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过这个主机散热底座散热器有用吗吗

1导热硅脂易忽视&&& 硅脂是DIY攒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的个头小,所以往往是玩家们最容易忽略的。有时玩家们在使用平台的过程中会出现因为过热产生的死机、重启和关机等状况。有的玩家因此就会更换。其实有时候并不是因为你的散热器不够好,而是因为硅脂所导致的这些问题。
&&& 硅脂有很多的叫法,如:散热硅、导热硅等一些,其全名叫做“导热硅脂”能叫出它全名的人并不是很多。硅脂从他的全名来看是一种具有润滑剂+导热+散热的多重功效的配件。其真正的作用是增加CPU与散热器之间更好的粘合。2硅脂介质不可少
&&& 在主板CPU与接触时会出现空隙,这样对于散热器来说就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时我们就要借助于导热硅脂增加CPU与散热器接触的面积。要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不要误认为导热硅脂是帮助散热的主要因素,金属散热片的导热能力要比导热硅脂强很多。就像我们烧水一样,为什么不用火直接对水进行加热,而是要通过热水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把水烧开,而并非是这个水壶加热。水壶就是传热的介质,硅脂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 从市场中销售的导热硅脂的颜色来看主要分为白色、灰色和偏黑的三种。其中白色导热硅脂现在已经很少了,灰色导热硅脂是最为常见的,而偏黑导热硅脂极为少见。白色硅脂中根据不同含量的金属粉被分为了几个级别,是根据他们的粘稠度不同而定,其中含有金属银粉的导热硅效果最佳,价格上也会比较高。
各式各样的散热硅
&&& 灰色的导热硅脂是公司的原装导热硅脂,在导热硅脂中添加了一定的石灰粉末来增强导热效果。而偏黑的导热硅脂据说它是导热硅脂中散热效果最好的,因为里面加入了少量的焊锡粉。3常见硅脂现象要注意
&&& 在平时的测试中,笔者拆卸过程中会看到无论是CPU还是GPU的周围会有溢出的导热硅脂。相信不少的玩家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另外还有硅脂没有涂匀的状况,只有中间一点点的导热硅脂,并没有完全覆盖住CPU或者是CPU的情况。
散热硅脂涂溢出
&&& 如果你涂抹的散热硅脂中带有金属粉末,溢出的散热硅脂就有可能会占到周围的电阻等元器件上,可能会产生短路的状况严重的话会直接击穿你的主板或者显卡。
散热硅脂没有涂匀
&&& 如果你的平台会出现因为过热产生的死机、重启或者直接关机的情况,建议玩家取下你的散热器,看看硅脂是否跟上图一样没有涂抹均匀。往往因为硅脂不均匀无法将CPU与散热器完美的贴合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4硅脂涂抹有方法
&&& 网友们会经常问到硅脂该怎么涂才好呐?不同的人涂抹硅脂的方法不同,有的人会在芯片中间点一滴,然后通过挤压抹平。有的玩家会在芯片上涂上厚厚一层,还有的会在芯片和散热器中间涂上很薄的一层等等一些涂法。那么什么样的涂法才是最佳的?笔者也在网上看到了很多涂抹的方法,借此机会也跟玩家们分享下。笔者的能力有限,尽可能的做到最好。
&& 安装后的效果图
&&& 五点式的方法替代了之前的九点式,涂抹之后的CPU和散热器之间没有被厚厚的导热硅脂所隔绝。可以看出效果还是不错的。
散热器旋转
&& 安装后的效果图
&&& 有些玩家会认为盒中的导热硅脂是全部涂抹在CPU和散热器之间,就尽可能的涂抹在上面。多以圆圈式是最容易让玩家们采用的方法,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溢出现象很严重,没准会导致硬件的损坏。
&& 安装后的效果图
&&& 上图是经过刮板所刮出的效果,看这样子还是不错的,但是好像有一点点的厚。刮板式最方便的就是可以很方便的涂抹均匀,不会发生溢出的问题。
&&& 涂抹散热硅脂最关键的是涂抹要均匀,不能产生气泡、掺杂杂质,还要尽可能的涂薄。光说这些没有用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测试看看涂抹硅脂的方法到底有什么区别。5测试散热平台
&&& 关于硅脂的散热测试,我们今天的测试平台并不复杂,也无需深究,这样的测试只是跟和发热源这两种有关。
&&& 首先是发热源,是来自的-760。
&&& 其次是散热器,是来自九州是一款塔式侧吹CPU散热器,其主体结构尺寸为140(W) x 43.5(L) x 160(H)mm。鳍片设计比较新颖,使用了造型独特的交错式栅格结构,并且中间有穿透隔断,这样的设计不但能使散热器外形更加美观,更可提高鳍片通透性,进而提升散热效果。
&&& 测试方法则较为简单,监控方面使用Everest的监控数据,选取拷机第15分钟至第29分59秒的数据。CPU使用Everest增加负载。
  此外还包括P55一块,内存一条,硬盘一块,显示器键盘鼠标一个,对于我们的测试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信息,请各位忽略。6硅脂薄厚看结果
经过几个小时的测试我们来看看结果如何。
&&& 从上面的测试结果来看薄散热硅脂和厚散热硅脂满载的温度相差只有1度,在待机方面温度相差不多。看来薄硅脂的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出色。但对于1度来说,内就会降低几度,这样对于整体效果来说应该会很不错。7贪多无法解决问题
&&& 硅脂虽好,也不能贪,毕竟硅脂是为了CPU、GPU和之间的空隙的一种介质,为了更好的散热。如果涂抹的太厚,不仅仅起不到导热的作用,反而会给芯片带来负担。如果涂抹的太薄无法填满空隙,那么散热效果也不会很明显。
&&& 玩家在每次取下散热器的时候都要将芯片表面和散热器表面擦干净重新进行涂抹,如果中间产生了气泡或者掺杂了杂质对散热也会产生一定得影响。在清洁过程中,最好先使用酒精进行清理,然后用干净的布擦干,最后进行晾干。这样才可以重新涂抹散热硅脂。
&&&插播广告:今天ZOL的终于在攒机页面投入使用了,希望在亲们在选购的时候,能够给大家带来参考。先在此感谢各位对新功能的支持了(⊙o⊙)哦!
&&& 机电频道官方微博已开通,
原创专题以及精彩文章推荐
DIY原创专题:
机电观察室:
DIY原创专题:
&&& 硬件交流群号码是:和,欢迎亲们的加入哦!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买CPU的时候,里面是不是还带一个散热器?那这样还需要另外买散热器吗?_百度知道
买CPU的时候,里面是不是还带一个散热器?那这样还需要另外买散热器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原装CPU带,散装CPU不带。  1、CPU零售版,分为原装(即盒装)和散装。原装的都是盒包的,盒子里有原装风扇;散装的CPU不带风扇,需要自行购买。  2、如果买了CPU,想换风扇。比如需要更安静或更好的散热,那就买散装CPU。因为不带风扇,不会浪费投资,而且价格还比原装的便宜。  3、散装CPU最好别从网上买,容易有问题。盒包的一般没问题,因为保护比较好。现在其实原装cpu的风扇已经做得很好了,不光质量好,而且声音和散热效果都不错,没太特殊需求的直接买原装即可。
数码爱好者
CPU分盒装和散装,盒装的就是带风扇的,不需要买。散装的就是另外买风扇。 你买cpu里面带风扇就是盒装的,那就不需要另外买散热器了。
如果再买风扇就可以进一步改善主机的上散热是吗?显卡上的风扇也是散热用的吗?
你可以另外买一个好一点的风扇,但是要注意型号要对上。 显卡上的风扇也是散热的。
那么贵的CPU里面带的风扇难道不好吗?
一般盒装的都是原配的风扇。我的意思不是不好,当然风扇分很多种,你可以买更好一点的。
我装了CPU自带的风扇之后,机箱里就不需要再安风扇了吧,显卡有自带的风扇啊
不需要的啦。。。。如果你觉得散热不好,机箱也可以换个可以装风扇的机箱。嘿嘿。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规渠道的盒装处理器里的散热器做工是很好的,可是!所以如果允许?那么还是买个更好的散热器的比较好,它们的风扇一般都会狂转以增加风速、风压,所以遇到CPU高负荷时,吵死了!为了节约成本,它们都太小了,散热片表面积小,来带走热量
一般购买盒装CPU都会附带一个散热器,假如你的U不是很高的话,和你不需要超频的话,自带的散热器足够
买盒装的话里面有散热器,买散装的就没有,像我买的是散片的,散热器可以自己合理搭配
不需要。如果你买的是散装的就需要再买一个散热器。不过建议楼主买盒装的。因为散装的,有的是翻新的。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散热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Nintendo Switch底座散热改造记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Nintendo Switch底座散热改造记
话说这个月过三十岁生日,老婆送了我一台NS,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啊,拿到手之后回家我俩就开始耍魔杖了,第二天臂双双残废。玩过几天之后冷静下来,突然想起来之前网上有看到有人的NS玩主机模式因为太热结果NS弯了的事情,纳尼?还有这种操作?2000多的主机说弯就弯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Switch的TV模式底座设计的有些不太合理,空气流通不好造成外壳累积的热量发散不出去。这可不行,看了看大家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1、买USB Type-C的延长线,把线从底座引出来插到主机上,这样主机就不用放进底座玩了,借用淘宝买家秀的图,就是这样了。用延长线有几个小问题:第一,Switch底座USB接口下还有个弹簧座,主机可以靠重量压住,但如果你买的是单纯的延长线,可能会被弹簧座顶起来造成松脱,不过聪明的商家开发了第二代的延长线,在母头加了一个配重块,而且配重块上还带了胶垫,可以靠胶垫和重量卡在底座上,这样就不会松了;第二这个未经证实,传说用延长线偶尔会造成手柄信号不良,但我个人暂且觉得没啥关系。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2、买Mini底座壳改装,别看Switch原装底座那么大一坨还卖将近400块,但实际上只有背面右下角一块面积超不过10cm*10cm的PCB板作为转换信号和输入输出电源用,其余部分都是塑料壳子,由于并不授权第三方生产底座相关的配件,所以机智的国内商家找到了曲线救国之路,使用3D打印配合原PCB形状做了mini的底座外壳,你需要做的是稍微动动手,将原装底座的pcb板和接口排线拆下来装在mini底座里,当然这需要一点点动手能力和对应的工具(原装底座部分使用Y型螺丝),还是借用买家秀展示一下。当然这种底座也有厂家选择了开模批量生产,价格大幅下降,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也没什么后遗症,而且相对于原装底座来说便携性高了十几层楼,只是我个人觉得这个摆法不是很美观(见仁见智的问题)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3、还有一种最小巧便携的解决方案就是USB Type-C接口的转换hub,有国内厂家开发了NS专用的,体积最小(大号U盘那么大),也省的你还要动手拆原装配件,不过这款hub看买家评论,因为是小厂产品,可能质量品控并不是很稳定,有人反映说hub在使用过程中热的烫手,不知道是不是普遍现象。其实USB Type-C接口的HDMI转换hub也有大厂产品,不过我去问了一下,人家说支不支持Switch没测试过,正在找工程部测试,如果能支持,也是很好的消息。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hub的售价略高,都要300RMB左右,几乎达到了买一个原装底座的价钱。&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这三种解决方案各有优劣,不过感觉都没办法完全满足我的需求,那只好自己想想办法了。看过Switch拆机图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Switch使用了主动风扇的散热,主机背面有两个进风口,出风口则是在顶部单侧。插在底座上时,底座壳后部有一个长方形的孔,这个孔正好对着主机右侧的进风口,从这里提供空气入口。从主机插进底座的缝隙来看,这个进风口前面还会突出一块,正好抵住主机后背出风口周围,再加上底座中间两侧有两条凸起用来固定主机机身,导致机身背面就在一个凹字形的口里,只有上方开口,毫无空气对流。那么增加空气对流应该就能有效缓解散热问题了。所以我这个方案的思路就是使用原本的进风口,但改造风路,增加主动进风。首先,我把进风口抵住主机后背的部分豁开,让这个部分不再基本密封。上图可以看到剪掉了突出来的边缘,这样从这个风口主动进风之后,一部分气流会被主机进风口吸走,另一部分就可以向上吹出,将堆积在背壳的热量带走。主动进风的部分则是选择了5v的超薄涡轮风扇,体积是50mm*50mm*10mm,剪了一条orico的usb线将供电接到底座的USB口上,不过usb口在接了电源的情况下会一直通电,于是直接在京东购入带独立开关的转换器来解决。&&用的时候开开关就好了,这样主动进风的部分就OK了,风扇1cm的厚度会稍稍影响底座后盖的关闭,会无法完全盖平,翘一点,但是可以盖上无压力。如果强迫症可以打磨掉一部分后盖的边缘,无所谓的话就直接盖就行了。现在还需要将风扇的出风口和底座的进风口连到一起,一开始本来想发挥一下师的手艺用塑料板搭,但是考虑了一下一个是造型比较麻烦(懒),另外是塑料板外部整形好做,但是用胶粘的内部不好整形,会有不平整,所以为了气流通顺,干脆选择了用3D打印来搞定。量好尺寸后用Rhino建模,交给了天猫的3D打印服务商,确认尺寸和模型没有问题后,就会转交给工厂进行生产,考虑到耐久度的问题,材料我选择了尼龙,树脂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脆变黄,而且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尼龙耐久性会高很多,壁厚则是使用了1mm,零件小,也不承重,所以这个强度就可以了。由于风道管是空心的,所以材料消耗不是很多,打印了两个才花了三十多块钱。这里需要提到的是,这家天猫店是在线3D打印平台未来工场的合作伙伴,所以其实他们是通过将你的STL模型提交到未来工场打印并发货的,(感觉挣的是个渠道分成钱),你也可以自己直接将STL上传到未来工场的网站上进行打印,不过天猫店会额外提供一些免费的模型格式转换,尺寸调整,壁厚调整的服务,如果你不会建模,有的天猫or淘宝店还提供收费建模的服务(我这家不提供了),价格高低不一,自行斟酌即可。&下单后工厂会先审核模型图,如果有不规范的地方(如壁厚过小,模型没有完全封闭等等),会通知你重做并且重新上传,审核通过后就会开始进行生产,根据材质,复杂度的不同,时间在24-72小时不等。我这个1天就做好了,然后顺丰发过来用了2天。包装很讲究,填充了很多泡沫颗粒以保证零件不会损伤,收到的零件如下图。白色尼龙材质,表面是磨砂质感,实物仔细看能看出打印的纹路,韧性不错,包装内附赠了几小块砂纸(不过标号略低...也就300左右,其实给800的比较合适),如有需要可以自行再次打磨表面。装上看看,尺寸还是很精确的,将上面与风扇出风口对接的部分用万能胶粘死封住缝隙,这里使用了之前在模型展会上购买的一个台湾厂商的光固化万能胶“北回光速胶”,这个万能胶形状比较粘,通过附赠的紫外灯照射3秒就会基本固化,正常不照射也会依时间以及结合面压力等多种机制固化,非常便利。不过这个胶似乎代理还很少,淘宝搜索只有两家卖的,价格也比展会推广价贵了不少,不过做模型的朋友们可以入手试一试。固定好的风道从底座内侧看是这样子的,可以看出削掉了上方边框的开口和风道最后把HDMI和电源线接好,就大功告成了实测盖子可以正常盖上,不过左侧会稍微有点翘,我个人觉得反正是背面看不到也就没差了,强迫症们可以把盖子边缘再打磨掉一层就可以了。最后实战2小时30分钟塞尔达传说,全程TV模式,玩完后拿起主机背板基本凉嗖嗖的,主机内置的风扇也比较有余力,没有全速运转,可见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唯一一个小缺点就是这个涡轮风扇的噪音有点明显,在没有开始游戏的时候可以听到嗡嗡声,不过一开始玩也就没啥影响了&虽然Switch变弯目前来看不能说是广泛现象(毕竟实锤图就那么几张传来传去,贴吧论坛众嘴上说自己机器弯了但也没几个放图的,有的放了图翻来覆去看都觉得没毛病都开始怀疑自己有眼疾了),不过原装底座的设计确实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为了能够安心爽玩满屏的游戏性,还是早做预防会比较安心,另外看新闻有一家叫做Nyko的配件生产商年底会推出一款NS底座散热增强背包(挂在原装底座的背后),看说明也是增加了风扇主动进风,还有温度感应来控制风扇启停,不过原装底座的风道不进行改动的话,感觉效果会非常一般,等产品出了看看哪位愿意吃个螃蟹发发评测什么的。在此也希望各位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Switch散热增强方法,爽玩大屏,谢谢观看!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8)
文中提到的商品
诺基亚手机 Nokia 7 Plus
三重生物识别手机 国美 U7
Apple 苹果 HomePod 智能音箱
GEARLAB燃烧装备实验室 超轻动态保暖羽绒服
赞259评论232
赞50评论122
赞79评论108
赞1249评论585
赞1352评论447
赞663评论362
赞987评论1418
赞562评论49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求助!笔记本只有一个在后面的通风口,散热底座有用吗?
求助!笔记本只有一个在后面的通风口,散热底座有用吗?
虽然电脑底座那里能看到风扇,但是通风口却在后面,电脑是HP-CQ系列笔记本(114-TX,但是和116/202什么的差不多),散热一向怨念……网上说这系列加了散热底座也没啥用,求达人解释……
HP的在不修改进气口的情况下,建议用散热垫+散热底座的组合试试。
当然,清理风扇还是必要的。
引用:原帖由 鑫河辉煌 于
12:54 发表
HP的在不修改进气口的情况下,建议用散热垫+散热底座的组合试试。
当然,清理风扇还是必要的。 HP的散热就是个怨念……
回复 主楼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鬼畜腹黑干物又废柴...
靠风扇散热的电脑要用啥辅助散热啊 OTZ
虽然目前用的本子貌似散热还不错……
夢は、みるものじゃなくて、叶えるもの
蛋蛋官配亲卫队丨?ルカワ?
引用:原帖由 靜のGuitar 于
20:44 发表
靠风扇散热的电脑要用啥辅助散热啊 OTZ
虽然目前用的本子貌似散热还不错…… 不用什么辅助手段不行啊……就那么大点一个散热口……随便玩点什么游戏就80℃+
HP就是个……*&……*&不说了
可以微笑了
其实都挺浮云。75°以上散热底座是有用的。温度不是那么高的话效果不明显。
要想散热好,15.6‘加集成独显双卡才是王道。
话说我的本子确实是15.6的……但是散热啊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散热底座有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