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在昆明想找一个教练我想打篮球表情包的地方,有哪些好的人多免费的篮球场或者哪个学校的篮球场人比较多可以去

昆明市西山区五大篮球场盘点_昆明市西山区室内篮球馆排名_昆明市西山区室外篮球场哪个好
小编作为热心的、负责的、有理想的健身达人,大家是否为了去哪里运动健身而绞尽脑汁?憋捉急,您想要的,小编都想到啦~~~你难道不想知道自己是真丑还只是因为胖!赶紧运动起来,你不想知道自己瘦十斤之后的样子吗?万一瘦下来,你整个世界都变了呢!别再犹豫了,赶快随小编看看你身边有那些好的运动健身场所吧~落日的余辉从西边照射到碧鸡坊,倒影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形成了昆明金马碧鸡坊“日月交辉“的奇景。结束了一天劳累的工作,不如让身体放松一下,还有助于睡眠哟!今天就让小编给大家扒一扒昆明西山区篮球场那些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新梦想篮球馆效果评分:0分环境评分:0分服务评分:0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综合评分:7分地址:昆明西山区新闻路495号东陆体育中心内昆明总医院篮球场效果评分:0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环境评分:0分服务评分:0分综合评分:6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地址:昆明西山区西园路146号附近usba美国篮球学院效果评分:0分环境评分:0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服务评分:0分综合评分:6分地址:昆明西山区金广路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ct篮球公园效果评分:0分环境评分:0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服务评分:0分综合评分:6分地址:昆明西山区新闻路495号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中健体育篮球班效果评分:0分环境评分:0分服务评分:0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综合评分:6分地址:昆明西山区云南财经大学南苑致远球场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咨询热线:400-676-8333
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正文
在篮球场打篮球,球飞出场外误伤到旁边跳舞的人谁的责任?
(球场有贴过提示)
在篮球场打篮球,球飞出场外误伤到旁边跳舞的人谁的责任?
(球场有贴过提示)
提问者:51d804779***时间: 19:49:48地点:2个回答
您好!打篮球的人承担责任。
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其他类似咨询
答: 你好,篮球比赛中因互相冲撞导致受伤,双方是均负有责任的,同时学校作为比赛组织者也
答: 您好,如果是正常的比赛受伤都无责任。在体育竞赛规则和道德规范中,对于冲撞虽可能被
答: 你好,责任划分归交警,委托本律师积极赔偿取得谅解后可以缓刑不蹲监。鉴于涉及法律问
答: 正在代理同类的案子。。。。。。。如在幼儿园受伤,则由侵权人及园方承担赔偿责任。。
答: 事故的责任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来划分的,是根据双方当事人对发生事故所起的作用
法律百科专题
热门知识推荐
最新咨询回复
回答:你好,要看与原公司是否有劳动合同。
回答:您好,14岁属于未成年,要看被恐吓的人是否有人身或者精神上的伤害来定,一
回答:你好,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回答:您好,见证人需要是两个以上与继承无关的人,你婶婶与继承无关是可以做见证人
回答: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配偶、父母子女,另外还有对公婆尽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
回答:如果构成轻伤,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回答:您好,换证时是要把之前的违章先处理的,换证后是12分
回答:您好,您可以再法院判决后6个月之后再进行起诉,准备好充分的证据,判决离婚
回答:你好,有可能,建议报警要求对方返还。
回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同。
回答:你好,建议协商处理,孩子应当双方协商看哪方抚养。
回答:你好,应当协商处理,一般学校可在周末安排活动。
回答:你好,建议协商处理,一般小的租赁是这样的。
回答:需要垫付,到时候你们拿着票据找保险公司。
回答:你好,有其他相关证据吗?
回答:你好,应当属于可以结婚的。
回答:你好,建议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起诉对方。
回答:你好,建议向有关主管部门投诉,要求按合同约定履行,你没有合同,可以要求对
回答:你好,建议申请伤情鉴定,以鉴定结论为准。
回答:拖欠员工工资的,应该申请劳动仲裁。
回答:你好,一般可以在劳动关系发生地申请
回答:你好,需要咨询一下经常居住地派出所,看是否可补办。
回答:你好,要看具体情况分析,不注销,该公司就一直存在,就需要按程序年检等。
回答:你好,建议与公司协商处理,公司没有经你同意调整考核方案,你可以拒绝按该方
回答:你好,不一定,如果出轨属于存在过错,证据充足另一方可要求适当多分,但不可
回答:你好,已经十八周岁成年子女,不需要约定抚养权了,孩子可独立生活。
回答:你好,发了什么内容的朋友圈?欠款最好积极还,如果侵权,可要求对方删除朋友
回答:你好,建议报警,家庭暴力行为,也可向妇联求助。
回答:你好。加名字就等于共同财产的
回答:你好,建议双方协商处理,签订合同时一方有欺骗隐瞒的,可以起诉要求撤销合同
回答:你好,被打了可以报警,警方可主持调解,如果无法调解一致,可以做伤情鉴定起
李正霞律师
为您推荐地区及其它专业律师、优质其它法律咨询、优质其它法律知识等内容,如果有法律纠纷寻求帮助,可以在线!
地区律师:
热门城市律师:
北京律师:
其它专业律师:
其它法律咨询:
其它法律知识:请问杭州滨江区哪里有免费的篮球场? - 知乎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www.wenku1.com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日期:
把脉大学生爱体育却不爱上体育课 发布时间:日 08:44 作者: 来源:昆明信息港 【如何订阅手机报】 把脉大学生为何越跑越慢爱体育不爱上体育课 少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篮球,锻炼身体龙宇丹摄现在大学生越跑越慢普通大学生的体质令人担忧。教育部等部门自1985年以来第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19—22岁年龄组的学生除柔韧素质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记者昨天对昆明市的几所高校进行了走访。不喜欢跑步等体能训练在昆明理工大学篮球场上可以看到,十几个篮球架前都有人,也有部分人在足球场踢球。“才开学没几天,平时人多还找不到地方打篮球呢。”昆明理工大学一名大四的学生说。在云南师范大学西区运动场,网球尝篮球场及足球场上都有人,但都不是很多。两个刚从羽毛球馆出来的大一女生说,现在运动的人较少,大部分都还在宿舍上网。“我喜欢体育锻炼,平时有时间就会约上几个同学打篮球,但一上体育课就不是很想去。”拿着相机在云南师范大学闲逛的小赵说。“很担心考不过。一般30人的班级,七八个人挂科是很正常的。”目前就读于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小赵说,学校体育课成绩由体能、专业选修课、出勤率及其他特色运动(冬季滑冰、夏季游泳)组成,一旦有一项没达标或请假缺课就挂科。“不太喜欢上体育课,就是因为我不喜欢跑步等体能训练。”“我们同学中,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球类课程,但学校安排的球类课程容量有限,一部分人选不到喜欢的课程,就会被迫去上诸如健美操、武术等课程,这样大家参加体育课锻炼的积极性就受到影响。”云南师范大学的施同学说。体育设施不足影响积极性的确,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造成大学体育场地和器材严重缺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体质。目前,全国高校体育课普遍实施“三自主”教学。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育老师、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走访中,不少同学赞同选课模式。“一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二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云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牛同学说,不同专业不同圈子一起上课,可以增进交流,这点在课堂上是不能做到的。但仅大一、大二有体育课,是很不合理的,大三还应该继续开设体育课。“现在很多同学都不喜欢运动,增加体育课课时,提高体育课学分是加强学生锻炼的很好手段。”牛同学认为,虽然是强迫,但有必要。对此,昆明理工大学的巩学生就不赞成。“体育锻炼应是靠个人自觉去执行,而不应该由学校来强制规定。毕竟现在大学体育教师普遍缺乏。”该同学表示,与其强迫大家上体育课锻炼身体,还不如多开放一些如健身房、游泳馆等体育场所,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学生有话说体育课程设置没有吸引力大学生杨武:云大体育课是学校公共必修课,所有学生大学4年要完成4个学期的学时,大一上学期由学校统一安排上课,内容为体质训练;大一下学期后开始由同学自行选课,课程有体质训练、球类课程(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搏击和健美操。课程每周安排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体育课学期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期中考核项目一直都是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核由任课老师自定,占70%;还有就是平时的考勤占10%。记得大一刚入校时,学院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出早操(学校没要求),辅导员和各班体育委员回来点名监督,跑多久没要求,但必须到常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到场的人越来越少。从最初人人都到场,到宿舍统一派一个代表签到,到只有体育委员到场帮全班签到,再到没人。因为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大多为技术、技能类型的,大多数同学也有各自的爱好,加上郊区的大学生活相对单调些,所以体育课似乎成为大家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不过,由于所设课程有限,很多同学无法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迫于学分压力,不得不选一些“冷门课程”。比如,体质训练,课如其名,上课就是跑步之类的素质拓展,这是大学里大家都不太乐意干的“体力活”。当然,也有一些同学“谈体色变”,没有特别的爱好,技术性的课程上不了,“体力活”又不愿意干,遇上严格的老师考试就会被亮红灯,所以对他们而言,体育课的存在无疑是件痛苦的事。但不管是有爱好还是没爱好,上体育课时,一家几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作为期中考核的1000米和800米,大家都望而生畏。大学生王邵涵:体育课开设情况有些混乱,课程设置感觉像“鸡肋”。身边同学大多没有积极的态度,尤其是女生,大多都穿靴子和牛仔裤来上课,感觉大家基本都是为了点名和学分而来。男生一般都会日常打打篮球,不一定要在体育课上来锻炼。考试流于形式助长懒惰大学生杜弘禹:我们学校的体育课只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开设,每周一节,一节为一个半小时。课程内容有排球、篮球、游泳、网球、乒乓球等,可选择的课程比较少,课程内容也比较枯燥。大多数同学对体育课比较缺乏兴趣,是为了学分而上体育课,因为它是必修的。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去上体育课都只是去应付点名,并没怎么进行锻炼。大学并没有和初中、高中一样开设有短跑、长跑、跳高、跳远等素质锻炼的课程,学校把素质锻炼的部分都交由学生平时自行解决,然后在每学期期末考试会进行体能测试,考试测试内容包括100米、800米、跳远等。考试要求比较低,老师也不严格,所以平时勤于到操场进行锻炼的同学为数不多,到考试基本都能通过,这有点助长学生的懒惰情绪。另外从体育课的效果来看,我身边的同学,包括我自己,都觉得学校安排的体育课对增强身体素质效果不明显,基本学不到东西。比如篮球,一方面,平时基本打篮球的同学,为了容易通过考试而选了篮球课,然后经常逃课。另一方面,对不会打篮球的同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的课程只会消磨他们的兴趣,导致许多同学上课都在聊天或做别的事,特别是女生。上网打游戏逛街等放在最前面大学生王悦:一到冬夏两季,体育课便成了一周课程的“奢侈品”。众所周知,在沈阳一年近乎只有两季,因为春夏很短,往往是一进入11月,天气便转凉,在室外进行的体育课程便会受到气候影响,而到了每年的12月及3月,室外体育课程只好宣告暂停,教学内容早早结束。其中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多个项目。而到了异常炎热且十分漫长的夏季,如乒乓球、瑜伽、健美操等室内项目也跟着遭殃,学生老师纷纷叫苦,气温持续30度左右,屋外艳阳高照,上课人数寥寥无几。天气状况显然影响到体育课在大学校园正常进行。大学生原本缺乏的体育锻炼机会,与稀有的户外运动时间,也被无情的天气左右,甚至扼杀掉了。与高中生活里对体育课怀有的无限渴望不同,进入大学后,课堂以外的自主时间变多,面对纷繁的兴趣爱好,大多数同学更愿意选择坐在寝室里的电脑前,去度过一个个无聊而孤独的周末。在大学生活的关键词里,往往会把上网、打游戏、逛街等放在最前面,而体育锻炼、健身等则很少被提起,甚至直接省略。●数据与2005年相比,全国19—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厘米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0.92厘米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据《中国青年报》●高校声音某高校体育学院陈副院长:学校提供好条件体质下滑是学生的问题就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从昆明市某高校体育学院陈副院长语焉不详的回答中,让人认为问题出在学生身上。陈副院长首先很坦然地说:“我们学校在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还是极为重视的,这也是一个学校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我们分两个方面抓学生的身体素质,首先是把体育成绩纳入综合评测,与学生的奖学金评比挂钩,这样就从硬性方面加强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学校定期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比如篮球、排球、足球比赛等,从兴趣方面吸引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就“是否存在学生所说的体育课课程安排太少,上课和考试都要求不严,形式感强,而实际锻炼不够”的问题。陈副院长说:“我们学校的体育课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首先表现在狠抓考勤方面,从整体上保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时每年9月到12月进行的学生身体素质测评,更是让体育课在质量上得到确保。”“学校所做的这些能否有效遏制大学生体能下滑的趋势?”陈副院长解释:“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提供的平台绝对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体能锻炼,事实证明我们的成果也是显著的。我们学校在评估时,大学生身体健康这一项是满分。”然而,当记者询问能否看一下这几年学生体能测试的结果时,陈副院长的回答显得模棱两可:“总体下滑不大,学校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平台,你的体能还不行,那就是你的问题了。现在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比较懒惰,课外活动少,特别是互联网的发达,使得一些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或网络世界,忽视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记者再次询问时,陈副院长则表示负责成绩统计的老师不在。“他出差了,数据都保存在他的电脑里面,具体的,我不记得了。”再三询问下,陈副院长给了两个十分模糊的数据:“下滑不大,很协…总体成绩上,去年的合格率在96%至97%,前年能到98%。”大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何成“不可能的任务”?新华社记者赖少芬、乌梦达、黄浩苑8月8日是我国第三个全民健身日,适逢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深圳举行,中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情况引起普遍关注。今年全民健身日的主题是“每天锻炼一小时”,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要达到这个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由于政府和学校缺乏必要的组织措施和硬约束、学生没有养成运动习惯、高校体育设施的“稀缺化”等原因,大学生普遍缺乏体育运动,很多大学生体质下降,身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大学生原本应该是一个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群体,但由于缺乏锻炼,很多大学生的体质令人担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校中只有极少数大学生能够长期且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而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运动习惯、生活方式多样化等原因,在课余时间很少运动,整天待在宿舍的“宅男”“宅女”日益增多。在这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中,不能跑完800米、稍微运动就吃不消,容易头晕、乏力等情况比比皆是。“比起中学的时候,我的体质明显下降了很多。”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07级学生钟慧绮告诉记者,中学时她是学校篮球队队员,跑上一千米都没问题。但上大学后很少运动,打篮球都坚持不了15分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深圳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07级学生温惠惠是一个从不运动的“宅女”,每天在宿舍抱着电脑过日子。虽然宿舍就在一楼,她连出去打饭都不愿意。这导致她的身体越来越差,到了大三,严重到蹲下后再起来就头晕,甚至根本起不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很多大学生并不缺少运动时间,但却很少把体育锻炼考虑在内,生活方式多样化让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喜欢长时间“泡”在网上,而运动对他们来说远没有上网的乐趣大。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韦晓康说,近年来大学生由于缺乏运动而导致体质下降,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长跑上。以前学生跑完一千米还可以去踢足球、打篮球,现在很多学生跑完就直接倒在地上起不来了,而长跑中途晕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体育设施社会化豪华化 大学生运动无处可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体质下降,除学生主观忽视体育锻炼、没有养成运动习惯等原因外,高校体育设施的“稀缺化”和不均衡问题日益严重,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也在客观上抑制了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近年来,一些高校借举办、承办赛事等机会,新建、改建体育场馆,实现了体育设施跨越式发展。但记者发现,当前不少高校在体育设施建设运营上存在这样一种状况: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由建场馆--运营、维护成本高--实行体育设施社会化--价格过高使一般学生难以承受。最后,以改善学生锻炼条件而修建的运动场馆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变成矗立于大学校园里的商业性健身会所。据深圳大学体育中心教导主任赵刚介绍,除了高额的场馆建设费用可能获得政府和社会资金的补贴支持外,学校每年要为场馆水电费、维护和工资等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这对于一些经费有限的高校来说,资金压力很大。所以选择在课余和周末时间有偿开放体育设施,以盈利弥补运营费用成为大多数高校的选择。” 然而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有偿开放不仅缩短了他们使用场馆的时间,相对高昂的费用也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在拥有4个室外运动场、2个室内体育馆、3个室内网球馆的西南大学,2010级研究生吴杰说,入学一年来他从没进过室内场所。室内体育馆每小时7元的收费在他看来不太划算,网球馆每小时20元的开销更让他望而却步。吴杰说,学校把体育馆的健身场地承包给了私人健身馆,学生要锻炼需要办健身卡,年卡是1000多元。“虽然跟外面的健身俱乐部相比并不贵,但我们还是用不起。”而由于高校扩招、体育设施维护与更新滞后、经费不足等因素,虽然各地高校不断涌现新的体育场馆,但与学生总人数和总需求仍然不成比例。由于体育馆内的设施很多难以使用,不少学生集中到室外场地,使得原本就不足的运动场地更趋紧张。应让运动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不少老师和专家认为,大学生体质下降尽管有种种因素,但体育运动的缺乏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广东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许舒翔认为,大学生缺乏运动导致体质下降,一方面有社会的原因,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围着课桌转,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难以保证,上大学后,忙着玩,忙着考英语四六级、考各种证书和找工作,同样难以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很多学校除了按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也没有更多的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有关专家认为,体育生活化已成为我国国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之一,我国要形成体育生活化的理想社会环境、进而实现国民较高的生活质量,急需改变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群体不爱运动的习惯。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李桦认为,倡导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最重要的要激发学生内在的需求。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各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在业余时间组织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健身、竞赛等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科学使用休闲时间,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让运动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些专家也提出,高校体育设施的社会化对于推动高校体育发展和全民健身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方式确实挤压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空间和时间。在大学生体质下降的背景下,“重经营、轻服务”的高校体育场馆发展模式亟待“转向”。从长远看,加大对高校体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为高校体育设施“减负”,让大学生更轻松、方便地使用体育场馆成为很多专家和学生的共同愿望。(完) 不一样的回归,把大运会还给大学生 16:35:36 来源:奥一网 作者:吕颜婉倩 张淼 评论 0条[查看评论]手机看新闻或许我们可以将大运会看成一个符号。它的内涵实质其实是一种回归,即把体育锻炼、公平竞争以及人全面成长的机会还给大学生。于是,我们不禁提到了大学生运动员vs运动员大学生10年前的北京大运会,中国队参赛阵容中包括52名参加过奥运会的选手。而如今的深圳大运会,505名中国选手大部分都是全新的面孔,只有7位奥运冠军,和10年前相比的确是大大递减了,并且出现了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复旦大学男女排球队等真正的然而,这一观念的转型并不是那么彻底。拥有二十多年体育教育工作经验的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王宗平主任介绍道,我国的运动员有运动员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之分。前者是较早被发现运动天赋,并直接选拔到各级体工队进行系统训练,脱离了原来的教育系统。而后者的身份首先是一名学生,在教育系统中发现运动天赋,并留在系统中继续培养。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许文华是一名体育特招生,专攻100米短跑。这样矛盾的心理并不奇怪,且由来已久。一直以来,中国大运会代表团为了获得更多的奖牌,不惜把大运会变成奥运会的练兵场。或是因为中国体育制度尚且存在的弊端,或是因为长期处在这种弊端下所造成的不良心态,运动员大学生瓜分了原本属于大学生运动员本来就不多的蛋糕。但与大运会息息相关的人不仅仅只有参赛选手而已,那些不能够直接参与大运会却对大运会十分关注的观众也是大运会的一部分。若是将大运会变成奥运冠军们的训练场,大运会必然会失去其存在的原本价值。运动员的跳板&青年人的盛会大运会素来有对于大学生运动员来说,大运会的意义不单在于成绩。大运会同时也是世界青年人的聚会,不同国家、种族的年轻运动员们在这里结交朋友收获友谊,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文化,开阔了眼界,提升自己的水平。而志愿者们在服务大运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交流沟通的能力,在实践中领悟奉献的意义、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来自墨西哥的公开水域游泳运动员塞娅与大学生志愿者程丽莎在大运村结识,她们都是彼此的体育教育: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大运会毕竟只是一场暂时的体育盛筵。结束之后,大学生运动员们理应回归本职,继续接受大学教育。而轰轰烈烈的大型赛事,永远也不应该仅仅是某些运动员的狂欢,体育运动应该是所有青年人永恒的议题。校园里的运动员几乎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训练上,而普通的大学生却视运动为鸡肋,对于体育锻炼,没有主动性更没有兴趣。除了一周一到两节的体育课以外,很大一部分同学并没有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导致上了大学以后,很多人的体质逐年下降。从今年开始,清华大学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加入体质测试,结果是参加考试的700多人中没有一个学生达到良好以上,最终学校只能决定为60~74分之间的学生在总成绩上加5分。清华大学目前正在酝酿第七、八节取消排课,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主要用来参与体育活动。追根溯源,体育是一种游戏。但在当今社会,体育应当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不是束之高阁,成为极少数运动员的专长。王主任认为,全民体育对于形成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有着密切的关联。经常运动的人拥有较好的体质,在自然灾害等困境面前抗击打能力强,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另外,面对生存压力、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等,经常运动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不至于走向绝路。另外,全民的体育热情能够激发出全民的创新激情。大运会开创体教结合新契机其实,在北京奥运会的巅峰之后,体育体制改革的呼声已然一浪高过一浪,目前,中国的体育发展不是像市场经济里的亚当·斯密那样洞悉余缺,全面发展;而是像演讲台上慷慨激昂的列宁,简单机械地用口号和高调来引领。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曾说过:然而,体教结合的道路确是任重而道远。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国民对体育的心态。在大运会赛场上,参赛的大学生们就应该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感。获得参与体育所得到健康和快乐。但竞技体育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却脱离了人们为它设计的轨道,与健康和快乐渐行渐远。中国国民在举国体制的潜移默化下,也已经形成了一种畸形的观赏心态。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体育背负了太多比赛之外的东西,从举国体制下的在这一转变时期,新闻媒体本应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但实际上,媒体还是很难挣脱以往赛事报道的思维和方式。其实,更多的改变已经在深圳大运的赛场上出现端倪:观众们比从前更愿意给我们的对手鼓掌了,记者们也更乐于以一颗平常心来采访报道了,运动员们也更偏向以一个聚会的名义参赛。中国体育发展的道路,就应从现在开始,找到近日,《2010年广州市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报告》公布,与2005年相比,虽然学生的身高高了,营养不良的少了,但学生的运动能力却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某高校的调查也指出,每周坚持三四次运动的大学生仅占26.5%,其余的学生除了体育课外,每周只参加一次运动甚至没有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的女生更少。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比较低。 大学生们为什么对运动的热情这么低呢?记者在和几名大学生交谈后发现,他们更喜欢把不运动的原因归结为,学业繁重、要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忙于找工作等各种理由上。在读广州大学大四的小文就说,体育竞技比赛一般都是体育生包办,和他们的关系不大,而毕业在即,他更希望把时间多花在制作简历找工作的事情上。与此同时,有关专家分析说,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轻视运动的作用,借着自己还年轻身体还挺得住就很少甚至不参与体育锻炼。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运动理念,把“快乐运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竞技运动PK慢运动 选对了就适合了 随着人们对运动健身的研究不断增多,有关运动的一些新的理念取代了旧的理念。以往,很多人认为只有像田径、体操、游泳等竞技运动才能起到消耗热量,强生健体的作用。但有研究却指出,慢运动更适合大多数都市忙碌人群。慢运动区别于竞技运动而言,一般指利用休闲时间,为健身锻炼、修身养性等目的进行的低强度的、可持续性的运动。比如,室外的散步、办公场所内的放松运动、旅游中的户外远足观光以及高尔夫、瑜伽等专业运动,还有针对人体的各种不适症状而科学编排的慢运动康复活动等。 近年来,慢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因为慢运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能够调节心理健康、丰富精神生活、增强文化修养,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有专家就指出,不管是传统竞技运动还是慢运动,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并持之以恒,就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另类健身给运动来点fun 在本届省大运会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田径、游泳、三大球、乒羽、武术等项目外,还有健美操、定向越野、毽球等大学特色项目。可见,特色项目在大学生当中已经占有一定位置。而事实上,近年来追求个性的大学生们更青睐于一些另类的健身项目,这些项目在达到健身效果的同时,也十分富有趣味。其实,缺乏乐趣一直是大学生们无法坚持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你很想运动,却又犹豫不决选择何种运动时,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些有趣的运动。水中慢跑:一项最新的健身运动,而且是一项理想的运动。因为在水中慢跑,能平均分配身体负载,比陆地跑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深水中,跑步者下肢不受震荡,因而不易受伤,运动后会有通体舒畅的感觉。 退步走:常做退步走,可让腰部肌肉保持有节律的紧张和松弛,改善腰部血液循环,瘦腰减脂;同时还能锻炼后跟腱、小腿与膝盖下肌肉,还可锻炼小脑,增加身体的灵活度与协调性。 倒立:长时间的站立易引发内脏下垂、脑部供血不足、静脉曲张等病症,而倒立可以达到预防和缓解的作用,另外它还能改变身体紧张疲乏状态,促进荷尔蒙分泌,使你焕发青春,更加美丽。 园艺:园艺不是剧烈运动,却能让人们放松、释放压力。进行园艺劳动过程中,身体的各部位都能参与运动,像低头拔草、修剪枝叶等,让身体变得灵活、敏捷,还能增加心血管机能,提升肌肉力量等。 资料链接 我区部分运动场地开放情况 英东体育场:场内红色塑料跑道、场边内通道、场外全民健身路径、场外通道等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5︰30~晚上21︰30。 英东体育馆:场馆根据相关活动安排不限时有偿对外开放;场馆的健身苑则有偿对外全年开放,提供健身、桑拿沐浴等设施,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6︰00~11︰00,下午15︰00~21︰30(夏季);15︰00~21︰00(冬季)。 英东游泳场:场内设有水上滑梯、儿童反斗池、室内温水训练池等设施。开放时间夏季为周一至周日上午6︰30~8︰30,周一至周五下午16︰00~21︰30,周六至周日下午15︰00~21︰30;冬季为周一至周日上午6︰00~10︰00,下午16︰00~19︰00。 部分开放的羽毛球场馆:英东体育馆羽毛球馆、星海中学羽毛球馆、星海青少年宫羽毛球馆、番奥运动城羽毛球场等。 绿道:我区拥有214公里绿道,为广州之最。绿道把亚运城在内的25个景点、38家农家乐悉数串联起来,我区特别为市民设计出“亚运动感休闲路线”、“岭南水乡文化休闲路线”两条精品绿道出行路线。(戴敏惠整理)大学生体质下滑为何难遏制本报记者 慈鑫 《 中国青年报 》( 日 05 版)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今年9月2日共同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我国中小学生体质连续20多年的下滑趋势首次得到遏制,但大学生的体质下滑仍在继续。大学阶段,本是人体发育成熟和身体素质提高的最高峰,但中国的大学生却成了体质虚弱的代名词,原因何在呢?记者联系到几名在校大学生,无论男生女生,都把网络视为自己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业余时间主要是上网和玩游戏。”这是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描述。“现代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明显。”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健博士近日向记者表示,“很多大学生长期迷恋于网络,从网络世界寻求快乐,这种快乐感被强化之后,就会减少他们寻求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等方式获取快乐的欲望。” 吴健说:“相比体育运动,大学生更喜欢网络和游戏,这反映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导致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在这些大学生的中学和小学时代,体育运动往往与枯燥的体育课内容和被动的体育考试相联系,很少有人能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尽管以设立体育考试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并非上策,但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体育考试却是增加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对体育运动重视程度的最有效方式。学校体育领域专家、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周登嵩教授认为:“大学生体质差的根源在高中。现在很多大一新生的体质测试水平不如高一高二学生,也不如大二大三的学生。因为这些大一新生可能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上过体育课,也没有参加过课外体育活动。” 周登嵩介绍说:“我们去调查过,很多中学到了高三甚至是高二第二学期就取消了体育课,也没有体育课外活动,最多就是让学生做做课间操。学生的一切目标就是学习文化课、考大学。高考本身的压力很大,学生又缺少体育锻炼,高考之后的暑假又是吃喝玩乐,这自然影响到大学新生的体质状况。高考如果考体育,哪怕只有20分、30分,学校就不会排挤体育课,就像中考要考体育一样,初中生至少也要为体育考试练一练身体。”目前,高中阶段有体育会考,但周登嵩认为体育会考的级别太低,不会对高中生考大学的成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很难发挥出引导学校、家长、学生重视体育运动的作用。中国的学生只有在被动的环境中才会参加体育运动,这是眼下一个尴尬的现实——没有考试就不重视体育课,没有体育课就不参加体育运动,这在中国各级学校是普遍现象。周登嵩介绍说,在大学生群体中,大一新生的体质普遍较差,大二学生的体质状况往往最好,但到了大三、大四,学生的体质状况又会下滑,这是因为我国的大学通常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教育部规定,大学一二年级体育是必修课,但对三四年级的体育课没有要求,因此,除个别学校外,绝大多数高校的大学三四年级是不开体育课的。有些学校大三大四仍然坚持开体育课,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这些学校曾经发现,如果停了体育课,大三大四的学生体质会下降。周登嵩说:“我们的很多学生都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学校一旦不开体育课,学生就不参加体育运动了。现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一新生的体质不行,经过两年上体育课之后,体质状况有了好转,但到了大三大四,体育课一停,学生的体质状况随即又开始下降。”大学的软硬件条件也限制了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1998年以来,全国持续性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严重不足。1998年以前,全国大学在校学生是500万人,现在已经达到3000万人。周登嵩认为:“很多大学人数增加了一倍两倍,但场地却没有增加。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即使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想法,也很难实现。一片篮球场上挤了上百人,你说这篮球还怎么打?”除了场地条件受限之外,大学生自主组织体育活动的水平也很低。周登嵩介绍说:“国内大学里的体育社团自治组织数量太少,而这种社团是大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国外,大中学校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托学生社团。我们的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原本就差,再缺少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就更差了。”近些年,有关大学生、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猝死和英年早逝的消息不断传出,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群体,其身体素质的下滑事实上已经影响到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很显然,从一个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讲,将来不管他找到什么工作,体质较差都会影响其胜任工作的能力。周登嵩表示:“现在的工作不是说对一个人的身体素质要求降低了,而是更高了。现在的很多工作不像过去那样需要工作者付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工作程序实现了计算机化、自动化,但与此同时,对工作者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要求也在提高,这个过程看似不需要耗费工作者太多的体力,但实际上对工作者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由于全民的体质孱弱,中国人曾被耻辱地称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活水平得以巨大改善,国民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现在年轻一代的体质下滑,却令人担忧。一个民族的体质主要靠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变异,遗传就是上一代人把良好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人,变异主要由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决定。周登嵩忧虑地表示:“现在的年轻一代,后天的发展和改造没有做好,带来一个并不理想的基因,那么这个民族的身体是一代比一代更好,还是一代比一代更差呢?”调查称体育与学习冲突时66%家长希望学习优先http://www.sina.com.cn 日03:56 中国青年报智育,还是体育,这仍是个问题。这对在专家学者看来可以相辅相成的欢喜冤家,却让不少家长纠结:既不想让孩子放下学习,又舍不得孩子的健康。通过清晰可见的成绩单来反映的学习,似乎必须与他人比较才能说明问题,而反映体质状况的体质测试单,却像体检报告一般成了私人的数据。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家长心目中的成绩单渐渐地取代了体质测试单。上个月刚刚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学生体质总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其中,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出现低龄化倾向,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则继续下滑。近日,本报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民意中国网对3144人进行的“阳光体育公众调查”显示,87.0%的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其中64.9%的家长表示“非常愿意”。但调查也发现,当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时,65.5%的家长仍希望孩子以学习优先。87.0%家长希望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但超半数“说到做不到”一位家长在调查中说,孩子虽然刚刚小学4年级,双眼却已400度近视,且在继续下降,属于典型的豆芽菜体型。而在孩子的班里,学生几乎全都戴眼镜,书包都有十几斤重。当这位家长在路上看到小孩子拉着带轮子的书包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只想要孩子健康,其他的都可以不要。“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多运动对身体总是有好处的。”这位家长说,只要有时间她就往外“撵”孩子,非常希望孩子出去活动,跳绳、滑板,追逐嬉戏。让孩子有个好身体,是家长希望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最重要原因。调查显示,87.0%的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其中64.9%的家长表示“非常愿意”。仅1.7%的家长表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同时,有70.7%的家长认为保证孩子锻炼身体是家长的一项监护义务,这一数字略低于公众(74.1%);94.5%的家长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是孩子的运动权利,与公众的态度一致。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说到做不到”。调查发现,当孩子的运动权利受到侵害时,45.6%的家长明确表示会帮孩子维权,14.9%的家长表示“不会”,39.6%的家长表示“不好说”。这意味着,只有不到半数的家长会选择维护孩子的运动权利。一位来自江苏的高中老师透露,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把本该属于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习,并时常有老师在教室监督;在一些寄宿制的学校里,晚饭到晚自习之前的时间内,要是班主任或者校领导看到学生在打篮球、踢足球时,会上前制止。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的反应却是不置可否:“毕竟学校这样做也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和前途”。孩子需要运动,家长也深知其利害,却不去维护该权利,这种意识与行为上颇为戏剧性的反差,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看来是家长利益选择的结果,“家长当然不会摆明着去选择伤害孩子,除非他们认为这样的选择是最有利孩子发展的。”孙云晓分析,正因为在不少家长眼中,体育锻炼并非孩子获得发展的最好途径,因此才会出现一些家长非但不去维护孩子的这种权利,还会认可并去帮助学校侵害学生的运动权利。 当与学习发生冲突,65.5%的家长仍希望以学习优先当“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时,家长的这种利益选择表现得尤为明显。调查发现,即便知道孩子参加运动时,可能会发生运动伤害,仍有60.2%的家长表示不会因此减少或限制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双休日及寒暑假期间,94.8%的家长乐意保证孩子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适度运动,其中76.5%的家长表示“非常乐意”。不过,一旦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有65.5%的家长希望孩子以学习优先。这与孙云晓一项多年的研究相吻合。他发现,在全国中小学里面,有70%的学校校长和家长把学习当作第一位。这恰恰反映了根深蒂固的重智轻德、重智轻体的传统教育观念。张荣荣(化名)是一位初中学生的父亲,他的儿子一天要上七节课,每天在校时间接近12个小时,早七点到校,晚七点放学回家。吃过晚饭后,儿子仍有五六门功课的作业要写。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张荣荣非常希望孩子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但孩子迫于升学压力不得不放弃体育活动。在一切以学习成绩说话的评价机制下,挤占锻炼时间写作业成了张荣荣给孩子的“最佳选择”。张荣荣给出这样的逻辑:儿子运动了,时间就少了,时间少了作业就完不成,完不成老师就会批评,受到批评就被认为是差生,这样儿子受到的伤害更大。“家长既想要孩子健康,又想要孩子学习好,两者冲突后势必有一个权衡和利益选择。”在孙云晓看来,不少家长的选择是太过“务实”。他说,学习成绩看得见,而孩子身体健康的变化,一般在短期内是看不见的。现在的升学机制决定了成绩一定是第一位的,相对不那么重要的运动自然就被放到了第二位。这与一考定终身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孙云晓认为,在不少家长眼中,孩子考试成绩决定能否进名校,能否进名校则决定着前途。孩子小的时候重健康,长大了重学习?在调查问卷近百人的主观回答中,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家长轻体重智的选择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自身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一位年近40的家长在医院里碰到过一位妈妈。这位妈妈的孩子患有哮喘,医生告诉她,最好将孩子带回家休养一个星期,每天必须用吸管喂药。哮喘是个不小的病,没承想这位母亲迟疑了一会儿,竟对医生说,他已经四年级了,落下一周的课就跟不上了。医生很无奈,只能对她说:儿子是你的,你自己定吧。作为旁观者的这位家长看得明白,刚怀孕时妈妈总是说只求孩子健康、平安,孩子三四岁就开始拼幼儿园、拼“起跑线”,上了小学又和同龄人比兴趣班、特长班,上了中学便比成绩和课外补习的多少,以及未来的高考和大学。渐渐地,成绩单在家长心目中的分量渐渐超过了体质测试单。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比”和“拼”。一位受调查者的孩子今年10岁,这位家长抱怨孩子要学很多应试奥数、语法,使劲往前赶,“孩子大人都不情愿,但从不敢落下”。这种“不情愿却不敢落下”隐含着家长一种恐惧的心理,深怕自己的孩子运动别人的孩子学习,导致自己孩子学习时间变短,成绩跟不上,耽误了前途。因此,家长便一股脑地催促孩子去学习。孙云晓认为,国家有义务出台一些刚性的措施来保证孩子在校的运动。在这种强制性措施下,“你的孩子运动一小时,我的孩子也必须运动一小时”,有了这种时间上的公平,便不会有家长担心“被落下”。如此,孩子每天的基本运动量就得到了保证。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启动“阳光体育运动”,试图推动全国亿万大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1小时,培养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这就是孙云晓所说的刚性政策。不过,孩子体育锻炼情况不仅取决于家长的态度,还有来自校方的实际情况和做法。至于效果如何,本报将做后续报道。 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新手想打篮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