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沙市中学这几个学霸图书馆,捧回奥赛大奖

[报料热线]&
这个由学霸和乐痴组成的学生管乐团成立仅一年。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通讯员许伊婷 摄
小军鼓鼓手孙柏皓。
小号首席胡永乐。
长笛首席沈奎率。
黑管首席龙诗雨。
■《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通讯员许伊婷
这是一个由学霸和乐痴组成的学生管乐团,成立仅一年多,首次在全市平台上参加比赛就以管乐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乐团里有哪些好玩的故事?日前东时记者走近惠州一中实验学校管乐团,和个性鲜明的老师、团员们进行了“亲密接触”。
老师怀孕带队 学生拼劲十足
近日,2016年中小学生器乐展演比赛落幕,惠州一中实验学校学生管乐团代表学校首次出战,以管乐作品《火之舞》拿下一等奖。
乐团指挥、指导老师王恩捷告诉东时记者,管乐团自2015年10月正式组成,这是第一次参加全市比赛,此前只在学校有过两次登台表演经验。为了这次比赛,学校给乐团添置了不少大型乐器,比如交响大鼓、木琴等。“参加比赛的43名团员里,年龄跨度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三。在半年的备战时间里,团员们非常拼,有的生病了也不肯请假,有的放弃了午睡习惯,有的团员两个月就学了别人一年多的内容……”
事实上,最拼的是王老师。半年前乐团报名参赛时,王老师刚好怀孕,但她坚持和学生一起备战。“我妈妈是音乐老师,当年她怀着我仍登台演出,现在我也想给肚子里的宝宝做个表率,以后给宝宝看我登台的照片。”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最难受的是持续了4个月的孕吐,王老师开玩笑说 “吐啊吐啊就习惯了”,忙起来也顾不上这些,每天回到家都疲惫得倒头就睡。由于每天早出晚归,一起住的家婆有两个月没有见到她,十分担心。
零基础入团 一年后能演出
这是一个年轻乐团,2015年10月组成,一开始团员只有8人,现在发展到50多人。“大家都说高雅音乐好,可事实上越是高雅的音乐会欣赏的人越少。”王恩捷说,组建管乐团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欣赏高雅音乐之美,提高综合素养。
东时记者了解到,新人入团时的考核很特别,如要看嘴唇厚薄、手指长短等,这些都会影响特定乐器的演奏。绝大多数成员都是零基础,在训练中发掘适合自己的乐器。“我们乐器分为铜管、木管、打击乐三大类。小件乐器学生自带,大件乐器学校提供。新人入团不久后,老师就会根据他的特点为他选择一种乐器。”
乐团平时每周有一节专业课、两节兴趣课,通常在经过一个学期打基础、一个学期巩固提高后,就可以参加简单演出了。乐团此次能在新人参与、备战时间短的情况下斩获第一名,给了师生一个很大的惊喜。
乐痴“着魔”天天琢磨打鼓
忘情敲桌子常被老师误会
“谢谢王老师把我从办公室‘救’出来。”采访时,负责小军鼓的孙柏皓正在办公室挨训,咋回事?
孙柏皓看起来是个乖乖仔,然而近段时间,他经常被各科老师“拎”到办公室训话。对此孙柏皓好委屈,原来,爱音乐成痴的他在备赛过程中越发“着魔”,每次下课都会拿桌子当鼓,有时候上课都会情不自禁敲起来,“如一个智障”(孙柏皓语)。各科老师以为他调皮捣蛋,于是他成了办公室的常客。
“每次解释后,老师都会说‘下次别这样啊’,但我忍不住。”孙柏皓很无奈,旋律时刻在脑海中响起,“控制不住”。别小看这个不起眼的小军鼓,它是整个乐团的节奏担当,孙柏皓就是乐团的“听觉指挥”,掌握乐团的节奏。孙柏皓小学时曾和同学组了个乐团,他负责架子鼓。“比起架子鼓,小军鼓对速度、节奏的要求更高,不好练。”他天天琢磨着怎么打鼓,越来越入迷。
对于这名爱将,王恩捷既喜欢又头疼,“现在比赛结束了,你可要把精力重新放到学习上啊!”她不停叮嘱孙柏皓别把成绩落下。
专注攻克一个个技术难点
并不是每个乐痴都像孙柏皓这么澹劝衾值男『攀紫览郑腿美鲜κ⌒亩嗔恕T凇痘鹬琛分校『殴岽┤乔凶詈锰男桑嗟庇凇爸鞒保舛孕⊙迥昙兜乃此担遣恍〉奶粽健
“刚进团接触到小号时,我就被小号吸引了,这声音太好听了。”胡永乐认定了小号,而老师也在观察他。“小号手必须牙齿整齐,以防漏气”,王恩捷说,胡永乐通过了考核,顺利成为小号手,之后以出色表现成为乐团小号首席。
在胡永乐看来,吹小号需要很大的肺活量,还要攻克一个技术难点:吐音,平时他一有空就鼓起嘴巴练“唇震”,这有点像顽童恶作剧的动作,让他一开始很难为情,怕被人笑话。厚着脸皮练习了两个月后,终于过了这一关。
然后他又迎来管乐最大的难点:改嘴形,也是不断练习,克服这个难关后他的水平突飞猛进,“以前吹1个八拍需要吸两三口气,现在一口气就可以吹3个八拍。”
学霸学习体育音乐都不落下
音乐学习追星“一把抓”
1.7米的身高,让初二女生沈奎率十分抢眼,来自韩国的她是乐团中的长笛首席,此外还是一个学霸。“她学习、体育、音乐都超好!”王恩捷说。
音乐方面,琵琶十级、中阮八级、钢琴、长笛、大阮,沈奎率熟练掌握五门乐器,还是市民族乐团成员。体育方面,在刚结束的校体育节上,她参加100米跑、实心球、4×100米接力赛都是第一名。学习方面,每次考试都在全年级前20名……很多人都问她一个问题:“沈奎率,你到底是怎么分配时间的?”
沈奎率的秘诀就在于“快”,她的学习效率很高,“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回家练习乐器,平时还上跆拳道兴趣班。”令人羡慕嫉妒恨的是,她居然还有时间看韩剧、追星。
此外还要归功于家庭氛围,沈奎率的家教很好,父母很尊重她的兴趣。
可以靠脸却偏要靠才华
黑管首席龙诗雨和沈奎率并称乐团的两大学霸,唱歌、跳舞、管乐、主持样样强,学校各类大型活动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明明可以靠脸,她还要靠才华,曾考过全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
作为黑管首席,龙诗雨承担着给整个乐团对音的重任,每次开演之前,她先吹一个音,让大家对一下自己是否在调上,演出才能开始。“黑管有很多个键,指法很重要也很复杂,一个音就可能有两三个指法。”接触黑管以来,龙诗雨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指法上,她还特地报了一个黑管补习班。
作为乐团最早的成员之一,龙诗雨还记得第一次登台时,由于太紧张,自己吹黑管时爆音了,吓得她浑身冷汗。“后来慢慢领会到适度紧张是最好的状态,可以让我充分发挥。”这大概是她个人的秘诀吧。
编辑:彭红霞
今日惠州网微信
惠州发布微信
惠州文明网微信客户端下载
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举报举报原因:广告营销地域攻击色情低俗人身攻击诈骗骚扰谣言反动其他取消 提交
大写的赞送给自家孩子!桐庐中学学霸们捧回147个奖! 18:33
上学的时候,家长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么,到底怕不怕?别的不敢说,考试、竞赛肯定不在话下!这不,桐庐中学的学霸们,一口气拿下了2018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浙江省预赛、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第一届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等赛事的147个奖项。这是相当厉害呀!2018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浙江省预赛刚刚结束,桐庐中学学子创下了五大学科竞赛获奖的最佳成绩:12位同学获省一等奖、7位同学获省二等奖、12位同学获省三等奖、学校获团体优胜奖。其中获一等奖人数在杭州地区仅次于杭二中和学军中学。获奖的背后是师生们辛勤的付出。在杭二中张永久老师为主教练的带领下,桐庐中学的于江、陈杰、姜永良老师组成了桐庐中学化学竞赛团队。竞赛的题目难度大,每周需要完成大量高难度的竞赛试题。学生们也很辛苦,除了日常学习,还要投入大量精力完成试卷。“好在师生齐努力,共斩难关,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于江老师说,这次竞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对师生们一次团队精神的考验,同时也为今后师生们攀登更高的山峰奠定了基础。△化学竞赛获奖团队△化学竞赛团队师生讨论问题
来源:春风下的杨柳
来源:遵义禁毒宣传
来源:宁波牛娃
来源:凤凰网
来源:凤凰网
来源:凤凰网
来源:柯桥教体
来源:郑报融媒
来源:凤凰网
来源:安徽学大教育
来源:凤凰网
来源:荆州新闻网
来源:学霸谈教育
来源:凤凰网
来源:环球网
来源:中国日报本地站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来源:东北新闻网
来源:凤凰网
来源:江南都市报·ZAKER南昌
来源:考试手册
来源:莫主编
来源:怀化新闻网
来源:海峡聚焦
来源:广东中公考研厉害了!天津学霸宿舍捧回国际3D打印大赛最高奖
近日,从新加坡2017第5届国际3D打印大赛颁奖典礼传来喜讯,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3D打印团队从来自世界各国的60多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凭借中国风的作品“祥云钟”捧回了大赛最高奖。
据悉,新加坡国际3D打印大赛由位于南洋理工大学的新加坡3D打印中心主办。一年一度的大赛是国际3D打印领域颇有影响的赛事,四年来共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的近300多支代表队参赛。今年主办方首次引入第三方机构评判,由来自泰国、新加坡、比利时等国家的专家进行评判,确保公平、公正以及高水平、高规格。
大赛分为两个主题,每年主题不同,包括时尚、珠宝、建筑等,今年的主题为帽子和时钟。大赛分为公开组和学生组,公开组面向社会大众,学生组面向中小学生,各产生获胜者一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师生是今年时钟主题公开组中的最高奖,获得1万新元(约合7100美元)的奖励。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长雅国出席颁奖典礼并为中德师生颁奖。
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参赛团队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一学生庞典、卢晓宇、李鹏辉、钱鹏运、汪伟和杨博伦。“大赛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全过程3D打印成型,不得进行其他形式的再加工,重点考量作品的创意性、实用性和工艺性。”指导教师石路晶介绍了设计这款参赛作品的初衷,“我们设计的这款表名叫祥云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祥云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传达热情喜庆、祥和内在的文化内涵,表盘打破了常规的数字计时,用中国古代代表时间的地支表示,分别对应着十二个生肖;时针变形为盘状,通过镂空的设计可以清楚的看到后面的时间,体现了中国古代计时方式和现代技术的融合,“这个作品是同学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反复论证修改,努力做到最好。”
据了解,此次参赛的六名同学均来自中德的科技社团“3D打印社团”,是同班同宿舍的好友,共同的3D打印兴趣爱好,让他们聚在了一起。他们从入学初便加入了“3D打印社团”,从开始接触3D打印技术到获奖只有短短半年的时间,而这个作品从设计到制作成型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真的没有料到会获奖,我们才大一,参加比赛的初衷只是为了学习和锻炼,”负责图纸设计的庞典说,“这次只是个起点,我们一定还会有更大进步。”
卢晓宇则更多地从比赛感受到团队协作的意义,“晚上我们在宿舍里不断对修改的细节进行讨论,比赛让我们真正在学到了团队如何互相协作。”
“像庞典、卢晓宇这样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不在少数,”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坚持“重实践、强基础、校企化、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原则,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学校秉承“崇实 求精 致良知”校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以培养高级技师、一线工程师、大国工匠为目标,以专业科技社团做平台,老师指导做后盾,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利用国内外各类技能大赛的平台,来检验自身的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3D打印世界》——中国3D打印行业第一本专业读物(点击可在线阅读)
搜索官方微信账号:“3D打印世界”,新鲜、有料、深度3D打印资讯,尽在3D打印世界!
来源:网易新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国内第一本3D打印行业月刊——《3D打印世界》
清新风格,海量资讯,热门动态,一手掌握。深挖行业应用的全媒体平台。
今日搜狐热点叫出50多颗星星名字 “天文小白”捧回大奖_网易新闻
叫出50多颗星星名字 “天文小白”捧回大奖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叫出50多颗星星名字 “天文小白”捧回大奖)
观星达人、高三学生黄盛骞。
新快报记者
广东实验中学天文社外出观星。(受访者提供)
广东实验中学有个“观星达人”,从“门外汉”到捧回亚太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银奖看星星也能获大奖?你没有看错,在广东实验中学就有这样一名学生,他用两年多时间,让自己从一名天文“门外汉”变身成为“观星达人”:不仅能肉眼分辨天上50多颗星星,还捧回了亚太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银奖。这位观星达人是省实天文社前任执行社长、高三学生黄盛骞,他的观星故事是从“觉得星星很美”而加入学校天文社团开始。新快报记者 黄婷 通讯员 朱伯东88.4分制的天文竞赛 选手要经过理论、观测、实测“三大考”瘦高、脸上挂着微笑……日前在省实验高中部,新快报记者见到了观星达人黄盛骞,他从观星比赛开始,向记者讲述自己的观星故事。黄盛骞捧回的奖杯是第十三届亚太天文奥林匹克竞赛(13th Asian-Pacific Astronomy Olympiad,简称“APAO”),今年在俄罗斯第三大城市新西伯利亚举行,其与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IAO)、国际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IOAA)并称为三大国际天文赛事。今年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越南四国的七支队伍参赛,共40名选手参加。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由4小时的理论考试、观测考试和4小时的实测考试组成,不同于普通考试的100分制,比赛总分88.4分。比赛怎么考?黄盛骞回忆,在理论考部分,有一个行星系统,给出一些观测数据,计算行星的轨道半径、温度等,最后问选手行星的温度跟地球上哪个大陆比较像。观测考试的考场则搬去了天文馆,主要考察选手对星座、星空的熟悉程度,“题目主要是在星空中指出一颗星星,让你说出名字;或者给出星团、星云等照片,让你说出名字,或者估计星空在哪个纬度。”黄盛骞透露,最难的部分是实测考试,要求考生模仿科研人员的工作,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黄盛骞获得了61.3分,摘得这项比赛的银牌。天文“小白”入社团 从记住星星的名字开始说起星空,头头是道,但令人意外的是,黄盛骞从小并不是天文迷,甚至从未有意识地观望星空,直到高一进入省实,得知学校有天文社团。面对报名表上入社理由一栏,天文“小白”黄盛骞端正地写下“因为星星很美”几个字。自从加入天文社团,凭着兴趣,黄盛骞的小宇宙被打开,看书、看电影,他都会情不自禁与星空联系起来。采访中,黄盛骞透露,第一次在老师带领下和同学一起去从化看双子座流星雨,让他意识到观星星是一件奇妙而有趣的事情,“当时天气不是很好,大家看着全部是云的天空,聊天,虽然没有看到星星,但这样的感觉非常棒。”当然,要沉下心来和星星打交道,并不总是看流星雨的浪漫,甚至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据黄盛骞介绍,学校天文社每年招新都会吸引约200名新生报名,除了校本课程,社团每周也会由高二的骨干同学从零基础开始给新加入的同学上课,上课可能是从记住星星的名字、望远镜的使用开始。“但经过最初几个月的学习,许多同学发现天文没那么浪漫,到最后坚持下来的骨干成员可能只有20多人。”黄盛骞告诉记者,自己一开始也听不懂,“感觉很艰难,但过了几个月后,慢慢地就理解了学长们讲的东西”。事实上,这位观星达人非常谦虚,在他的朋友圈里,记录了自己观星两年的成长足迹,在加入天文社团半年后,他参加了当年举行的全国天文奥赛。对星星怀有敬畏 组织团队外出观星第一次看到流星雨日,人生第一次看到土星环;日,第一次组织外出观星、第一次看到流星……在黄盛骞的朋友圈,他将观星路上的收获一一记录,郑重而有仪式感。“第一次组织外出观星,上天就给了我精致的晴天,惊讶地发现一年前还在篮球场认猎户的我,居然可以从容地认星座、讲星星了……”在去年12月的这条记录里,黄盛骞写下第一次带团队、第一次看到流星的感触与惊喜,“一点半睡觉,四点钟被房间外的欢呼声惊醒,月亮落下而北斗闪烁,一群人躺在空旷地上望着夜空,一小时终于看到了10+颗流星,一遍遍念叨着自己的心愿,被一颗颗流星感动了,更感动的是朋友圈里来自许多同学的满满的惊叹满足。”黄盛骞告诉记者,事实上影视剧中“流星雨划过天际”的画面并不真实,一个小时之内能看到十多颗流星都很不错了,也正如他的记录,在一次次实践观星中,他越来越能自如辨别天空中一闪一闪的小星星。采访中,黄盛骞透露自己可以叫出50多颗星的名字,对于这一数据,省实天文社团指导老师曹隆坤笑称“太保守”,“他说的应该是肉眼能看到的,如果借助望远镜,他应该能看出一两百颗星。”明年黄盛骞将迎来高考,对于获得奖牌后是否会报考天文系,他直摇头,在他心里“星星很漂亮,星星背后的故事更令人敬畏”。他说,现在接触的天文竞赛主要是激发兴趣,搞天文科研则不同,需要积累更多的天文知识。老师说没有耐心和兴趣, 观星之路很难走下去观星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有耐心和兴趣,指导老师曹隆坤在采访中特别说到一个细节:有一次他带团队去山西大同参加比赛,在晚上观测时天气不太好,但比赛之后天气转好,黄盛骞在比赛后带着望远镜出去观星了,凌晨两点多才回来,“我以为他和同学一起去玩了,后来才得知他去外面看星星。”曹隆坤说,这个细节让他很意外也很感动,自己的学生是用心专注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他看来,沉不下心、没有对星空的热爱,单纯的观星之路很难走下去。据悉,在省实有一群“观星星的孩子”,学校天文社团从2007年成立,到今年已经10年,到目前学校不仅编写了两本公开发行的观星教材,由社团成员参与编制的校本已经更新到了“第七代”。 观星分享北半球每年有三大流星雨
如何与奇妙的流星雨来一次相遇?采访中,黄盛骞向新快报记者分享他与团队的观星“秘密”。首先,看流星雨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北半球每年有三大流星雨,只要天气好,基本上都能肉眼看到。它们包括:1月份的象限仪流星雨、8月份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份的双子座流星雨,而具体哪一天观测,则可以关注每一年的预报。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地方,尽量避开光污染大的城区,选在郊外光污染较小的开阔地。比如,省实天文社一般都会去从化、南沙、清远、肇庆、惠州等地。
(原标题:叫出50多颗星星名字 “天文小白”捧回大奖)
本文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霸女神超给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