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故事视频有吗有俸禄吗?

> 胡世云 & 正文
大师李时珍:非淡泊无以明志,倾尽毕生心血只为一部书
1518年,一个婴儿在李言闻家中呱呱坠地,谁也不曾想过,这名婴儿日后将造福千万人类。李言闻,太医院吏目,著有《四诊发明》、《奇经八脉考》、《蕲艾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享有盛名。 作为李言闻的第二个孩子,李时珍14岁中秀才,三次乡试未中,当过太医院判,一年之后又“任性辞官”,倾尽毕生心血编纂旷世巨作《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以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藉之不足、继承了我国本草研究的传统,这部倾尽毕生心血的传世钜作则是在他后半生所完成的,那么,“医中之圣”李时珍是如何走上从医之路的,在编纂《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艰辛?李时珍的前半生:举人梦碎走上从医路谈泊明志辞走太医院尽管出生医学世家,父辈曾封太医院吏目,不过李时珍却是在经历“科举失利”后才真正走上从医之路,李时珍连续参加了3次科举考试却没有高中,期间还由于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肺结核),不过正是由于这段潜心苦读的经历,让李时珍在往后《本草纲目》的编纂过程中更加严谨。在“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传统思想下,科举失利的李时珍拾起对中医药的兴趣,远离科举之路的他随父亲李言闻行医施药,医术大有提升。1548年,李时珍治愈富顾王朱厚之子,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掌管良医所,被荐为太医院判。进入太医院,管理良医所,拿着七品俸禄,本是从医者的最高荣誉了,李时珍却志不在此,其碑文上也从来不提及太医院的经历。李时珍不在乎眼前功名,究其原因,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当时的嘉靖皇帝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仙丹,渴望成仙。在“上行下效”的影响下,全国兴起了一股“炼丹成仙”的风气。太医院中的医宫们,为了迎合嘉靖皇帝的需要,不仅向全国各地收集“仙方”和“丹方”,同时又翻遍了历代本草书,企图从中获得长生不老之药。有的医官说“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死”,有的医官说“炼食硫黄,可以长肌肤益气力”;有的说“灵芝是仙草,久食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听到这些无稽之谈,萌生了重修本草的理念。李时珍在阅读《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再仔细地阅读了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等。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书存在不少问题,在药物分类上是“草木不分,虫鱼互混”,因此,分门别类成为李时珍重修《本草》的主要任务。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一年之后,他离开了太医院,正式开启修编之路。李时珍的后半生:行万里遍访大江南北毕生只为一部书从重修《本草纲目》到正式出版,花尽了李时珍后半生的心血。1552年,李时珍开始搜集材料,为编著《本草纲目》作准备。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李时珍几乎走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他对各种医书上的不同记载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搞清形态相似的苹、水萍、萍逢草,曾到家门口的雨湖,还到较远的马口湖、沿市湖、赤东湖进行采集,耐心观察比较,终于纠正了本草书上的长期混乱。同时,李时珍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1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中的柰林檎、柿、椑柿、君迁子图《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千余幅精美的插图。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玉、石、卤石四部。每种药物一般都记名称、产地、形态、采集方法、药物性味功用以及炮制过程等,对动植物形态特征记述很精细。《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一百九十多万字,加上一千多张插图,这部中医药界的鸿篇巨制,李时珍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法,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并且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然而,李时珍仍然没有等到《本草纲目》面世的一刻。公元1590年才开始由南京刻书家胡承龙出钱刻印,在李时珍去世三年后(公元1596年)首次出版。书出版当年(万历二十四年),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遵遗嘱把书献给当时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希望能得到朝廷重视,谁知皇帝只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了结。尽管如此,《本草纲目》还是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公元1603年以后,《本草纲目》在国内几十次翻刻,有50多个版本;在国外翻译成拉丁、法、日、德、英、俄、朝鲜等文字,流行全世界。仅就日本来说,就先后出现了11种翻刻本,40多种改写、教材和研究本,可见影响之大。
“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对李时珍做出的评价,随民族永生不仅肯定了李时珍的伟大贡献,在中医药迎来众多政策利好的时代下,李时珍对中医药的严谨考证更值得我们学习发扬。版权说明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本文图片来源于39健康网,已获正式授权。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风险】即可测试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适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8.8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女人除了怕不孕之后更怕的是一身妇科疾病缠身,怀孕的就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宝宝哭的原因有哪些?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莫名地哭泣,…… []
轻度脂肪肝一般多坚持一定量运动,少食动物内脏等过油食物…… []
本草纲目治疗癫痫病?《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本草纲目》记载癫痫乃痫症,对此中医治疗癫痫研究也是不断研究。李时珍有什么贡献_百度知道
李时珍有什么贡献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他发现原来的医药学书籍的错误后,历时26年,遍访群山,写下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但貌似《本草纲目》不是第一部医学巨著吧,我记得春秋战国时就有《神龙本草经》了,后来还有《唐本草》吧
采纳率:60%
最大的贡献是写了《本草纲目》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矿物、动物及其他药798种,有374种为李氏所新增。每种药首先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详述产状;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说明体用。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主要贡献就是完成了《本草纲目》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李时珍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李时珍原来长这模样...?【有图有真相】
实惠在手!【蕲春中美三楼服饰】支持:银联刷卡、微信支付、支付宝、黄商储值卡(劵等)
踏破云山千万层,遍尝百草救苍生;
心随长风化甘露,洒入民间是笑声。
——李时珍
我们都知道,蕲春古称“蕲州”,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里,因李时珍及其著述的《本草纲目》而举世闻名。《本草纲目》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是世界上影响最大、最早创造植物分类法,考订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不过,我们今天不聊《本草纲目》,让我们聊聊这本书的作者:李时珍。
你们心中的李时珍,应该长什么样的呢?
小编今天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李时珍《本草纲目》王世贞写的序里,有十四个字是描述他的相貌:
“晬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
意思就是说,李时珍瘦高的个子,精神饱满,言谈不凡。
是的,在小编心中,李时珍应该是肩背竹篓,手提药锄,神色凝重,步履匆匆,仿佛在为百姓疾苦夙夜兴叹,又似乎在为撰写《本草纲目》殚精竭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不同人笔下的李时珍,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李时珍墓在蕲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位于李时珍纪念馆园林深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前的李时珍塑像庄严肃穆,基座上有郭沫若题词。
?李时珍纪念馆序厅内的李时珍行医雕塑,栩栩如生,真实再现了为病人问诊的场景。
?20世纪50年代初,李时珍被誉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不少画家纷纷为李时珍绘像,但均未被公认,唯有擅长国画画历史人物像的蒋兆和用中国画所绘的李时珍像,理想地表现了李时珍的外形和气质,得到中外推崇。图为李时珍纪念馆本草碑廊上刻有1983年著名画家蒋兆和所画李时珍像。
?中医大剧《大明医圣李时珍》追求的就是打造出一个社会上公认的健康形象,黄海冰的健康形象,正与《大明医圣李时珍》的主旨相稳合,他在剧中所饰演李时珍,从20岁演到70岁。可谓是“最帅气”的李时珍了。
?位于漕河城区独山公园山顶的李时珍汉白玉雕像,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李时珍雕像了。雕像高16.3米,寓意李时珍身高1.63米;雕像基座3.81米,李时珍雕像加基座20.11米高,寓意李时珍雕像2011年奠基;76步台阶,将李时珍医道文化广场到李时珍巨幅雕像间的登山台阶按76步为一级平台,寓意李时珍享年76岁。
?楚河汉街是武汉中央文化区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时尚流行品牌。汉街设有5个以湖北地区历史名人命名的大型广场,每个广场按照广场主题布置一处整石雕刻的名人雕塑,以此来纪念湖北历史上众多的文化名人。图为“药圣广场”上的李时珍雕塑。
?位于广西东盟博览会园区内的李时珍雕塑,以自然亮丽的金色为主色调,金灿灿的形象在园区内格外惹眼。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了李时珍雕像于药园,以示纪念和缅怀李时珍虽为医者,却做着一个“文艺青年”爱干的事情——为植物学研究和植物资源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
?由县蕲艾产业协会统一定制的李时珍铜像,在国内各大艾灸馆内、公司门前最为常见。
?李时珍医院座落在医圣故里—蕲州镇,由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院名。含李时珍医史文献馆、李时珍中医药研究所,是融合医、教、科、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院内的李时珍雕塑不易被人发觉,但却形象生动,更显神秘。
?在前苏联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高等学府莫斯科大学,主楼两边有世界著名科学家向科学进军的大理石雕群像,其中就有李时珍的雕像。这尊李时珍塑像,于1953年建造,正是以蒋兆和画的李时珍像为蓝本,采用大理石材质,利用马赛克的艺术手法创作而成。
在你们印象中,
李时珍应该是什么模样?
你们发现身边的李时珍了吗?图文:蕲春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图文】25-李时珍-课件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5-李时珍-课件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主要记载了什么?有何用处
除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外,明代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文化也比较发达。嘉靖、万历年间,出了位杰出的医学和药物学家,叫李时珍;他花毕生精力,写了部优秀的医药学巨著,叫《本草纲目》。
李时珍出生在蕲(qi)州(今湖北蕲春),家里世代行医。他父亲的医术在当地有些名气,治病之余,也喜欢研究医药,写过《人参传》。李时珍从小在旁边看父亲给人治病、开方,有时还跟着上山采药。耳濡目染,对医道和医药有了一些基本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了许多花草和动物。稍大一点,他更喜欢读医书,常到一些有书的大户人家借书看。
李时珍的父亲却不希望儿子仍然做医生,而要李时珍考科举,谋个好官职,光宗耀祖。但李时珍兴趣却在医学与“本草”(药物学)上,加上他身体不好,他中过秀才后,几次乡试都没有上榜,就放弃了考科举做官的念头,一心学医。
李时珍牢记他父亲的话:“熟读王叔和(晋代著名医学家),不如临症(临床看病)多。”他刻苦认真,不仅熟读熟背《内经》、《千金方》等经典医学著作,还重视临床治疗,积累实际经验。他时刻不忘医生的崇高职责,做治病救人的好医生。遇到水旱灾荒,李时珍更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治疗,尽管他的生活也不很富裕,但穷苦乡亲来诊治,他连药费也不收。
李时珍以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很快在家乡出了名。蕲州是楚王王府所在地。一天,楚王的儿子生病,抽风不止。王府医生束手无策。王爷的管家说:“听说有个李大夫医术高明,王爷何不请他来给公子看看。”于是,李时珍被请来。他看过孩子的脸色,又拿过脉,问了几句,就确诊是肠胃病引起的,富贵人家的孩子饮食不知节制,容易得这样的病。他给开了个方子,叫管家到药铺抓了药,熬汤给孩子喝下,很快就好了。
楚王非常高兴,就留李时珍在王府里做事。公元1556年,北京太医院征求名医,楚王将李时珍推荐上去,做了个医官。
明世宗迷信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一天到晚在宫里炼丹吃药,倒吃出一身病。太医院里一些医生迎合皇帝的喜好,也大讲丹药的事。但李时珍却鲜明地反对炼丹吃药,他后来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揭露方士们炼丹术的骗人把戏,说朱砂、硇(náo)石等药物有大毒,吃了对身体有害,从来没有见过长生不老的人。不过,李时珍从前待在楚王府,现在在太医院,倒是给他创造了一个阅读官家收藏的、大量珍贵难见的医学典籍的机会,还有见识、研究许多名贵药材的场所。
李时珍在太医院没待几年,就辞官回家了。此后,他把心思放在医药学的研究上。在家里,他开辟了百草园,亲自栽种药物。他愈加勤奋地研读医学专著和各种文化典籍。他经常出远门,北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南下广东、福建,以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几乎跑遍全国,有时到深山老林,人烟稀少的地方,采挖药草,访问药农药工,印证、检验古代医书上的叙述和记载。
有一回在广西,他遇到一队士兵,有个受伤的士兵,正在服一种药末。那是从一个像小核桃一样大,灰黑色的硬果实上刮下来的。他就上前打听,那士兵告诉他:这是三七,产于云南。士兵受了伤,常常服用它,也可以外用,有神奇的功效。李时珍便将这段新采访到的药物知识记下来。后来,写进了他的著作中。
有人说,湖北均州(今湖北丹江。)武当山上生长一种榔梅,是仙果,具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朝廷要求地方官员年年进贡,禁止老百姓私自采摘。有一年,李时珍来到武当山,特地找了当地老药工带领,攀登悬崖峭壁,终于采到了榔梅。他把榔梅带回家研究,确认它的确是一种珍稀的水果,有生津止渴的作用,但绝对不能让吃了它的人长生不老。
通过文献的比较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实际药物的认识,李时珍发现,前人的医药书,尽管有丰富的知识,但也有不少缺陷和错误。他决心对古代的药书来一次全面的总结、整理,写出一部全新的、反映时代水平的药物学著作来。
李时珍于公元1552年他三十五岁时开始写作,花了近三十年时间,终于写出优秀的中国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这部书近二百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其中李时珍增加的药物三百七十四种,收集药方一万多个。他对药物的分类,比以前更加科学,更接近现代植物学、动物学的分类方法。
这部书,不仅在中国流传很广,也被译成日文、德文、英文、法文、俄文等等多种文字,传遍世界;对中国,对世界的药物学及动物植物学的研究,都有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时珍补肾方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