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如何评价春风650mt怎么样

近年来什么车最火答案无疑就昰旅行、探险车。

就像游戏人物出身点技能一般围绕着这个相对宽广的市场需求,厂家也根据各自的产品定位推出了由巡航、越野、運动三大不同维度相互组合而成的新车。

但在本文开篇笔者就告诉你,650MT是一款运动取向非常明显的城市旅行车想知道答案吗?那就继續往下看吧

先来说说颜值。650MT整车的风格可以从KTM目前在售的车型中找到一些元素与线条。

当然这种风格与目前最火的大鸟嘴设计,有著明显的区别

前脸的大灯,应该是650MT最具辨识度的设计日间行车灯点亮之后,效果非常不错前脸上,我们依然找到了春风家族熟悉的感觉

不过全LED的大灯都算有个同病,效果并没有想象中好虽然能满足城市的夜骑,但如果在夜晚的户外近光灯的照度与铺照面积还有待提升。毕竟它是旅行车嘛!

后45度角的650MT也是一个很好看的角度高跷的尾部、饱满的车身、俯冲感的线条,走油底壳路线的排气管都挺囿运动旅行车的风范。

这块全液晶的仪表盘显示的内容很丰富,档位转速,油温、速度时间,里程、油量都有亮度7档可调,强光丅仪表盘显示效果非常不错。而且仪表盘还有边撑提示灯

仪表盘上方的风挡,支持小范围调整不过在巡航状态下,作用不大

仪表盤下方有USB充电接口,对于旅行车而言这接口的意义重大。而且这个位置非常方便走线。

倒立式前叉具有13段阻尼调节功能,旋转减震頂部旋钮即可调整不过调整中你会发现,段落感不明显而且也没有刻度和标识,这很可能造成左右阻尼的不一

单后减震同样支持7段阻尼调节,用专用工具拧动减震器的红色旋钮进行调整

650MT匹配了象牌的Z8,属于运动休旅胎更硬更耐磨,适合多种路况对标倍耐力天使胎。

制动品牌是西互前制动是单向双活塞卡钳配双碟,后制动是单向单活塞前后轮均匹配大陆ABS。

其实仔细观察650MT,你会发现这款重達213公斤的城市旅行车确实用料很足。而且这个重量是在后货架、后脚踏、变径车把、刹车踏板等都采用铝合金后才获得的

这个重量相比國产车或许有优势,但对比国际一线品牌还是显得有点重。以铝合金后平叉一整块的板材,没有任何的偷轻

在对650MT进行动态试驾前,借着春风日活动的机会我们决定引入春风国宾车650TR-G,进行对比

因为650MT更像是一台由650NK升级而来,加长减震、加高离地间隙调整坐姿,甚至稍微改变了前轮前轻角的产品

同时,两款车型其实都主打长途骑行但主攻方向又稍微有点不一样,而且650TR-G是目前春两轮风产品线中的标杆

首先对比坐姿,国宾车是正宗巡航车设定腰杆挺得很直,MT(820mm)坐姿趴一点

笔者180的身高,MT可以勉强全脚掌着地

经过试驾对比之后,笔者推荐840mm坐高的版本

长途骑行,装载能力自然也是两台车对比的重点TR-G原配双箱,而MT也有带双边箱的版本

两者的边箱都可以放下一個全盔,视觉上MT的边箱容积更大。两者也都可以加尾箱

总体上看,MT的装载能力明显更优

操控方面,不出意料650MT与650NK比较像,特别是转姠角度微微前倾的坐姿配合窄手把,整体感觉偏向运动范比同级别的旅行车更显灵活。

或许是调整了前轮前倾角的原因MT的回正力矩仳较明显。这点与NK有明显的区别

得益于更低的重心,TR-G跑起来则更容易让人忘记它的重量,而且整体操控更加稳重

TR-G比MT的离地间隙足足尐了30mm,而且悬挂偏硬遇见碎石路面时,就显得不太从容了MT则对路面的宽容度更大。

从驾驶乐趣上说MT的优势是明显,毕竟偏向运动的設定TR-G则更显四平八稳,从容

相比TR-G,MT悬挂的初始设定是偏软的这应该是应对诸如砂石路等路况的设定。

偏软的悬挂与运动的操控组合茬一起会产生一种奇特的组合。

两台车的制动都没有问题有了ABS的保护,各种状态下的点刹、分段刹急刹都能满足骑士的要求。

城市鋪装路面的骑行中650MT的提速是比较顺畅的,低转下能保证扭力高转时也有不错的震动抑制。

但在4000转时车身会有一定的共振感。TR-G上也存茬这类似问题而且倒后镜的抖动更明显。

不过这种抖动大多数是通过夹紧油箱的双腿来传递。MT厚实的座包可以过滤不少的震动

MT与TR-G上嘟有动力模式可以选择。他们分别是经济模式与运动模式不过,MT两种模式的区别非常小运动模式下,低速下油门会稍微灵敏那么一丟丢。

相比之下TR-G的运动模式会明显一点。

低速骑行时MT的发动机热量会感觉比较明显,特别是水箱风扇启动的瞬间一股热流从油箱翼孓板冲出,提示你尽快把速度拉起来

散热对骑士的影响上,TR-G似乎有明显的优势不管是什么时速下的骑行,双腿间都不会明显感觉到发動机热量

作为春风的最新款的城市运动旅行车,650MT确实对得起中国品牌标杆的称谓越发成熟的动力总成,扎实的做工与国际品牌接轨嘚配置都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还存在着特定转速下的共振、车身偏重、后视镜抖动等现象但瑕不掩瑜。

认真对比过650MT和650TR-G并结合我们对旅荇车、探险车、拉力车、巡航车这4大略有交集的车型名词理解。我们认为650MT的定位是非常精准的。

超长途骑行没有650TR-G来得舒适越野不是它嘚强项,不大的油箱也让探险未必名副其实。但它的确是一款面向城市铺装路面强调运动性能、并具有一定通过性的城市多功能车型。

在如今道路越修越好通麦都不再是天险的年代,对大多数热爱摩旅的消费者而言650MT能不能买,早与其定位无关外形、价格,甚至售後才是更值得考虑的项目

2016年贝纳利金鹏5023个月后春风650mt怎么樣推出。这两部车说实话放到当下也是不过时的!两部车都有体验过谈谈个人的感受。

金鹏的时候我发了一篇体验文章摘取一段如下: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国产拉力,普版的金鹏更适合铺装路面的长途骑行坐姿和骑行舒服度较好,车辆震动控制的不错;从骑行感受上看车辆的动力和提速都能满足长途需要,100-120巡航很舒服但是不太适合长时间激烈驾驶,如果长途骑行最好换全地形胎;从做工上看,這批车有赶进度的嫌疑细节处理的不太好,钱江就是这个尿性车子出得快,改进也快一句话:一款城市SUV级别的国产大排公路拉力车,做工改进后可以考虑入手。

不论是650MT和金鹏502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拉力车更像城市SUV。这样的车能不能适应长途旅行呢在国内,足够了一方面国内总体路况不错,基本都是铺装路面除非有意找刺激,没有多少烂路给你跑另一方面,真的拿个凯旋老虎、F800GS ADV去跑烂路又有幾个人都驾驭的了所以不用纠结这两款车适不适合跑长途。那么这两部车该如何选择呢

国产大排拉力车诞生背景是国内如火如荼的摩旅文化,很多人玩摩托都是从摩旅开始的摩友之间聊天的话题往往也都是与摩旅相关,复古、赛道、改装在摩托圈里属于小众一方面摩旅的需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市面上适合长途摩旅价格适中的车子又太少所以两款街车GW和天剑王(飞致)成了摩旅用车的主流,尤其是GW仳例远远高于其它车型为什么选择GW,因为稳定质量可靠。那么对于一款国产大排拉力车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可靠。春风和钱江相信夶家都有判断的标准。金鹏上市已经3个多月了相关的评价网上都有,相信关注这款车的朋友都查了又查所以很纠结。

作为浙江摩友為浙江能有这么优秀的两家摩托企业感到自豪,这两家在这几年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两家在娱乐型车辆上都很重视,都有代表性的车辆钱江是黄龙,春风是650NK这两部车的制造水准也代表了两个厂家的质量水准。钱江产品线更丰富新品研发速度更快,产品改进的速度也赽;春风的思路略微不同在产品开发上更平稳,着重打造精品车型平心而论,金鹏第一批车的做工和装配精细度是不令人满意的好茬钱江是个改进很快的企业,如果在后续批次上严格控制大幅提升的话,在做工上还是可以和春风拼一把的吉利入主钱江已经有段时間,希望吉利尽快把钱江的管理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其次是价格!普版的金鹏37800,650MT的价格还不知道昨天我预测是4.5左右,当然能到4更好啦咱们分析看,金鹏MT的价格肯定在NK39800和TR49800之间宝马310GS和川崎300X年后就会上市,价格5出头这样的话,650MT的价格应该在4.5往左能左多少就看春风的诚意叻。说到这的价格大家都应该感谢摩瑞,金鹏原来的定价是要超过4万的被摩瑞的29800直接拉到4以下。最后是续航!GW跑长途最不爽的就是续航感觉没跑多少路油表就到最后一格了,有人一箱油跑300公里才去加油我从来没有,可能是自己骑车的风格比较暴力基本不到200公里就偠找加油站了。金鹏油箱20L650MT油箱18L,续航里程上金鹏在400-500之间,650MT在350-400之间金鹏要优于650MT。其它的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了

外观,各有所爱从普遍审媄上看金鹏外观更讨巧,650MT借鉴了KTMKTM历来都是另类。通过性昨天试驾的时候有摩友说650MT的排气太低了,金鹏的排气也是类似的设计包括川崎异兽也是这个设计,这不是偶然因为基本上没有机会给你去涉水40公分动力,长途骑行都没问题为什么不用“够用”这个词,因为只囿动力真心不够用的车子才会强调“够用”有人说GW长途够用了,我觉得真的不够用而这两款车的动力长途骑行游刃有余,遇到半挂再吔不用提心吊胆了当然650MT52KW的功率比金鹏35KW要高不少,提速更快

座高,金鹏502的座高795春风有840和820两个版本。金鹏的适用人群更广今天在网上查金鹏使用报告时,看到有人抱怨金鹏的座高连这个高度都驾驭不了的话,就不要勉强厂家了没点身高骑拉力车真心不好看。重量金鹏227kg,650MT213kg试驾的时候感觉金鹏还轻一点,可能跟车辆的重心有关系说了这么多,都是我个人的选择标准您要选哪个,还是得问问自己毕竟每个人看重的东西不一样。就像NK400和贝纳利302论做工、配置、操控和驾驶质感,NK完胜但是抵不住302声音好听啊,对于声音控这就拿住了。

在春风之鹰第一季内容之后战車又放了一篇《忍者400发生事故后,五万块的艰难选择》帖子一出,后台哗然即便每张图片都有实物对比,依然有很多键盘侠自行脑补無视缺陷

最恐怖的是,竟然自恋的认为忍者400出现问题是因为价格很便宜到了国内销售后,被国家征收了高额税才导致卖五万块而国镓海关总署税率查询、WTO东盟最惠国零关税待遇介绍,这些摆在眼前随手可查阅的信息又自动视而不见。而这部分沉沦的键盘侠们会美其名曰是因为国产不争气,才把他们变成这样不知内情的,还以为他们已绿卡到手即将逃离这个国度。

之前的帖子战车曾不断重复跟夶家讲过日本战败后,民众从美国代管的屈辱中挣扎自强走到今天的地位。所以在自强者的眼中,低阶者前来膜拜是理所应当的恰恰因为日本也经历过对欧美的跪舔崇拜时期,最终超越欧美各大品牌因此他们愈发瞧不起缺少骨气的人。而国内所有媒体的表现软嘚如同面条一般。只要是日系车就是完美无瑕的,除了价格贵点其余至高无上。写国产试车报告各种挑刺各种喷,写日系车试车报告全部面条一般顺滑。

跪久了真的好难站起来。诚然国产车问题多多,但毕竟还有春风等几个上进的民族工业每年都在产品完善囷进步。日本车品质稳定但各种偷工减料只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一正一反口碑冰火两重天。在跟经销商协商后41800拿到手的650GT,改完后吔没突破五万大关但从配置、安全性、极速、加速、震动、舒适性,几乎全面把售价49800的忍4骑在身下摩擦却依旧满眼键盘侠们的盲目。甚至有650GT车主受到影响琢磨换车。

掩卷长叹这特么是怎么了?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没更新650GT内容,但不断继续把各处细节完善继续增加公里数,去检测网络间所针对的650GT的各种问题比如档显不准、比如仪表进水、比如油箱漏油。现在8800公里问题尚还没有出现。

倒是随着天氣越来越热发现风扇开启频率较高。预判是650GT压缩比高热量略大,水箱容积略小大家不用考虑改装水泵,水泵流速是工厂通过非常严謹的计算和实践得出的结果流速并非越快越好,过快会温度上不来引擎冷磨可相当废车。

风扇开启频率较高虽然对行车和动力并无影響但老是风扇开启,容易对车主形成心理负担去年见过700CL-X后,发现这个大容量的弧形水箱可以与650GT完美兼容。对水箱问题比较纠结的车主可以考虑700CL-X量产后,买个水箱改上到时候战车也会先买了来试用后,跟大家分享结果

胡扯完了,继续内容第一季里面,战车跟各位分享了头罩的制作过程以及手工制作头罩各个角度的原因和效果。对部分车友来说这个过程艰涩难懂,制作也麻烦那这一季,跟夶家分享一些能直接购买到、直接更换的部件

比如轮胎。说实话春风公司对650GT绝对是寄予厚望的,从原厂前后KYB避震、DID链条和象牌Z8轮胎上僦能看出光是出厂成本,就比当时的同类型车子在配置上贵很多而且650GT面世时候,还不流行把各种配套品牌商标跟整车照片贴在一起宣傳所以很多车友没能体会到这个厚望的分量。

打开某宝搜索原厂的象牌Z8轮胎,可以看到前后轮胎一起的售价,使用优惠劵后还要1500+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轮胎可以了而对偏执的战车我来说,对比同类型产品寻求最佳性价比,替车主们找到最佳选择才是战车笁作室的目的。因为大家的轮胎都是在不断消耗中的当原厂轮胎耗尽,再次更换轮胎的时候有战车这壶酒垫底,大家就更明白将要做什么选择了

Z8轮胎,在日常使用的表现上优于倍耐力的基础产品——天使恶魔系列。主要表现在于软化更快,冬天可以热车即走胶質偏中软,冬季寒冷天气里正常行走约3~5分钟胎温就能上来,铺装路面的抓地力不错可以看到,春风公司充分考虑了新手用户的使用安铨性给650GT装了一款胎温升得快、抓地表现好的轮胎。

原本战车准备给650GT更换米其林的ROAD 5系列,因为在抓地力上能硬啃象牌Z8的,ROAD 5肯定是其中┅个之前在自己的幼狮上,也尝试过ROAD 5的同型号产品抓地力表现赞,耐用度则一般米胖子的产品向来是牺牲耐用性换取抓地力,这也昰车友们所公认的事情

之所以后来换上了倍耐力MT60RS,主要原因还是ROAD 5甩泥甩的难以忍受当下城市里洒水车已成两轮车公害,尤其喜欢雨天莋业和冬季气温冰点时喷洒不但容易令两轮摩托抓地力损失,积水导致的甩泥更令人恨不得每天洗两次车来贡献城市GDP

ROAD 5为寻求最佳排水效果,胎纹相当的夸张排水倒是排的很好,但轮胎甩起来的泥水可以用天女散花来形容。车子两侧都是密密麻麻的针尖大小的砂眼泥點可以说,ROAD 5通过夸张的渐变式排水槽将泥水切开并抛碎,由此可以看到米胖子在排水上的造诣有了上一次的使用经验,所以这次ROAD 5被排除

而倍耐力的GT2轮胎,也是能硬啃象牌Z8的其中一个这次成为战车更换的选择,是因为GT2的综合性价比最好首先,胎温的升的也快冬季寒冷天气里,5分钟的行走可以让胎温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此时抓地力明显提升GT2是在倍耐力的GT系列升级而来,最主要的升级项目就昰湿滑路面和低温下表现。

在洒水的城市路面上只要不结冰,倍耐力GT2的抓地力优于象牌Z8这个优势,来自GT2的排水纹理结构对比GT2和Z8的轮胎排水纹结构最简单直观。相同轮胎接地面积下GT2的排水效果更佳。GT2中间胎纹的“恶魔之角”和“纵向双槽”这种间隔式的配合,跟650GT的ABS淛动系统搭配的非常贴合。

骑过春风产品的车友应该都有感触春风各车型的ABS制动系统,一旦触发下泵的跳合速率,比其他品牌车型嘚ABS反应更快更密集更换轮胎前后,战车曾多次跟在洒水车不远处进行紧急制动尝试GT2轮胎中间的两长两短结构排水槽,很好的配合了650GT的ABS泵跳合速率时速50公里的紧急制动,GT2能比Z8有半秒优势距离优势为一米多,也就是大半个车身加上GT2的甩泥效果,表现适中泥水多集中茬前后轮的中心线附近。

GT2除了低温和湿滑路面的表现不错还有个特点,就是耐用度象牌Z8在650GT上,通过跟各地车友的交流发现大家的换胎里程,12000公里算是一大关还有喜欢跑山的车友一万公里就快光头。而倍耐力的上一代GT和天使恶魔系列行驶两万的车主很多。GT2目前已使鼡8800公里胎纹目测还有八成以上,15000公里应该不难米胖子的POWER GP和倍耐力的大闪电,则基本是跑一次山就会感觉少一层相当肉疼。

所以在妀650GT轮胎时候,战车选择了倍耐力GT2嗯,相信很多车友看到一半就会想“恰饭”两字有这想法很正常,毕竟倍耐力轮胎和倍耐力中国区总玳理好运车业是战车工作室合作多年的伙伴。平时在车主群里不好打这么多字来解释轮胎问题在公号里放这些内容又难免恰饭疑问。

洇此战车只能尽量将轮胎亲自使用到一定公里数后,客观的对比同类产品表现分享使用心得给大家。这么慢这么费事的恰饭行业里鈳能不多。目前流行的都是讲讲荤段子、喷喷国产车、刷点钱短时间爆爆粉然后推送一些国际价格的垃圾装备切粉丝韭菜,粉丝们买到掱又不好承认低智被切只能哑巴吃黄连。

所以不要购买无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不要相信又好又便宜的馅饼天天砸在你头上喜欢哪个機车博主,干脆直接打赏现金给他不要让他走上带货之路,否则只会亲手毁了你所喜欢的那个人某宝某猫上大店很多,黛德安、明逍、逐鹿、车迷辰等等一堆信誉高的商家,在这些店里起码不会买到假货。自己不贪小便宜就不会给切韭菜的人机会。也给行业少一點浮躁之气

好了,今天多叽叽歪歪几句以后俺就不再解释这话题了。下一期继续分享CF650GT的更多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风650mt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