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智摩托车冒黑烟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汽车有这种现象那是要出事,可千万别不在乎汽车有这种现象那是要出事,可千万别不在乎林燃Myautotime百家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好多人都买上了自己喜爱的汽车,而现在天气转冷了,汽车的使用率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但是汽车作为一种消耗品,其本身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的发现处理,其实好多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看一下,哪些问题是可以提前发现的,哪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汽车异响汽车异响分为怠速异响与行驶中的异响,怠速异响又分为车身异响与发动机异响,如果是发动机出现异响,那么不用看,赶紧找4S店修理吧,因为关乎发动机的问题都不是小问题,而车身异响则可以用手握拳头,在车身逐一敲打,可以很快的发现车辆的异响地方,如果是简单的车体异响,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是个别零部件异响,则需要看情况是否更换了。行驶异响也分为平坦道路异响与颠簸道路异响,平坦道路行驶的时候车子如果有异响的话,那么可能是车身的固体零部件出现了松散,或者是车轮出现了不平整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的去4S店进行检修或者测一下动态平衡,如果颠簸道路有异响切特别明显的话(指的是非常规的颠簸响声)则可能是车身的减震器或者车身悬架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去店里维修的。汽车烟雾汽车尾部的烟雾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注意过,其实这也是汽车发出信号的一种表现,我们常见的尾部有三种烟,分别为黑烟、蓝烟以及白烟。黑烟排黑烟的现象一般在老车型比较常见,由于化油器车型的喷油量不是由电脑控制,而是由脚踏油门控制,一些情况下过多的燃油进入汽缸后来不及燃烧就排出车外,这样就造成了我们看到的黑烟。蓝烟如果发现你的车子,起步慢,加速无力,而且排气管冒蓝烟,那可能就是发动机内部出现了故障,导致机油进入到燃烧室,形成了蓝烟。只需要到4S店定期的保养检修一下就可以,这点倒不必太担心。白烟其实冬天排气管冒白烟很正常,主要是水蒸气遇到发热的排气管所形成的,但是也排除发动机汽缸的缸垫有磨损,产生一定间隙,导致散热系统的水大量进入燃烧室。水无法燃烧,受热后生成水蒸气,直接从排气管排出,所以如果汽车的行驶出现了问题,最好还是去检修一下的好。汽车很多问题其实从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只要你在平时的驾驶中多加留意,一些小的问题就可以提前的发现,这样一来能避免行驶的时候出现突发事故,也能提前预防,防止车辆过度的磨损,影响寿命。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林燃Myautotime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国汽车自媒体前三十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汽车自燃有征兆,平时预防很重要!
在用车过程中多留意
可以提前预防汽车自燃事件的发生
汽车自燃的征兆有以下几种:
1、仪表灯不亮
仪表灯不亮多由线路短路造成,打开汽车引擎盖,你会发现交错复杂的线路,其中大部分是电线,这些电线都由绝缘的胶皮包裹,一般都很安全。但是日子久了,胶皮老化,电线外露,就有可能造成短路起火,从而引起汽车自燃。
2、开车时发现异味
如果行车途中闻到刺鼻烧焦味,那么可要留心了,这就是其中一个汽车自燃的征兆,而且是最容易发现的一个,如果闻到了这个味道,首先检查汽车的皮带、轮胎以及刹车片,如果味道是从以上部位发出的,那就应该先把车辆停放在阴凉的地方让其散热后再继续行驶。如果不是,可能是电器线路过热导致的,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很容易引起汽车的自燃,发现时应该马上找个安全地方停车,并且联系拖车或者找一个附近的修理店。如果是手动挡汽车闻到了焦味可能是离合过热导致的,可以等它充分冷却后再继续行驶。
3、车头冒出烟雾
绝大部分自燃起火方位多发生于汽车前部或者是发动机舱内电气短路所致,温度过高或者是隔热不良,导致附近电线老化,因为不同车型的电气线路的走向距离排气管较近或靠近排气管,由于长期处于高温下,容易使线束的绝缘胶皮加速老化龟裂或者熔化,造成电线短路或胶皮起火。此外,还有就是汽车电气系统出现短路,车主私自加装大功率的用电设备或换装大瓦数的灯泡,由于大电流大灯插头容易发热熔化,导致着火,例如换装射灯、增光线,导致功率加大了,电压却保持不变,在电流增大的情况下原车配置线路负荷过大发热,就会导致电线绝缘层熔化引起短路起火。
4、发动机开锅、冒烟、异味
夏季,车辆停放在室外,太阳暴晒的情况下,车内的温度能超过60摄氏度。如果车内放置了打火机、香水等易燃物品,在阳光直射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可能会被引燃。看见车头冒白烟和气雾的时候先别惊慌,这不一定就是自燃,也有可能是汽车“开锅”了,而自燃是冒黑烟且有焦臭的味道。确认是汽车自燃后,应迅速熄火断电逃离车辆。
若火灾仅限于小部分起火,只有些轻微的烟雾,一般用车载的灭火器就可化解。如果没有灭火器就用车上的毛毯或找沙土扑灭火源。当发动机舱开始冒烟且有火苗蹿出时,说明火势已经比较严重,可以拉开锁止扳手,让引擎盖露一条缝,然后向里面喷灭火剂,切记此时一定不要打开引擎盖,空气会使火势突然加大。如果过了三分钟还没能有效灭火,应尽快拨打119报警。
如果在开车时闻到了汽油味时就要注意了,多半是漏油了,应该马上停车,避免出现明火,彻查可能会出现漏油的部位,因为汽油本就是易燃易爆的,所以应当打起十二分精神处理。
注意爱车防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锡柴共轨发动机故障维修案例
1、机型:6DF3 系统:BOSCH
故障症状:机器有时无力,诊断仪显示故障码为P0088,解释为:“超出最大轨压”。
检查过程:该车为解放车,运行约 300公里左右。根据故障码显示,判断为油路问题,经全面检查油路,发现油水分离器的出油管折瘪。重新理顺该油管,故障排除。
故障分析: 通过燃油管路走直通故障排除可以认为是低压油路进油不畅、流量不足造成的故障,当汽车爬坡的时候,燃油压力无法达到要 13 求,所以会出现无力的现象。
2、机型:4DL1 系统:DENSO
故障症状:爬坡无力,无故障码。 检查过程: 该车为公交车,运行约 5 万公里。检查油路和电路均正常,更换喷油器后无效果。后把喷油器横枪重新安装,故障排除。
故障分析:这是喷油器横枪安装不当造成的故障,喷油器横腔与喷油器接触的地方泄漏,会使系统油压降低,所以导致爬坡无力。
3、机型:6DL1-E3 系统:DENSO
故障症状:发动机无力,用诊断仪检测有P0204,解释为:“第 4缸喷油器信号开路” 。
检查过程:根据故障码首先检查第 4 缸喷油器两根接线柱,无异常。然后将第 4缸和第 5缸喷油器对调,故障码依然是P0204:“第 4 缸喷油器信号开路”。由此基本可判断不是喷油器问题而是线束问题。后检查发现是喷油器线束与 ECU 线束圆形接头接插不良,重新整理接插后故障排除。
故障分析:此故障是由于线束接头安装不牢固,在汽车颠簸的过程中震松造成的。
4、机型:6DF3 系统:BOSCH
故障症状:发动机无力,故障码P100E,解释为:“减压阀打开”;89 14 62 62 155(电压3 故障)
检查过程:根据故障码提示电压 3包括提供轨压传感器电源和油门 1电源,重点检查这两个地方,经测量,轨压传感器 2.13 电源只有 1.3伏,油门 1电源没有5 伏,使2.13 得到5 伏电源,更换油门踏板,故障排除。
5、机型:4DF3 系统:BOSCH
故障症状:发动机无力,故障码P0204。
检查过程:故障码提示为 4 缸喷油器开路。用 3、4缸喷油器对调,3缸工作正常,故障码依旧,由此证明喷油器应无故障,重点检查线路,发现是整车线路问题,更换相关线束,故障排除。
故障分析:喷油器工作需有电,故障显示喷油器开路,显然是没有得电,通过喷油器对调故障没有排除说明是线束问题。
6、机型:6DL1-32E3 系统:DENSO
故障症状:发动机无力,故障码P2147,解释为:“1、2、3缸喷油器公共端电压低于下限”。
检查过程:该车为解放卡车,运行约 2000 公里。根据故障码提示,测量线束 106 号对地只有 1V,正常值应该有 13V 左右,检查线束无问题,更换ECU 后故障解决。
故障分析:此故障是由于ECU内部相关电路烧坏导致。
7、机型:6DL1-32E3 系统:DENSO 15
故障症状:原来机器运行一直正常,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感觉动力下降,并冒黑烟,无故障码。
检查过程:该车为客运接送车,运行 10000 公里左右,经现场试车,空车运转机器正常,挂档后冒烟,应该可以说电路是正常的,所以调整方向重点查机械部分,把油路短接后故障未排除。分析还是空燃比不对,再查气路,发现增压器出气口与中冷器连接的橡胶管子有松动的迹象,重新安装后试车,故障排除。
故障分析:由于国Ⅲ车都为空-空中冷,管路密封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机器性能,检查此类故障,机械方面不能忽略。
8、机型:6DL2-35E3系统:BOSCH
故障症状:空车冒蓝白烟,车无力,无故障码。
检查过程: 该车运行30000 多公里,用户反应是冒烟情况越来越严重,经服务站调换了 ECU 和发动机线束,拆开缸盖检查,没有发现故障原因,最后分析还是喷油器雾化不良所致,通过拆排气歧管看,发现排气道积炭严重,证明确实油嘴雾化不好,用户可能加的油有问题。更换 6个油嘴后,清除积炭,路试,故障排除。
故障分析:冒白烟的成因是后燃烧或空燃比不对,检查要彻底,细节不能错过,此车早一点拆排气歧管看烟色就能确认问题所在,而不至于拆缸盖。
9、机型:6DL1-32E3系统:DENSO 16
故障症状:发动机无力,故障码显示为TWV1 对地短路。
检查过程:该车解放新车,实测控制第一缸喷油器点火的 103 号脚电压为 0.4V,不正常,应为 12.9V。此时该缸油嘴是不工作的,重新从ECU上 103 号针脚拉线到第一缸油嘴试验,故障排除。后更换整车线束解决。
故障分析:分析为整车线束问题,此故障形式已发生多起,车型几乎都是解放车,如果是公共端短路的,能使 3缸同时不工作。在确保发动机线束没有问题后,再来确认整车线束的问题。
10、机型:6DF3 系统:BOSCH
故障症状:故障灯亮,不影响机器性能,诊断仪检测为 P0504,解释为:“制动信号失效” 。
检查过程:该车为解放车,机器运行正常。根据主制动开关常开,辅助制动开关常闭的要求,实测 1.41 踩下制动后无24V电压,不正常,1.49 为 0V,正常。确认 1.41 线接错,没有符合要求。重新按要求接线后,故障灯熄灭。
故障分析: 满足相关设计要求,主制动常开, 即不踩制动踏板ECU1.41为 0V,踩下后为 24V,辅助制动常闭,即不踩制动踏板 ECU1.49 为24V,踩下后为 0V。
http://www.dts650.com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d5fcbe7116_b.jpg& data-rawwidth=&698& data-rawheight=&7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d5fcbe7116_r.jpg&&&/figure&&p&&b&汽车之家论坛留言:&/b&&/p&&p&&b&@QWERLLY2009:&/b&“3000公里内的把车先放一放,别开了,机油串进汽油是重大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再说由于机油稀释造成的发动机磨损是无法计量的,短时间不能体现,难道三年以后让我们自己负责吗?&/p&&p&&b&@藞滒VS洃忲哴:&/b&“不止东北寒冷地区出现机油稀释增多情况!山东也有!拔出机油尺,先看看机油多不多,一股汽油味儿少不了!买发动机送车,现在连发动机也不行啦!&/p&&p&&b&@月千晨:&/b&“有威海的车主吗?这不是小问题,长期会影响发动机寿命且不安全,现在4s店居然说机油增多是正常现象,长春那边已经维权了,免费更换机油,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希望广大爱车同胞团结在一起,是时候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bc1fff529b5b38c02b3d83ea47bcd1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21&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bc1fff529b5b38c02b3d83ea47bcd18_r.jpg&&&/figure&&p&&b&新闻链接:&/b&&/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eibo.com/tv/v/FEYTztICR%3Ffid%3D1034%3Afe2cefd5dba71fbb976c22&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a&&p&近日,不少地区CR-V和思域车主频繁在网上发帖留言,指其爱车出现机油异常增多、乳化、着车时冒黑烟且闻到汽油味等情况,担心发生安全问题,于是要求东风本田现身给予说法。&/p&&p&到了20日,东本终于召开媒体沟通会回应。与以上新闻视频交代的原因一样,东本品质管理部副部长佐川泰三指,汽油混入机油属于正常现象,只是在冬季,特别是东北寒冷地区,该情况会更加明显。&/p&&p&官方称1000多宗投诉案例里,新CR-V占比最多,我们也看到有不少杰德和思域车主反映相同情况,使这次矛头指向东本,但翻看冠道的相关论坛,似乎同样出现机油增多。现在坊间有声音指,广本用的是东本发动机厂的引擎。&/p&&p&除机油问题外,东本认为近期同时发生的气缸失火和机油口乳化与本次事件无关,工作人员已经回收相关车辆的零部件进行检测,有待进一步分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7f199d3cdbb987ec1d0ad9c7dc3f2c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7f199d3cdbb987ec1d0ad9c7dc3f2cf_r.jpg&&&/figure&&p&&b&直喷加剧燃油稀释?&/b&&/p&&p&许多车主用机油尺量度液位时,发现超出平常一倍有多,这种情况的学名为“燃油稀释”,即是燃油混入机油,把后者稀释掉。如今官方给出这次事件的初步分析,是喷射过程自然诱发。然而燃油为什么会渗到机油中,这得先了解发动机的喷射过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4ccf3f6fe1cd0cedbca9e6a4d3f2a3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4ccf3f6fe1cd0cedbca9e6a4d3f2a34_r.jpg&&&/figure&&p&发动机启动运行时,需要汽油、空气和火花塞三者配合,将汽油引燃。为了提高燃烧效率,首先需要把液体汽油雾化,使其更好与空气混合,所以我们需要喷射装置。&/p&&p&该装置的喷嘴都比较小,能够对喷出液体形成较强压力,加上本身喷射压力高,在液体喷出瞬间,液体表面的空气动力将其打散成液滴,然后继续分裂形成细小液雾。&/p&&p&如果有买过类似针筒的玩具,那应该比较容易理解,每当我们注水后再按压,明显看出发出水柱后,同时周边会附有部分水雾,这正是类似发动机的喷射现象。假如没有这类玩具,可以尝试用嘴喷水来模拟。&/p&&p&燃料喷射一般分为直喷和间接喷射,而这次本田事件涉及的发动机,即是1.5T地球梦直喷引擎。&/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16f2fc88c902fe595fa059dc8ae2f7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16f2fc88c902fe595fa059dc8ae2f7a_r.jpg&&&/figure&&p&直喷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其最大优势在于,在火花塞附近直接喷射雾化后的汽油,即使汽油量少也能被引燃,所以我们说直喷可以降低油耗。此外,涡轮增压器能带动更多空气进入气缸,与直喷一拍即合,提高动力性能。&/p&&p&直喷的做法,是直接向气缸喷射汽油,在缸内雾化汽油。但问题是,由于喷射压力大,当中肯定会有部分燃油被喷射到气缸壁上,俗称“ 湿壁 ”。这部分燃油不像喷射在空气中的油雾颗粒容易汽化,而是会和气缸壁上的油膜混合在一起,穿过活塞环进入曲轴箱中,从而发生燃油稀释。&/p&&p&一定程度来看,直喷会加剧燃油稀释。&/p&&p&&b&本田怎么中招了?&/b&&/p&&p&燃油稀释的具体表现是,机油液位慢慢升高,接着出现汽油味、机油油压报警等情况。更严重的是,由于气缸壁上的汽油附着着机油,加上本田车用的机油本身粘度低,更容易一块流到曲轴箱中,导致气缸内摩擦加大,短期内引起震动,长期则导致爆缸。&/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4d1fbcdb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90& data-rawheight=&7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4d1fbcdb2_r.jpg&&&/figure&&p&结合日常情况,频繁启停或者暴力驾驶会进一步加剧稀释机油。同理,这款1.5T发动机最大马力193Ps,峰值扭矩243Nm,这样光鲜亮丽的数据下,可能正是由于厂家在设计发动机时,过分追求动力,强行压入更多空气,导致气缸湿壁更严重。&/p&&p&也就是说,从直喷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到厂家的动力标定,燃油稀释现象无可避免,只是发生程度不同而已。再讲,虽然本田应用直喷有一段时间,但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毕竟是新技术,尚未经过足够时间检验,出现质量问题不是小概率事件。&/p&&p&这次本田事件,从入冬以来开始增多,尤其发生在低温寒冷的北方地区,估计主要是直喷发动机在冷启动下,增大喷油量来使发动机更快升温,导致稀释机油程度加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夏天时没有发生此类情况。&/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9a48ce29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9a48ce29c_r.jpg&&&/figure&&p&早前因为先由CR-V引起网络讨伐,搭载相同发动机的思域以为没事,所以当时有人认为这是机舱布局不合理导致的,不过现在思域车主都开始起来维权,相信更多还是因为该发动机没有控制好燃油稀释。&/p&&p&另外有声音指出,这是由于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管路结冰堵塞,蒸汽没能及时排出所导致的。但在汽车研发检验阶段,产品必定要经过极限环境来确保可靠性,所以通风管路结冰堵塞的概率相当低。至于有没有可能是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其它问题所导致,业内人士对本田给予不少信心,认为本田不太可能在此栽倒。&/p&&p&其它可信度较高的推测还包括,一是发动机活塞环密封性差,导致油气混合物漏入曲轴箱。二是由于油气分离器设计问题,导致曲轴箱里汽油越积越多。至于气缸失火所引致这点,因为会伴随着发动机抖动,但目前有反映抖动的案例不多,或许只是个案。&/p&&p&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官方回复是在掩饰事实,避免大规模召回,具体后续还得观望。&/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9cc04ddfd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9cc04ddfde_r.jpg&&&/figure&&p&&b&能有适当解决措施吗?&/b&&/p&&p&东本提议临时方案,车主可以选择更换机油,而正式方案最快2018春节前公布。对于永久解决方法,官方表示,初步研究方向是提高发动机启动时的水温,但不是仅提高水温就能解决,现在还只是试验阶段。&/p&&p&与海外相比,国外CR-V并未发现大面积燃油稀释事件,具体原因未知,但后来也有网友爆料美国8月时曾有类似个案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两地CR-V有一点明显不同。海外版的机油更换间隔时间为1年,国内市场则缩短到5000公里或半年,估计本田考虑到了油品差异问题,作出预防措施,官方也不排除是汽油成分问题。&/p&&p&不过显然,本田没能阻止发生这次质量问题。&/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d459e26bc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d459e26bcb_r.jpg&&&/figure&&p&对于CR-V和思域车主,如果目前还没有察觉到是否发生严重情况,建议还是自行先用机油标尺来量度一下,确保发动机健康运作。假如没事,首先恭喜你平安度过,接着可适当采取保护办法。&/p&&p&例如换用高浓度机油,增强气缸壁的机油附着力,降低容易流出的机会。此外,在冷启动下,建议适当原地热车,待发动机温度升高才开始行驶,并且避免大脚油门。再者,有能力的消费者可选择购买燃油宝,其功效之一是使汽油二次雾化,提高燃烧率的同时,减少被喷到气缸壁的汽油量。&/p&&p&最终解决办法,始终得看东风本田的诚意去到哪里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0d856b26bcdc0e46617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0d856b26bcdc0e466176_r.jpg&&&/figure&&p&讲到诚意,我想分享一下故事。&/p&&p&我在朋友圈里,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新思域自豪版车主。幸好的是,他说目前还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不过他透露,新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有明显异响发出,且声源出自中控、副驾车门、车后排等多个位置。&/p&&p&车主称,听着这些异响出游,比听歌还欢快。&/p&&p&车主在行驶了1.4万公里后进行“二保”,发现变速箱漏油严重,但其4S店足足让他奔波3次才完成修理,其中服务态度相当冷淡。&/p&&p&东本工作人员有态度问题,这几乎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早前我去过店内看车,发现该店销售人员只在门口站成一排,而对店内满满的顾客置之不理。&/p&&p&这能否算是店大欺人?不过这次机油事件,本田可真要给予妥善的解决方案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95df3787556bbe7b71d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10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95df3787556bbe7b71db_r.jpg&&&/figure&&p&&b&小结&/b&&/p&&p&大众烧机油事件让不少车主叫苦连天,但厂家没有召回整改,至今仍旧不问不理。大众所谓“高级”的品牌光芒,可以捂着良心和钱包发闷声财,但这难免成为了品牌污点,引起坏口碑。&/p&&p&本田没有大众的品牌力,并有后者作为前车之鉴,假如没能妥善解决好本次事件,即使“V-tec is best”的营销做得再好,很有可能前功尽弃。&/p&
汽车之家论坛留言:@QWERLLY2009:“3000公里内的把车先放一放,别开了,机油串进汽油是重大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再说由于机油稀释造成的发动机磨损是无法计量的,短时间不能体现,难道三年以后让我们自己负责吗?@藞滒VS洃忲哴:“不止东北寒冷地区出…
污染源解析工作,见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em17.com/news/Detail/7047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胡敏:北京大气污染源解析是长期工作&/a&&br&链接结论摘要:机动车31%,燃煤22%,工业18%……&br&有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的朋友可以检索张远航教授和胡敏教授的相关文章。&br&&br&说明:&br&1. 来源是政府报告,工作是高校做的,科学上是比较可靠的。&br&2. 源解析有时效的问题,毕竟数据分析需要时间,但以年为时间单位来看,产业结构等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总体的贡献比例变化不会太大。&br&3. 但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影响很大(这点很显然,否则就不会是有时雾霾有时晴了),甚至在风向不同的情况下主要污染源也可能不同。所以这项研究暂时无法回答近期(题目所述“这几天”)的雾霾主要原因是什么(当然,专业人士综合监测数据可以分析得到结论)&br&4. 所述“贡献”指污染物来源于特定源的比例。但是,大气中PM2.5有31%来源于机动车≠所有机动车都不开了污染降低的幅度就是31%。&br&5. 上述报道并未把远距离传输作为单独的分类。如果按本地\外地考虑的话,传输也是相当重要的源。
污染源解析工作,见
链接结论摘要:机动车31%,燃煤22%,工业18%…… 有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的朋友可以检索张远航教授和胡敏教授的相关文章。 说明: 1. 来源是政府报告,工作是高校做的,科学上是比较可靠的。 2. 源解析…
&p&&b&未经许可,禁止转载&/b&&/p&&p&&br&&/p&&p&楼主问了个好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汽车普及时间很短的国家,国民对汽车认识误区真的不是一般的多。我也来说一下:&/p&&p&&br&&/p&&p&&b&关于油耗&/b&&/p&&p&1.&b&转速越高越费油&/b&。&/p&&p&这个可能是国人最严重的误区,而且很少被纠正。一般的家用汽油机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最佳效率区间在转之间,国人驾驶手动挡轿车日常驾驶,2000转换挡也算合适,兼顾油耗和噪音。但即使是需要急加速的情况也常常2000转就升档,导致升档后转速掉到2000转以下的低效区间,反而因为动力过差要补油,正确的换挡反而应该是到3000转以后再换挡,此时转速掉到转,反而省油。&/p&&p&&br&&/p&&p&2.&b&排量越大越费油&/b&。&/p&&p&实际上高速超车大排量一般转速可以保持在高效区间反而省油。小排量只是在怠速和低速的时候会有优势。总的来说同样的发动机技术,适中的排量最省油。这个适中的排量,对于紧凑型车是1.8-2.0(有些车型1.5和1.6的可能也不错,这个是一些14年换代的新车才出现的新情况,也是技术提高了,新的1.6和1.5发动机动力达到了之前1.8发动机的水平),对于中级车是2.0-2.5。涡轮增压可以比这个小一点。太小的排量实际上导致发动机很多时候超过最优工况工作,反而更费油。对于传统动力车油耗影响最大的第一是车重,第二是空气动力学特性,比如高而方正的SUV就会费油,第三是变速箱和发动机技术水平,最后才是排量。&/p&&p&有的时候,用户数据确实反映出紧凑型车上,1.6的排量比1.8和2.0的省油,中级车上2.0比2.4 2.5的省油,但这个很多时候其实是因为小排量发动机的驾驶者驾驶车子用到了更少的动力,即使动力不够也因为油耗和噪音的原因不愿意大油门的缘故。&/p&&p&&br&&/p&&p&3.&b&小一级别的车比大一级别的车省油&/b&。&/p&&p&小一级别的车一般比大一级别的车轻,在低速运行下因为主要阻力是受车重影响很大的滚阻,确实有油耗优势。但是小一级别的车往往变速箱,发动机的技术比较低,加上因为车身较短又要保证空间,无法做出最流线型的设计,中高速行驶风阻较大,也不利于省油。同时小车发动机配置过低,小马拉大车导致油耗上升的情况,也比大车多些。上述情况在小型车和紧凑型车之间尤为明显,实际上紧凑型车现在普遍油耗不比小型车高多少,即使在小型车优势较大的城市驾驶,有一些紧凑型车比一些小型车也还是要更省油&/p&&p&&br&&/p&&p&4.&b&手动挡比自动挡省油&/b&。&/p&&p&这句话在自动挡发展早期是正确的。传统的5MT相比4AT,档位更多,转速更容易控制在高效区间,加上没有液力变矩器带来的损耗,确实一般来说更省油。但是现代的自动挡通过改进换挡程序,增加档位等等,已经可以做到跟手动挡差不多甚至比手动挡更省油。而CVT因为传动比可以连续变化,双离合变速箱因为换挡间隔极短而且传动效率极高,基本上都可以做到比手动挡更省油。另外即使是一台原理上油耗更低的手动挡,在一个掌握不好离合和换挡时机的新手手下,也可能会比自动挡更费油&/p&&p&&br&&/p&&p&5.&b&涡轮增压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更省油。&/b&&/p&&p&这句话不全是错的。对于高档车来说,如果要追求额外的动力,相比增大排量和汽缸数,不改变排量但增加涡轮的办法,一般确实可以更省油。它的原理相当于是在你不需要那么多动力的时候,发动机就是一台普通的适中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就没有大排量的费油,同时发动机的重量也可以减轻,而大排量发动机本身重量还是比较明显。&/p&&p&但对于家用车,特别是紧凑型和小型家用车,却未必能更省油。为什么呢?小排量发动机在快速路上中速匀速行驶,或者完全堵死,低速蠕动的时候,涡轮不介入,进气量较更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为小,可以省油;正常在高速和快速路上行驶,涡轮增压车型比较省油。但是在普通市区道路,红绿灯多,或者快速路上半堵不堵的状态下,频繁减速再加速,涡轮迟滞的影响较大(大马力涡轮增压车此时涡轮可以维持不介入),油门下去动力过一会儿才上来,会大大增加油耗;高速巡航的时候涡轮保持介入,油耗也会稍高。总的来说跟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油耗是差不多的(大众一些1.4T+dsg的车省油,主要还是变速箱和轻量化设计的功劳)。但是同样是四缸机,涡轮增压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成本其实更高,而保养维修更贵,同时平顺性静音性也有劣势,所以并不是很推荐。&/p&&p&&br&&/p&&p&6.&b&工信部油耗即使不准确,都偏小,也可以基本反映出油耗的趋势。&/b&&/p&&p&中国工信部采用的欧洲测试循环,方法比较落后,速度变化太少,涡轮增压+双离合的组合会表现的尤为好。在真实的用车环境下,涡轮在速度频繁变化的情况下因为涡轮迟滞有很大劣势。而双离合需要预啮合档位,速度变化频繁而不可预测会因为顿挫和增加换挡试驾而带来劣势。美国的工况测试循环要合理的多。具体关于这些标准的不同大家可以参考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c1ab81297cfd6bed876ec& data-hash=&c1ab81297cfd6bed876ec& data-hovercard=&p$b$c1ab81297cfd6bed876ec&&@云云&/a& 的这篇回答:&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各国汽车排放油耗试验采用的循环工况都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a&&/p&&p&&br&&/p&&p&7.&b&同样的发动机,高功率版比低功率版费油。&/b&实际上高功率版往往燃油效率更高,是更省油的。证据可见汽车之家的测试:&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utohome.com.cn/drive/56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图】结果出乎意料 高/低功率发动机对比测试&/a&&/p&&p&&br&&/p&&p&8.&b&德系美系费油,日系韩系省油&/b&。&/p&&p&根据汽车之家的用户平均油耗数据,都比自动挡、紧凑型车,百公里油耗如下:&/p&&p&新明锐1.6 8,1.4T(高功率版)6.6&/p&&p&高尔夫7 1.6 8.2 1.4T(低功率版)7.2&/p&&p&新速腾 1.4T 7.9&/p&&p&新福克斯 1.6 8.7,2.0 8.9&/p&&p&新科鲁兹 无数据,根据媒体评测预估1.5版本大概8-8.5,1.4T大概7-7.5&/p&&p&英朗 1.6 9.5,1.8 9.9, 1.6T 10.1&/p&&p&凌派1.8 8&/p&&p&思域1.8 8.4&/p&&p&雷凌1.8 7.6&/p&&p&轩逸1.6 7.1,1.8 7.6&/p&&p&昂克赛拉1.5 7.5,2.0 8&/p&&p&朗动1.6 8&/p&&p&菲翔 1.4T 8.6&/p&&p&308 1.6 10&/p&&p&传祺GA3 1.6 8.2&/p&&p&帝豪1.3T 8.1&/p&&p&艾瑞泽7 1.6 8.3&/p&&p&可以看出,德系和日系其实都很省油,老一点的思域和新速腾相比更新的车型要稍费些油。美系和韩系平均稍差一点,但是车型也平均稍老一些,整体上来说略弱于日系德系,但也算挺省油。最差的是谁呢,是动力、变速箱、轻量化设计都较落后,同时在华紧凑型车引进严重滞后的法系车。甚至比近两年自主品牌里好一点的紧凑型车还要差,真的不推荐(中高端车型成本压力小,PSA的车比其他合资品牌特别是日系德系用的东西更厚道,相对比较值得入手)&/p&&p&&br&&/p&&p&&b&关于安全性&/b&&/p&&p&1.&b&车皮厚就会更安全&/b&。车皮厚薄会影响小碰撞的损伤,进而影响维修成本,也会影响整车的隔音和档次感,但是对于保护乘客安全,真的不重要。对乘客而言重要的是钢架强度,能否在碰撞后保持车体完整。&/p&&p&&br&&/p&&p&2.&b&车越重越安全&/b&。&/p&&p&其他情况不变,车重增加反而会使操控极限和制动性能下降,更不安全。举个极端的例子,一辆车难道只要在车里多放砖头就可以提高安全性?同级别两辆车一辆轻,一辆重,可能是因为后者轻量化设计水平不够,或者钢架的强度不够好只好做的更粗壮,往往不能说明后者安全性最好。实际上目前A级车安全性最突出之一的高尔夫7,恰恰是最轻的。&/p&&p&碰撞成绩相同的两辆车,重车确实一般更安全。在碰撞测试中,因为是撞墙,受到的冲击力正比于重量。所以同样的安全笼形变,重车承受了更大的冲击力。而在大部分的对撞事故中,重车和轻车受到的冲击力相同,此时重车便有优势。此外重车的受到冲击后的加速度也更小,乘员受伤的可能性也会降低。&/p&&p&&br&&/p&&p&3.&b&SUV比轿车更安全&/b&。&/p&&p&SUV在市区驾驶,和高速的一般追尾来说,确实位置高会占便宜。视野高看的远也是一个优势。但suv在中高速行驶有一大劣势就是因为重心高,弯道行驶会比较容易侧翻,而侧翻的致死率是最高的,对于雨雪天气多的地方尤其明显。而同样价位的SUV平台往往比同价位轿车低一级别,有时候也反映倒安全性的设计上。总得来说同价位SUV和轿车的安全性其实差不多。很多人因为SUV看起来粗壮厚实而觉得SUV更安全,但其实这个如上两点所说没有影响&/p&&p&&br&&/p&&p&4.&b&碰撞后整车变形越小的车安全性越好&/b&。&/p&&p&其实好的安全性,应该是车前部充分溃缩吸收能量,但驾驶室却保持完整。都很完整的话,没有车来吸能,人就要更多的吸收碰撞的动能,其实更不安全。&/p&&p&&br&&/p&&p&5.&b&简配防撞钢梁,是厂家对消费者安全的漠视&/b&。&/p&&p&防撞钢梁主要的作用是减少低速碰撞下车体的损伤,对于减小小碰撞的维修成本是有意义的,但对于真正威胁到乘客的中高速碰撞没有作用。&/p&&p&&br&&/p&&p&6.&b&美国车安全,日本车不安全&/b&。&/p&&p&就世界普遍情况来说,最安全的低价车,恰恰是本田和斯巴鲁,都是日系,iihs小偏置碰撞测出来比奔驰宝马都要好。不过最不安全的车,也是日产和铃木之类。总得来说,看iihs的数据,平价车里面,第一档是本田,斯巴鲁,第二档是大众,福特,现代,道奇,马自达,三菱,丰田(丰田其实最新的车型碰撞成绩不错,但刚出小偏置碰撞的时候成绩较差,有应试嫌疑,好处是改进较快,坏处是可能会在测试反映不到的方面减料),第三档是雪佛兰,日产(日产的特点是轩逸以下的小车安全性很差,但天籁以上的安全性不错),铃木。平均看下来,其实德系,韩系,日系都较好,反而美系要差一点。&/p&&p&不过国内市场是有些不同的。国内日韩系(日系主要是丰田和日产的小车,本田不含在内)可能由于碰撞标准不够严格,和消费者缺乏安全知识的缘故,安全配置节省较多,会比国际市场再差一点。而德系虽然安全简配较少,但是因为有大量老车型得不到更新,普遍安全状况也比国际市场要差。而美系在国内市场确实安全配置相对较厚道,尤其是福特,所以相对好一点。不过总的来说综合各车系还是差不多,还是应该主要考虑具体车型和品牌。&/p&&p&&br&&/p&&p&7.&b&三厢车比两厢车安全&/b&。很多人觉得两厢车追尾保护较差。这个其实没有什么差别。两厢车一般车尾会特别加强,所以很多时候虽然车身短,比同平台三厢车还要重,可以弥补缓冲距离小的劣势。真正有问题的是三排座MPV和SUV的第三排,因为各种测试缺乏对第三排的测量,保护是很成疑问的。如果一定要买三排座,全尺寸设计的MPV,第三排空间较大,坐满三排后车尾距离也较长,可能会好一些。&/p&&p&&br&&/p&&p&8.&b&主动安全比被动安全重要&/b&&/p&&p&网上有很多人说主动安全好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比事故发生了以后才用来减小事故损伤的被动安全用处更大。所以很多人会优先选择ESP而不是侧气囊或者碰撞成绩整体更好的车。这个说法不是完全对。&/p&&p&市区驾驶,最危险的事故往往是因为你没注意或者对方没注意,在路口一辆车垂直撞向另一辆车,这种情况下一般你是无法躲避的,主动安全根本无法发生作用,而侧气囊气帘和好的车架刚性就会很有用。&/p&&p&而在高速上行驶,大部分情况下出现险情,正确的做法是刹车撞上去,而不是急打方向盘(即使有ESP,还是很容易侧翻),这种时候,好的车架刚性,和头部气帘、膝部气囊的配备,也比ESP更有用。&/p&&p&中速紧急避险,ESP有帮助,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情况,贸然变线,还是可能会撞到侧面的车,造成更大的损伤。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优先踩死刹车。在有正面气囊,全车人都有安全带,小孩坐在安全座椅中的情况下,市区正碰基本不可能对乘员造成什么伤害。&/p&&p&ESP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呢,是雨雪天气可以防止车身打滑。对于北方一些地区,这个影响确实很大,ESP应该被优先考虑。但绝对不是对于所有地区所有人的驾驶环境都更重要。&/p&&p&总得来说,两者都很重要,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应该至少选择ESP和侧气囊都配齐的车型。&/p&&p&(ABS可能确实是比任何气囊都更重要的安全设备,但因为很少有车型不配备,这里就不讨论了)&/p&&p&&br&&/p&&p&关于选车&/p&&p&最近在专栏里搞了一系列同价位的独立对比试驾,欢迎大家关注:&/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重磅预告:『自主品牌』、『中国特供车型』、『全球车』系列对比试驾和消费推荐 - V·T·E·C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独立对比试驾:6-8万元国民轿车之争 赛欧3 VS 悦翔V7 - V·T·E·C - 知乎专栏&/a&&/p&&p&&br&&/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独立对比试驾:7-9万元广义两厢车 - V·T·E·C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独立对比试驾:8-10万元三厢家用轿车 - V·T·E·C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独立对比试驾:10-13万空间型三厢轿车 - V·T·E·C - 知乎专栏&/a&&br&&/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独立对比试驾:10-13万SUV - V·T·E·C - 知乎专栏&/a&&br&&/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独立对比试驾:13-16万高级紧凑型轿车 - V·T·E·C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独立对比试驾:&/a&&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13-16万空间型三厢轿车 - V·T·E·C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独立对比试驾:14-16万SUV/旅行轿车 - V·T·E·C - 知乎专栏&/a&&br&&/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独立对比试驾:20-27万高级两排SUV - V·T·E·C - 知乎专栏&/a&&br&&/p&&p&&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jiaotong/& class=&internal&&独立对比试驾:24-34万三排座车型 - V·T·E·C - 知乎专栏&/a&&/p&&p&&br&&/p&&p&1.&b&德系美系较为运动,日系韩系较为舒适&/b&&/p&&p&这个真的要分车型来说。大众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定位舒适的,不过一般能同时比较好的兼顾操控。&/p&&p&福特福克斯很运动,很硬,有驾驶乐趣,但蒙迪欧在中级车里也是舒适向。通用的底盘比较扎实,但别克注重静音也算舒适。本田整体比较均衡,运动性不差,舒适性也不算很突出,还有思铂睿这样很偏运动的车型。马自达比本田还要更偏运动。斯巴鲁三菱就更运动。丰田整体偏舒适居家风,但锐志也属于均衡偏运动的车。日产的小车主打空间大舒适,但天籁也是舒适定位里面运动性不错的。朗动稳定性其实在同级合资车平均水准之上,缺点反而是底盘稍单薄振动稍细碎。而奥迪在豪车里属于最舒适的几个之一,英菲尼迪却是最运动的之一。&/p&&p&整体上日系的内饰氛围,中控的易用程度,内空间的人体工学设计确实更好,算是日系居家风的一个佐证。但大众擅长把内空间做大,同时转向调教的最容易上手,其实也是一种舒适。&/p&&p&&br&&/p&&p&2.&b&SUV比轿车更适合家用&/b&&/p&&p&家用选择SUV确实有很多好处,比如郊游去乡下还是有很多土路,城市里也有烂路或者有沟坎,北方冬天停车场还有冰雪,SUV高底盘不怕磕碰和陷车。同时坐姿高可能会更舒适,视野也更好。后备箱一般也比较大。但是同时SUV相比同价位的轿车,更高更重,操控,动力都更差,油耗也更高,因为低一个级别,行车品质比如稳定性舒适性平顺性和静音也更差。安全性如前文所说也没有优势。如果对SUV的通过性需求并不多,只是为了视野和空间实用性的话,并不算很好的选择。&/p&&p&实际上,如果喜欢SUV的高坐姿和大后备箱,家用MPV或旅行车是很好的选择。它们往往在价位比同平台SUV更低的情况下,乘坐和行李的空间却更大。同时操控和油耗却更接近轿车。如果是小型SUV跟稍贵一点的紧凑型MPV相比,比如缤智对比杰德,实际上高级感和安全性也是后者更好。空间就更不用说。在市场无法接受大车和高油耗的日本和欧洲,此类车型因为其实用性很受欢迎。&/p&&p&&br&&/p&&p&3.&b&三厢车比两厢车更实用&/b&&/p&&p&常规的尾箱对比,三厢车一般比两厢车容积更大。但是两厢车的后备箱有几个优势:&/p&&p&1.两厢车后备箱更规整且尾门开放性更好,装东西方便很多,三厢车即使能塞下更多的东西但是要调整半天;&/p&&p&2.两厢车后排放倒以后连成一个大尾箱可以运冰箱,树苗,自行车等大件,三厢车不可能;&/p&&p&3.两厢车后排可以4/6放倒,从而更灵活的根据人数和行李数量分配乘坐空间和行李空间(三厢车很多也可以但是毕竟不能完全连通);&/p&&p&4.去掉遮物板以后加上向上的空间往往超过三厢车,虽然全部放满会阻挡驾驶视野,但放置婴儿车,宠物狗等较高的物品还是实用很多;&/p&&p&5.长途旅行可以不停车从后备箱取物品,对于小车坐满4人之后储物空间有限的时候,或者是临时要找东西的时候,或者有车载冰盒之类的东西的时候,会很方便;&/p&&p&6.掀背式尾门可以在郊游的时候作为tailgating Party的平台,比如下图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85f9ea36c70fae01a6ff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85f9ea36c70fae01a6ff3_r.jpg&&&/figure&&p&当然,图中这辆雪佛兰HHR更多情况下被归类于旅行车。两厢车执行这种功能相比SUV,MPV,旅行车还是稍差一些,但是比三厢车提供了更多可能&/p&&p&&br&&/p&&p&此外,两厢车因为屁股短,还有过弯并线的操控更好,以及侧方停车、穿街走巷更为灵活方便的特点。&/p&&p&&br&&/p&&p&当然两厢车也有劣势:&/p&&p&1.因为没有尾箱,风阻大风噪大共振效应大,而且后部没有遮挡,静音性尤其是后排静音性会稍差。不过在紧凑型车普遍隔音做的很一般的情况下,这个影响较小;&/p&&p&2.运海鲜等有强烈异味的东西时,会很容易传进驾驶舱。现代设计的可放倒座椅连通后备箱的三厢车隔味也会比传统三厢车略差,但还是比两厢车好;&/p&&p&3.坐满4-5个人,后备箱塞满乱七八糟的箱包和杂物,三厢车的后备箱要有优势一些,虽然比较难塞,但还是塞的多,而且不用担心旅行过程中遮挡视线或者杂物乱跑;&/p&&p&4.风阻比三厢车略大,高速油耗略高&/p&&p&&br&&/p&&p&但是整体来说,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紧凑型两厢车,是比紧凑型三厢车更实用的选择。&/p&&p&&br&&/p&&p&此外,像明锐这种三厢掀背式设计,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两厢和三厢的优势,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p&&p&&br&&/p&&p&4.&b&大车一定比小车更好&/b&&/p&&p&国人买车也喜欢求大,觉得大车空间大,而且也比较高级。但一定是这样吗?其实未必。小车有的时候比大车更好:&/p&&p&1.小车车短,市内停车钻巷子都方便,同时操控也更灵活&/p&&p&2.小车不一定空间更小,实际上小车通过加高车身,更方正的造型,或者是更简单的悬挂,能够挖出比肩大车的车内空间。虽然这样做会影响车的高速静音性,操控性,稳定性,油耗,和烂路的舒适性,但是如果是家庭第二辆车,只走市内的中低速良好铺装道路,那么小型车不太有空间和行车品质的劣势,反而有灵活和省油的优势&/p&&p&3.同样价位的小车和大车,小车往往比大车高级,可以用更高级的材料,更高规格的底盘,有更好的配置、内饰和做工。&/p&&p&4.在动力相近的情况下,小车往往加速性能更好,同时也更省油&/p&&p&所以根据个人需求的不同,实际上有时候小车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特别是在高档紧凑型两厢轿车和普通三厢中级轿车之间选择的时候,前者对很多人可能是更适合的&/p&&p&&br&&/p&&p&5.&b&独立悬挂的车一定比非独立悬挂的更好&/b&&/p&&p&独立悬挂从原理上来说,四个轮子可独立运动,比非独立悬挂可以更好的兼顾舒适与操控,行驶更平顺。&/p&&p&对于同一个厂家,独立悬挂配置的车型体验比非独立的好,确实一般是成立的。但不同厂家的不同车型,其实存在调教水平不同的问题(所以很多合资品牌后轮非独悬的车实际上操控和舒适的平衡比一些自主品牌的独立后悬的车还要好),也存在风格取向不同的问题(比如福克斯的独立后悬强调操控,减震很硬,舒适性不如丰田非独立后悬的雷凌,综合起来也略差)。而同样级别,非独立悬挂往往可以增加车内空间,还可以降低悬挂的成本而提高其他方面的配置,这对于紧凑型轿车来说也是很大的优势。&/p&&p&&br&&/p&&p&6.&b&北方有雪的地方四驱会更好&/b&&/p&&p&很多人认为四驱可以加强雪天路面的抓地力,从而改善操控,提升安全。但实际上有很多机构的测试证明,四驱虽然能小幅改善雪天的加速,但实际对于紧急情况下的避险操作帮助微乎其微,反而很容易因为驾驶者有抓地力增强的错觉,更容易因为速度过高发生危险。对于下雪多的地方,冬季正确的办法还是更换雪胎,对雪天的操控,安全,油耗等都有帮助,对抓地力的提升要远远超过四驱,成本又很低。&/p&&p&四驱确实能让积雪天出停车场容易一些。但有雪胎的情况下,意义也有限。&/p&&p&&br&&/p&&p&7.&b&新手可以买手动挡,方便练习技术&/b&&/p&&p&实际上新手更应该专注于注意路况和控制车速,如果还要纠结离合器和档杆,很危险也不利于提高安全驾驶的能力。同时经常半路熄火对他人也带来很多坏处。手动挡技术以后感兴趣随时可以再练习,自动挡熟了以后,再学手动挡也会比较快&/p&&p&&br&&/p&&p&8.&b&新手买二手车擦碰不心疼&/b&&/p&&p&新手应该克服的是擦碰心疼这件事,因为其实小擦碰完全不影响车的驾乘体验,心里过去这道坎习惯了就好,我现在小擦碰都基本不往心里去。&/p&&p&国内买二手车缺乏透明机制和时间长信誉好的经销商,新手比较容易被坑,然后在维修上花更多的钱。&/p&&p&&br&&/p&&p&--------------分割线--------------&/p&&p&说几个常见的比较正确的认知(此部分争议会比较大,武断和可能片面的结论会比较多,主观认知的成分会比较多,可以不看):&/p&&p&1.&b&有钱买德国车,没钱买日本车&/b&&/p&&p&在中小型轿车和SUV领域,德国车和日本车确实是做的最好的。&/p&&p&日本车企成本控制出色,同样的成本,做出来的车往往各方面是最好的,能较好的满足大部分家用车的轻松易用,舒适空间大的需求。同时大部分日本车可靠耐用油耗低保养便宜,省心,也比较保值,长期使用成本比很多更便宜的车还低。但在豪华车领域,日系在华缺乏国产,价格居高不下,保养维修也不算方便,是个很大的劣势。另外在打造豪华车品牌的“品味”(独到的风格取向结合相应的技术)上,跟奔驰宝马比还是落后一些(凌志的话还可以,我觉得比奥迪还要强一点)。另外油耗上实际也没有德系做的好(凌志混动仍然是个例外)。&/p&&p&在不那么计较成本的豪华车领域,德国车的技术积累和经验积淀更丰富,车的整体品质更好,各品牌有更多的独到的品位,品牌价值也较高。此外,虽然德国车可靠性较差,保养较贵,但也很保值耐用,油耗也较低,甚至相对同价位的日系更低(雷克萨斯混动较低但成本较高)。但在家用车领域,大众存在拥堵路况DSG可靠性较差,电子系统故障率略高,内饰过于简单,价格过高,配置较低等缺点。&/p&&p&美国车相对来说大车和大排量的车做的更好,比如大SUV,重型皮卡,超级肌肉跑车这些,技术很先进,但跟中国市场关系相对较小。在中小型家用车领域也有一些好车,但整体上比日系德系稍差,时间长了车况下降稍大(但其实美系可靠性是比德系好的,国内的话,长安福特似乎拖了美系的后腿,另外国内美系也在普遍换装涡轮增压和双离合,对可靠性也是有影响的)。&/p&&p&韩系即现代起亚近几年进步较快,可靠性耐用性都有不少提高,外形也最为拉风,但技术积淀比日系德系美系还是有一定差距(但不代表家用车不值得买)。&/p&&p&法国车(指PSA,不谈雷诺)则如上面说过的,在12万以下低价家用车(主要是308,世嘉,207,C2。新爱丽舍和301还有2008还可以)不推荐。虽然PSA本身也有一些不错的技术,但管理和成本控制明显有一些问题。12万以上PSA倒是有一些车因为定价较实惠,比较值得买&/p&&p&至于自主品牌车,虽然进步也很大,但整体上技术和管理都比较落后,同样的钱做出来的车往往不如合资品牌完善,即使定价较低,最后对于消费者也未必省钱(但是慢慢的也有一些好车型了,只是相对于庞大的车型数量还是凤毛麟角,自动变速箱也几乎是所有自主品牌的软肋)。不过自主品牌紧凑型SUV定价比合资低不少,倒是值得买(合资紧凑型SUV利润率太高了)。&/p&&p&但是并不是说这些牌子就不能买的,无论上述哪个车系,都有好车坏车,也要看具体车型,以及买车人的需求和偏好&/p&&p&&br&&/p&&p&&b&2.开宝马,坐奔驰&/b&&/p&&p&整体上宝马确实操控好,但就乘坐而言内饰氛围,静音,减震,平顺性稍差。而奔驰则是很稳重,隔音好,机械感很精密,内饰也精致。不过这是相对豪华车说的。跟普通车比,宝马其实也很舒适,而奔驰开着感觉也很优秀&/p&&p&&br&&/p&&p&3.&b&紧凑级是对于家用是最为合适的级别&/b&&/p&&p&中国车市销量最高的是紧凑型车,而且明显比小型车和中级车都高很多。这个是合理的。因为跟小型车相比,紧凑级的行车品质优势较大,但价差不太大;但相比中级车,则是行车品质差别较小,价差却较大。对于中国的路况,油价和收入水平来说,紧凑型车是在成本,空间,操控,品质,安全等各方面一个比较好的均衡。&/p&&p&&br&&/p&&p&更多内容,请关注专栏『2030出行研究室』:&/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mrl2030&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zhuanlan.zhihu.com/mrl2&/span&&span class=&invisible&&03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i&『2030出行研究室』志在以通俗的语言,为变革中的中国大出行行业,介绍国际学术界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前沿文献;用少而精的内容,做“最小众”的出行类媒体。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微信搜索PHD2030MRL关注公众号。&/i&&/p&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楼主问了个好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汽车普及时间很短的国家,国民对汽车认识误区真的不是一般的多。我也来说一下: 关于油耗1.转速越高越费油。这个可能是国人最严重的误区,而且很少被纠正。一般的家用汽油机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最佳效率区间…
谢谢邀请。&br&久不写长文再看到题主对MT没什么概念,就在此叨逼一番。&br&毕竟,要开好MT,不能光靠经验。MT不同于其他自动变速箱,交给驾驶者的空间最大,不光要明白操作规范,最好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最大限度开好MT。&br&&br&# 1、变速箱是干毛用的&br&简要说来:变速箱就是用来哄内燃机这个熊孩子的。天使宝宝电动机&b&原则上&/b&就不需要多级变速箱。&br&之所以说内燃机是熊孩子,主要原因:它只愿意在一定的转速区间内发力,超出这个转速区间,对不起,大爷就是要偷懒的。这里是一张发动机的工况图。&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481& src=&https://pic4.zhimg.com/50/7b2b0fe997c67e22eb3f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b2b0fe997c67e22eb3f1_r.jpg&&&/figure&图里是EA211的发动机工况图。&br&如何看发动机工况多嘴一下:&br&横轴为转速,纵轴为扭矩和功率。这张图里红线代表扭矩,蓝线代表功率。而我们在加减挡的时候,一般涉及到的是加减速,这时候扭矩是主要因素。我们就主要看扭矩线条。&br&可以看出,发动机在RPM的转速区间,扭矩最大。这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扭矩平台特性,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加傲娇一些,扭矩最大的往往是一个点。因此驾驶NA+MT组合的车,想要发挥出动力总成的最强性能,难度要大于Turbo+MT的组合。Civic SI就是一个每次豁完事后都有自己换挡时机还是拿捏得不那么完美的感觉,而ST的扭矩则是随叫随到,对转速区间控制的要求宽松得多。&br&所以,在驾驶的时候,最理想的状况就是让发动机随时都有充分的扭矩来带动车子,当然,这也要综合燃油经济性来考量。&br&那么问题来了。以一台发动机的扭矩,想要让一台车从静止起步,那是不够的。一般5MT的4挡,齿比接近1,变速箱的输入输出轴转速相当,基本上等于发动机直连车轮的效果,然而你可以试试挂上4挡起步看看驾校的教练会不会骂你。。&br&而当车的速度足够快之后,对发动机的扭矩输出就降低了,较低的扭矩一样可以维持车辆的速度,但是相反的是,对变速箱输出轴的转速要求更高(车速快了),如何用较低的发动机转速来带动飞速旋转的车轮,又成了一个问题。&br&变速箱就是为了调和这一对矛盾而诞生的。&br&&br&# 2、概念:齿比&br&除了CVT以外的所有变速箱,不论传动机构是平行轴还是行星齿轮,都是一个挡位一个挡位变换的。而表述某个挡位特性的关键词就是齿比。&br&&b&齿比的算法就是当前啮合的一对齿轮组上,输出轴齿轮的齿数与输入轴齿数的比值。&/b&&br&我们以这张图为例:&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75& data-rawwidth=&5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1f850e1e233e4eee4f6e4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f850e1e233e4eee4f6e4a_r.jpg&&&/figure&很理想化的模型了。数一下齿数,小齿轮为12,大齿轮为24,如果说此时小齿轮连接发动机,大齿轮连接输出轴和车轮,那么这对齿轮组的齿比就是2。&br&我们还可以算一下其他的参数:转速,输出齿轮的转速为输入齿轮转速的1/2,而相应的,输出齿轮的扭矩为输入齿轮的2倍。原理很简单,两个齿轮的基圆半径比值为1:2,动用一点我脑中残存的机械设计知识解释一下:两个齿轮要互相啮合,齿宽必定一样,那么齿数比也就与基圆周长比相等,对应的基圆半径也就与齿比一样了。啮合点的线速度与切向力完全一样,那么计算角速度的时候,角速度与基圆半径反比,而扭矩与基圆半径正比。&br&大概这样。。我的渣语言组织大致如此,看不明白直接记结论:&br&&b&输出轴转速=输入轴转速÷齿比&br&输出轴扭矩=输入轴扭矩×齿比&/b&&br&就这样。&br&&br&# 3、MT的离散齿比&br&当然,上面的模型是绝对理想化的。真正的汽车上不会是单独的一对齿轮啮合,而是多个齿轮啮合,然后由套筒和花键轴来决定哪一组啮合的齿轮起作用。而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还有一个中间轴,但是齿比的作用仍然遵从上面的转速与扭矩的公式。&br&一台MT的齿比,大致可以这么表述,以Getrag MMT6变速箱为例:&br&Gear | Gear Ratio&br&1
| 3.231&br&2
| 1.952&br&3
| 1.321&br&4
| 1.029&br&5
| 0.821&br&6
| 0.685&br&变速箱各个挡位之间的本质区别,就是齿比不一样。对于驾驶者来说,大不必纠结变速箱里面的结构细节,明白齿比意义,就能够明白为何需要换挡、如何换挡。以及更重要的、驾校从来都不好好教的降挡该如何操作。几日前在Autoblog上看到一篇文章《Is the skill of rev matching being lost to computers?》(转速匹配的技巧已经被自动挡惯没了吗?)里面第一段话颇为惊悚:&br&&blockquote&If the ability to drive a vehicle equipped with a manual gearbox is
becoming a lost art, then the skill of being able to match revs on
downshifts is the stuff they would teach at the automotive equivalent of
the Shaolin Temple.&br&&/blockquote&翻译过来就是:&br&&blockquote&如果开手动车的已经变成失落的艺术的话,降挡时的转速匹配技巧简直就是汽车驾驶领域的少林绝学。&br&&/blockquote&当然在国内这种说法也许不准,不过考虑到美国MT被压缩得比国内更过分,就明白Autoblog这一段怨念满满的话是怎么回事了。对此,我作为MT重度爱好者也是感同身受。&br&说回变速箱,换挡的基本流程是这样:&br&切断动力→换挡(本质上就是从一个齿比换成另一个齿比)→重新接合动力&br&而管切断动力与接合动力的就是左脚下面管的事情:离合器。&br&&br&# 4、动力开关&br&离合器的基本原理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动力的开关,踩下离合器踏板切断动力,抬起来就重新接合动力。&br&离合器的中间构件是离合器片,在动力接合的时候,它夹在发动机的输出端——飞轮,和变速箱的输入端——变速箱输入轴和位于轴上一同旋转的压盘。那么问题来了,上面提到的转速匹配就在这里凸显了:如果飞轮和压盘的转速落差太大,那么在抬起离合的瞬间,就会有很明显的拉扯感。&br&而开好MT的核心要诀,就在于控制好这几个数值之间的关系:&br&发动机转速:对应的就是飞轮的转速。这个可以由油门拉高,松油门会自动掉落。&br&挡位:可以控制齿比,这是由手上的换挡杆决定的。&br&车速:挡位与齿比决定了变速箱输入轴的转速。在换档间隙,只能通过踩刹车让车速降低,平地情况下,车速不会自己增加。&br&开MT,无非就是这三个数值之间的匹配游戏。而如何匹配这三个数字,全在驾驶者自己。&br&因此常常说MT有驾驶乐趣就是从这里来的。驾驶者拥有远远多于其他种类变速箱的控制权,甚至可以说没有两个开MT的驾驶者拥有完全一致的驾驶习惯,有一百个司机,就有一百个MT的开法。只要不违背基本法(别尝试将发动机转速压制到怠速以下或者红转以上这类),想怎么开怎么开。&br&&br&# 5、升降挡原则&br&升挡:&br&升挡的时候,换档间隙动力断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速度基本不变。这时候,我们将挡位从低档换到高挡,齿比就降低了。在车轮转速不变(也就是变速箱输出轴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输入轴的转速降低了。而这时候由于没有踩油门,发动机转速会天然掉落,飞轮的转速正好能够匹配上降低后的变速箱输入轴转速。抬起离合就不会有明显顿挫。&br&降挡:&br&降挡的时候完全相反,变速箱输入轴的转速会升高,而一如上面,发动机的转速是自然掉落的。这时候如果不理会直接抬离合,就会被车子重重踹上一脚。这就需要人工踩油门,将飞轮转速拉上去,或者空挡踩刹车将变速箱输入轴的转速压低,直到可以和飞轮转速匹配上。&br&那么,为什么要换挡?&br&原因很简单:伺候好内燃机这个熊孩子,让它一直待在舒舒服服的转速区间里,这样让它出力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帮你一把。&br&所以,一直都说换挡不看速度而要看转速。驾校教练告诉你的那绝对不是开MT的真相。在驾校的时候哼哼哈哈但是自己实际开车,只需要记住MT的核心要诀就是四个字:&br&&b&控制转速&/b&&br&不论是升挡还是降挡,都要维持转速在自己理想的区间内。&br&&br&# 6、来看实战&br&其实原理看起来这么复杂,实际驾驶的时候,没人会一边开车一边摁计算器掐着表去换挡。熟练成自然。&br&对于MT驾驶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持发动机的转速在一个合理区间。&br&一般民用车的转速范围从&a href=&tel:900-00&/a&,那是一个很宽泛的范围,合理的标准是什么?&br&答案仍然在驾驶者心中。&br&如果你是节油型的驾驶者,那么就尝试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经济转速区间,别超过2000转。&br&如果你是激进型的驾驶者,那么就让发动机的转速控制在亢奋区间内,这就视发动机的特性而定,比如R9DA发动机在1700RPM到6000RPM(大概)都可以发力,那么就相对简单一些,控制在这样宽泛的区间内即可,但是B16这类神奇的发动机,扭矩峰值很窄,加上又有VTEC上身,就需要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相对很高但是又很摘的一个转速区间内。所以我之前曾经在另一个答案中说过要将NA发动机的全部实力逼出来,难度比Turbo要大,因为它的容错小得多。
谢谢邀请。 久不写长文再看到题主对MT没什么概念,就在此叨逼一番。 毕竟,要开好MT,不能光靠经验。MT不同于其他自动变速箱,交给驾驶者的空间最大,不光要明白操作规范,最好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最大限度开好MT。 # 1、变速箱是干毛用的 简要说来:变速…
&p&我是做变速箱的,大概讲一下吧,其实手感这种,我们也是比较头疼的,因为多为主观判断,平时工厂里评价的时候也会出现不同的人感受不同。轻了有人觉得档位不清晰,重了有人觉得换档力大不舒服。把我了解的跟各位分享一下。吸入感、档位清晰、生涩和抖动,其实这是几个不同的现象。&br&一、关于吸入感和档位清晰,先上个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fccda762ab2bf4a8d5c1ea9ff92b920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fccda762ab2bf4a8d5c1ea9ff92b920_r.jpg&&&/figure&这东西叫轴系总成,手动变速箱常用结构的一种,跟换档手感有关的部件主要是拨叉轴、拨叉、定位套筒和同步器这几个。还有一个结合齿,跟同步器配合的,这个角度看不到,后面再说。&br&&br&挂档过程实际就是通过换档机构推动拨叉轴和拨叉轴上的拨叉,进而推动同步器跟相应的档位齿轮结合,从而实现动力传递。具体的换档原理是另一个话题,有兴趣的可以搜同步器原理,我们只说手感部分。(展开说字太多,懒得打了……)&br&&br&由于拨叉轴在轴向上是窜动的,因此需要对它进行定位,这个是靠定位套筒来实现。手头没有这个零件,内部结构很简单,一个弹簧顶着一个钢球,钢球传递到拨叉轴球形槽上的弹簧力,反馈到换档杆上就变成所谓“吸入感”,因为只要越过特定的位置,弹簧力会辅助完成接下来的换档行程。&br&&br&拨叉轴上的球槽长这个样子(中间是空档,两边是前进档):&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7ecbe6f409c_b.jpg& data-rawwidth=&337& data-rawheight=&2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7&&&/figure&&br&&br&套筒的压入深度,弹簧的弹力大小,都决定了这个“吸入感”或者“档位清晰感”的强弱。然而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越过临界点之前,驾驶者是要克服钢球脱出现有球槽时的阻力的,这玩意大了之后,有些驾驶者反而会抱怨换档力大,不舒服。所以设计开发时这个力定多大是要反复验证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试车员和高级管理层的主观评估,然后打分。高级一点的产品会有测试换档力的设备,可以把换档力精确测量出多少多少N(牛顿),但是在目前我经历的项目里无论可靠性还是经济性都还不能完全取代主观评价。&br&&br&在有的产品的换档盖上也有类似的结构,比如这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e1fdda836a54d79afa50_b.jpg& data-rawwidth=&722&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e1fdda836a54d79afa50_r.jpg&&&/figure&&br&然后这种结构除了定档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回位。摘空档的时候,退出档位后要靠它使整套机构自己回到空档位置,如果回不去,我们叫摘挡卡滞,或者摘档不回位。之前有过比较狗血的产品,由于管理层一直说换档力大要降低要降低,设计那边就一直把套筒的弹簧力改小,把槽的角度改小,最后回弹力不够,克服不了系统自身的摩擦力导致无法回位。。。。这是功能性问题,远比换档力那种舒适性问题严重,所以最后又改回去了=。=!&br&&br&二、生涩的感觉,还是先上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2bdd55bfd420d8ec642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2bdd55bfd420d8ec642_r.jpg&&&/figure&这是典型的同步器/结合齿结构,基本手动变速箱都是这样的。挂档过程实际就是同步器往图中左侧移动,直到跟结合齿结合上。仔细看结合齿右侧不是平的,是两个斜面,同步器那一侧也是这样,然后两者之间还有个同步环,结构类似,详见同步器原理吧。这个斜面有导入作用,但也增加了一个挂档过程中的阻力。&br&&br&通常如果产品有不正常的阻滞感,除了检查系统内摩擦力之类的,主要怀疑对象就是这个地方有异常,比如尺寸、角度之类的。当然是有不正常阻滞感的时候,比如换档手感明显比其他同型号的车差,甚至有明显的两段换档的感觉,大部分情况下加工过程稳定的话还是比较少出现的。&br&&br&三、抖动问题&br&这个要看具体情况,我们经常接到的抱怨是用户驾驶过程中一直手扶在排挡杆上,然后感受到了抖动,这种我们一般的结论是驾驶习惯不正确。因为箱子内部是一直旋转的,手扶的时候对换档机构施加了额外的力,反而使整套机构偏离了正常档位位置,跟旋转的零件接触,造成抖动传递出来。&br&&br&另一种是真的抖动,轻轻接触排挡杆有震手的感觉,严重的松开手甚至可以看到排挡杆明显的晃动,接到这种抱怨我们一般先考虑换档拉锁调整的是否合适,如果排除整车其他机构的问题锁定变速箱有问题,主要会查换档机构里的各种相关尺寸是否异常,比如上面说的同步器,容纳拨叉的槽两侧端面跳动是否异常(简单说就是两侧是否高低不平),或者拨叉是否有变形导致与同步器有异常接触。正常情况下进档之后拨叉以及其他的换档机构,跟旋转的同步器是有间隙的。如果因为任何异常原因(设计、零件尺寸、装配问题、拉锁调整等)导致他们接触上了,震动就会传递出来。&br&&br&第二种这种是真的不正常,可以去4S店要求修理的。不过发生的概率极小,因为从变速箱出厂,到装车后整车出厂,要经过N道检测员检测才会放行,我们接到抱怨的大部分是第一种。当然个别流出的也有,只能说看运气了。。。&br&&br&可能还会有其他跟整车有关的影响因素,我只说了自己熟悉的变速箱部分。很多现象4S店和整车厂遇到问题不会告诉车主真正原因的,我也参与过忽悠o(╯□╰)o。主观评价性的东西其实反而越了解内部结构越不会当回事,有的车主倒档一次挂不上就会抱怨(没同步器,两个齿轮齿对齿了,机械结构无法避免),有的车主就完全不在乎。我一个同学,买了我们的产品,问怎么样,说挺好的就有时候五档挂不上(有同步器,正常应该很少出现),我说啊?你没去4S点看看?他说挂不上我就再挂一下呗……机械机构顶上了怕啥?(⊙_⊙)嗯……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客户╭(╯3╰)╮&br&&br&但有些功能性甚至安全性的东西还是当心或者要维权到底,比如安全气囊打不开说你碰撞方式不对什么的……我们看到报道也骂娘的&/p&
我是做变速箱的,大概讲一下吧,其实手感这种,我们也是比较头疼的,因为多为主观判断,平时工厂里评价的时候也会出现不同的人感受不同。轻了有人觉得档位不清晰,重了有人觉得换档力大不舒服。把我了解的跟各位分享一下。吸入感、档位清晰、生涩和抖动,其…
不谈价格的情况下, 我说几个:&br&&br&&ol&&li&手动档我可以100时速的时候5档降3档让乘客感觉不到车的任何锉顿,通过离合和补油很容易实现,但至今我没见过能搞定这事的自动档&/li&&li&我知道我现在是70的时速,我前车是80的时速,结合周边情况我需要用100的时速来超车,所以我可以提前在距离足够远的时候到3档加速,自动档的加速延迟让人很烦,而长时间保持类似S+模式的话又很耗油&/li&&li&堵车又不那么堵的时候,比如平均时速20-30,手动档是可以不踩刹车不踩离合不踩油门匀速行驶的,5档手动就有5个怠速行驶的速度,大概分别就是10、20、30、40、50,而自动档只会有一个怠速速度,导致有些情况下堵着车比手动档还累&/li&&li&手动减速到停下我依旧可以做到乘客完全没有感觉,自动在最后很容易顿一下,因为没有离合的情况下自动档总是有向前的动力&/li&&li&手动可以半离合控制在一个极低的速度,比如1KM/h也是轻松控制的,自动档靠刹车做这个控制无比蛋疼,忽快忽慢&/li&&/ol&以上,有一个超会晕车的老妈的话就会懂了&br&&br&---&br&&br&再补一个,刹车失效时手动的降档制动很容易,自动档并不是所有车能强制降到低档来制动,当然我希望一辈子别撞上这事儿&br&&br&---&br&&br&看到评论中有不少朋友对自动档的顿锉问题有意见,在这里补充一下&br&&br&首先,什么是顿锉?&br&顿锉是指车辆因为各种原因,加速度突然减小,随后又突然加大(或者反过来先加大后减小)给人造成的连续两次方向相反的加速感觉,这种感觉就像人在船上被浪打上一下一样,非常难受&br&所以顿锉指的是“加速度的变化”,不是速度,也不是加速度,开个P85D一脚油门人就贴椅子上了,这不叫顿锉&br&&br&其次,为什么换档会顿锉?&br&顿锉可以由很多原因产生,最常见的就是在换档的时候。换档注定要求一个先从一个档位离开,再进入另一个档位。离开第一个档位的时候,发动机的转动不再带动车子,因此原本的加速度会消失,也就是“加速度降低”,进入另一个档位后,发动机再次带动车辆产生加速度,也就是“加速度增加”,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加速度先降后升的过程&br&当换档的时间短,前后的加速度又差距较大时,产生的“加速度的变化”也就会很大,就会造成不舒服的感觉&br&而连续降档,或者越级降档,特别是从高档降到低档,如直接从6档降回3档时,因为6档和3档能提供的加速度差距是非常大的,就会导致这个顿锉的感觉特别明显,表现在车上就是突然车子减速,然后背上又突然被踹了一脚,会晕车的人没几次就吐了&br&&br&那么,手动档是如何做到无顿锉的?&br&手动档并不是随便换换档就可以没顿锉的,所以“无顿锉降档”是手动档的一种“可能性”,而非一种“特性”&br&我在手动档执行越级降档的过程是这样的:&br&&ol&&li&缓慢松开油门。油门松得快了车子就会突然失去加速度,顿锉就来了&br&&/li&&li&迅速踩下离合。由于有半离合状态会影响车子的动力传递,同样会导致加速度的迅速变化,所以一脚到底以让人感觉不到的速度分离离合是最好的&br&&/li&&li&选择需要的档位。由于离合已经踩下,你无论怎么操作车都是不会产生额外的变化的,此时车子受摩擦力、风阻等自然力的影响呈匀速减速状态,也就是加速度并不会变化(要是刮一阵大风过来那算我输了)&br&&/li&&li&计算当前速度下目标档位应该有的发动机转速,通过油门控制转速在该速度偏上。如时速是80时,降回3档后我的车应该是3500转,那么就要用油门控制转速到3700转左右&br&&/li&&li&慢放离合,同时继续加大油门,凭经验直到离合完全放开。这个过程要始终保持发动机转速在3500转上,发动机转速不同就会造成提供给车的力不同,进一步造成车子加速度发生变化,因此一定要通过离合和油门的相互配合保持转速是不变的&br&&/li&&/ol&这一过程是比较慢的,通常我完成一次这样的换档的时间在2秒左右,而不在乎顿锉的情况下则可以将时间缩短到0.5秒完成&br&&br&所以,为什么自动档很难做到无顿锉?&br&从手动档的操作过程来看,自动档存在着这样一些原因:&br&&ol&&li&自动档的结构上不一定有离合这个东西,让你可以做加油门控制转速的活而不影响车子的状态。不过AT应该有类似的机构,MAT是肯定有离合的,具体不太清楚了&/li&&li&自动档在设计上不会牺牲换档时间追求无顿锉。我也不知道为啥,厂商通常追求的就是换档时间短,而不在乎这个短时间带来的顿锉感&/li&&li&绝大部分自动档车型没有降档补油的逻辑,少部分有这逻辑的车型补油是为了更好的加速而不是消除顿锉,所以补油会补过头。档位变了而速度没变的情况下,发动机转速是肯定会有变化的,这一变化会导致发动机带给车辆的力不同,产生顿锉。如上面手动档描述的过程,控制发动机转速到匹配速度与目标档位是很重要的,但基本上没有自动档的换档逻辑里有这一步&/li&&/ol&因此,在我看来自动档确实很难避免连续降2-3档时产生的这一下挫顿感,如果确实可以做到,我更希望有人能分享一些技术上的资料&br&&br&最后,你要研究怎么算“无顿锉”,我提供一个我用过的方法:&br&叫一个朋友,让他坐在副驾上,系上保险带,闭上眼睛,带一个隔音好的耳机(避免听发动机声音知道换档),告诉他啥也别想,全神贯注感受车子的换档&br&然后你开车去一个安全空旷的路上,从1档静止状态开始,到最高档80时速(Jeep那奇怪的9AT的话到7档就好了),然后想办法(MT就自己换档,AT大力深踩油门)让档位突然降2-3档(如8AT可以降回5档,6AT降回4档,9AT也可以回5档)加速&br&然后你停下车,问你的朋友在整个加速过程中换过几次档&br&我开MT的时候蛋疼让妹子做过这事,她表示完全感觉不到换档,至于现在的AT车,作为驾驶者的自己都能感受到了,就没叫妹子来实验&br&&br&---&br&&br&补几个自动档顿挫相关的话题,仅说明自动档的顿挫是存在的,并没有达到“普遍不会顿挫”这样的程度:&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自动挡汽车换挡时的顿挫感是如何形成的?可否通过驾驶员操作来减弱顿挫感? - 变速箱&/a&&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涡轮增压汽车,猛踩油门,为什么会有超过一秒的延迟? - 机械&/a&
不谈价格的情况下, 我说几个: 手动档我可以100时速的时候5档降3档让乘客感觉不到车的任何锉顿,通过离合和补油很容易实现,但至今我没见过能搞定这事的自动档我知道我现在是70的时速,我前车是80的时速,结合周边情况我需要用100的时速来超车,所以我可以…
&p&打个广告先,欢迎关注我的专栏&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kangjianmao& class=&internal&&康贱猫的猫窝 - 知乎专栏&/a&,不定期更新各种用车知识,驾驶技巧,汽车文化,新车试驾,汽车原理等等任何与汽车可能相关的东西。&br&&/p&&p&有心学习驾驶技术是好事,题主加油,各位看官也加油,如果你因为各种原因买了手动,且喜欢驾驶,祝早日学成,成为手(zhuang)动(bi)阵营中的一份子。&br&&b&对于某些比较高阶的技巧,答应我,不要轻易尝试好么,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好了(乞求脸)&/b&&br&&br&有好多答主认为手动档麻烦,复杂,恼人,认为买手动档完全是因为便宜。我承认,挺大一部分人选择手动的原因是其售价相对低廉,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另一部分人,因为纯粹的乐趣而选择了手动档。这乐趣也正来自于这个离合踏板。&br&&br&大部分人把车当作交通工具,认为操作越简单越好。这自然是正确的。但偏偏就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把汽车当玩具。这么说吧,自动档好比没有root的手机,虽然安全稳定,但总有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手动档好比root之后,稳定性稍差,但自由度和乐趣直线上升。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发烧友会选择root自己手机的原因了。毕竟一部能日常稳定使用的手机才是大众消费者需要的。&br&&br&很不幸,我就是那种把车当玩具,把驾驶当乐趣的人。就算把两台同款的车,一台自动,一台手动,放我面前让我挑,我也会毫不犹豫选手动。这叫信仰。&/p&&p&&br&再强势打个广告。光会往前开怎么行?&b&如何倒车入库&/b&教程如下(简单易学,解决新手一切烦恼)。&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465920& class=&internal&&真实道路中,如何倒车、侧方停车? - 康贱猫的回答&/a&&br&&br&另外有关驾驶经验可见&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031872& class=&internal&&有哪些只有经验丰富的司机才知道的驾驶技巧? - 康贱猫的回答&/a& &/p&&p&&br&&/p&&p&&b&本文开头重申,在没有熟练学会驾驶基本功之前,切勿盲目尝试。后果自负。(已经有同学盲目尝试原地烧胎导致离合器损毁了)另外,请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b& &b&&br&很多时候,知道有这么一种乐趣就好了,想亲自体验的话,请先练习基本功。&/b& &b&走路还没学会就学跑步是会摔的。&/b&&br&&br&本文目的旨在&b&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阐述手动档的各种乐趣以及各种技巧的操作方法&/b&。&br&具体理论分析以及详细描述略过。。。不然光这些内容就够我出本书了。。。&br&&b&本文并不涉及手动自动熟优熟劣,&/b&自动档是汽车进化的大趋势,但手动档也有自己的独特魅力。&br&&br&文中很多技巧在新手看来是难以置信的,&b&容易击碎现有三观&/b&。三观被毁之后请不要忙于&b&否定&/b&我的说法。&b&慢慢学习,亲身实践&/b&。你会发现&b&多数情况下&/b&,你&b&在驾校里被驾校师傅建立的三观是不完整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b&&br&&br&所有技巧都是网上能找到的常用技巧。但是我融入了自身实践经验,并给出相应的练习建议。&br&这其中包含着我一路走来的各种弯路和各种教训。且看且收藏。。。&br&&b&所有技巧仅作为提升驾驶乐趣(也可以单纯拿去装逼)的一种方式&/b&,并不是必须学会的。即使不会也不影响日常操作。&br&&br&&b&由于内容过多,且有些杂乱,身为强迫症的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在这里做个目录。&/b& &/p&&ol&&li&跟趾操作技巧&/li&&li&车速与档位的对应关系&/li&&li&两脚离合操作技巧&/li&&li&亮刹车灯加速技巧&/li&&li&降档超车技巧&/li&&li&烧胎起步技巧&/li&&li&弹离合技巧&/li&&li&无离合换挡技巧(周年纪念作大死版)&/li&&li&0.2秒极速换挡技巧&/li&&li&推启动技巧&/li&&li&刹车技巧(手动自动均可使用)&/li&&li&apex过弯技巧(手动自动均可使用)&/li&&li&红线换挡&/li&&li&无刹车减速&/li&&li&无刹车无离合驾驶技巧(装逼装到飞起)&/li&&li&动态起步小窍门(实用技能)&/li&&li&跳档快速起步(实用技能)&/li&&li&甩尾!我们要装逼装到底!&/li&&li&空档滑行利与弊&/li&&li&如何告别手刹车以及坡道停车小技巧&/li&&li&trail breaking技巧(经@&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jason-10-83& class=&internal&&Jason&/a&同学提示,还是放点赛车技巧上来吧)&/li&&li&j turn快速调头(花式作死技巧,从4000以后基本都是花式技巧了,已偏题)&/li&&li&甩尾入库(是不是太炫了一点?)&/li&&li&前驱车花式平移入库(为了装逼而装逼)&/li&&li&花式杀猫极限加速技巧(我都说了新手就别尝试了嘛)&/li&&li&穷人必备,推车技巧&/li&&li&山路引擎制动小tips以及两脚离合跟趾操作技巧&/li&&li&用排气声替代喇叭&/li&&/ol&&p&&br&&/p&&p&&b&想快速跳跃至相关内容,请认准分割线以及下方标示即可。&/b&&/p&&p&&br&&/p&&p&&i&以下正文:&/i&&/p&&p&-------------------------------------------------------------------------------------------------------------------------&/p&&p&1.跟趾操作技巧:&/p&&p&(这年头自动档都这么普及了,真的还有人想学跟趾么?)&/p&&p&如果真的是为了驾驶乐趣,那就练吧。&/p&&p&跟趾这东西会了之后真的就变成了一种习惯,踩刹车的时候脚掌自己就横过去了。&/p&&p&&br&&/p&&p&&b&跟趾说穿了无非就是在踩刹车的时候顺便补油降个档。&/b&&/p&&p&有人在评论里提到说现在车都有同步器了,所以不用补油。其实并不然。同步器同步的是中间轴和输出轴的转速。也就是说你可以顺利挂进档。但是抬离合的时候同步的是中间轴和飞轮的转速。如果不补油,就会顿挫。&/p&&p&&br&&/p&&p&最终效果如下:&/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879040&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1.zhimg.com/v2-3be2f424ef349eaf72dd12.jpg& data-lens-id=&879040&&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1.zhimg.com/v2-3be2f424ef349eaf72dd12.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879040&/span&
&/a&&p&弯前轰油的声浪真的很动听。装逼利器啊有木有!!!别人在踩刹车,你还在使劲轰油门啊!!!新手乘客直接尿裤子啊!!!&/p&&p&&br&&/p&&p&跟趾有两种脚法,一种是用脚跟横过去点油门。还有一种是脚掌左侧踩刹车,右侧踩油门。前者适合油门刹车踏板间距较大或者高低落差较大的情况。后者适合踏板高度相差不大且相距比较近的情况。&/p&&p&&br&&/p&&p&配个图显得高大上一些。。。诺,这是第一种脚法。(不想下楼去车里拍,姑且拿这个凑合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507f8db294d3bdf413c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507f8db294d3bdf413cb_r.jpg&&&/figure&&p&&br&&/p&&p&这是第二种脚法。&/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2fb5ef5f85a008cafbe0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7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2fb5ef5f85a008cafbe08_r.jpg&&&/figure&&p&&br&&/p&&p&一般情况下只需按个人喜好掌握其中一种即可。但是技多不压身嘛,目前顺手的方法换台车或许就不行了呢?&/p&&p&&br&&/p&&p&先把思路理一下,到底要怎么踩。如图(图侵删):&/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7b0492fdc7a90bf07beab674a28a31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7b0492fdc7a90bf07beab674a28a312_r.jpg&&&/figure&&p&&br&&/p&&p&晕了吧?我猜你晕了。我来解释一下。&/p&&p&第一图的意思是直线大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气灶冒黑烟怎么回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