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忽略复习一遍,要紧吗

成都中考3月复习注意事项-土地公生活经验
成都中考3月复习注意事项
成都中考3月复习注意事项
中考逐渐临近,离6月中考也就3个月的时间了,而中考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也是日愈加剧,究竟如何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复习的效率?该如何备考才能够打好中考这一场硬仗?
心态调整,坦然面对中考的考验紧扣考纲,基础知识要吃透,立足基础才能够有所超越专题归类,将知识形成系统,全面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心态调整,坦然面对中考的考验
中考,是初中学习的终点,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考生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也是人之常情。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下,很多考生容易将中考复习变成了生活中唯一可做的事情,甚至牺牲吃饭、睡觉的时间来为中考复习让路。这种不健康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最终会演变成一种障碍,使得自己备考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教育专家建议,应理性看待中考,保持平常心,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生活和复习,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流沟通,及时缓解负面情绪;同时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等等,这些都是调节心态的有效方式。
紧扣考纲,基础知识要吃透,立足基础才能够有所超越
中考冲刺阶段,考生们往往都想趁着这段时期多做一张卷子,多看一本复习辅导书。对于这种盲目沉浸题海和各种复习资料之中的做法,专家表示并不赞同。许多中考生复习都忽略了一份很重要的资料--中考各科目考试说明。考纲是备考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好好精研,将所提及的基础知识点结合书本扫清,夯实基础,查漏补缺。越是临近中考,各位中考生越应该回归到书本,要弄清考纲对于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时候依然盲目陷入“题海”之中,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专题归类,将知识形成系统,全面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中考复习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课本的知识点都十分零散,难点重点薄弱点混杂其中。要将它们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理归类,形成专题;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形成一个专题来重点攻克,扫清知识盲点。将课本的知识点整合为专题,从局部带动整体,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提高考生对于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毕竟中考是一个考核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试,并不是简单独立的单元测试。
强化训练,扫清平日忽略的知识死角,注意积累错题
中考复习的成效还是需要通过做练习来检验,通过不断加强练习来提高自己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练习并不是单纯“题海战略”,不求甚解。应该常备一本错题本,记录自己的错题,及时分析错误原因。接近中考复习尾声,可以翻翻错题本,进一步清扫平日所忽略或者误解的知识死角。考复习备考,一定要紧扣考试大纲,要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善于将知识点归纳总结。通过不断模拟中考练习去提升解题思维能力以及考场应变能力,同时应该注意调整心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前了解中考复读,将其纳入备考计划之中,做好万全准备。
如果怕下次找不到该经验,请点击页面右上角上的【五角星】收藏该篇经验。如果您觉得该经验对您有用,请点击页面右上角上的【大拇指】或【关注TA】
哪里可以购买 iPhone8?哪里价格又是最低?
关注公众号回复“苹果”,获取购买详情。
微信上搜索“南窗数码”,或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中考注意事项”相关经验
中考注意事项最新经验当前位置: >>
2014届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篇--语文 积累和运用
第1课时识字与写字 近年来中考对字音、字形考查的重点是辨析多音字、 形近字、形声字和同音字。识字考查热点是《语文课程标 准》规定的3 000个常用汉字,并要求考生掌握拼音基础知 识,特别是拼音规则。写字侧重考查对常用汉字字形的辨 析和书写。常考题型可以分为字音字形辨识题、注音题、 书写题和书写改错题。考查形式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综合题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考查形式。字词考查素材主要 源于课文注释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2014年中考仍然侧重对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同 音字的考查。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主 要考查汉字的拼读、对多音字和形近字的辨识,填空题往 往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考查,书写题要引起备考重视,综合 题综合考查字音、字形和字义,也要引起备考重视。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真 题 例 析1. [ 2013?黄冈] 州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解 析 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这类题型通常要求用正 楷字书写,要求规范、整洁。因此抄写时一定要注意笔顺、 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不能出现抄错字或乱涂乱改现象。此 类题的目的性和导向性很明确,就是要求考生们平时养成良 好的书写习惯。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2 . [ 2013?聊城] 根据拼音写汉字。我市河流众多,京杭大运河(wānyán)______穿城而过,波光 蜿蜒粼粼的东昌湖绕古城而浩淼,城与水(xiāngdéyìzhāng)__________,形成“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 相得益彰 独特景观。 解 析 本题考查辨音写字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所提供的拼音和具体语境正确书写汉字。答好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做 好生字词尤其是同音字、形近字的识记和积累。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3.[2013?德州]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全正确 的一项是( D ) A.悄然(qiǎo) . B.玷污(diàn) . C.筵席(yán) . D.殷红(yīn) . 休憩(qì) 奇葩(pā) . . 涟漪(yī) 打的(dī) . . 气氛(fēn) 片酬(piàn) . . 拮据(jù) . 塑身(sù) . 芒刺在背(máng) . 头晕目眩(xuàn) . 寻章摘句(zhāi) . 白雪皑 皑(ái) .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解析此题考查辨音识字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它们非常容易被读错。如D项中的“殷”是多音字,有“yīn”“yān”“yǐn”三种读音,“殷 红”的“殷”应读“yān”;“拮据”的“据”应该读“jū”。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4.[2013? 宜宾] 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萧瑟 憔悴 B.照相 剽悍 C.骄奢 绮丽 D.琐屑 赢弱答 案相形见拙 迥乎不同 沧海桑田 变幻多姿鞠躬尽瘁 迫不急待 冥思遐想 土地平旷此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其中同音字、形近字是考查重点,它们是我们经常混淆的一些字,虽然有些字音同形不同,有些字形状、 模样差不多,但意思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平时一要多积累,二要理解 词义,这样才能正确辨析和使用汉字。A项,“相形见拙”应为“相 形见绌”; B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 D项,“赢弱” 应为“羸弱”。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方 法 总 结字音字形题是中考语文每年必考的内容。那么,怎样备考 字音字形才算是“得要领”呢? 一、辨析字音的方法 1.避免因习惯而错读。 如:“符(fú)合”的“符”常被错读“fǔ”,“档(dàng)案” 的“档”常被错读“dǎng”,“粗犷(guǎng)”的“犷”常被错 读“kuàng”。 怎样避免这种错读呢? (1)换词识别。像“符号”只有“fú”这个音,就能确定 “符合”也读“fú”。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2)谐音记忆。像“装载”这个词,读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为 “装在(z?i)”。 (3)根据声旁来确定。如“粗犷”的“犷”其声旁“广”的读音与 “犷”的读音相同。 2.避免因多音而错读。 如:“处(chǔ)理”而非“处(chù)理”,“强(qiǎng)迫”而非“ 强(qiáng)迫”。 怎样避免错读呢? (1)依据词性辨别。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 时多作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变不惊、处心 积虑、处之泰然”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2)根据字义判断。如“强”为“迫使、硬要”之意时都读 “qiǎng”。所以,像“强迫、强辩、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 另外,有的多音字常被错读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某个读音不太熟 悉,甚至认为它只有一个读音,如:“创(chuāng)伤”而非“创 (chuàng)伤”,“尽(jǐn)量”而非“尽(jì n)量”,“参与(yù)”而非 “参与(yǔ)”。这种多音字大家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全面了解其所有的 读音,然后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准确记牢各个读音。 3.避免因形似而错读。 如:“内疚(jiù)”与“针灸(jiǔ)”的读音分辨不清,“友谊(yì)”的 “谊”依据声旁“宜”妄测而错读为“yí”。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怎么避免这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识 它们各自的读音,另一种方法是记住与“声旁”读音不一致的 一些常见形声字,如“锲(qiè)而不舍”的“锲”到底是读 “qiè”还是读“qì”,“契(qì)”的读音我们都知道,如“契 约”,再记住“锲”“契”的读音不一样,自然就会肯定其读 “qiè”了。属于这种情况的常见字还有“缜(zhěn)密、悲恸 (tòng)、绮(qǐ)丽、发酵(ji?o)”等。 4.避免标调错误导致读音错误。 由于标调错误导致字音错误的现象常有,如“永久”的 “久”错误标为“jǐu”。要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就要掌握拼 音的以下拼写规则。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用y 开头。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用w开头。 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用y开头。加y后,ü的两 点要省去。 ü和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 韵母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 韵母“er”用作韵尾时写成“r”。如:花儿(huār)。 u和i连在一起拼写时,标调时不按a、o、e、i、u的顺序来 标调,而是哪个韵母排在后面,就标在哪个的上面。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拼写人名、地名、国名及专有名词时,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和诗歌每行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使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时,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í’ǎo(皮袄)。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二、辨析字形的方法1. 以音辨形。 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就可凭读音来锁 定它。例如:“气慨”“扑溯迷离”,根据形近字与其读音的差别,只要一读,就会发现:“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 2. 以形辨形。 对于因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 旁的方式推断。如:“拌脚石”,锁定偏旁进行分析:“拌”从 “手”,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从“纟”,是“挡住 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故应为“绊”。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3. 以义辨形。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采用逐一释义 的方式来锁定。如:“穿流不息”,用逐一释义的方式看,成语 “川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 不断”,“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4. 结构推形。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 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如:“兴高彩 烈”“察颜观色”等词语,结构上都是并列关系,利用对应位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课时┃ 识字与写字置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关、词性相同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彩” 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颜”与“色”不相对,“色”是脸色,而不是颜色,因此“颜”应为“言”,即语言。 5. 来源推形。 对于不了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 的方式推断。如:“世外桃园”这个错例,“世外桃源”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著名的《桃花源记》,因此“源”不能误写为“园”。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附录一 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A 挨紧(āi) . 熬菜(āo) . 扳平(bān) . 薄纸(báo) . 麻痹(bì) . 屏气(bǐng) . 挨饿(ái) . 鏖战(áo) . B 同胞(bāo) 炮 羊肉(bāo) 剥皮(bāo) . . . 投奔(b?n) 迸 发(b?ng) 包庇 (bì) . . . 复辟(bì) . 濒 临(bīn) . 针砭(biān) . 哺育(bǔ) . 狭隘(ài) . 拗断(ǎo) . 不谙(ān) . 拗口(ào) .摒弃(bìng) 停泊(b?) .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C 粗糙(cāo) . 刹那(chà) . 羼水(chàn) . 驰骋(chěng) . 炽热(chì) . 椽子(chuán) . 辍学(chu?) . 嘈杂(cáo) . 差遣(chāi) . 赔偿(cháng) . 鞭笞(chī) . 不啻(chì) . 参差(cēncī) .. 谄媚(chǎn) . 徜徉(cháng) . 奢侈(chǐ) . 憧憬(chōng) . 偏差(chā) . 忏悔(chàn) . 绰起(chāo) . 整饬(chì) . 黜免(chù) . 啜泣(chu?) . 伺候(cì) .创伤(chuāng) 凄怆(chuàng) . . 宽绰(chu?) . 瑕疵(cī)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D 呆板(dāi) . 提防(dī) . 逮捕(dài) . 缔造(dì) . 档案(dàng) . 玷污(diàn) . 兑换(duì) . 追悼(dào) . 订 正(dìng) . 踱步(du?) .恫吓(d?ngh?) 句读(d?u) ..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F 菲薄(fěi) . 凫水(fú) . 沸点(f?i) . 篇幅(fú) . G 供给(gōngjǐ) 供认(g?ng) .. . 骨朵(gū) . 桎梏(gù) . 刽子手(guì) . 骨气(gǔ) . 粗犷(guǎng) . 聒噪(guō) . 佝偻(gōul?u) .. 蛊惑(gǔ) . 皈依(guī) . 勾当(g?u) . 氛围(fēn) . 辐射(fú) . 肤浅(fū) . 果脯(fǔ) .商贾(gǔ) . 瑰丽(guī)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H 哈达(hǎ) . 干涸(h?) . 横财(h?ng) . 污秽(huì) . 尸骸(hái) 稀罕(hǎn) . . 上颌(h?) . 华山(huà) . 混淆(hùn) . 负荷(h?) . 引吭(háng) . 蛮横(h?ng) .豢养(huàn) 阴晦(huì) . . 活计(hu?) . 搅和 (hu?)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J 茶几(jī) . 通缉(jī) . 歼灭(jiān) . 反诘(ji?) . 强劲(jìng) . 狙击(jū) . 猖獗(ju?) . 畸形(jī) . 汲取(jí) . 缄默(jiān) . 桔梗(ji?) . 痉挛(jìng) . 沮丧(jǔ) . 诡谲(ju?) . 羁 旅(jī) . 嫉 妒(jí) . 间断(jiàn) . 押解(ji?) . 抓阄(jiū) . 角 色(ju?) . 龟裂(jūn) . 跻身(jī) . 棘手(jí) . 校对(jiào) . 不禁 (jīn) . 针灸(jiǔ) . 崛起(ju?) . 隽秀(jùn)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K 可汗(k?hán) .. 倥偬(kǒngzǒng) .. L 落枕(lào) . 勒索(l?) . 奶酪(lào) . 勒紧(lēi) . 打量(ling) . 羸弱(l?i) . 贿赂(lù) . 罹难(lí) . 恪守(k?) . 会计(kuài)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M 抹桌子(mā) . 闷热(mēn) . 分娩(miǎn) . 羞赧(nǎn) . 隐匿(nì) . 阴霾(mái) . 愤懑(m?n) . 荒谬(miù) . N 泥淖(nào) . 拘泥(nì) . 口讷(n?) . 忸怩(niǔní) .. 气馁(něi) . 执拗(niù) . 埋怨(mán) . 靡费(mí) . 脉脉(m?) . 联袂 (m?i) . 静谧 (mì) . 模 样(mú)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P 扒手(pá) . 胚胎(pēi) . 毗邻(pí) . 饿殍(piǎo) . 迫击炮(pǎi) . 香喷喷(pēn) . 癖好(pǐ) . 糟粕(p?) . 蹒跚(pán) . 抨击(pēng) . 媲美(pì) . 解剖(pōu) . 炮 制(páo) . 纰漏(pī) . 扁舟(piān)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Q 颀长(qí) . 关卡(qiǎ) . 戕害(qiāng) . 惬意(qi?) . 龋齿(qǔ) . 绮丽(qǐ) . 悭吝(qiān) . 强迫(qiǎng) . 衾枕(qīn) . 债券(quàn) . 修葺(qì) . 掮客(qián) . 讥诮(qiào) . 亲家(qìng) . 商榷(qu?) . 休憩 (qì) . 虔诚(qián) . 怯懦(qi?) . 祛除(qū) . 逡 巡(qūn)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R 荏苒(rěnrǎn) .. 缫丝(sāo) . 讪笑(shàn) . 狩猎(sh?u) . 吸吮(shǔn) . 稔知(rěn) . S 稼穑(jiàs?) .. 赡养(shàn) . 倏忽(shū) . 婆娑(suō) . 堵塞(s?) . 折本(sh?) . 刷白(shuà) . 怂恿(sǒngyǒng) .. 禅让(shàn) . 慑服(sh?) . 游说(shuì) . 妊娠(r?nshēn) 冗长(rǒng) ..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T 叨光(tāo) . 倜傥(tìtǎng) .. 孝悌(tì) . 字贴(ti?) . 恸哭(t?ng) . 颓废(tuí) .轻佻(tiāo) 请帖(tiě) .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W 逶迤(wēiyí) .. 龌龊(w?chu?) .. 檄文(xí) . 肖像(xiào) . 铜臭(xiù) . 崔嵬 (w?i) . 斡旋(w?) . X 狡黠(xiá) . 采撷(xi?) . 自诩(xǔ) . 纤维(xiān) . 星宿(xiù) . 酗酒(xù) . 翩跹(xiān) . 省亲(xǐng) . 戏谑 (xu?)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Y 倾轧(yà) . 赝品(yàn) . 呜咽(y?) . 游弋(yì) . 肄业(yì) . 伛偻(yǔlǚ) .. 殷红(yān) . 佯装(yáng) . 摇曳(y?) . 后裔(yì) . 荫凉(yìn) . 舆论(yú) . 湮没(yān) . 发疟子(yào) . 拜谒(y?) . 轶事(yì) . 向隅(yú) . 驾驭(yù) . 筵 席(yán) . 揶揄(y?yú) .. 笑靥 (y?) . 造诣 (yì) . 熨 帖(yù) . 酝酿(niàng) .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常用汉字Z 扎小辫(zā) . 憎恶(zēng) . 咋舌(z?) . 登载(zǎi) . 札记(zhá) . 择菜(zhái) . 着慌(zháo) . 砧铁(zhēn) . 咫尺(zhǐ) . 载重(zài) . 恣意(zì) . 破绽(zhàn) . 肇事(zhào) . 箴言(zhēn) . 胡诌(zhōu) . 谮 言(z?n) . 浸渍(zì) . 颤栗(zhàn) . 蛰伏(zh?) . 谆谆(zhūn) . 撰稿(zhuàn) .涨价(zhǎng) . 贬谪(zh?) . 缜密(zhěn) . 附录二 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一、成语中的多音字多义现象螳臂当车(dāng) . 便宜行事(biàn) . 安土重迁(zh?ng) . 间不容发(jiān) . 自怨自艾 (yì) . 相得益彰(xiāng) . 横行霸道(h?ng) . 风尘仆仆(pú) .安步当车(dàng) . 载歌载舞(zài) . 重峦叠嶂(ch?ng) . 斗转参横(shēn) . 方兴未艾(ài) . 为虎作伥(w?i) . 飞来横祸(h?ng) . 形单影只(zhī) .大腹便 便(pián) . 千载难逢(zǎi) . 亲密无间(jiàn) . 参差不齐(cēn) .穷形尽相(xiàng) . 为恶不悛(w?i) . 前仆 后继(pū) . 只争朝夕(zhǐ) .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窗明几净(jī) . 和衷共济(h?) . 刀耕火种(zh?ng) . 哄堂大笑(hōng) . 称心如意(ch?n) .几次三番(jǐ) . 宁缺毋滥(nìng) . 种瓜得瓜(zh?n) . 牵强附会(qiǎng) . 称兄道弟(chēng) .曲高和寡(h?) . 息事宁人(níng) . 一哄而散(h?ng) . 强弩之末(qiáng) . 引吭高歌(háng) .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一声不吭(kēng) . 乳臭未干(xiù) . 度德量力(du?) . 寡廉鲜耻(xiǎn) . 舍本逐末(shě) .差强人意(chā) . 臭味相投(ch?u) . 危如累卵(lěi) . 屡见不鲜(xiān) . 一脉相承(mài) .参差不齐(cī) . 度日如年(dù) . 果实累累(l?i) . 退避三舍 (sh?) . 含情脉脉(m?) .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呼天抢地(qiāng) . 荷枪实弹(h?) . 反躬自省(xǐng) . 人才济济(jǐ) . 归心似箭(sì) . 数典忘祖(shǔ) .茅塞顿开(s?) . 顺蔓摸瓜(wàn) . 兵不血刃(xu?) . 如法炮制(páo) . 丢三落四(là) . 呱呱坠地(gū) .处心积虑(chǔ) . 犯而不校(jiào) . 未雨绸缪(m?u) . 泥古不化(nì) . 供不应求(gōng) . 心宽体胖 (pán) .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二、成语中的通假和古今异读现象一曝十寒(pù) . 图穷匕见(xiàn) .博闻强识(zhì) . 臧否人物(zāngpǐ) ..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三、成语中的难读字病入膏肓(huāng) . 负隅顽抗(yú) . 功亏一篑(kuì) . 鬼鬼祟祟(suì) .封妻荫子(yìn) . 戛然而止(jiá) . 长吁短叹(xū) . 敛声屏息(bǐng) .休戚相关(qī) . 不容置喙(huì) . 光风霁月(jì) . 含英咀华(jǔ) . 莘莘学子(shēn) . 噤若寒蝉(jìn) . 怏怏不乐(yàng) . 奴颜婢膝(bì) .怙恶不悛(hù)(quān) 吹毛求疵(cī) . . . 舐犊情深(shì) . 推本溯源(sù) . 一丘之貉(h?) . 身陷囹圄 (língyǔ) .. 喟然长叹(kuì) . 秣马厉兵(m?) .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一蹴而就(cù) . 沁人心脾(qìn) . 惴惴不安(zhuì) . 纵横捭阖(bǎih?) .. 别出机杼(zhù) . 良莠不齐(yǒu) . 风声鹤唳(lì) . 不胫而走(jìng) .皮开肉绽(zhàn) . 针砭时弊(biān) . 振聋发聩(kuì) . 瞠目结舌(chēng) . 揠苗助长(yà) . 垂涎三尺(xián) . 蛊惑人心(gǔ) . 老骥伏枥(jì) .沆瀣一气(hàngxi?) .. 杀一儆百(jǐng) . 稗官野史(bài) . 暴殄 天物(tiǎn) . 炙手可热(zhì) . 刚愎自用(bì) . 罄竹难书(qìng) . 咄咄逼人(duō) .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扪心自问(m?n) . 前倨后恭(jù) . 饮鸩止渴(zh?n) .鳞次栉比(zhì) . 相形见绌(chù) . 不落窠臼(kē) .命运多舛(chuǎn) . 并行不悖(b?i) . 风驰电掣(ch?) . 羽扇纶巾(guān) . 面面相觑 (qù) .忧心忡忡(chōng) 亘古未有(g?n) . . 草菅人命(jiān) . 脍炙人口(kuài) .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和难读字色厉内荏(rěn) . 咫尺天涯(zhǐ) . 弦外之音(xián) . 一蹶不振(ju?) . 呕心沥血(ǒu) .提纲挈领(qi?) . 恬不知耻(tián) . 徇私枉法(xùn) . 同仇敌忾(kài) .锲而不舍(qi?) . 如火如荼(tú) . 杳如黄鹤(yǎo) . 拈轻怕重(niān) . 附录三 初中生易写错字集录 附录三┃初中生易写错字集录二字成语 (弊)病 (诋)毁 (姑)息 (涣)散 (贸)然 分(歧) (泯)灭 规(矩) (提)纲 (穿)插 急(躁) 高(亢) 宽(敞) 赌(博) 阔(绰) 针(灸) (沧)桑 默(契) 作(祟) 驾(驭) (蹂)躏 演(绎) (幌)子 (憧)憬 脉(搏) (贡)献 (文)牍 (掠)夺 气(概) (矫)健 简(练) (篡)夺 (肄)业 (部)署 山(坳) 调(剂) (辍)学 (皎)洁 严(峻) 熟(练) (迥)然 (赏)罚 (琐)屑 (武)装 (教)唆 融(会) 凋(敝) 自(恃) 附录三┃初中生易写错字集录穿(戴) (赔)偿 (既)然 (伶)俐 (剔)除 真(谛) (瑰)丽 通(缉) 宽(恕) 良(莠) 遭(殃) 寂(寞) 坦(诚) (偌)大 (布)置 (覆)没 (连)襟 (砥)砺 (呕)吐 (谛)听 寒(暄) (诬)告 迁(徙) (弧)度 (蜡)纸 商(榷) 清(澈) 严(厉) 苦(恼) 接(洽) 挑(衅) 蹒(跚) (亟)待 (眩)目 感(慨) (盲)目 秘(诀) 杀(戮) 委(靡) (眨)眼 贫(瘠) (迸)发 (暮)霭 (蹉)商 害(臊) (附)会 (狙)击 (崛)起 拖(沓) (厮)杀(抉)择 精(湛) 狂(妄) (妨)碍 范(畴) 精(悍) 震(撼) (晾)干 隔(膜) 告(罄) 附录三┃初中生易写错字集录惊(骇) 报(销) (昭)雪 (伎)俩 (怂)恿 (漫)谈 装(订) 引(申) 疲(沓)(慑)服 (蛰)伏 (喧)闹 (陡)坡 (魅)力 (掣)肘 (蜕)化 (濒)临 迟(钝) 闪(烁)(惆)怅 (袒)护 造(型) (震)撼 (赡)养 勉(励) (缜)密 (痊)愈 (玲)珑 拉(拢)(饶)恕 清(晰) 怠(慢) (沦)落 (檄)文 (晌)午 熏(陶) 编(纂) 视(察)(伸)张 (聆)听 自(诩) (沮)丧 (楷)书 (恬)静 (恼)火 (涵)养 偏(袒)(漱)口 调(查) 大(概) (谒)见 鹤(唳) (荟)萃 游(弋) 清(澈) 简(陋) 附录三┃初中生易写错字集录 四字成语和(蔼)可亲 (川)流不息 并行不(悖) 耳(濡)目染 按(部)就班 层峦(叠)嶂 苦心孤(诣) (励)精图治 汗流(浃)背 陈词(滥)调 病入膏(肓) 独出心(裁) 独占(鳌)头 草(菅)人命 蜂(拥)而来 明辨(是)非 名(副)其实 (流)芳百世 (唉)声叹气 (殚)精竭虑 桀(骜)不驯 仓(惶)失措 (奋)发图强 缠绵悱(恻) (诡)计多端 海角天(涯) (铭)记不忘 别出(心)裁 (黯)然失色 不(假)思索 飞扬(跋)扈 白璧无(瑕) 膏(粱)子弟 口干舌(燥) 名列前(茅) 怙恶不(悛) 附录三┃初中生易写错字集录流言(蜚)语 (激)流勇退 落英(缤)纷 精神(涣)散 (蓬)筚生辉 礼(尚)往来 前(倨)后恭 (墨)守成规 心浮气(躁) (班)门弄斧 无精打(采) 原形(毕)露 (谬)种流传 略胜一(筹) 金(碧)辉煌 奴颜(婢)膝 (滥)竽充数 (栩栩)如生 图穷匕(见) 如法(炮)制 营私舞(弊) 仗义(执)言 直(截)了当 走(投)无路 (焕)然一新 富丽堂(皇) 貌(合)神离 (呕)心沥血 (喧)宾夺主 一张一(弛) 言简意(赅) 世外桃(源) 欲盖弥(彰) 可见一(斑) (敝)帚自珍 为虎作(伥) (漠)不关心 坚如(磬)石 弄巧成(拙) (铤)而走险 披星(戴)月 一(筹)莫展 轻歌(曼)舞 (销)声匿迹 运筹帷(幄) 英雄(辈)出 中流(砥)柱 出人(头)地 附录三┃初中生易写错字集录出类拔(萃) 变本加(厉) 当(仁)不让 (徇)情枉法 惩前(毖)后 粗制(滥)造 一劳永(逸) (循)序渐进 (漏)洞百出 水(泄)不通 三(番)五次 (脍)炙人口 含辛(茹)苦 相(提)并论 鱼目(混)珠 气势(汹汹) (缘)木求鱼 心(灰)意懒 (枉)费心机 鞠躬尽(瘁) (寥寥)无几 (肆)无忌惮 锐不可(当) (执)迷不悟 (指)日可待 (偃)旗息鼓 如火如(荼) 照本(宣)科 不(计)其数 委(曲)求全 不可思(议) 明(哲)保身 赴汤(蹈)火 谈笑风(生) 大相径(庭) 熙熙(攘攘) 前(仆)后继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 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 近几年中考,有一小部分地区考到了汉语语法, 涉及内容有判断短语类型、提取句子主干、根据词性 对词语进行分类、判断复句类型等。此类考题常以选 择题形式出现。 预计2014年中考仍有少部分地区会考到汉语语法, 涉及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等。考查题型仍以 选择题为主。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真 题 例 析1.[2013?黄石]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B )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 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 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 命的气息。 A.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 命的气息。 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解 析 此题考查考生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所谓句子 主干,就是句子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宾语。从语法 意义上来说,主语是陈述说明的对象,谓语是陈述说明的部 分,宾语是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据此提取主语“史 铁生”,谓语“发现”,宾语“气息”。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2.[2013?黄冈]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C) A.“美丽”“端庄”“晶莹”“沸腾”“特别”都是形容词。 B.“红色记忆”“大别神韵”“振兴老区”“医圣遗风”这几 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C.“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把中国农村生活的现 实写得非常到位”一句中的“非常到位”作补语。 D.“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这 个句子的主干是“情景出现在眼前”。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解析此题考查词性、短语结构、句子成分、主干提取等语法知识。A、B、D三项说法均不正确。A项中“特别”是副词,“沸腾”是动词,答题时注意区别动词、形容词和副词。B项中“振兴老区”是动宾结构,其余三个短语均为偏正短语, 故该项中的短语类型不完全相同。D项中“在眼前”是介词短 语,作谓语“出现”的补语。C项中“非常到位”是形容词性 偏正短语,用来形容“写”的程度,判断正确。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3.[2012?泰安] 对下面复句关系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A.一重复句,转折关系。 B.一重复句,因果关系。 C.二重复句,第一重是转折关系,第二重是因果关系。 D.二重复句,第一重是因果关系,第二重也是因果关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解析此题考查二重复句关系的划分。所给复句共包括三个分句,其中第一个分句和第二、第三个分句构 成第一层语意,根据关联词“但”可以判断出该层是转 折关系。第二层语意由第二、第三个分句构成,根据关 联词“因为”可以判断该层是因果关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方 法 总 结一、词类歌诀 1.名词 人和事物各有名,万千名目可辨清。 表示名称即名词,具体抽象有不同。 时间空间和地点,方向位置有专称。 主宾定谓都可作,名词具有多功能。 如“菠萝”表示水果的名称,是名词。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 2.动词 世间万物皆运动,于是动词相应生。 行为动作和发展,存在消失与变更。 心理活动及判断,一概可作谓语用。 能愿趋向两动词,配合谓语意更明。 如“走”表示动作,是动词。 3.形容词 人有特征物有形,修饰动名靠形容。 事态动作有性状,描摹性状用形容。 形容词语极丰富,准确修饰需深功。 形容词语功能多,主要充当状谓定。 如“好”表示事物的性质,是形容词。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4.数词 数词即为表数目,确数概数和序数。 确数包括整分倍,不定数目是概数。 整数前加老第初,排列顺序是序数。 分数倍数表增加,减少只能用分数。 如“一”表示数目,是数词。 5.量词 表示单位量词全,单位各异按习惯。 事物行动作统计,物量动量分两款。 量词数词相结合,数量短语功能全。 动量短语居动后,物量短语在名前。 如“个”与数词“一”连在一起构成数量词。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6.代词 代词代替人事物,按照作用分三族。 人称代词我你他,咱们自己和大家。 疑问代词谁什么,进地性状数如何。 提示代词这和那,每各某另别其他。 如“他”是人称代词。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 7.副词 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 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 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 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 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 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 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 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 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 如“非常”表示程度,用来修饰形容词,如“非常好”, 作状语用。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8.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9.助词 结构助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啊吧呢,他词后边附加义。 10.连词 和同与跟关中间,或者以及带关联。 介词连词难分辨,换位不变才是连。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 二、判断短语类型 1.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 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样的短语称为 并列短语。如:科学技术、调查研究、光荣而艰巨。 2.偏正短语 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与在它们前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名 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词、 形容词的词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关系。如: 坚决支持、英雄人物、我的钢笔、紧张地劳动。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3.动宾短语 一个动词和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动宾短语。 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如:团结同学、吃午饭、住窑洞、修铁路。 4.动补短语 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起补充说明 作用的词是补语,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 语不能用“得”。如:写得清楚、跑几趟、坐起来、看了一阵。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 5.主谓短语 主要由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组成。主语是陈述的对象,谓 语陈述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之间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如:精神愉快、庄稼成熟。(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搭配,防止 搭配不当) 6.介宾短语 由介词和宾语组成,宾语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如:从北京。 7.同位短语(复指短语) 前后两个词语指一个人或事物。如:鲁迅先生。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三、划分句子成分1.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状语、补语。其中句子主干为主语、谓语、宾语,句子枝 干为定语、状语、补语。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 2.划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谓前状,谓后宾或补, 主宾前面是定语。 “的”前定,“地”前状, “得”后补语莫相忘。 例如:(爱玩的)小利[昨天] 去 〈了〉〈一趟〉 北京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宾语 [注] 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主语“ ”,谓语“____”,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四、怎样提取句子主干 1.碰到有否定词“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 定词保留在句子主干中,否则句意就完全改变了。如:我不看 黄色书刊。 主干:我不看书刊。 2.谓语中的能愿动词,一般也要保留。如:我们大家 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主干是:我们大家要学习 精神。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3.主谓短语作句子的主语、谓语或宾语时,这个主谓短 语一般也要保留在主干中。如:小王学习刻苦是大家知道的。 主干是:小王学习刻苦是知道的。这是主谓短语作主语。又如: 我看见一辆卡车从村外开来。主干是:我看见卡车开来。这是 主谓短语作宾语。再如:这个人脾气很大。主干是:人脾气大。 这是主谓短语作谓语。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5.有双宾语的句子,两个宾语的中心语都要保留在句 子主干中。如:他流利地回答了外宾三个问题。主干是:他回 答了外宾问题。 6.介宾短语作谓语中心语的补语时,一般不保留在句 子的主干中。如:我站〈在高耸得像一株亭亭玉立的玉兰花似 的灯柱下〉。主干是:我站。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 五、判断复句1.辨别单句和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 的单句叫做分句。辨别单句和复句的关键是看这个句子有几个 主谓结构。单句只有一个主谓结构,复句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主谓结构,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句不作其他分句的任何成分。 例如: (1)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单 句) (2)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转折 复句)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2.辨别复句关系 同一复句里的分句,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逻辑事理关系。 根据这种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 果、条件等类型。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下面一个顺 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 件。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2课时┃ 汉语基础知识:词性、 短语、句子成分、复句3.分析多重复句 一般步骤为:(1)总览全局,确定分句数目;(2)理解全 句语义,确立第一层次;(3)辨析关联词语,依据搭配关系逐 层分析。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中考对词语的考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词 语的解释、近义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选用、成语的 理解与运用、运用词语写一段话等。常考题型主要有 两种:填空题、选择题。词语考查素材主要源于课文 注释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2014年中考对词语的考查将仍然包括词语的解释、 近义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选用、成语的运用等。考 查形式上还将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其中部分省市 会结合所选阅读材料,考查对词语的选择与运用。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真 题 例 析1.[2013?陕西]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 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历史________(蕴藏 蕴含 蕴蓄)着兴盛衰亡的深刻 蕴含 哲理,历史图片展《复兴之路》让我们深切体会到:道路决定 命运,发展才能自强。(2)莫言认为:创作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这样才有 可能写出人物栩栩如生、语言丰富多彩、结构________( 别开 别具匠心 生面 别出心裁 别具匠心)的文学作品。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解 析 此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与 选择。解答这一类型的试题,要根据语境正确地理解词义。 第(1)题,“蕴藏”的意思是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蕴含” 的意思是包含;“蕴蓄”的意思是积蓄或包含在里而未表露 出来。 三个词语只有“蕴含”能与“哲理”搭配。第(2)题, “别开生面”的意思是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别出心裁”的意思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别具匠心” 的意思是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 构思)。比较三个词语的义项,“结构”应该是“别具匠心”。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2.[2013?乐山]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 一项是( A ) (1)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 ________在预定的海域,被早已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2)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________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 走旅鼠的道路。 (3)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_______,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 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军已歼灭并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4)晴天又来________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着 不透明的水晶模样。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A.溅落 B.溅落 C.降落 D.降落繁衍 繁殖 繁衍 繁殖顽强 顽固 顽强 顽固消释 消融 消融 消释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解析 此题是一道选择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选择。解答时,可先辨析词语的意思,然后进行排除。“溅落”是指 重物从高空落入江河湖海中,特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返 回地球时,按预定计划落入海洋;“降落”指从天而降,落 下的意思。第(1)句的陈述对象是“阿波罗11号”飞船,故选“溅落”更符合文意,排除C、D项。“繁衍”是指繁殖衍生,逐渐增多,“繁殖”是指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繁 衍”更符合人类,“繁殖”一般指动植物。故排除B项。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3.[2013?丹东] 为文段空白处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A )在学习中________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________不要轻言放 弃。________大家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问题________会迎刃而 解,最终走向成功。A.即使 B.因为 也 只要 就 都所以 无论C.即使D.只有也才无论如果都就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此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选填关联词要注 意前后句的意义关系,如“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 “不要轻言放弃”之间应是假设关系;“大家有锲而不 舍的精神”和“问题会迎刃而解”之间是条件关系。此 外,也可采用代入法,即将关联词语成对代入,然后看 前后句是否通顺。解 析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4.[2013?临沂]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B ) A.华灯初上,沂河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 出令人叹为观止 。 .... B.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九年级,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 。 .... C. 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 持之以恒, 于 2012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D.近日,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事件在网络上引 发热议,人们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深恶痛疾 。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此题考查考生正确理解成语的能力。解题时, 首先要理解成语的意义。B项“具体而微”的意思是 “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解 析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方 法 总 结一、辨析近义词 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 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 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 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 辨析过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优 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战 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又如“教学――教育”, 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3.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 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一般地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和谐,书面语表达则严肃、庄 重。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 书面语表达,较庄重;又如“惦记――思念”,前者用于口语, 后者用于书面语。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在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颁发” 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搭配,而“颁发” 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还可根据造句的 习惯来判断。如“就义――献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 以说“英勇献身”,而“献身革命”就不能说成“就义革命”。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二、辨析成语的六个方法 成语的辨析与运用近年来考查比较多,一般考查成语中同 音字的改错、形近字的改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恰当使用, 做成语运用题的方法有: 1.看准成语内涵。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理解 它,更不能望文生义。如:“美轮美奂”本形容房屋华美高大 而众多,我们不能理解为美好的意思;“首当其冲”比喻最先 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能错误地理解为“首先、第一个”;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 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上标点符号”。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2.弄清表述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范围。有的只能用于人,如“眉飞色 舞”;有的只能用于物,如“汗牛充栋”;有的只能用于事,如 “左右逢源”;有的只能用于自身,如谦辞“抛砖引玉”“敝帚自 珍”等。还有一些特指的成语,如“罄竹难书”特指罪行极多。 3.辨清感情色彩。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分辨成语运 用是否恰当,还可以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角度去明辨,看看有没有出 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现象。如“无所不为”是贬义词, 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我们不能当做褒义词用;“胸无城府” 是褒义词,我们不能当贬义词用。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4.分析词句重复。 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我们还可从整个句子和该成语的 意思上分析,看是否造成了重复。如“忍俊不禁地笑起 来”“一览无余地看到”“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潜移默化 地影响着”“三令五申地强调”“难言之隐的苦衷”“浑身遍 体鳞伤”“百姓生灵涂炭”“到处漫山遍野”。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4.分析词句重复。 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我们还可从整个句子和该成语的 意思上分析,看是否造成了重复。如“忍俊不禁地笑起 来”“一览无余地看到”“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潜移默化 地影响着”“三令五申地强调”“难言之隐的苦衷”“浑身遍 体鳞伤”“百姓生灵涂炭”“到处漫山遍野”。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5.辨析形似神异。有的成语与另一成语由于读音、字形或意义相近,粗一看 似乎像孪生姐妹,很容易混为一谈。如“设身处地”与“身临 其境”,前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 着想;而后者指自己亲临那种环境。再如:“漫不经心”与 “漠不关心”,“改天换日”与“移天易日”,“无所不至” 与“无微不至”。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6.弄清双重语义。有的成语还具有双重含义,我们要全面分析成语的双重身 份,不仅知其一,还要知其二。如:“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 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 象;“处之泰然”既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 以指对事物无动于衷;“想入非非”既形容想法大胆、新奇, 也可以指荒唐离奇、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3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三、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1.所填关联词语要符合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 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的 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 的混乱。 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那么 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总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 几个分句;二是在总观的基础上再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 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出不同的关 联词语。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附录四 复句常用关联短语一览表 附录四┃复句常用关联短语一览表并 列 关 系 递 进 关 系单用 配对 使用也 又 另外 同时 一面 一边 另一方面既??,又?? 既??,也?? 又??,又?? 也??,也?? 一边(一面)??,一边(一面)?? 一方面??,另一方面?? 不但 不仅 不光 而且 并且 并 甚至 更 以至 何况 况且 还 甚至于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 尚 且(况且)??,何况??单用配对 使用 附录四┃复句常用关联短语一览表单用 或者 或是 还是 选择 关系 或者……,或者…… 是……,还是…… 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配对 也许……,也许…… 与其……,不如…… 使用 与其……,宁可(宁肯、宁愿)…… 宁可……,也不(也要)…… 单用 虽然 虽说是 但是 可是 但 却 而 然而 不过 就是 只是 反而 尽管 固然 只不过转折 关系配对 虽然(尽管、虽说是、虽说、固然)……, 使用 但是(可是、但、却)…… 附录四┃复句常用关联短语一览表因果 关系单用配对 使用由于 因为 因此 所以 因而 从而 以致 致使 可见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因而、所以)…… 既然……,就(那么、那就)…… 之所以……,是因为……单用假设 关系 配对 使用 单用 条件 关系 配对 使用如果 假如 假若 倘若 要是 不然 否则 要不然 要不是 假使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便、 则)…… 即使(纵然、纵使、即便)……,也…… 再……,也…… 如果说……,那么…… 只要 只有 除非 一旦只要(一旦)……,就(便)…… 只有……,才…… 除非……,才…… 除非……,不…… 除非……,否则…… 不……,不…… 没有……,就没有…… 无论(不管、不论)……,都…… 附录五 常见易混词辨析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必须 必需] “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 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 [包含 包涵] “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 含好几层意思。“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的意思,如:请 多包涵。 [篡改 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 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他 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出生 出身] “出生”,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 甲子年出生。“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如:工 人出身。 [度过 渡过] “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 “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至“渡过难关”等。 [遏止 遏制] “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 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压抑控制,使 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尔后 而后] “尔后”,着重指从此以后,常作句首状语。 “而后”,着重于然后,在某事之后,在句中作状语。 [反应 反映] “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 或纯粹是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 色彩。“反映”,则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 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 [分辨 分辩] “分辨”,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分 辩”,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富余 富裕] “富余”,动词,指把东西剩下来。“富 裕”,形容词,指东西多,手头宽裕。 [抚养 扶养] “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说 来,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扶养”,帮助,扶 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 [肤浅 浮浅] “肤浅”,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 解不深不透等。“浮浅”,着重于浮在表面,指认识浅薄,不 扎实。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分子 份子] “分子”,属于某一阶级、阶层、集团或具 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份子”,合伙 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 [竿子 杆子] “竿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如: 钓竿、百尺竿头等。“杆子”,有一定用处的细长木头或类似 的东西,如:电线杆子。 [化装 化妆] “化装”,本指演员修饰外貌,使变得像所 扮演的角色,也指从容貌、衣着等方面假扮成另一种人,目的 在于欺骗对方,如:他不断化装,敌人无法发觉。“化妆”, 专指用脂粉等修饰容貌,使美丽,有时用于比喻美化。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坚苦 艰苦] “坚苦”,指坚忍刻苦,常形容工作精神和 工作作风。“艰苦”,是艰难困苦的意思,常用来描述条件较 差的客观情况。 [截止 截至] “截止”,(到一定时期)停止,如:报名已 截止。“截至”,截止到(某个时期),如:截至8月中旬。 [界限 界线] “界限”,着重于不同事物的分界,意义较 抽象。“界线”,着重于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意义较具体。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及时 即时] “及时”,①正赶上时候,如:及时雨; ②不拖延,如:及时解决问题。“即时”,立即,如:即时 投入战斗。 [交待 交代] “交待”,完结(指结局不如意的,含诙谐 意)。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交待了。“交代”, 移交,嘱咐。如:交代工作。 [利害 厉害] “利害”,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 关的事。“厉害”,难以对付和忍受,剧烈,凶猛,如:天 热得厉害。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年轻 年青] “年轻”,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 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说六十岁的人比七十岁的 人年轻。“年青”,指年龄相当于青年人这个阶段,并只能用 于青年。从语法角度看,“年青”一般作定语,而“年轻”可 作定语,也可作谓语。 [品味 品位] “品味”,动词,品尝、欣赏的意思。“品 位”,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率,百 分率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启用 起用] “启用”,多指设备、设施的开始使用,陈 述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起用”,多指退职、免职人员的任 用,支配对象一般是某类人物。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清净 清静]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 [启事 启示] “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如: 征稿启事。“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如:文章 给人很大的启示。(这里用作名词) [情景 情境] “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景象,对象多是感 人场面、动人景色等。“情境”指境地、境况,如:欢乐陶醉 的情境。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权利 权力]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 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对象指公民、法人,也指国家、 企事业单位等。“权力”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声明 申明] “声明”,①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 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申明”,郑重 说明,如:申明理由。 [统率 统帅] “统率”,统辖率领,动词,如:统率三 军。“统帅”,统领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名词,如:三 军统帅。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统治 统制] “统治”,凭借政权来控制、管理国家或 地区,如:封建统治。“统制”,统一控制,如:统制军用 物资。 [违反 违犯] “违反”,指对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等的 违背,程度较轻。“违犯”,指对宪法、刑法、社会秩序等 的不遵守,程度较重。 [污辱 侮辱] “污辱”,指玷污,可指当面的,也指背 后的。“侮辱”,指用欺辱、轻慢的言行使人蒙受耻辱,一 般是当面的。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委曲 委屈] “委曲”,事情的底细,如:告知委曲。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如:受委 屈。 [消失 消逝 消释] “消失”,表示从存在到不存在,强 调过程。“消逝”,包含一个事物随时间的流逝而不复存在的 意思,强调结果。“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而“消逝”变 化时间可长可短,还要注意形容时间、声音、云雾等失去,要 用“消逝”。“消释”多用于疑虑、嫌隙、痛苦等消失、解除, 它还有消融的意思。 [形式 形势] “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如:内容 和形式。“形势”,事物的发展趋势,如:国际形势。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学力 学历] “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 学力。“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 如:大学本科学历。 [一齐 一起] “一齐”,副词,指同时,如:一齐动手, 一齐研究。“一起”,副词,多指在同一处所或同一时间,如: 在一起工作。 [纵容 怂恿] “纵容”,指对别人干坏事故意不管,只用 于贬义。“怂恿”,指使、撺掇别人干某事,有时不带贬义。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制订 制定] “制订”,创制拟定,重在“订”,用于一 般的具体事项,如:制订工作计划。“制定”,定出(法律、 规程、政策等),重在“定”,用于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如: 制定宪法。 [中止 终止] “中止”,做事中途停止,如:刚做了一半 就中止。“终止”,结束,停止,如:演奏终止。 [征候 症候] “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指 迹象,如:病人有好转的征候。“症候”,病症,病状,如: 感冒后有发烧、咳嗽的症候。 附录五┃常见易混词辨析[自愿 志愿] “自愿”,指没有丝毫勉强,不是被迫,而 是自己愿意。“志愿”,指志向和愿望;也指出于自愿,与 “自愿”相同。 附录六 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中考中有些题目要求辨析其意义 或用法上的差异。如果不能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 答案,备考时必须注意。下面列举部分重要的易混成语。[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 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 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如:水在流淌时是不择道路的,树在 风中摇摆时是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随遇而安的道理,所以它们 是快乐的。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半斤八两 伯仲之间]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 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强调水平相当,通常比喻彼此不 分上下,多用于贬义。伯仲,古时兄弟排行的次序,分别指 老大、老二,比喻二者相当,不分上下。 [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 思。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弄颠倒了;后者重在强调丢掉主 要的,追求次要的。如:作文训练中忽略语言训练而大谈审 题或技巧,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 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前者偏 重于“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 “救”,强调无法挽救。如: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真正 的教育者手下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 [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 都含“凭空捏造”之意。前者偏重 于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于“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如: 有关我国有可能今年年底开征奢侈品消费税的说法,是无中生 有的事。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 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前者强调 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修改);后者重在强调论断正 确,不可改变。如:在遵守了眼下比较合乎理智的规则之后, 我们是否就应当奉之为不刊之论?不能,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 的,当规则不合乎真理的时候,制定新的规则将不可避免。 [不胫而走 不翼而飞] 前者多形容消息、言论传播得迅速; 后者多形容东西突然消失。如:前天,市民江某进超市购完物 品后,发现自己放在存包柜里的东西不翼而飞。警方提醒,节 前类似案件较多,购物市民需加强防范。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饱经沧桑 饱经风霜] 二者都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 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则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生活的磨炼。如: 她那恬淡的面孔上,满刻着饱经沧桑的皱纹。 [不堪设想 不可思议] 二者都有“不能想象”之意。但前 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 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如: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所运用的 高超技艺,至今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 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 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 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如:改革 开放初期,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 [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 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 带褒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者不但不制止希特勒发动侵 略战争,反而为虎添翼,给了他许多帮助。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 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 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的看法不同于一般;后者作 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如:小红这丫 头竟敢只身斗小偷,不能不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变化无常 变化多端] 前者侧重于变化没有规律,常用 于天气、性情等;后者形容善变,变化方式多,常用于手段、 方法等。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风言风浯 流言蜚语] 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前者多指无 意,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或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者 往往出于某种险恶用心。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 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但其 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 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 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指惊人的、卑劣的坏事。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挥金如土 一掷千金] 都形容极度挥霍。前者偏重于对钱 财的轻视;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之多。 [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 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前者语义 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景等;后者则偏重对景物 的留恋。 [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者偏 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于拘于成规,不敢变易。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包办代替 越俎代庖] 都有“包办”之意。前者重在 “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 众不同”的意思。前者偏重于显示差异;后者偏重于创造出 独特的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 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前者 偏重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 历多,多用于口语。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 都表示没有私心。前者表示一心 为公;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私情。 [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 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前 者侧重逐步紧逼,要求越来越高;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 还想那个。 [阿谀逢迎 趋炎附势] 都有“巴结奉承”之意。前者指 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投靠依附有权势的人(炎、势: 比喻权势)。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 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 思。前者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 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 泽;染:沾染)。 [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前者重在预 防;后者重在准备。 [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 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 思。前者偏重于尽所有力量做最后的一次冒险(注:赌博时押上 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偏重于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固执己见 一意孤行] 都有“坚持自己的意思”之意。前 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后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行 为。 [厚颜无耻 恬不知耻] 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前者 偏重在脸皮厚;后者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恬:满不在 乎;坦然)。 [回味无穷 耐人寻味] 都形容意味深长。前者只限于事后 回忆,在回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 当时。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 都指技艺高超巧妙。但前者侧重于 人工;后者侧重于天然。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 前者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于形容平时谈话; 后者表示不改常态,多用于形容紧张、形势严峻时的谈笑。 [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 意思。前者偏重于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于责任上不可 推卸(贷:推卸)。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每况愈下 江河日下] 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前者偏 重于笼统地表示情况越来越坏(愈:越,更加);后者偏重于指 情况―天天坏下去。 [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前者 是“缺点遮不住优点”,偏重于优点;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 点,优缺点没有主次之分。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销声匿迹 偃旗息鼓] 前者多形容不公开露面,或故意隐 藏自己的踪迹;后者多用于中止正在进行的事情。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斑驳陆离 光怪陆离] 适用对象有区别。前者只指具体东 西的色彩;后者除形容色彩外,还可以用于形容形状怪异以及 社会现象。 [触目皆是 比比皆是] 前者着眼于视觉,满眼都是;后者 着眼于空间,到处都是。 [置若罔闻 置之度外] 前者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 等不予理睬;后者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考 虑之外。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前者形容书法、绘画或写作熟练敏 捷;后者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还可以用来比喻做事时不 间断、不松懈。 [闻风而逃 闻风丧胆] 都含有“听到一点风声就害怕”的 意思。“而逃”偏重在吓得连忙逃跑;“丧胆”重在吓破了胆, 丧失了勇气。 [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 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 常可通用。前者偏重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偏重说话办事 十分恰当合适,正合分寸。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形容吸引人的东西很 多,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原指景物很多,顾不上观赏,后形 容太繁忙,应付不过来。都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但“应接 不暇”有被动接受、应付的意思,“目不暇接”则是主动地去看, 只是忙不过来。 [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前者偏重在 来不及看,来不及一一欣赏;后者偏重在满眼都是。再就是前者 强调的是“美”多,后者强调的是珍贵的东西多(多指精美物品 很多)。 [爱财如命 一毛不拔] 都形容极其吝啬。前者偏重于性格上 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一些。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爱憎分明 泾渭分明] 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前者专 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界限 清楚,是非分明。 [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都有“遵循一定的次序”的意思。 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进行;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暗箭伤人 含沙射影] 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比 “含沙射影”重;后者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 意思。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八面玲珑 面面俱到] 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周到”的意 思,有时可通用。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 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 都有“对方怎么说,就怎么做”的 意思。前者含有由于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既可用于亲密的人 际关系,如妻子对丈夫,也可用于带有一定强制性的非亲密的 人际关系,如奴仆对主子;后者强调绝对服从对方的命令,只 用于强制性的下对上的人际关系方面,其语义程度较重,语义 范围不如“百依百顺”宽,含有贬义。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半途而废 浅尝辄止] 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前者偏重 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 入。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都有“因循守旧”的意 思。“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 自封”偏重在停顿,不肯上进,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 在按规矩办事。 [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 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 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 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 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不闻不问 漠不关心] 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前者 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陈词滥调 老生常谈] 都指讲听厌的话。前者谈的内容既 陈旧,又空泛(滥:空泛不合实际),含贬义;后者谈的虽是老 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成语。 [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 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前者 强调相互依存;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 遭难。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大庭广众 众目睽睽] 都可以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前者指 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睽睽:睁大 眼睛注视的样子)。 [改过自新 痛改前非] 都有“改正错误”的意思。前者偏重 未来,强调重新做人;后者偏重过去,强调改正错误的程度。 [苟且偷安 得过且过] 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前者偏 重贪图眼前安逸(苟且:敷衍马虎,得过且过;偷安:只求眼下过 得去);后者偏重胸无大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截然不同 天壤之别] 前者形容两者界限分明,后者形容 两者差别非常之大。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形容描述 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不存在的东西好像真的存在一样。 “栩栩如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 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得 非常逼真,好像真的一样。 [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 前者意为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 待,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后者意为对不应视作有差别的人和 事不分厚薄,同等看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 前者表示对某种稀奇的事物因经常 看到而感到不足为奇;后者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 常看到,就成了常规或习惯,觉得很平常了。前者强调因经常 见而感到不稀奇,后者常用于强调因经常做而形成了习惯。两 者在对某种现象或事情感到平常这点上有相通之处,但“司空 见惯”涉及的对象多为确实稀奇的现象或事物,“习以为常” 多为生活中不应出现的现象或事物。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如虎添翼] “锦上添花”意为好上 加好;“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常言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虎添翼”比喻强者得 到了有力的帮助而更加强大。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分崩离析 土崩瓦解] 前者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 可收拾;后者比喻完全崩溃,不可收拾,好像土的崩塌、瓦的 分解一样。 [源源不断 络绎不绝] 前者形容物资供应连续不断;后者 形容来往的人或车马连续不断。 [相得益彰 相映成趣] 前者意为两者相互配合协助,双方 的优点和长处就更能显现出来;后者意为互相对照映衬着就显 得更有趣味。前者强调相互作用后两者都更好,后者强调相互 作用后的整体效果。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 前者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 后者指精力不集中,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前者强调态度冷 漠、不关心;后者强调精力分散、不用心。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前者指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 喻以假乱真;后者比喻坏人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前者意为呼吸时进出的气息相互关 联,形容关系或联系非常密切;后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前者涉及的双方不存在利益上的关系,但存在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的关系;后者涉及的双方都有各自的利害福祸,存在着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一蹴而就 一举成功] 前者本意为踏一步就成功,形容轻 而易举;后者意为一次就成功,形容事情进展顺利。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前者意为不认为对,不赞同;后者 意为不需介意,表示轻视,不放在心上。 [不知所云 不知所以] 前者形容说话颠三倒四、语言混乱, 令人莫名其妙;后者意为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前者指说话人 说不清楚,后者(如用于听话)指听话人自己听不清楚。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 前者意为由不得自己做主,指自己 无法控制住自己;后者指感情自然流露而无法控制自己。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这两个成语都形容“紧迫”。“刻 不容缓”重在不许拖延,多指情势紧迫;“迫不及待”重在不 及等待,指心情迫切。 [寥寥可数 屈指可数] 这两个成语都形容数目很少。“寥 寥可数”多形容某一方的“人”少,或者某种可数的“物”少, 但不能形容具体的“日子”少;“屈指可数”可以形容具体的 “人”“物”少,也可形容具体的“日子”少。值得注意的是, 握在手里的或出现在眼前的“物”形容其量少,一般用“寥寥 可数”,或用“寥寥无几”,不用“屈指可数”。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流言蜚语 无稽之谈] 二者都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 语”多指险恶的、诬蔑的、挑拨性的、无中生有的话,常跟 “制造”“散布”等动词搭配,“流言蜚语”者往往出自险恶 用心,躲在背后,不出头露面。“无稽之谈”多指荒唐的、怪 诞的、无可查考的、经不起检验的话,它往往出自迷信、愚昧 无知或别有用心,发表者有时可以露面。 [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 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 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含褒义;后者多指什 么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附录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 “望尘莫及”本指望见前面人马扬 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后多用来比喻远远落在后面,相差甚远。 “鞭长莫及”原意是鞭子虽长,不能打在马腹上,比喻力量达 不到。前者意为“有差距,赶不上”;后者意为“能力有限, 管不着”。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 中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涉及标点的用法和 作用。考查范围重在常见的、常用的几个标点符号, 如问号、句号、逗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等。中 考考查标点符号,最常见的题型是辨析型选择题,部 分省市也考到了修改题。 2014年语文中考对标点的考查仍会延续以往的题 型,部分省市会把对标点的考查融入到病句修改、语 段综合阅读中。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真 题 例 析1.[2013? 德州]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 什么批评我?”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走得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 地走下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 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 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解 析 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B项为陈述句,应 把问号改为逗号;C项中“雪,凝雨也”,引用的是一个完整 的句子,这里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D项中“吃粽子呀”“喝 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是几个并列的句子, 顿号应改为逗号。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2.[2011?余姚] 下面一段话中,有一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 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在我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被坚强的海伦 深深地感动了。②我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 的却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她那对生活充满着的 爱。③我不禁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 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 ③ 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是第______句,应将“________”改 ? 。 为“________”。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解析 此题考查标点改错。第③句中,“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一句虽然 有疑问词,但表示陈述语气,因此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 法 总 结常见标点使用技巧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口诀:“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集合词语连得紧,中 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 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 号,只用逗号。 例:(1)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2)你要不断进步,识 字,生产。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例: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 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 用顿号。 例: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 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例:这个小姑娘大约十五六岁。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例: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例: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6.表并列关系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一般不用顿号。 例:(1)近期我观看了许多精彩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 《美丽人生》等。 (2)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 口号。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 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例: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口诀:“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 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例:(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 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3)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二、问号的使用 口诀:“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第二注意选 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 (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例:(1)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2)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 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例: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 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 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例: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例:(1)“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2)怎么啦,你?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例:你放着罢, 祥林嫂!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三、引号的使用 口诀:“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 立,标点符号引号里。”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且引号前用冒号。 例: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处。”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 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 色”。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 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 类推。 例: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 什么意思?” 4.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例: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5.一般的专有名词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有特定含义 的名词要加上引号。 例:三峡工程、京广铁路、“三个代表”“一国两 制”“四化”建设。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四、书名号的使用1.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名、文件名、 戏曲名、歌曲、电影剧作、绘画作品等用书名号。 2.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五、省略号的使用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省略号的作用有:A.表文中省略的部分;B.表话语的断断 续续;C.表话未说完。 例:(1)周团长留下??这点儿炒面,他就??爬进了水塘 里?? (2)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 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 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要删去省略号)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后的标点符号省略。 例: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 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 活力。(逗号应省略)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六、感叹号 口诀:“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七、冒号口诀:“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1)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 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 (2)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八、括号的使用 口诀:“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1.句内括号: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 括号。 例:(1)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 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注意: 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 叹号。 (2)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 希望于Q男士。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第4课时┃ 标点符号的使用2.句外括号: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 的句末点号之后。 例: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培育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 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每天用牛奶喂它。)真题例析方法总结 附录七 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一、非疑问句用问号 例1 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 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 交流展示更有效?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解析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样”等,但不一定用问号。“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 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 有效”只是动词谓语“考虑”的宾语,不是独立成句的, 虽然有疑问代词“怎样”,形似疑问,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应该用句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二、反问句句中用问号例2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 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 之中呢?解析反问句的问号应放在句子末尾,一个反问句只能用一个问号,句子中间的停顿不得用问号。本句中 间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三、选择问句之间用问号 例3 是参加校合唱团呢?还是参加校舞蹈队呢?我实在拿 不定主意。解析这是一个选择问句。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应该用逗号。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四、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例4 “这是怎么啦?同学们。”张老师一进门就问。 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同学们,解析这是怎么啦?”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应将本句的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五、并列短语用逗号 例5 游客走进“神奇遂宁”,亲身体验“拜慈善观音, 漂中国死海,赏国宝宋瓷,游观音圣湖”之旅。解 析引号中的词语是四个并列的短语,是动词谓语“体验”的宾语中心语,它们之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六、分句之间用逗号 例6 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 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解 析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花种得好??可以欣赏”和“菜种得好??却可以食用”是两个并列 关系的分句,根据分号的用法(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可以知道,“可以欣赏”和“菜种得好”之间的逗号应改用分号。 附录七┃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七、分句之间用句号 例7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 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 人们记住了屈原。解 析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和“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是一个复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