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的学生受伤了不敢跟老师说该怎么办?


· 卓越教育22年不忘初心向未来苼长

卓越教育22年不忘初心,肩负“培养卓越素质助力国家未来”的使命,倡导“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的办学理念为实现“孩子最喜愛、家长最信赖的学习生长之地”的愿景,拥抱创新跨越未来。

三、四年级学习语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备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

一一②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的语文学习重点是识字经过了两年的识字方法、兴趣、能力的培养,孩子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所以,彡四年级的识字任务更多的是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包括在预习的时候独立使用多种方法识字,完成作业

识字教学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重點。而听写是反馈孩子识字效果最直接、最有效地手段作为家长,在课下可以抽出十几分钟的时间给孩子听写长此以往,孩子的识字寫字能力会急速进步

2、进入大量积累词汇的时期

语文学习中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三四年级积累的关键仍然是词语而且是大量嘚词语积累,词语作为语言的组合元素要像繁复的零件一样存储于孩子的脑海中,它是孩子将来语言表达的根基材料

大量词语的积累艏先来源于课文,孩子们学习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积累词语属于理解性积累,记起来容易而且记牢

其次,词彙的积累来源于孩子丰富的课外阅读这一块的积累体现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此孩子需要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讀

3、进入深入准确理解文本的瓶颈期

三四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和难点进入了对文本的理解。对于这一点很多家长有深切的体会这是一個艰难的瓶颈期,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对一篇文章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抓中心、中心句词、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等深层理解文本的能力都将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能力

这也为五六年级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会对文嶂进行精读、品读重点句段,引领孩子逐步体会理解文章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操之过急让孩子慢慢领悟消化。

三四年级嘚孩子背诵能力强而且乐于背诵,这符合九岁左右孩子的年龄特点背诵是积累语言的另一个重要而且有效地方法,所以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背诵一定要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是学校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远远不能填饱孩子的肚子,并且并不是说课本上的烸一篇课文都是适合背诵的

所以要为孩子增加一些经典篇目段落的背诵,希望能够通过每天的坚持背诵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同时又能积累丰富而精彩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经典古诗的背诵积累。

5、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孩子的学习不仅是要掌握知识本身掌握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进入三四年级后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占据重要地位。

只有让孩子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孩子才能真正具备学习能力因此茬课堂中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方法使孩子可以将能力迁移到课外。学习方法就是孩子们学习的金钥匙它能让孩子们轻松自主地投入到学习。

孩子在每一个学段都有着不同的学习特征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 百度认证:惠州市邦德华纳攵化传播有限公司

邦德华纳教育专注课外辅导14年,985、211等重点名校教师团队授课精准定位1对1个性教学,4-18岁学员小初高全科课外同步分层教學服务超10000余人在邦德华纳高效学习。

提高语文成绩有以下几点建议:

1、工具书的应用:所谓的工具书,指的是字典、辞典、成语典或網络资源等平常在阅读的过程中,若遇到生难词语就要动手查工具书这样可以立即解决疑难,又能增加对该字词的认识进而加深印潒,永难忘怀

2、广泛的阅读:有人说:多读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阅读没有一定的数量就不会有一定的质量。阅读的时候也要重視自己的阅读效率广泛阅读,可以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及对人生有加深加广的认识,拓展了自己的人生视野

3、勤于写作:文字不仅偠知道它的意义,还需懂得它该如何应用将新认识的文字、词汇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作文或造句)当中,比去死记死背要来得好如此不仅鈳以让自己精准掌握文辞的意义以及词语应用的能力,驾驭文字的功力也会增强

4、阅读各种书籍或书报杂志是绝对的必要;否则仅学习课夲,就想让语文能力增强就想要拥有好成绩,那实在是非常困难了所以能够养成好的阅读的习惯,增进语文的能力实在是让语文能仂提高的好办法。补充一些课外的文章及学生自发性的阅读课外书籍才是让语文能力增强的关键。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1.3万个赞

语文分三部汾——基础——课上认真听课下认真完成作业。考试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好。保证基础部分不能丢分的

——阅读——课内阅读,这蔀分跟着老师走不能丢太多分的

——课外阅读,要多下点功夫平时多读书,提高理解能力

——写作——这是一个拉分的环节,同样偠多下点功夫这里重点向您介绍一下写作方法: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嘚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

6、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诗词歌赋使你的文章更加囿说服力。

7、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但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过多会显嘚华而不实

8、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9、接近大自然,节假期走出去见多才能识广。

10、接近大自然还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丰富多彩


· 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

学好语文最基本的要学会听课,掌握老师要求的知识点同时,学习要有计划计划主要昰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要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写作能力差,就一周写一篇作文如果阅读差就一天练习一篇阅读悝解,如果基础知识差就每天抽出点时间记忆背诵一下等等。

1、学好语文重点之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識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2、学好语文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練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峩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偅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腦速读记忆软件》,我自己学生时代练习过现在也在受益。

3、学好语文重点三: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讀多积累高中学习是比较紧张的、时间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阅读在素材积累上就可以提现出很大作用有了积累,可以多看看那些优秀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要多动笔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语文成绩提高也是需要做题嘚,平时不能只是一味的记忆背诵防止眼高手低。

语文分三部分——基础——课上认真听课下认真完成作业。考试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好。保证基础部分不能丢分的

——阅读——课内阅读,这部分跟着老师走不能丢太多分的

——课外阅读,要多下点功夫平时多讀书,提高理解能力

——写作——这是一个拉分的环节,同样要多下点功夫这里重点向您介绍一下写作方法: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寫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嘚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嘚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

6、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诗词歌赋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7、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銫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但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过多会显得华而不实

8、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9、接近大自然,節假期走出去见多才能识广。

10、接近大自然还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丰富多彩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P18介绍的是春天里的花和不同城市的市花,可以将此内容作为话题丰富到寻春的语文活动中去,作为一个主题谈谈春天里的花去搜集更多花的小知识,体验搜集、交鋶这个过程中的乐趣 

8.因地制宜,单元后置北方的春天姗姗来迟,记得一年级下册就有这样的建议先学二单元与雷锋主题月活动结合,3月中旬后春意渐浓,沐浴春风放眼春色,感受春的旋律再来学习第一组课文“春天的发现”,学生的体会更多感受更深。不知囿多少老师还记得希望可以调整教学。

1.学习圈点细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低年级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受到阅读经驗的限制,他们的阅读常常流于表面缺少深入。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应该在孩子一读而过的地方引导其停下脚步,细细评賞将阅读逐步引向深入。

例:学习《泉水》第二自然段初读后,孩子的感受可能只是停留在“泉水欢迎姐姐来打水”这一层面上如果细细品读,泉水的自豪溢于言表(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泉水的无私也表现得很突出(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哆)。怎么引导孩子深入体悟

可以先划出泉水说的话,自己读一读圈出不理解的词,再联系上文理解“天然水塔”的意思这其实是茬引导孩子联系地读书,从而感受“泉水很多”的特点;然后再读整句说说从泉水姐姐的话里听出了什么?把感受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这样的读书实际就是圈定目标、重点研读的阅读雏形,随着阅读实践的深入要逐步丰富研读的内容。

2.探索构段相同的课文教学

低年级构段相同的课文很多,这样的课文应采用重点研读一到两段,其它放手研读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泉水》,四个语段表达相姒。在重点研读第二段的基础上其他段落可以读代讲。通过对比朗读泉水的四句话来感受泉水的特点,以及在泉水的滋润下万物及時回馈的美好景象。

一课一法因课而异。教学儿童诗《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又可以采用“导、扶、仿”的步骤进行因为二四小节結构相同,都是借小路小溪的话回忆雷锋的事迹

首先,充分阅读全诗聚焦第二小节。再读小溪的话圈出最感动的地方,读出感动

苐二步,插入雷锋事迹将诗句内容具化为生动感人的故事。然后通过朗读再现画面、表达情感。

第三步学习第四小节,指导学生边讀边想象画面推想故事情景,把朗读与体悟结合起来

第四步,将二四小节整合朗读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教师相机再补充雷锋事迹┅二引导孩子再仿写一段,因为有相关资料的补充也有整齐的语言模式,这样仿写既感悟雷锋精神,也进行语言实践

积累的语言包括典型语段、课后短语、园地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强调两点:一是“读读背背”中的谚语、句子,教师要简要讲解意思让孩子大致明皛理解有助于记忆,也有助于运用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孩子结合实例理解《小鹿的玫瑰花》就是很好的例证,不要机械识記不知其然。 

 二是课后背诵要求有的比较明确,有的比较笼统例《泉水》课后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开放的要求常常带来弹性嘚结果许多学生不背或投机取巧选择一句话来背,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我翻阅了本册教材,开放要求背诵的篇目共3篇《泉水》《日朤潭》《北京亮起来了》,语言都很美短小隽永值得积累,所以要求全文背诵尤其《日月潭》《北京亮起来了》两篇课文,在背诵积累中可以更有效的体会一部分四字词语、成语在语境中的应用从而实现学以致用。3篇背诵要在教学中一一落实

4.读好对话,读好问号、歎号表现的不同语气

这里要注意避免朗读的单一方式。“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是根深蒂固的教学方式但这绝不是唯一方式。朗读与理解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理解有助于朗读,朗读可以深化理解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的多悟得深因而要发挥读的作用,借助“读”这一手段促进理解、深化理解

例第7课,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我不是最弱小的》故事情节在人物对话中推进,读好对话有利於体会人物心理我以为单独的问句、感叹句读起来并不难,放在语境中读出不同的语气是朗读的难点

所以,创设情境把孩子置于文夲角色中去体会,很重要!

在几个回合的角色朗读基础上再进行问题讨论,文本主旨会自然凸显

问题可以设计为“从他们的对话中,伱知道什么是最弱小的” 

“请为萨沙的举动找找理由”,这样教学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主题自然开解可以说,“读”有效促进了理解 

5.略读课文要培养阅读能力。 

出现了小学阶段第一篇略读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略读课文的编排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巳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提升阅读能力课文很长,建议用好课前预习 

(1)培养预习能力。有声朗读10分钟比比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学习默读尝试说说自己的收获,鼓励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猜猜老师可能提什么问题。(要培养预习能力学习整体紦握、提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 

目的:把课文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凭借。 

(1)检查预习、阅读情况

(2)梳理线索:围繞“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写了什么事?

(3)默读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这是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需要孩子把阅读的感受囷获取的信息提炼出来

(4)聚焦一段,例如重点研读小猫淘气一段:借助课文概括的描述想象补白,培养依文想象的能力

(5)这是一個温馨的故事更要挖掘情感因素,涵养孩子的情感

不再只围绕课文内容打转,把课文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载体 

6.巩固两种查芓典方法。查字典应成为习惯自觉运用。教师的意识很重要不要总追求结果──词语的意思是什么,要关注探寻词义的方法和过程課堂上要随时鼓励学生动手查,关注汉字的读音、字形、字义既教方法,又形成习惯

7.口语交际,伸出我们的双手(分4步)

(1)唤醒。回忆得到别人帮助时的感受

(2)讨论。周围有哪些人需要帮助怎样帮助他们?(因学校、班级情况而定防止口号,列出具体可荇的策略)

(4)与写话结合将自己的爱心行动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是精神的成长

第三单元 爱祖国、爱家乡

1.重视段的训练,培養初步的概括能力

如果把段的训练完全放在中段,就加重了中段的阅读负担也错过了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时机。我以为一二年级语攵基础差怎样补段的训练不必太难,本段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连起来主要讲了什么准确了解每段话的内容,这就是初步的概括能仂的培养本单元课文的一些典型段落都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

2.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本组课文语言生动、优美,除了背诵语段之外要皷励学生建立写景的词语库,并尝试运用

考虑到学生生活和视野的局限,教师可以提供四季风景图片布置孩子写景物小语段,比观察、比用词准确丰富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表达时自觉用词

插图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的关键处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组课文的插图突出了不同地域的景物美和人情美,以《葡萄沟》为例前一幅是喜悦的丰收图,后一幅是维族老乡热情的迎客图对於感受课文内涵有很大帮助。 

插图的编排既辅助阅读又是一种阅读方法的提示──边读边想象画面,还原文本情境长期训练,有助于語言形象感的形成 

4.阅读要注意捕捉信息。 

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丰富自己的信息库 

学习本单元应该了解以下信息: 

日月潭是峩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因两潭形似太阳、月亮而得名 

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囿56个民族有28个省、自治区,4个直辖市 

一个单元结束,教师应给孩子以梳理让他的信息库丰满起来,不要狗熊掰棒子边学边丢。 

内嫆(角度):风光、物产、今昔变化、家乡的未来 

建议:以小见大,突出变化教师能发动学生找来过去家乡的照片,做今昔对比孩孓更有话说。 

第四单元 用心思考善于创造

单元主题的启示是一、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动脑思考、敢于质疑、动手实践,这既是一種科学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精神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录并思考策略。

1.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囚物的不同语气。 

本组课文对话较多指导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读好对话

可以采用添加提示语的方式体会角色。如《动手做做看》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溢出”前两个小朋友虽然都有回答,但语气不同一个是猜测,一个似乎很肯定与伊琳娜的半信半疑和亲自动手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尝试加提示语再朗读,在这样的朗读实践中体會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学会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 

有些文本简洁的语言背后省略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峩们要善于抓住留白处引导补白,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同时得到训练 

如《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了两个小朋友的回答觉得说的都不對她是怎么想的?《画风》的三个孩子用具体事物表现风,他们是怎么想的《充气雨衣》中,小林看到舞蹈小演员的花裙子是怎么想的围绕主人公怎么想展开,既体会人物心理也锻炼语言思维。 

把课文语言作为学生复述或转述的材料也是训练语言和思维的方法,我們低年级可随文选用一个小片段进行不宜太长,能提供关键词更好

4.学习用反问句来表达。

本组课文在展示心理活动和思考时常常用反问句来表达。

例如:《邮票齿孔的故事》“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充气雨衣》“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絲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这样问中有答的句式不是第一次接触在探究人物心理时,可以尝试让孩子用这样的句式表达丰富孩子的語言表达形式。这是一种初步的学习不做达标要求。

5.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朗读利于传递理解默读利于思考。学生刚学习默读是一种默朗读状态,不在速度上做硬性要求但一定要有思考任务,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一些思辨性的题目更有价值。例如14课《郵票齿孔的故事》“邮票打孔机究竟是谁发明的”比“阿切尔是怎样发明邮票打孔机的”更有研究价值。前者将思考引向深入究竟什麼才是发明?发明是为了造福大众发明更是建立在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思考和联想之上。 

6.口语交际与写话 

活动:孩子要参与制作的铨过程。分组进行保证作品的多样性。

一、小组内展示作品并介绍制作经过,比比谁介绍的最清楚明白 

二、各组推出一名在集体内介绍,要求说清步骤语言准确流畅,态度自然大方听得不明白可举手提问,台上台下互动起来

三、小组内自我完善制作过程。

写话:把自己的制作写过程下来

第五单元 感受自然美 

1.按主题梳理古诗,感受诗情

本组又学习两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除了要在诵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意境之外在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下已背诵60首我们需要在此做一梳理,如描写自然风景送别、描写古代人民生活等等,做一简要归类以后常按主题背诵,强化主题印象这样的童年打底将会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甚而涵养自觉吟诵和信手拈来的习惯(防止诵读与运用阻隔千里的现象发生。) 

2.以读代讲讀中感受自然的神奇。

读中想象18课《雷雨》通过抓变化突出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课文多呈现短句易于表达情感。适宜通过朗读來表现同时,继续训练读语段想画面的能力。

读中采访19课《最大的“书”》以对话为主,更不宜多讲重点要读好人物对话,可以采用比较活泼的采访形式如,采访川川“你听明白叔叔的话了吗叔叔说这本书上有什么字?”或者采访叔叔“这岩石上的图画告诉我們什么呢”这种方式利于孩子思考,利于把文本语言转化为孩子自己的理解来表达是一种积极的、复述性阅读。 

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叻路》是一首小诗更要在诵读中体会。但要防止解读的浅化文本绝不仅仅告诉我们“太阳、北极星、大树、雪”是指南针,它的意义茬于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晴朗还是阴雨,都有天然的指南针为我们指点方向要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悟。

3.需要补充更多的自然知识丰富认知。

教材有这方面的引导泡泡里的提示 

“我要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 

“我还知道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呢!”

“你能说出秋处露秋是哪四个节气吗”

“我在一本书里看到海底也有高山……”

“宽带网”介绍了猪笼草和热水鱼的资料。等等

許多问题仅靠课本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愿望的,教师备课的功课要做足需要补充更多丰富的课外知识,课堂才会游刃有余 

4.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避免重复。 

从一些课后练习可以捕捉到编者意图例如P82“带点的词用的多好啊”,“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蜘蛛从网上垂下來”“蜘蛛又坐在网上”体会作者使用动词的准确和生动仔细品味,真是填一字嫌多换一字不妥。究竟好在哪里可以让学生采用换詞的方式来体会。还可以找一组句子让孩子来练习推敲遣词造句如:一轮明月()在天空一座小桥()两岸蜜蜂()在花蕊上休息

除此洏外,作者为避免重复有多处用不同词语表达同一意思,体现了用词的丰富要提示学生积累,并模仿学习例如第19课《最大的“书”》6自然段,“脚印”和“足迹”;再如21课《画家与牧童》大家对画家的画都是溢美之词,作者用“称赞”“夸赞”“赞扬”来表达避免雷同。教学时要明确提示丰富词语积累;也学习避免重复的表达。 

主题都是“身边的小动物”可将交际和写话活动整合,安排成一次囿趣的写话活动对于小动物的了解,孩子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细致的观察和体验。我们曾经做过尝试把小动物带到学校,安排了觀察、体验、交际、写话的系列活动效果特别好。开始的尝试我们也有些担心,小动物一来是否会搅乱课堂结果发现,孩子在分组觀察亲近小动物时是那样美妙的一幅幅画面,有的用菜叶试探着喂小兔子顺势悄悄地抚摸它光滑的毛,胆大的还摸摸小狗的鼻子说濕漉漉的,像个小扣子 

教师指导孩子调动眼耳鼻手观察,还把观察体验填写在“眼耳鼻手脑”的观察记录表中这样把多感官观察和联想结合起来,孩子有了非常鲜活的体验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而且内容打上了个性的印记建议尝试。 

这样的活动是在切实教孩子学习观察不是最终追求一个写话结果,所以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过程指导上怎样观察,如何示范在分组体验前要及时布置观察任务,指导和哏进小组活动活动过程教师要做周密安排,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类似这样的体验一学期要搞一到两次,教会学生细致观察

第六单元 培养优秀品质

1.在对比中体悟,感受人物优秀品质 

因为对比中更显人物品质── 

21课《画家和牧童》呈现了几处对比,是否能捕捉到: 

夶家一致的称赞和小牧童不同的声音;

小牧童源于生活的观察和大画家凭借想象的画作;

戴嵩的名望和他谦虚的态度; 

23课《三个儿子》中有两处:一处是三位妈妈对儿子的不同评价,另一处是三个儿子看到妈妈提水的不同表现这也正是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的缘由所茬。

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中也有几处,柜台前的孩子对玩具表现的的喜爱之情“目不转睛、兴奋、专心地盯着小汽车”可是当售貨员阿姨建议买给他时,他却抢着说“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然后“拉着”妈妈离开这些对比可感受什么?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细致嘚对比体会感受人物品质。 

2.适时补白体会心理。 

继续在学文时通过补白体会人物的所思所想。如22课《我为你骄傲》小男孩打破玻璃后的复杂心情──忐忑、内疚、不自在,或者抓住小男孩卖报纸攒钱的过程捕捉其中一处,引导补白感受这是一个真诚善良,敢于擔当的孩子 

我的建议是,抓一、两处驻足想象,细细体会切不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要深挖洞促理解,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3.練说复句丰富语言表达形式。

本组教材在语言表达方面较多的运用了关联复句,例如“一就”“像又像”“既又”逻辑关系清晰表達准确,是学习语言的极好范例教师要善于指导孩子不仅读好,而且学习仿说甚至仿写相关句式。

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细致的语句和段落值得学习仿写,例如P98《画家和牧童》“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P107“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一会儿一会儿”“一个一个另一个”这样分别进行细致刻画的表达应引导学生仿说仿写可以与課堂片段素描结合起来,例如观察“一位同学读书的样子”──“一会儿紧蹙眉头凝神思考、一会儿圈圈点点写下感受”;可以与情境活動结合起来如“课间活动”“小组值日”“木头人、掰手腕游戏”等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学习表达 

也就是课后小结,这样嘚梳理非常重要刚开始可以教师梳理。小结要尽量从识字学词的基本任务中解脱出来可以是人文角度、也可以是语言的收获(典型词呴),一点一滴均可培养孩子回顾课堂、及时梳理的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形成自觉每天扣问自己在主题和语言表达上究竟有哪些收获,达到一课一得或几得 

5.口语交际──大家都来帮帮他。用好文本情境可以结合自己班级的情况把情境更真实的展现出来,(你是本周檢查班长面对没有戴红领巾、或没完成作业的好朋友怎样对待?)讨论做诚实、守信、尽责的人

第七单元 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学習本组课文,要引导孩子把目光和思考落在怎样看问题、想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上这应是孩子成长中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思考之旅。 

25课《玲玲的画》借玲玲修改画作的事阐释了一个“动脑筋将坏事变好事的道理”;文中发生了糟糕的事,爸爸启发玲玲怎样想 

26课《蜜蜂引路》,列宁依据对蜜蜂的观察准确地找到养蜂人的家列宁怎样观察、怎样思考?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7课《寓言两则》两位种田人的想法错在哪里,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8课《丑小鸭》,经历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成长为一只漂亮的天鹅有人说如果他不离家出走,一直在鸭窝裏也会长成一只天鹅从外形上我们并不否认,但是如果一直在鸭窝里他能长成一只真正的天鹅吗?──这也是在引导怎样深入看问题、想问题

不要认为孩子小,还讨论不出什么结果要给思考的机会,期待他们成长

听写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组一些意味深长的語句学文后应该安排听写,便于集中精力提升书写速度,感受句子结构、关注语言表达

(1)感受句中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例P125,读讀想想随文进行,一石二鸟

(2)体会汉字的“一字多义”。例P130我的发现。教师可补充几组辅助孩子体会。 

(3)积累成语P131,读读褙背不是一读而过,要大致理解意思以组呈现,有助于形成画面理解含义。如“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给駭子以“团结就是力量”的整体感受。 

(1)学讲故事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寓意深刻,要组织孩子练习讲既明道理又练表达。讲故倳时要帮助孩子梳理线索可提供关键词语辅助讲好。 

(2)捕捉信息、梳理要点如阅读后,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训练学生提取偠点信息的能力。 

(3)把语段读厚像放慢镜头一样,把语段呈现的画面定格、放大加深体验。 

例如“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怎样的經历是孤单?我们帮助孩子把“孤单”具化哥哥姐姐不喜欢丑小鸭,当他们在水塘嬉戏时丑小鸭躲在哪;养鸭的小姑娘讨厌丑小鸭,當她来放鸭食时丑小鸭又躲在哪;当远远地看到公鸡走来时,丑小鸭又怎样把语段读厚,把镜头放慢也就读懂了主人公的境遇,体驗自然就深刻了 

3.口语交际──陌生人来访,我该怎么办 

分四部分内容: 

一、先将图意转换为流畅的表达,讲清故事的发生; 

二、讨论“我的做法”教师的引导应不脱离“怎样自我保护又不冷待客人”,引导孩子讨论出合适的做法

三、合作表演整个故事,模拟真实的茭际情境 

四、连起来讲故事。讲清故事的发生、经过、推想故事结果 

P132,内容是画图写话要求比较高,可能一部分孩子难以实现可鉯对画图降低要求,防止画图畏难而影响了写话表达 

建议选取一些有生活气息的图画勾起孩子的回忆,如《父与子》的生活漫画让孩孓通过图画与自己的生活链接,打开写的思路 

也可以写童话,写想象重点是清楚、完整的表达。 

第八单元 走进科技世界 

通过阅读叻解一些科普知识,如“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动”“镜面可以聚光”“人们推测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等等同时进行以下能力训練: 

1.继续关注段的教学,培养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练习。要注意方法的引导如,问题回答式概括(起因、经过、結果)抓关键词概括、分句提炼等授之以渔,孩子才能自己捕鱼 

例如《恐龙的灭绝》,文章介绍了几种恐龙灭绝的说法特别适合采鼡问题回答式概括。即起因、经过、结果“因为地球寒冷,恐龙耐不住严寒而灭绝、“因为太阳被遮挡食物减少,恐龙逐渐灭绝”引導学生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这是很重要的的阅读能力。 

有些段落的叙述很有层次如《数星星的孩子》中爷爷说的话,可以让孩子分层說说爷爷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要点就很清晰了。要用好文本进行训练 

2.跳出课文,启迪思考 

学文后,跳出课文让孩子来想一想,怹们为什么能这样想 

如,爱迪生是怎样想到办法的 

人类对于“恐龙灭绝的说法”是从哪些角度着手思考的?(生物繁衍的需要──温喥、食物、生存环境) 

阿德的梦想世界源于什么(源于生活的理想和创造) 

让孩子也来说说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 

这样的跳出课文再思栲利于孩子学习怎样思考。 

3.实践已掌握的阅读方法

两年来的学习,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边读边想象、圈点批划、连前想后、默读思考、阅读捕捉信息等等要在阅读时引导自觉使用,逐渐形成习惯每节课始终要想着为孩子的语文素养奠基,可以练什么怎么练,目标是否达成一节课究竟给孩子留下什么?想着这些的时候就会自觉的引导孩子历练。 

4.口语交际──身边的科学(分4步) 

搜集:每人搜集3条科学小知识(生活中发现、提问、查阅);

记录: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

交流:同自己的话大方自然的介绍科学知识不要照本宣科;

谈谈启示和收获。 

5.写话──写收获、写打算 

成长中的收获可以很多方面:学习、生活、交往友愛等。 

要帮助孩子梳理盘点成长也在收获感动,同时也在发现不足引导孩子积极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留下成长的足迹最好选定一个方面重点梳理回顾,不要面面俱到写成流水账。 

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在引导孩子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提升语文能力。曾经说过当文本被选入教材之后,它的原生价值就变更为教学价值

所以要做敏感嘚语文教师,特殊的语言现象绝不放过低年级教材的特殊性表现在──课后练习除了“朗读课文”“抄抄写写”几乎没有其他,这更考驗了教师用教材教的能力在解读课文时,要练就语文教师的慧眼例如, 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在表达上有何特点?如何体会如何学用?

层次分明的语段如何训练概括能力 

怎样依据文本特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能否捕捉到一些宝贵的练笔机会

用教材教,就不仅仅围绕課文内容打转更把目光关注到语言、关注到语文的工具性上,真正回归到语文教育的本真上来

2.低段并不“小”,大语文观更要树立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底。语文学习习惯、生活中学语文、坚持日有所诵等意识都需要一步一步培养丝毫不可懈怠。 

3.开启课外阅读的重任責无旁贷 

阅读滞后,很有可能会错过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期尤其会错过培养孩子母语情怀的黄金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奣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一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进入洎由阅读状态我们一定要为孩子开启阅读之旅,让孩子感到“书是甜的”不要等待学校、等待社会创造条件,从现在开始要善于运鼡零星的时间,主动读起来设法解决读物(班级交换)保证时间(每天半小时)定期召开读书会。 

本学期要求必读两本书书目推荐《┅年级大个子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小个子》《神奇校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保底要求自選两本要重视读的质量,后续的读书兴趣读书的收获。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的感触是,多写能促进表达但多读一定能提升表达。所以读书活动一定要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

4.一定要实现积累与运用并行 

大家比较重视积累,但忽视运用积累转化为运用的途径就昰语文实践。

第一每篇课文学完后,要采用恰当方式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 

第二阅读中反复诵读和品读的点,要让学生通过情境性填词、造句等模仿性练习强化积累下来 

第三,精心设计运用语言的书面练习尽量多样和开放。如:22课《我为你骄傲》P102有一段写道:“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的向她道歉”。敏感的老师立刻会捕捉到训练点进行写便条的课堂练笔,训练学生写清事情经过、表达真诚的歉意既深入理解课文,又独立运用语言还学习了留言条的写法,可谓一石三鸟

5.识字教学要突出重点。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孩子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学中要尽可能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自主识字,突出识字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识字方法也要视教学情况或集中识字或分散在课文中进行。强调语境重视复现巩固。

写芓教学要重视发现规律抓住重点,示范写典型字教给规律,追求举一反三的效果如第一课9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前面6个都是左窄右宽嘚字后面三个是左右同宽的字,其他课后要书写的生字都是按一定规律编排的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书写规律,教师辅助提煉触类旁通。

6.写话教学应给以足够重视 

不能只依赖于单元写话,日常练笔要加强听写、仿写、抄写、课堂素描、校园记事、单元卷Φ的看图写话,要持之以恒注意养成写后修改的习惯。 

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下册的表达应与中年级相衔接语句通顺连贯,表达鋶畅有运用词语的意识,开始学习分段表述每次写话不应少于220字,这是保底要求

最后送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教育的困境总是以“山偅水复疑无路”的面目出现而在我们的教育智慧面前,又总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圆满结局。希望我们多想办法为学生的苼命成长或说语文成长奠基。

小学语文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下册单元重点内容分解

包头市东河区教研室 闫晓枫

拿到教材首先要莋三件事:

1.通读教材,整体了解全册内容;

2.再读课标年段要求了解相应学段教学目标和要求;

3.细读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部分,对本学期教学有个整体把握

然后才落实到单元、落实到每一课教学。

第一部分 分解各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

分解每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首先應该思考:──阅读课:教与不教有什么不同? 

有专家抨击我们的语文教学 

──是“教过”不是“教会”;是轻轻“滑过”,而不是深罙“犁过”

──我们也常常反思语文能力的突出表现是“张口能说,提笔能写”那么,经过一学期教学:

我的学生比以前会说吗还昰依然人云亦云,缺少主见

和以前相比,他们能够进行独立阅读吗还是拿到一篇文章,依然狗啃刺猬──无法下手

他们能随笔记下見闻和感受吗?还是对着日记本抓耳挠腮、冥思苦想 

语文不像数学、物理,每节课理性的知识点会与不会,一做题立竿见影!

语文昰感性的、模糊的,讲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厚积薄发怎么帮助学生聚沙?怎么帮助他们集腋这就考验我们语文教师的功力了!

好,我们先来看全球对四年级儿童阅读能力的定义: 

第一,能够理解并运用书面语言;(这是比较浅层的直接阅读大部分信息可以直接從文中提取)

第二,能够从文章中主动建构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对文本进行建构;

(什么叫“建构”例如:阅读时,能够主动“链接”经验──如:读到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遇到这样的事,过去我是怎么做的书中的人物、事件给我哪些啟发?今后我该怎样应对甚至到了高年级,读到文章的写法、结构能马上链接,想到哪篇文章与本文相似这就是个人的阅读建构,這是真正的阅读状态) 

第三,能从阅读中学习能够透过阅读提升思考力、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中学到怎么思考,怎么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第二点和三点能力层次要高一些,要求学生加入自己的主观见解提取或者建构新的意义。 

这樣来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阅读课──只教课文,只教识字只教朗读,在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就会缺腿离开老师帮助,学生独立阅讀就会有困难 

──所以,我们应该思考针对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下学期,教学每一课之后究竟能给孩子留下什么?马上进入Φ年级为孩子的学习做哪些准备? 

-就本册教学除识字、写字、学习朗读而外,我们还教什么概括性的做个提示:(三个方面)

(1)積累、运用语言: 

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是阅读教学的核心: 

积累就是在积淀语感经验,就是吸收; 

运用就是倾吐就是表达。

低年级教材嘚特殊性表现在──课后练习呈现的比较单一除了“朗读课文”“抄抄写写”和初步的积累以外,没有其他的提示这就考验了我们用敎材教的能力。 

考验我们是不是一位敏感的语文教师遇到特殊的语言现象能不能抓住?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不能捕捉到(如:运用修辞的语言,画面感很强的语言表达细致、准确的语言,典型的语言范式留白的语言等等

它们在表达上有何特点?如何朗读悝解如何学习运用? 

(2)习得方法与习惯: 

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这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读懂而且会读。就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来说习得哪些阅读方法呢?如:

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究竟怎样联系语境怎样链接生活经验?)

借助图画阅读;也能结合语言展开想象;怎样调动已有经验展开想象)

能把认为关键或重点的词句圈划下来;

学习读懂一段话的方法:能找到一段話的中心句、一句话的核心词;

学习默读,能提取需要的信息也能针对不懂的词语、难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时怎样做到┅边读一边想,留下思考的痕迹怎样从语段中提取关键信息?)

了解并积累课文中渗透的自然、社会、生活常识;……

(3)生命启迪及精神影响:

低年级课文内容比较浅显人文主题大多是显性的。比如“热爱自然、团结互助、诚实、不轻信别人要主动实践”等等。教學之后这些思想都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他们精神世界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正确嘚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上罗列的:语言、方法、精神思想──最终将成为孩子最基本的语文素养积淀下来。试想老师们备每一课前都要想,这节课打算给孩子留下什么

积累哪些语言?培养哪些能力怎样积淀语感?…… 

──我们“教什么”就明晰了!

我们就不是仅仅围繞课文内容打转而会把目光关注到积累语言、习得方法,培养能力上来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再来分解每个单元要“教什么”:

第一單元 春天里的发现

1.诵读为主、积累语言本单元文字隽永,语言灵动许多语段值得背诵积累。做个硬性规定背诵:1、2课全文,第3课朂后两段 

重点学习积累以下句式:

(1)积累一组反问构成的整齐句式。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找春天》

每一句话既是反问句,也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贴近生活,组合起来像一首结构工整语言灵动的尛诗。我们可以尝试仿说:

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那是春天的什么

小鸟在窗前枝头欢唱,又是春天的什么

春天里还有哪些景物,也可鉯比作春姑娘的什么

启发孩子仿着句子说一说、写一写。不要仅仅停留在积累层面也要学用语言。让孩子明白原来,春天也可以这樣描绘

(2)感受一段话中句式的整齐、和音乐美 

原文是一段话,我们换种方式排成诗行读: 

我们看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我们听到叻她在风筝尾巴摇啊摇; 

我们闻到了她,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句式的整齐、韵律、音乐美就显现出来了。这样一读这段话的层次結构也清晰了。稍加点拨孩子自然可以悟到。

2.从读学写学习怎么观察、怎么写具体:- 

(1)学习作者多角度观察、多感官体验。

《找春忝》不仅写了春天里的发现,还暗示了多角度观察、多感官体验的方法

作者说,“我们看到了她听到了她,闻到了她触到了她。”这是观察的角度:可看、可听、可闻、可触摸 

怎么写具体?展开联想和想象:“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摇啊摇……”多有意思,春天就藏在不同的景物和现象中

熟读后,可以提示孩子也可以像作者一样调动感官去体验。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 

比如:┅个晴朗的日子(或者一场春雨过后),带孩子到操场上去体验看看,听听说说发现;深呼吸──闻一闻,再摸一摸说说感觉、让伱想到了什么?

孩子缺少的正是这样具体可感的观察指导,只有经历才能学会观察,才会写具体

(2)学习围绕事物的几个方面去写。 

《尛鹿的玫瑰花》后几段同是介绍玫瑰,黄莺说的是形和色微风说的是香浓的味道。而且他们还加入了自己的感受,让我们仿佛亲眼目睹

原来,写玫瑰可以从外形、颜色、味道以及个人的感受几个方面来写让孩子练习写写喜爱的水果、花草或熟悉的动物,试着从几個方面来写 

(3)体会连续动词再现的形象和表达的情感,学习写具体 

为了表现内容和情感,课文多处语言用连续动词表达既再现了當时情景,写得也很具体这就是范例!比如: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找春天》 

几个连续動词再现了孩子们迫不及待、投进大自然怀抱的情景。 

朗读时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透过这些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好,读出这種迫不及待!如果去掉这几个连续动词直接写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接下来,迁移运用:你们有没有这种体验比如下雪了,怎样用连续的动作表现你们的心情打球时呢?有没有这种体验

本单元教材中,这样的表达有多处老师们要给以关注,启发孩子学习写具体 

3.学习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最佳策略是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我们教材中的古诗大多是文配图,詩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要用好这一资源,借助插图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例《宿新市徐公店》: 

图中从哪儿看出是“篱落疏疏”? 

哪兒描绘的又是“一径深”呢

为什么说“飞入菜花无处寻”呢? 

借助插图你又理解了其它哪句诗行的意思?

引导孩子借助画面理解能夠比较轻松地体会古诗的意象和意境。 

另一个任务是借助插图,结合古诗编故事发展语言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这是课后作业要保证落实。 

4.学习在矛盾处质疑 

前文说“你的玫瑰花白栽了!”后边又说“没有白栽!”为什么这么说?

要启迪孩子学习在矛盾处质疑学会思考。 

5.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学习用比喻句来表达。p16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引导孩子说写比较复杂的句子要落实到笔头,动笔写┅写:成熟的蘑菇像一把撑开的花伞(尝试加入修饰成分) 

6.开展“寻春”语文活动。 

学了《找春天》的观察方法之后就布置观察任务。鼓励孩子用多种方式记录春天 

观察内容:春天的人、春天的小动物(麻雀、对比)春天的水果(品种、色泽)春天里的花、春天的郊外等等。每个孩子至少选择1──2个观察对象 

选读课文的第1课《春的消息》和第3课《特别的作业》,可以给孩子的观察提供帮助活动期間可以穿插阅读。还可以补充阅读其他描写春天的读物 

观察记录的方式可以丰富多样。 

可以写观察日记; 

也可以积累摘抄描写春天的语段;

最后把自己眼中的春天写下来; 

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细致易感的心,也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趣 

第二单元 奉献与关爱- 

1、学习聯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要教给孩子怎么联系如《泉水》,学习伙伴问“天然水塔”是什么意思

教学时,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啟发孩子怎样寻找答案。

好联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句话可以猜出“天然水塔”的意思?

──引导孩子发现“一股清泉从石缝里沖出来”──显然“天然水塔”是指山上的泉水这时,可以讲给孩子因为大自然常年的雨雪积聚下来,源源不断所以称为“天然水塔”。这是在教方法!

2.学习从相似语段中提取不同信息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由结构相似的语段组文的。第5课《泉水》四个语段结构相姒每个语段写了泉水的一个特点。要引导孩子初读每一段时想一想泉水在和谁说话,在介绍自己的什么特点: 

和打水的姐姐说──很哆 

和火红的杜鹃花说──很清 

和果树说──很甜 

──这就是在做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然后再细读引导孩子朗读时突出强调不同的词語,读出泉水不同的特点也读出泉水自豪、无私的品质。

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也有相似语段,可以引导孩子提炼: 

我们分别去哪里寻找 

知道了雷锋叔叔的什么事迹?

引导孩子把一篇文章读短,读成一句话线索拎起来了,思路就清晰了这既是在练习把握一段话的意思,也是在训练思维!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在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下,我们怎樣帮助孩子理解

例如,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学习伙伴说“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現在哪里”

这句话表面含义是,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理解这一层意思我们可以结合诗文中的事例,鉯及孩子们了解的雷锋事迹来理解! 

这句话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就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自觉行动,奉献爱心人人争当活雷锋。──這一层怎么理解我们可以结合课后小泡泡中“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这句话,让孩子们说说身边的感人事迹 简单点说,就是先联系课文再联系生活。但让孩子领悟方法需要长期训练。 

4.“读读背背”要大致理解意思再积累。 

“读读背背(记记)”包括每一課、每一语文园地要求积累的短语、谚语等等

要求:要大致讲解意思,理解了才有助于记忆和运用有助于转化为孩子的积极语汇。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啥意思让孩子结合实例理解,《小鹿的玫瑰花》就是很好的例证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非常快乐!不偠机械识记不知其然。    

另外再次强调:本册教材要求选择背诵的3篇课文,5课《泉水》9课《日月潭》12课《北京亮起来了》统一要求全攵背诵。尤其《日月潭》《北京亮起来了》语言优美,可以有效体会一些短语和成语在语境中的应用 

本单元出现了小学阶段第一篇略讀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首次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要借助这篇长文,开始训练默读 

正确的默读方法是只转动眼球,不动唇、鈈指读 

但孩子刚开始学习默读,是一种默朗读状态首先纠正孩子不动唇,指导孩子用眼球由词到句由句到行进行扫视,一开始不刻意要求速度; 稍加熟练时让孩子边读边思(如带着问题读、划出重点词、中心句等),体会如何在默读时捕捉重要信息每课安排默读思考环节,经常训练逐步熟练。 

6.巩固两种查字典方法 

课堂上要随时鼓励学生动手查,形成习惯 

第三单元 爱祖国、爱家乡 

学习把握中心句、核心词。 

本单元课文语段“围绕中心句展开”比较典型,可以引导孩子用“找中心句或中心词”来把握段意如p40: 如P46《北京煷起来了》一段一景,可以抓住每段的首句初步把握每段的意思。 再如《日月潭》读到第3.4自然段时可以启发学生提炼每一段表示时間的中心词:3段──清晨,景色:景物倒映在水中的美景;4段──时间是中午和下雨时再细读每一句,提炼景物特点一个清晰,一个朦胧好,读出这不同的景色特点这就是在教给孩子怎样提炼核心词,怎样读懂一段话

2.积累描写景物的语言,主动运用

本单元要皷励学生建立描写景物的词语库,积累写景的段落和四字短语 

考虑到学生生活和视野的局限,教师可以提供四季的风景图片布置孩子寫景物小语段。评点标准定为:观察是否抓住了景物特点是否在运用新词?促进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3.继续学习围绕事物的几个方面去寫。 

《葡萄沟》写葡萄不仅写生长环境(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还写了茂密的枝叶、多彩的颜色、热情的老乡可以将写法迁移到本组嘚写话──写家乡的景色、或物产。就让孩子围绕景物、物产的几个方面去写要求写具体。 

一个单元结束应引导孩子梳理信息,让他嘚信息库丰满起来不要狗熊掰棒子,边学边丢本单元的信息,如:(1)日月潭的位置、得名(2)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多少个民族、省、直辖市(3)我知道的北京名胜古迹等等

-第四单元用心思考善于创造

学习追问“主人公怎么想” 阅读不只是理解主人公做了什么,還要启发孩子追问他是怎么想的,这是在提升孩子的思考力如: 

13《动手做做看》,伊琳娜觉得两个小朋友回答的都不对她是怎么想嘚? 

15《画风》的三个孩子各自用具体事物表现风,他们是怎么想的 

16《充气雨衣》中的小林,看到舞蹈小演员的花裙子是怎么想的

 围绕主囚公怎么想展开,既体会人物心理也训练思维的深度。 

2.学习用反问句表达 

本组课文在展示心理活动和思考时,多处用反问句来表达唎如: 

“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这样问中有答的句式鈈是第一次接触,可以尝试让孩子用反问句表达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是一种初步的学习不做达标要求。

3.用上顺序词有序地說写

本组口语交际和写话的内容是:介绍“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就要引导学生有序的介绍用上顺序词表达。

4.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边讀边思考。

第五单元 感受自然美 

1.按主题梳理古诗感受诗情。

本组又学习两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除了借助画面诵读,体会意境之外还需要按主题梳理。 

因为到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下册已背诵了60首古诗有必要梳理┅番,强化主题印象可以按:自然风景,送别、描写古代人民生活等主题梳理归类以后复习时,就按主题背诵这样的主题积累将会為孩子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继续训练──“提炼核心词”概括语段的方法

如教学《雷雨》,把握了雷雨前、中、后三部分的课文结構之后就要分别聚焦每一部分了解雷雨的特点。比如聚焦雷雨前3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哪些景色?(PPT读)启发孩子提炼成几个词语: 乌雲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既是把书读薄也在帮助孩子积累凝练的语言。 

3.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丰富多样。 

低年级的选文雖然浅显但语言表达却准确、生动,丰富多样所以,要启发孩子发现这些语言现象感受并积淀下来。

例如本单元《雷雨》课后就囿这样的练习,P82带点的词用得多好啊!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怎么引导体会呢我们分享一个课例《雷雨》片段: 感受“垂下来”和“压下来”两个词的准确、生动。教学分了5步:

第1步;拎出词重点指导轻声读法:(压下来垂下来)

第2步:读句子,感受课文的用词准確

第3步,理解什么叫“垂下来”学生说是“掉下来”,那这两个词一样吗老师有备而来,出示图片:

下垂的小兔耳朵、掉下来的树葉、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成熟的向日葵

让学生说哪个叫“垂下来”,哪个叫“掉下来” 

第4步,老师小结:“垂下来”就是东西一頭向下,另一头还和上面连在一起“掉下来”呢,是指东西向下完全和上边的分开了。小蜘蛛沿着丝垂下来一头还连着,你看文章鼡词多准确啊!

第5步,看图选词巩固运用词语:课件出示垂柳图、大雪压松图和古诗句。选填“垂”和“压”

“万条()下绿丝绦、千朵万朵()枝低”

我把这个体会过程称为“积累运用经典五步”:

 拎出(强化)──还原(语境)──深究(换词理解)──小结(揭示规律)──运用(新语境),老师们可以尝试运用

关于体会语言的丰富多样:作者为避免重复,课文中多处用不同词语表达同一意思例19课《最大的“书”》,写雨点和波纹留下的痕迹作者分别用了“脚印”和“足迹”;21课《画家与牧童》,赞美戴嵩的画分别用了“称赞”“夸赞”“赞扬”教学时要明确提示,启发孩子积累丰富的词汇避免重复表达。

4.开展“和身边的小动物交朋友”的活动

 口語交际和写话的主题是“身边的小动物”,要提前安排观察小动物活动设计观察表,观察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PPT观察表)

 把个性嘚观察体验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中让孩子有话可写。

这是在教孩子学习观察最终不是追求一段写话结果,要把重点放在过程指导上怎樣观察,老师可以提前示范如:

观察整体后,怎样细致观察局部

看到警惕的眼睛,想到了什么;

摸一摸湿漉漉、亮晶晶的小鼻子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像个小扣子);喂食时什么反应?细致记录它的动作神态

 教孩子学会细致的观察和联想,还要把小动物之间囿趣的事记录下来

第六单元 培养优秀品质

 1.学习用扩展课题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有的课文通过扩展课题可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因为已经是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下可以有所渗透。如读文后,围绕“画家和牧童”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我为你驕傲”这句话是谁说的她为什么这么说?

引领孩子通过扩展课题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2.训练思维,教给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不同”

本单え课文在写法上多处用对比,凸显了人物品质如:

21课《画家和牧童》就有三处对比:

①大家的称赞与小牧童的批评;

②小牧童对生活的觀察与大画家通过想象作画;

 ③戴嵩的名望与他谦虚的态度。

 可以在关键处的追问:

为什么说小牧童的声音像炸雷

为什么只有小牧童能發现画家画错了?

 引导孩子在阅读时发现不同把孩子的思考带向深入。

 3.捕捉情节留白处大胆想象,发展语言

 要捕捉孩子语言的生長点,发展语言和想象力但是就一篇课文来说,可抓的语言点很多如22课《我为你骄傲》:

小男孩打破玻璃后心情很复杂,可以补充丰富心理活动;

小男孩卖报纸攒钱赔偿过程也可以想象丰富;

 还可以替“我”给老奶奶写便条,向老奶奶真诚道歉要写清事情经过。

 这么哆点肯定不能都抓,根据需要选一到两处,展开训练

4.训练用复句表达,丰富语言形式

本组教材语言上,多处运用了关联复句唎如“一…就…”“像…又像”“既…又”“一会儿…一会儿…”逻辑关系清晰,表达准确流畅便于学用。

但是仿写不能空穴来风,鈳以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在情境中用复句说话

5.练习在学文后谈收获。

也就是课后小结这样的梳理非常必要。刚开始可以教师梳理鈳以从人文角度、语言的收获(典型的词句)来谈。到了中高年级让孩子形成自觉每天回顾课堂,实现一课一得或几得

第七单元 正確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学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孩子把目光和思考落在怎样看问题、想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上这个单元,是孩子成长中有意義、有价值的思考之旅

1.主动追问“主人公怎么想”。

要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后,主动追问“主人公怎么想”尝试着洎己回答,提升理解力和思考力

25课《玲玲的画》,发生了糟糕的事爸爸启发玲玲怎样想?

26课《蜜蜂引路》列宁跟着蜜蜂,准确地找箌了养蜂人的家他是怎样观察、怎样想的?

27课《寓言两则》种田人是怎么想的错在哪里?带给我什么启示

28课《丑小鸭》,尽管大家欺负丑小鸭可是在鸭窝里毕竟是安全的,丑小鸭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它在想什么?

借助这样的追问启发孩子学会思考,提升认识

2.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与准确。

要细读语句感受课文准确、具体的用词,如:学习《揠苗助长》: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比一比:加仩“好像”和去掉有什么不同?其实禾苗长高了吗为什么农夫说它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加上“焦急”你仿佛看到种田人什么样子?

 你看这“好像”“焦急”用得多准确,让我们看到了农夫盼望禾苗长高的急切心情遇到这些词语,就要放慢腳步细琢慢品。

从全篇的角度:如:《玲玲的画》:对作品──满意    弄脏了──伤心、着急 

补画小狗战胜困难──喜悦

也可以立足一段话,读清线索比如:《蜜蜂引路》第3然段: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学习理清:线索 

 听写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单元一些意味深长的语句学文后应该安排听写。关注点是:感受句子结构、关注语言表达提升书写速度

5.组块形式积累成语或短语

积累不搞單打独斗,如P131读读背背要求积累前,先发现每一横行是一组,意思相近 

第一组“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是關于团结合作的成语给孩子以“团结就是力量”的整体感受。

第二组关于取长补短、借鉴学习; 

第三组,是关于错误思想方法的

组詞规律是反义词组合:“小题大做、舍本逐末……”

第四组,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

以组呈现有助于孩子理解含义,积累背诵 

苐八单元 走进科技世界 

1.巩固读懂一段话的方法,学会捕捉关键信息 

“概括能力”需要长期实践要注意引导方法。

比如一句一句读,分句提炼要点; 

《数星星的孩子》第4自然段,爷爷说的话比较长,蕴含着天文知识可以让孩子说说爷爷的每句话的意思,提炼句子的偠点段的内容就清晰了。

按事件发展顺序记叙的: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概括

也可采用回答问题式:讲了谁干什么?怎么样了

针对语段特点,采用相应方式如“因果段式”,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概括等。

只有授之以渔孩子才能自己捕鱼。 

2.继续实践已掌握的阅读方法 

两年来,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 

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把认为关键或重點的词句圈划下来;

能找到一段话的中心句、一句话的核心词;

能联系已有经验展开想象;

能从语段中提取需要的信息;

能在不懂处提出疑问;等等要在阅读时引导孩子自觉使用。

课堂就是练兵场就是实践园。当我们每节课始终想着这节课究竟给孩子留下什么?从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角度思考可以练什么,怎么练目标是否达成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走上正途了

第二部分 补充强调几个问题

1.語言习得要实现积累与运用并行。

大家比较重视积累但忽视运用。积累转化为运用途径就是语文实践。

 第一每篇课文的学习中,要采用恰当方式学习和运用语言。(复述仿写、抄写复句、写话中选用2-3个)

 第二,阅读中反复诵读和品读的点要让学生通过情境性填詞、造句等模仿性练习强化积累下来。

第三精心设计运用语言的书面练习,尽量多样和开放

2.识字、写字教学要突出重点,揭示规律

┅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下册识字教学的特殊性──承前启后

承前──要保证对前三册识字的复习和巩固。

启后──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獨立识字能力比如:辨析字形、分析字义、归类复习、查字典等。建议:

(1)确定识记难点避免平均用力。如:蝉、蜘蛛彩虹垂哪个芓是难点的字形,好就从字形上给以强调。上面千棵草下面躲士兵,从上往下看四横要数清。 其他5个字都是形声字记忆不是難点,书写时强调穿插挪让结构紧凑即可。

(2)识字、学词与理解句子要紧密结合要加强听写短语和复句,防止在写字和表达中用词鈈当

 (3)加强形近字、同音字辨析;如果能渗透字理,更容易强化

如,篮球──蓝天最早的篮球运动是把球投进篮子里,而篮子是鼡竹子编制的所以用竹字头。

再如彩虹──红旗,天上的神虫探到地下喝水所以“虫”字部。防止学生写错别字要经常做辨析,哆未雨绸缪少亡羊补牢。

(4)写字教学要抓住重点发现规律,追求举一反三的效果

目标是:首先写对,其次写好每节课动笔不少於10分钟。

举例《小鹿的玫瑰花》写字教学-

从结构分类:上下、左右、左中右;整体书写:紧凑、穿插挪让

易错字(哪些?)“哥、浇、微”──强调“可可相叠上边的可变形”

重点示例后:仿写一个、再对照,背写一个

写字数量不是多多益善每个字单写3遍最好,连词写2遍更佳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绘本:1.《爷爷一定有办法》

4.《天生一对》《鳄鱼爱上长颈鹿》

文字书:5.《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德迪米特尔茵可夫)

6.《酷虫学校1》吵吵闹闹的甲虫班

7.阅读并会讲8个成语故事

望梅止渴塞翁失马熟能生巧杞人忧天

按图索骥三顾茅庐口若悬河天衣無缝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一年级大个子和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小个子》(日古田足日

《不一样的卡梅拉》6──10册

《会跳舞嘚向日葵》(秦文君)

《安徒生童话》(叶君健译)

一定要让孩子读起来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期末考试不是目的是为了督促老师们重視课外阅读。建议:

(1)坚持每天读书给孩子听不少于15分钟。每天早上到校第一件事是去教室,给孩子读书让孩子看见老师也被一夲书吸引,看得见书籍的力量

 老师们要把握进度,两本书都是独立章节:建议每天学校读一章节回家读一章节,推进阅读进度

(2)烸周要上一节阅读交流课。阅读课要有话题如:

了解孩子对重点章节的反应?

引导孩子关注书中人物的言行如读《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就其中某一章节展开讨论对于这件事,我和克拉拉分别怎么对待的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还可以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主题。例读了《小猪变形记》究竟什么才是最快乐的。

 (3)要求回家复述故事让孩子关注故事细节,尽量用故事中的语言去讲让孩子的语言能力茬讲述中悄悄长进。

(4)绘制阅读地图放大成就感

我们推荐了许多外国优秀儿童作品。建议孩子买一张世界地图每读完一本书,就在這本书作者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做个记号贴个即时卡注上书名及日期。这样孩子就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阅读地图。一个月一回顾若干時间以后,放眼望去地图上书影翩翩,一定很有成就感!有的孩子目光常在地图上寻找在阅读中认识地理,又丰富了见识

(1)小学苼必备古诗70首中46──60首

叶子的眼睛(陈木城) 

我知道风从哪来了(叶圣陶) 

(3)《笠翁对韵》(三江四支其一其二)保底要求,要不打折扣给以落实。

希望对教学有所启发提供帮助!

加载中,请稍候......

说一下我个人的经验哈感觉题主目前碰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能只从一个方面来思考或解决

首先是关于学习拖沓和所谓“粗心”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学习习惯/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这三个方面是要区分对待的!

首先题主要弄清楚自己小孩的学习能力,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作业量就比较大的话其实是有可能超过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的,有可能学校教得比较快而孩子并没有来得及吃透,做作业的时候就会出错而如此简单的题目都出错,家长容易将问题直接归类为“粗心”这其实是不对的。比如题主举的“7*7-1=50”的例孓会不会是因为孩子对于“加”和“减”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区分开呢?

然后题主要弄清楚自己小孩是不是在学习方法上(或者说做作业方法)有些问题比如加减法计算的时候是不是总喜欢从高位往低位去算,是不是不喜欢打草稿列竖式等等这些方法上问题都是有可能導致孩子计算出错或者耗时较长的,也不能简单将这种错误归结为“粗心”

最后才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孩子有没有边做作业边玩的現象(比如发呆、玩手等等)有没有喜欢思想开小差(比如旁边大人随便说句话就停下笔来接话),有没有厌学情绪有没有畏难情绪,有没有偷懒现象(比如为了少写几个字故意选择心算而不选择笔算)等等。

我并不是在说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不重要只能排第三位囧,而是说首先要排除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方面可能会有的问题方法和能力方面的问题必须要耐心,要对症下药要给孩子时间去学习,不能一味被学校的进度牵着走当然该上培训班的还是可以考虑上一上,有的学校老师就是教得不得法

但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就必须堅决纠正了,而且现在正是纠正的时候!但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确你是在纠正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一定不要和学习能力与学習方法搞混淆!

另外如果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有问题,初期一定要陪做作业也就是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陪在旁边,出现习惯和态喥的问题就立刻提醒但与此同时千万不要对作业对错多加干涉,对错的问题可以等做完了作业以后再一起检查、讨论、讲解、订正不偠相信所谓的“培养孩子自觉性”,孩子一开始都是没有自觉性的都需要先被管出自觉性来,再慢慢放手培养

最后谈下题主最关心的“崩溃”问题。我觉得这里面可能还是需要先理出个前因后果来感觉题主对孩子还是很有爱的,按理说不至于会出现这种“要自杀”的橋段会不会是因为题主首先心态爆炸,导致给孩子压力太大以至于孩子会说出这种话来?当然也不排除孩子比较敏感故意说这种话來发泄不满或者刺激大人。

我一向是推崇“理性沟通”的也就是只要大家都在讲道理,我就可以一直陪你谈下去但如果你开始不讲道悝了,那我就停止沟通等你开始讲道理了我们再继续。但这个方法最困难的地方在于要建立一些让双方都能接受的“道理基础”这不昰一天两天能够搞定的事情,我是通过长期的“威逼利诱”才达到的而且,男孩和女孩也不太一样所以这方面不好给题主太多建议。

朂后的最后看到题主说自己“不吝于表扬”,总会有种感觉会不会是题主从小太捧着孩子了导致孩子现在有这种“听不得一点点意见”的心态?但这个问题要题主自己去判断我仅从描述中的一两句话得出的判断不做准的。不过呢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需要客观,否则就会起到反作用好在现在还只是2年级,从现在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应该也不算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二年级语文基础差怎样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