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电子课本教材
您现在的位置: >
>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教案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教案
来源:中公教师网&&&时间: 13:43:20
随着教师考试临近,想必许多考生都在为没有合适的示范教案而烦恼,常常困扰于课程内容太多无法删减,时间自然也无法保障。本文以化学学科《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例,为您呈现10-20分钟的课堂教案,精简的速写教案将成为您备考的参考依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判断溶质性质、溶剂性质和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了解物质溶解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控制变量实验方法的使用,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进一步巩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进一步学会比较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化学学习研究中的意义;认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体会化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难点】使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引导回顾已学知识: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请同学说一下什么是&溶解&?
学生回忆、回答溶解的概念含义。
设疑导入:是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可以溶解在任何物质中?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探究&溶解&&物质的溶解性。
(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
教师讲解并提问思考: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就叫做物质的溶解性。大家看课件中展示的生活经验事例,想一想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物质的溶解性?
【多媒体展示课件】三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事例。
1.向一杯水(或清汤)加入一些盐,搅拌后盐不见了,再加入几滴香油,搅拌后仍能看到漂浮在水面上的香油。2.衣物上的油渍的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但用一种特制的去污笔(含特殊溶剂)涂抹两下,油渍马上就消失了。3.用凉水洗衣服时,加入洗衣粉/皂粉后常常很难溶解,许久后仍能看到漂浮的洗衣粉颗粒,而用热温水洗衣时,洗衣粉/皂粉颗粒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学生思考、回答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归纳讲解: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猜测溶质、溶剂、温度都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接下来大家通过实验探究验证溶质、溶剂、温度是否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探究】提供试剂药品:水、食盐、消石灰(氢氧化钙)、汽油、食用油、酒精、硝酸钾;提供仪器:试管、量筒、滴管、药匙、酒精灯。布置实验任务:同学们四人一组,根据提供的试剂药品,交流讨论、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小组代表表述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教师对方案进行评价、建议及调整;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代表展示并表述实验现象、分析结论。
教师展示教材&活动与探究&实验现象结论,学生与自己的实验方案比较,规范实验记录和语言表述。【多媒体展示课件】&活动与探究&实验现象和结论。
归纳讲解:许多实验都表明,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都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实验,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物质的溶解性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的描述。
(三)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思考:物质的溶解性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广泛的应用,能不能举出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学生交流与讨论、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学生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试题】
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C.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D.物质的溶解性与使用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都有关系
(四)回顾总结,课下作业
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课下调研&为什么沾有油渍的衣物或毛料衣服常常采用干洗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以上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教案,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中公讲师解析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qgjsks)
回复开口练查看【各学科备课纸教案+试讲答辩音频&每日更新】
回复我要过面试下载【结构化7大类型备考试题+各学科试讲答辩音频】
&&&更多教师资格面试备考资料请查看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qgjsks_ld)
相关推荐:
微信号:jiaoshi688
共享资讯全面备考
服务号:教师考试网
掌上学习更便捷
新浪微博-中公教师考试网
今日头条-中公教师网
教师资格快捷入口
教师招聘考试信息
教师招聘笔试备考
关注微信了解更多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正文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   |
  辅导精华&&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1、药物的分子结构  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药物的极性大小对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而药物的结构则决定着药物极性的大小。  2、溶剂  溶剂通过降低药物分子或离子间的引力,使药物分子或离子溶剂化而溶解,是影响药物溶解度的重要因素。极性溶剂可使盐类药物及极性药物产生溶剂化而溶解;极性较弱的药物分子中的极性集团与水形成氢键而溶解;非极性溶剂分子与非极性药物分子形成诱导偶极一诱导偶极结合;非极性溶剂分子与半极性药物分子形成诱导偶极-永久偶极结合。通常,药物的溶剂化会影响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3、温度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取决于溶解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如果固体药物溶解时,需要吸收热量,则其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绝大多数药物的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故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氢氧化钙等物质的溶解正相反。  4、粒子大小  一般情况下,药物的溶解度与药物粒子的大小无关。但是,对于难溶性药物来说,一定温度下,其溶解度与溶解速度与其表面积成正比,即小粒子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大粒子有较小的溶解度。但这个小粒子必须小于1&m,其溶解度才有明显变化。但当粒子小于0.01&m时,如再进一步减小,不仅不能提高溶解度,反而导致溶解度减小,这是因为粒子电荷的变化比减小粒子大小对溶解度的影响更大。  5、晶型  同一化学结构的药物,因为结晶条件如溶剂、温度、冷却速度等的不同,而得到不同晶格排列的结晶,称为多晶型。多晶型现象在有机药物中广泛存在。药物的晶型不同,导致晶格能不同,其熔点、溶解速度、溶解度等也不同。具有最小晶格能的晶型最稳定,称为稳定型,其有着较小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其他晶型的晶格能较稳定型大,称为亚稳定型,它们的熔点及密度较低,溶解度和溶解速度较稳定型的大。无结晶结构的药物通称无定型。与结晶型相比,由于无晶格束缚,自由能大,因此溶解度和溶解速度均较结晶型大。如:无味氯霉素B型和无定型是有效的,而A、C二种晶型是无效的;维生素B2三种晶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I型60mg/L,Ⅱ型80mg/L,Ⅲ型120mg/L;新生霉素在酸性水溶液中生成的无定型,其溶解度比结晶型大10倍。  6、溶剂化物  药物在结晶过程中,因溶剂分子加入而使结晶的晶格发生改变,得到的结晶称为溶剂化物。如溶剂是水,则称为水化物。溶剂化物和非溶剂化物的熔点、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等不同,多数情况下,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按水化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排列。如:导眠能无水物溶解度为0.04%(g/m1),而水化珠则为0.026%(g/m1);醋酸氟氢可的松的正戊醇化合物溶解度比非溶剂化合物提高5倍。  7、pH值  大多数药物为有机弱酸、弱碱及其盐类。这些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受pH影响很大。有弱酸性药物随着溶液pH升高,其溶解度增大;弱碱性药物的溶解度随着溶液的pH下降而升高。而两性化合物在等电点=pH时,溶解度最小。  8、同离子效应  若药物的解离型或盐型是限制溶解的组分,则其在溶液中的相关离子浓度是影响该药物溶解度大小的决定因素。一般在难溶性盐类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化合物时,其溶解度降低,这就是同离子效应。如许多盐酸盐类药物在生理盐水或稀盐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低。  9、其他  如在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非电解质(如乙醇等),由于溶液的极性降低,电解质的溶解度下降;非电解质中加入电解质(如硫酸铵),由于电解质的强亲水性,破坏了非电解质与水的弱的结合键,使溶解度下降。另外,当溶液中除药物和溶剂外还有其他物质时,常使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受到影响。故在溶解过程中,宜把处方中难溶的药物先溶于溶剂中。
上一篇:下一篇: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第一步: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医学教育网”下载页面;
第二步:下载安装所需要的移动应用即可。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因素是( )A.水的质量B.是否搅拌C.温度D.该固体的质量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因素是(  )A.水的质量B.是否搅拌C.温度D.该固体的质量
分析:一般地,影响固体溶解能力的因素有三:温度、溶质种类、溶剂种类.解答:解:一般地,影响固体溶解能力的因素有三:温度、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水的质量,搅拌和固体的质量都不会影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故答案选:C.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结合题目中的选项细致分析对溶解能力是否产生影响,对”溶剂质量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要加深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化学
26、下面是某小组进行的“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实验探究,请你完成探究报告.探究实验: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1)溶质种类的影响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实验步骤: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溶解情况.实验现象:斌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较多Ca(OH)2未溶.实验结论: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实验步骤: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二支试管中,再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实验结论:在不同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相等.
科目:初中化学
2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因素1:溶质的种类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NaCl、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NaCl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Ca(OH)2未溶.实验结论: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因素2:温度(以KNO3为例)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KNO3)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KNO3未溶,试管③中KNO3全部溶解.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科目:初中化学
28、小刚同学洗衣服时,发现洗衣粉在冷水中溶解的较慢,他思考后向冷水中加入部分热水,结果发现洗衣粉在温水中溶解的速度变快.结合这一现象回答,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的主要因素有.
科目:初中化学
18、初三(5)班小李想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猜想]因素l:溶质的种类;因素2:温度.[实验探究](一)因素l:溶质的种类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NaCl、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二)因素2:温度(以KN03为例)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g&KN0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03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