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合作的模式联部署模式有哪些?

Copyright WWW.CFH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号
主办: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政府 && 承办: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建设管理:红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中心地址:赤峰市红山区桥北大街1号 && 电话:
技术支持:内蒙古航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以上分辨率、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网站)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银行网上银行双活系统部署实践
  从1995年10月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的诞生到现在不到20年,网上银行便已快速的蔓延到了Internet所覆盖的各个国家。从营业网点内部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具有特性的网上银行顺利的冲破了一道道的空间枷锁。“央行公布,2012年中国规模近700万亿元”,“工行公布,2012年个人客户过亿,工行成为国内第一电子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占全部业务量之比已超过70%,电子银行已成客户首选渠道”,“招行公布,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以上,而网上银行运营成本很低,网上银行对柜台的替代率已经超过80%”……根据国内各家银行数据表明,网银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因此,网银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都异常的关键。
  早期,各家银行的网银系统主要依附于主业务,通过本地Internet出口实现全国用户的接入。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运营商的拆分(南北方运营商网络互访存在瓶颈)、行业监管的安全、可靠性、业务种类的增加等要求,以及各银行网银系统在经历了2011年、2012年“双十一”促销活动的挑战后,目前已有大量银行在建或建成了两个互为分担的网络上银行系统(简称网银双活系统)。
  一、 网银系统建设模型
  根据网银的发展历程、用户的管理需求、技术的发展趋势,网银建设可分为四种模型(如表1所示),方案的性能、可靠性、资源利用率依次提高。可以看出,网银双活是目前较为实际的,也是当前的建设热点。但不论是网银双活还是分布式多活,其主要目的都是将部署在多个数据中心内的网银容灾系统最大程度的应用起来,这样既可以避免因单一业务环节的故障而引起的漫长恢复时间,又可以使整个业务系统具有更好的计算与访问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 网银双活方案的实施范围
  从网络架构上看网银系统分为四个区(如图2所示):互联网接入区、DMZ区、网银业务区、内网区。由于网银方案是一个涉及网络、系统、应用、、安全等多组件的系统工程,因此网银系统的双活需要各个组件的双活与配合才能真正实现。
  图2 网银双活系统架构
  数据“双活”主要由数据库和组成,网银数据库一般分为以下三类数据。
信息服务数据:主要是银行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最基本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咨询等。
客户交流服务数据:包括电子邮件、账户查询、贷款申请、档案资料(如住址、姓名等)定期更新。
交易服务数据:包括个人业务和公司业务两类,这是网上银行业务的主体。个人业务包括转账、汇款、代缴费用、按揭贷款、证券买卖和外汇买卖等;公司业务包括结算业务、信贷业务、国际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等。
  前两类数据主要是一些静态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可以进行双活部署。第三类数据为实时交易数据代表了网银系统的核心业务,其对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要求高、对传输延时敏感,因此为了提高客户体验、受技术上的限制确以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类型三的数据系统一般只进行同/异步复制[1]而不进行双活部署,即网银的核心业务数据层不做双活部署。
  网银双活实际上是指网银的前端接入网络和后端Web、APP服务器的双活,其中应用系统的双活要求业务系统本身必须支持双活应用,未来如果实现分布式多活,应用系统需要支持计算环境。前端网络则可以通过系统+负载均衡和通用的网络路由技术实络双活,因此以下将针对“互联网接入区”、“DMZ区”、“网银业务区”的网络和业务系统进行说明。
  三、 网银双活系统部署实践
  大型银行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之间采用千兆以上高速连接,网上银行为数据中心的一个业务。通常情况下,网上银行的系统建设有两种部署结构,初期建设时采用单站点结构,进一步完善后则采用多站点结构,即常见的网银双活结构,以下以某银行为例进行部署说明。
  1. 网银双活系统中的业务流逻辑
  操作一笔网银业务通常要经过Web、APP和DC三个层次,当部署为网银双活系统后,因为每个层次间的互访实现双活,因此网银双活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具有多种逻辑,不同实现方案各有优势(如表2所示)。
&&& 上述模型方案的选择往往取决于银行的管理目标。其中逻辑一便于管理,而逻辑2、3资源利用率高,技术相对复杂,比如:两站点的Web、APP服务器网络通常需要进行DCI互联,DCI网络的工作层次需要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而定,因此数据中心间L2 DCI互联技术(如)是一个较好的技术储备。
  2. 网银系统整体网络架构与关键组件
  图3 网银系统网络架构
  (如图3所示)某银行双活网银方案由两套独立的网银应用系统组成,每套网银应用系统工作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主要功能和所需组件如下。
互联网接入区:通过Internet线路完成网上银行用户的网络接入功能,该区域部署广域网接入,实现多的多条Internet线路接入;
DMZ区:主要提供Web服务。
部署外网边界和,实现互联网与DMZ区隔离。,IPS为透明模式,FW工作在L3模式,与路由器、DMZ区采用静态路由互通;
部署DMZ区交换机,完成本区域内所有设备的互联互通。在本案例中DMZ区交换机采用了1:N的虚拟化技术[2],将一台物理交换机虚拟为2台交换机,分别工作在DMZ区和网银业务区。。
部署网银、门户Web服务器,RA服务器,接入到DMZ区交换机;
在所有网银站点分别部署DNS、GSLB(跨站点的GSLB均属于一个同步组)承担网银域名智能解析,并部署LLB(链路负载均衡)确保来回路径一致。该组件是业务双活关键;
部署卸载&SLB(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以两台为单位采用主备模式部署,优化业务响应速度并保证Web业务高可用性,SLB作为Web服务器的,SLB与DMZ交换机通过策略路由。
网银业务区:主要提供网银业务的应用处理。
部署Web-APP边界防火墙,实现DMZ与网银业务区的隔离,FW工作在L3模式,与DMZ区交换机、网银业务区交换机采用静态路由互通;
部署两组网银业务区汇聚交换机,第一组汇聚交换机通过1:N虚拟技术实现网银互联网出口和DMZ区的汇聚,第二组汇聚交换机为网银业务区APP服务器的业务汇聚。另外,部署网银业务区APP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实现网银各APP服务器的接入;
&部署电子银行交易器(业务系统支持双活是网银双活的前提)、网银DB服务器、验签服务器;
部署内网边界防火墙,实现网银业务区与数据中心内网服务器区间的隔离;
数据中心内网服务器区:包含多个业务区,主要为网银APP服务器或网银DB提供数据服务。
&部署个人核心账务主机、对公核心账务主机、ESB服务器等;
采用“核心-边缘”分区模块化架构,各服务器区围绕网络核心区部署,各服务器区与网络核心区之间通过防火墙做访问控制。
  3. 互联网接入区网络双活实现
  该银行在两个站点的网银系统分别部署和电信Internet线路各两条,每条线路带宽1G,每个站点的四条主流运营商线路中有作为重点保障线路,要求运营商确保其到境内外主流运营商的服务质量。
  图4网银双活接入区部署
  (如图4所示)每个数据中心网银系统均租用若干条Internet线路,互联网接入路由器对Internet或对内网均采用标准的静态路由协议互联,路由器将网银系统申请的公网地址发布到公网中,从而使任何一个公网用户均可以获取到两个数据中心的路由信息,实现两个网银站点的接入网双活,但是,这并不代表双活的网络可以同时服务于一个业务,更不能代表业务可以双活,只有再结合GSLB的动态地址解析技术,实现用户的智能选路,才能使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均衡化,网络双活才有意义。
  4. DMZ区与网银业务区业务双活实现
  网银DMZ区主要部署存放和管理Web网页内容的Web服务器,对外提供客户交易页面,进行基本的静态信息传递服务,并管理业务信息系统的相应网页和其他银行信息的发布。Web服务器承担大量的Http、Https等请求,大型网银系统每个站点都会达到数百台Web服务器,因此Web服务器前需部署SLB设备。
  网银业务区主要部署包含所有网银业务的APP服务器(如会话管理、提交后台处理以及向Web服务器提交应答页面等)。APP服务器支持ASP、JSP等服务器端应用,与Web服务器共同构成网银业务(如网上支付与结算、网银转帐、基金交易、网上理财等)应用系统的运行环境。。
  图5 DMZ区与网银业务区业务双活部署
  (如图5所示)DMZ区与网银业务区双活实质上组成了网银业务的双活系统,两个数据中心的网银系统均可以同时独立对外提供服务,但具体由那个站点提供服务则由网络路由决定,因此使用户到服务器的访问缺少了灵活性。为了使用户动态访问到不同站点的相同业务,则需要在DMZ区部署DNS、GSLB技术,通过域名和IP地址的动态映射关系实现用户到不同站点的智能选路与业务双活功能。
  1) 域名解析流程
  图6 域名解析流程
  如(图6所示)为客户端向LDNS(Local DNS)发起到网银域名解析请求(即数据流①)后,LDNS会向双活中心1或者双活中心2的网银域名解析系统发起域名解析请求。网银域名解析系统根据用户访问的域名地址决定该解析响应是否授权给GSLB处理。
  GSLB接管授权域名的解析工作,负责选择最优服务站点,并将该站点的详细域名和IP地址反馈给请求用户。
  图7 域名与地址解析关系
  双活中心1、2的所有GSLB在对xxxbank.com域名进行动态解析时,会通过判断DNS解析请求的源地址,对于双活中心1的源地址优先在双活中心1相应运营商地址内部实现解析,对于双活中心2的源地址优先在双活中心2相应运营商地址内部实现解析,对于其他运营商的源地址优先在双活中心1重点保障线路地址内部实现解析;当双活中心1某运营商线路全部中断时,会自动在双活中心2相应运营商地址内部实现解析。
  完成地址解析后,用户将直接通过路由实现到双活中心1或者双活中心2站点的业务访问(数据流②)。
  2) 域名设计与双活
  (如图8所示)双活网银系统的两个站点有不同的域名(如bj.xxxbank.com,sh.xxxbank.com),且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域名,每个域名对应不同站点以及不同的IP地址。
  图8 域名设计
  当用户访问网银时,GSLB则根据轮询法判断提供服务的最佳站点,并将该站点服务对应的IP地址反馈给该用户,从而实现了用户访问的目的IP地址动态化,使网银的网络和业务实现双活。
  在本系统中,GSLB与SLB是实现用户动态选择IP地址的关键技术,SLB保存Web服务器负载状态,所有GSLB为一个同步组,并定期同步所有SLB数据库,了解服务器工作状态,当接到用户请求后,GSLB将最佳的服务器地址反馈给用户。
  前述主要介绍了internet用户访问网银的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还有银行网银系统为内网银行内员工提供访问,其方案实现与外网原理和所需设备基本一致,但域名设计方面应区别于外网域名。
  5. 方案关键技术点总结
  上述方案需要涉及大量不同的类型的设备互联互通,因此网银双活的基础是标准化。
  网银双活方案中的网络双活没有借助特别的技术,只是将提供网银业务的IP地址发布到网络中,并保证了用户可以从多个网络入口进入到网银系统并访问到这些业务。
  在网银业务双活方面,由于两个站点采用了不同的IP地址段,传统网络无法实现用户到多个IP业务段的灵活对应,因此必须在用户和业务服务器间部署DNS、GSLB、LLB、SLB技术,从而实现网银业务的智能交付。目前,DNS、GSLB、LLB、SLB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应用,均基于标准的IP技术,是实现网银双活的关键。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网络设备利用率、消除FW配置策略路由、使汇聚交换机参与核心层路由计算,方案中使用了1:N虚拟化技术(如 MDC),该技术在交换机内部实现,不涉及和异构产品互联互通私有化的问题,并且该技术与网银双活没有直接关系。
  四、 结束语
  双活网银系统基于其自身的服务性能、与用户的距离、连接速度等因素来决定由哪一个站点的业务系统和接入网络提供服务。网银双活是迄今为止最成熟的双活应用模型,该模型不仅应用于互联网场景,同时也应用于内网,为银行未来的数据中心双活模型奠定了可行的实践基础。双活可以大幅度提升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服务响应能力以及系统可靠性,但也是一个技术难度高、逻辑负载的系统工程,建议在进行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时尽量采用标准化程度高的技术与产品,循序渐进的建设。
[ 责任编辑:李振华 ]
去年,手机江湖里的竞争格局还是…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B轮融资二三事我们从9月份开始启动B轮融资,与这些颇具洞察力的投资人聊天,是非常有挑战的事。他们的很多观点充满智慧,能帮你突破思考局限,受益良多。当然,整个过程虽然有趣但也不轻松,毕竟你的目的是完成融资。第一个麻烦就是A股七八月份的大跳水。A股大盘从5100点跌落到2900点,很多机构和散户亏损严重,这大幅动摇了国内投资机构的信心。开启B轮融资时,我们对一家跟踪公司长达一年的基金充满信心,认为拿Termsheet是十拿九稳。然而,在交流之后的第三天,他们给回的反馈是今年只保老Case不投新Case。在同事的筛选下,我前前后后一共见了8家投资机构,拿到3个Termsheet,从结果上看差强人意,但一线基金给出的估值只到理想值的8成。我们认为短平快完成融资有利于业务发展,于是很快签掉Termsheet并完成融资。第二个烦心事来自一个竞争对手,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没能得到客户或投资界的青睐,后来慢慢才明白也许是因为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阻扰竞争对手上了。最开始他们推广了一篇针对性的软文,这没有超出底线,我们选择了沉默。不过,他们很快失去底线,先通过未知手段获取到投资方,再给打电话以肆意贬低公司和团队。还是贵人多,这家投资机构非但没有退出,反倒将整个事情的经历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我们,并非常配合地完成了投资。正能量的事情确实不少。A轮投资机构专业而热情,对永洪科技的帮助一直很大,这次融资也很给力。他们不但坚决跟投,老大找我聊还希望公司能多给些配额,导致最终的融资额超过了原计划。我与TMT团队只有一面之缘,但这家百亿级的投资机构专业而敏捷,谈条款时他们对创始人做出了很合情合理的让步。艾瑞咨询也一直在后面默默地支持我们,在收集操作意见时,他们的答复总是&同意&。 创业几年,我得到的最有价值的经验是:一定要与高质量的投资机构合作,哪怕估值打8折。这一轮融资的收获,第一是获取到支撑业务发展的资金,第二是让我再次有机会思考企业服务的模式,尤其是大数据分析服务的模式。常见的企业服务模式当前的企业服务模式是三种模式并存,分别是:On-Premise、SaaS、Mixed。在8家投资机构中,有一家投资机构非纯SaaS不投,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的时候有点惊讶。目前,我们SaaS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不超过20%,而大部分收入来自于私有云部署。目前,很少听说一线大数据分析厂商是纯SaaS模式。基于线上数据做大数据分析的厂商往往是SaaS模式,目前大部分收入来自于SaaS模式,少部分收入来自于定制化开发服务;基于线下数据做大数据分析的厂商往往是Mixed模式,在目前大部分收入来自于On-Premise模式,少部分收入来自于SaaS模式和定制化开发服务。关于基于线下数据做大数据分析的厂商的生存状态,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选择Mixed模式的Qlik和Tableau因为业务快速发展,在两三次融资之后便完成了上市,且后者上市之后的年复合增长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而选择SaaS模式的Birst和GoodData融资到了E轮还没有完成上市,业务规模较之前者也小了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数据分析的原料是大数据,而大多数企业目前的私有云数据远大于公有云数据。数据已经成为成业的核心资产,企业级架构下的安全管控也成了重中之重。另外,如果企业选择将数据传输到云端SaaS平台进行分析,基于现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数据传输又是个巨大的问题。简单地举个例子:如果上传速度是20Mbps,假设整个过程顺利的话,将1TB数据上传到云端大概需要5天(延伸阅读: )。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多数企业的明智选择是:大数据在哪里,大数据分析就在哪里。因而,对于有云端大数据分析需求的客户,Yonghong、Qlik和Tableau会引导客户使用其云端SaaS平台。这种Mixed模式是On-Premise和SaaS模式的升级版,即同时提供On-Premise和SaaS两种服务,再通过技术手段打通On-Premise和SaaS,连接线下数据和线上数据,以最大化数据的价值。 未来,有两种力量会持续提升云端SaaS平台的收入占比: 1. 公有云数据将持续增长,10年以后云端数据也许会超过50%。在那时候,大数据分析厂商的云端SaaS平台的收入占比将随之升高。 2. 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得以大幅改善,数据传输效率得以大幅提升,打造基于云端的纯SaaS平台成为一种可能。这时候企业将第一次有机会把企业级数据仓库构建在公有云,但那时候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边界已经不存在,混合云成了企业级计算的新常态。?大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的模式大数据分析软件公司Palantir是硅谷最具神秘气质的初创企业巨头,我们对其知之甚少,只知道其数据处理软件可用于打击恐怖分子和抓捕金融行业的犯罪分子。Palantir 的联合创始人包括 Peter Thiel 以及风投机构 Formation 8 合伙人 Joe Lonsdale,其早期投资方还有美国中央情报局旗下的风投公司 In-Q-Tel。通常,购买Palantir软件的费用在5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之间,客户被要求预先支付20%的经费,剩余部分在客户满意后再支付,据说没有一套软件被退回。创始人Alex Karp声称公司是&没有,没有销售,没有营销&,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产品(延伸阅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Palantir成为继Uber、小米、Airbnb之后,全球估值第四高的。7月底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Palantir已经成功融资约4.5亿美元,估值为200亿美元左右。 Palantir选取的模式是On-Premise。On-Premise并未阻碍Palantir收入的快速增长,更未阻碍Palatir成为硅谷最性感的大数据分析公司,受到很多一线投资机构的追捧。另外,个人坚定地认为Palantir内部一定有其云端计划,这一云端计划不会放弃On-Premise,而是Mixed模式。?人力资源服务Workday的模式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Workday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如此新颖的模式和迅速的成长,让行业巨头也为之侧目。但是,Workday的发展道路上并非没有风险。随着公司多元化的发展,以及竞争对手的增多,Workday还未能扭转亏损的局面。从技术角度看,Workday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用Metadata来定义数据之间的关系。Workday并没有采用包含大量表的关系型数据库,其对象型数据库只有三张表:实例、属性和索引。你很难从这个对象型数据库本身了解其含义。当Workday的系统启动时,作为系统核心的对象管理服务器(OMS)会读取存在三个主要表中的数据和定义,根据Metadata所规定的关系,将业务呈现给用户。如果要变更产品,只需要修改Metadata以重新定义对象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重启应用即可。Workday很酷,连笔者都是他的粉丝,成功上市之后,Workday的市值长期保持在100亿美金左右,拥有大量热爱Workday的股民(延伸阅读:)。 Workday选取的模式是SaaS。在很多人心目中,SaaS就像水一样,打开水龙头能能用。有的云计算厂商的口宣传语都是秒级调度计算资源,或者秒级开启SaaS服务。大家猜猜如果一家企业采购了Workday的SaaS HR服务之后,需要等多久就能用上?不是一秒,不是一小时,不是一天,也不是一个月,甚至不是一个季度,一般是一年以上!基于Workday发明的面向未来的对象型数据库,据说配置一套Workday只需要对各种对象进行拖拽式操作即可,但由于企业服务的逻辑复杂性,过去Workday的上线周期一般在一年以上,有的Case甚至超过两年。Gartner关于企业服务SaaS模式的研究报告Gartner关于SaaS模式的研究报告能让大家更加正确地认识SaaS模式。Gartner VP
DeSisto表示,市场上对于SaaS模式充斥着许多假设性想法,其中有的想法是正确的,有的想法是错误的。他呼吁企业要谨慎检视SaaS的真实面目,因为有许多客户基于这些错误的假设,便决定部署SaaS方案。 在这份名为&事实检视:五个SaaS最常见的假设&报告中,Gartner提出了五个关于SaaS最常见的假设,供业界作为参考: 1. 关于SaaS较传统就地部署(On-Premise)模式成本较低,Gartner认为,因为不需要高额的资本投资来采购软件或建置基础架构,选用SaaS模式的前两年的确成本较低。但就第三年以后的软件拥有总成本来看,还是On-Premise模式较低。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会计原则将On-Premise软件视为固定资产,可折旧摊提。 2. Gartner亦警告说,部署SaaS的速度也不一定较On-Premise更快。虽然软件厂商报价说30天是标准的建置时间,但事实上,有些软件可能花上数个月的时间。因为随着企业流程与整合度的复杂性增加,部署SaaS与On-Premise软件所需的时间差异会越来越小。 3. 若假设真的会以使用量来计费,那也是错的。Gartner表示,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企业还是会被要求签署固定费用的先期合约。 4. 业界同时也低估了SaaS的功能性。一般都认为,SaaS无法与On-Premise应用程序或数据源整合。但事实上,透过批次同步化的方式,先将数据加载SaaS应用程序中,然后再定期更新,或使用网络服务进行实时更新,都是可行的方法。 5. SaaS不是只能符合简单、基本的需求。Gartner表示,SaaS应用程序在Metadata层级是高度客制化的,可透过应用程序平台服务(APaas)的方式来实现,业界也有许多实际建置的范例。不过,对于复杂、端到端企业流程的管理功能来说,SaaS还是有其限制。当前的On-Premise采购大多被会计原则视为&固定资产&, 而SaaS采购大多会被会计原则视为&服务&。这种混淆技术模式与的方式,让企业级客户在做选型时很难有最优选。笔者相信,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将会对On-Premise和SaaS形成统一的会计原则。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技术模式与商业模式将彻底分开。不管是公有云部署还是私有云部署,厂商都可以采用SaaS收费模式计价。模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应回归商业本质如果不考虑目的,单纯地讨论模式没有意义。有句话说得很好: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一家成功的企业服务厂商会选取正确的模式提供服务,且模式会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不断进化。作为大数据分析服务的厂商,走快半步也许刚好,走快一步就成先驱。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势利导的顺势而为,远好过悲壮搏杀的逆势而为。还有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只要把客户拉上船,数据在我这里客户就跑不了。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有的厂商通过让客户签单,有的厂商通过免费让客户先上船后买票,都寄希望于用&模式&套牢客户。靠手段只能通行一时不能通行一世,想让客户形成长期依赖不能靠手段。笔者的观点是: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服务客户,而让客户的感知非常痛苦,我宁愿客户以最快的方式跑掉,这样才会警醒全公司上下形成反思和快速改进。只有这样,公司才不会如同温水煮青蛙般走向死亡,浑然不觉还乐在其中。一家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企业,必然选择回归商业本质,那就是创造价值。本文为作者Henry(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CEO,专注于数据可视化分析领域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展现)授权创业邦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24小时报不停
360发现全球首例使用浏览器0day漏洞的Office攻击
中国三大存储芯片企业预计下半年试产
新乐视智家再改名为乐融致新,距上次更名仅5个月
腾讯成为游戏市场主要投资者,40%资金与它有关
中国联通第一季度净利润13.02亿元,同比增长374.74%
与泰国签署四大协定,马云:全球化应让中小企业受益
华为开发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支持情感交互
中国移动第一季度营收1855亿元 净利同比增4.1%
上海洛丁森获GGV纪源资本数千万人民币A轮投资
联想控股已入选H股全流通试点工作
摩拜共享电动汽车DEV 1正式发布:续航350km 可刷脸
库克:Mac和iPad二合为一的想法不靠谱
1600亿美元!蚂蚁金服成全球估值最大独角兽公司
微盟宣布完成10.09亿元D1轮融资,上海自贸区基金、国和投资等领投
中兴:核心零部件已大量使用自主研发的专用芯片
得益于持续裁员:爱立信第一财季亏损收窄
杭州西湖边又一新零售落地,天猫国际开出全国跨境首店
阿里云ET医疗大脑预测妊娠糖尿病准确率83%
暴风集团2017年年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25%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大数据分论坛23日举行
全球最堵的墨西哥, “空中出租车”能解民众堵车愁?
美国商务部:对中兴禁售令目前无协商空间,拒评华为
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反对贸易政治化
高通将恩智浦收购截止推迟到7月,不成功将付20亿美元
中兴通讯董事长首谈美国制裁:立即使公司进入休克状态
物流大佬布局地产,圆通3亿购杭州空港地块
南京网约车“逼退”出租车,一季度近400辆出租车退租
绿色和平组织呛苹果回收机器人:应该延长产品寿命
传京东将与一汽合作,无人轻型货车后又要搞无人重卡
广州开始大规模清理废弃共享单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企合作的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