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抑郁怎么治疗最好如果吃抗抑郁怎么治疗最好药物会怎样

对抗抑郁药的反思
在美国抗抑郁药是最常见的处方药,有十分之一的美国人正在服用左洛复和西肽普兰一类的药物治疗抑郁症。但这些药物只对大约30%的人完全有效,还常常伴随着可怕的副作用。
在《神经科学和生物行为评论》杂志上一篇有争议的文章里,安大略省的麦克马斯特大学的Paul Andrews认为药物治疗的失败是因为基于对抑郁症化学治疗基础的谬误。
Andrews调查了50年来“抑郁症的血清素理论”有价值的研究支持依据,这个理论认为抑郁症是由于“低”水平的“快乐”神经传递素——血清素。
但是Andrews却发现抑郁症实际上由高水平的血清素引起的。而这个基本的谬误导致了不恰当的治疗:绝大多数抗抑郁药采用的是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作用于大脑中的血清素受体从而放大血清素的产生。
当前,科学家还不能精确地测量大脑释放和使用了多少血清素,因为还无法在人脑中安全的监测血清素。Andrews指出,通过动物试验,血清素的作用可能与我们原先的假设的完全相反。
如果是这样,在抑郁症发作触发过程中高水平的血清素被释放并被大脑使用,从而提高了沉思。执着的负面思维,这就是抑郁症的特点。因为抗抑郁药物减少了血清素的产生,SSRI治疗加重了沉思,实际上加重了抑郁症状,特别是在治疗的初期,Andrews解释到。随着时间的推移, 随后的情况下SSRI类药物可以逆转沉思进程,减少症状,只是在用药期间,而不是因为药物的直接作用。
的确,药物帮助了众多与抑郁症抗争的病人。但是研究指出,对于抑郁症这种常见的心理健康失调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发现其更多的发病机理。
为什么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抗抑郁类药物,抗抑郁治疗的未来应该是怎样的?过去低血清素假说的根据是什么?
Andrews:这个假说从没有在抑郁症患者或者有类似抑郁症的动物身上检测过血清素。实在是没有可证实的依据。40~50年代的研究者偶然发现了某一药物,这种药物被试着来治疗伴有抑郁症的结核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想知道为什么这种药缓解了抑郁症状。最后他们断定这类药物可以增加啮齿目动物(鼠类)的血清素。他们推想如果这种药物可以缓解人类的抑郁症状,那么是药物增加了血清素的原因,然后推断出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素必然是偏低的或者传递减少的。
部分科学家已经对低血清素假说有所质疑已经有些时间了。
有什么依据说低血清素假说是不准确的?
这个假说不能成立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无法直接测量出血清素释放或者传递有多快。甚至在老鼠身上也无法完成。我们也无法测定大脑中某一特定区域的血清素浓度。传递是指血清素释放到突触的过程。
我们唯一能测量的是传递的“标志物”,间接地来反映血清素是如何释放到突触并且是如何分解的。其次,通过在人类颅脑上开孔而研究这个问题,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这是不可能的。但这些研究可以在动物身上作实验。在动物实验中,有明显证据表明这些传递的标志物是升高的。
我们回顾了用于血清素研究的15个不同的抑郁研究课题,都测量了我们所关注的这种特定的标志物。在这15个研究中,13个支持高血清素假说,另外2项研究则不支持。如果推想到人类,则会证据强烈提示赞同抑郁症的高血清素假说。
那么抗抑郁药是如何起效的?
低血清素假说的另一个问题是:事实上那些抗抑郁药相当快速地升高了血清素,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你可能会想,如果低血清素假设是正确的,那么抗抑郁药也应该迅速起效,结果却没有。抗抑郁药需要花3到4周才能开始起效减轻症状。
如果你是首次服用抗抑郁药,通常会说:比服药之前“我感觉更差了”,这是极其常见的。理论上这些药物可以非常迅速地升高血清素而迅速起效。那么3到4周时间过去了,在大脑中的血清素发生了情况?完全失败……(初始峰值)随着时间推移,血清素下降到基线之下,这时候才真正地起效了,才让你感觉好些了。
但是血清素最终会被再次清除,大脑会回到稳定状态。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持续服药的原因。甚至在服药期间也会经历病情恶化。他们可能起初是加重的,而后会感觉好转,长期服用后,通常会告诉医生药物不起作用了。医生通常会增加剂量,或者联合加用其它药物。
大家知道抗抑郁药可以引起很多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那些?
效果有限、性别差异、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消化道症状是最常见的副作用。还可能发生其它很多类型的副作用,包括增加抑郁恶化的风险、骨质疏松、异常出血、心脏病、自杀行为,其中一些可能导致死亡。几个研究已经表明抗抑郁药物尤其对老年人可增加死亡风险。
如果联合使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潜在副作用。
你对未来的抗抑郁治疗有什么想法?
病人和医生开始意识到抗抑郁药只能在一段时间内有效,药物也没有想象的安全,药物治疗的地位将会下降,而更多地使用心理治疗。
我的建议是,通过药物治疗减轻抑郁症状不会长久有效,你可能短期受益,但维持不久,反而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
心理治疗更可能产生持久效果,帮助治疗抑郁症发作,这才能让治疗长期有效。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不在再重名了
12:06:09 :
09:15:04 :
09:22:57 :
08:46:38 :
10:40:10 :
08:43:58 :
09:18:32 :您的位置:
> 双相抑郁:加一种抗抑郁药如何?
双相抑郁:加一种抗抑郁药如何?
摘要:尽管躁狂和轻躁狂是双相障碍区别于抑郁的重要特征,但相比于前两者,双相抑郁的发作更频繁,对功能的损害更严重,且目前确凿有效的双相抑郁治疗手段相当有限。
  本项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显示,在非典型抗病药或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联用新型抗抑郁药,确可改善双相急性状,但疗效微弱。
  此外,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不升高短期转躁风险,但可升高长期(52周)转躁风险。
  尽管躁狂和轻躁狂是双相障碍区别于抑郁的重要特征,但相比于前两者,双相抑郁的发作更频繁,对功能的损害更严重,且目前确凿有效的双相抑郁治疗手段相当有限。临床实践中,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及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联用抗抑郁药的现象相当常见,但其疗效及安全性仍存疑。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AlexanderMcGirr及其合作者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对MEDLINE,Embase,the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及ClinicalTrials.gov进行了检索,目标为日前收录的、探讨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及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联用新型抗抑郁药治疗双相急性抑郁发作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
  研究主要转归为他评抑郁症状评分;次要转归为临床应答率、临床缓解率、治疗过程中的心境转相(躁狂/轻躁狂)及耐受性(使用脱落率表示)。研究者使用汇总随机效应模型、亚组分析及meta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本项研究于10月26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
  研究者共纳入了6项符合入组条件的研究,共1383名双相抑郁患者。这6项研究的基本情况如下表(点击查看大图):
  6项研究中,干预组的治疗方案分别为:
  锂盐+20-50mg;
  5-20mg+氟西汀20-50mg;
  锂盐/丙戊酸盐/卡马西平+利培酮1-4mg+帕罗西汀20-40mg;
  经典抗躁狂药+安非他酮150-375mg/帕罗西汀10-40mg;
  锂盐/丙戊酸盐+阿戈美拉汀25-50mg;
  锂盐/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抗精神病药/拉莫三嗪/上述的联合+西酞普兰10-50mg。
  分析结果回答了以下五个问题:
  1、总体来看,联用抗抑郁药是否改善了症状评分?
  是。虽然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效果微弱。
  联合抗抑郁药后,患者他评抑郁症状得分改善的SMD仅为0.165[95%CI0.051&0.278],p=0.004)。在排除STEP-BD研究(0.171,p=0.014)或排除奥氟合剂研究(0.134,p=0.041)后,效应值依然很小。
  2、总体来看,联用抗抑郁药是否提高了临床应答率和缓解率?
  否。相比于联用安慰剂,临床应答率(OR1.158[0.840&1.597],p=0.371)及临床缓解率(1.220[0.874&1.703],p=0.243)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提高。然而,亚组分析提示抗精神病药研究与心境稳定剂研究有所不同,详见下文。
  3、联用抗抑郁药是否升高转躁风险?
  急性期:否(0.926[0.576&1.491],p=0.753);
  长期(52周延展期):是(1.774[1.018&3.091],p=0.043,伤害需治数=19)。
  4、抗精神病药联合抗抑郁药,与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效果是否有差别?
  是。就应答率和缓解率而言,抗精神病药研究中联用抗抑郁药的效果优于心境稳定剂。
  临床应答率:与抗精神病药联用时,抗抑郁药疗效可提高应答率(OR1.881[1.188&2.979],51%vs.37%,p=0.007;需治数=7[4&25]),而与心境稳定剂联用时,抗抑郁药未提高应答率(OR0.963[0.736&1.259],47%vs.48%,p=0.783)。
  临床缓解率:与抗精神病药联用时,抗抑郁药疗效可提高缓解率(OR1.977[1.237&3.159],45%vs.31%,p=0.004;需治数=7[4&20]);与心境稳定剂联用时,抗抑郁药未提高缓解率(OR0.993[0.745&1.324],35%vs.35%,p=0.964;)。
  5、抗精神病药与心境稳定剂研究中,脱落率是否有差异?
  是。抗精神病药研究的总体脱落率为49%,而心境稳定剂研究为28%(p=0.013),但主要影响因素为抗精神病药联合安慰剂组的脱落率过高(52%)。
  研究者认为,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联用新型抗抑郁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抑郁发作,但幅度很小,也不能改善应答率和缓解率。
  此外,联用抗抑郁药所带来的长期转躁风险升高须加以重视,故仅应短期应用。已有证据显示,三环类、四环类及SNRIs与短期转躁风险升高相关,而SSRIs及其他类型的抗抑郁药(如安非他酮)则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精神分裂者世界可以随便看,但药不可以随便吃哦!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 正常人吃抗抑郁症药物会有什么后果?
正常人吃抗抑郁症药物会有什么后果?
健康咨询描述:
我身体正常,没有精神类的病,可我服用抗御郁药物三年了,开始没有什么,长时间下来,感觉身体很累,很困。整个人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同事们说吃多了会死,可把我吓坏了,我都吃了三年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正常人吃抗御郁症药物会有什么后果?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 擅长做成人,青少年,儿童心理疏导工作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9183次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正常人吃抗抑郁的药物,会导致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心跳加快,排便困难,体位型低血压。这种药只能使抑郁者恢复正常,而不能使正常人情绪高涨。吃过量了这种药真的会让人中毒,甚至死亡。
聊城市人民医院&& 医师
擅长: 颅脑损伤,颅内肿瘤,颅内动脉瘤,脑出血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3599次
&&&&&&病情分析:&&&&&&如果没有精神疾病的话长期吃精神类的药物肯定是不行的,建议解除一下看看&&&&&&指导意见:&&&&&&这种抗抑郁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尤其是对精神方面,还是早期的注意一下看看吧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36次
&&&&&&病情分析:&&&&&&你好这个可能引起抑郁.&&&&&&指导意见:&&&&&&抑郁症叫做精神感冒,可以由精神压力大导致也可以由外界环境或者家族遗传而来,主要以精神疲惫、心情郁闷、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更不愿意和他人交流,甚至焦虑和恐惧等为主要表现;这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精神类疾病,病程比较长、治愈相对来说会有些困难&&&&&&以上是对“正常人吃抗抑郁症药物会有什么后果?”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786次
&&&&&&病情分析:&&&&&&抑郁症主要以精神疲惫、心情郁闷、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更不愿意和他人交流,甚至焦虑和恐惧等为主要表现。&&&&&&指导意见:&&&&&&是药三分毒,正常人吃抑郁症的药物肯定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如果你没有,反而吃了抗抑郁的药,其实是会产生抑郁现象的。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892次
&&&&&&病情分析:&&&&&&我身体正常,没有精神类的病,可我服用抗御郁药物三年了,开始没有什么,长时间下来,感觉身体很累,很困。分心正常人当然不必服用上述药物&&&&&&指导意见:&&&&&&你好,抑郁症会出现思维、情绪的异常,表现有反应减退、记忆减退等;;正常人如果服用上述药物,停药一段时间后副作用一般自然减轻或消失。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696次
&&&&&&你好,正常人是不可服用抗抑郁症药物的,抗抑郁类药物,有一部分属于精神类药物。正常人吃抗抑郁症药物使人困倦、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心跳加快、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过量可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疾病百科| 抑郁症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科
温馨提示:早发现,及早治疗。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
好发人群:女性人群
常见症状:情绪低落、心境低落、闷闷不乐、悲痛欲绝、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这些案例用错了抗抑郁药,你知道原因吗?
作者:林鄞
在各大内科中,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使用率非常高,俨然成为各大内科的常备药。作为抗精神病药物,其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在各科室也比比皆是。首先我们来看一些不合理应用案例。病例一 患者男性,25 岁,因心悸、失眠于心内科就诊。患者有典型焦虑情绪,考虑为焦虑障碍,处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服药 2 周后,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但出现自杀行为。在急诊抢救稳定后,请精神科会诊,发现患者抑郁情绪非常严重,绝望感强烈,有严重的自杀观念。病例二 患者女性,60 岁,10 年前因失眠、紧张就诊,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医生处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口服,症状获得缓解。之后病情经常反复,一直使用该药间断治疗。患病初期,患者较少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但因患者病情发展越来越严重,该药使用频率也逐渐增加。近几年服药期间又出现咀嚼运动,注意力集中于症状时,咀嚼运动消失,注意力移转时,症状出现。考虑原发性震颤,未做特殊处理。病例三 患者男性,30 岁,音乐教师。7 年前因食欲差、焦虑,在某医院消化内科就诊,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症状缓解后,患者自行停药。之后患者反复出现上述症状,每次均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药物用量逐渐增大,且一旦停药烦躁症状随即加重,伴失眠。就诊前 4 个月,患者出现颈部偏斜,视态古怪,双手「兰花指」样,遂就诊。考虑「躯体化障碍」,加大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用量,症状无明显缓解。本期问答:上述案例中,应用抗抑郁药的不合理之处在哪里?应该如何处理?参考答案病例一 抑郁症患者男性,25 岁,因心悸、失眠于心内科就诊。患者有典型焦虑情绪,考虑为焦虑障碍,处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服药 2 周后,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但出现自杀行为。在急诊抢救稳定后,请精神科会诊,发现患者抑郁情绪非常严重,绝望感强烈,有严重的自杀观念。分析该病例为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因未及时识别核心的抑郁症状,仅对焦虑症状进行处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抗抑郁作用并不强,说明书适应证为轻中度焦虑抑郁。故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时候应谨慎选择适应证。病例二 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女性,60 岁,10 年前因失眠、紧张就诊,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医生处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口服,症状获得缓解。之后病情经常反复,一直使用该药间断治疗。患病初期,患者较少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但因患者病情发展越来越严重,该药使用频率也逐渐增加。近几年服药期间又出现咀嚼运动,注意力集中于症状时,咀嚼运动消失,注意力移转时,症状出现。考虑原发性震颤,未做特殊处理。分析该患者是典型的药物导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有效成分氟哌噻吨是抗精神病药物,若长期服用,部分患者会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后嘱患者逐步停用该药,予维生素 E、氯硝西泮对症处理,3 个月后,症状基本缓解。之后逐渐停用维生素 E 及氯硝西泮,改用其他抗焦虑药物治疗,患者的紧张、失眠未再出现,嘴角不自主咀嚼运动消失。病例三 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男性,30 岁,音乐教师。7 年前因食欲差、焦虑,在某医院消化内科就诊,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症状缓解后,患者自行停药。之后患者反复出现上述症状,每次均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药物用量逐渐增大,且一旦停药烦躁症状随即加重,伴失眠。就诊前 4 个月,患者出现颈部偏斜,视态古怪,双手「兰花指」样,遂就诊。考虑「躯体化障碍」,加大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用量,症状无明显缓解。分析该患者为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肌张力障碍较病例二更为严重,治疗难度更大,预后更差。目前对迟发型肌张力障碍没有明确有效的药物,抗氧化剂可能有效。患者停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后,加用抗氧化剂,同时经验性使用异丙嗪、氯硝西泮等治疗 3 个月,手指姿态有所改善。随访 3 年,颈部姿势仍有异常。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由于起效快,使用较方便,临床医生使用范围大。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有效成分,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分别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建议使用中应严格把握适应证、控制使用时间、及时发现副反应并积极处理。-----------------------------------------------------答案查看方法:参与评论或收藏此文章,第二个工作日 16:30 可在「我的」-「我的消息」中查看更新的答案并接收到答案推送。您的评论我们都已收到,为节省大家的时间,评论区仅展示精彩评论,可点赞表示支持哟~点击阅读上期用药问答:及答案(如果无法跳转请下载用药助手 App 阅读更多精彩问答)。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抑郁症药物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