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了如何搜到一个人的微信 要到了微信 知道他有对象就没多说 后来突然给我介绍对象 完了又把我删了 他怎么想的啊

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把联系方式告诉了对方,然后在微信上问我要照片于是便发给了他,他说我好成熟啊,还说他_百度知道
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把联系方式告诉了对方,然后在微信上问我要照片于是便发给了他,他说我好成熟啊,还说他
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把联系方式告诉了对方,然后在微信上问我要照片于是便发给了他,他说我好成熟啊,还说他跟我比起来比较像弟弟。搞得就跟我老牛吃嫩草似的!你们怎么看?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样的人最后也走不到一起,干脆朋友也别做了,说点话都堵得慌
您可以问他几岁了?要求他把自己的照片发给您。观察后再答复他。
他比我大三岁,照片看过了感觉不怎么成熟稳重
能怎么看,这是人家正常反应,有可能是故意这样,不想跟你谈,有可能是发自内心觉得,这是他的性格,你喜欢就再了解了解,不喜欢就不理。
感觉不好,就不要谈了,别憋屈自己。如果对方本性不坏,单是嘴巴笨,那就继续发展下。人无完人。
那男的真蠢了
其他7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新闻热线:&&投稿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情感:微信交友千里相见我一心待嫁期待美好姻缘他却给了我意外的结局
网-兰州晨报
微信交友千里相见我一心待嫁,期待美好姻缘他却给了我意外的结局
  受访人:晓璨(化名)女26岁
  采访人:荆雯本报记者
  采访时间: 1月20日
  采访方式:QQ
  大老远从四川来到甘肃,也许这就是老天的安排
  主动找你聊天有点唐突,可是现在的我确实很迷茫。我是四川人,我也没想到会大老远从四川来到甘肃,也许这就是老天的安排。
  我21岁时,家里亲戚给我介绍了一门亲事。我们那边都是亲戚间互相介绍对象。当时年龄小,家里做主,我就早早嫁人了。婚后我们有了一个女儿。自从我生完孩子以后,婆家就让我在家带孩子。他家条件好,不需要我挣钱养家。自从有了女儿以后,我们的夫妻关系就渐渐变了,时不时会因为一些小事吵架,严重时还经常打架。最重要的是,他家经济条件好,而我娘家条件一般,他家人的做法总让我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各种矛盾夹杂在一起,我们最终还是离婚了。女儿由他家抚养。也许是对婚姻惧怕了,离婚后这几年我一直单身,不敢再涉足感情的事。
  总之,这一切都过去了,我想跟你说的是我现在的困惑。我和嘉轩(化名)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他比我大2岁,未婚。
  刚开始我朋友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我的联系方式给了嘉轩,他加我微信好几次,我都没有通过验证。后来,是在我朋友的劝说下,我才勉强加了他。刚跟你说过了,原因是我心里实在不想涉足感情,怕了。后来,我和嘉轩有一句没一句地在网上聊天,渐渐熟悉了,我们竟然找到了彼此的共同点。我从小是我爸妈抱养的,而嘉轩也是他妈抱养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我们彼此感觉同病相怜,话题也渐渐多了起来。
  之前我一直在四川工作,嘉轩和我在网上聊了几个月。也许是彼此感觉时机成熟了,嘉轩就千里迢迢从甘肃到四川看我。见面后,我们感觉都还不错,准确说应该是不反感。因为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我更看重两个人性情相投,只要人合适,其他都可以磨合。就这样,我和嘉轩就顺理成章地走在了一起。恋爱就是奔着结婚去的,我们都年龄不小了,尤其是我背负着父母的嘱托,也想尽早让自己有个归宿。
  嘉轩希望我来甘肃和他家人见个面。我当时来甘肃也是想,如果合适,就和嘉轩把婚事办了。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嘉轩家人对我挺好的,我也很喜欢他的家人!因为我和嘉轩在家庭方面的共识比较多。我们曾说过,只要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就要尽量对各自家人好,因为我和他有着同样的命运。
  刚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我确实有点不适应。那时候,嘉轩经常在家陪我。慢慢地,我也就习惯了这边的生活。来甘肃半个月后,嘉轩的家人就帮我找了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我想一边上班适应这里的生活,一边做结婚的准备。刚上班两个来月,远在四川的父亲突然旧疾发作,嘉轩就陪我回了四川。
  如果借钱结婚就不结了,我不想婚后还账过日子
  回到四川我们家,父亲病情刚好转一些,父母就和嘉轩谈起我们的婚事。嘉轩跟我父母说,他家准备今年春节给我们两个人办婚礼,到时候啥都准备得体体面面的。嘉轩这个人就有一个优点&&嘴好。他特别会说话,我总是跟他开玩笑,说他太会哄人。当时他这些话把我父母哄得开开心心的,我父母都为女儿找到好归宿而感到欣慰。
  半个月后,父亲的病情稳定了,我的心也就放下了,我满怀希望跟着嘉轩一起回到了甘肃。可一回来,我才发现,事情远不像嘉轩说的那么简单。太多经过就不多说了,总之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字&&钱。嘉轩回到兰州换了一份工作,我一回来,本想去之前打工的服装店继续上班,可老板说生意不好,暂时不需要人了。我因为路盲,对这里不熟悉,暂时就没有再找工作。平时我就跟嘉轩妈,还有嘉轩姐在家里待着。渐渐地我才看清楚听明白,在嘉轩家,一切都是那么现实。每日,我听到最多的就是&&钱,这也需要钱,那也需要钱。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没有上班,他们说者无心,我听者有意,总感觉他们是说给我听的。可是,尽管我没有工作,可我每个月也给嘉轩妈交生活费啊!嘉轩倒是对我不错,经常给我一些零用钱,听到我偶有抱怨,还总宽慰我。
  我想他们说什么我就当耳旁风,可是有件事却让我心里耿耿于怀,不能装作听不见。之前的一切都说得头头是道,可自从我和嘉轩从四川回来,他家人就希望我和嘉轩把证领了,什么婚礼办得体体面面的之类的话绝口不提。后来我才知道,如果我们要办婚礼,所有需要用的钱都得靠借。知道这件事后,我说:&如果借钱结婚就不结了,我不想婚后还账过日子。&
  我真没想到,满怀希望奔着新生活而来,我现在竟然进退两难。嘉轩现在连个稳定的生活都不能给我,我真的有点拿不定主意了。我跟闺蜜们说了我的情况,她们都叫我慎重考虑,说我错了一次,绝不能再错了。现在还没结婚,都这种情况,也许以后结了婚情况会更糟。
  闺蜜的话说得有道理,可如果真的就这样放弃了,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毕竟这大半年时间,我付出了真实的感情。就在这段时间,我天天在家里呆着,出门也没地方可去,没事就拿着手机上网。闲来无事,我就和一个网友在网上聊了起来。其实,我就是心里憋闷,不知道该怎么做,在网上相互说着各自的故事,互相安慰。
  说自己没有女朋友,还一再要求约见陌生女网友
  听了我的故事,这个网友,就叫他阿华吧。阿华说,不知道我男友是何方神圣,竟然能有这般魅力,让我不远千里随他而来。他的判断是,嘉轩不够爱我,否则他一个男人不会让我一个女子陷入如此尴尬的局面。阿华也是好心,他说有一个办法一试便知,留与不留自有结果。
  阿华用一个微信加了嘉轩,当然是以女孩身份加的。事后,阿华让我看了他与嘉轩的聊天记录。我真的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阿华几次问嘉轩有没有女朋友,嘉轩都矢口否认。他没有女朋友,那我又算什么呢?我不远千里来到他家又是干什么呢?他这是置我于何地?更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嘉轩竟然还几次约阿华出去见面。说自己没有女朋友,还一再要求约见陌生女网友,他这是想干什么呢?
  阿华早就提醒过我,说如果他试探出我男朋友不够爱我,让我千万做好心理准备,结果好坏都别责怪他。我本来就对是否留在嘉轩身边徘徊不定,没想到又平添了这桩烦恼,让我心里越发不知何去何从。
  嘉轩平时对我都挺好的,有时候我们吵架,都是他主动跟我道歉,我一直觉得他对我还是很不错的,可人心难测,难道是我太天真,没有看到他的另一面?
  现在,一方面是我父母的殷切希望,盼着女儿早点成婚,他们也好放心;另一方面,嘉轩和他家根本没钱,要想结婚,就得借钱,我真不想婚后过上背债的日子,这桩事彻底击垮了我的底线,除了没钱,现在我连嘉轩究竟是不是真的爱我都不能确定。既没有钱,又没有感情,你说我该如何是好,我越发迷茫了。
  今天,躺着病榻上的父亲来电话,询问我的婚期,嘱咐我别性子急,有事好好说,盼着我春节能结婚。听了父亲的话,我心里一阵酸楚,这婚姻大事都是命运的安排,哪里是我想怎样就能怎样啊!我倒是心心念念盼着和嘉轩有个结果,谁知道如今搞成现在这副局面。我无心试探他,只是试探他的结果,连我自己都无法接受,我觉得我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跟你聊聊以后,我心里不再那么堵了,我准备订车票了,早点回到父母身边过年。临走了,心里还是有些许放不下,难道这段感情就这样白白付出了嘛!
  记者的话:
  进退两难怕是因为&进&得太快。仅凭网上聊天,恐会识人不明。不过话说回来,不千里迢迢来这一遭,也很难透彻了解一个人以及他的家庭。没钱更没情,这样的人倒真是不嫁也罢!既然如此,也无需流连,早结束,早开始。
  话说想嫁个好男人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错,但把人生的幸福寄托在嫁人上,往往事与愿违。
  要知道爱情难以把控,人心更难永恒,还是自强自立更靠谱。这样的女性也更容易得到男性的青睐,就像那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提供新闻线索关注民声315微信公众号。
甘肃日报微信
每日甘肃微博
每日甘肃微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记者从1月18日举行的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获悉,我省将建立“3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坚决防止和纠正弄虚作假,确保真扶贫、真脱贫
甘肃市州新闻精选
Copyright &
Gansu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推荐信息:行业新闻频道
您的位置: &  &  & 正文
■按:作为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春节自然免不了有许多习俗,例如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吃饺子、贴春联等。《》然而也有许多民俗被人们渐渐淡忘了。记得小时候,家乡每年正月十五都有灯展,跟着家里的大人,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灯,是过年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可是后来灯展渐渐不办了,元宵节再也没有了当年那种热闹的感觉。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古人过年都有哪些风俗,和现在的我们有多少异同吧。
by 墨客与风
────────────
────────────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
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来自haohaoyun.com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网站haohaoyun.com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武林旧事》:『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馀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明代黎淳有《爆竹》诗:『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所咏的是『升天雷』,北方称为『二踢脚』。推荐http://www.haohaoyun.com/
火药的发明,本是为和平生活用的,后来用于战争,乃是人类的不幸;用于侵略战争,更是人类的大不幸。
────────────
明 拜年送名片
────────────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
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阅读haohaoyun.com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
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
唐 饰梅花妆
────────────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
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
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名目。其实,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
────────────
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
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五辛盘又称春盘。
《摭遗》载:『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春盘馈贶。』《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
────────────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观者如市。』
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
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
────────────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
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
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成为元宵诗经典之作。
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
────────────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
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宋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云云。既说是里俗,可知是杨万里家乡江西吉州地方的风俗:也即南方养蚕地区的风俗。
────────────
明 走百病上城头
────────────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
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
────────────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
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好谜者更组织有谜社。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
清家震涛有《打灯谜》诗云:『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
────────────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
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霏雪录》:『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
元赵孟頫有《结羊肠》诗:『十六初过上元节,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中心自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
清 走百病摸门钉
────────────
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
但愿来年生贵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清《月日纪古》卷一:『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名辟人香。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门钉,中者兆吉宜子。』
正月十六日走百病,盖妇女藉此节日可以走较远的地方,实为一种健身活动。而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
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长袖走桥迟。前门钉子争来摸,今年宜男定是谁 』
────────────
────────────
年年晦日送穷神,柳车草船载出门。
沥酒再拜早离去,老穷方走新穷临。
送穷之俗,自汉已有之。西汉扬雄有《逐贫赋》。据《金谷园记》云:『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衣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
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之。祝送穷神,永不回来。
至唐仍有此俗。韩愈有《送穷父》文;姚合有《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
────────────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
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
《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
宋梅尧臣有《春社》诗云:『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
────────────
────────────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见画中题诗。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
────────────
古人采莲携鼓游,今朝杂花插满头。
相随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忧愁。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
《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
又《天禄积馀》载:秦代在这天携鼓到郊外游玩,朝出暮归,名为迎富。南宋魏了翁有《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诗云:『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
周(郑国) 踏青
────────────
溱洧河畔钟鼓交,踏青游人乐陶陶。
红男绿女佩香草,两情相悦赠芍药。
《诗经·郑风》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说:一对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边上去看集会,他们相互逗笑,并赠送芍药。
高亨《诗经今注》说:『郑国风俗,每逢春季的一个节日(旧说是夏历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在溱洧二河的边上,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来游玩。这首诗正是叙写这个集会。』实际上,郑国的上巳节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情人节。后来才移到七月七日。
────────────
────────────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紅。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晋书》载: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为盛行。如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诗句,可见当时踏青之风。
宋代在清明时踏青,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即描述清明踏青春游情景。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月令广义》说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闽粤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则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见青。
────────────
唐 内宴冷餐
────────────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
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唐张籍《寒食内宴》:『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来由。』
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
宋 担酒上坟
────────────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
────────────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
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明翟佑《四时宜忌》:『《荆楚记》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时有斗百草之戏,亦祖此耳。』高启《斗草》诗:『摘拾遍丛丛,铺茵曲槛东。众家谁得?胜独有并红。』
────────────
────────────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按:传说介子推于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
唐王建《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但看垅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
五代 荡秋千
────────────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
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又为打球、秋千之戏。』
注:《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战,以习轻戏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
唐王建《秋千词》:『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足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自前明以来,此风久革,不复有半仙之戏矣。』
────────────
────────────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齐民要术》:『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梦粱录》:『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后来妇女也将柳条戴在头上,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诗人杨韫华有《山塘棹歌·插柳枝》:『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
《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今盖师其遗意也。』
────────────
────────────
佛光普照遍长安,吃斋诵经建寺庵。
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
相传夏历四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佛寺常于此日诵经,以各香浸水灌洗释迦之太子诞生像;纪念佛之诞生,称为浴佛节。唐代佛教信仰极盛,长安善男信女多于此日施舍。此风迄宋明依然。
《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
《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
────────────
宋 挂五彩线
────────────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
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周处《风土记》谓:『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楝叶插头,五采系臂,谓为长命缕。』
宋人余靖《端午日即事》诗:『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所谓五兵:弓、矛、戟、剑、戈;代表战乱,系朱丝避之。后剪采为小虎,粘艾叶戴之镇邪恶。《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
宋 染红指甲
────────────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
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词之七》:『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斜簪茉莉作幡胜,鬓影过处绕香风。』
────────────
明 饮菖蒲酒
────────────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唐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话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可证唐代已饮菖蒲酒。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寿。
明代诗人瞿佑有《菖蒲酒》诗云:『采得灵根傍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金刀细切传纤手,玉 轻浮送异香。厨荐鲥鱼冰作鲙,盘供角黍蔗为浆。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入醉乡。』
────────────
────────────
终南进士舞龙泉,端午时节壁上悬。
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鬼魅扰人间。
《事物纪原》中说:唐明皇梦小鬼喧扰,有大鬼捉小鬼食之。问为谁,对曰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誓除天下虚耗妖孽。明皇乃召吴道子画钟馗像供之。后民间亦多供奉。
清李福有《钟馗图》诗:『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蒲碧座悬图。仗君扫荡幺么枝,免使人间鬼画符。』即描写在端午时供钟馗事。
《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
金 晒书翻经
────────────
三伏朝爽晒书篇,庵院翻经结善缘。
近事信女乐相助,愿修来世福寿全。
《尔雅翼》卷二:『荆楚之俗,七月,曝经书及衣裳,以为卷轴久则有白鱼。』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
《燕京岁时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清潘弈隽有《六月六日晒书诗》。
────────────
唐 蛛丝乞巧
────────────
七夕织女赐新妆,挑来蛛丝盒中藏。
明朝结成玲珑网,试比阿谁称巧娘。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指一种小蜘蛛。
唐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也写过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宋代《东京梦华录》:『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
宋 穿针比巧
────────────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钩。
年年闺阁乞织女,男儿何曾求牵牛。
周处《风土记》云:『七月七日,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即牵牛也)织女。』
唐诗人祖咏《七夕乞巧》诗云:『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穿针乞巧者,或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为巧。
《醉翁谈录》:『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
────────────
────────────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
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扬州画舫录》:『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元夕,谓之盂兰盆会。盖江南中元节,每多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
《燕京岁时记》:『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
清蒋有尨《西湖竹枝词·放湖灯》诗。湖灯,即在小板上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中点蜡烛,又称『水旱灯』。传说水上放灯是为亡魂引路;与上元在陆上张灯有别。
────────────
辽 屠狗狩猎
────────────
选屠白狗埋帐沟,牵鹰出猎起鸣驺。
忽见御帽簪红叶,方知今日是立秋。
《辽史·礼志》:『八月八日,辽俗屠白狗于寝帐前七步瘗之,露其喙。后七日,中央移寝帐于其上。』
《析津志》:『立秋日,张乐,大宴,名压节序,上簪红叶于帽。』立秋日,汉人也有簪叶之风,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扑插鬓边。』
────────────
────────────
妆楼鸾镜拜月明,再乞嫦娥驻美容。
蛾眉新月今相似,如水流年叹无情。
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常浩《赠卢夫人》:『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
中唐大历才子吉中孚之夫人张氏有《拜新月》之诗:『拜新月,拜月汝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看来,拜新月应是年轻妇女的事。
────────────
────────────
社鼓敲时聚庭槐,神盘分肉巧安排。
今番喜庆丰年景,醉倒翁媪笑颜开。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是为秋社。陆游有《秋社》诗云:『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书固忌作闲终日,酒为治聋醉一杯。记取镜湖无限景,苹花零落蓼花开。』
《社肉》诗云:『社日取社猪,燔炙香满村。饥鸦集街树,老巫立庙门。虽无牲牢盛,古礼亦略存。醉归怀馀肉,沾遗遍诸孙。』描写了秋社的热闹场面和老人的心情。
────────────
清 供兔儿爷
────────────
玉轮清光照庭阶,剪纸圆满桌上贴。
瓜果月饼为供品,烧香罗拜兔儿爷。
中秋祭月、供月光纸的风俗,在明代已然盛行。见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清代更供兔神,《燕京岁时记》:『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
清诗人张朝墉《燕京岁时杂咏》云:『蟾宫桂殿净无尘,剪纸团如月满轮。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兔儿神或兔儿爷,用泥制成,身披袍甲,头戴战盔,背插小旗,手执长棒,五彩涂画,装以金银,吸引儿童喜爱。
────────────
────────────
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
夜凉未嫌罗衫薄,路远只恨绣裙长。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
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
晋 饮菊花酒
────────────
九月采菊酿酒香,来年开坛又重阳。
畅饮何必陶隐士,难得佳节入醉乡。
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称『重阳』。汉代已有重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风俗。饮菊花酒的时代,一般认为是从晋代陶渊明赏菊饮酒而来的。
南朝檀道鸾《续晋阳秋》载:某年重阳,陶渊明在家中东篱下弹琴赏菊时,忽然想要饮酒,恰好有一白衣使者挑担前来送酒,于是立即畅饮,并写下名诗《九日闲居》。晋代干宝《搜神记》中还记载酿造菊花酒的方法。
────────────
────────────
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
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
江南至腊八日,家家舂米。因腊月米较坚实,舂时可少损耗。南宋范成大有《冬舂行》诗云:『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群呼步碓满门庭,运杵成风雷动地。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篱耀日雪生光。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常生香……』
────────────
────────────
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
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苏轼有《馈岁》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
────────────
塾中先生不甘贫,书写春联卖斯文。
当众挥毫显身手,自夸笔力胜右军。
据《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
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联语则不限写于桃符,而多贴于楹柱,称为『楹联』;且用粉红笺写出,称为『春贴纸』。
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观。』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才使『桃符』改称并真正成为『春联』。
清代《燕京岁时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腊月间,私塾先生写春联卖,乃是常见的事。
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春联》中说:『学书儿童弄笔勤,春联幅幅卖斯文。人来问价增三倍,不使鹅群笼右军。』连上学儿童也来卖春联了。
────────────
────────────
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
信士弟子熬粥夜,念佛声声结善缘。
约在南北朝时,我国民间受佛教寺院腊月初八吃『七宝五味粥』的影响,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
《东京梦华录》中说:十二月初八日,请寺僧送七宝五味于门徒饮,谓之腊八粥。《扬州风土小记》载:腊月八日前,寺院和尚聚数十黄衣,沿门托钵而乞米,名曰『乞腊八米』。
清代的腊八粥制作更为精美,如《燕京岁时记》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天津民俗,腊月初八日,作佛会,亦舍豆。善男信女先于夜间捻豆做粥。每捻一豆,念佛一声,曰结缘豆,粥熟,则施腊八粥于行人。
────────────
────────────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认为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打报告的事,在晋代早已有之。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
《东京梦华录》:『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
后来祭灶移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称『小年』。
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在灶王像前供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然后将旧像焚之,谓之送灶;除夕又买新灶王画像供上,谓之迎灶。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风习,故祭灶仅限男子。
────────────
────────────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
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令小儿尝。
在祭灶时,用饴糖涂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古代的饴糖,或称胶牙饧,或称灶糖,又称关东糖。入腊之后,街市便有卖用麦糖制成的糖瓜、糖葫芦、糖元宝、芝麻糖、蓼花等。清文人厉鹗有《胶牙饧》诗:『节物关人意,残年一碟添。蓼花分点缀,粉茧共粘。』
────────────
────────────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
敲竹歌噪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
《清嘉录》载:『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
清诗人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跳灶神》云:『又是残冬急景催,街头财马店齐开。灶神人媚将人媚,毕竟钱从囊底来。』人们要『跳灶王』主要是讨好灶神,保佑来年赐福。
────────────
────────────
春前五日夜初更,排门燃火如昼晴。
儿孙围坐鸡犬忙,迎得来岁好收成。
江南水乡在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家家烧火盆。南宋范成大《烧火盆》诗云:『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大家薪乾胜豆秸,小家带叶烧生柴。青烟满城天半白,栖鸟惊啼飞磔格。儿孙围坐犬鸡忙,邻曲欢笑遥相望。黄宫气应才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将迎阳艳作好春,正要火盆坐暖热。』
────────────
────────────
腊月廿五天正寒,长竿燃炬照南田。
侬家今夜火最旺,定知来年多稻蚕。
南宋范成大《照田蚕行》云:『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馀难同;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苎麻无节菜无虫。』
姜夔诗《自石湖归苕溪》云:『桑间篝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
────────────
驱傩吹笛又击鼓,瘦鬼涂面赤双足。
桃弧射矢茅鞭打,鼠窜引得众欢呼。
『驱傩』是古代驱除疫鬼的仪式,多在腊月举行。唐王建《宫词》:『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昼,沉香火底坐吹笙。』描写了仪式的场面。
孟郊的《弦歌行》:『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衫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描写了傩的形状和人们驱傩的欢乐情绪。
────────────
────────────
夫君远宦盼回程,跪拜灶前点香灯。
怀中抱镜藏门候,闻人初言细品评。
《月令萃编》载:『元旦之夕,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勺于水,虔礼拜祝。拨勺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
又《琅环记》载:『先觅一古镜,锦囊盛之,独向神灶,勿令人见,双手捧镜,诵咒七遍,出听人言,以定吉凶。』
唐王建《镜听词》云:『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嗟嗟嚓嚓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卷帷上床喜不定,与郎裁衣失翻正。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
────────────
宋 儿童卖痴呆
────────────
除夕悦民夜禁开,儿童结队提灯来。
沿街穿巷呼贱价,赚取翁媪买痴呆。
南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买。……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
────────────
除夕黎明打粪堆,一任灰尘满院飞。
但求万事如吾愿,定放汝向彭泽归。
《録异记》云:有商人区明(《搜神记》作欧阳明) 者,过彭泽湖,有车马出,自称青湖君,要明过家,厚礼之。问何所须 有人教明:『但乞如愿 』及问,以此言答。青湖君甚惜如愿,不得已许之,乃其婢也。青湖君语明曰:『君领取至家,如要物,但就如愿,所须皆得。』自尔商人或有所求,如愿并为即得。数年遂大富。后至正旦,如愿起晚,商人以杖打之,如愿 (以头钻) 走入粪中,渐没失所。商人以杖打粪扫,唤如愿,竟不还也。今北人,正月十五 (正旦) 夜,立于粪扫边,令人执杖打粪堆云云,以答假痛,又以细绳系偶人,投粪扫中,云令如愿,意者亦为如愿故事耳。
《荆楚岁时记》云:元日『又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扫上,云令如愿。』南宋范成大《打灰堆词》云在元旦黎明前打灰堆:『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如愿。』
────────────
────────────
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传到草民小茅舍,也请将军佑吉祥。
东汉应劭《风俗通》中引《黄帝书》云:上古有神荼郁垒二兄弟,居度朔山。山有一桃树,树荫如盖。每天他们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有恶鬼为害人间,便缚之喂虎。故家家户户于春节户悬『桃符』。
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西游记》中便有唐王作恶梦,要秦琼、尉迟恭守宫门的故事。
明代《万历嘉兴府志》:『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
────────────
钟打五更又一年,儿孙长高开笑颜。
分食枣糕与橘荔,更喜遍赐压岁钱。
《燕京岁时记》:『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取谶于吉利,为新年休征。』一说:『压岁钱』本为『压祟钱』,贻小儿免受祟之害也。
────────────
唐 新妇不跪
────────────
并蒂莲花两相偎,红毡展地迎亲回。
新妇不拜新郎拜,感谢天公为良媒。
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之风俗。最明显的形象证明,即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二窟 (又有记为四七三窟者) 晚唐的《婚礼图》,『礼堂』用步幛遮之,新娘立右,新郎跪左;新郎旁一人司仪。宴席设在对面一大棚之内,长案陈列美食,来贺男女嘉宾分两侧而坐。
据《寄园寄所寄》引《渤海国记》云:『古者男女皆跪,男跪尚左手,女跪尚右手,以此为例。自唐武后尊妇人,始易令拜而不屈膝。』
────────────
清 展示嫁妆
────────────
婚礼前夕显嫁妆,衣箱镜奁付杠房。
双抬单顶沿街过,羡煞蓬门绮罗香。
北京婚礼之前,展示嫁妆。较富裕人家,雇杠房由双人抬箱笼等物,多者可十抬至数十抬,以显豪富。一般人家送嫁妆,则雇用一人扛之,因低头承扛箱瓶、镜奁等物,北京方言称为『窝脖儿』。
袁枚《嫁妆词》云:『东家嫁女儿,珠翠盈千箱;道路多侧目,门阁生辉光。……西家嫁女儿,荆苕与布裙;奴婢嗤其陋,戚里嫌其贫。』
────────────
────────────
跋山涉水轻别离,天涯芳草亦萋迷。
只因登程常折柳,桥畔岸边皆秃枝。
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隋末无名氏《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此为较早之思行人而折柳之诗。
唐王之涣《送别》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韩翃《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敦煌出土唐代民间曲子抄本《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最初因相思而咏柳,后来送别时折柳以示相思。
王翰《凉州词之二》:『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折杨柳〉者,乃胡笳与笛之曲目名也。其取名折杨柳,当与离人相思有关。
────────────
────────────
国殷民富夸盛唐,豪门出行步障长。
可怜明皇幸蜀路,难遮风雨任凄凉。
晋代即有步障,贵族富家出门要用步障遮住路的两侧,尤其内眷不欲路人看见。《晋书》:『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 ;石祟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唐代贵家妇女出门,仍用步障;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多处壁画中有步障出现。但更多的不是长形固定步障;而是方形活动步障,以横梁展障,梁中间接一竖杖,由男役持之,可以随人移动。妇女下车,即用步障遮之。
────────────
────────────
银针碧螺漫自夸,玉壶沏煮胜紫砂。
夏至日长行人少,担歇柳荫闲斗茶。
陆羽《茶经》引晋代《广陵耆老传》云:『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茗不减。』所谓茗,即茶水;这老妪是最早的茶水小贩形象。后来虽发展有茶棚、茶馆、茶楼,而小茶贩仍然存在。
范祖述《杭俗遗风》:『杭州有茶司一行,最为便当:每担一副,有锡壶两张,其杯箸、调羹、瓢托、茶盅、茶船、茶碗……无不足用。』
《梦粱录》:『在五间楼前大街坐铺中瓦前,有带三朵花点茶婆婆,敲响盏,掇头儿拍板,大街游玩人们看了,无不哂笑。』
桥道坊巷,『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至三更后,方有提瓶卖茶。冬闲,担架子卖茶、馓子,葱茶始过。公私营干,深夜方归故也。』『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宋人有《斗茶图》,描绘茶贩间比美茶的活动。
────────────
────────────
鼗鼓街头摇丁东,无须竭力叫卖声。
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
《货郎担图》在宋人绘画中有数幅。《清明上河图》中即有两架货郎担子;金代有《乾坤一担图》明代也有《货郎担》。
《梦粱录》中所记挑担卖物者种类甚多:『并挑担卖油,卖油苕、扫帚……瓜、茄、菜蔬等物。』属生菜类;『又有铙子、木梳……与各色麻线、鞋面、领子、脚带、粉心、合粉、胭脂等物。』属小百货类;『又有挑担抬盘架,买卖江鱼、石首……河蟹、河虾、田鸡等物。』属水产品类;以及卖熟食、花草、糖果、玩具等,都有挑贩,『并于小街后巷叫卖。』一般称货郎担,主要指卖小百货之货郎。
────────────
清 拉车卖酒
────────────
蒸出佳酿入酒海,驱车赶到围场来。
曲香何惧鲸饮量,醉倒猎手卧虎台。
用车载酒在街市卖,唐代已有之。杜甫《饮中八仙歌》:『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这种车就是运酒或卖酒的车。
宋代挑酒桶卖酒,见于《水浒传》中。清代烧锅造酒,多用大型容器贮存;如用高丽纸裱糊大竹篓,涂以猪血,一般为酒篓;可容酒百斤以上者,名为酒海。以车载酒海售酒,多在人数众多场所,如庙会、围场等处。
承德离宫藏有清代『长白山老满洲京旗驻防热河兴隆阿』所绘之《围场风俗图》,其中即有大车载酒海售酒之情形。
────────────
唐 骑驴打球
────────────
吐番马球号波罗,传入大唐靡中国。
民间亦好击鞠乐,无奈马少骑驴多。
马球藏语称波罗。在唐初传入长安后,即为皇帝和贵族们所喜好。盛行情况可见《封氏闻见记》。尤其到唐玄宗时,打马球风气大盛。波罗球大如拳头,用坚韧木料制成,内部挖空,外面涂色或装饰。故又称『朱球、画球、彩球、七宝球』等。球杖长数尺,击球一端呈弯月形。球场宽阔平坦,两端各有球门,两队球手骑马入场,打入球门为胜得一筹,将筹插在球门上。当时也有在大街上打球者,也有骑驴打球者。
如《逸史》载:李林甫『年二十,尚未读书。在东都,好游猎打球,驰逐鹰狗,每天城外槐坛下,骑驴击球,略无休日。既惫舍驴,以两手返据地歇。』后来也有步行打球者,如王建《宫词》:『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近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
────────────
孟贲古冶两相搏,强者角抵在必得。
今番对阵显身手,他日三军勇报国。
我国古代角觝最早进入宫廷,《礼记·月令》:『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在秦汉时的角觝不作为体育项目,而归于百戏一类。
唐《因话录》载:『文宗将有事南郊,礼前,有司进相扑人。上曰:我方清斋,岂合观此事!左右曰:旧例皆有,已在门外祗候。』可见唐代相扑久已有之。巴黎藏敦煌唐代写经上画有两个赤身着犊鼻裤者相扑的形象,可为形象佐证。
宋代《东京梦华录》及《梦粱录》载:宋代宫廷御用之相扑手,乃御前卫队左右军士,名为『内等子』。市井职业相扑手,则皆有名号。胜者受赏物品有:旗帐、银杯、彩缎、锦袄、官会(钞票)、马匹等;『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亦有以相扑设擂,如《水浒传》中所描写者。故我国职业相扑,要早于日本(十六世纪日本出现职业相扑)。
北宋还有『小儿相扑、乔相扑』。更有早于全世界者,南宋景定年间()临安有著名的女相扑手,《梦粱录》记载了她们的名字: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相扑始于日本之说,并不正确。因为角力、相扑之类,欧亚许多民族都有,例如蒙古、伊朗、土耳其等,只是规矩有所差异而已。
────────────
────────────
一脚踢出天边月,两肩擎起海中星。
何叹国足英雄少,当知高手在圆情。
我国古代称踢球为『蹴鞠』,《战国策·齐策》中说临淄富实,『民间无不吹竽鼓瑟、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汉书·霍去病传》注:『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蹴蹋而戏也。』《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二分以左右朋,以角胜负。』
据《蹴鞠图谱》载无球门踢法:一人或几个人踢称打鞠;二人对踢称白打;三人以上称场户。宋代更重无球门踢球,钱选绘《宋太祖蹴鞠图》,《水浒传》中描写宋徽宗赵佶好踢球可证。当时有许多球社,称『齐云社』、『圆社』;称踢球者为『圆情的』。
《蹴鞠谱》中还介绍十种踢法:『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有人或争足球源于中国,正如火药、造纸印刷,如今言之,底气已不甚足矣。
────────────
────────────
城间小儿喜捶丸,一棒横击落青毡。
纵令相隔云山路,曲折轻巧入窝圆。
《朴通事谚解》中有关于元代大都民俗中『捶丸』的记载:『用有柄木勺接球,相连不绝,方言谓之球棒。球用木为之,或用玛瑙,大如鸡卵。』(也有皮球的记载) 其场地『掘地如碗,名窝儿。或隔殿阁而作窝,或于阶上作窝,或于平地作窝。人打球儿,先掘一窝儿,后将球儿打入窝内。』盛球棒的器具,称为『提揽』,筐上有圆圈,用手提携。在宋代绘画有小儿《蕉阴捶丸图》;成人亦有捶丸活动,《续夷坚志》,[京娘墓]:『他日寒食,元老为友招,击丸于园西隙地。』最早系用小木棒击球。
可能至元代有所改变。按捶丸的形制,就是高尔夫球之祖源。而《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没有高尔夫球起源记载,只说最早1457年 (明代)苏格兰禁止高尔夫球。
────────────
────────────
巧糊彩画飞蹁跹,乘风起舞绿杨天。
影驰碧空飘双带,又送红灯到上边。
《朝野佥载》:『鲁般者,尝作木鸢乘之而飞。』元代诗人谢宗可《纸鸢》:『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
清代诗人描写放风筝:『槐榆舒绿柳含青,阵阵东风拂面生。最是儿童行乐事,置身檐瓦放风筝。』『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北京称风筝为『鹞子』;缚竹笛于风筝背上,因风播响,称为『鹞鞭』。据说初春的风,由下往上刮,过清明风则不稳;故易吹落。
────────────
────────────
冰上乐兮鞭陀罗,随风旋转呼如何。
貂帽锦靴小阿哥,明年跃马金盘陀。
陀罗,又作陀螺,《通俗编》:『陀罗者,木制,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卓于地,急掣其鞭则转,顶光旋旋,影如不动也。』北方正月,天气正寒,儿童多在冰上打陀罗,俗称『冰嘎』。
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打陀罗》:『清明佳节柳条拖,放学儿郎手折多。早送爷娘上坟去,好寻闲处打陀罗。』此指在平地打陀罗也。
────────────
────────────
六白六黑十二棋,双方相争博一局。
只缘获筹心欢悦,废寝忘食仍嗜迷。
六博在汉代流行。出土汉俑即有二人对坐六博者。鲍宏《博经》:『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掷头,谓之琼。』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间横一空间为水,放鱼两枚。博时先掷采,后行棋。棋到水处则食鱼,食一鱼得二筹。更多具体玩法,已失传。
────────────
宋 瓦子内说书
────────────
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说话者谓之舌辩,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且小说名:「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发发踪参之事,有谭谈子……等;谈论古今,如水之流。谈经者,谓演说佛书。又有说诨经者,……讲史书者,谓讲说《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
所谓『四家数』即对曲艺说话的分类:小说、讲史、谈经、诨话。银字儿指演出前先吹银字管乐而得名。烟粉指烟花、爱情故事;灵怪指神鬼故事;说诨经指滑稽说唱。
────────────
────────────
丰年高跷扮秧歌,水浒英雄摹演多。
文武两班分丑俊,挥扇敲鼓打手锣。
清代高跷,俗称秧歌。较早组成的内容,系表现《水浒》男女英雄人物;分丑、俊两班;以执器来分,则左棒武松,右棒张清,渔翁阮小二,樵夫石秀,丑鼓时迁,俊鼓杨雄,丑锣顾大嫂,俊锣孙二娘,丑扇王英,俊扇扈三娘。其后加入青蛇、白蛇、许仙、丑婆、傻儿等,乃进入二十世纪之事,早已失却歌颂梁山英雄之传统矣。
────────────
清 盲人走街卖艺
────────────
命运乖舛苦盲人,学得数术养自身。
风吹雨淋街巷走,难免饥寒守清贫。
《尧山堂外纪》载:杭州瞽女唱小说评话,谓之『陶真』。旧社会盲人,一般只有两种职业:曲艺或算命。曲艺包括时调小曲、著名唱段、长篇评弹等;算命包括批八字、合婚嫁娶、细批流年等。兼业曲艺者携带三弦;专业算命者,敲小锣,锣名『报君知』;或吹横笛或打竹板。
────────────
────────────
斗鸡芥翼争英雄,双距利刃逞威风。
羽毛飞扬分胜负,终在纨绔欢乐中。
斗鸡在战国时期已很盛行。《国策·齐策》:『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免病居家……相随行斗鸡走狗。』寒食斗鸡在魏晋时尤盛。
应瑒《斗鸡诗》中描写道:『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 ,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难分。』斗鸡之风,至唐代仍很盛。
花蕊夫人《宫词》:『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
────────────
────────────
黄毛红臀小胡狲,翻斗爬竿踏车轮。
顶盔挥旗羊做马,妆扮美女笑煞人。
汉代画像石中百戏图里有猴戏形象,可知我国驯猴作戏的历史甚早。迄明清时,玩猴者多为谋生之计流浪江湖。玩猴艺人多为一副扁担,挑两个箱子;或牵羊,带助手扛一长十字竹竿。在选好场地后,敲锣引人驻足。一般令猴翻筋斗、担水、走索;或爬高竿;或开箱戴面具,穿戏衣走场。
《燕京岁时记》:『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俨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古称沐猴而冠,殆指此也。其余扶犁跑马,均能听人指挥。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马者,以羊易马也。』
────────────
────────────
底事清闲爱小虫,重价得来藏玉城。
交恶皆因争异性,不惜搏斗逞英雄。
《燕京岁时记》:『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以其能战斗也。』上等蟋蟀,均系主人不惜重金购得,名虫必用青白色泥罐贮之。『蛐蛐罐有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之别,佳者数十金一对。』每一罐内须置一小扇面形过笼,作为雌雄蟋蟀交尾的『洞房』。
清代北京俟冬至这天以虫会友,进行传统的『封盆』格斗。早年间斗蟋蟀规定:以二十四罐为一棹,斗之前,要先比较蟋蟀的个头大小,同一等级的即大小相当的才放入一盆决斗。两条体重相等的雄性蟋蟀一旦移进斗盆,彼此寻觅『情敌』,相遇后即互相厮杀,战胜的蟋蟀,皆冠以『将军』称号。输赢亦有赌注,一般为数斤月饼或水果,主要在求一乐。
本期编辑:张贝
来源:文选自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转自新经典公号
校对:周海洲
审核:陈俊绮 傅东锋 封卫闽
通过键盘前后键←→可实现翻页阅读
原标题:小说冥婚来袭:鬼君大人找上门第18章在线免费阅读小说名字:冥婚来袭:鬼君大人找上门冥婚来袭:鬼君大人找上门教授神情紧张,不停的往后看,仿佛有什么可怕的怪物在身后。看到南絮犹如见到救星,一把拽住她的手:“还好你没事。”“怎么了?”南絮一头雾水,教授神情凝重,语气紧张到发颤:“考古队出事了,接触过古墓葬的人都死了。”“啊?”南絮瞬间想到顾青青,她是负责篆刻古文字的,应该也有接触过古墓葬。“青青死了,小文也不知所踪,接下来就轮到我了。”教授说着,还不停的往回看,满脸的恐惧:“你感觉到没有,有鬼
原标题:小说情似毒药难解第18章在线免费阅读小说书名:情似毒药难解情似毒药难解看到言小萌遮盖自己身体,霍泽眼中的厌恶更重,冷冷的来了一句,“又贱又作的女人!”接着,扔下一张纸条,推开车门头也不回的走下去。忍着身体的疼痛,言小萌将掉落在地上的纸片捡起来,眼前一亮,霍泽竟然说话算数,真的给了她一张六百万的支票。有了这张支票,她妈妈的治疗费再也不用担心,而且,以后母女两人的衣食也无忧。等妈妈的病好了,她一定要带着妈妈,离开这里,再也不愿见到这个如恶魔一般的男人。快速穿好了衣服,言小萌便推开车门,去路边
原标题:小说陆先生,好久不见第18章在线免费阅读小说名字:陆先生,好久不见陆先生,好久不见“悠悠!”在席悠然快要昏倒之际,温屿风冲过来,及时扶住她下坠的身体。“悠悠,醒醒,你怎么样?”温屿风扶住席悠然的背,焦急的问。“屿风哥,是你。”席悠然挽唇一笑,说:“我没事,只是……好冷……悠悠好冷……悠悠想回家……”说着,鼻尖一酸,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再也忍不住砸下来。“没事没事,别哭,我带你回家。”温屿风心疼的抵住席悠然的额头。“咱们远离陆靳南那个畜生,再也不见到他。”“好,再也不见到他。”席悠然弯着唇,
原标题:小说我愿典当一生,只求永世不见第18章在线免费阅读小说:我愿典当一生,只求永世不见我愿典当一生,只求永世不见林初夏捂着肚子翻身下床,脚着地的瞬间,她才发现两条腿根本不像是自己的了,软得像面条一样,连身子都撑不起来。她双手撑着墙跄踉地走了两步,还是重重地扑倒在地上,她整个人都是眩晕的,眼前的一切都在违背常理地快速旋转着,她趴在地上,一时之间连门在哪儿都找不到了。可就算是这样,林初夏也不敢耽误一点时间,她强撑着自己半跪着,像一只孱弱的母狼从病房里爬了出去。坐上出租车的时候,林初夏身上的冷汗已
原标题:小说爱恨困于流年第18章在线免费阅读小说名字:爱恨困于流年爱恨困于流年男人一愣随即立即嬉皮笑脸道:“当然漂亮,裴总的眼光还有错吗?绝对的大美女!”裴少天的目光闪过了一抹光亮,如同蜻蜓点水,很快就消失不见。“漂亮,漂亮的话就送给你享用。”裴少天的声音冷得没有一丝温度。男人呆住了。顾依然也呆住了。她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她睁大了眼睛,看着裴少天。那眼里饱含着错愕和震惊。“裴总,你就不要和我开玩笑了,你带来的女人,我哪里敢用?”男人很快恢复了过来笑嘻嘻道。“我说真的,这个女人留给你们享用
原标题:小说许你情深共白头第18章在线免费阅读小说名:许你情深共白头许你情深共白头沈暮沉听了,飞快朝着程湘的病房跑去,那个护士在后面跟都跟不上。病房里,此刻一群人围在里面,程湘则面无表情地坐在窗口,一手扒着窗,一手拿着一把匕首抵在自己的喉咙处。因为过度用力,此刻她的脖子上已经有一道暗红色的血痕,与周围白皙的皮肤形成鲜明的对比,看起来有些触目惊心。在场的人都神色紧张的看着她,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虽然她现在失明了,但听力却特别的好,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耳朵,万一谁过去,人没救回来,那他这一辈子也
原标题:小说他的温柔是毒药第18章在线免费阅读小说名字:他的温柔是毒药他的温柔是毒药许笙歌伏在枕头上,在霍靳庭离开后,哭得昏天地暗。一边哭,许笙歌一边告诫自己,她不该有任何奢望的,心不动,则不伤!不知过了多久,许笙歌抽噎声渐渐停止。靠着墙壁听了很久的霍靳庭,指尖夹着香烟,缭绕的烟雾遮住他双眼里的情绪。直到香烟的点点火光烧到手指,他这才将烟掐灭,返回卧室。许笙歌沉沉的睡去,卷翘的眼睫毛上挂着些许泪珠,格外的引人怜惜。睡梦中许笙歌眉头紧锁,霍靳庭伸手轻轻抚平,就像做了千百次那么熟悉。清晨,王妈做好早
原标题:小说致姗姗来迟的你第18章在线免费阅读小说名字:致姗姗来迟的你致姗姗来迟的你陈若闻言脸色一阵青白,倒是罗娇有些气愤,指着我怒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轻笑道:“当然是字面上的意思。”“你!哼,我看你就是忘不掉陈若,怎么?还想跟他旧情复燃吗?”陈若有些不满地叫了罗兰一声,然后抬眸看我,好像有点期待我的回答。“呵!”从鼻里发出一声气音,我不屑道:“这种男人也就你看得上,当心你步上我的后尘。他会在我贴心照顾他、怀孕的时候抛弃我,自然也会那样对你。”“你!谭宁!你简直不要脸!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
原标题:小说他从未说过爱我第18章在线免费阅读小说:他从未说过爱我他从未说过爱我出师未捷身先死。江小夏满脑子都是这句话。她人生中第一次斗小三,都还没和小三说上一句话,就被KO出局。江小夏买了个果篮去看陆母,护士站的护士微笑着说陆母上午已经出院,江小夏意兴阑珊,回家让厨房把果篮的水果做成沙拉。厨房里站了个胖胖的中年妇女在熬汤,江小夏当是新来的厨娘没有在意。陆云昭半夜才到家,身上带着浓烈的香水味道,看江小夏在睡觉,一把拎她起来:“江小夏,我让你去看妈,不是让你去气她,你今天去医院到底在闹什么?”江小
原标题:小说唇唇欲动第18章在线免费阅读小说:唇唇欲动唇唇欲动这下子不但冯雅彤瞪大了眼,一旁还没回过神的陈念薇也惊呆了!暖床的女人……所以说他们,他们有关系了?贱人,她一定要撕碎她!如今的陈念薇哪里还顾得上自己是什么千金小姐,气得咬牙切齿的冲到冯雅彤面前,抬手就是一耳光。“啪”的一声,冯雅彤脸上多了一个五指印,而枫月白眼中只一瞬闪过了阴鸷,随即取而代之的是无动于衷。“贱人,勾引别人的未婚夫,你怎么不去死?”陈念薇还不解恨,又一次抬手向着冯雅彤打了过去,只是这次她还没落下就被冯雅彤一把抓住了。“你
对于一个人旅行,地理答啦应该算是比较有发言权了。出于对地理知识与旅行资讯的熟悉,以及对解决各类问题能力的自信,地理答啦很少参团或者结伴旅行,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一个人背上包,带上一张地图,然后就出发了。所以对一个人的旅行,感受颇深。对于一个人旅行的体验。地理答啦有感觉很棒的体验,也有感觉不好的体验。首先说说好的体验。最爽的就是自由。不需要和同伴商量时间、不需要被旅行社左右行程、不需要被逼着进购物场所、不需要吃难以下咽的团餐、不需要忍受同伴的公主病或者怪癖,等等。特别是对我这种喜欢摄影的人来说,遇到我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其他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C) 2015 haohaoyun.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介绍对象加微信开场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