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橙溶解时水温与溶解氧的关系越高越好吗

当前位置:
>>>将滴有甲基橙的醋酸钠饱和溶液加热,溶液的颜色是[]A.黄色不变B...
将滴有甲基橙的醋酸钠饱和溶液加热,溶液的颜色是
A.黄色不变 B.黄色变橙色C.黄色变红色D.橙色不变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将滴有甲基橙的醋酸钠饱和溶液加热,溶液的颜色是[]A.黄色不变B...”主要考查你对&&盐水解的影响因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盐水解的影响因素
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的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溶液的酸碱性一般越弱; (3)外加酸碱: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使盐的水解程度降低,但由于酸(或碱)的加入,使溶液的酸(碱性)增强。例如: 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4)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混合,会相互促进水解。常见的含下列离子的两种盐混合时,会发生较彻底的双水解反应:阳离子:Fe3+、Al3+;阴离子:CO32-、HCO3-、S2-、HS-、AlO2-、SO32-、HSO3-等。 (5)Fe3+与S2-、HS-、SO32-、HSO3-等还原性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发生双水解反应。 (6)HCO3-与AlO2-在溶液中也不能共存,可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但不是由于双水解反应,而是:盐类水解程度大小比较规律:
1.盐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常据此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如等浓度的三种盐溶液,pH依次增大,则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依次增大,所以酸性HX&HY&HZ。 2.相同条件下:正盐&相应酸式盐。如水解程度 3.相互促进水解的盐&单水解的盐&相互抑制水解的盐。如水解程度
发现相似题
与“将滴有甲基橙的醋酸钠饱和溶液加热,溶液的颜色是[]A.黄色不变B...”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7090351722389522303137317781348571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化工、建筑材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甲、乙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测定Ca(OH)2在某_百度知道
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化工、建筑材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甲、乙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测定Ca(OH)2在某
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化工、建筑材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甲、乙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测定Ca(OH)2在某温度时的溶度积,方案如下:(1)某温度时,甲同学将2.00gCa(OH)2置于200mL蒸馏水中搅拌,达到饱和后,用已称重的滤纸(质量为1.000g)过滤,然后用少量...
我有更好的答案
(1)①根据丙酮的物理性质可知,丙酮易溶于水,而且丙酮易挥发,所以丙酮冲洗沉淀时因丙酮挥发性强带走水分干燥得更快,故答案为:因丙酮挥发性强带走水分干燥得更快;②溶解的Ca(OH)2的质量为2.00g+1.00g-2.778g=0.222g,则c(Ca2+)==0.015mol/L,c(OH-)=0.03mol/L,则Ksp=c(Ca2+)×c2(OH-)=0.015×0.03×0.03=1.35×10-5,故答案为:1.35×10-5; ③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温度越高,所得Ksp值越小,故答案为:小;(2)三次实验消耗0.04mol/LHCl体积的平均值为:VHCl==18.00mL,根据[OH-]×25.00=cHCl VHCl,则[OH-]=2.88×10-2 mol/L,[Ca2+]=[OH-]=1.44×10-2mol/L,KSP=[Ca2+]×[OH-]2=1.19×10-5故答案为:1.19×10-5.
采纳率:7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氢氧化钙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甲基橙水溶液什么颜色,就是甲基橙溶解在水中什么颜色?谢谢_百度知道
甲基橙水溶液什么颜色,就是甲基橙溶解在水中什么颜色?谢谢
橙色,因为水显中性
采纳率:21%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时变红,pH&4.4时变黄,3.1-~4.4时呈橙色而甲基橙本身为碱性的,所以溶于水以后显黄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甲基橙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山西太原五中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搜索:
山西太原五中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作者:佚名 试题来源:网络 点击数:
山西太原五中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天添资源网 w ww.tT z Y w.C Om 太原五中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 二& 化& 学(理)出题人:谢英峰& 校对人:王志芳、赵姣姣 (2017.1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u 64& Zn 65& 第 Ⅰ 卷&&&& (50分)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C.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2.下列说法和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能力强&&&&&& B.用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 (OH)3& 胶体&&& C.NaHSO4水溶液显酸性 &&&&&& D.施肥时,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3.在坩埚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A.氯化铝&&&&&& B.碳酸氢钠&&&&& C.高锰酸钾&& D.硫酸镁4.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电解质处于以下状态时:①熔融的NaHSO4&&& ②NaHSO4水溶液&& ③NaHCO3水溶液&& ④H2CO3溶液,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②③①④&&&&& B.④②③①&&&&&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5.下列滴定实验的指示剂选择不正确的是A.用盐酸标准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用甲基橙或酚酞B.用碘水标准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2S2O3溶液时选用淀粉溶液C.用酸性KMnO4标准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2SO3溶液时不另选用指示剂D.用NaOH标准液测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时选用甲基橙6.向饱和石灰水中投入0.56g氧化钙,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的pH增大&&&&&&&&& B. 溶液中c(Ca2+)不变C. OH-数目不变&&&&&&&&&&& D. 析出的Ca(OH)2质量为0.74g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B.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无明显现象,则可证明Ksp(AgI)<Ksp(AgCl)C.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 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溶液D. 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 mol•L-1与0.1 mol•L-1& HClO溶液中c(H+)之比为2:1B.pH=2和pH=1的硝酸中c(H+)之比为1:2C.25 ℃时,0.1 mol•L-1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2×10-5,则0.1 mol•L-1CH3COONa的水解平衡常数为5×10-10D.0.1 mol•L-1NaHCO3溶液中:c (Na+)+ c (H+)+ c (H2CO3)<c (HCO3-) +3 c (CO32-) + c (OH-)9.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1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两种溶液中存在的粒子种类不相同C.两种溶液中c(OH-)的关系式: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前者c(HCO3-)增大,后者c(CO32-)也增大10.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1×10-13 mol•L-1,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H4+ 、Fe3+ 、SO42-、Cl-&&&&&&&&&&& B. HCO3-、 Na+ 、 SO32-、K+C. Na+ 、SO42- 、NO3- 、Cl-&&&&&&&&&&&&&& D. Cl- 、Al3+、K+ 、Na+11.将下列四种溶液适当升高到一定温度后,pH不发生变化的是A.pH=13的NaOH溶液&&&&&&&&&&& B.NaCl溶液C.pH=3的NH4Cl溶液&&&&&&&&&&&& D.pH=1的H2SO4溶液&&
12.下列各选项中,可用右侧示意图表示的是&反应&纵坐标&甲&乙A&相同质量氨,在同一容器中:2NH3 N2+3H2氨气的转化率&500℃&400℃B&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水反应&H2的质量&钠&钾C&体积比为1U3的N2、H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 N2+3H2 2NH3氨气的浓度&活性高的催化剂&活性一般的催化剂D&2mol SO2与1mol O2,在相同温度下:2SO2+O2 2SO3SO3的物质的量&10 MPa &20 MPa 13.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向0.10mol•L-1HCl溶液中通入NH3:c (Cl-)=c(NH4+)= c(OH-)=c(H+)B.向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 (NH4+)= c (HCO3-)+c (CO32-)C.向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 (Na+)& c (CH3COOH)= c (Cl-)D.向0.10mol•L-1Na2SO3溶液中通入SO2:c (Na+)=2[c (SO32-)+c (HSO3-)+c (H2SO3)]14.在相同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 N2和1g H2,乙容器中充入2g N2和2g H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乙>甲C.H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后N2的浓度:乙>甲15.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
16.25 ℃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Na和NaClO两种溶液,两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 前者=后者&&&&&& B. 前者>后者&&&&&&&& C. 前者<后者&&&&&&& D. 无法确定17.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 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 。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sp(CuCl)的数量级为10-5B.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 效果越好C.若有32g Cu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D.除 反应为Cu+Cu2++2 =2CuCl
18.25 ℃时,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进程中水的电离程度:a>c>bB.c点所示溶液中:c(Na+)=2c(ClO-)+c(HClO)C.向a点所示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的pH减小,漂白性增强D.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中&&&&&&&&&& 逐渐增大19.25 ℃时,氢离子浓度都为1×10-2 mol•L-1的盐酸和醋酸各100 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 g Zn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盐酸小于醋酸B 盐酸和醋酸分别与Zn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C 盐酸和醋酸分别与Zn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D 稀释2倍前,醋酸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
20.25 ℃时,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 00 mL 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 +c( 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 c(CH3COO-)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 c( CH3COO-) &c( H+)D.滴定过程中会出现:c(CH3COOH)&c( CH3COO-)&c(H+) &c( Na+)&c( OH-)第 Ⅱ 卷&&& 非选择题(50分)21.(10分,每空2分)为了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几位同学分别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0.10 mol•L-1醋酸溶液、0.10 mol•L-1CH3COONa溶液、pH=3的盐酸、pH=3的醋酸、CH3COONa晶体、NaCl晶体、甲基橙、pH试纸、蒸馏水。(1)甲用pH试纸测得0.10 mol•L-1CH3COONa溶液的pH>7,则可以认定醋酸是弱电解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pH>7的原因&&&&&&&&&&&&&&&&&&&&&&&&&&&&&&&&&&&&&&& (2)乙取出10 mL 0.10 mol•L-1醋酸溶液,滴入几滴甲基橙试剂,溶液显红色,然后再加入0.001mol醋酸钠晶体,溶液颜色变为橙色,则可以认定醋酸是弱电解质。则溶液中①c(Na+)&&&& c(CH3COOH)(填“>”、“=”或 “<”)②2c(H+)-2c(OH-)&&&& c(CH3COO-)-c(CH3COOH)(填“>”、“=”或 “<”)(3)丙用pH试纸测出0.10 mol•L-1的醋酸溶液pH=4,则认定醋酸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正确吗?&&&&&& 。 (填“正确”或“不正确”)(4)丁取出10 mL 0.10 mol•L-1的醋酸溶液,用pH试纸测出其pH=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mL,再用pH试纸测定其pH=b,若醋酸是弱电解质,则a、b应该满足的关系是&&&&&&&&& (用“不等式”表示)22.(10分,每空2分)(1)为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Fe3+杂质,可加入某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A. NaOH&&&&&&&& B. Cu&&&&&&&& C. Cu(OH)2&&&&&&&& D. NH3•H2O(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1molA和2molB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2B(g)& xC(g),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m%;若开始充入容器中的是0.3mol A、0.6mol B和1.4mol C,达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为m%,则x的值为&&&&&&&&&&&&&&&&& 。&&& (3)25℃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六种溶液:①NH3•H2O& ②NH4HSO4& ③(NH4)2CO3&& ④NH4Cl& ⑤NH4Al(SO4)2& ⑥(NH4)2SO4 ,其中c(NH4+)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填序号)。(4)已知下列四组溶液中:①Na2S& ② H2S 和NaHS&& ③H2S& ④NaHS ,每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4 mol•L-1,回答下列问题:c(H2S)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c(S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23.(8分,每空2分)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M和2molN,发生反应:M(g)+2N(g)& 3Q(g)+2R(s),△H<0,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8 molQ(1)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Q和R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作为起始反应物质,达到平衡时Q仍为1.8mol。则R的起始物质的量n(R)应满足的条件是:n(R)&&&&&&&& mol。(2)若升高平衡体系温度,当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两次平衡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未发生改变,试解释形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3)若将容器改为容积可变的容器,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建立上述平衡之后,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现持续增大压强。①当压强为原来的1.5倍时,平衡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1,测得m=1.5a;②当压强为原来的10倍时,平衡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n mol•L-1,测得n>10a;试解释形成这种结果的可能的原因:①1.5倍时:&&&&&&&&&&&&&&&&&&&&&&&&&&&&&&&&&&&&&&&&&&&& ;②10倍时:&&&&&&&&&&&&&&&&&&&&&&&&&&&&&&&&&&&&&&&&&&&& 。
24.(10分,每空2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 +6HCHO =3H++6H2O+(CH2)6N4H+ (滴定时,1mol(CH2)6N4H+与 lmol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I&&& 称取样品1.500 g。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III&&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根据以上步骤完成下列空白:(1)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样品溶液洗涤,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滴定前俯视碱式滴定管读数,滴定结束后仰视碱式滴定管读数,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____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4)滴定达到终点时的标志是&&&&&&&&&&&&&&&&&&&&&&&&&&&&&&&&&&&&&&& 。(5)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5.00&1.02&21.032&25.00&2.00&21.993&25.00&0.20&20.20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00 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5.(12分,每空2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化学原理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 Na2S2O4和 NH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I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装置Ⅱ中N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O3-的离子方程式&&&&&&&&&&&&&&&&&&&&&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ω(纵坐标)与溶液pH(横坐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A. 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SO3,应将溶液的pH控制在4~5为宜B. pH=7时,溶液中:c(Na+)<c(HSO3-)+c(SO32-)C. pH=9时,溶液中:c(OH-)=c(H+)+c(HSO3-)+2c(H2SO3)②由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H2S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2约为&&&&&&& (3)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其pH 降为2 ,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用有关的化学用语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4)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0.4mol•L-1,要使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的体积为&&&&&&&&& L。
高二化学12月月考答案(理)1-5 BCDAD&&&& 6-10 BDCAB&& 11-15 DBCBA&&& 16-20 BDBBD21.(每空2分,共10分)(1)CH3COONa+ H2O& CH3COOH+ NaOH& (2)&& ①>&&&& ② =&&&&&& (3)正确&&&& (4)a&b<a+2&& 22.(每空2分,共10分)(1)C&&&& (2) 2或3&&&&& (3)⑥>③>②>⑤>④>①(4)②>③>④>①&&&&&& ①>④>②>③23. (每空2分,共8分)(1)n(R)&0.8(2)当升高到一定温度以后,R渐渐转化为气态 (3)①气体物质两边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增大压强不改变平衡状态。&&&& ②N渐渐转化为非气态,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24. (每空2分,共10分)(1)偏高&&&&& (2)偏高&&&& (3)B(4)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或浅红),且半分钟内不褪色。(5)18.67%25. (12分,每空2分)(1)SO2 + OH-=HSO3-(2分)&&&&&& 3Ce4++NO+2H2O=NO3-+3Ce3++4H+ (2)①B&&&&&&&& ②10-7& (3)HSO3- SO32-+H+,加入CaCl2溶液, Ca2++SO32-= CaSO3↓,使平衡右移,c(H+)增大(4)4480(3分)
&文章来源天添资源网 w ww.tT z Y w.C Om
? ? ? ? ? ? ? ?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de4f10e54e8'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判断题ok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0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温与溶解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