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 冰岛与冰岛哪里下?怎么买?在哪投?

生活在破产国家是怎样一种体验?以阿根廷塞浦路斯冰岛为例
关键字: 破产破产国家破产国家体验希腊公投希腊破产希腊破产公投
如今,债台高筑又求援不得的希腊站在了破产的边缘,眼下,政府已经巧妙地以公投形式将决定国民生存的权利“赋予”了人民,然而,不管结果如何,承担痛苦的也往往是国民自己。从那些曾遭遇过国家破产的国民身上,也许可以窥测希腊破产背后的民生百态。
阿根廷数百万人赤贫如洗 孩子吃老鼠果腹
2001年12月,面对高额外债的阿根廷政府,宣布停止偿还本息,事实上等于宣布破产。许多阿根廷人一夜间从小康变为赤贫。
每到夜幕降临,许多老少妇孺便在街头流浪,徒手在垃圾箱中寻找纸板、塑料、玻璃、金属等一切可以卖钱的废品。银行关门,失业率激增,破产才半年,在这个有着约3500万人口的国家中,已有近2000万的贫困人口,这些人月收入不到190美元;还有840万人赤贫如洗,月收入最多不过83美元。
众多青少年营养不良,儿童饿晕的事情时有发生。学校的午餐也许是许多孩子一天内吃到的唯一一顿饭,因此在国家破产后,学校的缺勤率反而下降了。在距离首都仅30千米的小镇,飢饿的孩子们不得不以蟾蜍和老鼠果腹。由于手中没钱,许多人开始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获取服务和商品。
危机中,人们对政府逐渐失去信心,在饥贫中挣扎的人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然而却遭到警方和政府的镇压,于是除了饥饿和贫穷,他们更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塞浦路斯人面临高额储蓄税 存款险被政府“打劫”
2012年,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因银行业过度扩张而陷入危机,几度濒临破产。2013年,为了获得外援,塞浦路斯政府打起了“人民存款”的主意,欲盘剥人民的血汗钱。
根据欧元集团和塞浦路斯政府3月16日达成的协议,德国等欧元国家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提供100亿欧元的救助款,但塞浦路斯人也要承担部分损失,即塞浦路斯储户必须缴纳储蓄税,10万欧元(约合12.9万美元)以上存款的税率为9.9%,其他存款的税率为6.75%,此项存款税可给塞浦路斯政府带来58亿欧元(约合74.8亿美元)收入。当天,许多人一觉醒来便一头雾水地发现自己从富翁变成了贫民。消息一经传开,塞浦路斯人赶紧奔向银行,但他们随即被告知,所有账户已冻结,提现一律禁止。于是,愤怒充斥塞浦路斯大街小巷,市民甚至用挖掘机堵住了银行的入口,扬言如果不让取款就要推倒银行。
还好,在民众的强烈抗议下,存款征税议案在三天后的议会投票中遭到否决,但政府此番赤裸裸的强盗行为也足以让人民丧失信心。
冰岛人陷入购物狂欢 对破产不以为然
同样遭遇国家破产的冰岛人民与阿根廷和塞浦路斯人的境况迥异。2008年,关于冰岛破产的说法铺天盖地,但不管外人以为那里的生活多么水深火热,冰岛人自己仍怡然自得,甚至出现了总理急得生病住院,百姓丝毫不以为然的鲜明对比。
冰岛由于实行高福利政策,所以很多人并没有存钱防老的习惯,银行存款占个人全部资产的比例并不多;此外,冰岛人投在股票、期货等金融市场上的钱也多是闲钱,损失虽然令人心痛,但还不至于严重到影响生活的程度,所以看不出来生活水平有显著下降,反而是因为冰岛克朗贬值的缘故,到冰岛购物的外国人增多,还相应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和商业发展。而且,货比贬值带来奢饰品大幅降价,除了外国人跑来扫货,冰岛人自己也在购物狂欢中玩得不亦乐乎。另外加上没有塞浦路斯那种专为人民添堵的政府,危机中的冰岛人也过得还算不错。
一旦国家破产,希腊人是否有其幸像冰岛人一样。看看希腊政府用公投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
责任编辑:朱八八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签证 &&我是在阿根廷驻纽约领事馆签的。签证要求在这里
需要六个月的bank statement, 我只给了两个月的,也稀里糊涂的通过了。最麻烦的是employer letter,一定要notarization,害得我大冷天跑到附近银行,费尽口舌盖了个戳。 旅游签证30块钱,三个工作日之后取。领馆进门的地方可以领取阿根廷旅游地图,挺漂亮的。看门的大爷教会了我说muchas gracias,呵呵。领馆旁边有家鹿鸣春,出来就去吃小笼包了。 &&在阿根廷首都住的时间比较长,安排来安排去觉得还有一天富余时间。于是决定去乌拉圭做一个一日游。乌拉圭签证申请需要寄回国内,批准了之后给申请人打电话去取。乌拉圭大使馆主页在
一周后,签证批准了,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正是早上9点,我还没起床,迷迷糊糊的听人家说visa has been approved, 我条件反射般的以为是visa信用卡公司打来的垃圾电话,我就说我没申请visa. 于是人家问我你是不是叫smallx? 我说是。人家说了遍我的住址,还问我是不是在P大读书,我说是。人家说你没申请,我怎么知道你的信息的呢?我说我怎么知道。人家就说你知道我们是谁吗?我说不知道,人家说我们是乌拉圭领事馆,我想了几秒钟,终于恍然大悟!慌忙道歉,然后答谢,说好下周去取。放下电话终于清醒了,这下糗大了。后来去取签证的时候还被打电话的乌拉圭帅哥认出来了,笑话我半天。 行程 &&&&12/23,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游览Recoleta区,宿BA Stop Hostel ( ) 12/24,飞到El Calafate,宿Hostel del Glaciar Pioneros&&( )&&&&12/25, 阿根廷湖 (Lago Argentino), 4X4 ranch excursion&&( ) 12/26,冰川国家公园 (Parque Nacional Los Glaciares
), Todo Glaciares excursion ( ),Glaciar Upsala, Spegazzini, Onelli, and Lago Onelli 12/27,冰川国家公园 (Parque Nacional Los Glaciares), Minitreking , Glaciar Perito Moren ( )&&12/28,逛街,飞回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宿Hotel Chile 12/29,布宜诺斯艾利斯,Miccrocentro 和Plaza De Mayo区 12/30,Colonia, Uruguay 乌拉圭一日游 12/31,布宜诺斯艾利斯,La Boca, San Telmo, 和Puerto Madero区 1/1,逛街,坐夜车前往伊瓜树,Puerto Iguazu 1/2,巴西,伊泰普水电站(Usina Hidreletrica Itaipu
),鸟园(Parque das Aves
),伊瓜树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do Iguacu),宿Hostel Park Iguazu&&( ) 1/3,阿根廷伊瓜树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Iguazu
), Great adventure excursion && 1/4,伊瓜树热带雨林,Jungle excursion
,坐夜车回首都 1/5,现代艺术博物馆(MALBA
),国家艺术博物馆(MNBA
),飞回北美
三重关 &&2005年底终于实现了自己旅游的梦想。一个人出行,有着什么在等着我呢?没想到,屋漏又逢连夜雨,我接连遇到了自助游以来最困难的三重关。 &&丢行李 &&虽说丢行李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我遇到航空公司丢行李还是头一次。由于我的航班涉及到三个航空公司,行李丢得极其混乱。我在倒机的MIAMI机场上上下下跑来跑去,还是没有把行李搞定,郁闷不已。好在飞到阿根廷以后,和LAN Chile交涉的还算顺利,他们也算负责,把我人送到了阿根廷,也承诺把我的行李送到。可由于第二天我就要跑到南部看冰川,还要麻烦LAN Chile辗转把我的行李送过去。心理打鼓,这好几千里呢,不知道我的行李命运到底将是如何。 &&好在我事先早有防备,随身背的包里有着冬夏两季的备用衣服,拖鞋,洗漱用品,笔记本电脑和相机,足足能应付前两三天的生活。可惜我的相机充电器在箱子里面,只有一个备用电池撑着。没想到这个小相机着实让我吃惊,三天照了2G的照片,一个电池还没用掉一半!照这么看来,我的两个电池也足足能让我对付过去两周的时间。于是心下也不着急了,只是盘算着,要是我这行李箱总也送不过来了,又有理由买新衣服了。 &&好在第三天,行李就送到了。久别重逢,激动万分。 &&生病 &&飞机上着了凉,感冒了,下了飞机嗓子很疼。 药盒在行李箱里面,行李箱不知道在哪里。 痛苦万分,跑到药店。人家不说英文。 跑回旅馆,问了服务生,把感冒和嗓子疼的西班牙文写下来,又跑回药店。 终于买了药,痛苦才得以稍稍解脱。 夜晚,一个人躺在hostel的单人间里瑟瑟发抖。喝了好多好多的水,盖了很厚很厚的被子,望着天花板,心里想着,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遭劫 &&从小到大,第一次遭劫就在阿根廷,劫我的是两个十来岁的孩子。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阿根廷作为旅游的目的地。我说,因为我听说阿根廷是南美最安全的国家。来之前,不止一本旅游书,一个网站上说,阿根廷安全程度比较高,首都可以和北美或者欧洲的城市媲美。而乡村,可以说是家家夜不闭户。虽然代代爱提醒我说要处处小心,我还是心下欢喜,觉得阿根廷真是独自一个人旅游的绝佳目的地。 &&开始几天安然无事,也碰到很多单独走在路上的女孩。按照LP书上的提示,记下来要走的路线,不乱东张西望,走的很有目的性,随时保持警惕,即使一个人半夜在街上走也还算安全。 &&可就在要离开首都的那一天,在火车站附近,我脱离大路,走到一片草坪上,给称为阿根廷的大本钟照相的时候,附近走过来两个脏兮兮的小孩子。光天化日,我以为是要钱的小孩儿,刚想快步躲开,稍大一点儿的那个就猛然从背后抓住我的胳膊,而小一点儿的那个使劲扒我的手抢我的相机。事情来得突然,我有点儿措不及防。好在我随时把相机套在我的手腕上,虽然小孩儿已经扒开我的手,却还拿不到相机。这样一拖,我就有了反应的时间,一边试图挣开并抢回相机,一边开始大喊help。 &&这时,走过来一推婴儿车的帅哥,我投去求助的目光。他看到这种阵势,丢下婴儿车,快步赶来。小孩儿一看,撒腿就跑了。帅哥招呼我走到大路上,用西班牙语询问我怎么样了。我只好说我不懂西班牙语。可惜他也不懂英语,只能通过手势询问我是否丢了东西。我一边比划一边告诉他,我没丢任何东西,我很好。帅哥连比带划又吩咐了我几句,我猜大概是说,他推着婴儿车走都没有问题,这片治安应该还好。只是不要脱离大路,自己不要一个人照像。走出这片,前面就是繁华的商业区,就很安全了。我只得一个劲的重复我会的为数不多的西班牙语之一:muchas gracias。他陪我走了一段路,分别的时候,他亲了亲我的脸颊,对我表示安慰。 &&我惊魂未定,跑到商业区买了冰淇淋压惊。第一次遭抢劫还算有惊无险,可我也留下了后遗症:看见小孩儿就跑得远远的。再也不敢马虎大意,到处小心提防,直到最后都还算安全归来。两个陌生人 &&在冰川小城Calafate见到很多疯狂的旅者。比如那挤在一辆两开门的小车,风尘仆仆从加州一路开过来的四个美国大男孩,比如那一对在安第斯山脉风餐露宿,跋涉了四天四夜的西班牙情侣,比如那游遍了中国大江南北,现在在阿根廷教日语的一对日本老年夫妇,再比如,那两个从英国来的Clara。 &&认识她俩,是在圣诞夜。当我一个人坐在hostel的餐馆里,准备独自度过圣诞夜的时候,两个姐姐坐在了我的身旁。她们两个都叫Clara, 是从英国来的护士。让人惊讶的是,两个人作伴一起旅行了十年!她们去过的地方让我艳羡不已,除了南极洲的六大洲都留下过她们的脚印。更让我嫉妒得要命的是,她们竟然也喜欢潜水,她们曾经在Galapagos和上百头锤头鲨一起游泳,曾经在Papua New Guinea 打搅过小丑鱼,曾经在马来西亚看水下美丽的珊瑚。这一晚,我们相谈甚欢。我们从A数到Z,数落着我们去过的国家和想要去的国度,数落着那些曾经的旅游梦想。当说到Antarctica的时候,三个人六只眼同时放光;当说到Costa Rica时,三个人相视一笑,异口同声:“ Cocos Island!” &&她们这次在阿根廷已经travel了三周,还准备再呆两周。年轻一点儿的那个活泼一些,她说她总是决定旅游的地点,她说出她想玩的地方,然后全让年长一点儿的Clara去做旅游计划。年长一点儿的那个每次都把计划安排得天衣无缝,两个人配合的相得益彰。年轻一点儿的让我猜她们为什么来阿根廷,我说不知道,她就摇摇摆摆的学着企鹅的样子,特别的可爱。前几天他们真的在Peninsula Valdes地区看到了成群的企鹅,而今天,她们白天去了冰川,一个耳朵晒得红红的,一个脸颊晒得红红的。可惜她们两个都是烟鬼,这让她们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大减。她们无奈的说,本来都戒烟半年多了,可到了阿根廷,这个人人嗜烟的国家,又烟瘾大作,有些迫不得已。 &&后来转天,我又在当地的一个ranch碰到了她们。我是去参加一个4X4的excursion,她们去的是同一ranch组织的骑马团。分别的时候,我们就像老友一样互道珍重,可我们都知道,旅途中认识的朋友很匆匆。 &&回想那夜,圣诞晚餐相当的丰盛。Buffet形式的开胃菜和salad,各种精致的酱牛肉和香肠,西红柿盅,鸡蛋黄,让人食欲大开。正餐当然是阿根廷的招牌菜:牛排。烤的喷喷香的T-bone,吃得我满嘴流油。甜点更是美味的crepe和冰欺凌。午夜降临,香槟和小点心粉墨登场,大家纷纷举杯,互道圣诞快乐。此时,小城开始燃放烟花,刹那间,五光十色的烟花四溢。大家走出餐厅,遥望夜空,每个人的脸都被色彩点燃。这么一个遥远的小城,这么一个热闹的圣诞夜,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陌生的旅者互道着祝福。我的心也随着缤纷的烟花而点亮。 &&这个圣诞夜,让我又想起那两个曾经对我说“对不起”的人,那两个从陌生到熟悉,又从熟悉到陌生的人。他应该和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们一起围坐在圣诞树下拆着礼物吧;而他,可能正和她一起在一个温暖的地方,过着这么一个温馨的节日吧。无论如何,异乡流浪的我,祝你们快乐。Merry Christmas,我爱过的人~ &&--- &&我们变成了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后各自曲折,各自悲哀 只怪我们爱得那么汹涌,爱得那么深 于是梦醒了搁浅了沉默了挥手了 却回不了神 ——萧亚轩《最熟悉的陌生人》
独乐乐o众乐乐(上) &&独乐乐,不若与人。 &&出发之前,有朋友告诫我,一个人出来旅游,可能没有想象中的浪漫,更多的时候是孤独和寂寞。我说,我这次旅游就是为了体会远离自己生活,在一片完全陌生世界里的孤独感的。其实,我心里知道,在熟悉的地方我会更加孤独,我的离开只是想要逃避什么。 &&而LP书上说,Traveling alone can be one of the most rewarding experiences in life. 也许一个人旅游,缺乏有个旅伴来分享快乐,也许少一个人帮你看包,没人给你照相,多有不便,但是,一个人旅游,大大的增加了和当地人接触的机会,尤其是在阿根廷这样一个热情的国度。确实,在整个旅途中,我每天都能遇到不同的人,几乎每天都和一些当地人相识。在Cabildo遇到的阿根廷小男生Alejandro,在Uruguay渡船上遇到的跨国情侣Natalia和Areel, 在巴西一侧的Iguazu遇到的来自亚马逊的Janio一家……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Eduardo和他的家人朋友。 &&认识Eduardo是通过一个叫Cicerones的组织 ( )。这是一个非赢利组织,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提供免费的导游服务。组织里都是一些自愿者,带领游客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游览个把小时,熟悉熟悉这个城市。从LP书上看到了这个组织就在网上填了个application。出发之前,收到Eduardo的来信,于是,他就成了我的“私人导游”。 &&来之前,Eduardo给我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他长长的头发,酷酷的墨镜,明显的纹身,有点儿像黑社会老大的感觉。心理有点儿打鼓,别到了阿根廷被人卖了?我们在我的hostel见了面,他没有我想象的高,摘了墨镜更显得亲切了许多。我们坐公车前往他的favorite- Recoleta区,一路边走边聊。 &&&&Eduardo是个自由职业者。他的父亲是个医师,所以从小他也接受了一些医药,心理学的教育,不过他并不喜欢那些,于是给几家漫画杂志社干起了自己喜欢的画漫画的工作,同时,他还给几个欧洲国家的网站做事。他从来没去过说英语的国家,但是他的英语相当不错。他告诉我他做这个志愿者大概每两周接待一批游客,而我是他认识的第一个中国游客。他说他看到我的名字开始还以为我是个男生,因为中国人的名字是在不好区分男女。我说是呀,我认识一个和我同名同姓的男生,不过我们名字的音同字不同。中国汉字里面有很多和我名字音相同的字,比如中国货币的单位。Eduardo恍然大悟,“哦,就好像我叫peso一样!”我厥倒。 &&天气很好,阳光温和,还有微风拂过。我们逛了逛Recoleta的墓区,一些小手工艺品市场,和一片Design Gallery,然后找了一家咖啡馆喝下午茶。Eduardo给我介绍他们的报纸和杂志,看到了很多拉丁大美女的照片,很养眼。后来他又带我去了一片专门给人纹身穿洞的小店去看他的朋友。阿根廷人真是热情,不管新朋还是老友,不管男的还是女的,都要见面的时候亲脸颊,嘴巴还要发出响声。以至于我第一天到阿根廷就被两男一女轮番亲了一番,真还不太适应。 &&本来以为Eduardo把我送回hostel就大功告成,以后的日子只能我自己闯荡。但当Eduardo听说我还会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时候, 主动提出让我给他打电话,他陪我去逛La Boca。我大喜,因为听说那一块治安不是很好,即使是白天,一个人逛也不是很安全。这么幸运就找到了个保镖! &&逛La Boca那天恰好是2005年的最后一天。看了街头探戈,走过博卡青年队主场,逛了附近的小画廊,我们又去了San Telmo区逛了一些古玩市场。路遇一些人从高楼大厦上往外撒碎纸片。我看看了纸片,也不是海报宣传单什么的,就是废纸而已。Eduardo说就是人们的撒纸片而已。我说要是在中国,这岂不是算破坏公共卫生?于是我们感慨了半天各国风俗不一样。最后来到Puerto Madero。这是一片靠近港口的地方,河对岸是一片新建的商业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新城区,漫步在河边很是惬意。他问我,新年夜有什么打算,我如实说我还没有想好。于是他提议到他家去过节,他父母今天开Party,我礼节性的推脱了几次未果,就欣然同意了。独乐乐o众乐乐(下) &&与人乐乐,不若与众。 &&Eduardo的父母家在市区西南方。我们先和Eduardo的女友会合,然后坐公共汽车一路过去。Eduardo的女友右肩有一个和Eduardo一模一样的纹身小花,我好奇地问了一句他们是什么时候一起纹的,他们的答案令我大吃一惊:12年前!原来他们以前是笔友,结识了12年,真是不容易。只是我问过Eduardo,他好像还没有成家的打算,31岁,还要享受青春,挥霍青春。 &&颠簸了半个小时,终于到了。Eduardo的父母不会讲英文,弟弟和妹妹的英文也不大好。不过他们的party还有另外的朋友,一对来自秘鲁的母女,还有女孩来自英国的未婚夫。他们现在都住在纽约,女孩Linda在NYU做老师。我和这几个人倒是能说得上话,尤其是那个英国的Tony,他也不大会说西班牙语。当满桌子的人都用西班牙语畅谈的时候,只有我们两个大眼瞪小眼,同病相怜。 &&新年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很像中国的春节。更像中国人的是,这里新年夜的晚餐极其丰富。开胃菜是几种不同的色拉和肉卷。肉卷很像中国的肠,有鸡肉的和牛肉的。主菜是必不可少的牛排和红酒,再加上很香的gravy,我差点儿忍不住吃第二块!阿根廷人习惯吃晚饭很晚,所以我们的晚餐从10点开始,一直吃到了午夜。晚餐桌上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盘子,盘子里面有12颗葡萄。据说这是阿根廷的一个习俗,午夜的时候要把葡萄一口气都吃光,这样来年12个月里都有好运气。 &&午夜到来的时候,香槟和甜点同时到来,大家举杯欢庆,互相亲吻祝福,然后一起吃葡萄。此时,外面竟然爆竹声响!原来这里也流行烟花爆竹欢庆节日。我们走上顶楼的阳台,四面八方竟然都有烟花,比在Calafate圣诞夜看到的还要漂亮很多。更有很多孔明灯点了起来,飞上夜空,Equardo也点燃了一个。看着它遥遥直上云霄的样子,我真是感慨万千。中国的习俗已经传到了世界各地,连最遥远的阿根廷也不例外。 &&在阳台上,我和Tony正在聊天,突然附近一家放的烟花在我们不远的高空绽放。洒下的火花冲我们飞来,我们赶快往屋子里面躲。这时我发现,一颗火花落在Tony身上,我一边大叫,它落你衣服上了,一边用手拍打,直到给它拍灭,但在他衬衫上还是留下了一个诺大的窟窿。Linda一个劲的批评他不小心,一个劲地向我道谢。Tony委屈的说,“就是他们中国人发明的焰火。”大家打趣道:“但最后还是中国人救了英国人啊。” &&看过了焰火,我们回到屋子里吃冰欺凌。南半球过新年太有趣了。以前过节都是在隆冬季节,烤着火,吃滚烫的东西;而这里却是盛夏季节,吃冰凉的食物。边吃冰欺凌,边看电视上播出纽约掉球的场面。那里比这里晚两个小时,看着Time Spare上的人山人海,很多人却瑟瑟发抖,庆幸自己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地方。 &&半夜3,4点钟,party结束,终于要回旅馆了,可在新年夜打的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街上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等到了一辆出租车,和Linda, Tony一起离开了欢庆的小楼。此时街上竟然还有不少人,路上全是散落的纸片,或是烟花的纸屑。 &&凌晨的冷风,让我从红酒的醉意中慢慢清醒,2006,真的到了。 &&--- 新年快乐我的朋友 你知道新的一年已到来 这个世界已经变改 &&新年快乐我的家人 我总是不在你们的身旁 你们是否身体都无恙 &&新年快乐我的爱人 不知你什么时候会出现 我现在感觉有点孤单 &&——水木年华《新年快乐》 博卡 &&十二月底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刚刚入夏,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是西班牙语好空气的意思。据说1535年的一天,西班牙探险家门多萨率领一支船队,来到南美洲第二大河拉普拉塔河河口,微风吹抚河面,空气十分清新,一个船员禁不住喊道:“多好的空气啊!”由此,这个地方就被命名为Buenos Aires。没想到多年以后,这里成了阿根廷的首都。虽然现在这里是世界大都市,车很多,人也多,可由于濒临大西洋,地处平原地带,空气流动性好,所以整个城市依然保持着清新的面容。 &&说起阿根廷,很多球迷会想到足球。确实,阿根廷的足球水平让世界瞩目。尤其是2004雅典奥运会上大出风头,博得了足球,篮球两项分量最高的团体项目的金牌,让世界刮目相看,也让阿根廷人颇为自豪。Eduardo就问我,中国的人口数量是阿根廷的30多倍,怎么就不能找出11个像阿根廷一样优秀的球员呢?看着他洋洋自得的样子,我还真有点儿无言以对。 &&说到阿根廷的职业球队,博卡青年队是相当有名气的。而对于旅游者来说,博卡青年队的主场所在地La Boca更是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必游的地方。我去那里的时候正值2005年的最后一天,城市里的别的地方都已经人气锐减,商店也都关门大吉,大家都准备回家过节去了。而La Boca依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博卡区以前住的都是西班牙和意大利裔的贫民,没钱买油漆,用港口漆船的剩漆把自己的房子漆上绚丽多彩的颜色。灿烂的阳光下,五颜六色的小房子显得异常鲜艳。这是一个游客聚集的地方,也有很多街头艺术,探戈,唱歌的人在这里谋生存。博卡青年队的主场就在附近,蓝黄相间的色调,让整个建筑浑然一体。Eduardo讲给我听博卡青年队选择他们队色的故事。开始他们没有什么队色,后来在港口等船的时候,他们就说下一艘来临的船的旗子颜色就将成为他们的队色,结果来了一艘瑞典的船。于是,瑞典国旗的颜色——黄和蓝就成了博卡青年队的标志色彩。主场所在的路上有着像好莱坞一样的明星大道,地上刻着队员们的脚印,和守门员的手印。 &&&&&&&&La Boca街头咖啡馆里熙熙攘攘,街头的探戈表演也如火如荼。说起探戈,这是被称为最为性感,最为暧昧的舞步。由于探戈要求两个人很贴身,起舞的时候很需要两个人的配合,难度也相当的高。去阿根廷之前,我曾经临时抱佛脚,去学习过一堂阿根廷探戈。课上除了学了一些基本步伐,老师还让我们体会了一下两个人的默契度。她让女生闭上眼睛,通过男生手传来的信息,随时感受男生的舞步的移动。老师说真正的探戈是需要用身体来感受相互的移动,以保证两个人的一致。我们还学到一个女生要扭来扭去的动作,有些难度,不过很好玩,特别的妩媚。街上的探戈舞有点儿商业化,舞者也并不是那么的用心,但是仍还能一瞥探戈的动感。尤其是那身着舞装的俊男靓女们极其有爆发力的摆头,抑或是不经意的一回眸,一皱眉,都显得很有情调。后来到San Telmo 想去看看职业化的探戈,可惜新年到了,舞场票价也飞涨,无奈囊中羞涩,只得留个遗憾吧。 &&&&&&--- I hope you still feel small, When you stand by the ocean&&Whenever one door closes, I hope one more opens&&Promise me you'll give faith a fighting chance&&And when you get the choice to sit it out or dance&&I hope you dance&&——Lee Ann Womack 《I Hope You Dance》
女人 &&如果你问每个生活在,或者游览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人,对这个城市的看法,也许对于一百个人来说,你会听到一百种不同的答案,有着一百种不同的意义。也许它代表着闹市街头摇曳的探戈舞步,也许它代表着世界顶级的球队和对足球的狂热,也许它代表着对牛排的大快朵颐和对红酒的杯觥交错,也许它代表着拉美风情和欧洲时尚的和谐交织,也许它还代表着欧洲式古典的建筑和殖民的历史。而它对我来说,则是妩媚女人的世界。 &&女人在阿根廷历史上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著名的当属贝隆夫人- Evita (Eva Duarte de Perón艾薇塔)。她出生贫寒,一生遭遇坎坷。在年仅十五岁时,就跑到首都流落街头,成了一名舞女。但美丽的她在一个摄影师的镜头下成名之后,遇到了贝隆上校,两个人坠入爱河。很快他们结为连理,并且在第二年,贝隆上校竞选总统成功。于是她脱颖而出,成为第一夫人,成为耀眼的政治明星,在阿根廷的社会,劳工,教育,和争取妇女权益方面都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天妒红颜,33岁时便不幸早逝,令人扼腕。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深受人民爱戴,被称为“穷人的旗手”。她曾哀叹“永远也不会被理解”,但也许她未曾料到,她死后,很多阿根廷人们对她怀着深深的缅怀。毕竟,落魄的过去,并不都是她的过错。 &&&&这位传奇式的女人的陵墓就在布宜诺斯艾利斯Recoleta区的墓地里。每天,这里都有从世界各地来的游客驻足,献上美丽的鲜花。这些足以见证她的魅力已经超越了阿根廷的国界线。当然,这里不得不提到麦当娜的电影《贝隆夫人》,里面的主题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更让Evita的声望传到全世界。 &&&&Recoleta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富人区。这里有世界顶级设计师的精品店,时尚,现代,简洁,前卫。漫步其中,感觉这些气息不亚于欧美大都市的时尚潮流,给人明快舒畅的感觉。在这样的气氛中,你可以发现,街头巷尾,美女如云。拉丁美洲的混血美女很有名气,阿根廷更是诞生世界名模的地方。时尚街市里匆匆走过的美女都有着浅棕色的皮肤,柔媚的曲线,和淡雅的清香;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脱俗的气质。即便是街头跳探戈的舞女,也都是有着动人的腰身和精致的打扮。而如果你留意,街边小店的货架上摆放着的是最新款式的流行时装,和五花八门的配饰,绝不亚于巴黎街头的时尚风貌。在这样的闹市里,看着擦肩而过的美女们,我已经早也忍不住爱美的冲动,跑到一家小店,左挑右选,拎了两件衣服出来,满意而归 &&&&有时候,布宜诺斯艾利斯给我的感觉像北京,像上海,华丽而热闹,很有人情味。这里还有座女人桥,在Puerto Madero区。那是一座斜拉桥,洁白的桥身,倾斜的拉梁,仿佛是那探戈中女人柔软而挺拔的腰肢。布宜诺斯艾利斯就是这样,处处给你精致、给你迷人的感觉。看着那些款款而行的阿根廷美女们,我恨不得摇身变成男人,常居于此。 &&艺术 &&那一天,我走了两个艺术博物馆——MALBA和MNBA,前者建筑很新,是现代艺术博物馆,后者是国家艺术馆。阿根廷的博物馆开馆都很晚,要到中午,甚至下午两点才开门,足以见得阿根廷人生活的惬意和散漫。 &&现代艺术博物馆有一组很新颖的后现代艺术在展出。那是四个房间,想要进去必须先脱鞋。里面的四面墙壁和屋顶都放映着黑白的照片和录像,耳朵里充斥着古怪的各种噪杂的声音或者音乐。地面上摆放着各种不同的物件。一间里面有10个不同颜色的吊床;一间里面有8个形状各异的几何立体块,一间里面有16张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床垫,最后一间里面有400个色彩气球。你在里面可以随心所欲,跳来跳去,好像回到了童年一样。可惜这个博物馆比较小,没逛多久就完完整整看了一遍,于是奔往国家艺术馆。途中路过一个现代艺术感很强的公园,正中是一朵巨大的金属花。和园中的管理人员聊了聊天,据他说每天这朵花都会定时开放关闭,有点儿意思。国家艺术馆规模不小,还是免费的。可惜收藏品平平,看到一些著名画家,比如梵高,莫奈的不太知名的作品,缺乏像现代艺术馆里那样的让人很inspired的艺术创作。 &&&&&&&&艺术品不光在博物馆里能看到。Recoleta区的Design Gallery有一片平台,那里布置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2005现代艺术展——马,就是一些马的雕塑,上面画着不同的图案。比如有一匹马两端都是头,从中间分开,一黑一白;还有一匹西服革履的马,人摸狗样的;另有一匹马身上有一片红色,上面有一颗黄色的六角星,乍一看,很像中国的国旗。2006年再去的时候,这些马都撤掉了。在路边的一个小房里,我看到,2006的艺术品变成了牛,过些日子就都换成牛的雕塑了。 &&&&主流艺术固然美妙,而街头艺术和主流艺术有时可能只有一线之隔。Recoleta街头就有手工艺品小市场,小商贩们向过往的游客兜售各种小玩意,用果壳做的耳环项链啦,马黛茶具啦,编制的衣服啦,木质的小盒什么的。在La Boca区的小房子外面也摆着很多街头艺术家的美术作品,而我惊奇的发现,那些花花绿绿的小房子里面也隐秘着一些蒙灰的瑰宝。 &&&&我信步走进一家外表很不起眼的画廊,画廊的主人是一个浓妆艳抹的老女人。我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只是在一幅蓝色女孩在飞翔的作品前驻足了一会儿。于是,她过来和我搭讪,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中国人。她就告诉我她去过中国四次,也曾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个人画展。我一下子意识到眼前这个人有些不简单。她给我看她去过地方的照片,和一些报纸,宣传资料。她去过的地方真不少,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香港…… 在一张中文的请柬上我看到,那是她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上书“阿根廷艺术家……”,是中国文化部印刷的。俨然,这是一位曾经游历世界的现代艺术画家。那时她的照片真是漂亮,有着阿根廷美女的高贵和妩媚,和眼前这个老女人完全不像一个人。凭我对现代艺术的一知半解,我还真判别不出她是什么画派的艺术家。有几幅有着中国水墨画的随意,而有的有着野兽派的狂野,抑或是印象派的笔调色彩。她问我最喜欢哪一幅,我指了指那张蓝色的女孩。她说,那幅叫做天使,也是她最得意的作品之一,还上过一些宣传海报。最后,她让我在她的留言簿上用中文留了言。 &&走出那间小屋,觉得阳光很刺眼。也许时间在变,艺术在变,停滞在时间轨迹上的艺术家只能在落魄中回顾自己曾经的荣耀。不过,谁又不是如此呢?
冰川 &&当飞机降落在小城El Calafate的时候, 从机窗望出去,一望无垠的荒野在眼前延伸。远处错错落落的山脉正是安第斯山脉。大约八千万年前,在南美洲的土地上,一系列剧烈的火山爆发不断撼动着这片大陆。深层的地壳运动造就了一座拔地而起的山脉,巨大而又漫长,贯穿了整个南美大陆,这就是安第斯山脉。这座山脉的长度超过九千公里,跨越七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而今,我竟置身于它的环抱之中,心里一阵激动掠过。 &&来这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看看世界上最美的冰川。冰川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Los Glaciares)坐落在El Calafate西北,阿根廷最大的湖阿根廷湖(Lago Argentino)畔。冰川的形成,实际上是由于积雪聚集的结果。当冰雪堆积在群山之上,体积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会挤压成冰川,逐渐流动到山脚下。要形成冰川,除了气候,还需要一段很长的累积时间。这里最著名的莫雷诺冰川 ,属于年轻的一代,大约形成于20万年前,现在仍然在不停的流动着。 &&我看到莫雷诺冰川的惊艳第一眼是在汽车上。当时正从睡梦中醒来,汽车转了个弯,一条悬挂在山腰的银带便跳跃在眼前,让人眼前一亮,心情顿时万分激动起来。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沿着山上的小路跑到观景台,莫雷诺冰川庞大的身躯在我面前展露无疑。它有60多米高,四千多米宽,在阳光下泛着蓝莹莹的光。 &&冰川的前沿是一块块错落有致,千奇百怪的冰柱。由于冰川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水下,阻力不同,前进的速度也就不同。水面上的冰川运动的快了,就会霹雳啪啦,势如山倒的崩裂下来。冰块落入水中,形成巨大的轰鸣声,湖面也掀起很大的涟漪,宛如海啸般的气势。目睹这种自然的奇观,让人不禁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过渺小。有一次,目睹一块冰齐刷刷的断裂开来,我仿佛能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 &&观赏冰川的trial是在冰川对面的小山上,据说是冰川移动的时候推成的山。这里气候温暖潮湿,山林还算是枝叶茂盛,只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里只有老树,新树甚少。究其原因,据说是当年附近的一家农场丢了些牛,这些牛到了天然的牧场,天天能吃到鲜嫩的新树苗,又没有天敌的困扰,整个种群迅速扩大,以至于现在达到千头的数目。这么多牛带来了整个山林新树生长的危机,现在阿根廷政府还没有什么办法制止林木老龄化的趋势。我给他们出个主意,让他们引进点儿狮子老虎什么的,说不定就让自然生态自己维持了平衡。 &&坐船从侧面又仰视了一番冰川,在对岸下了船,穿过一片老朽林,来参加攀登冰川minitreking的活动。我们分成了两个游客组,大部分说西班牙语的,和一小撮说英语的。导游在每个游客的鞋上绑上特殊的冰爪,然后传授给我们简单的登冰技巧,比如说上行要鸭子脚,下行要竖直的踩下去。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冰川才发现冰川并不是一大块整冰。而是好多像冰糖大小的冰晶堆积而成。冰爪伸进冰晶堆,就能牢固的抓住,不会让人滑倒,走起来非常方便。我们的导游健步如飞,还大显身手,表演了用冰镐攀爬那十来米直上直下的冰墙。冰川上有很多冰眼,里面一汪融化的水,很美的蓝色,天空一样纯的蓝色。走得累了,转过一个弯,发现冰川里还摆了几张桌子,导游给大家分发威士忌和巧克力。发现这种minitreking的tour特别符合我——不是那么累,也能活动活动筋骨,颇有趣味。回程上船的时候,远处一大块冰从冰川上轰然坠落,溅起几十米高的水花,壮观至极。附近的湖水也震荡开去,我们的船刚上了一半的人,就被迫离开港,躲避滚滚而来的”tsunami”。 &&以前去过冰岛的冰川,记忆中,坐着履带车,在那里飞驰。一望无际的冰原在静静蔓延。而今,阿根廷的冰川处处显出一种活力,自然的力量,带着勃勃生机。贴冰川照片 &&静湖 &&我们的游船一路开过几座雄伟的冰川,停在了一片密林前。下船穿过密林,来到一片湖的跟前。那湖水极静,只有微风拂过,才泛起轻微的波澜,湛蓝湛蓝的湖水上静静的浮着无数雪白的冰山。冰山的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壮观,有的精致,有的嶙峋,有的狰狞,有的妩媚,有的安宁。明媚的阳光下,每一分,每一秒,每块冰都在慢慢变化,不知不觉中。 &&这片湖叫Lago Onelli,是三个冰川的交汇处。冰川走到湖上,塌落下来的冰块落入湖中,就形成了美丽的冰山。冰山慢慢的在湖中消融,千变万化,再加上在湖上的倒影,实在是亦幻亦真,美妙绝伦。远方的雪山在湖水中也是巍峨耸立,漫步在湖边,犹如身临梦境之中。在这里,时间仿佛都静止,而巨大的生命力却又在其中酝酿。我有些醉了,闭上眼睛,置身如诗入画的美景之中,感受着那清新的空气和拂过的微风,顿觉心情舒畅。 &&这个tour叫togo Glaciars,在来阿根廷之前,在网上做research,看了很多reviews,我最后锁定这个和Minitreking两个tour。而后来发现,这两个都给我带来多多少少的惊喜。 &&游船行驶的路线是在阿根廷湖上,沿途经过Glaciar Spegazzini, Onelli, Upsala, 和Lago Onelli。前几个冰川的规模都不是特别大,但是各有各的特点。Glaciar Spegazzini高度达80多米,是这些里最高的。在这里看冰快的塌落是最过瘾的。有一次,一大片冰雪忽然落下来,而后又带动附近的几小片,规模相当壮观,冰雪陆陆续续落入湖中,溅起数十米的水花,也掀起轩然大波,那种气势,排山倒海,引起所有游客的惊呼。 &&最后,我们来到Glaciar Upsala,这个冰川是这一片最广博的一个,蔓延在整个山上,非常雄伟,尤其是冰川表面上的泥土纹路(moraines)清晰可见。那是冰川滑过,带动泥土流动的结果。 &&这个冰川虽然个头不小,却有些羞涩,犹抱琵琶半遮面,还没看到冰川,只看到形形色色的冰山阻挡在我们的去路上。一开始的时候,我看到一块很远很小的冰山就劈劈啪啪拍个不停,而到了最后,大大小小的冰山看了不下几百个,美景导致视觉疲劳,再加上几百张的照片把memory card挤得满满的,连近在眼前的雄伟冰山我都不想再多照一张照片了。这些冰山静静的漂浮在湖面上,有的通体纯白,有的泛着神秘的蓝光,有的呈拱形,有的像座小山比船还大。想想看,冰山的百分之九十其实在水下,眼前重重叠叠的冰山,料想湖面下面会是一片更加热闹的景象吧。 &&&&&&&&
瀑布 &&世界上的三大瀑布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在两国交界的地方。尼亚加拉瀑布是美加边界,维多利亚瀑布是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共享,而伊瓜树瀑布则是巴西和阿根廷一起拥有的财富。如今,终于来到到伊瓜树,终于看全了三大瀑布。赏伊瓜树瀑布最好是从两岸多角度全方位来看。巴西那边能看到瀑布的全景,而阿根廷这边更能置身瀑布中,近距离观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伊瓜树,在土著人语言里是“大水”的意思。伊瓜树河发源于巴西,流到与阿根廷边境接壤的一个马蹄形峡谷倾泻而下,断层的岩石将奔腾而下的河水切割成270多个瀑布,宽度达4千米,落差约80米,年均流量1750 立方米/秒,雨季时瀑布最大流量更可达12750立方米/秒。瀑布两边的国家公园中,巴西一侧的面积更大,游乐项目也多。坐着双层汽车进入公园,前面几站都是游乐项目的站点,有划船,漂流,徒步,攀岩,还有四轮驱动探险。最后两站才是观景台,而一下汽车,走不了几步,就能看到对面阶梯形的瀑布。瀑布被分成两层,河水则在山间又被分割成好几段小瀑布,俨然是一座壮美的瀑布山,如诗如画。而沿着小路往下走,一路能走到水流中央,贴身感受瀑布发出的轰鸣。 &&从阿根廷一侧探访大瀑布则更加刺激有趣。我先坐着四轮驱动车颠颠簸簸的到达河边,然后乘快艇漂流一小段,最后再置身瀑布面前。当时,我们的快艇一路加速,竟冲到了瀑布底下,全部游客暴露在瀑布的激流之下。我只觉得仿佛受着倾盆大雨的洗礼,豆大的水珠噼噼啪啪的打在我的身上,整个人都笼罩在水雾之中,让我感到窒息,没有一点儿反抗的余力。一次过后,再来一次,整个人浑身上下全部湿透,在这炎热的夏天里,这实在是最好的避暑方法! &&这种和瀑布直接亲密接触的体验据说还不是最刺激的。LP书上提到在很久以前,当地人会划着小船带着游客从瀑布上游往瀑布的地方走,在马上要接近水湍流而下的地方,他们会使劲往回划,尽量控制小船保持原地不动。而此时,船上的游客可以窥探水之悬崖的美妙。可不幸的是,1938年的某天,一艘小船不幸失事,坠入万丈的瀑布深渊,七名德国游客丧生。自此,此项活动被禁止,这种用生命冒险的刺激游乐成了永远的历史。 &&从阿根廷境内游览瀑布的路线有四条,分别是圣马丁岛(Isla San Martin),上环(Circuito Superior),下环(Circuito Inferior),和最壮观的魔鬼的咽喉(Garganta del Diablo)。要前往魔鬼的咽喉需步行一段栈桥,在火辣辣的阳光下,跋涉半个多小时,才能近距离的领略魔鬼的狰狞。那里是一马蹄形区域,河水奔驰而下,形成马蹄形瀑布,白雾升腾,水花飞溅,谁也无法看清瀑布最下面的模样。远处,无数道小瀑布飞流直下,形成一组瀑布群。水声震耳欲聋,从四面八方响起,那种喧嚣,恐怕几公里之外都能领略得到。一道彩虹横跨瀑布之上,另有一道霓映在虹的上面,很多筑巢在附近悬崖的楼燕飞过,在水雾间穿梭,在彩虹上翱翔,哪里还有魔鬼的身影,分明是神话世界里elf住的天国,看得我不禁痴了。&&&&&&雨林 &&瀑布附近茂密的雨林里生长着两千多种植物,栖息着四百多种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也许不懂得瀑布的壮观和瑰丽,但它们却和谐的和这里的环境共存。它们生息着,繁衍着,在这地球大家园里,默默的,带给我们一片鸟语花香。 &&跟着tour group的吉普车,我们颠颠簸簸的来到密林深处,想去发现雨林中的秘密。带领我们的是一阿根廷帅哥导游Maoi,以前是学生物的,据自己说,知道所有在雨林中生存的动物的英文和西文名称。开始一共两辆车,我在英语车上,同车而行的是一对从加州来的祖父母带着他们的两个8,9岁的孙女。爷爷很picky,为了要回去赶飞机之前能吃好午饭,气急败坏的要求中途回去。结果他们走了,我只好跟着西语车,还好被安排在Maoi身旁,有点儿特殊待遇,嘿嘿。很幸运,刚进入雨林,就看到一头Caoti从车前跑过。Caoti有点儿像浣熊,尾巴也是一圈一圈的,据说是雨林里最容易见到的哺乳动物。个头真不小,胖胖的,让我想起花仙子里面的娜娜小姐身旁的那只。 &&见到了古巴国花,rosewood tree,还有偶尔可见的palm tree,很多可以入药的植物,错综复杂的树藤…… 我们在密林中徒步而行,Maoi拾起一只大蚂蚁,足足有一英寸长,能很清楚地看到它口器边缘的锯齿。这里到处飞舞着巴掌大的蝴蝶。我最喜欢那种蓝莹莹的,特别的飘逸。Maoi说这里的土壤很浅,所以树的根无法深入地下,只能长出地面。所以这里百年以上的老树很是罕见。雨林里的鸟也很多,Maoi只要看一眼,或是听一声鸟的叫声就能分辨出来那是什么鸟,以及它的习性特点。我们还看到一种不多见的,从北方迁徙过来的鸟,Maoi解释说这些在密林里穿行的鸟的尾巴都很长,因为他们要快速的改变前进方向。 &&最后Maoi说,每年,有大概500只动物被超速的车撞死,而且这只是被发现的,这个数目还在增加。阿根廷这边每年要花大量的资金保护雨林,同时禁止了直升飞机,以期减少对于林动物的噪音影响。他组织这个tour不仅希望游客能看到很多动植物,更希望每个游客都自发的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暗自庆幸自己没去巴西那边坐直升机,也悄悄提醒自己以后开车少超速。 &&巴西一侧的瀑布国家公园门口有个鸟园,里面展示了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珍稀鸟类。我最喜欢的就要数巨嘴鸟(Tucan)了。巨嘴鸟是南美特有的一类鸟,共有几十种,其共同特性是鸟的喙长相当于身体的三分之一。尤其是那种全身黑色,只有头部,尾巴略有点儿白,而大嘴巴成橙黄色的那种,看着如此可爱,而且别具一格。在一座小桥底下,我看到一只正在饮水,它侧过头,把嘴伸入溪中取水,再仰头把水咽下,憨态可掬。园子里的金刚鹦鹉园也很有意思,门口大大的字体写着:鹦鹉咬人,危险,后果自负等等,进去后发现,这里的鹦鹉真是大呀,足足有半米长,红色,蓝色,在阳光下光彩照人,鲜艳夺目。也不知道他们长成这样不怕引起天敌的注意么?有的时候,它们喜欢和游客开玩笑,超低空的猛然朝你飞过来,轻巧的从你头顶擦过,还人有点儿惊心动魄。 &&还去看了雨林边上的伊泰普水电站,吹嘘了半天,说三峡即使建成了也赶不上它的发电量,因为扬子江的流量太小。(我开始还奇怪的,三峡不是在长江上么?后来才知道扬子江原本只是指长江较下游的部份,但因这是西方传教士最先听到的名字,“扬子江”在外语中就代表了整个“长江”。)&&还说它被称为世界上七大现代奇迹之一。LP书上讽刺道,建了这么个劳民伤财的工程,难怪巴西贷的款永远还不清。整个水电站确实气魄非凡,只是年头久了,有些破旧,有些黯淡。不过这么一个水电站为巴西提供了25%的电力,为巴拉圭提供了90%的电力,实在是不可貌相。 &&
回复smallx的图片:有一种想要跳下去的冲动
回复smallx的图片:真够震撼的!层层叠叠
回复smallx的图片: & 经典
冰川真美!
蓝色的像盐一样的冰山
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的探戈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啊~~~
回复smallx的图片:震撼!
回复smallx的图片:好美!
回复smallx的图片:哇塞!
lz好勇敢,我的榜样
回复smallx的图片:好诡异的蓝!
照片很漂亮,旅行经历也很有趣。 我也经常对自己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回复smallx的图片:街头巷尾都在跳吗?
冰川真美,像一个一望无际的蓝天。&
回复smallx的图片:这是一匹马,还是两匹马?(是面写错了)&
冰川好美啊!!!还有漂亮的金刚鹦鹉~~~
希望楼主现在幸福,因为是2005年的事情了吧?是啊,人总会经历很多,被伤害,或者伤害了人,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了吗?
顶了... 动物好漂亮..那个马的雕像很搞笑.
不知道楼主还有没有看这样贴子,因为要去阿根廷,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
回复smallx的图片:震感的美!
写的那么多,很详细。辛苦了!谢谢分享~~
回复smallx:
美丽的阿根廷~美丽的贝隆夫人!
一气呵成啊 楼主 出书吧~
回复smallx的图片:这样的冰川很美,还是蓝色的,
梦中的阿根廷..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去
冰川真震撼。。
回复smallx:
行文很流畅哇,楼主也很漂漂
楼主方便的话可否详细说一下冰川几天的安排?我正在做旅行计划,不知道要停留几天比较好,期待您的回复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根廷 冰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