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贷款付首付可以用来当首付吗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信用卡形式的消费贷付首付,在申请银行按揭的时候会不会被查出来然后不给批贷款或者就算批下来,额度也不够啊,急问,谢谢!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那就是不管什么形式的信用贷用来做首付都不行了是吧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同问: 信用贷申请了但是已经还清的情况下,申请贷款银行会卡吗?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3楼firstzheng
同问: 信用贷申请了但是已经还清的情况下,申请贷款银行会卡吗?
如果你拉出来的征信显示你已经还清,应该就没事,我们当时征信拉出来的时候有些卡还没还,银行要求写情况说明,并提供已还款证明……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分:1575
信用卡形式的消费贷付首付,在申请银行按揭的时候会不会被查出来然后不给批贷款或者就算批下来,额度也不够啊,急问,谢谢!
顺序颠倒下。。先和朋友们周转下,等房贷批好,再去申请信用贷还掉之前的借款。。。
WX: nicholas9928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2123
那借用了付首付,然后申请贷款前还清可以吗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6294
我就是用信用卡的预借现金服务,几张卡,取了20+w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2599
不知道信用卡消费贷是指什么,我们去年换车的,车价的一半是信用卡分期付0利率的形式,还款2年,银行的朋友说这种对房贷申请不产生影响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信用卡支付是会被卡的! 我见过!但不是所有。靠运气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工分:2041
宁波银行白领通可以的好像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2125
第13楼翡翠骑士
宁波银行白领通可以的好像
白领通用了会被看为首付贷吗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3284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揭秘首付贷资金来源:银行装修贷变相为首付贷|贷款|信用贷|首付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来源:南方都市报
  “围剿”首付贷
  被指推高深、沪等地房价“凶手”,随着监管收紧相关产品已下架,南都记者深入调查力图还原楼市杠杆真相
  一线城市楼市持续高烧背后,杠杆上的楼市成为焦点。包括地产中介、互联网金融平台、小贷等渠道提供的“首付贷”,由于提高了原有银行渠道房贷杠杆,被看做是推高深圳、上海等地房价的“凶手”,并已经引发了监管的关注和围堵。
  南都记者近日兵分多路,深入调查深圳、广州、上海等多个一线城市的“首付贷”,还原真实“首付贷”之下一线城市的楼市杠杆。调查发现,事实上,来自地产中介、互联网金融平台、小贷等渠道提供的“首付贷”在风声收紧之下,不少已经悄然暂停。而银行渠道的各类消费贷在实际上运作过程中部分已经成为变相的“首付贷”。
  一位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个贷部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购房者的贷款违约风险将加大,首付款在降低购房者购房门槛的同时,也降低了购房者的违约成本,原本购房至少需要三成首付款,若通过首付贷购买住房,一旦房价下跌超过首付比例,购房者的还款意愿将大幅下滑,按揭贷款违约风险增大。
  “元凶”:
  被指为楼市的“场外配资”
  “首付贷的问题,还是不要问我了。”一周前还在向作为客户的记者力推“首付贷”的广州一家中介地产经纪冯亮,昨日被记者问到“首付贷”却立马转移了话题,不愿意再提起。
  和冯亮一样变得谨慎的,还有各家此前力推首付贷的机构,不管是P2P平台,还是中介机构都变得非常谨慎。今年春节前后,突然进入大家视野的“首付贷”在本周似乎一夜之间成了敏感词。
  所谓“首付贷”,是指对用于支付首付的贷款。众所周知,在传统购房方式中,信贷的方式主要是银行的按揭贷款,根据规定,需要按一定比例支付最低款项。根据今年2月1日最新调整的房贷政策,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且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根据监管规定,我国不限购城市的首付最低为20%,而北上广深等限购城市的首付最低要达到30%.
  事实上,首付贷并非新事物。早在2014年,搜狐旗下的搜易贷就高调推出“首付贷”产品。但今年春节之后,随着上海链家被调查,首付贷在一线城市楼市高烧不断的背景下,被看做助推房价上涨的“元凶”,有人将之类比股市配资,称之为楼市的“场外配资”。
  深圳是此轮房价上涨幅度最大的地区,也被看做因为首付贷而被叠加杠杆较高的城市。据深圳中心支行的数据显示,深圳按揭平均成数高,2015年12月份达到65%,远高于北上广三市,同比高3.2个百分点,与70%的最高贷款成数限制相差仅5个百分点,这意味,在深圳“场内”杠杆几乎被用尽。
  而银行之外的场外配资,购房者要找到“首付贷”的渠道并不少。南都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向一家中小型地产中介机构提出目前有首付款困难时,房产经纪积极向南都记者介绍了一家他们长期合作的深圳市聚辉源投资咨询公司。聚辉源前海分部负责人表示,只要满足已婚人士,有固定工作单位且工作满一年以上,月纯收入3000元以上条件就可办理信用型首付贷。
  现状:
  广上深有的停了,有的还在做
  在确认上述信息后,上述业务员表示,目前深圳市面上首付垫款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信用贷,即无抵押型,直接凭个人征信进行贷款,一般额度较低,一个人最高可贷20万,一个家庭为单位最高可贷60万,最长贷款年限10年,借款成本为月息1%,即年化24%.第二种抵押贷,借款人以房产等为抵押物向中介进行贷款,额度最高是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成,月息一般为0.5%.
  在首付贷率先受到关注的上海,南都记者实地调查包括链家、我爱我家、中原地产等上海多家房产中介获悉,此前上述机构提供的“首付贷”一般期限是3年以内,利率大部分在7%-9%,有的可能会稍高。贷款金额方面,虽然大部分宣称50万或者100万元以内,但实际运作中,放款金额一般被控制在20万元以内。
  不过,南都记者发现,随着监管风声收紧,中介和P2P公司提供的首付贷产品悄然下架。深圳和上海地区包括链家、我爱我家、中原地产等房产中介的首付贷或类首付贷产品均已悄然下架。上海链家一名工作人员称,接到总部通知,目前链家所有金融产品全面暂停,何时会恢复以及是否会恢复,目前尚不可知。
  在深圳,中原地产金融部业务员李小姐告诉记者:“现在风头比较紧,中原地产已经没有做首付贷了,现在要解决首付问题的产品都改名了,一般叫信用贷或者抵押贷”。而房天下客服告诉记者,2月底的时候深圳的首付贷业务已经全部停掉了,什么时候恢复尚不清楚。
  不过,广州部分中介仍可提供首付贷。房天下大区总监倪磊告诉记者,广州的首付贷业务至今还有在做,但是春节过后,最长贷款时间已经从原来的3年缩短到1年了,贷款额度最高可以做到首付的一半但不超过50万,贷款半年以内利率是1分/每月,半年到一年利率是6-8厘/每月。
  揭秘“首付贷”资金
  50家P2P公司涉足首付贷
  综合上海、深圳、广州三地调查的情况,南都记者发现,为了控制风险,市面上的首付贷产品一般不会为客户提供全部首付额度贷款,而是总房款的15%-20%,以20万元以内居多;且多为指定的合作楼盘;贷款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多为3年以内。
  那么首付贷的资金来源是什么?南都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涉足“首付贷”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产中介自营的平台,此类产品由地产中介自营平台与开发商合作,由中介、售楼处向客户推荐。而中介提供首付贷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介自己拥有小额贷款等金融牌照,可直接提供金融消费服务;另一种则是中介仅为业主提供中间服务,寻找合适的金融机构,后续的资金贷款仍由金融机构完成。、链家属于前者,中原等属于后者。具体操作来说,用户在申请贷款时,需填写用户信息,包括收入、流水、具体楼盘信息等,放贷方在审核通过后放款给客户,客户再用来缴房款。
  另一种是地产商和中介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小贷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合作。据一位房贷金融产品的资深从业人士介绍,大部分中介还是以寻求第三方金融机构合作的形式提供产品为主,特别是与P2P平台的结合,资金多来源于个人投资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间资金。
  据盈灿咨询向南都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近50多家P2P网贷平台出现过首付贷标,目前有20家P2P网贷平台对接首付贷资产为主要业务,包括搜狐旗下搜易贷、多宝贷、合汇贷。不过这20家P2P网贷平台中,已经有多家平台暂停了首付贷相关业务,包括广州e贷、房天下理财等平台。
  对于第三方的合作,上述房地产金融平台人士表示,提供这类服务,这种模式的资金来源和风控都是由第三方提供,一般平台对楼盘和用户都有选择。
  盈灿咨询研究员陈晓俊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P2P平台按照首付贷是否进行抵押,又可以将首付贷分为信用贷款、抵押房产贷款两种。不过据了解,大多数P2P网贷平台进行首付贷业务模式时主要以信用贷款为主。在信用贷款的首付贷中,对于二手房的上家是否还完所有贷款分为两种情况,因为只有贷款付清,并办理房地产抵押权注销登记后,才能与下家共同申请转移登记,如果上家没有还完所有贷款,新的购房者(即下家)在首付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申请首付贷进行“垫资”,这样的话上家的部分未结清房贷实际为下家的首付贷资金。
  陈晓俊进一步指出,信用贷款主要存在于与开发商进行合作的P2P网贷平台,此时购房者无需进行抵押,同时开发商会提供本息保障。当然,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获得首付贷一般比例不高,少部分平台要求最高上限要求不得超过房款的20%,大多数平台则要求不超过首付款的一半,主要放贷比例还是根据平台审核购房者的资质来进行判定。
  广州一家P2P平台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P2P平台提供首付贷除了和中介机构合作外,还和开发商有合作。珠三角一家曾推过首付贷业务的运营高管告诉南都记者,该平台此前的首付贷产品,尽管表面上是以借款人个人身份募集首付款,但实际上,购房者无需为此支付利息,通过P2P平台借款融资成本则有开发商进行支付,项目引入担保方。“P2P平台实际上赚取通道费。”上述运营高管告诉南都记者。
  银行“装修贷”变相为“首付贷”
  事实上,除了P2P以及中介等“场外”渠道提供资金在为购房者买房加杠杆外,本为“场内”渠道的银行,消费贷产品在实际运用,甚至基层业务员在推销过程中,已经变相为首付贷。
  深圳一家地产中介对南都记者表示,首付贷不够,可以从银行通过借出信用贷或者消费贷来补足。这类贷款客户其实可以自己去找银行办理,但通过第三方机构借出。“第三方机构可以帮忙包装,银行批复的额度更高,第三方机构以此为卖点吸引有较大资金需求的客户。”上述地产中介业务员表示。
  “如果一家银行的信用贷额度还不够,只要信用记录、资质比较好的话,公司可以帮忙争取向两家银行做信用贷款,一家银行最多可以贷出来35万元。”前述提到的聚辉源某业务员也告诉记者。不过他提出,由于银行的信用贷一般要求申明用途,不可用于房贷,一旦被银行发现挪用会产生的后果,负责人表示公司不会负责,一切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
  南都记者调查中发现,由于银行的消费贷规定使用条件,因此需要贷款人寻求“通道”进行提现。“按理来说消费贷是不可以用于房贷的,而且一般消费贷是不能提现的。中介可以帮你找个地方提现,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某房地产长期观察人士对南都记者介绍,这种信用贷贷款额度一般也比较小,对申请人资质要求相对严格,比如需要提供在该银行的流水,有些甚至需要抵押物。
  而在广州的市场上,南都记者发现,在P2P、地产中介等“场外”渠道,由于监管风声收紧开始叫停业务,部分银行开始发力“首付贷”。广州一家国有银行基层个贷经理近期主动向南都记者推广:“是否需要办理贷款,用于首付贷?”据上述国有银行基层个贷经理向“购房者”的记者力推,该行可提供最高30万元的装修贷,尽管名为“装修贷”,但投资人可以用于交付首付贷。“如果在我们银行办理的按揭贷款,首付超过3成的都可以申请。”上述基层个贷经理举例,以一套100万的房子为例,如果为首套房,在该行办理按揭贷款,首付为5成,那么该行除了正常的按揭贷款50万外,还可以提供20万的装修贷。而对于按揭贷款不在该行办理的,该行可以提供3成的信用贷作为首付贷,额度30万元。
  揭秘首付贷资金链
  银行和中介机构互相介绍业务
  首付贷到底有多火,市场需求有多大,聚辉源投资咨询公司业务员的观察可以窥见一斑:“春节前,带客户去总部入单都需要排长队,总部4个入单员节前每天每人至少要做20-30单。”
  据上海链家某门店的工作人员介绍,首付贷在一线城市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尤其是最近由于交易火爆房东跳价的情况出现较多,这时首付贷的出现就显得有一定的必然性。他介绍,许多人并不是没有支付能力,但是钱可能无法立刻变现。“现在房价上涨那么快,有时候甚至一天一个价,等你把手里的股票或者固定资产换成钞票早就来不及了。”因此,首付贷就有了市场。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围绕首付贷,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一般而言,借款人的资金成本会跟着贷款方式来变动。在地产中介自营的首付贷中,借款人需要负担贷款利息(利率在7%-12%)和服务费。如中原地产在首付贷成交后,一次性向借款人收取服务费,一般信用贷的服务费是借款总额的3%,而抵押贷的服务费是5%.
  在房产中介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首付贷中,如果贷款来自第三方自有资金,那么借款人需要负担贷款利息(利率12%左右)、地产中介服务费、第三方机构首付贷服务费(贷款额的6个点以上),其中第三方机构会返还一定点数给地产中介。
  而如果通过第三方机构使用银行消费贷、信用贷,那么借款人要负担贷款利息、地产中介服务费、第三方中介服务费(银行批复额度的5%-8%),其中第三方中介服务费也有可能不收,而是由银行返还点数给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又会再返还一定点数给地产中介。
责任编辑:李彦丽信用贷款哪家好|银行信用贷款条件有哪些?你真的了解信用贷吗? - 贷款 - 至诚财经网
至诚-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银行信用贷款条件有哪些?你真的了解信用贷吗?
银行信用贷款条件有哪些?你真的了解信用贷吗?
  ====推荐阅读=====
  =====阅读全文=====
  ()04月13日讯
  2017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经历了调控政策的轮番轰炸后,仍然有购房人奔赴在买房的路上。对于大部分买房的人来说,除了房贷,大家知道还有抵押贷、信用贷等,其中大家听说最多的莫过于信用贷了。
  信用贷顾名思义,就是纯用信用做担保,其特征就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
  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质押,我们最熟悉的房贷就是抵押类贷款里的大头。
  很多人觉得信用贷很好做啊,现在各家银行几乎都有信用贷,年利率大约为6%-8%,随借随还,看起来非常方便,门槛也较低。但是,你真的了解信用贷吗?信用贷可以用来当首付吗?
  1、信用贷&首付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国家对于信用贷以及各种首付贷的遏制态度非常坚决。而打算通过信用贷来作为首付的亲们就需要掂量掂量了,一方面,大部分信用贷是上征信的,而在审核房贷时,负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量,房贷核准在负债方面的要求是:月收入=月负债的2倍,如果你用了额度较大的上征信的信用贷,您的打卡工资和流水是很难覆盖负债的。
  所以,此时此刻,旁友们千万不要妄图用这类贷款作为首付哟~现在部分银行已经要求必须结清在房贷审批前所使用的信用贷,才可以进行房贷的审批。负债干干净净才可以批房贷,这是国家去杠杆的大方向!
  而未来会有哪些更加严厉的大棒,我们暂时不得而知,比如是否要求在房贷审批前6个月不允许查询征信超过一定次数,比如是否要求结清高额度的信用卡,毕竟现在仍然处于极端严厉的政策之下。
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资理财(xunruitouzi) 了解最新动态随时看
你可能需要这些贷款
借款类别:
个人信用贷款
企业信用贷款
房屋信用贷款
车辆抵押贷款
借款金额:
借款期限:
明星产品推荐
客户投诉:
市场商务:
广告合作:QQ:
意见反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公司地址:厦门软件园二期观日路26#404-120张信用卡套现凑买房首付?银行严查消费贷_网易财经
20张信用卡套现凑买房首付?银行严查消费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20张信用卡套现凑首付?银行严查消费贷,流入楼市将收回)
编者按:周末去参加一个消费金融的活动,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在饭桌上讲:有一段时间,一天能接到十几个电话,都是咨询如何用消费贷来凑的。可见消费贷凑首付的需求有多么大。不过,监管目前正在堵这个口子。在监管三令五申下,近期,北京等地各家银行正在启动筛查个人消费贷后管理以及贷前严格审查。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已着手向消费贷客户追收贷款用途证明材料,严防违规购房或流入股市。同时,提高利率和办理消费贷门槛,部分消费贷产品甚至暂停办理。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有可以提供发票的中介机构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证明材料,规避贷款流向房地产和股市检查。案例:去年的消费贷违规入股市楼市被查出“你好,我是某银行客户经理,据我们排查发现你在我行办理的消费贷款于2016年5月流向房地产,需要向你了解详情”。9月21日下午,李女士接到某银行客户经理电话。李女士于2015年6月在该银行办理了一笔30万元的消费贷款,最长3年期限。“其实我当时办理贷款的主要用途是炒股,但我办下来的贷款日期为6月28日,那时股市已经开始暴跌。”据李女士回忆 ,2015年11月份,她将20万元入场加仓,但没有躲过2016年初的“熔断”。2016年2月,她清仓割肉,亏损5万余元。2016年5月份,李女士于2014年购买的期房交房,需缴纳各项契税和其他费用共计7万余元,同时加上车位30万元,手头资金只有15万元的她选择将这笔消费贷款直接在某楼盘刷卡交易。“当时申请贷款的资金用途为房屋装修,不是买房相关。”李女士表示。9月21日,信贷人员表示,她这笔钱已于今年5月还清,否则要“提前收回”。同时,信贷人员说,银行系统还监测到她曾于2015年11月将20万元的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对于贷款流向为何监测得如何详细?信贷人员告诉她,主要是因为李女士选择直接将该行消费贷银行卡绑定股票交易账户以及直接在开发商的 POS 机上刷卡造成的,如果没有直接参与交易不会查出来。信贷人员表示,2018年最后到期的资金不能再违规流向楼市和股市,否则要提前收回。如果是直接将钱从该行卡里取出或者转到自己名下的另一张他行银行卡上,银行后台也无法监测资金流向。信贷人员建议她珍惜这笔最后的贷款额度,因为根据2015年6月的合同,该笔贷款利率仅上浮10%,目前不到 6%。而目前该行的消费贷款利率一口价7.2%。除了利率更高,严格把关申请人资料,批贷更加困难,额度限制较严。监管针对20万以上个人消费贷和信用卡透支支付房款,违规资金提前催收此前有媒体报道,有购房者用 20张凑首付。而一些中介及开发商也会主动劝说消费者向多家银行办理“消费贷”来解决首付不足的问题。不过,这一现象正在被遏制。近期,北京、深圳等热点城市再度排查个人消费贷款违规购房等现象。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银监局以及多家银行获悉,目前各家银行已经根据北京银监局发布的《通知》开展自查。多家银行透露,这一轮自查主要针对单笔贷款 20万以上的个人消费贷和 100万以上的个人经营性贷开展自查以及信用卡透支不低于20 万元用于支付购房款,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不少中介及开发商都表示已停止“首付贷”业务,但一些消费贷、信用贷等产品仍在为买房者首付提供资金。目前,北京多家银行要求贷款 20 万元以上额度客户补交材料。多家股份制银行表示,消费贷流向房地产的情况已经出现,所以在资金流向以及贷后回访等流程中将加大力度,坚绝杜绝消费贷另作他用。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全行针对存量客户进行贷后回访,其中包括电话回访和实地回访,尤其是去贷款人工作单位。对于新办理业务的需要补交消费证明材料,而对于尚未还清的违规流入楼市的贷款将提前催收,而违规流入楼市股市已经还清的资金,需要进行风险提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银行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对已贷出的消费贷款进行再核实和查验。对于一般金额的客户,会通过贷款用途凭证查验、贷后回访等手段,监测其资金支付是否合规;对于金额较大的消费贷款,银行还可能约见或走访借款人、收集相应的资金使用凭证,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贷后抽查,如发现消费贷款资金不符合要求,被违规挪用,进入股市、楼市等情况,银行将立即联系借款人告知其存在违约行为,并要求提前收回。“有余额的消费贷客户逐笔核查”一上市银行内部人士向新京报确认,该行1个月前开始对消费贷的客户进行筛查。“对现有的有余额的消费贷客户进行逐户逐笔的核查,对贷款用途等进行确认。”该人士表示,如果核查到有用户的消费贷款存在问题,银行会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处置。“现在处于审查阶段,如果查出确实存在问题,估计会要求客户结清贷款。”上述人士表示,此前监管部门向各大银行发过一个有关审查消费贷的通知,目前各大行都在对消费贷进行审查。“我们北京地区的各大支行也都在严格审查消费贷,只要卡上有余额就查下贷款流向。”多家银行官网显示,消费贷产品无需任何担保,完全以本人信用,一次授信,循环使用,48 小时审批,网银、手机自动放款,贷款金额最高达 100 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 3 年甚至 10 年。申请材料只需提供身份证、结婚证、银行账户流水等。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对于消费贷挪作住房按揭首付款这一违规行为,银监会一直有相关监管要求,今后在现场检查等方面还将加强监管,包括首付款不得来自消费贷款,必须是自有资金,“房抵贷”产品也在规范之列。“目前监管所关注的,一是要跟踪资金使用去向,看是否用于消费行为;二是要遵守消费贷款的有关规定,每一笔金额有限额;三是看消费者是否有还款能力等。”调查:有银行人员联手中介开消费证明发票部分银行已着手向消费贷客户征集贷款用途证明材料,包括:货单、发票、合同、转账凭证等。陈先生是e招贷的用户,近日,他收到一则来自招商银行的短信,内容为:要求客户于日前上传e招贷资金的相关消费凭证。这一政策让他措手不及。按照最初申请,他的20万贷款为装修贷款。事实上,他将这笔钱取出另作他用。一位朋友向他推荐了一位专门从事开具发票等证明材料的中介人员,陈先生联系到这位中介人员办理发票。中介人员要求收2%的手续费,一笔 20 万元的发票收取4000元。记者联系到上述中介人员,该人员称其长期与某银行等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合作,“肯定没有问题,能通过检查”。当记者致电该银行一客户经理表示要申请办理消费贷时,上述人员表示有长期合作的伙伴可以开证明,通过银行和监管检查。记者从链家、中原地产等多家房地产中介处了解到,目前这些机构不提供帮助客户开具其他消费类的证明。记者从开发票机构处了解到,目前仍可以提供开具消费发票和证明,不过,需按照不同类别收取开具金额的2%左右的手续费。比如,如果开具消费贷款10万元,收取2000元的“一口价”。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表示,对于消费贷的流向来说,和此前首付比例提高有直接关系,所以这个时候部分购房者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资金,满足首付的需求。另外也和商业银行政策收紧的态势有关,所以部分贷款会转向消费贷领域。严跃进认为,本轮监管应该说需要有三个要素“猛准狠”。“猛”应该体现为当前政策应该有一个较为迅速和全面的落实,对各大商业银行需要积极 进行督查。“准”则需要对各类消费贷有一个比较精准的审查,这样才可以获得监管成本的最小化和监管效果的最大化。“狠”则是指对违规的办事人员和相关贷款申请人员需要通过各类惩罚措施来进行管制。后续也要对中小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公司进行管制,这样才可以获得较好的全方位的管制。分析:报告称3000亿短期消费贷违规入楼市伴随着监管部门的严查,消费贷“潜入”楼市也成为热点话题。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王梦雯在9月份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推算出,有3000 亿短期消费贷违规潜入楼市,9成流向粤、闽、苏、沪、川、冀等6地。
报告中称,2017年2月至4月,北京等地区密集出台调控政策前后,新增房贷明显下降,2017年5月至8月,新增房贷继续下降。而2017年5月份以来,月度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明显攀升,3月以来新增住户短期贷款累计10032亿元,比去年全年累计新增8305亿元高出了21%。结合9月初银监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等印发通知,要求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报告认为,近几个月来明显攀升的短期消费贷款可能流入了房地产行业。按照报告的估计,3月以来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其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此外,据媒体报道,德银发布的一份报告也预计,流入中国楼市的消费贷高达4000亿。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金彧、侯润芳、陈鹏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浦发银行首付贷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