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食品的现状

中国转基因作物进口的现状和趋势-基因农业网
中国转基因作物进口的现状和趋势
来源:基因农业网
友情链接:我国非转基因大豆油现状与发展趋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国非转基因大豆油现状与发展趋势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如需购买《》,编号:1973620请您致电:400-612-182099;传真:010-或Email至:   ┊
年中国转基因粮食作物产业竞争力分析分析及投资投资策略……
  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转基因粮食作物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第四节 年世界转基因食品趋势分析 第三章...五、韩国买入18,800吨非转基因大豆 六、菲律宾研究……
郭凡礼:麦当劳在欧转基因饲料事件或将影响在华业绩的恢复
  由于经济上可承受的非转基因饲料供给不足,麦当劳在...对于连锁快餐而言,门店数量是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如今在消费者需求趋势以及中式快餐的竞争之下,麦当劳……
非转基因食用油广受青睐,阜丰玉米油前景可期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越来越重视,非转基因玉米油或将有实力跻身百姓餐桌上的食用油首选。市场空间巨大,同时也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以阜丰为代表的国内食用……
转基因食品是“大趋势” 已非有无之争
  转基因食品的话题一直引发热议。其他国家怎么看待转基因食品?人们有很多疑问,也有一些流言。为此新华社记者调查了全球多个国家,其中既有转基因食品“大本营”美国,也有……
年中国转基因食品行业市场发展格局调研分析与投资咨询……
  状况分析及中国转基因食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第四节 年世界转基因食品趋势分析 第三章...五、韩国买入18,800吨非转基因大豆 六、菲律宾研究……
新《食品安全法》实施 “非转基因”成促销噱头
  “非转基因”标示明显,“转基因”标示要找 说到转基因食品,近年来讨论不断,而...而同样在这家超市购物的刘先生则说:“转基因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现在我们周边很多……
浅谈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因此,积极关注和预测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中的...美国要求其出口商向欧盟提供他们出口的玉米并非转基因产品的证明,但欧盟只认自己……
白俊杰:转基因三文鱼上桌的话,我敢吃
  所以本质上认为转基因三文鱼与非转基因三文鱼肉质是...提供人类优质蛋白的产品,所以我还是很看好它的前景...交易平台 价格行情 市场趋势 锦鲤频道新闻推荐 1……食品行业知识资料网站
┆┆┆┆┆┆┆┆┆┆┆┆┆┆
&站点位置:
& 正文 【设置字号:
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安全性研究
时间: 14:47:00 来源:-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安全性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我问题人们将目光转向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产技术产品----转基因食品。而转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产品,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自然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疑问。本文主要浅谈了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它的安全性。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
前言: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已在农业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 并以转基因食品的形式出现.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修饰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与管理)目前,转基因食品中多数是转基因农作物,少数是转基因动物食品,如乳制品、肉制品及海产品等和基因工程菌株发酵所生产的食品。
1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成果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普及, 转基因食品已经广泛地渗透到食物链中, 国外市场中很大分额的加工食品如饮料、啤酒和早餐谷类都含有转基因生物成分。商业化的转基因食品按照其来源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转基因食品。植物转基因食品从来源上看, 涉及的食品或食品原料主要包括大豆、玉米、番茄、甜椒、西葫芦等; 动物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培养生长速率快、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的动物或动物制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培养一系列对人类有利的新物种。[转基因食品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然而从对基因的不同处理又可以将转基因食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改造原有基因, 使一些性状不表现出来, 如保鲜西红柿, 就是通过阻止其中腐烂基因表达来延长它的保存期; 另一类是导入其他基因, 从而使其产生新的性状, 如在乳酸菌中导入低聚糖基因, 就能起到预防人体心血管疾病的特殊作用。
2 转基因食品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并逐步发展成为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产业。自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作物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以来,新型动植物转基因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转基因植物的高速发展,由此转基因食品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全球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也大幅度增长[于广涛,王德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07(2):230.].随后很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发展。但是,转基因食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始于1996 年,到2001年全世界种植面积已达5 260 万hm2,2002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了12%,达5867 万hm2顾爱国,王伟,张晓强,等.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06(3):180-183..].在转基因产品生产方面,美国继续处于领先地位,种植4 280 万hm2,其次是阿根廷1 390 万hm2,加拿大440万hm2,巴西300万hm2,中国280万hm2,种植转基因产品的国家和地区已经由16 个发展到了18 个.(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与管理 & 张虹,袁红梅)
中国现有将近14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这意味着中国将以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养活世界22%的人口。城市化发展使农业耕地不断减少,而人口又持续增加,对工农业生产有更高的需求,对环境将产生更大的压力。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起开始研究转基因技术,过去20多年的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相继在水稻、大豆、西红柿等作物上试验成功,一些转基因作物已投入商业化生产,例如北方的转基因抗冻西红柿、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甜椒、转基因矮牵牛等,不仅获得了优良的性状,而且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和开发的转基因植物达47 种,涉及各类基因103 个(不含标记基因).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供试微生物达31 种,涉及的基因约56 种.基因鱼、畜禽动物基因工程研究己达30 余种[洪涛.转基因食品政策及其效应分析[N].中国食品质量报,(8).].
转近年来,我国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仅次于美国与加拿大。然而转基因食品也是新的科技产物,现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当今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定在某一日它的所有利弊都会彻底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只有按照严格的不对人与环境有害的立法规定去做,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才会是健康、有序的,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3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研究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产品,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自然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疑问。在转基因食品中, 由于外来基因的插入, 宿主原来的遗传信息被打乱, 因此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的效应〔刘谦. 生物安全〔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38.〕。首先是位置效应, 即在外来基因插入的位置, 宿主的某些基因可能被破坏, 插入基因及其产物还可能诱发沉默基因的表达; 其次是干扰代谢作用, 插入基因的产物可能与宿主代谢途径中的一些酶相互作用,干扰代谢途径, 使某些代谢产物在宿主中积累或消失。(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 &&贺小贤, 齐香君)因此,多数科学家认为, 由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食品其本身的安全性并不比传统食品低。1998 年,英国阿伯丁罗特研究所普庇泰教授研究报道[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其安全性评述方 辉,吴孟珠], 幼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后, 会出现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严重的影响了幼鼠的健康。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最早的、也是所谓科学证据的质疑, 这个质疑并就会引起英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并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进行大讨论。随后经过世界各国不断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前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 ( 1) 转基因食品中加入的新基因在无意中对消费者造成安全威胁; ( 2) 转基因作物中的新基因给食物链其它环节造成无意的不良后果; ( 3) 人为强化转基因作物的生存竞争性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是否安全, 此外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对转基因产品标记基因的安全性的考虑。
科学技术是一天比一天进步,而对科学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不断地进行,因而一些科学家的试验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赞同这个观点的科学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国家和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科学家们也都抱有很严谨的治学态度。其次,传统的作物在种植的时候农民会使用农药来保证质量,而有些抗病虫的转基因食品无需喷洒农药。还有,一种食品会不会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体内有没有受体和能不能被代谢掉,转化的基因是经过筛选的、作用明确的,所以转基因成分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就不会有害。比如说,我们培育的一种抗虫玉米,向玉米中转入的是一种来自于苏云金杆菌的基因,它仅能导致鳞翅目昆虫死亡,因为只有鳞翅目昆虫有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特异受体,而人类及其它的动物、昆虫均没有这样的受体,所以无毒害作用。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 短期内不会有一致的结果, 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 但客观对待与科学利用是多数专家的基本态度. 如同世界上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 生物科技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和风险. 对此,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既不能仅见其害不见其利, 也不能只见其利不顾其害. 无论如何,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 世界各国都不会停止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步伐。
我国是个地少人多的大国, 为了能够保证和满足人民生活所需的各类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上会有更大的突破。由于其产品的环境释放安全性及食品安全性越来越被广泛地受到关注,我们相信, 随着对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估体系和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将不断健全和完善, 转基因食品必将为世人所接受, 并将成为21 世纪人类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将会对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做出重大的贡献。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Techoo-5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热门图片新闻
用金鱼验证茶叶是否有农药残留?专家称这种检测手法实属荒唐
油炸食品是否等于垃圾食品?
选水果罐头看标签
这些方法可以让大米不发霉
食品标签隐藏的秘密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栏目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  
近十余年来,现代的发展在农业上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并逐步发展成为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产业。1999年,全世界有12个国家种植了,面积已达3990万公顷。其中美国是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72%。世界很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发展。但是,转基因食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这意味着中国将以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养活世界22%的人口。城市化发展使农业耕地不断减少,而人口又持续增加,对工农业生产有更高的需求,对环境将产生更大的压力。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已将现代生物技术纳入其科技发展计划,过去20多年的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目前,抗虫棉等五项转基因作物早已被批准进行商品化生产,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抗虫棉1998年的种植面积为1.2万公顷。资料显示,到2000年上半年为止,我国进入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试验的转基因作物分别为48项和49项。
  近年来,我国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仅次于美国与加拿大。欧洲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发达,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转基因食品危害十分大,并通过立法来达到防止转基因食品的过分播种,甚至有些国家完全禁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与生产,欧洲各国民众也纷纷抵制,发生过很多起民众破坏转基因实验田的事件,所以我们也要认识到转基因食品所存在的潜在危害,而不能把利益放在民众健康的前面。
  转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产物,现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的所有利弊都会彻底展现在世人面前。只有按照严格的不对人与环境有害的立法规定去做,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才会是健康、有序的,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带着美好的愿望预测未来,我们再也不会担心农药的危害,我们吃的食品都是新鲜的,我们的食品不会短缺……也许糖尿病人只需每天喝一杯特殊的牛奶就可以补充胰岛素,也许我们会见到多种水果摆在药店里出售,补钙的、补铁的、治感冒的、抗病毒的……很有可能,转基因食品会让我们的明天灿烂无比。但在我们未了解转基因食品之前,还是不要过分乐观,因为转基因食品毕竟不是自然植物,已经存在一些转基因植物打乱了生物链。
  随着转基因问题日益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转基因,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关于转基因的诸多争议。
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告诉我们,转基因食品存在着巨大争议。随着国际众多科研机对转基因食品的调查,发现转基因食品确实会带来众多对人体健康的不确定性。国内的许多学者也相继表示:转基因食品存在巨大争议,转基因不等于进步!其背后甚至隐藏着事关国家安全的阴谋。许多文章和书籍(例如《生化超限战:转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阴谋》)更是系统地揭露了转基因阴谋的前前后后。甚至有反对派把支持转基因者说成了一种原教旨主义的歇斯底里。
  当然,生物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质疑转基因食品并不是反对转基因技术本身,我们反对的是对于转基因技术的滥用。希望我们百度百科能够唤醒大众勇于追求真相的怀疑精神,唤醒国内的主流媒体——关注那些歇斯底里推广转基因的人和组织,我们需要独立思考。
转基因作物的生产现状
  ● 转基因作物在世界广泛种植,、、为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大的国家。
  ●
我国转基因作为种植量居世界第四,主要为转基因棉花。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棉花、玉米、油菜籽、甜菜、水果等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 转基因作物可能本身成为杂草
  ●
转基因作物的亲缘野生种成为杂草或超级杂草
  ● 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新的病毒疾病
  ● 转基因作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
  ● 破坏生物多样性
  ●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系统及生态过程的影响
  ● 其他一些不可预计的风险
  ●
转基因生物所引入的外源基因往往可以表达出蛋白质,可能会引起生物的代谢发生变化,造成该生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
转基因生物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有毒物质、、过敏原等的含量发生变化,将影响该生物作为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可能会造成的危害
  ●
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
作物中的免疫或致敏物质可使人类机体产生变态或过敏反应。
  ●
转基因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微量营养素及抗营养因子的变化,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使其营养结构失衡
  世界食品生产商的态度
  一旦需要标识,大部分食品商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会采用非转基因原料;一些食品商为了增加消费者的信心,或本身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有怀疑,索性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
  国外转基因食品现状
美国:小麦主粮的商业化尚未推开
  美国是转基因作物种植比较多的国家。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美国2009年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为85%,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为91%,转基因棉花为88%。可是,在美国,至今还没有对主粮小麦进行转基因的商业化种植。
  美国政府早在2001年就给美国的转基因主粮小麦(硬质红色春小麦)颁发了安全证书。
  在2004年美国政府准备批准转基因主粮小麦的商业化种植,但是,由于欧洲、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一直强烈反对转基因小麦,如果美国商业种植转基因小麦,那么这些国家的买家可能会从其他地区寻购小麦。迫于压力,孟山都公司2004年主动撤销了转基因小麦商业化种植的申请。
  在加州,2009年有3个县对转基因作物进行了全民公决,决定禁止在自己的县里种植转基因作物。有一家美国企业在加州做药用转基因水稻的田间试验,因为当地农民反对,被迫转移到密苏里州。
  俄罗斯:反基因专家当官
  2006年年末,世界闻名的反食用转基因产品专家、俄罗斯生物学家伊丽娜?叶尔马科娃走马上任,当选为俄罗斯国家基因安全研究会副主席。
  2005年,伊丽娜?叶尔马科娃博士着手研究小白鼠在食用转基因食品后的健康状况,发现基因食品影响了小白鼠以及它们后代的健康。这一研究结果为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活体动物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每年,俄国家基因安全研究会都会发布很多关于转基因产品潜在危险的报告和论文,但一些西方的跨国公司却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而对这些报告和论文表示置疑。
日本:禁止进口美国转基因大米
  日本对转基因作物实行严格管理和慎重对待。根据“Angus
Group”发布的调查,82%的日本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持否定态度。2006年8月,日本禁止进口美国转基因大米。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的否定态度已开始影响日本的食品加工业。例如,几乎所有的酿酒商已开始停止使用转基因产品酿造啤酒;相当一部分生产传统日本食品如豆腐的公司开始使用非转基因原料,并标记上“没有使用转基因大豆”。
印度:停止转基因茄子商业化
  2010年2月,印度中止了世界第一批转基因茄子的推广,认为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才能在全国种植,以确保消费者的安全。
  此前,在相关政府委员会于2009年10月份批准转基因抗虫害茄子的商业化后,印度主要种植茄子的几个邦抗议不断。日,Uttarakhand邦第一个表态,称他们将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不久后,另外两个城邦Himachal
Pradesh和Karnataka也作出相同决定。最后,环境部长Jairam
Ramesh在2月9日表示,禁止商业种植转基因茄子,要求须先对其进行独立的安全测试,评估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长期影响,并获得公众和专业人士的认可。[2]
转基因食物的五大隐患
  虽然转基因食品研究历史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其提高产量、增强自身抗病抗虫等优点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其潜在的风险,如过敏性、毒性及对环境影响也令世人关注。
  首先是毒性问题。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第三是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四是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第五是对环境的威胁。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在一次实验室研究中,一种蝴蝶的幼虫在吃了含杆菌基因的马利筋属植物的花粉之后,产生了死亡或不正常发育的现象,这引起了生态学家们的另一种担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它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 
  最后,生物学家们担心为了培养一些更具优良特性,比如说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等,而对农作物进行的改良,其特性很可能会通过花粉等媒介传播给野生物种。
转基因水稻“安全”获批的“不安”悬疑
  方立峰遇到了一堵“墙”。
  “墙”的这边是公众的餐桌安全和国内水稻种业的控制权,“墙”的那边是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获批后跨国粮食巨头们对中国市场觊觎连连。
  方立峰是绿色和平组织(下称“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作为一家NGO(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自1971年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发起全球的环保行动。这个组织对转基因更是忧心忡忡:“假如我们现在不立刻行动、制止基因改造,数年之后,我们的大部分食物都将会是经过基因改造的‘科学怪物’。”
  而自从日发现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方立峰就一直希望审批部门能给公众一个说法:“这份清单早就发布了,之前并没有水稻和玉米,是后加上去的。而且,证书有效期与其他品种不一样,这很奇怪。”
《清单》不“清”
  《中国经营报》记者研究发现,《清单》确实存在问题,而且至少有两处疑问。
  很自然地,尽管方立峰立即行动起来,写博客、通知媒体、联系询问《清单》前后不一致的原因等,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讨”到来自管理部门的任何说法。
  方立峰所说的《清单》,全称为《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下称《清单》)。“早在日该网站就发布了《清单》。但日再次打开,我却发现这份清单后面多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获批安全证书’。”方立峰表示。
  但由于方立峰本人并未保存他自己在日看到的《清单》,因此,关于“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是否为日后添加的,目前举证不易。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仔细研究发现,《清单》确实存在问题,而且至少有两处疑问。
  疑问之一是《清单》所附的pdf文件生成时间。按照网站登记,《清单》既然公布于日,则“生产应用安全证书2009B.pdf”文件的生成时间必定不晚于该日期。但事实是,该文件“属性”清楚地表明文件生成日期为日16时23分,修改于日16时24分。
  疑问之二则来自于《清单》所附项目的“审批编号”和“有效期”似乎有悖常理。一般而言,“有效期”越早的项目,往往审批时间更早,“审批编号”较小。但《清单》前40项、审批编号由农基安证字(2009)第032号到071号的安全证书,“有效期”均为“日~日”;而后三项农基安证字(2009)第072号到074号,“有效期”却为“日~日”。
“难产”五年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等国家颁发一张出生证。”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清晰地记得2004年业界对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已信心满满,“当时已有三家公司具备了转基因水稻的上市资格。”
  但由于媒体曝光、各界对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质疑不断,彼时到现在,有关部门对转基因水稻安全的审批,一直较为谨慎。
  来自反对者的声音主要质疑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转基因食品才10多年历史,10年无害能否说明让人吃50年、100年也无害?某种程度上,作为民众的主粮之一,稻米就是生命,中国如果种植了存有未明风险的转基因水稻,就等于拿中国国民的生命做赌注。
  对此,袁隆平也承认,对于转基因作物之所以存在安全性顾虑,主要是有些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抗虫的转基因品种,含有一种物质叫做BT毒蛋白。由于虫子吃了BT毒蛋白可以被毒死,因此长期摄入该物质对人是否有害很难说。
  但无论如何,即便转基因安全问题成了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一个难题,我国在过去的20年中,三分之一的转基因研发资金均集中在了转基因水稻的开发上。仅2004年一年,国家就花费了5亿元用于开发转基因水稻。
排除“异见”
  面对各界的诸多疑问,农业部的回复却非常简短:证书发放是“经过严格的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等5个阶段的多年安全评价,依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下称‘转委会’)评价结果。”做出的决定。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是“转委会”委员,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从1997年农业部依法对转基因生物进行安全管理以来,根据安全性评价和批准的阶段不同,有的是审批书,有的是审批文件。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审批书和审批文件从1997年到现在一直都不公开对外发布。
  “从1997年到现在,都是直接发文给相应的申报者和申报方,没有说对社会公开。”彭于发介绍称,审批流程是由申报人提出来进行申请,经过“转委会”进行科学评价,农业部最后行政上进行批文、发文。
  如彭于发所言,从1997年到现在,安全证书的认定确实一直遵循如上行政审批惯例,不仅转基因抗虫水稻如此,包括抗虫棉的中间试验、小规模转基因抗虫棉中间试验的审批,确实从未对外公开。
由此看来,“转委会”的组成无疑极其重要。
  据公开资料,“转委会”根据2004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设立,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它由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生产、加工、检验检疫、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黄大&在2009年末刚刚被通知成为第三届“转委会”成员。经黄证实,第三届成员在2009年末刚刚组建完毕,但《中国经营报》记者并未能查翻阅到具体名单。黄大&称,第三届“转委会”“人数大约为50到60人”。而据了解,第一、二届“转委会”成员分别为58人、73人。选择方法为部门推荐、农业部负责把关并最终决定。
  对于这个关系到每个人饮食安全的委员会,外界当然始终有来自各方的声音期待其更透明化。比如,对外界来说,“转委会”成员名单一直是以个体头衔形式出现,但官方从未给出过完整名单。而作为第一届、第三届委员的黄大
也只能模糊描述其成员构成。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才宏伟也向记者表达了他的疑问:“只在学校网站上看到祝贺中国农业大学5名老师成为‘转委会’成员,但具体是谁却没说。”
  据黄大&介绍,每届“转委会”成员构成都会依据当下情况进行调整。比如第三届成员随着外界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更加关注,因此卫生部推荐的成员格外多,占到近20人。这些委员,外地的也很多,比如第三届成员中有一个研究食物过敏的专家就不在北京。
  但薛达元对于“转委会”能否公正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代表各方声音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
  薛是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研究首席专家,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他了解到的前两届“转委会”成员名单来看,成员大部分是转基因的研究专家。“第一届58人组成的负责发放转基因安全证书的‘转委会’成员中,三分之二是转基因科学家,而且评委里面涉及多人正在申请自己的转基因专利及申请通过者,环保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成员非常少,只有几个人。”
  而环境与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能否参与“转委会”讨论一直是外界关注焦点。薛达元是业内反对转基因水稻大面积种植的专家代表,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环境部曾推荐自己成为“转委会”成员,但农业部与环境部意见并不一致,农业部一直没有接受薛成为“转委会”成员。
  “反对生物技术的,他们会阻挡。”薛说。
  记者试图联系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等的“转委会”成员,但均被拒绝。一位中国农业大学人士告诉记者:“转基因问题,农业部不让说,一概不接受报道,保密。”
  薛达元称,据他跟身边人士交流,很多生物专家认为一些会议、决策过程都应该是保密的,一旦公开会引起恐慌和来自国际组织的舆论压力。5年前媒体曝光后带来的转基因安全讨论压力和2005年湖北转基因大米流入市场所造成的恐慌,都使这些信息变得更加隐秘。
  但薛达元始终呼吁“决策过程不是少数人决定的”。
  “中国有100多个转基因专家,如果发出的都是一个声音,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总需要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展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