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价位的,这二个轮组,哪个更好

查看: 5733|回复: 5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551346积分127经验103 点金币242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1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3 积分
UID551346积分127经验103 点金币242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鉴与某宝上假货太多,都是千元以内的AK轮组,不忍直视,本人没有专业素养鉴别真货,想到英国直邮
在wiggle上看到Fulcrum Racing 5 Black/White Clincher Wheelset 2014&&价格1900元(优惠价)
& && && && && && && && && &和Marvic - Aksium S 2013价格 1750元(优惠价)
问题一:平时主要是平路巡航,基本没什么爬坡,去惠山爬坡也是换的山地。对于巡航哪款轮组好,ak的轮组较重是不是惯性强,巡航省力?还是说一分价钱一分货的FR5好?
问题二:西马诺5700的套件,有个塔基的说法,AK应该没有问题,FR5的塔基会不会有多种,买回来不配5700的飞轮就惨了。
知道坛里有开车店 组车的高手,这种小问题应该不难,还望高手现身,赐教在下,不胜感激。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17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96601积分8943经验6254 点金币26885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六品, 积分 89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57 积分
UID96601积分8943经验6254 点金币26885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AK和R5确实山寨横行。因为山寨横行,因此基本已经处于过气型号。所以很多车店现在都基本不做的了,看看DT SWISS或者EASTON的吧,或者campagnolo的,在这个价位都有不错的表现,至少是市面目前还没山寨的牌子之几。。
另外,这个价位的轮组,各方面都属于八九不离十,要说哪款有突出的优点,还真是难,楼主不必太考虑个中差异了,挑一款修补简单,性能可靠,售后有保障,外表自己喜欢的轮组就可以了。
57的飞轮配SHIMANO塔基即可。不过如选错CP塔基的也不过就是换个飞轮,问题不大。关键是个人觉得这种级数的轮组没必要去向鬼佬求助了,一看不到现货,二邮费花了大把,三没售后保障。
在国内市场可以选择的正规轮子和商家大把了,缺乏鉴别山寨能力以及后期动手维护能力的车友,建议就近购买是放心消费第一原则。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6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9975积分3948经验3038 点金币9095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七品, 积分 39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52 积分
UID9975积分3948经验3038 点金币9095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轮组,整车体积较大,海关被税几率略高。
至于AK,本来就是入门轮组, 这个价位没什么意思。 如果你原来的轮组不是差的离谱的话,没必要升级。
公路玩轮, 轮子是组公路的重点, 变速系统什么都都可以靠边,车架上面差别都不大的,轮子是重点。 优先考虑轮子, 轮子可以买好的。 如果暂时预算不够,就先停停吧。 等预算到位一步到位上对好的。 否则AK换了没多久,又想换好的。重复投资最不合算。 AK要卖2手也是卖不掉几个钱的。
轮组千万不要买最低端的。 最低端的都是配整车卖卖的。 换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105的套件选的很对,105 比下面的级别好不少。 算是套件入门了。 不过你搭配AK的轮组,太不搭了。。 105好歹要弄对KS起码了吧。
我自己车,套件的价格只有轮组的1/3, 供参考。
还有个问题就是你的巡航
平路巡航靠的不是惯性。 欧美几个单车杂志都辟谣过了。 难道你觉得一个重的轮组就会比比他轻的高级轮组好巡航?
巡航要省力就是破风。 破风就靠设计。不然这些自行车厂家还投入那么多进行风洞测试干什么。 轻的车难道比入门的反而巡航慢?
如果为了巡航,倒是可以考虑买对国产碳刀(国产非山寨), 如果脚力够,巡航绝对不差。
塔基的话,你买的时候就要确定了,西马诺飞轮就要配相应的塔基。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551346积分127经验103 点金币242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1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3 积分
UID551346积分127经验103 点金币242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烈火单车 发表于
AK和R5确实山寨横行。因为山寨横行,因此基本已经处于过气型号。所以很多车店现在都基本不做的了,看看DT S ...
观点鲜明,建议中肯,你的建议很有帮助,我会考虑的,感谢你的专业热心回复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551346积分127经验103 点金币242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1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3 积分
UID551346积分127经验103 点金币242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在这混名字要长 发表于
轮组,整车体积较大,海关被税几率略高。
至于AK,本来就是入门轮组, 这个价位没什么意思。 如果你原来 ...
感谢你对于巡航破风的回答,受益匪浅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474324积分189经验131 点金币575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1 积分
UID474324积分189经验131 点金币575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s塔基+代购
热心社员奖章
经常发表贴子,积极参于讨论,并有较高人气的版友。
活动组织奖章
发起或帮助社区的大中型活动组织,受到好评的版友。
多次发布优秀原创作品的热心会员。
电话:8工作日 8:30-17:00在线SHIMANO各个等级配件的区别
我的图书馆
SHIMANO各个等级配件的区别
经常有车友问到SHIMANO各个等级配件的区别,每次口头解释,觉得不专业,想弄个书面的,先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没有写的很详细的,而且很多还是针对的是老款的东西做的说明,顿时决定自己写一篇给大家参考。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仔细的看完本文之后,你以后在选择SHIMANO零件的时候绝对可以游刃有余,各取所需了。至少可以知道自己是在什么级别了!
以下都是根据自己几年来玩车的经验而来,要是有说错说漏的地方,还请大家指出来,偶才好学习改进啊~
先从最基础的讲起,
一:什么是SHIMANO套件?
&&& SHIMANO的自行车部门主要生产自行车的变速,传动,刹车等配件,我们一般统称为套件,具体包括:
前拨链器(前拨),后拨链器(后拨),变速手柄(山地有转把,指拨,双控手柄这几种形式;公路有手变(STI双控手柄)和指拨),前链轮(牙盘),后链轮(飞轮),链条,花鼓,刹车,以及相关的各种变速线&管,刹车线&管&油等等配件.
二:SHIMANO各等级套件的名称:
&&&&&& SHIMANO运动级别的山地越野用套件,从低到高的名称依次是:TOURNEY;ALTUS;Acera;ALIVIO;Deore;Deore LX;Deore XT;XTR;更低的C050,SIS之类民用变速不在此列,另外还有HONE(介于XT和LX之间,适用重型XC和AM);SAINT(介于XTR和XT之间,适用于AM和FR);适用于小轮车的DXR,capreo用的较少,也暂不探讨。
&&&&& SHIMANO运动级别公路用套件,从低到高的名称依次是:2200,SORA,TIAGRA,105,Ultegra,DURA-ACE;更低的用于民用的A050和SIS都不在此列。
三:SHIMANO各等级套件的档次定位
&&&&& 公路:DURA-ACE是顶级竞赛级,Ultegra称为专业训练级,105是专业入门级,TIAGRA是业余级别,SORA是娱乐级,2200算是入门娱乐级。 这其中105是个分水岭,105(含)以上都可称之为专业级。
&&&&& 山地:XTR是顶级竞赛级,Deore XT是顶级训练级,Deore LX是 专业训练级,Deore是专业入门级,ALIVIO是顶级娱乐级,Acera和ALTUS都是娱乐级,TOURNEY算是入门娱乐级。Deore是个分水岭,Deore(含)以上都可以称为专业级。
&&&&& 以上的级别分法是比较含糊的,所谓娱乐就是特指非代步的骑行运动,下面再来精细分级
四:SHIMANO个等级套件的详细区别
&&&&& 截至现在(2007年2月)SHIMANO各等级套件的型号为
&&&&& 山地:TOURNEY;ALTUS;Acera(M340);ALIVIO(M410);Deore(M530 碟刹为M535);Deore LX(M580 碟刹为M585);Deore XT(M760 碟刹为M765);XTR(M970 碟刹为M975);另外还有HONE(M600;SAINT(M800)
&&&&& 公路用套件:2200,SORA(3300),TIAGRA(4500),105(5600),Ultegra(6600),DURA-ACE(7800)
&&&&& 详细比较只讨论这些最新的型号,从每个零件的细节开始比较,看完了就会明白,各个等级到底差在哪里。
&&&&&& 山地:& TOURNEY严格来说不算完整的一套套件,它的定位是入门运动支持6/7速
&&&&&&&&&&&&&&&&& Acera和ALTUS没有显著的区别,价格也相差很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同一层次,Acera主要配置8速,而Acera和ALTUS主要配置7速(其实他们都可以同时兼容7速和8速),相对TOURNEY来说,增加了8速的支持, Acera的后拨连接销其中有一个轴套上有氟涂层,阻力更小更耐磨些。
&&&&&&&&&&&&&&&&&
&&&&&&&&&&&&&&&&& ALIVIO同为8速套件,现在的M410已经是很完整的套件,除了含有Acera的特性,相对Acera高级之处在于
&&&&&&&&&&&&&&&&&&&&&&& 1.后拨使用了宽连接,有两个连接销采用了氟涂层
&&&&&&&&&&&&&&&&&&&&&&& 2.前拨使用了宽连接
&&&&&&&&&&&&&&&&&&&&&&& 3.变速手柄的形式从Acera和ALTUS的EZ FIRE PLUS变为了更高级的RAPIDFIRE PLUS
&&&&&&&&&&&&&&&&&&&&&&& 4.曲柄开始采用OCTALINK花键连接
&&&&&&&&&&&&&&&&&&&&&&& 5.这个等级的花鼓开始使用铝快拆
&&&&&&&&&&&&&&&&&&&&&&& 6.配套的HG50飞轮镀铬
&&&&&&&&&&&&&&&&& Deore从Deore开始,全部采用了MEGA 9系统,全为9速了,Deore除了含有ALIVIO的特性,相对ALIVIO的高级之处在于
&&&&&&&&&&&&&&&&&&&&&&& 1.后拨导轮使用不锈钢螺钉,铬化钢轴承,接片枢轴有O型环密封,并且开始采用低位标准型设计
&&&&&&&&&&&&&&&&&&&&&&& 2.花鼓轴挡采用超级抛光,轴碗采用滚筒抛光,双层迷宫密封
&&&&&&&&&&&&&&&&&&&&&&& 3.9速HG飞轮 HG50-9采用镀镍钢材质
&&&&&&&&&&&&&&&&&&&&&&& 4.M530和M535的手柄都采用了双控手柄
&&&&&&&&&&&&&&&&&&&&&&& 5.前拨连接钢镀锌,链罩为钢镀铬
&&&&&&&&&&&&&&&&&&&&&&& 6.曲柄采用中空HOLLOW TECH一代技术曲柄,OCTALINK八角花键连接,不锈钢螺丝。大齿片和中齿片为铝材质,小齿片为钢材质,曲柄臂为铝材质
&&&&&&&&&&&&&&&&&&&&&&& 7.HG53链条使用灰色/棕色钢材质
&&&&&&&&&&&&&&&&&
&&&&&&&&&&&&&&&&& Deore LX除了含有Deore的特性,相对Deore的高级之处在于
&&&&&&&&&&&&&&&&&&&&&&& 1.后拨材质更硬更薄些,相应的采用了静电着色
&&&&&&&&&&&&&&&&&&&&&&& 2.花鼓轴碗采用非滚筒抛光
&&&&&&&&&&&&&&&&&&&&&&& 3.M580飞轮采用了珍珠白处理的钢材质
&&&&&&&&&&&&&&&&&&&&&&& 4.HG73链条采用了灰色/灰色钢材质
&&&&&&&&&&&&&&&&&&&&&&& 5.曲柄采用了一体式中轴和HOLLOW TECH II中空二代技术,曲柄臂为锻造铝材质
&&&&&&&&&&&&&&&&&
&&&&&&&&&&&&&&&&& Deore XT除了含有Deore LX的特性,相对Deore LX高级之处在于
&&&&&&&&&& &&&&&&&&&&&&&1.后拨张力轮采用密封轴承,接片枢轴双O型环密封,导板枢轴也有O型环密封,4个连接销全部有氟涂层,内外导板全部采用铝材质。
&&&&&&&&&&&&&&&&&&&&&&& 2.曲柄臂采用高硬度锻造铝,大齿片采用7075铝材质切削,中齿片和小齿片都是高硬铝,螺钉全为铝材质
&&&&&&&&&&&&&&&&&&&&&&& 3.飞轮采用合金支架
&&&&&&&&&&&&&&&&& XTR除了含有Deore XT的特性,相对于XT的高级之处在于
&&&&&&&&&&&&&&&&&&&& &&&1.XTR全新改款,M970多处大变动,详见随处可见的M970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
&&&&&&&&&&&&&&&&&&&&&&& 2.后拨的导轮和张力轮全部采用密封轴承,各连接都采用超硬冷铸铝,阳极电镀着色
&&&&&&&&&&&&&&&&&&&&&&& 3.花鼓的档和碗全部采用超级抛光,并且使用不锈钢滚珠,花鼓壳使用高硬铝,M970/975新改进后花鼓密封,新型4棘爪间隙更小,轴心使用钛合金。
&&&&&&&&&&&&&&&&&&&&&&& 4.飞轮采用超硬合金支架,最大4片齿片为钛合金
&& &&&&&&&&&&&&&&&&&&&&&5.7701链条采用镀锌合金材质
&&&&&&&&&&&&&&&&&&&&&&& 6.曲柄采用超硬冷铸铝,大齿片和小齿片是7075铝切削,中齿片为钛合金符合材料,螺丝全部超硬铝
公路车:2200的定位是入门的娱乐级,有平把组件和弯把组件,支持8速,不能算是完整的一套套件
&&&&&&&&&&&
&&&&&&&&&&& SORA是娱乐级,同样是8速的,除了含有2200的特性之外,相对2200的高级之处在于
&&&&&&&&&&&&&&& 1.后拨的多个钢部件加上了珍珠白涂层,更耐磨
&&&&&&&&&&&&&&& 2.前拨内链接镀锌,更耐腐蚀
&&&&&&&&&&&&&&& 3.曲柄经过了抛光,有OCTALINK八角花键版本
&&&&&&&&&&&&&&& 4.前后花鼓都使用了橡胶密封
&&&&&&&&&&&
&&&&&&&&&&& TIAGRA采用了9速变速,除了含有SORA的特性之外,相对SORA高级之处在于
&&&&&&&&&&&&&&& 1.后拨采用了宽链接,支持9速,外链接链接销进行了密封处理,保持润滑,2个链接销的衬套含有氟涂层
&&&&&&&&&&&&&&& 2.前拨采用了宽链接,支持9速,内链接镀铬
&&&&&&&&&&&&&&& 3.手变使用新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支持9速,可视化档位显示
&&&&&&&&&&&&&&& 4.夹器使用带涂层轴承垫圈
&&&&&&&&&&&&&&& 5.使用了集成中轴结构(不是中空二代)
&&&&&&&&&&&&&&& 6.前后花鼓采用迷宫式接触密封
&&&&&&&&&&&&&&& 7.配套的HG53链条支持9速,使用铬化处理链接销
&&&&&&&&&&&& 从105开始,全部采用了10段变速,105除了含有TIAGRA的特性之外,相对TIAGRA的高级之处在于
&&&&&&&&&&&&&&& 1.后拨接片枢轴采用了O型环密封,内外导板都使用了铝合金材质,更轻,更润
&&&&&&&&&&&&&&& 2.前拨链接全部采用铝合金材质,链条导板镀铬
&&&&&&&&&&&&&&& 3.手变支持10速
&&&&&&&&&&&&&&& 4.刹车块采用了套装式刹车块固定座,即刹皮橡胶部分固定于金属刹皮盒中,刹车皮更换更方便,而且刹车效果更好
&&&&&&&&&&&&&&& 5.牙盘中轴采用HOLLOW TECH II中空二代技术,铬钼合金钢中轴,铸铝曲柄,铝齿片
&&&&&&&&&&&&&&& 6.10速飞轮使用合金支架,镀镍钢材质
&&&&&&&&&&&
&&&&&&&&&&& ULTEGRA除了含有105的特性之外,相对105的高级之处在于
&&&&&&&&&&&&&&& 1.后拨张力轮采用了密封轴承,接片枢轴双O型环密封,板体枢轴O型环密封,内外链接销全部密封轴承,4个轴承全部氟涂层
&&&&&&&&&&&&&&& 2.前拨链接使用单套管密封轴承
&&&&&&&&&&&&&&& 3.架器采用冷铸铝,有轴承垫圈和插入式轴承
&&&&&&&&&&&&&&& 4.中轴采用铝合金材质,齿片采用超硬铝材质切削
&&&&&&&&&&&&&&& 5.飞轮更精细加工
&&&&&&&&&&&&&&& 6.链条使用镀锌合金
&&&&&&&&&&& DURA-ACE除了含有ULTEGRA的特性,相对 ULTEGRA的高级之处在于
&&&&&&&&&&&&&&& 1.后拨张力轮和导轮都使用密封轴承,内外链接都使用超硬冷铸铝,所有链接销全部密封+氟涂层,所有枢轴双O型环密封
&&&&&&&& &&&&&&&2.前拨内外链接全部使用超硬冷铸铝,内外导板都采用镀镍铝材质
&&&&&&&&&&&&&&& 3.双控手柄使用工程复合物接片,阳极电镀手柄
&&&&&&&&&&&&&&& 4.架器采用超硬冷铸铝,所有转点使用带涂层和插入式轴承
&&&&&&&&&&&&&&& 5.曲柄使用加强型大型支架,阳极电镀超硬冷铸铝曲柄臂,阳极电镀超硬铝切削加厚齿片,超硬铬钼钢中轴
&&&&&&&&&&&&&&& 6.花鼓使用不锈钢滚珠
&&&&&&&&&&&&&&& 7.飞轮片最大的4齿使用钛合金镀镍材质
&&&&&&&&&&&&&&& 8.链条内外板全部镀锌,链条销铬化处理
看了这些区别,大家一定能很明白的了解各级别套件的区别和差距了,至少在别人问起你时,你还是可以应付的了的!
补充点 不那么专业的!
全世界的高档运动自行车上,Shimano(禧马诺)公司的零部件以绝对优势保持着全球第一的占有率,Shimano的产品涵盖了变速、传动和刹车系统,并且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命名规则。以下简单介绍一下Shimano各系列山地车配件的命名以及档次定位:
Shimano山地车零件,按档次从低到高:SIS、TOURNEY、ALTUS、ACERA、ALIVIO、DEORE、DEORE LX、DEORE XT、XTR
以上的型号如Deore指的是套件,完整的套件包括变速、传动、刹车系统。
XTR是最顶级的竞赛用零件,追求的是极至的轻量和精准,价格同样也是“顶级”的;Deore XT是次顶级的系列,事实上在很多场合,选择XT比XTR也许更合适,因为XT几乎和XTR一样精准好用,虽然重量相对XTR稍重,但是带来的好处是更耐用。(XTR为了追求极至轻量,使用了较多如炭纤之类的轻量材质,而XT有更多金属材质,所以更耐用,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此处不赘述)
Deore LX与Deore是更为经济的选择,性能较高一等级的产品稍逊,但是仍然在较高水准之上,都是高档整车的常用配件,这两档产品同样都十分耐用。
Deore及以上都是27速的产品,属于高级别配件,都足以应付真正的山地越野活动。
Alivio、Acera是24速的山地运动入门级配件,可以对应强度不高的山地运动、娱乐。
Altus是21速入门级别配件,对应城市里的娱乐骑行,你用它上山也可以,不过有经验的车友会告诉你,这是不妥地,^_^
Tourney是21速民用级别配件,适合用来在城市里代步、休闲。你有更高的要求?还是别为难它了。
SIS,Shimano18速低端配件,很多人当年第一次见识Shimano可能就是从SIS开始的,当时还曾是好东西的象征,不过现在国内的自行车市场已经今非昔比,SIS也渐渐淡出了大家关注的视线,只会出现在大厂千元以下的车型之中。
【这里要提醒初学的朋友注意的是,很多杂牌厂商常打“配置Shimano变速器”之类的含糊旗号,其实往往配置的就是最低档的SIS,如果车子卖几百元就还好,如果这样的车子还要卖一千多元,大家可要擦亮眼睛!】
2500左右的整车,厂商一般最多用到Alivio;1500左右的整车,一般最常见的是Altus;而SIS不应该出现在千元以上的整车中。
如Giant之类的厂商一般不会用到完整的套件,都是挑几样主要部件来用,比如变速指拨、前后变速器;因为变速系统技术含量最高,而且用户比较关心;其他传动和刹车系统比如牙盘、曲柄、花鼓、刹车等一般如Giant等台湾厂商常用台湾产品来代替,当然,台湾厂商的配件有的也是很不错的。
虽然在品牌整车里很难看到使用整套的套件,不过一般通过看变速系统的级别来判断整车的档次还是比较准的,特别是对于三千元以内的品牌整车。
禧玛诺发展简史
[日期:] 来源:internet& 作者:匿名
1921 Shozaburo Shimano创立禧玛诺钢铁厂,着手生产禧玛诺飞轮。
1931 开始出口禧玛诺飞轮业务。
1940改组为股份公司,同时改名为禧玛诺铁工股份公司。
1951 改名为禧玛诺工业股份公司。
1956 着手生产禧玛诺变速器。
1957 着手生产禧玛诺内装齿轮式3速后花鼓。
1960开发冷锻技术。在日本首次研制成手把控制式三速花鼓。
1965 在美国纽约设立禧玛诺美利坚联合公司。
1967开始生产Skylark变速器和自动连接器件。
1970于日本Yamaguchi辖区成立禧玛诺Yamaguchi股份公司。新组建的渔具部开始生产鱼杆和卷轮。
1972 在西德杜塞尔多尔夫设立禧玛诺欧洲公司。发表自行车赛车零件DURA-ACE系列。股票在大阪第二部上市。
1973 成立了禧玛诺新加坡公司。公司股票同时在大阪和东京第一部上市。
1974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成立了禧玛诺销售联合公司。
1978在美国成立渔具部销售办公室。
1980 发表禧玛诺AX空气动力赛车系统件系列。
1981发表“1-2-3变档”齿轮转换系统。
1982 发表山地自行车组件DEORE XT系列。
1984 发表SIS和新的DURA-ACE系列。禧玛诺杯钓鱼系列比赛开幕。
1986 合并禧玛诺美利坚公司和禧玛诺销售公司在加利福尼亚Irvine成立新的禧玛诺美利坚公司。
1989 皇太子殿下Naruhito亲临日本Sakai总部视察。
1990成立禧玛诺马来西亚零件公司。
1991 在日本Sakai建立禧玛诺自行车开发中心。公司名改为禧玛诺股份公司。于印度尼西亚成立P.T.禧玛诺 Batam。 同年禧玛诺RE-EX横贯日本MTB大赛开幕。并发表山地车零件禧玛诺XTR系列。
1992 于日本Sakai开设禧玛诺自行车中心和自行车博物馆。同年在中国江苏省昆山市设立禧玛诺昆山自行车零件公司。
1995禧玛诺股份公司直接接管禧玛诺Yamaguchi和禧玛诺渔具销售公司。
1997发表自动换挡的Auto-D后花鼓。同年建立物理运动部。
1998公司通过ISO 9002认证。建立意大利制造工厂。 同年Dura-Ace自行车赛车零件系列发表25周年。
1999发表禧玛诺航空变速系统。同年发表公路赛车轮圈组。
2000通过ISO认证。发表数字化集合智能自行车零件概念。禧玛诺并入法国的Ets. Bertin的发行商。
2001建立禧玛诺捷克共和国分厂和禧玛诺上海分公司。
2002建立禧玛诺台湾分公司
一、自行车基本骑行技巧
(一)姿势
  正确的骑车姿势是: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
(二)踏蹬
  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和脚跟朝下式三种。
  1、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
  2、脚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
  3、脚跟朝下式踏蹬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
二、转弯技巧
(一)倾斜法:车体为一线,往弯内倾斜。
  1、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
  2、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脚踏踩下来似的(不过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来的话可别找我们)。
  3、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少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
  4、外侧的手稍稍拉起车把。
  运用倾斜的两个好时机:
  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转弯处(少于45度)加速
  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弯处
  湿沥青路上,倾斜的两个缺陷:
  在雨天,尽管这种转弯技巧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牵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于湿滑路面;倾斜技巧没有相应的扭转来得灵敏。
(二)把向法:车子保持直立些,身体往弯内倾斜。
  1、向前挪动,直至鼻子和刹车把成一行。
  2、保持车子直立,身体往弯内倾斜(足以让外侧的手臂伸直)
  3、把车把往弯内一侧歪。
  4、弯曲内侧手臂的手肘把车把拉回,同时外侧手臂把车把推出以转动车把方向。
  5、保持两边膝盖内扣,继续蹬踏。
三、自行车上下坡骑行技术
  上、下坡骑行技术是公路自行车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术。
(一)上坡骑行技术
  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
  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跟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再者,上坡时速度显着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
(二)下坡骑行技术
  下坡骑行要达到理想效果,就要勇敢机智,胆大心细,精力集中,两眼密切注视前方路面,随时准备果断处理路面上出现的任何情况;不仅要充分利用车子运动惯性滑行,而且要敢于主动踏蹬,加大速度。
  转弯时,身体和车子要保持一致,向里倾斜,上体和车子保持一条直线,以克服离心力。倾斜角度根据速度和弯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过28度,否则就有滑倒的危险。
转弯前要控制车速。用点闸的方法逐渐减速,刹车时,尽可能前后闸同时使用,前闸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闸,要求前轮的方向和车子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否则,会因骑行者的体重和车子惯性受到限制而导致摔跤。进入弯道后将闸放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减速。弯道上使用后闸不要过猛。否则车子可能掉头或滑倒。
四、刹车的技巧
  前刹车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动力,但是也可以让你变成空中飞人,下面我们告诉你如何刹车。
(一)使用前刹车的时候将重心往后移
  当你使用前剎的时候,你的重心会因为惯性而自然前移,你必须练习当你开始剎车时,有意识地将你的重心向后
移动(身体放低,屁股往后移)。重心往后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剎车力量。
  你可以在沙地或有点湿滑的平地上练习,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压下你的前、后剎车,了解如何控制你的剎车。或在骑行的时候询问高手他是怎么使用剎车的。
(二)转弯时减低前刹的力量
  和驾驶汽车一样,在转弯的时候你必须要降低速度。如果你在转弯的时候使劲地压下你的剎车,你将会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在转弯的时候同时使用你的前、后剎车来降低你的速度。当剎车的时候你前轮的反应会降低,所以减少前剎车力你的转弯将会更完美。
  如果你在一个下坡的急转弯,需要使用到剎车时,尽量使用后剎车的力量。如在平地上,在最后一刻剎车时将重心往后降低以前面30%后面70%
的剎车力量,来作剎车的动作。
(三)不要过度的压下前刹
  "惯性是你的朋友",你需要速度去通过岩石及障碍。不然轮子将会停止转动,将你拋过把手。过度的压下前剎会使你的重心前移,导至车头下倾。
  如果你在险峻下坡的转弯中使用前剎,这时你必须同时控制你的前后剎车,不可过度地用力一直的按着,这时你可将剎车作一放一按的动作,以防止剎车锁死的现象发生。
五、山地车骑行技巧——简单的小技巧使你更像专业骑手
  骑着你的山地车上路,同家人与孩子一起沐浴在郊外的大自然中,享受郊游的快乐。有一两件事可能会围绕你:亦或在骑山地车行进中,你肚子饿了想要掏点东西吃,但是当你放开手单手骑车时却很容易摔倒;您想喝水时,你的水壶却好象离你远了些而难以拿到;当你要观察后方的情况时,不要担心,经由我们说明之后,这些小技巧只要稍加练习,你就会非常熟练,好象是生来便有的能力。
1、口干吗?假如可能的话,先找一条平坦的,或者是稍稍下坡的道路,(凹凸不平的路可不是将一只手松开把手的好时机),不要停止踩踏板,而且保持向前看,而不是看着你的手,一只手肘微弯,握住把手。手肘微弯能够吸收石块路面带来的震动
,同时能够稳定你在喝水时任何影响山地车方向的动作,另一只手伸下去拿水壶,这时,也不可以看下方而是保持直视正前方,这样不停地反复练习,直到很熟练为止。
如果你的水壶是小号的,伸手下去时,要抓它的瓶盖部份,如果是大号的水壶,便握住瓶身凹下去的地方,在喝水的时候,水壶要向嘴角侧面,以免遮住视线。用牙齿拔开瓶盖,喝完水后,用你的身体来压住关上瓶盖,然后将水壶滑顺地放回架上,这时仍然不可往下看,保持直视前方。如果此招不行,那不如就带个奶瓶上路,或试试使用一种不用动手的饮水系统,只要将一支吸管放入嘴中便可以了。
  2、往后看的时候,你的手不能离开把手,同时要注意前方路面,当你从左肩扭头往后看时,将你的右手放松,手肘处微弯,这样虽然你的上身扭转了,却仍能保持山地车笔直的方向,假如你骑得非常快的时候,你也可以很快地从你的左臂下方低头很快地查看后方一下。
如果你需要比较长时间去查看后方,那你就必须坐正上身,右手抓住靠近竖管处的龙头,然后放开左手,身体在座垫上稍稍扭转向后看,
一个职业化的小技巧:当你与另一个人同骑时,当你回头时,坐正并轻触你同骑者的肩膀,这样会帮助你骑直线。
 3、如果你打算乘骑山地车超过一个小时以上,那么就有必要在衣裤口袋中准备一些由天然食品制成可以增强体力的块状食品,当然你不可能用双手来吃一顿午餐,你只能够吃这种简单包装的食物。在行前,你就应当将包装的塑料纸撕开一些,这样当你取食的时候便不必要大费周折。同时放置这些食物的地方,最好是很轻易可拿到的口袋而不是与地图等混杂一起的深口袋,取起来极不方便。
当你准备进餐的时候,将身体坐正,并将一只手握着竖管旁的龙头部份,手肘微弯来减少震动,然后再掏出食物,顺着你早些时撕开的部份往下撕去,然后便可以吃了。记住,吃完不可随地丢外皮,应当放在背包中。
  4、摇摆不定的骑手在团体的乘骑中是危险份子,就算是个人单骑,也会在拥挤时危及他人。假如你对自己骑车没有把握走直线,那么你就应该在路边的白色漆线上沿着线来练习。但如果你的手臂及上半身无法放松的话,这次简单的练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自然放松。将你的双手轻握把手,双肘微弯,眼光放在前方约30呎外,但不要集中注意力在直线上,只要知道你在顺着这条线,不久之后你就会发觉自己走得十分稳定。
[此贴子已经被
{转帖}维护保养{转帖}
判断你的车是否正常的几个简单方法:
*沿横向摇动车圈也不产生松动的为佳.
*上下左右摇动也不产生松动为佳.
*操作刹车把时,左右刹车杆进行均等位移的为佳.
*刹车块能够正确地与车圈接触为佳.
*辐条拉力均等,不松动,不生锈为佳.
*旋转曲柄时无横向及纵向偏移的牙盘.
*为了保证良好的变速性能,牙盘及齿轮不应该有明显的磨损及缺损.
*上下方向摇动也不会产生松动为佳.
*沿横向摇动曲柄也不产生松动,回转平顺的为佳.
8.变速内线
*选择无松弛变形,笔直的内线为佳.变形的变速线不能保证正确的调整.
9.前变速器
*牙盘与前变速器导板处于平行状态的为佳,并且与导板的间距应为1-2mm.
*左右方向摇动也不产生松动为佳.
*气门与车圈尽似成直角状态的为佳.
12.车头碗组
*前后方向摇动手把也不产生松动为佳.
13.刹车手把
*轻握刹车手把时不发生扭曲变形为佳.
维护与保养须知
1.对着自行车喷水将泥土尘埃冲掉,如果脏的不厉害,用布擦净即可.
2.细小难擦的部位请使用刷子刷净.
3.链条是最易便脏的零件.使用废布擦干净后涂好润滑油,擦净余油.
4.用干布将水气擦干.
5.在零件的各活动部位上点注润滑油,这样可使其活动灵活,并能起到防锈的作用.
5.*注油的部位
@齿轮和链条
@变速杆内部及刹车手把
*注油时请注意不要将油滴溅落到车圈上.
长途自行车旅行须知
  近年来,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长途骑自行车运动健身或是旅游、考察等等。既可以锻炼身体、饱览风景名胜,又可以深入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深入的考察、体验许多鲜为人知的风土民情。
  当你也要准备骑自行车做长途旅行。且没有经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一、先是做好心理准备
&&&&&&&&&&&   确定下旅行的目的和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路再长也有终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定的骑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 二、出发前的准备
&&&&&&&&&&&   首先要收集、查阅、整理沿途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相关信息,包括较新版本的地图、交通图,沿途的地理、历史、人文、名胜古迹,气象资料等。再根据你或你的团队的体力状况、假期长短、旅行季节等因素制定出详细的旅行计划。一般而言,长途自行车旅行的最佳季节为每年的五至十月份为宜。长途自行车旅行最好能结伴而行,但长途旅行人数不宜太多,理想的人数为3到5人,且最好有异性同行。人数过多,沿途食宿困难较大,偏远的小地方接待有困难。由于人们之间的性格爱好存在差异,人数过多时很难统一行动。人数太少,安全保证较差。并且万一途中出现特殊情况,人数过少,难以相互照应。另外,人数过少,每一个人的相对负担就会加重,有些物资装备无论一人或多人只需一份,如修车工具、宿营装备等。
&&&&&&&&&&& 三、有关的物质准备
&&&&&&&&&&&   做自行车旅行,首先要准备的就是自行车。如果有条件,最好选用专门为自行车旅行而设计的27英寸全地貌车。该类型车一般配有前后车架,能载重150公斤(包括骑行者)以上,避震性能较好,轻便结实,能适应各种道路状况。缺点是价格昂贵,零配件目前在国内较难买到。
&&&&&&&&&&&   我们一般骑行的26英寸以下的轻便自行车不太适合于自行车长途旅行。可选用比较老式的28英寸加重自行车。如是新车,在你出发前一定要磨合200到300公里,重新全面调整后再上路。如是旧车,要经过全面大修,特别要对车座进行加工改造。车座不宜太硬或太小,最好加上一个3到5厘米厚的海绵坐垫。注意一定要保持坐垫表面干燥且不能有褶皱和缝合接缝,长时间骑行时方不至于磨破皮肤或长痱子。车座不宜太高或太低,以个人骑行舒适为宜。车把基本上应与车座高低相等,高低差距在3到5厘米以内为好。还应在自行车前后安装好挂包架。背着背包长途骑行非常疲劳和不舒服。最好还应在自行车大梁上安装一个水壶架,以便在骑行中可随时方便取用饮水。另外,在车胎内注入一些补漏剂,一旦车胎被刺破,只需将刺入物拔除,破孔向下打足气,即可自动将破孔堵住,保证继续骑行。
&&&&&&&&&&&   出发前,你一定要掌握自行车的调整和修理,包括;补胎、更换车条、更换刹车块,修理、调整前中后轴、修理飞轮等。
&&&&&&&&&&& 四、其他物质准备
&&&&&&&&&&&   服装:如果是在夏季或在较暖和的季节骑行,最好能购置专门设计的短骑行服。它具有保温、透气、挡风、防雨等功能。骑行裤内还有真皮垫,防磨且透气。可适应多种气候条件下骑行。只是价格比较昂贵。如没有骑行服,特别是骑行裤时,可直接穿着有弹力的紧身裤,里面不要再穿着其它服装,并且在经常摩擦的部位涂抹一些能起润滑作用的油脂。夏季骑行应穿着长袖上衣和遮阳帽,以免晒伤皮肤。冬季或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骑行时,除注意保温外,还要注意防止衣裤或鞋袜过紧而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引起冻伤的发生。另外,骑行时不能戴口罩,如果戴上口罩,因呼出的热气会在不知不觉中在口罩外面结成薄冰,造成面部冻伤。冬季最容易冻伤的部位是耳朵、鼻子和手脚,要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温。可采取骑行和推车步行结合的方法,以促进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还要准备一件雨批,除防雨外,还有其他许多用途。
&&&&&&&&&&&   其他装备:为防风吹和小飞虫侵入眼睛,要准备好骑行眼镜。有色的可防强烈的阳光照射,无色的适用于阴天,还有一种浅黄色的专门适用于夜间。准备一个小药箱也是必不可少的。长备药品包括:治疗腹泻、肠胃不适、感冒、水土不服、消炎、外伤,眼药水等药品。如是夏季还应准备一些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痱子粉等。冬季则要准备一些冻疮膏、"寒痛乐"、姜茶等。如是在西北、新疆等地,要多准备一些饮用水(每天需5到10升)
&&&&&&&&&&& 五、在骑行中要注意的问题
&&&&&&&&&&&   首先是骑行速度问题。骑行速度要根据全队的身体状况、路途远近和假期长短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路面平坦,每小时骑行20公里左右。山地或丘陵地形,每小时骑行10到15公里左右较为合适。每天骑行的时间,在开始的3天到一周内,不宜太长。已每天6到7小时,骑行120到130公里较为合适。身体适应后,每天增加20到30公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   长途骑行后两脚会充血肿胀。休息时要平躺,尽可能把脚垫高,以促使血液循环。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头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脚放在自行车上休息一下。
&&&&&&&&&&&   夏季,由于气温太高,白天骑行体力消耗极大,容易中暑等,不宜骑行。最好选择在早晚骑行。
&&&&&&&&&&&   如必须露宿时,应随身带一个防潮垫。换上干燥的衣裤,穿上雨衣,躺在防潮垫上。并且时间不宜过长。切不可穿着汗湿的衣服就地随意躺卧。
&&&&&&&&&&&   在比较干燥的地区骑行时,应在鼻腔内涂抹一些油脂,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夏季骑行时,如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舌干口渴、出虚汗、心跳加快等症状,要迅速到阴凉处躺下休息,马上服用一些十滴水。等身体恢复后在逐渐活动。切记不可用扇风法降温。
&&&&&&&&&&&   冬季骑行时,如感到皮肤发痒、红肿、麻木甚至起水疱时,要尽快用冻疮膏轻轻涂抹并做好局部保温。切不可因发痒而使劲搓揉。
&&&&&&&&&&&   长途自行车旅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半路病倒,自己遭罪不说,还会连累同伴。
&&&&&&&&&&&   长途骑行,感到身体疲劳,腿脚乏力时要及时休息调整。否则因控制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翻车、撞车事故。
&&&&&&&&&&&   长途自行车旅行中保持警惕性,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照相机等贵重物品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疲劳、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往往容易出现松懈、麻痹等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否则可能不仅是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还可能误事。
&&&&&&&&&&&   以上是一些有关长途自行车旅行的常识和基本知识。如果你计划要进行自行车长途旅行。一定要了解更多的资讯,向有经验的伙伴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再上路!
安全骑行装备手册(安全第一,车友必看)&&
看了最近关于“装备精良的骑行者是否娇贵”的讨论,作为一名装备还行的骑行者,我觉得有必要说说自己对于骑行装备选择的看法。不可否认,全套骑行装备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小子真帅”,这也由此会让某些人感觉装备好的骑行者是在摆酷、拉风,并由此产生心情的不爽。但是,骑行装备带给人更多的则是安全和健康——这也正是大多数户外运动爱好者——包括登山、穿越等——首要关注的问题。
需要事先声明的是,如果你喜欢偶尔、慢速、休闲而且只是在很好的路况下短途骑着耍,那么过于重视装备反而会给你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显然没有此必要。但是,如果你打算经常或者长途骑行,或者打算成为自行车赛手,下文或许会为你是否选择骑行装备以及如何选择骑行装备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针对山地车和公路赛车运动而言,对于速降、攀爬及平地花式车运动并不适用。本文纯属个人见解,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讨论并批评指正,谢过了先:)
1.【骑行头盔】:就是戴在头上那顶大蘑菇哈,由于其能对脆弱的头部提供保护,所以是骑行者必备的装备。
【用处】防撞、防止树枝树叶击打、防止飞石击打、分流雨水、透气、提速。带有帽檐的头盔能够防晒,在头盔上贴上反光标志还能在
夜间骑行时防止误撞。
判断头盔好坏的【标准】包括质地、重量、内衬、佩戴舒适性、透气性、风阻效果:
【质地】头盔一般使用发泡材料(普通或者高密度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其防撞效果)铸成,并有光滑的壳面;
【重量】压在头上的东西可不能太重,这也是骑行头盔没有采用合金材料的原因;
【内衬】就是头盔内侧与头部接触的部分,它可以在平时提升佩戴舒适感,在头部受到撞击时产生缓冲作用。做工精良的头盔其内衬覆盖面大,质地更好,和头盔内侧粘合得也更结实;
【佩戴舒适性】主要是因为重量、内衬、系带以及头围是否合适带来的个人感觉,佩戴舒适的头盔可以极大地减少骑行者头部及颈项受到的压迫并在遭受撞击时最大限度地提升保护效果;
【透气性】头部长期处于不透气状态会对头皮产生不良影响,也会让骑行者感觉不舒服。所以好的头盔或者是孔数比较多,或者是孔的面积比较大——这都是为了提升透气性;
【风阻效果】头盔将人的头发收于盔内,本身就已减小了头部的风阻,而对于热衷于提升速度的朋友来说,头盔造型对风阻的影响也是值得关注的。
【骑行头盔的种类】:半盔式骑行头盔分为公路专用(无帽檐)、公路山地两用(配可拆卸帽檐)等。也有朋友使用类似于棒球或轮滑用的头盔。全盔式骑行头盔造型类似于摩托车用头盔,一般是速降或攀爬车爱好者使用。
2.【骑行眼镜】:非常酷的一类骑行装备:)和头盔配合使用效果尤其显著。
【特殊作用】骑行眼镜除了具备一般运动眼镜共有的作用外,其阻挡紫外线照射的作用值得特殊关注。大多数骑行者是在公路上骑行的,而在太阳天时,公路对阳光的反射效果比泥地或者草地要好。由于骑行姿势不同,骑行者比骑一般自行车的人有更多的时间直视路面,由此接受更多的紫外线反射——眼睛长期吸收紫外线是会引发白内障的!另外,骑车的朋友多半都有眼睛被风吹得流泪和眼睛里进异物的经历吧?骑行眼镜可以极大地保护你的眼睛不受这些伤害。
【选购】骑行眼镜也很讲究佩戴的舒适性,这与它的质地和大小有关。同时,对镜片的选择也有讲究——不同颜色和质地的镜片透光度和防紫外线效果是不同的,如果你要在骑行过程中面对不同的阳光照射效果,选择一款有不同颜色备用镜片的骑行眼镜是不错的选择。近视的朋友还可以选购可以加装近视镜片的骑行眼镜,不过价钱要贵一些。
【注意】普通太阳眼镜虽然也能阻挡紫外线和强光照射,但因其造型比较休闲,在阻挡风和异物入眼方面的效果不及骑行眼镜。
3.【面罩及护耳】这些东西是在面临风沙或者寒冷天气出行时使用的,选购时一般要注意是否透气以及边缘的密闭性。
4.【骑行上衣】颜色比较鲜艳,上身效果比较紧,很显线条的一款装备~
【作用】提速、排汗,背后有包包的骑行服能装东西,长袖骑行服能防止手臂被晒,加绒骑行服还能保暖。骑行上衣提速的效果非常显著,追求速度的朋友可以考虑购买。骑行上衣的排汗效果与透气性如何取决于面料的选择。
【如何选购】骑行上衣的价格一般在100元以上,选购时要注意面料(并非是越光滑越好)、走线以及上身效果,太紧或者太松的都不合适。
5.【骑行手套】这是一款一直在默默奉献的骑行装备:)
【作用】吸汗,防滑,透气,保护手掌及腕关节。吸汗、透气和防滑三者相辅相成。自行车处于高速运动状态时,骑手对自行车的操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上功夫。做工精巧的骑行手套无不在防滑效果上下足了功夫。透气性取决于手套的用料及大小。而对手掌的保护则主要体现在翻车时——骑手经常会用手掌先接触地面以使身体缓慢着陆,如果没有手套进行减震,这样的动作容易使手掌被磨破并严重损害关节部位。
之所以说骑行手套是在默默奉献,主要是因为认识到手套保护腕关节的朋友并不多。事实上,由于骑行者采用了不同于休闲骑车的坐姿和握把方式,这就让腕关节长期处于非正常的紧张状态,其对神经和肌腱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终身性的。骑行手套的特殊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缓解对腕关节的压迫,将其与普通手套背面朝下平铺后进行对比,你会发现它的正面不是平的而是上翘的,这恰恰与骑行者握把的姿势是吻合的。
【选购】骑行手套分为半指和全指两种,选购时尽量选择缝合部分坚固、手掌部位厚的。有些手套还在大拇指处加有毛巾材料,方便骑手揩汗。
6.【骑行裤】骑行时不可避免要对会阴部位造成压迫,长期如此会埋下患上前列腺炎的隐患。同时,该部位如果长时间不透气,也会对个人卫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对于经常骑行的朋友来说,骑行裤是必备的。
【构造】从外表看,骑行裤与跑步用的裤子没有太大区别,但前者在裆部加了一层座垫——其基本效果就是缓解会阴部受到的压力,采用特殊材料的座垫还能增强透气性和抑制病菌繁殖。另外,好的骑行裤其表面也用的是透气性很好的材料,可以避免腿部汗水淤积。骑行长裤的紧身效果也很明显,其在裤腿处还有类似于健美裤的设计,或者加装有束带以防止裤腿被卷进牙盘里面。
7.【骑行袜及骑行鞋】如果你使用的是普通运动袜和普通运动鞋,在长途骑行后是否感觉脚掌火辣辣地痛并觉得淤积了很多汗水呢?如果你热衷于速度,是否经常感到腿部有力而使不上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考虑添置骑行袜和骑行鞋了。
骑行袜的透气性和耐磨度比普通运动袜要高,可以减少不断蹬车对脚掌带来的副作用。骑行鞋分为自锁和非自锁两种,后者类似于普通运动鞋,只是其更强调紧固性,前者需配合自锁脚踏使用,两者同时使用时,自己的脚掌就被拴在脚踏上了(当然,要取下来也是非常容易的),这样可以免除你对脚掌打滑的担心,全神贯注地提升速度。不过,在路况不好的地段还是谨慎使用自锁功能,因为从摔倒到解开自锁需要大概10秒的时间,如果路面很颠簸、车很容易失控,或者你还是新手的话,建议还是不要使用为好。
8.【护膝和护肘】喜欢运动的朋友都知道这两者的用处咯,我就不赘述了,只是提醒一点,骑车时如果翻车,膝盖、肘部受到撞击的几率不小,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骑行,戴上两者还是有必要的。
9.【运动水壶及水壶架】自行车运动水壶的特点在于可以单手开启(徒步及登山用水壶则需要双手开启),这对于喜欢边骑边喝水的朋友比较实用——不过这时要记得放慢速度并注意前后来车哦。水壶架通常安装在车架上,水壶置于其上可以减轻背负重量。
【选购及安装】运动水壶有塑料和合金两种质地,选择时要注意壶内是否有异味、外表是否坚固等。千万不能图便宜购买使用有毒涂层的合金水壶或者使用不符合饮水标准的材料制作的塑料水壶。选购水壶架时要注意大小是否与水壶相符,结构是否坚固,还要注意是否可能对水壶造成刮花等伤害。安装时要注意是否牢固,左晃右倒、叮当作响的水壶架和水壶轻则影响心情和速度,重则会对骑手的操控产生阻碍。
【其它饮水系统】常见的是水袋和吸水管。水袋放置于专用背包内(也有人将水壶加装吸水管后置于水壶架上),吸水管一头接在水袋上,一头接在骑行者嘴边,喝水时只需偏过头来咬住吸水管即可。
10.【骑行背包】这是一款方便实用的装备
【构造】骑行背包的容积不大,但里面的分隔层及小包包较多且各有用途,如底部分隔层用来装水袋,旁边有小洞以方便布设吸水管;工具包内使用了大量的松紧带以防止各种工具互相碰撞;头盔一般可挂在背包外面,但也有隔离层保护其免遭刮花。骑行背包的背负系统讲究轻巧透气,并配有胸锁和腰锁。
11.【其它包具】主要有前后托包、座垫包和车架包等。为减轻背负压力,长途骑行时背包里面不能放置重物,前后托包由此承担了主要的载重任务,其讲究的是结实和防水。车架包通常置于车架前端——即把立后面那个位置,容积不大。座垫包置于座垫下方,容积很小,常用以放置小物品,适合于不用背包短途骑行以及比赛场合使用。
12.【码表】用以计算里程及速度的电子产品。由安装于前车圈钢条上的感应磁铁、前叉上的感应器、顺着前叉蜿蜒而上的连接线、置于握把上面的码表座和座上面的码表。码表的工作原理是:车圈旋转时感应器捕捉到感应磁铁带来的信息,通过连接线传输至码表,码表对此进行处理后计算出时速、里程等信息并显示给骑手看。
【选购】码表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后者价钱更贵,骑行者一般使用有线码表即可。另外,相似的电子产品还有飞行甲板,除能显示码表显示的信息外,还能显示诸如变速档等更丰富的骑行信息,但是价格更高。
13.【工具】包括单车专用养护油、便携式打气筒、补胎套件、拆胎工具、组合工具等。长途骑行过程中会遇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车车又发生故障的情况,这时有套工具就很能救急了。一般而言,一支骑行队伍只需要带一套工具即可(易消耗品可以多带些,如补胎材料)。平时为了养护爱车,买上一瓶专用养护油,骑行回来为链条、飞轮、变速器等部位进行养护也很有必要,这样能提升车车性能并延长部件使用寿命。
注意:光有瑞士军刀是不足以应付单车故障的,不过瑞士维氏军刀生产厂商曾经生产了一款单车套件(包括军刀和单车专用拆卸工具),如能买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14.【反光及照明系统】反光系统包括车圈上的反光片、前后被动式车灯、背包、头盔及骑行服上面的反光贴片。照明系统主要是电池或者自发电的前后灯。这些物品在夜间骑行时有助于标示自己的位置,方便队友及路上的行人和其它车辆进行避让。
看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说:骑行可真麻烦,而且要购置这么多装备,即便每样并不贵,但全部买下来也是需要很大一笔钱的。刚接触自行车运动时,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每次出去都会发觉有些装备是很有必要添置的。没有保护装备时,小摔小打造成的小伤容易恢复,但若真的出了事故,很多伤害是要花费远远超过选购装备时花费的精力和金钱才能弥补——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灾难甚至是不可挽回了。很简单的例子是~我是愿意花88元钱买个捷安特的头盔保护头部,还是愿意在摔破头后花880元进医院治疗?是愿意花60元钱买副骑行眼镜戴着,还是愿意在以后承受白内障带来的威胁和病痛?或者说得温柔一点,我是愿意花7块钱买瓶养护油经常照顾车车,还是愿意让几百元的车车生锈坏掉呢?
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骑行装备时,安全和健康应当是被放在首要位置的。在骑行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情况,面对各种挑战,遭遇很多非自己所能控制的危险,有了好的装备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骑行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别的人和物体,比如穿越马路的行人、疾驰的机动车等。在这时,保持良好的车况和骑行效果、加装反光及照明系统等就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安全和健康、也是对别人的安全和健康负责的表现了!
至于成本问题,我在刚才的论述中已经提到,每一种装备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效果,我们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果没有很高的要求,普通骑行装备的价格是不高的。对于经费紧张的朋友而言,选购二手码表、水壶架、背包等装备是实惠的选择,不过对于象骑行上衣和骑行裤等贴身物品还是买一手的好哈。另外,通过网络购物也可以省下不小的开支的,我的眼镜、头盔和骑行裤就是在淘宝网上买到的。
自行车骑行宝典
1、你永远是非机动车,所以你在骑车的时候也永远不要和机动车去激动。
2、你身后的司机不是全能的先知,不可能知道你在路口的时候准备左转右转还是直行,所以你最好给他一点提示。
3、带上头盔,头盔比你的生命便宜,而且更加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
4、刹车的意义在于控制车的速度而不是瞬间停下,如果你想停下就必须及早刹车。
5、你的能量来自体内的糖元,是不能给你车上主动光源提供电能的,所以你车灯的用途是在于让别人看见你而不是让你去看见别人。
6、你是高素质的骑车人吗?如果是,请尊重路上所有会动的东西,并且牢记:任何情况下,行人和机动车都享有优先通过权(行人的权利*法律保障,而机动车的权利仅仅是因为它长的比自行车强壮)
7、家人很重要,为了你的安全和他们,你出去骑车应该告诉他们你去哪里。
8、有时侯你会认为保险公司是在骗钱,但当你因车祸住院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如果有一笔保险赔偿金的话,那个该死的医生的脸色就会好看的多。
9、你是人,不是太阳能发动机或永动机,上路前,请保证你有充足的燃料——碳水化合物。
10、你可能会骑到一些蛮荒野地,虽然我相信你去野外如同进自己家的后花园,但还是请你带上通讯工具。
11、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骑车的时候带上一点钱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
12、其他人的交通工具在路上行驶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毛病,所以你不能和他们一样。
13、当你看不到别人的时候,他们可能在你的后面。
14、玩车不是电影可以无数次的CUT重来,也不是电子游戏可以用SL大法,你的亲戚朋友里也没有掌管人生死的天神,所以,当你死了以后,那你就肯定是死了,因此,不要在骑车的时候做傻事,好防止不小心死掉。
冬季骑行要做好防寒&&
耐不住寂寞的车友,寒冬出行一定要做好防寒,不然轻着会吃不少苦头(虽然我们不怕苦,但是不必要的我们还是要避免的),重着可能会对身体带来伤害(感冒或冻伤)。
因此,建议:1、注意重点防护。手、脚、耳是防护的重点,一定要选好、穿戴好保暖的手套、鞋子和护耳。还有防风帽。2、穿衣要适中,以骑行在20公里/小时不出汗为准。最好带一防寒备用服装,休息或游玩时备用。3、骑行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大量出汗,以防感冒。4、骑行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防止滑倒。5、带些热量高的食物或糖果、饮料,及时补充水分和热量。
买自行车就像买衣服一样,要适应场合身材与功能上的需求。要从事自行车运动,首先须要选购一台足以让您「运动」的自行车。这里所谓「运动」是在自行车骑乘的速度上、在距离上构成运动的条件。因此一台运动用的自行车应该是一台骑得快的自行车,骑得快就不能太重,骑得快零件的精准度、耐久度就不能太差,骑得快整车的传动感车架的钢性零件的传动性润滑性也必须是高水平,有了一台省力、跑得快的自行车当然相对的骑乘距离必然也越远。从以上对运动自行车的要求来看,难怪一台好的运动或竞赛级的自行车会叫价好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了。
一、车架尺寸
选购一台用来运动的自行车,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车架的大小是否适合骑乘者的身材。车架大小的测量,一般是以车架立管的长短作为标准,立管长的车架车身长度也越长;也可以坐在座垫上双脚踏在踏板一上一下放置,在下的腿可以自然垂下摆直,如此的高度可使脚在踩踏时能有余裕空间伸展。一般公路车的车架尺寸,以量产车架品牌多为每二公分一个尺寸,而高级纯手工车架品牌则为每一公分一个尺寸。以(大齿盘)中轴心至上管立管接头处中心,可从最小47公分逐渐大至62公分共8或16个尺寸。我们可以用:
跨下长×0.65=车架立管长度
上述公式来选择适合自己身高的公路车架尺寸。
就登山越野车而言,是以(大齿盘)中轴心至上管立管接头中心,每二英寸一个尺寸,作为车架尺寸的大小间隔,可从14英寸逐渐大至22英寸共5个尺寸。由于登山越野车的尺寸间距较大,也就无法以精确的公式计算来测得适合骑乘者的车架尺寸,只能就身高来选用大致合适的车架骑乘。台湾通常以14、16、18英寸为主,适合骑乘者以身高为准,约为14英寸为155公分以下、16英寸者为155-170公分、18英寸为170以上,至于180公分以上的朋友就要尽量寻找20英寸以上的单车了。
二、龙头把手的尺寸
选择自行车除了应注意车架尺寸是否适合身裁以外,另两项必须注意选择的就是龙头与把手的尺寸。龙头长度的测量一般是以手上臂与下臂成90度,手肘顶住坐垫前缘(坐垫杆应调至坐垫中央位置),此时中指尖距离把手后缘应为三指幅至三指幅半的距离,如果车架的尺寸适合身裁的话,通长所使用的龙头长度多半在11至13公分(每一公分一个尺寸)。
以公路车而言把手宽度的选择则是将把手顶住肩膀,把手的两端应位于上臂与肩膀连接处的手臂中央。把手的尺寸一般国人男性多使用把手外缘42至45公分(每一公分一个尺寸)。若是经测量的适当尺寸为42公分,建议可采用大一号43公分的把手,如此可以增加平路冲刺或上坡时站立摆车加速的力量,同时又可兼顾姿势的低风阻特性。登山越野车为了增加骑乘的操控性能把手宽度远宽于公路车,宽度多以56公分及58公分两种尺寸为主,用在下坡赛专用的把手则宽度在63公分以上。
三、车架材质
车架是自行车的灵魂,好的自行车架必须符合重量轻、强度够、刚性高三个条件。作为自行车运动的车种当然是重量越轻越好,如此才越省力骑得越快;强度够是指车架在高强度的骑乘之下不会有断裂弯曲的安全顾虑;刚性高是指车架要够硬,有时候一台刚性差的车架也许没有安全顾虑,但是骑起来车架力量传导过差,使得骑乘者踩踏起来有车子拖重的感觉,即使是够轻、够强的车架但刚性过差这仍究是一台不合格的运动自行车。在市售的车种中,能符合上述好车架标准的车架材质有:铝合金、碳纤维、钛合金及合金钢材四种。
铝合金的骑乘质感属于灵敏轻巧、高刚性,但同时也传达了地面每一丁点的振动反应,而略为牺牲了舒适性。
碳纤维的特性是较具弹性、骑乘感稳定、长途巡航持续感佳、舒适性高。
钛合金的特性很类似铝合金与碳纤维的综合,它可以有类似碳纤维的弹性也可以享有铝合金般的轻巧与刚性,但是这些好处都得以远高于其它材质的价格才能达到。
谈骑行安全
无论是老车友,还是刚加入骑行的新朋友,都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结合本人的经历和体会谈一下。希望能对朋友们的骑行有所帮助。一、骑行前要对爱车保养和调试主要注意的有1、变速要灵活。尤其的我们不太经常使用的牙盘的1、2速的转换。在山地如果出问题上下大坡是很让人头痛的。2、刹车问题的检查。看刹车线是否该换。刹车行程是否合适,一般是后刹的行程要小于前刹。还要注意长时间下坡后及时调整,因为这时刹车线可能拉长了,后刹的行程大了。3、轮胎问题。去山地要用山地轮胎(1。75以上),已保证骑行的稳定性。用V刹的朋友要注意内胎不要用带补丁的,以免长时间刹车产生的高温使内胎漏气。4、除去脚踢和护泥等,保证骑行的安全。5、注意链条等常规保养
二、骑行防护设备和措施
特别强调要养成戴头盔的习惯,因为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地都有摔车的可能。头盔是我们生命的保障。
其他的护具也是必要的,如手套、裤脚扎带等。另外,野外生存的必要设备也要有,如指南、足够的水和食品、急救用品和应急药品、凳山鞋、甚至防护绳。还不要忘记手机要有足够的电源和话费。衣服和雨具也是要准备的啊。
三、骑行要求与安全
集体出行,要采用1字队型。这样不仅能展现团队风貌,更能节省体力(跟骑能节省1/3的体力)。& 1字型车队出行,车友之间的默契很重要,领骑要有轮换,跟骑者要始终注意前面车友的手势、身体和骑行的变化,保持一定的间距,不随意超车,不能忽快忽慢和左右摇摆,更不能突然停车。有事需停车,应减速*右,并用手势告知跟骑车友。注意不要并排骑行和交谈,避免边骑行边接打手机或听音乐。
在城市和乡村骑行,车速要慢,间距适当缩短。遇到路口和拐弯处,要整体通过或等齐后再骑行,以免人员跑散和迷路。要密切注意车辆、行人甚至动物(狗、猪等)等因数的变化,防备意外的出现。
下大坡时,尤其是在山里,鞍坐要适当放低,保持重心平衡,间距要拉开,依序放坡。遇到转弯或路况复杂的地方,要提前减速,避免急刹车,更不可呈一时之勇,狂放不止。
自行车骑士防止背痛有秘诀
  背痛是登山车骑士最常见的毛病,初学者和职业选手都抱怨此一问题。Mountain Bike杂志的专家Edward
&Shang博士告诉我们,如何避免背痛,以及使背部强的方法。
  即使是职业选手亦会有背痛的问题。世界级下坡车女选手Regina Stiefl回忆说:“每年初春当我进行加强训练、频繁骑车时,腰总是会痛。”
  登山车初学者常在第一次旅程后就经历了严重的背痛问题:颈背激烈抽痛,腰脊椎骨部位也痛。“登山车运动会带来乐趣吗?健康吗?”新手常怀疑地摇头自问。逾50%骑士抱怨腰痛问题
  Mountain Bike杂志的健身专家,同时也是有经验的骑士Edward
&Shang博士表示:“背痛及肩膀、颈部的肌肉紧张是自行车骑士的首要痛苦。”至少超过50%的自行车骑士抱怨腰痛问题。然而在大部份的情况下这种痛苦是可以避免的。有两个方法有益背部,Shang博士:“正确的座垫位置和每天的舒展运动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背痛与链条脱落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能找出适合体型和骑乘风格的正确座垫姿势、车架高度、上管长度等,就能阻止背痛的产生。至于已经有腰痛问题的骑士,则可藉下文介绍的舒展运动治疗。
  座垫姿势正确与否在买车时就要注意。许多专业零售商常搞错了问题的焦点,他们会问消费者:“您是运动型或休闲型骑士?您是真正地好好骑车,还是想像荷兰自行车那样放松自已?”面对这样的问题,每一个消费者都会表示他想如运动员般地骑自行车。然而常有人误以为:使上身尽量向前、向下舒展开来的坐姿就是运动坐姿。事实上,这种坐姿起源自登山车的初期发展阶段,今天看来这种坐姿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上身放平的“运动姿势”非良好坐姿
  事实上,这种把上身方。放平的所谓运动姿势,即使在越野车专业选手中都已不流行。多次赢得世界杯冠军的挪威选手Rune
&Hoydahl解释道:“即使在赛车选手间,把上身放平的骑姿都已不流行。世界杯比赛都很艰苦,而且可长达三个钟头,以较温和的上身倾斜程度,较易通过考验。而且这使肺和横隔膜无阻碍地呼吸。”
下坡车女选手Regina
&Stiefl从自已的痛苦经验中认识到不良坐姿的严重影响:“从前我在公路上骑跑车时,总觉得像在地狱一般。然而以直立坐姿骑下坡车,我还从未有过背痛的问题。”
  如果毫无准就跨上一辆座垫很高、上管长度很长的自行车,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遭背痛侵袭。我们只要想想看肌肉在骑车时的反应就能明白:骑士上身和头部的重量必须要*双手和手臂来支撑。整个头部和颈部的肉由于长久的静止支撑工作而负担沉重。上身向前倾的坐姿使身体重心向前移,肌肉因此必须承担更多的重量。尤其是肩胛骨的肌肉会因长达数个钟头的支撑工作而超负荷。
  此外,每一个自行车经过的树根和坑洞,都会带来撞击力,给肌肉带来支撑工作以外的负担。对于未经过训练的肌肉而言,这是最困难的工作。至少对初学者是如此。
  想到有效地训练相关的肌肉组织,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始,给予肌肉适应在自行车上的新位置的机会。如此,肌肉会使自已快速地适应新型态的负担。附加的伸展及重量训练可加快此一过程(女选手ReginaStiefl亦曾因此受益)。重要的是:重量训练只能在专业训练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每一个错误的动作都可能带来伤害。
  当然,导致剧烈背痛的其他原因有很多种,比如不正确的姿势、办公室内不恰当的座椅等等。在背痛的个案里,医生必须判断,骑自行车会对背部带来甚么样的影响。通常,整形外科医生将游泳和骑自行车归为有益背部的运动。“如果医生许可,则全避震车是最好的选择。”Shang博士建议那些背痛原因并非来自握把的人,试试全避震。“后轮避震器能减低原本会施加于腰部脊椎骨的冲击。”
  专家一致的意见是:登山车运动是健康的。问题只在于如何调整车架高度、上管长度。只要能找出正确的坐姿,并规律地做肌肉松运动,就不必避开满布树根的路径。
秘诀一:正确的坐姿
珍惜背部的坐姿
  对于初学者和只想藉自行车松弛身心的旅游骑士,理想的座垫位置是:较短的上管;座垫和手把高度的差异微小。有背部问题的骑士亦应选择此种坐姿,因为此种坐姿能减少背部肌肉的负担。经过有规律的训练,可以将手把高度放低。但是要注意:对于每一种改变都必须渐进适应。半公分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很大。
受过训练者的坐姿
  背部肌肉已能适应骑车负担的骑士,应该尝试上身向前平趋的坐姿。较长的上管使上身必须向前伸展,身体的重心也因此前移,使肩部肌肉的负担沉重。座垫和手把高度的较大差异,亦迫使上身向下,增加背部肌肉的负担。对于初学者和有背部问题的骑士,此种坐姿并不适合。对于跑车选手而言,这种姿势可降低风阻。
秘诀二:伸展运动
肩膀旋转运动
  每一次出游之前或每日训练课程的理想暖身运动:脚与胯骨同宽,以一只手臂向前运动带动肩膀的旋转。这可使肩膀肌肉放松,并使整个背部的血液畅通。另一只手轻松地放在胯骨。
  伸展肩胛骨肌肉的运动。将弯曲的手臂在咽喉的高度向后移动,另一只手在肘骨节附近,压迫手臂使其继续向后移动,直到您觉得两肩之间有拉力存在。如此可增强伸展效果。注意:不要扭伤脊椎。
  梯形肌运动
伸展梯形肌(位于颈部与肩胛骨之间)的运动,两脚与肩同宽,头倒向一侧,一手置于头侧面。在经过一至三次的重复后,小心地将头向侧面拉,直到您觉得颈部侧面的肌肉获得了舒展。背要直,肩膀放松。
  两脚与胯骨同宽。一只手臂小心地向前旋转,另一只则向后。视线向前。两臂方向相反的前后旋转除可松弛紧张的肩部和颈部肌肉,亦可促进血液循环。
颈部伸展运动
  此一训练可使您伸展颈部肌肉。请将头尽量转向侧面,并以置于头上的手将下巴小心地压向肩膀。重要:要非常慢、非常小心地做。做此一运动时,背部亦应直,肩膀放松。
大伸展运动
  此一运动只有当您无脊椎过于前弯的问题时,才可以做。将两手置于臀部,头向后倾,视线朝向天花板。吸气时使胸部充分伸展。如此可松弛整个背部肌肉。
单车户外八荣八耻
以事先报名为荣,以事后空降为耻;
以积极参加为荣,以消极放鸽为耻;
以遵守时间为荣,以迟到早退为耻;
以轮流领骑为荣,以一路狂飙为耻;
以高手教骑为荣,以低手不学为耻;
以照顾新人为荣,以自顾自骑为耻;
以爱护环境为荣,以乱丢垃圾为耻;
以接送mm为荣,以不理mm为耻。
自行车运动的益处
自行车锻炼的好处是不限时间、不限速度。骑自行车不但可以减肥,而且还可使身材匀称。由于自行车运动是需要大量氧气的运动,所以还可以强化心脏功能。同时还能防止高血压,有时比药物更有效。踩自行车压缩血管,使得血液循环加速,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再加上吸入大量新鲜空气,会觉得脑筋更清楚。骑在车上,你会感觉十分自由且畅快无比。它不再只是一种代步工具,更是愉悦心灵的方式。家住公主坟附近而在大北窑附近某公司上班的许先生,以前都是乘地铁上下班,十分方便、快捷,现在则改为了骑自行车。许先生表示,虽然路上花的时间多了,但落个心里踏实,还锻炼了“一把”身体,还是值得的。
运动专家指出,由于自行车运动的特殊要求,手臂和躯干多为静力性的工作,两腿多为动力性的工作,在血液重新分配时,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的变化也依据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身体内部急需补充养料和排出废料,所以心跳往往比平时增加2~3倍。如此反复练习,就能使心肌发达,心脏变大,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从而使肺通气量增大,肺活量增加,肺的呼吸功能提高。
有关专家建议:运动量要适中。只留意骑自行车的路程是不够的,骑车中遇到阻力可保持你的好身段。每次骑车至少30分钟,但不要超过60分钟。骑车时上身要放松,以避免引起肩膀和脖子酸痛;骑车时不要把身体压得过低,否则会限制腹式呼吸。
骑车旅行的苦与乐
在国外很多国家,骑自行车旅游已是一种很普遍的外出游玩方式,既可锻炼身体,又能从容欣赏路两边景色。近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选择燃烧脂肪而不是燃烧汽油更是大势所趋,自行车旅游在国内也日见流行。骑车旅游的爱好者在策划者的组织下,骑车四处游历,寻找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
骑车出游的乐趣并不是自驾车可以代替的,相约三五知己,结伴同游,一路上可以随意停留,或在林中小憩,或于古迹驻足,轻松悠闲,不亦乐乎。去过阳朔的人们,会对这个骑车旅行的天堂留下深刻印象。自行车甚至已成为阳朔西街风景的一部分,街两旁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单车,租金由5元至10元不等,租一辆适合自己的车,骑上就可以出发了。可以走平坦宽阔的公路也可以走羊肠崎岖的小路,不同的路线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感受。骑车出游更是对人们意志力的考验,记者在京顺路上就曾几次见到身着骑车服的骑车旅游爱好者们在赶路,有时队伍前后能相距几公里,落后者若没有顽强的毅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记者还听一家成都旅行社老总谈起他去年带团去九寨沟游览途中,就看到一支由老人组成的骑车旅行队伍,艰难地骑行在山路上,有时坡太陡,老人们只能下来推着走,他和车上的游客都惊诧老人们是如何克服艰难险阻,愣是从成都骑到九寨沟的,要知道,这段路就是开车上来都够艰险的,让人不得不佩服老人们顽强的毅力。
1、选车。最好选用轻型优质的单车,因为选一辆适合自己的单车可以减少很多在路途中遇到的不必要的麻烦。
2、与车的配合。在远足之前可以先来个自我测试,做一个短途旅行,了解一下自己的体力,也可以更好适应车的性能。
3、充分准备。例如气是否足,各部分的零件是否会有问题,在出发前一定要做一个单车性能的检修。如果有能力还可以背一个备用胎、少量工具。如果你是骑自行车越野登山,务必带上地图和指南针。
4、骑车服。衣着要鲜艳,可以穿专用单车短裤,保护皮肤,不致因摩擦而受伤。衣服宜多层,容易调节冷热。最好带头盔,保护头部。
5、多多喝水,以免虚脱。
6、防晒工作要做足。
7、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四周车辆和路面情况,转弯时要发出信号,不抢道,
新手课堂(刹车技巧)
前刹车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动力,但是也可以让你变成空中飞人,下面我们告诉你如何刹车。
(一)使用前刹车的时候将重心往后移
  当你使用前剎的时候,你的重心会因为惯性而自然前移,你必须练习当你开始剎车时,有意识地将你的重心向后
移动(身体放低,屁股往后移)。重心往后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剎车力量。
  你可以在沙地或有点湿滑的平地上练习,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压下你的前、后剎车,了解如何控制你的剎车。或在骑行的时候询问高手他是怎么使用剎车的。
(二)转弯时减低前刹的力量
  和驾驶汽车一样,在转弯的时候你必须要降低速度。如果你在转弯的时候使劲地压下你的剎车,你将会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在转弯的时候同时使用你的前、后剎车来降低你的速度。当剎车的时候你前轮的反应会降低,所以减少前剎车力你的转弯将会更完美。
  如果你在一个下坡的急转弯,需要使用到剎车时,尽量使用后剎车的力量。如在平地上,在最后一刻剎车时将重心往后降低以前面30%后面70%
的剎车力量,来作剎车的动作。
(三)不要过度的压下前刹
  "惯性是你的朋友",你需要速度去通过岩石及障碍。不然轮子将会停止转动,将你拋过把手。过度的压下前剎会使你的重心前移,导至车头下倾。
  如果你在险峻下坡的转弯中使用前剎,这时你必须同时控制你的前后剎车,不可过度地用力一直的按着,这时你可将剎车作一放一按的动作,以防止剎车锁死的现象发生。
自行车选购葵花宝典(菜鸟必进,老鸟就免了)
在您决定以自己工资或者父母给自己的生活费为生产厂家或商家作出使GNP增加交易收入值之前,请先温习一位至深级人物以深潜水姿态写下的震耳之喝,然后再决定您是否把捂在自己内裤里的银子掷出去:
1、不要买最贵的,也不要买最便宜的。即使最贵的是最便宜的1000倍,那么它们实际差别就是log1000=3。
2、不要争论死马懦与砍怕奴奴两款套件的优劣,它们就象你的左右脚,哪一个更有用?
3、不要迷恋洋车,知道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味道吗?
4、不要鄙视地摊上的二手自行车,它可是性能价格比最好的,除非你穷得只剩下钱。
5、不要冲动购买,钱在手你就是大爷,退货或换货你就是孙子。
6、不要升级更换零件要买整车……零件只有对要垃圾佬有用……一种是有钱的垃圾佬,另外一种就是要饭为生的乞讨佬,除非你也向这方面发展。
7、再好的自行车也是自行车,不可能超越汽车的速度;就如再好的蜗牛也不是奶牛,永远挤不出奶来。
8、不要玩弄花哨的功能……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换挡不准的问题……直接用单速自行车。
9、不要留恋所谓的经典自行车……经典就是落伍于时间,否则何来经典?新东西会比旧东西更好。
10、最重要的一条:自行车是用来骑的。
转帖][推荐]公路自行车——上路篇&
骑自行车外出郊游是一件令人心情愉悦的事情,不管是你快速骑行在平坦的公路上,还是你休闲的在城市中漫游,你都要注意交通安全问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对于你的骑行活动将会是最好的保障。
只要你跨上自行车从家门出来之后,你就是公路上的一个成员,你首先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能使你安全,你的旅行才会保持无限的快乐,如果你是一个鲁莽的人,或者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出现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不论对于你自己还是他人都是巨大的伤害,你得骑行活动也会中止,后果严重的话,你将会离开自行车这个充满生机、与大自然直接面对的最好的运动。
在城市交通中,我们和其它的普通自行车一样都要遵守交通规则,虽然我们骑的是公路自行车和他们是有区别的,但是作为一个在城市公路中的一员,也同样要遵守。
这篇文章讲述的并不是交通法规,也不是交通法规的宣传手册,而是对于你这样的一个公路自行车的骑手来说,你所需要注意的事情,虽然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把他们作为一种意识来培养,要你骑着公路自行车在路上的时候,时刻都可以提醒自己的事情,我想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吧?
先从一部公路自行车和你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吧,首先,你必须要有一部尺寸合适你的公路自行车,为什么?从公路自行车骑行角度来讲,你骑着尺寸不合适的自行车,不但会影响你自身身体的舒展程度,还会直接影响到你对它的操控。对于自行车,你必须要轻松的操控它才能在你上路的时候,保证你的最基本安全。测量一部公路自行车,尺寸是否适合你的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自行车垂直竖立放在平整的路面上,右腿跨过自行车横梁,双脚站立在路面上,然后测量你得裆部到横梁的距离,这个距离至少要在一英寸,按照公制计算的话,就是2.54厘米,大约有两个手指的宽度。好了,如果你符合上述测量尺寸,你可以使用它了。现在我们再来确定一下车座的高度,很多人都认为公路自行车都应该是车座拔的高高的,高高的翘起臀部飞驰而过,这是错误的,通用的测定方法是这样的,你可以找一堵墙或者是请别人来帮助你,先端坐在车座上,然后通过手扶着墙壁或者是别人的帮助下,是你在自行车上面保持平衡,使得你可以平稳的端坐在车座上,同时也要确保自行车是端正的,好!开始测量,我们以右侧来说明,将自行车的右侧脚踏用脚踩到最低点,后脚根水平踩在脚踏上,好了,开始调整你的车座高度吧,调节到你的大腿可以轻松伸直的程度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已经调整好了这部车,下一步就是检查自行车的几个部分是否会有问题,必要的工具、装备是否都齐备。第一,车闸是否灵敏,刹车皮是否损耗严重;第二,车轮是否松动,如果是快拆的,你要检查快拆的松紧程度是否合适,准确的检测方法是抬起前轮,握紧拳头用力砸向车轮,如果你的车轮松动,你就要重新检查快拆是否正确使用了,快拆的扳手它处于正确位置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板手的边面有“CLOSE”英文字母“闭合”表示;第三,检查零部件的螺母、螺钉是否有松动。第四,轮胎充气了吗?是否达到了要求的气压值?第五,你带装好水的水壶了吗?一切通过,OK,上路!
刚出家门,你的心情一定很激动对吧?不要急于快速启动,先用有节奏慢速地骑行,这样来说,对身体、自行车、你的安全都会有好处,对于身体来说,你刚刚处于启动阶段,无论是你的肌肉、内脏、呼吸都处于平和的状态,突然的启动会导致抽筋、呼吸急促、肌肉痉挛等等,有节奏的慢速骑车可以是你的身体机能逐渐的适应,把你的肌肉、内脏的机能都逐步的调动起来,对于自行车来说,通过有节奏慢速地骑行,可以发现你在家里面容易忽视或者是掩藏的问题,也就是说你可以防患于未然,你安全呢?当有好处!你的车和身体都经过了上述的检验,你不就安全了吗?速度如何掌控呢?速度多少材合适呢?一般来说,控制在15~25公里之间比较合适,不同体质、体能的人也会有速度的差异。实际上对于这样的骑行,我们称它为热身,是进行真正骑行的前奏,调整自身的状态,不要小看这样的准备阶段,它会给你后面的骑行活动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从出家门到郊外,这一段距离是你在城市中的骑行,那么你就要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尽量*路边行使,红灯停,绿灯行,一慢二看三通过,这虽然是最基本的注意事项,但是却是保证你安全骑行的最好的原则,如果你使和同伴一同骑行,不要占领自行车道的所有宽度,如果宽度不够的话,那就要以纵队的形式前进。避免骑行过程中出现走“S”型路线,这也的话,最后摔跤的肯定是你,当然也要禁止出现猛拐弯、急刹车等现象,猛拐弯会给你后面的车辆、或者是同行的人带来意外的刺激,急刹车一般出现于你对前方的事物提前判断能力不足,或者是故意摆弄给别人看的,认为这样更帅,其实对于你的自行车是一种莫大的伤害,首先是轮胎,一般都会产生过渡摩擦,轮胎的表层会受到伤害,还有刹车块也会增加磨损,更有甚者,整个自行车的大部分零部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可怕的莫过于隐匿性损伤,比如:刹车线、轮胎。你身背后的汽车、同行的人都会带来烦感,当然如果是突发事件另当别论。
骑行过程中,我们担心最多的莫过于扎胎了,我们正在高高兴兴,心情无比激动、兴奋的享受骑行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轮胎瘪了,或者是听到“兹兹”的声音或者是很干脆的放气声音,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心情也随之黯淡,即使我们重新上路,也会比一开始的心情大打折扣。虽然扎胎不属于意外情况,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充足的准备、自身的技术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但这不是绝对,而是告诉你更多的方法来减少扎胎事故发生。
出现扎胎的时候,不要慌张,慢慢的控制车速*路边停下来,有时候扎胎可能会是你的自行车难于掌控,但是可以通过慢速的刹车、自身的调整可以使自行车
安全稳定的停*下来。通常导致出现扎胎的原因有这样几个:玻璃、石头子、钉子、木屑等等。说到内因只有一个,就是内胎与轮圈之间的垫带发生了问题。
在骑行的时候,你要时刻注意路面上的石头子、玻璃、钉子、木屑等等杂物,可以采取缓慢的“C”型来绕过他们,他们都是很容易穿破轮胎扎紧内胎的东西,所以要时刻防范。如果遇到铁轨、断路(间隔在20厘米之内)、小坑、甚至是意外情况时你不能躲过的石头,你可以采用飞车的办法来越过它们,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有效保护你和你的自行车的方法,但是这需要很多的练习,如果不可以的话,你遇到上述的障碍物就要提前刹车然后以你认为最安全的速度来通过。
再来说说与同伴结伴而行,大家一同骑行和自己独行侠般地骑行是不一样的,因为你们是一个团体,大家需要互相协助、帮助,目的还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的安全,在一起骑行的时候,如果你在另一个人的后面,你就要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你的前轮不能与他的后轮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是的话,出现意外情况,你会很难控制自行车。超越你的伙伴时候,你可以提前和他打招呼,不要给他来个措手不及,超车的原则是你要从它的左侧超车,禁止右侧超车。群体骑行过程当中,手势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最有效的传达每个人的意图,遇到岔路时候的转弯你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方向来指示。使用更多的莫过于指示障碍物了,群体在一起骑行,很多人的视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时候就需要每一个人都要传达路况,尤其是骑在前面的人,就更要在第一时间指示,后面的人也要以同样的方式来传达给更后面的人,直到最后一个人,并且群体的骑行路线也会随着第一个人的路线而改变,原则是以缓慢的“C”型来行进,不要出现猛拐的现象。
对于骑行来讲,首先要保证你自身的安全,你才会更安全,首先就是一定要佩戴头盔,因为它关系到你的生命安全,当然还有眼镜,它是你心灵窗户的保护神,装备有了,剩下的就是你的安全意识,这是最重要的。
自行车的维护
一般自行车的维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正常骑乘使用
  短期(一周或十天)定期维护
  中期(一或二个月)定期维护
  长期(半年或一年)定期维护
  正常骑乘使用
  正常的骑乘使用是不须要任何技术的,但却是在自行车的维护中,最重要且最基本的一项,在骑乘前,对自行车的车况加以检查,是很重要,也是常被遗忘的,因此在骑车前,记得做以下
  检查骑乘姿势尺寸:如果你骑的不是专属于自己的车,记得在骑车前将座垫调至适当高度。
  检查各部位螺丝松紧:检查前后轮及座垫杆的快拆是否锁紧了,检查车手是否已固定好,其他螺丝是否有松脱情况。
  检查轮胎:检查胎压是否足够,不足的话将之打到适当压力,检查胎壁是否有裂痕、割伤胎纹是否已经过浅,如果必要则须更换外胎。
  检查刹车:试拉前后刹车,检查刹车是否可以确实刹停。
  检查前叉碗:刹住前刹车,将车身前后摇动,如有感到有晃动的间隙,表示前叉碗须重新调整。
  检查变速器:起步后先试着分别变前变速与后变速,是否可以顺畅的变到各档速,是否会有奇怪的怪声。
  短期定期维护
  短期的维护是经常进行的,如果正常的使用自行车,在此阶段的维护上,是相当简单的,而此维护能够使你的车子常保良好
状态,因此绝不可轻忽。
  清洗车子:除了让你的车保持新车时的耀眼外,清洗车子也同时避免车架的锈蚀,而如果你在一场大雨中或泥泞中骑车,在骑完之后应尽快进行清洗的工作,洗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车身上的污泥不多,或多是灰尘而已,可以使用抹
布擦干净,或是用大毛刷刷干净。
  不可使用高压水柱来清除车身上的污泥,这方法虽然很
有效率,但是可能将污水逼入轴承中,如此会造成轴承的损坏。在车身上污泥很多的情况下,应使用刷子以及肥皂水将
污泥洗净后,用清水冲干净,再用布擦干。
车一清洁干净后,记得检查烤漆是否有剥落,钢制车架
烤漆剥落后会开始锈蚀,铝合金或碳纤维以及钛合金车
架则不会锈蚀,只会影响美观。
  在使用水洗过车子后,记得链条要擦干,并重新上油。
  检查刹车皮:将刹车皮上的杂物加以清除,以保证其刹车力,若其磨耗已很严重,则须更新。
  将线管重新上油:如果刹车或变速的动作不良,可能是内外线的摩擦过大,将外线由止管的部位取下,把内线涂布黄油,再重新装回,如果如此后动作仍然不顺,则考虑更换内外线管。
  链条上油:将链条上滴上润滑油之后,约十分钟之后,将链条外侧的油擦干净,链条只要内部动作的部份有油就够了,外部多余的润滑油会黏住灰尘,增加清洁的麻烦,因此最好擦干净。另外,如果使用喷罐式的润滑油,记得在上完油后,把滴到其他部位的油擦干净。
  中期定期维护
  你的车已经为你服务了好一段时间了,现在应该将一些平时
较常忽略的部位加以确实检查,以使其保持良好状况。
  检查链条:链条在长期使用后会发生拉长的情况,链条的节距为0.5英寸,测量24节链条,长度应为12英寸,若其长度已经超过正常长度1/8寸,则应更换链条。
  清洗链条:如果你的链条内部有许多的油泥,也许该清洗了,清洗链条可以使用洗链器,或是把链条拆下,找一个容器,装满溶剂油,置入链条后,摇晃使其洗净,最后取出晾干上油。
  检查飞轮及大齿盘:若更新链条后,如果飞轮会有跳齿的情况,则更新飞轮,若大齿盘的齿磨耗甚大,产生卡链的情况,也应更换,检查大齿盘的固定螺丝,若松动则须重新锁紧。
  检查轮圈:检查气嘴孔及钢丝孔附近,是否有细微的裂痕产生,若有裂痕,则尽快更换轮圈,将轮子抬起,旋转轮子,观察轮圈是否会摩擦到刹车皮,如果会,则须重新调整轮圈。
  检查钢丝:检查前后轮的钢丝是否有断裂的情形,若有则更换之,换钢丝后须重调轮圈,调整轮圈时,观察轮圈偏摆的方向,如向右偏,则将轮圈该处附近的右侧钢丝放松,左侧锁紧,向左偏则反之,轮圈左右的偏摆幅度应小于2mm。
  检查车手:检查车手是否在车祸中发生变形,是否在立管锁紧的部位产生裂痕,如果是,则更新车手。
  检查座垫及座垫杆:取下座垫杆,检查是否有变形或裂痕,若无则上一层薄黄油后装回,检查座垫是否有损伤,底下的支架是否完好,如果有问题,则加以更换。
  长期定期维护
  你的车已经使用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它经历了各种状况,
陪你到现在,应该是将那些一直在运转的部位加以大检查的时候了。
  检查花鼓:取下前后轮,检查钢丝孔附近是否有裂痕,如有则马上更换,用手转动花鼓轴看看,再加以上下摇晃,如有感到间隙,或是非常的松动,则将花鼓轴分解,将内部的油清理干净,再重新装入新的黄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轮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