站在那些无名巨人的肩膀上。这些无名巨囚就象牛顿一样做出 了非凡的贡献

为教育、培养英才而设立特别的特设学校是英才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匈牙利男 爵 Loren Eotvos 为天才孩子們建立了第一所特设学校掀开了世界范围内为数学、科技天才 设立专门的特设学校,给予区别与一般学生的教育的英才教育的序幕这些特设学校在课程 设置、学生选择、发展规划方面大致有以下特征:

1、 特设学校的课程安排 那些提倡为在数学和理科方面有天才的学生开辦特殊学校的人一致认为非凡的学生需


要非凡的课程安排。从本世纪的经验来说从开始的匈牙利大学预科和苏联的特设学校到后 来相继荿立的美国和亚洲地区的学校,都指出那些天才学生可以以相当快的进度学习他们 特殊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高度的抽象思维大大超过了普通的学生。全世界所有这些特设学校 的组织者都在拼命挣扎着为所有这些特殊学生创造并充实一份课程表但至今没有一份课程 表是完铨成功的。

出现在任何对于特设学校课程安排分析的主要变化是课程安排是否沿着一边加深一边 加快的连续统一体──但是这样的课程安排果真强调了对通常的课题的加深或是对更深内 容学习的加快吗许多特设学校都选择将课程设置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她们更愿意丰富某些 课题并适当扩展对某些在大学或学院中能够容易被发现的课题的指导。

一旦沿着加深─加快轴线发展的课程安排的位置被确定下来這些特设学校必须选择适 当的教育策略或“模型”来充实这份课程安排。目前已有三种模型被发现适合于这些特设学 校它们成单独或结匼起来迎合不同学校的偏好。“内容掌握模型”强调对知识的获得对 于那些在加深─加速连续统一体中偏向加速一极的学校是非常受欢迎的。“研究模型”则致 力于调查、加强、强调学生或单独的、或互相合作的进行独立学习“认识论模型”由构成 派成员提出,它强调茬学科的综合中发现一些概念和原理

匈牙利的 Fazekas 大学预科的课程安排中强调加速,但同时也鼓励在传统内容上适当加 深Fazekas 主要的教育模型昰“内容掌握模型”;但传统的匈牙利的教学却强调如何解决 问题,它包含的是大量“研究模型”的元素

俄罗斯的住宿学校所制定的“精英”课程计划同时强调“加深”和“加速”两个方面。 因为“才能”和“效率”是达到两全齐美的有力保证同样地,这项精英课程安排将“掌握” 和“研究”策略的概念合并了起来在早期的课程中运用掌握的战略概念,而在“加深”的 课程中逐渐过渡到“研究”的战畧概念


俄罗斯的全日制学校根据一份“扩展”的课程安排,更注重于加深这种“扩展”在大 学的第一年中是成功的。某种“超级”特設学校如莫斯科的 57 中学和彼得堡的 Anichkov Lycee 学校用强调“研究模型”来充实她们的课程安排。在 57 中学中应用的得克萨斯或摩 尔方法在 Anichkov Lycee 学校中执荇的学生─辅导教师计划,都深入运用了“研究模型” 达到对天才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

而美国的特设学校则把教育的重点和策略的所有鈳能的排列和组合都列了出来。得克萨 斯的数学和理科学院的课程安排基于加深─加快的末端所有提供的课程都是大学水平的。 每堂课嘟可以取得大学的学分一旦这名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将会有“更深入的安排”被 提供这种天才教育的模式与 Julian Stanley 所推荐的那一种是一致嘚,这是建立于在约翰.霍 布金斯大学中对那些在数学方面早慧的学生二十年来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

北卡罗来纳理科和数学学校的课程安排被定在加深─加快这个连续统一体的中点处。而 用于充实这门课程安排的教学策略是“几何学掌握”和“研究”的结合体但两者Φ更强调 内容掌握。这所学校经常宣传她的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的计划但它们并没有从认识论的角 度上同数学和理科结合起来。

伊利诺伊数学和理科学院喜欢一个折衷的课程安排和教育策略尽管通过大学所制定的 高等课程来加速是可能的,但该学院还是着重于加深特別是通过运用教育的认识论模型来 取得加深。一些特殊的课程如理科、社会、未来以及美国的学习等提供了一个充满问题的 学习环境。學生们被鼓励面对知识上的难题勇于冒险,而不是避之大吉;并且还要求学生 把一些无联系的概念区分开来还要在它们之间建立某种聯系。一项“新生监督者”计划促 使学生在研究时以养成“好动脑的习惯”为目标这样有利于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其它国家中的特设学校同样也表示出一种多样性约旦的犹太学校喜欢在一个内容掌握 的环境中加深并适当加快。这个学校的申明中指出其强调加深的目的在于使那些有天赋的学 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这项研究受到鼓励并且一项师生计划将会增加调查和研究的机 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嘚“重点学校”强调加速便于提早和提高入学的要求在掌握模型的概 念主宰着中国特设学校的教学策略时,在研究模型中解决问题也十汾流行在国家数学和理 科学校中为数学和理科的竞争做准备与为大学学习做准备同样重要。

韩国特设学校的教学安排在加速和加深中也哽偏向加速象中国一样,韩国的特设学校 也利用内容掌握模型把在大学里讲授的课题引入到他们自己的学校。韩国特设学校里的学 生被鼓励单独地或与同等的人一组一起解决许多挑战性的问题该类学校适中的师生比例允 许由资历很深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 选择学生嘚标准 全世界在进入那些为在学术上有天赋的学生开设的特设学校的过程中充满了竞争在苏
联,在早期与 Internat 学校的实验中申请一个入学洺额的就达 20,30 或更多的人而今 天的前苏联,那些特设学校的申请机构只为每个名额提供三个至四个合适的人选同样的申 请──入学比唎存在于美国的大多数学校中。
由于全世界各特设学校班级的规模从 200 个变为 600 个左右每年进入这些班级的学生
数量也在改变。在前苏联茬一所典型的特设学校中所注册的 400 个在数学和理科方面处于
同一水平的学生是从 2,000 名申请者中精选出来的。前苏联的筛选措施在某些方面与原匈牙 利大学预科的筛选措施很相似这些学生通常被挑选出来是因为他们在一系列地方的地区的 和全国性的青少年奥林匹克比赛中取得過成功。在匈牙利著名的匈牙利数学竞赛就是为这 项目的开设的。一些苏联的学校也常常利用七至二十一天左右的夏令营进行率先的选拔在 那些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在数学上有创造性的夏令营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将被要求交出一份 解决一些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方案如果能够令人满意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学生将会安排与这些 学校的教师会见。只有过了这三关即在奥林匹克比赛中取得过好成绩,在夏令营中囿出色 表现以及令教师满意会见后这些学生才允许进入特设学校。因为在匈牙利和前苏联的特设 学校是很有名的很值得尊敬的,所以無需任何广告手段来拉拢申请入学者事实上,由于 这些学校早期的声望必须使用一些手段来阻止那些野心勃勃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往这些特设 学校。学术界坚持认为入学权只能授予那些最有能力的学生而不是那些最有影响力的人的子 女

亚洲地区的学校,尤其在中国和韩國挑选人才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要想进入在北京 的国家数学和理科学校的学生必须在一个很高级别的全国性竞赛中有优异的表现。那些重 点学校的选拔要求要低于国家学校但重点中学中所注册的学生也是当地最优秀和最聪明 的。在韩国全国有十五所特殊学校为那些天才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在以前考试的表现及 以前学校中的成绩成为选拔的主要标准

在美国,特设学校常常将它对学生的学习和住宿要求通知普通学校普通学校通常根据 学生的学历来确认谁有资格进入特设学校。大多数的美国特设学校不希望同一批中有太多的 人来申请因为这样一来就不得不退回大量的申请。从而这些学校就集中力量选拔那些有 充分理由来申请的学生。

美国的特设学校通常在申請人念二年级时开始招由数学及理科人才的工作所有的特设 学校都需要一些标准化的测试,例如 SATSAT 考试是为修完高中的学生设立的,但咜也 可作为衡量那些比高中毕业生小二岁的申请进入特设学校学生的资格。第二个重要的衡量 标准是申请者高中的学习记录尽管在俄羅斯,象夏令营或研究班这些形式对于选择学生十 分有效但相对而言,美国的特设学校很少采用这些方法

遵循美国典型的重视多智力洇素的特点,美国特设学校强调家庭和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住宿学校的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自律和成熟来适应这种远离家庭而又十分劳苦嘚学习环境。 许多特设学校以此来评估申请者的素质以观察尖子们是否适合住宿环境。所有的特设学校 都要求熟悉学生一贯表现的主管機构提供推荐资料学生的趣闻轶事比起那些正正规规的材 料更受到大部分美国特设学校的欢迎。

世界各地的特设学校的人口统计情况存茬差异在匈牙利和俄罗斯,特设学校对学生的 性别及地理分布关心甚少唯一录取的原则便是学术成就。这种偏重学术成就的现象在韩國、 中国、菲律宾和新加坡也十分明显


而在美国,特设学校则对学生的人口统计、分布、性别都考虑得很周密某些对此表示 怀疑的人擔心学生最终主要是男性,并居住在富裕的地区由于国家开办的特设学校要对它 们的立法机关负责,做到公正、平等因而招收新生时公平的原则与学生的学术水平同样重 要。一般来说学生人口的 60%是完全根据学术水平被录取的。其余 40%是根据生源的分 布并考虑到性別和种族的平衡被吸收的。

尽管根据上述原则来选择新生但美洲黑人和拉丁美洲人在美国特设学校仍只占很小比 例,比如在伊利诺伊高等院校,61%的毕业班学生是高加索人28%是华裔,5%是美洲 黑人4%是拉丁美洲人,2%是其它少数民族在南卡罗来纳学校,80%毕业生昰高加索人 10%是美洲黑人,10%是亚裔

3、特设学校的扩充计划 区分特设学校和普通学校的特征之一就是特设学校在自己的服务范围内向普通学校及其教师提供帮助。这些扩充计划采取若干形式为从其他学校来的学生和老师实施夏季培训计划是十分受欢迎的活动。当夏令培训计划在苏联开展时实质上它就作为考察申请者的一 项活动。美国的夏季培训计划可能也是用来考察申请者的但是,它的主要目的昰帮助来自 普通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以提高数学和科技知识并且完善教学计划。许多美国特设学校有远程教学的特色特设学校或其附属嘚高等教育机构通过校内通讯 设施向其周围的普通学校提供教学课程及教师培训。比如印第安纳高等院校招收了了周边 的 250 多个学生,教授象 AP 物理学AP 微积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人体遗传学,汉语 和俄语等专门课程这类课程在普通学校中是不开设的,但可以通过特设学校学习目前的 通讯系统利用电视和计算图象提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指导教师通过双向通讯同时为现场 及远方的学生上课。百里之外嘚学生能象现场的学生一样向教师提问

随着利用网络作为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发展,特设学校很可能使用这些设施进行不同的扩 充活动敎师面对教师的网络系统能使得这些从事数学及科技的有创造力的教师交流各自见 解,特设学校中图书馆及实验室的资料可通过网络提供給尖子学生们
除了利用通讯和网络扩充活动外,许多特设学校还组织研讨会和教师培训研究班来帮助 普通学校的教师完善他们的教学计劃及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虽然,俄罗斯和美国的特设学 校为其它学校准备了课程及指导材料但在很大程度上特设学校的课程资料没有被推广。这 可能是因为特设学校的课程水平超过了普通学校所能接受的高度然而从长远看,在特设学 校的课堂和实验室中用来教学和测試的课本、课程材料将在普通学校推广

4、特设学校的匈牙利起源

Loren Eotvos  爵士在获得物理学方面的博士学位之前,接受过一个私人的教育他的專业性的旅行使得他去了英国和法国。他十分钦佩剑桥和法国的 Ecole Normal Superieur 的数 学和理科方面的教学纲要他对家庭教师的纲要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潒,这些纲要是为学生 们参加剑桥的荣誉学位考试和法国的 Aggregation 考试而写的在布达佩斯, Loren Eotvos 爵士担任过教育部长的职务虽然任期不长,但他卻在那儿创立了 Eotvos Jozsef 委员会 以便为即将形成的中等学校训练教师。

Eotvos 意识到如果匈牙利想要在二十一世纪的欧洲起重要作用那么就必须发展囷提 高中等教育。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有资深的教师。Eotvos 认为匈牙利的大学生历 来来自于富裕的家庭,很难说服他们充当教师Eotvos Jozsef 委員会负责搜寻来自于工人阶 层的最聪明的学生。Eotvos 正确地预言只要给这些学生免费的高等教育他们是愿意在学 校中教书的。虽然 Eotvos 在委员会開始工作前离开了教育部但作为布达佩斯大学(现在 是 Eotvos Jozsef 大学)的教授和教务长,在 1894 年 Eotvos Jozsef 委员会开始工作后他经 常用自己的财力来资助它。

说 Eotvos Jozsef 的委员会是成功的是一种保守的说法这个委员会配备了精干的学者和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都是从艰苦的考试和面试中挑选絀来的Eotvos Jozsef 委员会 的教员数量可以和当时任何的师范学院相比,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和 Ecole Cuperieur 师范虽然一些 Eotvos Jozsef 委员会的学生只当了一段时间嘚老师,但是仍然有许多杰出 的毕业生献身于中等学校的教学

当 Eotvos Jozsef 委员会的毕业生进入匈牙利,特别是布达佩斯的中等学校的时候一些 莋为数学和理科尖子中心的中等学校出现了。教会派 Lutheran 大学预科Minta 大学预科以 及以后的 Fazekas 大学预科都是最杰出的。这些学校采纳了 Eotvos Jozsef 委员会的哲學和方 法通过竞赛和考试的体系来吸收有才干的学生。来自于布达佩斯以外的学生经常和教员的 家庭一起被安排宿舍和伙食。正是由於这些布达佩斯的学校才导致数学和理科天才学校 的思想构成的产生。在匈牙利以外这些学校对数学和科技世界的贡献并不出名。Lutheran、Minta 囷 Fazekas 大学预科的毕业生有 John von Neumann,George Polya,Paul 的贡献是不会被忘记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 名 Eotvos 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这不仅是因为他在物理学方面的工作也因为他对理 科天才教育的贡献。正是因为有毕业生们开办的 Eotvos 委员会和天才特设学校的存在才 给理科天才教育带来巨大的贡献。然而瑞典皇家学院没有向 Eotvos 颁奖这项提名也没有 兑现。

5、 俄罗斯英才教育的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当 A.N.Kolmogorov 院士访问匈牙利的时候,他会见了匈牙利 的數学家以及大学和中等学校的学生们十年以后,当苏联发生危机的时候他回忆了 他在匈牙利的经历,并打算用它来给苏联的理科和数學教育作出贡献

20 世纪 50 年代晚期,苏联政府采纳了工艺教育学术教育中断了,学生们到工厂 和农场去获取实际的工作经验大学根据学苼相应的工作经历来决定是否让其入学。苏 维埃科学团体的主张导致了对创办供住宿的 Internat 中等学校的认可这些中等学校招 收那些被认为是聰明的孩子。Internat 学校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和基辅开 始工作并由每个城市的主要大学主办学校在数学和理科方面增设了教学纲偠,创办这 种学校的目的是为培养计算机技师提供工艺上的校正人员

但是,得到大多数数学家和科学家支持的特设学校运动不是没有人批评也有人对 特设学校的原则表示异议,因为他的目标是为被选出的少数人提供特别的学习机会然 而特设学校的支持者坚持说,学生們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事实上,由于所需要的仅 是才能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亲培养出的孩子很可能被选中。俄国的特设学校并没有提 高下一代的普遍的智力水平它只是有助于天才学生的班级,这些学生会在最好的大学 中继续他们的学习特设学校加剧了科技精英和普通民众间的差距。

另一项不公正出现了──性别的不公正特设学校的女性少于 20%。对于提供住宿 的特设学校来说女性就更少了。部汾原因是父母亲不愿使女孩子们离开家尽管女孩 的入学人数很少,但教师们经常报告最好的学生是女孩在俄国好象没有人特别关心这 個性别上的偏见。在俄国的任何特设学校要招收女性申请人的教学计划没有得到实施。

俄国人争论的方面是有关把重点放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数学


/理科特设学校来说是合乎时宜的。俄国物理──数学学校的教学计划侧重于数学和 理科方面的教学。这些教学计划严重的失衡俄国的特设学校没有能在特有的领域中创 造出声誉,相反人们还是觉得它兼顾各个方面一些科学家认为对特设性学科的掌握要 比掌握艺术、音乐、文学、语言和社会科学更重要。

他们的观点是那种知识可以独立地取得教育家们认为综合、广泛的教育可以给包括 数学和理科在内的任何职业打下基础。两方面没有能妥协、失衡问题仍然是俄国天才学校的 一个公开性的重要问题

Kolmogorov 學校(莫斯科第 18Internat 学校),不久就成为评估其它学校的标准圣 彼得堡的 Internat45 和西伯利亚以及基辅的 Internat 学校用不同的思想建立了 Internat 学校。 然而这些學校的差异仅是由于主办者的利益所引起的细节问题上的不同。在格鲁吉亚和亚


美尼亚创办了其它的物理/数学 Internat 学校就在最近,俄国的葉莎琳纳堡也创办了 Internat18 学校现在这个学校正式的名字是 Kolmogorov 物理─数学学校,它是俄国典型的 住读特设学校这个学校的声望仍然如此地高,鉯致于进入这个学校比进入莫斯科地方大学 还难现在,仍然有 20 多个尖子学生正在申请竟争入这所特设学校的几个剩余的名额!

Kologorov 学校同时采用二年和三年的教学计划在这些计划中包括广博的研究班课程, 特别教师的课程和传统的课程学校的教案包括特别课程、解决问题嘚会议、竞赛和“晚间 讨论”。大多数班级有几名教师──一名资深教师和一或两名资历较浅的教师Kologorov 学校的毕业生经常留校充当年轻教師。各个系的课程计划由各个系自己来写入学考试和课 程的考试也由各个系自己安排。各个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实际需要来安排栲试

Internat45 学校毗邻圣彼得堡,座落在郊外这样的位置到城市和圣彼得堡大学都不方 便。人们曾经计划过把 Internat45 学校移到城里现在的地理位置既影响了招生工作,又影 响了和大学的院、系的合作真是太不恰当了。Internat45 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和 Kologorov 学校十分相近其它同时代的 Internat 学校嘚教学大纲、手段与成就与圣彼得堡 及莫斯科的同类学校相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新西伯利亚的 Internat 学校的独特之处在于, 它与新西伯利亚夶学及新西伯利亚科学研究中心都有联系在那里 Internat 学校的学生可以 使用他们的实验室资源。有人将这种三方(中等学校、重点大学及研究所)结合的方式称为 天才教育的“西伯利亚模型”

最近,YKatherinaburg 学校成为 Internat 学校名册中的一所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由 于“自由市场”民主国镓们急速转变而引起经济、社会状况使家长们不愿意承担孩子们旅 途费用以及在城市居住的危险。因此YKatherinaburg 学校就成为在新的区域(莫斯科与圣 彼得堡)开设的 Internat 学校之一。这些学校是设制用于招收更多的地方的天才学生

① 俄罗斯全日制数学—物理学校:

现在,大多数 60 年代嘚“计算机技师”高等专科学校被转制成正式的全日制数学—物 理学校其中的一些学校就相当于寄宿的 Internat 学校。每年全日制数学—物理學校在全 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重大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都有十分成功的竞赛表现。从这方面来说 它已经取得了优势。

莫斯科第五十七铨日制数学—物理学校是全俄最好的特设学校之一学校的高级教师将 这成功归功于“德克萨斯教学法”。这种方法参考了 R.L. 摩尔的方法論。他在德克萨斯 大学的很长的一段教学中实践了这一理论“德克萨斯教学法”(或者说是“摩尔教学法”) 鼓励学生不要依赖讲义、敎科书及参考资料而独立地建立数学定理与方法。而老师的角色由 传道者转变成引导者与顾问第五十七学校的学生也学习数学—物理的基础课程。但最具挑 战意味的工作是他们的讨论会、研究班及学术研究任务在这些内容里“德克萨斯教学法” 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Anichkov Lycee 学校開办于 1991 年它座落在圣彼得堡一处上流街区,使用了一种由 “德克萨斯教学法”论编而来的教学法Anichkov Lycee 学校的入学是由学生在数学领域或


数學俱乐部的优秀成绩而决定的。这些数学俱乐部是由“创新之家”(Palace of Creative Activity 类似中国的少年宫)“创新之家”是一个青少年宫的网络组织这些“出色”的俱 乐部参与者,无论是 Lycee 学校的两年制还是三年制的学习都被邀请去参加一个为期两个 星期的暑期课程班。在那里他们的成績将会被认真评定。1995 年有六百多人经历了这 样的评定,只有四十名被选入学校

Anichkov Lycee 学校的指导教学计划(包括必修基础课在内),都是用來使学生适应和 大学的系科顾问一起工作论证与推导新的研究课题。这种合作的成果报告将会提供给一个 专题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的成員包括圣彼得堡全市及至更远地方的教师与教授。

第五百六十六学校──另一所圣彼得堡的特设学校是新西伯利亚的典范。第五百六十 陸学校附属于圣彼得堡物理技术研究所及其下属的研究实验室第五百六十六学校的学生接 受大学课程的教育,并且每周在研究实验室的專职人员指导下进行实验室操作


②东欧的其他特设学校 在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及波兰,数学—物理全日制学校也在实行之中以前在波罗的
海国家,保加利亚及罗马尼亚这类学校也开设过。然而在俄罗斯,格鲁吉亚和乌克兰 Internat 学校看来受到了限制。东欧的特设学校嘚入学考试虽然不如它们的俄罗斯同行那样 需要大量的时间但却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并且其教学计划是具有挑战性的这些学校的全 部課程包括了相当于大学一或二年级水平的内容。

6、 美国的天才教育与特设学校

70 年代初随着公共法律第 805 节 91 条 230 款的通过,有天赋的天才儿童甴联邦 政府来确认、选拔这些孩子被赋予资格可以接受特别的教育计划的教育与指导。这些 待遇超过了普通学校的教学计划所提供的条件由于联邦法规,开始对全美的教育工作 者施加了影响政府建议为有数学及理科天赋的儿童设立特别的教育计划与特殊的学校。 国家數学教师委员会为数学天才的成功下了这样一个定义:1、天资;2、动机;3、信心 和 4、经历及机遇这些参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需要鈈断改进以此使成就人才 的机会最大化。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的定义包括了那些用传统方法确认的天才与早慧学 生但在这一名单上还偠加上那些被过去的定义排除在外的学生。

政府正在考虑一项关于数学与理科天才教育问题的议案那就是创立寄宿学校以及 相应的高等專科学校。美国教育家们相信为学术型的天才儿童设立的中等学校可以给予 孩子们较好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下,他们的平均沝平会逐渐适应于最高水 准而不是平均或最低的水准。在特设学校的学习生活被设计得既严格又赋有挑战性 在寄宿生活中,学生们与智慧相当的同学生活在一起这一安排是为了起到支持与鼓舞 的作用。


美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对美国教育中关于特设的中等学校的制度也不昰全然没有想 法正如苏联的批评家们一样,一些人认为这种学校可以通过给那些享有特权班级提供 合适的特殊教学待遇来选拔这些天才Φ的精英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设立数学和理科天才 的特殊学校是有代价的。它转移了对其他学校的投入最初议案中关于住校的观点也受 箌了批评。因此有些教育家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应该呆在家里在那里,他们可以 在自己父母的指导与关心下健康成长

特设学校的倡导者们摆出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也许就是,天才学生在与他们旗鼓相 当的同学一起学习的环境下能够茁壮成长哈佛的心理学家 Nathan Glazer 在他有洺的 陈述里总结了这一观点:“在任何我们追求卓越的地方,卓越其本身的进展需要优秀人 物之间友情的滋润与竞争的促进”

在许多州忣学校区,支持数学与理科天才特设学校的证据是有说服力的而且开始 设立这类学校,而在其他的州及学校区这类学校的反对者又占叻多数。特设学校在一 些州被采纳──是否会促使所有的州都去创立这样的学校这一问题将留待以后才会有 结果。

①美国第一所特设学校:

可以这样说以公众名义资助的面向中学数学及理科天才的特设学校是从 1938 年开始 的。那时在纽约成立了 Bronx 理科高中,Bronx 理科高中的成立昰由纽约市立大学教授、 科学家及教育家的一纸联名请示书而促成的因为这所市立大学的教员中有许多欧洲移民来 的教授,联名请示书嘚签名者们要求在 Bronx 为天才学生设立特殊中等学校这些人中有的 在欧洲的特设学校中工作过,甚至有来 自于匈牙利特设学校工作的经历囿些人则在匈牙 利的特设学校中工作过。这样匈牙利的经验不仅影响到了苏联特设学校的建立,而且还延 伸到我们美国这里来支持数学忣理科天才特设学校的创造

Bronx 理科高中是一所全日制学校,设有为天才学生安排的包括数学与物理在内的一套 特别的教学计划尽管它无論在教育目标还是在课程上都没有匈牙利及苏联的学校那样的复 杂,却仍然保持着学术水平优异的声誉它在纽约的姊妹学校 ──Stuyvesant 高中,昰十 九世纪四十年代作为优秀人才(特别是数学方面的)的汇集中心而涌现出来的这两所全日 制学校──Bronx 理科高中、Stuyvesant 高中──为全纽约嘚天才学生,特别是数学与理科 的天才们提供了深造的机会。

第一所为数学与理科天才们设立的州际的州立寄宿学校是北卡罗来纳数學—理科学 校。它是在 1978 年由州议会建立的1980 年秋季招收了第一批学生。但是北卡罗来纳数学— 理科学校的建立也不是没有争议的杰出人財论与平均主义论之间的争论在参议院讨论会上 开始了。而这一切发生在建立学校之前北卡罗来纳州参议院的一项表决结果是平局──┅ 半参议员支持建立特设学校,另一半则拒绝接受为北卡罗来纳的数学及理科的天才少年建立 特别学校的提议北卡罗来纳州参议院的主歭者,副州长先生的一张投票打破了平局支持 特设学校的建立。


北卡罗来纳数学—理科学校是从一所空置的医院里开始起家的这所医院位于北卡罗 来纳州一个叫 Durham 的地方。学校成功地将这所以前的医院改造扩建成为一所现代的寄 宿学校的校园。因为这个学校不是由北卡羅来纳州教育局领导们管理而是北卡州大学体系 的一个分支机构,所以它在选择教员设计课程,为师生编制特别教学计划等方面拥有楿当 大的变通余地

② 美国其它的特设学校:

在北卡州数学—理科学校开始的以后 25 年中,有 15 所以上的同类学校以及一些全日制 学校和寄宿淛学校在全美建立起来第一个与北卡州学校竞争的是路易斯安娜数学—理科及 艺术学校。在 1980 年路易斯安娜学校得到州议会的许可。三姩后这所学校在一个空置的 社区学校开学了这个学校在路易斯安娜州一个 Nachetoches 的地方,毗邻州立西北大学的 校园与大学的密切联系给学校提供了利用其教员及实验设备的机会。

第三个为数学及理科的特殊天才们开设的寄宿学校是由伊利诺伊州众议院创建的1986 年,它正式开学叻伊利诺伊数学与理科高等专科学校是由它自身的董事会管理的。它通过 伊利诺伊高等教育局接收它的筹款如同苏联的同类学校一样,伊利诺伊高等专科学校应该 把它的成立归功于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Leon Lederman 博士──的倡议 伊利诺伊数学及理科高等专科學校在一所空置的高中教学楼里开学了,并一直使用它们的校 园学校招收 10、11、12 年级的学生,而绝大多数美国其他地方的数学特设学校只招收 11 与 12 年级的学生

根据北卡罗来纳学校、路易斯安纳学校及伊利诺斯学校的模式开设的其它特设学校包 括:新泽西州的理科进步高等专科学科;阿拉巴马州的艺术学校;伯明翰的数学及理科学校; 在莫比尔的阿拉巴马数学及理科学校;在卡森的加利佛尼亚数学及理科高等專科学校;在佛 罗里达州圣匹兹堡的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在曼西的印第安纳理科、数学及古典文学高等专科 学校;在莱姆斯顿的缅因州理科与数学学校;在伍斯特市的马萨诸塞州数学及理科学校;在 哥伦布市的密西西比数学及理科学校;在俄克拉哈马市的俄克拉哈马州理科與数学学校;在 哈兹韦尔的南卡罗来纳理科与数学学校;在但顿的德克萨斯数学与理科高等专科学校。

在美国的特设学校中德克萨斯数學与理科高等专科学校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为实现 Julian Stanley 的一个提案而建立的Julian Stanley 是约翰·霍普金森大学天才教学计划的主 管。Stanley 倡导将一个提前的夶学入学教育计划作为一种教育天才的合适的模式德克萨 斯高等专科学校与北德克萨斯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校所有的教职工都是夶学的师资 学生单独入学,参加常规的有大学学分的课程的学习住在大学寄宿宿舍的特殊区域里。

1983 年在州议会同意以后,俄克拉哈馬理科与数学学校于 1990 年开始运转这所学 校在许多方面与北卡罗来纳及伊利诺伊的学校是相同的。它的学校本身是独立的但在它的 许多敎育计划及研究活动方面都依附于周围的一些高等教育机构。


印第安纳高等专科学校在特设学校中也是十分独特的它与波茨坦大学教育學院开办的 K-12 实验学校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它与波茨坦大学很近这使得它有机会去利用大学的教 育与图书馆资源。如果印第安纳学校座落茬很偏僻的地方的话这种机会是不可能得到的。

座落在莫比尔市的阿拉巴马数学与理科学校是 1991 年开办的它代表了私人集团与公 立教育の间的一种伙伴关系。州议会提供过一些运作的基金但购置设备和工具的主要花费 是由私人提供的。尽管学校拥有自己的教育场地它仍与南阿拉巴马州大学合作,以便使学 生可以利用大学的实验室与图书馆资源

前面提及的关于所有学校目的与意图的陈述都特别地提到叻数学与理科。有一些学校 比如印第安纳州及路易斯安纳州的高等专科学校,也特别强调艺术与古典文学有意思的是, 在大量宣传这些学校的词句中并不包括“天赋”与“天才”这些字眼在教育界及社会中, 杰出人才论与平均主义论之间的争斗依然十分激烈因而特設学校感到应该慎重对待将自己 宣传为专为天才们设立的学校。而所有的学校确定强调了为州和国家以后的各领域杰出人才 而培养学生们嘚重要性他们时常强调全球经济的竞争需要最高学术水平的人才资源。

7、其他国家的英才教育

① 英国的英才教育与公学

17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英国的国民教育几乎全部集中在教会的手里。宗教改革以前 英国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受教育的只限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子弟而且完铨是家庭教育。资 产阶级革命后特别是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广泛地使用童工客观上 要求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1833 年英国国会决定,每年拨款 2 万英镑作为学校经费 揭开了国家对教育控制的序幕。19  世纪前半期英国中等学校的基本类型仍旧是公学囷文法学校。这些学校的共同特征是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教学占统治地位形式主义和脱离实际生活的现象非常严重。从 19 世纪中叶起还出現了寄宿制的女子中学和带实科性的中等学校。这类学校对古代语不重视 而偏重于数学、物理、自然、历史、地理、语文和现代外国语。由于这类学校与生活比较接 近所以发展很快。公学是一种私立的寄宿学校全靠私人捐助维持,拥有大量校产不用政府资助,也 不受政府干涉学校的设备条件异常优越,师资水平也很高学费昂贵,学生生活优裕宗 教气息很重。之所以称之为公学有一种说法是洇为这类学校以培养学生成为“公职”人员 为任务。学习内容以希腊文、拉丁文和人文学科为主着重培养“绅士风度”。学生毕业后 大蔀分升入牛津、剑桥等名牌大学最著名的有伊顿、温彻斯特、哈罗等九大公学。英国政 府中的重要公务人员均毕业于这九所公学


英国嘚中等教育在传统上是属于贵族阶级或至少是中产阶级才能享有的权利。在中等 教育结构上一直是由那些保守的和偏重于古典主义的公學起着主导地位的作用。近代自然 科学的进步经济发展的推动,开设英语、现代外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绘画、 体育、音樂和手工业等课程的“现代中学”纷纷建立起来在英国的中等教育中起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冲击下公学也增加了适应经济和現代科学发展需要的科目,然而偏重古典 的传统没有改变。而公学的培养具有“绅士风度”的英才的作用日益明显与其他国家不同 的昰,公学更注重人文的培养
1977 年,在约旦国王侯赛因银色周年纪念时(25 年)一项约旦特设学校的计划开 始了。选择周年纪念学校作为校洺实际上是对侯赛因国王及诺尔王后对约旦教育在经 济上所承担义务的一种赞赏。诺尔·埃尔·侯赛因基金在 1985 年由王室创立这一基金 昰用来支持周年纪念学校及约旦的其它教育项目。经过了十五年的计划建立了这所为 天才学生开办的独立全日制寄宿,男女同校的中等學校

1993 年 9 月,在约旦的首都安曼市郊的一块临时校址上学校开学了。来自不同社


会经济背景与地区的 87 名全约旦最出色的 9 年级学生被选拔參加入学考试1993 年以 后,每年都有一批相当于 9 年级水平的学校进入这个学校1997 年,第一个毕业班将会 完成他们 12 年级的学习

在安曼俯视图嘚显著位置上正在建造一所拥有学生宿舍和其它设施的新教学楼。这 一计划是为了提供教育计划与设施以此来吸引约旦以及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天才学生。 这个校区将包括一个综合图书馆现代化的语言与计算机实验室。一个音乐戏剧中心以 及运动设施这个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将成为远东地区的教师培训中心。中心将 保证为前来培训的教师提供特别的教学计划

虽然周年纪念学校为天才们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必修课程,但它对数学与理科是十分 强调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一门特殊的课程,它是用来提高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的研究、创造及决断能力更是校方十分强调的。

在菲律宾已经建立起一些特设学校这些学校是仿效美国诸如 Bronx 理科高中而为 那些有天才的學生开设的。马尼拉理科高中和菲律宾理科高中分别始建于 1963 年和 1964 年她们为全国范围内那些在数学和理科方面有天赋的学生提供了一些富囿挑战性的计 划。同时供学生住宿的设施和奖学金制度有助于允许那些贫困的但有才华的学生入学。


这些理科高中课程安排中所包括的數学课题的难度远远超过了那些常规学校在这 方面课程设置上的难度同样,在普通高中课程安排中找不到的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 面的┅些课题而在这样的学校中是被强调的。这些理科高中挑选入学新生是建立在对 他们各领域才能的测试与同学或家长的会谈,以及他們以前所属的学校和教师推荐的 基础上的

④新加坡的特设学校: 在新加坡,数学和理科方面的天才教育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所中学她们汾别是盎格

鲁─切尼斯中学,拉斐尔斯女子中学和拉斐尔斯男子中学允许进入这些特殊学校的条
件是非常苛刻的,因为学生们必须在初等学校的三门学科的考试中都获得 A+的成绩每 年只有 3%到 4%之间的六年级学生能够取得这种要求很高的分数。符合这些初步要求的 学生还必须参加三项入学考试其中两项是──数量推理和概括思维推理──包含有大 量的数学和理科方面的内容。

这类新加坡中学为天才教育所制定的计划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值得信赖 的辅导制度。被精选出的学生与一些科学家和数学家一起工作这些科学家和数学镓都 与某些大学或学院有关,这样便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研究能力从而使他们的知识水平 上一个台阶。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常常会与他们茬当地大学里工作的辅导老师继续保持联 系

从 70 年代开始,韩国的教育学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为那些有天赋的学生提供一 些特殊的机會,使他们能够“面临更多的挑战获得某些特殊的经验,最终使他们能够 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潜力”韩国的第一所理科高中于 1983 年在汉城建立。从那以后 在韩国的其它地方相继开办了另外的十四所数学─理科高中。

这些特殊学校班级的规模为平均每班 30 个学生与此相比,普通高中平均每班大约


有 50 个学生而在这些学校中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为 10:1 ,远远低于普通高中的比例 这些特殊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必须在怹们所教授的学科领域中取得过硕士学位,并且他们 必须证明过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申请到这些数学─理科高中学习的人是相当多的。大约每七个以上的申请者中只有 一个能取得这一资格这些特殊学校既接受走读学生,也接受住宿的学生这样用来鼓 励郊区的学生申請入学。入学的标准包括学生们以前在数学、理科、历史和英语的考试 成绩都是 A并且这些学生被列于所有学生中水平较高的 1%中。一些囸在发展中的入学 测试手段将于 1996 年实行申请人的面试也将被包括在将来的筛选过程中。

这些数学─理科高中的教学是根据 90 年制定的一份課程安排来计划的这份课程 安排是建立在一个没有年级区分的,适应于个体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上的这种体系能加速学生们对知识的悝解,并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在这份安排中,45%以上的时间用于 对数学和理科的学习从而使学生们能学习到高一层次的内容。另外它還包括一些科 学实验和数学问题研究活动,以及在计算机、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一些选修课程

⑥以色列的特设科技计划: 在特拉维夫和巴埃兰的一些大学为高中里的天才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加快数学学习的计划,通过一些特殊的考试和课程加以承认并给予大学的学分菲尔德科技学校利用在普通学 校中所没有的专门实验设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开设出一些非全日制的、课外的课程。 然而这些计划对匈牙利嘚大学预科或某些美国的学院来说并不意味着“特设学校”因为她 们一直在为数学和科技方面在天赋的学生提供特殊的机会。

以色列艺術和科技学院于 1990 年成立在耶路撒冷这个学院把在艺术和科技方面有很 高天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并且在教育上强调这两方面的相互训练因为这所学院的组织者 相信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现代社会中,“鉴赏力、理解力和知识无论对艺术家还是科学家以及 他们各自领域”都是臸关重要的这个学院的基本成员是整个以色列范围内,在高中学生中 有相当高能力和天资的那部分学生该学院把各个层次的人群中有領导潜力的学生集中起 来。当前的学生来自整个以色列的八十多个社会团体它们包括信仰宗教的和怀疑宗教的犹 太人,以色列的阿拉伯囚在集体农庄、城市或乡村出生的移民。现在整个学院的注册学生 已达 167  人

另一个目标是来自全国各个社会团体的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姩级的学生这些学生虽然 在学习的资质和领导的才能上有潜力,但他们并没有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有利条件他们也 需要提高自己的能仂。这群学生正在从事一项称为发现计划的延伸性计划以色列现在已有 36 个团体正在执行这项计划。这项发现计划是从 1987 年开始实行的现茬约有 1500 名年

为了加深这种在知识上取得成就的概念,艺术和科技学院作为一个艺术与科技夏令营的 东道主在发现计划中挑选出参加者参加者的选择任务由当地的教师承担,他们所确定的人 员是将来进入以色列艺术和科技学院的最合格的候选人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内,组织鍺为那 些有才华的八年级学生提供学习某些学科的机会这些学科经常不出现在高中低年级的教学 中。这个夏令营的课程安排中包括动物學、化学、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论、哲学和艺 术等

另一项由 Weizmann 学院合作进行的计划是于 1988 开始的数学与音乐的夏日考察营。 这项计划集中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为那些在数学或音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一个互相 学习的场所,每年夏天大约有 40 名学生参加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英才教育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干扰1977 年,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 技大学联名开设英才少年的特别班级而这项建议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在文化大革命长达 十多年期间流失的人才而带来的损失。与北京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有联系的一些高中为 渶才学生们提供了“数学与理科特别班级”以帮助加快他们的学业进度。在这些班级 中英才学生只花费四至五年时间完成六年中学课程,而且他们的课程是经过进一步充 实的少年班的毕业生们大多数在一流的大学中主修数学与物理。由于少年班的成功试 验有人建议設立特设教育英才学生的学校。

英才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是为数学与理科英才们提供更加充实的课程教育学校的 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昰为参加包括数学、物理及化学奥林匹克在内的国际竞赛准备参 赛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水平的比赛结果被作为国家学校入学的依据学生们的年 龄还很小,却经历了高强度的选拔国家学校的课程是由相关的北京大学以及其它中国 的一流大学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与化學家教授的。

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重点学校为有天赋的学生在 数学、理科及其它领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重点学校常常是从属于大学与研究所的以 往重点学校多数不是寄宿学校而是全日制学校。

重点学校要服从教育部为中国所有的中等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但政府鼓励重点学 校充实与扩充教学内容来满足有余力的学生的要求。重点学校的老师是从中国的师范大 学的优秀毕業生中挑出来的同样的,重点学校的设施特别是实验室与计算机设备也比 普通学校要好

1978 年 3 月 22 日,《人民日报》于头版刊登消息: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正式成 立21 名学生入学深造。少年班是什么政府的解释是:在国家指定的高等学府内特设的,并由 15 岁以下的智 力超常儿童组成的班级民间却俗称它为“神童班”。在老百姓的心中“神童班”无异于是一个培养高科技英才,造就华罗庚、陈景润、錢学森等顶尖科学家的地方他们理由简 单而实在,不满 15 岁就上了大学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后,理所当然是要去制造原子弹、宇 宙飞船和哆解几道新“哥德巴赫猜想”的!关于少年班的规定在中国广大的初、高中学里,确有一批占同龄人 1-2%的天资聪颖、 智力超常、学习努力并在学科中表现出特别才能的学生。为了摸索对这些学生进行特殊教 育的途径并积累经验,一九八五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在部分普通高等学校中试举办少年

招收少年班的普通高等学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复旦 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 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学校少年班的招生对象为德智体全面發展、智力超常、学习成绩优异、年龄在十五周岁以下 的初、高中在校学生(不包括高中应届毕业生)。符合少年班招生条件的初、高中茬校生 经所在学校推荐,直接向招收少年班的高等学校报名

招生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普通高等学校报经国家教育部同意后单独考核,甴招生院校自 行组织考试时间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同时进行;另一种是参加全国普通高等 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先由招生学校预选后发给考生准考证同时明确考试类别科目,并通过 考生所在地县级招生办公室考试答卷由招生院校评阅,录取后由学校发给考苼入学通知书 并报考生所在省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备案


2、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978 年的春天,在勇于改革与创新的中国科技大学这块敎育园地里诞生了一种新型 的办学形式———大学少年班。


年轻的科大少年班迎来一批又一批智力超群的少年到今年为止,已招收来洎全国各地 的 710 多名 15 周岁以下的大学生已毕业的 15 届共 550 人中,72%考取了国内外研究生100 多人已获博士学位,这个比例远远高于普通高校本科生

中国科大少年班创造了中国教育界一系列“最”: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1 岁)、研究 生(15 岁)、博士(23 岁)、副教授(26 岁)、教授(30 岁)

茬中国,人们常称智力超常的少儿为“神童”这些孩子或入学早,或在中小学阶段一 路跳级而在进入少年班前的入学考试(全国统一高考)中,成绩往往高出一类本科线几十 甚至上百分中国人才研究会有关领导认为:“科大少年班是智力超常少儿及其家长十分向 往的哋方,是把这些孩子培养成为杰出人才的摇篮”

繁重的高等教育课程,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少年班学生每天早晨由班主任或体育 敎师带领,在宽广的校园里跑步、打球;每天下午坚持课外活动一小时;每周有两次体育课 和三次课外体育辅导;还组织了排球队、足球隊、围棋队等经常进行比赛。许多学生家长 反映孩子进了少年班以后,改变了过去爱静不爱动的习惯个头长高了,身体也结实了 Φ国科技大学曾对少年班每个学生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等 23 个项目的测试,从 3000 多个数据中统计出各项平均值与全国同龄少年平均值相仳,有 83%的项目超过全国平均值

科大少年班的学生有几个共同特点,即家庭教育比较好早期智力开发得力;学习生活习惯好;有自己的┅套学习方法。他们 70%以上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其中父母是中小学老师 的占多数。中小学老师比一般知识分子更懂得如何‘早期诱发’启迪智力,并且重视培养 和调整孩子的学习兴趣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朱棣文教授博士后的 87 级少年大学生庄晓 威,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泹她的成长与父母的早期教育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庄晓威的父母 都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师,当他们得知学校与苏州中学联办了少年班预备癍就把当时年仅 12 岁、但已显现聪明天资的女儿送去。在其父母看来“当普通教育满足不了孩子对知识 的渴求时,让孩子接受超常教育昰正确的”

经早期智力开发的孩子,成才期也明显提前少年班第二届学生陈永聪,曾以全国第二 名的成绩考取中美联合招收的物理学研究生在美 6 年,他撰写了一系列受到学术界好评的 学术论文1989 年,他满怀报国之情回国任教并从事高温超导微观机制研究,30 岁时成 为科大最年轻的教授少年班大学生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们聪明,更因为他们有良好的非智 力素质尤其是较好的心理素质。少年班班主任、心理学副教授孔燕认为绝大多数少年大 学生都能以平常心清醒看待智力上的优势,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他们都表现出勤奋刻苦、 踏實肯干的精神。

现在中科院植物所工作的 79 级学生钟扬他已承担国家和中科院研究课题 10 多项,目 前正在从事国际上刚刚起步的一项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研究细胞生物学分类他与美 国一位教授合作创造出生物分类新模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1990 年毕业的聂建林,缯为深圳华为公司完成了 1000 门局用程控电话交换机的软件总 设计工作1995 年又率领几个年轻人创办孚瑞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高科技产品——— 计算机电讯应用系统语音智能平台和集中管理型电话瞬间计费器并成为原邮电部认可的全 国标准产品。

据追踪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尐年班毕业生在从事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里的交叉研究或实 际工作,而且能另辟蹊径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1984 年入学的黄沁于 1988 年提前毕业 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读研究生,毕业后受聘到华尔街某大型证券公 司工作在这个世界上金融、证券业最发达嘚地方,他以数学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立了 自己的投资理论,作为该公司副总裁主管对外投资工作。年仅 27 岁的黄沁是进入华尔街 金融界高层领导的少数华人之一
13 岁考进科大少年班的施展,毕业后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一举攻克著名数学难 题“关于布朗运动的数學模型”,刚届而立之年就已成为法国居里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在美国加州大学的少年班学子张家杰是世界上第一位认知学博士。

78 级年龄朂小的大学生张亚勤凭着自己在数位影像技术方面的研究成就,在年仅 31 岁 时就当选为美国 EEEI 院士这是美国电器电子工程领域的最高荣誉,在其设立以来的 110 年中张亚勤是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一位。


中科大少年班在短短 20 年的历程中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光辉的前景。严濟慈、 方毅、宋健等国家领导人以及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等都看望过中国科大少年班学生 并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和赞扬。现在老师们在授课之余,十分注意培养他们谦虚谨慎、勇攀高峰的作风和献身科学事 业的精神并取得一系列出色的成绩。陆续完成学业的各届少年大学生正以自己的才能, 报效祖国

少年班的成功,不仅在于为国家培养了杰出人才鼓舞和激励无数优秀少年儿童勤奋好 学,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英才教育的强烈兴趣和重视其社会意义和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大 学少年班自身的存在

少年班的特点固然是“少”,却决非为“少”而少以致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其真正 的成功之处(包括入学前学校、家庭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当孩子需要得箌某种教育的时 候一点也不耽搁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本身具有的潜在能力得到及时而充分的开发 反过来说,如果把注意力放箌这一点上同样的开发究竟是 3 岁进行还是 5 岁开始,就要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了大家一定注意到,人在十一二岁、十三四岁上就显礻的才能 往往是在自然科学或艺术的某些领域,而人文科学方面就不多这是因为,在人文科学方面 成才离不开一定的社会阅历,这僦不是少年班能解决的像复旦大学的两位女辩手,虽已 远不止“15 周岁”在她们尽显风流的领域却是极年轻的。同时人的才能又是多種多样 的。有专利的那位孩子不一定能进少年班却不妨碍他将来在科学发明方面有独到成就。

孔子说“有教无类”“有教无龄,因材洏异”为的是告诉家长、老师,正确定好自 己的“工作着重点”弄清孩子想学什么并满足他们,比想当然地要他们学这学那重要得多; 弄清孩子什么时候适合学什么并帮助他们比不顾客观条件、硬把教育年龄提前再提前更妥 当。从道理上说每一个孩子只要体格发育囸常,就有了成器的基础如果因为施教不当而 未能成才,那是教育的责任

1984 年后,随着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成立与发展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主要城市, 一批重点大学的少年班相继成立与之相适应的是一批实验性小学、中学也开始推广、尝试 对英才儿童的培养与研究。天津实验小学、北京市第八中学等学校建立了超常儿童(少儿) 实验班一些与北京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有联系的重点高中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也 为英才学生们设立了“数学与理科特别班级”,以帮助加快他们的学业进度

在这些班级中,英才学生只花费四至伍年时间完成六年中学课程而且他们的课程是经 过进一步充实的。少年班的毕业生们大多数在一流的大学中主修数学与物理


北京市第仈中学超常儿童教育实验班(少儿班)创办于 1985 年,每两年招一个班毕
业的学生(年仅 14 岁)绝大多数进入了国家重点大学,大学毕业后半数以上在攻读硕士、 博士学位。参加工作的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有的还作出了杰出贡 献

4、上海市南洋模范Φ学九七届(4)班的实验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九七届(4)班是一个数学理科特别班,坚持了高中三年的优秀生教育实验这个实验班的形成和教育敎学并不偏重智力天赋,而是更多的强调认知特点的独立性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个实验班特别注重国家利益第一的爱国主义敎育与社会 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德育作为整个教育核心来进 行。在课程教学中又强调了研究型课程的实验。96 年 7 月的暑期课程96 年 12 月的“管 理、创新、21 世纪”为主题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等一系列研究型课程实验,为中国的 素质敎育、课程改革作了勇敢的尝试和探索他们大胆地在高三升学考前夕作研究型课程学 习,向传统的应试教育提出了挑战努力把学生从單纯的为考试而学习,单纯地追求解题技 巧和证明中解放出来提出“科学探究式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


经过三姩高中教育教学,在政治思想方面:全班四十三位同学全部加入了共青团三十 八位同学先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参加了为期兩年的党章学习小组学习在学业 方面:4 位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本─硕─博联读班;5 位同学考入上海交通大 学试点班;3 位同學以优异成绩考入由国家教委举办的上海复旦大学理科基地班;2 位同学 考入上海同济大学试点班;3 位同学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的文理科基地癍;4 位同学作为优秀 生保送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硕─博联读班。共 21 位同学提前进入大学联读班、基地 班、试点班占全班人数的 49%。茬那么多的优秀生分别进入大学以后其余同学在高考中 获得数学平均成绩 134 分,物理平均成绩 129 分等令人赞叹的优秀成绩在科技学习方面:12 位同学组队的数学竞赛小组在国际、国家各级数学竞赛中获得 23 人次的一等、二等、三 等奖,学生们的科技小论文在上海青少年科技讨论會、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上海交通大学 亿利达发明比赛等各项评比中获得优胜奖??对于中国数学理科优秀生的创新教育的探索 取得了顯著的成绩并为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全面发展中国英才学生的教育、培养体系,提 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实证分析

96 年,美国哥伦比亚夶学著名数学教育家 Bruce R. Vogeli 特地赶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 作实地调研,回美国后向美国教育界作了全面的广泛的介绍97 年、2001 年两次邀请负责 该实驗班教育教学的熊晓东老师赴美作学术交流。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九七届(4)班的数学 理科优秀生创新教育实践和经验得到了中国各级政府的肯定

1978 年,为适应中国建设四个现代化早出多出优秀人才的需要英才教育作为时代呼 唤的一项新生事物,冲破了禁区在中国的科学、敎育领域建立和发展起来。20 多年来 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对英才学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例如创办了各类英 才教育班、设计了英才教育课程、对英才学生的成长作了各方面的实验研究,其中包括比较 研究、个案研究、追踪研究等20 多年来,中国的英才教育总体上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 但成果还是巨大的。中国的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少年班华东师范大


学附属第二中學、北京市第八中学、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九七届理科(4)班、上海市实验学 校、天津实验小学等学校的英才教育实验各有特色,取得了显著嘚成绩一批批英才学生以 较短的年限、优异的成绩、健康的体魄,完成了中小学和大学的学习任务目前,多数人在 国内外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英才教育为国家的各方面建设,特别是在 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现代科技为标志的高科技领域输送了一大批杰出的年轻人才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的英才教育的开始和迅速发展完全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分不开的,是与 政府大力支持、扶植分不开的英才教育已作为中国科学和教育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在 茁壮成长


1、 关键最后取决于国家利益的需要 卋界各地对英才学生的教育持有不同见解,设立数学和理科特设学校既得到支持又面临批评和挑战一方面,支持者认为特设学校能为国镓培养栋梁之材Kolmogorov 认 为苏联等国家数学和理科特设学校的建立是国家繁荣的重要因素,在美国、韩国、中国 许多特设学校的倡导者都是傑出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他们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在犹太学 校和新加坡、菲律宾的特设学校,人们认为普通学校也许不能为数学和理科的尖子生们 提供适合他们的智力教育

反对者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他们相信为天才学生作出特别规定对于国家提出的平 等教育的保证是背噵而驰。基于以上看法批评家们指出特设学校作为特殊的学校会减 少其它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在俄罗斯随着住宿和全日制特設学校的增多,造 成了中等学校的“人才外流”大多数优秀学生从普通中学转入特设学校。一个俄罗斯 的教育学家公开批评“特设学校昰教育体制上的一个毒瘤”在中国,教育家们担心受 过专门教育的毕业生们产生一种自负和优越感将造成长期的社会后果。在美国特设 学校迫切树立一种“学校精神”,而这可能在暗中滋长了学生自负感自信与自大对于 青少年,即使是天才少年都很难精确划清界限。

关于特设学校的争论本质将聚焦在国家利益的需要和公平接受教育的问题上支持 者引用了英才学生极富个性的多种多样的学习进程忣学习方式,许多教育学家认为普通 学校不能提供适合他们个性培养的空间支持者们认为只有在个性发展受到鼓励,教学 计划又富有挑戰性的学习环境下这些天才们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批评家们也认同天才的个性但认为许多个性从中无法得到培养,在批评者们看来 忝才学生必须学会如何与那些才能不如他的人一起工作。他们认为只有当天才们的数学 和理科才能在一个特定环境下发起有创造性的活动時这些才能才得以真正的发展。因 此由不同类型的人组成的一个合作团体比起在特设学校中的研讨会和实验室更能为天才学生提供更富创造力的环境。

当关于为天才们选择特设化教育还是综合性教育的讨论在俄罗斯、中国、韩国十分 激烈时美国的特设学校已特意采纳┅些课程,如艺术和音乐以保持各个学科领域中 的“平衡”。同样地美国的特设学校通过把 40%名额分配给不同类型的学生,从而避 免叻在俄罗斯出现的性别等不平衡现象但美国关于课程和性别不平衡现象的解决方法 可能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对于这些问题的争论不可能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 双方的极具说服力的争论都能从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支持自己的论点或驳倒对方的观点。 关键最后取决于國家利益的需要

特设学校在东欧以外存在的时间不够长,因而特设学校的纵向考试结果对学生及其 所在国不产生什么影响在匈牙利特設学校的历史已经有八十年了,一种向往成为杰出 人物的趋势在学生们中间发生了但很难说学生们的这种感觉在多大程度促使他们成为 匈牙利著名的数学家和科学家。类似现象在俄罗斯也很明显那里的特设学校的毕业生 们希望能直升大学并且在数学和理科方面得到专门承认。在当今的俄罗斯进入西方的 理想大学或科研机构深造的机会被看作是参加特设学校的一种目标。

2、 特设学校的国家利益第一教育 特设学校对社会的冲击将来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特设学校需要可观的资金和运转投资,政府期望特设学校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结构改造作出贡献以回报国家为支持特设学校所作的投资。由于特设学校为一个学生提供的教学费用是一个普通 学校学生的 3 至 6 倍唏望得到所谓“投资的回报”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幸的是许多情况下这样的回报并不能实现。在东欧和俄罗斯特设学校的毕业 生带着怹们改造的“市场头脑”首先离开他们的祖国,即使在特设学校招生时人才外 流就很明显。最近组建的美国数学奥林匹克代表团中的 5 名荿员是来自前苏联的移民 其它的国家代表团,如阿根廷、乌拉圭、以色列也都得益于俄罗斯特设学校的人才外流 如果原来的那些国家早知道今天的局面,恐怕对特设学校支持会大打折扣

虽然,从美国向国外移民不太可能给美国的特设学校带来很大问题但由于这些特 設学校都是州立的,这就不得不令他们对迁往其他州学习和工作重新作出规定在科技 方面不知名的州可能发现它们的特设学校毕业生都箌硅谷和波士顿和纽约的科技发达地 带找工作。但这样的情况并没在北卡罗来纳发生当地 70%的毕业生都留在该州工作。 如果州立特设学校的毕业生迁出该州的现象持续发生则对该州公民的纳税产生负作用。

由于特设学校的增加而造成在某一地区的人才外流可能比一个国镓或州的人才外流 造成的社会影响更大在圣彼得堡地区有 6 所特设的数学─物理高中,招收了近 2500 名 学生所有被录取的学生都是靠他们这方面的天赋。这个数目代表了该年龄层的 5% 当这部分 5%的学生从普通学校选拔出来后,那么留下的班级中必然缺少数学和理科 方面的尖子。在圣彼得堡区的数学和理科奥林匹克赛中只有 1%的获奖者来自普通学校


这种类型的人才分流如果发生在北卡来罗纳或伊利诺斯,必将受到学生家长的抗议、指 责其取消了平等教育的机会可以料想到那些在普通学校任教的教师所受的挫折,他的 班上的尖子生们都被奪走了庆幸的是在美国,特设学校还很有限不会产生明显的人 才分流。

在约旦的犹太学校为避免人才外流采用了一个成功的策略该校的人口较少,如果 有 400 名英才学生从该校迁出这些人的缺少将引起重视。学校的计划是成为中东地区 国际性英才学生集中地这样就可避免学校中优秀人才的流失。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成功的英才教育必须是强调国家利益第一的教育。要教育英才 学生们努力学习攀登科學高峰,将来为自己的祖国振兴、繁荣、强盛作出自己的贡献

3、21 世纪展望 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中,为数学和理科英才们建立的特设学校和教育计划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只有在苏联,特设学校的教育在 1980 年前占主要地位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中特设学校会继续发展。美國欧共体,太平洋沿岸国家和新兴的经济体在科技 方面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国家对于特设学校的需要将不断上升。同时基于信息时代嘚 哲学家们─科学家和数学家与普通公民之间差异的增大,将会引起进一步的关注历史 经验告诉人们这种对立总是要避免的。

幸运的是信息时代本身可以解决这一由于不平等教育机会所带来的社会冲突现代 化教学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数学理科特设学校的所有教育资源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教 学、远程教学使其让所有的学生所共享。在下一世纪课堂教育可进入世界性的数学、 理科资料库,被特设学校及其它所有学生共享科学家们的指导,大学科研设施的利用 与及和世界各地的水平相近的学生交流,这一切都将为城市、乡镇的学生突出的和普 通的学生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所有的资源都向学生开放让学生们从中各取所需。

21 世纪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获取信息,并敎会学生进入资料库的技巧这样,特设 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隔阂将越来越淡薄直至消除。特设教育的支持者们认为将来能 够且应该給予英才学生特殊的教育并通过通讯把资料传递给普通学校。这就是二十一 世纪英才教育的前景写给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的一份囸式报告

谈数学、理科优秀生创新教育的六个方面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九七届高三(4)班三年高中教育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1.独立性认知特点昰优秀生成才的优越基础


2.重视认知特点缺点部分纠正是优秀生能否成才的必要条件
3.优秀生的教育必须从行为规范抓起,从建设健全的人格抓起
4.优秀生教育必须抓理想教育
5.优秀生教育必须抓集体利益第一、国家利益第一的教育
6.优秀生教育必须突出一个创造性
1)在班级活动中首先注重的是主体性教育
2)在学科教学中,提高孩子们的学力水准
3)在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4)培养孩子们现代的先进的理論意识和思想
5)号召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追求卓越

这份报告是一份作了将近三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得出的初步报告所作 的教育实验是围绕着中国数学、理科优秀生创新教育的研究课题展开的。

经过三年高中教育教学在政治思想方面:全班四十三位哃学全部加入了共青团,三十 八位同学先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参加了为期二年的党章学习小组学习。在学业 方面:4 位同学以優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本─硕─博联读班;5 位同学考入上海交通大 学试点班;3 位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由国家教委举办的上海复旦大学悝科基地班;2 位同学 考入上海同济大学试点班;3 位同学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的文理科基地班;4 位同学作为优秀 生保送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夲─硕─博联读班共 21 位同学提前进入大学联读班、基地 班、试点班,占全班人数的 49%在那么多的优秀生分别进入大学以后,其余同学在高考中 获得数学平均成绩 134 分物理平均成绩 129 分等令人赞叹的优秀成绩。在科技学习方面:12 位同学组队的数学竞赛小组在国际、国家各级数學竞赛中获得 23 人次的一等、二等、三 等奖学生们的科技小论文在上海青少年科技讨论会、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上海交通大学 亿利达发奣比赛等各项评比中获得优胜奖??

培养 21 世纪卓越人才是时代的需要。这一份报告是向人们说明在这三年内,我们是 怎样对优秀生进行敎育教学实践的和我们对中国优秀生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谈数学、理科优秀生创新教育的六个方面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九七届高三(4)癍三年高中教育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市重点中学集中了一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像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九七届高三(4)班 更是市重点中学学生Φ的数学、理科优秀生。他们中的几乎每一位都是未来的科学家、教 育家、企业家。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是整个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工程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独立性认知特点是优秀生成才的优越基础

1. 优秀人才与创造性 纵观古今中外的风云人物他们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嘚思维是创造性的,他们的思想是创
造性的他们的行为是创造性的。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创造性人才的这是因为
任何一项創造活动都是把现有的观念或方法或理论进行突破与创造,它没有现成的方法、途 径可以遵循它必须打破旧有事物的束缚,寻求和探索噺的东西而且这个过程是一个充满 艰辛和困难的过程。

例如教育改革不仅需要解决课程设置的改革,教材的改革还要解决课堂教学方法, 教育技术的改革然而现存的既定规则与我们的目标是有矛盾的,有的甚至是对立的不可 共存的。要获得改革的成功我们只有咑破事物的现存方式,根据时代的需要设置新的课 程,编写新的教材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其怹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是一样,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高科技成果向现实 生产力的转化等等,都是不断地在破旧创新


对新生倳物保持强烈的敏感,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不断地萌发一种迫切的强烈 的变革周围的愿望,不停追求创新在这一意义上讲,优秀人才与创造性是划等号的

2. 独立性认知特点和创造性 我们南模九七届高三⑷班的学生是经过多次选拔考试,集中起来的一个班级集体甴于
选拔考试不同于一般水平考试,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能力考试它不仅需要考生扎实的基础知 识功底,而且需要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辩能力等各种能力。所以 这个只占同龄人 1-2%的学生集体形成的表象是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其本质是一群具有相同 认知特点,相近性格特征的人的集合

他们的认知特点可以简单地这样描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常常是在自 己做某事情 前对别人是怎麼做的,怎么想的进行了解,并根据这些了解到的外界情况来改变或决定 自己的行为然而他们有自己的特点的认知风格,他们常常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只管按自己的知觉或思考去作判断和采取行为,不因外界环境而轻易改变

在学习过程中,许多人特点是依赖于周围嘚感知场景倾向于对环境做出整体的把握, 易受当时情景的影响相信权威,把周围的人的脸部表情作为一种信息来源对他人很敏感, 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知识获得社会技能。而他们在感知物体时能把物体从场景中区分出 来,能解决在不同场景中出现的同一问题和稍作改变的问题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评判标 准和价值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积极努力,不喜欢客套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分析、 判断能力。

独立性认知特点使他们能够很快地理解接受和运用一般人比较学习困难的进行抽象概 括的知识和理论。他们能善于抓住咾师对各种典型知识概念、习题特点的概括而不太依赖 老师为了讲清某个概念而费尽心机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他们在理解时能迅速抓住关键性词 句,对知识实质进行分析综合不论是繁杂的定量分析,还是简扼的定性分析在学习中, 他们不仅容易接受书本上已有的知識理论而且还能不断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问题。

这种独立性认知特点必然带来创造性总结分析事业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物的特点,這些 具有创造性人才都不愿意人云亦云他们能顶住众多人的压力,形成自己的判断并能坚持 自己的判断,他们轻易不改变自己独立形荿的思想、不动摇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独立性认 知特点和创造性的关系的密切性和必然性。

3.独立性认知特点的从小教育培养 学生的依存性认知特点还是独立性认知特点在初二、初三这个年龄段时开始逐渐显示,高中阶段逐渐定型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应处于从极端依存性认知特点到极端独立性认知特 点这样一条连续直线上的某一个位置。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形成虽有天赋的部分,但出生后 的婴儿期、幼兒期、少年期、青少年期的成长环境接受教育、个性发展等因素是极为重要 的。

同一个家庭出身的兄弟姐妹由于从小跟随父母长大,還是跟随爷爷奶奶长大会在认 知特点上出现差异;相同组合的教学平行班,由于不同老师的较长时间教学会在认知特点 的比例上出现差异;每一个小孩由于各个年龄段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学校也会有阶段 性的差异。

任何人只要他愿意付出一定的努力,都富有创慥力他们都具有创意的潜质,问题是 被开发的程度独立性认知特点的形成是一种早期教育的结果,它使孩子们成长有了一个优 越的基礎所以我们要重视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注意对学生独立性认知特点的培养和提 高

二、重视认知特点缺点部分纠正是优秀生能否成財的必要条件

1.关于独立性认知特点缺点

  • 请您直接点击【练习】标签下的【推荐练习】按钮选择练习时间(这是一个区间)、教材,点击【教材】后会弹出一个新页面,请选择您要推荐练习的单元之后在頁面下方勾选不同的练习方式,点击【保存练习】最后点击【确认推荐】,系统会提示您推荐练习成功请点击【知道了】,就可以轻松推荐练习每个班级每天最多推荐1次练习。

  • 您点击【首页】标签右上角的【批量推荐练习】按钮先选择要批量推荐练习的班级,然后選择时间、教材以及要推荐的练习点击【保存练习】,最后点击【确认推荐】即可批量推荐练习了

  • 您点击【首页】标签右上角的【暑假练习】按钮,即可看到您暑假练习的推荐情况

  • 教师登录后请在【练习】标签下找到对应班级练习的【调整练习】按钮并点击,您可以洎行调整要更改的项目然后点击【保存并推荐练习】,调整完成(因为练习已经推荐,可能会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做练习了建议咾师不要轻易调整练习哦~)

  • 教师登录后,请在【练习】标签下找到对应班级练习的【删除练习】按钮点击即可删除已推荐的练习。(因為练习已经推荐可能会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做练习了,建议老师不要轻易调整删除练习哦~)

  • 练习到期后登录教师账号,在【练习】丅点击对应练习的【检查练习】按钮;已检查完的练习可在【练习历史】标签下,点击该班级练习所对应的【查看详情】进行查看

  • 请您直接点击【练习】标签下的【推荐练习】按钮,【选择教材】区域即可添加教材

  • 可以请您直接点击【练习】标签下的【推荐练习】按鈕,点击【选择教材】区域的【添加教材】右上角可以选择年级,然后选择教材点击【添加】即可

  • 请您直接点击【练习】标签下的【嶊荐练习】按钮,点击【选择教材】区域的【添加教材】最下方有您选中的教材,单击即可删除操作完成后点击【添加】即可。

  • 【練习】标签下选择【练习历史】点击对应练习的【查看详情】,可以查看学生的单次练习的成绩明细

  • 【练习历史】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叻往期练习的详细信息。包括检查练习时间、班级、练习及练习详情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直观的了解学生完成练习的状态,同样也可以幫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 在您检查练习时候,点击【检查练习】然后点击学生所对应的【写评语】,有两种方式:
    (1)在写评语窗口中展开评语模板列表点选您需要的评语并发送即可;
    (2)在右侧空白处,自己编写评语点击【发送】即可。
    如果想给已检查过的練习写评语请点击【练习历史】中对应练习的【查看详情】,点击【写评语】即出现写评语窗口

  • 这个时间只是一个标准,超时了不会影响任何操作

  • 可以补做。在学生账号中的【学习中心】页未完成的练习后面有【补做】的按钮,但补做完的练习老师看不到成绩补莋完成的练习,老师不增加园丁豆

  • 可以,选择相应单元选择要留的练习保存即可。推荐练习时同一本教材选择完一个单元的练习后,点选另一个单元的图标之前选择的练习不会被清空。

  • 【学习报告】是指老师推荐练习时选择同步试题检查练习后生成的报告,里面包含了学生的总题量、听力题数量、笔试题数量和练习次数等老师可以点击【查看报告】查看到每个题的平均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起教育科技面试通过率高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