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烯为原料辅以必要的化学式制备pva膜原料3-甲基-2-丁醇

3-甲基-1-丁醇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3-甲基-1-丁醇
3-甲基-1-丁醇 别名异戊醇,是一种低毒,可自由买卖的化合物
3-甲基-1-丁醇简介
3-甲基-1-丁醇管制信息
本品不受管制
3-甲基-1-丁醇名称
中文名称:异戊醇
中文别名:3-甲基-1-丁醇,异丁原醇
英文别名:Isoamylalcohol,Isobutylcarbinol,Isopentylalcohol,Isoamylalcoholprimary
3-甲基-1-丁醇化学式
结构简式:(CH3)2CHCH2CH2OH
分子式:C5H12O
3-甲基-1-丁醇相对分子质量
3-甲基-1-丁醇性状
无色液体。有特殊不愉快气味,有辛辣而令人厌恶味。能与、、、、、及油类任意混溶,微溶于水(14℃时,2G/100ml)。相对密度(d204)0.8094。熔点-117.2℃。沸点132.0℃。折光率(n20D)1.4075。(闭杯)45℃。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300mG/kG。易燃。蒸气有毒,对黏膜有中等程度刺激。
3-甲基-1-丁醇储存
密封阴凉通风保存。
3-甲基-1-丁醇用途
脂肪、树脂、生物碱的溶剂。测定牛乳中的脂肪。测定铁、硅、钍、铀及杂醇油等。也用于铁、钴、铜盐和二苯碳酰二肼的络合萃取。氯化锂与其他碱金属氯化物的分离。有机合成。
3-甲基-1-丁醇安全措施
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露: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
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甲基-1-丁醇灭火方法
燃烧性:易燃
闪点(℃):43
爆炸下限(%):1.2
爆炸上限(%):9.0
引燃温度(℃):340
最小点火能(mJ):0.65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3-甲基-1-丁醇紧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甲基-1-丁醇理化常数
CAS No.: 123-51-3
JECFA: 52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
(℃): -117.2
(℃): 132.5
(水=1): 0.81
相对密度(空气=1): 3.04
饱和(kPa): 0.27(20℃)
临界温度(℃): 309.7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3
引燃温度(℃): 340
爆炸上限%(V/V): 9.0
爆炸下限%(V/V): 1.2
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
主要用途: 用作照相化学药品、香精、分析试剂,以及用于有机合成、制药等。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有麻醉作用。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长时间接触有麻醉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有爆炸危险。
3-甲基-1-丁醇环境影响
3-甲基-1-丁醇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有麻醉作用。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长时间接触有麻醉作用。
3-甲基-1-丁醇毒理学资料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300mg/kg(大鼠经口);3212mg/kg(兔经皮);人吸入150ppm,最小中毒浓度(刺激反应);人经口50mg/kg,最小致死剂量。
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制酒酵母菌10mmol/管。
致癌性:大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27g/kg(间断)致癌阳性;大鼠皮下最小中毒剂量3.8g/kg(间断)致癌阳性。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甲基-1-丁醇实验室监测方法
空气中:样品用活性炭吸附后,用异丙醇的二硫化碳溶液洗脱,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NIOSH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3-甲基-1-丁醇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
嗅觉阈浓度 7.3ppb
3-甲基-1-丁醇处置方法
3-甲基-1-丁醇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废弃物可用焚烧法。
3-甲基-1-丁醇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甲基-1-丁醇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以乙烯和丙烯合成3-甲基-1-丁烯_百度知道
以乙烯和丙烯合成3-甲基-1-丁烯
以乙烯和丙烯合成3-甲基-1-丁烯求大神解答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采纳率:77%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化学】2-丁烯为原料 制备有有机合成 2-丁烯为原料 制备下列物质(1)2-丁醇 (2)2,3二氯丁烷(3)2,3-丁二醇(4)1,3-丁二烯-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2-丁烯为原料 制备有有机合成 2-丁烯为原料 制备下列物质(1)2-丁醇 (2)2,3二氯丁烷(3)2,3-丁二醇(4)1,3-丁二烯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鲁倩 &
以2-丁烯为原料制备2,3-丁二烯与1,3-丁二烯你的题中2、3-丁二烯非常不稳定,几乎不存在,无法制取,制取1、3-丁二烯:2-丁烯与Br2加成,再在NaOH的醇溶液中消去,即可得到2-丁烯为原料制备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氯丁烷(2)2-...1)2--氯丁烷CH3-CH=CH-CH3+HCl-----&CH3-CH2-CHCl-CH32)2--丁醇CH3-CH2-CHCl-CH3+H2O--NaOH--&CH3-CH2-CH(OH)-CH3+HCl3)2,3--二氯丁烷CH3-C...2-丁烯为原料制备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丁醇,(2)2,3-...2-丁烯为原料制备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丁醇,?CH3CH=CHCH3+HBr----C...(2)2,3-二氯丁烷,?CH3CH=CHCH3+Cl2----CH3CH(Cl)CH(Cl)CH3(3)2,3-丁二醇,C...2-丁烯为原料制备2-氯丁烷的反应方程式CH3-CH=CH-CH3+HCl---&CH3-CHCl-CH2-CH3加成反应,条件没写...如何以2-丁烯为原料制备2,3-丁二醇?先于Br2或者Cl2加成再水解如何以2-丁烯为原料制备1,3-丁二烯先于Br2或者Cl2加成在消去2-丁烯为原料制备有有机合成2-丁烯为原料制备下列物质(1)2-丁醇(2)2,3二氯丁烷(3)2,3-丁二醇(4)1,3-丁二烯(图3)2-丁烯为原料制备有有机合成2-丁烯为原料制备下列物质(1)2-丁醇(2)2,3二氯丁烷(3)2,3-丁二醇(4)1,3-丁二烯(图8)2-丁烯为原料制备有有机合成2-丁烯为原料制备下列物质(1)2-丁醇(2)2,3二氯丁烷(3)2,3-丁二醇(4)1,3-丁二烯(图18)2-丁烯为原料制备有有机合成2-丁烯为原料制备下列物质(1)2-丁醇(2)2,3二氯丁烷(3)2,3-丁二醇(4)1,3-丁二烯(图20)2-丁烯为原料制备有有机合成2-丁烯为原料制备下列物质(1)2-丁醇(2)2,3二氯丁烷(3)2,3-丁二醇(4)1,3-丁二烯(图26)2-丁烯为原料制备有有机合成2-丁烯为原料制备下列物质(1)2-丁醇(2)2,3二氯丁烷(3)2,3-丁二醇(4)1,3-丁二烯(图31)这是用户提出的一个化学问题,具体问题为:2-丁烯为原料 制备有有机合成 2-丁烯为原料 制备下列物质如何以2-丁烯为原料制备2,3-丁二醇?先于Br2或者Cl2加成再水解如何以2-丁烯为原料制备1,3-丁二烯先于Br2或者Cl2加成在消去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1)2-丁醇 (2)2,3二氯丁烷(3)2,3-丁二醇(4)1,3-丁二烯高中化学选修5,,,2-丁烯为原料制备1.用水加成就行了2.用氯气加成就行了.3.用氯气加成,然后再将两个氯离子水解成羟基.(第二步氢氧化钠水溶液)4.用氯气或溴单质加成,然后再消去两个卤离子.(第二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我们通过互联网以及本网用户共同努力为此问题提供了相关答案,以便碰到此类问题的同学参考学习,请注意,我们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仅供参考,具体如下:以2,3-二甲基-1-丁烯为原料合成2,3-二甲基-1,3-丁二烯。。求过...2,3-二甲基-1-丁烯-HBr-2-溴-2,3-二甲基丁烷-NaOH/EtOH加热-2、3-二甲基-2-丁烯-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用户都认为优质的答案:由乙炔分别制备顺-2-丁烯和反-2-丁烯,有关键的反映就行,注明一...-35摄氏度时,乙炔在液氨中与NaNH2反应得到乙炔钠,再和一氯甲烷反应得到2-丁炔,如果是用Lindlar试剂以镍辅助加氢,得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1.用水加成就行了 2-丁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问:2-丁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在催化剂作用下,2-丁...答:(8分)(1)CH3CH=CHCH3+H2CH3CH2CH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2.用氯气加成就行了.为什么2-丁烯比1-丁烯稳定有机化学问题答:如果与烯烃中碳碳双键相连的碳原子上氢原子个数越多,那么由于超共轭效应(亦即σ-π共轭效应),烯烃就越稳定,即烯烃碳上取代基越多越稳定所以,2-丁烯比1-丁烯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3.用氯气加成,然后再将两个氯离子水解成羟基.(第二步氢氧化钠水溶液)2-丁烯的介绍答:本词条为顺-2-丁烯的说明。顺-2-丁烯为无色气体,常用来合成碳四、碳五的衍生物。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4.用氯气或溴单质加成,然后再消去两个卤离子.(第二步氢氧化钠醇溶液)2-丁烯为原料制备1.3-丁二烯问:如果用卤素直接加成,再用NaOH的醇溶液消去,会不会生成1.3-丁二炔呢答:不会因为2-丁烯中间只有一个碳碳双键在与卤素加成后碳碳双键断裂,中间的两个碳上各连一个氢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高中化学选修5,,,2-丁烯为原料制备1.用水加成就行了2.用氯气加成就行了.3.用氯气加成,然后再将两个氯离子水解成羟基.(第二步氢氧化钠水溶液)4.用氯气或溴单质加成,然后再消去两个卤离子.(第二步氢氧化...以2,3-二甲基-1-丁烯为原料合成2,3-二甲基-1,3-丁二烯。。求过...2,3-二甲基-1-丁烯-HBr-2-溴-2,3-二甲基丁烷-NaOH/EtOH加热-2、3-二甲基-2-丁烯-Br2/CCl4-2,3-二溴-2,3-二甲基丁烷-EtOH/NaOH/H2O2加热-2,3-二甲基...由乙炔分别制备顺-2-丁烯和反-2-丁烯,有关键的反映就行,注明一...-35摄氏度时,乙炔在液氨中与NaNH2反应得到乙炔钠,再和一氯甲烷反应得到2-丁炔,如果是用Lindlar试剂以镍辅助加氢,得到的是顺-2-丁烯,以Pd/C辅助加氢则得到反式结构。2-丁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问:2-丁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在催化剂作用下,2-丁...答:(8分)(1)CH3CH=CHCH3+H2CH3CH2CH2CH3(2分)加成反应(1分)(2);4;试题分析:(1)2-丁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反应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CHCH3+H2CH3CH2CH2CH3。(2)烯烃A是2...
相关信息:
- Copyright & 2017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已解决问题
2-丁烯为原料制备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丁醇,(2)2,3-二氯丁烷,(3)2,3-丁二醇,(4)1,3-丁二烯.
提问时间: 08:10:01
浏览次数:1836
试题答案:解(1)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Ⅰ中含有7个C、6个H、3个O,则分子式为C7H6O3,化合物Ⅰ含有酚羟基和羧基,都具有酸性,能与NaOH发生反应,则1mol化合物Ⅰ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 故答案为:C7H6O3;2; (2)氯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OH,CH2=CH-CH2Br与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H2Br+NaOH△CH2=CHCH2OH+NaBr, 故答案为:CH2=CHCH2Br+NaOH△CH2=CHCH2OH+NaBr; (3)苯环上一溴代物只有2种,说明只有两种不同的位置,结构应对称,且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应含有-CHO,则可能的结构有 , 故答案为: (任写一种); (4)A.含有O、N等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 B.不含有酚羟基,则不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故B错误; C.含有C=C,则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故C正确; D.含有C=C,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5)由官能团的转化可知反应③属于取代反应,化合物 与III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OO-,反应物为 , 故答案为:取代; .。解:(1)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即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答案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2价的硫离子具有还原性,FeS2可以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而本身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故答案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 (3)通入空气、加入NaOH可以将溶液中的铁元素充分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析出,即4Fe2++O2+2H2O+8OH-=4Fe(OH)3&,故答案为:4Fe2++O2+2H2O+8OH-=4Fe(OH)3&; (4)为了确保铁红的质量,氧化过程调节溶液的pH至3~4,其目的是使Fe3+沉淀完全,而其他金属阳离子不生成沉淀,故答案为:使Fe3+沉淀完全,而其他金属阳离子不生成沉淀.。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答案带解析】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3,3-三甲基丁烷 B.2-甲基-1-丁醇 C....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2,3,3-三甲基丁烷
B.2-甲基-1-丁醇C.2-甲基-3-丁炔
D.3,3-甲基-1-丁烯 
试题分析:A、应该是2,2,3-三甲基丁烷,A错误;B、命名正确,B正确;C、应该是3-甲基-1-丁炔,C错误;D、应该是3,3-二甲基-1-丁烯,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命名
考点分析:
考点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与结构特点
相关试题推荐
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A.质谱法
B.红外光谱法
C.紫外光谱法
D.核磁共振氢谱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的单体是CH3CH2Cl B.乙醇和乙二醇为同系物C.环己烷和丙烯的实验式相同D.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升高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B.35%~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C.淀粉、溴乙烷、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D.脂肪烃的来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等,通过石油的裂化及裂解可得到气态烯烃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1)提出假设: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
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________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2)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步骤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 g氧化铁、2.00 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 g的硬质玻璃管中;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 g;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 g。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4)数据处理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5)实验反思学习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①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②此装置存在一定缺陷,请你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欲配制6.0mol/L的H2SO4溶液980mL,实验室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①480mL 0.5mol/L的硫酸;②150mL 25%的硫酸(ρ=1.18g/mL);③足量的18mol/L的硫酸。老师要求把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③来补充。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所用2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保留1位小数)。(2)该实验需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3)配制时,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将操作步骤B、D补充完整。A.将①②两溶液全部倒入烧杯中混合均匀;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18mol/L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上述混合液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C.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F.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4)如果省略操作D,对所配置溶液浓度有何影响?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5)进行操作C前还需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电石渣为原料制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