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行动模式式怎么算赢了一局啊,出我们赢了算么

当前位置: >>
如何写作文
怎样把语言写简练、明了 简练,就是语言简洁精练,言简意赅,就是做到惜字如金,能够用三个字表达清楚的,决不 用四个字、五个字;明了,就是表达明白,让人一看就懂。语言简练、明了,这是作文最起码 的要求。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写出的文章才会很好地表情达意,别人才容易读懂,才爱读。 语言简练、明了,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美国第 28 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是著名的演说 家。有人问他:“您准备一份十分钟的讲稿,得花多长时间?”威尔逊答:“两个星期。”人又问: “准备一份一个小时的讲稿呢?”他答:“一个星期。”人又问:“准备两个小时的讲稿呢?”他答: “不用准备,马上就讲。”威尔逊的话表明:语言精练、明了的程度越高,花费的思考时间就越 长。从这个角度讲,语言简练、明了,又是我们锤炼语言的最高追求目标。怎样才能做到把语 言写简练、明了呢? 首先,就是作文时不说废话,即不说与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无关的话。这一点,前面在讲“依 据中心裁剪材料”时已提到。 第二,就是作文时不说禄埃床凰得挥斜匾馗吹幕啊S镅拢坏帷把兔弧敝行乃 想,而且会引起读者厌烦。怎样才能做到语言不履兀烤咛褰玻⒁庖韵铝降悖 (1)防止语言重复。即能用一句话说明白的,就决不用两句、三句。例如: ①这次跳绳比赛真令人失望,令人遗憾,令人难忘。 ②我坐在鱼缸旁。我睁大眼睛。我聚精会神地看金鱼怎样吃食。 ③大扫除开始了。我和李华负责拔教室墙根的杂草。我和李华劲头十足地干了起来。李华在 拔一棵根扎得很深的野草时,因为李华用力太猛,仰面朝天摔在泥地上。李华从地上爬起来。 李华浑身是泥,好像一只泥猴。我和李华同时大笑起来。 ④妈妈见我回来,不放心地问:“你把车票退掉了吗?”我说:“我把车票已经退了。”我拍拍 胸脯,自豪地说:“您看,这是退车票的钱。”妈妈说:“把退车票的钱给我吧!”我说:“给您。” 妈妈接过了钱。 例 1,粗略一看,似乎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令人”一词间隔出现了三次。但细一推敲,“失 望”、“遗憾”、“难忘”三个词罗列了对这次跳绳比赛的三种大同小异的心理,犯了语意重复的毛 病,应删去两个。 例 2 的毛病是句子中做动作的人重复。 同一个人或物连续做几个动作, 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 做动作的人或物(主语)只需要在句首出现一次,后面的可以省略。因此,这三句话可以改为: 我坐在鱼缸旁,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金鱼怎样吃食。 例 3 的毛病是没有恰当使用人称代词。文中只有“我”和“李华”两个人,用“他”代表“李华”, 用“我们”代表“我和李华”,有的地方还可以省略做动作的人物,这样就简明了。这段话可以改 为: 大扫除开始了。我和李华负责拔教室墙根的杂草。我们劲头十足地干了起来。李华在拔一棵 根扎得很深的野草时,因为用力太猛,仰面朝天摔在泥地上。他从地上爬起来,浑身是泥,好 像一只泥猴。我俩同时大笑起来。 例 4 的毛病是对话隆T诿栊慈宋锒曰笆保梢允褂檬÷跃洹R蛭谡庵智榭鱿拢巡谎 而喻的部分省略,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这段话可以改为: 妈妈见我回来,不放心地问:“退票啦?”“退了!”我拍拍胸脯,自豪地说,“您看,这是退的 钱!”“把钱给我吧!”“给您。”妈妈接过了钱。 (2)防止词语堆砌。要敢于用词,追求语言生动形象,这是没错的;但是不能一味地去堆积华 丽的词藻。能用一个词表达明白的,就决不能用两个词,三个词。词藻堆叠,反而会弄巧成拙, 让人莫名其妙。例如: ①他兴高采烈地跑来,高高兴兴地说:“今晚的电影票买到了!” ②你看,柜台里那一块块璀璨夺目、银光四射、晶莹耀眼的国产手表,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 图画。 例 1 中,“兴高采烈地”与“高高兴兴地”意思重复,应删去一个。例 2 堆砌了不少漂亮的词语, 它们都是表示光亮耀眼的意思,因此选中一个“璀璨夺目”也就可以了。 重视运用引用手法 作文时,借用名言、诗词、谚语、俗语、术语、成语、典故、他人的话等,来描写事物,表达 观点或抒发感情,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引用。引用分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就是在引用部分 的前面或后面,写清“××说”等字样,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引用内容的出处、来源。暗引,不 单独引出,也不说明出处、来源,直接把引用的话组织到文章里,使它和作者自己的话浑然一 体。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边读边画出当中引用的内容,想一想是明引还是暗引,并体会一 下引用内容所起的作用: 游黄鹤楼 常听妈妈说,故乡武汉的黄鹤楼是那么雄伟壮观。寒假里的一天,我终于登上了巍峨的黄鹤 楼。 那天,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江边,去游览江对岸的黄鹤楼。船开了,我透过玻璃窗,望着 烟雨渺茫,一望无际的江面,不禁想起诗仙李白的千古绝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 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船到码头,我迫不及待地跑出船舱,直奔蛇山的黄鹤楼。远远望去,一对金灿灿的铜鹤,一 只抬头远望,一只低头沉思,体态轻盈,让人浮想联翩,谁说“黄鹤一去不复返”呢? 绕过铜鹤,我们来到了黄鹤楼前。啊!几十米高的阁楼式建筑金碧辉煌。黄鹤楼共有 5 层, 每层楼周围都是用汉白玉栏围成的,上面刻着花虫鸟兽,栩栩如生。楼内大厅的墙壁上,画着 许多巨幅壁画。有象征着炎黄子孙的龙,和展翅飞翔的凤,真是“龙凤呈祥”。 沿着迂回的楼梯,我来到了黄鹤楼的顶层。瞩目远望,武汉三镇尽收眼底。那屹立在蛇山上 的电视塔直插云霄;秀美的东湖宛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镶嵌在广阔的江汉平原上。灿烂的阳光 照耀在奔流的长江上,波光粼粼,好似一匹银色的锦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真是一幅难用笔墨描绘的画。 黄鹤楼,你真美啊!古今中外,多少诗人在这里吟诗作画,多少游人在这里流连忘返。我爱 你,故乡的黄鹤楼! 这是一篇十分精彩、优美而流畅的短文。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文章根据表达的需要,多处运 用了引用手法,明引唐代诗仙李白的千古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 暗引唐朝著名诗人崔颢“千古擅名”的览胜之作《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 波江上使人愁。 )中的名句,暗引典故(龙凤呈祥) ,而且引用得自然、贴切,与正文血肉相合, 恰到好处。这样,就大大丰富了短文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提高了 作品的神韵和文采。 由此,我们不难悟出:作文时,要重视运用引用手法,要根据需要大胆引用,只要对表达自 己的真情实感有好处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 ①要全面、准确理解引文内容,不能牵强附会或断章取义。这是学习正确引用的前提。滥使 引用,引文与实际不符合,与正文内容不符合,就会出笑话。 ②无论是明引还是暗引,引文和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必须配合得当,水乳交融,自然和谐, 避免生搬硬套。 ③引文的用字、标点,都不容半点有错漏。 恰当地运用设问、反问 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某种看法或结论,于是先提出一个问题,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 考,然后紧跟着把自己的看法、见解或结论说出来,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设问。设问,最主要 的特点是自问自答。例如: ①春天在哪里?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 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青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②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 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 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 发出警报。《海底世界》 ( ) 例 1,先设问,问后立即写出自己的见解,意味无穷。例 2,先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然后 马上加以断定,并用一组排比句具体写出事物的结论;显然,这比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要醒目 得多。 设问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而又灵活的修辞方法。可以直接用设问作文章的标题,以起到吸引 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可以用在文章一段的开头或结尾,以 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可以在记叙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上设问,以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在 “问”与“答”的形式上,一般的设问都是问后立即回答个别的设问也可以在问后不立即回答,而 是在下文中逐步作答,或是用整篇的文章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叙。 需要注意的是:设问要用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针 对性和启发性。 反问,又叫做“反诘”或“激问”,是正话反说,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己确定的观点,即把要表 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问句的反面就是答案。因此,反问是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既 不需要别人回答,也不需要自己作答。例如: ①我看见了他(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吗?( 《一夜的工作) ) ②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林海》 ) ③朋友们,当你们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 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谁是最可爱的人》 ) 例 1,作者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并由此想到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最后以反问 句作结,表达了“我”对总理的无限热爱和为我们国家能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幸福、自豪的心情。 例 2 是一个比喻与反问交叉结合的句子,作者以反间的语气表达了肯定的内容,表达了对“兴安 岭”产生的亲切、舒服之感。例 3,作者将设问与反间连用――先提出问题(感受如何) ,接着 连用两个反问句做了确定、有力的回答(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我们应该为祖国有着这样的英 雄而自豪) ,感情强烈,耐人寻味。 反问句加强了语气,加重了语言的力量,可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提高文章的感染力。因 此,这也提醒我们:不要滥用反问,一定要在有必要时才用,用在感情激动、意气昂扬的情况 下。 正确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在文章中特意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这种修 辞方法就叫做反复。 反复的具体使用形式主要有三种: (1)连续反复,即反复的语句紧连在一起用。例如: ①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②灵车渐渐地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 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十里长街送总理》 ( ) 例 1 连用两个“望着”,写出了红领巾们耐心等待总理灵车的情景;例 2 连用两个“站着”,写 出了人们站的时间久,表现出了人们对总理的深切怀念。 (2)间隔反复,即相同的词句段间融开来反复运用。例如: ①我看见了他(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一夜的工作》 ( ②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 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 ( )例 1 间隔使用两个“多么”, 既写出“我”在回来路上的感受和激动的心情,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例 2 中的三个自然段, 间隔反复两次“再见了,亲人!”这一句,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们对朝鲜人民惜别的感情。为 了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突出,增强语言气势,间隔反复还可与排比句结合起来使用。如:池边还 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蹿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又中途歪下去, 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 动上来,碎了;看,又上来了一个!《趵突泉》 ( ) 这是一组间隔反复的排比句,通过“有的”反复运用,展示了泉水中水泡的多种姿态。 另外,在写某些文章时,根据需要,也可以将间隔反复贯通全篇。如《林海》一文,文首、 文中、文末三次出现兴安岭叫人感到“亲切、 舒服”,既反映了作者随着景色描写,越来越强烈 的思想感情,又分清了层次,逐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3)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结合起来使用。如: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 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趵突泉》 ( )这句话三次间隔反 复“永远那么”,两次间隔反复“永不”,三次连续反复“冒”,强调了趵突泉的美,展示了大泉喷 涌的旺盛气势,突出了泉水不畏难艰、蓬勃向上的品格,同时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力量的思想 感情。 作文中,正确运用反复手法,不但可以加强语言的节奏感,而且有助于分清层次,强调感情, 突出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运用反复手法需要强调的是:①运用反复,必须要适合表情达意的需要。反复不是“重复”, 不必要的反复,会使文章语言隆⒗圩福幻挥谐涫档哪谌荩苛业母星椋晃恫捎梅锤吹男 式,会让人厌烦。②必须要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进行反复,不是随便重复某些语句都可以的。 对偶、排比的合理运用 对偶,又叫“对仗”、就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 、字数相等(或相近)的两个语句,对称 地排列,来表达相对、相近或意义上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 ①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开国大典》 ( ) ②在住院的那些天里,总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高大的背影,站在我跟前;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 响亮的声音,响在我耳边。《高大的背影》 ( ) 例 1 从天上、地下两个角度,生动地描写出“天安门广场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 陆续射入天空”时的壮观景象。例 2 从形式上,间隔反复两次“总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高大的 背影,站在我跟前”又与“实实在在的响亮的声音,响在我耳边”对仗;从内容上,“高大的背影” 又一语双关,既写出那位三轮车工人背影高大,又含蓄写出他没有虚伪,没有浮夸,对人朴实, 品质高尚。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内容上语言练集中,概括性强。作文中, 自然、恰当地运用对偶句,可以使两个相对的意思对比更鲜明;可以使两个相近或相关的意思 互相映衬、补充,意思更完善。 运用对偶时, 需要注意的是: 表达形式要为思想内容服务, 不能单纯追求语言形式对仗工整。 一句话便可以说清楚的, 就不要硬对成两句; 几句话才能说清楚的, 又不能强缩成上、 下两联。 排比,就是把内容密切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字数大致相等的三个或三个以上 的语句连成一串说出来。例如: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 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 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 ) 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 30 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 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 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开国大典》 ( ) ③老师, 您像地下的一条树根, 把知识的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我们; 您像一支燃烧的蜡烛, 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您又像一名勤恳的清洁工,不让一颗纯真的心蒙上尘垢。 例 1,作者先以“我看见过,欣赏过,却从没看见过”的句式,把大海、西湖的水与漓江的水进行 比较,来突出漓江的水既不同于大海波澜壮阔,也不同于西湖水平如镜,而有它自己独特之外; 随后,作者便运用一组排比句,从自身感觉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这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漓 江水独具的静、清、绿三个特点,并自然地融情于景中。例 2,写毛主席庄严的宣告所产生的 巨大反响:先写听到宣告,全场 30 万人一齐欢呼起来;接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全中国人 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例 3,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既写出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又表达出了对 教师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很富于表现力,比对偶更自由灵活,更 丰富,更能增强语言气势,提高表达效果。用排比描写事物,可以把事物的特征更准确、更形 象地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用排比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 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更深,更加淋漓尽致。因此,作文时排比的运用是十分 普遍的。 运用排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必须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不能为了排比而排比,生硬地拼凑排比的语句,牵强附会。 ②要设计好排比中各项排列的顺序,注意各分句间的内在关系。如,或以时间的先后为序, 或以范围的大小为序,或以程度的轻重为序等。总之,要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把意思一层一 层地写下去。这样才能使读者得到的印象也跟着步步加深。 ③排比的方法不仅可以构成排比句,也可以构成排比段。 学习运用双关、反语 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巧妙地利用语音和语义的条件,有意地使某一个词句同时 表达双重的意思――表面上说一个意思,内里隐含着另一个意思。双关的形式可分为两种:一 种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句同时表达双关的意思;另一种是利用词句的多义现象,使 一个词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双关。如: ①这条路啊,下雨时是“水泥”路,天旱时是“扬灰”路。 ②“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例 1 中,“水泥”和“洋 灰”本是一种建筑材料,但它们与“水泥”(又是水又是泥) 、“扬灰”(灰尘飞扬四起)同音。例 2 中, “碰壁” 一词, 表面上是说走路不小心碰到了墙壁, 内里隐含着与敌人斗争中的挫折和打击; “黑洞洞”一词,明说天黑,四周光线暗,暗指当时的社 会黑暗。 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一点儿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以使语言明快幽默,饶有风趣;另一方面 能适应某种特殊的语言环境的需要,使表达更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运用双关时要注意的是:句中两重意思必须明显。就是句中含而不露的意思,也必须要让读 者能够根据生活经验或上下文的交代,自然地体会得到;否则,不仅起不到双关的作用,还会 出现句意混乱的现象。反语,就是说反话,即使用同本来意思恰好相反的词句来表达原本的意 思。例如: ①妹妹的胆子可真大,就是一只猫也会把她吓得赶快跑到妈妈的身后躲起来。 ②钓鱼虽然乐趣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欢声笑语,但却遭到大人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 为这样做会有危险。因此我们只得停止进行这类“犯罪活动”,关在小屋里,“努力”学习。 例 1 中的“大”字是反义词语, 说妹妹的胆子“真大”, 实际是说她的胆子小得可怜。 2 中的“犯 例 罪活动”是反语,实际是说在大人们的反对之下,我们只得被迫停止了钓鱼这项极其有意义、有 乐趣的活动。说反语,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往往能够增加语言的幽默感和讽刺性,起到特殊 的表达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反语,要力求鲜明,切忌含混。 正确运用夸张手法 运用丰富的想象,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现实中的人物、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 种修辞方法就叫做夸张。 夸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扩大夸张,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等处说。 如:“他的嗓子像铜钟一样,十里地都能听见。”“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 也送不到嘴边。”( 《金色的鱼钩》 嗓音再响,相隔十里地,也不可能会听到他的声音;搪瓷 ) 碗再重,也不可能会有千斤。显然,这两句话运用了扩大夸张的手法,极言声音传得远,人物 心情激动的程度深。 (2)缩小夸张,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等处说。 如:谁敢动刘代表一根毫毛,我们就把路矿两局打得片甲不留。”( 《工人代表》 )“一根毫毛” 并不会损伤人的身体。显然,这句话运用了缩小夸张的手法,既表现了工人们对刘代表(少奇) 的关心,又写出了大家对敌人的愤怒。又如;“五岭逶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诗 《长征》 )诗中说在红军眼里,连绵不断的五岭山脉就像可爱的“细浪”一样,磅礴的乌蒙山就像 大地上滚动的“泥丸”。显然,这两句诗也运用了缩小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岭矮小,以此反衬 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超前夸张,即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如:“看到这鲜绿的麦苗,我就闻到了白面馒头的香味。”看到鲜绿的麦苗,无论如何也不可 能会闻到馒头的香味。显然,这句话运用了超前夸张的手法,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获得了大丰 收,蒸出了香味四溢的馒头)说成先出现的事。 作文时,正确运用夸张手法,可以加强语言表达的力量,生动地表 现作者对人或事物鲜明 的感情态度,从而提高表达效果,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不似真实, 胜似真实,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事物。 运用夸张手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夸张允许言过其实,但必须要有依据。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人或事物的特征要进行合 情合理的渲染。否则,夸张就失去了真实感。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讲:说“燕山雪花大 如席”,夸张就真实,因为那里下雪;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因为广 州一年四季或温暖或炎热,根本不下雪。 ②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夸张”,说话不能又像夸张,又像真实。如: 说“白发三千丈”,这是明显的夸张;但如果说“白发三尺长”,这就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了。 ③运用夸张要力求新颖,不落俗套,不要抄袭前人的,或简单地摸仿、套用。 在作文中正确运用借代方法 “借代”,从字面儿上讲就是借来,代替。具体地讲,“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 物的名称,而是借用一个和他(它)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或名称)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我国陈毅元帅在少年时代就酷爱读书。一次,他看书入了迷,家里人把糖和蒸好的糍粑端来 放在他的书桌上。他头也没抬,伸手捏起糍粑放到砚台里蘸了一下,便送进了嘴里。家里人进 来,见他满嘴是墨水,大吃一惊。陈毅这才醒悟,诙谐地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党得肚子 里墨水太少哩!”墨水是书写用的,显然,在这句话中,陈毅是借“墨水”来代指文化知识,多么 生动啊! 可见,借代是人们交谈用语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当然,它更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去。 在作文中正确运用借代方法,可以使语句简洁含蓄、富于变化、丰富多彩,容易引起人们的 联想;可以使语言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如: “这时, 一位红领巾走过来, 把果皮捡起, 扔进了垃圾筒。 ”红领巾怎么会“走”、 “捡”、 “扔” 呢?显然,句中的“红领巾”代指的是一位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又如:“雨来刚到堂屋, 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 《小英雄雨来》 )刺刀怎么能走“进来”呢?很显然,这里的 “刺刀”代指的是手执刺刀的日本鬼子。 (2)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 如:“祖国的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多么令我神往啊!”显然,句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 木”代替的是祖国的一切。又如:“自从当上了班长,我觉得每天都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很 显然,这里的“几十双眼睛”代指的是几十个人。 (3)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如:“他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谋利益,因此大家再次把乌纱帽戴在了他的头上。”显然,这 里的“乌纱帽”代指的是“官职”。 (4)借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去代替人或事物的通名。 如:“无论是三月还是平时,我们这些小雷锋们照顾张奶奶的行动,从没有停止过。”显然, 这里用雷锋的名称代指广大的少年儿童。 总的来说,借代没有固定的模式。在特定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会更加生动。运用借代方法需 要注意的是:用来借代的名称或事物,必须是有代表性的、人人皆知的代号或特征,必须和要 表达的人或事物密切相关;否则,不但失去了借代的作用,还会使语句含混不清、令人费解。 另外,用形体特征代指人或事物时,还要注意褒贬色彩和使用的场合。 学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 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这是锤炼语言、把语 言写生动的又一重要方法。拟人的运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动物拟人化。 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 种声音, 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 能已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 ( 《海底世界》 )这些句子,把海底的动物比拟成活生生的人,既突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感 到亲切、有趣。 (2)把植物拟人化。 如:“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因此,我只养些好 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 《养花》 )“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它 们舒展 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我爱故乡的杨梅》 )前者, 花草怎么能“自己会奋斗”呢?这里显然把花草比拟成人了。后者,作者把杨梅树比拟成人。写 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舒展着”枝叶在雨雾中“欢笑”,这样就生动地描写出了春 天的杨梅树生机盎然的可爱形象。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如:“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 乐的歌。”( 《大海的歌》 )这里把“浪花”人格化,充分表达出“我”此时喜悦的心情。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林海》 )这里把“兴 安岭”人格化,更加突出了兴安岭的美。除以上三种拟人运用形式之外,有些文章(如童话、成 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知识小品等) ,也可以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如: 《水彩们的争吵》 ――主人画了一幅画,被评为美术作品一等奖。水彩姐弟们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大而争吵不休。 《我家的“好朋友”》――洗衣机“姐姐”是我们家的“特殊朋友”,她漂亮、勤劳,具有为主人无 私奉献的好“品质”。当然,在这些文章中,拟人已不再是一种锤炼语言的方法,而是发展成为 一种构思、写作的方法了。 作文中,正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事物活跃起来,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主动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便于作者托物抒发感情,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有助于读者对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需要注意的是: (1)运用拟人的手法必须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也就是说:作者对事物必须要有真实而强烈 的思想感情,才可以运用拟人手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比拟自然、逼真、感人;否则就不 要用,生拉硬扯,无情“挤”情,反而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 (2)只有事物本身的特点和人物的特点或心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时,才可以把“物”人格化,不 能乱拟。如: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很像人在歌唱。因此可以把麻雀人格化,写成“麻雀为他歌 唱”。 (3)使用拟人手法的目的要明确。使用拟人手法,是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和特点,借物抒发作 者内心之情,从而突出文章中心思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使用拟人手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学习运用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这种方法就叫做比喻。 无论是阅读他人的文章,还是自己作文,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认识――文中用到的最多的修辞 方法就是比喻。的确,好的比喻句可以使事物的特征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平易化、 通俗化,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精练、鲜明生动,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学习运用比喻时要注意的是: (1)比喻的事物必须是常见的、浅显易懂的。 即一定要用人们非常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事物。如果不是这样 的话,那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 如:“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无暇的白云。那白云有的像连绵起伏的山峦;有的像昂首挺 胸的雄鸡;有的像缓缓流淌的小河……真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这段话用人们非常熟悉的山 峦、雄鸡、小河来比喻姿态各异的云朵,我们一读就懂。 又如:翠绿的荷叶像一张翡翠盘,积存在荷叶上的雨珠, 好似颗颗珍珠。”这句话, 作者用“翡 翠盘”比喻“荷叶”,用“珍珠”比喻“雨珠”,读起来就令人费解。因为珍珠并不多见,人们更少看 见翡翠盘到底什么样。 (2)比喻要贴切。 即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但二者之间又必须具有某种极其 相似之处。如果把相同或基本类似的两种事物相比,或者用没有共同点的两种事物相比,比喻 也就失去了作用。 如:“这是一个男孩子,头发有两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一个喜鹊窠;浓浓的眉毛下边摆 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像算盘珠似的滴溜溜地乱转。”这段话把小男孩乱蓬蓬的头发比作 喜鹊窠,把他大眼睛中乌黑的眼珠比作算盘珠,多么贴切呀,真是如见其人。 又如:“老师像妈妈。”“星期天,我的小伙伴们像一群蚂蚁似的来到我家,祝贺我的生日。” 前者,把老师比作妈妈,是把两种相同的事物作比,根本没有写出老师的特点。后者,是把没 有共同点的两种事物相比,比喻不妥,属于滥用比喻。 (3)比喻要新颖、独特,不落俗套。 有位名人说:“第一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人才;第二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庸才;第 三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蠢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认为:如果要用比喻,“便须惊人, 不然就干脆不用。”这些言论足以说明比喻新颖的重要性。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了要表现 一个孤独的男子怎样保护和疼 爱他的妻子,不愿再套用类似“像爱护眼珠一样”的语句,冥思苦 索了三天,终于写出了下面的诗句:“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士 兵,爱护着他唯一的一条腿。”作者为了这一新颖、 独特的比喻,真可谓用尽心力,“采取 1000 吨的字矿,只是为了一个?新?字”。 (4)要体现正确的思想感情。 选用什么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褒贬,体现正确的感情色彩。 如:“歹徒趁着人们忙乱之机,顺着高梁地,像兔子似的跑了。”这句话用“兔子”比喻“歹徒”, 既具体形象地描绘出了歹徒逃跑的狼狈相,又表达了作者憎恶的感情。 又如:“妈妈的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像两个大灯泡。”“同学们整齐地站在操场上,好像一排排 粗壮的大葱栽在菜园里。 ”这些既属滥用比喻, 也属于褒贬不当, 弄巧成拙, 不利于原意的表达。 同学们,只要平日认真观察周围的人物和事物,抓住他(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联想,并 在作文中大胆尝试,加之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大家一定会写出好的比喻句,为自己的作文增辉 添彩。 推敲、选择句式,使句子更生动引人 句式,就是句子的表达样式。从长短上说,句式可以分为长句、短句;从主动性上说,句式 可以分为主动句、被动句;从肯定否定上说,句式可以分为肯定句、否定句;从句子主要成分 排列顺序上说,句式可以分为正装句、倒装句;从完整性上说,句式可以分为完全句、省略句; 从句子的作用和语气上说,句式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 叹句;从修辞上说,句 式又可以分为比喻句、比拟句、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用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 表达;而不同的句式,又一定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这些,大家是不难理解的。这就要求我 们:在行文过程中,头脑里就要有“一样话、百样说”的意识;要通过精心推敲、选择句式,锤 炼句子,把语言写得更加准确具体、生动形象,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讲求句式变化, 打破作文时用陈述句“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语言更活泼引人,增添文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为中心服务,为更细腻地表现事物特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服务。 怎样推敲、选择句式,使句子更生动引人呢? (1)把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以不同的句式去反复试用、表现,通过比较,选出其中一种既准 确又生动形象的句子形式。 例如: ①要表达“教室里很静”这个意思,可以试用:教室里鸦雀无声。 (短句) 教室里静悄悄的, 前后左右,彼此的呼吸声都听得清楚。 (长句) ②要表达“推选王红为优秀班干部”这个意思,可以试用:大家以热烈的掌声,一致推选王红 为优秀班干部。 (主动句)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王红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优秀班干部。 (被动句) ③要表达“今天天气好”这个意思,可以试用: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晴空万里。 (肯定句)今天 的天气可不坏,一丝风也没有。 (否定句) ④要表达“我们爱老师”这个意思,可以试用:我们打心里热爱老师。 (陈述句)我们是多么热 爱可亲可敬的老师啊! (感叹句) ⑤要表达“校园美丽”这个意思,可以试用:可爱的校园,是多么美丽、多么令人留恋啊! (正 装句)多么美丽、多么令人留恋啊,可爱的校园! (倒装句) (2) 要学会进行综合性的描写。 写人时, 不能单写人物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 要把人物的语言、 动作、表情等综合起来进行刻画;写景状物,不能单写形状或颜色,要把景物的形状、颜色、 态势等综合起来进行描绘。 例如: ①我说:“咱们可要说话算数!”我拍着胸脯说:“咱们可要说话算数!” ②河水哗啦哗啦地向前流着。清亮的河水在绿色的山洞中哗啦哗啦地向前流着。显然,第一 组中的第 2 句更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第二组中的第 2 句更活泼、富有文采,让人如临其境,如醉如痴。 (3)要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 如:“在枫树和枫树的中间,还有几棵高大的树,在赤裸的高枝间,挂着那么多的橙色果实, 那么多小红灯般的果实,这是山上的野柿成熟了。”“小红灯般的果实”――作者用“小红灯”来比 喻果实,仅七个字,既写出了果实的颜色(红) ,又写出了果实的形状(圆)和大小(个儿大) , 语言该是多么生动啊! (4)要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句子之中,和笔下所描述的人、事、景、物一起动情。 如:有个小同学看见小树的皮被羊啃了一块,面对此景,他在文中描写道:“小羊把小树的 皮啃了一块,后来那地方总是湿漉漉的,那是小树在流泪。”这个句子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使 文章的内容顿时增添了感人的色彩。 作文用词要准确、生动 锤炼语言是作文最基础的功夫,是写好文章十分重要的一环。而优美生动的语言又都是由一 连串儿准确生动的词语组织起来的。即用词准确、生动了,语言才准确、生动。可见,锤炼语 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敲词语,使词语运用得准确、生动。用词准确、生动,不仅能把作者 想要写的人、事、景、物逼真地描述下来,而且还可以把细微的感情生动地表达出来。词不达 意则言不达意,言不达意则不能准确地表达中心思想。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曾说: “从事写作,第一个条件当然是要善于用字(词) 。思想、情绪、形象,都要靠确当(准确而 恰当)的字(词)来表达和描写,用错了字(词) ,便会?辞不达意?,乃至与本意相反。”写作是 这样,习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写文章,怎样才算用词准确、生动呢?对此,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描写事物,唯有一 个名词;要赋予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看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这段话是说:要描 写一个事物、一个动作或一个事物的性质,就只能用这个词而不能用别的词;如果还能够用别 的词来替代的话,那就说明所用的这个词还不够准确、贴切。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得更明确:“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是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 的唯一需要的位置。”要找到“唯一需要的”,不可替代的词, 并将这个词放到“唯一需要的位置”。 这样,所选用的词就算是准确、生动的了。一旦找到了这样的词,事物的特点自然也就被凸现 出来了。 讲到这儿,同学们一定会从中悟出:动笔作文(或写后修改)时,要做到用词准确、生动, 就要把功夫花在对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比较、 推敲→寻找、选择”上。这个过程,就是锤炼词语 的过程。既然是“锤炼”,就不是一次能够做到的,它需要一个反复多次地推敲、选择的过程。 要学会连续想到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然后通过反复地推敲、比较,最后从中选择出一个最符 合事实(不失实、不失误) ,最能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特点,最能贴切地表达自己心里感受,最 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词语。这样,就把语言写得既准确、又生动了。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想想文中哪些词语运用得不够准确、妥当,如何改正: 我从同学那里要来几条小蚕,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高兴地急忙向家里走去。我一到家,就 急不可待地摸出一个纸盒,把心爱的蚕宝宝放了进去,然后来到路边的小桑树旁,扯了一把桑 叶给它们吃。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写“我”对蚕儿的喜欢。因此,“拿”应换成“捧”,这样更能突出“我”对小 蚕的喜爱,也和“小心翼翼”相照应;“高兴地急忙”应改成“兴冲冲”,这样文字简练了,而且既 强调了迅速,也包含了高兴的意思;“摸出”应改成“找出”,这样可以更好地说明“我”对蚕儿的 喜欢――就是一个纸盒,也要仔细去准备;“扯” 应改成“采”,这样就把“我”喜爱小蚕、认真挑 选桑叶的意思表达出来了。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哪些词语运用得准确、生动: 每当天空渐渐地撩去那黑色的面纱时,东方便飘起了一朵朵红色的云霞。随着红霞的出现, 太阳慢慢地、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涨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这段景色描写很美,饱含着作者浓浓的喜悦之情。描写中,作者特别注意锤炼词语,如“撩”、 “飘”等字词用得就十分准确、生动,既贴切地表现了天空渐亮的情景,含蓄表达出作者内心的 欢悦,又很新颖,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联想。 最后,提醒同学们,要做到语言准确、生动,就必须要注意如下两点: (1)思想上一定要重视。锤炼词语这种基本功不是一两天就能练好的。但是,世上无难事,只 怕有心人。只要思想上重视,有练好的决心,再掌握一些锤炼语言的方法和技巧,就一定会形 成这种能力。 (2)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知识。一个人生活知识丰富,语言才会丰富。见闻狭隘的人,哪有 可能掌握大量词汇呢?脑子里对某种事物毫无所知,又怎能对它进行准确、生动地描绘呢? 中国当代作家秦牧曾举例说:作品中常见有人写“我听到几只不知道名字的鸟儿在歌唱”或者 “院子里尽是没有名字的杂草”这些句子,让人感到很不舒服。要是你能够知道那鸟儿是百灵、 画眉,还是黄莺、绣眼儿,不是比你这样写法要具体得多吗?那些草儿总不会没有名字吧!它 们也许是蟋蟀草、狗尾草、鬼针草、蒲公英,要是你能举出几样,不是可以给人以较多的形象 感受吗? 是啊,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有丰富的词汇、语言。对动物、植物描绘是这样,对任何事物 的描绘,道理也是完全一样的。 让文章语言形象生动 语言是文章表现形式要素之一。作者记叙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要通过语言这一载 体来显现;文章好与坏,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语言的质量如何。足见,语言质量的高与低,仍 然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与优劣。俄国人说:“语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住一切。”如何让语言 牢牢粘住读者呢?这就需要我们反复琢磨,精心锤炼语言,在把语言写生动、简练、明白等方 面狠下一番功夫。 能形象、逼真地反映客观事物,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人物(包括作者自己和文中其他人物) 性格、兴趣、思想品质等个性特征,这样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语言,就算是生动的语言。如 何才能做到语言生动呢?大家先来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文中语言的特点,想想从中可 以得到哪些启发: 国庆节之夜 “婧儿,快来看礼花!”随着妈妈的招呼声,我跑到后阳台。哇!好漂亮啊!只见西面爆发出 一朵绚丽无比的“花朵”。上上下下一色红,四周里凹外凸,真像一朵正在开放的花朵啊!看, 东面有一个白点,在空中徐徐上升,上升。在引人注目的地方,爆发出一朵洁白的花。那婀娜 多姿的形态,那玉洁冰清的外表,怎么看都像是一朵盛开的玉兰花。瞧,“玉兰花”开始缩小了, 下降了。忽然,星团升上了夜空,这一簇,那一簇,一眨一眨,一闪一闪,简直使人目不暇接。 令人惊奇的不只是“玉兰花”,“锦上添花”和“套环”,也十分令人着迷。看,东边首先爆发出 一个红色的“太阳”,红得是那样鲜艳,那么耀眼!接着又爆发一个,与上个不同的是,这个是 绿色的。瞧,又升起两个,颜色也不一样,一个是黄色,一个是蓝色。四个交织在一起,有红, 有黄,有绿,有蓝,那景象别提多壮观了!看着,看着,忽然从东边一下升起五个圆环,一个 连一个地套在一起,又从东至西,依次落下,整个过程是那样有条不紊,就像穿着彩衣的仙女 向人间散发着美丽的花环一样。“花环”刚刚落下,西方一颗黄色的星星,冉冉上升,越升越高。 终于在北方爆发了,只见以中间黄点为中心点向外喷射出无数颗流星,整体看像一朵大花,又 像彩色的流星雨。这令人惊奇的流星雨,简直使我看呆了。 “看,糖葫芦!”不知谁喊了一声。我睁大眼睛望去,只见几个红点连成一串,在空中来回摆 动,真像一串串让人馋涎欲滴的糖葫芦啊! 艳丽的礼花,把首都的夜空,妆扮得光彩夺目,五彩缤纷。望着这壮丽的夜景,我不禁想到,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正像这绚丽多彩的礼花吗! 这篇短文,记叙的是小作者在国庆节夜晚观看焰火的情景。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礼 花的颜色、形状和变化,突出了国庆节夜晚美丽动人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具有儿童特点的喜悦、 惊奇之情。 短文中的语言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生动呢?我们从中可以悟出哪些方法呢? (1)一边想象一边写。作者脑海中一边浮现着景物的样子、事物发展变化的情景,一边进行叙 述和描绘。这样,就容易形象逼真地再现出景物及场景。 (2)用童话表童心。即小孩儿说小孩儿话。这是作者把语言写生动、体现自己语言个性的最重 要的方法。作者依据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乐于怎么说,就怎么写; 觉得怎样说好,作文时就怎样写。把自己记叙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痛快淋漓地表现出来 是根本目的,不机械地去学别人的腔调儿,这样就避免了“成人腔”――小孩儿说大人话。总之, 作者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勇于体现自己的语言个性,真正做到了“我 笔写我口,我口表我心”。 还有,作者敢于运用词语,善于炼词炼句。这也是短文语言生动的重要原因。 学会把自己“摆进”文章中 小学生,主要学写的是记叙文。而记叙文又要求必须写真人实事,真景实物,即写自己看到 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这就涉及到自己在文章中的位置的问题。写 自己的亲身经历(包括自己所做或经受过的事情) ,“我”就是文章中的主要线索,就是文章中的 主人公 (或主要人物之一) 因此, 。 文章中自然少不了“我”。 同学们写这类文章, 也不容易将“我” 丢掉。而在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时:由于“我”居于文章中的次要地位,已不再 是文中的主要人物和记叙的核心。因此,同学们往往忽略“我”的作用,甚至把“我”从文章中“抠” 去,省略不写。这是极为错误的。如,有的同学在写《我的老师》一文时,把老师的优点写得 很充分, 但是没有把作者自己和被写人 (即老师) 这种关系用事实表现出来――这位老师对“我” 怎么样, 有过什么接触、 帮助, 全文一字不提。 这样纯客观地来写一个人物, 是不近情理的; “我” 在文章中不出头露面,也不会很好地写出老师在学生中的良好反映,尤其不切合文题中的“我” 字。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短文,想想本文在写法上是不是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添嘴巴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老师走进教室说:“今天咱们来玩一个添嘴巴的游戏。”老师先在小黑板 上画了一个娃娃头,这个娃娃黑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头,可惜就是没有嘴巴。老 师说:“谁能把娃娃 的嘴添上?”郭岩第一个把手举了起来。老师先叫郭岩出来,用布把他的眼 睛蒙住,把他带到小黑板前。郭岩转了三圈后,拿起笔把嘴添在了右腮帮子上,同学们都哈哈 大笑起来。老师又叫了几个同学,这几个同学有的把嘴添在了腮帮子上,有的把嘴添在了眉毛 上,还有的把嘴添在了脸的外边,教室里笑声不断。这时,老师说话了:“你们要动脑筋,不能 瞎添。谁保证能把嘴巴添在合适的地方?”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把手举起来。老师叫了王壮。只 见王壮走到小黑板前,转了三圈,但是很慢。他又用手在黑板上摸来摸去,找到了中心点,用 笔在鼻子处点了一下,好像觉得不对,又往下移了一些,把嘴添在了鼻子的下面。这时,教室 里响起了一阵掌声,一片欢声笑语。 这篇短文写得很朴实、 流畅, 只是没有把“我”摆进文章中。 “我”尽管没有亲自到小黑板前去“添 嘴巴”,可是参与了这个活动,活动中也一定会有所表现、感受。而这些,文中只字未写,作者 真成了“隔岸 观火”啦。 在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时:“我”尽管居于文章中的次要地位,但毕竟是文章 中的重要线索,是文章内容的见证人;尽管“我”是文中的次要人物,但对渲染气氛、刻画主要 人物的形象,却起着极为重要的烘托、陪衬作用;更何况全文要表达的总是“我”的喜怒爱憎的 情感。因此作文时,一定要学会把“我”摆进文章之中。记叙文中,如若通篇不露一个“我”字, 一般说来,这算不上是好文章。 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 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 ,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 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 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 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 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 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 有好处的人了。”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 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我”从父亲 的话中体会到“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认识得 到 了父亲的肯定。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 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 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 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文章,体会一下本文借物喻人的特点及作用: 山中的老杏树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 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 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 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挤满枝头。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 是在和我打招呼。 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 历尽沧桑。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坐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 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 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 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 里,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哦!我全明白了:二婶儿说这杏子又青又 小不好吃,是因为树太高,她看不见结在上面的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她不会上树,够不着, 用石头又砸不下来。显然,她着实冤枉了这棵老杏树。 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 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 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 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我轻轻地取下石块,抽 出腰间的木棍儿,可怎么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儿而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于 是,我下了树,挎上篮儿,再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 它奉献的果实。 这是一篇优美、生动、感人至深的文章。相信每一个同学读了此文之后,都一定会认识到: 本文决不单纯是状“物”;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树的特点,热情讴歌了具有 老杏树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扎根深山,饱经风霜,老而不衰,只讲奉献,胸怀 坦 荡、无私)的人,同时从心底抒发了对具有老杏树品格的人的无比敬爱之情。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 作文时, 描述的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 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 样的话,“借物喻人”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就是用易于引起联想的具体事物或活动,来说理或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从而使文章 达到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境界。 如《三人行》一文,讲的是身负重伤、饥饿劳累的指导员王吉文,往返轮换背负腿部受伤、 不能行走的通讯员小周和重伤员黄元庆,在茫茫的草地上艰难行走,最后昏倒在草地里;当王 吉文醒来时,发现小周和黄元庆正用油布拉着自己在草地上匍匐前进。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 充分表现了三个红军战士患难与共、相互帮助的崇高革命精神。而文章结尾并没有直接点明这 一点。作者是这样收束全文的: 王吉文看着,听着,他心里顿时激动起来。他仰起脸,望着天空轻轻地吁了口气。天无边无 垠的。好像为了衬托那令人目眩的蓝色,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在那白云下面,一 长串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轻轻地向南飞去。它们靠得那么紧,排得那么整齐。 这段话巧妙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写得十分优美、壮丽,既含蓄地点出了红军战士们此时此 刻的心理以及事情的结果,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天无边无垠的。好像为了衬托那令人目 眩的蓝色,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象征着革命的前程无限广阔、美好,表明红 军战士心里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在那白云下面,一长串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轻轻地 向南飞去。它们靠得那么紧,排得那么整齐。”――象征着红军战士就像大雁一样团结互助,共 同前进,是一定能够走出茫茫草地的,一定能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表明红军 战士们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 由此可以看出:行文中正确运用象征的手法,可以使文章更优美、含蓄――把要说明的道理 或要表达的深意,隐含在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或事物之中,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咀嚼,给读者留 下深思、想象和寻味的余地。这样,就使文章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了 文章的感染力。 大家再来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本文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 登西樵山 今年暑假的一天,天气格外晴朗,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金色的太阳普照着大地,正是 登山的好天气,所以妈妈的朋友约我们到西樵山旅行。 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飞驰。不久,我们 来到一座山脚下,妈妈的朋友说:“这就是西樵山。”“啊!多高啊!”我情不自禁地惊叫起来。 我满怀喜悦之情,与哥哥一起向山顶攀登。起初,我还蹦蹦跳跳的,轻松自如。可是过了一会 儿,我两腿就发酸了,越走越慢,渐渐落在哥哥后面。又过了一会儿,我索性在一块石头上坐 了下来,用拳头向小腿上使劲地捶着,心想:“多累啊!能爬到山顶吗?”接着,我气喘咻咻地 对赶过来陪我的哥哥说:“哥哥,我的腿实在不听使唤了,你上去吧,我在这里等妈妈。”哥哥 听了,亲切地对我说:“天下无难事。我们休息一会儿再继续前进吧!”我听了哥哥的话,休息 片刻后又继续向上攀登,终于胜利地登上了西樵山。在山顶上,哥哥对我说:“你说这西樵山高 吗?”我擦了擦额上的汗珠,立即回答:“当然高呀!”哥哥又说:“对。但尽管西樵山很高,却 不是高不可攀的,你说对吗?”我默默地点点头,认真地思索着哥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站在山顶上,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深情地观赏着锦绣河山,由衷地感受到:“只有 登上了顶峰,才能饱览无限的风光。” 这篇短文,比较突出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全文以“我”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胜利登上西樵山, 看到了只有登上顶峰才能饱览到的无限风光这一具体活动,象征、说明无论做什么事,虽会遇 到困难,但并不是难以克服,只要肯坚持做下去便能成功的道理。这样,既提高了文章的艺术 性,又达到了说理的目的。 使用象征手法需要注意的是:要表达的深意,虽然没明说,但要让读者能够借助所描述的内 容心领神会,不能让人费解或产生歧义。这是使用象征手法最基本的要求。 怎样把想象融入作文 想象,就是“设想”,就是继续沿着同一种事物设想下去,设想出不在眼前的新事物的具体形 象。例如: 看到王老师一家居住的小屋拥挤不堪,便想象到他们终有一天搬进了一厅四室的房子,全家 人欢乐无比;看到眼前鲜美的大草莓,便想象到它们恰似一个个漂亮、害羞的小姑娘,头上戴 着绿色的太阳帽;看着眼前满池挨挨挤挤的荷花,忽然觉得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穿着 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随着一阵微风吹来,翩翩起舞。 写作文时,如果只会记实,不会想象,笔下的事物、人物就会显得死死板板。在写“眼前所 见”的同时,如果能够写出“脑中所想”――融入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哪怕是廖廖数语,让思维插 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文章就会丰富多彩,中心思想就会鲜明深刻。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小文,体会一下本文的写作特色: 夏天的夜空晚上,我摇着扇子,坐在楼下乘凉。我手托下巴,眼望深蓝深蓝的 夜空。天上 的星星像无数只小眼睛一闪一闪的,又像一块华丽绸缎上绣着无数颗美丽的宝石。弯弯的月亮 一会儿钻进云层,一会儿露出笑脸。 啊!这美丽而神秘的夜空多么令人向往呀。突然我觉得身 子轻飘飘的,不由自主地飞了起来。不知不觉的,我穿上了宇航衣,头戴宇航帽,越飞越高。 看到了,看到了那闪烁的星星。对了,我先去探望一下地球的邻居――月亮,再去探望嫦娥姐 姐。嫦娥姐姐对我说:“刚开始我很寂寞,可后来那些美丽的小星星和我交了朋友,我们在一起 聊天说笑,我就不觉得寂寞了。”她还告诉我,许多外星人也来到了这里,它们都很友好。我谢 过嫦娥,离开了月球,来到了火星。是它!是它!我经常在动画片中看到的火星人。我参观了 它的房间,和它一起做游戏。我们玩了好长时间呢!一阵风吹过,把我从梦幻中惊醒。天空还 是深蓝深蓝的,深奥莫测。 “啊!今天的幻想,明天一定会实现的。”我一边说,一边握紧了小拳头。我看着天空,弯弯 的月亮,美丽的星星,还有那嫦娥姐姐正在向我招手! 这是一篇生动活泼的短文。作者楼下乘凉,遥望蓝天:看到繁星,联想到它们像无数只闪动 的眼睛,像华丽绸缎上绣着的无数颗美丽的宝石;看到弯弯的月亮,联想到它像顽皮的孩子, 时而隐去身形,时而露出笑脸。接着,作者超越时空限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自己飞入太 空,探望月亮,拜访嫦娥,登上火星,与火星人一起做游戏。想象丰富、奇特,妙趣横生,表 现了作者热爱科学、立志探索宇宙奥秘的思想情感。 把想象融入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生活实际为依据进行想象。 不能凭空想入非非。因为想象来源于生活,想象离不开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虫 一兽。 (2)想象要有创造性、独立性和新颖性。 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想象出“唯我独有”的与众不同的内容。要敢于想象前人从没有想象 到的内容;要勇于从新的角度去想象,“出人意料”。跟着别人后面学舌,没有新鲜感。 (3)想象要合情合理。 想象要勇于“出人意料”,但这决不是说可以乱想、瞎想。想象要从客观现实中引出,想象的 内容要与现实有紧密的联系。“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想象才最值得夸赞。 (4)要围绕中心展开想象。 不是任何想象都可以写进文章。作文时,要围绕中心去想象,才会产生好的效果。脱离中心 的漫无边际的想象,与文章无补。 合理、丰富的想象源于生活,又与人的情感、知识、兴趣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平时勤 于观察思考,博览群书,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培养丰富的情感、广泛的兴趣,是做到以上各条 想象要求的基础。 如何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 作文中,在写自己看到、听到的事物的同时,往往还要写一些由这些事物引起的联想。 联想,就是由眼前的事物而想起不在眼前的其它相关的事物。它是一种心理活动,是由此及 彼的思维过程;联想到的事物都是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从前看到过或听到过的事物。例如: 推开玻璃窗,看到空中条条雨线,联想到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看到雨落在对面屋 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联想到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看到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 联想到像断了线的珠子;这些都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相似的事物。 看到眼前的小金鱼,回想起与赠给自己小金鱼的伙伴的友谊;看到眼前漫天飞舞的大雪,联 想到来年的田野――金黄的麦穗在微风中摇动,一派丰收景象;这些都是由眼前的事物联想到 过去或未来的事物。看到门前小泥路婉蜒曲折、崎岖不平,联想到人生道路也是不平坦的,不 可能事事都是一帆风顺的,必须要从小锻炼自己,以非凡的毅力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看 到路旁那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联想到扎根边疆、只讲奉献的祖国建设者;这些都是由看 到的事物联想到人或人的思想品格。 作文时,无论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离不开联想。如:要形象地描绘某些景物、细节, 就需要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等手法;要完整地刻画一个人物形象,就需要对他的心理活动作 某些合理的推测;要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就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记叙内容的 同时,加上恰当的联想:不但有利于把事物或人物写得充实、具体,避免干干巴巴、空洞无物, 而且可以使中心思想更突出、深刻,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本文的特点和联想的作用: 卢沟桥的石狮子 十月的微风像妈妈抚摸着我的脸,清柔,凉爽。我们趁着这大好时光,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卢 沟桥。 卢沟桥位于天安门西南 15 公里的永定河上。 清乾隆皇帝曾在这里亲笔写下“卢沟晓月”。 而最 有名的要算桥栏柱上的石狮子,这些石狮子形状各异,栩栩如生。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石狮子吧!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只大石狮子,它安祥地坐在那 里,旁边还刻有两只小石狮子,它们是在保护大狮子,就像我们保护我们祖国妈妈一样。一只 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甜甜地睡着,真是母子情深。这时,我想起我小时候,也躺在妈 妈温暖的怀里,吃着妈妈蜜一般的奶。继续向前走,有一只石狮子蹲在那里抬头仰望天空,爪 子还托着脸蛋,仿佛在思考什么,多么神秘呀!我要是能为它解开这个迷,让它和别和石狮子 一样活泼可爱,温柔可亲,那就好了,我真不相让它成天苦恼下去。再向前走,我看见一只小 石狮子骑在母亲的背上,小爪子还扒住妈妈的嘴角;妈妈很生气,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无 可奈何地笑了。小石狮子真淘气! 看,那只石狮子生气了吧!它露出了锋利的牙齿,紧紧地把拳头握住,好像很愤怒。那边的 一只石狮子正在玩绣球,它那可爱的样子,使你立刻转变了情绪。 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卢沟桥的石狮子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短文中,作者看到小石狮在保护大石狮,便联想到我们保护祖国妈妈;看到小石狮依偎在母 狮怀里, 便联想到“我”小时候甜甜地躺在妈妈温暖的怀里; 作者正是运用了这些“类似联想”、 “对 比联想”,才把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描绘得那么形象、传神。也正因如此,文章才给人留下难忘的 印象。 在记叙中展开联想,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联想必须有根据。要紧密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进行联想,借人借物进 行联想。不能凭空联想。 (2)联想要合情合理。引起联想的事物与联想到的事物、人物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有相似 点;联想要符合客观实际,让人看了可信,读了觉得有道理。不能瞎想,胡思乱想。 (3)联想要为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服务。如果单是为了联想,即使联想得再合乎情理,再形象、 生动,也是无益的。 怎样在记叙中抒情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 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人是有感情的,有丰富的、各种各样的感情。作文时,需要把感情表露出来。只有把自己的 真情实感表现出来,文章才能说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真正态度。也只有这样,才能深化主题,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进而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可见,抒情是表达中心的需要, 直接为中心思想服务;这种表达方式是写文章时必不可少的。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间接抒情。这种抒情形式就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抒发感情。 ①在叙述中抒情,寓“情”于叙事之中。 如《劳动的开端》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账用的。我 看天 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 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 开磅称煤了。”这段话,作者在叙述事 情经过中,就间接抒发了对穷人处处受欺侮的黑暗旧社会的愤恨之情。 ②在描写中抒情,寄“情”于描写人物、事物之中。 如《松坊溪的 冬天》一文中写道:“溪底有好多鹅卵石。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 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 鹅卵石。”这段话描写的是鹅 卵石缤纷的色彩,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喜 悦、赞美之情。 ③在议论中抒情,边发议论边抒情。 如《一夜的工作》最后两段: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着,并且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 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 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我的声音全世界都能听见似的:“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这两段话中,作者借议论(“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抒发 了对周恩来总理无限热爱之情。 (2)直接抒情。这种抒情形式就是作者随着文章情节的发展,事物的变化,感情达到高潮,间 接抒情已不能满足表达需要时,便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这又叫做“直 抒胸臆”。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直接抒情的特点及作用: 家乡的“挂钟顶” 家乡人都说,“挂钟顶”是燕山余脉数一数二的名山,但是我却从 来没有去过。今年暑假,我 和姐姐游览了挂钟顶,了却了多年的心愿。从家门出发,走约五百米就到了山脚下。山脚下有 一个亭子般的小庙,在庙的中间,坐着一个盛装的古代妇女,她慈眉善目,笑看着眼前的山、 树、水。姐姐说:“这小庙叫娘娘庙。”噢,我知道“挂钟顶” 为什么又叫“娘娘顶”了。 山道像巨龙一样盘曲而上,它九曲十八盘,弯弯曲曲通向高高的山顶。顺着山道,我和姐姐 一边爬山,一边欣赏着身边的景致。山上开满了粉红色的杏花,给山景添上了一片喜色。紫微 微的鸡桕花也在开放,这一丛,那一簇,争先恐后地散着芳香;微风吹来,它们轻轻摇着花冠, 像一个一个的小喇叭,细听,它们好像还吹奏出了美妙的乐曲。 踏着刚刚返青的茸草,我们登上了山顶。在山顶,最惹人注目的就是那棵老古树了。它高高 地屹立在山顶,方圆十几里都能看到它。听说,在战争年代这棵树是挂“报信钟”用的。每当敌 人来了,就会有人去敲钟,给乡亲们报信,让乡亲们安全转移。“挂钟顶”的名字也来源于此。 老古树为革命做出过贡献,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尊敬。 从挂钟顶回来,我更爱自己的家乡了。我真想变成一片绿叶,为家乡的这座山增绿;我真想 变成一朵花,让家乡的这座山更美。美丽的挂钟顶,战争年代你为革命立过功,和平年代你又 为百姓生活增添了美。 我深深地爱着你,不寻常的挂钟顶! 短文中,作者在饱览了“挂钟顶”美丽景色、了解到家乡光辉的革命历史之后,再也抑制不住 内心的激动,挥笔流出结尾两段文字,直接抒发了对家乡、对家乡人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 时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作文中,运用抒情这一表达方式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是相比较而言的,没有纯粹的、绝对的直接抒情。一般地说,在记叙 文中直接抒情不应用得太多、太滥,要针对内容特点,做到适当、得体。 ②抒情要有缘有故。抒情不是凭空来的,总是因为对人、事、景、物产生感情而发,总要有 所借助,或借人、借事抒情,或借景、借物抒情,平白无故的抒情是没有的。因此,作文时要 紧紧扣住所记叙的事物来抒情,不能盲目地乱“抒”一气。 ③要抒真情、健康之情,抒情要自然。要抒发的感情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不能以为文中多用 几个“啊”字,多写几句“我多么喜爱”、“他真伟大呀”之类的空话,就算表达真实而热烈的感情 了。只有对人、事、景、物有深切的感受,强烈的感情,才会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无感而发, 却要生硬地挤情、造情,抒情也定不会自然,文章定会让人厌恶。 学会在记叙中议论 点击数: 29 次 编辑:小学语文 文章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 14:40 议论,就是直接说理,对人物或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对问题发表见解、主张,用以说 服他人。它是作者对人物、事物深刻认识的真知灼见,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和叙述、描 写、抒情、说明并列的基本表达方式。小学生是以学写记叙文为主的,而记叙文很少有完全不 加任何议论的。议论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可以直接为中心服务。记叙文中的议论形式,主要 有三种: 一是先议后叙。 这种形式指文章一开头,先就某个人物或事物提出问题,或者发表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然后引出正文。采取发表议论方法开头的文章,都属于这一形式。先发表议论,可以使文章开 篇入题,简洁明快。 二是夹叙夹议。 这种形式指文章各段落一边记叙、一边议论,记叙与议论密切结合,贯穿始终。夹叙夹议的 文章,议论与记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条理性,而且能使文章逐层深化, 增强 文章的说理性。 如《养花》 ,全文以第一人称来娓娓叙述养花的乐趣,像对朋友叙谈家常,在表达“我”与花草 之间的深厚感情时,也偶尔穿插着议论。 “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 知识呀!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抢救花草累得“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 思呀! 不劳动, 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些议论精湛而又深刻, 富有教育意义, 大大增强了文章色彩,加深了力度。 三是先叙后议。 这种形式指文章先集中笔墨,对人物或事物进行详细记叙,然后再发表议论。先叙后议的文 章,议论是对记叙对象或内容的进一步阐述,是直接表达作者的评价、感情。因此它会起到“画 龙点睛”的作用,揭示、深化文章的主题。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先叙后议的特点及议论的作用: 我的业余爱好 我的业余爱好很多,爱看书、写字,更爱下象棋。记得上小学后,我看见姥爷和爸爸下棋, 觉得很好玩。于是我便缠着姥爷教我下棋。姥爷告诉我:“马走日,象飞田,炮打一溜烟,车四 处奔驰,小卒一去不回还。”我就按着姥爷教的规则,学着下棋。一来二去,我也慢慢学会了下 棋,可我总是姥爷的手下败将。我很不服气,心想,不能老这样输下去,一定要“打败”姥爷。 怎么办呢?我思来想去,有了,何不向爸爸求教呢?我请教了爸爸,学会“双炮轰老将”这一招。 过了几天,我又跟姥爷下棋,用了这一招,真灵,很快就把姥爷“将住”了。姥爷愣住了,急得 抓耳挠腮,怎么也想不出对付的招法。我赢了姥爷,心中乐开了花,暗想这下姥爷成了我的手 下败将!谁知好景不长,姥爷又想出战胜我的“看家本领”。随后,我又向爸爸学会了“马卧槽、 马后炮”等战术,又赢了姥爷。 我虽然刚学下棋,时间不长,但通过下棋我感悟出一些道理: 下棋是两军对垒,好似战场,双方斗智斗勇;下棋要统观全局,周密运筹,稳扎稳打,才能 克敌制胜。棋盘不仅是战场,又像是人生舞台。颗颗棋子站的位置不同,履行的职责也不同,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人也应该如此。我非常赞赏小卒,他们虽然地位很低,但踏踏实实,只 前进不后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遇到困难不退缩。我不是正需要这种精神吗? 文章先详细记叙自己怎样和姥爷学下象棋,怎样不甘心做姥爷手下 败将,又怎样向爸爸求 教最终赢了姥爷的事。在此基础上,小作者阐发议论――“通过下棋,我感悟出一些道理,棋盘 不仅是战场, 又像是人生舞台, 我不是正需要这种精神吗?”这样, 文章的立意就显得十分深刻, 耐人寻味。 在记叙中学习运用一点儿议论, 做为点睛之笔, 可以大大提高文章表达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 ①无论先议后叙、夹叙夹议,还是先叙后议,文章都应以记叙为重点,在详细记叙的过程中 发表简短、甚至是片言支语的议论。这是因为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升华。 ②议论属直接说理(叙述、描写属间接说理) ,因此运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语言要明了, 不能含含糊糊。 ③议论既可以是作者对问题发表见解、 主张, 也可以借文章人物之口, 品评其他人物或事件, 阐述人物自身的见解。无论怎样,议论要有说服力,见解要独到,不能人云亦云。当然,要做 到这一点,努力提高作者自身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是前提。自己爱憎不明,又怎能对人物或事 物发表正确、 健康向上的评论呢?自己认识不深, 又怎能对周围生活发表独特、 深刻的议论呢? 通过景物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游记或以写景物为主的文章,要通过具体展现独特的地域风貌和自然景色,来赞美祖国山河 的壮丽和大自然的奇妙。除此之外,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也往往需要描写景物。在写这些文 章时,可以通过穿插景物描写:交代背景,渲染气氛;为故事发展铺设条件;推动情节发展; 衬托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总之,要借助景物描写,来达到 突出中心思想的目的。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突出中心 思想的: 我的小弟弟 我有一个五岁的弟弟,叫小强。别看他小,但是很愿意帮助人。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我和弟 弟到附近的公园里去玩。这里的景色真美呀! 假山威武地耸立着。柳条在微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曳,花儿鲜艳夺目,竞相开放。弟弟拿起一 块小石片,侧着身子,举起右手,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往河里一投。小石片在水面上前进, 激起了层层浪花,好像一艘快艇全速前进! 我们在儿童乐园玩的时候,忽然弟弟不见了,我非常着急,找了半个小时之后,才发现了他。 一问,才知道他去帮助一位小妹妹找妈妈去了。原来,他在玩的时候,发现一位小妹妹在长椅 上哭着找妈妈!于是,弟弟领着小妹妹去找妈妈。他们到假山,绕葫芦池,过长廊,转了不少 地方,终于找到了小妹妹的妈妈。阿姨高兴地对弟弟说:“谢谢你,小朋友!”边说边从包里拿 出来一袋糖果。弟弟连忙说:“我不要。阿姨,再见!”说完就跑开了。听了他的话以后,我真 高兴,说:“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小雷锋!”弟弟羞涩地笑了,又跑去玩了。 回家的路上,我们都非常高兴。弟弟边走边唱,活泼、天真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树上的 鸟儿欢乐地唱着,池塘里的青蛙高声地叫着,好像在说:“小弟弟,好孩子!小弟弟,好孩子!” 这篇短文先后两次描写了景物。开头通过描写景物,既衬托出我们 游玩时的愉快心情和弟 弟的聪明、 灵巧, 也为下文弟弟领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妹妹找妈妈写清了环境; 结尾通过描写“树 上的鸟儿欢乐地唱着,池塘里的青蛙高声地叫着”,不但渲染了当时的气氛,表达了我们痛快、 高兴的心情,还巧妙地赞誉了弟弟乐于助人的品质,突出了短文的中心思想。 这篇短文,也提醒我们: (1)穿插景物描写,目的一定要明确。 景物描写,一定要为文章主线、为中心思想服务。只有这样,写景物才有用途,才能起到“锦 上添花”的作用。脱离中心主题,为写景而写景,不但不能为全文增色,而且会使文章隆⑴ 杂。 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人记事时,对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自然景物,要有一个“优选”的过程―― 要拣与事情、人物、中心关系最密切的景物写进文章,同时要考虑清楚插写这些景物到底想要 达到什么目的。 (2)穿插景物描写,时机一定要适宜。 可以在文章开头写景,也可以在文章结尾写景,还可以在文章中间随时插写景物。总之,要 随着情节的展开,在叙事、表现人物的需要处和关键处进行景物描写。 (3)穿插景物描写,形式一定要灵活。 可以是简短的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两句话,还可以是一两个词语。总之,在写人叙事的文章 里,景物描写是表现主题思想的辅助手段;因此要做到简练、适可而止,不要过多地描写景物, 以免冲淡文章主要情节。 怎样写好场面 写人记事(包括写活动)的文章,都是由一个、几个或若干个场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 态”画面)缀合而成的。因此,写好场面,是出色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的前提。有些文章中 心思想不突出,人物形象不突出、不鲜明,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表现事情经过的重要 场面写好。 怎样把场面写好,通过场面描写突出中心思想呢? (1)安排好“面”与“点”,既要照顾全面(整个场面) ,又要突出主要人物(点) 。 摄影师拍摄战斗场面时: 有时要鸟瞰战场全景, 有时要拉近镜头, 拍摄局部厮杀的特殊人物。 没有全景,特殊人物就失去了广阔的背景、陪衬;没有特写镜头,这宏大的场面就显得空洞, 主要人物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场面也是如此:写好整个场面的环境、背景、氛围 或人物活动概况,文章内容才丰富,读者才能对事件有全面的了解;写好典型人物的语言、行 动、表情等,才能突出个别,才能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地把整个场面表现出来,才会让读者对 事件的意义、重点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有这样一段话: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 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这时候,嘹亮的 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 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壳。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 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秒钟、 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 1 2 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这是一个英勇壮烈的场面,先写董存瑞“舍身”的背景、氛围(桥高坡滑,无法放置炸药包; 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喊杀声由远及近,如果不马上炸掉暗堡, 就会阻碍大部队前进,造成更大伤亡) ,再写他“舍身”的行为表现。这样,英雄“舍身”的原因、 意义、价值写清楚了,人物的高大形象自然也就显现出来了。只是要提醒同学们:在安排“点” 与“面”时, 可以先写“面”, 后写“点”; 也可以先写“点”, 后写“面”; 还可以先写“面”, 着写“点”, 接 然后再写“面”。 如《狼牙山五壮士》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一边有计划地撤退,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 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 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 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地瞄准敌人射击。战斗进行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 许多敌人的尸体。这是一个阻击敌人的场面。作者先写“面”――“五壮士”诱敌上山,凭险阻击, 把“五壮士”群体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的形象和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得活灵活现;接着写 “点”――“五壮士”打击敌人时,每个人具体的神态、动作,生动逼真,突出了“五壮士”对敌人 的刻骨仇恨, 英勇奋战的精神; 最后又写“面”――阻击时间长, 敌人前进难, 伤亡大, 突出了“五 壮士”痛击敌人的战果大。 (2)写好双方的表现。 这是对比赛、联欢等场面而言的。因为这样的场面都是由双方参与的,所以在描写这类场面 时,既要写好“我方”的表现(有点有面) ,又要注意描写“对方”的表现(点面结合) 。这样,事 件的中心思想、人物的形象就在这大的活动背景中显现、突出出来。下面这几段话是《拔河比 赛》一文的“经过”部分,大家读一读,体会一下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 “嘟”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参加比赛的同学个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场上的 掌声、欢呼声、加油声响成一片。第一局比赛五(2)班的同学赢了,我班同学不甘示弱,个个 小脸憋得通红。第二局我打头,心想:就是使出吃奶的劲儿也要赢他们。决定胜负的关头开始 了。尽管我们咬紧牙关,皱紧眉头,汗水都急出来了,但是脚一个劲儿地打滑。眼瞅着绳子上 的红布条一寸寸地向他们班移去。 我们的李老师更是着急, 她用力喊: “加油啊! 使劲往后拉! ”“完 了,我们输定了。” “哦!我们赢了。”二班同学兴高采烈地跳起来,高喊着,“我们胜利了。”声音大得好像让全 世界都听到这个喜讯似的。 这几段话先写总的场面;接着略写第一局双方的表现;然后详写第二局“我方”奋力拼搏的情 景,“对方”获胜的喜悦场面。纵观整个“经过”,照顾双方,突出重点,点面结合,让人真有身 临其境之感。 (3)简单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但切忌过多地发表议论。 这一点, 《拔河比赛》的“经过”部分,也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如何安排环境描写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也叫生活环境, 它有大小之分, 大到社会发展形势、 社会风尚,小到一街一市、一院一室;自然环境,主要指气候、地理和各种自然景象变化。环 境描写,就是对人物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的环境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所进行的描 写。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中心思想,大致可采取如下两种形式: (1)独立成段或较大篇幅地集中进行描写。通过描写环境,展示生活画面、自然景观,借以赞 扬人物,表现文章主题,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小站》一文中有这样几段话: 这是一个在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月台正面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 241 天安全无事故 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红榜旁边是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写着今早广播的新闻和 首都报纸摘要。出站口的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月台上,有两三个挑着萝筐的农民, 正准备上车进城。几步以外,站上的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 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喷水池中间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棵尺把高的小 树。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尘不染。月台的两头 种了几株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这是几段典型的集中地大篇幅地生活环境描写。作者按方位顺序介绍了小站的情况――经过 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的站容,突出了这个车站小而精、美的特点,从而表现出了工作人员热爱 本职工作、热爱旅客、热爱祖国铁道事业的精神。 这也提示我们,在进行集中地大篇幅地描写环境时:方位顺序要清晰,描写的目的要明确。 (2)随着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穿插三言五句或点到而止的简要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环境,交 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或映衬人物的意志、品格和形象,突出中 心思想。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 40 多岁了。他对我的学习非常关心。那是四年级时,因为我贪玩,所以功课很差, 期末各科平均才 60 多分。老师决定利用暑假给我补一补,免得上五年级时跟不上。这天外面下 着大雨,瓢泼一般。“这不是成心跟我作对吗?”我望看窗外的大雨嘟嘟囔囔。正在发愁时,爸 爸走过来对我说:“走,小飙,我送你去!”我本来不想去了,听爸爸说要送我去,又不好说不 去。没办法,我只好跟着爸爸钻进雨幕。一路上,雨越下越大,浇得人睁不开眼。爸爸尽量把 雨衣往我这边挪,生怕我淋透了。快到学校了,我忽然 想起自己没拿课本。爸爸对我说:“你 在这等着,我给你拿去。”说着,爸爸把我领到一家门楼儿下面躲雨,自己又转身钻进雨雾里。 他一步三滑地往回走着。突然,他一下栽倒了,又不顾一切地站起来,满身是泥水。接着,爸 爸那跌跌撞撞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了。 此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心里热乎乎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短文。文章之所以感人,与事情发生的典型环境及作者巧妙穿插环境描 写是分不开的。作者几次描写环境:“这天外面下着大雨,瓢泼一般。”→“雨越下越大,浇得人 睁不开眼。”→“爸 爸又转身钻进雨雾里。”→“身影渐渐地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了。”这样,既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映衬出爸爸坚强的意志,为了“我”的学习、不 惧任何困难的高大形象。难怪爸爸的行动令“我”感动得“眼睛湿润了,心里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地行动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