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人的黑人身体素质为什么好这么碉堡

[转载]俄罗斯人的勇敢和艺术气质
好胜斗勇,始终有能力表现出很强的男子汉气
&&&&&&&&&&&&&&&&&&&&&&&&&&&&&&&&&&&&——俄罗斯是人类整个历史上出现在北纬度上的惟一帝国。其他帝国都是出现在温暖与柔和的气候里(《俄罗斯方案》)。
——“俄罗斯人总的来说非常坚强;他能够承受最繁重的劳动,对艰苦毫不足怪,能够无限地忍受”(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夫《俄罗斯生活的意义》)。
——&“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着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是关系于整个世界战争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小时候看苏联电影,俄罗斯人给我的印象是虎背熊腰,勇敢强悍,特别能打仗,而且胜多输少。俄罗斯女人不仅美丽动人,而且高头大马,开朗泼辣,能歌善舞,特别能吃苦。长大后从事苏联和俄罗斯问题的报道和研究工作后,我觉得小时候对俄罗斯人性格所获得的印象基本准确,而且随着阅历增长,更感到俄罗斯人的这些性格特征是如此生动丰富,栩栩如生。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莫斯科工作时,有一位中国同胞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性格差异的笑话。他说:一个俄罗斯人和一个中国人来到一条大河边,准备渡河。俄罗斯人看了一下河对岸,衣服都不脱,扑通一声就跳下河,奋力向对岸游去。而中国人则仔细地打量河畔与河上情况,慢慢地脱掉衣服和鞋袜,轻轻地倘下河,缓缓地“摸着石头过河”。
很多笑话往往反映了一个事物的某个突出方面。这个笑话也反映了以下特点,就是总的来说,俄罗斯人比较外露,中国人比较内敛,俄罗斯人比较粗放,中国人比较细腻,俄罗斯人比较勇猛,中国人比较谨慎。
俄罗斯人喜欢勇士。根据圣彼得堡大学就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所做的民意调查,在民间传说人物中,最典型的是俄罗斯土地的保卫者、壮士伊利亚·穆罗梅茨,投他的票的人占35.6%。俄罗斯有很多描写穆罗梅茨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从《伊利亚·穆罗梅茨和夜莺强盗》的故事来领略俄罗斯人的大无畏性格。
壮士穆罗梅茨骑着一匹褐色马翻山越岭,跨河过湖,来到勃仑斯克大森林。前面是非常泥泞的沼泽地,马无法前进。穆罗梅茨跳下马,左手牵马,右手抓着草根,把橡树板铺在沼泽上,一口气铺了13俄里(合13.78公里)。于是他来到斯莫罗季诺伊河。在河那边的三棵橡树上,坐着夜莺强盗,任何飞禽走兽都不敢从那几棵树边经过——因为谁都怕死。
夜莺强盗看到有人来了,就吹了一下口哨。霎时间地动山摇,千年的橡树倒下,花木凋零,褐色马也吓得跪了下来。但是穆罗梅茨张弓搭箭,把一枚整整1普特(16.28公斤)重的箭射向夜莺强盗。箭从夜莺强盗右眼进去,左耳出来。夜莺强盗从巢穴里掉下来,被穆罗梅茨活捉。他把夜莺强盗带到基辅城见弗拉基米尔大公。夜莺强盗使劲吹了一下口哨,顿时王宫的圆顶和墙坍塌,玻璃碎成片,马厩里马群逃散,王公卫队的所有壮士都趴倒在地,其中四分之一在庭院里爬行。大公本人也勉强站住脚。这时,穆罗梅茨抽出马刀,砍掉了夜莺强盗的头。大公非常感谢穆罗梅茨,就让他担任自己的卫队长。从此以后,穆罗梅茨住在基辅,终生为大公效劳。
关于穆罗梅茨的故事在俄罗斯家喻户晓,穆罗梅茨是俄罗斯人力量、勇敢、爱国主义、慷慨和乐于助人等特点的象征,颇受人民喜爱。著名俄罗斯画家瓦斯涅佐夫根据穆罗梅茨的故事,用17年时间创作了题为《三勇士》油画:三勇士身穿盔甲骑马巡逻。左边的多勃雷宁·尼基季奇手握长剑,随时准备迎接强敌;右边的阿廖沙·洛诺维奇拉弓搭箭;而中间的伊利亚·穆罗梅茨则横马立刀,抬起右手眺望远方。勇士们雄壮、威武、机警的神情呼之欲出。
俄罗斯人喜爱穆罗梅茨,因为他尚武,不怕强盗,不怕艰难,力大无比,气盖群士。他手持的一支弓箭就重达16公斤,拉弓放射出去,更有千钧之力;他能在沼泽上一口气铺设13.78公里橡树板。这样的勇士不可能被敌人所压倒,而必定要战胜敌人。
1914年12月23日,俄罗斯第一批重型轰炸机被命名为“伊利亚·穆罗梅茨”并被编入俄罗斯远程重型轰炸机联队。这一天被定为俄罗斯远程航空兵部队成立日。
我把勇敢精神列为俄罗斯人性格之首并非偶然,因为我发现不仅中国人,而且外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共识。
外国使节的评价
早在16至19世纪,有一些欧洲人在俄国旅行或生活后就撰写了关于这个国家及其人民的著作。他们对于俄罗斯人的勇敢强悍有较多的描写。例如,年西班牙国王派驻俄国的大使盖尔措格·利里斯基经常混迹于沙皇宫廷,他在自己的笔记中对上至安娜女皇、下至马莫诺夫将军等48位人物的性格进行了描写。
他写道:乌沙科夫将军是个勇敢的人,忠于职守,对君主特别忠诚,而且心地善良;沙皇的侍从长萨尔特科夫公爵是步兵上将,英勇善战,护卫出色。虽然不很聪明,但能做好自己的事情;步兵上将马莫诺夫是个勇敢、聪明和坚决的人,能够胜任工作的好军官,但阴险诡诈,一肚子坏水,大家都怕他;戈利津元帅聪明、高贵、熟喑军事艺术,非常勇猛,深受军队官兵喜爱。他胆大,慷慨大方,但不喜欢外国人;戈洛夫金公爵谨慎谦虚,很有修养,分析问题冷静透彻。他爱自己的祖国,虽然比较保守,但对有益的新事物也不反对。他忠于君主,所以不可能收买他。他是几朝元老,而且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都被沙皇重用;贵族瓦西里·多尔戈鲁科夫是国家最高委员会的部长,曾在俄国驻瑞典、丹麦、波兰和法国当过公使,被称为是内行和狡猾的部长。他精通几门外语,与他谈话非常愉快。但非常喜欢受贿,既不讲信誉,也没有良心,为了一己私欲,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终因搞阴谋而受到惩罚:女皇安娜把他及其全家流放到西伯利亚(《18世纪外国人眼中的俄罗斯》第246页“俄国宫廷人士的性格”)。
不仅欧洲外交官,而且美国学者也对俄罗斯人的勇敢顽强性格赞赏有加。2000年初,俄罗斯发行量最大的周报《论据与事实》刊登了4篇关于俄罗斯人性格的文章,除了我的《俄罗斯人的十大特点》外,有一篇是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詹姆斯·比林顿的文章。他写道:他对俄罗斯的兴趣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他还在上小学,觉得很纳闷:为什么欧洲很多国家一个接一个地沦落在希特勒脚下,而俄罗斯却能挺住?他向父母和老师请教,但他们答不出来。后来他问一个移居美国的俄罗斯老太太,她答道:“你读一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会明白为什么。”
确实,20世纪40年代的很多事件活生生地再现了1812年拿破仑率大军进攻俄罗斯的情景。俄罗斯人以英勇顽强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抵御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直至最后胜利。
人类历史上突兀出现在北纬度上的惟一帝国
近30年来,我去过德、美、英、法、意大利等国,对它们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感到羡慕。与它们相比,俄罗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俄罗斯约15%的领土位于北极圈内,属寒带气候,在地球“寒极”之一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尔米康地区,最低气温曾达到摄氏零下68度。即使在莫斯科、圣彼得堡这些对俄罗斯来说“比较温和”的地区,一年的冬季也长达五六个月,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在这样的地区生存和劳动,没有勇敢精神是不行的。而俄罗斯人正是具有不怕天寒地冻的勇敢精神。
如果把俄罗斯同德、美、英、法、意等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相比较,我们不得不为俄罗斯人抵御严寒、克服冰冻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而敬佩和折服。1812年拿破仑在俄罗斯被战败,1942年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惨遭失败,除其他因素外,都与法国人和德国人不适应俄罗斯寒冷的天气有关。俄罗斯人对此也非常自豪。俄罗斯“艾克斯莫”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俄罗斯方案》一书中骄傲地指出:“俄罗斯是人类整个历史上出现在北纬度上的惟一帝国。其他帝国都是出现在温暖与柔和的气候里。俄罗斯成为世界强国是由于其意识形态,而并非由于其经济。如果说美国的气候有利于经济发展,那么我们的气候似乎正好相反。尽管如此,除了民主派管理的那段时间以外,我们从来也没有落后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是的,我们的消费水平比较低,但这是安全的代价,是我们在武器上取得优势的代价”(《俄罗斯方案》第217页)。
我在俄罗斯工作十余年,至今对那里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心有余悸。特别是有几次自驾车陷在雪地里,多亏路上的俄罗斯人相助才挣扎出雪坑。有的同事开车在结冰的路面上打滑而被逆行线上的车辆撞伤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可是,年当我在春节期间去意大利、英国和法国旅游时,看到那里气候温和、绿草如茵,就更加深了对“北纬度上的帝国”的体会。
狂风怒号、冰天雪地的严寒给俄罗斯造成了很多麻烦和困难,同时,琼枝玉叶、晶莹剔透的冬季也给它带来了许多乐趣和益处,其中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锤炼了俄罗斯人非常顽强、坚韧不拔的强硬性格。
&&&&不惧怕战争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一部拓展疆土的历史。从9世纪的一个小公国,经过1000年的扩张而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13世纪建立的以莫斯科为中心的莫斯科公国,在驱除蒙古鞑靼人后,先是兼并邻近公国,而后不断扩张,从1462年到1533年,其领土从4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280万平方公里,成为欧洲幅员最大的国家(潘德礼主编的《俄罗斯》第50页)。到了苏联时期,其领土面积进一步扩大到2240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之最。
“众所周知,在第一个千年之交和第一个千年,斯拉夫人被迫经常同游牧人、萨尔马特人(古代北高加索和伏尔加河流域草原的游牧部族)、匈奴、哥特人、拜占庭人、波洛伏齐人(11—13世纪欧洲东南部的突厥系游牧民族)、瓦兰人(古俄罗斯人对北欧诺尔曼人的称呼)、佩彻涅格人(东南欧突厥系的古民族)、哈扎尔人(5—10世纪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顿河和喀尔巴阡山麓的突厥人部族)、波兰人、匈牙利人进行战斗。外来危险的压力非常巨大和频繁,以致于东斯拉夫人建造了蜿蜒曲折的宏伟土墙,其总长度达2500公里。就其难度而言,这项工程可与中国的万里长城相比,但应指出,俄罗斯人的数量与中国人要少得多”(尼古拉·别涅季克托夫的《俄罗斯圣地》第47页)。
“而在第二个千年外来危险并未减少!年,在234年中俄罗斯人同外部进行了164次战争,其中包括蒙古鞑靼人和条顿瑞典人。在16世纪,俄罗斯人在其西北和西部同立陶宛波兰联合公国、利沃尼亚骑士团(12世纪在德意志利沃尼亚成立的僧侣骑士团)及瑞典打了43年,同时在其南部、东南和东部同鞑靼汗国的战争一年也没有停止。17世纪,俄罗斯人打了48年,18世纪,打了56年。19世纪,同土耳其打了三次战争,同波斯人打了一场战争,发生了高加索战争、中亚战争,击退了拿破仑军队的侵略,还同英、法、土联军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20世纪,同日本打了两仗,打了两次世界大战,还同外国武装干涉(同上,第48页)。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1480年,莫斯科公国经过长期斗争,终于打败蒙古鞑靼军队,摆脱了长达240年的蒙古鞑靼人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在俄罗斯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611至1612年,破落贵族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和平民军事领袖库兹马·米宁领导民军,同入侵的波兰军队作战,并于日把波兰人赶出莫斯科。现在红场瓦西里·布拉任内教堂前面矗立的一尊雕像,就是他们俩。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法案,把11月7日定为“国家统一日”,以纪念1612年结束波兰对俄国的入侵。
2009年,我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知识”书店看到俄罗斯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俄罗斯的400次战争——俄罗斯人民的伟大战斗》一书。该书描写的这400次战争都发生在1648年以前。就是说,在而后360多年里所发生的战争还没有被计算在内。
从1700年至1721年,俄罗斯同瑞典打了21年的北方战争,最后在波尔塔瓦战役打败瑞典国王卡尔七世率领的几十万大军,夺得波罗的海控制权,控制了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大部分地区。1721年俄罗斯始称俄罗斯帝国。在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斯拉夫戈尔特区的列斯纳亚村(俄语意为“林村”),迄今仍巍然矗立着“日俄罗斯军队战胜瑞典人的纪念碑”。碑的顶部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双头鹰。旁边是一个东正教教堂。这是按照沙皇彼得的指示而建造的,因为在这次战役中,由莱文豪普特率领的瑞典军队被沙皇彼得亲自率领的俄军击败,战场上留下了瑞典军队的2000辆辎重车和8000具尚未掩埋的尸体。此后,俄军开始在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在年之间,俄罗斯共与土耳其发生6次大规模战争,小的战争不计其数。俄罗斯通过战争得到了高加索和中亚的部分地区,向南在黑海找到一个出海口。彼得一世在位36年,总共进行了53次战争,平均7个月就要打一仗。叶卡捷林娜女皇在位期间,对欧洲发动6次战争,占领了波兰和克里米亚半岛”(刘文飞《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学》)。
需要指出的是,17至18世纪,在博洛特尼科夫、拉辛、普加乔夫领导下,俄罗斯国内也爆发了多次人民起义,其中以普加乔夫的起义最为壮阔。1774年他的队伍达到5万人,控制了俄罗斯的大片土地。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它的斗争精神却鼓舞了广大俄罗斯人民。
毋庸忌讳,俄罗斯人的勇敢和强悍在其国家对外政策出现问题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对一些弱小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伤害和损失。1968年8月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和1979年12月苏军占领阿富汗就是例子。但是从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起,俄罗斯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作了改正。
最能反映俄罗斯人勇敢顽强精神的莫过于两次卫国战争
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俄国。9月7日,在莫斯科以西110公里的博罗金诺村,法军13万兵力同沙俄的12万兵力展开激战,在一天战斗中,法军8次夺得箭头堡,俄军则8次夺回箭头堡。双方共有8万多人阵亡。俄军主帅巴格拉基昂被一颗炮弹击中胸膛而牺牲。9月14日,法军进入莫斯科,但俄军最高统帅库图佐夫已下令全城撤退,只留给法军一座空城。法军恼羞成怒,一把火点燃整个城市,烈火燃烧了三天三夜。由于库图佐夫实施坚壁清野策略,法军官兵经常挨饿,军需物资短缺,加上严冬来临,法军受到严重威胁。10月19日,拿破仑只好率领11.5万残兵撤离莫斯科原路返回,但一路上不断遭到俄军追击,9万多人被饿死、冻死和打死,最后只剩2万士卒回到法国。1814年,俄国亚历山大一世指挥的各国反法联军反攻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图片,库图佐夫元帅)
反抗拿破仑军队入侵的这场战争被俄罗斯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它充分反映了俄罗斯人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精神。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作品《1812年序曲》描写的就是这场惨烈的战争。为了纪念这一战争,在莫斯科库图佐夫大街上建立了凯旋门和博罗金诺全景画展览馆。在展览馆东侧建立了库图佐夫元帅骑马的雕像,一副威武豪迈的模样。全景画逼真地反映了博罗金诺大战,其中一幅油画描绘的是拿破仑的队伍在寒风凛冽中狼狈撤退。拿破仑耷拉着脑袋,愁眉苦脸,昔日的傲气荡然无存。
现在,每年9月第一个周末,在莫斯科城庆日子里,在莫斯科郊外博罗金诺古战场,都要举行活动,纪念这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斗。除莫斯科市政府领导人讲话外,身着沙俄军队和法国军队服装的官兵们,手持武器,模拟当年鏖战厮杀的战斗场景。它不仅再现俄罗斯人的英勇精神,而且也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不久前举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21.5%的被调查者把1812年打败拿破仑看作引以自豪的事件。与此同时,更有85.5%的被调查者认为,年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是俄罗斯人最值得骄傲的历史事件。
历史上很多事件有相似之处。在拿破仑兵败俄罗斯120多年后,20世纪40年代上半期,在苏联又发生了一次残酷而壮烈的战争,俄罗斯人称之为“伟大的第二次卫国战争”。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闪电式进攻,企图一举占领苏联,奴役“劣等的东斯拉夫民族”。在位于苏联和波兰边境的白俄罗斯布列斯特要塞打响了第一枪,发生了异常惨烈的战斗。由于兵力相差非常悬殊,德军在战斗中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但是,布列斯特要塞3500多名卫士坚守阵地,决不投降,同德军进行殊死搏斗,坚持28天,平均每天打退德军6至7次进攻。在要塞的北部堡垒,苏军军官的家属也投入战斗,她们照顾伤员,搬运弹药,为机枪弹盘装子弹,有的甚至拿起枪直接参加战斗。开战后第8天,即6月28日,德军占领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但保卫布列斯特要塞的战斗却持续到7月下旬。为此,曾担任莫斯科作家协会第一书记、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书记的谢尔盖·斯米尔诺夫撰写《布列斯特要塞》和《布列斯特要塞的英雄们》,对要塞保卫战进行了详细描写,热情讴歌了俄罗斯战士大无畏的勇敢精神。
今天,我们在布列斯特还能看到一座被炮弹和枪弹打得遍体鳞伤的建筑——“丘陵门”。它和斯大林格勒(1961年改名为伏尔加格勒)“巴甫洛夫楼”一起,有力地见证了人类历史上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时时提醒人们要牢记战争教训,不要重犯历史错误。(照片,英雄岗)
从莫斯科谢列梅季沃2号国际机场进城的路上,当汽车行驶到距莫斯科市中心只有10多公里的“西姆基”(“化学城”)时,在路的右侧矗立着几个阻止坦克前进的XXX型障碍物。这就是当年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坦克遭到顽强阻击的地方。由于苏联红军的坚决抵抗,德国侵略者的坦克到此后无法继续挺进。日,处在敌军包围下的苏联红军,依旧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阅兵式。负责防空的苏联将军向斯大林元帅保证:决不让一架敌机飞到红场上空。参加阅兵式的战士们个个都是一身戎装,斗志昂扬。阅兵式刚结束,他们中间的部分官兵就直接奔赴前线,为保卫祖国而浴血奋战。
二战结束后,前苏联共有12座城市被誉为“英雄城”,其中最著名的之一就是斯大林格勒(其他11座是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刻赤、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新罗西斯克、摩尔曼斯克、斯摩棱斯克、明斯克和图拉)。1994年9月,我慕名前往伏尔加格勒(即昔日的斯大林格勒)采访。我首先参观了位于市中心列宁广场不远处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景画博物馆”。这是一座高大的白色建筑物,外形像一座碉堡。大厅中央是螺旋形圆梯,共有三层。拾级而上,到达顶层后,“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景画”就豁然展现在眼前。日,德军投入150万兵力进攻伏尔加河畔的重镇斯大林格勒,扬言7月25日以前要攻占它。德军集中40个师,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把100多万颗炸弹投向这座城市。但是,疯狂的希特勒又一次低估了苏联红军和人民的意志和能力。苏联红军顽强抵抗,坚持7个多月。把33万德军困在包围圈中,最后消灭敌军20多万人,并使德军第6集团军残部9万多人缴械投降。“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景画”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苏联红军在崔可夫元帅等人领导下,于6日反攻德军的场面。
博物馆旁边的“巴甫洛夫楼”弹痕累累,墙面被打得像蜂窝煤似的。日,德军17万人、500辆坦克向苏联第62集团军进攻。德军在市区几个地段突破红军防线,进入市区阵地。苏军同德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为了争夺火车站,双方激战不已,一周内火车站13次易手。在市区的一座居民楼,巴甫洛夫排长和他的战友们坚持58天,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宝贵贡献。战后,为了纪念牺牲的红军官兵,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该楼被原状保留下来,并被命名为“巴甫洛夫楼”。
从博物馆出来,我走到伏尔加格勒市郊区的马马耶夫山冈。这里海拔102米,是全城地势最高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中,苏联红军和德军在这里进行了争夺制高点的殊死战斗。有35965名红军官兵安葬在这里的“兄弟之墓”。
从山冈下沿着台阶往上走,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高浮雕《世世代代的纪念》,以废墟的城市为背景,11名各族男女老少向烈士敬献鲜花。再往上走,是雕塑《宁死不屈》。一名红军战士右手握着手榴弹,左手紧握自动枪,目光坚毅,斗志昂扬。然后是英雄广场,6座雕塑反映了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一些场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广场旁边是无名烈士墓,立在中央的是崔可夫元帅陵墓。
马马耶夫山冈大型群雕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耸立在山冈最高点的主要纪念碑——85米的雕像“祖国母亲在召唤”。纪念碑基座高33米,“母亲”雕像高52米,她右手高举一把33米的不锈钢利剑,直指天穹。
在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人民正是响应“祖国母亲的召唤”,勇敢战斗,前赴后继,夺取胜利。付出非常沉重代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国际意义,“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着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是关系于整个世界战争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84页—888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反映俄罗斯人在第二次世界战争中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精神的还有被敌人围困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1994年6月,我随中国青年新闻代表团访问圣彼得堡,参观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馆。坐落在莫斯科大街末端、胜利广场上48米高的大理石方尖碑高耸云天,象征着英雄们的浩然长气。从方尖碑旁边往下走,是纪念馆,墙上刻着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652人的姓名。靠北面墙,是900页青铜制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大事记,记录了每天战况。
在安葬着卫国战争期间牺牲的47万列宁格勒军民的皮斯卡寥夫烈士陵园,代表团团长、中国青年报第一副总编辑高纬伸出双手,采集神气。他说,“这里的气场很大,肯定与这些不屈的灵魂有关。”高纬喜欢气功,经常在一些重要的场所采气。他的灵感也许不无道理。
我们沿着陵园中央的宽阔大道前行,在大道的首端,长明火燃烧不息。大道末端树立着“祖国母亲”青铜像。雕像后面150米长的大理石墙上刻着:“这里安息着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列宁格勒的列宁格勒人。我们虽然不能列出他们所有人的姓名,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
在烈士陵园里倘佯,我不禁想起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创作和演出的情景:肖氏在极端恶劣和困苦的战争条件下,用三个多月时间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日,交响乐队在敌军重重围困中的列宁格勒演出第七交响曲,为了使演出正常举行,苏联红军先以强大密集的火力将敌人的大炮打哑。随后,这部深刻表现人民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愤怒与反抗的正义之声,在这座英雄的城市奏响。人们纷纷从街上、掩体、住所聚集到广播扩音器前,以极大的热情倾听这英雄的乐章。第七交响曲响彻列宁格勒的上空!同时,演出实况通过广播传送到前线播放,鼓舞了红军的士气(日新浪文化)。第七交响曲显示了苏联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战胜法西斯的坚定信念,被誉为“战争的音乐纪念碑”。
1945年5月9日,法西斯德国签署投降书,将近4年的苏联卫国战争结束。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期4年的反对德国法西斯的伟大卫国战争,是一部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历史。正是由于广大苏联红军战士在前线的浴血奋战,以及人民群众在后方的大力支援,德国法西斯军队才被打败。在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有近2700万人牺牲,其中1000万牺牲在战场。11739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3051人在死后荣获此称号。其中107人两次荣获该称号。还有数百万人被授予各种奖章和勋章(日《明斯克信使报》)。
1945年5月,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为红军部队指挥员们举行的招待会上说,“我想为我们苏联人民,特别是俄罗斯人民的健康干杯,不仅因为它是起领导作用的人民,而且因为它有灿烂的智慧、坚强的性格和忍耐力。”
“灿烂的智慧、坚强的性格和忍耐力”,这是俄罗斯人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
如今,每年“五·九”胜利日,是俄罗斯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在莫斯科红场,庄严的阅兵式使人想起日的红场阅兵式。
“五·九”这一天,在莫斯科胜利广场、大剧院广场、高尔基公园等公共场所,都能看到头发斑白的老战士在莫斯科重逢的情景。他们热烈地拥抱,亲吻,唱歌,跳舞,尽情回忆,老泪纵横。所有新闻媒体都把胜利日作为最重要的新闻加以报道,播放反映卫国战争的老电影,使人民燃起爱国主义的激情。我在莫斯科工作期间,每年这个节日,都要到街头和公园看一看,体会节日的气氛,分享老战士们的胜利喜悦。
1995年“五·九”是伟大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俄罗斯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庆典。在莫斯科市西部“俯首山”上,经过多年的建设,一个巨大而雄伟的“胜利”广场终于落成,它气势恢弘,正好与纪念1812年战争的凯旋门和博罗金诺博物馆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在红场入口处历史博物馆前,身骑战马的朱可夫元帅雕像也按期落成,这是对他在卫国战争中所建立的卓越功勋的最好纪念。
5月9日那一天,在红场和胜利广场分别举行了阅兵式和纪念集会。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等外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当一批头发雪白、满脸皱纹、但胸前佩满勋章的老战士整齐地走过红场主席台前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掌声。是啊,这些老战士是苏联人民同法西斯敌人浴血斗争的杰出代表,他们所反映的正是那种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大无畏的性格和精神!
2010年5月9日10时,为了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阅兵式,11500多名官兵参加。在1200人组成的军乐队演奏的《胜利日》等乐曲声中,T-34坦克、T-90主战坦克、SU-100自行火炮、虎式装甲汽车、“龙卷风”多管火箭炮、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武器装备从红场隆隆驶过。苏25、苏27、米格31、米格39、米格直升机24、战略轰炸机图195、图160等100多架战机飞越红场上空。陆、海、空三军方阵官兵身着卫国战争时期的军装,手持当年战时式样的武器,精神抖擞地接受检阅。
每当俄罗斯纪念“五·九”胜利日时,我也常常想到,俄罗斯用法定节日纪念卫国战争并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从1931年“9·18”事件,到1937年七七事变,到中国人民进行全面抗日,中国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同70%的日军英勇作战,共有3500万人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但如果与俄罗斯反映卫国战争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相比,我们文学艺术作品对这场长达14年的战争情况及其内涵反映和挖掘得还不够。我们是否应该把日确定为国家节日,即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加以纪念呢?日,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抗战老战士、爱国人士及各界代表1万多人,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我们是否也应把9月3日正式确定为法定节日和休息日,以便更好地纪念我国抗日战争胜利日呢?
伟大的抗日战争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值得回忆,值得纪念,值得总结,值得思考。让我们以史为鉴,牢记历史教训,永远鞭策向前!
俄罗斯人民的勇敢性格还表现在爱好自由、不断寻求真理和正义,以及勇敢地批评官方腐败等。俄罗斯人民爱好自由的这一性格特别表现在它倾向于无政府主义,反对国家成为强迫的工具。正是在俄罗斯,诞生了无政府主义的鼻祖米哈伊尔·巴枯宁、彼得·克鲁泡特金。俄罗斯的千年史是俄罗斯人民不断地为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历史。17和18世纪中发生的几次大的农民战争——拉辛、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及无数其他的起义和暴动说明了这一点。
“俄罗斯的自由逃民”现象也是俄罗斯人追求自由的一种反映。勇敢的农奴们不堪忍受地主的压迫而逃亡到边远地区,如西伯利亚、北欧和远东地区,尽可能远离国家政权,远离欺压他们的地主和奴隶主。俄罗斯人民反对蒙古鞑靼族入侵、1812年的反拿破仑战争、年的反德国法西斯战争,以及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年的第一次人民革命、1917年的二月和十月革命,都是俄罗斯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真实写照(莫斯科普希金语言学院教科书《俄罗斯人民》国情教研室1994年编著的《俄罗斯人民》)。
韧劲作为勇敢的孪生兄弟,也是俄罗斯人的显著特点。俄罗斯人善于逐步积累力量,不屈服,不气馁,经常能在常人所不能的情况下绝地逢生,起死回生。俄罗斯心理学家卡西扬诺娃说,“对我们来说,这一自我控制不是对外的准则,而是内在的准则。它渗入到我们的习惯,我们的血肉,成为我们个性的一部分”。“我们的忍耐品质,也是我们的文化,经常被看作是东方的,把它说成是宿命论,或者与禁欲主义相提并论(卡西扬诺娃《关于俄罗斯民族性格》第124页)。另一位俄罗斯学者弗拉基米罗夫也指出:“俄罗斯人总的来说非常坚强;他能够承受最繁重的劳动,对艰苦毫不足怪,能够无限地忍受”(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夫《俄罗斯生活的意义》第363页)。
俄罗斯著名人类学家伊万·西科尔斯基指出,“忍耐和听天由命无疑应该被认为是俄罗斯心灵最突出的特点······发达的忍耐力和善于把所有冲动的激情转变为默默的痛苦感觉使斯拉夫人在不幸时显得很伟大,使他们能够保持镇静并在生命的严重关头具有自制力”(同上)。在两次卫国战争中,正是俄罗斯人表现了非凡的忍耐力,才终于打败拿破仑和希特勒侵略的军队,夺得战争胜利。
《科学决策》杂志主编李晓宁认为,俄罗斯“这个民族的承受力非常强。它是一个非常顽强的民族”。与此同时,俄罗斯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容易犯固执和偏颇的毛病,“从沙皇时期到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都呈现这样一个特点,即它的自我纠错能力比较差,但是反过来说,它的坚持能力又比较强。而英美两国纠错能力比较强”。俄罗斯人常常停留在基本概念的设计中,即过分拘泥于概念方面的东西,而不去考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般情况下,他们在适应性、补偿性的问题上考虑较少(&cn,日《专家作客新浪聊天室与网友共话俄罗斯》)
从文学作品看俄罗斯人的勇敢精神
在俄罗斯童话故事中,壮士、勇士、英雄都是主要人物。除上述勇士穆罗梅茨外,“傻瓜伊万”或“傻瓜伊万努什卡”(伊万努什卡是伊万的小称或爱称)也是俄罗斯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而实际上傻瓜不傻,伊万具备了俄罗斯人勇敢、智慧和善良等多种优良品质。
有关“傻瓜伊万”《农民的儿子伊万和怪物》的民间故事是这样的:
很久以前,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个年迈的父亲和三个儿子。小儿子名叫伊万。他们并不懒,整日干活,耕地种粮,庄稼长势喜人。
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说一个坏蛋怪物要来进攻王国,要消灭所有的人,用大火焚毁城市和农村。父亲和母亲忧伤起来。但儿子们劝道:“父亲、母亲,不要悲伤,我们去同怪物决一死战。为了不让您们忧愁,让伊万努什卡留下来吧。他还小,不该去厮杀。”
但是伊万不肯留下,说:“我留在家里很没面子,我要去同怪物打仗。”
父亲没有听从大儿和二儿的劝告,终于同意伊万和老大老二一起去打仗。
兄弟三人手拿宝剑,背负装着面包和盐的行囊,骑上骏马去寻找怪物。
有一天,他们来到斯莫罗金纳河的荚迷树板桥上,河的两岸尸骨成堆。
伊万说,“看来,我们已经到了怪物所在的地方。我们轮流值勤,别让怪物跨过这座桥。”
第一个晚上由老大值勤。他到岸边走了一遭,看了看莫罗金纳河——一切都很平静,见不到一个人,听不到一点声音,便在柳丛中躺下睡着,打起响鼾。
但是伊万睡不着。过了半夜,他拿着宝剑,来到河边。只见大哥正在熟睡,鼾声如雷。
他没有把大哥叫醒,而是躲在桥的附近,警惕地观察。
突然,河上翻起波浪,站在橡树枝上的小鹰开始叫出声来——一只6头怪物从远处走来。
伊万迎上前去,经过一番厮杀,先砍下6头怪物的3个头,接着又砍掉3个头,把它们扔进了河里。他回到小屋休息。大哥问道:“你看见什么了吗?”
“没有,我的身边连一只苍蝇都没有飞过,”伊万回答。
第二天夜晚,老二来到桥边值勤。他看周围十分平静,便在柳丛中躺下睡觉。
伊万对老二也不放心,就来到桥头巡逻。
突然,河上翻起波浪,站在橡树枝上的小鹰开始叫出声来——一只9头怪物从远处走来。伊万奋勇厮杀,把怪物的9个头都砍掉了。
次日凌晨,老二睡觉醒来,走到桥头。伊万问:“昨天夜里你看见什么了?”
老二回答:“没有,连一只蚊子都没有从我身边飞过。”
伊万只好把两个哥哥带到桥边,把扔进河里的6头怪物和9头怪物指给他们看。两位哥哥满面羞色,支吾地说,他们因为太累而睡着了。
第三天夜晚,伊万去值勤,对两个哥哥说,你们在这小屋里休息。只要听到我的口哨,就出来助我。
刚到半夜,大地颤动,河水翻涌,大风呼啸,橡树上的小鹰叫了起来——&一只长着12个头的怪物向伊万冲来。伊万同它鏖战不休,形势危急。他吹响口哨,请两位哥哥来助战。
然而,两个懒惰哥呼呼睡觉,一点也没有听见。
伊万几次砍下怪物的头,但怪物只要用手指往头上一抹,砍下的头就重新粘了上去。伊万自己也在战斗中身受重伤。他急中生智,采用火攻的办法,烧死了这个12头怪物。
两个哥哥来到桥头,对伊万说:经过几天鏖战,他们和伊万需要休整。
但伊万没有同意,而是带上宝剑,策马向怪物的巢穴骑去。到了怪物的家门口,只见三个怪物的妻子及其老娘(一条大蛇)在说话。
一个怪物的妻子说:“我要为我的丈夫报仇。我先往前跑,等伊万他们追过来,我就释放热气,而我自己会躲进一口井里。他们渴了就要喝水,一喝便呜呼哀哉。”
另一个怪物妻子说:“我往前跑,然后变成一棵苹果树。只要他们摘苹果吃,就必定丧命。”
第三个怪物妻子说:“我让他们发困想睡觉,而我自己变成柔和的地毯和真丝枕头。一旦他们累了想在地毯上躺一下,就会被火烧死。”
老娘说,“你的主意也很好。如果你们都不能把他们杀死,那么我就变成一头大猪,赶上他们,把他们都咬死。”
伊万偷听了她们的谈话后,回到两个哥哥这里。三兄弟上路回家。穿过森林,穿过草地,历尽艰辛。有一天,太阳当头,天气特别炎热,一丝影子都没有。三兄弟口渴得要命。突然,看到在不远处有口井,井里有一只银勺在漂浮。两个哥哥赶紧跑过去,要取勺喝水。
伊万说,“不要喝,谁知道这是什么水!”他用刀剑砍水井。水井哀号起来。顿时,大雾弥漫,炎热退却,谁也不想喝水了。
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啊,走啊,看见一棵苹果树,上面挂满成熟的红苹果。两个哥哥从马背上跳下来,想摘苹果。但伊万拔出宝剑就砍苹果树,苹果树嚎叫起来。
“你们看,这是什么苹果树!一点也不好吃。”伊万说。
三兄弟继续前行。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多少路,累得筋疲力尽。环顾四周,发现附近地上铺着一块柔和的毯子和真丝枕头。两个哥哥说:“我们在地毯上休息一会吧!”
伊万说,“不,这地毯不舒服。”
两个哥哥非常生气:“你这是干什么,这也不行,那也不让。”
伊万二话没说,把宽腰带解下来,扔到地毯上。腰带立即燃烧,化为灰烬。
伊万说,“如果你们躺在地毯上休息,也会被烧掉。无论是水井,苹果树,还是地毯,都是怪物的妻子。她们想报复我们,但都未得逞。”
三兄弟继续向前走。走啊走啊,天黑了,风起了,大地轰鸣。一条大蛇从后面追了上来,要把伊万和他的两个哥哥吞噬。
三兄弟拼命地跑,发现一个铁匠铺,有12个铁匠在打铁。伊万说,“快把我们放进铁匠铺!”
铁匠们把他们放进铁匠铺,在12扇铁门上加了12把锻造的锁。
大蛇喊道:“铁匠们,快把伊万三兄弟交出来!”
铁匠们回答:“你用舌头舔12扇铁门,我们就把伊万三兄弟给你。”
大蛇就开始舔铁门。舔啊舔啊,舔过了11扇铁门,累得筋疲力尽,就坐下休息一会。说时迟,那时快,伊万立即从铁匠铺窜出来,举起蛇,使劲往地下摔,把它摔得粉身碎骨。一阵风刮来,把蛇的遗骸刮得无影无踪。
从此以后,这一带的怪物和毒蛇都绝迹了。伊万和两个哥哥一起回到父母身边,耕地播种,和其他人家一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伊万同怪物及妻子(6头、九头、12头怪物及蛇)的故事反映了俄罗斯人的勇敢精神和智慧,在俄罗斯广为传颂。“傻瓜伊万”也因此扬名,成为俄罗斯人爱戴和崇尚的偶像。
描写勇士的俄罗斯民间故事还有《尼基塔·科热米亚卡》等,它们都反映了俄罗斯人喜爱英雄,崇尚勇士的特点。在俄罗斯人看来,对敌人投降和屈服是可耻的,而坚决斗争和争取胜利则是光荣和骄傲的。勇士性格是俄罗斯人性格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了解和认识俄罗斯人的这个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和分析俄罗斯人的很多表现很有裨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出现了成千上万部描写伟大卫国战争的作品,平均每年大约有500部有关卫国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问世(刘文飞《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学》),其中著名的有小说《不屈的人们》、《日日夜夜》、《真正的人》、《青年近卫军》和描写用胸膛挡住敌人机关枪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的《马特洛索夫》,以及电影《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围困》、《解放》、《攻克柏林》、《这里黎明静悄悄》和电视连续剧《春天的17个瞬间》等,都反映了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些作品在教育人们牢记历史、爱国憎敌和保家卫国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记得1998年5月我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采访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子女重返学校时,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马特洛索夫》等图书。他们说,当时阅读这些图书给了他们无穷的精神力量,不仅激励他们刻苦学习知识,而且促使他们勇敢地走向战场,投入战斗。
阿列克谢·托尔斯泰(也称小托尔斯泰)是苏联著名作家,因长篇小说《苦难的历程》三部曲和长篇小说《彼得大帝》获斯大林文学奖。但是他撰写的一个反映伟大卫国战争的短篇小说《俄罗斯性格》,也像他的长篇小说一样家喻户晓,被人们广为传诵。
《俄罗斯性格》讲述的是一个普通战士的故事。伊戈尔·德里莫夫参加卫国战争期间非常惨烈的库尔斯克战役,打垮了德军的进攻,消灭了无数敌人的“老虎”(即敌人的坦克)。但他的坦克在麦田中一块隆起的地面上被一颗炮弹打中。两个坦克手当场遇难,阿列克谢被严重烧伤,“脸上有些地方都烧到骨头了”。他在医院里躺了8个月,经过治疗,他的鼻子、嘴、眼皮和耳朵都修好了,但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护士看了非常悲痛,带着一声抽泣转过身去。但他却平静地说:“本来可能更糟呢,像这样子,人是可以活下去的。”他不认为自己是残废,而只是成了一个脸部怪样的人。因此,他对司令员说,他还可以继续打仗。他被批准20天休假,回家看望他的父母。为了不让父母伤心,他假称自己是他们儿子的战友。果然,父母和未婚妻卡佳都没有认出他来。等到返回连队,在给父母亲的回信中,他才承认去他们家看望的、脸部非常怪异的人就是他们的儿子。母亲和未婚妻急忙到部队探望。卡佳对他说:“伊戈尔,我打算我这一辈子都跟你在一起,我一定忠实地爱你,一定深切地爱你······别把我打发走吧······”
小说最后写道:“是的,在这儿你可以看见他们,俄罗斯性格呀!一个人,看上去挺平常,等到严酷的命运来敲他的门,一种伟大的力量——人类的美的力量。”
是的,俄罗斯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决定民族命运的关键时刻,这个民族具有一股不被敌人所压倒,而要坚决打垮敌人的大无畏气概和顽强勇气。正是凭着这股勇气和精神,俄罗斯才能在历史上屡次战胜敌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还有一部“独臂英雄”的小说也非常感人。2004年5月的一天,我从北京去莫斯科出差,在飞机上翻阅报刊时偶然看到《俄罗斯航空公司世界》2004年第5期上有一篇题为《俄罗斯性格》的文章,便拿起来浏览,一读就被吸引住了。我觉得这篇文章与小托尔斯泰上述那个短篇小说异曲同工,同样反映了俄罗斯人顽强不屈、不折不挠的坚韧性格。此文描写的是世界上惟一用独臂驾驶飞机同敌机作战的飞行员伊万·列昂诺夫。
列昂诺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次被认为已经牺牲,两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42年4月列昂诺夫从阿尔马维航空学校毕业后就参加了莫斯科郊外的一场空战,击落了德国空军的“尤&—88”战斗机。但是人们以为他已牺牲。到1943年7月,他击落了7架敌机,其中5架他独自击落,两架和其他战友一起击落。这一年7月,他参加了“库尔斯克弧线”战役,7月15日,当他和机长执行空中侦察任务后返回机场时,遭遇一群敌机围攻,他们的飞机被击中后失控进入螺旋。列昂诺夫失去知觉,受伤降落在一个村庄的池塘里。红军的步兵把他救起,先送到卫生营,再送到野战医院。他被救活,但被截去一只左臂。在一次手术中,需要给他输血。一位最年轻的女护士毫不犹豫地献了血。后来他们相爱了。有一天他们逛城,列昂诺夫突然看见一个结婚登记处,便抓起姑娘的手,用肩撞开门,以前线战士的身份登记结婚。
还在医院时,列昂诺夫就策划如何返回飞机驾驶室。他设计了好几个方案,但都未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掌握了用独臂驾驶飞机的技术。正好部队缺少飞行员,便把他重新纳入飞行员名单。1944年底,他驾机在低空飞行时,被德军的高射机关枪击中,飞机坠落,他的左腿受重伤。团里认为他已光荣牺牲。就在那几天,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命令,授予列昂诺夫“苏联英雄”称号。团里有人在命令上写道:“因此人已经牺牲,奖章无法授予。”
所有这一切过了半个世纪后才搞清楚。1995年,列昂诺夫被授予“俄罗斯英雄”称号。他偶然地遇到了自己的指挥员。指挥员说,“你早就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了,我亲眼见过那张命令状。于是,从档案库里找到了那张“被枪毙”的命令状。
更有意思的是,列昂诺夫夫妇建立了另外一个功勋。战后,年,除自己生育两个孩子外,他和妻子尼娜·瓦西里耶夫娜还收养了5个烈士子女,并把他们抚育成人。列昂诺夫在几个儿童院当过院长。
而列昂诺夫夫妇收养孤儿的事迹也反映了俄罗斯人善良的一面。
列昂诺夫的事迹切实反映了俄罗斯人坚强、勇敢的性格。他们敢狠敢爱,对敌人狠得深刻,对妻子对孩子爱得深沉。正是由于无数个列昂诺夫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勇士,俄罗斯才能坚强有力并战无不胜。在俄罗斯人看来,对敌人投降和屈服是可耻的,而坚决斗争和争取胜利则是光荣和骄傲的。勇士性格是俄罗斯人性格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认为,“俄罗斯民族始终有能力表现出很强的男子汉气,它正在并且已经向德意志民族证明这一点。它身上有勇士的气质。俄罗斯人的追求所带有的不是心灵而是精神的气质。任何一个民族都应当既有男子汉气又有女子气,它应当是两种气质的结合”(《俄罗斯思想》第246页)。
白俄罗斯总统:俄罗斯人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
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同根同源,同宗同祖,犹如一棵树上的三个分枝,其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基本相同,被称为“东斯拉夫三兄弟”。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国际地位和民族利益不同,三兄弟除一些共同点外,其性格也各有特点。
2006年夏,在为俄罗斯新闻记者举行的招待会上,有一名记者问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您认为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的性格差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顿时引起在场人士的极大兴趣,大家想听听卢卡申科总统如何回答。卢卡申科被称为“天才演说家”,经常是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俄罗斯人性格直率豪放,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白俄罗斯人也会拔刀相助,但在拔刀前首先要想一想,是否应该拔刀,如何拔刀”。
三年后,日,卢卡申科在明斯克会见每年一度访问白俄罗斯的俄罗斯新闻记者代表团时,再次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路见不平,俄罗斯人会立即脱掉衬衣,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而白俄罗斯人因其整个一生、整个历史都遭蹂躏,所以他先从角落上窥测一番,但然后还是会冲上前去”(日俄罗斯《消息报》第8版)。他的回答引起俄罗斯记者们会心的笑声。
在中国驻白俄罗斯使馆工作的白俄罗斯秘书对我解释说,卢卡申科总统的意思是:俄罗斯人更积极、更情绪化,而白俄罗斯人则更平静、更沉思。
这位秘书还提请我注意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之间这样的一个差异,即同样是长得身材高大,魁梧伟岸,但是彪形的俄罗斯男人性格比较蛮横粗鲁,而白俄罗斯男人却比较温和。
从日常生活看俄罗斯人的勇敢
&&&俄罗斯人崇尚英雄,彼得大帝、苏沃罗夫、库图佐夫和朱可夫等人,是他们心中最伟大的英雄。全国数量最多的是卫国战争英雄纪念碑,几乎在每座城市、每个大一点的村庄都有。去过俄罗斯的外国人都能感受到,那里的爱国主义教育搞得很出色,年轻人婚礼仪式之一,就是到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
&&&俄罗斯人不对孩子娇生惯养,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婴儿还没有满月,母亲就用婴儿车推着他在公园里散步,进行空气浴和日光浴,适应寒冷的气温。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就骑着自行车在住宅周围和公园里到处钻。游泳、滑冰、滑雪更是锻炼他们坚强性格的活动。除了义务兵役制以外,俄罗斯有许多军事学校,少年的、青年的、初级的、高级的,而且子承父业的军人世家很多。军人受到尊重,他们的社会地位较高,待遇也较好。这个传统自彼得大帝的时候就开始了。他自己从小就进入“少年兵团”学习,酷爱军事。后来他下令让贵族子女接受军事训练,进近卫军团,以军功论赏,没有军功不能封爵位。因此,当军官成为时髦和传统。例如,在我们熟知的俄罗斯古典名著中,《安娜·卡列宁娜》中安娜的情夫沃伦斯基、《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的未婚夫安德烈、《复活》中诱骗马丝洛娃的聂赫留朵夫,都是贵族出身的军官。
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后,军人在俄罗斯的地位有所下降。近20年来,虽然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但尚武和拥军爱军的传统逐步得到恢复。如今,在俄罗斯当兵仍是男人的主要选择之一。让孩子上名闻遐迩的苏沃罗夫军事学校等军事院校更是很多家庭的首选。不久前我听说,我的俄罗斯朋友、俄罗斯共产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库普佐夫,就把他十多岁的外孙送进苏沃罗夫军事学校学习。当年我多次见到的那个稚嫩的男孩,如今已是英姿勃勃的士官生。
俄罗斯人的冒险和勇敢精神还从俄罗斯飞行员身上表现出来。在我国珠海举行的航天航空博览会上,俄罗斯飞行员驾驶苏-27战斗机表演的垂直向上跃升120度大仰角“眼镜蛇”等一系列特技行动,令观众目瞪口呆。
另外,从俄罗斯一些优秀运动员身上,也反映出俄罗斯人的勇敢顽强精神。著名网球运动员沙拉波娃就坦承,她获胜的主要原因是性格倔强:“我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我一上场就告诉自己:你肯定能胜利!”
有时,我也禁不住把俄罗斯人的勇敢精神和现时一些中国人的怯懦行为相比较。据我国媒体报道,在我国有些地区,个别恶毒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犯法行凶,气焰十分嚣张,无数群众围观却无人上前阻止,或者眼看有人落水就要溺死,却无人下水救助。而我在俄罗斯工作十多年,几乎从未见过俄罗斯人有类似情况或类似报道。
“俄罗斯和美国社会学校”创办者索罗金则对俄罗斯人的牺牲精神赞赏有加,他认为,俄罗斯人民具有较长的历史,拥有强大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为了民族生存和自我保护甘愿作出牺牲,因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取得了领土、人口、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三)突出的天赋,巨大的创造力
&&&&&&&&&&&&&&&&&&&&&&&&&——不能否认俄国人民的天才······俄国人的性格特点就是感情丰富和充满激情,或者说,内心世界很活跃。内心世界活跃的原因是俄国人各种性格对立的特点令人惊讶地结合在一起(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的《俄罗斯生活的意义》)。
——俄罗斯人的特点是对真理的探索(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宇宙飞船“东方号”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绕地球飞行,飞行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实现了齐奥尔科夫斯基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苏联塔斯社)。
在谈论俄罗斯人这个性格特点时,首先让我们继续看关于“傻瓜伊万”的另一个故事——《灰褐马》。
一个老头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二很聪明,而小儿子伊万努什卡是个小傻瓜,一天到晚就知道懒散地躺在炉灶旁睡觉。他们种了麦子,长势喜人。但是夜间有人来踩踏麦田,把很多麦子都踩坏了。老头说:夜间有人踩踏我们的麦子,你们去把小偷抓来。
第一个晚上由大儿子值班。他去麦田巡逻。不一会就悃了,躺倒在干草堆上就睡着了,一觉睡到天亮。
回家后他说:“我一夜没合眼,不停地巡逻。但没看见小偷。”
第二个傍晚,二儿子去值勤。但他也是在干草堆里睡了一宿并说根本不见小偷的影子。
第三个晚上轮到小儿子去值勤。他坐在一块石头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麦田。半夜里,忽然看到一皮班驳的马来到麦田,吃得不多,但踩坏许多。
伊万立即跑到马的附近,拉弓搭箭,箭在弦上。灰褐马央求伊万:我放了我,我一定会报答你。
伊万努什卡说,“好吧,但我怎么能找到你呢?”
灰褐马说:“你走到村外,吹三下口哨,喊‘灰褐神马!快到我面前来,就像树叶落到草地上!’我就会出现在眼前。”
伊万努什卡放了灰褐马,并得到承诺,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来踩踏麦田。
伊万努什卡回到家里,两个哥哥问:“怎么样,傻瓜,你抓住小偷了?”&
伊万努什卡答道:“抓住了一匹不同毛色的马,它保证今后不再践踏我们的麦田,我就把它放走了。”
两个哥哥耻笑伊万努什卡。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践踏麦田的事。
此后不久,国王颁布诏书:所有人都要带上最好的马,到国王家去过节三天。谁能骑着自己的马接近公主的闺阁并把她手指上的宝石戒指摘走,国王就把女儿嫁给他。
兄弟俩也打算去国王家过节。伊万努什卡请求和他们一起去,但两个哥哥不同意:“傻瓜,你不要去!你去会把别人吓坏的。你就在炉灶旁睡觉吧!”
等哥哥们走后,伊万努什卡拿着篮子去森林采蘑菇。他来到村头,扔掉篮子,吹了三下口哨,并喊道:“灰褐神马!快到我面前来,就像树叶落到草地上!’
灰褐马飞速来到伊万努什卡面前,听了他的叙述后说:“你从我右边的耳朵进去,从左边的耳朵出来!”
伊万努什卡就从灰褐马的右耳进去,左耳出来,但却变成一个英俊潇洒、无畏无惧的小伙子。他坐上灰褐马,直奔国王宫前面的广场。那里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在高高的闺楼上,美丽无比的公主端坐在窗户旁,手指上的钻戒熠熠发光。但是没有人有能力和勇气去摘她的戒指。
伊万努什卡策马奔向公主的闺楼,但是灰褐马在离公主的窗户还差3根木头的距离时就跑不动了。他无功而返。
人们惊讶万分,高喊:“抓住他,抓住他!”但是伊万努什卡跑得飞快,出城后从灰褐马的左耳进去,右耳出来,又变回到原来的模样。捡了一篮蛤蟆菌,回到家中。
两个嫂子很生气:“你这个傻瓜,捡的什么蘑菇啊!”
伊万努什卡没有理睬她们,又躺在炉灶旁。
两个哥哥回家后,把在王宫广场的所见所闻告诉父亲。而伊万努什卡面露微笑,默不作声。
第二天,两个哥哥又去王宫广场。伊万努什卡也像第一天那样,再次变成英俊小伙来到广场。他策马奔向公主的闺房,但灰褐马在离公主的窗户还差2根木头的距离时就跑不动了。他又返回家中。两个哥哥把在王宫广场发生的事情又给父亲说了一遍,伊万努什卡还是躺在炉灶旁默不作声。
第三天,灰褐马终于到达公主的闺房,伊万努什卡吻了公主的嘴唇,从她手中摘下了戒指。然后返回家中,用一块布把一只手缠了起来。两个哥哥回来后,问道:“你的手怎么了?”
“没什么,采蘑菇时让小树枝扎了一下。”伊万努什卡说完,又在炉灶旁躺下。
哥哥们又把城里发生的事情给父亲说了一遍。伊万努什卡偷偷地解开手上的布,顿时满屋生辉。两个哥哥训斥道:“傻瓜,当心着火,别把咱家的房子给烧了!看来得把你从家里彻底赶出去了!”
三天后,国王下令全体臣民都到王宫去集合。人们大吃大喝,载歌载舞,非常开心。宴会最后,公主给每个人请吃蜂蜜。当走到伊万努什卡面前时,她问:“你的手指为什么用棉布缠着,打开来看看。”
伊万努什卡把棉布解开,戒指闪闪发光,照亮了所有人。公主拉着他的手,带到国王面前:“父王,他就是我的未婚夫。”
仆人用肥皂把伊万努什卡遍身洗干净,梳好头发,穿上国王家族的衣服。伊万努什卡完全像变了个人似的,父亲和两个哥哥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王宫为伊万努什卡和公主举办了婚礼和盛大的筵席。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小伊万不仅大智若愚,藏而不露,而且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确实反映了俄罗斯人的突出性格特点。应该说,俄罗斯人是一个智商比较高的民族。
1853年,马克思在《俄罗斯对土耳其关系的政策》一文中写道:“有一个关于两个研究熊的波斯自然学家的笑话。其中一个从未见过熊的专家问:熊是晡乳动物还是非哺乳动物?另一个更有经验的专家答道:‘这个动物什么都会。’俄国熊显然什么都会。”
一向自负的德国人也认为:“不能否认俄国人民的天才······俄国人的性格特点就是感情丰富和充满激情,或者说,内心世界很活跃。内心世界活跃的原因是俄国人各种性格对立的特点令人惊讶地结合在一起。诚实、真实、善良和忠诚与封闭、撒谎、狡诈、暴力、极度嫉妒结合在一起”(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的《俄罗斯生活的意义》第336页)。
著名俄罗斯学者利哈乔夫指出:俄罗斯人的特点是对真理的探索。
如果您问去过俄罗斯的中国人,对这个国家和人民有什么印象?他们大多会对您说:这个国家的自然风貌很美丽,人民的文化素质比较高。有些人即使在俄罗斯逗留期间遭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对俄罗斯人聪明智慧和这个国家大自然美丽富饶这两个特点也是赞同的。
从手工艺品看俄罗斯人的智慧
俄罗斯精致的手工艺品,反映出这个民族的聪颖能干。像霍赫洛玛手工镀金器具、巴列赫和费多斯基诺微型油漆画、白底蓝花的格热尔瓷器、原木雕刻品、图拉的茶炊、沃洛戈达的丝线织物、卡斯特林的铸造品、博戈罗茨克黏土玩具、若斯托夫托盘和奥林堡的柔毛头巾,都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处世态度和审美观及高超的手工技巧。如果你到莫斯科的伊兹马伊洛沃手工艺品市场,或者阿尔巴特街和高尔基文化公园的油画市场去参观或购物,一定会感叹俄罗斯工艺美术品的精湛。
假如你有机会,希望一定去参观克里姆林宫里的兵器馆(珍宝馆)。这个馆门面不大,很普通,但里面的展品却是价值连城。这里收藏了俄国历代王朝遗留的文物,从为王公们制造的精美武器到稀世艺术品和珠宝首饰,其中占两个展厅的钻石制品更是巧夺天工,无价之宝,不仅充分反映了俄罗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且雄辩地说明了俄罗斯人民的天赋聪颖和勤劳智慧。
俄罗斯的确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国家,是一个天赋比较高、具有巨大创造力的民族,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千年来,俄罗斯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出了卓越才干。从《伊戈尔王远征记》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建筑群,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到建立航天轨道站,从一系列的工业成就到不少科学技术成果,都体现了俄罗斯人的天赋、智慧和勤奋。
俄罗斯人理性的直觉丰富,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很强。这体现在自然、技术和人文的各个方面。如果一一数来,俄罗斯历史上出现过不胜枚举的伟大天才,犹如璀璨的群星,在湛蓝的天空熠熠发光!
在历史和政治人物中,有公元988年把罗斯居民赶到德涅伯河接受基督洗礼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如今基辅最主要大街“赫里夏季克”就是“洗礼”的意思,因为当年基辅市民就是沿着这条路去河里受洗),1480年推翻蒙古鞑靼统治、建立第一个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伊万三世,1242年4月率领罗斯军队首次打败日耳曼人入侵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1552年和1556年先后占领喀山和阿斯特拉罕的伊万雷帝,18世纪上半叶努力学习欧洲并在俄罗斯推行大规模改革的彼得大帝,叶卡捷林娜二世、20世纪初大刀阔斧实行农业改革使俄国成为农业大国的斯托雷宾总理,领导伟大十月革命并创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以及领导苏联人民打败德国法西斯入侵并把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最高统帅斯大林等等。
在军事领域,有我们熟悉的18世纪的军事指挥家苏沃罗夫,他在1798年反法同盟中担任意大利北部俄军总司令;有被称为“老狐狸”的库图佐夫元帅,他在1812年指挥沙俄军队战胜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军队。在苏联时期不仅将星闪耀,而且帅星耀眼。前苏联的元帅分为4级,第一级为苏联大元帅,只有斯大林一人获得;第二级为“苏联元帅”和“苏联海军元帅”,有43人获得,其中包括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骑兵司令布琼尼、红军总参谋长和总装备部部长图哈切夫斯基、国防部总监铁木辛哥、当过国防部长的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马利诺夫斯基和布尔加宁,陆军总司令科涅夫、防空军总司令戈沃罗夫、国防部副部长罗科索夫斯基等;第三级为军兵种主帅,有13人获得,其中空军主帅7人,炮兵主帅4人、装甲兵主帅2人;第四级为“军兵种元帅”,有60人获得,其中空军元帅25人、海军元帅9人、炮兵元帅10人、装甲兵元帅6人、工程兵元帅6人、通信兵元帅4人。苏联能够取得卫国战争的辉煌胜利,除了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盟国援助等因素外,苏联红军将领的高超指挥艺术也是重要因素。
在浩瀚的科学界,俄罗斯人才辈出,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755年,罗蒙诺索夫创建莫斯科大学,使之成为俄罗斯的骄傲。
1862年,洛巴切夫斯基发现了新的几何体系。不久,佩特罗夫提出金属焊接和溶化中采用电弧的思想。
1832年,舍林格在圣彼得堡建立了第一条电磁电报线。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据说,日,门捷列夫和往常一样埋头工作了很长时间,化学公式、各种计算和数字的纸堆得像一座小山。他感觉非常累,决定休息一会。他躺在沙发上,不知不觉地入睡了。睡得时间很短,也许只有几分钟。忽然,在梦中他看见了排列整齐的化学元素,他立即站起身,写下了化学元素表。
塞切诺夫奠定了唯物主义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创立了生理学学派,他的学生、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904年因在消化生理学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而被授予诺贝尔奖。这是俄罗斯科学家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奖。4年后,即1908年,梅齐尼科夫又因研究免疫学和传染病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诺贝尔奖。
1876年,亚勃洛奇科夫发明了第一个弧光灯。洛德金则发明了炽热灯。
1895年5月7日,波波夫发明了俄国第一部无线电收报机。这一天被定为无线电发明纪念日。
1906年,莫斯科大学教授恩·茹可夫斯基发表了论文《论依附涡流》,在继承物理学环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飞机机翼升力原理。年,他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机翼侧面以及螺旋推进器斡旋的理论文章。1902年,他在莫斯科大学建立了俄国第一个风力试验筒。他的理论和试验为俄国飞机的设计和制造奠定了基础。所以,列宁称他为“俄国航空之父”。
20世纪50年代,图波列夫研制了涡轮喷气式飞机图—107,奠定了苏联喷气式飞机制造的基础。伊柳申、雅科夫列夫也研制出伊尔和雅克系列飞机,这两种飞机至今仍在俄罗斯和其他一些国家的上空飞翔。1996年我曾有机会采访位于萨拉托夫市的雅克飞机制造厂,该制造厂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努力打开销售市场的劲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而康·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俄国“火箭之父”。1903年,他在《用火箭装置研究宇宙空间》的论文里提出了用星际飞行制造宇宙火箭的理想。1910年,又在《作为空间和大气中飞行手段的喷气装置》中,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火箭飞行理论。20年代末,他所著的《宇宙火箭》和《宇宙火箭飞行》提出了人类征服宇宙的途径,使苏联处于征服宇宙的领先地位。
1998年夏,我曾驱车到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故乡——距莫斯科100多公里的卡卢加市参观他的故居博物馆。他在艰苦的条件下辛勤钻研,著述立说,奠定了俄罗斯宇宙飞行的基础,受到人们的敬仰。在他的故居博物馆前,中小学生络绎不绝,缅怀这位“火箭之父”的伟大功绩,学习他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征服宇宙的新纪元。
1961年4月12日,宇航员加加林乘宇宙飞船“东方号”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绕地球飞行,飞行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实现了齐奥尔科夫斯基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1949年,苏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
1953年,苏联首先研制了热核反应。次年,在莫斯科附近的奥布宁斯克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1959年,苏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原子破冰船“列宁号”。1969年,开始建造69万千瓦的原子能发电站。
除巴甫洛夫和梅齐尼科夫被授予诺贝尔奖外,20世纪50至70年代,一系列苏联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1956年,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和英国科学家欣谢尔伍德因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链式反应而获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苏联科学家切连科夫、弗兰科和塔姆三人因发现“切连科夫效应”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切连科夫效应”是指带电粒子在透明介质中以极高的速度穿过时,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光的效应;1962年,苏联科学家蓝道因研究物质凝聚和超流超导现象而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64年,苏联科学家巴索夫、普罗霍罗夫和美国科学家汤斯由于制成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5年,苏联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和美国经济学家库普曼斯因创立资源最优利用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同年,“氢弹之父”萨哈罗夫获诺贝尔和平奖;1978年,苏联物理学家卡皮查因发明并利用氦的液化器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20世纪70和80年代,苏联在科技领域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拉大。苏联解体后的90年代,政局动荡,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科技经费短缺,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抑。俄罗斯科技事业处于低潮。直到21世纪初才重新出现科技加快发展的势头。2000年,俄罗斯圣彼得堡物理技术学院的物理学家阿尔费奥罗夫由于为现代信息技术作出的基础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0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委员会决定把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87岁的俄罗斯科学家金兹布尔格和75岁的阿布里科索夫,以表彰他们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此外,自1933年以来,俄罗斯还有5位作家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为何这么多俄罗斯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
首先是俄罗斯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基础、深厚的科学研究基础和传统。
其次是它的教育体制比较先进,培养了众多科技人员和其他领域的人才。早在18世纪初,彼得大帝就倡导学习欧洲文化和科技,开始了俄罗斯“欧化”进程。年,苏联时期大力普及和发展教育,使教育成为每个苏联人都能够享受的权利。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9年制学校已在全国普及,几乎消灭了文盲。
第三,俄罗斯人的天赋、智商和勤奋也是重要因素。
凡与俄罗斯人打过交道的中国人都有同感,就是俄罗斯人的智商和综合素质比较高。
一个民族的高智商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也不会在短时间里就消失。
如何看待和对待自己的高智商,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智商。
(四)充满艺术气质
&&&&&&&&&&&&&&&&&&&&&&&&&&&&&&&——激情和热忱组成了俄罗斯人的优秀艺术品质:不只是文学,而且还有一切时代的所有种类的绘画、音乐和建筑艺术”(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
&&&&&&&&&&&&&&&&&&&&&&&&&&&&&&&&——只有在莫斯科街头我看到了书的广告牌,而在欧洲其他城市您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却看不到书的广告。在莫斯科您到处都可以听到普希金和果戈理的名言锦句。我们公司的俄罗斯家庭女工博览群书的程度一点不比AVON销售经理差(AVON驻独联体国家化妆品公司总经理赫里斯托·马诺夫)。
俄罗斯人的这个性格特点,实际上也是对上面一个“突出天赋”特点的进一步补充。
在谈到俄罗斯人的艺术气质时,我首先想到了已故的芭蕾皇后乌兰诺娃。我在《我在莫斯科当外国记协主席》一书中曾写了乌兰诺娃这位“永恒的奥杰塔”。从1928年到1960年,乌兰诺娃先后在《天鹅湖》、《泪泉》、《罗米欧与朱丽叶》、《仙女们》、《天鹅之死》等芭蕾舞剧中塑造了几十个典型形象,成为苏联芭蕾舞艺术的象征性人物。(乌兰诺娃照片)
俄罗斯另一位俄罗斯芭蕾皇后当属玛雅·普利谢茨卡娅。日她出生于莫斯科,9岁进入莫斯科舞蹈学校,1943年毕业。继乌兰诺娃之后,20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普利谢茨卡娅成为红极一时的名牌演员,在《天鹅湖》、《巴赫奇萨莱的喷泉》、《斯巴达克》、《卡门》、《女人与狗》、《安娜·卡列尼娜》的芭蕾舞剧中饰演女主角。日,花甲之年的普列谢茨卡娅登台献艺,令人们惊叹不已。谁能料到,20年以后,即日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为她举行的庆祝晚会上,80岁的“芭蕾皇后”居然再次登台,表演了一段3分钟左右的芭蕾舞《万福,马雅》。这是2000年法国著名编舞家莫里斯·贝雅特别为普利谢茨卡娅创作的。当马雅在舞台上踮起脚尖、旋转身体时,全场掌声雷动,满堂喝彩。(普的照片)
有人以为这可能是普利谢茨卡娅最后一次登台表演了。谁知又过了5年,日,普利谢茨卡娅再次登上莫斯科舞台,接受众人的祝贺。虽然这次她没有再跳脚尖舞,但她仍然是现代芭蕾舞的象征性人物之一。日,由于莫斯科大剧院正在维修,就在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和涅米罗维奇—丹琴科模范音乐剧院为普利谢茨卡娅举行了庆祝寿辰的晚会。她在舞台上展示了继〈〈我是玛雅·普利谢茨卡娅〉〉和〈〈十三年过去〉〉后她的第三本回忆录——〈〈我读自己的人生〉〉。书中回忆了斯大林、赫鲁晓夫、毛泽东观看她演出的情景,以及她与中国同行赵汝蘅等人交往的故事。
有人说,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发展于英国和法国,成熟并辉煌于俄罗斯。这恐怕不无道理。在世界优秀芭蕾舞演员中,俄罗斯的列佩什斯卡娅、乌兰诺娃、帕夫洛娃、马克西莫娃、别斯梅尔特罗娃、法杰伊切夫、瓦西利耶夫等人肯定是名列前茅。
无论是看过俄罗斯芭蕾舞剧,还是没有看成芭蕾舞剧,从俄罗斯回来的中国人一般都说,俄罗斯给他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之一是:俄罗斯人文化素质比较高,特别是艺术气质十分突出。
俄罗斯哲学大师别尔嘉耶夫说,“俄罗斯文化不是仿效,而是创造性地支配世界文化财富。巨大的国家总是掌握巨大的文化遗产并且以慷慨的自由和丰富的个性支配它们。是的,正是个性,因为俄罗斯文化,与它一起的还有整个俄罗斯都是一种个性、一种独特的个性。独特的个性不能容忍孤独和自我封闭······激情和热忱组成了俄罗斯人的优秀艺术品质:不仅是文学,而且还有一切时代的所有种类的绘画、音乐和建筑艺术”(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人对俄罗斯人的文化特点也十分赞赏。在俄罗斯工作的几年里,每当我参观俄罗斯博物馆时,几乎都能看到日本参观者的身影。日本人对俄罗斯文学、音乐、美术、芭蕾舞、哲学等文化都很感兴趣,对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斯妥耶夫斯基、康德等俄罗斯文化名人的研究十分深入。在这些名人博物馆里,几乎都陈列着日本出版的有关这些名人的译著或传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文飞把艺术气质列为俄罗斯人三大性格特点之一(另外两个特点是尚武精神和弥赛亚精神),指出“俄罗斯人善于把生活艺术化,同时俄国作家和艺术家们又善于把艺术生活化”(刘文飞《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人不仅在科技界,而且在文学艺术、音乐绘画等领域也是群星闪烁,人才济济。一个美国音乐家说,“上帝赋予犹太人和中国人以音乐的天才”,使他们在世界的乐坛纵横驰骋。我却以为,俄罗斯人的音乐天才并不亚于中国人和犹太人。以作曲家为例,有俄罗斯古典音乐奠基人格林卡及其继承者达尔戈梅斯基,强力集团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巴列基列夫和居伊,有钢琴家、作曲家兼音乐教育家鲁宾斯坦两兄弟,以及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柴可夫斯基(他作曲的三大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是世界芭蕾舞剧的瑰宝)。此外还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者拉赫马宁诺夫,以第七交响曲(又名《列宁格勒交响曲》)为代表作的现代最著名作曲家之一肖斯塔科维奇,儿童交响乐作品《彼得与狼》的作曲者普罗科菲耶夫。他们的优秀作品经久不衰,永远是世界音乐家和艺术家们表演的珍品。聆听他们的作品,真是一种最美好的享受。
在出色的音乐指挥家中,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斯韦特拉诺夫、斯韦什尼科夫、特米尔卡诺夫、“莫斯科音乐奇才”乐团指挥斯比瓦科夫、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盖尔吉耶夫的大名如雷贯耳。我国著名指挥家李德伦、郑小瑛、张国勇等都是在苏联或俄罗斯学成回国的。
俄罗斯音乐演奏家奥伊斯特拉赫、里赫特尔、奥博林、吉列尔斯,特别是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举世闻名。
提到俄罗斯男歌唱家,人们立即会想起著名男低音沙利亚宾、男高音索比诺夫、科兹洛夫斯基、列梅绍夫和当今最走红的卡勃宗。而女歌唱家中则有马克萨科娃、奥布霍娃、阿尔希波娃、奥布拉佐娃、泽金娜和普加乔娃(流行歌曲皇后)等等。记得2000年我采访有俄罗斯“歌剧皇后”之称的女高音歌唱家伊林娜·阿尔希波娃时,受到她及其先生弗拉季斯拉夫·皮亚科夫的热情接待。她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演出和讲课,但终因健康问题而未如愿。日她与世长辞,成为世界歌剧界的一大损失。
谈到著名戏剧活动家,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创造了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斯塔尼斯拉夫斯基,还有涅米罗维奇—丹琴科、瓦赫丹戈夫等人的身影。俄罗斯人对话剧的钟爱程度之高,是我们中国观众难以置信的。现任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查明哲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曾在莫斯科戏剧艺术学院进修。他说,“我羡慕这里的文化氛围。莫斯科观众把看剧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精神食粮。难怪俄罗斯人素质高呢!”
在莫斯科学习的三年间,查明哲共看了300多场戏剧。俄罗斯人酷爱戏剧,无论是繁华市区的大剧场,还是偏僻街道里的小剧院,无论是经久不衰的老剧目,还是初演的新剧目,几乎场场上座率都在百分之八九十。
现任中央电视台艺术总监的朱彤是莫斯科戏剧艺术学院与查导同期的留学生。他对俄罗斯戏剧水平也有很高评价。毫无疑问,多年的留俄学习对他后来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俄罗斯绘画也是人类美术中的奇葩。在著名画家中,有彼罗夫、克拉姆斯科依、列宾、苏里科夫、希什金、萨夫拉索夫、列维坦等。在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和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或在圣彼得堡的冬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俄罗斯博物馆和叶卡捷林娜宫,您都可以看到俄罗斯画家思想深邃、技艺精湛、颇具俄罗斯特点的杰作。
在被称为“莫斯科艺术一条街”的阿尔巴特街,在中国人称为“一只蚂蚁”的伊兹马伊洛沃大市场,或者在高尔基儿童文化公园对面的油画市场,您都可以看到很多油画家在出售他们的作品。这是中国人在莫斯科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俄罗斯电影业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著名俄罗斯电影家中,有导演《战舰波将金号》、《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伊凡雷帝》的爱森斯坦。在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上,《战舰波将金号》被评为电影问世以来12部最佳影片之首;有导演《人与兽》、《青年近卫军》、《在湖畔》、《静静的顿河》、《记者》等影片的格拉西莫夫。1950年,他和中国电影工作者合作,摄制了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俄罗斯电影演员和导演的摇篮——全俄电影艺术学院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国影迷比较熟悉的,还有导演《战争与和平》、《滑铁卢》、《鲍里斯·戈杜诺夫》和《静静的顿河》的邦达尔丘克,导演《命运的捉弄》、《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和《残酷的浪漫史》等喜剧影片的墚赞诺夫,导演《伊万的童年》和《安德烈·卢勃廖夫》的塔尔科夫斯基,以及导演了《乌尔加》、《太阳灼人》和《西伯利亚理发师》等优秀影片的米哈尔科夫,其中《太阳灼人》获19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嘎纳电影节大奖。2010年4月,在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前夕,米哈尔科夫导演并主演的《太阳灼人》续集在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上映,并参加嘎纳国际电影节竞演,差点捧回金棕榈奖。
俄罗斯优秀电影演员更像湛蓝夜空中的璀璨群星,数不胜数,例如在《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两个费奥德罗》、《红莓》和《为祖国而战》中饰演男主角的舒克申,在《春天的十七个瞬间》中扮演伊萨耶夫—什季尔利扎、在《战争与和平》中扮演安德烈·鲍尔康斯基公爵的吉洪诺夫,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扮演男主角的巴塔罗夫,在《沙皇》里扮演伊凡四世的扬科夫斯基,在《西伯利亚理发师》中扮演士官生托尔斯泰、在《太阳灼人》续集中扮演安全部门高级军官的缅舍尔科夫······女演员中则有在《战争与和平》中扮演娜塔莎·罗斯托娃的萨维里耶娃,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女主角阿莲托娃(该片是继《战争与和平》后第二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苏联故事片),在《狂欢夜》和《两个人的车站》中饰演女主角的古尔琴科,在《她保卫祖国》和《我们城里来的小伙子》中饰演女主角的斯米尔诺娃,以及在《秋天的马拉松》中扮演女主角的贡达列娃·····
据民意调查,看电影是俄罗斯人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与俄罗斯国家重视发展电影业一样,观众喜爱也是俄罗斯电影业得到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除了看电影外,俄罗斯人还喜爱其他的文化活动。以莫斯科为例,14%的人平均每月至少参观一次博物馆,15%的人每月听一场音乐会,17%的人每月参观一次艺术展,21%的人每月去一次剧院(光明日报日)。
俄罗斯文学灿烂辉煌,才华出众的俄罗斯诗人和作家更是不胜枚举,其中有被誉为“俄罗斯民族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当代英雄》的作者莱蒙托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理以及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托尔斯泰和小托尔斯泰、契诃夫、叶赛宁、马雅科夫斯基、叶夫图申科、阿赫马托娃等等。1933年以来,有5位俄罗斯作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布宁、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
但是,俄罗斯艺术天才人物如此之多,以上所列的著名诗人和作家只不过是信手拈来,挂一漏万。
美国商人:我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这样的艺术气氛
德国妇女把德国男人与俄罗斯男人进行比较时,经常抱怨德国男士“孩子气、固执”,而称赞俄罗斯男人文化素质和艺术气质高。嫁给俄罗斯人的德国女记者黑尔格说,“德国人喜欢请教精神疗法医生。我过去的男友曾请教几个精神疗法医生,他把我也当作一位这样的医生。而俄罗斯男人则大度,充满激情,各方面都自信,很浪漫。”她说,她认识的德国男人中能背诵诗歌的只是凤毛麟角,而俄罗斯男士却几乎个个都会朗诵诗歌,特别对普希金的诗,可以说耳熟能详,倒背如流。
在莫斯科工作的外国人在抱怨俄罗斯警察敲诈勒索、交通堵塞的同时,对莫斯科的浓厚艺术氛围无不感到心满意足。美国商人约翰·米尔钦说,“莫斯科是一个文化中心。这里可以使孩子受到很好的教育,没有必要一定要把他送往国外······我在老阿尔巴特街租了一套房子住,这条街简直太好了!我最喜欢在这里遛狗。每次遛狗都会认识很多非同寻常的人。这里的气氛好极了,我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这样的气氛”(日《消息报》第8版)。
AVON驻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化妆品公司总经理赫里斯托·马诺夫说,“在莫斯科可以比较容易地去看话剧、听歌剧、夜总会。就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只有纽约和东京可以与莫斯科媲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首都都不能与它相比······只有在莫斯科街头我看到了书的广告牌。在欧洲其他城市您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但就是看不到书的广告。您到处都可以听到普希金和果戈理的名言锦句。我们公司的俄罗斯家庭女工博览群书的程度一点不比AVON的销售经理差”(同上)。
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莫斯科分会负责人拉尔斯·施密特在谈到莫斯科最喜爱的地方时说,“在莫斯科可以很好地度过时间,这里有许多剧院、演出、展览,而且水平都很高。我的三个小孩都非常喜欢库克拉切夫的猫剧院。在世界其他地方我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剧院”(同上)。
中国人对俄罗斯人的艺术气质也十分羡慕。年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指挥系学习的中国第一个女指挥家郑小瑛回忆说,莫斯科的艺术生活是这样丰富多彩,她在观看各种演出中收获良多,使自己的指挥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现任上海歌剧院院长、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张国勇1993年至1995年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指挥系学习。他也有同感:“莫斯科的音乐艺术氛围连欧美人都羡慕不已。莫斯科有15个交响乐团,每晚有4台音乐会和两台歌剧。泡在音乐厅和剧院里所学到的东西,远胜过课堂!”
艺术气质从何而来?
首先,俄罗斯人的艺术气质与他们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以绘画来说,您可以看到很多油画反映的是俄罗斯自然风貌:辽阔的田野,翻滚的麦浪,优美的白桦树林,圆葱头屋顶的东正教堂,或者是色彩斑斓的秋天,冰天雪地的原野,春寒料峭、冰雪正在融化的大地。列维坦在伏尔加河畔所作的《金色的普辽兹》,谢什金在波列斯耶所绘的《松树林》,都是俄罗斯风景的实景画。俄罗斯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如此美丽,所以出现这么多伟大的画家是很自然的。
刘文飞认为,“俄罗斯民族比较爱幻想,俄罗斯有很多森林,又处在寒带,有漫长的冬季,这一切都使它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或者说,迫使它去作更多的思考,有很多揣摩自己内心、回味自己的时间,更不用说,森林和冬季还会带来一种很神秘的感受,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也许就是俄罗斯人艺术气质形成的氛围”(刘文飞《俄罗斯民族性格与俄罗斯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和地区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贝文力在与我谈论俄罗斯人性格时也说,俄罗斯人在壁炉旁度过漫长的冬季时,就会产生无穷的幻想。而当春天雪水开始融化,第一滴雪水从屋檐上掉下来时,他们就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春天的信息。积累了一个冬天的力量顿时迸发出来,成为巨大的艺术创造力。
再来听一听俄罗斯音乐,像《三套车》、《雪球花》、《苏丽珂》、《茫茫大草原》等民歌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广袤无边,开阔而深远,其基调和特色同那些小国和小民族的民歌大相径庭。还有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悲怆交响曲》等,都反映了俄罗斯大自然和人民生活的情景。《悲怆交响曲》的主旋律就是来自一首俄罗斯民歌。
如同上海的市井文化产生了委婉的沪剧一样,广袤的俄罗斯大自然产生了像《雪球花》这样豪迈而大气磅礴的民歌。
其次,俄罗斯高水平的美学和艺术教育体系对培养俄罗斯人民艺术气质发挥了巨大作用。
刘文飞指出,“综观俄罗斯的美学观和艺术观,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就叫‘审美的乌托邦’,对于俄国人来说,现实是一个世界,艺术也是一个世界,甚至是比现实还要合理的一个世界,要通过艺术将两个世界合二为一”(同上)。
很多中国人对俄罗斯姑娘的美貌和“魔鬼身材”惊叹不已,更被她们的艺术气质所震慑。人们在感叹她们“白里透红的肌肤”、“天生丽质”、“魔鬼身材”的同时,也为她们“后天修来的万方仪态和高雅气质”而扼腕击节。我很赞同这样的看法,即俄罗斯妇女的美貌和气质不仅得益于俄罗斯联邦不同的民族血缘和基因的碰撞融合,而且得益于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
从小学开始,俄罗斯学校就开设各种艺术兴趣班,如舞蹈班、绘画班、器乐练习班等,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活动。到了中学,就有音乐、美术、舞蹈等专科艺术学校,进行提高训练。大学艺术教学的水平就更高,像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等,是培养艺术家的高等学府。
俄罗斯全国有许多少年宫以及业余儿童艺术、美术、音乐和体育学校,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愿报名,测试通过后即可加入。每周有几个下午孩子们上完普通学校的常规课,就赶往业余学校或活动小组参加活动,接受专门和系统的训练。这类学校和少年宫经常组织孩子参加国际比赛,或与其他国家的儿童进行交流。许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脱颖而出。
这些学校的教师有的是专职,有的是兼职,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愿为儿童教育事业献身。少年宫里有不少在科学院、研究所任职的兼职教师,他们明知在少年宫兼职收入不丰,占节假日时间,但仍然热爱这项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职业和专长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音乐欣赏能力是俄罗斯人艺术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系统、严密和完善的音乐教育制度。
苏联时期全国有6000多所音乐小学、300多所音乐中专和35所音乐学院。连许多小镇都有音乐学校。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声乐、舞蹈等,而且基本上是免费的,或者交纳为数不多的学费。家长把孩子们送往音乐学校学习,不是为了使他们成为音乐家,而是为了让他们懂得音乐,学会如何欣赏音乐。交响乐团和歌剧院在星期日经常为学生们演出,价格从优。有音乐讲解员专门给学生们解释演出的节目。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是俄罗斯最高音乐殿堂,但是每月都有一场专为儿童举办的音乐启蒙和欣赏演出,几大著名交响乐团轮流演出,首席小提琴、首席大提琴等演奏家配合讲解员作演示。名闻遐迩的交响乐启蒙作品——交响童话《彼得和狼》就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描写机智勇敢的少先队员彼得在小鸟帮助下逮住恶狼的故事。在这部作品里,故事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和动物都用一种特定的乐器来表现,形象特别鲜明。例如,长笛代表小鸟,双簧管代表鸭子,3只圆号代表狼,巴松管代表爷爷,定音鼓代表猎人的枪声,所有弦乐代表彼得。听众可以根据音色去联想相应角色的活动。整部作品长26分钟,对于提高孩子们欣赏交响乐的能力十分有益。
华侨音乐家、俄罗斯功勋音乐工作者左贞观的夫人娜塔利娅·帕纳修克就是专门从事音乐普及工作的,经常在为学生们举行的音乐会上讲解音乐知识,教孩子们如何欣赏交响乐,告诉他们在乐曲演奏中不能随便鼓掌,也不要在演员演唱时随意上台献花。一般在每支乐曲演奏完毕时鼓掌,而献花一般集中在演出全部结束时,或者一曲终了时。他们的女儿受父母亲的熏陶和耳濡目染,长大后也走上了普及音乐知识的道路。年一个夏夜,当我坐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礼堂观看演出,看到他们的女儿玛雅亭亭玉立在舞台上,从容、生动、流利地讲解交响乐作品时,从心里感叹俄罗斯音乐传统的伟大和实用。正是无数个音乐工作普及者的无私奉献,才提高了俄罗斯人民的音乐欣赏能力,从而培育出无数个音乐和艺术天才。
正因为从小受到这样的艺术欣赏教育,不仅俄罗斯演员具有很高的艺术表演水准,而且俄罗斯观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水平。每到演出精彩时,台下就会爆发出热烈掌声,有人会高喊“勃拉沃!”(“好样的!”)台上台下情景交融,宛如一个友谊的海洋。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查明哲在《在俄罗斯感悟戏剧》一文中,就俄罗斯人对戏剧的痴迷作了深刻的描述。他说,“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上剧院,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种传统、一种需要。”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市场商品匮乏,货架空空,人们排长队才能购得一些生活必需品。“可是,当夜幕降临,还是这些人们,穿戴整齐、精心打扮后涌向远远近近的剧院。”“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剧院就是教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跨文化对话》第20辑)。
和以色列犹太人的经商之术是从小培养的一样,俄罗斯人的美术培养也是从小抓起的。业余美术学校的教师从不放过参观美展的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黑人的身体素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