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父女狂欢短文合集短文,文章名忘了,大约有两句……女儿台北念大学……笑问阿爹可想她……好像这样的

  台北女孩看大陆(一)外国人看大陆   13:36:56   会陆续更新,想看上一篇请到我的日记:台北女孩看大陆~前言 http://www.douban.com/note//?start=0&post=ok#last  放了上一篇后有人私信我——台北女孩你说太多好话了!!其实我一直有一种心态,我们来这里是客人,北京是主人。客人总不好一直抱怨主人家种种不是~对吧?不过既然写了,我会将真实的话写出来,不管好坏。  我身旁的台湾朋友,对于大陆的印象不外是:经济实力强、贫富差距大、环境那个脏呀等大家都知道的印象,不多赘述。  至于外国朋友对大陆的印象就比较有创意了。在此出卖一下身旁的外国朋友,这些人有的是我在学校的朋友、有的是在学中文、有的是本人长年混迹五道口酒吧搭讪来的、更有的是朋友的男朋友和我自己的约会对象(!!!!!)。大家可以抱着轻松的心态看一下这些”老外”眼里的”拆那”。  以下开始爱马尼女孩不负责任的访谈整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对中国的整体印象?  「学生很勤劳,不过思想封闭。有一次我说”台湾国名叫中华民国”,被大陆同学骂了….」 (美国男1号,本人的好朋友,这是真人真事,他到现在还觉得很倒霉。)  「中国人很有趣。以前看电影觉得中国人会功夫很厉害,到了这里发现他们挺怕我的。」 (美国男2号,本人的好朋友,身材跟足球员一样又高又壮,大概可以抵过两个亚洲人)  「chinese girls!!!!sexy!!!chinese girls good!!!」(土耳其,男,本人的好朋友,永远都是chinese girls)  「很多地方好玩,还有…中国人吃everything!!!」(克罗地亚,男,本人的好朋友,曾张大眼睛看我吃鸡心,还问我”为什么要吃他的心”…)  「他们英文很烂。」(英国,男,酒吧咖,而且这家伙正在学中文却老抓着中国人讲英文)  「了不起的国家。」(印度,女,正在学中文)  「脏脏脏脏脏脏脏。」(日本,女,校内同学,她曾经因为北京空气污染一个礼拜都不出宿舍)  「 原来韩国人真得这么多。」(韩国,女,校内同学)  「发展快、进步。」(埃赛俄比亚,校内同学,人家在埃赛可是高富帅!)  「这里好玩,比阿拉伯有趣。」(伊朗人住阿拉伯,正在学中文)  2.喜欢中国的原因?  「中国朋友,还有一切一切新奇的事。」(美国男1号)  「这里发展很快,让我在这里赚钱。」(美国男2号)  「Chinese GIRLS!!!!」(很色的土耳其男)  「好玩,我很喜欢吃羊肉串。」(克罗地亚,男)  「我不喜欢中国,但是现在流行学中文。」(英国,大家会发现这家伙很欠揍…)  「同为发展中国家,他们做得比印度好。」(印度,女)  「同学不错啰…」(日本,校内同学)  「我喜欢我同学,但不太喜欢中国。要学中文因为要赚钱。」(韩国,校内同学,我相信她讲出很多人的心声…)  「这里好吃好玩得很多。」(埃赛俄比亚,校内同学)  「北京很好玩呀。」(伊朗人住阿拉伯,这家伙只懂得玩!)  3.不喜欢中国的原因?  「为什么房租这么贵!!!!!!!!!!!」(美国男1号,最近找房子很崩溃)  「中国人比较没礼貌,撞来撞去。」(美国男2号)  「I like here!!! I like chinese girls!!」(回答永远一样的土耳其男)  「环境不太好。」 (克罗地亚,男。在此给大家科普小常识:南欧的克罗地亚以自然美景取胜,是欧洲人的度假胜地,)  「太多了。为什么酒吧没有纯威士忌?!!」 (英国男,英国人真的爱喝)  「人民没有自由,在印度我们畅所欲言。」 (印度,女)  「脏!地铁很多人还臭臭的!」 (日本,女,恩恩日本人洁癖大家知道的)  「环境不好,人民也不太礼貌。」 (韩国,女)  「没什么不喜欢的。」 (埃赛俄比亚,男)  「空气太差,环境不好。而且我前女友是中国人,她跟我分手了。」 (伊朗,男,很记恨)  以上,整理出十个老外对中国的印象。横跨欧亚非,大家看过笑笑即可。  是说我的美国朋友一直哀叹”中国那么多人收入那么低,为什么房租连我这美国人都觉得很贵?”这也是我们台湾人常聚在一起讨论的无解谜题。真心期望北京房东能高抬贵手,本人明年也得找房子了呀….
楼主发言:2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台北女孩看大陆(三) 那些傻X的故事   13:17:35   一开始到大陆,兴奋地四处蹦蹦跳跳看看,然后当然做了很多傻事。趁著记忆犹新时赶快纪录,看完请不要耻笑楼主是笨蛋…   (一)第一天见到热水瓶   到北京后隔天,去学校报到。报到完后走著走著,看到一旁放了好多好多大水瓶。那时本人真的不知道是什麼,和爸妈站在一旁研究。   「装茶的?」嗜茶如命的我爸说。   「白痴啊,谁会拿这麼大的水瓶装茶?这是提回去洗的。」自以为很聪明的我妈说。   「为什麼要提水?拿不成我每天要提水洗澡?」我大惊,学长姐只交代过宿舍淋浴间没隔间,没说过要自己提水!   「有可能喔,哈哈你完了!」我妈幸灾乐祸。   后来,听不下去的热水瓶小贩从旁边窜出来。「这是打热水啦!可以泡脚可以喝水的,新生都要买一个。你们要不要买?」  到宿舍我问了人才知道,原来宿舍没有饮水机(除非自己装),因此需要热水瓶打水,冬天还可以泡脚喔。   不过,我的热水瓶从来没用。到现在我爸还是会交代:那个热水瓶别扔了阿,带回台湾给我装茶…   (二)刚开始用淋浴间   感谢上帝,我的房间对面就是淋浴间。不用像其他倒楣鬼一样跑澡堂。一个要好的台湾朋友第一次进澡堂就吓得不清,在FB上哭”为什麼有这麼多裸女!!!” 接下来一个礼拜都去留学生宿舍借浴室,久久才过这一关。   不是台湾人难伺候或做作,真的、真的非常多台湾女生觉得这一关不好过。我身旁的年轻女生很多都不敢泡裸汤,更别说站在那洗澡!我到现在还会跟台湾朋友吹嘘”我在学校淋浴间都没有门喔!厉害吧!” 她们都会表示敬佩。台湾人的观念里,洗澡就是该关著门!何况大庭广众!   不过,这一关我到是轻松过。第一天洗,很倒楣地四周都有人。我很紧张地收小腹、背挺直,让自己看起来身材好一点(咳咳),累个半死后发现……谁会看你阿!倒是我像个变态,特意戴上隐形眼镜四处看,结果发现四周女生都大喇喇地丝毫不扭捏,还有人大声唱歌!不得不说大陆女生好大器啊!第一天后,我就适应了,顺带鄙视其他适应不了的台妹。   p.s.直到现在,我周围的台湾人对大陆兴致缺缺,唯一兴奋的就是听到这些内容,每个都会重复说”好厉害喔都裸体耶””要是我才不敢洗!好害羞呀””还有澡堂耶!”….没见识的一群人!!!   (三)第一次听到傻逼   第一次听到傻逼是在公车上听到一个男人骂插队的人,然后我就爱上这个字了。天真的我以为傻逼等於傻子,好可爱!大陆同胞骂人太可爱了!!   学起来后,还会反覆运用这个词。到现在还很庆幸,同学朋友都骂过了,竟然没被打!直到一次,我朋友剪了一个超傻的发型,我说”你看起来好傻逼”,他脸绿了一半。我才知道,原来这是很严重的骂人的词啊!   所幸后来学会了我更爱的一句话——你妹!学到后成天跟人妹来妹去,到现在还是觉得大陆骂人挺可爱的。   (四)刚开始见到公车   刚开始见到公车,会努力对它招手,然后才惊觉不对,缓缓放下手,假装自己在梳头…这动作我大概做过三次,某次上车,司机开口就说”不用对我招手啦!我看得见你!”这招真有效,从此以后这蠢事我就没再做了。   (五)中国人怎样怎样   这句话是大陆人最讨厌、但很多台湾人会不小心讲的话!我周围的「菜台湾人」(包括我),五个有四个都说过这句话。真的是无心的,但会被严肃纠正。中国人一定要改成大陆人,不然一切不好谈。   p.s. 不过,就个人经验,当台湾人聚在一起时,还是继续中国人怎样怎样…只能说,习惯观念都无法改变,两岸皆然
  李晶玉 彭正文 一对狗男女 婚姻合同走到尽头   消息来源自台湾著名媒体人 名嘴周玉蔻 。   彭正文 前日像李晶玉 提出离婚 ,  彭正文多次私下向扣扣姐 诉苦 两人离婚原因是竟然是 两人的生活太过紧密 -----白天工作在一起  晚上还要睡一床!   换句大家都明白的话讲就是---- 夫妻档真辛苦 两人白天在电视上 逼逼逼 晚上呢 还要在床上啪啪啪! 彼此实在厌倦了这种生活 ,彭正文不能忍受晶玉的双重人格 :电视上斯文端坐装淑女 晚上变荡妇 夜夜要 让正文吃不消!   而晶玉也厌倦了正文的道貌让然和虚伪 ,因为白天彭正文整天在电视上说假话 ,还有听绿营名嘴们瞎逼逼 导致 房事不举 举而不坚 ---整个一阳痿!   二人决意离婚 扣扣姐百般抚慰 正文 但不知为何却导致夫妻二人越来越疏远!   正文也曾对扣扣姐表达迷惑 :不知为什么和扣扣姐在一起 身体一切都变正常!  诶 ,做人啊 嘴一定要有个把门的 不能瞎说   诶 ,做人啊 嘴一定要管得住 不然不厚道 遭雷劈!   怪可怜见儿的 ,他们的孩子要受苦了!  晶玉 正文 其实我真希望你们二人 破镜重圆   你们台湾媒体人要 好好做人 好好做事 不能再做 三立媒体背后资本的 走狗了!  你们整天 和一帮绿蛆 混在一起 没好下场的!  如果你们夫妻二人能改邪归正 我可以动用我私人关系 推荐你们去 大陆央视做个主持人! 唐唐正正做人不好么???  另外 周玉蔻 扣扣姐 我也要劝你两句   我们大陆有先哲 曾讲过 夫妻床头打架 床尾合 你扣扣姐瞎参合啥呢??  扣扣姐 白瞎了你一表人才 这把年纪还风姿错约!   其实 你就是我心目中的 李莫愁 年轻时因感情不顺 导致情志狂乱 不能自己   心高气傲的你被无情郎抛弃 一口恶气不能释放 一直憋到绝经期 这把年纪   扣扣姐 人生苦短啊 为啥 还要给 绿媒卖命? 中国有先哲曾说过 不忘初心   你的初心呢? 被狗吃了么?  扣扣姐 想当年 莫愁仙子多美   张爱玲说 :通往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阴道 ,可是 张爱玲这是对女性自己的调侃 ,扣扣姐 咱不能为年轻时遇到个渣男 就一直疯到老啊! 大陆 好男人多着呢! 何必在台湾男人身上吊死?  vv
  台北女孩看大陆(四)台湾女孩与大陆男孩   10:58:32   写在前面:1. 这篇预估会得罪很多台湾男生,请大家爱护脆弱的保育类动物,勿喷。  2. 这是个人经验,不是”每个人都这样”。  前一篇:台北女孩看大陆(三) 那些傻X的故事 http://www.douban.com/note//  「如果开放大陆男生来台湾追台湾女生,很多台湾女生会被追走。」  我的一个台湾朋友这样对我说。她到学校不到三个月,就被一个深圳男孩追走。这样台湾女孩配大陆男孩的比例虽然还不高,但似乎愈来愈多。我问过身边的台湾女生朋友,许多人表示到了大陆后真的有”被宠爱的感觉”。  一个嫁给北京男孩的台湾姐姐告诉我。「大陆男生愿意在房产证上加上你的名字,车子房子都准备好,钱甚至愿意给你管。」  「大陆男生对钱真的不会计较。以前男朋友老是跟我AA,但大陆男生如果你跟他交往,他会比较愿意在你身上花点钱。」  「对啊,大陆男生虽然没有台湾男生重视外表,但比较愿意花心思在女生身上。」  真的如此吗?  依照个人的一点点经验…是的!来大陆后,我也常觉得受宠若惊。  一开始到大陆时,男生请我吃饭、看电影,看见我掏钱都会很坚定地推回来。「你干嘛呀?不用!」我朋友说我是学生,他是上班族,而且我是女生,我出钱她会觉得比较没面子。后来请他看了一场电影,他立刻买了比电影票贵的冰淇淋给我。  去商场逛街,看见一个喜欢的小饰品,男生朋友说”喜欢就买啊”,然后咚咚咚地走去付账了,被我及时阻止…是的那没多少钱,但.我们还不是男女朋友呀!  跟男生同学出去,我吃得较少,他们也不会跟我算钱。  这些跟我以前在台湾,男朋友是上班族,钱还是跟我算得清清楚楚形成强烈对比。  除此之外,大陆男生的责任心也让我惊叹。  一个已经在北京买房买车的东北朋友告诉我,「我现在车子房子都齐啦,收入也不错,该稳定交个女朋友了。」  一个班上男同学也告诉我,「我在某某某地买了房子,毕业后就准备工作存钱讨老婆。」  「你爸妈要供应你读书,还要供应买房子,很辛苦。」  「没办法,没房没办法找老婆。」  没房没车没老婆,似乎是大陆普遍共识,难怪男生都流血流汗拼命。看见这种现象,我和台湾朋友惊叹,大陆女生真幸福啊!   大方、不跟女生计较钱、包容力强,是我自己碰到的大陆男生普遍个性。  很多台湾男生会说,什么都是钱,女生真现实。但我真心认为,亲爱的,如果你有赚钱能力,台湾电影吃饭也不是那么贵,又不是王品或买LV,为什么连一点点心意也不愿意付出?  不过,我也听过很多大陆男生大喊吃不消。  「出门帮提包,吃饭抢付账。女友闹脾气,我去跪算盘!」  「印度结婚,女生给男生嫁妆呢,我该讨印度媳妇的!」  「没车没房没存款没老婆,压力山大!」  至于台湾女孩和大陆男孩交往,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综合我的不负责任调查,参考多方意见,多数人表示生活习惯差异、文化差异,甚至是政治差异(!)都会导致两岸情侣争吵。听过一个朋友的朋友找了一个大陆dang员男友,那个忠贞的爱国个性让她受不了,没多久分了(那当初为何要找党员呢)。还有一个因为男朋友上厕所不关门等屁事常吵架的,或是嫌她不能吃辣(这也能吵)!不过,依照个人和大陆男孩约会经验,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  某些大陆男孩对服务员的态度很差!没礼貌!个人碰过不只一次,而且还是清X或北X的研究生。  我碰过的台湾男孩都斯斯文文的,没碰过在餐厅大声吼叫的男生。但在大陆,可能有些男生太「大器」,服务员送错菜或一点点小事就在餐厅吵吵嚷嚷。这点台湾女孩需要注意。如果喜欢斯文有礼干净的,台湾这样的男孩比例会高一点。  另外,一个在大陆结婚的台湾姐姐也提醒我,认识大陆男生一定要看地域、家庭!不要结婚后七大姑八大姨带回家,大陆地区差异又大,这点跟台湾不同,要比较注意。  好吧,「尽量客观」地写完这篇(结果好像两边男生都得罪了吼),有不同经验的欢迎分享。其实大陆台湾男生各有各的好,不过你问我比较喜欢哪一边?  呃,我喜欢(有车有房有存款不吼人的)大陆男生…毕竟好多台湾年轻男生太花美了,我很怕不小心把他们打死……
  台北女孩看大陆(五) "没素质”的大陆人?   17:51:20   看到大陆网站上很多人说过,台湾人特装、自以为清高,但我ㄧ开始到大陆,不免俗地,真得很难免有一种”我们台湾哪会这样啊”的感觉。  和大陆学生住在一起,开学之初,真的碰过太多太多次同楼层的同学不锁门不冲水的现象,真的常常跟家人抱怨”这些人书念到哪里去了?生活习惯这么差,台湾哪这样啊”;在北京地铁被推着走时,也常常发火,”这里怎么那么乱啊!我们那里哪有这样啊”…没素质,是很多台湾人会抱怨的。  我并非不善良,也知道这样讲别人不应该,但是面对一些事情,是真的难克制抱怨的情绪。  开学不久,某一次碰到一位没冲水的同学,我直接对他发飙,骂她没素质。几天后,跟一位来自贫穷省份的农村朋友聊天时,她听到我这样做,沉默了一会儿,告诉我:  “我小学也从没看过冲水马桶,直到初中进城读书才晓得这玩意。一开始很难有按冲水键的习惯。有农村学子大学时才进大城市,他们的习惯和这里自然不同。他们就是没这习惯,不是笨也不是坏。”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挺”何不食肉糜”的,似乎骂别人没素质不那么有理。后来的后来,我渐渐学会收敛住”台湾哪这样啊”的抱怨。  今年一月底从北京回台湾,在首都机场碰到一位大陆大妈,在进关时”碰”地插队到我前面,见到我,理所当然灿烂一笑,拿出一根玉米硬塞给我。鬼使神差地,我把”不要插队”吞回肚子里,接过玉米,道谢。(虽然进关时就立刻扔了)  他们或许没学历,素质不好,但他们不坏,他们待人好。  就在今年九月初,我去南锣鼓巷,在小小的XZ餐厅碰到一位从台湾来北京自助的大一新鲜人。小个子姑娘,这是她送给自己考上大学的礼物,这是她第一次来大陆。  我们聊起大陆、大陆人,她笑得很开心。"这里的人喔,他们很可爱。我刚才去洗手间,碰到一个没关门的大妈,就顺手帮她关门,结果她对我大叫——姑娘不用麻烦啦,我不讲究这个!哎呀我觉得他们很坦率,真得很可爱!”  她用可爱,来取代多数人抱怨的没素质。  而我,早该学会用这样的眼神来看世界。
  这书哥正在看...很单纯的弯弯.
  台北女孩看大陆(六)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13:39:17   最近旺报&大陆人在台湾&刊登了一篇引发正反双方交战的文章,是ㄧ位陆配写的在台经历,关于台湾人的优越感。以下附上文章连结:  我已经看过太多次关于优越感的说法,似乎太多人都把优越感当台湾人专利,更常有说法说台湾人是井底之蛙云云。  何谓井底.之蛙?我身旁的台湾朋友,对于日本了如指掌,去美国澳洲打工度假,放假时也会背包包自助东南亚。但他们对大陆的确不甚了解,知道的多半是陆客、经济等刻板印象。我相信这是台湾年轻人的普遍现象。难道这样就算井底之蛙吗?太多大陆朋友把不了解大陆与井底之蛙画上等号。  许多大陆人也不了解台湾,这样难道就不算井底之蛙?我也被问过各式怪问题——「你是台湾人,普通话怎么这么好?」、「台湾现在很惨吧?人民生活是不是很辛苦?」等等,甚至直接被陆客说是台B子,这样又算是井底之蛙和优越感吗?  我不认同&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这样的说法。说简单些,一切根源于不了解。因为不了解产生误解,因为刻板印象造就偏见。  两岸分隔ㄧ甲子,人民观念可以因为开放个几年就改变吗?不了解而误解,本就是人之常情。  我还还记得在北大的第一次讨论课,看见同学们发言自由开放程度不输台湾政治名嘴,当时讶异的心情至今清晰记得。原来这里不是北韩,原来所谓的不自由,比我先所想的还要自由。  后来,我经历了数次这样的观念转变。我明白除了素质不好、不排队和脏乱差外,大陆有多种美好的不同面貌,这是来大陆教会我最珍贵的一课。  个人认为,多数台湾人绝不是井底之蛙或故意抱持优越感。他们知道大陆崛起,他们善良聪明,但多数人没有接触过大陆人,亦没有去过大陆。他们得知关于大陆的信息,绝大多数来自于台湾媒体,这正是刻板印象的最主要来源。  台湾媒体对于大陆的报导,不外乎是飞弹、经济、没素质的陆客,正是这样造就了所谓「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因此许多台湾人看大陆人,不外乎是有钱的暴发户、没素质爱吐痰。大陆如今是台湾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台湾媒体对于大陆的报导是负面远多于正面。  期待未来,台湾媒体可以多报导ㄧ些大陆风土人情,而不只是吐痰刻字人傻钱多;也希望台湾年轻人多到大陆走动,必有不同收获。  期望两岸人民可以敞开心胸,用平和的心态交流互动。其实彼此所想要的不过是ㄧ份友善和尊重,仅此而已。
  台北女孩看大陆(七) 与「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接触(一)   20:31:29   来到大陆,一切都是意外。几年前的我,打死我我也想不到我会到「中国大陆」发展。  在我国小初中的年代,我们眼里只有日本和美国。那时韩国和大陆都不在我们的世界地图上,我们在日本漫画和美国文化的背景下长大。  我出生那年是1989年,那时台湾还没民选总统,马英九离总统之路很遥远。  据说那时台湾经济很好,还沉浸在亚洲四小龙的美梦。在「台湾钱淹脚目」的年代(意思是说以前台湾经济发达,钱放在地上都可以盖过脚踝),我身为公务人员的爸妈还是很节省。而那时的台湾,大家也没有那么热衷考公务员。  大家都知道台湾有分本省人外省人,我父亲是外省人,我母亲是地道本省人,我就是俗称的「芋头番薯」(就是本省外省血统各占一半的孩子)。不过,在国小时,本人的普通话发音奇烂无比,「老师」说成「老疵(ㄘ,ci)」。终于,在小学三年级时,爸妈受不了,找了学校里一位老师专门教我普通话发音。  多亏了标准的普通话,我是演讲比赛的常胜军。但自从台湾人开始有「省籍情结」后,我常被归类到外省人,而当时的我根本不想当外省人。我知道外省人就是撤退到台湾人的大陆人,我听过姥姥骂当年国民党军人的恶行恶状,我听过母亲谈论本省人被外省精英迫害的故事。  那时,路上可见有一口浓厚大陆腔、随意吐痰的老先生。有人告诉我他们是撤退到台湾的外省老兵,大陆人就是这样,他们没规矩。  在那时,我真心觉得当外省人很丢脸。所以每当有人问起我是本省还是外省时,我毫不犹豫说「当然是本省,我家都说台语」。  上了初中,我才对中国大陆有一点具体概念,这要归功于我的班导师。她应该是台湾少数够胆量,敢在课堂上讨论政治、同时暴露自己政治立场的老师。  「台湾和大陆本来就是一体的,就好像有脐带连着一样,何必硬要把它剪断呢?」她常在课堂上这样说。  「白痴也知道她是国民党的!」班上同学常私下讲。  当时的我们对政治懵懵懂懂,哪会知道这是多敏感的议题。如果放到小孩子早熟的现代,该位老师恐怕已经被全班同学攻击了。  在当时,我们只当是听笑话,顺便给她扣了一顶「政治老师」的帽子。现在想想,我的初中导师实在太大胆,在台湾老师是不能在课堂上公开谈政治立场的,如果被家长知道可能会惹麻烦。  幸运的是,政治老师没有被家长投诉,安全当了我初中三年的班级导师。  除了台湾大陆不分离的理论外,她还振振有词地告诉我们:「你们不要看中国大陆现在又穷又脏又乱,大陆会崛起的,你们以后可能还会去大陆工作。」  再ㄧ次,没人理她,我们把它当笑话听。在当时没有人相信大陆会崛起,没有人相信我们以后会到大陆发展。  这个国家怎么可能崛起?我初中的地理老师去过大陆无数次,总告诉我们「在大陆,厕所是没有门的,台湾人去大陆玩必须随身带雨伞!」没有门的厕所!这可能是我爸妈小时候才有的生活环境!这是好久好久以前的台湾!  我相信有不少同龄的台湾朋友,对大陆的初步认识都是「厕所没有门」。  尽管导师信誓旦旦,但当时的我仍觉得荒唐。这个国家怎么可能会变厉害?大家都知道「made in china」的食物不能吃,那里的人民收入远不及台湾,那里又脏又差。  我从没想到,不到几年,中国大陆就占据了台湾重要的新闻版面。我从没想过,初中的政治老师还真是铁口直断。
  台北女孩看大陆(十一) 台湾人,为什么上豆瓣?(二) 10:57:36 前一篇http://www.douban.com/note/. 第一次写连续的,好有成就感阿~~2. 这篇篇幅很短,因为我在赶开题报告!! 请原谅两岸关系课让我发现我对于大陆一点也不了解,这样以后如何到大陆去「淘金」?要了解大陆,必须先交大陆朋友。那时「陆生赴台念书」还没成为流行,想要交大陆朋友最简单地就是透过网络。去交几个大陆朋友,他们告诉我大陆的信息,我分享台湾的信息,互通有无。这是我当初很纯粹的想法。然后,被很好的朋友泼了一桶冷水。她是外省二代,深蓝阵营的支持者,按照很多人的刻板印象应该是属于「亲大陆派」,然而因为她接触大陆朋友的经验特别差,对大陆人产生负面观感,在她的认知里台湾人跟大陆人很难交朋友。「大陆人有兴趣的就是政治议题,他们根本不想知道台湾的真正情况,只会一直问你『你是蓝还是绿?』」这是我朋友接触大陆网友后的感想。我问了身边很多台湾朋友,包含一两位在大陆文学网站写文章的朋友,对于大陆网友的印象都是——爱谈政治、爱问蓝绿、不好沟通。他们说,两岸教育不同,怎么可能真的当朋友?而且你不知道某某某出国读书后,说大陆同学相处不来?不管朋友如何不看好,我在大陆网站注册了第一个账号。那个网站是知名的天涯论坛。后果可想而知。当时一位善良的大陆网友告诉我「珍爱生命,远离天涯」,我总算明白其中涵义。里头充斥着各种言论,让我瞠目结舌。各种歧视字眼充斥,各种对台湾的错误讯息,还有台湾人装成大陆人、大陆人装成台湾人的错乱现象。那时有一位号称「来自台湾」的网友很活跃,在网络上和人四处笔战,我写了一封信给他,结果他回覆「我看不懂繁体字」。这样的奇葩网友在那时的天涯屡见不鲜。另外还有针对台湾人的各种错误认知。一开始我会很认真地解释——多数台湾人并不是这样的、台湾并没有这样…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只是在网络上发泄。我发现,想找人真诚交流很难。在天涯广大网民在意的,是民进党台独议题,是立法机构打架,或是嘲笑台湾人井底之蛙。很多大陆网友说,台湾人是井底之蛙,对大陆的印象停留在三十年前,这些大陆网友却不知道自己对台湾的认知往往也是错误的。我身旁的台湾朋友多数聪明懂事,自己打工赚钱,然后背着包包环游美国东南亚日本,但他们的确不了解大陆,对大陆始终有刻板印象。我不认为不了解大陆就是井底之蛙,就因为不了解,两岸才要相互交流。交朋友,是我一开始到大陆论坛的目的,但在天涯论坛待不到一个月就离开了。我觉得很累,明明可以好好交流,为何总是要用嘲笑谩骂来解决?那一阵子我很讨厌大陆人,认为大陆人和台湾人是不可能做朋友的。难怪总有台湾留学生说和大陆学生处不好,因为他们不可沟通。某天,我正准备注销天涯的账号,发现有一封私信。对方说有一个论坛叫豆办论坛,或许在那里你可以交到朋友。然后我到豆瓣,不抱希望地随意注册一个账号。然后我就在豆瓣安身立命,待了超过三年。用大陆论坛后,我发现很多台湾人和大陆人都有很相同的怪毛病。希望别人认可,却不愿意先认同对方。希望别人称赞,却不愿意先称赞对方。希望别人对自己友善,却常常不愿意先对别人友善。
  前一篇:台北女孩看大陆(十二)关于”张悬与国旗”这档事http://www.douban.com/note//  最近茶叶蛋话题又莫名其妙冒出头,前几天在优酷上看到有人整理出一系列台湾综艺节目很"雷"的话题,包括吃不起茶叶蛋、大陆女孩是小三等等情节....  这是真的吗?台湾人真是这样看的?  今天先谈谈茶叶蛋,茶叶蛋话题是我加入豆瓣后,第一个跟人打笔战的议题。  弯弯就是指台湾人,这是我在大陆的论坛上学到的第一个知识。作为对应,我自己把大陆人叫陆陆。这样称呼感觉很像姊妹,也的确如此,弯弯和陆陆爱吵架的程度绝对不亚于我和我姐姐。  在天涯和豆瓣都混过一段时间,我已经可以整理出常见的争吵内容。通常战争爆发源自于弯弯批评陆陆没素质,或是陆陆批评湾湾的楼房又小又破又穷。  弯弯会说,楼房高就先进了?把上海盖得像曼哈顿一样就是曼哈顿了?哟路上的人吐痰插队抢出租车,地铁还有小孩撒尿,真进步!  陆陆就会反击,哎哟你们弯弯除了素质还能拿什么说事儿?不到十年北上广深的收入就超越你们(十年后的事你又知道了?)!  台湾人爱比素质,大陆人爱比高楼。有多少批评大陆人没素质的帖子,就有多少批评台北又穷又破的帖子。每每看到这类盛况都不得不感叹,两岸的确是一家啊!  加入豆瓣后不久,茶叶蛋战争爆发。起因于台湾某个综艺节目上一个自称大陆通的来宾说,大陆人穷买不起茶叶蛋。此帖从天涯火起,一路火到所有论坛。  这场战争的爆发,混大陆论坛的台湾网友都后知后觉。因为还真没人看过那个节目,节目名称我还特地上台湾雅虎查了一下,结果跑出一堆毫不相关的数据。  大陆网友吵成这样,台湾媒体除了某家报纸写了一小篇报导外,没有任合报导。用台湾使用量最大的雅虎和谷歌查询,除了看到大陆网友的发言外,看不到台湾人对此的讨论,显然是没人知道自然也没人重视。  我本来不想在意这个话题,在这时自曝台湾人的身分是自讨苦吃,但看见非常多大陆网友坚信台湾人看大陆就是穷,停留在三十年前的印象,是井底之蛙(这四个字又出现了)。身为有正义感的台湾网友,肩负着两岸交流的重责大任,自然不能再袖手旁观。  台湾综艺节目素质低落,那绝对不代表台湾人民。很多人会说综艺节目会败坏还不是台湾人爱看,或许是,但大家边看边骂,骂完后就忘了。  这个道理不就跟狗血恶俗的连续剧一样?观众爱看又爱骂,骂完没人当一回事。  为了茶叶蛋话题,我开始研究「台湾人是否真觉得大陆人穷」这个命题。当时身为热血青年,特地到办公室以及「非死不可」上做了一份小民调,还整理出研究结果。样本人数约为三十人,台湾北中南地区的居民皆有。  结果不出我所料。  我身边的台湾人都说「啊?穷?大陆近几年经济很好啊!不是很爱买名牌吗?」  当他们知道是某综艺节目闯祸后,都非常不以为然。哎呀综艺节目讲话也要相信?哪这么严重啊?随便看看不就行了?  我们知道大陆贫富差距大,但不会觉得吃不起茶叶蛋啊!  他们那么认真做什么?  这些是我身旁台湾朋友的真实想法,我很认真地将大家的说法用excel整理、统计、分类,那时就是热血啊!如果读书有这么认真早就考上哈佛了...  很认真地完成调查后,还洋洋得意地贴到论坛上,结果愤怒的群众不领情,只能自己伤心地默默删除了。当时我也不会去争辩什么,我明白大陆网友的心情,没有人喜欢自己的家乡被丑化。  但我彻底体会到什么叫「节目效果,全民埋单」。明明是节目的问题,却伤害到台湾人的形象,让大陆朋友认为台湾人都是没见识的笨蛋。但这些真的不是多数台湾人的想法阿,实在太冤。  那时我心底就默默决定了,我以后一定要到大陆发展,一定要把台湾人的想法亲自告诉大陆朋友。大陆十三亿人,就算多一个人听到来自台湾的声音也好。  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我只觉得委屈,台湾人明明就不是那样想的!为什么别人不懂?  但反过来想想,为什么台湾新闻也好、综艺节目也好,总是爱批评别人呢?  台湾人太习惯接受大陆的负面报导,对于大陆人的想法很多就是没素质暴发户,在一些(我不好意思说应该是多数)台湾人看来「负面印象」加上「中国大陆」才是正常的。  是的,台湾有无数个旅游节目在讨论大陆风景、有无数个财经节目在讨论大陆经济多好多好,但很多很多人还是学不会用「暴发户」以外的心情去看大陆。  所以我庆幸我到豆瓣,我认识很多大陆朋友,因为这样,我才学会多一点点、多一点点的包容心。  最后,台湾人是不是觉得大陆人穷?  嗯,讲讲我每年回台湾,和女生朋友碰面必定会被问到的问题──  「欸,妳在北京有没有认识富二代?可不可以留一个自己用,然后介绍他的朋友给我?」  想得美!  有些大陆朋友老喜欢问我,台湾人是不是觉得大陆人很穷?看不起大陆?这种问题常会让我哭笑不得。  至少在我身边,许多年轻台湾女孩已经不觉得大陆人穷,相反地,还以为大陆遍地都是富二代!
  台北女孩看大陆(九) 台湾人,去大陆读书干嘛?  郭雪筠(愛台北) 郭雪筠(愛台北)
11:09:17  我一直不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  成绩一般,长相一般,是台北万千女孩中最普通的那一种。  生平也没有做过什么改变自己一生的事,我羡慕身旁可以去新加坡澳洲打工、去澳门当赌场员工、去菲律宾五星饭店工作的朋友。他们很有勇气,我只会在爸妈的「不要去,那里很危险」中甘瞪眼。  2011年,秋,大四毕业后,我终于自己做了一个决定。我申请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去大陆读书在台湾仍不是常态,多数赴大陆就读的是台商小孩。  去大陆读书?为什么去大陆阿?  有很多原因,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想逃开家人对我的管制。  说真的,我根本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去大陆。  国小时,我很讨厌被当是外省人。  初中时,大陆地理让我背到大哭,很讨厌大陆。  高三时,"大陆”一直频繁出现在新闻里,但我对它的概念停留在脏脏脏。  直到大四上学期时,我开始玩豆瓣,我开始有大陆网友,我才真正听到他们的想法。  我才改变了「大陆人就是很吵,大陆就是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到大陆后,我忙着做三件事:  吃烧烤和牛蛙。  去五道口喝酒。  和男人约会。  2011年我从大学毕业,正好赶上22K的风暴。  22K是政府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难就业的窘境,推出的「大学毕业生实习方案」。企业雇用一个大学毕业生,由政府补助薪资再加上台湾劳保健保(劳工保险与健康保险),而薪资正好是两万二台币,也就是22K。  此举或许是出于好意,但也拉低了大学生的就业薪资。关于22K的争论在台湾到现在仍没停止,连政府官员教授精英都无法断定的议题在此不多作说明。不过,可以先谈谈为什么大学生拿22K在社会会出现这么多反弹。  2013年台湾的法定最低工资,也就是政府保障的最低薪资是18780台币,工读生每小时为109台币。不论学历不论工作,每个人都可以拿到这个数目。而台湾的大学生,哪怕是来自全台湾最优秀院校的台大毕业生,拿着只比法定工资高一点点的薪水,让许多大学生无法接受。因此,「22K逼走优秀人才」这样的报导在过去两三年频繁出现在台湾媒体上。  不过,媒体的报导是真是假也无从考究。因此,我就讲讲我们班上同学的就业情况。  在台湾,四到六月企业会开始招聘,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高峰期普遍在六七月,而毕业典礼通常是六月十几日。也就是说,邻近毕业典礼甚至是毕业后,毕业生普遍才会开始行动。  当时,媒体上专家学者天天在呼吁「台湾经济不好、就业局势严峻,请同学早作准备」。但咱们班同学可轻松着,照样吃喝玩乐打工。而我是个超级纠结紧张的处女座,「早早」地在毕业前一个月找到工作。  六月底七月初,在我身边同年毕业的朋友里,我是最早投入职场的。七八月我忙得不可开交,而我的同学朋友们至少还有三分之二在晃悠。  多数朋友会用自己打工的钱去旅行,旅行完回到家继续吃喝,慢悠悠地投递简历。有人想不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就选择去澳洲纽西兰美国加拿大或日本打工游学,或是继续在打工的地方作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身旁的朋友,普遍在九月十月后才陆续工作,而本班当时就业的情况不错。至少就我所知,没有人拿所谓的22K。大家普遍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隔几个月存到钱就去香港日本自助旅行。  至于我,对当时的生活虽然不太满意也没有怨言。我当时一个月是三万台币工资,以一个文科学生而言,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工资,不特别差也不特别好。我从小就是这样,一直没什么突出点。  但,我一直羡慕别人,我觉得他们比我潇洒。  我身旁的朋有许多不在乎工资多少,他们上班时间固定,做自己喜欢的事,存到钱就出国玩。我们班的同学并不认为进大公司有多么好、多么令人羡慕,相反地,很多同学还很同情在大型外商公司工作的人,因为他们忙到没时间和同学聚餐。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自己快乐,是我班上同学的普遍想法。他们不会着急找工作,合适自己最重要。而我,始终是一个浮躁的人,急匆匆地找了一个工作,麻木地活着,不快乐也不痛苦。  然后,一位(正在暗恋)的朋友美滋滋地说有喜欢的女生,而那个女生自然不是我。  当天晚上,我随意浏览了网络,就正好浏览到北京大学的网站。  「世界这么大,说不定去北京不错?」突然冒出这莫名的想法。  然后,我着手开始准备。  至于为什么是大陆?  很简单,因为我害怕GRE考试。  既然决定了,我就开始着手申请,然后发现还真是困难重重。  赴大陆读书在台湾不是主流,我是我们科系第一位申请大陆学校的学生,学校教授能给的建议非常有限。网络上的信息真真假假也不靠谱,所以最后我打电话去给代办公司。在代办公司小小的办公室里坐了一下午,得到的信息就是──哎呀你想申请的学校是独立招生,我们没有办法帮妳。不然你换间学校?复旦大学济南大学都非常多台湾人申请的。  最后我只能自立自强。  我申请的是北京大学,其他大陆学校都必须到香港参加统一考试,而北大是独立招生。第一步骤先寄资料、第二阶段面试,最后决定录取与否。  当时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实在有限,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准备了厚厚一叠自己背都背不完的资料。多亏了我四年努力不懈的成果,学习成绩算是良好,还有一些「看起来」很牛的作品集。我准备了大概快三公斤的资料,丢进盒子里,然后全寄到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一所非常酷的学校,在2012年二月底三月初,我接到来自北京的电话,通知我去面试。面试时间,是在两个礼拜后,地点在北京大学。  家里陷入一阵慌乱。我爸妈沉浸在「什么?我家笨女儿竟然可以通过北京大学的第一关?还可以去面试?」的震惊中,我姐姐则是很开心,她可以藉着「陪妹妹面试」的机会到北京五日游。  到北京之前,有一些大陆朋友告诉我,哎呀现在北京可进步了,你去了就知道,那个建设多好多好呀,人们多有钱多有钱...  我明白许多大陆人对于城市进步的自豪感,但对我而言,我真心不觉得把楼盖得高、把马路拓宽就叫进步和建设好。一个城市是否进步先进取决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公共运输对残疾人士是否便利、行人走在行人道上是否能不跌跤、排水系统是否顺畅、公共厕所是否整洁、物价与人们收入是否平衡,这些真的比高楼和商场更贴近人们。  到达北京后,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乘着机场快线,看着窗外飞奔而过的景色。  失望,这是我对北京的第一印象。  一片片一模一样的高楼,很多很多「很进步很繁华」的商场,我突然有点失望。我知道大陆正在迅速发展,我也明白北京是首都建设的必要性。但我还是失望,我总觉得心里的北京没有了。这些建筑物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一样,没有北京的感觉。  就是「首都」,仅此而已。  我期望的是,在进步时还是能看到那些古老的胡同,以及浓厚北京口音的老人们。可以拿着糖葫芦,在胡同里转到迷路,坐在路边摊吃北京小吃。  所以,当我们到达住宿的民宿时,实在太喜欢那个环境了。那在安定门地铁附近,胡同和北京小吃林立,我和姐姐没事就在附近转胡同。我总觉得这里才是北京,王府井那一片商场不过就是富人血拼、穷人仰之弥高的首都。  我真心期望,北京除了是繁华进步的首都,更可以是保留浓厚文化的老北京城。只是,在这样迅猛的发展下,十年后或许已经没有老北京这三个字,只有「首都」。  这是进步的代价,和污浊的空气以及被牺牲的环境一样,但不到几年后许多人一定会后悔。  五天的北京行程在必要的观光景点中渡过,对于北京,那时的我不喜欢也不讨厌。  我真正爱上北京,是2012年9月以后的事。那时我确定成为北京大学研究生,也确定会在北京待至少两年。  2012年夏天,蝉鸣唧唧,我告诉了身旁所有亲朋好友「我要去北京了」。由于台湾人普遍对大陆风土民情的不了解,我接受到许多关爱的问后。  问得最多的都是──  为什么要到大陆读书?  去大陆读书干嘛?
  台北女孩看大陆(十四)弯弯与大陆腔   13:20:54  大陆各省口音都不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家乡话。  很抱歉,这样简单的道理我直到2009年,去贵州后才明白。  在我小时候,分辨台湾人和大陆人的方法就是听那个人有没有「儿」音。因为那些外省老伯伯讲话,动不动就卷起舌儿,因此我直接分析出「儿=大陆腔」这个理论。  如同我的大陆朋友会学我的台湾腔一样,2008年开放陆客来台时,偶尔看见那些成群的陆客,我和朋友也会学大陆腔,还很自得其乐。「喂,你去哪儿?」「让让!让让!我要去找服务员儿!」  当时的我们还真认为大陆口音就是句尾都加一个「儿」,我们根本不知道河南人讲普通话和北京人讲普通话是不一样的,以为所有大陆人都是一口北京腔。  后来我去了贵州,听着当地人讲话,当时唯一的困惑就是──这些人怎么不「儿」呢?  不久,越来越多大陆学生赴台交换,我也和几位交换学生见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台湾的关系,总觉得那几位陆生台湾腔好重,根本就不是想象中的大陆腔!因此当年的我还缠着几个大陆交换生「来,发发看儿音!你们为什么不卷舌儿?」  真是够讨厌!  很多台湾人问我,嘿,到北京读书挺不错吧?就不会有语言问题吧?  大错特错,还是有!每次宿舍里同学讲着各自的家乡话,我根本一句话都听不懂。我特别喜欢某些地方的家乡话,因为他们会自称「俺」!  俺觉得这样说真霸气!  就算大家都说普通话,还是会有听不懂的时候。我们系上有一位教授,在北大教课数十年,普通话发音还是很烂,比不标准的台湾腔(比如「灰机」)还烂!  他有很浓很浓的湖南腔(对不起,无意得罪湖南朋友),每次上课我十句话有八句听不懂,全仰靠其他聪明的大陆同学翻译。偏偏那堂课还是必修课,真是痛苦!  某次上课,我听到他不断讲「处女、处女」,听得我眼角一跳一抽。看看四周同学,大家表情都很正常,难不成只有我觉得奇怪?  到底「网络」和「处女」有啥关系?为此我困惑了整堂课,但总是不好意思问。  最后我才知道,他说的是「数据」。  到北京读书后,寒暑假会回台湾,我发现台湾朋友对于「大陆腔」的认识和当年的我一样!根本不知道每个省之间差距很大,以为大陆人就是一口标准的北京腔。  因此,他们会缠着我问:「妳到大陆后应该会大陆腔了吧?」  「对啊,妳怎么不卷舌?」  「来,发发看儿音!你为什么不卷舌儿?」  果真是因果报应!  当时我真想大吼──不是所有大陆人都会「儿」!!!!!
  台北女孩看大陆(十二)关于”张悬与国旗”这档事   13:19:46   写在前面:  因为这话题很火,所以我很时尚,发搂一下潮流。结果发现好难写,主要是怕被喷,所以写的零零散散。  这是个人生活经验,不代表全部台湾人(但我相信很多台湾轻人和我想法差不多....吧?)  来到大陆后,我被大陆朋友改变很多。  我不会再对中国台湾或是中国人那么敏感(以前是听到就浑身发痒),我也始终觉得,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每天打打闹闹也不好。  但是,这个新闻我看到后,我明白现阶段两岸不可能有共识。两岸说什么和平稳定关系其实只是官方说法,台湾人和大陆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消弥。  我在一瞬间,发现离那些我以为思想上很相近的大陆朋友,距离原来这么远。  很多人说,我们台湾人理解不了大陆人的想法,我们思想狭义。  但自从开放以来,我们从新闻上看到无数次自己的国旗在国外公开场合,甚至是在台湾,被大陆人扯下来的事情。  我们去扯过五星旗吗?  多数台湾人对五星旗根本不在意(除非把它插在总统府前),因为那是中国大陆的国旗,扯别人的国旗是很严重的事情,除非是抗议。  所以我从以前就特奇怪,很多大陆人好像青天白日旗曾经杀了他爸爸妈妈那样,看到就想扯下来。  后来我才明白这是根本上的差异,对我们而言五星旗不过是邻国国旗,对大陆而言青天白日旗那是另一回事。  为什么拿旗子就是no politics? 她看到家乡同胞,很荣耀很自豪,人之常情啊。  后来我又看了报导,才明白她错在哪里。  她说,我的country是台湾。  我会有”自动切换模式”在脑袋里,在大陆我尊重大陆人,所以我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但在国外,我也会说我的country 是台湾。  对我们这一代的多数年轻人来讲,Taiwan=ROC,我们没想那么多。我们小时后也是被教ROC=台澎金马及大陆"地区",但是台湾和ROC的界线对我们来讲是模糊的。  对于国家概念,人民想的,和宪法不一样。这样很奇怪,但这是台湾现况。  多数人都爱自己的宪法,但人是受环境影响的。在思想上,多数台湾年轻人还真不认为自己有"大陆地区"这个领土。  张悬宣扬台DU?  不,她没有,她只不过是百分之八十的台湾年轻人最直接的反应而已。  自从两岸开放后,两岸关系并没有更好。  我发现,台湾人自从2008年后,对于中国这两个字更敏感,象是被蜜蜂叮一样会跳起来。  以前,台湾人哪有这么爱拿国旗?近年反而出国都必须带面旗,自助旅行更先把国旗塞行李箱。  因为很多人害怕如果我们不带国旗,青天白日旗会消失,没有人看见。  以前台湾人对于「国家」方面并没有那么坚持,我小时候的口号还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但曾几何时,台湾人许多已经不认同中国?  因为多数台湾人把中国当成PRC。  也因为,多数大陆人把中国当成”PRC+台湾地区"  所以变成一个很怪的循环。  台湾人被骂→觉得莫名其妙加生气→得出结论"大陆人被洗脑"  大陆人不爽→生气→得出结论”弯弯想台DU”  每次都会这样,循环无数次。  很多大陆朋友老爱问台湾人为什么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我自己感觉,多数台湾人的认同就是──  「政治上的台湾人,文化上的中国人。」  同理,中国对台湾而言,若说政治,大家会反感。但说文化上,我相信多数台湾人会认同。  我曾经问过朋友,你看甄环传,真的会觉得那是外国剧吗?  他们都说当然不是啊。  那请问,你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吗?  他们都说当然不是啊。  但那是中国剧啊!  ...无言了。  两岸都把中国窄化了。  中国不是个政治议题,不去讲到底PRC还是ROC,而是包含文化、包含传统、,包含中华民族的国家概念。  在我看来用「甄环传」去沟通,比「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更有效多了!  我常觉得两岸在两岸关系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觉得自己吃亏了。  大陆觉得自己让利,让台湾赚钱,台湾还不领情。  台湾觉得一切不过是统战,何况在国际空间你们还打压我们。  我个人觉得这两种想法都是莫名其妙。  一面赚大陆钱一面将大陆视为敌人的国家多了去了,用钱就可以统治世界吗?  国际空间打压?强者打压弱者多了去了,我们又不是活在和平世界!  然後我又离题了,回到张悬。  张悬的事情上,多数大陆人气她把台湾当国家。  多数台湾人则想,平常在国际场合忍就算了,在国外的演唱会你算什么?凭什么不能拿国旗?咬我阿!  大陆人认为这是政治错误。  台湾人认为这不是政治是没风度。  简单地说,大家在意的点完全不一样阿!  台湾人与大陆人能不能和平沟通?  绝对可以。  台湾人要做的,就是学会去尊重大陆的政治正确,不要动不动就说别人被洗脑。  大陆人要做的,就是学会去尊重台湾人爱拿国旗还有爱把自己说成国家这个坏习惯。  说一下我刚来大陆时,和大陆朋友出现的一则真实对话:  我朋友在FB说下个月出国,去上海。  这不是出国。  喔好,她下个月去上海,但她觉得那是出国。  那不是出国。  喔好,但对她而言那是出国。  ...喔。  看,两岸沟通多容易!或许这对话很笨,但的确是把双方立场表明清楚了。  最后,说一下我认为张悬做错什么?  第一点,不该呛歌迷。  第二点,不该呛歌迷。  第三点,不该'呛歌迷。  p.s.最后的最后,我实在受不了一些人把ECFA和这种问题扯一起。  亲爱的,除了中南海和总统府的那两位外,不会有人知道台湾与大陆交换了ㄧ些什么,绝对不是只有单方面让利这么简单。  你以为中南海是慈善机构吗吗吗!!!!  零零散散的写到这里,有点乱,所以谢谢您看到最后(看过不留言的是流氓,按下喜欢的在此送你一个大飞吻~mua)。
  台北女孩看大陆(十五)两岸脏话大不同  郭雪筠(愛台北) 郭雪筠(愛台北)
19:11:11  本篇含儿童不宜的文字,未满十六岁者自动绕道!不想被汙染的孩子還是看一下,畢竟大人的世界很殘酷的!  这篇讨论一下两岸脏话之大不同。个人认为要了解一地方的文化必须先了解該地方的脏话,比如全世界乃至非洲部落都知道日本是最有礼貌的(做作)民族,因此日语里是没有脏话的,骂人不过就是“八嘎”(笨蛋)!  至于在同样很有礼貌但一点也不做作的台湾,脏话可说是融入我们的生活,几天没听到还会有点想念。  曾经有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写过一篇“被大陆改变的台湾学生们”。来大陆一阵子后,我才惊觉我也被改变了。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以往“靠”来“靠”去的口头渐渐遗忘了。直到上回坐火车,头砰咚地撞上门板,很自然地超大一声“靠!”  果然牛牵到北京还是牛!  在此科普一下什么是“靠”。如果有大陆朋友去台湾玩,我估计这是你会听到最多的一个字,“靠”就是台湾年轻人最普及的脏话,男女皆宜。其实发展到现在,靠已经不算是真的脏话,而是一种口头禅和语助词。男生之间用来打招呼,女生之间用来表达对某件事不可置信或赞叹之意。  比方:「你知道我昨天吃了巷子里的鸡排,哇靠难吃死了!」  「靠,真的假的?」  对了,“靠”还有非常多兄弟姊妹。“靠腰、靠杯、哇靠”都是,但这些其实女生不宜,因为真的比较不雅。所以女性同胞到了台湾如果想当一个台湾妹子,请用“靠”。这样可以达到多方效果又不会太失礼。  一来这样人家就不会知道你是笨蛋观光客,到士林夜市买水果也不会被坑,又可以满足痛快骂脏话的欲望,一举数得!  到了北京读书之后我总是嘴唇发痒,觉得这地方的人怎么回事!连个通用一点的“口头禅”都没有!  后来学了一个我以为很可爱的词──「傻叉」,很开心地四处讲,然后被朋友骂,才知道这是个很难听的脏话。  再后来,我终于学了一个男女通用四季皆宜的「你妹」,又很开心地四处“妹”来“妹”去,但始终觉得用不习惯。  所以来北京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戒掉了用脏话当口头禅的坏习惯,感觉像回到以前国中时代,什么都不懂的超级乖乖牌。  某次在北京机场拖运行李,身后一群男孩子互相撞来撞去、“靠腰”来“靠腰”去...这种行为绝对是台湾人!当下真有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之感。  每次回台湾,呼吸着新鲜空气,总要大声地“靠”一句,才会全身舒畅!(到底是有多爱脏话阿...)  到北京后,总觉得耳朵痒痒很不自在,怎么骂脏话的人这么少呢?年轻人不是应该见到面后互相撞对方一下,然后「靠,最近死哪去了?」  相较于台湾校园里,年轻人用“靠”或”干”来打招呼(而且还是要够铁的哥们儿才有这种待遇喔),大陆年轻人似乎不流行用“你妹”来招呼亲朋好友。  「哪有少?男生也常骂啊!」这是大陆女同学给我的答覆。  「我很少听到啊!」我怀疑大陆同学“常常”的定义和台湾人不同,“常常”在台湾的定义可能是一天十次!  另一位台湾男同学给我答案。「因为在女生面前吧,私底下大陆男生也常说的,男生都爱骂脏话的!」我真不好意思说自己同胞阴险,自己爱骂还硬把全世界男人拖下水。  「所以你多学学人家大陆同学,哪像你们台湾男生在女生面前完全不避讳。」  「靠,君子坦荡荡啊!」  荡你妹!  原来,不是台湾人比较会骂脏话,而是我们太坦荡荡了!  最后,怕某些人断章取义直接把标题改为“没素质爱骂脏话的台湾人”,在此强调虽然我们很爱又靠又干的,但还是温良恭俭让的好青年,请喜欢台湾男孩女孩的朋友们别害怕。  最后的最后还是要劝世一下,告诉所有青年才俊,骂脏话的确不好,戒之慎之阿!
  台北女孩看大陆(十六) 你好,警察杯杯  郭雪筠(愛台北) 郭雪筠(愛台北)
20:03:34  还记得之前有一位大陆朋友因为想研究台湾的人情味,便很有创意地从「跟警察局借厕所」开始,他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派出所借厕所,结果发现警察态度好、厕所也干净。  台湾的警察服务已经快媲美台湾的小七(7-11),可以借厕所买便当借钱,只差不可以寄包裹和缴水电费了。  以前大人很流行用「不乖就把你送到警察局」来吓小孩,但在台湾现在也不行了,因为小孩还会自动往警察局跑!  记得之前钱包被偷,去作笔录时,看见一个约国小三四年级的小朋友坐在警局里喝果汁(警察买的)、看海绵宝宝(警局的电视),比在自家客厅还自在。  「小朋友怎么会在这里?」我很随意地问。  警察翻翻白眼。「考差了,爸爸处罚他,他就跑到这里来说被家暴。这种小孩现在越来越多,真是....」  笔录作到一半,小孩爸爸登场了,口里说着唉呀对不起呀给你们添麻烦了,一边想牵小孩。小孩很自动地别过头,甩开老爸的手。  事有优先级,因为正好是外出巡逻时间警员比较少,警察很自然地丢下还在作笔录的我,充当心理辅导员。  大约三十岁的警察先生先开导父亲,人家是小男孩,有时别太苛刻,孩子会吓到...  然后再开导小孩,看看你活蹦乱跳,就知道你爸爸不是个不讲里的人,要好好跟把拔道歉,懂不懂?  心理辅导一小时要百台币,到警局,免费!辅导三十分钟后,父子俩牵着手离开了。  终于结束的警察同志松了一口气,倒了一大杯水一口气喝光,还很体贴地也给我一杯。  「...辛苦了。」  「还好,小孩子也挺可爱。」  嗯,警察先生,您真是佛心来者。  在台湾,警察除了「条子」这种流氓式称呼外,台湾人爱装可爱还会叫「警察杯杯(伯伯)」。个人觉得台湾警察超亲切,一点也没有美国那种「不举手、就开枪」的威武!  不过,有时警察也挺麻烦。大学时,我读的学校附近环境本来就比较乱,学校对面就是警局。三不五时就会有同学因为骑机车没戴安全帽,被突然跳出来的警察逮个正着。  不过,因为我们学校专出(裙子裤子穿很短)的正妹,常听说有很多女孩子撒娇几下就没事了。男同学就倒霉了,我有朋友一段十分钟的路程被拦下两次,不懂法律的他莫名其妙就拿了两张罚单。  以前台湾很多老外骑机车爱不守规矩,被拦下来后就说英文,警察因为不懂英文就放弃了。但现在休想!警察英文溜得很!我的外国老师抱怨,现在外国人讲英文已经行不通了。  总之,台湾真的是一个警察四处有、派出所随处可见的地方。  到北京后,除了某些景点以外,路上虽然偶尔可见警察和警车,但...警察局呢?  在北京一年多,我只看过一间警局!  「警察局?又不会像便利店一样设在路边,当然会在一些比较隐密的地方。」我同学用看笨蛋的眼神看我。  原来北京的警察局还要像霍格华兹那样,通过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才能找到...  不过我在北京碰到警察都会很开心,因为可以问路!个人是个天生路痴,迷路时看到警察就像看到我爹一样高兴!  之前因为居留证问题,被一位年轻、有点小帅的公安大哥带进小房间里写「悔过书」,我充满诚意但挺随意地写了几百个字。该位公安哥哥挺帅气地玩着手机,等我写完后他慢吞吞地打着计算机,换我玩手机。  不久他打完字了,他也没让我走,两人就这样面对面玩手机,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猜手机彼端可能是他女朋友在闹脾气,等他终于安抚好女友后,我们两人才一起走出小房间。该位大哥很体贴地还帮我按电梯、送我到门口。  虽然没给水喝,但态度挺好。  「北京的公安态度也挺好的。」  每次我这样讲,我的大陆朋友就会翻白眼。「因为你是台湾人!他们也对外国人特别好!」  我不知该怎么回答。  到大陆后,我听过数次数次「因为你是台湾人、或者你是外国人,他们态度就会比较好」的理论。  是真是假,有人真的比较过吗?谁知道!  反映出的,是官僚体制下人民的无奈。
  台北女孩看大陆 十七  你喜欢大陆人吗?  喜欢啊!  有时我这样回答,我的台湾朋友会露出有点讶异的眼神。  的确在台湾人心中,大陆人似乎会比外国人还难沟通。以前就常听说某某某出国后,和大陆同学如何如何争执、大陆同学如何如何不讲理等等等...我朋友还斩钉截铁说「不要因为都讲中文就去跟大陆人做朋友,谈不来的。」  到北京后,一些对台湾稍有概念的大陆朋友也会问我,「到底咱哪得罪台湾人了?为什么很多台湾人看不起大陆人?」  好吧,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就先从自己对大陆人心态的演变讲起。  先说明,本人无特定政党倾向,所以想从「因为这家伙是偏蓝的,所以才喜欢大陆」这种角度来分析的大陆朋友请打住。  很多时候,政治立场所占的重要性不大。  我相信很多台湾同龄人和我一样,对大陆人的印象多数来自父母长辈,因为以前台湾并没有什么大陆游客。  我父母都是老实公务员,没去过大陆自然也不会告诉我大陆人究竟如何。唯一有印象的就是我妈告诉我在他们那个年代,写作文一定要写「立志反攻大陆,拯救大陆同胞」才可以拿高分。  所以在我国小时大陆人等于外星人,是未知物种。我们知道日本人有礼貌、金发碧眼的老外就是美国人,菲律宾人的别名叫作「玛丽」,至于大陆人是什么样子实在太陌生。  附注一下,为什么菲律宾人的别名叫作「玛丽」?因为台湾很多菲律宾女孩在帮佣,许多女孩叫玛丽。  对了,在国小时我们还有「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一个口号,不过大家对中国人的概念可不是像大陆朋友「两岸同属中国人」这么明确。那时还是小小孩的我们可没想过大陆人和我们是「同一国的人」, 所以口号只是口号。  到了国中,才听老师说大陆厕所没有门(之前写过),老师说台湾游客上洗手间时会用雨伞挡,至于大陆朋友挡都没挡!所以青少年时期,我们对大陆人的认知新增了一条「那些人不关门」。  初中时的大陆地理(台湾叫“中国地理”)我背得乱七八糟,处于山西陕西分不清的状况。然后浑浑噩噩上了高中,台商赴上海淘金成为热门新闻,连不关心大陆的我也知道很多台商会有小三小四、知道上海女人很凶、知道上海是男人做家事。  也因此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台湾人对大陆女孩有「二奶、凶巴巴」等刻板印象。  对了,忘记是初中还是高中,我们渐渐知道对很多大陆朋友而言,台湾人是「同胞」,对大陆人而言大陆是台湾的「祖国」。那种感觉很奇妙,因为多数人根本对大陆一无所知,甚至不少人还认为「大陆会打台湾」。  大陆,直到现在对很多台湾人而言,仍是「台湾最大的敌人」。所以这感觉很象是某天一位不熟悉、或曾经和你打架的人跑来握着你的手,说“唉呀咱们是同一家的呀”....好像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所以刚到大陆时,听到大陆人叫我同胞时,眉毛会不自觉抖动两下。台湾朋友在开玩笑时,也会问“祖国的同学对你如何啊?”祖国、同胞,这些称呼在台湾人看来是「开玩笑」的成份居多。  到了高三,大陆经济崛起;我上大学后,一筐一筐的大陆游客来到101前买名牌,但有关大陆游客素质不佳的新闻屡屡浮上台面。所以,我们对大陆人的印象就是「暴发户、钱好赚、没水平」等等,相信非常多大陆朋友都知道。  现在我有许多热情善良的大陆朋友,但说实话,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国外,我还是很害怕看到一团一团的大陆旅行团。我的台湾朋友有八成都是被在台湾的大陆客吓到,然后对「全体大陆人」产生负面印象。  至于正面印象呢?  在当空姐的朋友告诉我,她挺喜欢大陆客,直爽!  我身旁的台湾朋友也说,大陆人很爽朗、不拘小节、不会小心眼!  很多大陆朋友常会跳出来纠正我,唉大陆每省人个性都不一样,岂可一概而论?  是的,但对多数台湾人而言,都是「大陆人」。我们不会清楚河南人和江苏人有什么不一样,上海人和南京人又怎样不同。  如果我硬要告诉台湾朋友大陆各省差异,就会出现以下对话:  「大陆人好吗?」  「大陆人有分南方北方喔,北方人直爽,南方人比较像台湾人。」  「...喔,妳不是在北京?那里的好吗?」  「北京很多是外地人,不是本地北京人。」  「喔,有差吗?」  由于很多台湾人还是处于山西、陕西傻傻分不清的状况,要说大陆北各省差异他们单纯的脑袋会接受不了。因此以上对话出现过几次后,我已经学会用最简短方式说明───  「大陆南北有差,我在北京,北方人比较多,很直爽,很好!」  有时候懒得解释,我会说「都好、都很好!」  但有些台湾朋友会怀疑,「是吗?但看新闻说他们到日月潭、阿里山都乱七八糟的没有秩序...」  最后我无奈了,发明出一种乱七八糟的说词───「多数大陆人很好,有些来台湾的不好,但在大陆的普遍都很好!找机会去大陆就知道!」  这样一讲,多数人才会「喔~明白!」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台湾人和大陆人,其实常常是互补的。一个温柔、礼貌、细心;一个直爽、大气、大大喇喇。所以大陆人到台湾,会觉得「讲话大声点!」台湾人到大陆,会认为「你在跟我吵架吗?!」  不过,两岸人民固执起来,可是一点都不输对方。  我到美国读书的台湾朋友说,「如果有大陆人在我面前说“中国台湾”这种话,我以后就不会理他。」  有些大陆朋友则会不厌其烦纠正刚来北京的我,「妳也是中国人,所以别说中国人都怎样怎样,说大陆人会比较好些...」  有些大陆朋友会说,「台湾人有优越感,自以为是。」  我的台湾朋友也不少人认为,「大陆人很自大,自以为是。」  其实两岸人民都很有自己的原则,真是同为中华民族啊!
  刚到北京一个礼拜,我见识了两场吵架场面。  第一次是在公交车站,貌似有人插队了,一个老大爷和另一个老大哥开始争吵。你没看咱在这排着队呢、插什么队阿、有没有素质啊...  第二次也是在公交车上,貌似一个大妈被一个大爷推了一下,又吵起来。哎你推什么推、我在这站好好的碍到你了吗、什么素质啊...  在国贸附近实习时,最期待的娱乐就是吵架,高峰时期一周可以看三次。通常是一个人撞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报纸档到另一个人看ipod、一个人看ipod时没长眼打到另一个人的头、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推挤...  开头都会是“唉你干嘛呢!有没有素质啊!”  怕推挤?怕推挤就别来地铁啊!  什么素质,真是...  更激烈一点的,会说“你傻逼啊!”  然后,对方一定会不甘示弱“你、才、是、傻、逼!”  看过快十场吵架,我归纳一下“大陆吵架之观后感”。  首先,特爱说“素质”这两个字。大陆人老骂台湾人只会拿素质说事,但...但当大陆朋友吵架时,还是常拿素质说事!  「什么素质啊!」「有没有素质啊!」是我最常听到的!  再来,如果是在街上,常常会有围观者。常常是越围越多人,然后会有劝和的、有隔岸观火的、有些先到者还会跟后到者解释剧情的来龙去脉。  最后,通常(在双方没喝酒)的正常情况下,只吵不打。  第一次看见双方吵架时,我越看越紧张,怎么两人音量都这么大又互不相让。  一旁的大叔看我紧张,悠哉悠哉地说,「放心不会打起来的,大家都是吵吵就结束了。」  「是吗?」我挺紧张,在台北,这种程度的吵架就会有人报警了。  不到十分钟,吵架的两人虽然还在嚷嚷,但显然已经降温了,最后通常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显然,大陆朋友虽然嗓门大、好争,但还是秉持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好原则。  如果是在台湾,吵架前请三思,千万小心。  在台湾千万别对人“大声说话”。要知道台湾人是神经纤细的海岛人民,大声说话、开车随意按喇叭基本上都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有些时候人家不会直接跟你吵,而是默默下车,一把开山刀就砍上来了。要知道台湾帮派多,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惹到谁。  除了开车外,在台北街头走路时撞到别人记得、千万要说句对不起。在北京走路撞人没什么,在台北如果你人品不佳撞到黑社会大哥,该大哥又正好心情不佳,可能就会有悲伤结局。  正常情况(意思是pub外头喝醉酒的傻子除外),台北是个吵架很少见的地方。台湾人普遍是比较不争、不急的个性(商场周年庆除外),如果公交车站或地铁站被插队了,多数人会摸摸鼻子、自认倒霉就算了。  最平常的小纷争是满街跑的摩托车时常没长眼,你会很火地“靠!”一下,有时对方会回一句“靠杀小啊干!”然后...没有然后,就结束了。  所以“大陆家常便饭等级”的吵架放在台湾是红色警告等级,轻的话没事,中等级的可能有人报警,会被带去和警察杯杯喝杯茶,严重的话对方一刀砍上来,然后上晚间的社会新闻。  看过台湾新闻的朋友就知道,台湾是个岛内无小事、岛外无大事的美好小岛。所以猫猫狗狗打架、邻居老王偷情、哪家餐厅的鸡腿超好吃,以及在中正路口某某和某某争吵...这些事情会在新闻上轮流播报24小时。  随便一场吵架在台湾是很可能会被拍照、然后当新闻题材的。另外,围观别人吵架也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在台湾看到别人吵架最好别停脚步围观。  如果真的很想凑热闹?那请放慢脚步、目不斜视、张大耳朵,若双方音量放大了请加快脚步闪!  命比较重要!别看某些台湾人和和气气的,有时是不吵只砍的,戒之慎之啊!  最后,有鉴于很多大陆朋友有兴趣来台湾自由行,在此写几个“台湾游安全守则”,请日后要来台湾的朋友抄下来放进背包:  1. 嗓门大者请降低三分之一音量。  2. 要乖、要淡定,不争不吵不急。  3. 碰到别人吵架千万不要围观,请拨打夭夭零。  以上,好孩子出门在外谨记啊谨记。其实我挺喜欢北方人有话就吵、吵完就和的个性。毕竟有时吵一吵,更健康嘛!  ------------------------------------------------------爱说废话的分隔线-------------------------------------------  最近很可怕  喝咖啡会看到圣诞双人餐  去商场会看到圣诞双人餐  在路上会看到圣诞双人餐  尼马我诅咒去吃圣诞双人餐的人回去肥三公斤!!!  --------------------------------------------------再次強調的分隔線---------------------------------------------  因為本篇內容是吵架,所以才會有許多暴力無愛內容。但說到台灣人情味,三頁A4紙也寫不完,請別害怕(人家都強調是"某些台灣人"了嘛)  本篇為個人經驗分享
  妈D,要沉,TD
  顶!d=====( ̄▽ ̄*)
  @脸书YangLi
19:47:00  台北女孩看大陆(七) 与「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接触(一)    20:31:29   来到大陆,一切都是意外。几年前的我,打死我我也想不到我会到「中国大陆」发展。   在我国小初中的年代,我们眼里只有日本和美国。那时韩国和大陆都不在我们的世界地图上,我们在日本漫画和美国文化的背景下长大。   我出生那年是1989年,那时台湾还没民选总统,马英九离总统之路很遥远。   据说那时台湾经济很好,还沉浸在亚洲四小龙的美梦。在「台湾钱淹脚目」的年代(意思是说以前台湾经济发达,钱放在地上都可以盖过脚踝),我身为公务人员的爸妈还是很节省。而那时的台湾,大家也没有那么热衷考公务员。   大家都知道台湾有分本省人外省人,我父亲是外省人,我母亲是地道本省人,我就是俗称的「芋头番薯」(就是本省外省血统各占一半的孩子)。不过,在国小时,本人的普通话发音奇烂无比,「老师」说成「老疵(ㄘ,ci)」。终于,在小学三年级时,爸妈受不了,找了学校里一位老师专门教我普通话发音。   多亏了标准的普通话,我是演讲比赛的常胜军。但自从台湾人开始有「省籍情结」后,我常被归类到外省人,而当时的我根本不想当外省人。我知道外省人就是撤退到台湾人的大陆人,我听过姥姥骂当年国民党军人的恶行恶状,我听过母亲谈论本省人被外省精英迫害的故事。   那时,路上可见有一口浓厚大陆腔、随意吐痰的老先生。有人告诉我他们是撤退到台湾的外省老兵,大陆人就是这样,他们没规矩。   在那时,我真心觉得当外省人很丢脸。所以每当有人问起我是本省还是外省时,我毫不犹豫说「当然是本省,我家都说台语」。   上了初中,我才对中国大陆有一点具体概念,这要归功于我的班导师。她应该是台湾少数够胆量,敢在课堂上讨论政治、同时暴露自己政治立场的老师。   「台湾和大陆本来就是一体的,就好像有脐带连着一样,何必硬要把它剪断呢?」她常在课堂上这样说。   「白痴也知道她是国民党的!」班上同学常私下讲。   当时的我们对政治懵懵懂懂,哪会知道这是多敏感的议题。如果放到小孩子早熟的现代,该位老师恐怕已经被全班同学攻击了。   在当时,我们只当是听笑话,顺便给她扣了一顶「政治老师」的帽子。现在想想,我的初中导师实在太大胆,在台湾老师是不能在课堂上公开谈政治立场的,如果被家长知道可能会惹麻烦。   幸运的是,政治老师没有被家长投诉,安全当了我初中三年的班级导师。   除了台湾大陆不分离的理论外,她还振振有词地告诉我们:「你们不要看中国大陆现在又穷又脏又乱,大陆会崛起的,你们以后可能还会去大陆工作。」   再ㄧ次,没人理她,我们把它当笑话听。在当时没有人相信大陆会崛起,没有人相信我们以后会到大陆发展。   这个国家怎么可能崛起?我初中的地理老师去过大陆无数次,总告诉我们「在大陆,厕所是没有门的,台湾人去大陆玩必须随身带雨伞!」没有门的厕所!这可能是我爸妈小时候才有的生活环境!这是好久好久以前的台湾!   我相信有不少同龄的台湾朋友,对大陆的初步认识都是「厕所没有门」。   尽管导师信誓旦旦,但当时的我仍觉得荒唐。这个国家怎么可能会变厉害?大家都知道「made in china」的食物不能吃,那里的人民收入远不及台湾,那里又脏又差。   我从没想到,不到几年,中国大陆就占据了台湾重要的新闻版面。我从没想过,初中的政治老师还真是铁口直断。  -----------------------------  我也没想到  
  作者是站在台湾人的立场来写的,当然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刚看完了...哥觉得这妹子对大陆还算蛮了解的...
  我已经通过亚马逊买了一本。还不错。主人公的豆瓣博客:爱台北的日记,我也经常看。
  @脸书YangLi
19:59:00  台北女孩看大陆(十二)关于”张悬与国旗”这档事   13:19:46  写在前面:  因为这话题很火,所以我很时尚,发搂一下潮流。结果发现好难写,主要是怕被喷,所以写的零零散散。  这是个人生活经验,不代表全部台湾人(但我相信很多台湾轻人和我想法差不多....吧?)  来到大陆后,我被大陆朋友改变很多。  我不会再对中国台湾或是中国人那么敏感(以前是听到就浑身发痒),我也始终觉得,两岸同属......  -----------------------------  很喜欢你写的,真的喜欢,两边的相互讨厌主要就是来自哪些充当台独喉舌,天天在电视里撒谎的哪些台湾伪公知们,不停的叫嚣,相互演戏来散播敌意,其实两边现在的状态是你想了解任何事情的真实情况可能在大陆这边会更客观,更接近真实,因为没有选票的压力,没有党派的压力,像我这样没什么文化的人10年前会想随着国家的开放,经济收入的变化将来中国是会慢慢的走向民主化的,但是从2008年的圣火传递让我看到了西方的虚伪,从去年来开始没事经常看岛内的那些所谓的政论节目因为听的懂,才真正的明白了所谓的民主制度的政客那真是好演员,表演艺术家,个人认为我们现在的制度比你们的好也许这话要在人均GDP接近你们的时候再说更有说服力,最后当然你可以说我是被洗脑了的。
  @脸书YangLi   这是个可教化的小湾湾。还不错!
  @脸书YangLi
19:41:00  台北女孩看大陆(三) 那些傻X的故事    13:17:35   一开始到大陆,兴奋地四处蹦蹦跳跳看看,然后当然做了很多傻事。趁著记忆犹新时赶快纪录,看完请不要耻笑楼主是笨蛋…   (一)第一天见到热水瓶   到北京后隔天,去学校报到。报到完后走著走著,看到一旁放了好多好多大水瓶。那时本人真的不知道是什麼,和爸妈站在一旁研究。   「装茶的?」嗜茶如命的我爸说。   「白痴啊,...  —————————————————  洗澡南北学校不同,北方喜欢大澡堂,南方比较基本没  
  终于看完了
  哎我去,我竟然看完了。  
  哥整本书都看完了...今天到的货....感觉台湾来大陆还是短时间经历或旅行比较好...还是要把台湾环境搞好比较好..也就是说,台湾人还是最终还台湾比较好,能有一个对两岸比较友善的心态,两边都抱有自己的特色,在比较友善心态的基础上,来大陆短暂交流会比较好.
  @脸书YangLi
19:43:00  台北女孩看大陆(五) "没素质”的大陆人?   17:51:20  看到大陆网站上很多人说过,台湾人特装、自以为清高,但我ㄧ开始到大陆,不免俗地,真得很难免有一种”我们台湾哪会这样啊”的感觉。  和大陆学生住在一起,开学之初,真的碰过太多太多次同楼层的同学不锁门不冲水的现象,真的常常跟家人抱怨”这些人书念到哪里去了?生活习惯这么差,台湾哪这样啊”;在北京地铁被推着走时,也常常发火,”这里......  -----------------------------  这大妈让人无语啊。。。。。
      
  台北女孩看大陆?  重点是你们的看法一文不值  有啥用  
  中国房子一线房子贵,因为不贵你们外国人就涌来,唯有贵一点。这是supply and demand。
  以前断断续续看过,这个比较完整,谢谢分享,记号
  张悬仅仅是因为举中华民国旗?  仅仅是因为她呛歌迷?
  诈骗岛,一个字也不能信。
  诈骗岛,一个字也不能信。
  来到大陆 你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包容 大陆地大物博人口14亿 种族就56个 各个地区各个省份的人生活习惯都不一样
我在广州呆过半年有次我生吃蔬菜 广州本地人就很好奇的问我 这个也能生吃好吃吗!人多 地大 习俗就不一样 你认为是没礼貌 没素质的事 人家就认为很正常 你认为很正常的事人家就认为你很装 所以必须要保持一个包容的心态看待身边不同省份的人
  是台湾妹子吗?楼主?
  因为作者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台肯的姑娘,所以她的看法还算中肯,虽然视界还是小了点。
  写得挺好啊。
  大陆教育一直说台湾是宝岛、人民淳朴善良,台湾却一直教育说大陆穷困落后素质低下,就这一点,高下立判。
  @脸书YangLi
19:43:00  台北女孩看大陆(五) "没素质”的大陆人?    17:51:20   看到大陆网站上很多人说过,台湾人特装、自以为清高,但我ㄧ开始到大陆,不免俗地,真得很难免有一种”我们台湾哪会这样啊”的感觉。   和大陆学生住在一起,开学之初,真的碰过太多太多次同楼层的同学不锁门不冲水的现象,真的常常跟家人抱怨”这些人书念到哪里去了?生活习惯这么差,台湾哪这样啊”;在北京地铁被推着走时,也...  —————————————————  不关门正常的很啊。本人男,我和宿友同住,小便基本不关门,大的一定会关的,因为会有味道。当然最后肯定无论大小便都会冲水的。  
  @脸书YangLi
19:56:00  台北女孩看大陆(九) 台湾人,去大陆读书干嘛?   郭雪筠(愛台北) 郭雪筠(愛台北)
11:09:17   我一直不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   成绩一般,长相一般,是台北万千女孩中最普通的那一种。   生平也没有做过什么改变自己一生的事,我羡慕身旁可以去新加坡澳洲打工、去澳门当赌场员工、去菲律宾五星饭店工作的朋友。他们很有勇气,我只会在爸妈的「不要去,那里很危险」中甘瞪眼。 ...  —————————————————  这是转载的帖子,你回复楼主有个什么用  
  楼主写的很中肯,值得学习。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看完了,都这样才能了解彼此,说一千道一万,台毒就是红线  
  不错不错给一个赞
  不错,真实的感受,写的很好!
  楼主的很多观点我很赞同,真的是要两岸双方先从意识形态多沟通,多交流,多包容,多找共同点,才能免去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  
  认识一个台湾女孩,她和你一样善良!携手努力中华崛起!
  我比较想看楼主来大陆的第三件事,约男人。。。都没谈呢  
  太長了,看不完,就這麼著吧
  写得非常好。  
  @脸书YangLi 美日封锁大陆的岛链,台湾是其关键的一环。日本的战略就是阻止和压制大陆的发展的同时壮大自己伺机而动。其右翼深知台湾的战略意义,在台湾借独派外壳经营着自己的亚洲战略!对台湾政策,1怀柔政策,笼络人心,树立爱台湾形象,降低二战时留下的负面影响,放松台湾对日警惕!2利用资本渗入对台湾媒体的引导,混乱民众视听,分裂台湾族群,造成内耗,敌视大陆,隔阂两岸,阻止两岸达成共识。日本是一个有野心的名族,他想要的不光是台湾,更是大陆。
  这种帖子,只适合复制回帖,晓其大义,难得和他纠缠。
  刚到北京一个礼拜,我见识了两场吵架场面。  第一次是在公交车站,貌似有人插队了,一个老大爷和另一个老大哥开始争吵。你没看咱在这排着队呢、插什么队阿、有没有素质啊...  第二次也是在公交车上,貌似一个大妈被一个大爷推了一下,又吵起来。哎你推什么推、我在这站好好的碍到你了吗、什么素质啊...  在国贸附近实习时,最期待的娱乐就是吵架,高峰时期一周可以看三次。通常是一个人撞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报纸档到另一个人看ipod、一个人看ipod时没长眼打到另一个人的头、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推挤...  开头都会是“唉你干嘛呢!有没有素质啊!”  怕推挤?怕推挤就别来地铁啊!  什么素质,真是...  更激烈一点的,会说“你傻逼啊!”  然后,对方一定会不甘示弱“你、才、是、傻、逼!”  看过快十场吵架,我归纳一下“大陆吵架之观后感”。  首先,特爱说“素质”这两个字。大陆人老骂台湾人只会拿素质说事,但...但当大陆朋友吵架时,还是常拿素质说事!  「什么素质啊!」「有没有素质啊!」是我最常听到的!  再来,如果是在街上,常常会有围观者。常常是越围越多人,然后会有劝和的、有隔岸观火的、有些先到者还会跟后到者解释剧情的来龙去脉。  最后,通常(在双方没喝酒)的正常情况下,只吵不打。  第一次看见双方吵架时,我越看越紧张,怎么两人音量都这么大又互不相让。  一旁的大叔看我紧张,悠哉悠哉地说,「放心不会打起来的,大家都是吵吵就结束了。」  「是吗?」我挺紧张,在台北,这种程度的吵架就会有人报警了。  不到十分钟,吵架的两人虽然还在嚷嚷,但显然已经降温了,最后通常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显然,大陆朋友虽然嗓门大、好争,但还是秉持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好原则。  如果是在台湾,吵架前请三思,千万小心。  在台湾千万别对人“大声说话”。要知道台湾人是神经纤细的海岛人民,大声说话、开车随意按喇叭基本上都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有些时候人家不会直接跟你吵,而是默默下车,一把开山刀就砍上来了。要知道台湾帮派多,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惹到谁。  除了开车外,在台北街头走路时撞到别人记得、千万要说句对不起。在北京走路撞人没什么,在台北如果你人品不佳撞到黑社会大哥,该大哥又正好心情不佳,可能就会有悲伤结局。  正常情况(意思是pub外头喝醉酒的傻子除外),台北是个吵架很少见的地方。台湾人普遍是比较不争、不急的个性(商场周年庆除外),如果公交车站或地铁站被插队了,多数人会摸摸鼻子、自认倒霉就算了。  最平常的小纷争是满街跑的摩托车时常没长眼,你会很火地“靠!”一下,有时对方会回一句“靠杀小啊干!”然后...没有然后,就结束了。  所以“大陆家常便饭等级”的吵架放在台湾是红色警告等级,轻的话没事,中等级的可能有人报警,会被带去和警察杯杯喝杯茶,严重的话对方一刀砍上来,然后上晚间的社会新闻。  看过台湾新闻的朋友就知道,台湾是个岛内无小事、岛外无大事的美好小岛。所以猫猫狗狗打架、邻居老王偷情、哪家餐厅的鸡腿超好吃,以及在中正路口某某和某某争吵...这些事情会在新闻上轮流播报24小时。  随便一场吵架在台湾是很可能会被拍照、然后当新闻题材的。另外,围观别人吵架也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在台湾看到别人吵架最好别停脚步围观。  如果真的很想凑热闹?那请放慢脚步、目不斜视、张大耳朵,若双方音量放大了请加快脚步闪!  命比较重要!别看某些台湾人和和气气的,有时是不吵只砍的,戒之慎之啊!  最后,有鉴于很多大陆朋友有兴趣来台湾自由行,在此写几个“台湾游安全守则”,请日后要来台湾的朋友抄下来放进背包:  1. 嗓门大者请降低三分之一音量。  2. 要乖、要淡定,不争不吵不急。  3. 碰到别人吵架千万不要围观,请拨打夭夭零。  以上,好孩子出门在外谨记啊谨记。其实我挺喜欢北方人有话就吵、吵完就和的个性。毕竟有时吵一吵,更健康嘛!  ------------------------------------------------------爱说废话的分隔线-------------------------------------------  最近很可怕  喝咖啡会看到圣诞双人餐  去商场会看到圣诞双人餐  在路上会看到圣诞双人餐  尼马我诅咒去吃圣诞双人餐的人回去肥三公斤!!!  --------------------------------------------------再次強調的分隔線---------------------------------------------  @脸书YangLi
20:05:00  因為本篇內容是吵架,所以才會有許多暴力無愛內容。但說到台灣人情味,三頁A4紙也寫不完,請別害怕(人家都強調是"某些台灣人"了嘛)  本篇為個人經驗分享  -----------------------------  亏你是个外省人,没被日本人杀,没被自愿慰安。台湾人被日本杀了一波又一波,还那么跪舔,世界是也只有台湾人能做到了。你所说的礼貌,大陆超过台湾不知道多少年了。活在那么小的世界里,用个小市民的眼光来看待大国,看待国际政治。你以为政治是过家家?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是对你们贬低,台湾在我看来,一帮草包在玩街头政治,带着岛民作死而已。记住,经济、文化、社会都不可能脱离政治存在。你爸是公务员,这个你可以去问问。
  台湾与中华民族渐行渐远,台湾开始皇民美国化,去中国化  
  我是认认真真一字不差的考下来了,受益匪浅
  一字不差的看下来了
  作者虽然已经很努力去理解两岸的差异了,但还是欠缺本质上的认识。  一、台湾人特别是台湾年轻人不认同大陆或者中国,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并不是台湾人独有,是人对于自己习惯的事物的本能认同,就是中国人的家乡认同,只不过台湾由于国民党的长期统治,抹黑大陆,台湾人更甚。记得看过一本书,记载宋朝时岳飞抗金,打到金朝统治的地方,当地人并不欢迎岳飞,岳飞很郁闷。嘿嘿,很像吧。  二、中国的统一问题是一个很严肃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不是你侬我侬就能解决的。  三、台湾人如果没有国际观,不教育孩子的正确的国家观,早晚要吃大亏,到那时,台湾人后悔也晚了。
  脏?呵呵,想想肚子里还有一大团便便,随声携带,就不会对脏那么反感了  
  @脸书YangLi
19:42:00  台北女孩看大陆(四)台湾女孩与大陆男孩   10:58:32  写在前面:1. 这篇预估会得罪很多台湾男生,请大家爱护脆弱的保育类动物,勿喷。  2. 这是个人经验,不是”每个人都这样”。  前一篇:台北女孩看大陆(三) 那些傻X的故事 http://www.douban.com/note//  「如果开放大陆男生来台湾追台湾女生,很多台湾女生会被追走。」  我的一个台湾朋友这样对我说。她到学校不到三个月,就被......  -----------------------------  北方人太粗野,不能代表大陆。
  @脸书YangLi
很多外国人爱说:不喜欢中国,喜欢中国人。。。看起来很奇怪,中国是由一个个他们喜欢的中国人组成的。。为什么会讨厌中国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外国媒体强大的长期的对中国进行的抹黑,造谣和负面新闻造成的。。。比如相同的刑事案件,在外国就是个案,在中国。媒体就一定向体制上靠。。。还有什么不自由?
其实中国自由的多。。外国天黑都不敢出门那是什么自由?我们这里女孩半夜上街吃宵夜正常的很。。。。如果你真是台湾女生。就应该多从中国在国际大环境里看问题和思考问题,才能体会中国屹立的不容易。才会知道中国是东方的脊梁。  
  别看大陆哈, 别来,谢谢
  @脸书YangLi
问的问题是,你觉得中国哪里不好?然后就把回答贴这里了。  
  谢谢楼主写的内容,至少缓和了我对台湾人的看法。不过说实在的,一直一来觉得你们那么不幸又那么幸运的生活在那个小岛上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女乱欲合集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