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90后已经步入中年年,事业小成,身体差了,时间短不少,有办法吗

 > 
90后“步入中年”,是躺枪还是真危机?
来源:华龙网
  “中年”并无定论,不同的组织机构划分标准不一样。|不可否认的是,90后逐渐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来自职场和家庭的焦虑给他们带来了以前中年人才能感受到的“危机感”。|如何应对“中年危机”?还需正确应对、有效化解。
  “90后步入中年”引热议90后表示“宝宝不服”
  近日,一篇名为《中年危机确实存在》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并引发热议,该文指出青年的界定为“15到24岁”。联合国官方微博在2016年青年节就曾发文称:“[严正声明]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也就是说,92年出生的“宝宝”们已经步入中年?不少90后网友表示不服:
  网友“禅衣未有尘”:没有一点点的防备就这样步入了中年。
  网友“种花家的青年兔”:我们这些过了24的只配到联合国门口跳广场舞了。
  网友“人生艰难”:我过的又不是国际青年节,果断取关!
  网友“麦芽糖橙子”则晒出了自己的宝宝,并发文称:所以我这是老来得女?
  “中年”如何定义?不同机构定义不同
  如何定义青春、如何识别中年,从年龄划分的角度看,并非固定,除了联合国,其他机构也各自有自己的划分标准。比如,在国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14—34岁为青年人口,中年即为34岁以上;世界卫生组织界定18—44岁为青年,那么44岁以上才是中年。
  在国内,中国国家统计局在人口普查时将15—34岁之间界定为青年,34岁以上为中年。中国共青团界定(《团章》)14—28岁为青年,28岁以上为中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青联章程》)指出18—40岁之间的为青年,中年则是40岁以上。
  探析:80后、90后面临哪些“中年危机”?
  从“1988年出生的中年女子”“34岁老来得子”到“90后步入中年”,都引发了90后的吐槽,为什么他们对“中年”一词如此敏感呢?不外乎是这个词戳中了他们的内心。事实上,随着90后走出校园踏入社会,他们不得不迎接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职场焦虑:才上班两三年就遭遇事业瓶颈
  许多步入职场不久的80后、90后发现,自己正在遭遇事业上的“瓶颈期”。在两江新区一家自媒体公司上班的娇娇告诉记者,她毕业才3年半就换了6份工作,都是不同行业的,学通信技术专业的她做过车间工人、当过销售、文秘、客服、行政。对现在的工作娇娇也并不满意,总想着换工作,但对于以后到底想要从事哪一行,她却很迷茫,因为频繁跳槽,使得她没有在一个方向的积累,没有一技之长,每一次跳槽,几乎都要“从零开始”。
  对于在某建筑公司行政岗位工作了四年没挪窝的小何来说,却觉得自己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前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两年都是在重复劳动,原地踏步。“我的焦虑是感觉看不到晋升的希望。”小何说。  
  █赡养压力:上有老、下有小
  大部分80后已经成家生子,部分90后也为人父母。而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老龄人口的增加,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将要面对“上有4老、下有1孩或2孩”的局面。
  “压力山大!”家住江北区的冉女士是个准90后,89年出生的她孩子已经6岁,她告诉华龙网记者,她和老公都是家里的独苗,现在双方老人健在,孩子读书、周末上培训班、给老人看病、生活费、房贷、车贷等等都是他们小两口的重担。冉女士说,“一个孩子已经让我们筋疲力尽了,而且还有老人要养,生活压力大。”  
  █婚恋焦虑:初婚年龄越来越大
  已婚已育的焦虑,单身的就不焦虑吗?“94年出生的已经算晚婚人群。”这个消息对沙坪坝大学城27岁的小张来说,就是家人催婚的最佳借口。他向记者坦言,“我也想结婚啊,问题是连女朋友都谈不到,去相亲几次了,女孩儿都嫌我没买房,车子还在还贷,工作也一般。”现在的小张害怕回家面对父母的催促,但又不知道和谁倾诉,经常一个人在租住的房间里打游戏来消遣。
  除了现实压力,过于依赖互联网,也导致许多90后的恋爱显得很困难。“聊人生要比约见面更艰难。”根据某婚恋网站发布的《90后婚恋观白皮书》,9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爱宅在家,玩游戏、看动漫,高度依赖互联网,70%的90后男性认为与妹子从人生哲理聊到诗词歌赋比鼓起勇气直奔主题约见面还艰难。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25—29岁未婚男性和女性人口比例分别上升到了36.29%和21.62%,且初婚年龄也越来越大。“剩男”“剩女”在生活中成为常见词。  
  █亚健康:身体状况趋于“中年”
  “累!真的太累了!”这句话已经成了工作只有1年的张华的口头禅。他从某三本院校毕业后,好不容易在九龙坡一家创业公司找到了工作,但是工作的强度之大令他常常感到烦躁。时常加班不说,还面临着业绩的考核压力。他已经成为了楼下按摩店的常客。“工作太累了,有时间就想躺着休息,基本没有锻炼的习惯,颈椎不舒服了就来按摩店按一下。经常吃快餐,长时间不运动,体重也比毕业时增加了20斤。”
  根据2013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25岁成为了“健康”与“亚健康”状态的分水岭,颈椎病、肥胖、便秘则是中青年群体最高发的三大疾病。现在80、90后普遍存在缺乏运动、作息时间不规律等问题,身体状况已经趋于“中年”。
  支招: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中年未至,中年危机却已杀到”的80后、90后该怎么办?资深职场人和专家们也给出了如下建议。  
  █摆脱职场焦虑:首先要明晰人生定位
  在一家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导师袁飞看来,要摆脱职场焦虑症的困扰,首先要从客观环境入手,审视周围的客观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如果自己对目前的工作环境已不再认可和难以适应,不如暂时离开。若仍然认可,那就对个人进行调整,将过去拼精力的工作方式改变为拼经验。如果综合评估发现自己的环境和技能都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建议可以短暂地休息调整,或者重新定位,重新挖掘自己的潜力。
  同时,要有“即时资讯能力”,特别是技术性的职场人士不管工作再忙,事务再多,都要经常地抽出时间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避免因对新生事物缺乏认识而产生焦虑和恐慌。  
  █应对赡养压力:需要发展社会化的养老服务
  对于80、90后来说,许多都是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属于“421”家庭,应对赡养压力,则需要国家、社会及每个人的努力。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此前曾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指出,一对年轻的夫妇要赡养四位老人,压力是非常大的,应提前做好准备。他指出,第一个角度,从国家和社会来讲,应对人口老龄化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增加实力,然后就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个角度则是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由社会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特别是这种“421”的家庭,更需要发展社会化的养老服务。而对于个人来讲,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包括物质上的准备,除了养老金以外还要有个人储蓄,此外,还包括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的准备。  
  █缓解情感焦虑:不要攀比跟风 学习经营情感
  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在个性平等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90后,明显比老一辈更缺少包容和耐心,在恋爱中他们也更专注自己的需求。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夏学銮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年轻人如若不是奉行独身主义,寻找爱情时就要实际些,不要过于苛求某些现实的标准,不要攀比跟风,志同道合才是感情的真谛。
  宁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导中心主任王淑莲也在媒体公开指出,80后、90后许多都是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使他们有些缺乏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而爱是一种能力,经营情感也需要技巧,这些都是值得单身年轻人去学习的。
  对于广大宅族群,婚恋专家张佳芮则建议,想要脱单,宅男宅女们首先要走到阳光下来,要多参加户外活动,结识新的朋友,这样才有可能遇到适合自己的人,这是实现“脱单”的第一步。  
  █告别亚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何预防亚健康,告别身体上的“中年危机”?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张进表示,在遭遇挫折或失败的时候,不气馁、不妥协,采用自勉、鼓励、警醒等积极自我暗示方法促使自己去采取有效的克服困难的行动;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在行为过程中体会愉快。
  注意合理饮食,五谷杂粮有利健康,戒酒戒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长期的睡眠时间不足,容易导致疲劳积累、情绪暴躁以及思维能力下降,睡眠质量不好,也容易导致颈椎病等疾病的缠身。此外,还要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加强自我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保持精力旺盛。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我们了解到的养生小知识,有时候不一定是我们了解的这样!我们了解到的养生小知识,有时候不一定是我们了解的这样!生活速报资讯百家号现在已不同于以往,随着时代各个方面的飞猛发展,大家拥有的东西和看重的东西也发生了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一个家庭更在乎的可能是吃饱穿衣的问题,但是现在人们都不再试追求这么浅层次的东西,关注自己身体状况的人都开始注重身体息养,也就是通过平时的一些饮食和运动习惯使身体处在一个自在舒适愉悦的状态。但是人们有时候对这些东西又是了解比较片面,甚至理解到的和事实状况是相反的。我们经常会说到,尽量要让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无论是生病了去看医生还是平时工作累了,听到更多的都是要我们多睡觉补充睡眠,所以更多的人会理解为一定要多睡觉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就是一种片面,只明白记住了一半的意思,虽然健康的身体需要充足睡眠的保障,但并不是要我们一味的追求太长太长时间的睡眠,正常的人群,将每天的时间拿出三分一出来睡觉就是足够而且刚刚好的,太长或者太短都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不适,甚至还会影响心脑血管。牛奶对身体的好处不用多说,后来大家开始盛行喝酸奶,酸奶口感更好,营养也具备,经常喝酸奶还有助于消化吸收,所以大家都认为酸奶可以用来当作减肥替代食物,所以尤其是女性,喜欢在晚饭的时候喝一杯酸奶,其他什么也不食用,她们坚持认为这样既补充的身体需要的营养,又可以减肥的。其实并非这样,一方面,酸奶并不适合在空着肚子的状态下喝,另外,晚饭不吃主食而是以酸奶代替,并不会达到减重的目的,还会对我们的胃部造成很大负担,带来不好的影响。现在更多的年轻人会有健身的意识,而平时他们也的确很繁忙,没有办法腾出更多的时间在这一块,而且往往他们回家后还需要做很多事情,时间确实太有限,所以为了尽量的压缩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他们会选择一下班立马开始去锻炼,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不推荐的,往往上了一天班身体都是很疲惫,有的甚至已经没有太多的力气,而这时候在饿着肚子的状态下还拖着疲惫至顶的身体,身体根本不会有什么活力,更不用说真的起到什么健身的效果,反而是将自己的身体折腾的更累了。(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生活速报资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 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推理能力指以一种敏锐快捷的反应,根据所获知的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做出符...
没有为什么,也不知道哪里有问题,似乎有些人就是天生克你,看你不爽根本不...
如果能够拥有魔法师那样预知未来的能力就太棒了,十二星座中真的有人能够“...
虽然说会赚钱才是硬道理,但是,对于会赚钱却不会攒钱的人来说,落魄的危机...到孔子所谓“知天命”的年龄,算是标准的“中年男子”了。白居易也在四十七岁的时候,仔细思考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作了一首《浩歌行》: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朱颜日渐不如故,青史功名在何处?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冯唐在文章中感叹自己“一夜之间,活着活着就老了”,白居易说“昨夜今朝又明日,不觉身年四十七”,两人虽然所用文体不同,但步入中年以后对青春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无措之感,大约是相似的。只是相对于冯唐“活得不油腻”的理想,白居易更在意的是“青史功名在何处”,所悬鹄的更高,在现实面前的挫折感也就越强。今天的中年人,生在医学昌明、吃穿不愁的时代,所忧之处在于因多吃少动而变得“油腻”;而在唐代,生活条件大不如今,人过中年以后,食欲降低,身体衰败,“油腻”跟他们根本沾不上边。那么,千年前的唐朝人面临着哪些“中年危机”呢?身体危机:头童齿豁眼昏花人们警醒自己已经步入中年,最早的契机总是来自对身体变化的体认。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人的生命力与精力,主要来自“肾气”,而牙齿和头发的盛衰,则是“肾气”强弱的直观体现。《黄帝内经》中说男子八岁时肾气最为充盈,因此“发长齿更”;二十四岁肾气平均,故此牙齿坚固,智齿长成;但到了四十岁以后,肾气逐渐衰弱,便会“发堕齿槁”,就此步入衰弱。因为有这样的观念,唐人发现自己的头发开始变得花白稀疏、牙齿松动掉落时,总是非常沮丧的。潇洒豁达如李白,也免不了鬓边生白的一天。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那么老,他找了一个空闲的下午,对着明镜,用镊子将白发一根根拔去,却发现拔去白发之后,头发也所剩无几了。他写诗向朋友元林宗诉苦,说自己“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中年之悲跃然纸上。对身体变化极端敏感的白居易也常常为自己的头发长吁短叹,他在四十六岁时写了一首《因沐感发寄朗上人》,说自己在沐浴时发现头发的情况很不妙:“渐少不满把,渐短不盈尺。况兹短少中,日夜落复白。”万念俱灰之下,白居易甚至想直接落发为僧,遁入空门。这样的想法,倒与如今中年人为避免脱发之苦,刻意以光头示人的做法如出一辙。
白居易像白居易一生的好友元稹,同样深受着脱发的困扰。他三十岁当上监察御史,意气风发,当时白居易鬓边初生白发,寄诗过来诉苦,元稹还安慰他说“毕竟百年同是梦,长年何异少何为”,认为中年与少年一样,都可以努力前程。但是不久之后,元稹因为得罪了朝中宦官,被贬到南方,流落荆蜀十年之久,除了在身体上步入中年之外,心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四十岁那年,元稹在四川通州为官,兄长给他寄来一顶白色的头巾,元稹试戴之后,竟然发现头巾已经无法扎住头发,于是作诗感叹“病瘴年深浑秃尽,那能胜置角头巾。暗梳蓬发羞临镜,私戴莲花耻见人”,不但不愿意外出见人,连在家中揽镜自照的勇气也失去了,全然没有了三十岁时不惧老境、意气风发的模样。唐代男子多留长发,官员佩戴冠冕时常常要用头巾将长发包起,再将冠冕罩在上面,因此与其说冠冕是戴在头上,不如说大部分是戴在头发上,唐代文官常用的进贤冠尤其如此。所以,如果头发稀疏,无法用头巾包起,那么冠冕在头上就会摇摇欲坠、滑稽可笑。
唐代文官的进贤冠白居易晚年时就曾感叹自己“佩委腰无力,冠欹发不胜”,他的朋友刘禹锡也说自己“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诗圣杜甫在中年时遭逢安史之乱,在对国家危难的担忧下,本来就稀少的头发更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到了乾元元年,四十七岁的杜甫再度回到长安时,已经是“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了。同样在中年之时就深受秃顶困扰的还有韩愈。元和元年,年仅三十八岁的韩愈因为得罪了当权的大臣,被贬为阳山县令,又转为江陵法曹掾,遭受巨大打击让他壮志消磨,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冠敧感发秃,语误惊齿堕”,提前换上了中年心境。
不过对于韩愈来说,比起脱发,更值得担心的是牙齿的掉落。韩愈三十五岁时就开始落齿,他在写给朋友崔群的信里,说自己“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目视昏花,寻常间便不分人颜色;两鬓半白,头发五分亦白其一,须亦有一茎两茎白者”,对自己中年的衰弱充满了担心。一年之后,落齿的势头变得更为猛烈,韩愈为此写了一首《落齿诗》,说“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并根据“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的说法,认为自己已经命不久长。幸好不久之后韩愈及时止住了落齿的趋势,不过在此后生命中,他再也不能吃坚硬的食物了。十年以后,他写诗给自己年轻的弟子刘师服,诗中说“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自己则是“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文字中充满了中年男子对年轻身体的羡慕之情。人过中年之后,常常是头发与牙齿同时步入衰朽。白居易在写于四十岁的《自觉》诗中说“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所为“二毛”指头发分出了黑白两色,而“齿落”则是和韩愈一样,掉落了臼齿。在白发、脱发与落齿之外,唐代中年男子另一个共同的身体危机是眼病。白居易在四十一岁时,就已经“病眼昏似夜,衰鬓飒如秋”了。到了四十四岁时,被贬江州的白居易,给同样被贬江陵的元稹写了一封信,后世称为《与元九书》,信中除了阐明自己“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文学主张之外,还述说了自己日益糟糕的身体状况,不但“未老而齿发早衰白”,而且“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眼花又进一步加剧了。对于一个文人来说,眼睛不能视物,既影响读书,又影响写作,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难怪白居易在初得眼疾之后,大为沮丧,自觉此后“除却须衣食,平生百事休”,文人生涯就要结束了。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也时常受到眼疾的困扰,他在一首写给眼医的诗中,说自己“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眼睛的不便,会体现在生活得方方面面,让人很容易感觉到自己的衰老无能。心理危机:生不成名身已老身体的衰颓固然惊心,心理上的消沉则更为沉重。那些曾在年少时怀抱非凡梦想的人,步入中年后经受了生活的残酷打击,便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杜甫曾“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因才华横溢而备受长辈称许,自己也非常骄傲,只愿意与高适、李白这样的天才结交,在酒酣耳热之后,环顾周围,只觉得“俗物都茫茫”,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但是当他来到长安,满怀信心想要依靠自己的才华“致君尧舜上”的时候,却接连碰壁,转眼间已经年届四十,却仍然毫无功名。此时的杜甫虽然刚到中年,却将自己称为“杜陵野老”,被他视作“俗物”的人,如今“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而杜甫却仍然处在“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的状态,只能转而内省,怀疑自己是否只是一个“疏顽临事拙”的迟钝愚蠢之人。八年以后,曾经短暂进入朝廷中央,旋即再度遭贬的杜甫,终于决定暂时放弃求官的梦想,首先找一个能够帮助自己和家人脱离饥贫的工作。他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带领一家南下,在经过甘肃的同谷时,已经到了拾橡子糊口的境地。这样的处境,让杜甫再次怀疑起了自己的能力,除了感叹“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之外,他还写诗自嘲“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在诗中,杜甫简直已经变成一个浪迹山林的野人了。韩愈年少时科场得志,二十四岁就当上了状元,文章也受到了当时人的追捧,但是在这片刻的辉煌之后,他的仕途便一直不顺。到了元和三年,四十岁的韩愈仍在做国子博士,丝毫看不到提拔迹象。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下了名篇《进学解》,通过学生之口嘲笑自己“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付出了无数的精力和努力,最终却“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不但没有依靠学问致身通显,反而落得“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面对这样的状态,韩愈也只能自我反思,将当年文章天才的光环逐渐褪去,说自己“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能免遭朝廷嫌弃,拿到一份俸禄,就已经谢天谢地,也就不追求更高的地位了。
元代书法家鲜于枢书写的《进学解》贞元十九年,二十四岁的元稹与三十二岁的白居易同时考上了书判拔萃科,又同时做了秘书省的校书郎,两人都是少年得志,才华横溢,前途无量。但是不久以后,两人的仕途分别遭到了重大打击。元和十年,四十四岁的白居易,因为得罪了权贵被政敌攻击,外放为江州司马。白居易本已在中央立稳了脚跟,忽然遭遇这样的贬谪,心情落至低谷,到达江州以后,他写了一首《谪居》诗说:“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史。逢时弃置纵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将遭遇贬谪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不才”,同时又深深为自己身体的衰弱而担忧。在这样的低落心境中,白居易改变了年轻时关心时局、热衷政事的性格,认为“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开始潜心著述。而早在五年之前,元稹因为做御史时过于正直,得罪了太多同僚,被贬谪到江陵,后来又去了四川通州。四年以后,他在一封寄给白居易的诗中,形容自己当时的境遇是“五千诚远道,四十已中年。暗魄多相梦,衰容每自怜”,心情也已低落到了极点。幸运的是,他们熬过了中年的低谷之后,大多都迎来了命运的转机。杜甫依靠朋友严武在成都定居,还营建了自己的草堂;韩愈因为文才被皇帝关注,重回中央任职,不久就做上了皇帝的秘书;在元稹写下“衰容每自怜”之后一年不到,他和白居易便一同被调回了中央,先后做上了中书舍人,最后元稹还一路晋升,最终当上了宰相。当他们时来运转之后,再回头看看中年困顿时的抑郁之情,一定会觉得轻松而释然了吧应对之法:遇事知裁剪,操心识卷舒以上所举的几位,都是唐代士人群体中才智最为出众的人物,然而即使是他们,到了中年之后,依然会为了身体的衰颓和事业的困阻而意志消沉,甚至自我怀疑,可见中年危机在人群中是多么的普遍。那么在面对中年危机时,唐朝人又有什么好的应对之法呢?在上文提到的白居易所作《自觉》诗中,白居易在叹息自己“形骸日损耗”之后讲到了一位与自己同年出生的崔舍人:“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白居易认为,面对中年的来临,恐惧退缩只能让心情越来越坏,我们应该安然接受身体与心理的转变,以乐观的态度,迎接新的生活,“不畏复不忧”,自能安然度过危机。白居易在此后的人生中,也时常践行着这样的生活方式,不论多么艰难都努力为自己找到排解的理由,比如文章开头写到的《浩歌行》中,白居易在感叹自己“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后,又说“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高歌。颜回短命伯夷饿,我今所得亦已多”。既然生老病死是人生常事,青年早逝的英才也并不少见,能不受饥寒地活到中年,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了,又有什么好过度忧愁的呢?正是有了这样的乐观心态,白居易硬是以衰弱多病之身,活到了七十五岁高龄,那位与他同岁,“容光方灼灼”的崔舍人崔群,反而还比白居易少活了十五年。除了保持乐观的心情,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全心投入,并能从中获得价值感的事业,也是应对中年危机的好方法。韩愈在四十五岁尚为国子博士,还不断遭到攻击和排挤,他虽然郁闷,但并不绝望,因为还有一份重要的事业等着他去完成。当世之人追求的是功名利禄,而韩愈追求的则是“文书自传道,不仗史笔垂”,他立志“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而所谓“吾疆”与“吾陂”,就是他欲以之匡正天下士风的载道之古文。正是有了这份坚持,韩愈才可以锐意于儒道复兴和文章改革,成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一代文宗。最后,懂得有所舍弃,遇事不要太过斤斤计较,也是唐人对中年人提出的重要建议。晚唐诗人杜牧在度过了“十年一觉扬州梦”的年少轻狂之后,也曾身陷中年危机,他感叹中年之后诸事芜杂,“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在四十岁时,更由中央官员被外放为偏远的黄州当刺史。愤懑之余,杜牧写了一首《自遣》诗,为自己中年以后的生活订立了几条规则。第一条是“闻流宁叹吒”,听到骇人听闻流言不要立即相信惊叹,是要小心求证其真伪;第二条是“待俗不亲疏”,面对所有人时都要公平对待,不要有亲疏差序;第三条是“遇事知裁剪”,碰到芜杂繁忙的事务要根据轻重缓急,有所取舍;第四条是“操心识卷舒”,不要对任何事都费神关照,而是要保留精力,劳逸结合。归结起来,这四条都有一个共同的原理,那就是对一切都看淡一些,多一点放松,少一点纠结。这样的建议,虽然出自千年之前,但对今天的中年人来说,大概也同样有效。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crawl.nosdn.127.net/nbotreplaceimg/18fd4bda1d58c1e9b7fbe70c7b7be9f7/d0529bafaeab87ccf8087c.jpg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年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后已经步入中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