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战德国的瑞典人 手机可以看?

为什么在二战时德国进攻中立国挪威,但却没有攻打中立国瑞典和瑞士?
为什么在二战时德国进攻中立国挪威,但却没有攻打中立国瑞典和瑞士?
占领挪威的目的一、重水资源.重水是制造原子弹不可缺少的原料.它是从含有特殊矿物质的普通水中提炼而成的,当时世界上能够提炼重水的工厂仅挪威的诺尔斯克电气化工厂.1940年德国进行了核分裂的研究试验,向挪威的诺尔斯克电气化工厂订购重水,该厂重水的年产量由300磅增至1万磅.德军占领挪威后,希特勒命令这家工厂大量生产重水,用船运往德国,从而加速了原子裂变的试验进程.二、保护铁矿的运输道路德国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主要的铁矿石来源就是鲁尔工业区和瑞典.国内的贫铁矿全力开采也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而每年从瑞典进口的铁矿石占到了生产量三分之一强.所以,瑞典的铁矿石对德国至关重要.没有了瑞典的铁矿石,也就没有了德国的装甲部队.瑞典的铁矿石从挪威港口纳尔维克,然后再航运到德国,整个航线恰好在挪威领海以内.自战争爆发后,德国的船只一直在挪威领海里自由航行,这当然是盟国不愿意看到的,丘吉尔就公开呼吁并暗中活动力图阻止这种情况,后来英国和法国商定,先在纳尔维克布雷阻止德国船只行动,再出兵夺占纳尔维克.并企图进一步以此为基地夺取德国铁矿石运输的另一通道吕勒欧港.三、封锁英美对苏联的支援当时英美援助苏联的物资都是从美国、加拿大出发,经过冰岛、英国再到苏联北部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港,而德国占领挪威之后,部分航线就处于德军战机的作战半径内,德国空军就能非常容易的攻击运输船只和军舰.比德国海军派军舰、潜艇拦截要划算得多.四、对英国施加压力占领挪威后,英国北方重要的军事港口斯卡帕湾和英国东部的所有海港都处于德国远程轰炸机的轰炸半径内(但是没有一款战斗机能全程护航,在放弃海狮行动后,德国空军也就没有利用驻挪威的空军轰炸英国)五、打开出海口战争前夕,德国海军根据命令全部出海巡航,防止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海军被封锁在波罗的海的情况.但是军舰总要回来休整的.去法国的话,离英国太近,被炸了划不来.(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除了潜艇,没有一艘主力军舰是把法国当成母港的)走北海,全程处于英国海军的追杀当中,而抢占挪威,军舰起码能够接受德国空军的保护.另外,在战争期间,还有不少德国商船不顾生死的为德国运输资源和招收志愿兵(在《兄弟连》里面,有个德国战俘就是美国人,听从希特勒的号召回德国参军的.)六、天气预报特别是在诺曼底登陆前,准确的天气预报至关重要.而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挪威这天的天气,过一两个星期就是德国法国的天气.(德国气象专家就是没有预报出6月6日的好天气,才让德国输掉了诺曼底之战)七、“韦斯特瓦尔德”号事件也是导致希特勒直接决定入侵挪威的原因.在战争的这个阶段,影响挪威中立的最重要的海军行动,是英国海军于日采取的,当时驱逐舰“哥萨克”号驶入耶辛峡湾,并强行靠拢德国的海军舰艇“阿尔特马克”号(它是“斯比伯爵”号的辅助舰).海军上校(后为爵上海军元帅)菲利普·维安率领的一支队伍强登敌舰,打败了德国船员,救出了被“斯比伯爵”号俘虏而藏在“阿尔特马克”号上的二百九十九名英国战俘.在战斗中放了几枪,打死了四个德国人.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向第三国进行军事冲突,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国际事件,而且这两国还是交战国.但是挪威只是给出了一个不痛不痒的抗议.丘吉尔据此认为挪威软弱可欺,下令英国海军开始在挪威海域布雷,威胁德国铁矿运输线,而希特勒据此认为挪威倒向了英国,下令开始”威塞演习“没有出兵瑞典与瑞士而瑞典虽然是中立国,却已经偏向了德国,通过外交向德国提供英国的动向,外加开放的向德国提供铁矿石,所以没有进攻.瑞士因为本身是永久性中立国,地势太高,(不适合装甲部队行动,需要大量的山地师)再加上银行业发达,德国从犹太人、占领地搜刮的财富需要瑞士才能转化为资源输送会德国,德国在二战期间制造的假英镑和美元也是通过瑞士洗钱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为什么在二战时德国进攻中立国挪威,但却没有攻打中立国瑞典和瑞士?》相关的作业问题
希特勒不进攻中东和西亚,我认为有这么些理由:1.德国进攻北欧国家,如挪威、瑞典,已经获取不少石油资源.2.德国进攻苏联,为了石油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原因,主要还是为了夺取重工业基地,摧毁苏联工业,避免形成纳粹德国和苏联的东西对峙.3.中东和西亚,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是反对犹太人的,他们和希特勒是盟友,会提供一部分石油资源给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赢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退出了一战.可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不稳固,不久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内战,英法等协约国也开 官方海报:祖国—母亲在召唤!始对苏俄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干涉,但不久后,俄国境内的叛军和外国干涉军全面失败.虽如此,苏俄
先纠正一下 上面各位的错误1.芬兰没有被德国占领过.,芬兰在二战时和德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芬兰几乎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德国进口的.2.瑞典是中立国 也没有被占领.3.北欧四国,只有 丹麦和挪威完全被占领了.4.德国没有全部占领法国,而是在法国投降后,在法国南部建立了“维希法国”,这是一个德国控制的傀儡政府.5.匈牙
  学术探讨嘛,本来就应该畅所欲言,根据楼主所假设条件.有以下几种可能:  1.日本在1939年进攻波兰当天就会遭受重大损失!日本没有装甲师,也就没有闪电战理论,更别提大纵深,合围包抄了.那么,他就跟波兰的作战模式差不多.鉴于日本陆军士兵的战斗力很强,在跟波兰作战时会有一点优势.但骑兵就不行了,而且,日本的坦克(简直是
天气是客观因素.但是枢要的原因是德国太狂妄自大.错误的估计形势,认为英国和法国一样不堪一击,战前准备过于仓促,没有足够的战略预备队,欧洲国家小,数量多,没占领一个就要分散兵力,希特勒的进攻目标不明确也不准确,他先进攻波兰、奥地利,而不是先拿下法、英两国,在未完成英吉利作战的时候却又对苏开战,致使兵力过于分散,首尾吃紧,
希特勒希望英法默认波兰成为德国领土,不希望与英法开战.但已经宣战,且英法联军已驻扎于德法边境,法国总统已是对纳粹持强硬态度的保尔雷诺,他是主战派,静坐之后必然是进攻,所以德国先进攻.进攻北欧各国只是为保护德国与英法开战后北翼的安全.进攻比利时卢森堡是为了保护德国鲁尔工业区,还便于绕过马奇诺防线,并与驻扎于法比边境的联军
控制着大半个欧洲的资源与人口,你说经济状况如何,没有这大半个欧洲做后盾,他敢进攻苏联?
(1)德国在二战前收复了莱茵地区,又占领了捷克的苏台德,在加上东普鲁士,面积大约37万平方公里(今天德国的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如果算上二战德国占领的波兰西部、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希腊等国家的土地,面积几乎为欧洲总面积的一半,即500万平方公里.再
  斯大林格勒德军失败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苏军在城内的顽强抵抗.两军相遇勇者胜,城内苏军以无比顽强的意志,顶住  了风头正盛的德军进攻,有时一座楼,一个厂房双方会反复争夺几十次.城内苏军拖住第六集团军,为斯大林调兵反攻赢得时间.  二.斯大林用将正确,朱可夫可以说是常胜将军.从诺门坎战役开始到列宁格勒保卫战,
德军的战略方针都是希特勒所定,德国战术上很成功战略上很失败 德国一开始准备占领法国和英国,但在不列颠空战受挫之后,就准备进攻苏联,德国有当时最先进的军事技术,gdp世界第三,在占领欧洲大部分国家后,又有了丰富的资源 德国军力1.日前,德军拥有108个师(还有一种说法是103个师),总兵力约230万人.
  +_+ +_+ +_+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是我们(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友邦.国民政府的装备几乎都是德式装备.蒋介石与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大对立阵营中的风云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却曾有过近十年之久的友好关系,他们不仅函电往来,互致倾慕之情,更是互赠照片、战刀,以表亲善之意,中德关系由此经历了一段蜜月时期. 
法国并非没有考虑.1.地形,阿登山区地形复杂,难以穿越.法国认为想 要穿越汽车穿越几乎是不可能的.2.战争模式,法国仍然幻想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地战模式.而阿登山区易守难攻.德军即使穿越山区,但后勤困难,步兵进展速度慢,可以短时间反制.可德军用的是坦克.3.对德军来说风险很大.一旦法国即时反击,穿越山区的德军将无退路
如果你只是想听音乐,这确实是首好歌.但如果你非要纠结歌词……还是别听了吧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财富都集中在犹太人手里,犹太人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均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民族成了德国的纳粹主义的最大障碍
德国人本来形象就好,日耳曼人高大英俊挺拔,职业军人气质又好,加上一身那么漂亮的军装当然帅了.不同的人种,看起来都比较片面的,就像你看黑人,在漂亮的女孩子你看还是猩猩.
你说的基本上是现在历史界的公认结果.不过,国防军也并不是没有杀过老百姓,有记录国防军在一个俄国村子里枪杀了一百余村民.党卫军也不是完全杀人不眨眼,可以说,党卫军的纪律比一般国防军要严明的多,他们杀人基本上都是服从命令.不过的确,在1942年党卫军全面换装装甲部队之前,其战斗力是很低的.不过,总的来说,我认为相对于日本军
打到莫斯科了 大概一半的样子 把苏联的右半部分基本占满了 ...
这样说,单单一个德国就足以打败美国,日本虽然在那个时期算是比较先进的国家,但那也只能是在亚太地区!至于意大利对他在二战中的表现我就不多说了!
历史没有假设.当时的德国、苏联以及美国各有利益所在,不可能结成联盟.军包史上经典力作之——瑞典M39
欧洲军款最经典的背包没有之一之
瑞典陆军M39
,前几天写胡椒盐的时候我说我一边喝咖啡一边编辑,有朋友留言说,好惬意。那我今天就改成一边喝茶一边翻译一小段瑞典二战军史同时再聊聊M39
----身为女生的我,由于是理科出身,码子功夫一般,望大家见谅。
我在想,是先写历史还是先写包。最后决定先翻译一些关于二战的瑞典军史,因为如果先写包,大家读完第一段肯定就不再往下读了,也就不能品位那段特殊的时期了。
“自从拿破仑战争以来,瑞典一直是中立国,他们也希望在二战过程中继续保持中立。“保持”中立的态度是可以的,但是却非常难以实现。第一个难关来自1939年芬兰和俄国(我对那个时期,俄国还是俄罗斯的翻译可能把握的不太准确)的战争,芬兰是瑞典的邻国,因此向瑞典军事求援。8000名志愿者跨过国境,帮助芬兰抵抗俄国,但是瑞典官方并没有正面作出任何声明支持芬兰,只是官方运输了一些食物和物资。第二个难关起则来自于1940年德国对挪威的侵略。瑞典依旧保持中立,但是由于两边的邻国都陷于战争,同时德国对波罗的海(Baltic
sea) 的封锁,使得瑞典不能跟除了德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做经济交易。战争之前,瑞典24%的出口是销往英国,18%的出口量到德国,但是自从德国侵占挪威和丹麦之后,德国海军控制了波罗的海海域,使得瑞典不可能对英国继续出口任何商品,而与此同时,所有的物品都运往了德国。最重要的出口德国的产品是铁矿和轴承球,这些无疑是战争必须的重要物资。
瑞典在取悦德国的同时,也向盟国提供援助。在战争初期,一个海军舰队被“租赁”给英国。当德国海军袭击英国船只的时候,英方所需要的很多情报来自于瑞典军方。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瑞典简单的提出了加入盟国的提议,但是最终保持中立。但是,在1944年到1945年间,瑞典允许盟国使用瑞典空军基地。
1940年初,希特勒迫使瑞典与德国同盟。瑞典为了缓和局面,同意了一些要求,甚至允许德军使用瑞典铁路,但是拒绝公开支持德国。战争延续的过程中,盟国也向瑞典施压,因为他们发现瑞典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对德国进行空袭。
瑞典政府努力的维持中立。为了阻止来自德国,俄国,英国的侵略,瑞典政府大幅度提高军费开支。1936年,瑞典的国防军费是3700百万美金,到1939年,增长到3.22亿美金。1942年达到了最高开支5.27亿美金。在二战期间,大量的征兵活动也在进行。同时,自由言论受到控制,纳粹和共产主义思潮都被禁止,为的是防止瑞典国民受到任何一方的舆论影响。但是,所有的时事并不可能完全向国民封锁。比如说,有人组成志愿者跨过国境前往芬兰阻击俄国,一些人加入了德国军队,也有人加入ss,
也有一些志愿者前往英国加入盟国军队。
瑞典的战时政策并不是完全受外界因素控制的。例如,他也肩负着人道主义责任。在战争期间,瑞典救助了7万多芬兰难民,5万挪威难民。同时他们也营救了很多大屠杀中的犹太人,从整个欧洲范围内营救了10万犹太人免遭屠杀。
尽管官方保持中立,同时瑞典也在左右摇摆的偏向于德国或者盟国向其双方提供资助,但是瑞典并没有被任何一方所完全控制,因此在战争中不像其他欧洲国家那样满受创伤,整体没有受到根本性的破坏。在战后,瑞典无私的提供了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坚强的经济实力来帮助欧洲重建。
好了,说完历史,回来说包,m39帆布背包是40公升军用帆布背包,这个瑞典军队的背包是具有高品质的真皮牛皮皮带金属框架的40公升棉帆布包。
这款包的原形是本质上相同的挪威军队背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盟军的伞兵突击队和特种部队所使用。它是由棉帆布,皮革和轻钢结构的100%完整的外壳制成!
这支背包的设计是建立在一个基本而实用的原则上,在包装的顶部封闭,包口处的麻绳带和包体上的皮带是完全可调整的。
2皮表带设计在包的底部,可以悬挂额外的东西,如地毡或睡袋等。
旁边的皮耳允许携带壕沟工具或其他类似设备,如水壶等等。
瑞典军方以前的标志是一个皇冠,但是二战期间全部改为3皇冠。皇冠的印记也有两种,如图。后期基本全部改为三个小皇冠。
整体上,欧洲人喜欢户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论冷暖都喜欢去野营。m39由于有特殊的皮耳设计,可以外挂很多小物件,再由于价格比新的户外野营包便宜很多,因此受到很多户外运动者的追捧。
除了原始的M39,二战后期,也衍生了很多升级版的军包。
有人问过我,很多大牌复刻了很多的军包,为何没有人复刻m39?为此我翻越了很多材料,终于在网上找到了m39的分解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一个军包的细节。。。如此复杂的细节,估计很多大牌都望而却步了。
最后,大家感受一下,牛仔,皮靴,方巾,搭配m39的时尚感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家都在看
 大家都喜欢
 最受关注的热门栏目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您好, []|
世预赛-瑞典连追四球4-4德国 伊布厄齐尔破门
讯 北京时间10月17日凌晨2时45分(欧洲当地时间10月16日晚20时45分),2014年欧洲区预选赛C组的一场重头戏,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上演:4-4平。上半时2送妙传、助梅开二度,克洛泽已为德国队打入67球、距盖德-穆勒的国家队进球纪录只差1球,、为德国再下两城;下半时瑞典由、和、连下4城。比赛焦点此战之前德国与瑞典历史交战34次,德国队14胜8平12负进61球失53球稍占优势;不过,正式比赛中德国队10战6胜2平2负优势明显:世界杯正赛德国(包括联邦德国)2胜2负、欧洲杯正赛德国1胜、世预赛德国3胜2平。此番两队再次相遇,瑞典人的韧劲让德国人吃到苦头,4球领先的战车吞下被4球逆袭苦果。数据统计德国VS瑞典,射门比16-7、射正比10-4,瑞典人的效率更高;角球德国5-6落下风,犯规瑞典11-5比德国多6次,黄牌德国人3张、瑞典2张。
所属分类:
精彩回放主裁一声哨响,比赛开始。开赛仅1分47秒,博阿滕( )横传,托马斯-穆勒一射被挡出、再射击中近门柱。第5分钟,霍尔曼远射稍稍高出门梁。第9分钟,在左路送出直塞、罗伊斯下底回传,克洛泽在禁区内倒地勾射将皮球打入近角。1-0,德国领先!这是德国传奇前锋第126场国家队比赛的第66球,他距传奇盖德的68球纪录只差2球!第15分钟,德国队禁区前连续做了2组2过1,厄齐尔和先后做墙、罗伊斯下底铲传,克洛泽又在前点接球施射被挡出、紧接着他再射破门。2-0,德国扩大领先优势!这是克洛泽国家队第67球,距盖德-穆勒的国家队进球纪录只差1球。第28分钟,罗伊斯轰出大力任意球被伊萨克森得到。第39分钟,穆勒球门前头球横传,默特萨克后点抽射命中,这是默特萨克国家队生涯第2球,不到40分钟德国队就3球领先了!下半时易边再战,瑞典连换2人。德国队打出精妙配合:第51分钟,罗伊斯妙传厄齐尔,厄齐尔脚后跟磕给插上的穆勒,穆勒一脚射门被门将拦下。2分钟后,距离球门30米发炮稍稍偏出。第55分钟,默特萨克中场断球,穆勒右路传中,后点接应的厄齐尔胸部停球后打出反弹球,皮球应声入网、门将毫无反应。4-0!第62分钟,穆勒后场带球被断,卡尔斯特伦姆起球、伊布冲顶得分,4-1,瑞典扳回一城!2分钟后,卡尔斯特伦姆中场传过顶,卢斯蒂格完美卸球后右脚小角度攻门,皮球从两腿之间入网!4-2,瑞典瞬间将劣势缩小为2球!第76分钟,埃尔曼德门前劲射近角命中,4-3,瑞典重燃希望!第84分钟,瑞典发动反击,诺伊尔脱手、埃尔曼德回传萨纳,后者推射空门偏出。补时最后1分钟,埃尔姆门前凌空抽射打入1球,4-4!德国惨遭4球逆袭!这场进球大战以不可思议的4-4结束!赛后声音说:“我对这样的结果无话可说,4-0领先却被对手扳平。但话说回来,这只是一场比赛,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瑞典主帅哈姆恩说:“这样的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现在我还感觉像梦一样,但重要的是我们向出线目标迈进了一步。”媒体评论《报》:“勒夫太愚蠢了!我们到底是怎么失去4球优势的!柏林举行的这场世预赛让人难以置信,瑞典人用冰冷的入球让我们清醒过来!总之,我们太愚蠢了!”《世界报》:“勒夫的球队肆意挥霍着胜利!”双方出场阵容:德国队(4231):1-诺伊尔/20-博阿滕、17-默特萨克、14-巴德施图贝尔、16-拉姆/7-施魏因斯泰格、18-/13-托马斯-穆勒(19-,第67分钟)、8-厄齐尔、21-罗伊斯(10-,第88分钟)/11-克洛泽瑞典队(4231):1-伊萨克森/2-卢斯蒂格、4-、3-J-奥尔森、17-/16-维恩布鲁姆(9-卡尔斯特伦姆,第46分钟)、6-埃尔姆/7-拉尔森(14-萨纳,第77分钟)、10-伊布拉希莫维奇、18-霍尔姆(19-卡察尼克里奇,第46分钟)/11-埃德尔曼(牛牛)
【世预赛-德国4球领先遭扳平4-4 瑞典惊天逆转】克洛泽为德国队梅开二度,随后厄齐尔和默特萨克又连下两城,但下半时德国队惨遭4球逆转!!!
CC(@soccer)
一早起来始终没想明白德国队是怎么半个小时不到从4比0到4比4的,干脆上跑步机开始晨练,ipad放的是夏天的童话那部纪录片,50分钟下跑步机时,正好演到6年前1/8决赛2比0胜瑞典,突然开始怀念还没有开始追求完美,只是充当挑战者的青葱岁月。或许这样的怀念没什么道理,但还是纪念一下真正德国的德国足球
彩票专区:
推荐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eche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体育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博客视频新闻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二战期间,德国横霸欧洲,为何瑞典可以幸免于难二战期间,德国横霸欧洲,为何瑞典可以幸免于难史海看浮沉百家号德国也是算成本账的,入侵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考量。瑞典的中立国身份,并不是幸免于难的理由。许多人可能会认为,瑞典是中立国,所以德国才没有入侵瑞典。但是同样是中立过的芬兰、比利时确遭到德国的入侵。因此单单是中立国并不能起到“保护伞”的作用。纳粹占领的版图德国入侵芬兰主要原因还是英国企图部署几万的部队在芬兰,表面理由是防止苏联的进攻,实则对德军也是巨大的威胁。因此德军一举吞并了芬兰,捎带着比利时也跟着收了。德国没有入侵瑞典,还是看中了瑞典的铁矿资源。瑞典丰富的铁矿资源一直是德国看中,同时由于瑞典的中立,在二战中一直对德国出口铁矿,因此德国完全没有必要进攻瑞典。如果入侵瑞典,反而破坏了瑞典的工业,影响了对德国的工业出口。瑞典的自然环境瑞典也有30万的常备军,对德国来说取胜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瑞典其实在二战中是偏向德国的,甚至允许德国借道瑞典。对德国出口矿石也是一直持续到二战末期。这样的一个国家,如果希特勒再入侵,那么也是得不偿失。一旦希特勒入侵瑞典,那么对于瑞典军队的抵抗,也必将给德军带来巨大的伤亡。希特勒不会这样傻的。瑞典的常备军这些综合的因素才使的瑞典能够永久中立,实际上瑞典作为一个小国,也是左右摇摆,夹缝中求生存。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史海看浮沉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历史的探索者、思考者和分享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4 4瑞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