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浸润性肺腺癌严重吗(lCD-O)编号8140/3附壁状70/腺泡状20/个岩微乳头状10/

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head_words:细胞凋亡+$head_words:Fas抗原+$head_words:Fas配体+$head_words:可溶性Fas","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Fas系统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
&&&Fas系统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
Fas系统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s system and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
<input type="hidden" class="share_summary"
value="目的研究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评价其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双抗体夹心ELISA 法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桥本式甲状腺炎(HT)、Graves病(GD)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抗原表达情况,血浆中sFas 水平及甲状腺腺泡细胞Fas抗原及Fas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HT组甲状腺细胞Fas和FasL表达强度显著高于GD 组或正常对照组(P<0.01).HT组血浆sFas水平(2.05ng/ml±0.54ng/ml)明显低于正常组(3.59ng/ml±0.68ng/ml,P<0.001),而GD组(5.72ng/ml±1.77ng/m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HT及GD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抗原阳性细胞数(79.99%±16.08%,65.26%±12.3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7.22%±11.57%,P<0.001,P
目的研究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评价其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双抗体夹心ELISA 法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桥本式甲状腺炎(HT)、Graves病(GD)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抗原表达情况,血浆中sFas 水平及甲状腺腺泡细胞Fas抗原及Fas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HT组甲状腺细胞Fas和FasL表达强度显著高于GD 组或正常对照组(P<0.01).HT组血浆sFas水平(2.05ng/ml±0.54ng/ml)明显低于正常组(3.59ng/ml±0.68ng/ml,P<0.001),而GD组(5.72ng/ml±1.77ng/m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HT及GD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抗原阳性细胞数(79.99%±16.08%,65.26%±12.3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7.22%±11.57%,P<0.001,P<0.05).结论 Fas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摘要: 目的研究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评价其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双抗体夹心ELISA 法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桥本式甲状腺炎(HT)、Graves病(GD)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抗原表达情况,血浆中sFas 水平及甲状腺腺泡细胞Fas抗原及Fas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HT组甲状腺细胞Fas和...&&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图文】2011肺腺癌多学科分类解读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1肺腺癌多学科分类解读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腮腺癌(综述)--《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3年03期
腮腺癌(综述)
【摘要】:正 腮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病理类型较多,临床表现及预后各不相同,处理方法也不尽一致。现就各类腮腺癌的生物学特点及其治疗问题作一简述。一、病理类型及其生物学特点腮腺癌的病理分类各家不同,病理诊断标准也不完全一致。一般可分为粘液表皮样癌、
【作者单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麟书,褚植伦,潘翠霞,卢保全,黄全顺;[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董谨,马刚,梁枝松;[J];北京口腔医学;1996年01期
崔秀英;李武修;;[J];滨州医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李武修;徐天和;;[J];滨州医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郭建村,刘明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刘桂珍;;[J];承德医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张俊川;刘善忠;陈启新;王笑茹;张淑英;;[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金根饶,陈必胜,姜晓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姚华,王国荃,尹月兰,何惠宇;[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89年02期
王慕尼,秦建勇;[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8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银钟;[D];第四军医大学;198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春;[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世濬;[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77年05期
王昆润;;[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8年06期
金友仁,沈言备,马光生,谢佑恒,郭曾珍,储家琪,陆东辉,曾以周;[J];江苏医药;1988年08期
王学辰;嵇庆海;;[J];中国癌症杂志;2008年09期
尹为民,梁恩虎,房居高,孙向东,周正波;[J];肿瘤防治杂志;1997年04期
杜礼安;周艳红;;[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黄爱玉;张孟殷;薛明;;[J];上海医学;1991年10期
田玉楼,王兆元,钟鸣,闫立华,韩东升;[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尹万忠;祝威;潘雨利;宋文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年06期
张利华;李燕坤;;[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筱明;;[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徐正浪;徐松涛;冯明祥;谭黎杰;蒋伟;王群;范虹;葛棣;;[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戴春富;迟放鲁;王正敏;;[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李克莉;;[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刘刚;王育新;唐恩溢;;[A];江苏省第二届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度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头颈肿瘤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罗浩;林婷婷;梁晓飞;何彦津;常津;;[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李立伟;马潞娜;王骁;;[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王庆国;李庆琪;;[A];Fast Neutron Radiation Therapy--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方瑾;周水洪;雒星梅;姚洪田;;[A];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成立60周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陈光明;;[A];海峡两岸2008口腔癌诊治与修复重建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金毕;[N];健康报;2007年
卫文;[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钱峰;[N];健康报;2008年
记者 刘明云;[N];福州日报;2006年
刘道安 李运红 赵迎;[N];健康报;2006年
刘东?朱广平;[N];科技日报;2007年
陈杰 李运红;[N];人民日报;2007年
朱晓京?通讯员
李哲;[N];沈阳日报;2007年
任勇 通讯员  李运红;[N];天津日报;2007年
记者 钱铮;[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佟猛;[D];四川大学;2004年
刘峰;[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何剑锋;[D];浙江大学;2009年
刘培;[D];山东大学;2010年
林婷婷;[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刘琳;[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周晓冬;[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何嘉;[D];四川大学;2004年
陈秋松;[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石岚;[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学辰;[D];复旦大学;2009年
魏红宇;[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赏金标;[D];浙江大学;2007年
胡济安;[D];浙江大学;2001年
张洪岩;[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陈爱平;[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芦杨;[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胡瑶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尹万忠;[D];吉林大学;2004年
贾祝强;[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老年人肺癌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附:1 拼音lǎo nián rén fèi ái2 英文参考senile lung cancer3 概述原发于-肺的癌,即(Primary Broncho pulmonary Carcinoma),简称(Lung cancer)。诊断肺癌的研究:抗人肺癌单抗LAe-122(LgM)在动物体内对肺有特异导,故有直接体内定位效果,对肺癌诊断和导向治疗有一定价值。抗人肺癌单抗-1对人肺癌和其他有抗性,与16种正常人组织和12种组织无交叉。LC-1可能是糖蛋白和脂蛋白的复合物,中含主要是木糖、、胺、岩藻糖,还有少量黏液酸。LC-1单抗与LAC-122针对的无交叉,取注射标记后的裸鼠脾和肺制成的悬液,计算细胞结合的cpm值,表明以肺癌细胞的cpm值高脾细胞4~5倍。另一组单抗LC-1的FACS表明对肺腺癌细胞的结合率为61%,对小细胞癌为85%,对肿瘤裸鼠脾的变化不明显,说明单抗LC-1对肺癌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4 疾病名称老年人肺癌5 英文名称senile lung cancer6 老年人肺癌的别名senile lung carcinoma;senile pulmonary carcinoma;senile pulmonary carcinosis;7 分类1.老年病科 & 肿瘤疾病2.肿瘤科 & 老年肿瘤8 ICD号C34.99 流行病学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最大的。估计1985年全世界肺癌发病人数为89.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1.8%,居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所增加,有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更为明显,我国许多地区肺癌亦呈增长趋势,大城市已占恶性肿瘤的首位。9.1 肺癌的地区分布世界上各地区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差很大,一般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肺癌发病率高。在男性的常见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在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2、3位。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肺癌率在男性提高22.5倍,由27/10万人口到89/10万人口,几乎每年增高3%。但在1984年以后,由于开展戒烟运动,发病率已不再上升。同期女性肺癌由7/10万人口上升到35/10万人口,而且仍在不断升高。自1987年以来,美国女性死于肺癌的人数已超过,已占常见肿瘤的首位。日本从年,肺癌病死率在男性提高10倍,女性7.5倍。人们到本世纪末,肺癌将占多数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常见恶性肿瘤的第1、2位。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在1998年美国肺癌死亡将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8%~29%。所以是一个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我国年全国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表明,当时肺癌占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4位,在女性中占第5位。年的肺癌调整病死率男性由70年代9.94/10万提高到21.96/10万,增加120.93%;女性由4.59/10万提高到8.74/10万,增加90.41%。在肿瘤死亡中城市由原来的第4位上升为第1位;农村上升最快的也是肺癌。
9.2 肺癌发病、死亡的增长趋势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呈急剧增长的趋势。根据15个国家50~70年代,肺癌病死率统计资料:除奥地利稍有下降外,其余14个国家都呈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最多的是日本408%,其次是爱尔兰177%,美国148%,澳大利亚146%,新西兰137%,挪威118%,丹麦87%,荷兰89%。国内肺癌发病与死亡在许多地区都呈上升趋势。上海市区年与年比较,男性肺癌发病率增长了18.7%,居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女性同期增长了4.5%,占发病的第3位。北京市区肺癌调查发病率年男性增长了19.5%,女性增长了21.1%,北京市区肺癌调整病死率年与年比较,男性增长了11.5%,女性增长了11.6%。9.3 肺癌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几乎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和死亡都是男性高于女性。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30岁以前,肺癌很少见,40岁以后发病逐渐增多。一般在65~70岁病死率达到高峰。10 老年人肺癌的病因10.1 吸烟与肺癌根据1985年美国的估计,男性肺癌中的80%和女性肺癌中的79%归因于吸烟。烟雾中的、苯并芘、亚硝胺和少量钋等均有,尤其易致鳞癌和小细胞癌。动物实验中也可通过纸烟烟雾和焦油诱发肺癌。严格设计的回顾性和结果表明,吸烟量与肺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被动吸烟或吸烟也是肺癌的之一。10.2 职业与肺癌工业生产触与肺癌发病有关的特殊物质有、砷、铬、苯芘、、三氯、的加物及铀、镭等放射性物质衰变时产生的氡和氡、和辐射等。这些因素可使肺癌的发生危险性增加3~30倍。10.2.1 (1)石棉在各种石棉工业中,包括矿工、纺织、绝缘材料、造船等工的肺癌、间皮瘤和石棉沉着病明显高。在接触石棉强度大、时间长的工人中,肺癌可占全部死者的20%,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造船厂工作的男性工人肺癌危险性增高60%~70%,从接触石棉到发病一般要经过20年或更长。石棉与吸烟在引起肺癌发生上有,重度吸烟的石棉工人其患肺癌的危险性为不吸烟或不接触石棉工人的90倍。
10.2.2 (2)砷可引起皮肤癌、肺癌和肝癌长期含砷所致的肺癌以鳞癌为主,其次是未分化癌。有关砷化物引起的的报道已有很多,其中不少为多部位的原发癌。足以诱发癌的吸入量差异很大。我国云南山的氧化矿均含量1%,坑下环境中含砷量和矿工肺组织中难溶性砷含量为其他地区肺癌的几十倍,因之目前认为是主要的致癌因素之一。矿工中同时患肺癌和或砷炎的相当多见。应用含砷矿尘诱发大鼠的肺鳞癌已获成功。10.2.3 (3)氯甲醚从1973年开始发现生产时,暴露于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的工人肺癌高发,为小细胞癌。氯甲醚经呼吸、或皮下注射对动物有强致癌作用。商品级的氯甲甲醚经常被氯甲醚所。商品级的氯甲甲醚的致癌较低。10.3 大气污染与肺癌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城市居民的肺癌病死率均高于乡村,而且随的程度而升高。在重工业城市中,存在着3,4-苯并芘、氧化亚砷、放射性物质、不燃的族碳氢化合物等质。污染严重的大城市中,居民每天吸入空气的苯并芘量可超过20支纸烟的含量,并增加纸烟的致癌作用。大气中苯并芘含量每增加1~6.2ug/1000m3,肺癌的病死率可增加1%~15%。10.4 饮食一些研究已表明,中水平低的人,肺癌发生的危险性也高。调查资料表明,较多的食用含β-胡萝卜素的绿色、黄色和橘黄色的蔬菜和水果,可减少肺癌发生的危险性。10.5 其他危险因素某些肺疾病与肺癌发病。如有者较无此病者的肺癌发病率高1倍;已愈合的灶斑痕中可发生腺癌。此外和、因素也可能与肺癌发生有关。11 发病机制11.1 早期肺癌的病理改变支气管黏膜上皮受损后,首先是纤毛上皮消失。过度增生,若继续。则柱状黏液细胞化生形或扁平形复层上皮细胞,化生的上皮细胞的表面2、3层细胞内,含有许多黏液小滴,但无纤毛上皮。随着时间的延长,上皮不断发展成扁平和角化,形成异型的上皮样化生。1978年Trump根据实验观察,提出从未分化细胞到变成癌的过程:上皮样化生在促癌因素影响下,细胞异型变(非典型增生),进一步发展成。原位癌突破基底膜,则成为微小浸润癌。上皮样化生,还是属于正常范围细胞增生,增生细胞多层,表层细胞扁平或机化,多呈立方形,排列整齐,核与胞质比例正常。当上皮样化生演变成非典型增生时。则细胞呈现排列不整,核不一,核染色深,可见。非典型增生亦称癌前变化,当黏膜上皮细胞呈现大小不等,排列紊乱,胞核与胞质比例不,核深,则是原位癌。原位癌和微小浸润癌均系早期肺癌的病理改变。
11.2 肺癌的解剖学分类11.2.1 (1)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上至主支气管的癌称为中央型,约占3/4,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较多见。11.2.2 (2)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癌称为周围型,约占1/4,以腺癌较多见。11.3 肺癌的组织学分类目前国对癌仍不十分统一,但多数按程度和特征分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11.3.1 (1)鳞癌(表皮样癌)鳞癌为一种具有角化和(或)细胞间桥的恶性上皮性肿瘤,按组织学分化程度分为3级:高分化:具有组织学和特征,如分层明显,细胞清晰,间桥和角化,角珠形成。中分化:介于高低分化之间。低分化:肿瘤具有角化和(或)间桥,但大部分呈未分化或难辨认出的特征。鳞癌是肺癌中最常见者,鳞癌的发病因素与吸烟关系密切。多为男性吸烟者,年龄在50岁以上,其进展在肺癌各类型中比较慢,远处率较低,5年存活率较高。但对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不如小细胞未分化癌。鳞癌早期侵犯支气管黏膜,逐渐向管腔内增殖,常早期引起支气管狭窄,导致、或。癌组织亦可浸润发展包围支气管,受侵犯的支气管黏膜亦可、、。发生于肺周边区的鳞癌,有10%~15%的癌灶中心部发生坏死,并空洞形成。11.3.2 (2)小细胞癌可分为3个亚型11.3.2.1 ①燕麦细胞癌细胞癌为一种由均匀一致的小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一般比大。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弥散,核仁不显,胞质极少,常因挤压而。电镜下,胞质含有致密轴心颗粒为其特点或见有差的桥粒。11.3.2.2 ②中间细胞型中间细胞型为一种由小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的特征与燕麦细胞癌。但胞质较丰富,细胞形态较不规则,可呈多角形或梭形。组织学和特征与燕麦细胞相似。11.3.2.3 ③复合燕麦细胞癌有明确的燕麦细胞癌成分及鳞癌和(或)腺癌成分的肿瘤。小细胞癌是未分化癌之一种,常发生于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是肺癌中最恶的一种类型。早期在支气管内沿黏膜下扩展,被覆的黏膜上皮稍隆起,皱襞消失,但上皮完整,在痰里很难出脱落细胞。因此,,对早期发现很重要。此癌分化差,生长迅速,很快通过和血流播散。肿瘤亦可直接浸润到纵隔。
11.3.3 (3)大细胞癌为一种恶性上皮性肿瘤细胞核大,核仁明显,胞质丰富,细胞界限清楚,无鳞癌、小细胞癌及腺癌的特征,排列紧密的肿瘤细胞较均一,排列疏松者,常显多形性。分2型:11.3.3.1 ①巨细胞癌巨细胞癌为大细胞癌的一种亚型:具有明显的高度异形的巨核和多核细胞成分,肿瘤细胞可高度。胞质内可含有多核,该型不包括伴有瘤巨细胞的鳞癌和腺癌。11.3.3.2 ②透明细胞癌透明细胞癌为大细胞癌的一种罕见类型。癌细胞胞质透明或泡沫状,没有黏液,伴或不伴。该型不包括伴有透明细胞的鳞癌和腺癌,诊断时须排除转移。大细胞癌转移较小细胞未分化癌晚,手术切除机会较大。11.3.4 (4)腺癌分下列亚型11.3.4.1 ①腺泡状腺癌腺泡状腺癌以腺为主,即腺泡、腺管状伴或不伴有或实体区域。11.3.4.2 ②乳头状腺癌乳头状腺癌以乳头结构为主的腺癌。11.3.4.3 ③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细胞癌为一种柱状或高柱状肿瘤细胞沿原有的肺泡壁生长的腺癌。11.3.4.4 ④实体癌伴黏液形成实体癌伴黏液形成为一种分化差的腺癌。缺乏腺泡及乳头状结构。但在许多癌细胞内含有黏液空泡。组织学特征是核大,核仁明显,胞质丰富,排列紧密,此型以是否伴黏液形成与大细胞癌做鉴别,诊断腺癌时须特别排除转移癌的可能。腺癌常见于女性,多发于肺周边部,其发生可能与肺慢性及肺内灶有关。与吸烟关系不大,易转移至肝、脑和骨,更易累及而引起。11.3.5 (5)其他类型11.3.5.1 ①腺鳞癌腺鳞癌为一种具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的癌。一般观察其生物学与腺癌相似。本型在各型肺癌中的比例逐渐上升,日益引起重视。11.3.5.2 ②类癌类癌为一种从枯氏(Kultschitzky)型细胞来源的肿瘤。肿瘤常为中央型,细胞呈多角型。胞质透亮或呈嗜伊红,核大小规则呈椭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罕见。细胞呈镶嵌状或状排列。肺类癌的嗜银染色Fontana-Masson染色,可能,而大多数病例的嗜银染色可以。肿瘤可以多发。该型属低度恶性,瘤体小,通常不伴类癌,极少肺外转移。
12 老年人肺癌的临床表现88%的肺癌病人的临床表现,都是随着原发灶的发展过程及肿瘤所在部位,肿瘤大小,对支气管的影响,邻管是否受侵犯或压迫,远隔脏器是否有转移,是否有异位特性等因素的不同,而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12.1 症状12.1.1 (1)咳嗽主要是由于肿瘤或它的分泌物刺激支气管黏膜所引起,通常为肺癌的首发,中心型肺癌更为突出。肿瘤在支气管管壁呈浸润性生长时即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亦称为、无痰或存有少量白色泡沫样黏痰。发生混合后痰液可呈脓性,痰量也可增加。若肿瘤位于细小支气管黏膜上,常无或咳嗽不明显,所以周围型肺癌以咳嗽为首发症者较中央型肺癌为少。12.1.2 (2)咯血和血痰为肺癌首发症状之一,中以咯血为首发症状者占35.9%,其特征为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往往血多于痰,鲜红。偶见。持续时间不一,一般较短,仅数日,但也有达数月者。在中央型肺癌的发病过程中,由于肿瘤生长在支气管黏膜上,其表面丰富,当剧咳管溃破,所以咯血常在中央型肺癌发病早期出现。周围型肺癌在瘤体较小时,少见咯血,当瘤体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肿瘤中心缺血发生坏死而伴有出血。12.1.3 (3)发热肺癌以为首发症状者占21.2%,发热分为2种,一种是由于支气管阻塞或管腔受压后引起的炎性发热。中央型肺癌常因较大的支气管被肿瘤阻塞或狭窄致远侧的支气管内分泌物滞留而引起感染发热;有些肺癌病人,发热原因很难用上述理由解释,即使消炎治疗,发热不退,此即所谓癌性发热。临床上经常见到肺癌病人以发热或所谓的感染而起病,经后以“肺内感染”的诊断进行治疗,并可获得暂时的效果。但复查时,肺内阴影不会完全消失。此外,若遇病人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炎时,应高度怀疑的可能。12.1.4 (4)胸痛肺癌早期,通常可有不定时的、压迫感或,这可能是由于肿瘤侵袭所在组织所致。支气管阻塞发生肺不张,造成壁层胸膜牵引,可能引起性。周围型肺癌病人以胸痛、、、上肢痛、等为首发症状就诊者占24%。因而切不可轻易地按“”、“”、“性胸痛”等进行治疗,一定要警惕是否有肺内病变。
12.1.5 (5)胸闷、气急肿瘤在叶支气管或主支气管口时,大支气管突然被阻,病虽未属晚期但出现胸闷、气急等症状。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支气管播散癌也常出现气急,以前者为甚,因肺泡上皮已变为癌细胞,/血流比例严重失常和。12.1.6 (6)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声音嘶哑同侧或对侧上转移意味着纵隔内淋巴结存在着广泛转移,无疑属晚期。患侧和声哑则由于肺癌纵隔淋巴转移或癌瘤直接侵袭喉返神经所致。以往认为这类病人属于肺癌Ⅲ期,不宜手术,现今学者很多主张仍可手术。12.1.7 (7)上腔静脉综合征当肿瘤直接侵犯,或转移性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和奇时,受阻,可产生、、胸闷、头颈部等症状。查体可见部和颈部肿胀,眼、水肿,唇部发绀,颈部及胸壁静脉怒张。12.1.8 (8)颈交感神经丛和臂丛神经受侵多见于肺尖癌,当肿瘤侵及第7和第1外侧近旁的节时,可引起Horner氏症,表现为患球凹陷、上、缩小、狭小。同时也可产生臂丛神经的压迫症状,该侧上肢有火灼样,自腋部内侧开始向远端放射,局部异常。12.1.9 (9)胸膜转移多见于未分化癌及腺癌,鳞癌较少,为肺癌直接侵犯或种植的结果,诊断措施为穿刺抽液细胞学检查。临床上常表现为胸液增长极快,抽后不出2~3天,又复增多。血性胸液中常能找到癌细胞。非血性胸液亦不能除外癌症,可能由于胸膜癌灶少之故。12.1.10 (10)血行性转移血行性转移常见部位是骨、肝、脑,其次为肾、、皮下组织等。12.1.10.1 ①骨转移受累骨常见者为、、、髂骨、等,其中以肋骨转移最多。局部最早出现,常在破坏1~2个月之前,转为局部剧烈顽固性疼痛。脊柱转移可压迫或侵犯造成。12.1.10.2 ②肝转移表现为食欲减退、、、痛,有时可出现。诊断的主要特点为在内进行性增大,正常轮廓消失,柔韧度不一致,触之有。转移灶大于2cm时,波、可查出。可呈进行性增高,常超过20个金阿单位,(γ-GT)可能阳性。谷丙及其他肝改变不明显。患者多在短期内死亡。12.1.10.3 ③脑转移预后极差,一般以的表现较为多见,常有剧烈,喷射性或性症。转移到后,可有,指鼻、眼试验,膝腱试验阳性。有时有、、、等症状出现,甚至有少数病例可出现、、改变等症状。有时第一症状即出现和突然。CT、有助于明确诊断。12.1.10.4 ④肾、肾上腺及皮下转移当肾上腺转移时可出现阿狄森综合征,皮下转移时可出现皮下结节等。12.2 肺外症状现已发现肺癌分泌的异位和质,主要有(),(ADH),(GTH),(CT),(γ-HT),类似物,样物质等,均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12.2.1 (1)类癌综合征是血清素()引起的皮肤潮红、、水肿、以及等症状。还有及、掌趾皮肤过度角化症、,以及性、、、病性渗血性等肺外表现。12.2.2 (2)库欣综合征是由于未分化细胞癌分泌促皮质激素的结果。临床表现为向心性,紫纹,,等,各种表现充分者为数很少,因癌细胞分化的子量ACTH的活性仅是性ACTH的1/10。为了鉴别,必须注意其他方面的异常表现,如低血钾伴有低氯性,值升高及等。12.2.3 (3)未分化细胞癌尤其是燕麦细胞癌尚可分泌抗利尿激素(ADH),引起不适当的“抗利尿激素分泌综合征”。此综合征表现为低性,临床表现和症状,严重者有表现,尿中持续性排钠,不伴有肾、肾上腺功能衰竭,治疗上仅投给钠不足,必须限制水,并辅以强剂才能收效。12.2.4 (4)某些肺癌产生异位前列腺素可有表现。常见于鳞癌,病人表现为、、恶心、呕吐和减轻及变化。12.2.5 (5)异位促性腺激素综合征主要表现是男性发育及,女性失调,多发性等,中()及()增高。12.2.6 (6)异位生长激素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肺,肿胀,疼痛,增生,(趾)及等,血浆生长激高达20mg/ml,正常为5~9μg/ml。12.2.7 (7)其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表现,如神经:小脑皮质退行性变,运动失调,脑病,,眼球震颤,,等。12.3 体征早期肺癌胸部查体,可表现为部道阻塞及体征,时可发现局限或单侧音及干、,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呈浊音或实音时,考虑为部分或完全肺不张及累及胸膜所致。当肿瘤向肺外组织浸润生长,查体可扪及锁骨上或淋巴结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上腔静脉时,表现为头面部、上肢及胸部水肿、颈部肿胀、颈静脉怒张。肺尖部肺癌,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同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额部少汗等体征。肺癌晚期形成颅内、骨、腹部脏器转移时出现、偏瘫、小脑和功能障碍,神经肌肉病变,,及黄疸、等到全身症状。慢性消耗可致贫血、周身水肿及恶病质状态。13 老年人肺癌的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上腔静脉压综合征和肿瘤随伴综合征等。14 实验室检查14.1 痰细胞学检查一般认为中心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较周边型高。如果痰标本收集得当,3次以系列痰标本可使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提高80%。小细胞肺癌细胞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最高,其次为鳞癌。腺癌的符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某些低分化腺癌、鳞癌和大细胞未分化癌在鉴别上有一定困难,有时很难定型。阳性率的高低还取决于标本的质量和送检次数。一般认为送检4~6次为妥。14.2 支气管镜检查内镜检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很多疾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之一。可在局麻下进行,操作方便,患者痛苦较少,可视范围大。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和次段支气管的病变均可看到并可取活检、刷片、照片。不但可诊断肺癌,对也可确质和范围。在肺癌的诊治上已成为常规的之一。内的肿瘤通过活检、刷取或得到细胞学检查来诊断。周边肿瘤也可以通过经支气管吸取细胞进行诊断。近年来并发展可在镜下注射药物或导入。经支气管镜活检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喉痉挛、低氧血症、和感染加重。14.3 经胸腔的细针穿刺活检经的诊断,对的周边病灶比支气镜检查更为可靠。通常是在X线透视下进行,如果病灶靠近胸壁在超声指引下进行更有帮助。如果病灶在下易看到或是靠近致命器官大血管,在CT指引刺取活检更好。经胸腔针刺活检的常见并发症是气胸。14.4 开胸活检开胸活检是最多的检查方法。但是在其他方法不能作出肯定诊断时,开胸活检有时也是必要的。对于一个有肺实质孤立结节,除非放射或临床能够肯定是良性的之外,“观察等待”的态度对肺癌是不可取的。如果病人一般情况好应当开胸活检。肺癌即使肿瘤直径小于2cm,仍可以转移至局部淋巴结和全身。14.5 血清学检查部分肺癌患者的血清和切除的肿瘤组织中含有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酶、抗原和等。其中神经烯醇化酶(NEC)在小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可达成100%,敏感度为70%,与病情分期、肿瘤负荷密切相关,可考虑作为小细胞癌的血清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在肺腺癌性率达60%~80%,反映病情变化。但是,上述检查都缺乏特异性,仅有参考意义。15 辅助检查15.1 影像室检查肺癌的诊断中,最基本的是胸部X线,则是胸片的补充检查方法。但我们也得承认随着CT、MRI在的胸部X线诊断基础上,对肺癌的定性、定位、分期的诊断有了很大的提高。15.1.1 (1)肺癌的X线表现15.1.1.1 ①中央型肺癌15.1.1.1.1 A.瘤体征象体上可显示病变支气管腔的狭窄和其周围的管壁,并可显示管内型癌肿在胸片上一般不能明确显示的软组织肿物阴影。支气管体层片上可表现为支气管腔狭窄呈状,或支气管管腔呈局限性环形狭窄;也可见支气管腔突然呈杯口状;或可见支气管管腔闭塞,渐而变细,呈漏斗状,中心常偏一侧。15.1.1.1.2 B.支气管阻塞征象15.1.1.1.2.1 a.局限性肺气肿是中央型肺癌的早期征象,表现为受累范围内肺体积增大,肺野透增加,肺纹理稀少。15.1.1.1.2.2 b.阻塞性肺炎中央型肺癌60%~80%发生于段支气管内,部分涉及叶支气管。胸片显示段或叶分布的淡薄阴影伴肺纹理增深。15.1.1.1.2.3 c.肺不张肿瘤增大,加上炎性分泌物和水肿所致支气管完全阻塞的结果。肺不张的直接征象为:叶间裂移位,阻塞的肺叶、肺段密度增高,血管和支气管影聚拢。间接征象有纵隔和向患侧牵拉移位,膈肌升高,隙狭窄,变狭。如肺不张伴有肺门肿块时,可见肺不张下缘伸横“S”形边缘。15.1.1.2 ②周围型肺癌表现为密度不匀之不规则浸润样影,瘤体可呈平滑边缘的无分叶球形,但多数情况下,瘤体边缘是分叶状的,即谓之“分叶征”。肺癌的分叶征象出现率较高达80%,故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瘤体阴影的边缘在X线片上常较模糊而不锐利,典型者为细短状影。如发生癌性空洞,形态可分为厚壁空洞、薄壁空洞和多发小空洞。空洞壁的各部分厚薄不匀,内壁不整,有时可见附壁结节。空洞多见于鳞癌。15.1.1.3 ③细支气管-肺泡癌有2种类型的表现:结节型与圆型肺癌的病灶不易区别。弥漫型者为两肺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播散病灶,边界清楚,密度较深,随病情发展逐渐增多和增大,常伴有较深的网织状阴影,表现颇似,应予鉴别。15.1.1.4 ④肺癌转移的X线征象15.1.1.4.1 A.淋巴结肿大通常X线平片上就能够显示,主要表现为肺门阴影增大,肺门肿块。15.1.1.4.2 B.血行转移可发生在同侧或对侧肺,也可两侧肺均发生。X线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状或小状阴影,大小不等,密度均匀较淡,少部分转移灶可有空洞形成,单个孤立性转移灶可有分叶。15.1.1.4.3 C.胸腔侵犯肺癌侵犯胸膜,可产生胸腔积液,大多数为血性。积液量往往较大,且发展很快。有时,胸腔积液可可由于包裹局限在叶间裂,也可在部。15.1.1.4.4 D.胸壁侵犯肺癌直接侵犯胸壁、肋骨、脊柱,产生软组织肿块和肋骨、破坏。15.1.1.4.5 E.心包侵犯主要表现为积液,心影增大,呈烧瓶样,减弱。15.1.2 (2)肺癌的CT表现胸部CT对常规胸片上难以显示的肺隐蔽部位,如后方、心后区、旁、奇静脉窝、肺尖部肺门后方、膈角等处肿瘤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片。螺旋CT(spiral CT)对病灶大于3mm者多能发现。它对转移癌的发现率比普通段层高。15.2 核素检查应用放射性显影的方法诊断肺癌,已成为肺部疾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根据核素显影方式的不同,而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肺部病质不同,局部肺功能受损状态也不同,可在核素显像图上呈现相应的放射性缺损区,从而可做出病变性质的分析,此种肺显像称为阴性显像。另一类是根据肿瘤对某种核素的特殊亲和性而得出肿瘤部位核素聚集的显影图像,称为阳性显像。目前对肺癌多用短的阳性显影剂,如枸缘酸镓、钴等有亲肿瘤特性。在正常和非肿瘤部位浓聚减少,可以此来鉴别肺肿瘤的良恶性,但特异性差,高达35.7%(表1)。上述分期试用于临床治疗。T、N、M的含意,分别解释于下:T原发支气管肺癌。T0未发支气管肺癌。Tx细胞学阴性,未找到肿瘤。Tis原位癌。T1肿瘤的最大直径≤3.0cm,周围为肺组织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时未见向叶支气管侵犯。T2肿瘤的最大直径>3.0cm,或侵犯脏层胸膜或扩展到肺门区的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者。支气管镜可见肿瘤的近端位于叶支气管内或距离支气管隆凸2.0cm以上。T3肿瘤大小不论,直接扩张到胸壁(包括上沟瘤),或纵隔胸膜或心包,未侵犯、大血管、气管、食管或者或未侵及气管隆凸的位于主支气管离气管隆凸2.0cm以内的肿瘤。T4肿瘤大小不论,侵犯纵隔或心脏、大血管、食管、椎体或气管隆凸者,或有者。或有。N0未证实有区域淋巴结的转移。N1转移至支气管周淋巴结或同侧肺门区淋巴结或向二者转移,包括直接扩展。N2转移至同侧纵隔淋巴结及气管隆凸下淋巴结。N3转移至对侧纵隔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N0尚未有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说明部位。16 老年人肺癌的诊断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警惕肺癌可能。①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治疗无效;或原有慢性咳嗽,咳嗽性质改变。②持续带血其他原因无法解释者。③局限性哮鸣音,咳嗽后无改变。④反复同部位的肺炎。⑤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抗炎效果不佳,无异物吸入诱因,无症状、大量脓痰者。⑥原因不明的四肢和杵状指(趾)。⑦X线上的局性,段、叶性肺不张,孤立性圆形病灶和单侧肺门阴影增浓、增大者。⑧原有的已的病灶,在治疗同时阴影反而扩大,或有偏心性空洞形成,或出现新病灶,痰检阴性者。⑨不明原因的性、栓塞性下肢静脉炎。17 鉴别诊断17.1 肺结核17.1.1 (1)结核球常位于结核好发部位,边界清楚,可有包膜。密度较高时可有钙化点,周围可见纤维结节状卫星病灶。17.1.2 (2)肺门淋巴结结核多有发热等中毒症状,性,抗结核治疗有效。17.1.3 (3)粟粒性肺结核发热等全身症状,X线见双灶呈大小均等、分布均匀、密度较淡的粟粒状结节。17.2 肺炎起病急,有中毒症状,治疗病灶快;往往形态不规整,边缘不齐,有密度较深核心,常伴有胸膜增厚,病灶长期无变化。但需注意肿瘤致阻塞性肺炎可能。17.3 肺脓肿急性起病,全身中毒症状重伴有大量脓痰,X线见均匀的大片炎性阴影,其间可见薄壁空洞和液平。血象明显增高,分类增高,抗生素治疗有效。17.4 结核性胸膜炎癌性胸腔积液应与鉴别,癌性多无中毒症状,胸水多为血性,增长迅速,有胸痛时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胸水反复多次找癌细胞有助于鉴别。18 老年人肺癌的治疗18.1 常规治疗18.1.1 (1)综合治疗方案对于多数早期NSCLC和SCLC病例,通过可以提高病人的率和;对中晚期病人,通过综合治疗也有相当部分可得缓解,并能延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不难,肺癌的治疗应当首先考虑病理类型,其次要明确侵犯的范围,并且还要注意机体和疾病之间的。实际上是的治疗。18.1.1.1 ①SCLC的综合治疗方案SCLC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已为学术界公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近期疗效都较好,有效率在80%左右,有20%~80%的病人治疗后可达完全缓解,但远期结果较差。20年前文献报道中SCLC的5年生存率局限期为7%(58/862),广泛期为1%(14/1144)。较近的几组报道有了一定提高,但差异很大。小细胞肺癌全身化疗肯定能延长生存,改善症状,对以前未曾治疗过的大多数病人可以缩小肿块。但是单独化疗很少能达到治愈,由于问题通常缓解不足1年。因此综合治疗就是达到根治的关键。18.1.1.1.1 A.局限期SCLC的治疗a.首先化疗和放疗,加或不加颅照射。b.化疗和放射治疗后手术切除受侵的肺叶。18.1.1.1.2 B.广泛期SCLC的治疗a.化疗加局部放疗。b.骨、颅内、脊柱等处病变首选放疗以尽快解除症状。18.1.1.1.3 C.复发SCLC的处理a.放疗或化疗以解除症状。b.试用新药。18.1.1.2 ②NSCLC的综合治疗尽管多年来人们试图通过综合治疗提高NSCLC的治愈率,但成功的不多。目前各期NSCLC综合治疗原则,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各期NSCIC的处理方案如下:18.1.1.2.1 A.0期NSCLC的处理在定位前不应贸然手术。对可疑病变应采用激光治疗。争取定位后手术切除。18.1.1.2.2 B.Ⅰ期NSCLC的处理a.手术。b.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酌情放疗。c.手术后辅助化疗尚无一致意见,有建议用生物治疗。d.化学预防。18.1.1.2.3 C.Ⅱ期NSCLC的处理a.手术切除肿瘤和区域淋巴结。b.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可放疗。c.手术或放疗后较多赞同辅助化疗。18.1.1.2.4 D.Ⅲa期NSCLC的处理a.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放疗。b.术前诱导化疗后手术,手术后根据情况进行其他治疗。c.放疗加化疗。18.1.1.2.5 E.Ⅲb期NSCLC的处理a.化疗或加放疗后有条件者争取手术,术后化疗。b.放疗(化疗)后手术。c.化疗。18.1.1.2.6 F.Ⅳ期NSCLC的处理化疗或辅以放疗。18.1.1.2.7 G.复发病人的处理a.放疗症状。b.化疗。c.放疗加化疗。d.颅内病变如很小可进行治疗;如多发应全颅照射。e.骨转移可进行内或外照射。f.局部复发也可考虑再手术。18.1.2 (2)手术治疗18.1.2.1 ①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Ⅱ期NSCLC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只要病人一般状况允许,心肺功能能耐受即可行,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Ⅲa病人首先进行手术切除治疗,T3是原发肿瘤已有局部周围组织受侵,很难完全切净,远期结果不,所以术后多主张进行化疗。对于Ⅲb病人一般认为已无手术指征。但由于袖式手术的开展,对某些T4病变如隆突受侵已能完全切除,所以也有人首先进行手术治疗。现在十分受人重视的是先期化疗,以后再手术。美国退伍军人肺癌研究组曾将132例可手术的NSCLC病人分为2组:一组在术前先作化疗;另一组只作手术。结果两组5年生存率T1~T2N0病人分别为60%及28%;T1~T2N1病人为31%和9%;T3或N2病人为3.6%和0,说明先做化疗后手术病人的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的病人。18.1.2.2 ②小细胞肺癌(SCLC)早年的报道在少见的孤立性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如Higgins在1975年报道11例Ⅰ期病人,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36%。但这样的病人只占就诊人数的1%。近年来很多人重新对SCLC的手术治疗有,其原因有二:A.有效的辅助化疗可以提高Ⅰ、Ⅱ期SCLC患者的生存率。B.化疗及(或)放疗后手术切除残存的耐药细胞及可能存在的非小细胞成分,能在相当程度上提高治愈率。SCLC的手术切除在化疗后进行,理论上可能比化疗行更为有效。化疗可以有效地杀灭潜在的远处转移肿瘤病灶,后者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疗有效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才能获得益处。化疗后肿瘤缩小,可增加手术切除的机会。18.1.2.3 ③肺癌外科治疗的新发展18.1.2.3.1 A.胸腔镜下手术1986年突起在电视监视下经胸镜做,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开展。通过胸部几个小,经肋间插入胸腔镜管,从电视屏幕上观察胸内情况,进行各种胸内手术,包括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甚至全肺切除,切除,食管部分切除等手术。手术的优点是小,恢复快,一般1周左右可以出院。术后痛苦少是突出优点。18.1.2.3.2 B.光动力学治疗利用()和激光治疗早期肺癌的光治疗(PDT)。先静脉注射:HPD2.5~5mg/kg或photoforⅡ2mg/kg,用100J/cm3的对浅表直径<0.5cm的早期鳞癌,通过支气管镜把肿瘤烧灼切除干净。因此只有在镜下可以完全看到肿瘤者有其证。不开胸能切肺是其优点,但局部复发也常有发生,而且适应证比较局限。18.1.3 (3)放射治疗18.1.3.1 ①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对较早期病人,有相当比率可以达到根治效果。18.1.3.1.1 A.根治性放射治疗有关资料报道经放射治疗后肿瘤量达60Gy可使50%的原发灶消失,而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消失率更高。大多数病人能耐受而无严重的近期或并发症。根治性放射治疗一般使用常规照射方法,即1次/d,每次1.8~2Gy,每周照射5次。亚临床灶45~50Gy,原发灶和临床可见肺门纵隔淋巴结为60~65Gy,腺癌可达70Gy。采用非常规放射治疗方法者,一般放疗剂量需增加10%,即70Gy左右。18.1.3.1.2 B.术前放射治疗目前对肺癌术前放疗价值尚有争论,但在下列几方面,其是肯定的。①半数左右病例的局部肺癌及60%左右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灶,在较高剂量的术前放疗后可以得到局部控制。②术前放疗虽未能显著提高肺癌的5年生存率,但它有助于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③术前放疗有助于缩小手术范围,单纯手术需全肺切除者可改成,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术前放疗多采用根治剂量50~69Gy/5~6周,休息4~8周后手术;多数采用常规放疗方法,肿瘤量40~50Gy/4~5周,放疗结束后1个月左右进行手术。18.1.3.1.3 C.术后放射治疗因肺癌为全身性疾病,手术切除瘤体的同时,亦增加了血行、淋巴转移的机会,故我们的临床治疗体会为术后先内科辅助化疗4~6,再行放疗。术疗对病理证实手术切缘阳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或肿瘤残留于胸腔内的病例能提高生存率。18.1.3.1.4 D.姑息性放射治疗对中晚期肺癌进行姑息性放疗原则上应不增加病质负担,争取减轻痛苦,缓解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对于上腔静脉压迫症的肺癌(SVCS)、肺癌合并肺不张、肺癌肺内转移、移、骨转移,放疗有良好的姑息性效果,可达部分临床缓解,但不能达到根治。18.1.3.2 ②小细胞肺癌(SCLC)的放射治疗SCLC是全身性疾病,治疗以全身化疗为主,放射治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经很多研究者证实有良好疗效。目前的热点是放疗加化疗的结果。Bunn(1993)曾分析过去20年内12组随机对比研究的结果,不论从完全有效率、局部完全控制率、远期生存情况均说明综合治疗优于单放疗或单化疗。SCLC放疗技术基本同NSCLC,放疗范围应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及纵隔和已有淋巴结转移灶,并包括较广泛的邻近淋巴引流区。它虽然对放射线最为敏感,但为有效的控制肿瘤,总剂量仍需与其他类型肺癌相同,原发灶肿瘤是60Gy/(30次/6周)。18.1.4 (4)药物治疗由于肺癌病人在诊断时有2/3已经超越了手术切除的范围,1/2已经有了临床或潜在的播散,化疗在临床上占较重要的地位。肺癌的药物治疗有化学治疗、生物治疗、治疗、等。18.1.4.1 ①肺癌有效的抗肿瘤药物18.1.4.1.1 A.长春碱类有()、(;),它作用于细胞的M期,对NSCLC的有效率(responsive rate)RR为22%,SCLC为24%,其主要为神经系和。近几年问世的(;VDS),其骨髓介于长春新碱和硫酸长春碱(长春花碱)之间。18.1.4.1.2 B.鬼臼类药物如(;Vp16-213),它有2种静脉注射和近年研制的口服。(;Vm26;SVp-16)。二者对SCLC均有效,且无交叉耐药。后者的口服软胶囊()对复治的SCLC,即使以往曾用过依托泊苷(Vp16)静脉注液治疗者亦有的45.5%~55%的RR。因此依托泊苷(Vp16),软胶囊被誉为治疗SCLC的一种新药,依托泊苷(Vp16)软胶囊为50mg 2次/d×10天,继以50mg ,1次/d×10天。Vm26具有能进入的优点,故可用于脑转移,其剂量为100mg,1次/d,静滴3次,它是1989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专题讨论中作为SCIC的推荐用药,并可和铂类化合物合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18.1.4.1.3 C.金属铂类药物它在肺癌治疗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NSCLC的作用更为重要,高剂量可提高疗效,剂量为80~120mg/m2。自从H3物的出现为高剂量顺铂的应用创造有利条件。对SCLC的应用颇具前景,剂量可逐渐增加,甚至达到1.6~2g/m2,其呕吐、的副反应虽轻,但一旦出现骨髓抑制则持续时间较长不易恢复,严重者可致死亡。化疗周期结束后应配合应用等生物反应调节剂。18.1.4.1.4 D.环磷酰胺(CTX)(CTX)目前仍常应用于肺癌治疗,不失为有效的细胞物,其同类(Ifos)对SCLC效果令人满意,如CAO方案的RR至45%~60%间,异环磷酰胺(Ifos)代替环磷酰胺(CTX)的LAO方案,RR可达78.6%。18.1.4.1.5 E.紫杉醇(Paclitaxel)为一种取自树皮及针叶中提取的类药物,现已半合成成功((Taxol)),其作用在于促使集合,抑制M期微管的去聚合作用,以致微束功能异常。它可用于多种肿瘤,包括SCLC、NSCLC在内,单药RR分别为50%和33%。和卡铂或顺铂合用的有效率可达40%~50%,和异环磷酰胺合用为34%。紫杉醇的商品名有:(北京),(海南),(美国),(澳大利亚)等。一般用法为135~170mg/m2,静脉滴注3h,每3周重复1次,2~4周期为1疗程。为了防止需预处理和在第1次注射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症状和生命体征。18.1.4.1.6 F.多西紫杉醇(泰索帝,Taxotere)对NSCLC的作用也比较肯定,单用有效率为20%~30%,对紫杉醇化疗耐药的复发病人亦有较好的临床缓解率。18.1.4.1.7 G.吉西他滨(健择,Gemzar)为近年来比较突出的对肺癌有效的抗代谢,单药有效率20%左右,和顺铂合用有效率为42%~58%,也可和其他抗肿瘤药合用。一般用法为1000mg/m2,静脉滴注,每周注射1次,连续3周,休息1周后再注射3周。18.1.4.1.8 H.长春瑞滨(去甲长春花碱)(商品名诺维本,Navelbine)对肺癌的疗效已经肯定。最近欧洲对以往报道的612例进行了随访,长春瑞滨(NVB)单药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30%和9%;长春瑞滨(NVB)+DDP组分别为33%和15%;长春地辛(VDS)+DDP组分别为27%和9%。现在观察长春瑞滨(NVB)和很多有效新药联合应用的结果。在可统计近期疗效的552例中总有效率47.1%,单药治疗对肺癌的有效率为33.3%,和顺铂全用有效率为42.0%。一般用法为25~30mg/m2,在第1、8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1次。2~4周为1疗程。本品对静脉有刺激,滴注后应用冲洗静脉。18.1.4.1.9 I.喜树碱衍生物主要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用。初步结果说明伊立替康(-11)(商品名Irinotecan)在NSCLC单药有效率为15%,和放射并用有效率为77%,但由于可能引起严重腹泻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另一衍生物拓扑替康(Topotecan)对小细胞肺癌单药有效率为10%~33%。拓扑替康单药和常用联合化疗方案对比前者的有效率为25%(16/64),CAV为15%(9/61)。18.1.4.2 ②化疗方案介绍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如下:SCLC化疗:A.EP 依托泊苷(VP-16)& 80mg/m2静脉滴注&&& 第1~5天DDP&&&& 20mg/m2静脉滴注&&& 第1~5天每3周重复1次,3周期为1疗程B.IEP异环磷酰胺(IFO)&&& 1.2/m2静脉滴注&&&& 第1~4天(同时用尿路保护剂0.4静注q4hX3)依托泊苷(VP-16)&&& 80mg/m2静脉滴注& 第1~3天DDP&&&&& 20mg/m2静脉滴注& 第1~3天每4周重复1次,3周期为1疗程C.CAV环磷酰胺(CTX)1000mg/m2静脉滴注&&& 第1天ADM 40mg/m2静注&&&&&&& 第1天长春新碱(VCR )1mg/m2静注&&&&&&& 第1天每3周重复1次,6周期为1疗程D.ACE ADM&&& 40mg/m2静注&&&&&& 第1天环磷酰胺(CTX )&& 600mg/m2静脉滴注&& 第1天依托泊苷(VP-16)& 100mg/m2&&& 静脉滴注 第1~3天每3周重复1次,3周期为1疗程E.CVM CBP&&& 300mg/m2静脉滴注& 第1天硫酸长春碱(VLB )&& 6mg/m2静注&&&&& 第1天(MTX )&& 30mg/m2静注&&&&& 第1天每4周重复1次,3周期为1疗程F.CAVE 环磷酰胺(CTX)&&& 1000mg/m2静脉滴注& 第1天ADM&&& 50mg/m2静脉滴注& 第1天长春新碱(VCR )&& 1.5mg/m2静注&&&&& 第1天依托泊苷(VP-16) 60mg/m2静脉滴注& 第1~5天每4周重复1,3周期为1疗程18.1.4.3 ③癌性胸水的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多发生在肺癌的中晚期,目前治疗仅停留在阶段,通常是以胸腔内为主。单纯反复多次抽液会导致大量丢失。A.故临床多采用胸腔内化疗,能刺激脏层和壁层胸膜间皮纤维化,抑制癌性积液的,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依托泊苷(VP16)、、等。B.另外,胸腔内注射和,不但能使闭塞,且能诱导产生等免疫细胞。常用药物有(小棒状)、OK-432、阿地白介素(IL-2)、高聚金葡素(BM-828)、红色诺卡氏菌骨架(M-CWS,胞必佳)等。18.1.4.4 ④免疫治疗随着动物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发现,开展了一系列特异和非特异性治疗的研究。部分免疫调节剂,如(BCG)、短小棒状杆菌、,可溶性试用于临床后,取得了有限的疗效。生物制剂如阿地白介素(2,IL-2)、、活性肽/(斯普林)及/糖肽()等,可杀灭肿瘤细胞,起到抗肿瘤目的。、TIL细胞、甘露聚糖肽()、等也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18.1.4.5 ⑤中医、中药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治疗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抑瘤作用,不良反应甚小。目前应用到临床的中药主要有、参麦、岩舒、艾迪等,可以促进体力恢复,增强,达到协同增效、减毒抗癌的目的。18.1.4.6 ⑥基因治疗肿瘤被称之为病,是由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基因的异常密切相关联。影响细胞正常生长和分化的基因,包括了原、、、基因等,这些基因中的多个改变,协同作用的结果产生了肿瘤。根据目前已有的大量研究,肺癌主要涉及的癌基因有ras、myc、erbB等,抑癌基因有3P、Rb、p53等,这些基因的异常改变,除了与肺癌的发生有关外,还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复发有关。18.2 择优方案18.2.1 (1)对SCLC显效的标准方案以应用含有铂类及其衍生物结果优于其他方案,包括顺铂+依托泊苷(VP-16)(PE)、卡铂+依托泊苷(VP-16)(CE)、环磷酰胺(CTX)+ADM+依托泊苷(VP-16)(CAE)和CE或PE与CAV交替,并加用(HCFT10~15mg 第1~5天,静注)均为4~6周期,以减少发生耐药的机会。在适当情况下,应用能够透过血脑屏18.2.2 (2)目前对NSCLC较好的化疗方案包括长春瑞滨(诺威本)+顺铂、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健择)+顺铂。对于紫杉醇化疗失败的病人,应用(),无交叉耐药,仍可取得一定的缓解率。只是目前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泰索帝)及吉西他滨(健择)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临床应用。18.3 康复治疗治疗后的目的是防止并发症、改善、减少身体和疼痛和帮助病人再适应社会。我们强调以下3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后控制疼痛有利于胸腔和肺的扩张。除了用镇痛以外,还应包括肌肉放松和等重要的技术。其他增进肺功能的技术有:早期下床活动;运动,最好是;主动增加等。有时支气管镜引流以防止黏膜分泌物潴留和阻塞性肺炎。重要的长期术后并发症必须控制,如支气管胸膜瘘或需要长期引流。对于小剂量姑息放射治疗的病人,康复可能不是主要的问题;但对于大剂量胸部照射的病人为了保持照射器官的功能,放疗后处理是必要的。皮肤反应一般无大问题,但在放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几星期必须对伴有临床症状的的处理,特别是合并化疗的病人。照射部位的正常或有病变的肺脏的肺组织在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可能有炎性反应并慢慢地进展为纤维化改变,结果会造成一些功能的丧失。锻炼、活动、及时治疗感染,和提供建议可以帮助病人适应这些改变。有的病人可在照射区域以外的由于放射诱导的因子的产生有临床症状的肺炎,需要激素和其他治疗。长期的化疗可以导致病人一般状况下降,并加重放射和手术引起的不良反应。但是,通过仔细血象和器官功能,并给予支持治疗(如新的剂药、造血因子等等)目前已经很少发生严重问题。一般用药时应当注意重要器官(肝、肾、心、肺等)的敏感性,并相应调整剂量。新近的趋向是注意寻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充分衡量治疗带来效果和负担以及可能致命的并发症之间的平衡。因之可以理解在这一领域内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19 预后肺癌的预后取决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隐性肺癌早期切除可获。一般认为鳞癌预后较好,腺癌次之,小细胞未分化癌最差。近年来对小细胞未分化癌采取化疗和放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预后有所改善。目前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化学药物、介入、中医中药、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效果最好(5年生存率平均为25%~46%),放射治疗次之(1年生存率为45.3%,2年生存率为10%,3年生存率为6.9%),单纯药物治疗为最差(1年生存率为10%,2年生存率为1%)。肺癌死亡平均年龄为59.6岁,男性59.5岁,女性59.7岁。肺癌病死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城市越大病死率越高。大城市(人口>75万)的肺癌病死率为12.92/10万,中等城市(人口25~75万)为9.25/10万,小城市(人口<25万)为7.34/10万,农村为4.39/10万。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多数沿海省市男性中肺癌占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在边远省份中上升到前3位,愈来愈成为一个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的疾病。20 老年人肺癌的预防20.1 三级预防20.1.1 (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针对病因及危险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肺癌防治研究在流行病学、以及早诊早治中均有极其重要地位。建立肺癌防治研究机构,大力开展防治肺癌的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各种宣传方式,普及防治肺癌知识。加强对已知的致癌因素的控制:制定环境保护法规,设立的监测机构,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污染,以求达到减轻大气污染的目的。对辐射污染问题也应严格控制。控制吸烟,大力宣传吸烟有引起肺癌的危险。禁止未成年者吸烟,禁止在公共场所或不良的密闭房间里吸烟,对吸烟指数(每天吸烟的支数和吸烟年数的乘积)达400以上的重吸烟者进行定期检查,建立三防(防癌、防痨、防)随访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阐述戒烟后可降低肺癌的发病率,鼓励戒烟,特别是对接触职业性致肺癌因子的职工的宣传,使之认识到吸烟和职业性致癌因素有相加甚至作用。开展职业性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改革工艺过程,做好防烟、防尘、防污工作,最大限度地限制和避免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接触已知的质。在食物方面应经常摄取、等富于、的蔬菜及、鲜等,对预防肺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20.1.2 (2)二级预防由于肺癌临床时间较长,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因此对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致癌物质等开展肺癌的普查是很必要的。普查方法可分为3种:影像学检查,即胸透或胸部X线摄片检查,争取每年检查1次;细胞学检查,即痰脱落细胞学检查,3次以上的系列痰标本可使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提高至80%;血清学检查,如激素、酶、抗原和癌胚抗原(CEA)等的水平。CEA在肺腺癌中阳性率达60%~80%,可考虑作为小细胞癌的血清标志物。20.1.3 (3)三级预防呼吸道的慢性炎症以及其他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均可引起气管上皮鳞状化生,因而积极地防治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对预防肺癌是有一定意义的。20.2 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通过对肺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的大量研究工作,充分反映了肺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控制及消除人体内外环境中已知的各种致癌因素,即有可能降低肺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大力培养训练肺癌防治研究专业人员,建立肺癌防治网。对高发地区、高发人群中导致肺癌因素进行管理。对高发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加强,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对的工矿企业,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审查设计方案,必须要有完善的消除三废污染的措施,方能准许投建,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三废要进行综合治理,化害为利。制定标准,严格控制生产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鼓励戒烟,加强职业接触致癌物的劳动保护,减少肺癌的发病危险。20.3 社区干预采取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吸烟有引起肺癌的危险,促使公民禁烟或戒烟,宣传吸烟对胎儿的危害,极力提倡孕妇戒烟;饮食方面多摄入富于维生素A、C,β-胡萝卜素等新鲜水果蔬菜,对预防肺癌有一定作用。增强环保,种植花草树木,美化及改善环境。减轻大气污染,发展电动车辆,民用燃料电,发展,应用无害。21 相关药品木糖、葡萄糖、煤焦油、氧、β-胡萝卜素、降钙素、肾上腺素、博来霉素、血卟啉、、长春新碱、硫酸长春碱、长春地辛、依托泊苷、替尼泊苷、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伊立替康、拓扑替康、美司钠、甲氨蝶呤、氮芥、阿霉素、、塞替派、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冻干卡介苗、左旋咪唑、、多肽/糖肽、甘露聚糖肽、核糖核酸、羟喜树碱、维生素A、维生素C22 相关检查β-胡萝卜素、血清碱性磷酸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降钙素、胰岛素、5-羟色胺、卵泡刺激素、生长激素、干扰素、维生素A、维生素C老年人肺癌相关药物应立即停药。11.剂量超过100mg、60岁以上老人、肺癌患者或使用本品前接受过放化疗的患者容易引起...细胞毒性药物的患者给药时可能须减少剂量,儿童和老年人亦须减量。如肝肾功能受损,多柔比星的剂量应按下...相关文献浏览本页的人还关注了以下词条:
开放分类: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老年人肺癌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抱歉,功能升级中,暂停讨论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四 15:50:43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浸润肺腺癌活了20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