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表示下面两个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0.3、1.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上网课、下资料、一起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估算方法: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
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
(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1、 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
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
2、 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1、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出什么是关键。
2、画图解决问题:学会根据题中的信息与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所列出的每一个算式要充分理解所表示的意义。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1)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2)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第五单元 年月日
一、认识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这12个月中,有7个大月,它们是1,3,5,7,8,10,12月,每月都有31天;有4个小月,它们是4,6,9,11月,每月都有30天;2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从右边第一个凸起开始数,在拳头凸起的地方数到的月为大月,凹下去的地方数到的月为小月,2月除外。
(2)单双数记忆法: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3)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
3、计算天数的方法:
(1)数天数;
(2)同一个月内,起止日期都算,则用后一日期减前一日期,然后把结果加1,就得到实际的天数;
(3)经历的时间经过不同的月份,要分段计算,即一个月一个月地计算。
计算天数[分月计算]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12日----30日
1日-----17日
30-12+1=19天
合计:19+31+17=57天
4,计算年份的方法:
现在年份﹣岁数(周年)=出生年份(建立年);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日,到2015年是66周年。()
5、计算星期的方法:用天数除以每星期的7天,就得到一年或一个月有几个星期。
二、平年和闰年
1、平年和闰年的区别:就在于二月的天数不同:当二月有28天时,这一年是平年;当二月有29天时,这一年是闰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2、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
3、平年和闰年的季度和天数
10、11、12月
上半年181天
下半年184天
10、11、12月
上半年182天
下半年184天
4、公历年各类节日:
元旦节:1月1日; 情人节:2月14日;
植树节:3月12日; 清明节:4月4日或5;
国际劳动节:5月1日; 青年节:5月4日;
国际儿童节:6月1日;
建党节(党的生日):7月1日;
建军节:8月1日; 教师节:9月10日;
国庆节:10月1日;建队节:10月13日;
光棍节:11月11日; 平安夜:12月24日;
圣诞节:12月25日
三、24时记时法
1、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一天24小时,钟面上的时针要转两圈,为了简明方便,采用24时记时法。就是在钟面上时针转第二圈的时候,所表示的时间要加上“12”。24时记时法即从0~24时,时刻前没有修饰语。普通记时法即从0~12时,前面一定有修饰语,如:上午、下午、晚上等。
2、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相转换:
(1)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记时法:凌晨、早晨、上午、中午的时刻不变,只需去掉修饰语;下午、晚上、午夜的时刻要加上“12”,并去掉修饰语。
(2)24记时法改写成普通记时法:小于或等于12的时刻不变,只需加上修饰语;大于12的时刻要减去“12”,并加上修饰语。
三、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1、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可利用钟面数一数,也可以画图看一看,还可以用减法计算。计算同一天里经过的时间,只要把两个时刻都用24记时法表示,用后面的时刻减去前面的时刻即可。计算时间不在同一天里的经过时间,要分段计算,先算第一天里经过了多长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
2、午夜12时(即24时)既是第一天的结束,又是第二天的开始。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认识面积
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1)观察法;(2)重叠法;(3)数方格。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同一题中标准应统一。
二、面积单位
1、面积单位名称: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厘米(c㎡)。
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4、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5、常见物体的面积:
手指甲的面积:1平方厘米 课桌的面积:50平方分米
黑板的面积:3平方米 教室的面积:50平方米
操场的面积:400平方米 数学书的面积:450平方厘米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宽=面积
边长×边长=面积
(长+宽)×2=周长
边长×4=周长
面积÷长=宽面积÷宽=长周长÷2 — 长=宽周长÷2 —宽=长
周长÷4=边长
2、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3、当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m倍,宽扩大n倍,面积则扩大m×n倍。
4、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1、分数: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2、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先求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再乘取出的份数。即, 总个数÷分母×分子=取出的个数
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4、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1、整数: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0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
2、小数的组成: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如果中间有0,也必须读出。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去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
二、比较小数的大小
1、一位小数进行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单位不同的小数比较大小,应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3、只有具体两个数才能比较大小。单说自然数、小数、整数、分数不能比较大小。
4、小数和分数比较大小时,要么把小数化成分数,要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进行大小比较。十分之几就等于零点几。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三、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3)算完的结果中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2)从低位减起,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当10;
(3)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1、 掌握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会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2、 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信息也不同。
3、 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灵活运用不同方法给数据排序和分析。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数学第三四单元试卷数学,试卷,单元,第三四单元,数学试卷,数学第,试卷试卷,测试题,数学试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数学第三四单元试卷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在直线上标出表示个分数的点,并写出相应的分数。2分之1、2分之2、4分之3、4分之5、4分之7、4分之8、4分之11、4分之13~紧急状况 快点 求专家啊! 要画图。0到1有4格
var sogou_ad_id=731549;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请你画图分析在平面上表示(2,3)与(2,4)的两个点的距离为(  )
D.不能_百度知道
请你画图分析在平面上表示(2,3)与(2,4)的两个点的距离为(  )
请你画图分析在平面上表示(2,3)与(2,4)的两个点的距离为(  )
D.不能确定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画图如下,
观察图形可得,这两个点的距离是1.故选:B.
采纳率:68%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求平面的坐标式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通过点M1(3,1,-1)和M2(1,-1,0)且平行于向量(-1,0,2)的平面
求平面的坐标式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通过点M1(3,1,-1)和M2(1,-1,0)且平行于向量(-1,0,2)的平面
坐标式参数方程:x=3+2λ-μy=1+2λz=-1-λ+2μ上面的方程组消去λ、μ就得到一般方程. 再问: 怎么得到的,带入xyz有什么方法吗,怎么理解?再问: 嗯嗯? 再答: 点A(x,y,z)在平面上向量AM1与M1M2、向量b(-1,0,2)线性相关向量AM1可以用M1M2、b线性表示即AM!=λMM1+μbx=3+2λ-μ,y=1+2λ,z=-1-λ+2μ一般方程:4x-3y+z-7=0再问: 谢谢了哈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求平面的坐标式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通过点M1(3,1,-1)和M2(1,-1,0)且平行于向量(-1,0,2)的平面》相关的作业问题
你把M1、M2的坐标给出来就可以求了!【设方程为 Ax+By+D=0 】
设平面上任意一点P(x,y,z) 且 M1M2={2,7,-3} 法向量n={0,0,1} 以这两个向量作为平面的基向量,OP-OM1 =a M1M2 +b n 即可以得到.
搞定啦.xOy平面的表达式是z=0,所以xOy平面的法向量为Ψ(0,0,1)M1M2形成的向量为:(2,7,-3)设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n(a,b,c)则向量n垂直于向量m1m2且向量n垂直于向量Ψ则得:2a+7b-3c=0 (1)c=0 (2)解得:a=-3.5b则:-3.5bx+by+D=0把M1代入,得:-3.5
过直线x+y+z=0和x+2y-2z+1=0的平面束方程为x+y+z+a(x+2y-2z+1)=0,其中a是参数,即(1+a)x+(1+2a)y+(1-2a)z+1+a=0.此平面A平行于直线x-2y-2=0,x-3z+15=0,(1,-2,0)叉乘(1,0,-3)得到的向量r=(6,3,2)平行于平面A,注意到(1+
设平面为Ax+By+Cz+D=0 平面法向量为(A,B,C)与(3 2 1)垂直 有3A+2B+C=0 点在平面上 则A+2B+C+D=0 2A-B+2C+D=0 3个方程4个未知数 可以将A B C用D表示 在平面方程两边消去D化成一般形式
先求该直线的标准形式直线过点(0,3/4,1/4)切方向是(1,1,1)×(2,-1,3)=(4,-1,-3)直线可以写成x/4=(y-3/4)/(-1)=(z-1/4)/(-3)平面的法向量=(4,-1,-3)×(6,3,2)=(7,-26,18)设平面方程为7x-26y+18z+D=0平面过(0,3/4,1/4)D
只有直线z=mx+y跟可行域里面的某线段平行的时候才会出现无数最优解的可能,否则最优解只能有一个.要求的是z最大值,直线y=-mx+z中的z就是y轴截距,所以就是y轴截距的最大值.画出可行域,可以发现直线y=-mx+z应该跟(1,22/5),(5,3)2点所成直线平行m=(22/5-3)/(1-5)
(1)点A,B分别在x,y轴上运动设A(x,0) B(0,y) P(x0,y0)|AB|=8√(x^2+y^2)=8向量AP=(x0-x,y0) 向量PB=(-x0,y-y0)向量AP=0.6向量PB(x0-x,y0)=0.6(-x0,y-y0)x0-x=-0.6x0y0=0.6(y-y0)x=8/5 x0 ①y=8/
要求的平面是什么东东?垂直于这两个向量构成的平面这是差乘的定义. 再问: 就是比如做道求平面的题,知道两个平行于平面的不相互平行的向量,为什么这两个向量叉乘后的向量就是这个平面的法向量 再答: 这两个向量都平行与这个平面且相互不平行,那么这两个向量平移和可得到两相交的向量。这两个相交的向量够成的平面平行于原平面。那么这
2.向量M1M2=(2,4,-1),向量M2M3=(0,-2,2)设与M1M2,M2M3同时垂直的向量为a=(x,y,z)则2x+4y-z=0 ①,-2y+2z=0 ②,由②得z=y,代入①,得2x=-3y,令x=3,则y=z=-2,∴a=(3,-2,-2)与a同向的单位向量是a/|a|=(3/√17,-2/√17,-
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e.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64ecd7e64baaebd9f2dd73df603c2fe.jpg"
由题意画图知,直线L只能为角C的内角平分线.设C(a,b)则 a+2b-1=0 (i)AC斜率k1=(b-1)/(a-2)L 斜率k=-1/2BC斜率k2=(b+1)/(a+1)∵直线L为角C的内角平分线∴(k-k1)/(1+k*k1)=(k2-k)/(1+k*k2) (ii)由(i)(ii)解得:a=23/5b=-9
P(1.25,0) AB两点中垂线上到A、B的距离都相等过AB两点直线斜率为 (6-3)/(2-(-4))=1/2AB中垂线斜率为 -2过AB中点 (-1,4.5)中垂线方程为 y=-2x+2.5当y=0时 x=1.25
&两三角形高相同,面积比为底边长之比&设:P(x,0)&因为S△APC=S△PBC/2所以2PA=PB所以2|x-(-2)|=|x-4|所以|2x+4|=|x-4|&两边同时平方4x²+16x+16=x²-8x+16所以3x²+24x=0即x&#17
你去百度四面体体积公式 设D为(x,0,0)带进去算就行了.可能公式会用行列式表示,希望能明白 再问: 不懂啊,能不能给写个过程啊,考试要用,谢了 再答: 任意四面体体积公式v=1/6* 行列式| | 对于这题行列式为 2 -1 3 3 0 1 2 1 -1 0 0 x 按最后一行打开为2=1/6*x* |2 -1 3
BA=(2,1),OC=(cosθ,sinθ);BA与OC共线,所以tanθ=1/2所以sinΘ=√5/5,cosΘ=2√5/5,sin2Θ=2cosθsinθ=4/5,cos2Θ=2(cosθ)^2-1=3/5sin(2Θ-π/4)=√2/2(sin2Θ-cos2Θ)=√2/10
1、已知函数y=(m²-1)x²+(m-1)x+m是一次函数,求m的值.则有:m²-1=0,m-1≠0 解得:m=-12、已知一次函数y=(m-1)x+2m+1.(1)若图象平行于直线y=2x,求m的值;则有:m-1=2 得:m=3(2)若与y轴交于正半轴,求m的取值范围.则有:2m+1>
设方程为x-2y+b=0(因平行于直线x-2y=0)过点P(-1,0)得-1+b=0 b=1所以:过点P(-1,0)且平行于直线x-2y=0的直线L的方程为x-2y+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额小数点怎么表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