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充电宝边充边输出的充电宝滤波不干净?可以加电感 电容吗?

电感电容滤波问题解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感电容滤波问题解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有源晶振怎么做电源滤波?电容电感怎么选择?_百度知道
有源晶振怎么做电源滤波?电容电感怎么选择?
我有更好的答案
  高频电路的地线测量较困难,示波器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信号。有源晶振的电源去耦的确很重要,但是,可能还与电路布线有关。比如说,晶振低下不要布线,最好是直接布地平面,壳体可以接地等等。至于电感和电容,电感一般可用磁珠,电容配置可以,1000pF的电容最好用高频特性好的电容,如:云母电容、陶瓷电容、聚苯乙烯薄膜电容等。  电子线路中的晶体振荡器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  滤波(Wave filtering)是将信号中特定波段频率滤除的操作,是抑制和防止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滤波分为经典滤波和现代滤波。
如,最好是直接布地平面、聚苯乙烯薄膜电容等,示波器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信号高频电路的地线测量较困难:云母电容、陶瓷电容,壳体可以接地等等至于电感和电容,电感一般可用磁珠,电容按图中配置可以,1000pF的电容最好用高频特性好的电容,可能还与电路布线有关。比如说,晶振低下不要布线,你说的问题。有源晶振的电源去耦的确很重要,但是
我目前是在面包板上进行的实验,晶振壳体和地线是连着的,附近也没有走线。那个正弦信号确实是示波器看到的。这个电感我看不懂它的参数啊,去电子市场买这个型号的,能直接买到么?陶瓷电容就是瓷片电容么?很小的那种?
示波器看到地线100MHz的正弦波,是因为地线上有电流通过,形成了压降。你可以将线路尽可能短,尽可能粗。面包板上布线很困难。高频去耦一般较多的使用磁珠,你说的电感就是一种磁珠。陶瓷电容就是你说的瓷片电容。你的这个问题,晶振的电源去耦不是关键。重点还是布线!
从你的回答出发,我做了一下试验,只连晶振,发现只要接上晶振,面包板上每一点都有这样的电流存在。。。ORZ。难道是感应电啊?
感应是一方面,还与你的示波器表笔及示波器都有关,因为接了示波器之后,多了一个回路,信号频率很高,示波器表笔线的阻抗不能忽略,只要有一点点电流流过表笔,就会产生较高的电压。我前面说的不一定真实存在就是这个意思,是因为接了表笔之后才有,本来可能要小的多。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低频电容在高频信号下就是一个分压电阻了个人感觉地线那个位置出现不到1V的信号,是因为接地位置有容性阻抗,可能电容的在信号那个位置分压在输出端接地位置。换一个电容大点的, 100M晶振是很大了
呃,感谢你的回答,但不好意思的是我真没看懂。能麻烦你说的仔细一点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有源晶振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为什么电容和电感能够滤波?
为什么电容和电感能够滤波?
09-10-16 &
电容、电感是存储元件,它本身并不耗能,当一个交变的信号经过它们时,它们会呈现出时而存储时而放出能量,它们的进出速度就形成了一个自有的频率,这就叫做谐振。只有在谐振的频率点上它们的阻抗特性才是最好的(串联等于0、并联等于无穷大),就是因为这个随频率变化的阻抗响应,才带来了滤波性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下次自动登录
现在的位置:
& 综合 & 正文
电容滤波电路,电感滤波电路作用原理
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不是纯粹的直流,从示波器观察整流电路的输出,与直流相差很大,波形中含有较大的脉动成分,称为纹波。为获得比较理想的直流电压,需要利用具有储能作用的电抗性元件(如电容、电感)组成的滤波电路来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脉动成分以获得直流电压。
常用的滤波电路有无源滤波和有源滤波两大类。无源滤波的主要形式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和复式滤波(包括倒L型、LC滤波、LCπ型滤波和RCπ型滤波等)。有源滤波的主要形式是有源RC滤波,也被称作电子滤波器。直流电中的脉动成分的大小用脉动系数来表示,此值越大,则滤波器的滤波效果越差。
  脉动系数(S)=输出电压交流分量的基波最大值/输出电压的直流分量
  半波整流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为S=1.57,全波整流和桥式整流的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S≈O.67。对于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采用C型滤波电路后,其脉动系数S=1/(4(RLC/T-1)。(T为整流输出的直流脉动电压的周期。)
电阻滤波电路
RC-π型滤波电路,实质上是在电容滤波的基础上再加一级RC滤波电路组成的。如图1(B)RC滤波电路。若用S表示C1两端电压的脉动系数,则输出电压两端的脉动系数S=(1/ωC2R)S。
  由分析可知,电阻R的作用是将残余的纹波电压降落在电阻两端,最后由C2再旁路掉。在ω值一定的情况下,R愈大,C2愈大,则脉动系数愈小,也就是滤波效果就越好。而R值增大时,电阻上的直流压降会增大,这样就增大了直流电源的内部损耗;若增大C2的电容量,又会增大电容器的体积和重量,实现起来也不现实。这种电路一般用于负载电流比较小的场合.
电感滤波电路
根据电抗性元件对交、直流阻抗的不同,由电容C及电感L所组成的滤波电路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因为电容器C对直流开路,对交流阻抗小,所以C并联在负载两端。电感器L对直流阻抗小,对交流阻抗大,因此L应与负载串联。
(A)电容滤波
C-R-C或RC-π型电阻滤波 脉动系数S=(1/ωC2R')S'
L-C电感滤波
(D) π型滤波或叫C-L-C滤波
图1 无源滤波电路的基本形式
并联的电容器C在输入电压升高时,给电容器充电,可把部分能量存储在电容器中。而当输入电压降低时,电容两端电压以指数规律放电,就可以把存储的能量释放出来。经过滤波电路向负载放电,负载上得到的输出电压就比较平滑,起到了平波作用。若采用电感滤波,当输入电压增高时,与负载串联的电感L中的电流增加,因此电感L将存储部分磁场能量,当电流减小时,又将能量释放出来,使负载电流变得平滑,因此,电感L也有平波作用。
利用储能元件电感器L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点,在整流电路的负载回路中串联一个电感,使输出电流波形较为平滑。因为电感对直流的阻抗小,交流的阻抗大,因此能够得到较好的滤波效果而直流损失小。电感滤波缺点是体积大,成本高.
桥式整流电感滤波电路如图2所示。电感滤波的波形图如图2所示。根据电感的特点,当输出电流发生变化时,L中将感应出一个反电势,使整流管的导电角增大,其方向将阻止电流发生变化。
图2电感滤波电路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当u2正半周时,D1、D3导电,电感中的电流将滞后u2不到90°。当u2超过90°后开始下降,电感上的反电势有助于D1、D3继续导电。当u2处于负半周时,D2、D4导电,变压器副边电压全部加到D1、D3两端,致使D1、D3反偏而截止,此时,电感中的电流将经由D2、D4提供。由于桥式电路的对称性和电感中电流的连续性,四个二极管D1、D3;D2、D4的导电角θ都是180°,这一点与电容滤波电路不同。
图3电感滤波电路波形图
已知桥式整流电路二极管的导通角是180°,整流输出电压是半个半个正弦波,其平均值约为 。电感滤波电路,二极管的导通角也是180°,当忽略电感器L的电阻时,负载上输出的电压平均值也是 。如果考虑滤波电感的直流电阻R,则电感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平均值为
要注意电感滤波电路的电流必须要足够大,即RL不能太大,应满足wL&&RL,此时IO(AV)可用下式计算
由于电感的直流电阻小,交流阻抗很大,因此直流分量经过电感后的损失很小,但是对于交流分量,在wL和 上分压后,很大一部分交流分量降落在电感上,因而降低了输出电压中的脉动成分。电感L愈大,RL愈小,则滤波效果愈好,所以电感滤波适用于负载电流比较大且变化比较大的场合。采用电感滤波以后,延长了整流管的导电角,从而避免了过大的冲击电流。
电容滤波原理详解
1.空载时的情况
当电路采用电容滤波,输出端空载,如图4(a)所示,设初始时电容电压uC为零。接入电源后,当u2在正半周时,通过D1、D3向电容器C充电;当在u2的负半周时,通过D2、D4向电容器C充电,充电时间常数为
(a)电路图
(b)波形图
图4 空载时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式中 包括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直流电阻和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由于 一般很小,电容器很快就充到交流电压u2的最大值 ,如波形图2(b) 的时刻。此后,u2开始下降,由于电路输出端没接负载,电容器没有放电回路,所以电容电压值uC不变,此时,uC>u2,二极管两端承受反向电压,处于截止状态,电路的输出电压,电路输出维持一个恒定值。实际上电路总要带一定的负载,有负载的情况如下。
2.带载时的情况
图5给出了电容滤波电路在带电阻负载后的工作情况。接通交流电源后,二极管导通,整流电源同时向电容充电和向负载提供电流,输出电压的波形是正弦形。在 时刻,即达到u2 90°峰值时,u2开始以正弦规律下降,此时二极管是否关断,取决于二极管承受的是正向电压还是反向电压。
先设达到90°后,二极管关断,那么只有滤波电容以指数规律向负载放电,从而维持一定的负载电流。但是90°后指数规律下降的速率快,而正弦波下降的速率小,所以超过90°以后有一段时间二极管仍然承受正向电压,二极管导通。随着u2的下降,正弦波的下降速率越来越快,uC 的下降速率越来越慢。所以在超过90°后的某一点,例如图5(b)中的t2时刻,二极管开始承受反向电压,二极管关断。此后只有电容器C向负载以指数规律放电的形式提供电流,直至下一个半周的正弦波来到,u2再次超过uC,如图5(b)中的t3时刻,二极管重又导电。
以上过程电容器的放电时间常数为
电容滤波一般负载电流较小,可以满足td较大的条件,所以输出电压波形的放电段比较平缓,纹波较小,输出脉动系数S小,输出平均电压UO(AV)大,具有较好的滤波特性。
(a)电路图
(b)波形图
图5带载时桥式整流滤波电路
以上滤波电路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需要很大的电容容量才能满足要求,这样一来大容量电容在加电瞬间很有很大的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对整流二极管,变压器冲击很大,所以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在整流前加一的 功率型NTC热敏电阻来维持平衡,因NTC热敏电阻在常温下电阻很大,加电后随着温度升高,电阻阻值迅速减小,这个电路叫软起动电路。这种电路缺点是:断电后,在热时间常数内, NTC热敏电阻没有恢复到零功率电阻值,所以不宜频繁的开启。
为什么整流后加上滤波电容在不带负载时电压为何升高?这是因为加上滤波测得的电压是含有脉动成分的峰值电压,加上负载后就是平均值,计算:峰值电压=1.414×理论输出电压
有源滤波-电子电路滤波
电阻滤波本身有很多矛盾,电感滤波成本又高,故一般线路常采用有源滤波电路,电路如图6。它是由C1、R、C2组成的π型RC滤波电路与有源器件晶体管T组成的射极输出器连接而成的电路。由图6可知,流过R的电流IR=IE/(1+β)=IRL/(1+β)。流过电阻R的电流仅为负载电流的1/(1+β).所以可以采用较大的R,与C2配合以获得较好的滤波效果,以使C2两端的电压的脉动成分减小,输出电压和C2两端的电压基本相等,因此输出电压的脉动成分也得到了削减。
  从RL负载电阻两端看,基极回路的滤波元件R、C2折合到射极回路,相当于R减小了(1+β)倍,而C2增大了(1+β)倍。这样所需的电容C2只是一般RCπ型滤波器所需电容的1/β,比如晶体管的直流放大系数β=50,如果用一般RCπ型滤波器所需电容容量为1000μF,如采用电子滤波器,那么电容只需要20μF就满足要求了。采用此电路可以选择较大的电阻和较小的电容而达到同样的滤波效果,因此被广泛地用于一些小型电子设备的电源之中。
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不是纯粹的直流,从示波器观察整流电路的输出,与直流相差很大,波形中含有较大的脉动成分,称为纹波。为获得比较理想的直流电压,需要利用具有储能作用的电抗性元件(如电容、电感)组成的滤波电路来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脉动成分以获得直流电压。
常用的滤波电路有无源滤波和有源滤波两大类。无源滤波的主要形式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和复式滤波(包括倒L型、LC滤波、LCπ型滤波和RCπ型滤波等)。有源滤波的主要形式是有源RC滤波,也被称作电子滤波器。直流电中的脉动成分的大小用脉动系数来表示,此值越大,则滤波器的滤波效果越差。
  脉动系数(S)=输出电压交流分量的基波最大值/输出电压的直流分量
  半波整流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为S=1.57,全波整流和桥式整流的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S≈O.67。对于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采用C型滤波电路后,其脉动系数S=1/(4(RLC/T-1)。(T为整流输出的直流脉动电压的周期。)
电阻滤波电路
RC-π型滤波电路,实质上是在电容滤波的基础上再加一级RC滤波电路组成的。如图1(B)RC滤波电路。若用S表示C1两端电压的脉动系数,则输出电压两端的脉动系数S=(1/ωC2R)S。
  由分析可知,电阻R的作用是将残余的纹波电压降落在电阻两端,最后由C2再旁路掉。在ω值一定的情况下,R愈大,C2愈大,则脉动系数愈小,也就是滤波效果就越好。而R值增大时,电阻上的直流压降会增大,这样就增大了直流电源的内部损耗;若增大C2的电容量,又会增大电容器的体积和重量,实现起来也不现实。这种电路一般用于负载电流比较小的场合.
电感滤波电路
根据电抗性元件对交、直流阻抗的不同,由电容C及电感L所组成的滤波电路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因为电容器C对直流开路,对交流阻抗小,所以C并联在负载两端。电感器L对直流阻抗小,对交流阻抗大,因此L应与负载串联。
(A)电容滤波
C-R-C或RC-π型电阻滤波 脉动系数S=(1/ωC2R')S'
L-C电感滤波
(D) π型滤波或叫C-L-C滤波
图1 无源滤波电路的基本形式
并联的电容器C在输入电压升高时,给电容器充电,可把部分能量存储在电容器中。而当输入电压降低时,电容两端电压以指数规律放电,就可以把存储的能量释放出来。经过滤波电路向负载放电,负载上得到的输出电压就比较平滑,起到了平波作用。若采用电感滤波,当输入电压增高时,与负载串联的电感L中的电流增加,因此电感L将存储部分磁场能量,当电流减小时,又将能量释放出来,使负载电流变得平滑,因此,电感L也有平波作用。
利用储能元件电感器L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点,在整流电路的负载回路中串联一个电感,使输出电流波形较为平滑。因为电感对直流的阻抗小,交流的阻抗大,因此能够得到较好的滤波效果而直流损失小。电感滤波缺点是体积大,成本高.
桥式整流电感滤波电路如图2所示。电感滤波的波形图如图2所示。根据电感的特点,当输出电流发生变化时,L中将感应出一个反电势,使整流管的导电角增大,其方向将阻止电流发生变化。
图2电感滤波电路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当u2正半周时,D1、D3导电,电感中的电流将滞后u2不到90°。当u2超过90°后开始下降,电感上的反电势有助于D1、D3继续导电。当u2处于负半周时,D2、D4导电,变压器副边电压全部加到D1、D3两端,致使D1、D3反偏而截止,此时,电感中的电流将经由D2、D4提供。由于桥式电路的对称性和电感中电流的连续性,四个二极管D1、D3;D2、D4的导电角θ都是180°,这一点与电容滤波电路不同。
图3电感滤波电路波形图
已知桥式整流电路二极管的导通角是180°,整流输出电压是半个半个正弦波,其平均值约为 。电感滤波电路,二极管的导通角也是180°,当忽略电感器L的电阻时,负载上输出的电压平均值也是 。如果考虑滤波电感的直流电阻R,则电感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平均值为
要注意电感滤波电路的电流必须要足够大,即RL不能太大,应满足wL&&RL,此时IO(AV)可用下式计算
由于电感的直流电阻小,交流阻抗很大,因此直流分量经过电感后的损失很小,但是对于交流分量,在wL和 上分压后,很大一部分交流分量降落在电感上,因而降低了输出电压中的脉动成分。电感L愈大,RL愈小,则滤波效果愈好,所以电感滤波适用于负载电流比较大且变化比较大的场合。采用电感滤波以后,延长了整流管的导电角,从而避免了过大的冲击电流。
电容滤波原理详解
1.空载时的情况
当电路采用电容滤波,输出端空载,如图4(a)所示,设初始时电容电压uC为零。接入电源后,当u2在正半周时,通过D1、D3向电容器C充电;当在u2的负半周时,通过D2、D4向电容器C充电,充电时间常数为
(a)电路图
(b)波形图
图4 空载时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式中 包括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直流电阻和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由于 一般很小,电容器很快就充到交流电压u2的最大值 ,如波形图2(b) 的时刻。此后,u2开始下降,由于电路输出端没接负载,电容器没有放电回路,所以电容电压值uC不变,此时,uC>u2,二极管两端承受反向电压,处于截止状态,电路的输出电压,电路输出维持一个恒定值。实际上电路总要带一定的负载,有负载的情况如下。
2.带载时的情况
图5给出了电容滤波电路在带电阻负载后的工作情况。接通交流电源后,二极管导通,整流电源同时向电容充电和向负载提供电流,输出电压的波形是正弦形。在 时刻,即达到u2 90°峰值时,u2开始以正弦规律下降,此时二极管是否关断,取决于二极管承受的是正向电压还是反向电压。
先设达到90°后,二极管关断,那么只有滤波电容以指数规律向负载放电,从而维持一定的负载电流。但是90°后指数规律下降的速率快,而正弦波下降的速率小,所以超过90°以后有一段时间二极管仍然承受正向电压,二极管导通。随着u2的下降,正弦波的下降速率越来越快,uC 的下降速率越来越慢。所以在超过90°后的某一点,例如图5(b)中的t2时刻,二极管开始承受反向电压,二极管关断。此后只有电容器C向负载以指数规律放电的形式提供电流,直至下一个半周的正弦波来到,u2再次超过uC,如图5(b)中的t3时刻,二极管重又导电。
以上过程电容器的放电时间常数为
电容滤波一般负载电流较小,可以满足td较大的条件,所以输出电压波形的放电段比较平缓,纹波较小,输出脉动系数S小,输出平均电压UO(AV)大,具有较好的滤波特性。
(a)电路图
(b)波形图
图5带载时桥式整流滤波电路
以上滤波电路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需要很大的电容容量才能满足要求,这样一来大容量电容在加电瞬间很有很大的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对整流二极管,变压器冲击很大,所以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在整流前加一的 功率型NTC热敏电阻来维持平衡,因NTC热敏电阻在常温下电阻很大,加电后随着温度升高,电阻阻值迅速减小,这个电路叫软起动电路。这种电路缺点是:断电后,在热时间常数内, NTC热敏电阻没有恢复到零功率电阻值,所以不宜频繁的开启。
为什么整流后加上滤波电容在不带负载时电压为何升高?这是因为加上滤波测得的电压是含有脉动成分的峰值电压,加上负载后就是平均值,计算:峰值电压=1.414×理论输出电压
有源滤波-电子电路滤波
电阻滤波本身有很多矛盾,电感滤波成本又高,故一般线路常采用有源滤波电路,电路如图6。它是由C1、R、C2组成的π型RC滤波电路与有源器件晶体管T组成的射极输出器连接而成的电路。由图6可知,流过R的电流IR=IE/(1+β)=IRL/(1+β)。流过电阻R的电流仅为负载电流的1/(1+β).所以可以采用较大的R,与C2配合以获得较好的滤波效果,以使C2两端的电压的脉动成分减小,输出电压和C2两端的电压基本相等,因此输出电压的脉动成分也得到了削减。
  从RL负载电阻两端看,基极回路的滤波元件R、C2折合到射极回路,相当于R减小了(1+β)倍,而C2增大了(1+β)倍。这样所需的电容C2只是一般RCπ型滤波器所需电容的1/β,比如晶体管的直流放大系数β=50,如果用一般RCπ型滤波器所需电容容量为1000μF,如采用电子滤波器,那么电容只需要20μF就满足要求了。采用此电路可以选择较大的电阻和较小的电容而达到同样的滤波效果,因此被广泛地用于一些小型电子设备的电源之中。
【上篇】【下篇】查看: 12443|回复: 39
大家说说大滤波电容上并联一个小电容(通常0.1uf)的优与劣?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10:10签到天数: 278 天[LV.8]以坛为家I
发烧友diy中,大多数人喜欢在大滤波电容上并联一个0.1uf的小电容,来改善高频特性。两个不一样介质的电容并在一起会不会引起声音的平衡性?网上看到好多名机也未并这个小电容,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说试试不就知道了吗,其实业余条件下,好多是没有条件逐一试的,在这里抛砖引玉,大家讨论一下...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55签到天数: 356 天[LV.8]以坛为家I
&&确实在好多名机上未见到并这个小电容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6:22签到天数: 78 天[LV.6]常住居民II
这个小电容对声音或大或小有影响,这样是关系到每一个厂家的调声技术,没有谁对谁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滤波电容一般容量巨大,箔带很长,导致分布电感巨大,在频率较高的时候,反而会有很大的阻抗,& &&&所以并联一个小电容,高频特性好,可以滤除高频干扰。& && && && && && & 如果是高端机器& &它的功率充足,主滤波电容也是高端货 ,本身分布电感很小,而且是多组并联,那么不加这个小电容也没关系。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4:34签到天数: 590 天[LV.9]以坛为家II
我觉得是年代留下的经验吧。以前的大电容电感很大,所以并联一个小电容效果明显。现在的技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自然也就不用小电容了。自己DIY作品并联一个小电容,既能改善音质也可降低大电容的要求,节约成本。
个人感觉不一定正确哦。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32签到天数: 696 天[LV.9]以坛为家II
这个应该看使用情况而定;
胆机几十uF的滤波电容,就没有并的必要;
石机多个1000uF左右的滤波电容并联使用的,也没有并的必要;
好品质的电解并联使用,没有并的必要;
我们无法得知所使用的电解,对于那个频率开始呈现高阻;
同样也无法得知并联所使用的小电容,对于那个频率开始呈现低阻;
这个衔接位置有点类似于,分频音箱的分频点;
而且不同构造的电容,对于声音的影响也不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觉得是年代留下的经验吧。以前的大电容电感很大,所以并联一个小电容效果明显。现在的技术已经解决了这个 ...
实际测试2200uF的正品红宝石电容, 无小电容的情况下 高频仍然会有干扰,表现为 音频信号波形会耦合到电源中,加了小电容,会缓解一些。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11:45签到天数: 12 天[LV.3]偶尔看看II
不只是 所谓发烧友用这个东西,&&
多数电源特别是通讯领域电源都有这小东西
属于正常电路设计!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11:45签到天数: 12 天[LV.3]偶尔看看II
实际测试2200uF的正品红宝石电容, 无小电容的情况下 高频仍然会有干扰,表现为 音频信号波形会耦合到电 ...
您说的高频干扰是怎么测试的?
不会是高音单元的丝丝声音吧?
这个不算高频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您说的高频干扰是怎么测试的?
不会是高音单元的丝丝声音吧?
这个不算高频哦...
示波器直接看电源最终输出波形的纹波。
本站联系方式:QQ: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充边输出的充电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