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规定15天转一次院吗是真的吗

请问医保规定不能做院太久吗?_百度知道
请问医保规定不能做院太久吗?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医保的待遇就是指参保人员在定点医院发生医疗费用可以按照当地医保的规定比例得到报销,也就是报销医疗费,但是一般来说只有住院发生的费用才可以得到报销,而门诊的费用大部分地方是不负责报销的当地医保都有一个参保年限规定,参保人员到退休年龄后达到这个年限了,那么就可以在退休后不交费继续享受医保待遇了医保中途可以停多久?各地政策是不一样,如果是累计计算交费年限的话,那么是停多久也不影响,将来只要再交费就可以接续上原来的年限了,但如果是连续计算年限的话,一般只要超过60日不交费,那么原来的医保就作废了,年限以后也不会再累计了,这个问题怎么确定需要咨询当地医保来确认的
那有这个规定
我记得我住院2月
听说超过多少天不能报帐,是吗
没有啊我住院很长时间照样抱
他不是全包报一部分
报的不是很多
我才做9天,医生说以后不能报,叫我天天来换药
你住院出院结账的时候拿着医疗结账他就给你报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住院病还没好 就被“医保定额”赶出院?(图)日07:55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正文我来说两句(4人参与)BMW X5免费试驾还送5S手机客户端 | 扫描到手机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建林1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建林  不少需长期留医的病人每隔约15天就会转一次院。在这间医院还没做完检查,已要着手联系下一间医院。而在医院与医院之间奔波辗转,不仅不利于病人接受治疗,家属也被折腾得吃不消。如此这般,家属们称,皆因“单次住院医保费设置了上限”,每次患者长期留医,家属们都要分出精力不停“找下家”,以免临时被医院“劝退”时中断了治疗。  记者走访了解到,不少有过住院经历的医保病人都曾“被转院”。他们质疑,医保定额,定的究竟是谁的额?设置的壁垒和障碍,究竟是防什么?  患者家属  对医保“又爱又恨”  市民C先生的岳母5年前查出糖尿病并入院治疗。3年前老人身体好转,被家人接回了家。今年2月左右,老人身体状况恶化,再次入院,目前在西华路的一间社区医院留医。虽然老人有医保,给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但谈及相关报销政策时,C先生却表示对医保“又爱又恨”。  据介绍,老人住院一满15天时,就会被迫出院,“每次大概在第13天就有医生来做家属的&思想工作&,也不会解释得太清楚,就说上面有规定,单次住院医保费用有定额,我们必须出院。”当时医生还给了他另一个选择,先办理出院手续,然后自费留医15天,然后再使用医保,“但家里并不富裕,只能无奈转院。”  老人频繁入院留医,几年下来C先生已对要在几间医院“中转”习以为常,但每次转院时都要面对床位紧张的问题,仍让他感到烦恼。转院次数之多,“很多连名字我都忘记了,最多时岳母两个月内转了5间不同的医院。”而每次转到新的医院,老人又要进行一轮检查,待所有检查完毕,又差不到该“出院”了,“医院之间难道不能共享病人的信息吗?这对老人来说就是折磨。”  两个月被转院4次  H女士的大伯因患肠癌于今年1月入住市第一人民医院,由于医保限额,老人随后被转院至广州医科大学荔湾医院和市中医医院,“每次可报销部分近2万元时就有医生劝我们出院。”H女士说,每次医院催促时也会表示“很难做”,要求家属不要拖太久。  “大伯属三无人员(无职业、无退休、无社保),一般医保卡能报总治疗费用的50%,再加上民政局的年度救助金,能报剩下部分的50%。”H女士认为,惠民的医保政策因“限额”变了味,“为了享受医保,病人及家属就要如此颠簸于医院之间吗?”  H女士留意到,每次出院时,医生都会在病历上写明“病情稍有好转,同意出院”,“听说没写好转是不能让病人出院的,但实际上我大伯的病情并未好转。”  业内人士  医院把定额“摊分”到人头  何谓“医保定额”?H女士从部分医生处了解到,这是医保管理部门制定的一些常见病种的规定费用额度,“由于超出部分由医院支付,所以在还没超过限额时,医院方面都会将患者劝离。”对此,H女士质疑道,“水电费都能阶梯式收费了,为何医保报销不可以?”  日前记者尝试联系市内医院了解医保限额,但不少医生对此讳莫如深。一业内人士透露,医保中心并未对病人住院的天数及花费订制标准,每年医保中心都是按照医院的等级、服务量及往年费用支出等划定医保费用并拨付给对应的医院。不过,不少医院会把这部分费用进行分配,“如把这笔钱拆分到每个科室,医疗费用高的科室可报销金额大,其他科室依次递减,所以才会出现病人被转院的情况。”  该业内人士还表示,该规定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过度医疗,若然遇到难以劝离的患者,医院方面也不会贸然停药。此外,对方还透露,由于目前一线城市医院床位紧张,“一旦患者报销费用临近界限,院方都会对其进行劝离以迎接新患者。”对于这个做法,“医院和医务人员也很无奈,但医疗资源紧张,&超支&要医院&埋单&,而医院收入与医生工资、奖金挂钩,即最终会被平摊到相关医生头上。”  市医保局回应  “定”的是医院的总额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市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局,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市医保对定点医疗机构申报结算的参保人的住院医疗费主要采用“全年住院人次平均定额”的方式进行结算,“医保局根据医疗机构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总体计算定点医疗机构所有出院病人的平均医疗费用定额。”因此,所谓的医保结算定额,是医保经办机构与医院协议约定的“全年度全部参保病人累计费用的平均水平”,它不是具体病人的诊疗服务限制。因此,医生以参保病人发生医疗费用已达或超过医保结算定额的理由要求不符合出院标准的病人提前出院的做法,是违反医保规定的不当行为。  此外,该负责人表示,病人应否出院,一般是由医院按卫生部门制定的诊疗规范有关出院标准、对照病人的实际情况和医院的服务能力来确定,而不是以病人是否参保、发生医疗费用是否达到医保结算定额作为出院指标。  防的是过度治疗  此外,该负责人还补充道,有的疾病是目前的医疗技术无法根治的,经过医院合理合规的治疗,病情稳定达到出院标准、或没有进一步有效治疗的,按诊疗规范规定可以出院的,医院有权为参保病人办理出院,或视情况为参保病人办理转院手续转至下级医院继续康复治疗,“这类情况下,医院和医生有责任劝病人及时出院,参保病人和家属不应以家庭照顾成本高等其他原因要求继续住院诊疗,以免造成对有限医疗资源的过度占用。”  该负责人表示,市医保局已建立了以协议管理为基础的定点医疗机构多重管理体制,接下来将加强日常巡查、驻点检查、专项检查和年度综合考评,对一个治疗期内分解住院,院内转科按照二次入院处理和对不符合出院标准的医保病人停止治疗、催促出院等的情形进行监管。  专家看法  应推动延续性医疗服务  “据我所知,医保定额政策导致一些医院劝离病患的情况确实存在。”市人大代表、医院管理专家陈安薇表示,今年她计划针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一个调研,“不仅是广州,全中国都有这种情况,其实这是国家缺乏延续性医疗服务的体现。”她说,一般来说,患者患病的急性期过后就不应继续待在医院,“一来占用了医院床位资源,二来对一些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会增大二次感染的几率。”  她表示,其实针对一些过了急性期的患者,只需后续性的康复治疗即可,“例如坐月子、中风、临终老人等人群,可以专门开设此类的专业养护院,不仅可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如H女士大伯,肠癌末期无法根治,可送到临终关怀医院,对他进行一般的止痛治疗,让老人有尊严地离世。”陈安薇表示,虽然目前一些城市已有意识把区级医院往这个方向引导,“但就广州而言,有关部门还是没做好医院转型的引导,很多区级医院都想升级为三甲医院,想成为综合性的大医院,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好的。”她表示,今年她将会积极去推动延续性医疗服务的事情。 (来源:信息时报)
好像是两个礼拜!
对付对付的方法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凤飞飞
1条折叠回答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医保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转知乎,医院对医保病人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样的?触目惊心~
医院对医保病人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样的?加在最前面的话,呼吁大家不要饮酒吸烟,饮食清淡,少吃外食,注意科学锻炼。-----------------------以前曾听人说,上海的医院更喜欢收治自费病人,医保病人对医院来说是亏本的。本地人看病反而比外地人更难!当时不放在心上。如今家有病人急症,先是在某知名大院做了个医生建议的微创手术,出院四天即复发吐血,急救返院,当晚医院给走了绿色通道入病房诊治抢救。当时非常感激。因抢救耗费高额,没几天的诊疗费就近四万。医院在没有确诊止血的情况下就要求出院。说因医保用户,四万是个门槛,不能继续接收,并承诺若有反复病发回来仍可入病房收治。这次仅仅两天就再次出血。挂了急诊后,病房不再接收。我们去看过病房有四个床位,却被告知已经预定,要等待。急诊室拥挤的步履艰难,没有隐私,家属连个安稳的座椅都难求。再次去病房询问时,当时要求出院并答应若病发可收治的医生已不耐烦,挥手驱赶要求回去等着并不要再来问了。眼看着病人越来越费力,家属跟着连轴煎熬身体拖垮。所见的医生护士却个个冷脸无情,心中非常难受。只恨自己无权无势,没有人脉。现在医院是否对医保病人的看病消费有所限制?有不能放到台面上的潜规则???----------------看了各位的回答感到满腹哀伤。我们每个月老老实实缴纳四险一金,生了大病却因属于本地医保,连诊治的机会都难求。是否必须扔了医保卡自掏腰包才行?现在家人总算命大,捱过了这一劫,在急诊留观三四十个病人的拥挤中顽强求生。以后,下一次,下下次,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按票数排序<i class="zg-icon zg-icon-double-arrow" style="width: 14 cdth 14 background-image: url(); display: inline- vertical-align: top: 4 right: 3 background-cdth -191px -229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63 个回答这个说多都是泪,去年我们科亏了约二十万,医院直接要我们科室承担30%啊,差不多七万啊,就科室几个医生承担啊,每个月奖金扣2000元,连扣几个月啊。我们累死累活换来的是扣奖金啊!现在医院政策是医保亏损扣30%,医保有剩余奖励3%,见过这么无耻的政策吗?去年亏了今年想赚回来都不可能啊。经过我们今年的努力,今年基本是不会亏损了,结余也不多,最少不会被扣钱了。(鉴于有钻医保漏洞的行为,为避免被医保局的人看到,之前写的控制医保费用减少亏损的措施我已经删了)------------------------------------------------------------------------------------------------------------------------------------------以下内容严禁转载,仅作为内部交流,如果捅到媒体绝对会被媒体歪曲,最终成为医生的批斗会,请给医生一条活路,不要再给脆弱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了-------------------------------------------------------------------------------------------------------------------------------------------一、现行的医保制度(地区间有差异,不是普遍如此):1.现在医保局是按单病种向医院付费,也就是说,不管一个病人,他得了几个病,医生给他治疗了几个病,都只按他住院病历里的第一个疾病诊断付钱,也就是只给一个病的钱。2.每个病种的医保费用是有限额的,超过限额由医院自己承担。3.医保病人住院是出院时直接结算。也就是假如住院花了1万元,病人出院时只要交,4000元即可,未交的6000元是由医院垫付,到最后由医保局在年度结算时统一给医院。4.出院后未满14天再次因同一种病入院的患者,算一次住院,前后住院费用叠加且只报销一次。由此可知,假如一个重病人,有A,B,C三种疾病,医院为该患者治疗A疾病花了5000,B疾病花了3000,C疾病花了2000,总费用花了10000,出院结算时,患者自己出4000,医院垫付了6000元。那这6000元要等年度结算时由医保局来给,以前的政策,这6000元医保局是全给的,所以不存在医院亏损的问题。现在政策不同了,医保局说,我只能按单病种付费啊,也就是按A的病种限额给钱,A病限额是5000元,经过计算(一套公式),医保局为这个病人付费3000元。那么医院就要亏损00元。假如一个轻病人,只有A一种疾病,医院为治疗该患者花了4000元。出院结算时,患者出1600元,医院垫付2400元。到年底结算时,医保局说,A疾病限额是5000元,经过计算,医保局为该病人付费3000元。那么医院就因治疗这个病人赚了0元。医保局的本意是,通过这种方法限制医疗费用,避免医保支出太多,然后要医院利用从轻病人身上赚的钱,来补治疗重病人造成的亏空。因此,决定一个医院医保是否亏钱的主要因素是:重病人及多个病的病人的比例。事实上,重病人都喜欢去大医院看,因为病情重啊,大医院技术高,很多重病只有大医院搞的好啊。因此这个政策造成的结果是:大医院重病人比例很高,巨亏。小医院轻病人为主,赚钱好海森。中国的公立医院都是自负盈亏的,政府每年给医院的经费大概只占医院总支出的10%左右,90%的医院运转费用需要医院自己去赚。而医保病人对于医院来说很有可能是赔钱的。因此医院对医保病人的态度是这样的:1.轻病人,单一病的病人:很好,大大的好。2.重病人,多个病的病人:又是要我贴钱的货。以前的医保政策,由于医保都是按比例全报,医院不会亏损,医生在治病时不用去考虑费用的问题,只考虑如何治病,给患者的治疗都是最好的治疗方案。因此医院、患者都是受益方,国家是吃亏方。但因此导致医疗费用逐年升高。国家认为不能负担全民这种高质量医疗的费用,只愿意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就是比较普遍、低廉而非最新最好的医疗服务。这样只需较少的医疗支出就解决全民的看病问题。通俗说就是既要马儿吃的少又要马儿跑的快。于是他们改变了医保政策。现在的医保政策,的确控制了医疗费用的连年上涨,减少了部分过度医疗,也为医保病人减轻了负担,对病人来说,还是受益的。但对大医院及医生造成了很大负担,相当于把一部分政府应该出的钱要医院医生来承担。这样使得国家是受益方(减少支出),患者是受损方(医疗质量下降),医院(医生)是受害方(贴钱看病)。现在医生不但要看病,还要每天花心思计算医保费用,避免被扣奖金。虽然医生要贴钱看病,但还是会以医疗安全为第一位,认真治疗每一位患者。只是在感情上是不喜欢收治重病人的,因为治疗重病人实际是在要医生自己贴钱。所以请各位叔叔阿姨,兄弟姐们,以后去医院住院时请给医生多点笑脸多点理解吧,人家是在掏自己的钱给你看病啊。--------------------------------------------------------------------------------------------------------------------------------------国家的想法:给,就这么些,给我把那些吊民给打发了。(对外宣传)正腐持续加大医保投入,医保报销比例连年增长,广大群众笑开颜!医保局的想法:国家每年只拨这么点钱,医院那帮孙子花这么多,完全是亏损啊,不行,必须得限制那帮孙子,让他们别用那么好的药,少做检查。(对医院)一个病就给这么多,超了你们自己付。(对外宣传)医保政策好,好药进医保,看病少花钱,群众喜开颜。医院的想法:医保局你大爷才给我们这么点钱,亏损几百万啊,惹不起官老爷,还是整医生吧,(对医生)你们这群家伙,给我省着点,亏钱了从你们奖金里扣。医生:#¥%¥%&&*……--------------------------------------------------------------------------------------------------------------------------------------总结,现在的医保政策真是有点反人类,重病人收的越多,亏损越多,亏损了要扣医生奖金。治疗重病人本来就非常操心,医生累死累活救了病人,结果还要被扣奖金,等于自己贴钱给患者治病,你说换了谁愿意收重病人?现在医生苦逼啊,不但要会看病,还得会算账啊,以后医学院开门会计课好了。现在医保政策谁最得益啊?医保局啊,去年新闻里还吹嘘医保资金结余9000亿,实现扭亏为赢。他么的竟然还当作政绩宣传,要不要脸啊,医保资金是拿来给患者用的,你结余这么多给谁用啊。他么都是医生贴那么多钱你才能有这么多结余啊。医生就一给国家打工的,累死累活赚那么点钱养家糊口,治病救人还得贴钱他么谁愿意干啊,你公务员为什么不边干活边贴钱啊。国家应该设计更好的方案,提高医院治疗重病患者的补助,而不是要医院和医生来承担。给题主的话:其实题主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你爸爸上次住院已经花完医保限额,出院后2天再次出血,又跑回去那家医院,按医保政策,这次住院跟前一次住院属于同一次住院,那个医生如果收你入院的话,假如你爸爸这次住院再花个2万,等于减去你自费的部分(约8000左右),余下的所有医疗费(余下的12000)都是要医院医生给你出,医保一分钱都不出,谁他么愿意啊?因此除非你爸爸离上次出院超过14天再入院,这样医保重新算第二次住院,他们才愿意收你入院。所以你最好的方法是去另外一家医院过渡,这样就没有医保限制了,在另外一家医院先治疗一下后再返回原来那家医院对医患双方都好。当然还有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那家医院真的是没有床位了,大医院的床位真是一床难求。上海大医院就那么几个,全上海乃至全国的病人都喜欢去看那几个大医院,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床位收治,像题主这个例子,第二次出血时可以选择去区医院,而不是再去大医院挤破头,如果大家都去挤大医院,题主的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实际上上海的医疗水平是高于全国平均的,因为人才很多,培养机制也比较规范,区医院的水平也是不错的,医保额度也没那么紧张,题主可以考虑去区中心医院就诊,或者其他医院也可以。体谅下那些大医院吧,人家是真没那么多床位,也真他么亏不起了。昨天医保科的人来科室,跟我们说了这几件事:1.科室上个月开的很多支进口药物,只按国产的报销,也就是百分之40,这么搞医院每开一支亏70几块钱,以后尽量开国产。2.可以自己进食的病人,不要再开营养药物,医保看见了能进食就不报。我们医生一下子就炸了锅。国产药物效果奇差,有的胃肠道出血的病人打国产药物根本就毫无作用,只能打进口的。这样一搞以后病人出事谁负责?还有的病人虽然能进食,有的只能进流食,有的食欲不振,这都不开营养药物怎么保障恢复?是你们医保负责么?为剩这钱耽误治疗?但最后谁听呢?我总觉得,政策的制定,要听内行特别是一线临床医生的意见,不能自己一拍脑袋,就定个政策,还说是为病人节约费用。1.病人的医保有定额,超出的部分要自己掏钱。2.政府给医院的钱有定额,超出部分要自己掏钱。3.小科室,比如皮肤科、儿科,病人相对少,药物便宜,拿到的拨款一般略大于或等于病人花费,医生一般会推荐病人用医保药,开医保药时手也会比较松。医保患者和非医保患者对医生本人来说没什么差别。4.大科室,比如肝胆、消化,拿到的拨款必定远小于病人耗费,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与科室医生奖金直接挂钩。简单来说,医生越拼命来给患者看病,拿到的钱就越少。这完全是一个不合理、反人类的制度。通过让媒体报道“黑心医院价格虚高”这样龌龊的手段,让大众产生“医院暴利”这样的误解,来掩盖这一事实。医生和患者是一根线上的蚂蚱,还被逗弄着互相撕咬。题主的遭遇我很同情。上海医院对医保病人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样的?我想大部分的医生和我一样,很同情没钱看病的患者。但除此之外我们也做不了更多。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我广州的。今年我们医院因为收治本地医保病人亏了400万。需要每个科室医生自己垫,从奖金里扣。剩下的我也不说啥了。但是我们没有说推卸过病人。主任的意思是多收一些小病种平衡一下。其实最怕外地联合医保的,因为收不到小病种[小病谁愿意跑这么远来看,在当地看不了才来大医院]。政府英明。领导万岁。看来得从头讲。假设一个60岁男性病人因为胃癌入院,需要做胃大部切除,因为有高血压,糖尿病,最后出院时候花了10万。其中,自己支付部分6万(自费项目包括起始支付金额,乙类自费部分,纯自费部分等。这也是政府规定的,与医院无关。比如空调费我们这里就是自费的。至于报销部分的甲类乙类,医保目录是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筛选的,甲乙类是按照疗效价格比确定的,也就是说疗效确切且费用低廉的均被列入甲类,不需自付.而乙类基本有自付比例,具体由各地方定;还有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医保乙类品种有调整权利,调入和调出总量控制在品种数量的15%以内,而各地均无权对医保甲类品种做调整.),报销部分6万(别管怎么算的,他娘的我都不太懂。反正五种还是六种项目,每种情况又不一样。我相信你对这个也没有兴趣。)。然后10万都给了医院(其实也不省,平时都有交保险。看你自己怎么理解吧)自己支付6万。然后,政府规定了以胃癌入院的病人只给医院医保1万8,所以医院返还给科室只有1万8……但是整个治疗过程,科室付出的成本,比如人工,器材,药物等加上应有的利润可能应该是3万,其他的费用是相应的检查科室,比如抽血,X光,CT室的,还有会诊等等~~~至于医院跟政府怎么计算,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们的钱都是每个科室独立核算的。所以有的科室赚得盆满钵满,有的科室就整天亏本。当然,这是为了简化计算做得粗略估算。一般不至于那么夸张。另外医院为了提升医院自身医疗水平,规定医药比,就是治疗费和药品费比例,就是不能开太多药。超过一定医药比还是扣奖金。但是为什么是1万8呢?这是国家进行的标准化临床路径经过统计之后得出的价格,全国通行。其实严格讲还有超多内容。比如出院带药不能超过500元以及7 天。东莞医保是进行年度核算的。就是这一年给东莞的整个医疗体系10来亿,你们看着治病吧。最后报销额度用完了,你们医生自己垫。不过一般是用不完,所以东莞医生比较爽。开药比我们痛快。这个问题要是细说就是不是要匿呀,也别怪医院了,只因我们英明的政府,一边在cctv里说全民医保,大家都病有所医,一边捂着荷包不掏钱,指着医院说,就这点钱,你看着办吧。这个问题,就算把医生打一通,也不顶事。现在的医保政策让很多危重病人和存在潜在危险的病人都遭了秧,医生也跟着受罪,天天提心吊胆怕超医保额度,超医保就扣钱,虽然这样确实避免了一些过度医疗,但是也让医生束手束脚,让一些危重病人没法得到及时救治。其实与老百姓臆想的相反,有时候医生甚至就是能省就省,不敢让病人长住院,不敢用贵的药,不敢开贵的检查,为国家省下一大笔医保费用的同时,不可避免某些时候也会无意中耽误病情,就像题主说的,到了4w的额度(已经是申请的危重病人大额医保了,一般普通病人就1w) 就只好出院,出院后15天还不能再次收入院。医生不是圣人,贴钱给你看病不是人人都有这个觉悟,但就我和我身边的医生来看,绝大部分还是以病人的安全第一,宁愿赔钱也万万不敢让还在出血的病人出院的(如果题主的描述是事实的话)。现在的医保超额规定,就是典型的不考虑实际情况,行政上粗暴的强行一刀切,又缺乏必要的补充,显然是不完善的,这就是决策者不肯动脑筋的产物,坑完医生坑病人,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没有医生敢收危重病人,重病人挂掉也找不到医生来看。dang的政策亚克西这个问题不止上海吧,我们医院医生工作站时不时的就弹个框框说医保拒付一些什么什么,记忆最清晰的一次,一个同学看一个患者年纪挺大了,也没做过体检,又是医保,护士那边有人建议给做个肿瘤标记物检查,然后就超标了,他带教老师就自掏了400,后面再三的提醒不归咱们操心的不要管,想想还是很寒心的医保就是告诉病人咱们钱修航母都够用,扭脸告诉医院你们用的钱敢超过修自行车的钱就从你们自己的工资奖金里出。关注这个问题有几天了,好像没人说口腔方面的,我斗胆来答一下。尽量只陈述事实,态度大家自己判断。1.政策规定慢性病医保开药只能开一周,诊断加上70以上行动不便可以最多开两周。我们医院粘摸科很多慢性病,像扁平苔藓之类的,一吃药都得吃几年,复查都是三个月或者半年为周期的,中间用药一般不会变化。但是就这样还是得让病人每一两周来开一次药。本地退休老太太还好,一两周来一次就当遛弯了,外地病人就很悲催。但是粘摸科很大比例的病人都是外地看不好特地过来的。大夫也没办法,如果多开了超出来的钱医保拒付就得扣大夫的,每天那么多病人那点工资哪里够扣的。于是每天都有很多为想多开药大夫不给开在诊室里吵架的。2.儿科医保的孩子拔乳牙好像是2块钱还是3块钱(出儿科好久不记得了)。虽说操作没什么技术含量,问题在于哄孩子很费劲。为了拔一个三度松恨不得舌头一舔就能掉下来的牙先哄小孩半个小时是常事。(别指望家长给你哄好了进来就能操作,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在边上捣乱的,明明小孩很配合家长在旁边不停的问疼不疼啊之类的问题,小孩听了想想不哭一下好像都不对,又得哄)。半个小时收3块钱。3.颌面外科病房类似前面很多人的答案,就不说了。反正“医保拒付”这个词出现频率很高。4.牙体科(好像是)医保规定每次就诊只能拍两张根尖片,超出来的拒付。但是做根管治疗很多时候都得超。其实口腔医院相对其他大临床的科室在这方面真是好太多了,比如我大修复所有费用一律自费(跟医院没关系,是政策规定的,镶牙就不给你报销。你问做完根管治疗不做冠会不会劈裂?劈就劈了呗,拔牙不是能报嘛。你问没牙吃不了饭怎么办?喝粥呗,还能饿死你啊。)相对的出现的问题就是很多病人听说之后就不愿意在修复科拍片子,要求去别的科拍了带过来给我们看(别的科可以报销)。我们无所谓,别的科室就惨了。所以科室之间的矛盾有一部分也是因为这个。另外医保报销范围这个事情真不好评论,反正看到一些本来该做修复的,听说医保不报销就走了的,真的很为他的牙担心,但是我们也没办法。那么多病人真帮不过来。先说这么多吧。要是有问题再补充。哪里都这样好嘛。我们这里也是三甲医院,不管你什么本,绝对不让你注满30天,每天交班科主任第一件事就是看哪几个病人超医保了,动员家属走人。当然,你也可以去看看老干病房和ICU那些红本本的人,医院就是他们的家分医保等级的呵呵,有一次科室晨会,主任掏出一张退休干部名单通知书,名单包括比如在窝们这个西南地区挺有名的什么什么老太婆之类的。都是些红色年代人物。说这些病人开超过了医保时间的药,或者开超过医保范围的药,但是没有办法禁止他们!得罪不起!不敢拒绝!医生若是发现黑名单上的人物要通知医保科,不然开药超出医保范围自认倒霉赔钱。你说医生为什么不拒绝?你敢拒绝?作为一个在美国准备考医学院的学生,某的父母都是国内的医生。所以某对中美两国的医疗制度都略知一二。某就主要说说美国吧,且和国内对比一下。国内的看官大人们恐怕对美国的医疗系统并不熟悉,某在美国上学、看病开药打针之类的事情也算是经历过。加上某人心怀fnk且之念妄图吃美国医学院的天鹅肉,所以也主动做了一些了解。第一、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在有工作、中产以上的家庭非常普遍。如果没有什么正式工作的人、恐怕就不那么顺利了,也不太付得起医保费用。这就是奥巴马政府一直要医疗改革的原因。作为大学生,发病率低的吾辈,一年只需要2000美元左右就能够买到全部cover的保险,就是各项大病都能cover,上限一百万美元【这里下一段再说】。但是工作之后这个医疗保险的价格就会飞涨、3、40岁的中年人,一般一年要交5000刀左右的保险。至于6、70岁的老人,保险费一年恐怕要涨到10000多美元,这对于国内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高价、即使对于美国的高工资也不低。某有亲戚一对老夫妻住在纽约,老先生80多了退休了,夫人还在大学工作,家庭年收入也就不到5万美元,然后两个人合起来要缴纳一万五的医保,几乎是收入的百分之三十,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第二,美国的医疗费用及其昂贵,非汝辈能承受。某有同学、出去玩的时候哮喘发作、叫了救护车,送到医院,然后开了瓶药水就放走了。结果过了个星期他收到一张账单,上面赫然写着8000美元的救护车费。叫一趟救护车就是8000,这还算少的。另外一个同学生病住院,住院费一天10000美元,对,10000美元。而且只是住院费、不算药物和治疗费。那位同学生病很严重,住了一个月、就差不多花了100万美元了。对,100万美元,就够你住院一个月。100万美元够国内很多小白领挣个三十年了,住院一个月就没了,接下来要接着治疗就只有自费,某都不忍观之。第三,美国的医患关系非常好。这点不是吹的、美国的医疗系统非常透明,医生出席各种医疗会议、或者参加医药公司组织的活动,账目都是基本要全部公示的。当然,这是建立在美国医生收入及其高的情况之上的。中国医生,即使是大城市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一年收入恐怕也不会超过2、30万元。虽然在国内看这工资不算低,但是和美国比实在是低太多。在美国,住院医师(resident)年收入是6万美元左右(平均),成为专科医生之后依据不同的专科收入不尽相同。以某人自身为例子,某的方向是整形外科,平均起薪(毕业第一年)收入是20万美元左右,考虑物价因素在内,大约合国内4、50万人民币。到了职业中期、一般能拿到50万美元左右。干得好的,比如自己开诊所的,一般一年超过百万美元的也很多。这都是国内医生所不能企及的。某的父亲是国内大城市某三甲医院一个十人小科室的副主任,在业内也是很多年,不仅出国进修过,还在德国拿了医学博士学位,即使如此,合法的年收入【不算科研奖励】也就20万左右。【灰色收入的事情某就闭嘴了,免得被人肉搜索,也希望诸位看官大大包含。】总之,美国的医疗保障系统是建立在高收费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没有保险的人生一场病,通常都是等死。如果运气不好被邻居发现,叫了救护车,就基本上破产了。高收费也带来了医院的高收益和医生的高收入。所以美国的学生们都挤破头想要进医学院。【这里鄙视一下美国学生,真是太笨了。】以上,某且言之,望诸君莫笑。果断的匿了内科大夫就算好的了外科大夫受到的限制更多的我们这边是医保总额预付,即每年医保只付出定额货币,超出医院自担。于是为了完成预付费控制,只能各个科室下任务各个科室就给各个组下任务各个组只能平摊费用比如人工关节置换,全部费用加起来不能超过五万五,如果超费用,在今年的预估病人量基础上就会超费我草草草草草五万五做个毛蛋关节啊!进口关节最便宜的就要三万八啊,加上麻醉就四万八。加上手术费就五万了啊!(手术费太少是另外的话题……)患者要求用好的假体我们只能拒绝啊!明明年轻人应当用更贵一点的假体因为理论上能用的长一点但我们只能拒绝啊!因为他投错了胎啊!如果你是翻修病人那就等吧!上个翻修病人用了快十六万啊!我得收多少取内固定才能拉下来这个费用啊!其他患者能用高级敷料防感染减渗出你医保患者只能棉垫加绷带啊!坑死医保患者了……而且创伤骨科内固定再贵也能按照比例报,凭什么我们人工关节最高只能报八千啊!医保官员你们老了早晚有这么一天啊!不能因为你们年轻的时候不换就不给报啊!很多穷人换不起啊!最便宜的人工关节只要三万八啊!换完了关节疾患能根治啊!比吃药打针便宜多了啊!国外有文献啊!对于医保,我们的观点爱医保病人,恨医保官员为保饭碗果断匿我说点题外话 ,看完大家的回答和评论,其实挺暖心的。因为在医患关系这么恶劣的大环境下,咱知乎ers还能理性的回答、讨论这样的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说医生白眼狼医生活该被砍等等寒心的话。真的很难的。我想这不仅是素质高,还有就是知乎气氛好。看看其他的网络平台,能给医生说话的也就医生本人及家属了。且答且珍惜吧~我们单位每个医保病人住院费用不能超过1万,轻症和重症病人一视同仁。当然这个1万是所有医保病人的平均费用,个别花费较多的可以被其他花费减少的平均下来。本来是计算是按整个科室计算平均费用的,今年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改为按病区计算。于是就发生了以下悲剧。我所在的科室是重症科室,收治的都是重症病人。近期收治了三个重症医保病人。花费基本都是十万往上。突然接到医保办电话,说我们医保病人费用超了,扣我们3分(一分一万,相当于扣科室3万),主任给气岔了,这边治病救人,另一边还要扣钱。要求我们让医保病人赶紧出院。以免扣更大多的分,但病人病情不平稳,作为经治医生无法让他们出院,只能一边顶着主任的压力一边期待病人赶紧好转出院。这事的结果是,我们病区再也不收医保重症病人。好吧,看完了,就想到一句话:你所关注的都是别人想让你关注的!
这不是很正常么,类似的帖子在知乎比比皆是,不过hupu的人一向是我需要秀优越的时候就看不起知乎,我需要用来批判医生(警察,政 府,老师,公务员,gcd...)的时候知乎就是金科玉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人参加团购/元&/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保住院有15天规定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