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有一位裁判的夫人竟然是足协杯决赛裁判中层,他是不是受到了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第一个执法中超的裁判 是树人大学一位80后体育老师
9年前在武林广场他曾吹过 快报主办的首届浙江民间世界杯
本报讯 在本周末揭幕的中超联赛上,你不仅可以为杭州绿城加油,也有机会第一次看到浙江裁判执法中超——浙江树人大学公共体育部80后足球老师邢琦,成为29名执法新赛季中超的主裁判之一。 中国足球职业化后,浙江裁判陈纪一执法过甲A联赛,他说:“我一直吹到2002年挂哨,大概吹了五六十场甲A。”但自从2004年甲A改名为中超之后,顶级联赛中就没有了浙江裁判的身影,直到邢琦的出现,陈纪一评价:“邢琦刚出道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吹得不错。因为他自己一直踢球,所以对犯规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记者 徐毅 晋级 中甲优秀裁判“冲超”成功 邢琦曾经在嘉兴少体校踢球,后来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体育系。邢琦一直很喜欢踢球,有老师曾经让邢琦试试当裁判,当时他觉得当裁判不如自己踢球有意思,就没往心里去。直到有一天,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邢琦:“你踢球只能踢到35岁,但当裁判可以当到45岁。”就这样,邢琦大学时就拿到了裁判证书,2007年成了国家级裁判,2008年获得了执法乙级联赛的资格,2013年晋级中甲。 去年中甲的“金哨”、“银哨”“铜哨”和两名优秀裁判员,再加上3名考核排名前三的裁判,一共8名中甲裁判获得了今年执法中超的资格,邢琦就是两名优秀裁判员之一。名单公布之后,所有的裁判要参加考试。首先是体能考试,要连跑6个40米,每个40米的速度要在6秒2以内,再跑总距离为4000米的10个变速跑。其次是理论考试,40道题答对30道算及格,最后是看20个判罚视频,如果15个视频的判罚判断正确,才能算及格。邢琦通过了所有这些考试,获得了今年执法中超的资格。 历练 最难忘8年前把女教练罚上看台 当裁判就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邢琦说他就是靠一场场比赛锻炼出来的:“肯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教练和球员有时候会通过抗议给你施压,这些都是没法逃避的。” 邢琦2007年曾经吹过一场省里的女足比赛,当时一名女教练从比赛开始后不久就一直在抗议,后来甚至谩骂起了裁判。“当时边上一些人,都觉得我可能控制不了比赛了。当时我一直忍着,然后在我觉得该出示红牌的时候,就到场边把那个教练罚出了球场,后来比赛很顺利地完成了。省里的比赛很少会把教练罚上看台的,但我那次这样做了。我觉得那场比赛我扛下来了,吹后面的比赛时,自己处理现场情况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前两年邢琦在吹中甲,中甲比赛关注度比较高,一些球迷会骂“黑哨”,媒体也会把裁判的一个失误无限放大,邢琦说:“这些都是裁判必须承受的。我们赛后会看比赛录像,总结自己的执法。对于媒体的指责和球迷的谩骂,如果是无理的,我们看过就算了,不会往心里去,如果计较这些比赛都不用吹了。” 邢琦对于执法还有自己的心得,那就是和教练球员“斗智斗勇”:“如果教练和球员有过激行为,你必须先判断他们想要什么,是不是在有意给你施加压力,然后在做出对应的判罚,千万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感悟 没碰到过球队花钱做工作的情形 中国足球经历过打假扫黑,中国裁判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邢琦说:“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我觉得只要自己行得正,就不怕这些,我喜欢足球,也喜欢裁判这个工作,所以我最终坚持到了现在。” 在邢琦还踢球的时候,他听到过一些关于裁判的传闻:“那时候好像有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足球圈里都在传。”但邢琦自己当裁判以后,没有一次遭遇过球队的金钱收买:“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我没有一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经过那次整顿后,现在中国足球的风气好了很多,裁判的工作已经很规范了。” 邢琦透露,现在4名裁判一到比赛地,就要和两名比赛监督在一起,“除了在房间睡觉之外,大家都要在一起,出门坐车都是一起的。”接待裁判的不是主队,而是当地足协,这也是为了防止裁判照顾主队。 作为浙江高水平的裁判,邢琦还执法过快报举办的一些足球比赛,比如影响力很大的浙江民间世界杯。邢琦说:“我记得那次是2006年的第一届民间世界杯,比赛的地点是在武林广场。快报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比赛,规模做得很大。第一届还是在杭州,后来的范围扩大到全省了,我觉得对提升浙江业余足球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浙江省体坛十佳评选入围名单揭晓 本报讯 “太古可口可乐·中国体育彩票”杯2014年度浙江省体坛十佳评选于日启动,经过20多天的网络、微信公众投票,共有近20万人次参与了投票,经过紧张的统计工作,最终入围人选如下(个人奖项入围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最佳男运动员奖、最佳女运动员奖、最佳新人奖、最佳进步奖入围者:毛飞廉(游泳)、王地(武术)、叶诗文(游泳)、朱启南(射击)、伍佳慧(帆板)、李静(排球)、赵中豪(射击)、黄慧丹(体操) 最佳非奥运动员奖入围者:丁立人(国际象棋)、郭晓敏(地掷球) 最佳残疾人运动员奖入围者:李樟煜(自行车)、谭玉娇(举重) 最佳团队奖入围团队:浙江省赛艇队、浙江省射击队 最佳体育达人奖入围者:沈继群(健身舞蹈)、章大钧(骑行) 年度最具特色群众体育活动入围活动:“千里走宁海”活动、杭州国际马拉松 接下来,专家评委将开始第二轮定评,最终在3月中旬的颁奖晚会上揭晓各奖项归属。
[] [] [] []主办:浙江省体育局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足协公布的16个国际裁判有一个在杭州
  一年300多天在外的周飞说“家就像个旅馆”
  当边裁时,周飞经常面临被球员铲倒的危险。
  下月初,2016年中超联赛就将开展,未来5年80亿版权使得中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世界级球星也越来越多,裁判的关注度势必水涨船高。日前,中国足协公布了2016年国际级裁判名单,一共有16名裁判上榜。唯一一个在浙江工作的国际裁判周飞认为,中超裁判其实是个苦差事:“裁判背后付出了很多,像我周末都贡献给了足球,一年在家的时间只有四五十天,老婆都说家对我来说就像个旅馆。”
  练体能健身卡每年要花2000多元
  周飞选择做裁判有很大的偶然成分,2002年在青岛的一家足球学校踢球时,当过裁判的教练问周飞有没有想过学当裁判。“当时我觉得,学做裁判对踢球理解规则很有好处,所以就去学了。”后来周飞去了上海体院,那里有一家裁判俱乐部,上海很多高水平的裁判会去给学生们上课,周飞就这样正式进入了裁判圈。
  去年周飞成了国际裁判,以助理裁判的身份执法中超等40多场比赛。中超裁判的测试非常严格,今年春节前裁判们还进行了理论、视频和强度很大的体能测试。为了保持体能,周飞每周要进行四五次训练,包括操场上的跑步和健身房的力量训练。周飞说:“我喜欢户外锻炼,所以再冷的天我也会去绕操场跑。我还办了一张健身卡,每年的费用要2000多元。”
  不顾家3岁儿子已习惯爸爸不在身边的日子
  除了艰苦的训练,国际级裁判的“炼成”还需要忍受对家人的思念。2012年,周飞和同学一起在杭州开了家体育公司,从那时起他的生活节奏就变成周一到杭州周五回上海,因为他的老婆和儿子在上海生活。
  原本周末是家人团聚的时间,但大多数联赛都是安排在周末,如果要外出执法,周飞只能把周末的时间留给足球。“有些裁判在日历上打钩,看看自己一年有多少天在家陪伴家人,他们一般总有100多天能在家。我是根本不敢打,因为在家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我估计有四五十天就差不多了。”
  除了执法中超联赛,周飞还执法一些邀请赛,其中包括拜仁和国米的热身赛,那场比赛他当的是边裁。无论工作再忙,周飞都保持着把裁判装备放在家里的习惯,这样能“强迫”自己每次外出执法前都回趟家,和家人聚一聚。周飞3岁的儿子现在已经习惯爸爸经常不在身边的情况了,“一次在视频的时候,儿子和我说爸爸怎么老是会变没了,都不在我的身边。”说到这个场景的时候,周飞有些动情。
  &[1]&&
国际裁判|杭州|裁判
动情天津 筑梦中国 聚焦第十三届全运会浙江代表团
浙江体育代表团出色完成十三运参赛工作
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官方网站每个赛季,裁判问题都会成为焦点。本赛季也不例外,上轮联赛国安一
个好球被莫名其妙的吹罚越位,引发了对裁判的又一轮声讨。年初,
中国足协史无前例的明文规定,这个赛季不允许各俱乐部针对裁判
进行申诉,无疑是火上浇油之举。裁判本身的能力固然是个问题,
但如此的乱象丛生,与足协换乱的管理脱不开干系。[]
如今中超几乎每轮都会出现裁判错漏判现象,而如今的裁判乱象可以说是当初抽签定哨埋下的祸根,尽管这个办法遭到了国际足联专家的反对,但中国足协还是要不得已而为之。
上轮联赛,王长庆的进球被判越位。从图片中可以明显看出,传球时,国安并无球员处在越位位置。
名哨韦被指定执法曼联切尔西天王山之战。指派裁判,是国际足坛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抽签定哨”致80后嫩哨全面登场 错漏判平均每轮上涨30%让足协不敢“再抽”
2010年,在反赌打黑结束后,足协为了防止裁判制定的抽签决定裁判执法的政策。
王迪、马宁、张雷、傅明等一批80后裁判,在反赌扫黑后迅速涌入中超和中甲执法,这些“嫩哨”本身能力和经验欠缺,但在抽签政策的推动下他们拥有执法重大比赛的机会,结果是频频出错,所犯的错误也越来越业余。上轮京辽战,王长庆上半场结束前头球抢点破门,却被主裁王迪吹为越位在先进球无效。2010赛季,只有30岁的裁判马,执法的前5场比赛中三次引发争议,两次被投诉;国安与建业的比赛中,主裁张雷在比赛没有补满时间的情况下,吹响终场结束哨声,但随后又将双方队员召回场地继续比赛踢了1分钟,才又一次吹响了比赛结束的哨声,上演了一出绝世大闹剧。足协去年联赛结束后总结裁判执法时,仅“严重错漏判”(错判进球、错判点球、漏判点球等)这一项,平均每轮为0.8次,较2010年赛季的0.6次,增幅超过30%。
2011年足协承认了抽签选裁判制度的不合理性,并允诺从中超第十轮起将抽签和指派的办法相结合。但这样一来,年轻裁判或普通裁判员因为“比赛重大”的原因被替换从心理上不免受到冲击,新办法又有新问题,从今年初开始,足协开始不公示裁判抽签结果,实际上已经宣布“抽签+指派”的方式走到尽头,但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这种国际通行的指派制度仍然存在着见不得光的暗箱操作,却依旧以老问题的方式存在。
“抽签定哨”改为指派制度本身是进步 但监管缺失和裁判水平低下让足协无人可指
“抽签定哨”办法自出台时就引起不小的争议,而2011年4月当国际足联裁判部专家造访中国足协时,就曾公开反对这种方式,他们指出抽签是对指派裁判的不信任,而这种做法是对裁判员择优起用的否定。众所周知,无论是欧洲五大联赛还是世界杯和欧洲杯,几乎都用指派的方式来选择裁判。拿2008年欧洲杯为例,大赛之前欧洲足联裁判委员会指定了12名主裁判、24名助理裁判和8名第四裁判负责全部31场比赛的执法。2010-11赛季收官阶段曼联与切尔西的天王山之战,英足指定主吹世界杯决赛的英格兰名哨韦伯执法这场球,《镜报》称看到韦伯执法这场比赛,弗格森应该可以放心。
不过,欧洲的五大联赛全部是联赛联盟指定裁判,让最合适的裁判去执法比赛,其可以实施的前提是裁判的平均水平比较高,监管机制比较健全。当这样的前提摆在中国足协面前时,是一片的狼藉。目前国内优秀裁判数量有限,获得2012年度国际执法资格的国内大陆籍主裁只有7人,其中就包括马宁和王迪两位“嫩哨”。不敢去指定,中国足协也确实有几分无奈。[]
想让裁判的质量得到保证,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机制必不可少。然而遗憾的是,尽管中国足协一再表示提高裁判水平,可事实上培训机制至今还处在落后的阶段。
中国足协办过不少的裁判训练班,但投入少,关注度少,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
培训质量差:国际足联合作培训时间短次数少 内部培训就是看视频、学文本
中国足协在培养裁判方面也曾有过努力,2011年初与国际足联进行了合作签约,同年4月国际足联已经在上海为中国裁判开办了一次专业的培训班,无论是讲师还是培训器材都提供了一系列的专业培训服务。不过像这样与国际足联的合作培训最多是临阵磨枪,却无法治本,毕竟次数有限,时间短,难以从根本上让中国裁判质量有质的提升。归根结底还要从自我做起,但足协技术部主任杨新利坦言,目前的裁判培训与国际足联、亚足联在模式、形式、方法上比都有差距,主要体现在针对性不强,相对培训方法还比较传统,这种培训方法与现在裁判培养模式相比有些落后,更多的培训方法就是看视频,学文本等传统的方法。
缺乏实战训练:中超裁判监督都没当过主裁 韩国裁判每年赴欧拉练场次超赛季总和
实际上随着时代的进步,裁判需要去实践、需要大量的经验,来支撑他的阅读比赛能力和准确性,中超裁判经验匮乏到上赛季甚至出现了部分裁判监督没当过主裁判就直接监督裁判的情况。像韩国足协每年冬天都会组织裁判到欧洲进行业务培训,今年就有31名裁判在西班牙进行三周的拉练培训,马贝拉足球中心接待集训的球队都属于较高水平的球队,多是东欧顶级联赛的冠、亚军或排名靠前的队伍,热身赛的水平与锻炼价值不亚于亚洲联赛。一次培训的执法机会超过一个赛季的执法总场次,而这其中不少裁判都是今年才取得执法K联赛资格的裁判,恒大队一位人士在得知该消息后说道:“为什么中国足协不能,组织裁判也来这里拉练呢?”
没钱请不到好老师:请不起国外裁判讲师 国内裁判讲师本身都是“问题哨”
中国裁判的待遇已经提高到每场1万元人民币、助理教练和第四官员每场5000元人民币,但事实证明待遇上来后裁判的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还得靠裁判的培训机制与国际接轨。问题是中国足协下了多大本呢?足协技术部主任杨新利曾表示,要是想把全国裁判集中起来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成本比较高。国内裁判本身水平就有限,又没有钱请国外的裁判来培训,甚至培训的讲师们本身甚至都问题百出。2010年中国足协在其官网发出了中超‘中甲裁判在香河基地进行集中培训的通知,事是好事,可其中几位裁判讲师在此前的执法生涯中均是有名的“问题哨”,一位裁判更是曾被媒体爆料与陆俊之间有“深厚友谊”,不知道请问题裁判当老师有何意义?[]
中超裁判乱象丛生,申诉无门。而监管机制更是形同虚设——联赛裁判委员会本来就是足协的一个下属部门,让它来监管足协,本身就是个笑话。
2011赛季中超五大申诉
国安申诉裁判漏判手球
泰达申诉国安进球越位
未处罚裁判
实德申诉裁判漏判点球
不存在点球
鲁能申诉马宁掏11张黄牌
玩不起别玩
恒大要求肇俊哲终身禁赛
别闹了,亲
2011赛季中超,比较重要的五个申诉,全部没有成功。
足协自己的部门监管自己的裁判,结果只能是腐败。图为原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主任李冬生,在狱中接受采访。
申诉无门:2010年19次申诉成功6次争议巨大、11年零成功率、12年彻底不让申诉
根据官方统计,2010赛季前20轮中国足协就已经收到19次各俱乐部申诉,其中超过9成是对裁判的不满意。这其中陕西浐灞申诉两次成功,国安三次申诉成功,此外是对舜天的撞衫门仅处罚了当值主裁判,也就是说,19次申诉仅成功了6次。但讽刺的是。这成功的6次申诉,全都有足协迫于压力作出的妥协之嫌,而并非是让判罚更公正。尤其是足协本来做出对孙继海禁赛三场处罚,但最终解除处罚,孙继海紧接着就出现在对辽宁的比赛中,甚至围堵体育场的深圳球迷也拿次说事:“足协因为怕陕西球迷闹事,取消了孙继海的停赛,那我们也让他们看看,我们也很厉害。”
不管怎么说,2010赛季还有申诉成功的例子,而到了2011赛季几乎是申与不申都一个样,进入到2012赛季中超正式进入到申诉无门的时代,第22轮国安与辽宁的进球被判越位,国安老总高潮感到了很无助,“我们不能申诉,不能评论,不能违抗不公平给我们带来的辛酸和泪水。”当渠道都不存在时,只要有对裁判不利的言论就处罚教练与球员,这相当于霸王条款,不但无法服众,也只能愈发引起各俱乐部的抵触情绪,泰达前主帅塞尔维亚人库泽第11轮比赛后,挥舞百元大钞向当值主裁判抗议其执法不公,似乎告诉足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监管形同虚设:裁判委员会即足协下属部门 足协既当球员又当裁判
对于中超赛场上裁判管理中出现的混乱问题,作为监管部门的中国足协难辞其咎。然而就算足协有心,也无能为力,因为中超裁判委员会就是足协的下属部门,换句话说,裁判也算是足协治下的一份子,就像是老子做裁判、儿子是球员,这种既矛盾又统一的体系存在是中国特色,却注定了是毫无意义的自己监管自己,即使偶尔开出一些罚单进行整治,也是换汤不换药之举。
足协本该是“花瓶”,像主管英超的超级联盟是一个独立的组织,英格兰足总与英格兰各级联赛组织的关系是既相互独立,又密切协作,而比赛的裁判由超级联盟和职业联盟自己选定,足总可以帮助选裁判,但没有生杀大权,足总也无权干涉俱乐部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意甲也有职业联盟管理,足协只负责国家队训练和比赛事务,韩国足协只对全国足球发展提出规划,俱乐部由韩国职业足球联盟管理。当国外职业联盟和足协分开时,意味着裁判的监管来自职业联盟,这种管办分离的监管切断了监管者和裁判本身的利益链条,才能保证监管本身的公平公正。[]
裁判本身就是赛场上的管理和执法者,但假如裁判的“裁判”出了问题,混乱也就在所难免,相比起培训裁判,或许更需连培训的是裁判的“裁判”。
订阅本栏目
编辑:郑晓博 | 策划:专题组 | 撰稿:穆勒|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真不想揭黑了 但2017中超裁判选派内幕不得不曝-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真不想揭黑了 但2017中超裁判选派内幕不得不曝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10:35:41
首先声明,我们不是揭黑号,我们是情怀号,但漫漫西行路,有的事情却不得不说。 立春了,但小编热爱足球的心中却没有一点春意。 去年的中超和足协杯比赛,出了多少裁判的问题? 顾春含执法的永昌亚泰之战,黑晓虎执法的辽宁亚泰保级大战(最后读秒阶段的点球),足协杯决赛阶段的多次争议判罚。。。为什么?是中国裁判水平低?还是选派管理工作的渎职? 80亿的中超,是否应该有配套的裁判执法水平呢? 新赛季中超不到一个月就要开幕了,但是,比赛程更“难产”的是中超联赛裁判和监督的名单,你知道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现在正在博弈中,都说农村套路深,其实城市套路也不浅啊。 据悉,裁判办有意让周刚,黄烨军和范崎3位年龄已经达到45岁的裁判员继续执法2017赛季中超联赛,裁判办的依据是,早在2015年9月,国际足联就已经取消了国内裁判退役年龄不需要框定在45周岁内的限制。这三位兄弟将继续执法2017赛季。
但是,为啥2015年底到龄的王津和李俊没有继续执法2016赛季?这难道不是双重标准? 周刚,黄烨军和范崎三名裁判难道是“嫡系”? 以周刚为例,2015赛季申花主场对阵国安,周刚抵达上海后突然受伤。比赛当天黑晓虎从西安飞抵上海“救驾”。2016赛季最关键的一场保级战,石家庄永昌vs长春亚泰,周刚被指派担任裁判员,但赛前再次受伤。裁判办安排四官顾春含替补却因为一个极具争议的点球判罚而变成“闹剧”。2016赛季足协杯决赛第一回合,裁判办安排周刚执法,但周刚却因决赛前的周中在体院杯足球赛执法出现伤病而第三次缺席极为关键的场次,连续三次在关键时刻因自身伤病原因缺席执法,并且已经年满45周岁的这位周刚裁判员,居然还被“钦定”超龄服役2017赛季中超联赛! 更荒谬的是,去年底裁判办还给到龄的这几名裁判举办了退役仪式。。。 如果2016年底到龄的周刚,黄烨军和范崎的名字继续出现在2017中超联赛裁判名单上,那对2015到龄退役的王津和李俊,是否公平呢?王津和李俊不在2016赛季中超裁判名单中是否意味着,他俩无法通过裁判办组织的2016赛季各项考核呢?可别忘了,李俊还是2013赛季的“金哨”,王津是2014赛季的“银哨”,周刚仅仅是2016赛季的“铜哨”!裁判选派的标准在哪里? 小编还了解到,其实真正执行裁判选派的并不是裁判办主任刘虎,而是另外一位裁委会委员―某位中央财经大学体育部老师,今年又是全运年,多少故事交织在一起。 对于这些种种疑问和不解,裁判办是否应该给中国球迷作出一个清晰的解释,中国联赛是否需要更健康、公正和透明的监督呢? 延伸阅读:中超裁判选派摆乌龙 身在国外竟被要求回国执法
微信号:fengkeclu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协杯决赛裁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