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可以缩短吗

副主任医师&&讲师
出诊医院:
1,448人浏览
冠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后双抗治疗应该多久?
发布时间:
&&&编辑:王前程
&&& 浏览量:758
  现行国内外指南建议,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均需接受为期1年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其他噻吩吡啶类药物)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延长或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风险比尚不明确。2014AHA年会期间公布了3项临床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DAPT研究为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共入选9961例受试者,均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且完成为期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安慰剂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安慰剂治疗,噻吩吡啶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治疗至少18个月。主要有效性终点为支架血栓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死亡、卒中),安全性终点为严重出血事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噻吩吡啶组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明显降低(4、3%对5、9%,p<0、001),支架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0、4%对1、4%,p<0、001),但噻吩吡啶组患者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增高(2、53%对1、57%,p=0、001)。本研究结论认为,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有助于降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与支架血栓事件风险。  ISAR-SAFE研究采用随机化、双盲、多中心试验设计,旨在比较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接受6个月或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共纳入4005例置入冠状动脉药物支架并完成6个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原计划入选6000例,因终点事件发生率较低,本研究提前终止)。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阿司匹林与安慰剂或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主要终点为由死亡、心肌梗死、支架血栓、卒中和严重出血所组成的复合终点。结果显示,与接受6个月或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1、5%对1、6%,p=0、70)、死亡(0、4%对0、6%,p=0、37)、心肌梗死(0、7%对0、7%,p=0、85)、支架血栓(0、3%对0、2%,p=0、74)、卒中(0、4%对0、3%,p=0、57)、严重出血(0、2%对0、3%,p=0、74)均无显著差异。此研究结论认为,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术后患者接受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不劣于12个月疗程组。  几乎同时公布的ITALIC研究表明,植入依维莫司药物支架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或24个月后,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卒中与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别(1、5%对1、6%,p=0、85)。  上述3项研究结果看似矛盾,但认真梳理相关证据可得到以下启示:  1、对于预防支架血栓事件而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即可达到满意疗效(特别是新型药物支架)。  2、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可以进一步减少支架血管以外冠状动脉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  3、DAPT研究显示延长双联抗血小板疗程可以增加出血事件风险,但其致死性出血事件发生率非常低。与支架血栓以及心肌梗死风险下降所带来的获益相比,显然利大于弊。亦即,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具有良好的获益风险比。  4、在临床实践中,不宜为所有患者设定某一特定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既往有出血病史或具有其它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适当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而血栓事件风险较高的患者(例如,具有多种缺血性危险因素或多支病变)则应延长疗程,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
副主任医师
擅长: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胆管癌、肾癌、肝血管瘤等良恶性肿瘤;下肢动脉硬化、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等血管性疾病;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各种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及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擅长:采用微创介入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性神经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背痛、内脏痛、癌痛等疑难复杂疼痛以及良恶性肿瘤、周围血管疾病(动静脉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静脉曲张、糖尿病足等。如采用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及腰交感毁损综合治疗糖尿病足,低温等离子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腹腔神经丛毁损治疗癌性疼痛,及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各类慢性疼痛。
擅长:肿瘤及血管性疾病的介入诊疗,椎间盘突出的综合治疗
擅长:肿瘤以及血管疾病的介入,腰椎间盘突出的介入治疗
擅长: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介入微创治疗等
擅长:暂无擅长信息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的影响
冠心病(CHD)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主要疾病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状动脉血管再生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但是PCI具有再狭窄的伴随问题。药物洗脱支架(DES)已经作为PCI之后降低再狭窄最有效的方法。与金属裸支架相比,虽然DES已经被证明可显著降低再狭窄,但是DES仍然可能导致高支架内再狭窄(ST)发生率,特别是植入超过1年所谓的晚期ST的发生率。虽然晚期和末期ST的发生率很低,鉴于其严重的后果[1][包括心肌梗死(MI)和死亡[2-4]],应当谨慎处理。以补充模式起作用的、具有阿司匹林和噻吩吡啶类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在PCI的患者中已显示了有效性,包括ST比率的实质性降低[5-6]。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ACC/AHA/SCAI)的PCI更新指南建议无禁忌证的DES植入后DAPT应至少为12个月[7]。然而,DAPT的最佳持续时间仍然未知。虽然已经证明DA...&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问世改善了冠状动脉性疾病患者的预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冠状动脉支架从最初的裸金属支架发展到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至近来的生物可吸收支架。无论植入哪种支架,都有两种术后并发症不能被忽视,就是早期的支架内血栓和迟发性的支架内再狭窄[1]。而为了减少以上事件的发生,除了需要支架的改良和操作者水平的提高之外,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即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P2Y12受体阻滞剂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及替格瑞洛[2],两者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不同,联合使用效果更强及临床获益更大[3]。药物洗脱支架通过缓释抗细胞增殖药物,例如雷帕霉素和紫杉醇,抑制血管内膜增生,从而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风险[4]。正因其与裸金属支架相比,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低,故常作为首选,尤其是对于存在再狭窄高风险的患者[5]。但是药物在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同时...&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抗血小板治疗对血栓栓塞性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益处得到临床的一致认可,小剂量阿司匹林单独或联合氯吡格雷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抗血小板治疗致消化道损伤甚至出血风险增加也成为临床治疗中困扰,如何避免已成为临床医生急需解决的难题。通过对本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抗血小板治疗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相关风险,提醒临床警惕此类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可结合药物本身特点及具体病情,提醒医生合理使用,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病例患者男,76岁,无诱因反复出现胸痛,呈闷痛、压痛,活动加重,休息减轻,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时有胸闷、咳嗽,咳少许白色黏痰,无发热、心悸,无黑蒙、晕厥,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咳粉红色泡沫痰,于日入心内科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糖尿病10余年,均自服药物控制,10年前行心脏搭桥术,安装冠状动脉支架1年;入院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当前治疗冠心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PCI后需要长期服用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内的针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多种药物治疗。指南推荐PCI后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至少1年,这已经成为临床实践的常规。对超过1年以后还需要使用多长时间或者是否必需1年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的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是确定最佳DAPT时间需要考虑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多项临床研究对1年的抗血小板治疗时限提出质疑,并提出新的使用时限的证据。临床医生需要权衡支架术后出血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对PCI术后病人DAPT的时限做出个体化的决策。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必要性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益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得到很好证实。ACS患者常有多个病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单支病变患者更高[1]。在CAPRIE研究[2]中,高危病人2年的平均...&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1 PCI术后早期应用并维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长期临床观察和已有的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抗血小板治疗不充分或过早中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使用氯吡格雷12个月显著降低死亡和再发心肌梗死风险,而PCI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超过12个月,死亡和严重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低于早期停药者[2]。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发现,对于合并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20 mm)、小血管病变(0.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3]。SECURITY研究入选1 399例置入第二代DES的患者,随机分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及12个月两组。12~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vs 3.7%,P=0.469)。确定及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同样无显著性差异(0.3%vs 0.4%,P=0.694)。作者认为在...&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规治疗。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并非少见。近年来针对ACS抗血小板治疗后致上消化道出血亦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住院的因双联抗血小板合并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29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9例ACS患者均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男16例,女13例;年龄40~60岁6例,60~75岁15例,75岁8例。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11例,Ⅱ级8例,Ⅲ级9例,Ⅳ级1例。入选患者均为胸痛发作,有心电图证实有急性心肌缺血改变,肌钙蛋白有升高,其中有“胃病”病史12例,高血压病史18例,糖尿病8例,有吸烟史15例,均无上消化道出血史。服药剂量:全部患者胸痛入院时均嚼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各300mg,以后每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氯吡格雷75mg,全部患者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3 000~5 000U...&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心血管内科专业毕业论文.pdf 5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心血管内科专业毕业论文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二综述及参考文献……….……………………….…...39
致谢…….…………………………………………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
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短期双联抗血小板
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专业:心血管内科
硕士研究生:向春林
导师:何燕教授
背景: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植入术后最佳双联抗血小板
Antiplatelet
Generation
物洗脱支架(Second
DrugElutingStent,G2DES)植入后短期双联
抗血小板治疗(Short-term
Antiplatelet
效性及安全性,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亚组。
(Long-termAntiplatelet
5年9月,无语言限制。主要疗效终点
作为补充。检索日期为自建库至201
指标为支架血栓,主要安全终点指标为严重出血。采用STATA,version
(StataCorp.,College
效应模型(/2&50%)进行合并分析。二分类变量以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Rs)及95%可信区IN(Confidence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对L.DAPT显著降低严重出血事件风险49%(RR:0.51;95%CI:0.32.0.80;
0.266)。此外,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差
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后,亚组分析显示关于心血管事件、出血、死亡的复合
事件在年龄(年龄&65或≥65)、性别、糖尿病史、肾功能(肌酐清除率s
mL/min或&60
分枝、多支架、简单或复杂病变等重要亚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支架血栓、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以及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临床
上在制定DAPT持续时间时,应充分个体化,兼顾栓塞与出血风险。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抗血小板治疗,冠状动脉疾病,Meta分析
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SafetyShort—term侄6
afterSecondGeneration
AntiplateletTherapy
ofRandomized
DrugEluting
Meta--Analysis
ControlledTrials
Specialty:Internalmedicine(Cardiology)
Postgraduate:ChunlinXiang
Supervisor:Prof.Yan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永久聚合物涂层支架与无聚合物涂层支架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术后停药时间的对比研究,心脏支架术后饮食,心脏支架术后2d00注意事项,支架术后注意事项,心脏支架术后焦虑症,心脏支架术后用药,心脏支架术后复查,药物涂层支架,冠脉支架术后护理,冠心病支架术后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永久聚合物涂层支架与无聚合物涂层支架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术后停药时间的对比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是否需要长于12个月
作者:[1]&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1]&&
文章号:W<font color=#0585&&
14:38:05&&
文字大小:
介入因素、患者本身血管因素、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内皮修复延迟,及对多聚合物的炎症反应等,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多造成心肌梗死、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大于1年)的发生率在药物洗脱支架组显著增加,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究竟需要使用多久一直是热议的话题。药物洗脱支架术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联用是否需要延长大于12个月呢?
&&& 介入因素、患者本身血管因素、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内皮修复延迟,及对多聚合物的炎症反应等,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多造成心肌梗死、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大于1年)的发生率在药物洗脱支架组显著增加,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究竟需要使用多久一直是热议的话题。药物洗脱支架术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联用是否需要延长大于12个月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GRACE研究[1]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6个月至2年中的累积事件率与裸支架相比显著增高,这可能与“过早”停用氯吡格雷有关。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杜克大学的一项回顾研究[2]包涵了4666例支架植入的患者,裸支架患者(3165例)在12个月后延长使用氯吡格雷不影响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而药物洗脱支架(1501例)患者12个月后继续使用12个月氯吡格雷,显著减少24个月随访时的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3.1% vs 7.2%; p&0.05)。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Dean J等[3]的研究纳入了高风险的植入DES患者,高危患者研究中定义为:合并糖尿病、低射血分数(&45%)、分叉病变、多支病变、弥散长病变(&20mm)、小血管病变(&2.5mm),此类高风险患者使用氯吡格雷18个月(176例)较12个月(160例)更显著地降低了迟发血栓形成危险(5.6%,1.1%)。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542例糖尿病植入长支架的DES患者[4],遵循指南推荐疗程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365天后至1222天随访结束时,仍面临缺血事件风险(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和心脏性死亡),提示高危患者应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TYCOON研究[5]随访4年:与12个月相比,DES患者使用氯吡格雷24个月更为显著地预防支架迟发血栓形成,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今年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6]纳入了272例DES置入的患者,这些患者具备下述一项或多项高危因素:多支血管病变、分叉病变、或长支架 (&28 mm length)、小血管病变 (&2.5 mm直径)、慢性完全闭塞、支架内再狭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桥静脉丛再血管化。133 (48.9%)例坚持了12个月的双抗治疗(平均治疗期为12个月);139 (51.1%)例接受了延长双抗治疗(平均治疗期为24个月),延长双抗治疗组(&12个月DAT)的MACCE事件率显著低于12个月DAT组,其中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率9.8% vs 0.7%,而两组间TIMI大出血和小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然而,也有很多不支持延长双联抗血小板的研究。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Park等[7]入选2701例DES植入12个月内持续双抗无事件患者随机进入阿司匹林单抗组(1344例),及双抗组(1357例),研究未得出统计学差异,但24个月随访的主要终点――心源性死亡或心肌梗死,阿司匹林组有更低的趋势(1.8% vs 1.2%);死亡、心肌梗死或中风的复合终点在阿司匹林单用组似乎也显示出更优的趋势(1.8% vs 3.2%,p=0.051)。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PRODIGY 研究[8]随机了2701例计划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置入TAXUS,ENDEAVOR,Xince V 支架或第三代裸支架,比较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6 个月和24 个月是否有差别,平均随访19.2个月,结果显示6 个月和24 个月的死亡、心肌梗死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无差别,但24 个月时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0018),该研究提示对于更长期延长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能是不恰当的。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来自CREDO-Kyoto 注册研究[9],入选了药物洗脱支架术后6309例患者,至少植入一枚DES的患者继续服用噻吩并吡啶延长4个月或13个月组,4个月及 13个月的里程碑分析显示,调整后的死亡、心肌梗死及中风并没有显著减少,GUSTO评分中重度出血时间在延长4个月及延长13个月组均倾向于更高,两者之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个队列研究所包含了73%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93%的患者植入了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研究认为:延长4个月和13个月与减少缺血事件无关,理想的DAPT治疗可能可以短于1年。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j-Cypher注册登记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显示[10]:12812位至少植入一枚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患者,1年后63%患者(7414例)仍继续服用噻吩并吡啶,37%(4299例)在1年随访时已停用。继续服用噻吩并吡啶的患者病变更复杂,复合的死亡、心肌梗死或中风的累积事件率两组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15.3%vs 14.3%,p=0.15)。然而,注册研究的结论很难判定,可能累积事件率的无差异,正来源于噻吩并吡啶类药物对于复杂病变患者的益处。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目前正在进行的DAPT研究入组17645例PCI患者(DES15245例,BMS5400例)拟比较DES术后12个月双抗和30个月双抗组远期预后的影响,主要临床终点:全因死亡、心梗和卒中(定义为MACCE);主要支架血栓终点:ARC肯定的或可能的支架血栓;安全性(次要)终点:严重出血(依照GUSTO分类:严重和中度出血),预计2013年底入组结束。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反之,新型DES层出不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似乎可以越来越短,而不是越来越长。ISAR-SAFE研究[11]正在招募患者,拟纳入6000余例DES患者,DES植入6个月后即停用氯吡格雷,观察临床预后。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也开始广泛使用,在这类高危患者也需要进一步的证据证明其延长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关于双联抗血小板需要使用多久,12个月后是否应该使用,现有临床证据相互矛盾,多是回顾性研究,缺少大样本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据,不同研究所定义的高危人群不尽相同。因此,目前的临床证据还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需要的可能是建立统一的患者危险分层体系,以及药物支架类型的分类,再来评估是否需要延长或者缩短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时间。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由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傅国胜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的“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Effect of different anti-platelet strategies on the long-term outcome after sirolimus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study,EASTS study,NCT )”拟纳入5400例植入雷帕霉素永久涂层的药物洗脱支架患者,正逐步在全国多个中心展开,期待回答这样的问题,给介入医生的术后长期管理提供中国本土的循证医学证据。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参考文献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Eisenstein EL, Anstrom KJ, Kong DF, et al. Clopidogrel use and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JAMA. ):159-68.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 Steg PG, Fox KA, Eagle KA, et al. Mortality following placement of drug-eluting and bare-metal stents for 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321-329.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 Dean J, Yujie Z, Yingxin Z, et al. Prolonged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improves clinical outcomes in high-risk patients implanted with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Clin. Cardiol. ):164-168.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4] Mollichelli N, Morici N, Ambrogi F, et al. Prolonged double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a cohort of "de novo" diabetic patients treated with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Am J Cardiol.):.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5] Tanzilli G, Greco C, Pelliccia F,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wo-year clopidogrel + aspirin in abolishing the risk of very late thrombosis after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from the TYCOON [two-year ClOpidOgrel need] study). Am J Caidiol,. ):.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6] Kang KW, Kim BK, Jang JY, et al. Comparison of three-year clinical outcomes with nonextended versus extended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generation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ata from the infarct prognosis study registry. J Interven Cardiol. ):245-52.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7] Park SJ, Park DW, Kim YH, et al. Duration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implantation of drug-eluting stents. N Engl J Med. ):1374-82.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8] Valgimigli M, Campo G, Monti M, et al. short- versus long-term duration of dual-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trial. Circulation. ):2015-26.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9] Tada T, Natsuaki M, Morimoto T, et al. Duration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nd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 After Coronary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Landmark Analyses From the CREDO-Kyoto PCI/CABG Registry Cohort-2. Circ Cardiovasc Interv. ):381-391.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0] Kimura T, Morimoto T, Nakagawa Y, et 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nd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 after sirolimus-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5-year outcome of the j-Cypher registry.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Cardiovasc Interv Ther. 2012 Jun 14.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1] Byrne RA, Schulz S, Mehilli J, et al. Rationale and design o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6 versus 12 months clopidogrel therapy after implantation of a drug-eluting stent: The Intracoronary Stenting and Antithrombotic Regimen: Safety And EFficacy of 6 Months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Drug-Eluting Stenting (ISAR-SAFE) study. Am Heart J. ):620-4.e2.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简介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简介:浙江大学内科学博士学位
先后留学或访问德国基尔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韩国ASAN医学中心
浙江大学医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道支架植入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