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投影机的投影小实验投的影太小 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

本人投资15200元买入汇洁股份,做一个投资小实验看看能不能达到我的预定目标,持_汇洁股份(002763)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本人投资15200元买入汇洁股份,做一个投资小实验看看能不能达到我的预定目标,持
本人投资15200元买入,做一个投资小实验看看能不能达到我的预定目标,持股五年时间盈利10万元的小目标,因为本人在22年前第一桶金就是销售内衣的,所以对内衣行业情有独终,非常看好内衣行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高档内衣,用五年时间来看看自己的投资眼光。立贴为证,拥抱汇洁。,。
低价买进有眼光什么价位出
上海网友 : 低价买进有眼光什么价位出
长期持有等每年分红送股织小成多。
你22年第一桶金了,怎么说现在也该砸100万吧
: 你22年第一桶金了,怎么说现在也该砸100万吧
志在参与。
才看高7元而已,用得着等5年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春蕾数学兴趣小组用一块正方形木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这块正方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是可能是______(写出符合题意的两个图形即可)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在同一时刻,平行物体的投影仍旧平行.得到的应是平行四边形或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正方形、菱形(答案不唯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平行投影的特点:在同一时刻,平行物体的投影仍旧平行.
本题考点:
平行投影.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太阳光线是平行的,那么对边平行的图形得到的投影依旧平行.
扫描下载二维码《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比热容的概念知识点 & “回顾探究和实验:(1)晓云同学在做研究凸...”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回顾探究和实验:(1)晓云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回答:①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处在a、b、c、d四点,其中c点为两倍焦距所在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得到清晰的像.实验后,他总结出以下结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C.烛焰位于a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②能够说明投影仪原理的是将蜡烛放在 &点,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作用是 &.(2)在同样的烧杯中盛着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①如果使它们升高相同的度数,我们发现 &用的时间长,这说明 &的吸热能力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 &一般是 &的,为了比较物质的这一特性,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这一概念,它的定义是: &.②继续给两种液体加热,当温度上升到100℃时,发现甲的温度不再上升,这是因为: &.③由图象可知 &液体的比热容大.(3)下表列出的是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填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打开激光手电,但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无法看到物体吸热的多少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09-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
分析与解答
习题“回顾探究和实验:(1)晓云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回答:①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处在a、b、c、d四点,其中c点为两倍焦距所在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得到清晰的...”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和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体和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平面镜的作用:成像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用相同的热源给甲乙加热,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吸热本领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一般不同,为了比较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比热的概念.根据比热定义进行回答.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根据Q=cm△t,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大.(3)增加反射物质,制造烟雾或水雾.物体吸热的多少,可以采用相同的热源,加热时间不同,吸收热量不同,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1)①烛焰处在a、b、c、d四点,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都成实像,物距越大,光屏上成像越大.烛焰位于a点时,物距最大,屏上出现的像最小.烛焰位于c点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烛焰位于d点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烛焰位于d点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①甲乙都升高80℃,甲用时10min,乙用时5min,甲用的时间长,这说明甲的吸热能力强.所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②继续给两种液体加热,当温度上升到100℃时,发现甲的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甲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③根据Q=cm△t,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甲吸收热量多,甲的比热大.(3)为了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要增加反射物质,点燃蚊香制造烟雾或用水壶喷水雾.物体吸热的多少,可以采用相同的热源,加热时间长短不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故答案为:(1)①B;②d;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①甲;甲;热量;不同;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②甲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③甲;(3)点燃蚊香,制造烟雾;用同样的热源加热,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回顾探究和实验:(1)晓云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回答:①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处在a、b、c、d四点,其中c点为两倍焦距所在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回顾探究和实验:(1)晓云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回答:①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处在a、b、c、d四点,其中c点为两倍焦距所在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得到清晰的...”主要考察你对“比热容的概念”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比热容的概念
与“回顾探究和实验:(1)晓云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回答:①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处在a、b、c、d四点,其中c点为两倍焦距所在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得到清晰的...”相似的题目:
[2015o乐乐课堂o练习]&&&&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是10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质量是10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质量是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质量是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
[2015o乐乐课堂o练习]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o℃),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1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015o乐乐课堂o练习]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103J/(kgo℃),其意义是(
)1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质量为1kg的干泥土温度升高(或降低)10℃吸收(或放出)热量质量为1kg的干泥土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热量质量为1g的干泥土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热量
“回顾探究和实验:(1)晓云同学在做研究凸...”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06o青岛)小组成员想到: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
物质&熔化时间/min&冰&12&萘&5&他们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100g的冰和萘,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并用表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的.(2)通过查找资料,他们知道为了表示晶体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熔化热这个物理量.仿照比热容的定义,可知:&&&&的某种晶体熔化成同温度的液体时&&&&的热量,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用字母λ表示.(3)他们还查得:冰的熔化热为3.35×103J/kg,请你算出:烧杯中的冰从图中的0℃加热到100℃共吸收多少热量?
2(2012o辽阳)小红在探究砂石和水的吸、放热性能时,采用如图甲和乙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2)小红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为200g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的时间,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将图乙中水加热后的温度填写在下表的空格处.
物质名称&加热前温度/℃&加热后温度/℃&加热的时间/min&水&24&&2&砂石&24&274&2&根据表中的数据,结合水的比热容,小红计算出砂石的比热容为&&&&J/(kgo℃).(3)小红查比热容表发现,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o℃).通过实验得到砂石比热容与砂石真实比热容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4)实验中,我们采用了“转换法”.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也采用了这个方法的是&&&&.A.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C.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对比D.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
3(2010o济南)小刚班的同学准备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1)在准备实验器材时,应选择&&&&的两个酒精灯.(2)在此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比较的.(3)其中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组别&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水&200&25&40&13′30″&煤油&200&25&40&6′30″&2&水&200&25&40&12′10″&煤油&200&25&40&5′45″&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4)使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第1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为了测定某种合金材料制成的球形工件的比热容,可以先将工件均匀加热到不同温度,然后将其置于0℃的大冰块上,分别测出工件陷入冰中的深度h,如图所示.己知:当工件初始温度分别为t1=75℃和t2=100℃时,对应工件陷入冰中的深度分别为h1=13.6cm,h2=16.7cm,球的体积V球=43πr3,工件的密度约为冰的3倍.设实验过程中环境温度恒为0℃,不计热量损失.冰的熔解热λ=3.34×105J/kg.试求该材料的比热容C.
2干燥的泥土比热容为0.84×103焦耳/(千克o开),受潮含有水分后,其比热容为1.26×103焦耳/(千克o开).则这堆泥土所含水分的百分比是(  )
3横河实验学校九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o℃)、加热时酒精灯平均每分钟消耗0.8g酒精、那么请问:(1)图中a图和b图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为什么?(2)请根据图象说出水在受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3)加热满2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4)给水加热持续了10min时间,共消耗了多少酒精?这些酒精如果完全燃烧将放出多少热量?(5)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回顾探究和实验:(1)晓云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回答:①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处在a、b、c、d四点,其中c点为两倍焦距所在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得到清晰的像.实验后,他总结出以下结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C.烛焰位于a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②能够说明投影仪原理的是将蜡烛放在____点,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2)在同样的烧杯中盛着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①如果使它们升高相同的度数,我们发现____用的时间长,这说明____的吸热能力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____一般是____的,为了比较物质的这一特性,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这一概念,它的定义是:____.②继续给两种液体加热,当温度上升到100℃时,发现甲的温度不再上升,这是因为:____.③由图象可知____液体的比热容大.(3)下表列出的是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填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打开激光手电,但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____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无法看到物体吸热的多少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回顾探究和实验:(1)晓云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回答:①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处在a、b、c、d四点,其中c点为两倍焦距所在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得到清晰的像.实验后,他总结出以下结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C.烛焰位于a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②能够说明投影仪原理的是将蜡烛放在____点,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2)在同样的烧杯中盛着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①如果使它们升高相同的度数,我们发现____用的时间长,这说明____的吸热能力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____一般是____的,为了比较物质的这一特性,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这一概念,它的定义是:____.②继续给两种液体加热,当温度上升到100℃时,发现甲的温度不再上升,这是因为:____.③由图象可知____液体的比热容大.(3)下表列出的是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填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打开激光手电,但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____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无法看到物体吸热的多少____”相似的习题。小实验:测量太阳的直径 用一张白纸放在扎有针孔的硬纸板的后面.让阳光通过针孔.把影子垂直投射到白纸上.这时在白纸上硬纸板的影子当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小圆形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太阳光通过小孔而成的像. 如图所示.由数学知识可知三角形OAB与Oab是两个相似三角形.Od是小孔到太阳像的距离.OD是太阳与小孔的距离.ab是太阳像的直径.那么太阳的直径 A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小实验:测量太阳的直径
  用一张白纸放在扎有针孔的硬纸板的后面,让阳光通过针孔,把影子垂直投射到白纸上,这时在白纸上硬纸板的影子当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小圆形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太阳光通过小孔而成的像.
  如图所示,由数学知识可知三角形OAB与Oab是两个相似三角形,Od是小孔到太阳像的距离,OD是太阳与小孔的距离,ab是太阳像的直径.那么太阳的直径
OD可以看成是地球与太阳间的平均距离,天文学家测得的数据是14960万千米.通过你的实验计算一下太阳的直径有多大?
答案:解析:
太阳的直径是139万千米,同学们实际测出是多少值都可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素质教育新学案·物理·八年级·上册
怎样用冰来取火?
  其实,就是冰块也可以用来制造透镜,因此就可以用来取火,只要它相当透明就行.
  在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中就介绍过怎样制作冰透镜.当时旅行家丢失了他们的打火器,在-48℃的极冷天得不到火的时候,克劳波尼博士正是用这个方法燃着火堆的.
  “博士下令砍了一大块冰来,这块冰的直径大约有一英尺.他们先用斧头把它砍平,然后用小刀精修,最后用手把它磨光.这样果然制成了一块透明的透镜,仿佛用最好的水晶做成的一般.那时候太阳还很明亮.博士拿着这块冰迎着阳光,把阳光聚集到火绒上.不多久火绒就燃着了.”
  用冰取火并不是什么幻想.早在1600多年前,我国学者张华就在《博物志》中说过:“削冰命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和克劳波尼博士的办法是一样的.
  清代的科学家郑复光用另外一种方法制作冰凸透镜.郑复光找来一把锡壶,它的底微微向里凹.壶里装上热水,放在冰块上旋转,把大冰块烫成两个光滑的凸面,做成一个很大的冰凸透镜.在阳光灿烂的时候,把冰凸透镜靠在一个小桌上,让它对准太阳,把一个纸捻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纸捻很快燃烧起来.郑复光的这个实验做成9年后,儒勒·凡尔纳才出生.因此用冰取火的发明家在中国.
①在以上文章中介绍了几种冰凸透镜的制作方法?如何制作?
②根据文章所述,人们应用了凸透镜的哪个特点?
③如何粗略测量冰凸透镜的焦距?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解答题
(一)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对此,小明想一探究竟,他在爸爸和叔叔们的帮助下,进行了实验.他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1)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A.早晨  B.中午  C.傍晚(2)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二).夏天,烈日炎炎下,确实让人心生不爽,但太阳所拥有的无穷的能量,如果我们能有效的利用,又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便利.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它低污染、低排放、费用低,非常受广大老百姓的亲睐.如图所示,就是一太阳能热水器,它的水箱容量为120L,热水器上的集热器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为40%,在与阳光垂直的地球表面上每平方米得到的太阳辐射功率约为P=1400W.如果将整箱水的温度从20℃加热到70℃,需要阳光照射5h,那么:(1)一箱水的质量为多少?根据题意,一箱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热水器上集热器的面积至少要多大?[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牛顿  牛顿(Isaac Newton,)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牛顿日(儒略历日)诞生于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一个自耕农家庭。出生前八九个月父死于肺炎。自小瘦弱,孤僻而倔强。3岁时母亲改嫁,由外祖母抚养。11岁时继父去世,母亲又带3个弟妹回家务农。在不幸的家庭生活中,牛顿小学时成绩较差,“除设计机械外没显出才华”。  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8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日晷,利用圆盘上小棍的投影显示时刻。传说他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都有他刻划的日晷,他还做了一个日晷放在村中央,被人称为“牛顿钟”,一直用到牛顿死后好几年。他还做过带踏板的自行车;用小木桶做过滴漏水钟;放过自做的带小灯笼的风筝(人们以为是彗星出现);用小老鼠当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第一次实验:为了计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风跳跃,再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牛顿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寄住在格兰瑟姆镇克拉克药店,这里更培养了他的科学实验习惯,因为当时的药店就是一所化学实验室。牛顿在自己的笔记中,将自然现象分类整理,包括颜色调配、时钟、天文、几何问题等等。这些灵活的学习方法,都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牛顿曾因家贫停学务农,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一切时间自学。放羊、购物、农闲时,他都手不释卷,甚至羊吃了别人庄稼,他也不知道。他舅父是一个神父,有一次发现牛顿看的是数学,便支持他继续上学。1661年6月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作为领取补助金的“减费生”,他必须担负侍候某些富家子弟的任务。三一学院的巴罗(Isaac Barrow,)教授是当时改革教育方式主持自然科学新讲座(卢卡斯讲座)的第一任教授,被称为“欧洲最优秀的学者”,对牛顿特别垂青,引导他读了许多前人的优秀著作。1664年牛顿经考试被选为巴罗的助手,1665年大学毕业。&  在年,伦敦流行鼠疫的两年间,牛顿回到家乡。这两年牛顿才华横溢,作出了多项发明。1667年重返剑桥大学,1668年7月获硕士学位。1669年巴罗推荐26岁的牛顿继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终身会长。1699年就任造币局局长,1701年他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被封为爵士。1727年牛顿逝世于肯辛顿,遗体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顿的伟大成就与他的刻苦和勤奋是分不开的。他的助手H.牛顿说过,“他很少在两、三点前睡觉,有时一直工作到五、六点。春天和秋天经常五、六个星期住在实验室,直到完成实验。”他有一种长期坚持不懈集中精力透彻解决某一问题的习惯。他回答人们关于他洞察事物有何诀窍时说:“不断地沉思”。这正是他的主要特点。对此有许多故事流传: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概括得最为完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牛顿在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及经典力学方面的成就详见本手册相关条目),这里着重从数学、光学、哲学(方法论)等方面的成就作一些介绍。&  (1)牛顿的数学成就  17世纪以来,原有的几何和代数已难以解决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如何求曲线的切线及曲线长度(行星路程)、矢径扫过的面积、极大极小值(如近日点、远日点、最大射程等)、体积、重心、引力等等;尽管牛顿以前已有对数、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成就,但还不能圆满或普遍地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笛卡儿的《几何学》和瓦里斯的《无穷算术》对牛顿的影响最大。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作等。他说的“差率”“变率”就是微分。与此同时,他还在1676年首次公布了他发明的二项式展开定理。牛顿利甩它还发现了其他无穷级数,并用来计算面积、积分、解方程等等。1684年莱布尼兹从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引入了和拉长的S作为微积分符号,从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在大陆各国迅速推广。  微积分的出现,成了数学发展中除几何与代数以外的另一重要分支──数学分析(牛顿称之为“借助于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并进一步进进发展为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变分法等等,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例如瑞士J.伯努利曾征求最速降落曲线的解答,这是变分法的最初始问题,半年内全欧数学家无人能解答。1697年,一天牛顿偶然听说此事,当天晚上一举解出,并匿名刊登在《哲学学报》上。伯努利惊异地说:“从这锋利的爪中我认出了雄狮”。&  (2)牛顿在光学上的成就  牛顿的《光学》是他的另一本科学经典著作(1704年)。该书用标副标题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拐折和颜色的论文”,集中反映了他的光学成就。  第一篇是几何光学和颜色理论(棱镜光谱实验)。从1663年起,他开始磨制透镜和自制望远镜。在他送交皇家学会的信中报告说:“我在1666年初做了一个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以便试验那著名的颜色现象。为此,我弄暗我的房间……”接着详细叙述了他开小孔、引阳光进行的棱镜色散实验。关于光的颜色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儿都认为白光纯洁均匀,乃是光的本色。“色光乃是白光的变种。牛顿细致地注意到阳光不是像过去人们所说的五色而是在红、黄、绿、蓝、紫色之间还有橙、靛青等中间色共七色。奇怪的还有棱镜分光后形成的不是圆形而是长条椭圆形,接着他又试验“玻璃的不同厚度部分”、“不同大小的窗孔”、“将棱镜放在外边”再通过孔、“玻璃的不平或偶然不规则”等的影响;用两个棱镜正倒放置以“消除第一棱镜的效应”;取“来自太阳不同部分的光线,看其不同的入射方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计算各色光线的折射率”,“观察光线经棱镜后会不会沿曲线运动”;最后才做了“判决性试验”:在棱镜所形成的彩色带中通过屏幕上的小孔取出单色光,再投射到第二棱镜后,得出核色光的折射率(当时叫“折射程度”),这样就得出“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匀匀的混合体”。这个惊人的结论推翻了前人的学说,是牛顿细致观察和多项反复实验与思考的结果。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牛顿还肯定:不管是伽利略望远镜(凹、凸)还是开普勒望远镜(两个凸透镜),其结构本身都无法避免物镜色散引起起的色差。他发现经过仔细研磨后的金属反射镜面作为物镜可放大30~40倍。1671年他将此镜送皇家学会保存,至今的巨型天文望远镜仍用牛顿式的基本结构。牛顿磨制及抛光精密光学镜面的方法,至今仍是不少工厂光学加工的主要手段。  《光学》第二篇描述了光照射到叠放的凸透镜和平面玻璃上的“牛顿环”现象的各种实验。除产生环的原因他没有涉及外,他作了现代实验所能想到的一切实验,并作了精确测量。他把干涉现象解释为光行进中的“突发”或“切合”,即周期性的时而突然“易于反射”,时而“易于透射”,他甚至测出这种等间隔的大小,如黄橙色之间有一种色光的突发间隔为1/89000英寸(即现今2854×10-10米),正好与现代波长值5710×10-10米相差一半!  《光学》第三篇是“拐折”(他认为光线被吸收)即衍射、双折射实验和他的31个疑问。这些衍射实验包括头发丝、刀片、尖劈形单缝形成的单色窄光束“光带”(今称衍射图样)等10多个实验。牛顿已经走到了重大发现的大门口却失之交臂。他的31个疑问极具启发性,说明牛顿在实验事实和物理思想成熟前并不先作绝对的肯定。牛顿在《光学》一、二篇中视光为物质流,即由光源发出的速度、大小不同的一群粒子,在双折射中他假设这些光粒子有方向性且各向异性。由于当时波动说还解释不了光的直进,他是倾向于粒子说的,但他认为粒子与波都是假定。他甚至认为以太的存在也是没有根据的。  在流体力学方面,牛顿指出流体粘性阻力与剪切率成正比,这种阻力与液体各部分之间的分离速度成正比,符合这种规律的(如、空气与水)称为牛顿流体。  在热学方面,牛顿的冷却定律为:当物体表面与周围形成温差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在声学方面,他指出声速与大气压强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他原来把声传播作为等温过程对待,后来P.S.拉普拉斯纠正为绝热过程。&  (3)牛顿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牛顿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连同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和一套初具规模的物理学方法论体系,给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给18世纪的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变革及机械唯物论思潮的发展以巨大影响。这里只简略勾画一些轮廓。  牛顿的哲学观点与他在力学上的奠基性成就是分不开的,一切自然现象他都力图力学观点加以解释,这就形成了牛顿哲学上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同时也导致了机械论的盛行。事实上,牛顿把一切化学、热、电等现象都看作“与吸引或排斥力有关的事物”。例如他最早阐述了化学亲和力,把化学置换反应描述为两种吸引作用的相互竞争;认为“通过运动或发酵而发热”;火药爆炸也是硫磺、炭等粒子相互猛烈撞击、分解、放热、膨胀的过程,等等。  这种机械观,即把一切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归为机械运动的观点,把解释机械运动问题所必需的绝对时空观、原子论、由初始条件可以决定以后任何时刻运动状态的机械决定论、事物发展的因果律等等,作为整个物理学的通用思考模式。可以认为,牛顿是开始比较完整地建立物理因果关系体系的第一人,而因果关系正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  牛顿在科学方法论上的贡献正如他在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中的贡献一样,不只是创立了某一种或两种新方法,而是形成了一套研究事物的方法论体系,提出了几条方法论原理。在牛顿《原理》一书中集中体现了以下几种科学方法:  ①实验──理论──应用的方法。牛顿在《原理》序言中说:“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去论证其他的现象。”科学史家I.B.Cohen正确地指出,牛顿“主要是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牛顿是从事实验和归纳实际材料的巨匠,也是将其理论应用于天体、流体、引力等实际问题的能手。  ②分析──综合方法。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如微分、原子观点),综合是从部分到整体(如积分,也包括天与地的综合、三条运动定律的建立等)。牛顿在《原理》中说过:“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这就是分析的方法;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因已找到,并且已经把它们定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③归纳──演绎方法。上述分析一综合法与归纳一演绎法是相互结合的。牛顿从观察和实验出发。“用归纳法去从中作出普通的结论”,即得到概念和规律,然后用演绎法推演出种种结论,再通过实验加以检验、解释和预测,这些预言的大部分都在后来得到证实。当时牛顿表述的定律他称为公理,即表明由归纳法得出的普遍结论,又可用演绎法去推演出其他结论。  ④物理──数学方法。牛顿将物理学范围中的概念和定律都“尽量用数学演出”。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只有微分定律的形式才能完全满足近代物理学家对因果性的要求,微分定律的明晰概念是牛顿最伟大的理智成就之一”。牛顿把他的书称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好说明这一点。&  牛顿的方法论原理集中表述在《原理》第三篇“哲学中的推理法则”中的四条法则中,此处不再转引。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简单性原理(法则1),因果性原理(法则2),普遍性原理(法则3),否证法原理(法则4,无反例证明者即成立)。有人还主张把牛顿在下一段话的思想称之为结构性原理:“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的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规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牛顿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体系被爱因斯坦赞为“理论物理学领域中每一工作者的纲领”。这是一个指引着一代一代科学工作者前进的开放的纲领。但牛顿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不可避免地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不彻底性,这是科学处于幼年时代的最高成就。牛顿当时只对物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作了初步系统研究,并且把时空、物质绝对化,企图把粒子说外推到一切领域(如连他自己也不能解释他所发现的“牛顿环”),这些都是他的致命伤。牛顿在看到事物的“第一原因”“不一定是机械的”时,提出了“这些事情都是这样地井井有条……是否好像有一位……无所不在的上帝”的问题,(《光学》,疑问29),并长期转到神学的“科学”研究中,费了大量精力。但是,牛顿的历史局限性和他的历史成就一样,都是启迪后人不断前进的教材。选自:《物理教师手册》打印本文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自己做星空投影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