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请问糖尿病运动疗法人应怎样运动适宜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7220|回复: 20
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运动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谓是一剂良药,它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和胰岛素的发挥。但是,锻炼中若不注意反而适得其反,易引起血糖波动及并发症的发作。那么,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该保持怎样的运动量和运动频率呢?今天,我们请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童南伟教授,来跟我们聊聊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jpg (141.2 KB, 下载次数: 1278)
16:49 上传
  一、为何运动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如此重要?
  童南伟:这个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运动预防糖尿病,一个是运动治疗糖尿病。那么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对糖尿病来说,运动的作用都是同样的重要。运动是非药物干预的方式之一,我们叫生活方式干预。那么为什么运动这么重要?已经有研究表明,如果说一个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或者说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他要预防糖尿病,单靠饮食控制,效果不太好。同样,糖尿病的病人,也是这个道理。但是反过来说,在我们中国叫饮食控制,在国外常常叫医学营养治疗,就是在医学营养治疗或者说在饮食控制的时候,加用运动治疗,这种干预的方式,效果更好。甚至于有些人,单用医学营养治疗,没有配合运动治疗的效果好。
  那么这个现象的道理在哪里呢?就是除了我们讲的医学营养治疗、饮食控制以外,运动可以使人体全身的代谢有改善,特别是使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改善。因为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再加上我们运动有一些热卡的消耗,整个机体代谢环节的改善,对血糖的控制,或者说对代谢紊乱的纠正,都是非常有用的。现在还发现,如果说是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饮食加上运动,二十年左右,不但可以预防糖尿病,还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微血管和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所以说运动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二、是否所有的运动都适合糖尿病患者?
  童南伟:应该这么说,理论上来说,所有的运动都适合。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一个1型糖尿病患者,他居然是奥运会游泳的金牌获得者。那说明什么?只要身体条件可以,确实是所有的运动都是适合的。但是每一个糖尿病病人的身体状况差太多,所以这个运动的选择,可能就不完全相同。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三、运动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童南伟:运动的影响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心血管系统。适不适合做运动?或者是适合做哪些运动?还要考虑他的骨关节系统,就是他的关节好不好?肌肉有没有毛病?这也会对我们运动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那么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其他的身体的状况,比方说你的眼睛,视力好不好。然后你是不是每天老发低血糖,血糖波动很大。还有你的肝脏好不好,肾脏好不好,肺功能好不好,这些都是跟我们的运动方式有关的。另外一个关于糖尿病比较特殊的问题,我们叫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有些病人比方说他的运动,他的足的神经有问题,走路感觉不好,可能还有摔伤。所以运动方式的选择,每一个病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就会差别很多。
  年龄大的人群,我刚才谈到的里面,基本上可能很多的问题,他都存在。所以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一定要身体能够承受,这是最重要的。超越了这个身体的承受能力,运动,不但不会带来好处,甚至于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年龄大的人群,他的身体的状况,特别特别重要。再加上有一些年龄大的人群,骨质增生、慢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这些问题都是运动要考虑的问题。还有一个,对老年人来讲,我把它叫做运动的安全性。前面讲的这些都是运动的安全性,就是运动会不会影响我的安全。这个安全除了身体的安全之外,就是运动的环境安不安全,比方说你出去以后,周围的地面是不是滑的?会摔伤吗?周围的灯光,看得见吗?我会摔跤吗?会跌倒吗?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最后一个就是肥胖人群运动的问题。肥胖的人群,对现在各种大众的媒体宣传的有些运动方式,真的是要小心。肥胖的人,常常是骨关节不好的,因为他的体重很重,他的关节会承受很大的负荷,或者叫重量。比方说下楼梯,或者是下山,或者是爬山,这种运动对肥胖病人的骨关节系统是不太好的,甚至于长时间会损伤他的关节系统。所以肥胖的人群,除了减肥这种运动以外,一定要注意保护关节。我刚才谈到,老人也要保护他的关节,另外老人还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些人很容易跌倒或者是摔伤,因为运动跌倒、摔伤造成骨折,那么这种运动方式就不可取。所以刚才我说到,运动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第一,身体的安全;第二,运动环境的安全;第三,你选择的运动方式,对你来说,应该是安全的。
  四、建议糖尿病患者首选哪些运动?
  童南伟:我跟很多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年龄比较大或者是偏大、关节不是太好的那些人群,建议最好的运动方式就是走平路,快走。快走,你会问,快到什么程度?每一个人自己去掌控。我老是开玩笑,打比方,像竞走一样,那是走得最快的。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走那么快,可以慢一点,那慢又慢到多少?如果说像有些人出去那种遛狗式的慢走,太慢了,起不到运动的效果。所以太慢也不行,当然越快越好。但是每个人对快的承受程度,或者是身体它快这个节奏不一样,那么为什么我首选这种运动方式?第一,简单;第二,对场地没有什么要求;第三,对他的骨关节系统没有什么负担。所以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包括我自己,我就走路,每天坚持走路,当然尽量走快一点。
  这个在全球,有一个基本的规定:最低每一天,有人说每一周五天,当然最好是每一天都这样子,每一天至少持续地、不间断地快走半小时以上就可以了。但是你走走停停,或者五分钟再歇一会儿,半小时,半小时以后再走五分钟,这种效果就不好。连续的运动半小时以上,这是最低要求。那再往上走,也有很多糖尿病人还去踢足球,还去游泳。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定,但是一个最最基本的要求,每一天不能低于30分钟。
  五、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时间有讲究吗?
  童南伟:实际上作为我个人来讲,我不太推荐晚上去运动,晚上真的很容易受伤。比方说有些老人,他出去运动,稍微一不小心,踩到某一个东西摔伤了,或者说晚上不小心下楼梯摔伤了,就是因为要去运动,这个代价太高了,所以我一开始就谈到运动的安全性。
  关于运动,可能会像刚才说的,带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中国人叫患教。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普及当中,可能要有效去跟患方沟通,让他们知道一些运动相关的、基本的常识。然后还要知道在运动当中,如果说发生了某一些状况,比方说心绞痛发了,怎么对付?比方说低血糖发了,又怎么对付?或者说发生了自己在运动当中想象不到的状况,又该怎么对付?这些都是在进行运动治疗之前,病人和病人的家属应该了解的、基本的常识。
  理论上来说,运动的选择白天比较好。从国际上公认的这种运动的方式来说,早上是不太适合运动的。因为早上的空气,实际上是比较糟糕的,所以很多都是选择大概中午、饭后。因为有一些老人吃饭吃得比较早一点,有些病人会选择天黑之前、吃完晚饭以后出去运动,这种在当下来说,就是糖尿病人自己选择的方式来说,这种情况是比较多一些。但是年轻人就无所谓了,眼睛也好,四肢灵活,什么都无所谓,那就看他自己的工作时间,来决定他什么时候去运动。因为每一个上班族,他的工作的节奏、上班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有一些上班族,他们就会利用周末,去做一些强化的运动。但是如果一周你仅仅是一天去做强化运动,效果不好,还是应该尽量做到每一天做一定的运动,这个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六、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童南伟:是这样,其实指南上对这种都有一定的规定,运动刚才我讲了安全性,我笼统地说了身体的安全性,其实运动容易出状况的环节之一就是血糖的问题。一般来讲,运动不太会造成血糖的升高,但是运动以后,常常血糖水平会降低。所以病人应该自己去做指尖血糖的监测,中国人叫指尖血糖监测,也叫毛细血管血糖的监测。这个血糖的监测,对病人来讲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自己去摸清楚,在运动之前,血糖是多少,运动之后,血糖是多少,这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个,因为你不可能有的时候一定是这种运动,每天运动,那如果在同样的状态之下,运动的时候血糖是多少,没有运动血糖又是多少,一定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这个心中有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运动造成的血糖降低。血糖降低,有些时候就会发生低血糖,所以运动血糖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低血糖的问题。当然有一点,血糖的水平太高,或者说甚至于都有酮症。什么叫太高?血糖超过了16.7,或者说,甚至于有酮体了,尿里面或者血中的酮体水平升高了,这个时候是不应该去运动的。因为这个时候运动,可能会加重他的酮症,或者是加重代谢的紊乱,会发生一些想不到的问题,所以这个状况是需要注意的。
  七、糖友如何识别和应对低血糖的发生?
  童南伟:这个非常重要。当然一般时间长一点的糖尿病患者,他们都知道什么叫低血糖。首先说什么叫低血糖。低血糖就是指血糖的水平在4mmol/L以下,但是这是一个参考水平。因为每一个病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人他的血糖不到4,可能他都会有低血糖的表现,有些人在4以下还没有低血糖的表现。
  根据症状,低血糖从表现来说,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体验过的,就是该吃饭的时候没有吃饭,饿得不行、心发慌、出汗、手抖、想吃东西,有什么想吃什么,这是最典型的低血糖。大家都应该经历过,或者说都应该很清楚。
  但是我要强调,有些人血糖低,但是没有症状,我们把这种叫做无症状性低血糖,或者说无感知的低血糖。就是你的血糖水平已经很低了,但是你没感觉,因为你没有感觉,所以你就没有去对付,或者说去纠正这个低血糖。这个时候,造成的后果比有感觉的低血糖更严重,更危险,所以不要以为血糖低一定有表现。有些人,第一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就是糖尿病并发症比较多的人,当然还有一些痴呆的病人,就是反应比较迟钝的那些病人,他们对低血糖可能不太有什么表现。这个时候,低血糖的判定,就要靠血糖的检测。所以开始就谈到,这个血糖的检测在运动的时候,非常重要。包括运动后,特别是对于低血糖的发现很重要。
  怎么去处理,或者通俗的语言怎么去对付这个低血糖,有几条非常重要。第一,随身携带对付低血糖的糖。这种糖对中国人来说,最简单就是那种水果糖。身上一定要带水果糖,这个纠正低血糖,你吃下去很快,奶糖的效果要差一点,要慢一点,带水果糖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最好的方法是随身携带血糖仪。因为如果说你怀疑的时候,要测血糖,因为有些低血糖的表现,跟心绞痛差不多。如果说你感觉像低血糖,但是你老测血糖,老是没有问题,是OK的,正常的,千万要小心。这个时候,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了,这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这个以外,一定要有打电话求救的这套系统。现在很多老人都有手机了,要知道这个事情发生以后,比方说吃糖,吃下去以后,还是不行,状况不好,怎么办?打120?还是怎么办?这一套系统,自己一定要考虑好。就是说你在外面,就是在室外、房子外面或者在运动场运动的时候,一定自己要策划好,我该怎么去对付这个低血糖。如果说发生以后,我们常常会告诫病人,除了前面那些以外,自己兜里面要揣一个卡。这个卡写有找谁联系,如果我发生了状况。然后我叫什么,我有什么病,这个是什么病,该怎么对付,旁边的人也许发现以后,马上就会采取紧急的措施,这样可能就会避免一些不想看到的问题的发生。
  八、气候和饮食对运动有影响吗?
  童南伟:实际上这个运动,跟气候的关系是非常大的。因为确实太热以后,怕中暑,外面温度太高了,如果说外面的温度太高,不要强求去过分的运动。如果说身体真的能够承受这种温度,真的是要运动,一定要多喝水。因为运动会大量的出汗,就算是走路,即使你不走路、你不动都会出汗,这个时候一定要补充足够的水,非常重要。
  另外一个就是饮食跟运动的配合。一般来说,常规的运动,饮食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因为你运动的目的不是说因为我运动就去加很多餐,运动后血糖倒是降低了,加一个餐,降低的血糖就抵消了,就没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所以一般来讲,运动就是指在我们自然的饮食状态下的一种自然的运动方式,因为我们不太可能是职业运动员,我们不太可能有所谓的强化的、大量的运动。所以这种运动,一般来讲,饮食应该保持平常的饮食,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调整。除非你有什么特别强的运动量,你感觉你吃的营养,或者你要摄取的东西不够,这个时候倒是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营养。
  九、运动前后的血糖监测相比平时的常规监测有何不同?
  童南伟:理论上来说,只要你做得比较好,运动的血糖监测,跟平常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有前提,就是你把自己运动以后血糖的规律摸清楚了。所以我个人认为,血糖的监测,除了平常常规的血糖监测以外,针对这个运动本身的问题的血糖监测,就是要把运动对血糖的影响、自己的规律摸清楚。比方说我午餐以后,出去运动了一小时,那么我运动的时候,我的血糖是多少?我没有运动的时候,我的血糖又是多少?这个时候就要去做血糖的监测。
  具体地说,你运动以后的血糖,结束的时候是多少?你没有运动的时候,结束以后的血糖是多少?这个自己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总而言之,你在血糖的监测的过程当中,单纯针对运动本身这个问题,应该自己去把这个规律摸清楚。我们碰到很多有经验的病人,他记得非常清楚,我要是运动,我的血糖下降的幅度是多少,我要是没有运动,我的餐后血糖又是多少,他自己搞得非常清楚。怎么来的?就是他自己动脑筋去监测他的这个点的血糖,然后去做一个比较分析,这个规律就非常清楚了。
  十、童南伟教授给糖友们的建议
  童南伟:总而言之,运动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运动的坚持,比医学营养治疗,或者叫饮食治疗,难度还要大,用通俗的语言叫迈开腿很难。但是我要强调,运动最重要的是选择安全的、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00:07:20来源:搜狐健康
童南伟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7月至今,在华西医院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现任大内科副主任。曾在美国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及美国Johns Hopkins(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短期访问及学习和培训。
289_5b_9afa_4e3d_7_1.jpg (18.29 KB, 下载次数: 1241)
16:49 上传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总而言之,运动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运动的坚持,比医学营养治疗,或者叫饮食治疗,难度还要大,用通俗的语言叫迈开腿很难。但是我要强调,运动最重要的是选择安全的、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学习了。。。。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7:04签到天数: 431 天连续签到: 32 天[LV.9]家园元老
适合自己的运动就是最好的运动!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童教授您好,我想问您糖尿病患者还能继续跑马拉松吗?我父亲今年七十周岁,从四十周岁开始长跑锻炼,每天长跑锻炼十五到二十公里,除了雨雪天气几乎天天跑,每年参加好几次国际马拉松比赛。平时身体非常好,但是去年检测出空腹血糖6.5,家人都无知,只知道稍高,父亲也没有很在意,今年体检空腹7.1,才发慌了,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具体数据不在我身边,但是医院确诊是糖尿病了,这个 对我父亲打击很大,没想到这么大的运动量还会患上糖尿病,(我父亲身高一米七,多年来体重一直保持在125到130斤左右),现在我想问的是,我父亲还能继续跑马拉松吗?下个月父亲将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这段时间的运动量也没减少,依然是每天15到20公里的长跑。真心希望听到您的建议。
身体素质很好&
唉,你父亲这样好的条件,为什么还能得糖病呢,不解中&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父亲从七月底开始控制饮食,一天基本5到六两主食,会吃比较多的蔬菜,黄瓜,苦瓜等,少量荤菜,每天一个猕猴桃,午睡起来吃一个玉米,晚上250毫升脱脂奶,基本就是这么多。我一直觉得这么吃是不是不适合那么大的运动量了?因为我明显感到父亲比检查那会瘦了。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父亲从七月底开始控制饮食,一天基本5到六两主食,会吃比较多的蔬菜,黄瓜,苦瓜等,少量荤菜,每天一个猕猴桃,午睡起来吃一个玉米,晚上250毫升脱脂奶,基本就是这么多。我一直觉得这么吃是不是不适合那么大的运动量了?因为我明显感到父亲比检查那会瘦了。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43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运动很主要
Powered by糖尿病人如何运动锻炼对身体好?
有调查显示,截至前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到1.13亿,全世界每3~4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来自中国。可见,控糖已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而在控糖的过程中,运动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手段。糖尿病人运动有利于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那么,糖尿病人如何运动锻炼对身体好?
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首先应根据个人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和运动量。糖尿病患者运动方案在实施之前,最好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包括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眼底、肾功能等检查。有时心功能检查也有必要。患者要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请医生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所有接受运动治疗的糖尿病人,都要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检查。
如果是老年人或者肺病患者,有条件的应加测肺功能、测血压、查眼底,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或眼底有出血等病史的,则不应参加运动,如运动后血压上升,眼底出血或心肌缺血,应停止或减少运动。
糖尿病做什么运动好?
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有规律、累计时间较长的低强度运动,帮助控制血糖;同时避免大强度的运动,防止血糖的大幅波动。如果出汗量较大,可补充低糖或无糖的饮料,避免血糖快速升高引发的损害。
慢跑被称作温和的心脑血管体操,它对人体的心脏和血管会产生非常好的刺激。跑步当中排汗非常有利于健康,它不等同于蒸桑拿或者由于环境温度高出汗的概念。
散步一种比较悠闲的运动,所谓“练十练不如散一散”,强调的是任其自然的一种锻炼方式。这种运动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最有益,因为散步不会因为过度的劳累造成血压上升,另外当遇到心跳加快或者其他的不适时也可以及时的得到救助。
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有远端的血管坏死,因此糖尿病后期很多患者会出现手指头痛、脚指头红肿麻木等症状。每天可以做:身体往上拔,脚掌支撑,脚后跟离地,一上一下地踮脚,同时手臂手掌全力张开,做“抓”的动作,每抓一把,脚底下都随之运动,每次做5分钟,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坚持做。
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尿病人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5、间歇式运动
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
运动时间和强度如何安排
糖尿病人以餐后运动较适宜,这样有利于降低餐后高血糖,早餐后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刻,故安排在早餐后1小时运动最佳(从第一口饭算起),而对于早餐前和晚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也可以选择早餐前和晚餐后的时段运动。每天坚持运动益处最大,每周不能少于3次,每次需坚持30~60分钟。
适宜的运动量是:运动时感觉全身发热,微汗,轻度肌肉酸痛,次日感觉精神充沛,有运动的欲望,食欲和睡眠良好。运动量过大的表现有:大汗淋漓、气喘胸闷、不思饮食,次日身体乏力精神不佳,需要及时减少运动量。
总之,无论是否患糖尿病,就健康角度而言,适度运动对人们的健康都是不该省略的。做规律的运动,可以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使你精力充沛,从容不迫地去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让你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并且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使你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同时也可促进睡眠,利于休息。再者,可提高你的免疫力,并对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每天掌握更多知识,尽请关注【糖帮帮公众微信】:糖帮帮网(或搜索微信号:tangbangbangcn)——中国第一家关注糖尿病领域的在线数字健康社交平台!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帮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每天分享更多糖尿病必备知识,以及众多相关资讯!
帮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每天分享更多糖尿病必备知识,以及众多相关资讯!
今日搜狐热点糖尿病人如何运动_百度经验
&&&&&&&&&内科糖尿病人如何运动听语音
百度经验:jingyan.baidu.com大部分的糖友都知道运动对血糖有好处,但是怎么正确的运动好多人却并不知道或者正在进行着错误的运动,作为资深糖友说一下我的一些经验百度经验:jingyan.baidu.com1运动时间的选择,运动对于用口服药或者胰岛素的糖友来说,都是必须的,但是很多糖友不知道正确的运动或者正在进行错误的运动。一般血糖偏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会出现低血糖,所以选择运动的时机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我的选择是在饭后的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为宜,运动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因为这个时候刚吃完饭,正是血糖猛烈上升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运动,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效果非常好。但是这也因人而异,我在刚查出糖尿病的时候,那时候是用的每天四针胰岛素的特效治疗,那时候每天打四针,其实血糖一直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然后有一次我还是在吃晚饭后活动了一下,立马就出现了低血糖。所以对于正在住院治疗或者身体虚弱有其他疾病的糖友,还是建议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是否运动。另外不建议糖友在早上不吃饭就进行运动,因为早上刚起床那时还是空腹血糖,空腹血糖一般是比较低的,如果这时候运动,发生低血糖是很常见的。2运动方式的选择,对于运动方式的选择也是因人而异,对于比较年轻的糖友,可以进行一些相对来说剧烈一些的活动,但是也要在吃完饭后进行,比如,打打球,跳跳舞等等。对于一些年龄稍大的糖友,可以采用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方式,这里我主要推荐太极拳,太极拳不仅可以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还可以修养身心。中医讲究人要有精气神,太极拳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目的。3运动的心态,运动的效果如何其实和人的心态是有关系的,不要一味的讲究降血糖,一定要培养一定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达到长久控制血糖的目的。在运动中改善自己的心态,更多的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4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的补充水分,多喝水对降低血糖是好处的,特别在运动的时候。5建议糖友们不要吃一些乱七八糟的保健品,饮食最好算准热量来吃,这样也好通过运动来抵消一部分热量,如果吃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成分的保健品,对控制热量来说是比较困难的。END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投票(0)已投票(0)有得(0)我有疑问(0)◆◆说说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我为什么投票...你还可以输入500字◆◆只有签约作者及以上等级才可发有得&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如对这篇经验有疑问,可反馈给作者,经验作者会尽力为您解决!你还可以输入500字相关经验00120热门杂志第1期好梦相伴,一切安好737次分享第12期对抗失眠大作战2397次分享第2期吃出白富美1686次分享第2期冬季养生小常识1492次分享第8期减肥瘦身方法3082次分享◆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运动
来源:搜狐健康
嘉宾童南伟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童南伟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7月至今,在华西医院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现任大内科副主任。曾在美国哈佛大学JOSLIN中心、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及美国Johns Hopkins(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短期访问及学习和培训。
擅长: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垂体、肾上腺疾病、症、、老年病等的诊断与治疗
版权声明:搜狐健康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谓是一剂良药,它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和胰岛素的发挥。但是,锻炼中若不注意反而适得其反,易引起血糖波动及并发症的发作。那么,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该保持怎样的运动量和运动频率呢?今天,我们请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童南伟教授,来跟我们聊聊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一、为何运动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如此重要?
  童南伟:这个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运动预防糖尿病,一个是运动治疗糖尿病。那么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对糖尿病来说,运动的作用都是同样的重要。运动是非药物干预的方式之一,我们叫生活方式干预。那么为什么运动这么重要?已经有研究表明,如果说一个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或者说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他要预防糖尿病,单靠饮食控制,效果不太好。同样,糖尿病的病人,也是这个道理。但是反过来说,在我们中国叫饮食控制,在国外常常叫医学营养治疗,就是在医学营养治疗或者说在饮食控制的时候,加用运动治疗,这种干预的方式,效果更好。甚至于有些人,单用医学营养治疗,没有配合运动治疗的效果好。
  那么这个现象的道理在哪里呢?就是除了我们讲的医学营养治疗、饮食控制以外,运动可以使人体全身的代谢有改善,特别是使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改善。因为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再加上我们运动有一些热卡的消耗,整个机体代谢环节的改善,对血糖的控制,或者说对代谢紊乱的纠正,都是非常有用的。现在还发现,如果说是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饮食加上运动,二十年左右,不但可以预防糖尿病,还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微血管和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所以说运动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二、是否所有的运动都适合糖尿病患者?
  童南伟:应该这么说,理论上来说,所有的运动都适合。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一个1型糖尿病患者,他居然是奥运会游泳的金牌获得者。那说明什么?只要身体条件可以,确实是所有的运动都是适合的。但是每一个糖尿病病人的身体状况差太多,所以这个运动的选择,可能就不完全相同。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三、运动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童南伟:运动的影响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心血管系统。适不适合做运动?或者是适合做哪些运动?还要考虑他的骨关节系统,就是他的关节好不好?肌肉有没有毛病?这也会对我们运动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那么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其他的身体的状况,比方说你的眼睛,视力好不好。然后你是不是每天老发低血糖,血糖波动很大。还有你的肝脏好不好,肾脏好不好,肺功能好不好,这些都是跟我们的运动方式有关的。另外一个关于糖尿病比较特殊的问题,我们叫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有些病人比方说他的运动,他的足的神经有问题,走路感觉不好,可能还有摔伤。所以运动方式的选择,每一个病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就会差别很多。
  年龄大的人群,我刚才谈到的里面,基本上可能很多的问题,他都存在。所以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一定要身体能够承受,这是最重要的。超越了这个身体的承受能力,运动,不但不会带来好处,甚至于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年龄大的人群,他的身体的状况,特别特别重要。再加上有一些年龄大的人群,、慢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这些问题都是运动要考虑的问题。还有一个,对老年人来讲,我把它叫做运动的安全性。前面讲的这些都是运动的安全性,就是运动会不会影响我的安全。这个安全除了身体的安全之外,就是运动的环境安不安全,比方说你出去以后,周围的地面是不是滑的?会摔伤吗?周围的灯光,看得见吗?我会摔跤吗?会跌倒吗?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最后一个就是肥胖人群运动的问题。肥胖的人群,对现在各种大众的媒体宣传的有些运动方式,真的是要小心。肥胖的人,常常是骨关节不好的,因为他的体重很重,他的关节会承受很大的负荷,或者叫重量。比方说下楼梯,或者是下山,或者是爬山,这种运动对肥胖病人的骨关节系统是不太好的,甚至于长时间会损伤他的关节系统。所以肥胖的人群,除了减肥这种运动以外,一定要注意保护关节。我刚才谈到,老人也要保护他的关节,另外老人还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些人很容易跌倒或者是摔伤,因为运动跌倒、摔伤造成,那么这种运动方式就不可取。所以刚才我说到,运动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第一,身体的安全;第二,运动环境的安全;第三,你选择的运动方式,对你来说,应该是安全的。
  四、建议糖尿病患者首选哪些运动?
  童南伟:我跟很多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年龄比较大或者是偏大、关节不是太好的那些人群,建议最好的运动方式就是走平路,快走。快走,你会问,快到什么程度?每一个人自己去掌控。我老是开玩笑,打比方,像竞走一样,那是走得最快的。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走那么快,可以慢一点,那慢又慢到多少?如果说像有些人出去那种遛狗式的慢走,太慢了,起不到运动的效果。所以太慢也不行,当然越快越好。但是每个人对快的承受程度,或者是身体它快这个节奏不一样,那么为什么我首选这种运动方式?第一,简单;第二,对场地没有什么要求;第三,对他的骨关节系统没有什么负担。所以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包括我自己,我就走路,每天坚持走路,当然尽量走快一点。
  这个在全球,有一个基本的规定:最低每一天,有人说每一周五天,当然最好是每一天都这样子,每一天至少持续地、不间断地快走半小时以上就可以了。但是你走走停停,或者五分钟再歇一会儿,半小时,半小时以后再走五分钟,这种效果就不好。连续的运动半小时以上,这是最低要求。那再往上走,也有很多糖尿病人还去踢足球,还去游泳。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定,但是一个最最基本的要求,每一天不能低于30分钟。
  五、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时间有讲究吗?
  童南伟:实际上作为我个人来讲,我不太推荐晚上去运动,晚上真的很容易受伤。比方说有些老人,他出去运动,稍微一不小心,踩到某一个东西摔伤了,或者说晚上不小心下楼梯摔伤了,就是因为要去运动,这个代价太高了,所以我一开始就谈到运动的安全性。
  关于运动,可能会像刚才说的,带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中国人叫患教。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普及当中,可能要有效去跟患方沟通,让他们知道一些运动相关的、基本的常识。然后还要知道在运动当中,如果说发生了某一些状况,比方说发了,怎么对付?比方说低血糖发了,又怎么对付?或者说发生了自己在运动当中想象不到的状况,又该怎么对付?这些都是在进行运动治疗之前,病人和病人的家属应该了解的、基本的常识。
  理论上来说,运动的选择白天比较好。从国际上公认的这种运动的方式来说,早上是不太适合运动的。因为早上的空气,实际上是比较糟糕的,所以很多都是选择大概中午、饭后。因为有一些老人吃饭吃得比较早一点,有些病人会选择天黑之前、吃完晚饭以后出去运动,这种在当下来说,就是糖尿病人自己选择的方式来说,这种情况是比较多一些。但是年轻人就无所谓了,眼睛也好,四肢灵活,什么都无所谓,那就看他自己的工作时间,来决定他什么时候去运动。因为每一个上班族,他的工作的节奏、上班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有一些上班族,他们就会利用周末,去做一些强化的运动。但是如果一周你仅仅是一天去做强化运动,效果不好,还是应该尽量做到每一天做一定的运动,这个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六、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童南伟:是这样,其实指南上对这种都有一定的规定,运动刚才我讲了安全性,我笼统地说了身体的安全性,其实运动容易出状况的环节之一就是血糖的问题。一般来讲,运动不太会造成血糖的升高,但是运动以后,常常血糖水平会降低。所以病人应该自己去做指尖血糖的监测,中国人叫指尖血糖监测,也叫毛细血管血糖的监测。这个血糖的监测,对病人来讲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自己去摸清楚,在运动之前,血糖是多少,运动之后,血糖是多少,这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个,因为你不可能有的时候一定是这种运动,每天运动,那如果在同样的状态之下,运动的时候血糖是多少,没有运动血糖又是多少,一定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这个心中有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运动造成的血糖降低。血糖降低,有些时候就会发生低血糖,所以运动血糖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低血糖的问题。当然有一点,血糖的水平太高,或者说甚至于都有酮症。什么叫太高?血糖超过了16.7,或者说,甚至于有酮体了,尿里面或者血中的酮体水平升高了,这个时候是不应该去运动的。因为这个时候运动,可能会加重他的酮症,或者是加重代谢的紊乱,会发生一些想不到的问题,所以这个状况是需要注意的。
  七、糖友如何识别和应对低血糖的发生?
  童南伟:这个非常重要。当然一般时间长一点的糖尿病患者,他们都知道什么叫低血糖。首先说什么叫低血糖。低血糖就是指血糖的水平在4mmol/L以下,但是这是一个参考水平。因为每一个病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人他的血糖不到4,可能他都会有低血糖的表现,有些人在4以下还没有低血糖的表现。
  根据症状,低血糖从表现来说,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体验过的,就是该吃饭的时候没有吃饭,饿得不行、心发慌、出汗、手抖、想吃东西,有什么想吃什么,这是最典型的低血糖。大家都应该经历过,或者说都应该很清楚。
  但是我要强调,有些人血糖低,但是没有症状,我们把这种叫做无症状性低血糖,或者说无感知的低血糖。就是你的血糖水平已经很低了,但是你没感觉,因为你没有感觉,所以你就没有去对付,或者说去纠正这个低血糖。这个时候,造成的后果比有感觉的低血糖更严重,更危险,所以不要以为血糖低一定有表现。有些人,第一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就是糖尿病并发症比较多的人,当然还有一些痴呆的病人,就是反应比较迟钝的那些病人,他们对低血糖可能不太有什么表现。这个时候,低血糖的判定,就要靠血糖的检测。所以开始就谈到,这个血糖的检测在运动的时候,非常重要。包括运动后,特别是对于低血糖的发现很重要。
  怎么去处理,或者通俗的语言怎么去对付这个低血糖,有几条非常重要。第一,随身携带对付低血糖的糖。这种糖对中国人来说,最简单就是那种水果糖。身上一定要带水果糖,这个纠正低血糖,你吃下去很快,奶糖的效果要差一点,要慢一点,带水果糖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最好的方法是随身携带血糖仪。因为如果说你怀疑的时候,要测血糖,因为有些低血糖的表现,跟心绞痛差不多。如果说你感觉像低血糖,但是你老测血糖,老是没有问题,是OK的,正常的,千万要小心。这个时候,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了,这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这个以外,一定要有打电话求救的这套系统。现在很多老人都有手机了,要知道这个事情发生以后,比方说吃糖,吃下去以后,还是不行,状况不好,怎么办?打120?还是怎么办?这一套系统,自己一定要考虑好。就是说你在外面,就是在室外、房子外面或者在运动场运动的时候,一定自己要策划好,我该怎么去对付这个低血糖。如果说发生以后,我们常常会告诫病人,除了前面那些以外,自己兜里面要揣一个卡。这个卡写有找谁联系,如果我发生了状况。然后我叫什么,我有什么病,这个是什么病,该怎么对付,旁边的人也许发现以后,马上就会采取紧急的措施,这样可能就会避免一些不想看到的问题的发生。
  八、气候和饮食对运动有影响吗?
  童南伟:实际上这个运动,跟气候的关系是非常大的。因为确实太热以后,怕,外面温度太高了,如果说外面的温度太高,不要强求去过分的运动。如果说身体真的能够承受这种温度,真的是要运动,一定要多喝水。因为运动会大量的出汗,就算是走路,即使你不走路、你不动都会出汗,这个时候一定要补充足够的水,非常重要。
  另外一个就是饮食跟运动的配合。一般来说,常规的运动,饮食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因为你运动的目的不是说因为我运动就去加很多餐,运动后血糖倒是降低了,加一个餐,降低的血糖就抵消了,就没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所以一般来讲,运动就是指在我们自然的饮食状态下的一种自然的运动方式,因为我们不太可能是职业运动员,我们不太可能有所谓的强化的、大量的运动。所以这种运动,一般来讲,饮食应该保持平常的饮食,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调整。除非你有什么特别强的运动量,你感觉你吃的营养,或者你要摄取的东西不够,这个时候倒是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营养。
  九、运动前后的血糖监测相比平时的常规监测有何不同?
  童南伟:理论上来说,只要你做得比较好,运动的血糖监测,跟平常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有前提,就是你把自己运动以后血糖的规律摸清楚了。所以我个人认为,血糖的监测,除了平常常规的血糖监测以外,针对这个运动本身的问题的血糖监测,就是要把运动对血糖的影响、自己的规律摸清楚。比方说我午餐以后,出去运动了一小时,那么我运动的时候,我的血糖是多少?我没有运动的时候,我的血糖又是多少?这个时候就要去做血糖的监测。
  具体地说,你运动以后的血糖,结束的时候是多少?你没有运动的时候,结束以后的血糖是多少?这个自己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总而言之,你在血糖的监测的过程当中,单纯针对运动本身这个问题,应该自己去把这个规律摸清楚。我们碰到很多有经验的病人,他记得非常清楚,我要是运动,我的血糖下降的幅度是多少,我要是没有运动,我的餐后血糖又是多少,他自己搞得非常清楚。怎么来的?就是他自己动脑筋去监测他的这个点的血糖,然后去做一个比较分析,这个规律就非常清楚了。
  十、童南伟教授给糖友们的建议
  童南伟:总而言之,运动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运动的坚持,比医学营养治疗,或者叫饮食治疗,难度还要大,用通俗的语言叫迈开腿很难。但是我要强调,运动最重要的是选择安全的、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责任编辑:邵沛)
原标题: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运动
&&&&&&</div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适宜吃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