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的嵌固端除了在正负零和基础嵌固部位顶,还能在别的层吗

结构的嵌固端怎么选取_百度知道
结构的嵌固端怎么选取
剪力墙住宅,地上十八层,地下三层(建筑),室内外高差1.5m,相当于地下一有半层是周围无土的,但是挡土墙还要取250厚,这样地下二几乎不能成为地下一的嵌固端,结构的嵌固端要是放在基础顶,会对哪部分造成影响,嵌固端需要放在地下室二层顶板上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嵌固端选取的方法:  1.嵌固端部位必须在满足基础有效埋置深度或可靠埋置深度的前提下选取,其位置可在基础顶面也可以高于基础顶面。  2.嵌固端部位选取高于基础顶面时,其选取的位置应接合室内地沟布置和埋深情况不宜高出室外地面。若高出室外地面,其高差不得大于所设边梁的梁高。且必须使嵌固部位的下部和基础之间有不超过一层的完整的框架结构体系,并在地震作用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  3.嵌固部位下部和基础之间的框架结构体系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侧向刚度,能够抵抗上部框架结构在嵌固部位产生的嵌固端弯矩、剪力和轴力的作用。避免柱塑性铰向下转移。  二、嵌固端的简单介绍: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嵌固端:就是平常说的固定端,不允许构件在此部位有任何位移。这里的位移在结构力学中是指平面x、y两个方向的位移和围绕此支座的转角;而对应的简支端(边)则允许有转角,但是不能有x、y方向的位移;一般现浇结构,板都是连续的,无板连接处都是简支,悬挑处是自由边,而楼板连接处都是连续的,也就是在计算每跨板的时候作为嵌固端处理 。柱嵌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新版PKPM 总信息里有嵌固端所在层号输入一档。
高层建筑物的嵌固端在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埋置深度应大于1/15建筑物高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2层的顶板作为嵌固端看是否可以,要不就直接以基础底面为嵌固端,其实个人认为这样计算出来的差距不大,楼主不妨试试
还是嵌固端仍然放在地下一的顶板处?应该放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啊,求高手给个明示
-1层顶板不满足嵌固条件,看一下把-2层顶板作为嵌固端考虑,看一下层刚度比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万相城施工图设计统一技术措施2”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万相新城施工图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在满足规范和使用的基础上尽量节省,墙、柱、梁、板截面配筋率均按计算控制取小,节点详图、构造柱布置在满足建筑要求情况下尽量简化配筋, 如有结构不合理或浪费之处及时与建筑沟通。 一
楼板下沉 小区各楼均不做楼面铺管垫层 楼板下沉: 结构层标高均为建筑标高-20mm 卫生间下沉80,厨房下沉20,阳台下沉30 二
材料及主要构件尺寸 1墙、楼板厚度、梁高 取值一般原则 墙厚:
1、剪力墙结构: 地下室外墙250(应根据计算进行调整),内墙及地上部分200(应根据计算进行调整,尽量不做250)。
2、砌体结构:烧结煤矸石普通砖,厚度240,底层若计算不够可根据计算优先采用240配筋砌体,尽量不做370。 框架柱:
商业两层框架,一层柱选用400~500根据计算结果尽量优化,二层400 地下室顶板
1、带地下室的小高层:嵌固端放在地下室顶板,板厚180,通长筋C10@170,配筋不足处设附加筋,附加筋与通长筋等间距或间距倍数;地下二层顶板板厚100
2、其余无地下室时,嵌固端均在基础顶 标准层
楼面因开洞凹口较多处板厚加厚20,并双层双向配筋C8@200。 板跨对应板厚 L<4.0m
h=100 4.0≤L
h=110或更厚 屋面
多层结构屋面100mm(跨度较大时按计算),高层屋面120(局部可加厚),高层结构局部小屋面100mm(跨度较大时按计算) 悬挑阳台:
挑板按净跨L/10且不小于100,超过1.2m时验算挠度、裂缝, 凸窗板
100 框架梁
框架梁高不小于400。次梁可做250~350高,完整房间内不允有梁,梁下无墙时,梁高不允许超过500mm ,如果搭梁有困难一定征得专业负责人 和建筑专业负责人同意。 外围梁底均做至窗顶,按建筑立面窗顶高度确定,梁高不再减去20,较大时可加做过梁。 剪力墙、梁水平穿管位置预留洞分别在墙、梁平面图画出 框架柱水平加腋在梁图上画出 筏板集水坑放坡用虚线在筏板 使用新版结构设计总说明 水暖电井梁宽200,墙100时,梁宽尽量偏向风井、前室等公共部位 卫生间立管紧贴100墙时,200宽梁皮与卫生间墙内皮齐 车库顶板采用大板,在门斗柱子处用梁托异形柱 车库基础在满足抗浮前提下采用独基加防水底板 外墙腰线轮廓在板平法中画出,必要时可分层表达 客厅、餐厅部分梁的布置方式,应征得建筑专业同意, 1
客厅餐厅处框梁进,尽量不大于450高 进户门两侧无剪力墙时设构造柱 框架部分商业楼梯做成抗震楼梯 厨房有自制推拉门时,梁轴线居中布置 2.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计算进行调整)
1 地下室底板、挡土墙:
剪力墙、框架结构: C30(小高层计算不够可取C35)
抗渗等级P6。
砌体结构:基础C30 2 柱、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剪力墙、框架结构取C30,小高层底部按计算可取C35
砌体结构采用C25 3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剪力墙、框架结构:C30
砌体结构C25
注:竖向构件截面尺寸不宜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在同一层同时改变。 3、钢材:本工程均采用三级钢, 结构构件的钢筋使用情况如下: 1)梁柱箍筋主要采用8、10,部分计算需要更大的用12。 2)建筑节点构造钢筋,墙体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墙体拉筋,采用6,8。 3)梁柱主筋,墙体约束边缘纵筋均采用12~25,构造边缘构件纵筋均采用10~16(直径应不超过墙厚1/10) 4)板受力主筋,均采用6~12 5)墙体水平、竖向筋采用8~14,墙体约束边缘箍筋(拉筋),采用6~10 三、荷载输入(标准值)
恒荷载(不包括板自重) 卫生间
2.7 kN/m2; 卫生间(下沉式)
6.5 kN/m2;
客厅,卧室 ,
1.5kN/m2; 走廊
1.5 kN/m2; 厨房
1.5 kN/m2; 阳台、楼梯间前室
1.5kN/m2; 不上人屋面
3.5 kN/m2; 上人屋面
4.0 kN/m2; 商业
1.5kN/m2;
露台(上人屋面)
4.0 kN/m2;
门斗(填充轻质材料)
4.0 kN/m2; 活荷载
卧室,客厅,餐厅、厨房 2.0 kN/m2;
阳台,卫生间、
2.5 kN/m2;
卫生间(下沉式板上有墙)
3.5 kN/m2;
商业 、楼梯间、前室、走廊 、大堂
3.5 kN/m2;
7.0kN/m2 2
0.5kN/m2 不上人屋面
0.5 kN/m2; 上人屋面
2.0 kN/m2; 露台(无覆土)
2.0 kN/m2; 露台(悬挑的按阳台)
2.5 kN/m2;
地下汽车库
4.00 kN/m2;
地下自行车库
3.5kN/m2;不确定用途时按储藏间考虑 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
4.0 kN/m2;
10.0 kN/m2; 覆土按实际厚度考虑,覆土容重按18KN/m3考虑。 消防车道: 按土层厚度和板跨确定等效荷载(25kN/m2)
恒载 7.0kN/m2;
活载 2.0 kN/m2
墙体重量 2.9、3.0米层高住宅 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两面抹灰) 6.0kN/m;
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一面抹灰一面贴砖)6.9kN/m;
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两面贴砖)7.6kN/m; 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两面抹灰)4.3kN/m; 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一面抹灰一面贴砖)5.1kN/m; 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两面贴砖) 6kN/m; 商业、地下室各楼层高不一样,自行计算 高1.4m(1.1m)露台栏板
3.5kN/m; 高0.9m露台栏板
3kN/m; 高4.1m厚200分户墙
9kN/m; 高2.2m厚200分户墙
6kN/m; 高3.5m厚200分户墙
7.5kN/m; 高0.5m女儿墙
四、整体计算参数及模型 1.计算数 结构材料信息: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6.00
钢材容重 (kN/m3):
Gs = 78.00 3
嵌固端位置
正负零(有地下室);基础顶(无地下室) 主楼下2层地下室时,周边车库与主体交接处分开布梁,车库顶与正负零之间设挡土墙,节点画在主楼上。主楼下1层地下室时,正负零与车库顶交界处共用一道框架梁。 主楼建模需建出周边2跨车库柱网
五、画图 用平法表示方法画图 六、基础 1、 筏板11层厚度暂取700厚,通长钢筋按0.15%构造配筋,不够的地方增设附加钢筋。 2、 框架结构采用独立基础 3、 砌体结构采用条基,局部荷载较大、墙体较近时条基可合并
七、施工图- 1、楼板4000跨以下的板底钢筋计算面积为构造配筋时,100厚板C30配筋改为C6@150;C25配筋改为C6@170。板顶筋最小C8@200。 2、框架梁腰筋C10。根据计算结果优化腰筋根数,部分小腰筋可以删除,腰筋间距可以优化 3、电梯不下地下室,基坑底板250厚,配筋C12@100。机房板150厚,双层双向C10@150. 4、 梁配筋归并系数改为0.1;
根据轴压比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 8、构件拉筋均按300控制并计算构件配箍率。 9、构造边缘构件纵筋间距控制到250。 11、80米以下地下室顶设通长暗梁,梁高400,上下各3C16+C8@200;80米以上地下室顶及屋面处均设通长暗梁。 12、主楼周围有三面裙房相连时满足《高规》3.9.6 要求,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层及上下各一层板厚加为120厚,底部加强部位上伸至裙房顶板上一层。非三面裙房时,只有与裙房交接部位的底部加强部位上伸至裙房顶板上一层。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以下对应文字版==========第卷第期建 筑 结 构年月短柱基础在多层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王允锷(机械工业第十一设计研究院 西安)提要 对短柱基础能否作为框架底层柱的嵌固端提出看法,旨在减少底层柱的计算长度,以满足底层的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一层侧向刚度的,使结构计算简单化,避免繁琐的计算,供工程设计的同行参考。关键词 短柱基础 高杯口基础 计算长度 刚度比Basingonthedemonstrationaboutthedesignofpuncheonfoundation,whetherpuncheonfoundationcanbeinbuiltendofframebottompostispresentedTheaimistodecreasetheeffectivelengthofbottompost,andmakesidestiffinessofbottomnotlessthanofthatofadjacentsuperstratumConsequently,itavoidslargenumbersofcalculationAlso,itisusefulforengineeringdesignandfurtherstudyKeywords:puncheonfoundationhighcupfoundationeffectivelengthstiffinessratio  一、问题的由来设计中常遇到层层高要比层大得多的工程。底层层高为~m,甚至达到m,层层高为~m,总层数为~层,框架结构体系,基础采用独立基础,考虑到公用专业的要求,基础埋深一般在一m左右,若按常规独立基础设计,基顶标高为m左右,底层柱的计算长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第条的规定应为~m,通过电算,往往会出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表中关于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的情况,形成竖向侧向刚度不规则的结构。此时即使建筑平面规则,亦应按照规范GB第的有关规定,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计算,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的增大系数,还应按照规范GB的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分析,验算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是否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若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时,需符合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层的。按以上要求执行当然无可非议,但给设计者带来较大的计算工作量,一个不大的工程在计算上花如此大量的功夫是否划算,在保证结构受力合理的前提下,有没有办法避开竖向刚度不规则这个较敏感的问题笔者曾在几个工程中采用短柱基础的办法,即将底层柱的嵌固端向上抬,一般抬到室外地坪下~m,以减少上柱的计算长度,调整到底层的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一层侧向刚度的为止,这样就只需按常规框架结构进行计算,满足规范对框架结构的要求即可,使计算大大简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户也较为满意(否则底层柱可能要做得很大)。通过施工图审查,多数审图公司对此未提出疑议,但也有个别审图公司对短柱基础方案到底比上柱外放多少较为合理提出看法,下面就此进行一些探讨。二、高杯口基础的回顾年代大搞“三线建设”时期,大批工厂建设靠山进洞,为适应山区地形,基础形式五花八门,但其中长颈基础(或称长脖基础)运用比较普遍(实际上此种长颈基础就是现行基础规范中的高杯口基础),广泛用于单层厂房。当时也没有什么规范可依据,大都是参考前苏联的有关规范,有的设计院还做了长颈基础的通用图集,如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就做了一套完整的长颈基础配筋通用图集,以适应不同的柱截面大小及不同埋深的要求,加快了现场设计速度。根据文对邢台、海城、唐山等地震震害的调查,在,度区发现有些下柱的根部直至混凝土地坪以上mm的一段出现水平裂缝或混凝土局部压碎崩脱的情况,但未发现基础短柱与底层柱连接处的破坏情况,说明短柱顶面处作为底层柱的嵌固端是安全可靠的,这种基础形式得到了工程实践的验证。那么由高杯口基础演变成现浇框架的短柱基础能否用于框架结构,目前有关的规范还未涉及到此问题,《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第条对于高杯口基础作了详细的规定,但也只是对于排架结构的杯口基础而言,没有对现浇框架结构独立基础设计成短柱基础作出规定。没有规范的支持,要得到应用和认可难度是很大的,这里就是试图找些理论依据,供同行参考。三、历次规范及有关资料对高杯口基础的规定《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没有关于高杯口基础的有关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第条作了如下规定:)吊车在t以下,轨顶标高m以下,基本风压小于kPa的工业厂房)基础短柱的高度不大于m)杯壁厚度符合表的规定。满足以上要求并同时满足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插入深度的规定时,其杯壁可按构造要求进行设计。以上规定是规范编制组通过对高杯口基础的设计现状的调查及大量的线性回归计算分析得出的结论(详见该规范条文说明)。凡符合上述规定的设计可不考虑短柱对排架的影响,否则就应按三阶柱的精确方法计算。为了防止短柱截面过大,该条文说明中提到,用有短柱存在和无短柱存在时的柱子的刚度比δA′δA&来控制,式中:δA′,δA分别为有短柱和无短柱存在时的排架柱顶位移。这一规定实质上是考虑了短柱的刚度。通过计算表明,短柱刚度愈小,即δA′δA的比值愈大,两者之间柱底弯矩误差愈大,换言之,当杯口壁厚增加时,精确计算与简化计算两者的弯矩误差就愈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第条除保留规范GBJ的条文外,还另外增加了起重机起重量大于t,基本风压大于kPa,基础短柱的高度大于m及抗震设防烈度为,度时对短柱部分横向箍筋的有关技术规定,比规范GBJ更为具体。其中第款首次提出了对刚度比的要求,即EIEI,式中E,E分别为短柱、预制柱的混凝土弹性模量,I,I分别为短柱、预制柱对其截面短轴的惯性矩。满足上述要求,且满足对杯壁厚度最小要求的设计,可不考虑高杯口基础短柱部分对排架的影响,换句话说,可以认为短柱顶可以作为上部柱的嵌固端,这一条对本文作者要阐述的问题是一条重要依据。其中第款关于短柱配筋(包括纵向钢筋和箍筋)作了详细的文字说明(附图),而规范GBJ只有图形表示短柱的配筋,但两者的配筋大小是基本吻合的。《钢筋混凝土基础设计规程》(YS)第条~第条及第,条对基础短柱强度按偏心距的大小作了详细的计算规定,比规范GB要具体得多,短柱的构造配筋两者基本一致。对于大偏心,即e&h时(式中e为偏心距,h为短柱截面高度),前者要求应按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考虑,短柱短边每边的纵向钢筋面积应按计算确定,此时可将短柱当作一空腹的钢筋混凝土双肢柱进行计算,同时满足短柱短边每边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应不小于计算截面面积bh的,也不应少于短柱截面面积bh的,这一计算方法比较经济且安全可行。其中b为短柱截面宽度,h为双肢柱的计算截面高度,h为短柱截面高度。《机械工厂结构设计技术规定》(JBJ)第六章第三节第三款关于高杯口基础的计算与构造及附录高杯口基础计算所规定的内容基本上与规程YS保持一致,不再赘述。就短柱构造配筋来说,没有规范GB规定得具体。该规定已被《机械工厂结构设计规范》(JBJ)所代替。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编制的《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XBG)第条对短柱顶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作为厂房柱的固定端作了明确规定,即:具有实腹短柱深基础的排架,当短柱与厂房柱的刚度比EfIfElIlβ时,可将短柱顶面作为厂房柱的固定端,如不满足上述条件,则将短柱作为排架柱的组成部分(不考虑短柱四周土的侧限作用)进行计算。式中Ef,El分别为短柱、厂房柱的混凝土弹性横量If,Il分别为短柱、厂房柱的截面惯性矩,β为二阶柱系数(将在后面作详细说明)。关于短柱如何进行配筋计算及配筋构造要求,该措施未作详细规定。四、带短柱的独立基础如何设计将独立基础设计成短柱基础的目的在于减少框架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前提是短柱必须具备一定的刚度,满足作为嵌固端的要求,但规范对此没有作出规定,只是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B)第指出,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倍(楼层侧向刚度可取该楼层剪力与该楼层层间位移的比值),此条规定是无法用在短柱基础上的,所以只能通过加大短柱截面,满足一定的短柱刚度与底层柱刚度比,这个比值取多大,一是要有依据,二是要满足受力要求而且要安全、经济。排架结构和框架结构是两种结构体系在外荷载作用下,排架结构基础顶面的弯矩和剪力都比较大,而呈空间受力的框架结构基础顶的弯矩和剪力都比较小。我院最近完成的几个框架工程的电算结果可以说明此情况,见表。由表可得中柱偏心距ex为~m,ey为~m,边柱ex为~m,ey为~m,角柱ex为~m,ey为~m,说明框架柱在基础顶的偏心距均很小,接近e=的轴心受压情况(规范规定当eh时为小偏心受压柱,h为柱截面高度)。以上数据仅为了说明框架结构与排架结构受力情况不同。用刚度比来确定基础短柱截面大小规范GB第条第款:起重机起重量大于t,基本风压大于kPa,且短柱与预制多层框架基础顶内力表(静载活载)表工程实例例例例例层 数 柱距(m)柱纵排数中柱Vx(kN)Vy(kN)N(kN)Mx(kNm)My(kNm)边柱Vx(kN)Vy(kN)N(kN)Mx(kNm)My(kNm)角柱Vx(kN)Vy(kN)N(kN)Mx(kNm)My(kNm)柱的截面刚度符合EIEI,可按构造要求进行设计。假定短柱和上柱混凝土为同一强度等级,上式可简化为II,按此式试算结果见表。由表可知,当满足EIEI&时,上柱截面在以下,短柱截面每边比上柱需增加~mm,上柱截面在~时,短柱截面每边比上柱需增加~mm,与该规范的规定是一致的。但此处的刚度比的要求用于框架结构的短柱基础未必合适,其一,多层框架结构柱截面用到及以上者经常碰到,按表短柱截面必须为或更大,如此大的截面难以接受其二,仅用EIEI&来控制短柱截面,没有用短柱的线刚度与上层柱线刚度的比值来控制短柱截面大小,有悖于框架结构受力变形的普遍规律其三,规范GB第条第款要求EIEI是对排架结构而言,框架结构用此条件来要求短柱截面大小是否合适,还有待于研究和规范认同,在规范还未明确规定前,只能寻求有关资料作为当前设计参考。刚度比计算表表上柱截面(mm)短柱截面(mm)EIEI短柱每边增加(mm)规范GB第条第款提到,当基础短柱的高度大于m时,才提出要符合ΔΔ的要求,式中Δ为单位水平力作用在以高杯口基础顶面为固定端的柱顶时,柱顶的水平位移,Δ为单位水平力作用在以短柱底面为固定端的柱顶时,柱顶的水平位移(见图)。规范条文说明中已提到短柱刚度与变形的关系,即短柱刚度愈小,则ΔΔ的比值就愈大,反之短柱刚度愈大,ΔΔ的比值就愈小,规范将ΔΔ控制在之内,可以保证弯矩误差Δmm在以内(原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已做过大量的分析计算),构件是安全的。m为将排架柱视作固定端在基础杯口顶面的二阶柱时计算所得的弯矩,Δm为按三阶柱(即考虑短柱存在)与二阶柱计算弯矩之差值。上述情况在框架结构中几乎很少碰到。《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XBG)第条规定:具有实腹短柱深基础的排架,当短柱与厂房柱的刚度比EfIfElIlβ时(Ef,El,If,Il见图),可将短柱顶面作为厂房柱的固定端,如不满足上述条件,则将短柱作为排架柱的组成部分(不考虑短柱四周土的图 图 侧限作用)进行计算。二阶柱系数β=(λf)μuλu()式中λf=HfH,λu=HuH,μu=ElIlEuIu。λf,λu反映出短柱高度,预制柱上柱高度与总高发生了关系,即引入了线刚度的概念,这是符合结构受力变形规律的。框架结构中,框架柱是主要抗侧力构件,当电算分析得出的层间位移限值不满足规范规定的限值时,总是采取加大截面尺寸的办法来满足规范的要求,说明层间位移与抗侧刚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杆件的刚度除了与自身的截面尺寸有关外,还与该杆件的计算长度有关,即该杆件截面尺寸愈大,杆件的长度愈小,则该杆件刚度就愈大,反之亦然,这就是结构内力分析中的线刚度的概念,措施XBG中公式就体现了这一概念。当为现浇框架柱时,底层柱为一阶柱(即同一个截面),图中Hu=,则λu=,μu=,代入公式得β=(λf),λf肯定是一个小于的数,所以β也是一个小于的数,短柱与底层柱的刚度比肯定是小于,这样就不致使短柱的截面过大,以此来控制框架结构的短柱基础的短柱截面是比较合理的,便于设计人员设计。现举例说明,假定短柱高度Hf=mm,H=mm,系数λf==,β=()=,ElIlEuIu=,若底层柱截面为mmmm,短柱截面只需扩大到mmmm,即每边只需加宽就能满足短柱刚度与底层柱刚度比&的要求。当然这是理论计算的最小外放尺寸,设计者还应根据有关构造规定适当放大,但比规范GB规定的EIEI(有条件限制)要求的短柱截面尺寸要小得多。笔者认为多层框架房屋如要设计成短柱基础时,建议按《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第条规定作为设计参考。短柱基础与其他构造措施相配套短柱基础除按规定进行计算以外,还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为确保短柱顶的嵌固作用,可在柱顶面标高处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拉梁。有关这方面论述,有兴趣者可参阅文。五、结论()为满足多层框架结构房屋底层的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一层侧向刚度的,采取短柱基础方案以减少底层柱计算长度的做法是可行的,有关短柱截面大小计算可以用措施XBG作为设计参考,并同时参照规范GB的构造要求,综合考虑。()短柱基础不仅可以用在独立基础,也可用在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只是在条基交汇处设计成八字角,其上做成短柱,并满足条基的有关规定。()根据规范GB第条,一般多层民用框架房屋(层以下且高度在m以下)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基础荷载可取静载加活载组合设计值。()基础短柱纵向钢筋和箍筋的配置应参照规范GB有关规定执行,但考虑到框架结构是双向受力,短柱长边纵向钢筋配置应按短柱短边的要求。若短柱为方柱时,均按短边要求配置。短柱柱顶以下mm范围内箍筋适当加密采用|即可,肢距满足抗震规范要求,顶层焊接钢筋网可取消。()若按措施XBG来确定短柱截面尺寸得不到共识,设计人员可按规范GB第条的有关规定执行,短柱基础方案仍然可以成立,即短柱可以作上柱的嵌固端,用于多层框架结构是可行的,无非是短柱截面尺寸有些偏大(当上柱截面高度大于mm时),不够经济而已。致谢:对于我院华昌设计所、华盛设计所张建平、任讯波、卫文、梁润超工程师提供的电算成果,在此表示感谢。参考文献刘大海,钟锡根,杨翠如著单层与多层建筑抗震设计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姜学诗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建筑结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XBG)(上接第页)解:由式()~()求出等效刚度:Cc=kNIc=mCb=kNIb=m           对上层柱:ν=EIbCblb=Ib′=Ib(ν)=K=Ib′lbIclc==K=Ib′lbIclc=将K,K值代入式()得μ=。对下层柱:K=Ib′lbIclc=, K=将K,K值代入式()得μ=。考虑柱剪切变形修正。柱:πEIc(μlc)=()=kN代入式()可得μ′==  柱:πEIc(μlc)=()=kNμ′==参考文献刘开国巨型钢框架结构的二阶分析建筑结构,,()周晓峰,董石麟巨型钢框架结构自振特性分析建筑结构,,()李国豪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陈绍蕃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平,和郎结构的弹塑性稳定内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交流中心版规:发布主题的标题不得少于15个汉字,回复不得少于60个汉字,回复内容应与主题相关,凡答非所问、复制粘贴他人回复、空格或标号符号或表情充字数的,一律视为灌水!灌水严惩!严重者永久封号处理!
前天&14:49
Powered by嵌固端选择在地下室顶还是基础更经济点?
嵌固端选择在地下室顶还是基础更经济点?
& 答案:嵌固端选择对总造价影响不大;
1.所谓嵌固实质上是指接近固定的计算基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嵌固面以下的结构,可视为“基础”范畴。
&&2.作为抗震设计的重要原则,基础和地下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力,保证上部结构进入非弹性阶段时,基础和地下室结构能承受上部荷载并传递到上。简单说,嵌固面就是上部竖向抗侧力构件在地震下出现预定塑性铰的基面位置。
3.地震实测记录表明,四周与土壤接触的具有外墙的地下室变形与刚体变形基本一致,抗震设计中可假设其为刚体,上部结构嵌固在地下室顶板上。规范上的刚度比、板厚等要求是构造保证。
4.对于给定的一个结构,其嵌固面是由的客观条件决定的,而不是设计人为指定的。举个例子,对于一个顶板可以作为嵌固面的结构,如果设计计算将其嵌固面定为基础顶面,即预定的塑性铰在基础面,按照第3条所示,该计算模型对于嵌固面的取法是不合理的。
5.当嵌固端位于地下室顶板时,相关规范的规定
(1)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抗规》&6.1.14):
1&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顶板宜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2&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地下室周边宜有与其顶板相连的抗震墙。
3&地下室顶板对应于地上框架柱的梁柱节点除应满足抗震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1.1倍,且地下一层柱上端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地上一层柱下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1.3倍。
2)地下一层梁刚度较大时,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应大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同时梁端顶面和底面的纵向钢筋面积均应比计算增大10%以上;
4&地下一层抗震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2)《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常见问题分析》P94页“当满足下列要求时,地下室顶板仍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1.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面的高差小于地下室层高的1/3,且不大于1.0m”
(3)《建筑结构设计常见及疑难问题分析》P126“(2)若由于地下室大部分顶板标高降低较多、开大洞、地下室顶板标高与室外地坪的高差大于本层层高的1/3或地下1层为车库(墙体较少)等原因,不能满足地下室顶板作为结构嵌固部位的要求时”
------据以上(2)、(3)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面的高差是否小于地下室层高的1/3是能否作嵌固的标准之一。楼板开洞没有量化标准(可按开洞面积不大于30%),楼板错层没有量化标准(可按错层面积不大于30%)。6.1.14条文解释“一般可从地上结构(主楼、有裙房时含裙房)周边外延不大于20m”注意该“相关范围”与6.1.3条抗震等级“相关范围”的区别,后一个“相关范围”据其条文解释是“裙房与主楼相连的相关范围,一般可从主楼周边外延3跨且不小于20m”。
(4)《高规》3.5.2.2条“对结构底部嵌固层,该比值(侧向刚度)不宜小于1.5”
()《高规》..&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条文解释:本条给出作为结构分析模型嵌固部位的刚度要求。计算地下室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时,可考虑地上结构以外的地下室相关部位的结构,相关部位一般指地上结构外扩不超过三跨的地下室范围。楼层侧向刚度比可按本规程附录..条公式计算(剪切刚度)。-----(4)、(5)矛盾,侧向刚度的比值按2取用。
(6)“地下一层柱上端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地上一层柱下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1.3倍”的理解---据6.1.14条文解释。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层嵌固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