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对会计人材素质的培养了怎样的人材

您的当前位置:&>&
大学培养人才信任危机该如何化解?
来源: 长江网
  “网络可以解决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问题,大学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
  “我们的大学是否足够关注每一位学生,真正关注他的品格、兴趣和潜质?”
  “为什么今天培养的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又略显不足?”
  不久前,江苏省苏州市,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的2016高等教育创新年会上,多位学者指出了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中的种种问题。(日《人民日报》)
  大学培养人才遭遇信任危机,乃至《人民日报》发文三问,质疑在培养人才方面大学缺乏更多的责任,尤其是在时代改革的今天,国家最需要人才的关键时刻,大学却不能承担重任,这如何不是大学教育的悲哀呢!
  大学为什么在教学中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呢?或者是当今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呢?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呢?那就是大学教育的出发点有问题,其问题表现在哪里呢?正如相关新闻所讲,在招生时拿出洪荒之力,只要是成绩优秀的,恨不得拿出挖墙角的力气来,就是想把高考尖子招到学校之内。而招收之后呢,没有做到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乃至让高考状元在学习过程中泯然众人矣。
  再者就是现在的大学教育更重视自身的功利性,在招生工作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尤其是重点高校,在招生时所做的文章更说明了功利性在其工作中是严重存在的。如新闻中所说的掐尖招生,和自主招生,一方面是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是为高校敛财,名声与金钱成了高校追逐的最大利,这样的高校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能够取得突出成绩吗?
  高校在招生工作中有逐利行为,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却显得低调了,重点高校教学提升的责任并不高,非重点高校更是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在教学中缺乏改革创新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但缺少实践,尤其是缺少动手,让很多毕业的学生,走入社会时不知所措,感觉自身学习到的知识根本与社会不相适应。还有就是大学教育自主性较强,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不主动,学习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起不到对学生的督导作用,学生怎么能够在学校学习到知识呢?而这样的事件表现在哪里呢?近日相关新闻媒体也曾经曝光,那就是南京林业大学对49名挂科太多的学生进行劝退,还有就是西安一所大学对挂科的学生叫家长,这些事件出现,再次证明了高校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事实上学生挂科问题的出现,在相关责任上,高校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啊!
  今天《人民日报》对高校培养学生问题从招生到平时管理再到人才培养缺乏市场化进行发问,中国的教育部门应该重视了,尤其是相关的高校更应该对事件的出现做到进一步关注,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少一些功利意识,多一些责任,让学生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更注重社会实践,让学生真正在高校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高校改革应该有新亮点了,希望今天《人民日报》的发声,能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新契机,通过自身的改革,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让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作者:苗凤军
  编辑:宗夏
扫二维码上移动长江网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鄂ICP证:020001
联系电话:0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 举报邮箱:作者:李薇薇 来源: 发布时间: 9:48:20
选择字号:小 中
高校设立学院培养“拔尖人才” 十年能否磨一剑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经过9年时间发展,已培养四届毕业生共3500余名,其中65%的学生进入了排名前100名的国际知名大学深造,10%的学生进入到排名前10名的世界顶尖级的大学深造。
日前,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工作研讨会&上,拔尖计划成果令与会者振奋,&钱学森之问&逐渐拨云见日。但剩余35%和90%的差距却也不禁让人深思:我国的拔尖人才与世界顶级人才的差距还有多远?&钱学森之问&还将如何进一步破冰?追赶世界人才&领跑&之路又将如何继往开来?
拔尖人才有无&标配&特质
&拔尖学生的资质是天然形成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教育者的角色和任务又是什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密歇根大学教授布莱恩&科波拉强有力的发问,问到了每个教育者甚或每个受众的心里:怎样的特质才是拔尖人才的&标配&?唯分数,还是唯某一领域的潜质?
&我原本是一名专业象棋手,上大学之前,除了下象棋,其他什么也不做,我甚至完全不了解数学究竟是什么。但当我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进行一系列数学课程学习后,才真正感受到数学是多么生动有趣。&2014年度沃尔夫数学奖得主彼得&萨纳克教授认为,是大学教育经历使其形成了自己的数学观。
学生在还未接触最基本的原理之前,又怎知自己对此学科有无志趣和能力?
普林斯顿大学评选委员会在遴选本科生时并不十分注重所谓的&一维&学生,比如数学天才、物理天才等,而是寻找全面发展且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每年都有许多非常完美的SAT考霸申报普林斯顿大学,但录取率却很低。考试仅是一个指标,却并非唯一指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千人教授罗忠敬院士强调,高校招有潜力学生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全面的人&,&全面&则包括成绩、科学、艺术修养及社会服务等。
人才的成长不仅要关注其学校成绩,他们的课外活动情况、领导力等全面素质才是人才之所以为人才的重要因素。或许也正是得益于此,彼得&萨纳克才得以由专业象棋手成功&转型&为一名优秀的数学家。
在芝加哥大学,招收拔尖学生的标准就是&有趣&;耶鲁大学的标准是&服务社会&。而至于什么叫&有趣&,如何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备&服务社会&的素质等,则自有其各自的&独门秘诀&或是测试评估体系。
没有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怎知潜在的&小宇宙&不能爆发&洪荒之力&?&在选拔标准上,要从学生的兴趣志向、学科潜力、综合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张大良指出,拔尖人才的选拔不以分数定高下,不以单一才智为标准,或可为拔尖计划更好地吸纳人才广开言路。
拔尖人才需要怎样的土壤
&实际上,人才培养在招生阶段就已经开始了。&罗忠敬院士认为,人才获得培养的机遇不应受到教育背景、资源,甚或家庭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对于拔尖人才&后备种子&的选拔,如何实现多元化?到底怎样才能最大限度&选贤举能&?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本科生科研领域不断传来喜讯,多个有本科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研究进展,其中,本科生刘玲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了论文。
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一个持续的、变化的过程。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在拔尖人才项目中实行低年级统一培养、高年级通过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和本科生科研自然分流的办法遴选拔尖学生:低年级统一完成基础专业课程,并在大一期末时根据成绩和学生意愿,选出30-40人作为初选学生,之后每学期根据授课老师评价、实验课表现、学业成绩及个人意愿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动态选拔优秀学生,在大二结束时确定最终学生名单。此种遴选体系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人选择和意愿,使拔尖学生通过自由选择而自然成长,也为他们之后的自主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拔尖计划&实施之初,在学生选拔方式上,参与高校即以多元化模式,将&选才&与&鉴才&相结合,实行多阶段动态进出,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慎重分流,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减少功利、重在长远。
也正如北京大学数科学院学生严堃所说的那样:&当我置身北大,感受到一种对学术的敬畏和尊重&&不仅仅是兴趣抑或喜爱。面对如此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高手,心底的热情和倔劲儿开始沸腾。&
&在美国,所谓的天分、拔尖学生是一个法律上的定义,即美国法律规定只有4%&6%的学生可以被称为有天分的学生。&布莱恩&科波拉教授认为,如果说拔尖学生的天分是天然形成的,那么教育者就要通过分类选拔等方式,找到那匹最有天赋的&马&。但如果说有才华的学生是后天培养而成的,作为教育者,就需要帮助每一名学生充分发掘并发展其自身天分。
&教育有道,法无定法。&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认为,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不只是&拔尖计划&试点高校的要务,也是所有教育机构及教育者所要改变的&死读书、读死书&之教育使命。
通过怎样的方式选出&黑马&,如何使学生的天赋在均等的机会前等待被发掘?值得参与拔尖人才遴选工作的人员深入思考并有效践行。
教与学的空间如何重构
密歇根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学生每周上课时间约为15个小时,每学期约为两门课,整个本科4年学习期间共计10-15门课。而在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学生仅在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专业的学习时间就可能达到40-45门课,平均每周约为35个小时的此类专业课。但为何我国在如此大力度的量化下,却依然难解&钱学森之问&?
&因为中国学生的课太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知名数学家,现任牛津大学数学研究所和艾克斯特学院教授,山东大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特聘教授钱忠民,以牛津大学课程设置为例指出,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牛津大学为三学期制,每学期8个星期,而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基本为2个小时。&钱忠民教授介绍,牛津大学最看重的就是留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不强调精讲多练或是多讲多练,而是讲求精讲精练,不做重复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高等教学体系如何作变革性探索?
&对于任一学科的学习而言,学生懂了比会了更重要。&布莱恩&科波拉教授介绍,密歇根大学要求大一新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再针对他们的错误进行考试,进而使学生真正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如化学专业学生大一的第一星期就要进行分组,通过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发明5个化学结构,再根据一些物理特性,将这些化学结构进行排名。
循序渐进的启迪式教育更能培育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启创造性思维的&智斗&,从了解最基本的知识概念到进行创造发明,学生改被动式&填鸭&到自我补拙。
&既要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为我所用,更要基于本土实践,提出自己的理论和标准。&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中提出的&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资源支撑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是高等教育的本质与核心,也将是拔尖计划之&中国特色&。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7/6/5 10:19:03
“钱学森之问”还将如何进一步破冰?
目前已有1条评论拒绝访问 | www.tbqw.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tbqw.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adc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教育视界?聚焦部分本科院校转型
为大量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怎样转型&
记者&董洪亮
&&&&来源:&&&&
&&&&&&字号
  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并将此作为即将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
  教育部负责人表示,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其突破口就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部分本科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型的紧迫性毋庸置疑,转型的共识已初步形成,那么,转型之路该怎么走?
        
  示范引领,试点先行
  37所院校和部分省市率先试水
  部分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在2013年初已经启动,教育部规划司负责人表示,转型采取“示范引领,试点先行”方法,教育部首批确定37所院校作为试点,今后3―5年完成试点工作,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各自的具体改革进程。
  2013年6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黄淮学院等35所高校发起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这35所院校均为2000年以后由专科升为本科的。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还有200多所高校申请加入,正在等待审查。10多所教育部所属高校包括“985”“211”高校,也表示愿意积极参与联盟的工作。这一联盟正在加强自身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新机制,推动建立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机制,正在筹划与欧洲技术大学联盟进行合作。
  各地不甘落后,积极探索,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行动起来。上海市建立了高校分类管理体系。河南省、山东省分别安排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专项经费2亿元、1亿元。广东省专门设立了“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程”支持转型发展。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说,重庆市政府今年4月11日组建由市直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市属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联盟,6所院校进入教育部首批试点院校行列,目前有4所通过转型评审,2所被延迟通过。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从今年开始,高校招生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重点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除招生计划外,她还表示,要在高校专业设置、财政投入等方面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
  据了解,为进一步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和转型动力,教育部正在加快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教育部建议省级政府对招生存量计划进行调整,用于扩大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强的专业招生规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校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
  转型发展,高校是主体。学校能否教给学生真才实学,让学生有好的就业、前途和幸福生活?能否发挥区域、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中心作用?关键在于高校能否把握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转型发展路径。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转型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
  坐落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黄淮学院是一所地方院校,学校与驻马店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学校49个本科专业中80%以上是应用技术型专业,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为设计制作作品,学校为学生搭建了实习实训、协同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等4个平台。学校“进口旺”“出口畅”,2013年招生第一志愿报考者达103%,就业率高于河南省二本院校平均数近8个百分点。“方向对了,还怕路远吗?”校长介晓磊自信地说。黄淮学院的探索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肯定,今年4月下旬,学校与驻马店市政府共同承办了“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一所大学是由专业、学科组成的,专业群决定了学生的培养目标。转型学校多数坐落于地市级城市,率先转型的院校紧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了诸如土建、创意、物流、电动车制造等专业,使得地方政府感到离开这些院校“有所失”,同时也赢得了社会和考生及其家长的支持。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说,应用技术型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与地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并且得到他们的认可。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生源主要有4类,即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和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针对生源状况,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制可以更加灵活些。国际经验表明,学制可以是3年,也可以是4年,甚至1年或者2年。
  韩国职业教育研究院焕吉恩教授说,在与造船业、汽车行业等世界著名企业合作的基础上,韩国应用技术类大学的学制既有1年、2年的,也有3年、4年的。他说,韩国应用技术类大学共与365个企业有合作协议。
  据参加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欧洲专家介绍,欧洲有些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制为3年。
  据介绍,欧洲的应用技术类大学与实践的结合极为紧密,其教学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必须有实习学期,学生在企业里写毕业论文,其中包括模拟商业游戏、案例分析,有校外考察与参观企业、双元制学位等课程。应用技术类大学的教学都是小班进行的,因此学生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指导。
  师资对于院校的转型发展是关键因素,教育部规划司副司长陈峰认为,转型院校可以引进一些企业、行业人才,同时把现有教师送出去培训,还可以聘任兼职教师,但是,兼职者必须是实质性的签了合同的来上课的教师。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说,为了培养工程教育的师资,学校新来的教师前3年必须在企业实践。
  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对华高等教育中心主任来汉瑞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教授皆为实践家,他们的法定聘任条件要求在5年的职业实践中,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或发展取得了特别的成绩,这5年的职业生涯中应至少有3年是在高校以外任职的。
  各方携手,创造环境
  政府行业企业同心同德大合唱
  参加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178所高校形成共识――“我们期待国家加快高校设置、评估、拨款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期待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校转型发展;呼吁放权高校自主地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呼吁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共同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如何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如何扩大转型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这都是对各级政府的考量,需要及时回答。
  本科院校转型需要地方政府促进地方产业和高校双转、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双赢。河南省许昌市市委书记王树山说:“通过政、产、学、研、用一体,我们支持许昌学院专业设置瞄准地方支柱优势产业,期望他们的科研成果率先在许昌应用推广。”据江苏省常熟市副市长陈惠良介绍,常熟理工学院毕业生70%在当地就业,市政府拿出10亿元、1800亩地支持学校。
  本科院校转型需要行业企业发挥积极能动作用,为转型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据悉,目前我国已有59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还有1个正在申请。机械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晓明说,行业组织可以促进产教融合,引导高校的专业设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袁振国说,职业教育应该有系统的质量、建设、评估、管理标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各有千秋,两者只有类型差异而无等级区别。
  参加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178所高校期盼――“我们的学生将站在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的前沿,充满创新创业的激情,在社会每一个领域的进步和繁荣中创造价值、做出贡献。”随着部分本科院校成功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我们相信这一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 人民日报 》( 日 18 版)
(责编:马丽、赵竹青)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今天,大学培养的人才合格吗
本报记者&赵婀娜
日07:13&&来源:
原标题:今天,大学培养的人才合格吗(教育眼?聚焦高等教育改革①)
编者按:如今,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仍不均衡、整体质量仍不够高,还不能高质量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正视挑战与不足,寻找有效的改革之道,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推出一组报道,直面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难点与痛点,力求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启迪思考、引发讨论、提供借鉴。
“网络可以解决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问题,大学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
“我们的大学是否足够关注每一位学生,真正关注他的品格、兴趣和潜质?”
“为什么今天培养的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又略显不足?”
不久前,江苏省苏州市,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的2016高等教育创新年会上,多位学者指出了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中的种种问题。
育人为本,人才培养是大学若干功能中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
一问招生:
● 大学招生是否依然在从招“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之间步履维艰?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部分高校招生是受到争议和批评的。质疑主要体现在:招生是否足够公平公正,尤其是自主选拔是否沦为腐败滋生的土壤;招生何时不再成为大学“掐尖”的战场;招生选拔是否足够科学,大学能否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选拔到在特长、兴趣方面适合学校的人才等。
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生源,大学招生作为整个人才培养链条的第一道环节,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回应质疑,破解上述难题,让大学招生驶入科学轨道,是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重要方向。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为大学招生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的举措,让扭转“唯分数论”、关注考生个性化培养有望成为可能。今年,包括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又在浙江试行“三位一体”招生,这都使得从招收“冷冰冰的分”真正提升为招收“活生生的人”增加了可能性。当然,如何进一步提升考察和选拔人才的能力,确保整个选拔环节的科学公正,对大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招生环节是否已经和培养环节有效对接,成为有机整体?
一直以来,对大学招生诟病较多的一点是,大学似乎在招生环节使出了“洪荒之力”,却在后续培养环节中“后劲不足”。对此,有专家直言不讳:当前,我国高校的招生环节和培养环节尚未成为有机整体。国内很多优秀大学都缺乏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和对学生的关注。“把高考状元一网打尽,然后自生自灭”的现状让人心痛。还有专家指出,“招到多少高分考生是显性的,关乎学校颜面,而把学生招来后培养质量如何却是隐性的,因此高校重视不够。”
事实上,招生与人才培养理应密不可分。招到不同潜质、不同特长的学生,大学应该有相应的教学方案与之配套;反之,学校设计了不同培养方案,也需要在招生环节进行个性化推荐。期待高校招生能更加用心,力争对每个招来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高质量培养。
二问培养:
● 为什么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是被批评好奇心、想象力与批判思维不够?
“现在的学生聪明、视野开阔,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科研创新的动力却明显不足。”日前,记者在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超时,这位长期工作在我国航空航天科研一线的学者不无忧虑。
创新动力不足,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科研的兴趣与好奇心不足。“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爱因斯坦的话耳熟能详。10年前,4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清华学生座谈,当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甚至没有选择勤奋、努力,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兴趣与好奇心。
但遗憾的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象力越少。由此来看,正是教育把人先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扼杀’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谈道。
一流成果的取得建立在对问题持续关注和默默坚持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基础研究中,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足够的兴趣与强大的好奇心难以坚持。
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所学,是高等教育承担的使命。
● 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足够优化,真正适应未来人才的需要?
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究竟如何?能否称得上一流人才,是否能适应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之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其实,早在几年前,部分高校负责人就已经深刻认识到,当前一流人才的培养定位与往日不同,需要重新设计和调整。比如,我们培养的人才对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对颠覆性的学术研究和技术突破不愿或不敢投入,对今后几十年社会的发展变革趋势还缺乏清晰认知。必须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学生能够跨越国籍和文化背景、站在世界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在工具性知识越来越多的当代社会,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未来成长最重要的价值和能力,避免成才目标的功利化与庸俗化;人才“均值”不低,但“方差”较小,必须要在个性发展上设计路径……
“现在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为当下服务,缺乏独立的见解和思考,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教育生产线上的产品,”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认为,“通过教育去引领学生面向未来的科技和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要应对的挑战。”
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真正关注学生个性,需要让优秀教师回归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完善课程设置,需要更客观理性地推动通识教育等。虽然前路依然很长,但未来值得期待。
三问评价:
● 大学是否学会了用“严出”制度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关注。南京林业大学已陆续对几十名学生作出“退学处理”。学校对于学业无法达到要求的学生依法依规进行退学处理,本为常理,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在我国此前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评价和淘汰机制。
如何扭转?记者得知,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强化了对学生的考核和过程性评价,不仅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做出较高要求,还对整个受教育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比如,在博士生学习中段进行中期考核 ,强化对本科生各学习阶段的考核要求等。
用“严出”倒逼人才培养质量,虽然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阻力,但这是中国高校逐渐成熟起来的必由之路。
● 大学究竟该对学生考察什么,知识、素质还是能力?
评价是标准,也是指挥棒和风向标。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目前高校的整体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那么,应当如何改变目前的评价体系与导向?
应当肯定的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正在优化,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谈到,“从国家为本转为以人为本,从应试教育转为重视人格养成、综合素质,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转为能力本位”,都是重要进步。而且,“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教育观也为越来越多高校接受。
素质和能力该如何考察?记者了解到,已有部分高校探索用毕业设计代替毕业论文,还有部分高校要求毕业论文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这只是迈出了优化评价模式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正如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所说,“经过4年本科培养,学生是否达到了毕业要求?从表面看,符合要求的学生才能毕业,但细究毕业标准问题,很多大学管理者、教师也答不上来。我国高校要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最后的‘收成’要心里有数,不能开完毕业典礼、学生找到工作就了事,而要扎扎实实做好最基础的工作。”
《 人民日报 》( 日 18 版)
(责编:贺迎春、熊旭)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智慧云”
两年前,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藏族女孩央金,每学期最大的期盼就是去多媒体教室上课。“那时候像盼望过年似的,每次去上课都很新鲜,我们班级的老师要‘舌战群儒’,才能抢到一次机会。”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出炉
7门学科内容调整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调整了考试内容。9门学科中,除英语和思想政治内容不变外,其他7门学科的考试内容都有所调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成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