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是人工智能与支付吗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移动支付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标签
热门资源推荐支付+人工智能改变你的消费习惯
  智能手机不仅改变了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而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不带钱包和银行卡出门也不会有什么障碍,因为现在甚至连路边的煎饼摊都能接受移动支付。
  零售商The Co-Op调告预测,2025年将会有65%的超市、便利店内的交易事务都将通过手机终端来完成。未来,人脸识别支付等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的支付手段或许将成为人民日常支付的主流。
  回首二十年前,人们还不敢想象计算机会走进每个家庭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物件,可随后就被革命所带来的洪流卷上一个又一个,我们不断感叹于时代不留情面的变化却又享受其中。同样,我们可能还没意识到就在身边的人工智能,可这才是现代人工智能的本来面目――以任务为中心,拥有广泛多样的智能系统,成为人们隐形而忠诚的朋友、员工、助手、智能管家、安全卫士…而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依赖智能带给我们的便利和效率。
  银盛支付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创新的路上从止步,“通过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将关注点聚焦到每个人,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更有温度的服务,”银盛支付相关负责人透露,银盛是少数同时拥有支付牌照和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目前,银盛通信170卡用户超过30万,为银盛支付打造个性化增值服务提供了基础。在未来,银盛支付将继续不止于支付,全方位“支付+”的探索。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05/19 14:4505/19 10:0305/18 10:1505/18 10:1505/18 09:5705/18 09:5305/17 10:39
互联网金融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和讯声明】和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为商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移动支付的三个发展趋势与五个技术
00:10:00来源:互联网
[摘要] 如果仅仅是从移动支付或者叫金融支付工具的角度来看移动支付的话,可能会局限我们的一些认识,或者会影响我们对整个移动支付推进过程当中的一些工作。
  首先,从银联这个角度上和大家分享移动支付怎么从金融工具到服务模式的一些变化。现在我们感觉到移动支付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如果仅仅是从移动支 付或者叫金融支付工具的角度来看移动支付的话,可能会局限我们的一些认识,或者会影响我们对整个移动支付推进过程当中的一些工作。
  移动支付未来可能会往这三个方面发展:
   第一、移动支付工具应用于更多的支付场景中。未来金融支付工具会从单纯的金融工具,发展为涉及一些行业垂直领域里面的一些服务,并在场景化、个性化方面 发生出一些变化。实际上无论是商户、用户角度来看,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商户已经不仅仅关注于过去银联给商户提供的基本的服务功能,现在更多关注到提供的这些 支付外附加的服务功能。从用户的角度来讲,用户不仅仅是为了消费一笔服务、或者获得一个服务、或者购买一个商品去支付一次现金,用户可能更希望的是在支付 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支付工具到跟他的应用场景做一个有效的结合。实际上现在手机已经变成每一个人很紧密的一个部分,手机支付或者移动支付可能更多的是要为 消费者在消费场景,或者在服务场景当中去实现一些支付的功能。移动支付环节的一个最大的变革,可能就是支付环节的彻底消失,这个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第二、移动支付助力O2O产业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O2O不一定非常准确的能反映出移动支付的一些方向来,无论是从线上到线下,还是从线下到线上,其实 这两个方向都不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正是因为有了移动支付的工具,使得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因为每一个人实际上生活在现在互联网时 代,这两个世界当中可能都有一些它的作为,去获得需要的一些服务。如何把这两个场景更好的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大家需要去关注的。简单的来说线上线 下一体化,更多的关注于怎么从线上线下更加综合的为大家提供一些服务。
  第三、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将更为重要。过去我们会认为移动支付在发 展过程当中,为满足其便利性的有点,在一定程度上就要牺牲一些安全性。或者注重了安全性,在一定环节就要牺牲掉便利性。但是随着一些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 、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支付下一步会在便捷与安全两个方面实现同步提升。便捷与安全这两个对移动支付来说都十分重要的特性,在当前的科技发展 的条件下完全可以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基于上述移动支付三个未来发展趋势,下面的五项技术将对其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一、支付标记。支付标记化技术作为全球支付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其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敏感信息无需留存,持卡人卡号与卡片有效期在交易中不出现;
  2、支付标记仅可在限定交易场景使用,使得支付更安全;
  3、支付标记灵活性更高,与传统银行卡验证功能相比较,支付标记综合了个人身份与设备信息验证、支付信息附加验证、风险等级评估等功能进行交易合法性识别和风险管控。因此,支付标记化不仅可防范交易各环节的持卡人敏感信息泄露,同时也降低了欺诈交易的发生概率。
  第二、受理终端智能化。传统的POS终端已经存在几十年,但基本的功能没有大幅度的变化。现在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老旧的支付终端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移动支付发展的需要。未来的智能终端的一定也会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实现快速的发展。
   第三、可信执行环境。银联的最终目标是打造移动支付业务运行的可信执行环境,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的安全威胁。质量和安全的有利结合,协同发展是今后标准 的重要演进方面,为实现对产业的有效引导,标准将在产业产品经营保证的基础之上,推动部分领先企业达到较高标准,逐步向其他企业普及,最终完全纳入标准与 认证的普适要求中,促使产业整体形成和良性可持续发展。
  现在的智能终端,从硬件层面上已经可以运行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一个保持现有的开放性及便利性,另一个系统负责保障敏感信息的安全可控。这也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第四、生物特征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对于移动支付使用者来说是一项很方便的技术。
   第五、。人工智能会涉及到应用场景化的一些要求。场景计算就是要根据用户获得服务的场景要能计算出,或者能够预测出用户未来要发生一些什么样的 动作。实际上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一些行为特征分析技术,这一块如果应用的越来越方便,要让金融的支付变成隐形,甚至会使得大家不太刻意的关注移动支付 本身。人工技术智能在未来移动支付领域里面一定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郭雷]
《安防知识网》一个服务号 二个订阅号 微信服务全面升级
转载声明:凡文章来源标明"安防知识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安防知识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安防知识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OFweek
物联网
讯:上班乘车,手机轻轻在感应器上一刷,车票就买了;到了公司,手机自动感应门禁,门就开了;在食堂吃饭,可用手机刷卡买餐&&这就是方便快捷的手机
移动支付
。现在,这种支付方式迎来了统一规范时代。5月1日,移动支付的5项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1~5部分)》已经正式实施。  据悉,该5项国标包括了移动支付射频
LTC3895 是一款非隔离式同步降压型开关稳压器控制器,驱动全 N 沟道 MOSFET 电源级。其 4V 至 140V (绝对最大值为 150V) 输入电压范围允许用高压输入电源或者用具有高压浪涌的输入电源运行,因此无需外部浪涌抑制器件。LTC3895 在输入电压降至 4V 时,以高达 100% 的占空比连续运行,从而非常适合汽车以及重型设备应用。
Strategy Analytics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Q3,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比上季度增长2%达到4500万。苹果以23%的全球平板电脑市场份额保持第一,三星则下跌至13%。华为表现优异,平板电脑出货量已连续四年实现年同比正增长。
注册会员免费申请杂志及下载本站所有案例调研报告
据Frost&Sullivan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安防与监控...
本周最受欢迎排行榜
资讯产品技术方案
安防知识网服务号
深度报道产品、提供解决方案
专家解读技术、最新行业资讯
举办线上线下活动/研讨会
下次自动登录云收单合作热线
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
文章来源:四九八网络发布时间: 10:50:34热度:3833
& 根据市场调研得出,2016年,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量达到58%,预计未来的10年移动支付的发展将不可估量,移动支付带动实体和线上交易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国家GDP的发展,随之出现了很多移动支付的公司和平台,加速了移动支付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用户对移动支付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多的用户都接受移动支付的过程,移动支付提现出便利性、实效性、快捷性、时尚性,那么,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移动支付的八大发展趋势一、移动支付向城镇和乡村渗透率提高。移动支付从城市发展开来,并且持续不断地推进到农村,现在很多农村的大小便利店都可以实现微信和支付宝支付,移动支付走向平民百姓的家里,带动了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三农的发展,为农村的经济打开新的出路。二、移动支付的用户小额高频的交易趋势更加明显。根据数据表明,移动支付的用户小额高频的交易数据明显增加,由于这个现象的出现,很多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代理商、手机厂家等在这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2017年,产业各方都将继续发力小额高频领域,力争在不同的行业、商家、交易场景商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支付选择。三、移动支付推动了O2O等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移动支付的发展带来了商业模式的新契机,出现了移动支付金融行业、移动支付在线订餐、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移动支付APP、移动支付开发等等一系列的新商业契机,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就业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给国家经济带了积极的影响。四、移动支付推动了新的营销模式的发展。由于移动支付的发力发展,产生了新的营销模式,这些基于移动支付的实体商家,推出了在线餐饮,不仅仅能实现客户在线订购,还可以起到推广和营销的作用。还有一些实体商家通过线下支付的方式,消费者可以自动关注商家公众号,为下次促销活动做了客户沉淀,移动支付具有吸粉的功能。五、移动支付助力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支付,需要手机作为支付终端,所以移动支付的发展,必然需要手机设备不断更新,推动了智能手机、基于NFC的芯片、自动售货设备等电子产品的更新。六、移动支付覆盖率越来越广。根据2016年的数据统计,农村地区网上银行开通数累计4.29亿户,金额高达152个亿,交易笔数为50亿笔。移动支付走出国门,移动支付推动了境外支付的发展,方便了国内居民出境旅游团购,更是带动了移动支付的市场。七、移动支付的用途越来越多。随着移动支付开始被市场所认可,移动支付开始在各种场景中被使用到,比如转账付款、生活缴费、机票预订、在线点餐、在线KTV定票等等。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不限地域等优势,与传统的支付相比,更具有其便捷的优势。八、移动支付的普及率越来越多。移动支付已经和我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根据去年的数据统计,用户的移动支付的交易行为多发生在移动端,占比70%左右,目前移动支付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手机支付所养成移动支付的六大发展前景一、移动支付与穿戴式设备结合。说到穿戴式设备,不得不谈及苹果手表,目前苹果手表趋向与用户的健康、运动为主题,由于手机的聚集的功能对比手表来说更优优势,所以目前手机支付还是为主体,未来如果手表取代了手机,那么移动支付的基于设备终端将会发生大的变革。二、苹果支付全球普及。在移动支付发展的中国,看到如此大的市场,苹果曾一度想发展中国的支付市场,可惜,作为全球手机用户最大的国家,还是没办法占领中国这巨大用户的市场,但是笔者可以想象得到,苹果对于整个市场的把控能力和技术能力,未来苹果支付将有可能取代现有的支付方式。三、免密支付成为支付趋势。移动支付就是为了进一步解决用户的便利的需求。所以行业上的很多从业者更是提出了新的支付解决方案,比如生物识别,指纹、人脸、虹膜等生物认证方式等等,以实现更多的交易,移动支付的免密支付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四、微信和支付宝引领互联网POS潮流,微信和支付宝作为移动支付的巨头,通过几年的发展,积累的一定的用户,具有先天的优势,微信在移动支付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产品线开发,比如微信小程序,微商城等等,更是推动了互联网模式发展契机。五、NFC支付方式普及。大家都支付NFC支付在很早之前被日本广泛使用,现在日本的NFC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更是非常普及,未来NFC支付方式将在中国与卡紧密结合,打通互联网,甚至拓展到电商等互联网行业。六、人工智能与移动支付紧密结合。人工智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那么人工智能怎么与移动支付结合起来,举例分析,比如把支付结合到人工智能里,如果需要购物等等,只需要通过人工智能完成,当然这个未来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未来移动支付的前景将不可估量。
原创作者:四九八科技。禁止转载,本文链接:
相关文章阅读
您关注的城市合伙人案例
山西合伙人
感言:自从加盟了云收单,让我成为一个支付创业自由人,实现了财富、时间、空间自主支配。相信在四九八科技下,我们会越做越好
大连合伙人
感言:四九八是我们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贵公司为传统经济提供一个线上营销和线下支付结合的方案,有四九八,我们有信心,相信明天更美好
云南合伙人
感言:贵公司不断创新和进步,为我们做更多好的产品,为我们谋取更大的利益
|聚合支付的使用场景互联网“自主”创新渐入佳境|人工智能|移动支付|互联网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互联网“自主”创新渐入佳境
  对于想要抢占“产业新高地”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毫无疑问是“安家立命”之本。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早期,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主要采用借鉴海外企业、主打模式的本土化创新与重商业生态、轻技术研发的情况,而近年来,不少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中国互联网巨头越来越看重在前沿和底层技术方面的投入和布局。
  对此,董事长李彦宏直言:“技术引领才是推动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为了坚持自己的技术信仰,李彦宏带领下的百度仅在2014年就砸出近70亿元的研发费用,堪称大手笔。其实不仅是百度,阿里、腾讯等国内领先的互联网企业也同样在众多用户无法直接感知的技术领域疯狂“烧钱”,一些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如科大讯飞、大疆创新等也都同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功底。这种“自主”化的创新趋势,正在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构筑起新的差异化竞争力。
  百度牵头 中国有望抢跑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21世纪科技领域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其发展将极大地提升和扩展人类的能力边界,对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国家竞争优势乃至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国际上包括、、、脸书等巨头均将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技术引爆点,且纷纷砸入巨额投资展开研发与竞争。
  在国内,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提出了建议国家主导建立人工智能发展平台的“中国大脑”提案。“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积累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如果能在国家战略层面制定针对人工智能的全面推进计划,将是我们国家实现弯道超车、提升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绝佳机会。”
  百度早在2013年就开始推进一个名为“百度大脑”的前沿项目,集中了世界上最强大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已经可以做到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百度大脑既需要人工智能算法,也需要云计算中心提供硬件支持。百度大脑通过深度学习来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参数规模达到百亿级别,构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深度神经网络。
  据了解,百度在国内拥有十几座云计算中心,为满足人工智能在计算和存储上的高要求,还投入使用了4万兆交换机,并在探索10万兆交换机。百度还是全球首家将GPU用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并规模化商用ARM服务器的公司。截至目前,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累积近500项核心技术专利,申请地域遍布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布局深度和广度在全球范围内均属领先。
  百度将这些整合在一起,就形成强大的存储计算能力,从而可以进行多样的并行计算,支持生成、配置针对不同应用和场景网络结构,从而为人工智能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目前,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领头羊,更在国际上占据重要位置。以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深度学习”为例,2014年底,依靠在语音识别技术方面相关技术突破,百度在深度学习领域的发展甚至已经超过国际巨头谷歌与苹果。
  伴随技术研究的不断突破,百度目前已经成功推出筷搜、百度Eye、DuBike、无人驾驶汽车、小度机器人、百度识图、百度魔镜、天眼等诸多“黑科技”产品,其中部分产品更成功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未来想象空间十分诱人,一些应用还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比如将百度大脑和大数据结合的百度预测平台,可以用在流行病领域,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流感数据,得到疾病预测地图,为中国健康与医疗提供帮助。
  多方角逐 生物识别技术正受追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从按键到触屏的转变成为交互方式变革的关键,生物识别、情境识别以及全方位感知技术将在未来应用与各种硬件设备和现实生活场景中。因此业界有预言,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这些新一代的人机交互方式也将给迅速发展的移动支付技术带来全新的变化。
  在过去的很多年,NFC是最为热门和广为人知的移动支付技术之一,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移动支付市场,移动支付技术开始加速演进,类似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指纹识别及刷脸支付等新型的移动支付技术逐步兴起,并与生物识别技术深度融合,在支付效率和支付安全上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
  依托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技术,生物识别完成支付的时间非常短,在减少用户支付操作步骤的同时,还提升了购买体验。而就安全性而言,相比用数字或字母构成的密码,人体的生物特征更加独一无二,而且生物识别技术可以与现有的数字密码形成有效补充,甚至在部分场景和环节,其安全性远超数字密码。
  目前全球的互联网巨头都在探索基于生物识别的移动支付应用。在国外,苹果已经发布了Apple Pay,支持Touch ID指纹支付,瑞典一家公司开发的生物识别系统能够实现用手掌扫描支付,三星日前也宣布将推出首款虹膜识别平板,未来将实现“眨眨眼就能支付”。
  在国内,包括阿里、腾讯、翼支付等众多企业投入研发力量进行移动支付技术的开发。以为例,此前已经推出扫码付、当面付和指纹付,而且简单的声波支付技术已经可以在支付宝的当面付中使用,通过一台手机使用支付宝发出声波信号,另一台手机或者自动售卖机进行简单的接收识别从而实现快捷支付。今年支付宝全新的声波支付还将可以直接支持识别人声,即根据每个人的声音波纹的不同来进行认证。不仅如此,今年3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还在汉诺威CeBIT展开幕式上演示了支付宝与face++合作研发的Smile to Pay扫脸技术,在购物后的支付认证阶段通过扫脸取代传统密码,将摄像头对准面部进行扫描,一旦认证成功即可完成支付,能达到超过99%识别率。目前虽然还没有正式投入商用,但是未来将被应用于阿里巴巴在全球的支付、开户认证等业务领域。
  各大巨头通过不断创新的移动支付技术,进一步拓宽移动支付场景,培育用户,推动着移动支付市场的不断壮大。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14年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9924.7亿元,同比上涨了391.3%,预计到2018年国内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有望超过18万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 钱玮珏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techsina或新浪科技)。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 支付领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