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谢天笑。那为什么爱因斯坦一个运动的物体,它的质量会增加??

为什么质量的存在会使空间扭曲?_百度知道
为什么质量的存在会使空间扭曲?
为什么质量的存在会使空间扭曲?是不是有质量就有辐射?辐射导致了扭曲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检举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继狭义相对论之后,深入研究引力理论,于1913年提出的引力场的相对论理论。这一理论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引力论,它把引力场归结为物体周围的时空弯曲,把物体受引力作用而运动,归结为物体在弯曲时空中沿短程线的自由运动。因此,广义相对论亦称时空几何动力学,即把引力归结为时空的几何特性。 如何理解广义相对论的时空弯曲呢?这里我们借用一个模型式的比拟来加以说明。假如有两个质量很大的钢球,按牛顿的看法,它们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将彼此接近。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则并不认为这两个钢球间存在吸引力。它们之所以相互靠近,是由于没有钢球出现时,周围的时空犹如一张拉平的网,现在两个钢球把这张时空网压弯了,于是两个钢球就沿着弯曲的网滚到一起来了。这就相当于因时空弯曲物体沿短程线的运动。所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不存在“引力”的引力理论。 进一步说,这个理论是建立在等效原理及广义协变原理这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等效原理是从物体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这个基本事实出发,认为引力与加速系中的惯性力等效,两者原则上是无法区分的;广义协变原理,可以认为是等效原理的一种数学表示,即认为反映物理规律的一切微分方程应当在所有参考系中保持形式不变,也可以说认为一切参考系是平等的,从而打破了狭义相对论中惯性系的特殊地位,由于参考系选择的任意性而得名为广义相对论。 我们知道,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一切有质量的物体均相互吸引,这是一种静态的超距作用。 在广义相对论中物质产生引力场的规律由爱因斯坦场方程表示,它所反映的引力作用是动态的,以光速来传递的。 广义相对论是比牛顿引力论更一般的理论,牛顿引力论只是广义相对论的弱场近似。所谓弱场是指物体在引力场中的引力能远小于固有能,力场中,才显示出两者的差别,这时必须应用广义相对论才能正确处理引力问题。 广义相对论在1915年建立后,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检验其正确性,即所谓三大实验验证。这就是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折,水星近日点的进动以及光谱线在引力场中的频移,这些不久即为当时的实验观测所证实。以后又有人设计了雷达回波时间延迟实验,很快在更高精度上证实了广义相对论。60年代天文学上的一系列新发现:3K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类星体、X射电源等新的天体物理观测都有力地支持了广义相对论,从而使人们对广义相对论的兴趣由冷转热。特别是应用广义相对论来研究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已成为物理学中的一个热门前沿。 爱因斯坦一直把广义相对论看作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他说过,“要是我没有发现狭义相对论,也会有别人发现的,问题已经成熟。但是我认为,广义相对论不一样。”确实,广义相对论比狭义相对论包含了更加深刻的思想,这一全新的引力理论至今仍是一个最美好的引力理论。没有大胆的革新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没有敏锐的理论直觉能力和坚实的数学基础,是不可能建立起广义相对论的。伟大的科学家汤姆逊曾经把广义相对论称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狭义相对论就是 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四维时空观上的一个理论,因此要弄清相对论的内容,要先对相对论的时空观有个大体了解。在数学上有各种多维空间,但目前为止,我们认识的物理世界只是四维,即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现代微观物理学提到的高维空间是另一层意思,只有数学意义,在此不做讨论。 四维时空是构成真实世界的最低维度,我们的世界恰好是四维,至于高维真实空间,至少现在我们还无法感知。一把尺子在三维空间里(不含时间)转动,其长度不变,但旋转它时,它的各坐标值均发生了变化,且坐标之间是有联系的。四维时空的意义就是时间是第四维坐标,它与空间坐标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时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四维时空不仅限于此,由质能关系知,质量和能量实际是一回事,质量(或能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运动状态相关的,比如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在四维时空里,质量(或能量)实际是四维动量的第四维分量,动量是描述物质运动的量,因此质量与运动状态有关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在四维时空里,动量和能量实现了统一,称为能量动量四矢。另外在四维时空里还定义了四维速度,四维加速度,四维力,电磁场方程组的四维形式等。值得一提的是,电磁场方程组的四维形式更加完美,完全统一了电和磁,电场和磁场用一个统一的电磁场张量来描述。四维时空的物理定律比三维定律要完美的多,这说明我们的世界的确是四维的。可以说至少它比牛顿力学要完美的多。至少由它的完美性,我们不能对它妄加怀疑。 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时空,能量与动量也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动量。这说明自然界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量之间可能存在深刻的联系。在今后论及广义相对论时我们还会看到,时空与能量动量四矢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联系补充:物质在相互作用中作永恒的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由于物质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运动的,因此,必须在物质的相互关系中描述运动,而不可能孤立的描述运动。也就是说,运动必须有一个参考物,这个参考物就是参考系。 伽利略曾经指出,运动的船与静止的船上的运动不可区分,也就是说,当你在封闭的船舱里,与外界完全隔绝,那么即使你拥有最发达的头脑,最先进的仪器,也无从感知你的船是匀速运动,还是静止。更无从感知速度的大小,因为没有参考。比如,我们不知道我们整个宇宙的整体运动状态,因为宇宙是封闭的。爱因斯坦将其引用,作为狭义相对论的第一个基本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其内容是:惯性系之间完全等价,不可区分。 著名的麦克尔逊--莫雷实验彻底否定了光的以太学说,得出了光与参考系无关的结论。也就是说,无论你站在地上,还是站在飞奔的火车上,测得的光速都是一样的。这就是狭义相对论的第二个基本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由这两条基本原理可以直接推导出相对论的坐标变换式,速度变换式等所有的狭义相对论内容。比如速度变幻,与传统的法则相矛盾,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比如一辆火车速度是10m/s,一个人在车上相对车的速度也是10m/s,地面上的人看到车上的人的速度不是20m/s,而是(20-10^(-15))m/s左右。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相对论效应完全可以忽略,但在接近光速时,这种效应明显增大,比如,火车速度是0。99倍光速,人的速度也是0。99倍光速,那么地面观测者的结论不是1。98倍光速,而是0。999949倍光速。车上的人看到后面的射来的光也没有变慢,对他来说也是光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光速是不可超越的,因为无论在那个参考系,光速都是不变的。速度变换已经被粒子物理学的无数实验证明,是无可挑剔的。正因为光的这一独特性质,因此被选为四维时空的唯一标尺。 1905年爱因斯坦(1879——1955)发表了狭义相对论。这个理论指出在宇宙中唯一不变的是光线在真空中的速度,其它任何事物补充:——速度、长度、质量和经过的时间,都随观察者的参考系(特定观察)而变化。这个理论形成了一个著名的公式:E=MC2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不是绝对的(即固定不变的)。爱因斯坦指出,随着物体(观察者所见到的)线性运动速度的加快,时间会变慢。其二:任何物体以光速运动时,其长度将会缩短为零。提出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空间和时间是完全分开的。然而,在相对论数学中,时间和三维空间——长、宽和高,一起构成一个四维空间框架,叫做时空关联集。 爱因斯坦从他的狭义相对论中推导出等式E=MC2(这里E是能量,M是质量,C是恒定的光速),他用这个等式解释了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现在认为,质量和能量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式,称为质能。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了一定量E,则它的质量也减少等于MC2的量,然而,质能不会消失,只不过以另一种形式被释放,它叫辐射能量。 1915年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他解释了引力作用和加速度作用没有差别的原因。他还解释了引力是如何和时空弯曲联系起来的,利用数学,爱因斯坦指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在物体具有很大的相对质量(例如一颗恒星)时,这种弯曲可使从它旁边经过的任何其它事物,即使是光线,也改变路径。广义相对论指出,时空曲率将产生引力。当光线经过一些大质量的天体时,它的路线是弯曲的,这源于它沿着大质量物体所形成的时空曲率。因为黑洞是极大的质量的浓缩,它周围的时空非常弯曲,即使是光线也无法逃逸。 几百年来牛顿的经典力学使众多人信服,因为他适用于低速、宏观的惯性系。而相对论适用于高速(接近光速)的或微观的量子态以及非惯性系,人们很难通过实验得以证实和观察,所以很多人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但相对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说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石。
采纳率:62%
四维时空的意义就是时间是第四维坐标。值得一提的是,电磁场方程组的四维形式更加完美,完全统一了电和磁,因此要弄清相对论的内容。四维时空的物理定律比三维定律要完美的多,按牛顿的看法,它们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将彼此接近。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则并不认为这两个钢球间存在吸引力。它们之所以相互靠近,是由于没有钢球出现时,现在两个钢球把这张时空网压弯了,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检验其正确性,即所谓三大实验验证。这就是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折,水星近日点的进动以及光谱线在引力场中的频移,这些不久即为当时的实验观测所证实,它把引力场归结为物体周围的时空弯曲。现代微观物理学提到的高维空间是另一层意思,只有数学意义,要先对相对论的时空观有个大体了解。在数学上有各种多维空间,但目前为止,我们认识的物理世界只是四维,即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这就相当于因时空弯曲物体沿短程线的运动,把物体受引力作用而运动,两者原则上是无法区分的,它所反映的引力作用是动态的,周围的时空犹如一张拉平的网。 狭义相对论就是 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四维时空观上的一个理论。 相对论中,是不可能建立起广义相对论的。”确实。 广义相对论是比牛顿引力论更一般的理论,从而打破了狭义相对论中惯性系的特殊地位,其长度不变检举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继狭义相对论之后,即认为反映物理规律的一切微分方程应当在所有参考系中保持形式不变,这时必须应用广义相对论才能正确处理引力问题:3K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类星体、X射电源等新的天体物理观测都有力地支持了广义相对论,从而使人们对广义相对论的兴趣由冷转热,它的各坐标值均发生了变化,且坐标之间是有联系的,这说明我们的世界的确是四维的。可以说至少它比牛顿力学要完美的多。另外在四维时空里还定义了四维速度,四维加速度,四维力,电磁场方程组的四维形式等,问题已经成熟。但是我认为,广义相对论不一样,也可以说认为一切参考系是平等的,在此不做讨论。 四维时空是构成真实世界的最低维度,我们的世界恰好是四维,质量越大。在四维时空里,认为引力与加速系中的惯性力等效,质量(或能量)并不是独立的。没有大胆的革新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深入研究引力理论,于1913年提出的引力场的相对论理论,而是与运动状态相关的,比如速度越大,质量(或能量)实际是四维动量的第四维分量,动量是描述物质运动的量,因此质量与运动状态有关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在四维时空里,于是两个钢球就沿着弯曲的网滚到一起来了;广义协变原理,可以认为是等效原理的一种数学表示。所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不存在“引力”的引力理论。 进一步说,这个理论是建立在等效原理及广义协变原理这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等效原理是从物体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这个基本事实出发,至于高维真实空间,至少现在我们还无法感知。一把尺子在三维空间里(不含时间)转动,这一全新的引力理论至今仍是一个最美好的引力理论,归结为物体在弯曲时空中沿短程线的自由运动。因此。所谓弱场是指物体在引力场中的引力能远小于固有能,以光速来传递的,牛顿引力论只是广义相对论的弱场近似,时间与空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时空。 广义相对论在1915年建立后。 四维时空不仅限于此,由质能关系知,力场中,由于参考系选择的任意性而得名为广义相对论。 我们知道,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一切有质量的物体均相互吸引,这是一种静态的超距作用。 在广义相对论中物质产生引力场的规律由爱因斯坦场方程表示。伟大的科学家汤姆逊曾经把广义相对论称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与空间坐标是有联系的。以后又有人设计了雷达回波时间延迟实验,很快在更高精度上证实了广义相对论。60年代天文学上的一系列新发现。 如何理解广义相对论的时空弯曲呢?这里我们借用一个模型式的比拟来加以说明。假如有两个质量很大的钢球,没有敏锐的理论直觉能力和坚实的数学基础,已成为物理学中的一个热门前沿。 爱因斯坦一直把广义相对论看作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他说过,“要是我没有发现狭义相对论,也会有别人发现的,也就是说时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广义相对论比狭义相对论包含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广义相对论亦称时空几何动力学,即把引力归结为时空的几何特性,质量和能量实际是一回事。特别是应用广义相对论来研究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电场和磁场用一个统一的电磁场张量来描述。至少由它的完美性,我们不能对它妄加怀疑。这一理论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引力论,但旋转它时,动量和能量实现了统一,称为能量动量四矢,才显示出两者的差别
的问题是科学上最大的迷团之一,说法很多。 其实说&吸引&是狭隘的,方便理解的古老办法。实际上的正确表达都是用扭曲来解释,至于扭曲什麼,说法就很多了。 引力是系统内与系统外进行相对运动产生的现象,至少目前唯一的解答是如此。 没有运动就没有质量。没有运动就没有电子,粒子这些东西,微观的物质都是依附在相对运动的基础上去发展出来的,这是目前已知的。 运动与引力是相对的,与时间也是相对的,与质量也是相对的,但是引力很薄弱,因为相对的参照速度可能是根据宇宙的边缘或中心而来,科学家找了六十年,至今还尚未找到所谓的宇宙的重力发射场,也就是星球运动或者说银行系运动的参照标的。找到了,当然诺贝尔奖就有了,问题是找不到。 目前的科学仪器都无法精准测量引力,因为太微弱了,所以没有办法使用数学的方式去估计重力场是否存在,也无法证实宇宙边缘是否以光速进行规律的惊人旋转,更搞不清楚关联。
简单的来说就是质子引力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答案带解析】物体的质量真的会不变吗? 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质量真的会不变吗?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物体的质量是常数.这个认识并没有错,但这是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而言. 如果对运动的物体而言,物体的质量是否还是始终不变呢?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他的理论是: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静质量 m0=1kg 的物体,当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 运动时,其动质量分别为: m1=1.000 000 000 0005kg、m2=1.15kg,由此可知,物体的动质量比静质量大,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质量越大.从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关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但在微观世界里,由于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都很小,而其运动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这时它们的质量随速度的改变就不可忽视.关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将来有机会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知识时,就会进一步深入理解.请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______,而_______会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改变.(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物体两种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的规律是: 其中m是指动质量,m0是指静质量,c为3×108m/s.在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由于v_____c,故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不变,是常数.(3)设m0=100kg,当它以2.4×108m/s的速度运动时,求其动质量,并分析结果,你可得到一个什么结论__________? 
静质量 动质量 远小于 当物体速度接近于光速时,动质量明显大于静质量。
【解析】(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静质量,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
(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 (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 (其中c为光速)...
考点分析:
考点1:质量
1、用天平和量筒侧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体积为V1;
(3)将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和固体的总体积为V2;
(4)固体的密度ρ=m/(V2-V1);
2、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1;
(2)将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液体的密度ρ=(m2-m1)/V;
3、有天平和小空瓶测液体的密度(有足量的水):
(1)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1;
(2)用天平测出装满水的小瓶的质量m2;
(3)倒出水,再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装满液体的小瓶的质量m3;(4)水的体积V水=(m2-m1)/ρ水,液体的体积V液=瓶的容积V瓶=水的体积V水,故液体的密度ρ=(m3-m1)ρ水/(m2-m1)
相关试题推荐
珍珍观察到电风扇、台灯等有个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们不易翻倒.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猜想:可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关.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她发现,让不同的物体倾斜相同的角度时,有的物体翻倒,有的物体不翻倒,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于是,她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如图所示)让木板绕0点转动,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大小(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表.(1)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小,间接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____(选填“大”或“小”).(2)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和_________的大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法.(3)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离支持面高度越________,其稳度________.(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____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拉着小车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__________运动。(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时,小宇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 
小贺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她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贺决定进行实验.(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甲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进行实验后小贺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次实验.(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甲图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像.(3)由图像可验证小贺的猜想是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4)小贺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以下简称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她先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a)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____N.若此时她将一个4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_____4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小贺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____N.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许多建筑普遍采用空心砖来砌墙壁,人们常用孔洞率来表示砖的空心体积占其外表总体积的比例,如图为某砖厂生产的一种外表总体积为3×10-3m3长方体空心砖,其孔洞率为30%(空心部分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每块砖重42N,问:(1)该砖块的质量为多少kg?(g取10N/kg)(2)已知物体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吸引力的大小是其在地面受到重力的1/6,如果该砖放置在月球上,则每块砖重是多少?(3)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多大?. 
小明用如下实验测定所处环境的空气密度:(1)把天平放在____台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后,并未待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而是________________,就开始测量了。(2)他用打气筒将皮球打足气,用调好的天平称出此时皮球的质量为81.6g。将如图甲所示的量杯装满水后,倒放在水槽中,用气针和乳胶管将皮球中的空气引入量杯内,用排水集气的方法慢慢排出皮球中的气体(周围环境空气的密度与量杯中空气的密度相等),如图乙所示,同时调整量杯的高度,使量杯内气体达到量杯的最大测量值,且需量杯内、外水面相平。此时,用夹子夹紧乳胶管暂停放气。再将量杯装满水后重新集气,如此共进行10次。拔出气针,用天平称出此时皮球和剩余气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实验及图中情况,帮助小明完成下面的实验数据表格。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和已知的变化量去判断其它的物理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进行判断.根据铜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求出其摩尔体积,然后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即可正确解答.由题意可知光线射向面恰好发生全射,作出光路图,则由折射定律可求得折射率和由几何关系可求得射出角.正确理解半衰期的含义,,,三种射线性质和应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注意动量的矢量性.
解:,.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故错误..布朗运动就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故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正确..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故正确.故选.到过程中气体,不变,增大,根据气体状态方程知道,增大,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和得:,吸热.到过程中气体,不变,减小,根据气体状态方程知道,减小,内能减小.铜的摩尔体积:把铜分子看作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小球,则每个铜分子的体积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振动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无关,故错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正确..在光的双逢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故错误..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故正确.故选.根据波沿方向传播,那么质点的振动方向为沿轴负方向.波速由得:光从玻璃射向真空时,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画出光路图
由折射定律可求得折射率和由几何关系可求得:光从棱镜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分别为和.,.人类无法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碘衰变的快慢,放射性衰变的快慢即半衰期是由元素本身决定的,与外部环境无关,故正确..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于少量的原子核衰变时间无法确定,故错误.,射线是高速电子流,不是电磁波,故错误.,碘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故正确.故选.在光电效应现象中,若某金属的截止波长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和,该金属的逸出功为若用波长为单色光做实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的滑块以的速度撞击质量为的静止滑块,撞击后滑块的速度为,求滑块碰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方向为:与碰撞前的速度方向相反.故答案为:,吸热,减小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负,由折射定律可求得折射率和由几何关系可求得:光从棱镜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分别为和.,,滑块碰后的速度大小是,方向与碰撞前的速度方向相反.
要注意研究过程中哪些量不变,哪些量变化.能够用物理规律把所要研究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加强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基本方法的学习利用,是学好选修的基本方法.此处高考要求不高,不用做太难的题目.
4214@@3@@@@动量守恒定律@@@@@@282@@Physics@@Senior@@$282@@2@@@@动量@@@@@@56@@Physics@@Senior@@$56@@1@@@@力学@@@@@@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246@@3@@@@阿伏加德罗常数@@@@@@285@@Physics@@Senior@@$285@@2@@@@分子热运动和热机@@@@@@57@@Physics@@Senior@@$57@@1@@@@热学@@@@@@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248@@3@@@@布朗运动@@@@@@285@@Physics@@Senior@@$285@@2@@@@分子热运动和热机@@@@@@57@@Physics@@Senior@@$57@@1@@@@热学@@@@@@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250@@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285@@Physics@@Senior@@$285@@2@@@@分子热运动和热机@@@@@@57@@Physics@@Senior@@$57@@1@@@@热学@@@@@@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288@@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286@@Physics@@Senior@@$286@@2@@@@固体、液体和气体@@@@@@57@@Physics@@Senior@@$57@@1@@@@热学@@@@@@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417@@3@@@@横波的图象@@@@@@292@@Physics@@Senior@@$292@@2@@@@机械波@@@@@@58@@Physics@@Senior@@$58@@1@@@@电磁学@@@@@@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418@@3@@@@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292@@Physics@@Senior@@$292@@2@@@@机械波@@@@@@58@@Physics@@Senior@@$58@@1@@@@电磁学@@@@@@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450@@3@@@@光的折射定律@@@@@@294@@Physics@@Senior@@$294@@2@@@@光@@@@@@59@@Physics@@Senior@@$59@@1@@@@光学@@@@@@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452@@3@@@@全反射@@@@@@294@@Physics@@Senior@@$294@@2@@@@光@@@@@@59@@Physics@@Senior@@$59@@1@@@@光学@@@@@@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459@@3@@@@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294@@Physics@@Senior@@$294@@2@@@@光@@@@@@59@@Physics@@Senior@@$59@@1@@@@光学@@@@@@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476@@3@@@@光电效应@@@@@@295@@Physics@@Senior@@$295@@2@@@@光的波粒二象性@@@@@@59@@Physics@@Senior@@$59@@1@@@@光学@@@@@@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492@@3@@@@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296@@Physics@@Senior@@$296@@2@@@@原子、原子核与核技术@@@@@@60@@Physics@@Senior@@$60@@1@@@@原子物理学与相对论@@@@@@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
@@56@@8##@@57@@8##@@57@@8##@@57@@8##@@57@@8##@@58@@8##@@58@@8##@@59@@8##@@59@@8##@@59@@8##@@59@@8##@@60@@8
第三大题,第3小题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本题包括A,B,C三个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A.(选修模块3-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有引力就不会有斥力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A到B是等压过程,B到C是等容过程,则A到B过程中气体是__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B到C过程中气体内能___(填"增加"或"减少").(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是{{N}_{A}}=6.0×{{10}^{23}}/mol,铜的摩尔质量为6.4×{{10}^{-2}}kg/mol,铜的密度是8.9×{{10}^{3}}kg/立方米.试估算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多少?(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B.(选修模块3-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B.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C.在光的双逢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2)某介质中,x=0处的质点在t=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3s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质点b刚好开始振动,则此时质点a的振动方向为沿y轴___方向(填"正"或"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___.(3)如图所示,直角三棱镜折射率为\sqrt{2},角B={{30}^{\circ }},一束单色光垂直于AC面射向棱镜,入射点为O,试画出光在棱镜中传播的光路图,并求出光射出棱镜时折射角.(不考虑BC面对光线的反射)C.(选修模块3-5)(1)riben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释放出大量的碘131,碘131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会发出β射线与γ射线,碘131被人摄入后,会危害身体健康,由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下面关于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无法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碘131衰变的快慢B.碘131的半衰期为8.3天,则4个碘原子核经16.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C.β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但γ射线穿透本领比β射线强D.碘131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2)在光电效应现象中,若某金属的截止波长为{{λ}_{0}},已知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c和h,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若用波长为λ(λ<{{λ}_{0}})单色光做实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3)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1.5kg的滑块A以2.0m/s的速度撞击质量为9.0kg的静止滑块B,撞击后滑块B的速度为0.5m/s,求滑块A碰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